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刷子李知识点

2024-10-06

五年级刷子李知识点(精选6篇)

五年级刷子李知识点 篇1

一、多音字

缝fèng(裂缝缝隙) féng(缝补缝制)

模mó(模仿) mú(模样)

二、近义词

规矩—规 则 绝活—绝招 能耐—本事

包袱—包裹 神圣—庄严

天衣无缝—十全十美

半信半疑—将信将疑

三、反义词

雪白—乌黑 侵犯—保卫 清脆—浑厚

明白—糊涂 稀溜溜—干巴巴

平平整整—坑坑洼洼

四、理解词语

刷浆:用刷子在墙壁上刷石灰浆。

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半信半疑: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

派头:气派。

稀溜溜:粉浆稀的样子。

悠然:悠闲的样子。

鼓点:打鼓时的音响节奏。

衔接:事物相连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坏其利益。

威严: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

露馅: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了。

诈:欺骗。

难堪:难为情。

发怔:发呆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刷子李”有高超的粉刷技艺,让人难以置信。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通过曹小三亲眼所见,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印证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名不虚传。

五年级《刷子李》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俗世奇人》,搜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泥人张》《快手刘》等。

2.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的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课题〕

2.解题:怎么叫刷子李呢?(姓李,专干粉刷这一行)

3.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

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读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画记生字、新词,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圈点批画。

(3)找出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方言,多读几遍,谈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独立自学。

3.全班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读准字音,读正确、流畅)

(2)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儿、发怔、发傻、半信半疑。

(3)交流难写字的字形如何记忆。

(4)词语理解。

(5)理解练读有特色的天津方言:“任吗甭放”“赛升天一般美”“未准”。

4.再读课文,初识“刷子李”。

引导学生提问:

(1)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

(2)要读懂本文,你会设计一些怎样的问题来帮助同学?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提问,作为自学要求。如:从哪些地方看出刷子李技艺高超?)

5.教师归类补充“自学要求”。

(1)“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奇”在哪儿?

(2)找出精彩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6.作业:

(1)复习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冯骥才笔下的一位“俗世奇人”——刷子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奇人,见识一下他的高超技艺。

二、结合词句,精读课文

1.上节课师生共同提出的自学要求:“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精彩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2.阅读课文,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

3.交流自学心得。

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着装奇、规矩奇、技艺奇。

4.你觉得从哪段最能看出他技艺的奇?(6段)

(1)生精读此段,边读边找,看看哪些语句能表现他的奇?

①动作奇: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哪儿是在刷墙?是在干脏活?分明是在跳舞。)让生读,读出悠然的韵味。全班齐读感受。

②声音奇:清脆、啪啪。(这简直是在演奏)

③颜色奇:匀匀实实,透亮清爽(厚薄均匀,不稠不稀,不拖泥带水)。

(2)作者是用什么感情来写的呢?用赞叹的语气读此段。

5.刷子李不仅技艺奇,他的着装、规矩也更是奇,从哪看出来?

(1)“黑衣黑裤”“干活前,……穿上这身黑,就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2)“每刷完一面墙……再刷下一面墙。”

(3)“只要身上有白点儿,白刷不要钱。”

(4)“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6.你喜欢这个人吗?为什么?

7.思考:作者还用什么方式,衬托出了刷子李的“奇”?

曹小三心理:半信半疑——佩服得五体投地——灰心失望——烟洞,令人拍案称奇。

8.学生再次阅读,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1)交流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2)摘抄精彩语句,尝试点评。

三、推荐阅读,课外延伸

1.教师推荐:《泥人张》《快手刘》等。

2.学生推荐课前找到的同类文章。

四、作业设计

小练笔: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的主要特点(一个即可)。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儿、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和风度。

3.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练习复述课文。

五年级刷子李知识点 篇2

第一层:初读课文, 品味字词意象美 (语义层) , 培养审美想象力

阅读教学的第一层次是语言文字系统的生字新词, 阅读审美的第一层次则是在学生掌握生字新词音、形、义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一步:品味字词意象美 (语义层) 。意象, 即意境。品味字词意象美, 就是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 透过语言文字这个人类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反应, 去感受字词中蕴含的形象、图景、画面, 以及环境、场面、情节等等内容体系, “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 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 (叶圣陶语) 《刷子李》第一教学目标是认识6个生字, 读读记记10个词语。结合审美教学: (1) 从生活经验中想象“刷浆”的情景; (2) 想象央视《沂蒙》中李月投奔八路军身背“包袱”的样子; (3) 多媒体播放《西游记》片段, 认识“师傅、徒弟”; (4) 情景表演“半信半疑、威严、发怔发傻”的神态; (5) 说说为人处世中的“诈”; (6) 动手实践, 体验“透亮、搜索”等现象; (7) 感受意象, 想象“清爽”:夏天雨后的空气真“清爽” (清洁、凉爽) ;今天作业完成了, 心里真“清爽” (轻松、爽快) ;这个问题讲得很“清爽” (清楚、明白) ;热天吃“冷狗”, 滋味好“清爽” (清淡、爽口) ;“刷子李”刷浆白得“清爽” (整洁、干净, 看了爽心悦目) 。 (8) 趣说奶奶煮饺子把不该露的“馅”给露了, 想想课文“露馅”的意思, (比喻把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事情暴露出来) 。

阅读审美第一层次就是引领学生用鉴赏的目光从一个字想到一幅图画、由一个词想到一种景象, 去品味字词的意义, 领略字词的意象, 感受字词的情趣, 形成审美想象力。

第二层:精读课文, 体味人物形象美 (显义层) , 培养审美鉴赏力

阅读审美第二层次是在阅读教学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上融入审美, 结合《刷子李》第二教学目标“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 引导学生体味人物的形象美。精读课文, 思考:刷子李的形象美吗?美在哪儿?

(1) 美在有“德”, 刷墙有规矩。规矩一是承诺工作质量, “只要身上有白点, 白刷不要钱”;规矩二是声明工作数量, “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规矩三是表明人格尊严, 做工不是当奴隶, 享有抽烟、喝茶等休息权。

(2) 美在有“才”, 技艺很高超。侧面衬托:“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有高招, 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正面描写:“手臂悠然”, 可见刷浆悠闲自在的样子, 一点不觉得劳累, 从感觉上把劳动当作一种轻松愉快的享受。“伴着鼓点, 和着琴音”, 从听觉上给人一种“极是好听”的音乐美。“雪白的屏障”, 从视觉上表现刷子李的活“绝”活“美”。再引导学生总结交流:在你的心目中, 刷子李是一个怎样的人? (德艺双馨的人) 讨论:有德无才是什么人?有才无德是什么人?无德无才又是什么人?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德才兼备) 这样, 学生在阅读审美中很自然地获得了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阅读审美, 不仅要教师善于引导, 而且要学生认真阅读, 因为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是在“透彻了解整篇文章, 没有一点含糊, 没有一点误会”的认真阅读中才能得到培养。

第三层:探读课文, 寻味作者的融象美 (隐义层) , 培养审美创造力

阅读审美的第三层次是在阅读教学的“题旨意蕴系统”及写作特色 (隐义层) 上跟进审美教育。《刷子李》的教学目标3是“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寓入审美, 让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 寻味作家的融象美。融象, 是“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 构成鲜明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刷子李高超技艺的?

(1) 用曲折的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 引领学生鸟瞰全文, 整体把握。概括:活“美”、活“绝”——行外、行内:“不信”, 徒弟:“半信半疑”。接活:“较上了劲”。刷墙:“手臂悠然”。徒弟:搜索“白点”, 居然没发现“粉点”, 竟然看见“白点”。师傅:揭秘“白点”, 徒弟:“发怔发傻”。师傅:“好好学本事”。情节是文学作品的生命。作家一波三折的写作思路, 让学生荡漾起忽而褒扬、忽而压抑、忽而昂奋、忽而郁闷、忽而紧张、忽而轻松的情感涟漪, 再次刻画了刷子李的三个“规矩”显人奇、一袭黑衣显艺绝、一番教诲显情真的感人形象。

(2) 用生动的细节。细节决定文学作品的成败。作家运用细节揭秘“白点”打动学生的情怀:“刷子李提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 那白点即刻没了, 再一松手, 白点又出现, 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 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作家细腻的笔触充满生活情趣, 在幽默中显现真实, 在风趣中衬托技绝。

(3) 用鲜明的对比。屋檐尤其难刷, “谁能一滴不掉?”“可刷子李一举刷子, 就像没有蘸浆。”大家都做不到, 刷子李做到了, 这就是他的技艺高超!恰当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格外鲜明。真是:满身诙谐诠释出奇人风趣无限, 一手绝活演绎人生永世精彩。

五年级刷子李知识点 篇3

(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设置教学环节时,我本着“以生为本”,“贴着学生教”的设想,设计了“我来读DD读精彩篇章,整体感知课文;我来品DD品情节、人物、语言之奇绝”等教学环节,以期达到教学流程清晰、合理、紧凑的效果。

(二)以教材为根本,理清文章脉络。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的艺术就是情节的艺术,悬念、波折是小说的精彩华章。而理情节往往是析人物、明主旨的前提。因此,我以“曹小三找白点”这个细节作为梳理情节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出与情节发展密切相关的几个带“然”的词(“果然”――“居然”――“竟然”――“忽然”),以期实现使学生对小说的情节有一个整体把握的目的,进一步领会小说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情节魅力;深刻感受曹小三心理之变化、刷子李手艺之奇绝;在学生的个性解读和创造性复述中深入体会本色、津味之语言特色。

(三)以品析为手段,探究文本之奇。《俗世奇人》奇妙双绝,奇在人物,妙在故事和语言。那着一袭黑衣却不沾白点,那挥舞朴实刷子却悠然享受,那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那守望平凡却追求卓越的刷子李令人暗暗叫绝。那曲折有致丝丝入扣的情节,那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精湛描写,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的精妙语言也令人拍案称奇。因此,我认为品情节之奇妙、人物之奇绝、语言之奇美是文本的美之所在,也应该是教学的着力之处。

五年级刷子李知识点 篇4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注意带拼音的生字词,感受天津语言的趣。

2.读懂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感受人物的奇。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作业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聊《俗世奇人》

1.有一本书,书名叫《俗世奇人》;书的作者是大作家冯骥才;书的主要内容如下:

天津卫是天津的古称,当年,它既是水陆交通要道,也是世人瞩目的开放城市。所以,在天津生活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他们有的现身于上流社会,有的混迹在市井民间,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他们中间既有凭着一把钓竿把鱼钓绝的大回,也有只认牙不认人的牙医华大夫;既有专会溜须拍马的死鸟贺道台,也有抠团鞋泥就能捏出人像的泥人张。这些俗世奇人,在作家冯骥才独到的眼里、幽默的笔下,个个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2.阅读后说感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二、聊《刷子李》

1.今天咱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位奇人,天津人称他刷子李。

2.揭题、解题。(此人姓刷,名子李?)

3.交流课前预习的收获:会读生字词;知道了人物的基本情况;了解了人物的主要特点。

4.评价:预习是个好习惯,可以帮助你在课堂上学得更好。

三、聊粉刷技艺

1.刷子李的技艺到底有多高超,光靠预习还不能深刻体会,需要我们在课堂上细细品读课文。

2.轻声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呢?

3.全班交流,概括小结:升天一般美;不留一点白。(板书)

(一)1.果真如此吗?咱们去看看刷子李刷墙时的情景,在文中哪个自然段?

2.师范读,你仿佛看到了曹小三脸上露出怎样的表情?

3.为什么会惊讶?自己读读这一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A.让他惊奇的是什么?B.请你读出惊奇的感觉来!

(2)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

A.这是刷子李刷墙的动作描写。自己读一读,说说刷子李刷墙的动作是怎样的?(师表演动作,问:你耳边仿佛听到什么?)

B.这样刷墙给你什么感觉?用文中的词句形容你的感觉。

C.练读展示读师生合作读。

D.你的脑海里还只是个粉刷匠在粉刷墙壁吗,倒像是谁在干什么?

E.这难道还不能令曹小三,你,我惊奇吗?全班齐读。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A.就这样看似漫不经心地刷,能刷出好的效果来吗?指多名同学读。

B.效果好,哪些词句可以体现,圈出来。交流。

C.全班齐读:让我们这如同升天一般美的墙映在脑海里。

4.看着师傅刷好的墙如此美丽,想着师傅刷墙的动作那么富有艺术性,曹小三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句感叹:!(请你写一写。)

(二)好一个技艺高超的刷子李啊!文章写到这儿,已经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了,按理应该嘎然而止收笔了。可大作家冯骥才他说曹小三最关心的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所以还要往下写小小白点。为什么?(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

1.自学三步骤:

第一步:自己默读6-10自然段,_______划出文中描写白点的句子。﹏﹏划出有关曹小三的反应的句子。

第二步:同桌交流。

第三步:走进曹小三的心里,任选一处写一写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

当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时,心想:。

当看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

当明白那白点原是师傅抽烟不小心烧的一个小洞时,心想:。

2.指名交流。小结:曹小三这一路的心情变化真是曲折啊,让我们给他绘制成一幅图。

到底有没有白点呢,曹小三满腹疑问?

没有发现一个粉点,曹小三无比兴奋,师傅真牛!

不对,竟然看见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了,曹小三的情绪跌到低谷,啊?

原来是个小洞,曹小三愣住了,师傅果真名不虚传,太牛了!

5.学到这儿,你觉得刷子李的技艺仅用高超形容够吗?你会那些词语或成语来形容?(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出神入化、鬼斧神工、巧夺天工等)

(三)写法总结:大作家不愧是大作家,不只将人物的动作描写得细致传神,还抓住白点这一小小细节放大再放大,进行了一波三折的描写,生动塑造了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我们。这样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板书:动作描写细致传神;细节描写一波三折

四、聊规矩奇特

1.刷子李为什么能拥有如此绝活,难道是天生的吗?不。

2.回顾读读刷子李的规矩,思考为什么立下这样的规矩? 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一天只刷一间屋子。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3.也正因此,冯骥才这样评价他;也正因此,天津人这样称呼他。

4.你会怎么评价?来,给刷子李写一句广告语。

五、总结拓展

1.学完这篇课文,你记住了谁?记住他什么?(刷子李、冯骥才)

2.如果还想认识更多的奇人,请读《俗世奇人》

刷子李教学反思 篇5

此前我把教学设计发给张老师,请她帮我指点迷津。张老师不吝赐教,给出了很多高见,可惜晚生愚钝,未能全部领会张老师之妙设并上出独特风采,很是遗憾。

由此可见,要想领略名师数仞高墙之境界,须得千磨万炼方能将教学之道之术,汇集于胸。路还很长。

上完课后,张老师帮我细心点评。虽然连我自己都不太满意,但每次张老师都是极力呵护我的自信,时时激励,就如同对待她课堂上的孩子一样。我很感激张老师的用心,同时也敬佩她的为师之道——真诚与爱。这是我要特别向她学习的地方。

张老师表扬本节课的优点:上课思路清晰流畅;教学主线聚焦于写作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自读生字词过关,没有走形式,基础知识抓得牢;对学生的鼓励可圈可点等。

还有待改进的地方:

概括主要内容可适当提示方法,如写事的文章有线索可循——谁,干什么,结果怎样(虽然我平时教他们时会常常提到,不过他们自己独立运用得并不好,说到底还是练习得不够);

品读句子要有方法,把句子归类——适合想象的放在一起品读;可联系实际来理解的,如果学生答到了,老师要及时用评价语点明这样的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人物补白,抓住动作神态等描写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总而言之,每一个句子要有一两处重点的品读方法,才不至于蜻蜓点水地读过就行了。如果学生的朗读已经表达出他对句子的理解,就要及时向大家点拨——你看,你把你的领悟都化作了朗读,你用重音突出了这些词语,大家学他这样读一读。

在说到刷子李的动作时,如果马上设置一个“模仿达人”的即兴表演,让同学观察,马上写一个动作描写的片段,那学生就能学会运用这些人物描写方法了。(我心里有这样的念头,但因前面没把握好时间,所以只好取消了此练笔环节,不得不说是个巨大的遗憾。)要加强读写训练,可预备练习纸,让学生有明确方向可写,有明确方法可用。

后来我还设置了一问“除了技艺高超,你还认为刷子李是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一抛出来,把课堂主线分了一个岔,待我说明用意后,张老师肯定了我的想法,但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就是在此基础上,仍然要绕到刷子李对职业的匠心精神,这样才能把课堂画一个完整的圆,不然就分支开去,跑远了。

最后,拓展阅读不要太多,时间不够时,可以节选片段赏析,不一定要全篇俱到。

末了,张老师高屋建瓴地提出高年级语文的教学建议:重在感悟,读写结合,有一定量的片段、碎片化练习,品读句子要有方法……

听完后,我真有拨云见日之感。相较于自己上这节课时不太专注的态度,有些教学流程只是为了有而有一个,并没有细细思量有它的目的,或者这样的目标是否合适。总而言之,还是自己不够用心,没上出自己认同的感觉。根本原因在于,备课时没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反复研读文本,读才是备课的重中之重。我读了两三遍,确实没读出特别的想法来。再加上此前听过其他老师上这节课,内心亦不是特别有感受,故品得不够深入,上得差强人意。

但我明白了此后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是巨大的收获。要感谢张老师的倾囊相授!

刷子李教学反思2

《刷子李》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向我们刻画了几个栩栩如生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而本课选自冯骥才的民间世人轶事集《俗世奇人》,他文笔生动,妙趣横生。“刷子李”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中的奇人高手,他绝妙的粉刷技艺无人可比。本文生动有趣,幽默风趣,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形象富有传奇色彩。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文章、这篇课文以“刷子李”的高超手艺为话题,既为奇人,则轶事多多,但作者只选择一件小事来写,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组织教学:

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课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行朗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有哪些描写最精彩的句子等问题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阅读,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的阅读水平。

2、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引导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采用了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的情景:刷墙时的动作美,刷墙后的效果奇。组织学生一句一句地品读,边读边想象情景:刷墙时的动作好似跳舞,刷墙时发出的声音好似乐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无缝的屏障等。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直观地了解了可以怎样突出技艺高超。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刷子李的徒弟检查黑衣服并发现小白点这种一波三折的侧面描写烘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文采用的就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拓展:推荐学生读本文相似的文章,如《泥人张》、《快手刘》等,也可课外阅读《俗世奇人》,增加语言积累。

由于在教学设计中结合了学生的学情,学生对最后两句话的体会很精彩:刷子李的技艺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靠平时刻苦练出来的,这可是师傅的经验总结,也是徒弟的感悟。学生整堂课都很专注,下课之后,普遍认为这节课时间过得太快,意犹未尽。

五年级刷子李知识点 篇6

第一次教学实践方案:

第一次教学实践的设计方案, 以“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为导引, 从曹小三见证奇迹的视角出发, 创设教学情境, 串联第一段及全文其余各段的关系, 展开教学。

板块一:耳闻绝技 (课件给出第1自然段)

板块二:目睹绝技

一、正面见证绝技

师:“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接下来, 让我们走进刷子李工作的现场, 去见证他的高超技艺。 (学生自由读)

环节一:以“悠然”为点, 圈词画句, 学习第5自然段

环节二:回读第1自然段第二句

二、黑衣侧面衬托绝技 (课件呈现描绘黑衣的语句)

环节一:

师:联系着读读这些描写黑衣的句子, 圈出能够表现小三心情变化的词语, 然后再读一读, 想一想你能读懂些什么。 (抓住“居然”“竟然”“原”, 通过有感情朗读显现小三心理的“一波三折”)

环节二:回读第1自然段第三句

板块三:识人明理

板块四:收课结尾

从实践效果来看, 教学预案基本达到了预想的效果。但从略读教学的角度, 我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情境创设是否突显了略读教学之“趣”

新课标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有了兴趣, 学生就有了追求和探索新知识的动力。略读教学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激活其学习的主体意识, 使之进行主动探究性的学习。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则来源于教师创设的具体教学情境。

在本课的教学预案中, 我们创设了“同曹小三一起见证奇迹”的教学情境, 从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 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了一定有效的激趣, 但同时又是平面的, 没有形成思维的纵深。如“黑衣侧面衬托绝技”部分的第二环节设计———“联系着读读这些描写黑衣的句子, 圈出能够表现小三心情变化的词语, 然后再读一读, 想一想你都能读懂些什么” (抓住“居然”“竟然”“原”三词, 通过有感情朗读显现小三心理的“一波三折”) 。这样的操作, 将学生活生生拽出了学习情境, 使学生游离于文字与文意之间。

因此, 教学需要优化情境创设, 以突显略读教学之“趣”, 达成略读教学之“效”。

2.教学设计是否把准了略读教学之“要”

第一次教学实践后的体会是:本课设计很精妙,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 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课堂教学气氛很浓。但作为一篇略读课文, 教学是否有必要面面俱到?热热闹闹的课堂教学之后究竟要留给学生什么, 是内容的感知, 是朗读的训练, 是能力的拓展, 还是方法的习得?

略读课文在教材中的功能定位主要在于“方法的巩固迁移, 能力的拓展提升”两个方面。因此, 可以认为略读教学既是精读教学的一种延续, 亦是对精读课中所习得方法的再运用和所形成能力的再巩固或新拓展过程。所以, 略读应轻文本内容的感知, 有感情朗读的训练等;重学习能力的拓展, 学习方法的习得等, 略读课更应当留给学生一些独立阅读的时间。

3.教学细节是否彰显了略读教学之“简”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把复杂的知识用简单的方式教好、教透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何谓教学细节?说简单点就是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非常细小的环节, 其中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便是关键性细节之一。略读教学则应精心打磨教学中的关键性细节, 去繁就简, 扣准重点、难点, 有所侧重地引领学生解读文本, 学习文本表达方式。

《刷子李》一课有这样一段阅读提示语:熟读课文, 想想“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 作家冯骥才又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由此可见, 教材编写的意图很明显, 就是要让学生读懂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教学就是要弄清“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第一次教学实践方案, 更多关注了“写什么”, 却未考虑到“怎么写”。这样的略读教学显然厚此薄彼, 需要调整一些关键性细节, 以体现略读教学简约之美。

第二次教学实践方案:

针对存在的问题, 我们以实践反思的成果为依托, 对教案进行了再设计, 作出如下新调整:

调整片段: (一)

黑衣侧面衬托绝技 (课件呈现描绘黑衣的语句)

环节一

师:小三心里最最想看的还是什么? (找出文中描写黑衣的句子)

师:望着这些似乎不断变化着的黑衣, 小三的心里会说些什么呢? (点课件出示, 小三心说———) 再联系着读读这三句话, 选择其中的一句, 把你的也是小三心里的话写下来。 (学生自由读, 自由悟, 自由写)

师:望着这些似乎不断变化着的黑衣, 小三的心里会说些什么呢? (集体交流)

调整片段: (二) 拓展部分

板块四:阅读拓展

师:像刷子李这样的奇人, 在天津还不止一个。咱们来看看冯骥才先生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冯骥才先生的话)

师:像刷子李这样的奇人, 在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一文中还有许多。咱们再来认识一位。 (课件出示:泥人张的片段)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泥人张?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同学们, 可以自己再去读一读《俗世奇人》, 去认识那些个奇人, 去领略冯骥才先生独特的人物描写方法。

调整片段: (三)

板块二:目睹绝技

一、正面见证绝技

师:“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接下来, 让我们走进刷子李工作的现场, 去找一找他的高超技艺都表现在哪里。 (学生自由读)

环节一

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直接地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 (第5自然段)

师:想想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到底表现在哪儿?作者又是怎么把它写出来的?

(从“色、行、声”三个角度, 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

在第一次教学实践反思及相关调整之后, 我们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并产生了新的思考。

1.略读教学懂“进退”方得“趣”

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略读课更应以学生“自读为主”, 教学重导不重教, 略教师的精讲细说, 重学生的个性解读, 在课堂教学实践的舞台上让学生往前走, 教师主动向后退。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学得“趣”味盎然, 才能举一反三, 既获得知识, 又锻炼能力, 教学方可事半功倍, 达到略读教学“形略而神丰”的艺术效果。第二次教学实践方案的调整片段 (一) 就意在创设更真实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从而让学生学得“兴”起, 学得“趣”浓。

2.略读教学能“迁移”方得“要”

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 精读是主体, 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 精读是准备, 略读才是应用。”由此可见, 略读教学即是指导学生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迁移至阅读实践中, 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安排拓展阅读的环节, 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快速阅读类似文章, 提取主要信息, 读懂文本, 引导学生学习阅读, 学会阅读。第二次教学实践方案的调整片段 (二) 就关注到了略读教学“迁移”价值的开发, 留给了学生独立阅读的空间。再如台湾的“群文阅读”, 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3.略读教学有“取舍”方得“简”

通读各学段教材, 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共同点:略读课文大多文辞优美, 篇幅相对较长。要在有限的教学时空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 抓大放小, 长文短教, 突出重点, 做到一课一得。

上一篇:喜庆新春对联下一篇:头台子中心校图书馆达标验收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