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2024-09-20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精选9篇)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篇1

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潘春福)2008.12.17

弹指间,为期两个月的国家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已经结束了。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接受了系统的培训,学到了许多知识。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又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两个月来对我的触动很大,感受很深。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周(10.12~10.17),是教育理论培训及专家讲座。培训的主题有《职业教育的学生观》、《中职学生心理辅导与调试》、《永康职校校长华康清的讲座》、《职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浙江省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职业教育论文撰写》、《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整合》、《改革开放30年与教育改革》、《职业学校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教学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钱景舫教授主讲的《职业教育的学生观》中谈到这样一个话题:我们的学生是差生吗?许多人都认为是差生,而且是双差生;许多学生不读书,成绩一塌糊涂。行为习惯差,违纪行为多。有些学生不接受教育等等。这些结论未必妥当。因为我们评判学生好差的标准可能有问题,受到唯智论的影响。这些看法有些片面,没有看到学生的其它方面。只看到表面,没有深入其内。只看到学生的今天,没有联系到学生的昨天、明天。差生是一顶帽子,戴在学生头上,不管对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我们的学生是同龄学生中一群有某些特殊的群体。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还比较严重,但是请不要有我们的学生是差生的概念,更不要有这种情绪。

有人会说我们的学生不是差生的话,那到底是怎样的学生呢?我们的学生是同龄人中比较弱势的群体,是现行中小学教育教学制度中的失败者,失利者,受害者。我们的学生智力正常,只是学习准备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继续学习的知识技能准备不足,继续学习的心理准备不足,不适应普教化的职教学习方式。我们要用多元智力理论来看待我们的学生。要看到我们学生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比如说我们的学生有向善向上的愿望。能学会他们想学的内容。动手能力强,做事爱动脑。不少学生在制作、体育、文娱方面有特长。有的学生讲义

气,肯帮助别人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走向成功呢?

1、正视现实,摆正心态,积极面对。

2、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些关爱、尊重、宽容、鼓励。

3、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依据培养目标,体现职业教育特色,适合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

4、摆脱普教一些不良影响,以职业教育新的理念和方法让我们的学生走向成功。在永康职校校长华康清的报告中,着重剖析了学生上课时“睡觉”问题、流生问题、解决学生的就业能力、如何进行教学和评价机制的改革等问题。谈到学生的就业情况时,许多学员都有同样的感受,学生就业率都比较高,但就业的巩固率却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适应不了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所以许多学生就业后被退回来或自己跑回来的学生都比较多。华校长说:“我们要培养学生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本领”。教学及评价机制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能挺起胸膛,昂首做人。所以我们要以人为本,调整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内容要有鲜明的特色,加大校本教材开发力度,选用企业所需要的知识、学生所喜欢的知识。

第二、三、四周(10.20~11.7),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验。先后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技术》、《PLC技术与应用》三门课程。通过学***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拓宽了知识面。在此期间还进行了教学技能培训与训练,大家互相探讨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策略。

第五、六周(11.10~11.21),是PLC实训和电气系统调试实训。通过实训,强化了前三周的理论学习,提高了专业技能。11月21日去杭州市电子职高参观调研。杭州市电子职高学校面积只有33亩,班级数有45个,在校生2000多人。专业只有计算机和电子两大类。但是该校2005年就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校。计算机专业是国家级示范专业,国家级紧

缺型人才实训基地。电子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学校取得如此娇人的业绩与该校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分不开的。电子职高的教学理念可以总结为三句话:

1、尊重学生选择,帮助学生成长,期待学生幸福。

2、专业教学:课堂教学场景化,学习信息多样化,理论传授体验化,技能训练协作化,作业设计项目化。

3、专业建设:培养目标企业化,课程设置行业化,教学手段实训化,教师技能专门化,学生学习学分化。

杭州市电子职高和我校一样,升学、就业两手抓,真正做到升学有望、就业有路。电子职高高考班的升学率一直都比较高,这也是吸引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去就读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七、八周(11.17~12.5),在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实习。在实习期间参观了各个生产环节,学习了企业劳动纪律、车间5S的管理制度、光机电一体化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天煌企业的劳动纪律比我们学校的纪律更具体、更全面。其中的有些条款也可以用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5S管理源自日本,它的定义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因它们的日语发音罗马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均为“S”,故称为“5S”。天煌企业实施5S管理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一尘不染,有条不紊,舒服明亮的工作环境,造就一支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素质的职业队伍。从而促进企业的质量管理,效率管理,安全管理和生产等各项工作。我们学校有许多实验室、实训车间,也都可以引入企业的5S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接轨。使学生实训管理与企业管理零距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对光机电一体化电气控制系统的学习,我学会了组装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触摸屏的使用,了解了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的程序结构。学会了欧姆龙PLC软件的使用。

两个月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环节达到了一比一的比例,收获很大,考取了维修电工技师证。表现突出被全国重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评为优秀学员。成绩已经属于过去,我将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环节中去,为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篇2

一、加强专项资金的筹措, 科学合理进行资金配置

1. 加大筹措力度, 力求多渠道筹措资金

国家骨干校建设项目资金投入预算是在项目申报时就已明确且经过反复论证合理筹划, 并明确建设经费的使用方向和范围。骨干校建设需建立健全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调控为辅的筹资体系。

2. 坚持科学合理安排资金, 保证专项资金重点投入

统筹兼顾、科学合理的安排资金, 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是骨干校建设的重要保证。坚持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讲求效益的原则;坚持科学预算、公正透明、专款专用的原则;牢固树立节约为本的思想, 少花钱多办事, 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的原则, 确保骨干校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强化专项资金预算职能,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作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控制工具, 全面预算管理已被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中。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中, 为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支出、实时监控进度、绩效考核检查、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尤为必要。

一是建立健全预算分级管理机制, 形成财务部门全面预算管理、项目组细化预算管理、职能组预算执行的管理模式, 保障以全面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高效运行机制。完成国家骨干校建设全面预算的编制及执行工作。

二是构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资金预算体系。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资金实行总预算, 并按资金的来源 (筹集渠道) 分设中央财政投入资金预算、地方财政投入资金预算、行业企业投入资金预算、学院自筹资金预算。严格按专项资金的用途预算支出, 即:中央专项资金用于实验实训设备购置部分的经费一般不超过中央专项资金总额的50%;用于师资队伍建设部分的经费一般不超过中央专项资金总额的15%, 其中1/3可用于聘用行业、企业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其余的中央专项资金用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地方财政和项目院校必须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 其中用于聘用行业、企业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的经费原则上不低于中央专项资金。

三是指导各子项目组完成年度全面预算, 组织分解、落实各子项目及细分项目年度全面预算等。各子项目及细分项目等负责人将全面预算分解到子项目建设的最末级单元, 细化到人, 量化到建设活动各环节, 形成责任到人, 人人有指标, 事事有预算的精细化的预算管理项目机制。

四是把子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纳入到财务管理体系之中, 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资金流向, 全面实施预算执行进度分析, 增强预算控制的针对性及科学性, 对大额费用进行效益分析论证, 对专项费用专项研究,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运用内部监督制度及措施, 形成全方位的预算运行监督管理格局。

三、严格专项资金审批报销程序,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 审核项目资金支出

财务部门及项目建设小组按照建设项目内容设专账, 并根据建设方案及细化资金预算设明细账, 建设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能够按建设子项目及资金来源记账。严格规范项目经费审批报销流程, 规范资金使用范围, 严格审核原始凭证, 定期汇总、分析、公布, 实时跟踪项目资金的执行进度和使用情况, 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规范、科学、有效。通过单独设立账簿进行核算, 保证专款专用, 专账管理。

2. 严密会计账务处理体系

为反映不同来源及跨年度的专项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 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专项资金通过“拨入专款”核算, 下设“中央财政投入资金”、“地方财政投入资金”、“行业企业投入资金”、“学院自筹资金”;专项资金支出使用五级科目明细进行核算:一级科目“专款支出”, 二级明细科目“国家骨干校支出”, 三级明细科目“重点专业、专业群及其他项目”, 四级明细科目“实验实训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校企合作、专业群建设”, 五级明细科目为三级子项目, 而且根据资金来源设置辅助核算。通过报表系统, 设计了骨干校建设经费预算及实际支出和经费结余情况, 提供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 从总体上把握骨干校建设的节奏, 保证骨干校建设顺利实施。

3. 实行子项目负责人制

通过资金审批程序规范化达到项目资金使用范围权责清晰、责任到人, 每笔资金严格按照项目建设方案和项目建设细化预算使用, 保证资金的使用计划经过详细论证, 并经国家骨干校建设办公室复核, 经主要财务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4. 规范财务开支审批报销程序

特别是在审批环节, 财务部门要对建设项目提交的资金申请进行评估, 将项目审计前置, 并提出资金使用计划。在报销环节、使用部门要实行两支笔签字, 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安全。

四、加强内部财务运行监督, 保证专项资金的效益性、安全性

1. 保障实施, 加强国家骨干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监管

(1) 建设资金来源多样性。骨干校建设专项资金分设中央财政投入资金、地方财政投入资金、行业企业投入资金、学院自筹资金, 面对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侧重点不一的建设要求, 使得学院建设专项资金的使用较之其他专项经费更加复杂, 资金监管难度加大。同时, 骨干校建设的探索性也增加了专项资金监管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2) 建设资金使用阶段性。按照骨干校建设方案, 骨干校建设工作历时3个财政年度。期间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项目建设资金在筹集、预算、申请、使用、核算、绩效评价等环节由于各项目参与人员在经验、参与度、认识能力上的差异, 使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不可避免的成为财务监督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

(3) 项目建设创新性。骨干校建设本身要求在示范性院校建设的基础上具有不重复性和创新性。因此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监管需结合项目建设管理发展动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监管工作方法。

2. 落实措施, 强化国家骨干校建设专项资金监管

(1) 健全监督制度, 保障监管工作全面实施。古人云“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依法监督是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 只有通过健全法律法规的形式把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的有关制度确定下来, 才能使资金的监督审计做到有法可依, 因此需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使建设资金的监督工作实现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形成用制度规范项目建设、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理资金的机制。

(2) 对建设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定位关键点, 全面落实建设资金管理和监督, 建立财务监督的长效机制。完善骨干校建设资金的财务评审和监督。事前评审、事中跟踪审计、事后效益评估。增强项目建设资金规范使用的透明度, 保证各项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

(3) 完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监督体系。骨干校建设院校需成立专门的项目建设办公室、项目建设监督办公室两个办公室, 组成专项资金保障小组, 制定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使用的具体实施方案, 保障项目建设进度。从而形成资金统筹管理、项目负责、部门监控的资金使用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庄明来.会计信息化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我院顺利通过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验收.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4) .

[3].王毅, 杨贵泉.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中国教师, 2008 (10) .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篇3

重大。

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任务

1.办学体制机制创新

促进政校企深度合作,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2.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人才,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及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和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

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对教师的要求

骨干高职院校对师资队伍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三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90%;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三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这样严格的要求源于骨干院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把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就对任课教师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具有职业经验

教师必须具有职业经验,了解企业背景,熟悉工作过程,掌握工作要求和质量标准。

2.具有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

教师要有课程开发和整体设计能力,能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于教学、具有教育价值的学习内容,并通过整体教学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到工作过程中去。

3.具有跨专业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需要有跨专业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教学的组织、引导、咨询和评价能力

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

教师具有以上素质和能力是骨干院校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和重要保证,具有这种素质和能力即具有双师素质。

三、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与师资队伍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其有一支要求严格、富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分不开的。我国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要走向成功,师资培养也是关键。双师素质的教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除了必须具备普通高校教师所必备的职业道德、文化、心理和能力素质外,更应具备技术型人才的各种能力素质,也就是说,与普通高等院校教师相比,知识储备更为全面,专业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能力更高,相关常识和知识面更广。对这样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或培养也需提出特殊要求。

1.政策与制度支持

制定双师素质的教师培养和专兼结合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

(1)引进政策。要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制度,新进专业教师应具有一定年限的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制定完善企业和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的措施等。

(2)培养政策。制定完善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在企业建立一批专业教师实践基地,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执教水平。

(3)鼓励政策。制定确立职业教师社会地位的政策,由政府和社会予以认可,使职教老师这一职业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和尊敬;建立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聘任与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制度;制定鼓励职业教师联合企业开展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的政策等。

2.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

(1)引进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一是直接招收研究生,其应有教育学、教学法等师范类知识,并到企业接受实践锻炼,具有一定年限的行业企业实践经历。在原来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实践和技师资格的训练,以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从而尽快成为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二是从企业、产业部门引进一批具有工程系列中高级技术职称、有多年一线技术工作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技术骨干做专职教师。

(2)大力加强在职教师技术能力的培训。在职教师由于一直工作在教书、授课的岗位上,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往往缺乏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提高在职教师的技术能力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走出去,下企业拜师学艺。通过跟师傅学习,听取老师傅们的一些经验之谈和自身实习,既可以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理论授课内容的实物及应用特点,还可以了解到企业在实践中哪些知识需求较多,有利于提高今后授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为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请进来,聘请专家来校指导。聘请企业、行业或其他高职院校的专家来校传授经验,进行指导培训。通过专家授课,互动交流,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三是多合作,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教师主动联合企业开展企业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通过相互合作达到实践技能提高的目的。

3.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聘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双师结构化的一种有效措施。从生产一线选聘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经过培训后做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采用这种请进企业精英的办法,建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可加快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的形成,优化团队整体结构,同时又可对在校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这种方式对加强在职教师的技术能力是快捷有效的。

4.培养职教师资的团队精神

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团队精神,导致教师的教学效能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有时也需要几位教师联合承担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有良好的合作能力。而教师的团队精神可以通过培训、建立良好的机制、加强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途径进行培养。

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会有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和一流的教学质量。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担落在教师身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是骨干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引领和带动全国职业教育师资的建设工作。

(作者单位:董晔,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篇4

袁会芝

2012年6月10日到9月1日,我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在河北师范大学举办的《学前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在近三个月的培训时间里,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进行交流,能得到名校名师的谆谆教诲,聆听了专家精辟的讲座,学习了名师的教学方法,观摩了同行精彩的说课比赛,参观了重点示范学校。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知识,吸收了各示范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受益匪浅,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培训期间,学校严格考勤,保持学习纪律,保证学习效果。学校制定了详细的研修计划。我们也认真填写了研修日志,收集了课堂资料。这些将会是我一生受益的宝贵经历和财富。它也将会是我日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前进和提高的垫脚石。现将近三个月来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设置的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的合理,我在这次只是海洋的畅游中,反复吸收养分,在学前专业建设、早期教育、心理状况分析、实践活动以及综合研修等几大方面都有较大收获。

1、学前专业的建设

在这一方面我们主要学习了王玉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刁哲军《加强专业建设 提高培养质量》、周志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董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张振平《我国学前专业现状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禹天安《中等职业学前教育专业突出“技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蔡辰梅《如何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等专家讲座。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感受到了国家队学前专业的大力支持,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明白了只有制定一套优化的培养方案和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任教师队伍和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取得一批高水平教改和教研成果;建立一个能反映学生培养质量的特色标志,每个建设周期实现一次质的飞跃。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早期教育

在学前儿童的教育方面通过李树清《中国早期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张丽霞《蒙台梭利教育》、王宏芳《让孩子慢慢长大》、葛东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等老师对相关内容的讲解,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了解了我国早期教育的现状以及与国外早期教育的差距,了解了蒙氏教育、华德福教育以及奥尔夫音乐的教育理念和各自的特色。明白了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在于要求孩子学到多少理论知识,而是在于让孩子通过活动去感悟知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心理状况分析

通过赵献梓老师《学与教的心理学》、王芹老师《幼师学生心理与适应教育》、杨会芹老师《学前心理学专题讲座》、《常见心理异常表现及鉴别》等知识的学习,了解了人在不同心理状态下外在行为的一些表现,在教育中,通过这些表现,我们可以正确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个别的差异及时的给予心理指导和帮助,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做出正确的引导。

4、实践活动

我们首先被安排在河北师大二幼见习,在此期间我们旁听了他们奥尔夫音乐、语言、科学、健康、综合等各方面的课程。通过听课,看得出他们每一位幼儿教师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老师们单膝跪地给孩子们讲课,拉近与孩子的距离;他们采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让孩子们更易理解;他们抓住幼儿的发展特点,用游戏的方式去强化重点。在听课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思维中班的一节语言课《狐狸先生的帽子》,这堂课是郝老师上的。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根据画面内容,推测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大胆表达的能力。

3、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郝老师先以去动物园为引导,让孩子们的思维进入大假定的环境中。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老师配以相应的动作,形象生动,学生积极参与。讲故事时并不是完全按照图片顺序进行,而是偶尔跳过一张图片,让孩子们看着自己手中的图片模板,拼出中间的图片,想象中间的故事。并抽部分同学来讲述自己想像的故事情节。有的孩子能看着图片,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整的讲出故事情节,有的语言甚至是我们没想到的。孩子回答完问题以后给予及时的鼓励。对于回答不太合乎情节的并不直接否定。在整堂课中,老师调动了全体孩子的积极性,体现了幼儿活动的主体性,不仅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的完成了预定的活动目标。听了郝老师的课后,我才见识到了什么叫做能力,什么叫玩中学。玩中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因为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只是渐渐缓慢的发展,想要抓住幼儿这一特点,真是不太容易。

之后,我们分别到了以冯氏教育为指导的一多宝贝早教中心、一蒙氏教育和奥尔夫为特色的快乐源泉幼儿园、国际化的丑小鸭幼儿园以及成长快乐幼儿园等地方见习,在这些园的活动过程中无不显示着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准和专业素养。其中丑小鸭幼儿园的那一堂纯英语的活动课程,我相信给我们所有在场的老师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整个活动中全英语交流,孩子们和老师对答如流,见此情景,我们不得不感慨,这需要多少知识的积淀啊!

5、综合研修

学习期间上交三千字以上的教学论文、自制教学课件、每日写研修日志、准备汇报表演、做好实践反思、根据各校实际情况进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规划等等,这些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非常的认真,也非常努力,所以,这个过程既辛苦,收获又最大,能力提高也最快,本期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是中职学校的学科带头人,部分还是领导,大家对职业教育都有相当的了解,为此,河北师大特意安排了学员在课上交流心得、组织学员进行说课、实践期间组织学员评课,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探讨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前景,职业教育在各地的现在,职业学校目前面临的新问题呵难题,学前教育专业发展方向及探索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过程中取得的新经验,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又增强了克服困难的决心。

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但是带给我们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是打开陈旧思想,释放无限思绪的钥匙,它让我知道自己知识面和技能存在很多的不足,今天开始我们心中永远亮起一盏明灯,指导我更加努力去探索,培训没有真正的毕业证,因为今天的结束就是明天努力的新起点。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篇5

一、学院简介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英文简称IVT)是为配合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更好地服务区域外资企业,由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先生提议,于建立的一所新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月,才从老校区搬迁到现在的新校区,新校园毗邻科技园、产业园以及入驻高教区的十多家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校在整体布局上体现“教学工厂”的理念,单幢楼纵向体现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楼群的平面布局呈现产业链的内在关联,也就是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整个校园设计,代表高职发展的最新概念。

二、教育理念

自12月创立以来,学院借鉴新加坡、德国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职教经验,确立“用明天的技术,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以股份制办学、校企合作、国际交流为特色的办学风格。

培养定位――外企灰领

办学模式――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做教一体

学习模式――工学结合

苏州工业园区有很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他们的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面向园区市场,所以学院培养定位就是外企灰领,他们学校门口打着一个大的广告牌,上面写着:在IVT快乐学校,到外企体面工作,在天堂苏州优雅生活。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唯一一家民办的、股份制的高职院校,他们的股东不仅仅有学院的领导,很多企业都是学院的董事,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像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德国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BOSCH)、芬兰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苏州分公司(NOKIA),他们把利益捆绑在一起,管理和建设学校就是他们的权利和责任。有了这样一个机制,所以在办学模式很容易做到校企合作,学院有100余间校内实训室都是和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合作共建的,有了这些优质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他们教学模式、学习模式上也容易做到做教一体、工学结合。如精密工程系也就是数控系的一楼就是一个大的工厂,叫依维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公司的老板就是他们第一届的学生,他在学校学习时,被送到德国工学结合2年,回国后自己就创业,现在一年的产值多万,平时就是个工厂,但是学生按计划来实训他们就要无条件的让出设备,这时他们的工人师傅就是实训指导教师,这样构建了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左图是学院的善强院长与芬兰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的老板签订校企合作的仪式。右图是学院与企业进行定向培养的仪式。学院经常对企业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他们的培训是不收费的,但企业必须把培训的标准告诉学校,这个标准就是无价之宝,可以把标准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样真正做到培养内容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三、数控技术培训

数控班在培训内容上以针对性、实用性为重心,整体培训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1、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

学院为培训班聘请专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讲座,我们通过《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职教师如何有职业幸福感》等高质量的讲座学到了不少有关职教理论的新知识,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急于应对的问题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特别是每位主将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教育的热爱对事业的激情及对学生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有关职业教育精辟的讲说将会对我将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专业理论知识学习

这次学习,我们共学习了5门课程,按照学习的顺序分别为:数控车,UGCAD、加工中心、UGCAM,测量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各位教师的精彩讲解都应用了多媒体教学,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它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使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系统的学习和提高。在学习中通过师生互动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收集了许多信息,吸取了许多经验、技巧,收到了多方面感悟,收集了一些技术资料,部分解决了教育和教学中技术资料缺乏、资料不全等问题。

3、加强实习实训学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实践内容有:数控车,加工中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员学习并熟悉机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整个过程。培训期间企业实训有:依维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奥图特股份有限公司,鸿鑫设备制造厂。通过实训比较熟悉的掌握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了解现代企业生产状况,数控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用人需求的信息,加深了对学校教学和企业实际联系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丰富了实践经验。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篇6

培训总结

二十一世纪呼唤高质量的教育,在教育竞争、知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师的挑战也日益增强,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走在知识的前沿。唯有不断的学习,在最短的时间里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成为专业技能过硬、教学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这才是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的奋斗目标。

本人有幸参加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计算机应用专业培训。衷心感谢教育厅为我们创建一个学习专业、提升能力的平台,同时感谢新疆农业大学的全体培训老师,感谢他们的精心传授。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认真的做好听课笔记,深入地钻研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有许多收获和感触。

一、学习内容

1、专业教学能力模块

2013年5月19日至6月1日,我完成了专业教学能力模块的学习。在这15天里,新疆农业大学的专家介绍了市场调研的基本流程和调研方案的拟定的具体内容,以及调研报告的书写方法;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如何对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归类为行动领域,对行动领域进行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专业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如何就工作任务分析和教学分析的结果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如何确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时间,也就是将行动领域上升为学习领域,即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

2、专业核心能力模块

6月3日至7月14日进行了专业核心能力模块的学习。专业核心能力分为四个子模块:

子模块一:整机组装与维护

主要内容有主机配臵与组装、计算机组装操作规范;笔记本电脑拆卸与组装、笔记本电脑及各部件的性能指标、笔记本电脑组装操作规范;计算机维护与性能优化、系统维护和优化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等,分析与排查故障。

子模块二:图像处理Photoshop

主要内容有Photoshop的安装及使用,如何制作车体广告,海报,各类卡片制作。

子模块三:flash,dw软件应用

主要内容有如何使用flah和dw进行静态网页制作。

3、顶岗实习模块

2011年8月23日,由学校组织去了印刷厂及位于红旗路的电脑城,听取了有关企业带头人的演讲。

二、学习体会

1、通过专家讲座打开了思维,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搞好和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更加充满信心。说心里话,在以前的教学中,我还真没有想过怎样教好一门专业课。通过这14天的学习,我的专业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极大的转变。

2、通过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讲授和实训操作,提升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中职专业教师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本次培训中,包括我自己在内,由于长时间缺少再学习的缘故,发现部分老师的专业知识非常缺乏,很多教师计算机专业核心知识几乎一窍不通,同时很多老师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表现出的反应往往比较迟钝,所以要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多组织进行培训再学习。利用假期将专业老师送到企业进行相关知识的实际训练,再平时更要与一些企业联系,让专业课教师在没有课的情况下参与企业的生产和技术中去,与企业生产和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3、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了解企业所需人才及岗位的工作流程

这次到企业实习,使我们深入到企业一线,实实在在接触到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工作环节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有效提高了教师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师业务操作水平;另一方面,真实、鲜活的实践内容,为教学积累了大量素材,引起了教师对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思考,也为教师以后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建议

1、在培训中计算机专业只有“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两个方向,建议还要细分多个专业方向。

2、对于参与培训的老师所具备的条件一定要严格按照中职专业教师培训与考核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核,尽量不要跨专业培训。

3、参与培训的老师既然能克服困难参加80天的培训,那么就不要抱着来混的心态,必须认认真真学一点东西。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篇7

关键词:项目化管理,特性,意义,过程

0 引言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提及项目管理,人们常常会把它理解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其实这只是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运用,而项目管理并不只针对哪个专业领域,是一种通用的管理方法。项目化管理是从项目管理的逐步深入中发展起来的,是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和运作活动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手段,是目前企业管理的一个创新。

1 项目化管理的特性

项目化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它从具体任务出发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沦,对项目从投资决策到结束验收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1)项目化管理是直接面向目标的。实行项目化管理的活动要有具体而又明确的目标,凡涉及到有确定完成期限的、确定预算的活动均可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是直接面向目标的,在项目化管理中,多实行目标管理。(2)项目化管理更关注资源的整合。项目化管理是一个涉及到跨部门,跨专业合作的活动,是以多项目并行的方式组织工作的一种形式。(3)项目化管理更强调团队的合作。项目化管理是一种复合管理,需要各方面的人员临时组织成一个团队,团队全体人员要综合运用包括专业技术、经济、法律等多种学科知识,步调一致地进行工作。管理者要具有多种综合管理能力,通过团队整合力量,将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运用于管理实践。

2 在骨干校建设中运用项目化管理的意义

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将成为项目。项目就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大到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小到办一个晚会都是项目。2010年12月6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文件,公布了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名单。我院被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的骨干校建设也是可以作为一个项目来进行项目化管理的。(1)运用项目化管理能够更有效地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项目化管理最根本的目的是在确保时间、技术、经费和性能指标的条件下,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预定目标。有利于在确定的时间内解决重大问题、重点问题。骨干校建设作为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项目化管理来保证完成。(2)运用项目化管理能够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执行力降低执行成本。项目化管理所采用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柔性,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部门间工作的冲突,增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使管理更加灵活高效,大大提升了管理的执行力。学院的骨干校建设就是需要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整合人力、财力、物力和其他相关的资源来完成。(3)运用项目化管理能够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释放人的能量。学院的骨干校建设通过项目化管理,实行以项目团队为基础的绩效考评和奖励制度,能够充分调动项目组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用较少的人完成较大的活动。

3 在骨干校建设中实施项目化管理的过程

在国家骨干校建设中运用项目化管理需要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也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实施项目化管理要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它包括启动、计划、执行、控制、结束等五个阶段。

(1)启动阶段。首先由院长、副院长、系(部)主任及相关项目管理专业人员组成项目委员会,项目委员会负责项目的评估、论证、验收及项目经理的任命。接下来要成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成员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组成。在项目团队中要加入业务专家,工作中专业引领是至关重要的。最后还要建立一套独立的项目化管理的运作体系。(2)计划阶段。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计划的制定。科学的规划是项目成功的前提,各项目部要做出明确而具体的行动方案,方案要思路清晰、计划周详、统筹兼顾、全面部署,把各种资源合理地搭配起来。项目计划应包括:项目团队成员、资源配置、资金预算、工期进度和验收标准等。(3)执行阶段。项目经理要按照项目管理的程序和文件,将重点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岗位,按照专业分工进行目标指标责任管理、成本指标管理与专业管理。同时,院长领导下的项目委员会的常设管理机构项目办公室按照项目管理文件体系和项目部制定的项目计划运用技术工具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和协调,并协助项目经理对各项目进行管理。(4)控制阶段。各项目部要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按照项目管理文件体系和项目计划,对进度、成本、质量、变更等方面实行控制责任制。对进度的控制就是要按时完成建设任务;成本控制要核定详细的经费清单,同时实行积极的激励制度;质量控制主要是监督项目的实施,将项目的结果与事先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其存在的差距;变更控制就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可能遇到的环境变化有所准备并及时做出必要的应对。(5)结束阶段。项目委员会负责对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项目工作的完成必须达到下面四个要求:即达到预期的绩效、在费用成本和预算约束范围内、必须按时完成、符合既定的工作标准。项目委员会可定期、不定期的举行项目协调会和项目验收会,随时对项目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纠偏,并对项目间的冲突进行调解,优化资源配置。对于验收完成的优秀项目团队应依照相关规定给予奖励。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化管理会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运用。正如英国Rodney Turner教授所言:“到21世纪,基于项目的管理方法将会逐步替代传统的职能型直线式管理理论,几年后所有的组织都将采用扁平的柔性组织架构,以替代旧式的官僚等级结构。”

参考文献

[1]李文,李丹,蔡金勇.企业项目化管理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付强,沈川,蒋峰.有效的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篇8

关键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本土化

0.引言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培养应用性人才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发挥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校内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时,地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又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元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给地方高职院校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娄底职院)于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专家评审,确定的首批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区域优势、自身特点来实施本土化的校企合作,是骨干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1]。

1.实施“校企合作”本土化的意义

1.1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的专业发展提供信息

在高职院校与本地企业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到一线人才的需求情况,娄底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及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开发及课程体系建设,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1.2有利于校企之间的研究开发、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

地方职业院校实施本土化的“校企合作”能极大的整合区域内的科技信息,建立高效、开放、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能尽快的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最终增强科技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服务娄底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1.3有利于提升“两型”社会的建设水平,促进娄底经济跨越式发展

娄底市作为以“长株潭”为核心的3+5城市群建设中的一极,在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规划纲要上提出了“数字娄底、工业强市”、“后发赶超” 的口号。实施本土化的校企合作能将区域内的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是加速娄底“后发赶超”,促进娄底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2.娄底职院实施校企合作本土化的现状及不足

2.1校企合作的现状

娄底职院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按照基于“工作过程,能力本位”的思路与本土企业进行了大量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2+1”的教学模式。学院现有开设了制造、资源、电子信息、土建、财经等大类34个专业,建立了覆盖所有专业的15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学生前2年以在校学习为主,第3年在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学生在顶岗学习过程中,具有员工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使企业的实际技能学习与校内学习有机结合,即是对校内所学知识的检验,更是实现能力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2.1.2 “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培养方案,真正施行订单培养。如“佳和订单班”是畜牧兽医专业与湖南佳和农牧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实行 “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毕业生100%对口就业;又如“东宝订单班”是软件技术专业与深圳市东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的,采用2+1学制,学生在校学习2年,在公司实习1年,毕业后即可成为公司员工。培养信息管理系统开发、3G手机软件开发方向的专业技术人才。

2.1.3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在校企合作中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娄底市翔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在校内共建了娄底职院驾校,不仅可以提供驾照培训,更是学生进行汽车电器原理、汽车维修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一体化现场教学及实训场所。

2.1.4为地方提供专业服务。如畜牧兽医专业用学院的优质畜禽饲养管理、宠物养护及疾病防治资源,为娄底市养殖公司、养殖场、宠物店及养殖农户提供专业服务。

2.2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娄底职院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2.2.1校企合作的侧重点没有与区域经济特色相适应,没有强调自身区域的稀有资源性,校企结合流于某些比如签协议、挂牌、赞助等形式。如學院的1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中,各专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IT类、农林畜牧类专业,而会计电算化专业至今都没有由本地企业所提供的稳定实训场所。

2.2.2校企合作的形式单一。目前,娄底职院的校企合作采用企业赞助方式比较多,但没有在行业内组合、形成集团化特色,大多数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还停留在初始建设阶段。

2.2.3校企合作没有适时结合本地经济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企业和服务实体,形成服务地方特色的多渠道、多层次、结合自身优势的校企合作。据2014年娄底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发展农机、煤机、电子陶瓷、高级硅砖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基地。但在娄底职院的34个专业中,建筑类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呈现一枝独秀的发展趋势,学生规模占全校生的20%以上,也是办学最成功的专业,这种现象与学院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显得不协调。

3.实施校企合作本土化的应对对策

3.1专业发展方向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应体现其专业特色、办学特色和区域特色。本土化特色反映在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合的层面,也反映在办学模式、服务对象与性质等方面,不仅要校企合作,而且要探讨怎样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或间接融入企业的经营与建设之中,职业教育获得企业的认可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娄底承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辐射,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并担负着带动整个湘中地区发展的重任,在对接“长株潭两型社会”规划纲要上,市政府提出了着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医药食品、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地。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娄底职院应对原有的专业进行优化重组,调整专业建设规划,重点打造煤矿、建材、信息、电子、药品、环保、旅游等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要,对接区域经济支柱产业。

3.2全面加强同地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行业特色

娄底职院一直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基地。因此,学院应与娄底的钢铁、机械、能源、建材、农机、旅游、化工等企业的对口需求之间形成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紧密合作。积极争取重点企业对学院的教学、实验设备等的支持,并策划建设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项目;建立双方合作的长效机制,推进校企合作项目对接,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发挥职业教育为社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加大学院科技服务区域经济的特色,积极推广农业、机械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发展,提高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扩大学院在地方企业间的影响。

3.3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3.1制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制定校企合作工作计划,真正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与企业充分研讨、论证的基础上,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灵活机动的顶岗实习安排,做到顶岗实习“可控、有效、双赢”的效果。

3.3.2对课程体系进行革新。大力开展“双证书”教育,学院各专业与企业专家共同组建工学结合课程建设项目组,聘请企业实践专家全面参与课程建设工作,将职业资格认证、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工学结合配套教材等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教学设计与专业职业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任职的深度融合。

3.3.3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学院各专业应把握专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已建成校外实训基地的维护、升级与管理。不断完善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的管理与监控体系,切实保证在企业内进行的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校外实验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

4.结束语

高职校企合作,体现其专业特色、学校办学特色和区域特色,是方向标,是衡量成功的标志。本土化特色反映在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结合的层面,也反映在办学模式、服务对象与性质等方面,与教育观念、政策支持、国家国情、地域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本土化运行模式,为全国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新经验,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构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新亮点,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校企结合本土化建设提供新的视角和平台[2]。

参考文献:

[1]胡开炽,顾振华.基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本土化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 3).

[2]廖克玲.示范性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本土化探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9(6):43-46.

国家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篇9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

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 教高函[2010]27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有关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财政局: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以下简称《通知》),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教育部、财政部确定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00所高等职业院校(名单见附件1)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院校),从2010年开始分三批开展项目建设工作,每批项目建设期均为3年。现将建设要求通知如下:

一、有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建设院校举办方,按照《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引导建设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有关地方政府要履行申报承诺,将建设院校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切实支持建设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建设院校由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共建,合作解决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基础建设、政策措施等问题,建立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机制;落实吸引企业参与办学的优惠政策,建立顶岗实习制度,优化建设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环境;提前建设院校的招生录取批次,指导开展高职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保证2020年以前建设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

二、有关地方教育、财政部门和建设院校举办方,要明确职责,加大对建设院校的投入力度,确保项目建设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建设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保证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实习实训耗材及设备损耗、学生生产实习保险、院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锻炼、企业教学管理等促进校企合作开支的需要。

三、建设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解决企业参与教学、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问题;改革学校内部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教学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要安排一定比例给予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评审要安排一定

比例给予企业兼职教师或合作企业参与申报。

建设院校要与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具体制度实现校企协同管理,教学组织与实施要弹性、灵活,保障符合工学交替的要求,确保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要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实施“双证书”制度;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态,提高教学效率。

四、建设院校要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要将企业经历和实践锻炼要求纳入专任教师评聘、使用和激励政策,新进教师一般应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3年建设期内,确保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

五、建设院校要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保证教师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开发,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提升校企合作能力;面向社会、中职学校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成人学历教育,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校际合作与对口支援工作,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六、建设院校要制定明确的项目建设阶段目标,有可监测指标和过程监控手段,绩效考核可操作性强;项目建设经费预算科学合理,管理措施切实可行;建设责任落实到位,项目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文件规范。

中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内涵建设与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院校要严格遵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2号)有关规定,专款专用,中央专项资金不得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专职人员引进等方面。

七、有关地方教育、财政部门接到本通知后,应根据2010中央财政确定支持的项目预算控制数(见附件2),会同相关建设院校及其举办方调整建设方案和项目预算,制定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切实履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推荐书》对建设院校所承诺的政策及资金支持责任。2011、2012启动建设的项目预算控制数届时将分由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另行发文公布,相关建设院校应尽早做好各项改革条件准备,尤其是体制机制创新。

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组织专家对建设院校修订后的建设方案和项目预算进行论证(专家组应由教育、财政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组成)。通过论证后,建设院校按照调整后的建设方案和资金预算,填写《“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见附件3,以下简称《任务书》)。

八、建设院校须在新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复后,方可正式启动建设工作。批复后的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将在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高等教育司——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栏(以下简称“示范校网站专栏”)予以公布。

2010启动项目建设工作的建设院校,请务必于2010年12月30日前将新的建设方案(一式3份)和《任务书》(一式8份)及电子文稿一并报(发)送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办公室(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邮编:10081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转,联系电话:010-66096232,传真:010-66020758,电子信箱:sfgz@moe.edu.cn)。本文件的电子文稿可在示范校网站专栏下载。

九、有关地方教育、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建设院校项目实施进度的检查,加强协调、沟通,及时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反馈给教育部和财政部。我们将按照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对项目的实施情况逐年考核、适时调整,对绩效考核不合格的院校,将取消其立项资格、终止支持。

附件:1.“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及重点建设专业表

2.“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0启动项目中央专项资金预算控制数表(各地分送)(略)

3.“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任务书

教育部财政部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十日

附:

附件1: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及重点建设专业表.xls

上一篇:精短演讲拾趣下一篇:团队素质拓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