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

2024-11-03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共12篇)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 篇1

路由器rip协议配置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2年12月3日

一、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

1.了解路由器设备

2.查看路由器的信息

3.熟悉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配置

4.熟悉路由器的RIP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内容

1.了解路由器设备

2.实验拓扑图及要求

3.配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

4.配置路由器RIP协议

5.了解其它show命令

6.课堂练习要求

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分别给路由器命名为r1、r2和r3;关闭域名查找; 设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

2)配置RIP路由协议,使每个网段之间都能够相互通信。

3)在以上网络的基础上,增加R4路由器,并为R4配置一个环回接口及RIP协议。注意,R4和R2的连接链路也需要配置。配置完成后,请查看R2路由器的路由表,并且,使用ping命令测试各网络的连通性。

二、实验环境

使用GNS3模拟CISCO的交换机和路由器、Windows系统。

三、实验步骤

路由器r1的配置。

查看路由器r1的接口编号。

路由器r2的配置

r1和r2在同一个局域网内,现在不需要路由,就可互相ping通。但是r2ping不通loopback()接口,需要配置路由。路由器r3 的配置

路由器r4的配置:

为r1、r2、r3、r4配置rip协议:

指定与r2相连的网络有:192.1.1.0、172.16.0.0和182.1.1.0。

指定与r3相连的网络有:192.1.1.0和20.0.0.0。

指定与r2相连的网络有:182.1.1.0和30.0.0.0。

从r3可以ping通r1右边的loopback()。

从r1的环回接口ping r3、r4的环回接口,都可以ping通。

当然,从r3 ping r1 的环回接口可以ping通,r3的环回接口ping r4的环回接口也能ping通。

r2路由表:

r4路由表:

四、实验心得体会

因为有了第一次实验的基础加之要完成的实验二的课堂练习不是很难,本次实验没有花太多时间。非常感谢老师给的视频,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本次实验有几大收获:

由于之前每次用GNS3 软件时,电脑CPU利用率都达100%,虽然利用了很多方法,也没有将CPU利用率降下来。本次实验我试着将路由器的 idle 值多试了几次,看到还是有合适的idle 值使电脑CPU利用率降低的。用GNS3,CPU终于不再是100%了,有点小开心。

网上也有人说,多算几次IDLE,然后运行设备的时候别点上面那个绿箭头,那个是所有设备同时开始运行,一个一个设备的开始运行,运行一个设备大概CPU利用率在50%左右,等5-10秒会降下来,等利用率降下来之后再运行下一个设备,若要一气所有设备都开开的话CPU就会一直100%不降。不过我没试过。

我还体会了路由器环回接口的测试作用,知道了对于路由器的每个接口,IP值可以不一样(以前不知道,有点小弱智)。知道了路由器 ping 其他路由器的一般接口或环回接口时,source xx.xx.xx.xx命令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 篇2

1 关于计算机局域网通信协议问题的分析

计算机局域网通信协议主要分为内部协议和外部协议两个方面内容, 内部协议是1978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网络通信制定的一个标准模式, 称之为OSI/RM, 该协议是一种较为开放的体系结构, 共设为7 个层次;外部协议是在进行组网过程中, 必须选择的一个网络连接协议, 该协议是实现局域网设计的关键, 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IBM、Banyan、Novell、Microsoft等。就当下计算机局域网发展现状来看, 局域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主要涉及到了以下三类:Net BEUI、IPX/SPX以及TCP/IP协议。

在组网过程中, 关于通信协议的选择, 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通信协议的选择必须与网络结构和功能保持一致性, 这样一来, 网络数据才能够进行有效传输。例如在实际组网过程中, 若是路由器进行网段链接, 就不能应用Net BEUI协议, 需要利用IPX/SPX或是TCP/IP协议。

(2) 一种网络在应用过程中, 只能应用一种协议进行。这种选择, 能够更好地保证局域网的数据信息传输网络, 方便于网络管理工作。

(3) 在利用通信协议过程中, 必须对通信协议版本进行关注。通信协议的版本对局域网速度有着较大的影响, 其功能以及性能都要超过于低版本协议。

(4) 想要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输, 必须保证协议的一致性。

2 计算机局域网中的通信协议应用分析

一般来说, 在计算机局域网中应用的通信协议, 主要有Net BEUI协议、IPX/SPX协议、TCP/IP协议三类, 这三类协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中, 本文对计算机局域网中通信协议与配置方法的研究, 将会对三种协议的特征进行介绍, 这对于实际配置应用,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2.1 Net BEUI协议

该协议是由IBM公司在1985 年研制的, 这种通信协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具有体积小、效率高等优势。Net BEUI协议在微软的早期产品中, 例如DOS、LAN manager以及Windows3 中, 都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关于Net BEUI的应用, 我们需要考虑到该协议与Net BIOS之间的关系。其中, Net BEUI中包含了Net BIOS接口,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这两种协议是实现PC间相互通信的标准。但是由于Net BIOS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需要利用SMB协议, 更好地实现通信目标。

2.2 IPX/SPX协议

IPX/SPX协议是一种兼容协议, 在应用过程中, 需要对身份的识别设置。IPX/SPX协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不需要进行设置, 只需要对节点ID进行标识即可。同时, 网络地址的唯一性, 是IPX/SPX协议拥有强大路由功能的关键。

2.3 TCP/IP协议

TCP/IP协议是目前网络通信协议中应用最为广泛地一种协议模式, 它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局域网建设, 并且使用起来较为简便。TCP/IP协议在应用过程中, 主要注意的方面有IP地址问题、网关、主机名等问题。

3 计算机局域网中的通信协议配置方法

本文对计算机局域网中通信协议配置方法的研究, 主要以众所周知的TCP/IP协议为例。在进行TCP/IP协议设置时, 打开“属性”按钮, 可以在指定位置对TCP/IP协议的IP地址、子网掩码等内容进行设置, 除此之外, 用户还可以在“默认网关”位置, 对网关地址进行相应的设置操作。当TCP/IP协议设置完成,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对TCP/IP协议的测试[3]。

一般来说, 在进行TCP/IP协议测试时, 我们可以采用PING.EXE的程序模式, 进行测试。该程序在测试过程中, 主要针对于用户与其他网关的链接, 并检查PC机之间的网段是否存在冲突问题。例如设置的IP地址为192.168.0.1, 在测试时, 输入PING192.168.0.1既可以实现对通信协议的测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计算机局域网通信协议与配置方法的研究, 主要列举了Net BEUI协议、IPX/SPX协议以及TCP/IP协议在局域网连接中的作用, 分析了三类协议的特点。在对通信协议配置方法研究过程中, 主要列举了TCP/IP协议的具体配置方式, 并以IP地址为192.168.0.1 的协议地址进行了相关的检测工作, 本文的研究, 对于计算机局域网中的通信协议和配置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常国锋.刍议局域网中网络协议的添加与配置[J].科技资讯, 2015, 10:28.

[2]唐晓春.局域网中通信协议的配置[J].教育现代化, 2015, 06:78-79.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 篇3

关键词 可配置主机 并行接口 描述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DSP64X具有32条外部引脚接口,通过DSP复位期间对特定的芯片管脚使能,可以配置HPI接口支持16位宽的数据总线和32位宽的数据总线两种模式(文中一律简称为HPI 16模式和HPI 32模式)。不管是HPI 16模式还是HPI 32模式,HPI都是以字传输来实现对DSP存储空间的访问。

1HPI外部接口描述

通过配置,外部HPI信号可以与各种主机部件实现接口。配置HCS 与HDS[1:2] 三个锁存信号的电平,可产生一个低电平有效的内部锁存信号HSTROBE 。HSTROBE 表示内部产生的选通信号,在其下降沿会对主机驱动的输入控制信号HCNTL[1:0],HHWIL,HR/W 进行采样。

2 HPI的寄存器配置

HPI是通过特定的寄存器配置来实现外部主机与CPU之间的通讯的。DSP64X中共有4个寄存器:HPI数据寄存器(HPID)、HPI地址寄存器(HPIA)、HPI控制寄存器(HPIC)、HPI传输请求控制寄存器(TRCTL)。主机能对HPIC、HPIA、HPID三个寄存器进行读/写访问,而CPU能对HPIC、HPIA、TRCTL进行访问。外主机通过访问HPI实现与DSP传输的基本流程为:主机首先通过配置外部引脚到适当的电平,写地址寄存器HPIA,配置主机所要访问的DSP存储空间的地址;然后改变外部控制信号,发出访问主机接口的数据寄存器的命令,主机接口根据命令产生相应请求提交给EDMA控制器。如果EDMA控制器忙,则向HPI发送忙信号,HPI将外部HRDY信号拉高,表示DSP忙,使主机进入等待状态,直到EDMA完成当前操作。如果EDMA 控制器处于空闲状态,将直接响应HPI的请求,并对HPI送来的地址进行译码,送到相应的EDMA通道进行存取。

3HPI的总线访问描述

DSP64X的HPI总线访问可分为HPI 16和HPI 32两种模式。为保证数据正确传输,在任何一个HPI进行传输(包括HPIC、HPIA和HPID寄存器访问)之前,都必须保证HRDY 信号为低电平,否则传输的正确性不能得到保证。

3.1配置为HPI 16模式的总线访问

配置为HPI 16模式传输,在对两个半字访问时,HCNTL[1:0]和HR/W 必须要设定为相同的值。对于第一个半字传输,HHWIL应配置为低电平;而对于第二个半字的传输,HHWIL必须配置高电平。HPI 16模式数据传输包括HAS 信号不使用时读、写操作和HAS 信号使用时的读、写操作4种情况。

3.1.1锁存控制信号

在信号配置时,是否使用HAS 信号,锁存控制信号的方式也不相同。如果HAS 没有使用,并且连接在高电平,则由HSTROBE 的下降沿锁存控制信号;如果使用HAS ,则由HAS 的下降沿锁存控制信号,此时HAS 信号的下降沿必须领先于HSTROBE 信号的下降沿。

3.1.2HPID寄存器的读操作

(1) 固定地址读HPID模式。在一次固定地址读中,当HPI向EDMA发送请求时,此时HRDY 信号应被置高电平,直到被请求的数据被加载如HPID寄存器;在第二个半字读取的时,因为请求数据已经存在于HPID寄存器之中,所以HRDY 信号应为低电平。

(2)自增地址读HPID模式。如果是第一次HPID寄存器读操作,那么在HSTROBE 信号的下降沿之后,HRDY 要被配置为高电平。当第一个数据由EDMA送入内部缓存后,数据应地址自动指向下一个,HPI继续执行连续的数据捕获。当前读操作完成时,如果缓存中已有准备好的数据,HRDY 信号应该在下一次读操作时保持有效,所以在检测到HRDY 有效前,外部主机不能停止读周期。

3.1.3HPID寄存器的写操作

(1)固定地址写HPID模式。在一次固定地址写HPID寄存器操作中,主机要向HPID依次传输2个半字,写访问结束(由HSTROBE 的第二个上升沿标示)后,HPID里的32位数据开始按照HPIA寄存器指定的地址进行传输。因此在检测到HRDY 信号为低电平之前,主机不应该终止一个写周期。

(2)自增地址写HPID模式。自增地址写HPID寄存器的数据应先被写入内部缓存区,直到缓存半满或者写操作结束时,DSP再启动EDMA进行内部传输。此时,由于数据已存在于缓存区,HPID可以立即接收下一个写数据,HRDY 信号会在主机进行下一次写操作时保持有效,所以在检测到HRDY 有效前,外部主机不能停止写周期。

3.1.4HPIC和HPIA寄存器访问操作

为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在配置HPIC或HPIA寄存器时,必须要在HPID寄存器访问状态转换之前完成。

3.2 配置为HPI 32模式的总线访问

由于使用32位数据总线,因此每次读/写操作只需要进行一次32位的传输,此时半字选择信号HHWIL被配置为无效,除此之外,HPI 32的操作与HPI 16的操作类似。

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实验心得 篇4

二、实验目的:实了解动态路由的原理,掌握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 三、实验软件:eNSP 四、实验任务:

1.了解RIP协议的配置及其特性 2.掌握路由聚合的方法 3明析RIP v2的验证方式

五、实验步骤

1.构建实验拓扑图,配置主机参数,并启动设备

Pc1-IP:10.1.1.2 Gateway:30 Pc2-IP:20.1.1.2 Gateway:30

R1 E/0/0/0-IP:10.1.1.1 Gateway:30 R1 E/0/0/1-IP:1.1.1.1Gateway:24 R2E/0/0/0-IP:20.1.1.1 Gateway:30 R2 E/0/0/1-IP:1.1.1.2 Gateway:24 2.配置接口IP地址

R1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

[Huawei-Ethernet0/0/0]ip address 10.1.1.1 30 [Huawei-Ethernet0/0/0]q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ip address 1.1.1.1 24 [Huawei-Ethernet0/0/1]q R2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0

[Huawei-Ethernet0/0/0]ip address 20.1.1.1 30 [Huawei]interface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ip address 1.1.1.2 24 [Huawei-Ethernet0/0/1]q

3.添加待聚合路由信息(仅R1)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0

[Huawei-LoopBack0]ip address 30.1.6.213 32 [Huawei-LoopBack0]q

[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1

[Huawei-LoopBack1]ip address 172.16.0.1 24 [Huawei-LoopBack1]q

[Huawei]interface LoopBack 2

[Huawei-LoopBack2]ip address 172.16.1.1 24 [Huawei-LoopBack2]q

[Huawei]interface LoopBack3

[Huawei-LoopBack3]ip address 172.16.2.1 24 [Huawei-LoopBack3]q

4.RIP协议配置(RIPv1、RIPv2)

RIPv1: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VLSM(可变长子网掩码),不支持路由聚合,以

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不支持验证 RIPv2: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以广播或组播(224.0.0.9)

的形式发送报文,支持明文验证和MD5密文验证

⑴RIPv1版:(注:启用协议后,若不改变协议类型则默认为1) R1:

system-view [Huawei]rip [Huawei-rip-1]

[Huawei-rip-1]version 1 [Huawei-rip-1]network 1.0.0.0 [Huawei-rip-1]network10.0.0.0 [Huawei-rip-1]network 30.0.0.0 [Huawei-rip-1]network 172.16.0.0[Huawei-rip-1]q

R2:

system-view [Huawei]rip

[Huawei-rip-1]version 1 [Huawei-rip-1]network 1.0.0.0 [Huawei-rip-1]network20.0.0.0 [Huawei-rip-1]q

⑵RIPv2版:(注:直接修改即可,无需“undo”命令)

[Huawei-rip-1]version 2

⑶检查配置是否正确

[Huawei]display ip routing-table

R1:

R2:

⑷对比RIPv1、RIPv2协议下R1、R2的路由表

注:RIP协议类型需R1、R2同时修改后,方可查看路由表 ①

②RIPv1-R2:

RIPv1不支持VLSM,不支持路由聚合

③ RIPv2-R1:

④RIPv2-R2:

RIPv2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

5.路由聚合

⑴自动路由聚合

R1:关闭水平分割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undo rip split-horizon

[Huawei-Ethernet0/0/1]q

R2:查看此时路由表

⑵手动路由聚合

R1:取消自动聚合

system-view

[Huawei-rip-1]undo summary

[Huawei-rip-1]q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rip summary-address 172.0.0.0 255.0.0.0

[Huawei-Ethernet0/0/1]q

R2:查看路由表

6.RIP v2的验证方式

⑴明文认证

R1: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

md5 MD5 authentication

simple Simple text authentication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1234

[Huawei-Ethernet0/0/1]q

R2:

system-view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simple 1234

[Huawei-Ethernet0/0/1]q

⑵MD5密文认证

[Huawei]interface Ethernet0/0/1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n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

[Huawei-Ethernet0/0/1]rip authentication-mode md5 usual 1234

华为路由器RIP协议通信的配置 篇5

路由器1的配置:

interface Eth-Trunk1#作端口聚合配置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interface Ethernet0/0/0

undo shutdown

eth-trunk 1

interface Ethernet0/0/1

undo shutdown

eth-trunk 1

##创建不同网段的环回接口

interface LoopBack4

ip address 192.168.40.1 255.255.255.255

interface LoopBack5

ip address 192.168.50.1 255.255.255.255

interface LoopBack6

ip address 192.168.60.1 255.255.255.255

#

rip 1#启用rip version 2协议、向外宣告网段

undo summary

version 2

network 192.168.1.0

network 192.168.40.0

network 192.168.50.0

network 192.168.60.0

路由器2的配置:

interface Eth-Trunk1#作端口聚合配置

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

interface Ethernet0/0/0

undo shutdown

eth-trunk 1

interface Ethernet0/0/1

undo shutdown

eth-trunk 1

##创建不同网段的环回接口

interface LoopBack1

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255

interface LoopBack2

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255

interface LoopBack3

ip address 192.168.30.1 255.255.255.255

#

rip 1#启用rip version 2协议、向外宣告网段

undo summary

version 2

network 192.168.1.0

network 192.168.10.0

network 192.168.20.0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 篇6

一.实验目的理解生成树协议STP的配置及原理

二.实验环境

两台交换机switchA和switchB,用两条链路将交换机互连,pc1与pc2在同一个网段。

三.实验内容

步骤1.在每台交换机上开启生成树协议。

过程:首先进入全局配置模式通过spanning-tree语句开启生成树模式,然后进行验证生成树协议已经开启。

步骤2.设置生成树模式。

过程:通过spanning-tree语句设置生成树模式为STP(802.1D),并且通过了验证。

步骤3.设置交换机的优先级。

过程:设置交换机switchA的优先级为4096,数值最小的交换机为根交换机(也称根桥),交换机switchBde 优先级采用默认优先级(32768),因此switchA将成为根交换机。然后通过了验证。

步骤4.综合验证测试。

A.验证交换机switchB的端口F0/1和F0/2状态。

过程:我们这组用的是交换机switchB,显示switchB的端口fastthernet0/1的状态后发现两个端口均处于阻塞状态,一直搞不清楚是为什么,所以也耽误了很长的时间,最后老师指导说有可能是前面同学的实验导致的结果,然后删除了所有状态,进行重新实验,最后使switchB的端口1处于转发状态,端口2处于阻塞状态。

B. 验证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ping的丢包情况。

从主机pc1到pc2(用连续ping),然后拔掉switchA与switchB的端口F0/1之间的连线,观察丢包情况,显示丢包数为30个。

C. 验证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交换机switchB的端口2的状态变化,并观察生成树的收敛时间。

四.实验总结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 篇7

1 WCCP的工作原理

WCCP使路由器可以透明的重定向用户发起的请求, 透明重定向的最大好处是用户不需要为更改浏览器的任何配置, 直接提交目的URL, 而他们的请求会通过配置有WCCP协议的路由器自动被重定向至本地的缓存服务器。

当缓存服务器接收到用户请求之后, 首先会查询本地缓存, 如果没有请求的内容, 它会向目的服务器转发该请求, 当它收到返回信息后, 立即将此转发给用户, 并把这些内容加入本地缓存中, 方便响应以后用户的请求, 由此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 并且有效利用了网络带宽。

2 WCCP在网络中的部署

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 将一台或多台配置有WCCP协议的路由器与一台或多台缓存服务器配合形成内容缓存服务系统, 组成一个满足本地用户需要的缓存服务集群。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轻易地扩展服务器来减轻网络出口带宽的负担。集群中的服务器提供了可扩展性和冗余性, 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部署和配置。

2.1 理解WCCPv1的部署和配置

当配置WCCPv1时, 一个缓存服务系统中只能存在一台路由器。在这个网络结构中, 这台配置有WCCPv1的路由器为所有的IP包提供流量重定向, 图2显示了这一配置。

在这个网络结构中每台服务器的缓存内容都不会与其它的重复, 使用多个服务器可以让整个缓存系统拥有良好的扩展性, 可以通过向这个缓存集群中添加服务器来提升性能, 而且可以把多台服务器定义为一台逻辑设备。

以下详细解释了WCCPv1的工作过程。

(1) 每台服务器都被配置了和路由器连接的IP。最多可以有32台服务器连接至单台路由器。

(2) 所有服务器都利用WCCPv1将IP发送给路由器, 彼此通过控制信道交流信息。

(3) 路由器利用该信息建立集群视图。最终所有的服务器都会通过该视图彼此互通。

(4) 该视图结构稳定后, 其中一台服务器会被选举为本系统的主CACHE服务器。它会告知中心路由器如何重定向所有数据包。

2.2 理解WCCPv2配置

使用WCCPv2的CACHE服务集群中可以存在多台路由器, 弥补了WCCPv1的集群中只能存在一台路由器的缺点, 图3展示了多台路由器的系统集群结构。

在WCCPv2中, 集群中所有的服务器都必须知道本系统中所有路由器的IP。为了指定本系统中所有路由器的IP, 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方法。

单播—在每台服务器上配置一组IP, 即本系统所有路由器的IP。

组播—在每台服务器上配置一个相同的组播地址。服务器会向这个组播地址发送通告, 该通告能会被本系统中所有路由器接收。例如, 一台服务器向224.0.0.100发送数据包, 那么本系统中所有配置了监听WCCP信息的路由器都会收到此信息。

以下详细解释了WCCPv2的工作过程。

(1) 为每台服务器配置所有路由器的IP。

(2) 所有服务器在网络中通告自己的存在, 并与每一台路由器建立连接。路由器则建立一个稳定的缓存集群系统视图。

(3) 该视图稳定后, 会有一台服务器被选举为主CACHE服务器, 并设置一个策略。路由器会按照这个策略重定向所有数据包。

3 WCCPv2的特性

3.1 支持多种流量类型

WCCPv1只支持HTTP流量, 而WCCPv2可以支持多种流量类型。如:HTTP代理FTP, FTP代理, 除了80端口以外的WEB服务, 以及实时音频、视频、电话服务等。

为了适应多种可用的服务, WCCPv2中提出了多服务组的概念。服务组信息是由WCCPv2配置命令中的动态服务标识号或者预先定义好的关键字来指定的, 这些信息用来确保服务组中的成员都能提供相同的服务。服务组中的缓存服务器通过协议 (TCP或UDP) 或端口号 (源端口或目的端口) 来定义流量, 并根据服务组的优先级来重定向不同类型的流量。

3.2 支持多台路由器

WCCPv2支持最大32台路由器, 并允许多台路由器同时连接至缓存服务集群。多台路由器可以提供密集的接口, 也能实现冗余和负载均衡。

3.3 MD5算法加密

WCCPv2中使用“ip wccp password password”命令可提供WCCP通信的MD5安全认证, 可以选择拥有相同密码的路由器和服务器组成服务组。MD5加密使得信息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而不会很容易的就被黑客利用。

3.4 缓存的透明错误处理

WCCPv2可以检查数据包, 确定哪些请求因为某些错误是不能被服务器所回复的, 路由器则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将数据请求直接转发至目的服务器, 而不会将请求再次转发给缓存服务器, 而且这一容错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3.5 集群中的服务器可以负载均衡

WCCPv2可以调整集群中每一台缓存服务器的负载流量, 可以将数据流分配到集群中的其它服务器上。WCCPv2使用三项技术达到负载均衡。

HOT SPOT HANDLING—允许为每一台服务器分配一个私有的HASH桶, 优先于WCCPv2, 从一个私有HASH桶中出来的数据只能发送至一台服务器。

平衡技术—允许为每台服务器分配一组HASH桶, 当某台服务器过载时, 它的流量可以被其它拥有多余容量的服务器承担。

分发技术—路由器可以有选择性的分发数据流, 避免将流量重定向至过载的服务器。

4 结语

WCCP也有一些局限性, 比如最多只支持32台路由器, 只能重定向IP数据流等。但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建立一个对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缓存服务系统, 这样的系统已经被广泛用于企业、高校、ISP等网络中, 使得这些网路中的用户能享受到高效效而且方便的缓存服务, 不仅提高了访问速度, 而且降低了带宽成本。

参考文献

[1]CISCO.CISCO IOS12.0参考库配置指南[M].北京电子出版社, 2000, 2.

[2]CISCO.思科网络术语和缩略语词典[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4.

[3]曾展鹏.The Deployment Experience and Survey of the Cooperative Caching Proxy Server[J].网际网路技术学刊, 2002, 3 (3) .

[4]Tom Sheldon.网络与通信技术百科全书[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8.

网络设备配置标准化系统研究 篇8

关键词:配置 标准 化自动生成 Active Server Page

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028-01

随着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的规模也日趋庞大,網络也成为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底层基础架构。企业管理对网络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就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需要接入,而对于网管人员来说,工作量也会不断增加。因此,网络设备配置标准化平台的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快速准确的帮助网管人员生成网络设备的配置脚本,从而减少网管人员配置设备的工作量,同时可以降低因配置不规范引发的设备运行风险,减轻运维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确保业务系统稳定运行。

1 网络设备配置标准化平台的内涵

网络设备配置标准化平台是依据网络模型,编写网络设备标准配置规范与模板,确定配置模板的时效性要求、端口配置规范、链路聚合配置规范、STP配置规范、VRRP配置规范、路由协议配置规范、设备网管系统配置规范等。对设备管理规范(含设备命名、配置描述、NTP等)、安全标准(含账号管理、认证授权安全要求、日志安全、设备远程访问安全、SNMP安全等)、设备对接(同构网络和异构网络)等提供配置规范建议。

2 网络设备配置标准化平台的开发

2.1 平台架构搭建

网络设备配置标准化平台包括查询和自动生成配置两项主要功能,利用Active Server Page开发,今后如果进行扩充还可以与数据库相结合。

查询功能:

利用设备的名称、应用位置等信息查询已生成的配置脚本。该功能可用于日后设备的维护,查询设备配置或密码等。

自动生成配置功能:

网管人员只需填写表单中需要的设备的基本信息,如应用位置,IP地址,上联和下联端口信息等,就可直接生成配置脚本。

2.2 技术支持与实现

2.2.1 开发工具和运行环境

本平台利用Active Server Page开发,搭建在一台虚拟服务器上,使用Windows2008操作系统。平台在开发时充分考虑到网管人员流动性大,需要随时随地工作等工作特点,采用B/S技术,只要在内网环境下均可访问网络设备配置标准化平台。

2.2.2 设计的流程

由于涉及到不同厂商及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所以表单的涉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单为需要使用者选择网络设备的类型及品牌,提交之后生成相对应的配置脚本所需填写的表单;第二部分则是生成配置脚本时所需填写的表单(图1)。

2.2.3 系统组成

网络设备配置标准化平台的系统由CISCO、华为、H3C的路由器及交换机六组配置命令组成。按命令组,可分为六个模块,每组配置命令可视为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配置信息录入界面生成、用户配置信息处理和生成配置命令界面(图2)。

2.2.4 系统功能设计

按照系统的目标,该软件系统设计有:设备品牌选择、设备类型选择及多接口数配置信息生成功能、用户配置命令生成功能。

设备品牌、设备类型选择、多接口数配置,这部分功能是让用户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预先填写,以便生成待录入的详细信息表。

配置信息录入,这部分功能是根据具体情况填写配置命令生成时所需要的关键信息,以便配置命令的生成。

配置命令,这部分功能是产生用户所需的配置命令,以便用户对设备进行配置。

以上三部分相互衔接,生成配置命令,使用户免去了查询命令、编写脚本、逐条配置的繁琐操作。使设备的配置变得更加轻松,提升工作效率。

3 结论

网络工程案例教学-配置步骤 篇9

1、简单了解网络规划的三层结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部分小工程考虑经济成本,使用二层结构(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2、根据企业具体需求,确定具体的工作区块,从而确定接入层二层交换机的数量。简单讲解二层交换机的品牌(思科、H3C、锐捷、D-link、TP-link、腾达……),考虑是否支持VLAN、STP,是否可以管理配置,通过PT软件绘制拓扑。

3、思考,核心层+汇聚层是选择三层交换机还是二层交换机+路由器,为什么?

4、确定核心层+汇聚层选择三层交换机,考虑三层交换机的价格,通过PT软件绘制拓扑加上三层交换机,考虑不同区块之间的交换机是否需要连线(考虑冗余,建议连线,而且本地流量不需要通过三层交换机转发),连线后,STP中根应该选择三层交换机还是本地交换机(本地交换机中,选择哪台交换机作为根?考虑本地的教师机广播教学和访问其他实验机架和服务器)。

5、三层交换机与ISP之间能否直接相连?首先考虑连接线路,如果是Serial接口,只能连接路由器;如果是光纤以太口,可以直接连交换机(NAT技术,3560不支持,6509支持,所以需要与一个路由器相连,然后再连接ISP)。

6、考虑基本设备的费用(核心层+接入层+边界路由器)接入层:H3C 1626:2200元/CISCO2960:3500元

核心层:H3C 5500-24P:9000元/CISCO3560-24TS:15000元 边界路由器:H3C ER3260:2400元/CISCO 2811:5000元

7、考虑网络实验室的实验机架(1841路由器),随着Core核心交换机连接越来越多的VLAN,为了方便今后工程师排错,建议在核心交换机上面的每个端口下通过Description命令来描述连接到什么位置:CoreToLab,CoreToServer……(每个工程项目有一个统一的文档命名说明)。

8、建议每台交换机修改名字,每个接口下面加上Description描述命令,方便今后的排错。因为很多时候查阅工程初期做的命名文档是比较麻烦的事情(ConnectionToCore)。

9、考虑企业内部的服务器群(DNS、WEB、FTP、MAIL、EXAM……)Core交换机上加连线描述。

10、考虑每个交换机下面连一台PC,一会用于测试DHCP的IP地址分配效果。PC设备修改名称,与交换机连线(接入层交换机,考虑Portfast优化,加快PC间通信时间,节约30S)。

11、在ISP后面增加一台PC和服务器,以便后期路由测试。分配IP地址和VLAN,比较交换机上面的SVI和Routed Port,同样,连接ISP的PC和服务器接口也应该Portfast。ISP的服务器开启网站服务和DNS解析服务,ISP的PC做连接测试。

12、考虑ISP接入方式(电信、移动、联通,费用,IP地址数量)中国电信:最贵,最稳定

中国联通(中国网通):适中,技术较新 中国移动(中国铁通):最便宜 200M,一年费用???,8个 IP地址 218.66.17.40/29 ISP:218.66.17.41/24 Border:218.66.17.42/24

13、考虑企业内部需求,划分VLAN。Management:VLAN 1

172.16.1.0/24 Class1:

VLAN 10

172.16.10.0/24 Class2:

VLAN 20

172.16.20.0/24 Class3:

VLAN 30

172.16.30.0/24 Class4:

VLAN 40

172.16.40.0/24 Office:

VLAN 50

172.16.50.0/24 LAB:

VLAN 60

172.16.60.0/24 Server:

VLAN 70

172.16.70.0/24 由于内部的IP地址属于私有地址,不建议使用VLSM,建议宽松一些,直接使用24位掩码。

14、Trunk+VTP+Vlan Trunk(核心层和接入层都需要)如果多台机器需要相同配置,建议使用脚本,然后粘贴; VTP(建议配置在核心层交换机上,域名、模式、密码); VLAN,并且修改名称方便后期排错;

指定核心交换机下面的接口属于哪个VLAN(连接服务器的核心交换机接口划分入VLAN 70)

思考?

14.1、将与核心交换机相连的端口直接划分到相应的VLAN下,例如Class1-1的F0/24划分到VLAN 10 14.2、将与核心交换机相连的端口设置为Trunk(扩展性更好,今后该VLAN下面还可以连接其他VLAN用户)。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access vlan ? Spanning-tree portfast

15、接入层交换机的接入端口做一个优化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panning-tree Portfast Spanning-tree Bpduguard

16、STP规划(只有存在环路的地方需要规划STP,VLAN 1,VLAN 10,VLAN 20,VLAN 30)

VLAN 1:ROOT 应该是核心交换机

VLAN

10、VLAN 20、VLAN 30:ROOT应该是连接教师机的交换机

17、为了今后方便对内部设备进行管理,为每台交换机创建管理IP地址(VLAN 1:172.16.1.0/24):(VLAN 1接口创建IP地址需要输入NO SHUNDOWN,其他VLAN不需要NO SHUNDOWN)

需要在每台接入层交换机上面指定默认网关,否则不同VLAN下的PC无法管理交换机,外网的用户也无法管理交换机。(ip default-gateway 172.16.1.1)

18、随着企业内部主机的不断增多,每台设备的管理IP地址很难记忆,除了查阅工程文档外,还可以通过服务器解析来方便管理。No ip domain-lookup 不能关闭

Switch(config)ip host XXX

IP_address

本地解析,不方便管理。Switch(config)ip name-server 指定DNS服务器 配置VLAN间路由。演示DNS解析。

基本格式:公司简称 + 业务模块 + 位置 + 设备型号 + 编号

(MJU_Computer_LAB_3660_03)

19、将拓扑图中的所有未配IP的设备都配上(服务器和LAB机架,注意机架路由器需要配置默认路由指向该VLAN的网关)

20、核心交换机上面为每个VLAN创建IP地址作为每个VLAN的网关

21、考虑内部网络设备的IP地址获取方式(静态或者动态)

DHCP服务器(IP helper-address)、Core核心交换机(规模比较小,选择核心交换机上面做)

22、核心交换机与边界路由器之间相连有2种连接方式

SVI接口、Routerd port接口(华为设备只支持SVI接口,思科设备支持两种接口)

23、考虑在核心交换机和边界路由器直接配置路由(动态路由/静态路由)核心交换机上面

需要一条指向NULL0的路由,防止环路。

24、简单介绍一下NAT,私有地址和公有地址。

25、做NAT地址,考虑ACL内部需要放行的流量类型 http:80; https:443; DNS(TCP):53; DNS(UDP):53; SMTP:25 POP3:110 由于公网IP地址比较多,可以考虑每个子网对应一个公网IP,这样分摊流量,而且利用管理。

Ip access-list extended c1

//创建扩展命名型ACL permit tcp 172.16.10.0 0.0.0.255 any eq 80 permit tcp 172.16.10.0 0.0.0.255 any eq 443 permit tcp 172.16.10.0 0.0.0.255 any eq 53 permit tcp 172.16.10.0 0.0.0.255 any eq 20 permit tcp 172.16.10.0 0.0.0.255 any eq 21 permit tcp 172.16.10.0 0.0.0.255 any eq 23

permit tcp 172.16.10.0 0.0.0.255 any eq 25 permit tcp 172.16.10.0 0.0.0.255 any eq 110

ip nat pool c1 100.1.1.3 100.1.1.3 netmask 255.255.255.240 //创建地址池

从无线网络模式看路由配置 篇10

组建家庭无线网络可供选择的组网方案有两种,一为Ad-hoc无中心AP网络,一为Infrastructure有中心AP网络。这两种组网方式在家庭无线网络中都被广为应用,各有各的优缺点,各有各的应用场合。

一、Infrastructure网络的特点

Infrastructure这种无线网络模式也就是无线网络的基本结构模式,此种无线网络模式需要有一台符合IEEE802.11b/g模式的AP或无线宽带路由器做为控制中心,所有通信都是通过AP或无线宽带路由器作连接,AP或无线宽带路由器相当于有线网络中的集线器,并同时实现一些网管功能,一个接入点可连接1-254台计算机(无线网卡+有线网卡),

该无线网络模式下的无线网可以通过AP或无线宽带路由器的WAN接口与宽带网相联,也可通过LAN口与有线局域网相连或无线与无线局域网相连,组成星形网络结构。使整个无线网或无线+有线混合网的终端都能访问宽带/局网网络的资源,并可通过路由器访问Internet。

二、Infrastructure无线网络模式的无线路由器设置

无线路由器的安装连接并不复杂,只需将宽带接入线或ADSL MODEM/CABLE MODEM线与无线路由器的WAN接口相连接,插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计算机网络协议配置 篇11

关键词:Linux TFTP 配置文件 自动备份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055-02

海油大网的网络结构是由多种设备组成的,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每个设备上面都配置了详细的网络参数,在这些设备中又以路由交换设备最为重要。对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信息进行备份是日常维护的重要内容,因为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比较复杂,一旦配置丢失,手工恢复不仅工作量相当大,而且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对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进行定期备份,保障海油大网的正常运行。

实现配置自动备份的软件有多种,但价格比较昂贵,而Linux系统是开源免费的,不仅功能强大,而且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已成为当前企业的重要服务器平台。因此本文在基于Linux的环境下编写备份脚本程序,以实现网络设备配置信息的定期自动备份功能。

1 Linux下TFT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

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简单文件传输协议)是用来下载远程文件的最简单网络协议,它是基于UDP协议实现的。Linux系统的tftp-client是内置的,无需配置,只需对Linux服务器端的tftp-server进行安装与配置。

(1)在Linux系统下安装TFTP服务。

说明Linux系统安装TFTP成功。

(2)修改TFTP配置文件。

安装完TFTP软件包后,需要开启TFTP服务才能正常使用,TFTP服务默认情况下是禁用的,需要修改配置文件/etc/xinetd.d/tftp开启TFTP服务,主要是将其disable的状态修改为no,使其生效,并在server_args中设置tftp根目录。

(3)关闭防火墙。

从安全角度来说,服务器的防火墙不应关闭,应该按照其所提供的服务开启相应端口,本文所进行的操作为探索模式,仅搭建测试服务器,因此选择暂时关闭防火墙。

Redhat的Linux包含两种防火墙,一个是IPtables,另一个是Selinux,我们首先将selinux关闭,通过以下命令将其状态设置为enforcing:

随后,对IPtables进行操作,我们用脚本形式对其策略进行设置:

将其保存为一个脚本,必须执行a.sh才能对防火墙策略生效:

chmod u+x a.sh 加執行权限

./a.sh 执行

(4)创建备份保存目录,并赋予相应权限,随后启动tftp-server

(5)检查TFTP所使用的69号端口已打开

在命令行输入netstat –nlp

有如下结果,说明TFTP服务可以正常工作。

2 Linux下配置备份的设计与实现

2.1 备份脚本程序的实现

由于我们需要根据设备返回的一些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因此我们利用Liunx下的Expect脚本,实现对网络设备配置的定期自动备份,单独的Expect必须要与Shell相互配合,以使Linux shell能够支持交互。通过预先编制脚本,让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文件按备份日期自动备份到TFTP对应的目录下,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保证备份信息的完整性,方便维护人员查看了解。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1)编写TXT文本文件,用于存放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IP地址、远程登录密码、使能密码及网络设备的名称,建议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要对该文件进行加密,在后面的脚本执行过程中会依次调用TXT文件中的参数。如在本设计中使用的routers.txt文件,即为路由交换设备配置列表。

(2)编写Expect脚本文件,主要思路为:自动Telnet网络设备→输入登陆密码→执行备份命令→将下载下来的配置文件重命名并保存到指定文件夹→备份完成并退出设备。Expect脚本需要设置可执行权限,脚本依次登录每台设备并在每台上执行“copy run tftp:”命令,即完成一台设备的配置备份工作后,将自动执行下一台设备的备份工作,直至将所有的设备都备份完成为止。

(3)编写主执行程序main-shell.sh,需要设置为可执行权限,通过../backup/main-shell.sh执行,用于从routers文件循环取值并调用expect脚本。

2.2 Linux下实行计划任务

因为网络的需求随时会有变化,网络设备的配置也需要随之进行修改,所以不可能网络设备的配置备份一次就一劳永逸,而应该是循环定期备份网络设备的配置,及时将最新的配置备份下来。Linux系统支持atd和crond两种计划任务,由于atd服务使用的at命令只能执行一次,所以我们采用crond服务,使用crontab定义的命令,因为其具有循环作用,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编写/etc/crontab文件可以对系统的计划任务进行定义,系统会定时读取该文件,并根据里面的定义执行命令。下面配置中表示每周一的12:30对/backup/main-shell.sh文件执行一次,即对routers文件中的网络设备进行一次配置备份。

修改完/etc/crontab文件后,需要重启一下crond服务:service crond restart ,否则计划任务可能不生效。

2.3 验证结果

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在12:30之前,查看/backup/configbackup目录,并没有文件,而在12:30之后再查看/backup/configbackup,发现生成了4个以.config结尾的文件,即路由交换设备的配置备份文件,且其名称中包含有备份的日期,便于查找。结果也表明在Linux环境下运用Expect脚本,通过TFTP协议远程实现网络设备配置定期自动备份的方法是可行的。

3 结论

该文在Linux环境下采用编制脚本的方式实现了对路由交换设备的定期自动备份,不仅减少了人力、时间的浪费,提高了效率,而且保证了备份数据的无误,其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石进.巧用SecureCRT脚本实现网络设备配置备份自动化[J].有线电视技术,2011(3):57-58.

[2]鸟哥.鸟哥的Linux私房菜基础学习篇[M].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的配置 篇12

关键词:实验室,配置,故障,维护,管理

1.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的配置与管理

1.1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的构建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构建的开始, 我们考虑到实验室间的不同, 从而规划成公共机房和专业实验室网络两个部分。专业计算机实验室则包括了ERP实验室, 金融实验室等等。两部分分别形成自己的局域网可建立自己的网络分控中心, 同时由分控中心提供各自所需的网络服务内容。这样的划分把不同的网络需求相互独立开, 又把相对相似的需求整合, 既照顾了需求的实现, 又节约了成本

(1) 网络结构

我们根据校园网的基本架构, 确定了计算机实验室为星形的网络拓扑结构。采用公共机房和实验室各一台核心交换机, 同时机房和实验室通过一对千兆多模光千连接, 在两台分中心交换机上实现汇聚后, 再通过千兆单模光纤接入我校校园网核心交换机, 从而实现了与校园网的连接。这样的拓扑使两个分中心处于平行的状态, 既相对独立, 又通过校园网核心实现了连接。

(2) 网络的配置

如果说前面的网络架构是网络骨架的话, 那么网络交换机的配置就是网络的灵魂。根据实验室的规模, 我们向校网中心申请了两个172.XXX.0.0的B类私有IP地址段, 分别用于公共机房和专业实验室。通过子网掩码对网段的控制能力, 我们给每个实验室划分了单独的VLAN, 因为最大的实验室计算机数量为130多台, 后面很长的时间内也不可能超过200台的容量, 所以我们给每个实验室的子网掩码都定为255.255.255.单独划分VLAN的优点是可以对各个实验室进行单独的网络控制, 同时各实验室之间又不会相互影响, 抑制病毒蔓延。

1.2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的管理

(1)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的实现主要通过我们分控交换机的访问列表来实现, 通过访问列表, 我们关闭了不必要的或者具有相当危险性的端口, 从而控制了学生的某些非法访问及某些病毒的攻击和蔓延。另一方面, 由于现在P2P软件流行, 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同样遇到带宽被“吃”光的尴尬境地, 很大程度上会印象到正常教学的进行。为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充分利用分控中心交换机的QoS服务能力, 保证基本的数据传输道路。同时我们联合校网络中心, 在校园网的层面上使用基于协议分析的流量控制设备, 分时分段对网络进行必要的监控和控制, 保障了教学、办公的必要网络带宽。

(2) 网络化管理

事实上, 计算机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是一个早以成熟的课题, 现在已经有多款机房管理软件可以帮助计算机实验室来实现网络化管理。机房管理软件的功能包括在远端对实验机进行相关操作。

2. 计算机实验室网络的维护和故障排除

2.1 实验室局域网的维护与优化

在局域网中, 网络不通的现象是常有发生, 一旦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时, 我们首先应该认真检查各连入网络的机器中, 网卡设置是否正常。检查时, 可以用鼠标依次打开“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网络适配器”设置窗口, 在该窗口中检查一下有无中断号及I/O地址冲突 (最好将各台机器的中断设为相同, 以便于对比) , 直到网络适配器的属性中出现“该设备运转正常”, 并且在“网上邻居”中至少能找到自己, 说明网卡的配置没有问题。

(1) 确认网线和网络设备工作正常

当我们检查网卡没有问题时, 此时我们可以通过网上邻居来看看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 如果还不能看到网络中的其他机器, 这种情况说明可能是由于网络连线中断的问题。网络连线故障通常包括网络线内部断裂、双绞线、RJ-45水晶头接触不良, 或者是网络连接设备本身质量有问题, 或是连接有问题。这时, 我们可以使用测线仪来检测一下线路是否断裂, 然后用替代的方法来测试一下网络设备的质量是否有问题。在网线和网卡本身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 我们再看一看是不是软件设置方面的原因, 例如如果中断号不正确也有可能导致故障出现。

(2) 检查驱动程序是否完好

对硬件进行了检查和确认后, 再检查驱动程序本身是否损坏, 如果没有损坏, 看看安装是否正确。如果这些可以判断正常, 设备也没有冲突, 就是不能连入网络, 这时候可以将网络适配器在系统配置中删除, 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系统就会检测到新硬件的存在, 然后自动寻找驱动程序再进行安装, 笔者在安装WindowsXP对等网过程中曾多次运用此方法解决了“上不了网”的问题。

(3) 禁用网卡的PnP功能

有的网卡虽然支持PnP功能, 但安装好后发现并不能好好地工作, 甚至不能工作。为此, 我们可以采用屏蔽网卡的PnP功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故障。要想禁用网卡的PnP功能, 就必须运行网卡的设置程序 (一般在驱动程序包中) 。在启动设置程序后, 进入设置菜单。禁用网卡的PnP功能, 并将可以设置的IRQ一项修改为一个固定的值。保存该设置并退出设置程序, 这样如果没有其他的设备占用该IRQ, 可以保证不会出现IRQ冲突。

2.2 实验室网络维护

(1) 网络基础设施管理

在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对网络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确保网络传输的正常;掌握实验室主干设备的配置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 备份各个设备的配置文件, 这里的设备主要是指交换机和路由、服务器等。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 确保配线的合理有序;掌握内部网络连接情况, 以便发现问题迅速定位;掌握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配置, 监督网络通信情况, 发现问题后与有关机构及时联系;时实监控整个实验室内部网络的运转和通信流量情况。

(2) 各用户操作系统的管理

维护网络运行环境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公司或网吧操作系统的管理。这里指的是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确保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正常, 应该能够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和从网上下载的管理软件, 时实监控系统的运转情况, 优化系统性能, 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并进行处理。必要的话, 要对关键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建立热备份, 以免发生致命故障使网络陷入瘫痪状态。

(3) 网络应用系统服务器的管理

网络应用系统的管理主要是针对为实验室提供服务的功能服务器的管理。这些服务器主要包括:代理服务器、游戏服务器、文件服务器、EPR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要熟悉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并对软件配置进行备份。公司要对ERP进行正常运行管理, 防止出错, E-MAIL进行监控, 保证公司正常通信业务等, 网吧要对游戏软件、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时常的更新, 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慧《时代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2003.

上一篇:入院系学生会申情书下一篇:高考理综生物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