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专业发展总结

2024-10-14

初中语文专业发展总结(精选9篇)

初中语文专业发展总结 篇1

一、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往往都是固化的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课堂教学也都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是听从教师的教学安排,缺乏一定的主动性。长期在固定的教学模式下进行语文教学,不利于对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在当前教育的现实情况下,教学改革就变得十分必要。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开始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到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催生了多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是最具代表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模式之一,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主。

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个性发展也存在着多样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这一点,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落后于当前的教育形势。因此,个性化教学的推广应用是十分必要的,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现状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语文的个性化教学的顺利进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个性化教学的核心是学生个性的培养,则语文个性化教学课堂要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起到引导作用。虽然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入了个性化的元素,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教师。教师以自己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讲解和诠释,让学生对知识更好的进行掌握。

这样的教学模式固然很好,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个性特色并没有在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出来,学生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也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仍然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依赖于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实质并没有在课堂教学当中体现出来。有时,教师会将自身的“个性化”强加给学生,这与语文个性化教学理念相违背,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开展。

2.教学方法落后

语文个性化教学,其侧重点在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开展的同时,需要先进的教学方法予以配合,个性化教学才能发挥其实际的作用。由于应试升学压力,在一些中学的教育活动当中,素质教育成为形式。课堂教学仍然按照应试教育的要求来进行,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授课为主,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学科的学习只是为了应对考试,极大的限制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形成固化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下,个性化教学成为形式化的教学理念。因此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课堂氛围,为个性化教学开展开辟良好的发展途径。对语文教学方法予以改进,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个性化教学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为了满足新课改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个性化教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现状中的不足,需要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善。加强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应用,以更好的发挥其教育职能。

1.增加教学实践活动

个性化教学在语文教学当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而总结出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个性化教学的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很难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也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

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之外,还能够将个性能力表现出来。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演讲、辩论以及情景剧等活动,将语文教学融入进来,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能力,并有效的发挥出来,真正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化。

2.以学生为中心

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展开的教学,是符合个性化理念的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能够自主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教师要积极的采纳学生的意见,并鼓励学生,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充分的体现出来。

教师要对于学生要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教学。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创造平等的教学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接纳学生的质疑。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比如在初中语文的古诗词学习当中,以苏轼《水调歌头》一课为例,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解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就像“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要让学生以自己的想法来解读这一名句,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讨论当中,在语文学习当中加入个性化的想法。

四、总结

通过个性化教学的实际应用,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个性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全面展开,改变了初中语文教学原有的教育模式,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提升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热情。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创新,改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不足。

以学生为中心,增加教育实践活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个性化教学实际应用到语文教学当中,深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推动着初中语文教学顺利的开展,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语文专业发展总结 篇2

初中语文教师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初中语文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以女性教师为主, 这种现象不利于教师队伍整体协调发展。从年龄和教龄结构看, 都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中青年教师队伍庞大, 实现专业成长的客观基础较好。从职称结构看, 获得中学高级职称的初中语文教师少, 比例不足百分之十, 且多集中于16至25年教龄的教师中。这表明:在初中语文教师队伍中缺乏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素质教师, 也缺乏勇于创新、教育教学成果突出的青年破格人才。目前初中语文教师的文化积淀和专业素养长期停留在职前所受教育的水平上, 专业发展缓慢、滞后, 再加上应试的压力, 使他们在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时, 产生多重困惑, 而又缺乏解决问题的捷径。以学科教研员带动大量的第一线教师一起开展教研工作是提高教学基本质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教育科学重要分支领域的成人教育科学, 基本上还是一片未经开垦的荒地, 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重要原因在于它至今还在因循其他教育经验, 缺乏科学指导, 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几乎是一项没有专门化科学理论支持的事业。作为学科教研员, 探索一条初中语文有效教研之路刻不容缓。改善初中语文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把学科教研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以教研带动培训, 以培训促进教研, 通过有效的语文研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语文教研员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重理论而轻实践, 已有的研究大多运用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 从理论的高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变迁与进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和模式, 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以及教师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 属于学术领域的理论研究。重整体轻个体, 很多研究的立足点是教师群体, 很少针对某一特定教师个体 (如初中教师) 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实践进行研究, 也较少从学科教学的角度、从教师的学科专业成长角度去探讨教师的专业化进程, 从教师培训者的角度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的研究成果则更少, 这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严重脱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是阶段性的, 对各个阶段的划分标准和阶段特点, 虽然学者们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 但达成共识的是:教师的成长是终身的发展过程, 有一定的规律性。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需要教师自主发展, 需要学校体制、教学部门、教育权威人士、教师教育理论工作者等外部保障体制的支持和协助。

绝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正确, 对新课程理念熟悉或较为熟悉, 但有相当一部分的认识还只停留于理论层面上。在教育教学实践方面, 大多数教师工作的方式方法基本维持原状, 反思意识不强。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识强, 但由于主、客观因素, 教师们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习惯。从初中语文教师“最希望学习”的知识构成来看, 由于外在形势的变化———课改的深入、新教材的全面推广, 教师们最希望学到是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解决职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的知识。这些知识、信息具有实用性、应急性的特点。教师的学习普遍较窄, 不具备上述“二性”的知识、信息, 教师的学习欲望不强, 这表明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方向存在明显的功利化倾向。教师普遍认为学科教研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大, 但和教研员面对面直接接受实践指导的机会相当少。对于学科教研, 教师希望在内容上要增强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部分教师提出初中高年级段要加强命题研究、考试分析等教研内容;在组织上, 要体现平等、合作的原则, 要给一线普通教师更多的话语权;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 重互动交流, 可利用现代化网络平台进行教研活动。大多数教师希望专业提升, 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有教师认为:日常教学工作如写教案、上课、批改作业, 处理班级事务已占用大量的工作时间, 无暇考虑自身的专业发展。可见, 部分教师把自身专业发展和日常教学工作完全割裂开来, 进一步说明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还较模糊。教研组都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一般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 师傅指导, 青年教师“克隆”。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篇3

首先,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要学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不仅能够读懂文言文,还要能够讲解分析,不单是能够讲普通话,还要懂得汉语各方面的知识,要从语音、词汇、语法上来学习掌握;同时还要学习语言上的一些理论,同时还要掌握古代汉语知识,懂得理解字词句的古今义,知道古代汉语的不同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懂得古代汉语,才能理解文言文,才能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才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文明,才能有深度地教授给学生。懂得了语言,才能灵活运用,才能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优势,而教师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没有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使满腹经文、一肚子才华也展示不出来,那就无法教给学生。文学上,要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除了学习了解文学史上的知识外,还要学习相关的文学理论,如文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学科的知识,中外文学理论都要知道了解,最好能够深入研究。总之,语文教师要有自觉的文学意识,要形成一种文学精神,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品味语文的趣味意蘊,并教导学生体味语文这种独特的韵味。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作为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学技能,包括各种教学方法、普通话、三笔字、课件制作等教师技能。

语文是情感的课程,语文教师普通话一定要好,起码也要过得去,所以要勤于练习普通话,力图讲好普通话;同时,要提高自己的朗诵能力,要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体现课文的情感,因此,应该通过各种诗歌美文的诵读,较强诵读能力。

语言是一个教师的外在表现,三笔字也是教师显露在外面的行为,教师最好要能够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而语文是文字的课程,语文教师写字的功底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所以也应该加强三笔字的练习,写一手好字让学生有个好印象。

同时,还要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懂得使用多媒体,会制作精彩的课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教育信息化扑面而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广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语文教师要有高雅的价值情操。语文不单是教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那么首先教师自己就要有合理的人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要有高尚典雅的价值情操。

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篇4

平川区四矿学校:曾海堂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地理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实践和反思,我们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也日益高涨来。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自发的成长过程,而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和实践锻炼。那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怎么看待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促使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1、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人生有两种职业心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一种是“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有后一种职业心态。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用教育这种职业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了“核动力”。

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而不是为了培养“高考独木桥”的跨越者而教,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与管理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的知识促进者与引导者,树立全新的教师观;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接受式学习向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转变,树立全新教学过程观;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构建多元化课程,从课程的简单应用者转变为课程的整合开发者,树立全新的课程观;树立全新的教育评价观。

3、终身学习,更新、拓宽知识

贯彻通识精神,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兼通其他各方面知识,建构中学地理教师多元知识结构,是当代成熟中学地理教师的基础特征,也是中学地理教师自主成长的基本突破口。所以要求中学地理教师既要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形成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又要形成宽阔的社会科学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博览群书。2.网上猎取。3.进修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科研修等来扩大知识面,提高水平。

4、完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核心特征的教学能力,除我们上面提到的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讲授能力、课堂教学氛围调控能力、课堂教学导入、结束、提问、语言、体态语、三板能力外,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新世纪时代特征的中学地理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如开设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的能力;课程的整合能力;指导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创设丰富教学环境、注意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的能力;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并具备指导学生检索信息、选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科研能力是当代成熟中学教师的重要体现,5、加强与同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交流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的交流活动按交流媒介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两种。所谓直接交流是指交流主体面对面的接触与互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同伴群体之间的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的认同度是最高的。他们习惯通过个体平等的对话,随处可见的交流获取教学知识。另外,对公开课后的教学点评,地理教师也报以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公开课现场的教学质疑与舞台上下的智慧互动,使地理教师不仅了解执教者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了解执教者内涵的设计理念。这样观摩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与智慧的双丰收中获得了专业发展。地理教师的间接交流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同时参与各种教学论坛的探讨。现代中学地理教师不是完人,但要努力追求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这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任。扩展阅读:浅谈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用多 浅谈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

摘要:地理教师专业成长是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研究工作中,通过一定的途径,达到

提升自己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过程。本文围绕制约中学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中学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等作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制约因素途径

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钟启泉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地理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实践和反思,我们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也日益高涨起来。我们对于它的这种与日俱增的热切关注和实践,究其深层原因是缘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需要对地理教师在教育思想理论水平和自身业务实践水平上的基本要求和能力水平的必然反应,是地理教师不断跟紧时代、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课程呼唤地理教师专业化,而地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就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自发的成长过程,而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和实践锻炼。华中师范大学应俊峰教授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并能有效的、创造性的解决教师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的能力,其目标是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从应俊峰教授给出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含义既包括学科专业化发展,也包括教育专业化发展。那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怎么看待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促使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自己应该做些什么?1制约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

据一些调查显示,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存在着诸如专业素养普遍较低、专业组织力量薄弱、专业自主差、专业地位仍需提高等问题,面临着急需突破的困境。我认为,任何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方面,教师专业化的问题也不例外。1.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有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不健全,造成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如我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者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认可制度以及教师教育评估制度等还很不完善;第二,虽然在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上对教师的地位待遇权利以及专业组织的发展等方面都作了较完善的规定,但是实践中由于执法不够严或者在落实上有偏差,再加上其它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没有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预期的要求。1.2教师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师范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实效不高。师范学校过于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

道德教育尤其是专业道德、专业精神的培育,这是造成许多新上岗教师没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同时见习实习工作亟待加强。目前,学校教育见习、实习工作时间偏短且安排不合理,实习制度不健全,组织不严密,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不佳。其次在教师职后教育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职后教育并没有纳入师范教育的学制体系而达到一体化,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获得培训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除了以半脱产为主的学历提升教育外,主要是根据国家教育时事政策的变迁参加继续教育。而且继续教育多流于形式,实效性差,而且培养模式、培养机制都很僵化,与实际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脱节。1.3缺乏教师研究型、学习型的组织氛围 现代管理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要产生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形成研究型、学习型组织。而目前的学校组织距此目标还较远,教师发展仍被视为教师个人的事,未能与学校发展计划联系在一起。在学校管理中科学主义盛行,人文关怀不足,不能通过培育良好的组织氛围来感染人,,不能通过建立专业权威来引领人。不少学校管理者迷信写在纸上的条文的约束力,对教师缺乏应有的宽容与耐心,涣散了教师群体共同发展愿景,导致教学工作缺乏崇高感和自律性,教师们被动应付,工作热情低下;缺乏激励和归宿感,缺乏合作学习的组织氛围,不利于激发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1.4教师本人专业理想不高

一部分地理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一种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手段,对个人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持有一种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高远的理想,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观念的支撑,缺乏专业提高和教学成功的心理预期,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没有教学自主意识和是非观念,而失去了不少发展的时机。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有着“自然成熟”倾向,使多数地理教师在“经验型教师”的阶段止步。部分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缺乏全面的了解,对做一个称职的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结构不够了解,导致现实中地理教师对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对学习没有系统的规划,没有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综上所述,作为专业人员的中学地理教师,其专业化水平不尽理想是可想而知。让不具备专业素质的地理教师来承担新课程改革的重任,来执行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为目标的新课程势必失败。所以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任重道远。2中学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在同样一个教育发展水平的大环境中,不同的地理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既有共性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教师自身状况是当前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地理教师要使自身专业化不断成长,关键是要抓紧机遇,自主成长。2.1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人生有两种职业心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一种是“用职业实现生

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有后一种职业心态。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用教育这种职业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内心告诉自己,把教师当做事业来看,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从追求功利价值到追求社会价值,追求人生价值;才会从追求教学技能到追求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境界;才会由匠师成长为能师(经验型教师),最终成为人师(专家型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了“核动力”。2.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包括中学地理教师在内的广大教师要实现如下的观念转变: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而不是为了培养“高考独木桥”的跨越者而教,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与管理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的知识促进者与引导者,树立全新的教师观;由学生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发挥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无限潜能,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接受式学习向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转变,树立全新教学过程观;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构建多元化课程,从课程的简单应用者转变为课程的整合开发者,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从为评价而评价,转向为了发展而评价,树立全新的教育评价观。2.3终身学习,更新、拓宽知识

贯彻通识精神,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兼通其他各方面知识,建构中学地理教师多元知识结构,是当代成熟中学地理教师的基础特征,也是中学地理教师自主成长的基本突破口。随着学科融合趋势的进行,知识的融合性大大加强,地理学科在学科的融合与发展方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就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会。所以要求中学地理教师既要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形成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又要形成宽阔的社会科学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博览群书。阅读有关杂志、书籍与报纸,如订阅《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大自然》等。2.网上猎取。网上的资源相当丰富,我们可以上网查阅一些知识,例如国内关于“科普”的知名网站就有十几个,“北京科普之窗”的“高科技前沿”就有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软件科学等网页,非常有益于中学地理教学。3.进修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科教育硕士的进修等来扩大知识面,提高水平。2.4完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核心特征的教学能力,除我们上面提到的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讲授能力、课堂教学氛围调控能力、课堂教学导入、结束、提问、语言、体态语、三板能力外,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新世纪时代特征的中学地理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如开设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的能力;课程的整合能力;指导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创设丰富教学环境、注意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由统一规格教育(复制型)向差异性教育(创新型)转变的能力;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并具备指导学生检索信息、选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科研能力是当代成熟中学教师的重要体现,中学地理教师不应该是别人科研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成为研究者。例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结合教育理论加以总结提高的能力;针对不同课型建立相应教学模式的能力;承担科研课题并科学地进行试验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2.5加强与同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交流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的交流活动按交流媒介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两种。所谓直接交流是指交流主体面对面的接触与互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同伴群体之间的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的认同度是最高的。他们习惯通过个体平等的对话,随处可见的交流获取教学知识。另外,对公开课后的教学点评,地理教师也报以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公开课现场的教学质疑与舞台上下的智慧互动,使地理教师不仅了解执教者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了解执教者内涵的设计理念。这样观摩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与智慧的双丰收中获得了专业发展。地理教师的间接交流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同时参与各种教学论坛的探讨。

初中语文专业发展总结 篇5

撰稿人:王建华

一、积极准备,科学规划,为教师专业成长引航

(1).建立组织,发挥学校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

为保证教师能科学规划,学校建立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实施、中期评估等。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专职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并直接负责该项工作的具体工作,教导处、教科室、政教处正职以及各级部主任为领导组成员。此外,还建立健全了林梓初中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实施的推进和考核意见,制订了林梓初中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规划中既有目标的选定,又有扎实的措施,让教职工了解学校推进教师学年度目标的措施和实施途径。确保了广大教师最大限度地实现规划目标。

三年来,领导小组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真正发挥引导、科学示范带头作用,程建云校长连续三年有8篇论文获奖或发表,参加市级以上学术讲座并做经验介绍四次,市级微型课题一个,三年中参加各类培训9次,超额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王建华副校长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篇,还有三篇获得市级以上奖项,在市级、镇级以上开设公开课8次;2011年8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同年11月被评为如皋市学科带头人,圆满完成三年的目标任务。

(2)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三年规划氛围

学校通过支部大会、校务会、业务学习等方式营造舆论氛围,使全体教职工能正确认识实施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的重要意义;全校

76位专职教师每人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个人发展规划,明确自己三年内发展目标,并制订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许多教师把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作为目标,有的教师把学历进修、评高一级职称作为目标,有的教师把报考教育硕士作为目标,并针对目标提出保障措施。三年来,许多老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11位老师成为市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8位老师取得了本科学历,25位老师获得高一级职称,2位教师在读教育硕士。现在全校76名专任老师中,有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12名,占专任教师的18.9%,高于原目标6.9个百分点;有校级各类骨干教师26名,占专任教师的32.9%,高于原目标2.9个百分点;有高级教师10人,占专任老师的12.7%,高于原目标0.7个百分点;中级教师46人,占专任老师的58.2%,高于原目标8.2个百分点;有本科以上学历老师65人,占82.3%,高于原目标17.3个百分点;教育硕士学位(含在读)人数2名,高于原目标0人。

二、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为了保证教师成长三年规划的顺利下实现,学校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1、举办专业化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

开展校本教研是提升教学效益的一条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教研质量,使校本教研真正为提升专业能力服务,学校努力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三年来,我校主要采取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方式:①个人反思。要求教师对照新课程理念,积极认真

撰写教学反思笔记,包括典型案例的分析,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②同伴互助。积极推进业已形成的集体备课同伴互助的良好做法。学校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和指导,制定相应的集备制度;同时深入推进教研组相互听课交流活动,明确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小学科8节);定期召开教育教学研讨会,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教学中的痛苦与快乐。③专家引领。2009—2012年学校多次邀请校外专家来校为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专业引领。三年中,华东师大课改专家张华教授、南通市课改专家、国家级特级教师李庾楠、如皋市课改专家、市教育局局长金海青以及相关学科的专家领导等均到我校指导教师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每学期组织教师分批赴泰州洋思中学、江阴市华士国际实验学校、山东杜郎口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等考察学习,参加现场研讨和交流活动。2009年下半年,学校与吴窑金盛初中建立合作关系,两校老师相互审阅教案、听课评课、开设讲座、评点论文,或举办沙龙,切磋教学艺术。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助于学校的管理上台阶。开设市级、校际公开课8人次,共16节;组内成员每人均开设校内研究课至少一节;课题组研讨活动计30次。2010年上半年,学校还对中青年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历时三周,参加培训的55名教师均通过了有关部门组织的考核。

2.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科研实力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指标。申报课题项目是提高学校整体发展水平的要求,也是

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取得新突破的要求。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校高度重视课题申报工作,并出台了《林梓初中教科研活动奖励条例》。2009年下半年开始,教师们陆续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三年来,我校共有国家级课题一个,市级课题(均已结题)3个,县级课题23个,镇级课题56个,绝大部分已经结题。全校76个专任教师有63位申报过课题,课题申报率达87%;很多人还以个人或备课组为单位申报了课题,以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科研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据统计,教师围绕该课题研究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3篇,在全国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各3篇;在省级刊物发表35篇,在省级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有25篇分获一、二、三等奖。在市级刊物发表6篇,市级论文评比中7篇获一等奖、10篇获二等奖。

3.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以新一轮课改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出发点,我校开展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学校领导带头上公开课,2010年5月程建云校长、王建华副校长率先在全市参加“校长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公开课,接着学校行政组其他成员也在镇上纷纷开设公开课、示范课。2010年11月,学校党员教师参加镇中心初中组织的党员争先优秀课评比等,三年来,我校教师开设镇级公开课288人次,参加县级优秀课评比、教学比武78人次,获奖37个;参加市级以上优秀课评比7人次,获得等级奖4个.其中任志军主任、陆燕华书记的分获国

家级二等奖;倪建银老师的体育课参加南通市体育优秀课评比获一等奖,沈春红主任的数学课参加南通市青年数学教师教学比武获南通市二等奖。此外,我们还先后组织我校教师共计180多人次观摩省内各项教研教学活动。

4、做好师资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突破和创新。它要求中小学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定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新课程的实施,迫切要求教师加强学习、进修,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是“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学校立足教师中长期发展,有组织、有计划、分阶段组织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工作。三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13人次,省级培训28人次,县市级培训103人次。学校还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提高专业化水平,以此带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分阶段进行考核,对目标达成情况及时予以总结

学校建立了教职工年度专业成长目标量化考核表,对教师在一学年度内在“开设公开课”、“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或获奖”、“培训进修”等几方面逐一量化打分,对提前达成年度目标,且完成质量高的教师予以重奖,对未能及时完成年度专业成长目标的,给与通报,并督促其尽快完成。三年来,我校教师达成专业成长目标,并通过考核的达到74人,仅有两人因为各种原因未能通过考核,合格率达98%。

四、反思:

初中教师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6

简阳市东溪镇新合九义校邹桂林

本人自2010年8月任教以来,在简阳市东溪镇新合九义校从事数学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一年多以来,我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成绩虽小,感慨良多。下面我就对自己的工作作一番简单的回顾与总结。

一、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一直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不讲任何条件,只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教学方面 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班主任工作方面

工作认真,管理有效,善待学生,这是学校对我班主任工作的一个总结。我对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都能认真按时地完成,教育管理也有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教育学生方面,我善于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并注意以情动人。学生犯错误时,我常悉心教导,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专业发展总结 篇7

刘良华教授在他的《教师成长》一书中提出:“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的途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书香校园里成长”、教育管理者可以积极推行校本培训方式, 打造教师学习队伍, 可以在专家引领指导下进行规范自觉的学习;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

互联网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更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已成过去, 信息技术正在推动着教育改革, 微课、翻转课堂形式也在发展并影响着新时代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生活。信息化环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 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自然也成为关注的重点。课改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的要求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教学基本功的范畴。教师需要要具有以下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开发整合课程;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在其《东行记·教育叙事研究》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靠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这是目前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很尖锐的问题。

黎加厚教授认为, 人们渐渐意识到, 在教师专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培训中, 仅仅是让教师多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新型教学模式、新的教学策略、新的教学软件和工具、新的教学资源等等, 是肯定不够的。怎么才能使教师培训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使被动变主动, 从而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 使教师走上自我更新的道路, 让教师真正成为一个自己专业发展的主人, 这不仅仅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步, 而且还是解决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的根本办法。

课改之后, 课程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认可, 不过也存在这一些明显问题。每逢公开课, 课程资源往往才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究其原因, 主要是, 做一个课件需要好几天, 精心设计一堂课需要大量的相关文章和案例, 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个人有特点的设计, 而平时的常规课根本没那么多时间。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目前的情况下, 只能说是理想是美好的, 在实践的过程中是异常艰辛的, 甚至被人认为是一种偶尔的点缀。还有一种情况是, 教师陆续设计一些课件, 也查找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文字材料、图片、及音乐等, 但大都是为了当下的教学服务, 用完之后就扔了, 在次年的教学时, 又重复前一次的设计和查找工作, 没有积累和改进, 因而课程资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那么针对以上几种问题, 我们该怎么办呢?江苏省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王蔚华老师是这样认为的:真正有效的课程资源使用状态, 应当强调先积累后调用, 先尝试有改进。也就是说, 教师应该形成自己的资源库, 以备以后随时调用。如果能建立起个人的教学资源库, 结合教材的章节将各类资源清晰地归类, 每次使用库里资源后写下使用情况, 反思意见并做出相应的改进, 以后教学需要时即可信手拈来, 远比临时性的资料查找和课件设计要好得多。我们教研组的成长也正证明了这一点。正所谓不打无备之仗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相信, 教学资源库必将成为我们教师的百宝箱, 在以后的教学中真正发挥实效。

根据教学需要, 个人教学资源库可以包含以下多项内容:一是课件库, 既包括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 也包括网络中共享的比较符合该教师教学需要的课件;二是素材库, 主要是一些图片、音乐、影像等, 这类资源在课堂中的效果比较突出, 但临时查找很困难, 所以更需要日常的积累;三是教案库, 这包括教师个人的教案, 及教学反思。四是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后反思, 主要是教师在上完课后做的记录和思考。

在教育资源类领域, 有几个新资源库开发的方向:

(1) 新资源库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且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版本教材, 使传统的教材为纲转变为以课程为纲。学校和教育局开发具有个性化的资源库来适应本地教育教学。 (2) 伴随着研究性学习方向的开展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推广, 开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的、主题式、探究式的学习资源库的呼声很高。但由于学习主题很开放, 使开发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资源库系统增加很大的难度, 数量的巨大和种类的繁杂。 (3) 建立教育系统下一步的重心需要放在建立数字阅览室、数字视频资料馆、数字图书馆等上面 (4)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稳步发展, 教育资源库的局面将会变为开放和共建共享, 教育资源库将比网上教育资源库替换开光盘为载体的教育资源库。目前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的难题和困惑存在着以下两点:一是共建共享的运作机制如何建立, 将影响着作者、企业、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各方利益;二是建立一个国家级的教育资源库, 还是建立一个更为广泛的符合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规范和要求, 并且可以调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资金的网上教育资源库。

影响教育资源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因素是持续积累和深度应用, 这无形中也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中的一次深刻的革命, 也是走前人没走过的路, 需要广大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勇于实践。

参考文献

[1]许振辉.《管理重心在服务创造条件促成长》, 《福建教育》2008年第703期.

[2]王蔚华.《个人教学资源库:反思和成长的有效载体》, 《福建教育》2007年第669期.

[3]刘良华.《教师成长》.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总结 篇8

一、问题引导,默读静思

语文教学应当以语文为载体,通过文本语言,指向文本语境中的心灵,进而洞察作者的心灵,并引起自我的心灵感悟。读书必须调动多种感官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而手脑并动,读思结合,又是读书的最主要的方法。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对不懂的词语和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并仔细推敲在指导学生领会文本的意旨时,要求他们针对一定的问题,仔细地、逐词逐句地、融会贯通地默读课文,通过圈画批注,细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教师要提醒学生边读边想:1.通过阅读文本,你明白了什么?这是感知性的要求。2.通过阅读文本,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会性的要求。3.通过阅读文本,你什么地方还不明白,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创新性的要求。通过问题导读,为学生创设一个宁静的环境,提供一个能阅读思考的时空,让孩子们的思维自由地徜徉在文字的海洋里,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与理解。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手脑并动,读思结合,潜心会文,促进他们思想的生长和智慧的生成。这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也是各种“有声朗读”不可企及的境界,更是小组合作不能代替的学习方式。

阅读时,应大胆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当学生面对文章题目时,我们采用“激发学生已有相关知识”的策略,大胆让学生想象,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词语。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解放思想,解脱顾虑,敏于发现。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学生的想象和预测,无论价值大小,都予以肯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十分重要。记得一位身有残疾,曾对自己失去信心的加拿大小女孩,因老师的一句“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而激动不已,从此改变对人生的看法。如果我们更多的关注那些敢于大胆探究和想象的学生,势必会使这些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二、以读为本,感悟语言

语文素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的科学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含语文能力又包含情感价值观。语文能力中的阅读能力,也不同于以往的以抽象概括为主的能力,而是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中,除了培养阅读能力,还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悟,离不开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章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思。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提高悟性,悟性的高低往往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低。

悟,即悟心。悟,是要用心去获得某种感受,用脑去建立某种联系,用情去寻找某种共鸣,用意去探求某种规律。悟,根据其深浅,有感悟、参悟、顿悟之分。感悟,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初步领悟;参悟,是在探究过程中对其规律的一种认知;顿悟,是在认识发生飞跃的瞬间所产生的茅塞顿开式的通透状态,它往往伴随着灵感的闪现。然而不管是哪一个层次的悟,都离不开阅读,离不开积累。

(一)自读自悟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则自然精读,精读后,理自见得。”学生通过朗读可以获得初步感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的课文老师可以以读代讲,学生可以以读代答。切实做到了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引人进入“得意者越乎语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真正显示了阅读课的本色。

(二)导读悟法

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这一教学境界。我们小学阶段的课文中有童话故事、记叙文、说明文、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习得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那么就为其进行课外阅读以及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手脑并用,彰显个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就要尽可能地在学习上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和发展。正确有效、科学合理地使用好学生的手,发挥好手的功能,让学生不拘一格动手操作,可以使他们不断地发现新问题。遇到不懂的词语,打开工具书后,发现词语的意思不一定是一个,怎么办?当然是联系上下文思考,让手脑并用,充分发挥作用。理解句子含义时,教会学生理解的步骤:①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特别是将句子中的难理解的词语揭示出来。②联系上下文说出写作背景。③体会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四、评价阅读,品味课文

评价阅读,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的内容和价值、表达技巧和风格、社会作用和时代意义、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倾向等做出评价。看重的不是阅读客体――作家和作品,而是阅读主体――学生。评价阅读最重要的是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评价阅读对于发展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爱学会学,归纳整理

教会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能力系统论的整体原理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语文教材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都有其具体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点。例如初中教材中的议论文知识点,分散于几个单元中进行教学,这就出现了一种情况:议论文的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都是零散的,难以形成完整体系统。因此,只有教给学生系统整体知识,将分散于各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议论文的整体概念,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如先让学生弄清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明晰三要素与议论文结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弄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再让学生明确议论文中论点提出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的位置可放段首,也可放在段中、段末;论据则要让学生明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的两大类;论证方式可分为立论、驳论,分清立论是正面讲道理,多采用举例、讲道理,有时也采用比喻、正反对比论证,而驳论是驳斥错误、反动的观点,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三种,多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归谬法。这样,使分散于各单元的议论文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行将分散于各单元的记叙文、说明文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初中语文教研总结 篇9

时间在平凡而忙碌中过去了,一年的语文教研工作也在忙碌中结束了,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却是充实而有转折性的。现将本学期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的教研中,我着力于以下方面:

1.按照语文组制定的语文教学的理论学习计划,认真学习《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等一系列教育法规,学习了《走进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教材教法》,提供广阔的视角,以最大限度地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力求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我校的语文教育改革,发挥语文在教改中的龙头作用。

2、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的材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

3.在教研中,坚持教研与教学同步,为教学服务,两者有机结合,和谐统一。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重点抓“四坚持”:

(1)、坚持参加集体教研制度,这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围绕新的课程改革,结合课题实验或教材、课标进行集体备课,在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

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实行了“三个统一”: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每单元先由主备人说课,提出授课方案,其他人共同讨论,最后形成统一要求,说课人整理出授课思路。这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效果明显。形成了草案——共案-——个案的备课新模式。集体备课备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备教材的前后联系,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备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做到了“六有”即有计划、有时间、有准备、有问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

(2).坚持听评课制度。自己钻研业务外,还注重相互学习,通过听课、评课,对诸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在教学研究上与教师进行具体磋商和指导,指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努力的方向,研究对策,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3).坚持学期初计划、期末总结制度。学期初,根据学校工作方案,制定教研组计划,期末要认真总结教研教改的情况,做好总结工作,要求人人撰写经验总结或教学案例。

认真的撰写教学反思和后记,教学反思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想深邃。

二、存在的不足

工作虽有骄人的成绩,可也清楚的看到自己还有些工作做得不够:

1、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学习意识和反思能力等,还有很多不足,如何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实现自身的岗位价值,仍旧还需要努力。

2、对于优等和有潜力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仍旧有待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在进一步挖掘和培养,整体的语文成绩还需再上台阶。

三、下步工作打算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着力于以下工作:

1、教师是教育的关键,从自身找原因,不怨天尤人,不抱怨环境,努力加强学习,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工作的艺术性,开展教研之间更进一步地交流沟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2、严格抓好平日的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3、从学生的角度来讲,我们将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竞争的学习风气为主,注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扩大阅读量和作文量,进行有序地专门训练,提高他们 的综合水平。

上一篇:办户籍证明需要多久下一篇:打雪球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