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概述

2024-10-29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概述(精选8篇)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概述 篇1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教学案例

数码照片后期处理软件多种多样,其中以photoshop为最,这也是业界最为流行的图像处理软件,本教学案例就以photoshop CS6版本编写教学案例。

教学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为“数码摄影后期密码—调色秘籍”,该教材主要是介绍了色彩处理的基本知识,色彩调整的专业技法和主题照片的调色技巧。书中实例内容丰富、特色鲜明、通俗易懂,很适合老年朋友学习。图像调色是为了优化和润饰图像,达到突出主题,营造氛围的目的,乃至产生出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

教学对象分析:在学习本教材之前已经学习photoshop的图层、通道、路径;photoshop的色阶、曲线等工具的使用。老年学生经过几学年的学习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photoshop基本使用方法,有自己的审美观和创作理念。

教学内容:色相/饱和度调色法

教学目标:掌握色相/饱和度调色法相关参数的设置。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观察和实操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色彩相关知识、调配原理及蒙版功能。

解决措施:借助多媒体大屏幕和电子课堂软件手把手的操作演示。教学课时:2课时 引入课题:教师展示一张原始图像素材,让学生主要从色调的角度评判素材,得出问题是:色彩不饱和,画面偏亮灰缺乏绚丽感。第一步引导学生用色相/饱和度调色法来色彩不饱和的问题。在photoshop中“色相/饱和度”可以轻松改变画面颜色、增强或降低色彩饱和度和明度,在傍晚拍摄的风景照片中,可用夕阳光纤的变换表现出色彩变幻丰富的景色,为了增强这种夕阳色彩,可通过色相/饱和度的调整来改变色相、饱和度或者明度,展现出颜色浓郁、变幻多样的唯美景色。提供标准的色调图片作为参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原始图像素材 标准图 学生自主学习,色相/饱和度调色法以前初步学习过,由于这些老年学员学习能力不同,处理起图片的效果大不一样。大部分学员都有一个共同点问题:过于集中调画面局部色调,从而整体色调不协调。也就是说,他们一味的调整色彩饱和度数值,这样,画面一部分色彩接近或达到标准图,而另一部分图像色彩太过饱和或不饱和。也有部分学员又用了色阶调色法加以矫正,也是很难达到标准图要求。这时,老师提出解决思路:我们看这张图主要是由“蓝色、青色和红色”组成,那我们可不可以对这三种关键色彩分别进行色相/饱和度调节呢?也就是说色彩的三要素——色相、饱和度、明度是否都要考虑到?经过点拨,学员们思路大开,很快就调出较为满意的色调来。下一就开始调整画面偏亮灰的问题,那学员就很快想到用“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降低亮度,提高对比度,再用“色阶”调整图层进一步增强明暗对比效果。这时,画面效果已呈现出绚丽的景色,唯一不足是:暗部过暗,缺乏层次感,问题又来了。学员们再用“色阶”或“亮度/对比度”来提高暗部亮度,又出现“亮部”和“中灰部”偏亮的问题,怎么办?这时候老师提出引导思路:现在我们既想提高亮灰部的对比,又不能加强暗部对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调整画面亮灰部,而暗部不做改变。解题思路得到学员的理解和肯定。下一步老师提出:我们在创建调整图层时,会同时链接一块“白板”,这个白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这个“白板”好像叫“蒙版”,具体作用不知道、不记得了,这是学员们的普遍反映。那我们来温习一下蒙版的作用,简单的讲就是当蒙版为白色时,调整的效果会在图像中显现出来,当蒙版为黑色时,调整的效果显现不了,而当而当蒙版为白色和黑色之间的灰色时,调整的效果会显现出半透明效果。哦!这时候学员们茅塞顿开,想起来了,他们在调整图层自带的蒙版上用黑色画笔涂抹暗部区域加以屏蔽,这时候画面的亮灰部得到加强而暗部保持了原有的层次感,问题解决。

现在老师通过大屏幕和电子课堂示范步骤:(1)打开原始图像素材。(2)在图层面板中创建“色相/饱和度”调整图层,在属性面板中将“全图”的饱和度设置为+30;将关键色“红色”的色相设置为+10,饱和度设置为+30;将关键色“青色”的饱和度设置为+20;将关键色“蓝色”的饱和度设置为-20。

(3)在图层面板中创建“亮度/对比度”调整图层,在属性面板中设置亮度-15,降低画面整体亮度;对比度设置为30,加大画面明暗对比,设置后可看到画面增强了对比效果,画面展现出绚丽的晚霞色彩。

(4)在图层面板中创建“色阶”调整图层,在属性面板中黑场设置为40、灰场设置为1.21、白场设置为243,设置后进一步增强了整个画面的明暗效果,对于画面中过暗的部分利用蒙版屏蔽掉,完善画面明暗影调。

(5)案例结束,存储文件。出示任务一:

素材 效果图

出示任务二:

素材 效果图

要求:这两组素材主要用色相/饱和度调色法进行调色,尽量接近或达到效果图的色调,要从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要素这三个方面全面考虑。也可结合亮度/对比度、色阶、曲线调色法以及蒙版进行微调,这将进一步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下节课回课时再操作演示给学生,这样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热情,进一步巩固photoshop操作。

课后反思:学生通过老师的提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并结合老师示范与自己的操作进行对比,从而加强色相/饱和度调色法的操作技能,提高对图像的审美意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然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在有一定photoshop基础知识的学员们中展开。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概述 篇2

出版时间:2013-10-01

ISBN:9787115328502

所属分类:

图书>计算机与互联网>图形图像/视频

《Lightroom 5高手之道数码摄影后期处理完全手册》详细讲解了用Lightroom 5进行各种数码摄影后期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法。《Lightroom 5高手之道数码摄影后期处理完全手册》不是对《Lightroom 4高手之道》的简单升级, 而是一本完全重新组织和写作的教程。

《Lightroom 5高手之道数码摄影后期处理完全手册》共3篇27章。上篇为Lightroom 5与摄影基础, 阐明了数码摄影后期处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后期与前期的关系。中篇为Lightroom5快速入门, 以照片处理流程为主线, 介绍了Lightroom的基本操作, 让你看到使用Lightroom组织与修饰照片的全流程。下篇为Lightroom 5实用技巧, 讲解了《Lightroom 4高手之道》中没有涉及但是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后期处理的技术、方法和思路, 展示了Lightroom 5的新功能, 以及演示了如何将这些新功能整合到日常的操作流程中。

随书配套DVD中附赠了48集 (总时长超过210分钟) 高清 (720P) 视频教程和全部练习文件。这些制作精良的视频将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Lightroom 5, 而完整的练习文件则便于读者进行同步练习。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概述 篇3

莫当电脑万能药

电脑的后期处理对于数码摄影来说的确是很重要的环节,但是千万不要把电脑当成万能药,因为一张不合格的照片无论用多么高档的图像处理设备和专业处理人员也无济于事,根本解决的办法应该是在拍摄的时候认真对待,

否则对不住风景和被拍摄者。

拥有数码相机的朋友基本都有电脑,甚至扫描仪等设备,因此有些玩家在进行数码拍摄的时候就不太注意构图的精确、曝光准确度,而是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在电脑上得到处理,其实这个想法是很不正确的,比如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团体照,如果一边亮一边暗,想用电脑图像软件将亮度调整一致,或者一张曝光不足的照片想调整为曝光准确的照片,这是不可能的,至少也是相当相当困难的,而且目前大多数图像处理软件都属于点阵软件,也就是以像素为单位,使用这种软件对图片进行大幅度缩放、旋转等处理都会损失品质的。

缺乏色彩概念

对于很多初学玩家来说,色彩(色域、色彩空间)的概念对他们来说是很陌生和模糊的。相当于传统摄影的彩色、黑白两种色彩的区分,数码摄影必须了解电脑上的色彩处理知识。

电脑上的色彩分为彩色、灰度、位图三种,彩色又分为CMYK(青、品、黄、黑四种印刷上的专用色彩,俗称“印刷色”)和RGB(红、绿、蓝,俗称“光色”,即我们平时看到的彩色)。灰度是由黑、白、灰三种组成。位图又称黑白二值图,顾名思义,是由黑白两种颜色组成,不包含灰色调。

电脑将彩色范围分为印刷色和光色,这两种色彩模式有何区别和不同用途呢?前者属于减色法,色域比较小,颜色黯淡,范围值只有0~100;光色属于加色法,色域比较大,颜色明快鲜艳,范围是0~255。如图片将来要印刷,必须在电脑内将图片颜色模式改为印刷色,而如果通过打印机、专用喷绘设备输出或制作成光盘,那么最好选择RGB模式,这样颜色会比传统扩印漂亮得多。

照片扫描技巧

扫描仪和底片有异曲同工之理,目前市场上的种类繁多,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十万不等。影响图像质量和价格的关键因素除众所周知的分辨率外,还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密度范围,密度越大,图片层次越好,价格也越高;二是高档扫描仪都采用多个高档光学镜头对图片聚焦,而后把信息通过多个CCD感光元件对彩色进行分析处理,而低档扫描仪往往省去这些步骤,直接利用CCD对图片进行扫描;三是高档扫描仪的附带软件具有强大的手动调整偏色功能,而低档扫描仪的附带软件则只有简单的色彩调整功能;四是高档扫描仪通常采用特殊的无色玻璃光学器件,而低档扫描仪则使用塑料光学元件;五是扫描仪的规格大小差距很大,也影响其价格和图片清晰度。

高档扫描仪不是每位影友能够承受得起的,那么图片质量就没有保证了吗?这里有个小技巧,用低档扫描仪扫描得到的图像文件先通过PhotoShop滤镜菜单下的USM锐化调整,就可以使得图像清晰度有很大提高。

底片越大照片质量越好,反转片胜于负片等传统摄影的基本常识在数码影像领域同样适用。待扫描的照片一定要使用光面相纸而不要选用绒面相纸,否则扫描仪会将相纸的颗粒一并扫描下来,影响图片质量。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概述 篇4

图一、原图由于相机色温设置不当,导致原片偏黄,好照片轻松一键,真实的颜色得到还原。

好照片的自动校正白平衡,为摄影新手们带来了福音。只需要在“调整”中打开图片,选择“颜色调整”,点击“自动”,即可校正白平衡。你也可以选择手动调整,根据需要调整白平衡。

图二、在好照片颜色调整选项中,选择自动调整白平衡即可

好照片一键校正示例图

图三、好照片调整示例图

使用同样的方法,偏蓝的图片同样可以得到校正,

图四、好照片调整示例图

图五、好照片调整示例图

需要提醒的是,色温的设置不当,固然会影响白平衡。但是很多片子, 的视觉效果可能更好。因而,白平衡的校正不可一概而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除了自动校正白平衡后,你还可以尝试其他的调整选项。

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概述 篇5

一、前期拍摄

大家可能有见过星空元素应用到很多服装上。这组作品的灵感,是受到今年最流行的元素之一“星空元素”的启发。炫彩的星空投影和模特结合,绝对是一个很抢眼的创意。

1、图片选择

拍摄前,图片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因为不是所有星空元素的图片都适合此次主题的拍摄,采用的图片要有的足够明亮部分,这个位置就是模特面部的位置。当然明暗结合得当的图片也是很好的选择(如本组作品中流光的图片)。

注意:拍摄时,记得适当调正图片的大小,让图片中较亮的部分打到模特的面部。

2、器材准备

相机:佳能5D2

镜头:24-70

投影仪:1台

3、布光

投影仪要架在模特正前方,由于投影光源光线很强,又是正面打在模特身上,对模特要求比较高,模特一定要能克服投影的强光,而且要注意体贴模特,拍摄一会儿就得让模特的眼睛休息一下,再继续拍摄。如果影棚足够大,可以选择拍摄全身,效果会更加震撼。

4、模特妆容

模特的化妆也有讲究。要注意采用大色块,底妆要干净,因为后期修的空间很小。如果有时间,尽量让妆面色彩与幻灯片色彩相结合选区照片上的互补色或者类似色。

拍摄原图:光圈:F2.8 快门:1/50 焦距:70 感光度:250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二、后期技巧

前期拍摄完毕之后,后期软件调整也是使照片更加抢眼的重要步骤之一,

下图为拍摄原图和后期处理最终图的对比。

步骤一:RAW格式拍摄

第一次拍摄投影作品,拍摄之前并不知道拍摄的效果会和想想中的有多大的差别,所以我选择了RAW格式拍摄,虽然RAW格式的图片看起来会很暗淡,但是我们会有更大的后期空间。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步骤二:在RAW格式中整体调节

这一步,调节基本参数和色调曲线。最终目的是整体提亮色彩饱和,突出主体模特。不能让绚丽的背景抢了主体的风头。照片的色彩比较丰富,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调整颜色。

步骤三:液化磨皮处理

接着打开图像继续在PS中调整。首先,对模特的皮肤和脸型进行液化和磨皮处理。由于投影出来的图片放大后会看到很多的网格,为了不破坏细节,我在磨皮时尽量不破坏网格。不过,小图可能几乎看不到这些网格的存在。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步骤四:微调

由于已经在RAW格式中对照片的大体颜色进行了调节,所以,只需要再调整一些细节,利用蒙版调整曲线和可选颜色。调整后照片的颜色会更加绚丽。

步骤五:利用50%灰色图层让照片更具立体感

最后,建立一层50%的灰色图层,属性为柔光。建立这层是为了擦出照片的主体,让模特面部和身体上投射的光线明暗得当,突出模特使其更具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