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

2024-10-10

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通用7篇)

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 篇1

论述小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

“厌学情绪”是学生对学习负面情绪的表现,是由不想学习到不喜欢学习,甚至发展为对学习的厌倦、厌恶从而逃避学习的心态。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的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

厌学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小学生厌学表现为多种形式,比如:孩子变得不爱上学,不愿见老师,甚至每到上学前,孩子就喊“肚子疼”、“头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业,一看书就犯困;即使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虽然也在看书,却心烦意乱,完全没有看进去;不愿大人过问学习上的事情,对父母的询问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现烦躁,或者转移话题;上课时常打不起精神,课后却十分活跃,表现为“玩不够”,逃学则是厌学的极端行为。

厌学心理不但阻碍了学生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也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亟待解决的学生不良心理问题。那么,本该对学习和学习过程充满热情、充满好奇的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厌学呢?

一、造成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1、社会因素导致小学生厌学。

当前受大众传媒和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同学之间互相攀比,谁的爸爸是高官、是大老板,谁的家里有小骄车、住豪华住宅,有虚

荣心、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就会消极对待学习。读书无用论的滋生漫延,使许多不明事理的人和一些目光短浅的人也认为读书无用。

2、学校因素导致小学生厌学。

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学习像学生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品尝到学习的趣味,有的只是苦海无边的酸楚,导致学生心事重重,产生自我压力等。少数学生便以不做作业等来缓解学习压力。

教师的“偏心”,让学生“离心”。一些教师总是把自己的微笑和亲切的目光投向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他们的眼中,只要学生的成绩好,这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是很好的。这样的老师成为他们厌恶的对象,教师教授的学科自然成为他多厌恶的学科。教师也自然把这样的学生重新圈定在一个圈子里。一部分厌学的学生,就是教师在“不知不觉”中造就成的。

教学缺乏趣味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趣味性是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总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在进行着单一的教学,教学语言贫乏,教学组织缺少魅力,课堂活动缺少生气,扼制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有时当学生回答不上来问题时有些教师便是一味地呵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的不是新奇、满足、愉悦的感觉,而是枯燥、乏味的感受。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倦。

3、家庭因素导致小学生厌学。

(1)家长对小学生的期望过高。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是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实际情况,一味的期望,一味的失望,久而久之,当学生达不到家长过高的期望时,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的自卑、逆反、胆怯、孤僻等方面的学习心理问题。

(2)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教。有些家长由于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业,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既不督促也不检查,任其发展,然而当孩子交上了极差的学习成绩单时,他们就大发雷霆,不打即骂,结果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也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是否取得好成绩,但对获取好成绩的过程、途径则采取漠然的态度,对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却无能为力,只是要求孩子如“填鸭”般地伏案学习再学习,结果使得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3)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温暖。我们都明白,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成长的阶梯。在这样自由、平等、和谐、充满着爱的环境中,孩子心情会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时往往也能充分认识自我价值,其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反之,一个充满“战争”气氛的家庭,只有给孩子带来焦虑和不安。孩子没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心理上有压力,就容易引起厌学情绪。

4、自身因素导致小学生厌学。

(1)缺乏学习动机和信心。《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在小

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和学习的积极性密切联系着。学习效果好,就能增强学习动机;长期学习效率不好,就会使原有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弱或消退。还有一部分学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洒过汗水,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所以无论怎样奋斗,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放弃了学习。

(2)注意力缺乏症和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合理分配注意能力较差,注意力的集中和转移都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安静久坐,爱做小动作,或爱与别人说话,严重干扰课堂秩序,自我控制能力极差,严重的便发展为旷课、逃学。

(3)慵懒症与心理惰性。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上课精神不振,毫无参与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极差,即使家长每天花几个小时督促孩子学习,自始至终奉陪,儿童仍对学习厌倦,既无效率,也谈不上质量。

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落后了、厌学了。要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对一些具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厌学学生,还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学习心态,积极、主动、愉快地对待学习。针对出现厌学问题的以上原因,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二、小学生厌学情绪的疏导策略。

1、要加强家校联系。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做到联手共管,使学生有个引导和支持。同时端正家长对子女读书的看法,使其与校方达成共识,做到学校能及时把学生在校内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而家长能把学生在家的情况提供给学校,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2、积极的心理暗示。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拉图认为,人总是按照他自己的估计,他自己头脑中的自我形象去行动的。他认为当一个人内心有了一个非常高大、非常健康、非常良好的自我形象时,他的自身素质便会提高,他的行为将越来越走向健康和阳光。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马克思语)积极心理暗示是遵循学生心理特点,运用教育教学不同的载体和渠道,探索、激发、挖掘学生自身内在的教育潜质,变心理的被动承受者为心理的积极自我维护者和积极应对者,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做到自悟、自导,形成一种有针对性、实效性、具渗透特点的 “心理生态效应”,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学效率,塑造学生的自我教育人格。

3、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彻底转变自我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阴影。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好他们 的学习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4、经常联系家长,关心理解学生。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如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以外,家长还另自购买一些复习题、练习题让孩子完成。学生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家长就施以暴力,非逼迫他们做完自己规定的练习,结果适得其反,沉重的压力使孩子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玩耍时间,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产生厌学情绪。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开导家长.与家长协商,让家长多看一看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生活。

5、适时开展竞赛。

“竞争”是支配人类行动的一个重要动力。比起一个人努力,不如和对手竞争能更大的发挥自身的潜力。比如给学生建立一人一个的争星记录袋,让学生明白大家都从争一星级开始,然后开展竞赛,比写字、比画画、比计算能力,比一比谁是班中的小歌手、比一比谁是班级中的识字大王等等,在超越别人的同时,让他们升一个星级,成为二星级,发一个喜报给他们,放入成长记录袋里,这样,他们就会暗下决心,逐步争取到三星级、四星级,甚至五星级。这样做,给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尊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期望与鼓励

对学习困难生,教师首先要帮他们树立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罗

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要使学生有信心,教师必须首先对学生有信心。教师要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心,在和他们交谈时,语调、表情、眼神等要传达自己强烈的“期待”。使学生逐步在教师强烈的“期待”中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心理学研究中“贴标签”效应,对学习困难生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如在作业中,写上“今天你又进步了,继续努力!”、“你写的字越来越好了!”、“老师为你的进步而感到高兴!”等。在组织学习竞赛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层次的内容,按完成的质量统一评价,燃起他们希望的火花。让每一个学生成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机会,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7、要上好学习心理课。厌学学生大多没有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缺乏内在动力,学习上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上好学习心理课,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材的社会大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以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才能有效地消除厌学情绪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 篇2

( 一) 生理机制的原因: 根据学习不良的经典定义, 我们知道学习不良具有特定的前提条件, 就是学习不良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经有效的相关测验证明是符合同龄人的正常水平, 也就是说其学习不良现象的产生不是源于智力因素的影响, 而是与其它的生理机制有关。常见的造成学生不良学习的生理因素有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力转移, 医疗界对此也有专业的定义即注意力缺陷障碍 ( ADDH) 。

( 二) 教学内容的原因: 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具体的指出学生在不同的智慧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能力, 对知识的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逐步提升的, 在教育实践活动时如果教学内容过难的话会使得学生感到学习困难, 教学内容过易的话会使得学生丧失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 三) 小学生的社会化适应不良: 在小学生开始校园生活时, 他们将逐步经历到与以往不同的情感体验, 如亲密与疏远、合作与竞争、赞美与批评、认真与懒惰、成功与失败等等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情绪感受。如果学生在他发展期间遭遇较多的负面情绪体验, 那么会使得他的自我效能感降低, 自信心缺乏, 产生消极的情绪, 使得他对新环境丧失应有安全感, 满足不了他可以进行正常学习活动的情感需要, 使得学习效果不佳。

( 四) 家庭教育的影响: Mc 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把家庭功能分为 “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六个维度。其中 “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和行为控制”这四个维度与小学生的学习不良有着明显相关。

( 五) 社会的影响: 造成小学生学习不良的原因有学生本身内部的缘故, 但也不能忽视当今社会对小学生的深刻影响。

1. 十年育树, 百年育人, 在经济潮流的冲击下很多教育并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严重忽略了学生个体的诉求, 当教育变得不在纯粹而是急功近利时就会使得学生心浮气躁, 在压力的迫使下将原本简单的学习生活变得复杂不堪。

2. 当今社会科技化发展迅速, 典型代表之一就是越来越发达的信息传播技术。信息传播途径之广, 扩散速度之快拉近了你我的距离, 但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很多信息特别是来自网路的各种消息的内容大多是不健康的, 以黄色、暴力、耸人听闻的词汇最为噱头卖点, 毫不顾忌信息接收者是否可以接受类似信息。而这一切非健全的信息传播模式会导致那些还不具备明确是非观念的小学生身心发展不良, 个别孩子会早熟, 成人化程度较高, 社会适应不良, 学习不良的现象也会随之而来。

( 六) 学校对学生产生的重要影响: 学校因素对学生学习不良的影响: 对于小学生来说主动并且能够很好的适应学校环境就是一门较难的课程, 此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校从宏观的角度去调节学生的学习活动, 进行课程的安排, 师资力量的统一调配, 这都需要学校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如果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因地制宜, 那就会使得学生整体素质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水平。

二、学习不良的应对策略

学生一旦学习不良其后果是严重且影响范围较大的, 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低于正常的标准而且会使得学生社会化进程滞缓, 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不良, 幸福感大大降低。因此, 针对小学生学习不良的现象, 我们应该提出有效地干预方案, 使得学生学习不良逐步得到有效的缓解直至彻底解决。

( 一) 以学生的角度实施应对策略

1. 强化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 2. 培养小学儿童的学习兴趣3.重视小学儿童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结合。

( 二)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实施应对策略

1. 教师在日常管理班级和教育同学时, 严禁对学生有 “贴标签”行为, 关爱学生成长, 讲究 “因材施教”。2.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讲究 “教学艺术”的应用7, 其包括: 教学语言艺术、教学非语言表达艺术、导课和结课的艺术、板书的艺术。3. 加强认知训练, 从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注意力强化、记忆训练、问题解决能力出发, 采用具体的活动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4. 教师要随时做好学生的课后心理辅导工作, 保持与家长的密切联系, 积极促进学校班级与家庭之间有效的双向沟通。

( 三)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实施应对策略: 学校对学生的学习不良调节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一表现在学校的组织制度、知识的选择、管理评价等方面, 例如个别学校倾向于按学生的成绩分班, 无形之中就回伤害学习不良的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二表现在学校的文化心理方面, 如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小学生是祖国花园里含苞待放的花蕾, 需要教师园丁和社会的共同关照爱护。根据学习不良的定义我们了解到小学生学习不良并不是智力低下造成的问题, 而是心理问题导致的各种学习障碍。作为当代的教育者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科学的方法对学习不良的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帮助其解决学习障碍, 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密切辅导, 使小学生在这个过渡时期可以良好的发展思维, 愉悦的收获知识经验, 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何雯.两类家庭关系不利青少年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其与社会行为、孤独感的关系[D].西南大学, 2010.

[2]马云鹏, 课程与教学论—2版[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4 (13) 329—354.

[3]李秉德, 教学论[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4]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厌学心理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89-02

目前,学生厌学现象备受众多心理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综观前人的研究,大多从客观角度分析。基于此,本研究拟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及教学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对高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高职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有学者曾对高职学生的厌学现象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发现,对“我很厌学”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近30%;对“我感到学习动力不足”作出肯定回答的学生占60%左右;选择“不知道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的接近50%。可见,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较严重,而对高职学生厌学心理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十分有必要。本研究以笔者的教学和学生工作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基准,从学生的就业忧虑、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对就业前景过度忧虑

从笔者所教班级的情况来看,入学第一天就有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产生疑虑。虽然笔者从多方面给予引导和解释,但是有些学生还是无法放下心来学习。有很多学生担心上大学三年之后,出去找工作得到的待遇过低。特别是非热门专业学生,其学习信念更容易动摇,存在“读书无用”的想法,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在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即学生刚入学的时候,都很积极、活跃,但是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产生了厌学心理,上课睡觉的现象多了起来,回答问题的人变少了,作业也潦草起来。笔者经过了解得知,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课程设置应侧重于实践。然而,目前高职院校过多地设置理论课程,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学生往往觉得所学知识没有实际用途,因而容易产生厌学心理。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一般采用口头讲授,且内容阐述高度浓缩,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听不懂内容,这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的课堂上。从学生在现场结合实物学习的积极性上看,这些学生不是学习能力低,只是其抽象思维能力可能稍微差一些。对此,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并作出改变,如可通过动画演示或现场教学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

很多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评定时往往出现以偏概全的非理性观念。他们仅仅根据当前的学业成绩来评定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旦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行,就会由此预测自己今后也不可能在学习上、工作上有所成就,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偏低。特别是刚刚经过高考的挫折,有些学生会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有学者调查发现,有近30%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他们抱怨自己记性不好,基础差,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有些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从而产生习得性厌学,久而久之还出现习得性无助感,他们确信自己再努力也改变不了现状,于是选择逃避,对功课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以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为自己寻找借口。

二、消除高职学生厌学心理的对策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要解决高职学生的厌学问题,最根本的是消除其学习的心理障碍,培养健康的心理。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外加适当的引导、指导,改善外因条件,从而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需要和兴趣,激发强烈的学习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及时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那些对学生造成影响的个别或少数社会现象,使其正确认识该现象。对于目前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过于忧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临时性与长久性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从知识的迁移性对其进行分析。应强化认知训练,提高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感觉到努力学习知识与技能是值得的,树立起积极的学习态度。另外,国家应制定更有针对性、更有可操作性的就业政策引导高职毕业生择业、就业和创业,减少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偏见。

(二)科学规划就业指导课

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其职业生涯规划状况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前各院校都积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学生反馈,就业指导课结合本专业本学科的内容太少。针对这一现象,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应在内容上有所调整,与专业相结合,彰显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此外,就业指导课教师还应重视指导学生创业。这样,教师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就业信心,消除厌学心理。

(三)加强学生择业就业心理教育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更应该认识到这一道理,秉承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因此,高职院校应更多地引导学生的就业择业心理,疏导学生的就业障碍。有必要把心理健康课程当做一门必修课程来进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努力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心理体验与心理品质的有效提升,积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试的方法,用知识涤荡心灵,让阳光陪伴成长,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学会自我心理调试。此外,还可以将心理适应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正确认识自我,珍惜大学时光,历练成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心理调试的基本原则,磨炼意志品质,发挥心理潜能,健全人格结构,为顺利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找准人生位置,合理把握起点,成功迈入社会。

(四)合理优化课程设置

按照西方STW(School To Work,从学校到工作)理论,职业教育是“学习过渡到工作”之意,而这种过渡实际上是一种岗前培训,是宽基础、厚基础的岗前培训。因此,高职课程设置应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基点。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很多课程过于靠近研究型本科院校,很多课程没有必要设置;相反,很多学生应在工作之前掌握和深化的课程都没有开设。笔者认为,应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去除不必要的课程,增加在工作中用得上而且要求学生用得好的课程。

(五)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应实用化。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教师应多花时间研究学生和教法,使教学有吸引力。一般来说,学生是先被形式吸引,然后被内容征服,最后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不断更新方法,如结合实际进行案例教学,有实物的,尽量结合实物使用教学;有现场教学条件的,结合现场进行教学。

(六)培养自信心

任何一个想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个体,都需要一定的努力来克服自己的缺点。笔者认为,可通过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一是加强目的性教育,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只有目标明确的人,行动中才有自信。二是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自信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出来,并在克服困难中提高的。三是充分发挥校纪校规对培养学生自信心的作用。只有当个体直接地用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时,才有足够的自信心努力工作、生活和学习。

总之,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的厌学现象,需要社会给予理解和支持、学校给予关注和改善、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本身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坚定的信心,并且要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处事态度。只有主客观因素相结合、多方面联动,才能把高职院校的教与学做到更好。

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 篇4

一、高一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

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 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并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始终保持积极奋进的状态, 以获得更大的成绩。

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 或孤高自傲, 或苦闷、失望, 自暴自弃, 情绪不稳定, 波动大, 与周围环境不和谐, 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形成威胁, 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足或失去信心, 对学校、班级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一般来说, 高一学生的异常学习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焦虑心理。

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在初中期间大部分都是各校的尖子生, 学习成绩优异, 但进入重点高中后, 尖子生云集, 大部分学生都失去了初中时的优势。高一学习科目多、难度偏高, 课程学习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有一部分学生从原来同学眼中的尖子生变成了中等生甚至落后生, 如果不能适应这一变化, 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差, 往往就会引起内心的紧张、忧虑和恐惧等情绪, 从而导致了焦虑心理。

2. 失落心理。

优秀学生一旦丧失了优越地位, 便会怀疑自己是否“优秀”, 而变得苦恼、自卑、消沉或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或不满、抗争、甚至以违反校规或恶作剧等行为来引人注目, 以达到心理平衡。

3. 逆反心理。

这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屡见不鲜, 表现为竭力摆脱对成人的依附和盲从地位, 甚至我行我素, 你劝他这样做, 他偏要那样做, 对教师、家长的规劝往往具有抵触情绪, 甚至强词夺理, 高唱反调, 这类学生容易出现越轨行为。

4. 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主要是缺乏自信、心胸狭隘所致, 进入重点高中后, 面对新老师、新的学习内容、新的班集体等因素所导致的变化, 不同心理素质的学生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有些学生可能继续保持优势, 甚至越学越好, 有些学生却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这时, 缺乏自信、心胸狭隘的学生就会因各种各样的竞争受挫而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 甚至还会故意制造事端。

5. 随众心理。

随众是指没有主见, 没有原则, 以别人的喜恶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高一学生来到新的环境, 没有了以往的好朋友为伴, 内心渴望结识新朋友, 建立新的友谊, 有很多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庭独自生活, 家长的关心和监督相对减少, 难免会产生孤独感, 心中不踏实, 他们更希望尽快融入新集体, 为避免被其他同学排挤, 有时明知不对, 他们也随大流, 人云亦云了。所以, 随众心理尤其在住宿生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6. 松懈心理。

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三学年, 都是勤奋、拼搏的, 考上重点中学的信念和父母的期望促使他们在初三学年竭尽全力, 当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心目中理想的高中后, 他们就会自认为已经实现了曾经定下的人生目标, 有一部分学生便松懈下来, 完全没有了以往的拼搏精神, 这些学生认为考上重点中学就肯定能上大学, 高一学年不必太紧张, 不妨先放松一下, 个别学生的变化甚至会让家长和初中老师大吃一惊。

二、高一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疏导策略

无论学生出现哪种心理障碍, 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消极影响都是显著、巨大的。首先, 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到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和形成。一般来说, 心理素质如何, 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方向、速度和完善程度, 健康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是优良品德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其次, 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智力活动总伴随着情感、意志等心理成分, 情绪的好坏、意志的强弱既影响到知识的掌握与技能形成的质量, 也影响到学生智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尤其是高一年级的管理者或教师, 一是要做好预防心理失衡的“超前指导”;二是在发现学生心理失常时要注重做好疏导工作。近几年来, 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尤其是重视对高一新生进行心理教育和辅导、咨询等工作,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下面, 笔者根据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做法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体会, 谈一谈心理障碍的预防与疏导。

1. 转变观念。

教育者转变德育观念, 对心理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 不要把心理问题德育化。教师要认识到正值青春年华的中学生最容易冲动, 也是犯错行为最频繁的“危险期”。教师要根据其年龄发展的特征, 进行全面分析, 而不能因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就归因于思想变坏, 不思进取, 品德低下, 更不能因此而对学生冷眼相看, 全盘否定。教师要认识到, 心理辅导进入中学校园是时代的要求。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 教师要学会理解原谅, 但是绝对不能放纵。

2. 引导学生正确辨识自我, 客观评价现实, 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高一学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 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 造成主客观不协调, 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于是有可能出现以上一系列心理问题, 所以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学会情绪调节, 发挥自身潜能, 面对现实, 迎难而上。教师如能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 就能有效增进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另外, 班主任还可通过家长会向家长授课, 使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人是一个含有无穷多个自变量的函数, 而其中的学习心理这个变量是决定函数递增或递减的关键量之一, 从而有效地减轻来自家长的压力。

3. 学法指导。

学业压力无疑是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进入高一以后, 学习负担加重, 表现为科目增多, 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高。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等因素更是让一直在“填鸭式”模式中培养起来的传统色彩过于浓厚的学生们无所适从。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没有很好地加以调整, 没能掌握高中阶段正确的学习方法, 因而会感到学习压力大, 学习效果差, 成绩自然就跟不上。所以, 高一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 学会科学用脑, 注重劳逸结合, 制订学习计划, 这样, 从预习到考试都不会感到压力大, 无形中就减轻了焦虑程度, 考试也能应付自如了。在这一点上, 学校实施的“423”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说正好适当地缓解了部分学生的压力, 尤其是对中等边缘生。

4.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不少班主任感受到, 良好的班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 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功效, 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实, 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是来自于与集体的不善, 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去向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求教”, 借此对其短处给予开导, 这样就有利于他们心理障碍的排除, 又可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同时, 还要利用多种渠道,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文艺、体育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 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使之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 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而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5. 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学校大部分进入实验班的学生都是初中顶尖级的优秀生, 因此倍受老师、班主任的钟爱, 经常得到的是表扬和奖励, 但随之也制造了一些优秀生长的副产品———只能表扬不能批评,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一味追求奖赏、追逐名利。来到新的学习环境, 他们一旦失去了以往的优势, 就容易引起个体欲求上的冲突、失衡而导致心理障碍。所以, 在重视做好心理障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的同时, 从长远来说, 还要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 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不至于茫然无措, 心理失衡。所以, 教育者一方面要减少对优秀生的过分呵护, 让他们正视压力,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 教师不妨有意设置困难和挫折, 培养学生不怕失败, 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心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0-0

作为大学生应该对学习时刻保持一种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把自身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一些学生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影响了学业的顺利进行。作为辅导员应该及时对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这一问题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重燃他们对学习的激情,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与工作经验的总结,得出当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健康的心理保障大学生的学习,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辅导员,做值得学生信赖的心灵导师、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训练相结合是大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对策。

一、具体案例

王小郁是某某学院大一学生,他来自苏南某市,家庭条件非常优越,是家里的独生子。开学两个多星期了,据王小郁的舍友反映,王小郁很少和他们一起去教室自习,也很少去图书馆看书。他的一个舍友小赵说:“有一次我遇到一篇英语阅读理解读不懂,正巧当时王小郁在宿舍,我就问他那篇文章怎么阅读。结果他烦躁地说:‘我现在一看到书本就很烦,别说英语了,就是中文都不想看,就连小说都懒得读了。你还跟我讨论英语阅读理解呢?当时我听了他得话后感到很吃惊,也替他难过。”

每个月王小郁的父母都给他非常多的生活费,他不像一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那样还要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他也无需为了解决自己各方面的费用开支而去打工。这么优越的生活条件下,王小郁没有好好利用,他对学习甚至产生了厌恶,厌学也伴随着他。上课他经常无精打采,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有时上课他玩手机玩游戏根本无心听课。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王小郁不能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天长日久就直接影响其学业,最直接的影响是成绩赶不上来,从而导致对学习灰心丧气,没有信心,最终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二、大学生厌学心理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加强心理辅导,强化心理咨询、引导厌学大学生进行有效自我管理是应对大学生厌学的重要对策。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班级文化环境对厌学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互助、和谐、乐观、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有利于厌学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健康宣传周”、班级广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能够正常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使其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1]。可以利用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收心理健康教育,以这些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展开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班级内要提倡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营造良好的班级健康消费环境。要引导学生从比穿着、消费到比学术、学识。要倡导营造一个重学术学识,轻奢华时尚的健康学术氛围。比如可以开展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多组织一些增长知识、调剂生活的文化活动,深入实际、适应竞争的社会活动,发展能力、健康身心的社团活动,来全面提升厌学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

2.加强心理辅导,强化心理咨询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纳对心理咨询的定义是:心理咨询是指一种专门向他人提供帮助与寻求这种帮助的人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使人们逐步学会以更积极和理性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心理咨询能够为人们提供全新的人生经验和体验。所谓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平等、积极关注的氛围中,辅导者根据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困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巧,给当事人以合乎其需要的指导服务,协助当事人摆脱心理和行为困扰的方法。在对厌学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一是,采用个别心理咨询。由于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多样性,学生心理问题、情感等问题的差异性较大,集体教育和团体辅导对每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不适宜。而个别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与来访者所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流,有利于教育者具体详细的了解个体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以此来解决厌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更有效地提高对个别厌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二是,团体心理训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厌学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积极的学习习惯。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大学生共同成长的需要和一些困惑,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力量,辅导员不是通过外在训练去改变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而是让学生自己帮助自己,自己改变自己。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自信心、学习兴趣及人际关系,学生在一种特殊的训练情景中彼此认知和学习很容易强化个人的自我概念,增强与人沟通的技巧和群体适应水平[2]。

3、引导厌学大学生进行有效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即个人自觉运用法律、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自觉约束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言行的方法。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自我管理,因为每个人都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指导自己一系列的行动,协调个人同社会的关系。这个调节过程就是自我管理的过程。自我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自制,即自我控制,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以及言行进行约束和控制,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越轨言行。二是自律,即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限制在一定的规范之内。自律包括人们应有的自我监督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充满激情地面对学习,恰当全面地认识学习,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厌学大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础。辅导员要教育厌学大学生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因素,也要认识自己的内心,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努力发挥自身的潜能,抓住有利机遇,努力奋斗,要理智地对待,保持情绪的稳定性,做到善于控制自我、管理自我,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把握自己的命运和前途[3]。

总之,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加强心理辅导,强化心理咨询、引导厌学大学生进行有效自我管理是应对大学生厌学的重要对策。

三、启示

1.良好的班级环境熏陶学生身心,在耳濡目染中健康成长

荀子《劝学》中有句话时常被人们提起“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由此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积极的班风必然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

2.健康心理保障大学生学习,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自信,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希望。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做到情绪稳定,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使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所以,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辅导员,值得学生信赖的心灵导师

作为一名青年辅导员一定要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才是值得信赖的人。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规划好自己的辅导工作,竭尽全力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对学生有责任感,对学生付出真心,做一名值得学生信赖的心灵导师。学生只愿意与值得信赖的老师交流,作为辅导员如果做到让学生信赖了,这更加有利于我们展开工作,有利于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这样便于我们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4.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训练相结合

由于大学生成长环境的多样性,学生心理问题、情感等问题的差异性较大,集体教育和团体辅导对每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不适宜。而个别心理咨询这种形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与来访者所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流,有利于教育者具体详细的了解个体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对症下药。以此来解决厌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更有效地提高对个别厌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团体心理训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厌学学生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从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积极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作为大学生应该对学习时刻保持一种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把自身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一些学生却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影响了学业的顺利进行。作为辅导员应该及时对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这一问题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重燃他们对学习的激情,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当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健康的心理保障大学生的学习,使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做一名有责任感的辅导员,做值得学生信赖的心灵导师、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训练相结合是大学生厌学心理的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章梅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2]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12.

[3]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7.

[4]安小兰.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93.

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问题 原因 对策

高校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摇篮,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目前的现状看,大学生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心理健康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而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转变,不良风气向就业领域内渗透,使得广大学生在校园感受到社会的巨大压力,当遇到某种诱导因素时,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尤其目前的大学生就业焦虑等方面的问题已经由高年级大学生遇近低年级大学生。

2、家庭原因。家庭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因素。当前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如果得不到群体认可就会感到孤立无援,由于从小远离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导致交际困难,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同时也会因为没有倾诉对象,使得有问题的同学的心理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3、学校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因素一方面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包括学生对校园外环境的自我认识。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教育体制还不完备,还有欠缺,有的高校只重视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不重视甚至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惑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同时,转型期的社会文化的不良方面辐射到校园滋生了种种不健康的现象,如追星、赶时髦,醉心于牌桌酒楼和流连于花前月下等也对学生心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4、个体原因。生理是心理的基础,生理上的缺陷、慢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容易使学生烦躁不安,情绪不稳定,失眠.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等。学生表现出敏感、自毙、自卑和内向等心理特征,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部分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素质脆弱,人格缺陷,性冲突等心理因素容易使大学生產生心理问题。

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思路

1、健全完善学生工作机制,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一要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和研究,以预防为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着眼于全体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调查和研究,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关课程列为必修课,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均衡发展。对新入学的大学生,应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心理测验等方式尽早建立心理档案,应发挥心理辅导网络各层级作用,及时发现和调解学生心理问题。对新生、违纪学生、失恋学生、特困生、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应加强情感关怀和心理疏导;发现有心理障碍倾向者应进行重点跟踪和心理咨询,对个别严重者要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要以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弱势群体学生的教育帮扶制度。“弱势群体”学生相对其他学生更易引发心理问题,而其根本在于自身的“弱势”——困难和问题。俗话说,扶贫贵在扶志,扶志贵在明德。“扶志”就是引导弱势者正视困难,培养自强自立精神;“明德”就是给弱势者讲明做人的道理,使他们树立乐观向上、回报社会的思想。因此,一方面要引导“弱势群体”加强理论学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认识高校和社会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学习、劳动和生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以唤起和激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提高其“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爱”的思想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针对“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采取更有效的措施,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忧虑。要及时帮助弱势学生消除由于家庭困难、生理缺陷、学习困难等引发的障碍因素,帮助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要为弱势学生建立一种共同的群体组织,让他们在其中互相启发、彼此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各种困难,造成一种心理相融的气氛。

2、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普及心理知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是把大学生求职者以特定阶段的任务放到整个生涯发展的背景中加以探讨.帮助学生进行胜读的自我探索、职业定位,提升职业决策能力与职业素质,从而能够使他们能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选择,最终达到人与职业的最优组合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广大青年学生理性地认识自我,对“我是谁、我能够干什么工作、我要找什么工作”这类关系学生前途的重大问题有深刻地认识,并能够在大学整个学习过程中依据自己的条件和目标.合理的调整自我,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避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在生活中迷茫等问题,同时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其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校园内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国家职业资格培训—心理咨询师三级的培训内容。因为这部分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社会上不少人经过半年的学习就能够通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对大学生来说,学习这部分的内容不是压力。教材内容实用性强,对于大学生自我辨别和解决自我或他人问题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使心理学的知识得到全面有效的普及。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实现“助人者自助”.学生可以一定的专业知识帮助周围的人,不仅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为其个人的成长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 篇7

生活于和平发展时代背景之下的当代大学生, 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 在家长的悉心教导和老师们多年的精心培育下, 加上他们自身的不懈努力, 思想道德素质状况总体来说呈现出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道德素质有所提高, 政治倾向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一致性。虽然大学生中的主流思想道德素质是积极向上的, 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 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 受到国际思潮的影响, 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错位和倾斜, 使其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存在的问题

1. 政治信仰迷茫, 理想信念模糊。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他们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忽视文化理论学习, 因此他们大多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社会上的消极腐败现象, 像“买官卖官”、“行业潜规则”等很多学生不能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 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奋斗”、“自我实现”, 从而导致其理想信念淡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常轨道。

2. 自我意识膨胀, 生活行为失范。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 渴望独立自主, 摆脱家庭和社会的束缚, 于是向社会发出“请相信我们”的呼唤。但是其辨析能力不足、自控能力较差, 不能正确辨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 导致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 考试作弊、知恩不报、网络道德失范、婚前性行为等不道德、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

3. 文化素质薄弱, 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度滑坡。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是大学生思想源泉之一, 但许多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 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优秀文化学习不够, 知之甚少, 造成他们文化素质的重大缺陷, 制约了其思想的发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部分学生呈现出功利主义的特点, 导致部分大学生公德践行能力较弱、自理自立能力差、劳动观念淡薄、依赖思想严重、乱扔垃圾、考试作弊等, 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度滑坡。

4. 注重物质享受, 忽视精神追求。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物质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 高消费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纷纷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他们不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国情, 忘却了先辈们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和优良传统, 拜金主义盛行, 不愿甚至害怕过艰苦而节俭的生活, 爱慕虚荣、盲目时尚、追求安逸而忽视精神追求。

5. 心理疾病明显, 心理承受能力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身体素质日趋下降, 心理疾病日渐增多, 身体素质大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疾病多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压抑、酗酒、吸毒等行为, 其原因是受到的爱情、金钱、学业、就业、事业等的压力越来越大, 而自身的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不强。由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内容及方式的变化, 他们会面临许多问题, 甚至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挫折。种种原因造成了他们苦闷、仿徨、孤独、消沉、颓废等消极的心理特征, 甚至部分大学生误入歧途, 走上了绝路或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产生问题的原因

1. 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 (1) 市场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

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 使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 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 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 市场经济体制的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唯利是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成为一些人衡量价值的标准, 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另外大量的社会负面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深入而持久,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 社会变革和社会多样化的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改革开放的社会大变革, 不仅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物质关系, 使人们的经济地位、职能分工、社会角色和利益分配等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也强烈地改变了人们的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和价值取向。社会主义道德之外的各种思想和道德泥沙俱下、美丑共存, 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社会多样化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同时, 也给他们带来困惑、疑虑和恐慌。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趋于功利化和务实化, 其行为选择不是出于道德义务感或社会责任心, 而是出于对个人利害得失的权衡, 导致道德严重滑坡。 (3) 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只要世界上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和较量, ‘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就是不可能的。”[2]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发展优势, 利用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 使中国青年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文化选择、价值取向上发生变化, 呈现多元化特点;同时, 西方敌对势力借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力宣扬政治一体化、文化全球化等“分化”、“西化”阴谋, 这种有目的的渗透让身心尚不成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困惑与迷惘。对此, 引导大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 树立坚定的信念, 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显得尤为重要。 (4) 西方思潮的影响。文化层面上西方多种文化思潮的涌入与冲击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小觑。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人文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和尼采热四种文化思潮主张自我中心论的价值观和非理性主义, 动摇了大学生对科学理论的信念, 使其失去坚定的理想, 刺激和滋长了部分大学生的情绪主义冲动。20世纪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 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更为深刻的消极影响, 使他们“政治观念淡漠”、“责任感弱化、理想迷失”, 产生“非理性的标新立异意识”[3]。因此, 马克思主义在后现代主义那里成为处于危机状态和过时的理论[4], 马克思主义被后现代主义肢解成破碎的观点、方法、细节、视角等, 对大学生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5]。 (5) 网络盛行带来的挑战。网络这一全球性的文化传播媒介使信息交流完全突破了意识形态封锁与时空边界, 具有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独特特点。它在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带来机遇的同时, 却加大了舆论导向的控制和管理难度,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被网络中错综复杂的思想意识所吞噬, 其主导地位和防御能力受到严重威胁和严峻考验, 导致主流价值缺失。

2. 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也是文明开化的起点, 要教育子女成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 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而现实表明, 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不容乐观, 一方面很多家长文化程度偏低, 导致学生家庭基础文明教育的低层次、不全面;另外, 当今大学生兄弟姊妹普遍较少, 往往受到过分溺爱。不少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养成了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很多家长有求必应, 很少甚至根本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 这无疑变相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 滋生了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3. 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存在缺陷:

(1) 形式主义严重。中国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当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考核和“分数”挂钩, 流于形式则是一种必然。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是一张试卷可以说明的。挂钩于分数, 则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向应试思维模式, 背离了教育部门开设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初衷, 自然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2) 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 中国的“两课”教学内容不能反映社会的基本特点而脱离社会实际。诚然, 教学内容强调思想道德的主流无可厚非, 重视理论性和系统性也十分必要。但忽视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存在, 轻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现状, 则无法使学生以正确观点处理现实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 也无法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价值观的冲突问题。因此, 中国高校“两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 (3) 师德现状堪忧。在学校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班主任、辅导员及专职教师[6]。但部分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出现了种种丧失师德尊严甚至丧失人格的不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极为深远。

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年龄均在18~22岁左右, 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 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固化的关键时期。由于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 加上自身心理不够成熟, 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意志脆弱、思想认识模糊、理想追求淡化等思想道德失范现象, 对此,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总之, 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等因素均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重要影响, 但要分析某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问题产生的原因,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事求是地找出内因和外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从而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和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摘要: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进行分析, 着重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地得出其产生的原因,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原因

参考文献

[1]李滨.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其培养[J].中国知网优秀硕博论文, 2004, (5) .

[2]徐文良.难忘的历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270.

[3]于林平.论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6) :1.

[4]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J].学术界, 2000, (2) .

[5]王仰飞.后现代主义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6) .

上一篇:我的人生目标演讲稿下一篇:公众号商户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