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讲座

2024-10-10

幸福人生讲座(共9篇)

幸福人生讲座 篇1

幸福人生讲座公告函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建和谐社会,近年来,社会上各界人士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来经营企业、规划人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并有了新的发展。那么,这些有识之士是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呢?

届时我们将定期举办幸福人生讲座,来探讨如何运用中华传统文化来管理企业,经营幸福人生,从中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主题:弘扬中华文化 共建和谐社会 经营幸福人生(第七期幸福人生讲座)

时间:2011年7月28—7月31日(7月27日17:00前报到)

地点: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泉水N1区14号楼

人数:40人(亲子班)

费用:全封闭式免费学习(含住宿 用餐 教材等)

课程:多媒体教学为主兼邀请嘉宾(原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讲座模式)

电话:***0411-86411851报名邮箱:ctwhdl@163.com

QQ: ***76(空间日志内幸福人生讲座栏查看相关信息)

QQ群:142790691 36516683 73049229 152785255(群共享下载资料)

报名截止:2011年7月22日(群共享下载报名表,网上报名,不接待电话报名)录取日期:2011年7月24日止(由于人力资源有限,未录取者不再通知)

取消报名:若临时不能前来参加,请提前告知,以便将机会让给候补学员,感恩您的配合!幸福人生讲座博客注:每月一次 时间随时公布注:参加学习的亲子分别填写报名表(孩子必须有家长陪同),发到指定的邮箱。

幸福人生讲座 篇2

教师的最高境界, 其实就是持续不断地培养出在今天能够享受幸福的学习生活, 明天能够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学生。没有人能将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奉献给别人, 要给学生快乐和幸福, 教师自己应先成为一个快乐和幸福的人, 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快乐和幸福的人。那么,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呢?

一一、调整心态, 善待自己

现如今, 师生间的关系已变成民主的、朋友式、伙伴式的师生关系。因此, 在教师的社会角色定位上, 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学会以平等、平和、公正的方式与人相处, 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的话, 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 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乐趣。我们要适时调整好心态, 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心理平衡, 这是我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 掌握了心理“平衡术”, 就相当于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同时, 教师要学会善待自己。在工作之余, 我们要学会生活、享受生活, 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使自己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 这样我们才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去工作, 发挥自己的所长, 带给学生知识和快乐。

二二、关爱学生, 善待学生

关爱学生, 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那么, 怎样善待学生, 如何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从而开启教育的成功之门呢?

首先, 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 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 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一个好教师而言, 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

其次, 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 一视同仁。有关教师人格特征的调查表明, 在学生眼中, “公正客观”被视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不厚此薄彼;他们最不满意教师凭个人好恶偏爱、偏袒某些学生或冷落、歧视某些学生。公平, 这是孩子信任教师的基础。

第三, 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与他们平等相处, 不盛气凌人, 用信任和关怀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与学互为关联, 互为依存, 所谓“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 信任所有学生, 视他们为自己的好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好伙伴。

三三、善待同仁, 团结协作

善待同仁可以使彼此间多一些情谊, 少一些纠纷;多一些合作, 少一些竞争;多一些赞赏, 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关怀, 少一些冷漠。只有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 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也只有在教师这个团队中, 我们才能感觉到工作的快乐, 也只有团队合作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果, 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吧。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 总要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的师德就应如同这阳光,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 更应是幸福的行业。如果教育工作者本身就是“心残身弱”, 哪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教育教学占据了教师事业的核心部分,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寻找不到人生的幸福, 那么学生的幸福又在何处?做个幸福的教师, 幸福地做教师, 既是教师个体生命的必需, 也是教育事业的必需。让我们捧着一颗爱的心来, 去收获那满满的幸福吧!

幸福人生讲座 篇3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只有做到家庭和谐,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夫妻如何相处是家庭和谐与否的关键。儒家认为:“不学礼,无以立。”“礼”是天地之间的秩序,在家庭中,“礼”更是极为重要。在近日举行的首届河北省公民德行教育论坛上,来自黑龙江省的50岁老教师武学云,总结自己30年家庭矛盾不断的原因,是自己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我老想当天”。

从小顽皮任性屡教不改

武学云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成长在“文革”时期,经历了“十年浩劫”,没有学习多少文化,更没有接受过圣贤教育,所以心里没有传统文化的意识。她所耳濡目染的,就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女人不比男人差”,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能做。这些观念灌输到她的脑子里,逐渐养成了武学云刚强的男化的性格。“这还是外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是我不听话。”武学云坦言。

武学云小时候,父母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只有她从小任性淘气。上学前,哥哥姐姐就受到了良好教育熏陶,他们生活得都非常好,家庭和美幸福,康乐安宁。武学云是最小的女儿,非常调皮,到处疯跑,父母不让出去,她偏得去,等他们上班了,她就偷偷跑掉。父母和哥哥姐姐讲道理也都不听,即使挨打也不改。武学云高中毕业后,赶上上山下乡,因为体弱多病,吃不了农村的高梁米饭,父母心疼她,就一趟趟找学校的领导、单位的领导、街道的领导,申请让她不下乡或缓下乡,后来三方领导都同意了。那时家里贫寒,姐姐和弟弟都在家,武学云自己躺在床上想了两天两夜,就想给自己找条出路,立志出去闯,“苦战十年,不负此生,不达目的,死不回头”。当时父母下班回来,武学云就说:“爸爸妈妈,我要下乡。”他们流着泪说:“你身体不好,将来我们也没有能力把你从农村调回来,但是如果你决定了,你就去做吧。”最后父母顺从了武学云的意愿,把她送到领导家里,她自己报了名。

武学云还清楚地记着,30多年前大雪纷飞的一天,她坐着敞篷汽车来到了农村。争强好胜的武学云处处抢在前头,想早日出人头地。两年之后,她成了女强人的典型,先后当上了妇女主任、团书记、民兵连长,负责抓幼儿教育,管理财务,可以脱产挣工分了。当时工农兵大学生都是推荐的,没有正常的教育升学,也没有考试。经过数轮巡讲后,武学云终于在很多人中抢到了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就这么一个本科指标,让我争到了!”武学云说。

欠了金钱债更对丈夫欠下德行债

这时武学云认识了她的丈夫,当时她还是青年点的点长,他在武学云的领导下。武学云被推荐读大学之前,他们已经确立了恋爱关系。武学云回忆道:“其实,我们两个刚处对象的时候,就总打。都没有看到过他有什么优点,我的傲慢让我只能看到他的缺点。”

那时候,他们爱写诗,在青年点就对诗,两人都说自己的诗好,然后就开始争、斗、吵,吵急眼了就散开,然后再回去写,写完了再在一起对,对完了又打。他们就是这样认识的,认识了还难以割舍。武学云说:“那时也不懂什么是爱情,也不懂婚姻家庭。我学了传统文化才知道,两人要有相识、相知、相惜、相爱的过程,然后必须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有父母的祝福才能走入婚礼的殿堂。”而在古代,婚礼是五种礼中最隆重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夫妻双方都知道有一份责任的承担,有一份道义的存在,叫做夫义妇德。

大学毕业第二年他们就结婚了,武学云说她没有经过“培训”,不知道怎么样做妻子,没有拿到“上岗证”就结婚了,不知道怎么做母亲就有了孩子,不知道怎么相处是“夫妇有别”,女人要用德行来承载家庭的责任,而“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一德都不具备就结婚了。什么伦常之道、敬顺之道,武学云说自己当时根本就不懂。

武学云说,他们没有传统文化做基础的家庭生活,从一开始就不顺利。结婚前她就攀比,别人家有的家具,她就要一定有,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除了娘家陪送家具和被褥什么的,其他的都是武学云借钱买来的。30年前她借了800块钱,一直还了又欠,欠了又还,一直还了30年。

武学云忏悔那段经历:“我欠下的不仅仅是金钱债,更多的是欠下丈夫的妻子的德行债!”新婚第二天,他们就开始动手了。武学云自认为是强人,又曾是他的领导,自己是大学生,跟他结婚属于“下嫁”。加上武学云的丈夫家庭条件也非常不好,因此,他们家的格局就很明朗。武学云说一不二,不容丈夫说一句话,对丈夫没有一点恭敬心。

30年她一直压抑着丈夫

结婚的那一刻武学云就告诉丈夫:你不能睡懒觉,你得起来做饭,我收拾屋子,咱俩是平等的。“其实,什么叫平等?相敬如宾叫平等,各尽各的本分,各尽各的职责,才叫平等。”现在,武学云明白了。

武学云大学毕业后教高三,每天披星戴月,就为了教出好学生。那时武学云每周自己出题自己印刷,忙忙碌碌,家里所有的活计就更有理由推给丈夫了。丈夫也有工作,下班后就拼命地往家里跑,一回家就做饭哄孩子。

后来丈夫开始酗酒,喝醉了就迷迷糊糊地打骂武学云,当时她也没有意识到是自己造成的原因。武学云说:“我学了传统文化,悟到是自己错了。我应该走右侧通行,我偏偏走左侧,这样能不撞车,能不打架吗?我认识到,并不是他非要打我,这是我自己感召来的。”他们打来打去,最后丈夫辞掉工作,对武学云说,我就伺候你了。武学云又开始给他找工作,她一同学建议让他卖冰糕,她就去批地,支亭子,置办了个摊。丈夫对武学云说,你让我干我就去干。

当时武学云每天早上五六点安顿好学生的自习,七八点就请假出去。因为他们家总打架大家都知道,四鄰不安。武学云的学校领导怕影响她教学,也特别支持她。等中午下了班,武学云先回家做饭,然后骑车给丈夫送饭,再把饭盒带回家,最后去上班,晚上回来又帮丈夫收摊。可这样一年辛苦下来,武学云夫妻一共只挣了19块——那一年老下雨,吃冰糕的人很少。

后来武学云给丈夫找了好多工作,他都不干,一直在家里呆了许多年,武学云自己在外面奔波,心里就更怨恨。武学云就给他讲道理,让他承担责任,“其实他的责任都让我承担了,完了我还抱怨,对他不满意,一直还怨恨他,一点儿感恩的心都没有。”武学云对丈夫表达了真心的愧疚,“打了这么多年,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我愧对孩子们,尤其是我的女儿。我女儿从小就特别懂事,一打架就把我的头先抱住。这么多年护着我,我对她心灵的伤害真是太大了。”

回归本位还家庭一片蓝天

武学云从2005年开始接触传统文化,老师引导她学习《弟子规》、落实《弟子规》、弘扬《弟子规》。武学云认为自己没做好,没资格弘扬,但是老师说只有学习宣讲古圣先贤能拯救她和她的家庭,改变顽固恶劣的习性。于是她就硬着头皮边学边讲《弟子规》,讲着讲着心里就慢慢明白了。

学习过程中武学云就开始落实,先是“首孝悌”。武学云说自己平时让父母操碎了心,不说生育养育恩育,就是夫妻打架,也让父母整天提心吊胆,愧对父母。武学云就在生日那天给父母磕头,她性格刚强顽固,磕第一个头相当艰难,但她明白自己必须做。“我必须孝敬父母,表达我内心的感激,儿的生日就是娘的苦日。当我这三个头磕了下来的时候,我的父母双双流下了眼泪,他们原谅了我。”武学云说。

武学云坦言,夫妻打架对不起公公婆婆,现在她知道我错了,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在”,公公婆婆早已过世,她只能在灵位前给他们磕头认错,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感恩他们多年来对儿子的养育,对儿媳妇的包涵。“我向丈夫忏悔认罪,给他行大礼,那一刻我们30年积压的怨恨瞬间冰融雪化,传统文化的滋养犹如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带给我们崭新的生活。”武学云彻底转变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必学的一课,武学云端正了自己的位置,深切体会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拯救心灵的宝典,通过学习使她重获新生。现在,他们夫妻都在弘扬传统文化,用他们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武学云还让儿女也加入进来。2005年他们成立了传统文化的经典幼儿园,崇文养正,从教孩子开始把家长引进来,每个星期都开设家长课堂,帮助了很多家庭。

幸福人生讲座提纲37 篇4

“英雄所见略同”: 老祖宗四千五百年前的教诲修身从“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六个方面去落实与佛家三千年前“诚实、礼敬、不贪、不瞋、不痴”的教诲完全相应。

要知缘——“正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我们有责任承传老祖宗的智慧。传承圣贤五伦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中国文化纲领。

一、修身

从修身开始做起。《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EG1: 一步一步爬九华山。理:活在当下,敦伦尽分,尽自己的本分,当社会的榜样。

EG2: 秦桧考试的目的。理:用名利心去做事,往往让人家看了不感动。名利很厉害。真正为民做事的时候才能禁得起考验。

EG3:八风吹不动的故事。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一屁打过江”。

八风:利、衰、苦、乐、称、讥、毁、誉。

“利、衰”,理:逆境磨炼人,顺境淘汰人。

EG4:两千万公司老板挥霍无度倒闭。理:超过半数的企业在五年内倒掉。“富贵修道难”。

“苦、乐、讥、毁”,理:八风吹不动的人才能转别人。

EG5:唐太宗纳谏,不责罚臣子。理:十句有两句对的就拿来用,一个人成就有多高,跟他的心量成正比。

“称、誉”,EG6:许哲女士不摆奖状摆“爱”字。

二、笃行

笃行功夫要用在处事之中。处理事情的原则假如依循现在大部分的人的认知,那你的人生会往下一直堕落。

EG6请教大学生和农夫“做人的根本是什么?”理:古代的人每个人都知道一个人做人的最根本就是要孝顺父母,社会艺术演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现在学历再高不见得能体恤别人。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以道义为原则、为依据,不为私利,不图己功,只问是否合乎道义,不问是否利己,亦不求有功。】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的最重要原则要依循道义。

孟夫子说:“上下交征利,则国危矣。”

EG7:纣王的筷子。理:一人贪利,一国作乱。一定要在处事当中演出道义唤醒大众的良知。

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唐太宗:“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EG8:舜王尽孝,远者怀之,尧帝嫁女传位。

理:当有人不能被我们影响,要反省自己“德未修,感未至”。一件事你只要依循它的原则去做,都可以做得到。

E:唐朝打天下,范仲淹为国为民。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根本在真诚的心,真诚为了利益国家、造福人民的心,“至诚如神”,自然就能感得很多的助力来成就他的事业

“不诚无物”:当我们不是用真诚心去经营我们的人生、经营我们的事业,成也是败。不诚可以成功,那是祖宗庇荫,有福分可享,虽成必败。

EG10:海瑞家里的对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理:范仲淹的气节直接影响海瑞,所以真诚做出来的事超越时空。

EG11:深圳京华酒店老板太太付五天办班费用。理:不能说好事都自己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事情,要替人着想。

最高明的经济学《大学》:“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

EG12:海口的工作人员是义工,免费讲课。理:身旁没有真正的人才,要反省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根本的原则,就是真诚,就是道义。

幸福人生讲座观后感 篇5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令我感触颇深。蔡礼旭老师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在文章中教给我们好多处事接物的方法、态度,将会对我受益终生。

许多人都在问: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是幸福的,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所以我们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一生美满的幸福。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中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过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让悲伤包裹自己!没有幸福的人是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对不起我,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从不不反省自己,也有满身的错和过失,这就使自己远离了幸福。正如劳格拉底说?没有人想犯下错误,之所以犯下错误,乃是他的无知?故而如果有人犯了错误,我们要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的感化他,而不是发怒、生气、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像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远离了幸福的人生。

生活似酒,人生像画,岁月如歌。或许正是由于人生中有许多酸甜苦辣,才会使快乐的滋味更加甜蜜。现代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子女教育困难,邻里关系紧张,同事之间互相猜忌。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总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以上烦恼。可是,最后的结果只是顾此失彼,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余力,则学文”.而我们现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文”上,大大忽略了做人教育。虽然也有品德课、政治课,却只是背书、考试,过后水过鸭背,什么也没留下,更别提深入骨髓的东西了。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最大失误。

俗话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我们应该多做好事,即快乐了自己,又帮了别人。人心正则从善,事事循理,自能安久相处,人心邪,则次情纵欲,任意妄行,自必贻患无穷的道理。任何一种麽炼都是通向幸福的宝贵经验,要从失败中站起来。事不三思终会后悔,能够忍让自然幸福而无忧。

要做事先做人,由此我们在生活中,不但要学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当然我们也要先看自己有没有做到礼让、忍让、谦让的功夫,这个就是我们要先去提升的地方,努力做到处处替人着想。人与人的相处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甚至学一辈子还觉得不够。我们要调整好心态,快乐的生活和工作,和谐的与别人相处,多想想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多想想别人身上的优点。记得今年春晚有个小品中郭冬临说过这样一句台词:“心里阳光一点嘛!”没错,读完《幸福人生》,心里很阳光、很纯净,如被洗礼了一番,从中细细品味到了它的真实智慧,由此尝到了幸福的滋味,只有体味到了幸福的内涵,那么我们的人生才会快乐、才会有意义、才会慢慢营造出真正的幸福。

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家庭的修行

徐皓延妈妈 严忠琴

曾经不知教育为何物的我,自从当了母亲,就开始关注家庭及哦啊与的理论与方法。感觉每一个合格的母亲都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不用的特质与个性,乜有可以完全照搬的经验与做法。

从女儿降生起,面对一张白纸似的无瑕生命,要拼尽全力教育好她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生活在小城市的我辈,接收教育知识和信息都非常有限。那时候,冯德全的整套《0岁方案》被我奉为教育孩子的金科玉律。每天都会按照书上的方法对女儿进行体能、智能、语言与数学方面的开发活动。女儿上了幼儿园小学后,三字经、古诗成语、奥数等各方面的学习都严格抓紧不放松。对女儿的教育,在学习方面,她一直都很优秀,可脾气性格、为人处事、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的缺点让我反省是否对她管教得过于严格所致。

因此,有了儿子以后,我对他更多的是放任,希望他在没有太多压力的环境下自由地发展。可能潜意识里觉得孩子有好的成绩,不如有好的性格与个性习惯。那时候受影响最深的是孙瑞雪的《爱与自由》。她的“孩子只要给予足够的爱,就能够像树苗一样自然地发展壮大”的理论让我非常信服。可是在给予孩子爱与自由的同时,却忘记了规则的建立于培养。致使儿子虽然机灵聪明,单却性格倔强个性强,行为粗暴不讲礼貌。自由惯了的个性想要给他点规矩,却招致强烈的对立与反抗。

正当苦思无解的时候,我接触了弟子规,听了蔡旭礼老师的演讲,让我不仅对家庭教育更对自我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提高。

反思自己以前的所谓家庭教育,强调的都是智力发展、技术层面。通过学习才知道,家庭教育更多应该落实到德育方面,更多应该是家长言传身教的影响。智力发育,知识技能家长不教,学校也有很好的教育。孩子从小缺乏的行为规范、为人处事、德育孝道方面的培养,如果家长不教,孩子就是永远的缺失。弟子规真正是对孩子进行这方面教育的经典。弟子规从“孝”这一德行的根本入手,对为人处事的各项规范,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细致入微简洁明晰的规定。蔡旭礼老师更是从现代人应该遵守的道德修养入手,给弟子规这一古文经典赋予了更多现代化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父母先做到,孩子才能做到。父母都能做一个如法的好人,孩子可以不教而教。所以成功的教育其实应该是在教育之外的,是一个家庭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整个家庭的修行。

《教育孩子要以德为本》之心得体会

就看了蔡礼旭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其中的第三十三集《教育孩子要以德为本》,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出中央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老师,我感觉自己的责任还更重,看了蔡礼旭老师的讲座,正如蔡老师说的,我们长辈要以身作则,要按照《弟子规》的次序做人,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就是从做人的根本道德“孝”开始。并要引导孩子从小事做起,从学习和生活的点滴做起。

在这个章节中讲到我们做长辈的先要修好自己的德行,比如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当学生或者孩子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当你跟孩子承认错误,可能很多长辈会想,这样我会不会像矮了一截?其实恰恰相反,当我们长辈真正有错误,比方说犯了《弟子规》哪一句,我们马上跟孩子(学生)说;老师这里错了,老师要改过,和你们一起学习,往往老师认错的时候,在孩子的眼中能看到什么?看到对老师的尊重。所以,当一个人认错那是德行“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所以,当长者主动修正,主动改过,也会带动起整个团体都有勇于认错的这种风气。

蔡老师还讲到了竹子的德行,让我们举一反三,从竹子的身上去悟到做人的品性。

总之,看了,听了蔡礼旭的讲座,受益匪浅。但是,自己身上还有诸多不足,希望来贵院再系统的学习,修正自己的坏习气,以达到圆满的弘法利生。

鞠躬感恩

学习《如何做个真正如法的好人》心得体会

何 丹

得到经典书籍《弟子规》已经好几年了,一直以为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东西,偶尔会拿出来念念,比如孩子不听话了,会告诉孩子弟子规里面是怎么说的呀,你做到了吗?希望孩子按弟子规里面说的去做,从未想过自己学了吗?做到了吗?也从未想过自己学好了、做好了才可以更好的教育孩子。对传统文化虽然很感兴趣,却一直没有身体力行,现在才知道弟子不是小孩,而是圣贤人的学生叫弟子,深感惭愧!

希望孩子可以参加传统文化夏令营进行身心的洗礼,经人推荐才知道我们的通慧书院,尤其是要看《如何做个真正如法的好人》,还需要写心得体会,感觉会是一次很好的机缘,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看完了40集,每看一集感觉我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让我受益匪浅。

我希望我的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可是很多的时候都没有注重孩子人格教育的问题。而注重人格教育的问题的时候又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去教育。通过学习《如何做个真正如法的好人》个人觉得在培养小孩的同时,要时时反省自己,比如行孝、行善这两件大事不能等,孝子知恩图报、有情义,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如果我们不及时行孝、行善,等来等去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不行孝、行善的人生是残缺的.、是痛苦的。人活在这个世上经常和别人打交道,我们要做个有礼貌的人,因为礼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距离,并要知道圣贤之人是怎样用他们的智慧去对待人和事的。如果我们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言出必行,再对小孩进行正确的引导,我们的孩子只会比我们做的更好,那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幸福的。

蔡老师说了:爱的感觉是温暖的、爱的言语是正直的、爱的心地是无私的、爱的行为是成全的。我希望用我们的慈爱去面对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节制自己的脾气,管好自己、尊重他人。把想对他人发的怒转变成对他人的宽恕,扩大自己的心量,提高自身境界。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很喜欢这句话,当我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一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当我们付出了真诚,一定可以收获信任。当我们付出了礼貌,生命中的贵人也一定会出现。付出越多得到越多,人生越圆满。

感恩通慧书院的老师、感恩蔡老师,让我知道修行的路该怎样走下去。感恩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丰富了我本不丰富的的人生。

《幸福――从心出发》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 钟庆 王莉平

早在几年前有幸结缘中华传统文化,但由于自身智慧不足,并没有很好地坚持走下去,实在是愧对古圣先贤的用心良苦!如今为人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却常感到力不从心,莽莽撞撞,心力交瘁!

受通慧书院之邀,再次聆听了蔡礼旭恩师的《幸福人生讲座》,越发感觉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作为父母,作为老师,责任之重,任务之重。大家都知道现在在学校里都在学习、颂扬弟子规的精神,可是最该学习的是作为父母的和作为老师的我们。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借用蔡礼旭老师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个好战国的领袖走进孩子的课堂,告诉大家要学会友善,不要跟别人打架,哪个孩子会听,他的话多么的苍白无力。作为父母和老师的我们可千万不要做这个领袖。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会有家长朋友向我告状,说自己的孩子这一点不好,那一点不好,几乎就没有好的地方。我很不理解,老话说得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可现在的家长朋友这是怎么了?我们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压制别人,包括我们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人。我们都在想让孩子圆我们的梦,可孩子就得放弃自己的梦,等他们长大做了父母,也会让他们的孩子去圆他们的梦,这样下去越往后的孩子越可怜,而我们是罪魁祸首。我们应该去尊重孩子的思想,多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却不多,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和鼓励。如果是违心的,孩子是会感觉到的,这样的褒奖不如不奖。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你要参加比赛或者演出时,不免有紧张的情绪,此时你就会在心里念叨不紧张,不紧张,可结果真的不紧张了吗,不是!反而更紧张,因为你一直在暗示自己紧张。教育孩子也同样,你整天说他的缺点,啊,你看你这不如谁谁谁,那做的不好……,那孩子就在你整天的这些不好的暗示下生活,孩子心理得到的是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就是不好,就这样一直不好下去,这是父母给的暗示。而相反的,咱们只看孩子的好,天天说它的优点,孩子就一直按着好的暗示发展,越来越好。

幸福是什么?没有解释!幸福是一种感觉,一个简单却让人遥远的词!下面就浅谈一下我个人对幸福的看法及了解。许多人都在问:幸福是什么?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中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过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让悲伤包裹自己!仔细看……仔细想……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孩子。幸福,快乐都是自己的感觉!人都有自己的悲伤,都有自己的心情故事,都会有想哭的感觉!但,如果让悲伤包裹住自己,让自己的悲伤带著自己走未来!让哭的感觉一留着,幸福,是遥远的!为什么有的人只看到别人的快乐、幸福,却在哀告自己的不幸福!快乐是自己的,幸福是自己的,同样悲伤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渴望幸福的人生,不一定拥有财富的人就拥有了幸福,要想幸福就要懂得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所以我们要了解幸福认识幸福,从而得到一生美满的幸福。没有幸福的人是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别人总是对不起我,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而不反省自己,也有满身的错和过失,这就使自己远离了幸福。正如劳格拉底说‘没有人想犯下错误,之所以犯下错误,乃是他的无知’故而如果有人犯了错误,我们要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的感化他,而不是发怒、生气、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像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远离了幸福的人生。我们要认识幸福,了解幸福,才能够得到幸福的人生。聪明的人他必定懂得无论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到‘勿以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心正则从善,事事循理,自能安久相处,人心邪,则次情纵欲,任意妄行,自必贻患无穷的道理。任何一种麽炼都是通向幸福的宝贵经验,要从失败中站起来。事不三思终会后悔,能够忍让自然幸福而无忧。拥有幸福,需要多了解他人,社会、文化,历史、从而爱国守法,学科学干好本职工作,必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幸福人生讲座 篇6

一、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迫在眉睫。

在我的脑海中,时时萦绕着著名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陈大惠讲到的这样一个事例:有一位妈妈对待儿子可以说是特别的“关爱”,每天孩子放学回家都倒好一杯凉水给孩子喝。恰好有一天妈妈加班回来晚了,妈妈也倒了一杯水给他,孩子一喝骂道:“那么热,想烫死我啊!”,说完就把热水泼在妈妈的脸上。试问:这样的生活过得开心吗?这样的人生能说过得幸福吗?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家庭发生过类似的惨剧呢?悲哀啊!悲哀啊!是家庭的悲哀,是社会的悲哀啊、、、、、、长此以往,我们的家庭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家庭?我们的社会又将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我不敢想象。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那么造成这种悲哀的后果的人是谁呢?是我们的孩子吗?不是,而是我们的家长,是我们的家长肆意宠爱,太娇惯孩子了。

可见,我们的家长如果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会给我们的家庭、给我们的学校、给我们的社会造成多少的悲哀啊?因此,要扭转这一局面,弘扬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迫在眉睫!

二、学习《弟子规》,能使人在心灵上受到道德的约束,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

这次学习我被分配在和敬组,我们这一组有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头上还贴着止血贴,在第一天的小组分享时,老妈妈就给我们讲述了她家的特殊状况:他们一家五口来到这里,自己是个大学讲师,已经退休,几年前因肺癌做了手术。老伴是个地质学院院士,七十多岁了还在上班,连走路都要扶着手杖。他们在文化大革命时生了一个女儿,由于自己是个共产党员,要带头上山下乡,便放下五个月大的女儿让别人喂养。有一次,女儿不幸高烧不退,造成弱智。之后将她送到弱智学校就读,因而也能认字。弱智女儿结婚后又剖腹生下个女儿,女婿好吃懒做,便离婚了。如今的孙女上五年级,成绩很好,就是很懒惰、很不孝顺。从小家人就对它百般宠爱,就像是弥补以前对她母亲的过失。前些天奶奶洗脚,她在房间里写作业,奶奶就叫她帮忙把洗脚水倒了,说了几遍她也不肯,奶奶就动手打了她,她连忙拿起不锈钢的撑衣架,用力砸在奶奶头上,顿时鲜血迸流,拨打120送进医院,缝了几针、、、、、、老妈妈说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拯救她那不孝顺的孙女,能将来孝顺她的妈妈。说完,老妈妈眼里闪着泪花,我们这一组的成员也泪水涟涟,真是悲哀呀!

当天下午,我们小组就派人和小姑娘聊天,以求拉近与小姑娘的距离,同时还让她要认真听专家的讲座。第二天,我们就发觉她在认真地做笔记,晚修课时,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可怜天下父母心——久病床前有孝子》记述王希海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照顾植物人父亲20多年的感人故事和国家一级导演翟俊杰《可怜天下父母心——大导演和老妈妈》讲述翟俊杰带着妈妈拍戏的故事时,小女孩好像心灵上有所触动。第三天早上吃饭时,我们意外地发现,小女孩跟妈妈坐在了一起,我们也当做没看见。晚上有15分钟的时间分享,我们的指导老师陈明阳老师从登记册中了解到她这几天生日,便选择同是这个月生日的另外两位老师和她一起过生日,讲述了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还说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等话语,让其余两位老师说说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点滴小事,以此让小姑娘受到感染。之后让她许下自己美好的愿望,我们一起为她祝福,一起为她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我们发觉小女孩会心地笑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老妈妈、老伯伯都开心地笑了,眼眶里还闪着泪花。第四天,我们惊奇地发现小女孩带着奶奶、妈妈一起来上早读,吃完饭还主动帮奶奶、妈妈用纸巾擦盘子,前几天她自己的盘子都是义工老师帮她擦的。

小姑娘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快呢?就是因为她学习了《弟子规》,她被深深的感悟了、开窍了,她懂得了“首孝弟”,就是说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学习《弟子规》,使得小女孩在心灵上受到道德的约束,唤起了小女孩的“仁爱”、“慈悲”之心。

三、学习、践行《弟子规》,教育工作者责任任重而道远。

《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在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的时候,要想家庭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学习《弟子规》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我们为人师表的教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大职责,任务就更加重大。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学好《弟子规》,学习《弟子规》中的《孝经》、《礼》等传统思想,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提高我们的修养,从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做好学生的表率,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使得大家都能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的世界;也只有这样,我们人生才能幸福。

幸福人生在这里奠基 篇7

办学条件现代化。2003年9月学校搬迁现址。校园占地60亩, 建筑面积14966平方米, 可容纳42个教学班, 拥有22个专用教室, 高标准、高规格按省颁标准配备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每个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都配备了大屏幕背投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配备了多套电子白板和液晶投影仪, 建成了校园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白板应用等教育技术培训, 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校内还建有风车园、池塘群落、生生农场等综合实践活动基地……

规范管理制度化。学校以“养成好习惯”为抓手, 培养学生参与班级管理, 形成个性化的班风。建立了多个学生自我管理的阵地, 开展班级竞赛, 锻炼学生的能力,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遵守规范的意识, 凸显了“自主、自探、自辨、自律”的学习主旋律。

教改实验特色化。学校以“六认真”工作为切入口, 把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作为立校之本和兴校之路, “十五”、“十一五”期间开展了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小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建设校本课程、创新能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等课题研究, 努力弘扬叶圣陶先生的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受用的教育精神, 孜孜不倦地实践着“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 让叶老教育思想深入人心, 将叶老教育思想撒遍课堂, 用叶老教育思想培育新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 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 一批专业化的老师正茁壮成长, 办学特色日趋明显。

质量提升均衡化。学校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追求, 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爱好组建了学科、艺术、体育、电脑制作、气象观测等各类兴趣小组, 成立了绿韵环保社团、吴韵飞扬小导游团、生生农学院等群团组织, 坚决执行苏州市教育局提出的三项规定,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各项比赛活动中频频获奖, 学校也先后获得“吴中区常规管理先进”、“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吴中区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先后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验收、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转评。

教育,成全幸福人生 篇8

一、教育可以成全物质生活的幸福

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获取必要的物质必需品是人幸福生活的首要内容,自古以来,人类都在为获取物质资料而奋斗,包括对自然的索取和人类之间的争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就是因为获取物质的需要。

1. 教育可以提高人创造财富的能力

无论是教育从劳动中的产生,还是教育在生产中的发展都已经证明,为经济服务是教育最为重要的职能。教育能够通过提高人的思想素质、智力素质和身心素质来提高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将潜在的人力资源开发为现实的人力资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物质财富。当然,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个人财富的多少并不一定取决于个人所受的教育,它还包括个人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个人的社会人际关系资源、社会的分配机制以及个人对财富追求的欲望等等,但教育对人类生产力提高的贡献和对整体财富的增加是无庸质疑的。物质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石。

2. 教育可以提高人感悟幸福的能力

虽然物质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但幸福不是以物质的多少或者社会地位的高低为标准来衡量的。幸福是人的一种内心体验。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关键在于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水平。在和平年代,我们的生活都是平淡无奇的,在平淡中如何体验和感受幸福并珍惜它,这需要个人的智慧。

当然,人的幸福感悟能力并不与一个人的教育程度呈正比,相反,接受教育越少的人,对生活的幸福期待越低,幸福的满足感就越简单,而接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幸福的期待水平就越高,幸福的满足就越发困难。温饱解决以后人的困惑比温饱问题解决以前要多得多,解决起来也要困难得多。但这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我们也不能企图用愚民方法来提高全民的幸福指数,所以,还是教育,只有通过更为合理的教育才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3. 教育可以提高人享受幸福生活的能力

有福还得会享,享受幸福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应该说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福可享的,只是每个人追求幸福的内容不一样,追求幸福的方式不一样。对于温饱线以下的人来说,对好的物质享受的追求占据主导,这也是幸福生活的基本内容或者说是最低层次的享受。对于解决温饱以后的人群来说,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就千差万别了。

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一些人借助自身占有的超级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获得了巨额财富,在巨额资产面前,他们却不懂得如何去享受幸福,不懂得如何将个人幸福与社会福祉有机结合,更不懂得感恩与回报自然和社会,整天挥金如土、纸醉金迷、建豪宅买豪车讲排场在人们面前炫富。可以说尽管他们拥有万贯家产和奢华的生活,但他们的行为却透视出内心的异常空虚和寂寥,甚至食不甘味、寝不安睡,这是典型的不懂得享受幸福的人。再看看比尔·盖茨、李嘉诚、邵逸夫等经济名流每年为社会捐赠的财产以及他们的企业为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看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个人的简单生活。再看看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他们从不在意物质生活,一心为着心中的科研梦想而努力拼搏,他们生活态度的坦然与恬静,精神世界的充实与激情,实在令人羡慕。对幸福的享受是有层次的,它的确需要智慧。

教育可以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价值观,教育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层次,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懂得幸福的真意和享受幸福的途径与方法,让人们跳出奢华物质享受的低俗状态,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享受健康幸福的能力,追求一种更为高尚的幸福生活。

二、教育可以成全精神生活的幸福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和精神存在物。符合人性的人的需要不仅包括自然需要,而且还包括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教育不仅要解决人的自然需要,还要解决人的精神需要。

1. 精神的充实

教育在教会人们获取物质财富的同时,教育还可以把人类历史上积淀下来的大量的精神财富介绍给受教育者,并教会我们学会学习,建构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学习思想,用大量的人类精神财富来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否则,没有强大的精神追求,我们就会“饱暖思淫欲”,成为生活中的堕落群体。这里还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古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学而优则仕”的观点,这种只看到教育的经济、政治功能而看不到教育的文化功能的提法是值得思考和警惕的。

2. 精神的博大

一个人的个体生理物质欲望是能够也容易满足的,因为一个人对物质的消耗是极其有限的,我们的生物肌体每天只需要消耗少量的食物和衣妆,多了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个体生理物质的满足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是很困难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最难以满足的是精神的需求,精神的需求不仅包括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创造,也包括对物质财富在精神上的占有,这种精神上的占有欲望就是一个无限大的区间,这种欲望也是促使人类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对这种原动力必须加以引导,使一个人在不断拥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还要拥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大爱,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真正的栋梁,他的生活才能真正幸福。

3. 精神的恒久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一句话:“质本洁来还洁去!”我不知道文艺评论家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个人认为他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一个人物质财富积累再多,都不属于他个人,而是全人类,当一个人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会把一切都归还大自然,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们也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至最终完全消失,惟有精神可以恒久。“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前者是躯体活着,但精神死了,后者是躯体死了,但精神永存。这才是生存的最高境界。人区别于动物的全部高贵品质在于人的生命具有高于生命本身的目的意义。一个人只有赋予自己的生存以超生物学的意义,追求一种基于自然物欲又超越自然物欲的持久的心灵快乐和精神幸福,他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三、教育可以使人在物质和精神两种幸福追求中达成和谐统一

人通过各种劳动实践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目的在于享受、体验、感悟幸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存在形式,也是幸福的主要内容。只有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中,人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作为自然生命,也必然受自然界生物进化规律的制约,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摆脱动物性,因而人应该努力满足基本的物质的生理需要。但真正的人不应该让自己的幸福水平永远停留在动物水平,物质需要和生理需要的满足决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从人的精神生活结构看,人又是知、情、意的统一体,既有感性的欲望、动机、情绪、情感,又有理性的思维能力和理性的信念、知识、要求。感性生活和理性生活的和谐统一既是人生的渴望和追求,又是人生幸福的感受和体验。

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的特殊活动,其作用主要是在于对人幸福的精神生活方面的建构及内在主体感受的引导、提升;在于引导人在理性的指导下,把自己的情感、欲望作为思考对象,和谐统一个人的各种需要、欲望和追求,充分体验并正确对待人生中种种情感经历;在于使人心灵丰富和成长,从自然存在走向精神存在。

我们倡导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并以此为基础追求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层次的伦理幸福价值取向,追求道德的至善和完美,鼓励人们以个人的幸福为基点,超越幸福的个体局限,实现社会幸福和整个全人类的幸福。

教育的价值在于引导人进行自我批判、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觉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理想、信仰与追求;在于引导人去追求自身个人幸福的过程中,不仅要意识到个人的利益与幸福,也要意识到他人的利益与幸福,意识到社会整体的利益与幸福,不断寻求个人的幸福与他人、与社会的幸福的交汇点,从而把个人自我的幸福追求在整体上、方向上纳入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轨道上,追求那些有利于促进全人类幸福的事情上,做一个“享大福”的人。

(作者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幸福人生讲座 篇9

急事缓办。对别人的请求要听清楚,判断自己的能力,对方的能力,不要听片面之词。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讲话要利益他人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因为来说是非者,即是是非人。都为拉拢、诋毁。要保持中立。

攻人之恶勿太严,当思其堪受。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到善的事情,主动去学习,甚至主动去帮忙。利益大众。心念。善的标准:《弟子规》,《了凡四训》对善的道理讲得也很清楚。有真有假,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有端有曲。(存心,影响)

《了凡四训》将善归纳为十件事:爱敬存心。敬重尊长。与人为善。劝人为善。成人之美。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爱惜物命。

第三十二集

教人以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立德,立功,立言。

兴建大利:桥、路,有石头移开,有洞给相关部门打电话。随缘随份做善事。

舍财作福:内财——义工。劳力、经验、智慧。

护持正法:认真听。带朋友来听。

爱惜物命:爱惜东西。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爱惜生命。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当仁不让于师,不让古人是谓有志。

李炳南老师说,见人有善,不嫉妒要随喜;见人有恶,不批评,要规劝或守默;见人错事,不指责要协助。

净空法师开示:以后看到别人的错,就说都是我的错。这样才能不见人恶。

改过要发三种心:

1、耻心

2、畏心

3、勇心从心上改过

演天地之德。

大地之德,地为母:长养万物,心胸非常宽广、非常平等。

举头三尺有神明

弥天罪恶,也当不得一个悔字。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成长的喜悦,行善的快乐才持久。物质的享受不要太在意。

第三十三集

青天白日的气节,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恭敬谨慎 小事小地方都能恭敬谨慎的人才能办大事。

德是做事的根基,德也是万福的根基。德才兼备,德在才之前。

有德有才会爱才,无德有才会嫉才,有德无才会用才,无德又无才会毁才。

广厦千万间,夜眠也仅六尺。欲望是深渊。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君子知道劝谏是本分,当不被接受时为了让对方欢喜会先暂时躲开。而小人会甜言蜜语趁虚而入。

八风:利(顺畅)、衰(衰败)、苦(受苦)、乐(欢喜)、称(称赞)、讥(讥毁)、毁(诋毁)、誉(名誉)。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竹子:谦虚纳雅言;正直的团队环境;遇到困境要勇敢突破的坚忍态度。全心全意服务。当被称赞时要知道一个人的成就来源于很多人的努力,要更努力尽好自己的本分。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谏,就相当于有很多双眼睛在看路,而人与人互相劝谏就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第三十四集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不知者无过,要原谅。错能改,善莫大焉。

注意走路不要并行。对于禁止抽烟禁止喝酒等社会公德这样的事情为什么有人明知道错的地方还要去为恶呢?一是觉得别人也这样做。所以我们要在孝顺、礼貌、廉洁这些地方都做好,做这些人的榜样。尤其用公物会欠很多债,切戒。二是有些人脾气控制不住,明知道错还是忍不住做,这样就会造成伤害。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明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改过的动力:孝心、亲情、爱心。

知道悟道行道做到知过——悔过——改过

赚钱靠机会,花钱靠智慧。

泛爱众:广泛爱护众人、众物。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动物、植物、矿物)。

爱敬自己的父母才会爱护别人,进而扩展到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孩子,天下的人,到动植物。《礼运大同篇》,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相观而善之谓摩(观摩法)

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恭敬各行各业的人,各行业人都对社会有贡献。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关爱弱势群体

第三十五集

爱心、仁厚之心从孝顺父母、友悌兄长;推衍到敬一切人的父母、亲属;再延伸到对各行各业的尊重,尊重他们的付出、他们的辛劳;也要爱护鳏寡孤独废疾者(鳏:没有妻子。寡:没有丈夫。孤:没有父母。独:没有孩子。废:身体有伤害。疾:生病)等属于社会比较弱势的团体。恶人也要关爱,因为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还要爱护动物生命和地球环境。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爱护动物 一真一切真。一 = 一个人的存心

一万年前,每一百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一千年前,每十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一百年前,每一年有一种物种消失;二十年前,每一年有五百种物种消失;五年前,每一年有一万种物种消失。爱护地球和环境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爱护万物就是实行孝悌。天地是父母,万物都是兄弟姐妹

《论语》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德行必能感化众人 《论语》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己有能,勿自私。法布施三种布施具足。用自己的才能为别人尽心尽力的服务。

人所能,勿轻訾。不可轻视、不可诋毁。不可嫉妒,要随喜别人的才华和功德,和睦。勿谄富,勿骄贫。贫而乐,富而好礼。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做骄态者贱莫甚。不可傲慢无礼,要帮助别人富裕。

第三十六集

勿厌故,勿喜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仁慈之心。即时刻处处为别人着想。失道:自私自利 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喜新厌旧的原因是忘本,解决不念旧和忘本的方法:孝恭敬

没有孝,就会忘本,就会没有情义,没有道义,没有恩义。情义、恩义没有建立,就会只有利害。

要通过做,来感化他人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什么都是自己的错。别人错也是对的,因为是没有学习的原因。自己对也是错的,这样才能不制造对立和高下,避免人缘差。理直气和

而且,若是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修正自己的错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光看别人错。

第三十七集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背后之议,受撼者,常若刻骨。

影响团体和社会风气。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先仔细分辨善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形成家庭的和气让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不愿意被批评、指责、侮辱、伤害

愿天下翁姑舍三分爱女之情而爱媳,望世间人子以七分顺妻之意而顺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懂得爱和付出,幸福的根基在于爱和感恩。长:长长久久

时时念父母之恩,时时念师长之恩,时时念几千年来圣贤之恩。

《中华德语故事》

反省自己,包容别人。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

一个人常常批评别人是因为内心不平。

怨亲平等转

感谢伤害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磨练了我们的心智。

感谢欺骗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增进了我们的见识。

感谢绊倒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强化了我们的能力。

感谢斥责我们的人,因为他们增加了我们的定慧。

感谢遗弃我们的人,因为他教导我们应该独立。

第三十八集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平等恭敬心

人敬者贵,贵背后有本分所在。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泛爱众就是现在的人际关系学,泛爱众也是从孝悌开始。让礼让忍让谦让

《乐经》说,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的本质就是恭敬。而恭敬心就是我们的本善,我们的本心。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忍恕化干戈怒气于无形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孝道师道

师承:注意

1、只能听老师一个人讲(教之道贵专)

2、所接触的书一定要老师同意(专注不杂乱,才能定,才能开智慧)

3、以前所学一概不承认(全部放下,虚心谦卑受教)要好学、恭敬地对待善知识

第三十九集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亲近有仁德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

判断一个仁德之人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1、存心仁厚

2、处处谦卑

3、以身作则 述而不作

未改心肠热,全怜暗路人;但能光照远,不惜自焚身。

5+2=0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敬畏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时时亲近

天、地、君、亲、师

君:以身作则,身教

亲:关怀、爱护

师:教导,言教

失诸正鹄

宠猪举灶,宠子不孝,宠某吵闹,宠夫半夜爬起来哭,宠查某子,难落人家的家教。

第四十集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朱子治家格言》说,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解行相应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专注,恭敬,滴水穿石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礼记学记》说,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不能贪多,不能贪快。要掌握纲领。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就人问,求确义。学问问一针见血的人

墨磨偏,心不端。任何外在的举止都会影响心境

字不敬,心先病。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至。

第四十一集

弟子规配合《德育故事》、《三字经》、《五种仪轨》、《四书》、《孝经》

上一篇:测量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矿产专业英文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