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2024-12-07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共11篇)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1

使用linux系统内核的系统有很多,目前比较主流的有centos,fdeora,redha系统,这些有一些收费有一些免费的,但此方法可用于我讲述的三种系统中哦,

安装Linux系统后,登陆进去,修改一下文件: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HWADDR=”00:50:56:BE:7A:D8″

IPADDR=192.168.2.108                          #IP地址,必须设置

GATEWAY=192.168.2.21                        #网关地址,这个很重要,如果不设置这个就智能是局域网无法和外部网络互联了

NBOOT=”yes”                                         #开机启动设置为yes

UUID=”fe45f058-9ce7-42a4-823c-abe472aad9f2″

IPV6INIT=no

NETMASK=255.255.255.0                #子网掩码

设置好之后,编辑域名服务器设置文件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 cat /etc/resolv.conf

nameserver 192.168.2.01              #域名服务器的地址,如果不设置这个,则无法以域名的方式访问网站

search hostname                                #这个相当于你本机的域名

设置好了之后重启network服务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这样执行以下ifconfig命令就能看到你本机已经联网了,可以使用ping 命令去测试是否联网,

友情提示:

直接修改/etc/resolv.conf这个文件是没用的,网络服务重启以后会根据/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来重载配置,如果ifcfg-eth0没有配置DNS,那么resolv.conf会被冲掉,重新变成空值。

怎么办呢?下面有两种解决方法:

1、通过ifcfg-eth0也可以设置DNS服务器地址,并自动修改或生成resolv.conf文件.

2、在ifcfg-eth0中可以通过PEERDNS参数决定是否修改resolv.conf文件,设置PEERDNS=yes(这也是系统的默认配置)则启用该网络设备时,会修改或生成resolv.conf文件,设置PEERDNS=no,则不对resolv.conf做任何变动.

补充的部分:

当有应用需要进行域名解析时(如:ping www.111cn.net),会首先读取resolv.conf文件获取dns服务器地址,然后再向该dns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若resolv.conf设置的不对或者没有resolv.conf都会导致域名解析失败.

若ifcfg-eth0被配置为DHCP模式,则系统默认PEERDNS=no,也就是会用DHCP获取的DNS地址修改或生成resolv.conf文件.

我觉得没有特殊情况,不用在resolv.conf中设置DNS,应在ifcfg-eth0中设定DNS服务器地址方便些,即符合正常思维也更便于维护和管理.

注意:设置网络的方法仅限于fedora,redhat,centos之类的以rpm包管理的Linux系统,其他系统可能有点差异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2

Linux操作系统支持的网络协议较多,比如常见的以太网协议和相关IP传输机制,还有互联方案FDDI和ATM等。Linux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数据信息的保护力度更强,相应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功能都较为完善,虽然出现的时间不算太长,但已成为现在普及率较高的系统之一,并且也逐渐得到了各行业领域的应用。在Linux操作系统日益普及的基础上,学习这一系统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对于学习层次较低、普通用户来说,在虚拟机下进行系统的网络配置都具有较高的难度,本文针对这一方面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述。

1 配置文件

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中配置文件是进行整体的网络配置的基础工作,在了解与系统相关的配置文件的前提下,熟悉操作系统对网络和数据影响以及控制力度和规则,才能更好的进行网络的优化配置,从而完成虚拟机下Linux操作系统中进行具体的网络配置。Linux操作系统主要的网络配置文件共有7个,这部分内容在互联网上有较多介绍,在这里就不再多作说明了。

2 将主机或服务器加入网络

在这一环节中将主机或服务器加入到以太网,是虚拟机下Linux操作系统网络配置的重要环节之一,完成这一流程的步骤有四个,分别是为:一是根据实际需求和网络情况,进行IP地址和主机名的分配,并且在这一环境下的IP地址和主机名都是唯一的;二是对Linux系统启动时的相关功能设置,对网络接口进行具体的配置,并且将其状态设置为开启的模式;三是在Linux系统下设置一个默认的路径,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多个静态路径;四是对DNS服务器进行配置,可以使用域名通信。在这一配置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主机的动态IP分配时,如果使用的是DHCP的话,可以在前面的设置中将接口卡设为DHCP即可。

3 虚拟网络连接方式

完成虚拟网络连接可以从以下四种方式中选出一种与实际需求相符的连接方式,四种连接方式分别为网络桥连接、网络地址转换连接方式、独立主机连接方式、自定义连接方式。其中前面两种是较为常用的。但虚拟机下Linux系统的网络配置不管选用哪一种虚拟网络的连接方式,必须进行主机系统、虚拟机和虚拟系统三方面的设置。

3.1 网络桥连接方式

网络桥连接方式,是属于VMware模式中的一种;VMware虚拟出来的操作系统,可以对网内的任一机器进行访问,与局域网的访问性质相似。

采用这一方式进行虚拟机配置,首先要对系统的IP地址进行设置,保证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的IP地址同在一个网段内。实现IP地址操作的步骤为:根据实际情况先设置Windo ws系统的IP地址,然后选择虚拟机的网络连接方式为桥连接的方式,最后需要在Linux系统的启动栏中进行“system--administr ation--network”的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eth0properities”,点击“properities”,在对话框中将ubuntu的IP地址设置为与Wind ows系统的IP在统一网段的某一具体地址,两个系统中的子网掩码和网关的设置也都是一样的。采用网络桥连接方式连接的时候,对IP地址和DNS的配置如图1、图2所示。

完成以上步骤的设置后,在Linux系统下启动浏览器查看效果;如果是不能连入网络的状态,可以尝试配置代理服务器,这种情况基本上会出现在原有的Windows系统是通过代理服务器连入的,那么在进行下一步的设置时,需要作出“system--preferrences--networkproxy”的设置,对其IP地址和端口进行具体的配置。

利用vi编辑器进行设置,主要配置文件有ifcfg-eth0,其中包含网络配置信息;network文件,主要配置网络基本信息同时用于系统重启resolv.conf文件,是DNS域名解析的配置文件,他们的位置分别为/etc/syscon-

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etc/sysconfig/network,/etcresolv.conf。对ifcfg-eth0文件修改,添加子网掩码,IP地址以及网关,考虑网络安全因素,以下均以0代替,内容为:

查看network内容为:

修改文件resolv.conf,添加内容为:

文件修改保存后在shell中重新启动网络,命为:/etc/rc.d/init.d/network restart或者是service network restart,重启网络后,通过Web浏览器检查是否可以上网,或者在主机上ping虚拟机地址,或通过命令ifconfig查看。

3.2 网络地址转换连接方式

网络地址转换的简称是NAT,是一个网络工程任务组的标准,允许一个整体机构共同使用一个IP地址进行网络的访问;数据在这一环境下进行传输,其IP地址的头部源和目的地址包括端口号都是固定不变的,对数据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使用NAT连接方式,可以将IP地址的头部源进行适当的隐藏,还可以实现对多台主机共享少量IP地址对内外网络进行访问、IP地址空间叠加等问题的解决。

4 Linux系统网络地址配置

当进行网络地址配置的时候,虚拟机下的Linux系统网络配置已基本完成,在这一流程中主要有三个步骤的操作来实现网络地址的配置,关闭与开启网络端口、关闭和开启物理端口、网络地址的配置;其中前两个步骤只需遵循相应的代码进行运行即可,在第三步骤中又分为了三个步骤,即先写出相应的命令代码,然后参考配置文件对所需的配置地址数目进行设置即可,最后重启network服务,令配置生效。

4.1 关闭与开启网络端口

开启81端口:

关闭81端口:

4.2 关闭和开启物理端口

UP:ifconfigeth0up

DOWN:ifconfigeth0DOWN

4.3 网络地址的配置

第一步:ifconfigeth0x.x.x.xnetmaskx.x.x.xbroadcastx.x.x.

第二步:参考配置文件进行设置,/ect/sysconfig/network-scri pts下进行ifcfg-xx的文件配置,例如ifconfigeth0,其中0表示在一块网卡上配置地址的数目,需要多个则对该数字进行设定即可:ifconfigeth0:1,ifconfigeth0:2等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第三步:重新启动network服务,/ect/init.d/networkrestart或servicenetworkrestart.

5 修改网络配置

修改网络配置一般是出现在完成所有配置之后的,当配置完成后发现其中的某些设置与原来的设计不同,或者是不能满足实际的运行需求,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修改。通常情况下修改网络配置,主要针对IP地址、DNS和路由方面的修改,而修改的方式则是通过相应的指令来完成操作。

6 结语

虚拟机下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步骤总结为六步:第一,连接Vnet-PPPo E实现网络共享;第二,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接入互联网;第三,根据实际情况需求进行相应的网络配置;第四,利用配置文件进行相关命令的执行,保证所设置的网络是有效可执行的;第五,用ifconfig命令检测查看已设置的网络配置是否符合要求;第六,利用ping命令对网络的通畅情况进行检测验证,一般设置完成的系统,其网络运行情况较为良好,但如果是不通畅的情况,则需要关掉真机上的防火墙,然后继续观察网络状态,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保证系统和网络的正常。

摘要:在实际的生活中,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用户身份的复杂性也在逐渐加强,网络的安全问题成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以往遭受非法用户和程序攻击的案例中,Windows操作系统遭受到黑客的攻击次数最多。与Windows操作系统相比,Linux操作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外部非法用户或程序入侵的几率,有效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安全,因此逐渐受到广大企业和用户的青睐。本文对在虚拟机下Linux操作系统如何进行网络优化配置设置方法和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虚拟机,Linux,操作系统,网络配置

参考文献

[1]李超.虚拟机下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

[2]芮雪.虚拟机下Linux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J].电脑与信息技术,2014.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3

一、帐号设置

当我们启机后,系统会正常引导,然后进入用户登录状态,录入超级用户帐号root及密码后,我们便有足够的权限对系统进行设置。

对于一个安全的系统而言,建议每3个月更换一次超级用户密码,我们可以在root登录后’#’提示符下通过passwd命令进行密码修改。

当系统联网后,我们还要在系统中设置更多一些普通帐号给其他人,可以使用’useradd用户名’命令成功添加新用户,用’passwd用户名’命令对其新用户设置密码,并可在/home中找到新用户的主目录,如果用户要安装软件需要指定其主目录,也可以使用’useradd -d目錄用户名’格式进行操作。如果需要把现有的帐号进行改名,我们也可以使用’usermod -l新用户名-m –d/home/新用户名 老用户名’来完成,之后还需要更改新用户的密码。删除帐号使用’userdel 用户名’即可。

系统中超级用户root密码至关重要,但如果忘记,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解决。首先重新启动系统,当系统加载到引导程序GRUB时,按键盘E键,将’kernel/boot/vmlinuz-2.4.28 ro root=LABEL/ hdc=ide-scsi’修改成’kernel/boot/vmlinuz-2.4.28 ro single root=LABEL/ hdc=ide-scsi’,然后回车返回,再按B键用修改后的选项引导系统,重新登录系统。

二、网络设置

当Linux系统进行联网时,需要对系统网络参数进行设置,其中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我们以超级用户root登录,可以用vi编辑器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文件进行IP地址、子网掩码及网关的修改设置,并可在文件中加入’GATAWAY=x.x.x.x’设置网关。如果设置成功即可联网,否则只能访问同一网段内的主机,用命令’route add default gw x.x.x.x’也可样可以设置网关。DNS服务器地址的设置可以通过Linux服务器以域名的形式访问互联网上的其他机器,用vi编辑器编辑文件/etc/resolve.conf,加入’nameserver DNS地址’保存退出即可。对网络参数都设置完成后,可以使用’service network restart’命令让网络服务生效,并以’ifconfig a’命令查看设置的结果。

三、远程管理设置

在Linux系统中,我们可以使用ssh服务来管理远程的服务器。基于安全性能,telnet远程服务已经很多人不再使用,而转用安全性能较好的ssh服务,它使用22号网络端口传输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防止中间人攻击及IP欺骗,并且传输的数据是经过压缩,提高了传输速度。在Linux下,必须要安装openssh-server软件包才能开启ssh服务,我们以超级用户root进行登录,可以用命令’ssh 服务器IP地址或域名’进行操作,然后输入超级用户名root的密码,即可登录到远程Linux服务器,当然在Windows系统下同样可以使用ssh连接Linux服务器,但需要安装远程管理软件,像Putty等。

四、文本编辑器设置

在Linux系统下经常会使用vi编辑器对文本文件及系统文件进行修改和编辑。使用‘vi文件名’进入编辑器后,首先进入其命令模式,我们需要按I或Insert键使其变为插入模式才可以对文件进行修改编辑,编辑完成后再按Esc键切回至命令模式,因为只有在命令模式下方可对编辑的文件做保存或放弃等操作,按’:wq’可对文件保存,’:q!’则为不保存退出。如果对于内容较多的文件,查找定位字符显得十分重要,vi编辑器便能做到,用vi命令打开待查找定位的文件,进入命令模式,键入’? 查找字符’,回车后很可找到其字符,按I键便可切换至编辑状态修改文本。也可以使用’:s/原字符/新字符/g’ 进行替换操作。

五、文件系统

Linux操作系统采用树型分层目录结构存储文件,由根目录、多个子目录及文件所组成。根目录下的每个子目录都存放不同类别的文件。Linux系统中对硬盘进行分区都是挂载到指定的目录下,每一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有相应的目录层次结构,但最终都将归属于总的根目录层次结构。

Linux采用索引节点来记录文件信息,索引节点是一个包含文件基本信息的结构,每个索引节点都有对应的索引节点号,系统把索引节点号和文件名同时保存在目录中。每个文件有唯一的索引号与其对应,而一个索引号可以对应多个文件,因为我们可以从系统中不同的路径访问此文件。

六、运行级别

在Linux系统中,有7个等级的运行级别,分别对应数字0-6,默认的启动运行级别为3级,可以通过’init 运行级别’命令在不同的系统运行级别中进行切换。每个运行级别的功能都不同,其中:0级别会执行两个进程,即killall和halt,终止进程是进行关机操作;1级别是文件系统损坏时超级用户root可以在这种模式下进行修复,在这个级别中,可以启动三个服务,即udev,lvm,single,所以只有root可以操作;2级别也称为多用户模式,所有配置文件系统被挂载,但此级别不支持nfs资源;3级别是由nfs服务开启的,也是Linux服务器的正常启用级别,被称为完全多用户模式;4级别是用户自定义,被称为安全模式;5级别为完整图形模式,可以在此级别下开启网络服务及图形界面,但如果系统中没有X windows就无法开启此级别;6级别中有两个服务,分别为killall和reboot,即重启服务。在我们日常工作学习中,主要使用3运行级别或切换至5运行级别。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4

先确认下安装上了没,可以使用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root@localhost sv005-mongodb]# service vsftpd restart

Shutting down vsftpd:                                     [ OK ]

Starting vsftpd for vsftpd:                               [ OK ]

或者使用命令

[root@localhost sv005-mongodb]# chkconfig --list vsftpd

vsftpd         0:off  1:off  2:off  3:off  4:off  5:off  6:off

如果没有安装我们需要先是需要安装: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yum install vsftpd

然后启动vsftpd : /etc/init.d/vsftpd start

vi /etc/vsftpd/vsftpd.conf  修改里面的 这两项:

chroot_local_user=YES (须添加)

chroot_list_enable=NO

然后 保存即可!

创建用户组:

groupadd   用户组

useradd -g webusers -d /路径 用户名

passwd 用户名  修改用户的密码。

chown -R 用户名:用户组 /路径/

刚才由于修改了配置文件 所以要记得重启:service vsftpd restart

OK ! 成功了!

到上面就完成了,如果你还需要加一些虚拟用户,我们可向下看

vsFTPD配置虚拟用户

FTP用户一般是不能登录系统的,这也是为了安全。在系统中,没有权限登录系统的用户一般也被称之为虚拟用户;虚拟用户也是要写进 /etc/passwd中;这只是一种虚拟用户的方法,但说实在的并不是真正的虚拟用户,只是把他登录SHELL的权限去掉了,所以他没有能力登录系统;如果我们想把beinan这个用户目录定位在/opt/beinan这个目录中,并且不能登录系统;我们应该如下操作。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adduser -d /opt/beinan -g ftp -s /sbin/nologin beinan

[root@localhost ~]# passwd beinan

Changing password for user beinan.

New password:

Retype new password:

passwd: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root@localhost ~]#

其实这还是不够的,还要改一下配置文件vsftpd.conf ,以确保本地虚拟用户能有读写权限;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如何实现虚拟路径?

比如: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home/a 映射为 ftp://localhost/a

/home/b/c 则为 ftp://localhost/c

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

[root@localhost ~]# mount –bind [原有的目录] [新目录]

比如我的ftp的默认目录是/var/ftp,我想把/mnt/LinG/WinSoft文件夹,映射到/var/ftp目录中,我就如下操作

我们要先在/var/ftp目录中建一个目录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root@localhost ~]# mkdir /var/ftp/WinSoft

然后执行mount命令

[root@localhost ~]# mount –bind /mnt/LinG/WinSoft /var/ftp/WinSoft

这样就OK了。

打开Linux vsFTPDv服务器的日志功能

把下面xferlog_file前面的#号对掉,也就是把vsftp的log功能打开,这样我们就能在/var/log目录下查看vsftpd.log。这是vsFTP的日志功能,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xferlog_file=/var/log/vsftpd.log如何让vsFTP服务器限制链接数,以及每个IP最大的链接数?应该改Linux vsFTPD服务器的配制文件vsftpd.conf,加入下面的两行:

max_clients=数字

max_per_ip=数字

举例:我想让我的vsFTP最大支持链接数为100个,每个IP,最多能支持5个链接,所以我应该在vsftpd.conf中加上如下的两行:

max_clients=100

max_per_ip=5

如何限制传输速度?

anon_max_rate=数字

注:这是匿名的速度

local_max_rate=数字

注:这是vsFTP服务器上本地用户的速度

注:这个数字的单位是byte,所以我们要计算一下。

比如我想让匿名用户和vsFTP上的用户都以80KB下载,所以这个数字应该是1024×80=81920

所以我们要在vsftpd.conf中加入下面的两行

anon_max_rate=81920

local_max_rate=81920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命令:

管理用户组(group)的工具或命令;

groupadd 注:添加用户组;

groupdel 注:删除用户组;

groupmod 注:修改用户组信息

groups 注:显示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用户管理命令

useradd 注:添加用户

userdel 注 :删除用户

adduser 注:添加用户

passwd 注:为用户设置密码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5

[color=blue:492b824784]

第三节基本配置

1.重启机器。

2.系统出现:

SCO  OpenServer  TM  Release  5

Boot

:                                                                          *回车

3.系统出现:

INIT:SINGLE  USER  MODE

Type  CONTROL-d  to  proceed  with  normal  startup,

(or  give  root  password  for  system  maintenance):                    输入root密码或按CONTROL-d

4.按CONTROL-d系统出现:

SCO  Openserver(TM)Release  5

Login:root

Password:

5.登录机器,系统提示:#

6.配置鼠标:

1  mkdev  mouse

2  add  a  mouse  to  system

3  ps-2style  keyboard  mouse

4  high  resolution  keyboard-mouse

注意依次选择:

7.配置显卡:

1.Mkdev  graphics

8.配置网卡:

1.通过custom安装驱动

2.Install  new

3.Netconfig

4.Install  new  lan  adapter

9.启动X  Window:

配置完鼠标和显示器后,#下键入startx就可以进入图形界面了。执行scologin  enable  则开机自动进入x-windows的登陆界面。

10.关机操作:

1.一般用户:exit;delete键;ctrl+d键

2.超级用户:shutdown;reboot;haltsys;init  0。

3.由多用户模式变为单用户模式:init  1

第四节基本操作

1.Unix认识

2.UNIX发展的历史有点悠久,所以成熟而博大。与历史的兼容,他里面保留了一些古老的命令和文件。热心的扩展使得她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UNIX中,很多问题不是只有唯一的解决办法。这要看你使用的是什么时候,谁的参考书。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你找到了你要的答案。因此,我认为把UNIX摸透很难,也没有必要。因为,即使你精力充沛,你的记忆力恐怕也不会给你面子。掌握基本命令、系统的结构、设计思想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的时候再去找你的答案吧!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你也许能找到适合你的更好办法。

UNIX家族产品很多,但其一般用户命令均符合POSIX标准。掌握这些基本命令,我们就可以在这个产品平台上开展工作。下面简要介绍SCO  OPENSERVER  部分常用命令,其中大部分是POSIX标准的。掌握这些命令的关键是如何从这些命令出发找到自己需要的命令,学会使用联机帮助就是很好的办法。

命令执行环境

UNIX提供给用户执行命令的环境,称之为SHELL。有sh,ksh,csh等,其中sh为基本SHELL,其余为根据不同用户习惯扩展的。

用户登录后,系统将执行配置文件设置用户工作环境。如果没有在配置文件中exec一个程序或自动退出。用户将得到命令行提示符。此时用户的shell一般对应于/etc/passwd中的设置。

不同SHELL的配置文件为:

sh.profile

ksh.profile  .kshrc

csh.login  .cshrc

注意点:

用户登录后虽然得到指定的SEHLL环境,只是说明在这个环境中你可以执行这个SHELL的特有命令,在执行另外一个SHELL程序时如无特殊指定(见SHELL编程),被执行程序的环境为sh。

环境变量虽在不同的SHELL中有不同的设置方法,但工作环境的变量,所有运行程序均可使用。

执行程序中设置的环境变量,除非这个程序是被(.  dot)调用的,程序执行完后不会带到工作环境中来。

输入输出和联机帮助

输入输出重定向

在UNIX的SHELL环境中,其输入输出的重定向的功能非常有用。其中可以使用标准输入输出设备,0表示标准输入、1表示标准输出、2表示标准错误输出,

1.>  filename输出重定向(更新方式)。

将输出定向到文件,文件为更新方式。

2.>>  filename输出重定向(追加方式)。

将输出定向到文件,文件为追加方式。

3.<  filename输入重定向。

将文件的内容作为执行程序的输入。

4.<<  word输入重定向。

Word为输入结束标志符,将后续输入的内容作为执行程序的输入。输入以word或control-D结束。

5.|  管道。

将前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后一个命令的输入。

联机帮助

UNIX中提供了很详细有用的帮助,使用man  命令可以去看你所需要的命令的帮助。

Man的基本用法:man  [段节]  主题

man  �Ck  关键词

段节指主题所属的范畴,有:

ADM      系统管理命令

C          用户命令

F          文件格式

HW        硬件属性

M          其他的

TCL      SCO  Visual  Tcl(TM)  commands

只有一个主题有多个范畴的帮助时,才须指定你需要的段节。

Man  �Ck  可以显示帮助文档中出现这个词的所有主题。

技巧:

我们需要找一个想要的命令时,man一下我们知道的命令。从相关命令出发就可找到答案。Man  �Ck  搜索也是很好的办法。

在XWINDOW的HELP中找答案会更方便、详细。

!警告:不要随意执行你不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命令!不要使用  .*做参数

3.基本命令:

env显示设置命令执行环境

env  [  -  |  -i  ]  [  name=valuess  ]  ...  [  command  ][args]  ]

date显示和设置时间

date  [  -u  ]  [  +format  ]

date  [  -u  ]  [  MMDDhhmm][YY]  |  -t  [CC]YYMMDDhhmm[.SS]  ]

clear清除当前屏幕

grep找到与字符串匹配的行

wc计算字、行数、字节数

cat显示文件内容

more分屏显示文件内容

文件系统操作

ls列文件名

cp拷贝文件

mv移动文件

rm删除文件

cd目录切换

mkdir建目录

rmdir删除目录

pwd显示当前所在目录

find搜索文件

sort对文件进行排序

cut对文件进行列切割

paste对文件进行列组合

ln文件或目录链接

进程管理

ps显示当前进程状态

kill杀死进程

用户和权限管理

useradd添加用户

userdel删除用户

usermod修改用户

userls列可用用户

passwd修改口令

chmod修改文件目录权限

chown修改文件目录属主

who显示当前在线用户

finger显示用户信息

设备和终端管理

mkdev  设备管理

hwconfig显示当前设备信息

stty设置终端模式

enable打开终端

disable关闭终端

IPC管理

Ipcs显示IPC状态

Ipcrm删除信号量集、消息队列、共享内存

网络

telnet登录远程服务器

ftp文件传输

route路由管理

netstat显示网络状态

traceroute跟踪网络访问路由

netconfig网络配置管理

/etc/hosts网络主机名文件

/etc/services网络服务端口文件

/etc/inetd.conf网络服务文件    [/color:492b824784]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6

1、下载MySQL免安装版/二进制版软件(不用编译)

文件格式:MYSQL-VERSION-OS.tar.gz

2、创建MySQL组,建立MySQL用户并加入到mysql组中

(不同版本的Unix中,groupadd和useradd的语法可能会稍有不同。)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groupadd mysql

#useradd -g mysql mysql

3、进入目录/usr/local,解压缩免安装版,并在此目录中建立名为mysql的软链接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cd /usr/local

#gunzip < /path/to/MYSQL-VERSION-OS.tar.gz | tar xvf -

(该命令会在本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MYSQL-VERSION-OS的新目录。)

(使用GNU tar,则不再需要gunzip。你可以直接用下面的命令来解包和提取分发: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 tar zxvf /path/to/mysql-VERSION-OS.tar.gz)

#ln -s MYSQL-VERSION-OS mysql

4、添加MySQL配置文件

如果你想要设置一个选项文件,使用support-files目录中的一个作为模板。在这个目录中有4个模板文件,是根据不同机器的内存定制的。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cp support-files/my-medium.cnf /etc/my.cnf

(可能你需要用root用户运行这些命令。)

5、设定目录访问权限,用mysql_install_db创建MySQL授权表初始化,并设置mysql,root帐号访问权限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cd mysql

#chown -R mysql .

#chgrp -R mysql .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chown -R root .

#chown -R mysql data

(注意以上命令中的” . “符号不能少。)

6、运行MySQL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bin/mysqld_safe –user=mysql &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应该会出现类似这样的提示:

[1] 42264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 Starting mysqld daemon with databases from /usr/local/mysql/var

如果出现 mysql ended这样的语句,表示Mysql没有正常启动,你可以到log中查找问题,Log文件的通常在/etc/my.cnf中配置,

大多数问题是权限设置不正确引起的。 )

7、设置root密码。默认安装密码为空,为了安全你需要修改密码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usr/local/mysql/bin/mysqladmin -uroot password yourpassword

8、拷贝编译目录的一个脚本,设置开机自动启动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cp support-files/mysql.server /etc/rc.d/init.d/mysqld

#chmod 700 /etc/init.d/mysqld

#chkconfig –add mysqld

#chkconfig –level 345 mysqld on

9、启动mysqld服务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service mysqld start

10、查看3306端口是否打开。要注意在防火墙中开放该端口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netstat -atln

免安装版/二进制版安装基本命令概述: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shell> groupadd mysql

shell> useradd -g mysql mysql

shell> cd /usr/local

shell> gunzip < /PATH/TO/MYSQL-VERSION-OS.tar.gz | tar xvf -

shell> ln -s FULL-PATH-TO-MYSQL-VERSION-OS mysql

shell> cd mysql

shell> chown -R mysql .

shell> chgrp -R mysql .

shell> scripts/mysql_install_db –user=mysql

shell> chown -R root .

shell> chown -R mysql data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7

就象UNIX, Linux支持的网卡主要是以太网卡。如3COM、ACCTON、IBM、CRYSTAL、D-LINK等众多品牌的以太网卡只要安装配置正确, 都可以得到你所期望的效果。

1 网卡的安装及配置

第一步:配置以太网卡的工作参数

配置网卡就是配置网卡的工作参数, 如端口地址、中断号等。网卡的缺省参数一般存储于网卡内部的EEPROM, 这是网卡出厂前设置好的。缺省参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 但如果这些参数与你的系统有冲突并且网卡又不支持软件动态设置, 那么你就要使用网卡的设置程序。

网卡的设置程序与驱动程序不同, 设置程序仅仅用来对网卡EEPROM中的设置进行修改。网卡程序本身可能运行在其它操作系统下, 如WINDOWS95/98、OS/2、DOS等。

第二步:安装Linux系统

假如你将要安装以太网卡的Linux系统本身还未安装, 那么可以先试着在安装Linux的同时安装网卡。这一步成功的前提是你的Linux发行版本包含将要安装的网卡的驱动程序。

运行Linux的安装程序, 当进行到LAN配置时, 安装程序会列出它支持的所有网卡的类型。如果没找到适用于你的网卡类型, 也不必担心, 继续下一步。

第三步:手工安装网卡

安装网卡也就是安装网卡的驱动程序。网卡要工作必须要有驱动程序, 网卡的生产商并不一定提供Linux环境下的驱动程序。这时候你就得从其它途径想办法了, 比如到INTERNET上专门提供硬件驱动程序的网站查找一下。总之, 只有得到网卡的驱动程序后, 方可进行下一步。

网卡的驱动程序有两种类型。一是可直接使用的二进制代码;另一种是驱动程序的源代码。二进制代码一般是预先编译好的可装载模块。

1.1 可装载模块的使用

1.1.1 modprobe命令使用配置文件/erc/config.

modules来加载可执行模块。要用modprobe命令加载以太网卡的驱动程序, 可以在config.modules文件中加入:

alias eth0 drivermodule (drivermodule是驱动程序模块的名称)

这行配置信息把以太网卡的设备名与驱动程序模块联系起来。

那么驱动程序的参数如何指定呢?还是使用conf.modules文件。方法是在接着上述配置信息的后面加入下行信息:

options drivermodule parml=valuel, parm2=value2, ……

1.1.2 insmod命令直接通过命令行参数将驱动程序模块载入内存, 并可以在命令中指定驱动程序参数。

例如:

insmod drivermodule.o parml=valuel, parm2=value2, ……

有的网卡驱动程序可以用这些参数覆盖网卡本身EEP-ROM中存储的参数。有的则必须使用EEPROM中的参数。有的因为驱动程序不自动检测网卡使用的参数, 所以还得把网卡使用的EEPROM中的参数传给驱动程序。

1.2 把驱动程序编译入系统核心

除了以可装载模块的形式使用驱动程序, 还可以把驱动程序编译进Linux核心, 以获取更高的效率。配置核心的过程是用系统提供的配置工具 (make config或make menuconfig) 重新生成用来编译核心的众多make文件的过程。为了让核心的配置工具了解你的网卡驱动程序, 需要修改一些核心的配置文件。

1.2.1 修改配置文件:

主要修改核心源代码目录下的四个文件, 即drivers/net/CONFIG文件、drivers/net/Config.in文件、drivers/net/Makefile文件和drivers/net/Space.c文件。

1.2.2 运行核心配置工具:

在核心源代码目录下执行make config或make menuconfig命令。make config是面向命令行的, 通过逐句回答提问来配置核心。make menuconfig则是通过窗口菜单方式, 使用起来很方便。

1.2.3 重建依赖关系:

很简单, 执行make dep和make clean命令。

1.2.4 生成核心代码:

执行make z Image命令。这个命令开始真正编译核心代码, 并把核心代码存放为arch/i386/boot目录下的z Image。

1.2.5 为了使用新的核心代码, 你需要用新的核心代码替换原有的。

原有的核心代码一般存放在/boot目录下, 文件名称类似于vmlinuz-v.s.r-m (v.s.r-m) 表示核心的版本号) 。

至此, 你可以重新引导系统以使用新的带有正确网卡驱动支持的Linux核心。由于现在网卡的驱动程序是系统启动时由核心载入运行的, 系统启动之后用户就很难改变这些参数了, 所以你必须在系统启动时告诉Linux核心网卡驱动程序使用的参数。具体方法有两种:

a.在系统引导程序LILO中输入。

在LILO开始引导系统时, 用ether子命令设定以太网卡驱动程序的参数。ether命令的使用方式为:

LILO:linu xether=IRO.BASE_ADDR, NAME

b.在LILO配置文件中设定。

为了能够保存住此参数方法是在/etc/lilo.conf文件中的适当位置加入以下一行:

append="ether=IRQ, BASE_ADDR, NAME"

加入这一行后, 还需要用/sbin/lilo命令把这个配置写入引导程序。

安装完网卡就可以配置网络通信了。配置网络简单地就是使用ifconfig命令, 最后ping一下网上其它机器的ip地址, 检查网络是否连通。

2 结论

与其它外设一样, 以太网卡种类繁多, 对于新兴的操作系统Linux来说, 是否能够有效地支持这些设备, 直接关系着Linux的发展前途。本文叙述的以太网卡安装配置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未尽事宜希望与有识之仕共同探讨。

摘要:Linux操作系统以其独有的开放性、稳定性、高效率等特点, 被广泛的使用, 在几年的工作经验中我对Linux操作系统下以太网卡的安装及配置进行了总结, 下面写出来与大家一共分析一下。

第三只眼网络操作系统eyeos 篇8

登录eyeos操作系统

进入http://www.eyeos.org/use网站,点击“1.0Dahlia”进入eyeos操作系统1.0版,在打开的窗口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了。如果第一次使用,则需要点击“New User”来新建一个帐户。

登录后,我们可以看到eyeos操作系统的桌面,在最上面一排,可以看作是我们常用操作系统的任务栏,就是该操作系统的功能菜单,包括办公、网络、附件、游戏等选项,在左侧则是一个回收站,与刚装完操作系统的布局差不多。在右下角显示了当前的时间。

小提示

如果你的网速不够快,你可以本地安装eyeOS操作系统。具体方法是;在http://www.eyeos.org页面,点击“Downloads”选项,在打开的网页中,根据你的操作系统选择相应的版本进行下载即可。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请确保你机器安装了微软的.NET Framework2.0。安装完成后,只需要点击桌面生成的快捷方式即可在本地运行了。

网络在线办公

操作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应用性,帮助我们在某些特殊场合解决一些问题。eyeos提供了在线办公的功能,点击“office”选项,这里包含eyeFiles(文件存储)、eyeDocs(文档编辑)、eyeCalendar(日历)、eyeContacts(联系人)四个选项,基本涵盖了我们常用的办公操作中需用的各种工具。

文件上传下载

其中eyeFiles提供了文件上传下载等存储服务,选择该项。在打开的窗口中点击“Upload file”即可进行文件上传,通过该项我们可以将本地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中。选择服务器上的文件,然后点击“Download”则可以下载文件。具体操作都比较简单,文件上传和下载的速度很快,不过并不适合上传太大的文件。使用该功能可以代替一些在线的网络硬盘,而具体操作甚至比网络硬盘更简单。

小提示

此处你还可以创建新的文件夹、对文件重命名、删除或复制粘贴等,其功能有些类似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器。

文档编辑

eyeDocs提供了文档编辑服务,相当于我们常用的Word,可以在其中输入文字,也可以支持将其它地方的文字复制粘贴进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功能还是比较多的,可以设置字体、字号、加粗、斜体、对齐方式、插入表格等,虽然比Word的功能稍微简单,但是以满足基本的使用了。

此外,eyeCalendar选项则提供了日历服务,在某一时间点击后,会打开一个文本框可以让大家记录你的安排或者计划。eyeContacts在线操作系统提供的通讯簿功能,这与windows操作系统同样非常相似。在“新建联系人”窗口中,你可以设置你的联系人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家庭电话、地址、移动电话等,以后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身携带个人信息了。

网络浏览器和RSS阅读器

在“Network”选项中,提供了网络浏览器和RSS阅读器,其中网络浏览器相当于集成在操作系统中的IE,你可以直接输入网址来打开网页,在网页中打开“网页”,颇有“画中画”的感觉。而RSS阅读器则允许用户自行添加RSS链接,从而快速查看你关注的新闻,而不会被众多的广告和无用的信息打扰。当然这两项功能有些脱离网络操作系统本性的意思,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9

# 安装sphinx 2.x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cd /home/addcn

wget sphinxsearch.com/files/sphinx-2.1.1-beta.tar.gz

tar xvf sphinx-2.1.1-beta.tar.gz

cd sphinx-2.1.1-beta

make clean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sphinx –with-mysql=/usr/local/mysql

make && make install

# 配置

cd /usr/local/sphinx/etc/

# 错误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mysq/lib:/usr/lib:$LD_LIBRARY_PATH”

# 启动

/usr/local/sphinx/bin/searchd –config /usr/local/sphinx/etc/sphinx.conf

# 停止

/usr/local/sphinx/bin/searchd –stop

# 登入

/usr/local/mysql/bin/mysql -P9306 –protocol TCP

# 更新

/usr/local/sphinx/bin/indexer –config /usr/local/sphinx/etc/sphinx.conf –all –rotate

# 关联为实时索引

TRUNCATE RTINDEX rt;

ATTACH INDEX disk TO RTINDEX rt;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10

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

@ECHO OFF

D:

cd “Program Files (x86)cwRsyncin”

rsync ^

-vzrtopg ^

--progress ^

--delete ^

/cygdrive/d/Workspace/Aptana/demo/ ^

user@192.168.1.48::demo ^

--port=7876 ^

--password-file=/cygdrive/d/Workspace/Aptana/demo/rsyncd/passwd.txt ^

--exclude-from=/cygdrive/d/Workspace/Aptana/demo/rsyncd/filter.txt

pause

运行总是提示

password file must be owned by root when running as root

continuing without password file

Password:

win上哪有root账户?难道是权限问题,把passwd.txt的权限捣鼓了一通,最终得出结论:行不通,

windows中cwRsync自动输入密码的配置教程Windows服务器操作系统

只好改用其它方法,一番研究后觉得可以这么干:可以在批处理文件中定义一个密码变量,等于把密码写在bat文件中,如:

代码如下复制代码@ECHO OFF

SET RSYNC_PASSWORD=8532

D:

cd “Program Files (x86)cwRsyncin”

rsync ^

-vzrtopg ^

--progress ^

--delete ^

/cygdrive/d/Workspace/Aptana/demo/ ^

user@192.168.1.48::demo ^

--port=7876 ^

--exclude-from=/cygdrive/d/Workspace/Aptana/demo/rsyncd/filter.txt

pause

网络配置系统操作手册 篇11

关键词:活动单导学 教学模式 网络操作系统

“活动单导学”核心为“活动单”,在教师的“导”下学生根据“活动单”自主完成任务。在课堂上角色转变了,学生从原来的“听众”、“观众”变换为“表演者”,教师从原来的“主讲、示范者”变换为“导演”。“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成败在于“活动单”的设计,要想设计一个好的“活动单”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学环境。下面谈谈“活动单导学”在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8教学中的几点应用。

一、“活动单导学”与传统教学教学效果对比

安装配置WEB服务器是网络操作系统中的最基本、较容易也是学生较感兴趣的部分。下面以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里安装配置WEB服务器的教学内容为例说明两种教学模式效果对比。

传统的教学基本为:1)基本知识介绍IIS7.0的功能、特性;2)教师演示如何安装测试IIS7.0;3)教师演示如何发布一个网站,其中包括网站IP地址设定、端口号、主目录和默认文档的设置等。4)教师演示通过IE浏览器访问发布网站的效果。5)学生再根据要求完成实验。

“活动单导学”的教学为:1)教师课前发放“活动单”给学生,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做好课前准备,包括预习相关内容,准备一个网站等。2)上课时教师首先演示通过IE浏览器访问自己发布的一个网站给学生观看,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访问教师发布的网站,让学生对本次课的目标有直观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学生知道了本次课的任务后,再根据“活动单”的活动要求自主完成活动一:安装IIS7.0组建,并测试是否安装成功。小组可以协作完成,操作过程中可以讨论交流。4)在安装IIS之后,学生进行下一活动:配置IIS发布属于自己的网站。5)以“活动单”为载体,以教师“导”为线索,师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实现教学任务。

从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很容易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充分的发挥出来,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通过“活动单导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课前到课中甚至课后都参与到与教学相关的各项活动中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一项项的活动,即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组织协调、合作互助能力。

二、如何设计“活动单”

1、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要想设计一个好的“活动单”,首先教师必须要吃透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连教学内容都不能很好的把握,试想又如何能够将教学内容贯穿于活动中,从何谈设计一个好的“活动单”。以上面提到的“安装配置WEB服务器”为例,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研究知识点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学情,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为了达成目标,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和能力点,教师设计的活动单就要围绕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而展开;并且教师要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在整个的活动设计中要有针对性的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资源整合

所谓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是教师依据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教学资源特别是教材的分析和研究,资源整合的过程就是教师编排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对操作技能和要达到的目标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的整合方案。

纵观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书籍,其内容大多数还是沿袭传统的学科体系,虽然都注重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并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但教材中的案例知识大多远离所教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案例缺乏与工作岗位中典型任务相对接,不利于培养与企业岗位相对接的工作人员。

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认知情况、学生经验进行资源整合,包括教材内容增删组,从而保证目标的有效落实。以上面提到的“安装配置WEB服务器”为例,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增删组,简化了教材中理论部分知识,让学生课前预习达到对该部分知识的了解;增加了DNS配置,最终实现通过域名的方式访问发布的网站。结合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出教学任务,在“活动单”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准确制定学习目标

在“活动单”中,活动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学习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三个方面。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注重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情,目标的制定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充分考虑学生已经具备哪些操作技能、已有的知识积累,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障碍点。另外学习目标应简洁、明了,不要过于繁琐,同时做到设计合理,内容清晰,使学生能够很快明确学习任务。

3、精心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单”的设计应抓住重点,应精心选择2~3个活动内容。每个活动要易于操作、易于实现。活动要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且成果展示交流的环节要注重多样性,如小组展示、随机展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以“安装配置WEB服务器”为例,我设计的“活动单”包括3 个活动内容。第一个活动:创设情境,展示成果,明确目标。教师创设情境:某建筑公司开发了一个楼盘,公司需要宣传该楼盘,现在已经做好了一个宣传该楼盘的网站,接下来的工作就是需要管理员将该网站发布供用户访问。如果你是该公司网络管理员该如何完成任务? 教师展示访问发布的网站,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标。 第二个活动:安装IIS。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主完成服务的安装。遇到问题时小组成员讨论、互助尝试解决问题。第三个活动:发布网站,测试访问。通过3个活动的实现,让学生达成目标。

4、有效落实检测评价

所有的活动实施完要有有效的检测评价手段,通过检测评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完善,不断进步。通过多元的评价让学生在每次活动后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语

“活动单导学”在网络操作系统中的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当然,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全是优点,如:怎样在课堂上掌握好尺度,使学生“活而不乱”,这是今后不断要研究的问题。

上一篇:二手房交易流程及注意事项都有哪些下一篇:纪律执行情况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