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

2024-05-20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 篇1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从感受高原环境出发,把体会高原生活环境的残酷作为学习的基点,组织学生的阅读,利于激发学生读的热情,提高阅读的质量。体会到这株高原柳的高贵。作者对这株柳的感情是“无限崇敬”,感受到高原柳值得崇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具准备:

录音,投影(小黑板)

课前先学:

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或文章。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1)贺知章的《咏柳》

(2)结合有关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处?

3、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海高原一株柳》,请大家把课题齐读一遍。

二、学习课文

1、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这株柳树是什么样子的,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柳树的样子?指名回答,出示第五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把第五自然段读一遍,这个自然段共几句话?四句

大家把这个自然段仔细地读一遍,想一想,这株柳树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交流:

(1)两合抱指的是什么?请学生演示,说明什么

(2)巍巍然是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把这段话再读一遍,体会柳树的高大粗实和生命的伟力。

2、这株柳树长在哪里?青海高原跟我们这里一样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3、4自然段,想一想,青海高原跟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

交流:这就是青海高原,大家看图,看到了青海高原,你想到了哪些边塞诗词?同桌先讨论讨论。交流: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看到了这株柳树,他觉得怎么样?用书上的词:神奇

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这种神奇的感觉读课文的3、4自然段,指导“哦”的读音。

3、为什么说是唯一的一株柳树呢?还有没有其它的树呢?为什么?那这株柳树是怎么长起来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株柳树的生长过程?6、7

请大家默读6、7自然段,划出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语句,等会我们来交流。

出示:

(1)、“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2)、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再来看一看青海高原吧,看图,讲述:是啊,环境是多么恶劣,青海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被称为世界屋脊,它平均海拔三千米以上,在青海高原,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续干旱,一滴雨也不下,年平均气温很低,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二十多度。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株柳树竟然活了下来,真是一个奇迹!

(2)从这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是一株怎么的柳树?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

4、课文写到这里已经很完美了,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家乡灞河边的柳树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8自然段,

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一样吗?

你能用书上上的词来概括出灞河边柳树的特点吗?如果说灞河边的柳树是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话,那么青海高原上的柳树就是 、的?

相比之下,作者是喜欢哪里的柳树?你呢?为什么?

作者是借灞河边的柳树来反衬出青海高原上的柳树的顽强。

5、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读,

理解意思

齐读

三、拓展:

站在这样的柳树跟前,我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我们在五年级学过的课文中的人物——司马迁

他就像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他(她)在蒙受不白之冤之后,忍辱含垢,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

站在这株柳树跟前,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你想到了哪个人,想到了哪句名言?交流。

四、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的的题目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借柳树来赞美有着这种精神的人,我相信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同学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心中种下这株柳树。最后送给同学们一首歌,用这首歌来结束我们这节课。

五、作业:

①( )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 )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②( )扼住命运咽喉的人,( )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③( )遇到怎样的困难,我们( )要勇敢面对,成为生活的强者!

板书设计: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 篇2

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第15课

教材分析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文章通过运用环境描写、外形描写、想象、对比反衬等多种表达方式, 赞扬了高原柳身处逆境不屈抗争的顽强生命力。从叙述结构看, 这其实是一种仿英雄传记的结构形式:开头交代身世, 即出生环境及生长情况, 接着介绍成长经历, 最后再与庸众进行对比, 从而表现出这株柳身处逆境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

教学过程

一、一读柳树, 初识外形的普通

1.自古以来, 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提起它, 你能想到哪些诗句?

2.看这一株柳树, 你见过吗?在哪儿见过?

(出示:它大约有两合抱粗, 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 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 绿得苍郁, 绿得深沉。)

3.在平原地区, 这是一株很普通的柳树, 只是树龄长、长得粗壮而已。可是, 你再看这株柳树的生长环境。 (自由读第3、4自然段)

【设计意图:柳是平原地区常见的树, 即使像文中描述的这么大的也并不罕见。课始先让学生通过读第5自然段中描写柳树外形的句子感知柳树形象, 认识柳树的“普通”, 从而呼应课文开头, 为突出全文情感埋下伏笔。】

二、二读柳树, 感受处境的“神奇”

1.当你知道这是一株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时, 你怎么看它?

2.读第3、4自然段, 画出描写高原的词句。透过这些词句, 你感受到高原的悲壮苍凉了吗? (观看高原图片) 结合画出的词句描绘看到的画面。

3.边塞的悲壮和苍凉也曾让无数的边关将士们发出感叹。我们来读一读他们的诗词: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

4.老师还搜集了青海高原的一些资料, 谁来读一读。

(青海高原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 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年平均气温很低, 最冷可达零下20多度, 有的地方夏秋两季连旱, 一滴雨都不下。青海高原的土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冻土, 可见生存环境多么恶劣。)

5.在这种环境中看到这么一株柳树, 你的感觉和开始一定不一样了。这时, 你一定会由衷地感叹: (齐读)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设计意图:通过读文画词、观察图片、语言描述、诵读诗句, 以及补充资料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了解高原的恶劣生长环境, 感受柳树神奇的生命力。】

三、三读柳树, 想象身世的“神奇”

1.面对如此恶劣的高原环境, 这株神奇的柳树不禁使人产生疑惑:它是怎么长到这么大呢?读第6、7自然段, 看哪个句子最能体现这株柳的神奇?

2.出示句子讨论: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1) 这句话中哪些词一下子抓住了你的眼睛?

(1) “绝不宽容”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 “奇迹”指什么?为什么说是“不可思议”的?

(2) 这株柳树创造了奇迹, 长到了这么粗壮, 难道是干旱和寒冷宽容了它吗?读第7自然段, 从哪些词能看出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宽容柳树的生长? (虐杀、冻死、劈断、摧毁)

(3) 在这么残酷的环境中, 这株柳树是怎么挺过来的? (复苏、重新抽出、起死回生)

(4) 面对这株百折不挠的柳树, 我们不得不感叹: (齐读)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设计意图:扣住关键词句, 牵一发而动全身, 通过品读想象, 再现柳树成长历程中遭受的挫折与磨难, 感悟在逆境中成长的生命伟力。】

3.第6、7自然段中柳树的成长经历是作者的想象, 你觉得作者的想象有依据吗?有必要吗? (这是建立在柳树生长环境和外形基础上的合理想象, 是对它“身世”的再现, 更能突出这株柳的神奇。)

【设计意图:通过合理想象再现柳树的成长经历, 这是本文表现柳树形象的重要方式。通过讨论, 把学生的视角聚焦在表达方式的揣摩上, 从而提高他们对合理想象的感性认识。】

四、四读柳树, 对比命运的“神奇”

1.文章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 可作者还写了什么?默读第8自然段。

2.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灞河柳呢?灞河柳和高原柳在外形、萌发、存活及生长方面各有什么不同?

3.你喜欢灞河柳吗?作者喜欢吗?仔细朗读第8自然段。

【设计意图:作者写作之初并非有意贬低家乡的柳树, 但灞河柳是用作参照物和高原柳进行对比的, 所以, 无形之中, 扬抑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了。】

4.同样一株柳树, 如果它生长在灞河边, 就算它婀娜多姿、风情万种, 也不会有人关注它, 但如果它生长在高原呢?当你在荒原上见到它时, 你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齐读)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设计意图:再次聚焦文章的表达方式, 体会对比反衬的作用, 让学生在习得这一语文知识的同时, 懂得充满困难与挫折的逆境是造就人才的摇篮。】

五、五读柳树, 追求生命的“神奇”

1.回顾全文, 文章先写这株柳的生长环境, 然后写他的成长经历, 最后把它与庸众进行对比, 作者哪是在写柳树啊, 分明是在写人, 写一个英雄, 一个高原英雄!这种写法就叫“托物言志”。作者托的是什么“物”, 表达的是什么“志”呢?

2.你接触过与这株柳树相似的物或人吗?

(1) 西风胡杨:一亿三千万年前遗留下的古老树种, 能耐得住零上40度的烈日、零下40度的严寒。

(2) 霍金:在轮椅上坐了40多年, 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 却被人们誉为“宇宙之王”。他是物理天才, 更是一个生活强者。

【设计意图:揭示全文的写作方法, 教给学生一种阅读图式, 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掌握这种“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3.读完这篇文章, 如果有人问你愿意做灞河柳还是高原柳, 你会有什么想法?

4.总结:其实, 高原柳也好, 灞河柳也罢, 生长环境是无法选择的。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都很舒适, 但有时舒适却是人生最大的逆境, 人会因舒适而变得平庸。因此, 即使在顺境中, 我们也要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生活姿态, 我们的灵魂深处应该埋下一粒不甘平庸的种子, 愿大家都能做一株行走的“高原柳”。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 篇3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写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问语。

3.想象课本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柳树的神奇与望而生畏。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

1.导入:自古以来,柳树与文学、诗歌、艺术就有着不解之缘,它一直是文人墨客描写的对象。我们在之前学习过贺知章的《咏柳》,谁还会背?(指名背)

2.齐读课题(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带问题大声朗读课文。A.(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边交流)(巡视):B.全班交流。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

1.过渡:在同学们对文章有所感知的情况下,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在字词方面的掌握情况。

2.播放课件读词语(生词、词语串连)。

3.A.通过预习你觉得这是一棵 的柳树?B.刚才同学们在探讨自己的读书心得的时候谈到:这是一棵神奇的柳树!令人望而生畏的、坚忍不拔的、这是一棵顽强的柳树!枝叶繁茂、粗壮坚实、有两人合抱粗。

第二课时

三、品赏诵读,互动解疑

(一)感悟青海高原的苍凉

1.过渡:这样一棵柳树所生长的土地——青海高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地方呢?

2.小声读3-4自然段。在文中划出描写青海高原地貌的句子。(老师巡视后确定目标)。

3.指名交流划的句子。

4.引读:(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提示,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a.这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平常的柳树,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地上呢?

在青海高原上,每走一处——读!

b.这株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生长在什么样的土地上呢?

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读1

5.再引读.a.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原野?什么样的山峰?什么样的蓝天?什么样的云团?b.站在这棵高原上唯一的一株柳树下,眼睛所能看到的背后是:什么样的青山?近处是:什么样的原地?

6.齐读问语(课件出示)

广袤青草覆盖寸草不生青石嶙峋

深邃凝滞铁铸赭红色

从这些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7.所以,作者陈忠实的心头才会弥漫着: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样悲壮苍凉的边塞诗词。

8.也所以当作者第一次看到这棵柳树时才会“哦”了一声。从这声“哦”中你读懂了什么?(作者的惊奇)看见一棵平常的柳树,何以那么惊奇啊?

9.这是这株柳树让我望而生畏的原因之一。

(二)欣赏柳树的壮观、茂密

1.过渡:这株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长什么样呢?

2.师范读

3.听着老师读这段文字,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4.指名交流。

整体:粗壮和茂盛——“你脑海中浮现出有关这棵树树干的样子了吗?”

干枝:坚硬

叶:绿(扳书:粗壮、茂盛)

5.是的,这棵生长在这么恶劣环境中的柳树,竟然能造就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这怎能不是令我望而生畏的又一个原因呢?

(三)感受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1.过渡:这株柳树经历了怎样严酷的考验和不平凡的生长过程呢?我便抑制不住的猜想起来——读!

a.你能回头说说株柳树造就的奇迹是什么吗?

b.请你发自内心的赞美这株柳树!

(四)与家乡柳树对比,体会以物喻人的良苦用心

1.过渡:家乡灞河的柳树和高原上的这株柳树,又有着什么样的不同命运和生活道路呢?

2.指名读(谁能勇敢的站起来,为我们朗读这个自然段)

3.小声自读勾划句子。

文章不厌百回读,请你再小声读一读,边读边用笔勾划出:描写家乡柳树生存环境的句子。(交流)

4.齐读,引导学生体会家乡柳树生存条件的优越。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生存条件优越得令人嫉妒,所以作者才感叹到一一读!

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对比;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为什么又用净净笔墨写家乡的柳树呢?)

1.过渡:生存在那么恶劣严酷环境中的这棵柳树,它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的呢?

2.齐读,交流。

3.读完这些文字,你想到了哪些人?为什么?(相机介绍作者)

4.最后一句话,仅仅是在写柳树吗?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课件)

5.读完这些文字,老师还想到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么,你想到了哪些呢?

6.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为什么用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

四、积累名言

A.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B.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篇4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

我首先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结合文中相关词语,说说自己读完这一段后,感受到了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柳树。学生由“两合抱、百十余平方米、生铁铁锭、粗实、坚硬、苍郁、深沉、巍巍然、撑立”等词语中感受到了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粗壮,高大和顽强的生命力。在学生充分感受之后,我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这一段。

二、让学生在感悟中对比朗读。

学完了第四自然段后,我让学生划出描写灞河柳树的句子。然后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其“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特点,然后把描写青海高原的柳树的句子和灞河柳树的句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对比朗读。学生在对比朗读中自然就感受出青海高原柳树的饱经沧桑而依然顽强的生命力。

三、反复读,加深理解。

对比之后,我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学生充分感受青海高原环境的恶劣之后,我再让学生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此时再读,青海高原这株柳树形象的高大,生命力的顽强便深入学生心田。

四、教后体会

我很喜欢这篇课文,投入感情地教学得到了学生的情感回应。这种情感的投入不仅在于我的,也在于学生的。我带着崇敬的心情研读了课文,并把这种崇敬心情从教学语言、教学方式去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自己的理解去感受高原柳树的艰辛,体会到柳树之所以成为高原上一方壮丽风景所展现出的精神魅力。

五、课堂缺陷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篇5

知道陈忠实,缘于他的《白鹿原》。当看到《青海高原一株柳》也是他所写,就有了好好读读的想法。读了文字,更是被他字里行间蕴涵着的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憾。可是,这样意蕴深厚的文章如何让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读懂?如何让他们读出情?读出味?经过思考,我决定以“柳树”的形为突破口,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心灵,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一读柳树之形状,认识这株柳;二读柳树之成长历程,感动一株柳;三读柳树之品质,敬畏一株柳。我把教学重点定为通过对文本的读、思、议、悟,体会这株高原柳树的神奇。

一、课前设计

为了解决教学重点,我设计了三个小环节,逐层递进。

1、一读柳树,感悟其高大,从形象层面上体会神奇。在让学生学习第五小节,理解柳树高大时,我让学生抓住“两合抱”、“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粗而坚硬”等词句,加以演示、举例,从而很好的让学生体会出柳树的高大;再问学生:在江南水乡长这么大的柳树稀奇么?学生有实际的生活经验,肯定的回答:不稀奇。这再次强调了柳树生长在青海高原上是一个奇迹,从而让学生从柳树的形象层面上感受到它的神奇。

2、二读柳树,走进柳树的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顽强,从精神

层面体会柳树的神奇。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先让学生读作者想象的柳树生长历程,体会柳树的生存不易;再让学生把青海高原柳树同家乡的柳树的生存环境作对比,再次体会高原柳树的生长不易。在体会青海高原柳树生存不易中,感受它的顽强。让学生明白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让作者感到神奇。

3、三读柳树,感悟人生真谛,在人生启迪层面上体会神奇。在这一环节设计中,我让学生在第九小节,想象高原柳树在命运不公的情况下,生长如此高大靠的是什么?让学生明白高原柳树生存下来,并壮大起来,靠的是“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再让学生读柳树,想想“现在在你面前出现的仅仅是一颗柳树么”?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一些逆境中奋斗的人物,感受到了作者在高原柳树身上体会到的人生启迪。

二、课堂不足

1、课堂容量大,体会不够充分

我在处理这篇课文时,为了保有课文的完整性,而选择一课时教完课文,但是课堂容量很大,明显有“赶”的现象,尽管如此最后一段也没能落实。而且有些地方学生说得不够充分,朗读和体会仍不够充分,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环节,有点到即止的缺陷。

2、重新组合文本,忽视了对字词的理解

我在教学时,重新组合了文本,没有按照课文的描写顺序去讲解。虽然在前期预习时,我以帮助学生疏通了课文中的字词,但是对于词

语的理解还是要放到课文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的。所以,这是又一缺憾。

3、未能抓住课后习题,忽视了写法指导

在教学中,我只注重挖掘了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而忽视了写法指导。而对高年级学生来说,应加强作文方面的能力培养,为今后的初中习作打下基础。另外,在深入地与文本对话的同时,如果能兼顾一下作者的体验,让孩子们不仅能走进这株柳树的内心,更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与作者产生共鸣,相信这节课会更厚重。

三、课后小议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篇6

紧紧抓住课文富有个性的语言,推敲词句,体会语言的内蕴。如帮助学生感受柳树的形象采用了灵活的方法:有让学生表演,像“两合抱粗”;有跟已有经验有联系和对比,像把“苍郁的绿”跟平时常见的“翠绿、鲜绿“对比,把“百十余平米的树阴”跟四、五十平方米的教室比较。虽然我们并没有去过青海高原,更没有见过这棵巍巍然生长在高原之上的柳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这棵不同凡响的柳树。

抓住“多少、又、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为保全生命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等词句理解“撑立”在茫茫原野的不易,成为丰厚它的语境,让它在文本语境的烘托下巍巍然地撑立着,让学生在对文本语境的整体把握中生成柳树的高大形象。最终,学生读懂了一个词“撑立”,同时也读懂了一棵树,读懂了一种精神。用引读的方式比较两种柳树在外形特点、生长过程等方面的不同,然后抓住“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一句话来体会它们之间的本质不同处,并说说青海高原一株柳面对自己的命运它是怎样做的,从而使情感又一次升华。

小结上文的学习,引出“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上文体会“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是指什么?一线希望又是指什么?接着老师再次引读第7节和最后一节,感受只有永不放弃才能成就一片绿阴。

在感受到教学的成功体验之余,我也觉得语文课堂永远存在遗憾。

一、课堂容量大,体会不够充分,明显有“赶”的现象,朗读和体会仍不够充分。

二、怎样深入浅出,真正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适时拓展文本,功夫还没有到家。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 篇7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酣畅淋漓的笔触介绍了生长在青海高原上的一株粗壮的柳树。这株柳树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 但又是一株令人敬畏、有着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它告诉人们, 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艰难时不要抱怨, 应该以顽强的毅力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全文首先用两个自然段点明青海高原这株柳的神奇, 其次从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生长环境的恶劣和这株柳树的巍然撑立等方面突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继而猜测和想象那株柳树的生长过程, 进一步体现出青海高原一株柳的顽强毅力。接着又写了家乡灞河柳树的极易生长, 从侧面烘托出青海高原一株柳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最后以震撼人心的话语点明了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 而是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 从而揭示出人生哲理。

这是一篇散文, 语言流畅, 气势磅礴, 恰当的比较、合理的想象使对事物特征的描写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如文中把青海高原一株柳与家乡灞河的柳树作比较, 第6、7、8三个自然段的想象占据了文章的一半篇幅, 有力地写出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精神意象。我为张文扬老师执教的《青海高原一株柳》叫好。

一、教学有法, 授生以“渔”

教是为了不教!张文扬老师执教《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时, 引领学生采用主动提问、用心品读、分享感受的学习方法, 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把方法给予了学生。紧扣“神奇”展开教学, 这是明线;以作者的情感深化为线索, 这是暗线。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 进而去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强大的生命力, 去感悟不抱怨命运, 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恶劣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 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

二、以疑促教, 教少学多

课始, 张老师出示书后练习中第三题的两句话: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 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并指出:只有会思考, 才能更有效地提问。 (师板书:主动提问)

学生的问题有:柳树神奇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让人望而生畏?为什么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 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教师板书:神奇望而生畏)

随后告诉学生:只要用心品读就能解答。 (师板书:用心品读)

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张老师紧扣书后习题, 让学生自主提问, 自主解答。于永正老师认为:“课堂是‘学堂’, 不是‘讲堂’, 不做‘教师’, 要做‘导师’。只有课堂上少讲, 才能使学生有阅读、练习、讨论、思考、感悟的时间。学生的能力, 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而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张老师给予学生充足的读书和思考的时间, 引导并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并教会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并激励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

三、自主探究, 引发想象

随后教师让学生自读课文第6、7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持久的干旱”“严酷的寒冷”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干裂的土地、弱小的柳树, 让学生初步感受恶劣的环境, 随后让学生介绍搜集到的资料, 感受柳树生存的不易。

“雷轰电击”

让学生大胆想象柳树会遭遇哪些伤害。

再让学生读:“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 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前后两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四、互助共享, 共生智慧

自然界中有一种奇特的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 显得矮小、单调, 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 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为“共生效应”。事实上, 我们人类社会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在英国有一所举世闻名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在1901—1982年间, 这个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先后有25位荣获诺贝尔奖, 从而使这里成为各国学子向往的“圣地”。为什么卡文迪许实验室能产生这么多的优秀人才呢?这就是因为这里的科学家们倡导并养成了密切合作的风气, 打破了“文人相轻”的怪圈, “共生效应”在其中起着积极作用。一个班级有近六十名学生, 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智慧的交流, 获得快速的成长。

片段:

师:就让我们走近这株柳树, 感受它成就的绿荫, 感受它的神奇。选择一处感受, 写在书上, 一会儿我们来分享感受。 (师板书:分享感受)

学生运用阅读批注自学第五自然段。

全班交流时,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和思考。如:锻铸、苍郁、深沉, 两人合抱动作演示等, 让学生在对文本语境的整体把握中生成柳树的高大形象, 感知柳树的不抱怨、不畏怯, 坚持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尤其以“撑立、伫立”这两个词为“抓手”, 使全文的语言与情感有了向心力。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的设计、导语的渲染都围绕这些词来展开, 将“一次又一次, 一回又一回, 为保全生命所做的艰苦卓绝的努力”等词句调用到“撑立、伫立”身边, 成为它们的丰厚语境, 让它在文本语境的烘托下血肉丰满, 巍然屹立。学生读懂了词, 同时也读懂了一棵树, 读懂了一种精神。再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 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五、激发想象, 升华情感

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想象, 感受柳树伫立的坚强。 (音乐起) 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 感受柳树的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对其产生深深的敬意。

随后张老师又让孩子们带着敬畏之情再读这两句话——“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 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 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青海高原一株柳 篇8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的“哦”了一声。

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惟一的一株柳树。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野,根本看不到任何一种树。没有树林的原野尤其显得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渺茫和苍凉。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怎么就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枝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荫。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砺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原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的感召。

我便抑止不住猜测和想像: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撒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撒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苗子全部嫩抉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春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这株柳树就造成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而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受过一次摧毁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对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情景了。是的,家鄉灞河边的柳树确有引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念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念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枝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舞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的难以想像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的道路和生命的命运相差何远?

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设计和课件 篇9

2.文章开头的两个自然段直接写这株柳,谁来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3.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核心词是——(平凡)第二自然段又讲了什么?核心词是——(神奇)。4.平凡,神奇,用着两个词来形容同一株柳树是不是有点矛盾呀?那么这株柳树到底是平凡的还是神奇的?我们来看看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它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

3.在平原地区,这是一株很普通的柳树,只是树龄长、长得粗壮而已。可是,当我们了解了这株柳的生长环境(自由读3、4段),也许你就会对这株柳树产生不一样的看法了。

二、二读柳树,生长环境衬“神奇”

1.读3、4段,画出描写高原的词语。用一些文中词语来说说你读到看到的那片土地吧。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连绵的

铁铸一样的青山;

赭红色

起伏的原地;

根本看不到

任何

一棵树。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

4.看着这片土地,你的心头是怎样的感觉?

5.在这种环境中看到这么一株柳树,你现在的感觉和开始一定不一样了,这就叫烘托。(板书:烘托)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段话。

这时,你一定会由衷地感叹(齐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三、三读柳树,想像身世的“神奇

1.看着这片土地,看着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这株神奇的柳树,我们不禁和作者一样产生疑惑: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猜测和想象,一起走进它生长的岁月。默读6、7段,看哪个句子最能体现这株柳的神奇。

2.出示句子讨论:

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①“绝不宽容”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奇迹”指什么?为什么说是“不可思议”的?

(2)这株柳树创造了奇迹,长到这么粗壮,难道是干旱和寒冷宽容了它吗?读第7段,从哪些词看出没有宽容?圈出来。(虐杀、冻死、劈断、摧毁)出示: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3)这段话中,那些词句引起了你的注意?(三个多少,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这么残酷的环境,这株柳树是怎么挺过来的?

请一位同学(倪可昕)来读这段话,同学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想象,想象这株柳树曾经遭受过的摧残。

△在你想象的世界里,这株柳树正在遭受着怎样的摧残?(拿出小作本,想一想,写一写)

△出示句式提示:

烈日炙烤着大地,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 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 一声惊雷在天空砸响,闪电从天幕劈下来?? ?? 再来读读这段话。

“撑立”用红色。从这撑立中,你读懂了什么?

(我读懂了,这是一株不向命运低头的柳树;

我读懂了,这株柳树的不屈不挠,面对任何绝境也绝不退缩;

生命力如此的强大,让人叹为观止。)

(5)面对这株百折不挠的柳树,我们不得不感叹(齐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3.这6、7段介绍柳树的成长经历是作者想象的,你觉得作者的想象有依据吗?有写的必要吗?(这是建立在柳树生长环境和外形基础上的合理想象,是回忆它的“身世”,更能突出这株柳的神奇。板书:想象)四、四读柳树,对比命运的“神奇”

1.文章到这里可以结束了,可作者还写了什么?默读第8段。

一、一读柳树,初识外形的普通

2.文章开头的两个自然段直接写这株柳,谁来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3.第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核心词是——(平凡)第二自然段又讲了什么?核心词是——(神奇)。4.平凡,神奇,用着两个词来形容同一株柳树是不是有点矛盾呀?那么这株柳树到底是平凡的还是神奇的?我们来看看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

它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树干和树枝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

3.在平原地区,这是一株很普通的柳树,只是树龄长、长得粗壮而已。可是,当我们了解了这株柳的生长环境(自由读3、4段),也许你就会对这株柳树产生不一样的看法了。

二、二读柳树,生长环境衬“神奇”

1.读3、4段,画出描写高原的词语。用一些文中词语来说说你读到看到的那片土地吧。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

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连绵的 铁铸一样的青山;

赭红色

起伏的原地;

根本看不到

任何

一棵树。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

4.看着这片土地,你的心头是怎样的感觉?

5.在这种环境中看到这么一株柳树,你现在的感觉和开始一定不一样了,这就叫烘托。(板书:烘托)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段话。

这时,你一定会由衷地感叹(齐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

三、三读柳树,想像身世的“神奇

1.看着这片土地,看着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这株神奇的柳树,我们不禁和作者一样产生疑惑: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猜测和想象,一起走进它生长的岁月。默读6、7段,看哪个句子最能体现这株柳的神奇。

2.出示句子讨论:

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①“绝不宽容”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奇迹”指什么?为什么说是“不可思议”的?

(2)这株柳树创造了奇迹,长到这么粗壮,难道是干旱和寒冷宽容了它吗?读第7段,从哪些词看出没有宽容?圈出来。(虐杀、冻死、劈断、摧毁)出示: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3)这段话中,那些词句引起了你的注意?(三个多少,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这么残酷的环境,这株柳树是怎么挺过来的?

请一位同学(倪可昕)来读这段话,同学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想象,想象这株柳树曾经遭受过的摧残。

△在你想象的世界里,这株柳树正在遭受着怎样的摧残?(拿出小作本,想一想,写一写)

△出示句式提示:

烈日炙烤着大地,厚实的土层渐渐裂出了缝?? 北风卷着漫天的飞雪呼啸而来?? 一声惊雷在天空砸响,闪电从天幕劈下来?? ?? 再来读读这段话。

“撑立”用红色。从这撑立中,你读懂了什么?

(我读懂了,这是一株不向命运低头的柳树;

我读懂了,这株柳树的不屈不挠,面对任何绝境也绝不退缩;

生命力如此的强大,让人叹为观止。)

(5)面对这株百折不挠的柳树,我们不得不感叹(齐读):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3.这6、7段介绍柳树的成长经历是作者想象的,你觉得作者的想象有依据吗?有写的必要吗?(这是建立在柳树生长环境和外形基础上的合理想象,是回忆它的“身世”,更能突出这株柳的神奇。板书:想象)四、四读柳树,对比命运的“神奇”

1.文章到这里可以结束了,可作者还写了什么?默读第8段。

品味涵咏 读写并举

常熟市琴湖小学潘慧红

教材简析:

设计意图:

此前,学生已接触过不少状物类的文体,如《石榴》、《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灰椋鸟》等,也已掌握了一般的观察叙述方法,即有顺序,抓特点。因此,我在教学第5自然段(描写柳树外形的段落)时,放手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进行交流,而把教学的重点定在学习品读感悟课文的第6、第7和第8自然段,因为“虚实结合”、“对比烘托”才是本文的最大亮点。“删繁就简三秋叶”也是长文短教的关键所在,很多时候舍得放弃,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在诵读、品悟的基础上感悟虚实结合、对比烘托、借物喻人的写法,不断地丰富积累语言。

教学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

关注文本语言,感悟虚实结合、对比烘托、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

诵读《凉州词》、《别董大》和《从军行》等

【设计意图:“诵读中华经典,提高学生素养”是我校的特色课题,为此学校编写了《相约经典》的教材,安排了每周一节的“诵读经典”校本课程。我想,要真正让经典伴随学生成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有机地渗透经典。另外,课文的第3自然段就提到了“古典边塞诗词”,课前的这一诵读可谓一举多得。】

一、复习检查,再现恶劣环境,明确学习目标。

先来复习一组词语(课件出示),要求读出意境,读出画面。

广袤无垠 青草覆盖的原野

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

深邃的蓝天 凝滞的云团

悲壮和苍凉 简洁而开阔

2.读着这一组词语,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荒凉、沧桑、苍茫??)课文中描绘的这株柳树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呢?(神奇)3.那么,这株柳树神奇在哪?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写出了它的神奇之处的呢?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课始明确目标,课中以这两个问题为一条主线串联整个教学过程,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学理念。】

二、走进文本,品味柳树的神奇及其写法。

㈠ 感受柳树外形之神奇 1.打开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棵神奇的柳树,先来读读它长什么样?自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想这株柳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交流。

预设:

△ 这是一株高大粗壮的柳树,从两合抱粗,覆盖出百余平方米的树阴,这些具体的数字中感受到。

△ 这是一株粗实而坚硬的柳树,文中说“树干和树枝呈现生铁铁锭的色泽”,“生铁铁锭”的质地坚硬,颜色非常之深。

△ 这是一株绿得苍郁和深沉的柳树,平时我们见到的柳树叶子是嫩绿的、青绿的,而它因为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所以才会如此苍郁和深沉。

△ 这是一株给人以生命伟力的柳树,从“巍巍然”和“撑立”可以看出。3.小结,指名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悟。

【设计意图:柳树外形的描写,学生已不陌生,不仅学过《石榴》《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广玉兰,还写过“喜爱的植物”和《秋天的树叶》。“以学定教”,放手把学习的权利让给学生,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4.在生活中你见到过这样的柳树吗?那是什么样的?(引导小结,婀娜多姿、风情万种)【设计意图:本文写法上的一大亮点就是对比烘托,细读文本对比之处比比皆是,先从柳树姿态的对比开始感悟,相信学生的感受会越来越深,直至内化。】

㈡ 感受柳树生长之神奇。

1.柳树的神奇还体现在哪呢?快速浏览课文第6和第7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是从哪方面来写柳树的?(生长过程)

2.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的第6和第7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中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句子、词语,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品味。接下去的时间就请大家细细读读课文,围绕“神奇”,划出相关句子,圈出重点词语,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3.学生交流。

预设:

△ “风把一团团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小结: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这株柳树不仅熬过了持续的干旱和躲过了严酷的寒冷,可以说是众死独生,这不能不说这是棵“神奇的柳树”。齐读以上两个句子。

【设计意图:第6节的教学,抓住了“奇迹”这个中心词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品味,完全摆脱了零碎的句子理解,融对柳树顽强生命力的理解于反复的诵读之中,融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于反复的诵读之中。】

△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

播放“高原风雪”“雷轰电击”的录音,引导学生想象柳树是如何与恶劣地 环境抗争着。

△ “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从“一次又一次”“一回又一回”感悟柳树的艰苦卓绝以及顽强不屈。

【设计意图:第7自然段,作者用慨括性的语言描绘了柳树生长过程中经历的艰难困苦。通过播放录音,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柳树在狂风呼啸、雷电交加的环境中挣扎的样子,化概括的文字为具体的画面,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了柳树顽强的精神。】 5.小结写法,第五自然段是写作者看到了,是实写,那么第6和第7自然段是写作者的猜测和想象,是学写,这样虚实结合,变换角度写柳树,让我们看到了不仅看到了这株柳树外在的神奇之处,而且更让我们体会到了它的内在的神奇,也就是它的那是坚忍不拔的意志,让柳树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借鉴。

【设计意图:虚实结合的写法是本文的另一大亮点,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写法,所以要特别点明,让学生领会其作用。】

(对比,生长的地方不同,环境不同,命运也就不同,突出了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一株“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

三、迁移内化,超越文本,由物及人。

1.就是这株神奇的柳树,面对恶劣的高原环境,它没有抱怨,也没有畏怯??而是??(引读第九自然段)

当持久的干旱来临,当严酷的寒冷到来,当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袭来,当铺天盖地的电轰雷击来到,它并没有抱怨,也没有??(再次引读第9自然段)

《青海高原一株柳》评课 篇10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课堂又是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阵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需要重点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听了孙敏亚老师的《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后,我有以下感想:

一、读为主线,让学生“感知——感受——感悟”

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言语实际活动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本课在执教时,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由“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

比如在导入后不久,师生交流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是一株怎样的柳树的问题,学生回答“粗壮的”、“高大的”、“苍绿的”、“生铁铁锭”……孙老师在归纳完这些特点后,让学生再用朗读来感受这些特点,及时巩固了这株柳树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还比如在教学六、七自然段时,在感受这株柳树所受的各种考验的时候,孙老师始终坚持让学生用读来体会柳树的顽强精神,并且还让学生自己评议。一位学生在评价同学的朗读时说:“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很厉害,应该有力一些。”于是孙老师就让这位学生也来朗读一下。学生在这样的评议和朗读实践中,自然而然能真切地体会到柳树的精神。

孙老师在教学地时候,不仅给了很多学生当众朗读的机会,还恰当地运用了默读、引读的方式。有人说,高年级的课堂,应静下心来,多一些思考的时间。而孙老师就是很好地运用默读的方式,使学生能沉下心来细

细品读文本,这切实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引读这个画龙点睛般地运用,则使学生进一步被柳树的顽强精神所感染了。

如果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能给学生充分地练、讲、读,把目标不折不扣地完成,学生会有更大的收益。

二、自主合作,让学生“参与——开放——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学习。为此,教师营造一个能够让每个学生都愿积极参与,都能自主选择的开放的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智慧,生成能力,提高素质,是很重要的。孙老师把这个学习环境就营造得很好。

比如孙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六、七自然段的时候,就要求学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写批注,然后再全体交流。交流时,孙老师也没有完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在和谐的谈话氛围中把柳树不屈不挠的精神体会了出来。还比如在最后,孙老师让学生用一句话在课题旁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师生交流。在这个环节,学生更是大谈感受,畅所欲言,教师在此时则成了一名聆听者、点拨者、鼓励者。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发展了能力,生成了智慧,同时在平等融洽的对话中也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

三、注重细节,帮学生“深挖洞”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并不能限制教师对某些细节的挖掘。孙老师在教学过程就很注重一些细节的处理。

如在教学柳树在高原生存所受的考验时,孙老师就和学生探讨了“青海高原干旱的时间会有多长”、“青海高原最冷的时候会有多冷”等类似的话题,当学生得知青海高原干旱和寒冷的程度比自己预想的要严重得多的时候,柳树顽强的精神就又一次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还比如在讨论“虐杀生灵的风雪对柳树的摧残”时,孙老师让学生想象柳树在风雪中会怎样挣扎?会有怎样的动作、心理?这个想象训练就抓得很到位,使学生再次用自己的想象感受柳树的顽强不屈,还训练了想象能力,训练的口语表达能力。

再比如谈到高原“铺天盖地”的雷电时,孙老师也不忘对这个“铺天盖地”进行了一番挖掘,相当细致。

四、注意积累,使学生“广积粮”

孙老师的作业很有特点,她并没有布置什么繁琐的问题,而是向学生推荐了两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张海迪》。学生在阅读这两本好书的时候,必定会把这些坚强的人物与青海高原的柳树有机联系起来。

五、运用多媒体,使学生“身临其境”

现在的公开课、观摩课,多媒体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但有时候,多媒体课件要么成为一个摆设,要么就是喧宾夺主,把一堂课搞成了一个图片、视频展。而孙老师这堂课上,多媒体课件则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用得并不是很多,但却都用到了点子上。

如当学生交流完对高原画面的感受后,孙老师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把一幅幅青海高原的图片伴上苍凉悠远的音乐展示给学生看。展示完再问学生“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啊”的问题时,学生都纷纷举手回答。一个遥远的陌生的青海高原,就在孙老师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体课件后,真实地来到了大家面前。

再如让学生体会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时,孙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那呼啸的风雪声,边感受柳树生存的恶劣环境。这个方法使学生“声”临其境。

还有在比较平原柳树和高原这株柳树的时候,孙老师出示了两幅对比的图片,这就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对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树更增敬佩之清。孙老师还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朗读配乐,这也更使情景交融在一起了。

六、不吝鼓励,使学生懂得“鼓励——欣赏”

在孙老师的课上,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有很多的“你真棒”、“你说得多好呀”等鼓励的话语,还有很多的掌声。

如在一位学生交流完自己的感想后(该生说得的确很好),孙老师说:“这是大自然和生命的抗争。来,给这位学生掌声,也给这样的柳树掌声。”鼓励、欣赏与文本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调动了气氛,却并不显突兀生硬。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由“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比如在导入后不久,师生交流了青海高原这株柳树是一株怎样的柳树的问题,学生回答“粗壮的”、“高大的”、“苍绿的”、“生铁铁锭”……孙老师在归纳完这些特点后,让学生再用朗读来感受这些特点,及时巩固了这株柳树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还比如在教学六、七自然段时,在感受这株柳树所受的各种考验的时候,孙老师始终坚持让学生用读来体会柳树的顽强精神,并且还让学生自己评议。一位学生在评价同学的朗读时说:“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很厉害,应该有力一些。”于是孙老师就让这位学生也来朗读一下。学生在这样的评议和朗读实践中,自然而然能真切地体会到柳树的精神。

孙老师在教学地时候,不仅给了很多学生当众朗读的机会,还恰当地运用了默读、引读的方式。有人说,高年级的课堂,应静下心来,多一些思考的时间。而孙老师就是很好地运用默读的方式,使学生能沉下心来细细品读文本,这切实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引读这个画龙点睛般地运用,则使学生进一步被柳树的顽强精神所感染了。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 篇1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诗从贺知章写的《咏柳》,诗中描绘的是柳树的娥娜多姿,风情万种。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青海高原一株柳》,看到的却是另一棵,而且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寸草不生、青石嶙峋的青海高原上的唯一的一株神奇的`柳树,这株柳树有两合抱粗,叶子绿的苍郁,绿的深沉,这株柳树粗实而坚硬。可以想象,这株柳冻死了有复苏,被劈断的枝干又抽出新条,它经受过无数次摧毁,但一会又一回地起死回生。

读完后,我深深震撼了,我被那坚韧不拔的柳树折服了,让我明白了: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着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坚持会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加有勇气与困难作斗争,战胜它。

读了这株柳树的故事后,深深地让我震撼,但我也有过坚持不懈的心历路程。一天,我心血来潮想学滑板。说干就干,我拿着滑板气宇轩昂的走到广场上,开始练习。我左脚踏上去,朝前颠了几脚,右脚踩上去就好像是个累赘,东倒西歪的平衡力不行,摔了个底朝天。我并没有气馁,而是重新站起来,努力的练习,这一次我学乖了,既然我平衡力不太好,我就扶着旁边的障碍物一点一点的往前滑,累的满头大汗,全然不知,继续练习,就这样扶着障碍物滑了半小时。休息了一会儿,如果那样练久了,就会产生依赖性,于是,我试着离开障碍物滑,竟然稳稳当当的花了一段路,我开心的手舞足蹈,无忧无虑的在宽敞的广场上,滑翔着!

读《青海高原一株柳》有感 篇12

因为生命的力量,霍金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奇迹地把医生预言的两年“变”成四十年;因为生命的力量,阿炳投身于他热爱的音乐之中,谱写了永垂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可谁能想到,这背后的艰辛和沧桑。

……

让我们再看看这株挺立在青海高原的柳树吧!它,在那么多同伴都被风雪扼杀的情况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干旱和寒冷进行对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株柳树靠的是什么?那就是坚贞的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青海高原一株柳》读后感 篇13

自古以来多少人是在逆境中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获得了成功:不屈不挠的勃朗特姐妹;身残志坚的霍金;永不言败的张海迪;坚忍不拔的海伦・凯勒;勇敢顽强的鲁滨逊等等。话说:“华山自古一条道”想要在逆境中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思考题。下课后,教室里空荡荡的,只有我的同桌还在计算那道数学题。我看了他那一点思路都没有的样子,叹了口气出去了。我回去的时候他依然保持着那读读写写的姿势,和刚才不一样的是他的草稿纸上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草稿。终于他成功了。没错,依然是那句话,想要在逆境中成功就要付出超乎想象的努力!

《青海高原一株柳》读后感 篇14

首先,我把这篇课文轻轻地读了一遍,不禁和作者一样,被那在高原上顽强生长的柳树所折服,这棵柳树的生命力是那么的顽强,经历过无数次的残酷折磨,还依然年复一年地用绿色装扮高原,展示自己生命的光彩。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它经历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苏醒过来,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新条”,“命运给予它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即使这棵柳树经历了多少来自大自然的困难和挫折,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它虽然是一株极其平常的柳树,但是它又是一棵伟大的、拥有顽强精神的、神奇的柳树。然后,它让我发现了值得人们学习的品质――顽强不息。

说到顽强不息,我想到了霍金、贝多芬等人,他们也是在残酷的命运中成功的人们。

霍金,身患卢伽雷氏症,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又彻底剥夺了说话的功能,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霍金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等重大成就,成为被全世界人民簇拥的非凡科学家。

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曲子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可是这一首首名曲的背后,贝多芬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啊!他双耳失聪,听不到台下的鼓掌声,听不到自己谱写曲子的音乐声,但他却在这种情况下,创作了《命运交响曲》!听,那慷慨激昂的音乐,那是他对命运的抗争,激愤的倾诉!

无论是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还是这些顽强不屈的名人,都让我发现了一个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完全平等,但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凭借自己的毅力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勇敢地去面对,就一定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青海高原一株柳》优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青海高原一株柳09-04

高原运动07-14

高原性能07-20

高原医学05-13

高原期05-25

高原建筑05-26

高原训练06-21

高原环境06-27

学习高原07-31

高原农村08-04

上一篇:宝宝学英文培训机构的问题下一篇:四年级数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