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的灵魂美文阅读

2024-07-07

浮游的灵魂美文阅读(精选14篇)

浮游的灵魂美文阅读 篇1

我到40多岁的时候才觉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后来我才知道,是我错了,幸福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需要很多金钱,需要那种万丈光芒的时刻。只要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去争取、去奋斗,我们就会享有自己的幸福。

我刚才说过,我到40多岁的时候才明白幸福是那么重要,源于那时我看到的一个小故事:

西方某个国家进行一项调查研究,题目是《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在报纸上发出了征集答案的征文,成千上万的信函飞到了报社。报社组织了一个评选委员会,想看看“民众对于幸福、对于谁是最幸福的人”有怎样的答案。最后,得票的结果是:第一名是给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第二名是给病人治好了病后目送他远去的医生;第三名是孩子在海滩上自己筑起一个沙堡,夕阳西下的时候,这个孩子看着自己筑起的沙堡时自得其乐的微笑;第四名是给自己的作品画上句号的作家。

我看到这个答案以后,心里充满了悲凉。在某种程度上,这四种幸福在那个时候的我身上其实都已经历过。我有孩子,给他洗过澡,有抱过他的时候;我原来是医生,有治好病人目送病人出院的时候;我可能没有在海滩上筑起过沙堡,但是在我们家附近工地上的沙堆挖过坑,然后看着旁边的人不小心掉进去;那时候我已经开始写作,所以也给自己的作品画上过句号。我之所以难过,是因为我集这些幸福于一身,却未曾感到幸福。

“四十不惑”,中国的古话很有道理,40岁之后我突然就明白了。我原来觉得幸福是毫无瑕疵的,它应该没有任何阴影,应该那样纯粹和美好,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们,幸福其实是一种内心的稳定,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外界的所有事情,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内心的状态。或者简单地说,幸福其实是灵魂的成就。

浮游的灵魂美文阅读 篇2

对于《我的灵魂我的书》,静下心来, 我阅读过数遍,每次都有收获。

一是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灵魂的再现。这无可厚非,也应该是每个读书人能形成的共识。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是作者灵魂的再现,这灵魂来自思想、情感,来自生活、工作,来自自然、社会……作者把自己的灵魂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纸上,用自己的语言、 思维和情感,将心灵世界与现实社会巧妙地融合,寻找一处可以安放灵魂的地方。

二是每一本好书本身就是有灵魂的。 我们知道,能吸引读者,让人百读不厌, 能给人教益的好书,其内容丰富生动、故事情节曲折感人、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这其实是书的灵魂。这灵魂包括作者的,更涵盖作者笔下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的。 他们的灵魂融合在一起,就会对读者产生强大的感染力,给予熏陶和教育。莫泊桑、 欧·亨利、雨果、鲁迅、史铁生、路遥的书是有灵魂的,“四书五经”是有灵魂的, 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也是有灵魂的。有灵魂的书不仅拥有较为广泛的读者群,更有生命力,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梁文道先生也这么认为,所以他说, “莎士比亚的书绝对不能够和玛娄的书放在一起”“韩寒跟洪峰的书就绝对不能放在一块”……其实,这是说书是有灵魂的,观点不相同、个性不相投、思想不相容、情感不相通的作者,他们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和隔阂,将带有作者灵魂的书放在一起, 这些书也会吵架,闹别扭,闹矛盾。这其实也是梁文道先生内心对作者、对作品尊重态度的流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从古到今,文人相轻的例子还真不少。例如,傅毅与班固、沈从文与刘文典、老舍和梁实秋、陈独秀和黄侃等,相互间都有纠结,就连一代文豪鲁迅和郭沫若在文学观上也有分歧。读梁文道先生的文章,我不仅知道书有灵魂,而且在对书籍进行收藏分类和摆放时,会尊重作者以及他的著作的灵魂。

三是阅读好书可以改变灵魂。梁文道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讲述了墨西哥一个的城市政府,为了改变警察身上聚赌、 喝酒、贪污等“混账”行为,开展警察读书计划— 每个警察要好好阅读几本书。 不曾料想,这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他们不仅文明执法,还会严格守法。这就是阅读的力量,是阅读具有的强大教育功能。作为教师,应该更加重视阅读,大力提倡和推行读书活动。这也是许多有远见的人对阅读所持的态度与观点。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们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陶行知先生认为 “中国人几千年历史传下来的观念,都最看重读书,看重读书人,但还未以不读书, 不读书的人为可耻。须知看重读书与以不读书为可耻是两件事。现在亟须造成一种舆论,以不读书为可耻”……一个人爱阅读,会阅读,坚持阅读,且有是非观和健康的人生观与信仰,通过阅读定会改变他的思想认识、习惯行为,进而改变他的人格品德和内在灵魂。

四是带着灵魂阅读每一本书。书是作者灵魂的再现,它也是有灵魂的,而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灵魂,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应该带着灵魂阅读,才能真正成为读书人,真正成为受益于读书的人。每个读书人都知道,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之间、读者与作品人物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同一作品的读者与读者之间的多重对话,而这种对话必须是真正心灵间的真诚对话。我们阅读的是一个个的文字,其实入脑的是作者笔下人物的生活、 情感与心灵,入心的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作品所包含的内容、情节,这对读者有很强的感染和启迪。只有带着大脑和灵魂的阅读,才是真心阅读,才是灵魂与灵魂之间最真诚、最纯真的对话交流。

不管是教书人,还是钟情教育之人, 抑或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之人,都应该养成阅读的习惯,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种方式。我相信,阅读这一灵魂间的对话,这种可以重塑灵魂的行为,必将会让我们的生活和人生拥有别样的幸福与精彩。

阅读,灵魂的奶水 篇3

每个家长都有想偷懒的时候,于是有人说:既然教育是利弊相随得失参半的,教育的作用不就抵消为零了吗?那还不如不教育呢。因此,有时候,就可以心安理得“放孩子一马”,也放自己一马。

但,做父母的人,责任心毕竟大大多于懒惰心。一旦体力精力恢复,人振作起来,又仔细辨别,在父母的教育中,究竟有哪些教育是绿色无公害的?一旦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经验,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在孩子身上继续贯彻。

对于我来说,父母让我从小养成的阅读的习惯,成了我受用不尽的恩惠。

我的朋友说,看见我,似乎就能看见我背后的书架。我并不是嗜书如命的人,比我超级的书迷多的是,但我的确发现,我比身边更多的人更离不开书。

我的生活方式、我的工作,都和读书有关。喜欢读书的人都知道,把人生建立在和书的亲密关系上,而且还可以依赖阅读的实用价值来谋生,这是最朴素也最不觉匮乏的生活,这里面充满着自由和秘密的欢乐。

到了成熟岁月,我回顾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发现我的人生竟然是脚踏在两本书上。作为“人”的左脚,我是站在歌德的《浮士德》这本书上,作为“女人”的右脚,我是站在西蒙·波伏娃的《第二性·女人》这本书上。这两本书,都是我在高一高二阅读的。它们从彼时进入了我血液,和我的生命一同生长。前者让我知道,作为人,人生是一条向上的路,对知识、爱情、功勋与美的追求,带来人生的豪情,这豪情能让生命之树长青;后者让我知道,女性的人生需要何等的勇气与智慧去选择独立,女性要像男人一样,懂得用力量去爱。

我之所以能够遇到这两本书,是因为清贫的父母,给了我足够多的零花钱,让我去买书。在买的很多书中,我才遇到了这两本至关重要的杰作。

我之所以能把父母给的零花钱用来买书,是因为,在我更小的时候,父母就给我的人生布下了阅读的种子。父亲出差开会,会特意给我买书。父亲一旦给我买了书,母亲无论多么需要帮手,都会网开一面,让我尽情阅读。母亲是一介农妇,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但她一生到老都保持着阅读习惯,更不用说年轻时候。她似乎有文字饥渴症,可惜的是,她从未获得过丰盛的文化筵席。她要劳作,家中订阅的杂志、父亲买来的书,也只是相当于她劳累间隙口渴喝的粗茶。但她,却把一种无条件充分满足的渴求变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让阅读的形象,在粗糙低劣的生活质地上,从未熄灭其闪现的光晕,照亮了我的眼睛。我的父母对我最慈爱的赞美之一是说我是一个“书虫儿”。父母亲也常常给我讲,父亲的父辈,是私塾先生,爱文化是家中的传统。

回顾我的童年,青少年时代,母亲的打骂声不绝于耳,但阅读,成为那个年代华贵温柔的天鹅绒,成为灵魂中自爱自尊复苏的力量。后来的人生,一直是学习不辍、进步不止,所有借助的都是书的牵引。我所结交的师友、遭遇的贵人,都与书有关。但我知道,社会只是土壤,父母给的才是种子。父母,尽早让我养成的阅读习惯,成了我人生的种子。

当我养育孩子的时候,从产房回家,把孩子放到家中的床上,我第一件事是给他盖被子,第二件事,是在他的枕头边放一本书。即使他不认识一个字,但,这是我的家教观念。我给他生命,给他爱,也要给他未来消磨时光、享受生命的魔法。我要给他另外一种灵魂的奶水,让文化,像永恒的母亲一样滋养他,即使我未来离开了这个世界,他都永远拥有另外一个精神襁褓,另外一种不竭的爱与智慧的源泉。我便不再担心他在这个世界过分孤独,或者因为无所事事坐在一个地方,显得太空洞。

净化自己的灵魂美文 篇4

每个人都有洗刷不清的罪恶,我们都是戴罪之身,我们在罪恶的环境中成长,在泥潭中滚爬,滚爬之后我们的`身体溅满了污点,这罪恶的污点与我们一起成长,甚至将我们带进了罪恶的深渊。我们有意或无意间把这罪恶的思想在不经意间又随处发泄。因为我们的罪恶之身连累了多少无辜的人群。也因我们的贪娈和那些贪得无厌的人们,正在祸害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

惊醒吧,善良的人们,此时此刻赶快净化自己的灵魂。

赶快洗刷我们的罪恶身体吧,我们的心灵和灵魂需要一次彻底的净化。

净化自己的躯体,还人类一片宁静,给世界一个温馨和平吧。

经典美文:深入灵魂的热爱 篇5

在学习了几年钢琴之后,我始终没有对这件乐器产生什么兴趣。而一次偶然的搬家,让我认识了新的邻居,也同时认识到一件新的乐器,笙。我几乎是一见到它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它那柔和的音色,独特的外形,以及古老的历史,加深了我对它的喜爱。于是,从那开始,笙便成为了我放学回家之后,爱不释手的“朋友”。

在我刚开始学习音乐的时候,我认为只要学了一件乐器就可以说是懂音乐的人了,然而,随着我对笙这件乐器的深入了解,我开始意识到,音乐并不是这么简单,每一个年龄段对一首作品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表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于是,我开始钻研音乐,希望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我无法想象没有音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我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并没有什么耐心,然而,每当我演奏乐器时,无论多久,我都不会感觉到厌烦,反而会让我愈发的兴奋。我想,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耳濡目染,音乐真正的进入了我的生活,真正的融入了我的身体,我想,现在的音乐对于我来说,并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深入灵魂的热爱。

音乐究竟带给了我什么,这是我在进入大学生活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如今的我也无法完全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的是,音乐令我更加的热爱生活,令我对生活进一步的思考。音乐源于生活,任何一首作品都无法脱离生活,每当我无法很好的表达一首作品时,我都会停下来,将它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往往能得到满意的答案。音乐可以平复心情,每当我心情不佳时,我都会拿起我的乐器,一首作品之后,所有的不适都会烟消云散。音乐并不是一板一眼的,音乐是有生命的,对于一名演奏者来说,把音乐演奏的富有生命力,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当音乐成为了一种习惯,失去它是无法想象的,我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充满音乐的生活。直到今天,我终于知道我究竟为何走上音乐的道路,那就是对音乐那种深入灵魂的热爱。

灵魂不知在何方的情感美文 篇6

关上厚重的防盗门,也关掉了一室的光芒,打开荧光灯,没有镁光灯的感觉,安静的坐落在角落里。心,烦烦的,其实已没了太多的厚重,只是有一种无法言语的苦楚,说不清、道不明,纠结得让人如掉进旋窝一样。常常是想轻灵一身的行走,却总是在那么一个时刻,狼狈了自己。但诸多的尴尬与无奈,总是无法遮住内心那一尺方度,无法掩饰掉那深处的片片温柔。在这九月,虽然我跨过了两个季节的温度,但冷暖只是左臂右臂的温暖。行走在清晨凛冽的寒气中,仅仅是自己的37°相拥,参与了两个戏码,终究没有多少厚度,终究无法抵御一切的冷意。大汗淋漓后,感到的是更加的彻骨寒冷。

没有一丝的情绪,常常都是,在刻意的规避里,终是逃不掉封存起来的温柔触碰。常常觉得,最重的是诺言,最轻的`也是诺言。诸多的语言里那么几句灵魂的打动,就束缚了内心。无望的等待里,只有对过去的回忆支撑着曾经的美好,把自己降到尘埃里。常常的飞蛾扑火,让我充斥着无力的感觉,将自己缩进自制的躯壳内。告诉自己:“逃吧”;告诉自己:“傻瓜,记住祭奠自己”。就这样,忙着、走着,只有自己明白,有多苦。

慢慢的,在这满空间的流淌中,有一丝疼痛的感觉,缓缓漫过心田;旋即,淡淡的忧伤,浅浅的划过心涯。粗糙的十指,微微张开,捂住脸庞,情不自禁的雾湿了双眸。透过朦胧,恍惚地望见消失在人海的背影,明白,有些人,有些事,终是无法追寻!

渐走渐浓的曲调里,这样的月份,泛滥了满室的记忆。这个九月,有一个属于我的日子。今夜,借一盏灯光,为自己写下这段文字;握一束藏香,只为幻化过往;落一脸泪珠,只为搁浅泛滥的思绪。看惯了太多的无所谓,却笨笨地没有领略期间的潇洒。将那一时之殇变换成流水;做成了杯杯美酒,习惯了浅斟;化成了卡布基诺的浪漫,便在了日子里;沉重的浓烈,尝试了放手,却没了快乐,如陀螺样没了旋转的重心。若,滚滚红尘有情,可否借我一米阳光,晕染失色的天空?若,烟雨未央,可否给我一个拥抱,温暖冰封的心城?远望夜空,畅谈:我们就这样,走在了世界的两端!

是谁的画笔,勾勒了彼此的相遇?淡淡的留念,悲伤在流转。是谁的剧本,写上了彼此的结局?凉凉的雨雾,萦绕眉间。是谁的声音,唱出了彼此的无奈?挥手的仓皇,黯然了夕阳。举目四望,这一场默默无声的等待,斑驳了我多少锦年?花落纷飞在指间,听那一头你的笑语,模糊搁浅的岁月。记忆微微泛白,我知道,有一种执着叫单曲循环?失去,一种撕裂般的疼痛。

浮游的灵魂美文阅读 篇7

一、探究对象:文中之事、理、意、情

探究性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明确它的探究对象是什么。只有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才能摆脱无实质内容的“伪探究”、无方向的“乱探究”、无结果的“空探究”、无语文味和人文味的“错探究”等误区。作为一种人文性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探究对象应当是课文中的事、理、意、情。“事”就是课文中与课文有关的基本事实, 包括文中所描述的人、事、物和社会背景, 作者的基本情况及其写作的背景等, 如《十五从军征》中古代社会的征兵及其给民众带来的苦难。“理”就是文理、道理, 即课文的写作机理和阐明的道理, 包括课文的各种表现手法、叙述方法, 作者所推崇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之道等, 如《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意”即课文的意蕴和意义, 包括课文所体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取向, 课文之于作者、他人、社会乃至时代的意义等, 如《爱莲说》中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信念。“情”即情感, 包括课文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对“情”的探究中通过探究课文的情感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进而体验到、生发出自己的情感, 如在《背影》中探究作者对父亲的特殊情感以及学生对自己父亲的感情。

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包括内容和方式两个方面。对内容的探究即对“是什么”的探究, 是对课文叙述了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探究;对方式的探究即对“怎么实现”的探究, 是对课文怎么叙述、怎么表现、怎么表达的探究。对内容的探究是对“道”的探究, 对方式的探究是对“文”的探究, 两者相辅相成, 统一于探究过程, 共同服务于对事、理、意、情的探究, 从而实现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道与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二、探究目的:明辨事理、感悟心灵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综合性的, 其固然包括工具性目的, 但人文性目的也不可忽视。对阅读教学来说, 人文性目的甚至更重要一些。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的事、理、意、情的探究而达至对人情事理的正确辨析, 对自我心灵的真切、深刻感悟, 以不断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形成完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1]这就规定了阅读教学的重要功能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对文中所阐述和揭示的人情事理的正确认识, 并引起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最终完善自身的人生观念和情感体系。探究性阅读教学作为以探究为基本方式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积极的思考和探究而达到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探究方式:对话、理解、体验、感悟

“假设—验证”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探究方式, 但人文性探究指向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的精神与观念层面, 其探究方式并不是“假设—验证”的“求真”型, 而是以达至人内心世界的精神成长为其结果的“求善求美”型。由此,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具有鲜明人文色彩的人的精神成长方式便成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方式。

1.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 存在着学生与文本、与教师、与同学三种对话形式。如果将对话看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方式, 那么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本质上和学生与教师或同学的对话是相同的。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对话是学生为了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获取信息, 从而获得进一步探究的思维材料的探究行为。解释学认为, 对话是“对话双方主体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 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3]这就将对话与理解混为一谈了, 认为对话即理解。实质上, 对话和理解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对话着重于从外界获取信息, 是主体与外界互动的对外交往行为, 询问与倾听是对话主体的两种基本交往方式。对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学生来说, 其对话行为就是带着某种目的向文本、教师或同学“询问”, 并“倾听”他们的“诉说”, 从而取得自己所希望的某些内容或信息, 达到“知道有什么”的探究结果。这种对话总是基于学生明确想要知道什么、获得什么的欲望和心向, 以学生获得他所不知道的某些内容或信息作为对话成功的标志, 这就使对话具有了鲜明的探究性, 成为一种探究行为。

2.理解

在阅读中, 理解作为一种心理状态, 使学生与作者的视域达到融合, 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课文所表达的观念、情感获得理智上的承认。理解作为一种行为, 是学生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而进行的理智思维活动。对话是学生的对外交往行为, 理解作为一种理智思辨行为, 则是学生纯粹的内在心理活动。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理解是一种探究性行为, 它将探究的中心从外显的信息交流推进到内在的理智思辨。学生在对话中从文本、教师或同学那里获得的信息最开始对学生来说是外在的, 只有经过理解行为, 他们才能解读这些信息的内在意义, 在理智上承认这些信息所包含的内容, 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上的融合。为了达到理解的状态, 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心智能力、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解读。解读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它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多次试探性解读, 甚至进行长时间的理智思考, 经由理解, 学生达到“明白是什么”的探究结果。

3.体验

外界事物、情境所引起的“我”的内心感受、体味或亲身经历, 称之为“体验”。[4]体验是个体以经验为基础, 立足于精神世界, 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构建, 对经验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5]如果说理解是一种理智活动, 是学生运用理智达到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视域融合的话, 那么体验就是一种情感活动, 是学生运用情感与作者、教师或同学达到“共情”的一种方式。情感是课文, 尤其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源泉。“作家在经历中所遇到的人、事、物、景 (对象) 进入到他的情感领域, 他与对象共享着生命, 在沉思中进行了诗意的‘处理’, 并时时拨动他的情感的琴弦, 幻化为种种形象。一旦诉诸笔端, 那些人、事、物、景, 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迸发出来的情感火花。”[6]所以, 探究作品和作者的情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所见、所思、所感, 达到与作者“共情”的境界, 是学生探究作品和作者情感的基本方式, 是学生正确理解、深刻把握、自觉内化作品的核心精神和内在精华的钥匙。

4.感悟

“体验是感悟的基础, 感悟是体验的升华。”[7]如果说对话、理解、体验重在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及意义的同化与内化的话, 那么感悟则重在学生对自身精神成长的自我觉悟和自我建构。简言之, 前者重在“化”, 后者重在“发”。而这种“发”亦是一种探究方式。它是学生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究与发现, 是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反刍而导致新观念的产生。通过这种探究, 学生对自身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和深化, 其精神世界获得新的成长。正如有学者所言, 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8]通过感悟, 学生超越了课文的范围, 将探究扩展到自身的精神生命, 将探究的空间从有限的文本推广到无限的精神世界。“感悟可以不自觉地获得, 也可自觉地努力而为之。”[8]对所阅读的文本及相关事件、事物多加留意, 多做涵泳, 细心、及时抓住所感、所悟、所得, 善于加以明晰化、条理化, 形成清晰的观念, 即能有效走向感悟探究之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 对话、理解、体验、感悟虽然为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四种不同的探究方式, 但在实践中, 这四种探究方式通常综合运用于阅读探究。它们的联系如此紧密, 它们之间的转换如此迅速和频繁, 以至于这几种不同的探究方式乍看起来是不可分的, 甚至是同一的。

四、探究过程:读—思—辩—感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9]是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 但这样的探究过程并不能彰显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内在品质, 反而会使其陷入机械化、理性化的窠臼, 使探究性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和人文味丧失殆尽。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应当包括读、思、辩、感等几个基本探究环节, 以便让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在探究过程中得以实现和展开, 将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彰显出来。

如果不考虑各种周边环节,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首要探究环节应该就是“读”了。深入阅读文本是探究性阅读教学取得实效的首要保障。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只有建立在扎实阅读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有意义的效果。读是一种对话, 学生在阅读中与文本对话, 获得对课文及其他文本最直接的信息和最感性的知觉, 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才能获得展开的信息素材, 阅读教学才获得最基本的载体和行进的动力。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并通过各种阅读方式, 促进学生对课文和其他文本的阅读, 尽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在“读”的环节之后, 应当是“思”的环节。思, 即思考, 学生通过思考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形成理解和体验, 将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思考应当成为探究过程的中心环节, 因为理解、体验乃至感悟等探究方式均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思考是这些探究方式的内在成分。只有经过思考, 学生才能做到理解课文, 体验作者的情感和经历, 感悟到一定的事、理、意、情。简言之, 学生在思考中实现探究。教师应当保证、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一是要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的思考, 使每个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自由, 有随时陷入思考的权利。二是要将思考设置为专门的探究环节, 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对课文的内容和意蕴、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等进行深入的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集体探究活动, 其与个体的独自探究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探究性阅读教学有“辩”的环节。辩, 即辩论、讨论, 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 就某主题与教师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 以分辨是非、深化认识。在学生阅读课文、进行一定的思考之后, 应当设置“辩”的环节, 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分享阅读与思考的成果, 在交流中对比各方的经验、观点和体会, 获得更新、更正确、更有意义的理解、体验和感悟。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辩”应体现探究的特色, 而不是为辩而辩。它不是单纯的论点竞争, 而是教师和学生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目的, 就学生所欲意明辨的事与理、所期望体验和感悟的意与情展开有智慧的讨论, 并对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究。始终指向学生的未知之境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之“辩”的基本特征。

“感”也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感, 即表达与抒发, 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结果表达一定的观点、抒发某种感情。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 “感”的环节的设置通常相对靠后。这是因为, “感”的环节的行进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切身的体验和一定的感悟之上。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系统反刍, 对探究结果进行综合梳理, 形成条理的观点和清晰的感受才能比较好地进行表达与抒发。从这个意义上说, 学生“感”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 “感”的环节的设置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探究的功能。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视教学进程的具体情况, 适时设置“感”的环节, 让学生将其所感所悟抒发出来, 以促进和深化学生的探究。

当然, “读—思—辩—感”作为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基本探究过程并不是僵化的。一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完成通常包含多个基本探究过程的循环, 并且各探究环节的设置与组合会因不同课文的具体教学过程而有所不同。

五、探究结果:认识深化、境界升华

在“读—思—辩—感”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对课文中所包含的事、理、意、情进行探究所获得的, 不是像科学探究那样获得对自然规律的揭示与认识, 而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的认识和感悟, 并进而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通过“事”的探究, 学生获得的是对课文所涉及的事实真实、全面而深刻的认识。通过对“理”的探究, 学生获得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刻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意”的探究, 学生获得与课文相关的时空感和现实感, 对人的存在与发展更加深刻、具体的认识和体验。通过对“情”的探究, 学生将课文的事、理、意、情融为一体, 持续认同、内化和升华这些事、理、意、情, 不断将“他者之情”转化为自我之情, 最终达到人生境界的提升。

由此可见, 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相对于科学性探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指向的是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和完善。从表面上看,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的探究, 但在最深的层次上, 它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探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最终都是学生对自我内在心灵的理解、体验和感悟, 是学生不断深化对自我的认识而走向内心世界的不断提升和完善。这样, 探究性阅读教学始终以人为中心, 贯穿着“基于人、通过人、为了人”的人文精神, 体现出真正的语文味和人文性。这也正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的最大优越性所在。

摘要: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探究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灵魂。探究性阅读教学中人文性探究是以明辨事理、感悟心灵为探究目的, 在以读、思、辩、感为基本探究环节的探究过程中运用对话、理解、体验、感悟等探究方式探究课文中的事、理、意、情, 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 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指向人的内在心灵的提升与完善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性探究区别于科学性探究的最大不同之处, 也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人文性探究,探究性阅读教学,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3.

[2]陈玲梅.关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1) :44-46.

[3]冯茁, 曲铁华.教育对话的本体论解读——哲学解释学的视角[J].教育科学, 2008 (1) :1-5.

[4]周龙兴, 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4) :8-11.

[5]石鸥, 侯静敏.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8) :10-13.

[6]陈明华.文学教育:一种价值的叩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2) :142-144.

[7]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长点[J].课程·教材·教法, 2006 (2) :30-35.

[8]郭思乐.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 :19-25.

真实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篇8

语文课的学习是一个发现美、感悟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真实自然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何谓真实自然的课堂呢?笔者认为:那些脱去华丽的“外衣”、老师教得简单、学生学得扎实的课堂,才称得上是真实的课堂。

一、真实的课堂简洁朴实受益匪浅

教改的春风使语文教学园地里涌现出了一批教坛新秀。他们的教学风格虽不相同,但都体现出教师真真切切地教,学生实实在在地学的过程,言行之中流露出自然真实的和谐之美。课堂上,从头至尾,除了老师精心的提问、引导和点拨外,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学生。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声情并茂地朗读,准确响亮地回答,创造性地大胆表达,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智慧,焕发着生机。这样的课堂才称得上真实的课堂。

二、真实的课堂以生为主适合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讲学生听;重分析,轻综合;重部分,轻整体;重发散,轻集中;重理性分析,轻感受、感悟和体验,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真实的课堂研究中,我认识到了改变老师教的方式、更新学生学的形式有多么重要。在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是怎么爬的?萎缩了的脚是什么样的?这几个问题是教学中的难点。课前,我就找来几根爬山虎,在课堂上,我先指着实物,告诉学生哪是“茎”,哪是“脚”,还在黑板上演示了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学生兴趣高涨,纷纷要求到讲台上演示。孩子们把课堂当成了他们快乐的舞台,他们成了教学中的主角。本来很平常的一节课,因为有了几根爬山虎活了起来。

三、真实的课堂以读为主感受情感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繁琐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读,“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是阅读教学之根本,也是笔者所提出的真实的课堂的主要特点。语言文字的感悟,就是朗读的感悟,学生只有从语言文字中触摸到作者情感的脉搏,才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琴弦。

四、真实的课堂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阅读教学中真实、巧妙而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入情入境,在阅读中深刻地体验到某种情感,产生共鸣,或回忆起相关的生活经历,或引发思考,会让孩子们有一种写作的冲动。“情动而辞发”,此时的写就不再是一种模仿和学习,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心灵的震动,是精神的升华。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因势利导地引出写的环节,那孩子们就不仅感受了语言文字,而且还可以加以运用,那才真正达到了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在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体味文章的写作顺序,我就让学生当导游,分别向大家复述了双龙洞内自己最喜欢的景点特点。学生运用文中的语言进行介绍,不仅学会了作者的语言表达方法,抓住景点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还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通过说与写的训练充分表达出来,在这不留痕迹的感悟与训练过程中感受到祖国山河之壮丽。

总之,阅读课是简单实在的,蜕去华丽的外衣,真实自然的课堂才是最美丽的。真实实在的教学才是我们在新课程下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才是阅读教学的灵魂。

爱是灵魂深处的花爱情美文 篇9

都说“禅,是一枝花”!禅,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意境的东西是美是幻也是真,是思想中的白莲花,圣洁,脱俗,高贵,是一种禅心圣境,是一种简单到极致却难得的内心修为!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触摸体会,并不是时时都藏匿心底,然而,爱不是,爱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最本质的东西,是自然而然,天生就存在在生命及万物中一枝永不凋零永不腐朽的花。

爱,是灵魂深处的花!它不但高贵,圣洁,而且触手可及。爱盛开,世界才会五彩斑斓;爱缱绻,生活才会诗意纷呈;爱存在,一切美好幻化成永恒……

爱,灵魂深处的花!若轻轻绽放,便会暗香幽幽,沁人心脾;若恣意盛开,便会花开纵横,倾情世界,香飘四野。有爱就有香,有爱就有美,有爱世界才温暖。很小的时候就听人传唱一首《让世界充满爱》,其中有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然这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关爱最美最温暖!当有一天电视节目一小女孩用着大女生的高调唱的时候,立刻翻起台下每个人内心存在的那一份美好,或回味往事,或感受现在,特别是由这位从童真里发出的歌声,她纯真的眼眸,可爱的小脸,微笑着把爱传达,就如涨潮的`水翻涌起每个人内心最真的憧憬和渴望,只有爱才能潮涌起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柔软,轻轻流溢,便会散发着醉人的清芬与芳香!爱无言,情醉美,意无价,一朵灵魂深处的花!

爱与情总是形影相随,密不可分,当真正组成一个词的时候就具有特殊意义的词叫“爱情”。如若说爱与情是这世界也是人心中的最美,那么“爱情”莫不过更是一种至命至美的东西,它可以让你幸福在云端,也可以让你跌落至深渊;它可以让人重生,也可以让人毁灭。爱情是蜜糖,也是毒药,然而最美的爱情莫过于雪山顶上的那朵“雪莲花”,我这样想也这样认为,因为”雪莲花”在我心中就是圣洁无瑕,纯粹干净,一尘不染,耐得住风雨,顶得住风霜,依然洁白,依然馨香,依然盛开。

爱,是灵魂深处的花,又像春天的小蓓蕾,需要用心呵护,用心浇灌。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爱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滋润丰富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爱,是惦记,是牵挂,是为你亮在黑夜的灯盏;爱,是信仰,是坚持,是执着,是心灵里勇往直前的路;爱,是依靠,是港湾,是心灵停泊栖息的岸。有爱就是家,有爱就是幸福的导航。

爱,是灵魂深处的花!无论痛或甜蜜,有爱就很美,宁愿这样那样的爱着,并且永远的爱着,爱亲人,爱朋友,爱家人,也爱自己,爱最美的心灵,爱最美的人,让世界到处充满芳香!爱,从灵魂深处走来,像个圣洁的天使,又像个慈祥的老人,像个天真的孩子,又像个博古圣贤的智者仁士;爱,在花丛中飘逸,在细雨中淅沥,在清风中飞扬;爱,从灵魂里幽幽而来,踏着远古的歌声,唱着现代的歌谣,迈着时尚的舞步,款款摇曳,步步生姿,妖娆着这世间最美的风情!爱不言,只是随血液流淌;爱无声,只是同时光同在;爱无形,就让四季春暖花开!

不要让雨下进自己的灵魂美文 篇10

我的心里猛然一震:那可是个令一名当年原本无名的女演员一夜之间红得发紫的角色啊!

而她是怎样错过的呢?当时,慧眼识珠的导演挑女主角,挑来挑去,最后只剩下两位候选人:她与日后走红的那位。论外形和气质,非她莫属。然而她脸上几颗隐瞒不了的青春痘造成了导演的犹豫。导演虽然有些犹豫,但还是偏向于她的。不巧这时外界又传出了她与导演有染的流言。一贯无瑕的她一赌气,退出竞争,旋即又辞职,匆匆地从南边打道回府了。

10年来,她远离机会频频、可以尽展才华的演艺界,成了一名普通的白领。偏离了自己真正的轨道,从事着自己并不真心喜欢的职业,其中郁积的遗憾和委屈又岂是一口气能赌掉的?况且,她的婚姻也因之而并不幸福。

小时候,我听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个人提着网去打鱼,不巧这时下起了大雨,他一赌气将网撕破了。网撕破了还不够,又因气恼一头栽进了池塘,再也没有爬上来。

小时候,我想世上哪有这样的傻子。这一定是个哄人的故事。现在想起来,这个故事还是很有意义的。下雨不能打鱼,等天晴就是了。

对话,个性化阅读的灵魂 篇11

从本质上讲,教学过程应是对话的过程。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标志。”“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写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3]孔子在《侍坐》中与自己的几个徒弟对话,因材施教,演绎了对话的魅力。对话的目的不只是知识的获得,更在于过程。对话教学是关注过程的教学,是实践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是追求个性化阅读的教学。

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对话中,教师的权威人格被消解。教师不能再自主确定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是生成——互动的多元对话教学模式。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多元解读,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想法,引导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4]。对话教学过程要变知识传授为知识建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施个性化阅读。

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中提出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5],教学过程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对话教学是多元的交流,包括师生、生生、师本、生本、学生自身、学生与生活,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感悟和体验,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

对话的前提。巴赫金指出:“只有在思想观点和价值立场等方面存在根本分歧的个体和群体之间,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有对话的必要。”对话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深入文本、作者,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态度,否则对话教学就会很容易变成表演课。同时还要注意“阅读主体的自由意志一旦超越阅读对象和阅读时空的客观限制,就变成绝对自由,这种阅读的自由主义正是我们要谨防和反对的”[6]。

营造对话氛围。对话氛围是指具体对话场景中的群体性心理状态,可分为支持性氛围和防卫性氛围。[7]对话教学应努力营造支持性氛围。教师在平时要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课前的对话:师生与作者、文本对话。目前教学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深度不够,不知如何对待文本,教学过程一边倒,过于关注人文性,忽视工具性。与作者、文本对话,才能感受作者的情感世界,建构自己的知识,离开文本的对话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无的之矢。教师要钻研教材,弄清文本的核心价值,找到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做好教学设计,为用教材教做准备。学生找出自己对文本的疑难点,课前向教师提出问题,为课堂对话做好准备。

课堂对话:师生合作,生成话题。话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话题要有创新性,开放性。话题确立中,教师要发挥平等中首席的作用,不能不作为。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主动归纳筛选出话题。教学中真正实现好的话题的选择,保证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生生合作,多元解读。“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8]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是有效形式之一,但实际教学中小组目标、责任不明确,生生对话无序,课堂气氛热闹虚化,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教学处于低效状态。教学时要根据学情,适当分组,提高对话的有效性。小组长负责,责任目标落实到人。小组组员要学会倾听和适当记录。

小组合作的步骤和策略:独立阅读和思考。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思考话题。“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9]独立阅读和思考是学生阅读自主和体验的表现,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保证。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中小学课桌的排放呈行列式座位编排,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根据学情合理分组,确保分组合作合理高效。组间交流,辩论沟通。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质之一。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针对话题,就本组的讨论成果向全班展示,并与其他小组代表辩论。师生合作,归纳总结。归纳各小组的讨论以及辩论结果。答案不求整齐划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必须与文本相符合,不能任意拓展,随意解读。

与生活对话,创新话题。与生活对话,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进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捕捉筛选,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培养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实现创造性阅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健全的人格。

课后对话:教师写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提出改进措施。学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整理课堂记录,提出问题。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做到读写一体。

对话教学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课型,是对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对话中,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个性化阅读。

注释:

[1][3][4][8][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6]曾祥芹.划清个性化阅读与自由化阅读的界限[J].中学语文教学,2008,(07).

[7]李冲锋.对话教学的环境创设[J].中小学教育,2005,(11).

浮游的灵魂美文阅读 篇12

听那,人生中的秋天枫叶的叹息。落下在青v的微光与那温暖,人生的日子不悦也不喜,一切都是那么平淡的模样。如同在一张白纸上,铺满了暖暖的颜色。结苞艳丽色彩。长出人生哪美好的诗意,生出了人生的欢喜。

其实,我们的人生路上行走,最大的失望是,莫过于没有知音,了解自己的`人,而所谓的光阴,就是用来我们人生中,旅程中相遇,与世界生长万物交和,阳光是那么暖意,清晨是那么安静,好像能捏拿到的清晨的露珠,那是潺潺流动与心里的美色。

人生的光阴,恰似盛开在时间的画布上的半朵烟花,红尘中的缘,是生命中的岁月的思赐。

人生中我们想来到,这个尘世间。寻找的是无非内心世界的一份安宁。

人世间所有的悲喜与经历,苦先后选择微笑。隐忍或柔韧,都会成为我们人世间的一笑。而过的坦然和释然,记住自己人生的选择,放下自己人生中的背包,以人生的素简的姿态,落下笔于这一方苍穹。

人生如此方能,遇见,是最好在时光相遇,是最好的自己。

人生中世事如画笔,我们每个人都用画笔,画出自己的人生的色彩。也许会有人来欣赏。三月里的桃花盛开美景,没有人来看,也要自怀安暖美意。毕竟,人生中的此生苍茫。唯有自己才能体会到,人生中冷暖。与那情怀暖意。我们在温婉的光阴里,穿行而过,从暮光走向明朗的浩瀚星空。有些思念从来无关浮华锐利,无法看得到的,也是自己空梦一场而已。

人生中,我们要学会简单,以明朗的月空,求一份心的妙韵,要相信自己,冷淡的背后是尾随着暖意,生活中的绝望的尽头,会有绽放光彩的阳光与慌忙。

红尘中的事,无非是自己甘心情愿,人世间我们会甘心情愿的坚守,那一方寸土。不会去攀附着华贵,也不会去做霜冷长河,只是在寻找人世间的,平淡人生烟火。风声水起,伴着粮田走过四季,走过我们人生芳华。

红尘中,我们只在芬芳的岁月里,即使它安静无荡,也是自己恰好的深情,很多事情,若自己能想开了,就是人生中的静水,流入深处后,一抹烟霞的桃花,有些人会,无言也无语,也是人生最好的风景,人生中有些事情,不莫不极,想起即使感动。

人世间我们有了很多经历,若能回头再看,此刻我们是,难逃是自己的过往。此刻都是人世间的小事一桩。

人生中的时光,让我们学会了浩荡的真情。教会我们怎样去爱,去原谅别人,其实,最温暖的相伴,一直在我们的白纸上,不会描红,不会画绿,写下了我们的名字,让你感到心灵清欢。

人生要知道,人这一辈子的山高水长,怕的是人生你我再也不会相遇。唯有我们去珍惜。

此刻的人世间,小风清凉,花影闪闪,桃花摇摆,飘香盈义尘外。一切都是那么柔卷。

体验之思--阅读教学的灵魂 篇13

体验之思--阅读教学的灵魂

――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教学新思想 体验之思,一是体验,一是思,即探究。体验之思,是一种诗化的思维,审美层面上的思考、探索,是“非规定之思”,它代表着21世纪哲学的走向。《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借鉴哲学研究“体验之思”的最新成果,赋以阅读教学以新思想。理解体验之思,也就把握住《语文课程标准》的灵魂。  一、从“前言”部分看体验之思对阅读教学的意义  1. 语文素养的培育需要体验之思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含语文能力,又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能力中的阅读能力,又不同于以往的以抽象概括为主的能力,而是包括“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阅读教学中,除了培育阅读能力,还有情感的熏陶,品德的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凡此种种,都离不开体验之思,离不开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思。  2.母语教学需要体验之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考虑汉语的文字特点”,“尤其是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汉语是一种意合性的文字,汉语文化是意合性文化,它的特点在于重视心灵的体验和“悟”,在心灵的体验中,在“悟”中直接把握事物的意义。离开体验,离开悟,就背离了汉语的特点。以工具性思维即逻辑思维为重点的阅读训练造成的弊端,直到现在还在纠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教训我们应该吸取。  二、从课程目标看体验之思的任务  在阅读教学中,要体验什么,探究什么,“课程目标中有具体的体现。一是培养阅读能力,即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二是培养认识能力,即“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三是充实文化底蕴,即“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四是培养崇高情感,培育“爱国主义情感,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五是形成优秀品质,即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又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并明确指出,上述任务的完成,要注重情感体验,要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从实施建议看体验之思的教学方法  1. 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引导体验之思 英国哲学家宾沙夫茨伯里说过:“在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变化莫测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关系。”对文本来说,老师是读者,每个学生也都是读者,老师、学生都是通过文本去探寻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老师与学生的阅历不同,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对文本理解也不同;不同学生由于个性的`差异,理解起来也有不同。同时,老师、学生又都由文本而联系起来,老师既启发学生加深对文体的理解,又从学生那里受到启发,而达到教学相长。体验之思,就是在老师、学生、文本的对话中进行。  阅读是极个性化的行为。老师与文本的对话应在备课中完成。课堂上,首先必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探究。其次才是在学生有了初步感受的基础上,老师予以启发、引导,或组织讨论,学生则在老师的启发下,或者在讨论中,在相互启发下,使体验更靠近课文的思想感情,使探究更符合作者的思路。  2.在感受、 理解、欣赏、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之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虽然各学段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在这四者中,感受与欣赏、体验的成份多一些,情感的投入多一些;而理解与评价,则探究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体验与探究可以有些侧重,但不可偏废,要有机结合。既使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以感受为主,但也要有初步的理解、欣赏,甚至是评价。在人教版的低年级语文修订教材中,编者就力图体现这一点,如第三册《我要的是葫芦》要求“说说可爱的小葫芦原来为什么都落了”,就含有探究理解原因的意思。《四季的脚步》中“你喜欢哪个季节?画一张画告诉大家”这一题,就含有欣赏的意思。《狐狸和乌鸦》中说说乌鸦为什么上了狐狸的当这一题在对乌鸦上当原因的探究中就含有评价的意思。“乌鸦喜欢听奉承话”,既是对乌鸦上当原因的分析,也是对它的评价。将来,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新课本中,对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有机结合一定会体现得更充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因素,在上述四者的结合中引导体验之思。  3.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批判中引导体验之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探究的欲望。它是体验的引信,是探究的前奏。“阅读反思”,即是对阅读过程的再思考。学生在阅读期待后提出问题和进行大胆假设,然后在阅读中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和对大胆假设进行小心求证。阅读反思,就是对上述的阅读过程进行再思考,看求证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是否还有可以完善的地方。而所谓“批判”,是分清在阅读过程中,哪些体验与探究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哪些是有效思维,哪些是无效思维。阅读反思和批判,是更高层次上的体验之思,它是学生“有创意的阅读”的基础。体验之思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中进行,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体验之思是《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核心。把握体验之思,也就是把握住阅读教学的新思想。  (发表于《福建教育》11期)

浮游的灵魂美文阅读 篇14

《卧薪尝胆》是一篇寓含深刻道理的历史故事。课文叙述了越王勾践兵败不馁,卧薪尝胆,转败为胜;吴王夫差骄傲自大,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的故事。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蕴含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方式的阅读,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有感情地讲述成语故事。

3.懂得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能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领悟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引入新课

1. 出示词语:兵败会稽、受尽屈辱、卧薪尝胆、转弱为强。用上这些词语讲“卧薪尝胆”的故事。

2.越国为什么能在二十年后灭了吴国,实现其转弱为强的目标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来一探究竟。

【设计意图】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对文本把握的程度,对课堂、学生的驾驭能力。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这篇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易于理解,但是要想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则需要老师的指导。如果在新课的开始引导学生从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之间的关系入手,从故事的结果入手,对突破文章的重难点就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品词析句,逐步理解

(一)理解“兵败求和”的深意

浏览第2自然段:越国兵败会稽之后,勾践做了什么决定?

(1) 勾践和夫差曾是敌对双方,现在成了什么关系?依据是什么?

(2)在古代,“奴仆”就是下等人。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人才是“奴仆” 。

( 写“女”字的象形文字。教师侧身站着,低头,俯身,双手前伸交叉在胸前)这是什么人?这是女人。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要这样,做出一副温顺的样子。(再写“奴”字的象形文字)尽管女人已经很听话,很温顺了,男人们还是用一只大手一把抓住女人,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这个字就是“奴仆”的“奴”。( 写“仆”字的象形文字 )这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有人在他头上戴了一个“羊”的标志,表示这是一个战俘或罪犯。他的屁股后边还要插上几根“尾毛”,然后让他走在大街上。如果是你,会觉得怎么样?

【设计意图】要把语文课上成一种文化,让它具有文化的内涵。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说,这并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而是要给学生一个印象:语文是富有趣味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此处解释“奴仆”二字,从象形字的结构出发,让学生想象勾践夫妇过的生活,真是“猪狗不如”,从而让他们透过教材走进人物的内心,让课堂展现浓浓的文化味。

(3)带着对“奴仆”的理解来读读句子。

(4)勾践真的愿意去给吴王当奴仆吗?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读出勾践的委曲求全以及内心痛苦的抉择。

【设计意图】此处的教学,把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阅读、理解和思考上,这就是在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二)感受“忍辱负重”的艰辛

出示句子: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

(出示“舂米推磨”的图片,感受其艰辛)

(1) 想象比较: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的教学,先让学生完成填空,然后分别从“粗布衣、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等方面加以讲解,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到越王所受到的屈辱,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越王报仇雪恨的决心早已深藏在心,为下文的报仇埋下伏笔,突出了励志的结果。

(2) 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你想象得出吗?

(补充故事:甚至有一次,国王生病了, 医生要验大便,国王竟让人来尝,而这个人就是忍辱负重的勾践)

【设计意图】在文中让学生感受越王的“忍辱”,此处借助课外资料,阐释越王所受的耻辱,再次突出越王的“忍辱”,暗含“有志者事竟成”的意味,这些都是对文章精神的进一步体现。

(3)勾践在吴国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屈辱,更是人格上的侮辱啊!这些屈辱说不完,道不尽,但勾践夫妇却一一承受下来,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用朗读感受)

(4)引读过渡 。

他们在吴国(引读)——整整干了三年 。(连读三遍)

但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勾践夫妇硬是坚持下来了,这就叫——坚持不懈(板书)。

【设计意图】阅读是个性化的,但不是让学生随意地去读。怎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示,首先得让他们充分地感受,没有感受和体验,就谈不上个性化。所以本段教学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让学生充分想象勾践所受之苦,并推及自己,让学生的情感得以通过朗读来表现。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一些关键字词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三)体会“卧薪尝胆”的内涵

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1)从哪个词语能看出他报仇的决心之大呢?能换种说法吗?

(2)还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进一步说明他每分每秒都想着报仇?

(3)创设情景:“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践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他想:我不会忘了 ,一定要 。”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情感的铺垫,学生对勾践回国后表现的理解自然不成问题,但到底他会如何做,仅凭书中的描写不能充分体现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立志报仇雪恨的决心,所以应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甚至变换角色,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延伸文本的无限可能。

三、由表及里,情感提升

(1) 勾践整整三年的忍辱负重,每天卧薪尝胆后的发愤图强,还有那长达二十年的坚持不懈,都让越国最终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2)故事学到这里,大家对“卧薪尝胆”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难道它仅仅指的是越王勾践睡柴草尝苦胆吗? 谁能说说文字深层的含义?

(3)勾践需要卧薪尝胆,在当今社会,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

【设计意图】这里对“卧薪尝胆”的理解,没有停留在字面上,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的主题进一步得到了深化。要努力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发现。

四、拓展谈话,课外延伸

1.这个故事激励了无数的人奋发进取。

2.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3.指导学生生动形象地讲述“卧薪尝胆”的故事。

上一篇:赞冬初一优秀作文下一篇:雪纷飞的优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