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灯小班社会教案

2024-09-20

红绿灯小班社会教案(共11篇)

红绿灯小班社会教案 篇1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红绿灯》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红绿灯》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能根据信号做动作。

3.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准备

1.卡片红灯、绿灯各一个,两辆玩具小汽车。

2.设置马路场景。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看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出示两辆玩具汽车)

2.教师示范,将两辆汽车成十字形相向开来,让幼儿观察发生了什么事。(汽车相撞)

3.师:刚刚发生了什么事?(幼儿回答)

二.认识红绿灯。

1.为了避免刚刚的交通事故发生,我们请来了这两位朋友来帮忙。(出示红绿灯卡片)

2.师:有谁认识这两位朋友吗?(幼儿回答)

3.师:那有哪位小朋友知道红绿灯的作用呢?(幼儿回答)

4.教师总结:汽车和行人在马路上行走时,要听从红绿灯的指挥,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才能行。

三.小汽车按规则行驶。

1.师:现在我们让汽车安全行驶一次。(教师按照自己给出的信号操作汽车,如:出示红灯,说红灯红灯我就停,出示绿灯,说绿灯绿灯我就行。)

2.教师操作汽车,幼儿给出信号。

四.游戏。

1.师:现在我们也来开汽车,好不好?

2.请两个小朋友来当红绿灯,一部分小朋友当汽车。

3.幼儿做游戏,教师在旁指导。

五.游戏结束,教师再次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主要是从幼儿的兴趣引导,先激发幼儿兴趣,从而认识事物,在参与到游戏中领悟。

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浓厚,大部分幼儿都能在玩中认识到遵守交通的重要性。

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一小部分幼儿只注重于玩的过程,而没能在过程中认识到游戏的真正意义。所以,如果再重新上这节课,我会在游戏中多让幼儿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倾听领悟。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红绿灯》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303字。

红绿灯小班社会教案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私家车的拥有量与日俱增, 由此也引发了许多交通问题。据统计, 中国每年有1.85万名14岁以下的儿童死于交通事故, 而且, 这一数据还在不断被刷新。幼儿由于年龄小, 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安全意识较差, 为此, 我设计了小班社会活动“小小红绿灯”, 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活动目标

1.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 会在红绿灯的指挥下安全过马路,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十字路口发生的交通事故视频, 《马路上的交通知识》动画片, 十字路口、斑马线图片, 布置游戏情景 (十字路口、马路、斑马线等) , 红绿信号灯, 《小司机》音乐, 幼儿骑的小车和自制的汽车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发现问题。

(1) 请幼儿从马路的一端骑过去, 看谁先到达。

(2) 请幼儿分两队站在马路的两端 , 然后骑车到路的另一端, 看谁先到达。

(3) 出示两条路 (成十字形) , 请幼儿分队站在四个端点, 同时骑车到路的另一端, 看谁最先到达。

2.师幼讨论, 引出红绿灯。

提问:刚才在骑车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呢?

3.观看录像, 了解红绿灯的用处。

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 (出示十字路口图片) 红绿灯有什么用处?

小结: 红绿灯是不出声的交通警察, 红灯是停止信号, 绿灯是通行信号。 (复习《红绿灯》儿歌:十字路口红绿灯, 红灯绿灯分得清, 红灯停, 绿灯行, 遵守规则我最行)

4.观看交通事故视频 , 讨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害。

提问:如果不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会有什么后果呢?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出了事故会有什么后果?

5.观看动画片, 拓展交通知识。

提问:你从动画片里知道了什么? (行人不能走车行道, 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跳绳、踢球、玩游戏等)

小结:以后在马路上不仅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 还要提醒家人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6.游戏《小小红绿灯》。

(带幼儿到布置好的游戏场景中 , 配班教师穿着交警制服, 手里拿着红绿灯站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

师: 接下来我们玩一个游戏。我们现在都是小司机, 每人开一辆车出来, 要穿过马路去停车场。过马路时我们要走哪里呢? (斑马线) 开到马路上我们要注意看什么呢? (红绿信号灯) 小司机们要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游戏数次后, 幼儿骑车出活动室。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以“红绿灯”为切入点, 以游戏导入课题, 以视频、动画和自制教具为载体,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1.游戏 , 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活动一开始 , 教师巧妙地引导幼儿在没有“红绿灯”指挥的情况下游戏, 既自然而然地引入本次课题, 又紧紧抓住幼儿的注意力。

2.视频, 实现了活动的开放性。为了让幼儿认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擅自闯红灯造成的严重后果, 教师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的视频进行收集和整理, 在幼儿了解红绿灯的作用后播放, 让幼儿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

3.动画, 有效拓展了交通知识。为了让幼儿在本次活动中收益更多, 教师抓住幼儿喜欢看动画片这一兴趣点, 让幼儿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习得了马路上的一些交通安全知识。

小班安全教案《红绿灯》 篇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红绿灯,知道红绿灯的用途。

2.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二、活动准备

1.马路、交通红绿灯图片。

2.小司机的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体验游戏,导入活动。

1.观看图片,体验当小司机。

教师:今天,我们来当小司机。看,小司机们快快准备好,到马路上来开车吧!

2.出示信号灯,再次体验当小司机。

教师:刚才小司机们有的撞来撞去,马路上可危险了!现在老师带来了什么?(红绿灯)小司机看到它应该怎么办呢?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开车吧,开车的时候可要看清红绿灯哦!

3.说说红绿灯的作用和益处。

教师:你们觉得马路上要不要红绿灯?为什么?

幼儿讨论。

教师小结:马路上的红绿灯是为了让马路上的车子有秩序地行进,不发生危险。

(二)出示红绿灯,让幼儿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1.出示红绿灯的图片,幼儿讨论。

教师:这是什么?红灯表示什么?绿灯表示什么?黄灯呢?

教师:红灯亮了表示要停,绿灯亮了表示走,黄灯亮了表示等一等。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听一听:“马路上面车子多,交通灯儿来指挥,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走一走,黄灯亮了等一等。”

2.幼儿学念交通信号灯的儿歌。

教师:我们也来学一学,说一说。

3.教师小结:红绿灯和交警叔叔差不多是一样的,都是来管理交通的,红绿灯就像交警叔叔的哨子一样,所以在过马路的时候,不用交警叔叔吹哨子,我们抬头看一下是亮什么灯就行了。红灯要停,绿灯才能向前行。

(三)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1.教师:汽车和行人为什么停下?什么时候才能走?红绿灯亮了汽车会怎么样?(汽车过十字路口)2.教师:看一看人行横道灯是什么样子?行人怎样过马路?(行人过马路)3.教师小结:马路上有很多的车和行人,因此在十字路口设置了红绿灯,不管是车还是行人,看见红灯都要停下,看见绿灯才能走,这样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四)学习儿歌,更好地了解红绿灯的规则。

教师:过马路别慌张,注意行人和车辆,红灯亮了等一等,绿灯亮了向前行。斑马线上慢慢走,交通安全记心上。

四、活动延伸:

游戏:开汽车。

小班安全教案:红绿灯,眨眼睛 篇4

小班幼儿出门在外容易兴奋,或在马路上边跑边玩,或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过马路时也不愿意牵着成人的手,这样极易发生意外。让幼儿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尤其是让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学会过马路时看信号灯,并且在成人的带领下过马路,是十分必要的。

活动目标

1、认识交通喜好等,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需要等一等。

2、知道要在成人的带领下过马路。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资源:录像《热闹的马路》;图片《怎样过马路尊安全》。

2、自制红、绿、黄信号灯道具一个。

3、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

4、幼儿用书。

活动建议

1、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源:录像《热闹的马路》。应到幼儿认识交通信号灯。

提问:交通信号灯在马路的什么地方?它有几种颜色?看到信号灯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十字路口通常都会有交通信号灯,一般都有三种颜色:红色、黄色、绿色。红灯亮时,过马路的人要停下来,站在路边等待;绿灯亮时,才可以过马路;黄灯亮时,要停下来等一等,如果已经走在马路上,就要加快脚步赶紧走到马路对面去。

2、带领幼儿玩游戏《我是汽车小司机》,巩固对交通信号灯的认识。

幼儿扮演小司机在马路上开车。出发前一起念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念完儿歌后,教师播放音乐《我是汽车小司机》,幼儿随音乐模仿开汽车的动作。教师分别拿着红、绿、黄三色信号灯。当教师举起绿灯时,幼儿嘴里发出“嘀嘀”声,继续开车前进;举起黄灯时,减速慢行;举起红灯时,停车等待。

3、阅读幼儿用书,或播放多媒体教学资源《怎样过马路尊安全》。引导幼儿判断图中行为的正误。

图一:红灯亮时,女孩拉着妈妈的手在斑马线后等待。

图二:红灯亮时,男孩挣脱妈妈的手自己往马路后等待。

图三:那还郭娜路是远离斑马线,走到了马路中间。

小结:路的时候除了要看信号灯,最重要的是要紧紧拉着成人的手跟着成人一起走。

活动延伸

红绿灯小班社会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游戏准备

1、比较空旷的教室。

2、录音机、音乐磁带《过马路要看看灯》。

3、红绿灯指示牌,布置有人行道和横道线等的马路背景。

游戏过程

一、听音乐“手拉手”歌舞入座培养幼儿欢快有表情地进行。

二、欣赏歌曲《过马路要看看灯》并熟悉歌曲内容。

1、老师弹奏乐曲一遍,让幼儿熟悉并感受乐曲。

2、老师自弹自唱一遍,让幼儿说说歌曲的内容,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及歌曲。

3、鼓励幼儿说说并动态表现歌曲的内容。

4、幼儿跟着老师唱一遍。

三、组织游戏。

1、出示红绿灯的牌子,让幼儿说说它们的用处等。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3、教师和能力强的幼儿示范游戏。

4、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幼儿形象性地进行游戏,从中让幼儿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游戏。

游戏反思

有趣的音乐游戏孩子们很喜欢,因此活动中他们的情绪一直很高,特别是第四环节“幼儿结伴游戏”时,个别幼儿在活动场地兴奋地奔跑。教师及时介入转移其行为,让他们看清交警的指挥手势及红绿灯。整个活动始终充满着自然流畅、轻松温馨的情感氛围。

红绿灯小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每年的三月份是我们的安全教育活动月,为了能让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我设计了这节安全教育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幼儿能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

2.通过游戏,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知道不乱穿马路,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3.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简单的交通标记,并能在游戏中巩固认识交通信号灯,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有关模拟游戏。

2.《巧虎我会看红绿灯》视频。

3.《去郊游》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感知

(1)观看《巧虎我会看红绿灯》的视频

(2)为什么巧虎差点被车撞到?

(3)教师归纳:巧虎没有注意看红绿灯,差点被车撞上。这样太危险了,以后我们过马路的时候不能玩耍。

二、看图片《十字路口》,体验交流。

(1)过马路是应该走哪里?

教师归纳: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2)十字路口有斑马线,行人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时候可以走?

教师归纳:过十字路口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3.小结:

巧虎在过马路时遇到了一些危险,你们知道怎样才能避免那样的危险吗?(幼儿回答后,教师用自编儿歌进行归纳:我和妈妈手拉手,一起走到马路口,红灯停,绿灯走,还要左右瞅一瞅。)

三、行为巩固

1.在情景模拟游戏“去春游”

(1)带领幼儿一边走一边根据场景提问,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场景一:人行道和车行道

师:前面有两种道路,行人应该走哪一种路?(人行道。)

师:行人应该注意什么?(靠右边走,不能边走边玩,特别是不能到车行道上玩。)

场景二:十字路口

师:要过马路了,我们应该怎么走?(找到斑马线,看清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

2.游戏:小司机。(播放音乐《去郊游》。)

老师出示绿灯时,小朋友开着自己的车子到马路上行驶。老师出示红灯时小朋友把车停下。

四、评价幼儿游戏情况,结束。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和幼儿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在导入时我采用巧虎的一段视频《我会看红绿灯》,幼儿能认真的观看视频,了解了巧虎过马路的经历,并能结合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讨论,幼儿的兴趣很浓厚。分析我班幼儿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他们对“红灯停,绿灯行” “行人要走人行道”的规则已经掌握的非常好了,于是,我决定把重点放在看信号灯过马路,具有初步的保护意识等,并把此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愉悦性情。!.快思.教案网出处!活动开始,我就以“小司机”的身份导入:“嘀嘀嘀,我是汽车小司机,请问你到哪里去?”走到一个小朋友的面前,如果他说出一个地名,就请他上车,游戏继续进行。当出现一辆长长的汽车的时候,我有突然出示一个“红灯”的牌子,“呀,这是什么呀?我们应该怎么做呀?”小朋友们纷纷说:“红灯停,红灯停!”“那什么时候才能走呢?”“等绿灯亮的时候。”“那让我们来倒记时吧,十、九、八、……”等“十”到的时候,“绿灯”出现,游戏继续进行。有趣的游戏,紧紧地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在游戏中,幼儿掌握了听信号做动作的要领。接着,我又换一种游戏的形式,让每个小朋友开一辆小车,这个游戏的要求就是:“不能跟其他车子撞,懂得保护自己。”游戏中,孩子们小心翼翼的开着自己的小车,绕着活动室,顺着一个方向开,不追不抢,俨然是一个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司机”。应该说,本次活动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让我领会到,上任何课,都不能生搬硬抄,要结合本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红绿灯小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认识红灯、绿灯及其作用。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简单的交通规则,增强幼儿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3、让幼儿知道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要注意安全。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交通挂图一幅。

2、红、绿色的实物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红、绿色实物,请幼儿说一说这是什么颜色、那是什么颜色。

2、教师引入颜色话题,并让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颜色。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很漂亮的画,想不想看一下啊,不过在看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老师有问题要问你们。”

2、教师出示交通挂图

(1)教师:“这幅画漂亮吗?这上面都有什么啊?”

(2)教师:“这上面都有什么颜色呀?”

(3)教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十字路口为什么有的车停下来了,有的车正在过马路呢?”(因为红绿灯)

3、教师总结:红绿的是来管理交通的,在十字路口,亮绿灯,车就能行走;亮红灯,车就要停止行走。

4、教师提示幼儿观看挂图中人。

(1)教师:“那行人过马路时应该怎么走呢?”(走斑马线)

(2)教师:“行人过马路也要看红绿灯,绿灯亮了,行人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红灯亮了,行人必须在马路边等候。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教幼儿读儿歌。

2、幼儿熟悉歌词后,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游戏。教师让幼儿在教师随意走动,老师念儿歌,当念到”红灯亮了等一等“时,幼儿赶忙跑到一边停下来;当念到”绿灯亮了赶紧走"时,幼儿继续行走。

3、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与拓展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黄灯,并简单知道黄灯的作用。(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附:

儿歌 过马路过马路,别慌张,注意行人和车辆。

红灯亮了等一等,绿灯亮了赶紧走,斑马线上别停留。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和幼儿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在导入时我采用巧虎的一段视频《我会看红绿灯》,幼儿能认真的观看视频,了解了巧虎过马路的经历,并能结合幼儿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讨论,幼儿的兴趣很浓厚。分析我班幼儿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他们对“红灯停,绿灯行” “行人要走人行道”的规则已经掌握的非常好了,于是,我决定把重点放在看信号灯过马路,具有初步的保护意识等,并把此融入到游戏之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愉悦性情。活动开始,我就以“小司机”的身份导入:“嘀嘀嘀,我是汽车小司机,请问你到哪里去?”走到一个小朋友的面前,如果他说出一个地名,就请他上车,游戏继续进行。

小班社会教案:好朋友教案 篇8

进入大班后,幼儿的学习欲望不断增强,为了更好地凸显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使每个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都能获得新经验,我关注到大班《学习活动》“我们的城市”主题中“寄信”的素材点。通过分析,我发现虽然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多元,但是“信”作为传统的交流工具却有它特有的内涵,其中包含了许多可供挖掘的教育元素,可以帮助幼儿提升阅读、思维、交往等多种能力。经过对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现状的梳理后,我借助前期绘本《寄给蛤蟆的信》的教学,引申出“好朋友的来信”这一学习活动,让幼儿利用原有生活经验,尝试阅读三封不同类型的信,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信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动目标

1.尝试阅读三封不同类型(文字、图夹文、图片和数字)的信,发现内容之间的关联,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初步感受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同伴间写信和读信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前听过故事《寄给蛤蟆的信》、课件、用A3纸塑封好的三封展开的信(文字、图夹文、图片和数字)。

活动过程

一、回忆故事,引出话题

1.(出示故事课件,见图1,帮助幼儿回忆情节)我们曾经听过一个关于“信”的故事,还记得吗?故事里谁给蛤蟆写信?信里青蛙对蛤蟆说了

2.小结:青蛙用写信的方式向蛤蟆传递了一份真情,蛤蟆读了信以后感到有朋友关心自己真是太幸福啦!

3.过渡:瞧,这是谁的信?青蛙收到的三封信里分别会写些什么呢?

二、分组读信,理解内容

1.出示三封信(见图2),提出分组读信的要求:四人一组合作读信。

2.思考:青蛙收到谁写来的信,信里说了什么?

3.幼儿分组合作阅读理解信的内容,教师巡视引导。

三、分享交流,集体读信(根据幼儿的选择确定先读哪封信)

1.出示文字的信(见图3):

(1)关键提问:好久不见是什么意思?蛤蟆在信中告诉青蛙一些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到哪里去,怎么样去?公园里除了可以放风筝,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亲爱的青蛙:

好久不见,我很想你。

6月1日儿童节的上午,我们乘地铁到公园去放风筝……

你的朋友蛤蟆

(2)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读信。

重点关注:好久不见、乘地铁、放风筝。

2.出示图夹文的信(见图4):

(1)关键提问:这封信里说了什么?蛤蟆和青蛙到哪里去了?什么时候去的?除了去东方明珠、中国馆,还可以去哪里玩?

(2)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和表达。

重点关注: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3.出示图片和数字组成的信(见图5):

关键提问:图片和数字分别代表什么意思?根据这些提示你能读懂信吗?蛤蟆想用这封信告诉青蛙什么事情?什么是化装舞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蛤蟆准备化装成谁?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青蛙你会带什么呢?

重点关注:什么是化装舞会,问号表示什么意思。

4.总结归纳:

(1)关键提问:这三封信之间有关系吗?信的内容之间有联系吗?信中说哪件事情要先做呢?你会写信吗?你觉得写哪封信最难?

(2)小结:蛤蟆写了三封不同内容的信,有的用文字,有的用图片和文字,还有的用图片和数字。

(3)能不能把三封信的内容组合写成一封信?

四、延伸

1.出示三封信组合后写成的一封信,教师示范读信。

2.小结:蛤蟆期盼着过“六一儿童节”,他想邀请好朋友青蛙一起过节,所以他写信把儿童节一整天的安排告诉青蛙。好朋友之间除了可以打电话、通过网络沟通,还可以用写信的方法传递心意。

3.幼儿人手一份由三封信组合后写成的信,尝试看信、读信,巩固读信的相关经验。

反思

这是一个原创的教材内容,在前期反复分析和调整中不断完善,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如下:

一、选准素材点,合理创编,贴近幼儿生活

选择这一素材点是因为《学习活动》中“我们的城市”主题下有关于“寄信”的相关认知点,因此借助了绘本《寄给蛤蟆的信》开展教学。虽然现在网络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发达,但是“信”作为传统的交流工具有其特殊的内涵,因此在大班幼儿临近毕业前以“好朋友的来信”为题开展学习活动,目的是引发幼儿对信的关注,对用不同形式写信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写信的愿望。活动开始部分师幼共同回忆,让幼儿再次巩固了对信的认知,为接下来的读信活动作好了铺垫。由于幼儿有前期对信的简单经验,因此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表现积极。活动中三封信展现的预设内容“去公园放风筝”“游东方明珠、中国馆”和“参加化装舞会”也都是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幼儿在读信中能更好地结合自身感受表达想法。

二、目标具体明确,过程落实积极有效

本次活动目标直接指向尝试阅读三封不同类型的信,引导幼儿发现三封信的不同。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绘本故事导入到分组读信,再到集体阅读理解,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在彼此互动交流(个别读信、小组读信、集体读信)中更好地理解信的内容,过程中还注重渗透“幼小衔接”的相关内容。如提问中不断出现“你能读懂信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等开放性的问题,以教会幼儿正确观察、描述的学习方法,通过不同的读信方式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做好积极准备。

三、关注幼儿的表现,随机调控把握分寸

活动中我通过提问和追问帮助幼儿理解信的内容,并随机做好调整。如幼儿分组阅读三封信的时候,我在第一时间发现幼儿在阅读文字的信时并没有感觉很难,幼儿的阅读能力比我想象得好很多。倒是幼儿阅读“图夹文”的信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及时调整集体读信的环节,调整提问顺序,将幼儿阅读较困难的图夹文的信留到最后一起讨论,这样的调整使课堂中教师推进的“序”更为清晰,在递进中逐渐给幼儿搭建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获得能力的提升。另外,幼儿读信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幼儿不会准确用“你、我”来称呼蛤蟆和青蛙,我立刻调整方法,用表演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人称代词。整个活动中我既关注全体幼儿,还注意让每个幼儿都有发言的机会,及时给予回应并做好归纳和提升。

四、多媒体利用恰到好处,使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小班社会、健康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懂得打招呼是一种有礼貌的行为。

2.愿意与主人打招呼,能大胆地说“早上好”、“再见”等礼貌用语。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我会打招呼》。2. 兔子胸饰、羊胸饰、大公鸡胸饰。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我会打招呼》,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打招呼。A. 教师出示第一幅图,提问:这是谁?在干什么? B. 幼儿看图,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C.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打招呼的语句:妈妈,早上好。(先个别练习,再集体练习)

D. 教师出示第二、三幅图,提问:小兔吃完早餐,兔妈妈牵着小兔来到什么地方?看见了谁?它会说什么?

E. 幼儿自由观察画面,大胆想象小兔说的话。

F. 教师鼓励幼儿说出打招呼的语句,并引导幼儿说:羊医生,早上好。公鸡老师,早上好。

G. 教师出示第四幅图,提问:兔妈妈要上班了,小兔高兴吗?它会和妈妈说什么?

H. 教师引导幼儿说:妈妈,再见。

I. 教师小结:这只小兔真有礼貌,会主动和人打招呼。你们会打招呼吗? 2.师幼共同扮演角色,进一步练习打招呼的语句。3.鼓励幼儿主动、大胆地与成人、同伴打招呼。A. 幼儿和同伴及老师打招呼。

B. 教师小结:你们真能干,会和很多人打招呼,希望你们每天在家和幼儿园里都能做个会主动打招呼的好宝宝。

快乐抱一抱

活动目标

1. 逐步熟悉同班小朋友,能叫出一些小朋友的名字。2. 初步学习与同伴在一起游戏。3. 体会与教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活动准备

1.能叫出班上部分小朋友的名字。2.幼儿已学过歌曲《碰一碰》。3.幼儿用书《快乐抱一抱》。活动过程

1.体验与教师自由抱一抱的感觉。

幼儿自愿和老师抱一抱,体验拥抱的感觉并会说:好开心。2.欣赏故事《抱抱小兔》。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提问:“故事里有谁?这些动物为什么要抱小兔?小兔被别人抱了,心里感觉怎么样?你想和小朋友抱一抱吗?” 3.回忆、体验抱一抱的感觉,知道和人拥抱是件快乐的事情。幼儿根据意愿选择小朋友抱一抱。4.音乐游戏“抱一抱”。教师和幼儿一起玩游戏。

教师:和别人拥抱是件快乐的事情。回家后,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幼儿用书中的《快乐抱一抱》,并互相抱一抱。

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 知道自己长大了,可以上幼儿园了。

2. 喜欢和教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3. 愿意开开心心上幼儿园。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里创设温馨的、相对独立的区角,如娃娃家、图书角、各种插塑区。2.幼儿已学会歌曲《我上幼儿园》。3.幼儿用书《我上幼儿园》。活动过程:

1.创设温馨区角,引导幼儿快乐的游戏。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角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教师巡视指导,并适当保存幼儿活动时的作品。

2.通过说说玩区角游戏的感受,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教师和幼儿一起参观小朋友的作品,教师:你们刚才玩了什么?开心吗?你是怎么玩的?幼儿园还有好多好玩的玩具,你还想玩什么?

教师总结:小朋友玩得都很开心,如果你们天天坚持上幼儿园,还有很多玩具等着你们来玩呢!

3.歌表演“我上幼儿园”。

4.集体看幼儿用书《我上幼儿园》、《快乐的一天》。(1)幼儿自主看《快乐的一天》,教师引导有困难的幼儿用手指指着图书画面看书。

(2)幼儿看完后,教师完整的讲述画面《快乐的一天》。

(3)教师: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让幼儿回家后和妈妈一起把你自己想说的话、妈妈想说的话记录在《我在幼儿园》上,回幼儿园后讲给大家听。

香喷喷的米饭

活动目标: 1.感受米饭的香、甜、喜欢吃米饭。2.乐意自己用勺吃饭。

活动准备:

1、普通电饭煲1只,大米少许,饭勺1只。

2、幼儿的小碗,小勺人手1份。

3、事先准备好烧熟的米饭适量。

活动过程:

1、通过“米粒娃娃变魔术”,引起幼儿对白米饭的兴趣。

2、引导幼儿感受米饭的清香。

3、幼儿品尝米饭,感受米饭的清香。

脸上的朋友

活动目标

1.知道五官的变化会产生各种表情,脸上的表情反映了人的内心情感。2.学习观察人脸部表情的变化。

3.体验快乐、难过等情感,知道快乐有利于健康。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可转动的“笑、哭”表情脸谱一张。2.人手一面小镜子。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观看“笑哭”表情脸谱,感知表情的变化。A. 教师分别出示“笑”、“哭”的表情,让幼儿看看娃娃怎么啦?什么事情会让娃娃笑?哭?笑和哭对身体有什么好和不好? B. 请幼儿照照镜子,看看笑时脸上五官的变化。

C. 教师:我们脸上的眼睛和嘴巴会变,我们高兴时,它就会变成笑的样子,生气难过的时候,会变成哭的样子,笑和哭都是常见的表情。2.教师请幼儿继续用镜子照照看看,体验表情的作用。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脸部的变化,知道我们还可以生气、发怒等表情,并请幼儿互相看看,说说。

3.教师叙述几件事,让幼儿体验感受,并摆弄五官。

A.教师讲述情景,幼儿用教师剪好的五官图片在脸谱上摆五官。

B.教师:人的脸上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情,我们可以从表情看出别人是高兴还是难过。高兴时,我们为之高兴,难过时,我们要关心、安慰他。

拉拉手,好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请你和我一起玩”等礼貌语言,邀请同伴和自己一起活动,游戏。2.感受同伴间亲密友好的关系,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

1.已学会舞蹈《大家来跳舞》。2.布置好班里区角环境。3.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通过边唱边跳《大家来跳舞》,感受朋友在一起玩时的快乐感觉。A. 师幼一起边唱边跳舞,感受和朋友拉拉手,抱一抱的友好感觉。B. 教师:和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开心吗?你还会和朋友做些什么事? C. 幼儿自由讲述。

1. 通过邀请朋友一起玩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A. 教师介绍区角活动。

B. 请几名幼儿尝试邀请同伴,教师引导幼儿比较、分析谁有礼貌,一起学学她,并学说“请你和我一起玩”。

C. 幼儿每人找到一个朋友,手拉手一起去一个区角活动。教师注意引导争抢或找不到朋友的幼儿。

D. 幼儿活动,教师巡回观察,及时表扬在一起愉快活动的幼儿。2.分享游戏活动的快乐,进一步感受同伴间亲密的友好关系。

做个好梦

活动目标:

1、愿意在幼儿园睡午觉。

2、知道长时间哭泣对身体不好,初步学习几种转移不良情绪的办法。

3、知道睡觉时不能蒙脸、吃手指、咬被角等。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做个美梦》。

2、音乐磁带《摇篮曲》、录音机。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看幼儿用书《做个美梦》。

2、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入睡习惯。

3、师幼共同讨论在幼儿园愉快入睡的办法。

小手动起来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练习并提高自我服务的能力。活动准备:

1.提供自我服务的材料。2.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小手”。

2.幼儿尝试进行简单的自我服务,感受自己的手能做各种各样的事。A. 教师:你的小手会做什么事?

B.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小手会做的事情活动。

C.幼儿自选一组活动材料,用自己的小手开展活动。

3.集体分享自己的用手做事或玩玩具的经验,愿意做力所能及的事。A. 教师:你们刚才做了什么事情?是用什么做的? B. 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刚才做的事情。

C. 教师:你们都有双能干的手,会自己穿衣、吃饭、画画。。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做,真是能干的好孩子。

D. 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安安全全滑滑梯

活动目标:

1、了解正确地滑滑梯的重要性,知道在游戏中保护自己。

2、在玩滑滑梯时能遵守游戏规则,和同伴友好地游戏。

活动准备:

1、事先与大班幼儿联系,让他们配合做好给弟弟妹妹的示范工作。

2、幼儿用书《安安全全滑滑梯》。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滑梯的正确玩法。

2、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方法玩滑梯的重要性。

3、幼儿自由玩滑梯。教师提醒幼儿正确的方法玩滑梯。

小图书,我的好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图书是用纸制作的特性,懂得撕、抢、扔会损坏图书。2.学习正确看图书的方法。

3.知道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懂得爱惜它们。活动准备: 1.损坏的图书一本,好的图书若干,废纸若干。2.幼儿用书。活动过程:

1.通过小实验了解纸的特性。

A. 教师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废纸,幼儿捏一捏、撕一撕后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B. 教师小结:捏一捏纸,它就会变形,撕一下,它就会破了。2.观察图书,了解图书是用纸做的,懂得撕抢扔会损坏图书。

A.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我们将书撕一撕、抢一抢、扔一扔,书会怎么样? B.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习正确的翻书、看书、借书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用书习惯。A. 教师出示一本受损的图书:这本小图书怎么会受伤?

B. 请个别幼儿示范翻书、看书,大家观察、讨论,知道要轻轻拿书、慢慢翻书,如果想看其它小朋友的书,要学会说:“请你借给我看看好吗?”或“我们换换好吗?”

4.引导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A. 幼儿坐在桌边,拿一本书,自己翻阅。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看书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B.教师小结:图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惜它。

层层高

活动目标:

1.知道人多时上下楼梯不能拥挤。

2.能够排队靠右一个跟着一个上下楼梯。活动准备:

1.在幼儿园某楼道布置小兔的家。2.请大班幼儿扮演兔姐姐。3.准备小礼物。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让幼儿尝试上楼梯。

A. 教师:今天兔姐姐要过生日,我们一起去为她庆祝生日吧!B. 教师和幼儿一起上楼梯,进入布置好的小兔家里。C. 教师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样上楼梯的。

D. 小结:上楼梯不要害怕,不要着急,眼睛要看楼梯,沿右侧一步一步向上走。E. 兔姐姐和教师一起表扬正确上楼梯的幼儿。2.创设情景,让幼儿尝试下楼梯。

A. 师幼一起讨论下楼梯的办法:手扶栏杆,沿右侧一步一步往下走。B. 教师请一个幼儿先示范,再请一组一组的幼儿下楼梯。3.再次尝试,巩固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

师幼一起上楼为兔姐姐庆祝生日,并请兔姐姐到班里做客。

小椅子,我来帮助你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地擦椅子的方法,双手轻搬椅子,懂得爱惜小椅子。2.坚持每天自己搬、擦椅子,形成初步的自我服务的意识 活动准备: 干净椅子和脏椅子各一张,水盆,抹布各一。活动过程:

1.观察比较干净和脏椅子的不同,引发为脏椅子变身的愿望。A. 引导幼儿观察干净和脏椅子的不同,幼儿观察后自由回答。

B. 教师:一张小椅子干净,一张小椅子脏了,脏的小椅子不高兴,我们来帮帮它吧。

2.幼儿学习有序地擦小椅子。

A. 教师出示小抹布,请两名幼儿示范擦椅子,大家观看。B. 教师小结两个幼儿擦椅子的情况。C.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擦椅子的方法。

D. 幼儿分组,和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擦自己的小椅子。3.练习有序地双手拿、放小椅子,懂得爱惜小椅子。4.鼓励幼儿养成坚持每天正确搬椅子、擦椅子的好习惯。

不露小肚皮

活动目标:

1.学会在整理衣服时将秋衣塞进秋裤里。2.知道腹部外露会受凉生病。

3.能够在教师的提醒下在便后及起床时整理好衣服。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不露小肚皮》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故事《小猴肚子疼》,引导幼儿了解露出小肚皮会受凉。教师引导幼儿看书,观察图片找出小猴肚子疼的原因。(早晨起床时急急忙忙,衣服没整理好,小肚皮露在外面受凉了,所以肚子疼。)2.幼儿尝试自己掖衣服。A.教师示范讲解掖衣服方法。A. 幼儿整理自己的衣服。3.游戏:“长高了,变矮了”。

A. 幼儿随着教师的口令踮脚做两臂向上以及两臂抱膝的动作。B. 游戏后让幼儿自己检查自己的秋衣是否仍旧掖进秋裤里。

老师爱我我爱她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教师的工作,体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2.通过制作心意卡,说温馨的话,师幼互相表达关爱之情。活动准备

1.事先引导幼儿观察本班教师的工作,如画画,教幼儿唱歌、跳舞、与幼儿一起做游戏,打扫卫生。2.面具。

3.幼儿用书《老师爱我我爱她》。活动过程

1.教师戴上面具,幼儿猜猜是哪个老师?

2.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知道老师很爱小朋友,初步产生爱老师的情感。A.教师:你们知道老师每天要做些什么事吗? B.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看到的老师在班里做的事情。

C.教师小结:老师每天要给小朋友上课、讲故事,让小朋友学习更多的本领;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让小朋友开开心心;小朋友睡觉时,老师要给你们盖被子;起床时,要帮助不会穿衣服的小朋友把衣服穿整齐。3.师幼互相表达彼此的情感。

A.引导幼儿大胆地表达对老师的情感,如“老师,我喜欢你”,“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我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B.教师发给孩子每人一张心意卡,幼儿制作后送给老师,师幼互相用语言和抱抱、亲亲等身体动作表达爱意。

新年的祝福

活动目标:

1.新年到了,知道自己长大一岁了。

2.通过制作卡片、送祝福等活动感受新年互送祝福的快乐,懂得关爱他人。活动准备:

1.制作卡片的用具,幼儿用书。

2.教师制作一个小礼盒,放有自制的贺卡。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测礼盒中的礼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A. 出示大礼盒,幼儿自由猜测。B. 教师展示礼盒中的贺卡。

2.教师送新年祝福,幼儿感知在过年时送祝福的快乐。A. 教师拿出一张贺卡,念贺词,让幼儿感受祝语。

B. 幼儿自由交流,了解过新年了,自己长大一岁了,所以老师要送祝福给小朋友。

3.幼儿在幼儿用书《新年的祝福》画面上绘制贺卡,并大胆送出自己的祝福。A. 教师提出制作要求。

B. 幼儿制作卡片,教师注意指导个别幼儿绘画,并询问幼儿贺卡想送给谁,准备对他说什么祝语。4.幼儿送贺卡,感受收到、送出贺卡时的心情。5.通过表演唱歌曲《新年好》,感受新年的快乐。

逛商场,我不闹

活动目标:

1、知道想买东西时要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不能大哭大闹。

2、懂得已经有东西不能重复购买。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表演。

2、小猫、小狗头饰各2个。

3、布置商店玩具柜台,里面装球、书、奥特曼、车等玩具。活动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回答。

2、观看情境表演,从小猫、小狗行为的对比中感知正确的行为。

3、继续观看情境表演,懂得改正缺点还是好孩子。

会说话的身体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主要的身体部位。

2、能创造性地表现身体的动作。

3、感受肢体语言的趣味性。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1个。

2、幼儿用书《会说话的身体》。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观察玩具娃娃。

2、游戏“我们也会这样做”。

3、游戏“超级变变变”。

我要上厕所

活动目标

1.能够在想要大小便的时候就赶紧去厕所,不尿湿裤子。2.知道当厕所人多的时候不争抢,有序如厕。活动准备

1.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幼儿参观和使用。2.教师将幼儿分为男孩组和女孩组。活动过程

1.幼儿听故事《小刚尿湿了》。

A. 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尿湿裤子了,会有什么感觉?怎样才不会尿湿裤子? B. 小结:尿湿裤子会让我们身体和心里都感到不舒服。2.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厕所。教师带幼儿参观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识别男厕所和女厕所的位置。分清小便池和便桶,知道男孩和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3.师幼共同讨论如厕的注意事项。

教师小结:想小便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如果厕所的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它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4. 教师组织幼儿上厕所,观察幼儿上厕情况

我会擦嘴巴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的擦嘴巴的方法。

2.吃东西后,能在成人的提醒下自己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嘴巴。活动准备

2. 玩具娃娃一个(脸上有一些饭粒)。3. 脏毛巾一条,干净的毛巾人手一条。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与幼儿交谈,引出话题。

A. 教师:这个娃娃叫丁丁,他吃完午饭后想和哥哥姐姐去散步,可是,哥哥姐姐不愿意和他一起去,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帮他找找原因吧!B. 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发现娃娃的嘴上有饭粒。C. 教师:我们该怎样帮助丁丁呢? 2.师幼共同讨论擦嘴巴的方法。

A. 教师鼓励幼儿说一说,并用小手做出相应的动作。

B. 教师小结:小毛巾手中拿,我把嘴巴擦一擦。上面擦一擦,下面擦一擦,小嘴角,别忘了,毛巾换面仔细擦。

3.教师以丁丁的口吻引发幼儿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毛巾擦嘴巴。A. 教师拿出一条脏兮兮的毛巾,“丁丁用了什么样的毛巾擦嘴巴?这样行吗?为什么?

B. 教师小结:擦嘴巴的毛巾一定要干净不然细菌会通过嘴巴溜到我们的肚子里,我们就会生病的。

4.幼儿再次练习用干净的毛巾擦嘴巴。

听话的勺子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勺子。2.愿意自己用勺子吃饭。

3.乐意参加游戏,能坚持游戏。活动准备:

1.小兔子玩具若干。

2.勺子人手一把,米少许。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兔子玩具,讲故事《兔宝宝吃饭》。A. 教师根据故事提若干问题。

B. 小结:我们在家、幼儿园都应该自己用勺子吃饭、不要大人喂。2.幼儿结合自己的日常经验,讨论怎样用勺子吃饭。A. 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拿勺子的? B. 总结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C. 幼儿练习正确的拿勺子方法。3.游戏“喂宝宝吃饭”。B. 教师介绍玩法。

C.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鞋子兄弟

活动目标:

1.知道两只鞋子不一样,有左右之分。2.乐意自己穿鞋,初步学习生活自理。活动准备:

1.制作鞋宝宝。

2.几双幼儿的鞋子,相关图片。活动过程:

1.出示鞋宝宝,引起幼儿听故事的愿望。

2.引导幼儿讨论并了解不穿反鞋子的重要性。

A.教师:琳琳的皮鞋穿反了,她是怎么办的?做的对吗?后来她的脚怎么啦?为什么会这样?

B.请部分幼儿尝试穿反鞋走路,并说出感觉。

C.教师小结:穿反鞋走路不舒服,而且影响脚的发育。3.学习正确的穿鞋方法。A.教师:鞋子兄弟在一起,相亲相爱不分离,头靠头,脚碰脚,亲亲热热真欢喜。

B.教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有两只放反的鞋子,让幼儿辨认。

C.幼儿尝试自己穿鞋子,教师鼓励幼儿一边穿鞋子,一边念鞋宝宝的儿歌.口渴了喝什么

活动目标:

1.知道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愿意在口渴时主动饮水。2.能区分白开水与其它饮料。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饮料盒若干。2.布置“超市”的游戏情景。3.邀请两名大班幼儿参与活动。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讨论,帮助幼儿对饮料外包装进行分类。根据教师要求把饮料分类,布置“超市”。2.集体玩游戏“逛超市”。

A. 幼儿自由在超市选一样自己最喜欢的饮料。

B. 教师请幼儿介绍自己购买的产品:买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买它? 3.师幼讨论,了解感到口渴时喝什么最解渴? A. 教师:感到口渴是和什么最好呢?

B. 幼儿观看大班幼儿的情景表演,知道白开水喝到嘴里很清爽,真解渴呀。C. 教师请口渴的幼儿都来喝白开水。

小班社会教案 篇10

1、会观察情景表演,初步理解表演内容。

2、学会用协商的语言与同伴交往,初步体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

准备:

1、各种实物玩具若干

2、事先请两位大班幼儿排练好情景表演

3、幼儿每人带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来

过程:

1、情景表演

师:“今天小明到丫丫家里来做客,丫丫准备了很多玩具,他们是怎样玩这些玩具的呢?“

(1) 合作玩娃娃家游戏。一个人当妈妈照顾娃娃,一个人当爸爸烧饭做事。

提问:他们是怎么玩的?怎么说的?(学说短句:我们一起玩好吗?)

(2)互相谦让共同玩(表演时用互相谦让的语言交往)

提问: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玩的?(幼儿学说情境中的谦让语言:请你把**给我玩一下好吗?好的,谢谢。)

(3)互相交换轮流玩

提问:他们是怎么说的?怎么玩的?(学说短句:你玩一会,我玩一会,我们轮流玩。我们换着玩好吗?)

(4)小朋友在玩玩具时可以合作玩、共同玩、还可以轮流交换着玩,这样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2、你玩我玩大家玩

请幼儿玩自己带来的玩具,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用礼貌协商的语言,与同伴交往,如:给我玩好吗?我们一起玩好吗?我们换着玩好吗?等等

小班社会教案 篇11

1、了解豆宝宝的外形特征,培养幼儿种植的兴趣。

2、种植并管理豆宝宝,培养幼儿爱护农作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罐子、豆宝宝(绿豆、赤豆、黄豆、蚕豆、白扁豆、玉米)、种植盆、种植工具、观察记录

(三)活动过程

1、引导观察豆宝宝的特征

(1)猜一猜罐子里是什么?

(2)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罐子里是什么?

(3)打开盖子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罐子里是什么?

(4)豆宝宝什么颜色?长得怎么样?叫什么名字?豆宝宝从哪里来?这些豆宝宝有些什么用?除了吃还可以干什么?(还可以种下去,长出更多的豆宝宝)

2、种植豆宝宝

(1)豆宝宝种在哪里?怎么种豆宝宝?(引导幼儿讲出种植豆宝宝的方法)

(2)教师示范种植方法。

(3)豆宝宝种入泥土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讨论。

(1)幼儿种植。

(2)选择自己喜欢的豆宝宝进行种植。

4、引发幼儿讨论

(1)怎么才能让豆宝宝长得好?

(2)要豆宝宝长得好,还需要什么?

(3)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豆宝宝?

5、观察记录

(1)记录:你种下了什么豆宝宝?种下了几颗豆宝宝?

(2)你们知道豆宝宝是怎样长大的吗?

上一篇:我的学校二年级作文下一篇:江西理工大学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