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建筑

2024-10-21

数码建筑(共7篇)

数码建筑 篇1

20世纪末数码建筑的浮现

1963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将电脑强大数学运算的能力延伸到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这是人类的“新视觉”与“新动作”,1969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开始实验的互联网(internet),是人类的“新空间”与“新社会”。数码科技开启了人类无限延展的空间观与社会性。

在建筑的发展上,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在1997年完成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克服了所有大型建筑都需克服的空间、结构、材料、单元生产、现场组构等种种困难,这栋建筑获得了当年时代杂志(Times)年度最佳“艺术”荣誉。“数码建筑”因它的创作性与艺术性,正式成为建筑史上的新坐标,建筑的数码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此,建筑向来视为生命的“空间与形体创作”有了巨变,几乎可以随心所欲,不需被修正,不需屈居为“实用艺术”,建筑因数码科技而趋近“纯艺术”。

在这样的历史洪流中,在建筑设计过程与建筑教育必然随之改变的脉络下,我们思索着一些问题:数码建筑是全球的,还是西方的?数码建筑的典范与标准是全球一起开创,还是西方开创东方跟随呢?2030年的建筑史,写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数码时代时,会不会有一些东方的案例?

自2000年开始,我们在台湾交大做了一些案例,希望将东方特有的思想、手法、笔触、历史观、空间观、时间观、环境观、自然观等融入建筑,藉由我们熟悉的中国艺术,做出异于西方数码主流的东方案例。以下是我们最近的两次尝试。

水墨狂草

人类的建筑历史,就是一个形体与空间的发展史,同时,也可以看作一个“线条”的思想史,从直线(straight lines)、折线(folding lines)到曲线(curving lines),三种不同的“线”构成不同的“面”,再各自构成不同的“体”。由史前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的大历史(macro-history)是如此,由20世纪到21世纪的小历史(micro-history)也是如此,都在经历这个“线条”的思想史。

在台北澳底,“狂草的书写”起自雪山山脉的山陵线,延伸到福隆海湾的海岸线,最后挥洒在基地山峦起伏的等高线条上。由土地线条汇集成建筑线条,由直线衍生折线、折线衍生曲线,最后构成“狂草住屋”。在“狂草住屋”中,建筑自己就是艺术,因为我们在大地写狂草,并运用东方卷轴与西方光影的绘画形式开窗,把邻居当作艺术收藏。同时,建筑自己也就是自然,因为数码的自由形体建筑来自于大地。在看似山水画的澳底大地中,我们画了一幅有空间、有实体的“水墨狂草”。

复兴楼中央数码空间

基地位于山东台儿庄,从中华民族史来讲,台儿庄有两项重要意义—既是京杭运河的转折地点,又是二战期间对日本第一次胜利的据点。为了呼应地理的大动脉、缅怀历史的大事件、开创两岸的大合作,台儿庄古城重建园区已被指定为第一个两岸交流基地,并将以二战遗址为主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本设计以“京杭运河”为主要构想,由桥梁延伸到主体、由外而内、由下而上、由土地延展到天空,体现出“建筑从地上长出来”的环境思想,让人可以沉浸在“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山水意境。中央数码空间兼具展示功能与动线功能,人们随着自由形体楼梯缓缓上升,民族复兴的历史场景一重现—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九一八沈阳事变、二次大战到两岸交流。细部设计以保留完好的炮弹孔与龟裂墙作为象征,让人们在外围传统主楼与中央数码空间活动时,能体会时空的交融与时代的交替。“交流桥”由传统拱桥引发想象,通过数码科技,将拱的单一曲面发散为充满直线、折线、曲线的数码自由形体,一方面将多样线条化为两岸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传达出从古典到前卫的未来观。

结语:写给青年建筑师

当人类因数码科技而有了新思考、新视觉、新创作、新空间、新社会之后,数字建筑的到来,只是迟早的问题。从台北水墨狂草与台儿庄复兴楼的案例中,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尝试:历史定位问题与自我特色问题。

在历史定位方面,数码建筑仰赖电脑数码科技自1960年以来的发展,到20世纪末大放异彩时,许多建筑学家都已宣告这是建筑史上的新时期。但这样的新时期会昙花一现还是源远流长?自1997年到今天13年的观察中,立论必然不够深厚,眼光必然不够远大,因此,应该让我们以目前数码建筑所建立的新成果为基础,以数码为观点、重新检视过去数千年来的中西建筑发展史,才有机会看清楚数码建筑在历史中的角色。

在自我特色方面,地球虽然只有一个,但建筑与土地、与环境、与自然、与时空的关系却永无限制,人类对建筑的想象永无止境。数码科技帮助我们的,不会只是增快作业的速度,还会增加思考的深度;不会只是增加变化的速度,还会增多创造的向度。这些是我们十年来的一些心得。

从数码到传统 从传统到数码 篇2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远在1988年就开始拍照的历程,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更是放松身心,娱乐休息的好方式。2002年初,网络在中国已十分普及,我们的信息不再闭塞,可以通过电脑查询各种讯息,了解国外相机厂家的最新产品资料。当我看到尼康公司发布的尼康 D100数码单反相机时,心里十分激动。因为之前发布的尼康 D1x的价位太高、当时只有大的新闻单位才用得起,真有点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相比之下尼康D100便宜很多。于是,我从日本电子商务网站查询到商品的报价与库存情况,查到日本具体商店的价格,就请我们公司在日本的同事马上买了一台,连机身带手柄和24~85毫米镜头一共花了21000元人民币。

收获与失望

D100的操作十分容易上手,快门时滞比傻瓜数码相机小了许多许多,按下快门马上就能预览,如果拍得不理想,还可以立即调整补拍。在这以前,我经常为单位领导或集体留影,总要等到底片冲出来才放心,有了D100后就可以万无一失了。另外,D100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地变换感光度和色温,这是F100胶片相机不能做到的。尤其是在光线昏暗时分,D100在高感光度下的噪点控制功能也很好,用ISO400拍摄出来的照片还是比较细腻的,即使使用ISO800也还能接受,照片的质量远比以前用高感光度胶卷好。在拍摄舞台等室内灯光为主的题材时,色温的调节也十分方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通常将相机的感光度设定放在自动模式上,把曝光模式放在速度优先的S挡上。如果使用长焦镜头,我就把快门速度放在1/125秒左右;如果使用广角镜头,我就把快门速度放在1/60秒左右,完全可以端稳相机拍摄。当快门速度确定后,光线如果不够亮,相机首先会扩大光圈,如果光线还不够亮,相机会自动提升ISO,直到满足需要。这样的好处是:在光线足够的情况下,用较低ISO获得细腻的影像;光线昏暗的情况下,相机甚至可上升到ISO1600,确保能记录下影像。

拿到D100后不久,我们就组织北京到拉萨自驾游拍摄创作活动,走的是青藏线。十天多时间,一路蜿蜒,如登天路。这回用D100过足了“摄”瘾,拍了几千张,收获颇丰。看到同伴胶卷弹尽粮绝,心中暗自得意。对D100钟情有嘉。然而,回到上海后,用富士激光彩扩到10×15英寸时,已经需要插值;用柯达大型激光彩扩机扩到18×24英寸时,由于插值太多,造成画面松散,心中十分失望。

发烧升级

平时,我十分喜欢观摩摄影展览,看到专业摄影师的作品放大到1米多的巨幅画面后,影像依然十分锐利、层次鲜明,让人羡慕不已。2002年我加入上海市摄影家协会,经常参加专业组创作,一下子大开眼界。看见众多专业摄影师使用的专业器材,立即上网潜水一番,了解各种相机的知识。当我重新到各种摄影展中细致地揣摩各类作品时,有如梦初醒、恍如隔世的感觉。对手中的D100开始有些不满意了。

专家告诉我们,对于摄影来说照片的素质是第一位的,远行归来,拍了千张、万张并不重要,如果作品光影到位、素质精良,数张即可。于是我对关系到素质的各方面问题关注起来,首先是不同规格底片的成像素质;其次是相机的功能,例如4×5座机的镜头可移轴,镜头板可以仰俯,透视、景深的控制可做到随心所欲,自是其他相机望尘莫及的;再其次是镜头风格,以前我孤陋寡闻只知道日系镜头,现在才知道镜头如同汽车一样,还有德系镜头之说,徕卡、蔡司、施耐德、罗敦斯德等品牌镜头卓越不凡,在具备超高解析力的同时,所摄照片散发出的柔润和通透感觉更是与日系镜头不一样。

听到众“摄”友侃侃而谈,回到家上网漫游,又看见林好夫617相机和诺宝全景相机拍摄的超大角度照片视觉冲击力极大,简直让我目瞪口呆。再看手中的D100相机,只有600万像素,所拍的照片经不起放大,没有多次曝光功能,无法拍摄夜景类题材等,于是下决心购置一套中大画幅照相器材。

极品之选

工作多年有些积蓄,夫人也比较支持,选购计划一下就敲定了。接下来就是选择机型的问题。身为IT工程师的我,自有一个聪明头脑,倒也非食古不化。我觉得4×5座机操作复杂,不能出有一点错误,调焦时还要蒙上黑布在毛玻璃上观察,远行时还要带大量片夹,真是麻烦,这与我毛手毛脚的性格不符,首先排除了座机。

我把眼光锁定在哈苏 503cw、哈苏H1、禄来 6008AF三款相机上,它们的镜头都是德系的,非此莫选。三款相机各有优缺点,让我犹豫许久,难以选择。哈苏503是经典中的经典,许多摄影大师都使用过。但是全手动操作不太方便,容易卡死镜头,拍摄时还要带上测光表,比较麻烦。哈苏H1虽然非常好,但只有645片幅,而且听说是富士代工的,机身和镜头都在日本生产,就不考虑了。禄来 6008AF,纯真的德国血统,品质超群,蔡司与施耐德的镜头都可配用,自动化的程度很高,操作非常简便,有自动测光功能,装片十分方便,在电路设计上已经为数码后背预留接口,让我非常中意,于是它成为我的最终选择。

此时已是2003年6月,我正好去香港出差,可以亲自考察购买,那里的价格肯定比国内便宜。我对香港的相机商店特别熟悉,万成、天祥、永成、陈烘、强记一圈转下来,禄来 6008AF就买下了。相机镜头配了三只:施耐德40mm、AF80mm、AF180mm,我喜欢施耐德镜头清淡高雅的感觉,尤其是后两款镜头最大光圈都是f2.8,用起来太舒服了!另外,我配了一个45度眼平,可以看到正像取景,还买了电子快门线、防寒电池延长线、AF1.4增倍镜等。

中画幅摄影历程

回到上海后,我马上配了曼富图碳素脚架和雅佳B2云台,找地方试拍了一组影棚人像,真是棒极了。当我将放大出的照片拿到上海摄影家协会时,专家们一看,均认为是顶级装备的成像质量,当下虚荣心得到大大地满足,从此开始了我的中画幅摄影历程。

此后几年,禄来陪我走过天涯海角,记录了许多美好景象。从挪威北极Nordkapp拍摄极昼奇观,到德国、奥地利自驾车流连于深秋湖区;从英国windemere的美丽清晨,到瑞典诺贝尔颁奖大厅赤色苍穹,我拍摄了大量的反转片,收获很多,感悟很多。漫长的旅行,大量的拍摄,使我比以前成熟了许多,心境也平和了许多,对摄影的认识也提高了许多。

我与禄来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禄来让我成为一名严肃的摄影者。沉重的器材,有限胶卷,莫测的天气,严格的相机摄影条件,都逼迫我冷静思考,在心中反复构图,只有在深思熟虑后才拍下决定性的瞬间,不可能象以前使用尼康D 100数码相机那样狂拍一气。

客观地说,禄莱在品质上是无可置疑的,但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禄莱的市场推广力度不如哈苏,价格十分昂贵,新品的推出速度也比较慢。尤其是在数字化浪潮的今天,禄莱在数码后背的配套上也逊于哈苏,在手持拍摄方面也不如3900万像素的哈苏 H2轻便。虽然如此,我选择禄莱还是无怨无悔,因为选择禄莱是选择了一种品味,使用禄莱进行拍摄是一种享受,更多的还是一种心境的反映,很多意念已经超出了摄影的范畴。况且,我终究不是专业摄影师,不需要在短时期内购买昂贵的数码后背,我只是作为一般性的摄影艺术创作,拍摄数量并不太大,我的反转片作品完全可以通过电分获得上佳的图像质量,这是比较务实的选择。

兼收并蓄优势互补

禄来在拍摄风光、人像、商业产品等题材时均是利器,然而在体育、新闻、舞台摄影等领域就不太适合了,快速地抓取不是禄来的强项,拍摄成本也很高,每次外出还要扛着沉重的三脚架,换胶卷也比较麻烦,使我失去了许多拍摄的机会,尤其是后期制作繁琐,无法系统地整理保存文件,使我迫切感到需要1台135数码相机作为备用相机,拍摄一些动感比较强的图片。2005年3月,尼康公司推出了D2x,让我十分动心。D2x有效像素为1240万,快门时滞为37ms,已等同于传统相机,而且还有多次曝光功能,支持wifi无线传输,属于尼康系列中顶级的相机,从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以前的D100,于是就成为我的首选目标。

在网上,尼康和佳能之争一直沸沸扬扬,孰优孰劣总让人津津乐道。有朋友劝我干脆把尼康相机和镜头全部卖掉,更换成佳能相机。我认为过分拘泥于比较二家产品细节没有意义,尼康和佳能都是值得人们尊敬的大厂商。多少年来,我的135相机一直都是尼康,附件很齐全,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大的毛病,心中对它总有一种浓浓的感情。最后,D2x一上市我就在香港买了一台,还配了适马12-24mm 、尼康AF-S 17-35mm 、尼康AF-S VR 70-200mm、腾龙 micro 90mm四个镜头。也许有人问我为何不买尼康的12-24和17-55mm DX镜头?我主要考虑上述四款镜头都是135全幅镜头,在F100上通用,而且尼康总有一天会出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那样,我就不用再换镜头了。

拿到相机不久,我就赶上到德国休假,拿着D2x全面地试用了一番。与禄来相比,D2x可以让我们非常轻快地拍照,连拍的速度也很快,画质非常好。D2x应用的APS幅面传感器在长焦端还是很有用处的,200mm的镜头变成了300mm,广角端适马12-24mm可获得等同18mm的视角,广角变型非常小,成像质量优异,完全能满足常规的风光题材要求。如果用RAW文件拍摄,就能记录图像的原始信息,成为真正的数字底片。但我认为它的成像还有点不尽人意,与禄来相比,它的像质离传统大片幅反转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在高反差或明暗过渡区域, D2x拍摄的图片还不太理想。如果遇到非常好的风光和场景时,我还是要用禄来相机多拍几张,便于今后制作大的图片。从德国回来,D2x为我抓取了大量的生动影像,禄来为我拍摄许多高质量的画面,我深深体会到两种相机配合使用的巨大优势。现在每次重大的外拍活动,禄来6008和尼康D2x总是一并携带,互相补充使用。

从初级数码相机到传统胶片相机,从传统胶片相机兼有高端单反数码相机,器材的不断完善让我对摄影的理解大大地增强,也让我的图片质量不断地提高,更使我端正了对数码和传统相机的认识:数码传统各有优劣,善于配合使用,方能取长补短,在摄影方面得到更大收获。

尼康 D100

唐古拉山使用尼康D100拍摄

戏浪使用尼康D100拍摄

熙熙攘攘使用尼康D100拍摄

英国温德米尔湖畔使用禄来6008AF拍摄

腾飞的浦东使用禄来6008AF拍摄

禄来 6008AF

教堂使用尼康D2x拍摄

休闲使用尼康D2x拍摄

数码建筑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技术

项目概述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环境可持续发展(ESD)的绿色建筑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逐渐成为国家宏观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着建筑设计理念的变革和市场的取向。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绿色建筑项目被提上日程。本文介绍的商业写字楼群项目依托杭州西溪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和灵隐景区,自然环境优美。为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环境,提升建筑的价值和品味,该项目的设计被定位为绿色生态的ESD项目。项目设计涉及各专业的诸多资源节约技术,由于文章篇幅限制,本文重点介绍项目设计中所利用的与热坏境有关的绿色建筑技术,主要涉及阳光的控制和利用,自然通风的利用,以及立面造型的绿色策略。期望这些技术的综合运用是EDS绿色理念的有益尝试和经验积累。(图1)

项目绿色核心目标

1、降低建筑对能源、水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产出。

2、为建筑的使用者创造更为健康舒适的环境。

通过项目的建设表明朴实的、尊重环境的建筑同样可有市场吸引力。

3、在较低的商业投入下达成所有的上述目标。

良好的室内环境质量,即具有魅力的空间和低能源消耗,其关键在于建筑设计对当地气候的回应。本项目充分考虑了气候与环境对项目的影响,并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这种方法影响所有设计决策的制定,包括建筑的定位,朝向的选择,材料和设备的选用,以及所有建筑结构的墙身细节设计。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

杭州的气候较为凉爽,在冬季的平均温度为3-5摄氏度,在夏季的平均温度为23-33摄氏度。暖通设计的重点在于炎热和潮湿的夏天。干球温度(dry bulb)为35.7摄氏度,湿球温度(wet bulb)为31.5摄氏度,湿度约为74%。

杭州的气候和客户习惯要求允许建筑在春秋季节利用自然通风来提供新鲜的室内空气。

基于以上季节性的气温分析主要采取了下列绿色建筑技术。

1、阳光的控制和利用

(1)建筑物朝向的选择

太阳辐射是构成建筑物夏季空调冷负荷的重要因素,相反,在冬季阳光辐射可以减少空调热负荷。在一般的概念中,建筑物南偏东通常是本地气候带最佳的朝向。但对于本项目,我们采用了南偏西的朝向。通过对建筑模型的计算机模拟,设计最终选取了南偏西11°的朝向(图2)。结合外遮阳构件建筑设计成功地使建筑物的北立面在最热的7月份下午5:30以前都可以不受西晒阳光直射的影响。在冬季却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通过全年动态分析确认这一角度的设计可达到全年能耗的最低值(此优化由澳大利亚CDP公司完成)。

(2)遮阳系统的选择

本项目的外遮阳均为固定外遮阳。固定外遮阳构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较之电动活动遮阳更具普遍价值(图3)。

在外窗约3/4高度处设置水平外遮阳,水平挑檐宽度700mm。北向窗间设置700mm垂直肋板。这一设计用以抵挡夏季的阳光直射,并抵御直射阳光引起的眩光。隔板兼顾了冬季阳光的利用,和其他的构件共同作用形成了对入射阳光的漫反射,把室外直射的阳光导向室内的天花,减少原本投射到地面的阳光。在浅色调的天花板、浅色调地面和办公桌面间阳光经过多次散射进一步均匀分配自然光。尽可能的使地面、办公桌、天花板之间光的反差降低到最低。

(3)层高优势和外窗的选择

2.9米的室内净高设计和高透明度玻璃(55~65%)以及玻璃中庭的作用使阳光尽可能深入建筑物内部,减少对人工光源的依赖。主要外窗采用安装了手动可调节百叶的中空Low-e玻璃窗体,允许使用者自行调节,进一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并协调使用者对阳光敏感度的个体差异。

2、自然通风的利用

自然通风可减少建筑物对机械通风的利用,在过渡季节还可减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在杭州的气候特性中,通过对全年逐月平均温度的测算,每年有不少于5个月的时间可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室内热环境。本项目的自然通风系统是由以下一系列的综合策略构成:

(1)在建筑造型上尽可能减少建筑深度,单侧办公空间的进深控制在8米以内。

(2)均匀布置可开启窗,开窗面积为楼面面积的2.2%以上,以此促进室内空间的单侧通风和穿堂通风。

(3)利用中庭和中庭上部专设的烟囱井的温度梯度热压作用,形成上升气流,吸走中庭和周边办公用房的废气和余热。高达6层的中庭汇聚办公区域室内的废气,利用中庭和高达9层的上部大型玻璃烟囱井来增强引风力。

在春秋季,办公室应关闭其空调系统并打开所有的窗户。下六层的旧风将通过中庭由烟囱自然排出。而七至九层没有面向中庭的开放空间,上三层的旧风将由办公室的空气处理器排出。(图4)

在夏冬季办公室将关闭所有的窗户,然后打开空调。下六层派出的旧风将通过中庭由中庭上方的排气烟囱自然排出,而七至九层没有面向中庭的开放空间,上三层的旧风将由办公室的空气处理器排出。(图5)

标准层典型平面使用中间走廊,走廊两侧的办公室将分别通过向中庭以及向楼外开放的窗户达成单向的自然通风。面向中庭的办公室将少量使用机动通风装置保证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

(4)热力烟囱主体表面的涂层玻璃吸收太阳热能来增强自然通风和对流,无需借助机械装置,即可将热空气排出建筑,不仅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还降低了能耗。通风口的开启受BA控制,用以优化不同天气状况时的自然通风效果,在强台风等灾害天气时可完全关闭此通风口。经过验算,此构造在较为理想的气候条件下可满足建筑物下部6层的室内通风需求。但在所有的室内区域仍然设置机械通风设施,以满足空调季节和恶劣天气的通风要求。

中庭的烟囱还设置有可调节的百叶来遮挡阳光并适应不同的外部气候条件。并且烟囱构造特殊的造型向公众展示了本项目在造型设计上与众不同的绿色建筑特色。

3、办公室空调设计

由于空调系统在建筑耗能中占有相对大的比例。有必要在空调设计指导方针的制定中仔细斟酌以到达综合的、高效率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主导气候条件、空气渗透和冷凝的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设备负荷、照明设计、人员密度、季节性差别等问题的分析,本项目采用最优化的“混合形式”室内舒适程度控制方针。“混合形式”是指综合的室内舒适程度控制配置方案。根据气候情况在炎热季节提供制冷,在寒冷季节提供采暖,在中间季节提供自然通风。

本项目中用于保证全年舒适环境的整体空调系统包含以下几项:中央锅炉设备和分布在屋顶的中央制冷设备满足了本项目中辅助采暖和制冷的要求。地下室空气调节单元的分区满足项目中不同的功能要求。空气调节单元与排气和新风装置之间的热回收系统协调配置。分别使用转轮式换热器,热管换热器或板式换热器。各楼层上的空气调节通过沿立面边缘布置的Active Chilled Beams主动冷却梁来缓和因阳光,空气渗透和主导气候条件导致的室内环境变化。(图6)

数码建筑 篇4

取景器:取景方式是数码单反和微单的最大不同。不像在数码单反上那样,图像是由光学辅助形成的(反光镜和五棱镜),在微单上它们都是由电子的方式形成的。由于分辨率的原因,在微单上电子取景器看到的不如数码单反取景器的那么锐利。

但是,正由于是电子的,信号可以被增强,在弱光下,虽然会有很强的颗粒感,但能够给你显示更好的影像。还可能有一种拖尾的现象,这是由于信号处理的延时而产生的。

电池寿命:因为取景时必须使用液晶屏或者电子取景器,微单的电池消耗会很大。这一点,再加上为了小型化而造成的电池的缩小,使得微单的电池寿命比典型的数码单反要短。

大小、重量和声音:数码单反比

微单要大得多,也重得多。因为反光镜的上下翻动,其声音通常也很大。如果你需要隐蔽拍摄的话,微单是首选。当然,我们也要注意,许多微单使用APS-C传感器,虽然其镜头与数码单反比已经很小,但仍然很大。 35mm胶片单反,大部分为35mm单反生产的镜头可以直接用于数码单反。有很多专门为APS-C画幅相机设计的镜头,不过几乎都是变焦镜头。

微单是全新的一种相机,因此它的所有镜头都是专门为它设计的。它们通常很小,很轻。有一些高质量的定焦镜头,还有超级袖珍的饼干头。后者让有些微单和小DC一样小。但是,大部分微单(除了MFT以外)现在还没有超过300mm焦距的镜头。当然,你可以通过转接环使用数码单反的镜头和其他低价的老镜头。

系统支持:和镜头一样,单反有上百种附件(闪光灯,连线,快门线等等),很多可以直接用于数码单反。微单属于前无来者的新型相机,可能在这方面与数码单反无法相比。数码单反的流行产生了一大群第三方厂家,它们生产出了很多便宜但兼容的产品,这点微单也比不上,但是,随着微单的不断流行,情况也在发生着改变。

画质:APS-C画幅传感器的微单和采用同样传感器的数码单反的画质基本一样。低光照时的表现也是一样。对于奥林巴斯和松下的微单来说,画质很高,放大到20×25英寸没有问题。但是最高的可用ISO的限制大概在6400。尼康1使用的是比MFT更小的传感器,低照度下的表现相应地也会差一些,但是它也是一种很特别的相机。除了最新推出的索尼A7,A7R全幅微单外,微单的画质都比不上全幅数码单反的画质。

视频:因为有反光镜,在数码单反上视频显得有些麻烦。相反地,微单却很适合视频记录,因为它没有任何不必要的硬件,传感器也为连续的实时取景进行了优化。

连拍速度:数码单反因为有移动的反光镜和很大的快门,对于高速连拍来说有其固有的问题。而微单因为没有这些负担,所以连拍速度可以很高。一个价格并不高的微单可以很轻易地有9张/秒的连拍速度,而对于数码单反来说,只有顶级的,价格极贵的机型才能达到。对于大部分微单来说,问题在于它们无法进行连续对焦,高速连拍通常只能对焦锁定在第一幅。

自动对焦:数码单反使用“相位检测”原理。使用独立的相位检测传感器,它位于数码单反的反光镜下面。相位检测自动对焦更快,更准。微单使用的是“反差检测”,自动对焦功能由影像传感器自己来实现。早期微单自动对焦速度较慢,而现代的微单则已经很快了。但是反差检测对于跟踪焦点来说还是很弱,对移动目标的对焦还是不太好。解决办法就是在主要传感器上加上相位检测传感器。如尼康V2可以令人惊异地实现15张/秒的全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的连拍。索尼全幅微单A7和A7R,其中A7R使用的是反差检测自动对焦,而A7则是使用了混合式的反差检测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对焦速度比A7R更快。

价格:有些顶级微单的型号和中级数码单反的售价相当,有些规格稍低的机型价格更便宜,而镜头的价格也很便宜。

微单的改进:可能会有一种另类的改变。反光镜和五棱镜被取消(就像所有的微单那样)替代的则是一个有相位检测的图像传感器和电子取景器。这样系统会比典型的微单要大,但是可以使用和数码单反一样的镜头而不用转接环。

数码建筑 篇5

1988年, 当伯纳德・屈米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的时候, 解构主义运动正如火如荼, 哈迪德 (Zaha Hadid) 、艾森曼 (Peter Eisenman) 和莫斯 (Eric Owen Moss) 等建筑师都正忙着把笛卡尔网格扭曲成前所未见的样式,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 这时的计算机最多也不过是能渲染复杂图形的绘图板。不久以后, 随着CAD、3DMAX、MAYA、RHINO等功能强大、能为建筑方案设计提供更有力支持的图像软件相继面世, 计算机数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也迅速超出了图像表现工具的范围, 开始渗入和改变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到今天, 几乎已经没有建筑师能够离得开它。计算机数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经历了一个范围由窄到宽, 程度由浅入深的过程。

一、数码技术作为绘图和设计效果表现的辅助工具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CAD) 在早期最吸引建筑师的地方是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建筑复杂部位精确的尺寸数据, 能够大大提高工程图纸绘制的效率和准确性。随着新的图形软件不断推出, 借助于计算机辅助, 人们敢于涉及单凭大脑的想象能力无法把握的空间, 软件的虚拟现实技术将建筑师头脑中的形象变得清晰可见, 从而大大地拓展了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弗兰克・盖里为例, 尽管其事务所是参数化建筑设计的先驱, 但弗兰克・盖里本人的设计创作程序与传统建筑师没有什么两样。首先是根据基地条件和设计任务在头脑中构思方案, 绘出草图或做出实体概念模型, 然后由手下的建筑师深入细化。他将建筑当作雕塑来设计, 事务所的工作人员经常需要用三维扫描仪将实体模型转化为数字化电脑模型, 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其作品复杂丰富的形体是实体模型和电脑数字技术反复对照调教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讲, 电脑技术相当于盖里的画笔或手中的刻刀。由于他本人出众的空间想象力和形态控制能力, 加上其助手娴熟计算机技术 (当然他们不会停留在盖里的层面) , 尽管方法相对简单, 但这不妨碍盖里设计出杰出的建筑作品。 (图1)

二、数码技术作为设计思考的工具决定设计程序和方法

在工程图纸绘制和虚拟现实之外, 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帮助建筑师对有关设计和工程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尝试和分析, 并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 (比如基地条件分析、交通流量分析、日照分析、气候状况分析、节能分析、结构计算等许多方面) 。这些数据和信息对于方案前期、方案设计、建筑构件的工业化生产 (如计算机辅助加工技术CAM) 、现场装配工作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数化设计是当前主流的数码建筑设计方法, 它使用模拟建筑设计复杂过程的生成规则 (算法语言) 结合影响建筑设计的诸多因素 (变量参数) , 通过运算转化成初步设计图形, 建筑师可以通过对规则改变和参数的调整来达到更加理想的结果。

数码建筑设计奠基人之一的格雷戈・林恩早期在哥大进行不以建造为目的的虚拟形态研究, 他借用由航空学、海军、汽车、工业设计、物理地质学和电影工业等一系列的学科所发展起来的电脑软件和硬件, 以参数化设计方法, 将当代技术的流动性、灵活性和复杂性以形式主题表达出来, 比如他提出的孢泡、碎硝、表皮等形态主题在数码建筑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于2008年在南加州建筑学院带领的研究性项目“流体墙”是第一个用塑料堆砌而成的“建筑”, 它将日常的生活带入建筑砌体结构体系中。“流体墙”分量很轻并且承担自身重量, 它不需要用工人或者土木技术的专业知识, 也不需要湿法泥浆技术来达到水平和牢靠的效果, 而是由一个机器人来精确切割它构件的连接头部分。不依靠于砂浆接缝, 甚至不用粘合在一起, 这些砖状物用一种修理汽车挡泥板的工具焊接在一起。 (图2、图3)

相较于仅仅将数码建筑的非线性理解为非几何的自由形态和弯曲表面, 通过参数运算生成的形态显然有更加充分的合理性, 因为它不是仅从美学角度进行形态推敲的结果, 而是影响建筑设计的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造型及各个构件的连接遵从于一种特殊规则下的控制机制, 一种协调各因素冲突关系的有效方法, 即预先编制的程序。谈到经参数化设计的建筑作品的合理性, 不仅要看所采用的参数信息的可靠性, 更要审视编程脚本自身的合理性。过度信赖未加实时修正的参数设计是存在风险的。建筑师Tom Wiscombe对于这一点有清醒的认识。他质问为什么建筑形态研究产生了如此丰富的成果, 建筑整体品质却没有取得与外形复杂性的增加同步的改善;建筑手段看上去在增长或提高, 但总体来看它们却并不一定变得更加有效。他认为完全依靠计算机生成的形态, 经常是丑陋和缺乏统一性的。基于这种思考, 他尝试运用一种立足于参数化生成方法, 同时又不太排他而更细腻精微的工作方法, 促进计算建筑学与设计建筑学之间的有机结合。在建筑师对参数化生成进行干预的控制与反控制过程中, 各种方法和技术相混合, 生成技术、分析方法和直觉一起, 创造出多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连贯性。有时, 他对于参数化生成的敏感性的干预比对脚本的设计更加重视, 以便增强意识和创造力对计算机工具的引导, 促使设计过程更具有可扩展性, 并创造出文化、技术和科学之间新颖而丰富的交集成果。

通过对参数化生成的积极干预, 更能实现建筑工程从“效率优化”向“多极优化”的演变。多极优化假设一种解决方案能包容相互竞争的利益诉求之间的冲突, 而不是百分之百地满足单一的标准。这意味着有时相互矛盾的诉求之间的磋商可能带来远超过仅有单一优化系统的收益 (比如生态系统即是通过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运转从而创造出难以预料的和谐) , 其中一些收益将是在形式和感觉的领域而不是完全在工程学性能的领域。对于参数化生成干预的目的是避免偏颇, 以便让计算机技术更好地发挥能力。这种做法当然并非Tom Wiscombe独有, 实际上, UN studio、渐近线 (Asymptote Architecture) 、哈迪德等事务所在这方面都有独到的丰富经验。

EMERGENT (Tom Wiscombe的事务所) 建筑脚本的理念经常来自于他们结构生态学的研究成果。2006年, 他们研究开发基于蜻蜓翼的梁状膜, 随后成为他们建筑设计的形态主题之一。蜻蜒翼有两个相异的但交织在一起的样式逻辑, 它们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方形体的梯型模式起到类似梁的作用并且抵抗弯曲, 而与其相连的五、六个灵活的蜂窝状膜起类似结构膜的作用。这种混合结构的好处是可以根据表面形状, 变换成张拉 (或壳体) 结构或弯曲的结构。它可以将建筑学从壳或膜结构的相关问题中解放出来, 尤其从有限的形式语汇以及开口造成的结构的破坏中解放出来。梁状膜结构可以适应任何数量的极端状态, 而不用整体的统一性。具体的适应方式可以采取可变性、形状和密度调整等形式。 (图4) 在建筑工程中, 将参数软件、人口生成软件和结构分析引擎结合使用, 相互干预调整, 并形成一个反馈的回路, 是一个有效的综合优化过程。它不意味着对任何单一诉求的百分之百的适宜性, 而是对多重倾向的一个更加综合的回应方式。这个过程与自然界中的自然选择类似:种群中产生突变, 然后由环境压力来检测其适应性。成功的方案被继续培育和测试, 直到最终确定。这种工作方法重新定义了设计过程中的工作流程和建筑师与工程师在其中的角色作用。

三、人与电脑的共生, 建筑作为数码技术支持下的类有机体

在非线性科学思维中, 事物首先是一个具有整体协同特征的存在, 其判断的根据是系统自身各构成要素的动态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所具有的自组织功能。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系统, 它以多种方式同环境发生相互的关联。与传统建筑设计中建筑师预定建筑使用者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不同, 具有非线性思维方式的数码建筑师认识到人的活动的复杂性和不可归约性, 他们以一种动态的观点看待空间与建筑, 为人与建筑的互动保留最大程度的灵活性。

ONL事务所的作品“可变自动住宅”即属于这一类, 它在高度、进深和面宽等各个角度上都是具有弹性的, 其独特性在于让业主成为他们自己住宅的协助设计师, 不仅可决定 (外表面或屋顶的) 曲线的最终形式, 更如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在全方位的维度上决定整个住宅的布局, 例如厨房应该设置在何处或是太阳能加热器的安装位置等等。他们还可以在众多的材料和颜色当中选择来完成整个住宅的外观设计:芦苇、木材、金属、瓷砖和聚氯乙烯 (pvc) 。通过用户与建筑师, 建筑师与建造者之间的流畅沟通和高级的建造技术, 可变自动住宅的快速构建成为可能, 同时保持了住宅的独特性。 (图5)

类似地, R&Sie (n) 事务所的概念性研究项目“我听见……” (I've heard about) 是一个具有弹性的、不断重新配置的可居住的半有机体, 一个可居住的、网络状的交织空间。在这里, 邻里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们同意分享的联合在“生物性结构”上的虚拟社区。随着当代制造业的转变, 工厂已成为计算机的网络化生产, 办公室变成了So Ho, 商店不再被放置在街道上或是购物中心内, 而是变成了一种巧妙的将虚拟橱窗购物与纯粹的后勤、软件、回收纸板、包裹邮寄追踪和GPS结合起来的混合体。 (图6)

这个城市的结构基于生长的脚本和开放的运算法则, 通过操作模式不确定的适应和运转状况发展出来。它那有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感官系统”不仅对人类的表达 (个体的表达、相关性、有冲突的和交流性的模式等等) 具有互动性, 对自然环境及区域内的几乎所有状况的变动都能产生反应。这种生物性结构成了人们实时交涉和事件偶发的动态场所。在R&Sie (n) 看来, 环境不能够被城市或其标志的物质性结构所简化;它同时也包括了生物学免疫系统和关系、智慧以及文化环境。按照其发生模式, 这种半有机体的可居住环境, 其制造不能委托给可能拒绝其交流程序或将来会重新设计其形态轮廓的政治力量, 但可以通过可接受的标准、抽象电子规则、自我辨识式社区、志愿转让与协议等方式来对自身进行定义。类似于白蚁、鸟群、蚁巢、蜂窝的居住者, “我听到……”的自愿居住者复制了被称为“群体智慧”的组织模式, 并且参与他们栖息地的建造。他们不像建筑工人和木匠, 甚至远甚于简单的占有者和租用者。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对建设过程重新编码, 可以提出一个对于区域内, 区域之间或者最高层次领域的修正, 并将其通过机体结构之中的电子网络提交。他们明确是在“创造他们的家”, 他们既是执行者也是受益者。在这种与人共生的数码建筑中, 建筑师隐身了, 建筑设计不再是设计师的独有领域, 借助计算机技术, 更多的大众可以参与到建筑设计中, 来设计他们自己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 作为建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的智能互动式建筑, 其建筑体仅是建筑师作品的实体可见部分, 而隐藏在实体内部的互动机能是另外的重要部分。建筑将不仅是凝固的体量和空间的组合, 还是能够呼吸和新陈代谢、能够对环境和时间产生反应的类有机体。如此一来, 建筑脚本不仅是建筑设计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还要延伸为建筑运行的大脑和中枢神经;建筑师的任务也不仅是设计建筑的物质实体, 还要为这个类有机体有生之年的生命历程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并提供相应的智能技术支持。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超乎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 它将把建筑设计引向何方难以预测, 无论如何, 意识、良知和创造力将引导这些工具的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 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在社会、文化、主观性等方面的共识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Tom Wiscombe.STRUCTURAL ECOLOGIES, 《结构生态学》.[M].蓝青主编,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2]ONL《数码建筑物语》.[M].蓝青主编,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

[3]R&Sie (n) 《数码建筑物语》.[M].蓝青主编,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

[4]Greg Lynn《数码建筑物语》.[M].蓝青主编,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6

[5]《建筑学密码》, 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 尹希达译,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数码建筑 篇6

建筑的历史也可以说是形式创作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建筑形式创作在技术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有了更多创作的自由。进入计算机时代后,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CAAD)随之在世界各地对传统建筑设计创作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近年越来越流行的数码建筑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形式视觉冲击,资讯的发达使得这些自由形式成为复制抄袭的对象,因此如何深入理解和分析这些建筑形式创作显得非常必要,如果我们抛开计算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背景来看待这些现象,无疑是只能触摸到表面,而不能深入到其本质。而对于建筑学这个学科来说,形式创作一直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从信息时代技术这个层面来分析数码建筑对于建筑学的发展无疑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CAAD时代之前的建筑自由形式创作

西方建筑学的发展主流一直强调设计的方法学,也就是设计要遵循理性的规则,这样在各个时期形成自己一套公认的建筑形式创作方法。从阿尔伯蒂的《建筑十书》到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通常这样的创作理论并无严密推理,但是仍然展现了良好的建筑设计原则,使得建筑设计有一定的灵活性又形成很好的控制。但是建筑设计毕竟有他感性和非理性的一面,一些不安分的建筑师往往能设计出令人称奇的建筑,比如西班牙建筑师高迪(Antonio Gaudi)(图1)、德国建筑师蒙德尔松(Eric Mendelsohn)、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图2)、比尔蒂拉(Reima Pietila)都是被称为自由建筑形式创作的大师。他们的建筑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特征,人们分析到最后总是不得已把他们创作归结于个人天赋——“直觉”,一种试图直接把握建筑设计的方法。理性在那个时代总是和规则的形体和严格的几何学对应起来,但是,自由形式只要符合功能、尺度、环境、感知心理学的要求并证明比其它方式更好,就是一种理性思维的结果,只是因为这样的设计太少、太超乎平常而已,从某种程度上说,阿尔瓦·阿尔托、比尔蒂拉的反理性主义正是他们持续寻求深层次的理性形式的结果。总结起来,CAAD时代之前的自由形式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设计的方法来说,取得自由形式必须摒弃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模数制(由相同尺度的单位形成的正交网格结构,形成一种模数),阿尔瓦·阿尔托、比尔蒂拉等依赖采用模型制(几乎不借助或者借助少量几何关系形成不规则形状)的方法,阿尔瓦·阿尔托曾经说过他的模数是1 mm。这种方法受限制于建筑师个人的才华和勇于突破常规的进取心。

2、从工具上来看,取得自由形式还是依赖手绘图和手工模型。往往自由形式先在建筑师的草图里强烈表达出来,再经过各种比例的模型推敲,最终依照一定的建筑模数进行施工绘图。比如高迪的建筑更多依赖大尺度的模型来进行雕塑一样的推敲,因此看起来自由形式建筑的创作更像进行雕塑艺术创作。

3、从经济因素来考虑,自由形式建筑由于施工的难度,结构技术的难度以及材料的限制由此带来的造价问题影响了其实现。建筑师往往需要与手工艺者进行紧密配合,经过长时间的不断重复修改才能实现最终的建筑,这样增加的建筑成本限制了自由形式的创作。

4、自由形式的结果有些是以牺牲功能为代价,有些自由形式是考虑功能需求的结果,并证明效果确实很好,但是不能证明是接近最好的结果。比如阿尔托在维普里市立图书馆的波浪形天花设计考虑了声学的功能,但是不可否认形式的考虑占了很大部分,并不像他所宣称是完全从功能理性的角度考虑得来的。

二、CAAD时代的建筑自由形式的创作

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专业应用经历了足够时间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CAAD)对于建筑师来说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自由形式创作方面。从设计方法上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关系来看,主要分为两种创作倾向:

1、CAAD作为辅助工具实现建筑师自由形体创作

随着建模软件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作为建筑师的工具来说,在软件里实现任何形状的建筑体型,无论是流体和还是更复杂的形体都不再是困难的事情。弗兰克·盖里(Frank O Gehry)代表这类建筑师,他们利用CAAD技术和传统模型来推敲实现自由形式的建筑(图3,图4)。这种设计是充分利用CAAD进行设计思想的表达,把建筑师直觉分析和形式分析相互结合起来。对于复杂形体建筑的造价问题来说,随着CAD/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技术的整合和发展,复杂的CAD模型不见得就比简单的CAD模型更难于制造,这样大大降低了复杂形体建筑的成本,使得现在越来越多的自由形体建筑出现在世界各地。从设计方法来看,自由形体如何产生还是依赖建筑师本人的天赋和创造力,和CAAD时代之前的建筑师不同的地方只是工具更发达和建造技术更数字化而已。相对之前的建筑师,非欧几何的复杂性能够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更自由的表达和控制,例如在CAD系统里的复杂形体建模技术主要以B样条面建模技术为基础,这种技术允许精确建立复杂的曲线形式,可以根据控制点来调整NURBS曲线,其参数方程式允许用户可以精细地调整和展示这些面。这些技术因素让建筑师有可能建立精确的自由形体模型,以便未来深化和建造。[1]

2、利用CAAD探索设计领域的复杂性——建筑自由形式自动生成创作

在CAAD时代,随着一些开创性的理论实践展开,生成设计逐渐开始在形式创作上崭露头角。复杂系统理论介入建筑设计使得计算机技术得以尝试用来解决设计领域的复杂性问题,并由此产生另一种形式创作,这就是第二种CAAD形式创作的方法——建筑生成设计。

计算机生成建筑设计方法虽然是CAAD的发展而派生的,但它和传统的CAAD从方法上有很大不同,计算机在设计中的角色也由传统的幕后走向前台,计算机不仅仅是辅助绘图的工具,计算机生成建筑设计方法发挥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运用程序相关算法来代替人脑在建筑设计中某阶段的一部分工作,扩展到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可行性研究、概念扩展、多方案比较优选以及建筑原型生成等方面。建筑师的角色从以前的“形式设计者”变为运行程序的设计者[2]。人们对计算机方法论日益增加的兴趣是编程、参数模型生成、遗传算法、复杂生命系统等以功能为本的生成式技术,我们可以觉察到在一些前卫的建筑学院中出现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也迅速扩展到设计实践中。例如马克·冯思(Marc Fornes)[3],运用Voronoi图程序运算得出自由的立面形体(图5、图6)。Voronoi图是计算图形学中重要的空间剖分方法,又叫泰森多边形或Dirichlet图,它是由一组由连接两邻点直线的垂直平分线组成的连续多边形组成。N个在平面上有区别的点,按照最邻近原则划分平面;每个点与它的最近邻区域相关联。马克·冯思的程序初始化一些点后,根据优化准则对局部新形成的三角形进行优化(如互换对角线等),最终形成的三角形网总是具有最优的形状特征,从而得到最终的形式。

建筑自由形式自动生成创作的方法需要从计算机、数学及其它应用学科里找到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对应解决问题的模型,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验证、调试从而解决特定的建筑问题。和前一种CAAD作为辅助工具实现建筑师自由形体创作方法比较来看,前一种方法侧重于自由形体的表达,似乎更强调一种仿生学的形式创造,而对于生物体来说,自由形态本身是自然法则限制进化得到的结果,其作为一种接近自然选择最优化的形式结果,形式外表下是符合功能的高效率,而建筑本身的自由形态如果没有和最优化功能结合,仅仅是追求一种形式,这种方法就很容易走进雕塑艺术审美的迷途。建筑自由形式自动生成创作的方法具有解决建筑自由形式和功能矛盾问题的潜质,它解决建筑领域复杂问题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愈复杂的问题下运用简洁的程序方法设定规则来解决,并求得最优化的结果,并以在计算的理性下得出更自由的形式。

三、结语

在CAAD时代,建筑设计在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发展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编程文化,而数码建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茁壮成长的,自由形式的“复杂”和创作的“自由”相辅相成,创作的“自由”是以技术为条件的,从未来发展来看,“自由”创作更强调非传统设计模式的多学科思维模式,也许,建筑学课需要与“复杂”学科的杂交,为了今后发展的更“自由”。

参考文献

[1]张利著.从CAAD到Cyberspace: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颜泽贤,范冬萍,张华夏著.系统科学导论:复杂性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李飚.基于复杂系统的建筑设计计算机生成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8

[4](意大利)切莱斯蒂诺·索杜著;刘临安译.变化多端的建筑生成设计法——针对表现未来建筑形态复杂性的一种设计方法[J].建筑师,2004,(06)

[5]刘育东、Peter Eisenman、林政缘、王昭仁、成淑君、李洁奇、吴铭辉.数位建筑的浮现.台北:胡氏图书.2001

数码排行榜 篇7

这幅作品创意新颖,空间感极强,富于视觉冲击力。首先,作者进行了必要的构思,用笔画出简单的草图;第二步选定四幅素材:一幅仰拍的楼群、一幅滑雪运动员和两幅天空白云,再在Photoshop 5.0中将“楼群”中多余部分用套索和橡皮图章工具修掉,对“滑雪运动员”与“楼群”图像仔细合成,特别是使色彩调整到与环境色相吻合,并用套索、模糊工具和添加图层蒙版等手段处理后,使边缘与楼面幕墙玻璃合成;第三步,将“天空白云”图像合成并调整色调,再把“滑雪运动员”图像后方飞溅的雪花与天空的白云相衔接;最后对修改好的图像作整体的构图与色彩调整,合并图层。

牧日 二等奖 广西/蔡瑜生摄

作品素材摄于新疆哈巴河县,在后期制作时用Photoshop将图像两边加以挤压,形成长条形,再将图像调虚,最后将其它素材上的“太阳”图像合成到图中,并特意把太阳放到牧羊人的鞭梢上,造成一语双关的意境。

将要失去的记忆 二等奖 北京/李右武摄

北京人对胡同的依依不舍已是摄影作品常见的主题,但这幅作品运用数码后期制作形成特殊的光影效果,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制作时主要运用了Photoshop的滤镜中的艺术效果和模糊两项工具。

空间 三等奖 黑龙江/高 鹏 摄

这是数码作品中制作较深入的一种,运用Photoshop7.0 KPT5制作,正如题目所言,数码技术在空间效果方面的优势体现得非常充分。

红烛 三等奖 浙江/柯建俊 摄

作品摄于浙江丽水一位普通山村教师的工作台,用Photoshop的艺术效果进行处理,营造出一种“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境。

两杯水 三等奖 江苏/张志刚 摄

这幅作品难度不小,两个杯子分别拍摄,并使其中一个的水面倾斜,同时向另一个杯子正上方注入一股水流,要掌握好在水刚进杯子时按快门。跨越空中的那股水流是一手持相机,一手将杯中的水泼向空中拍成的,时间和力度要反复试验,当然运气也很重要。最后后期合成。

贵妇人 三等奖 江苏/石长春 摄

作品选用了两幅素材,将女子图像的头部裁剪下来,经过羽化和旋转工具处理,放到合适的位置,最后将边缘和色彩处理得尽可能自然些。

山乡童年 三等奖 重庆/李文彬 摄

作品素材用中焦拍摄,光圈F5.6,快门1/125秒,最后在电脑里用Photoshop去底色再冲印而成。

上一篇:职业道德修养下一篇:英语口语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