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通用10篇)
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 篇1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ìn liàng fēng mǎn bō làng
( ) ( ) ( )
láo dng yóu qí ān quán
( ) ( ) ( )
zhàn lì yǐ jīng zhī shí
( ) ( ) ( )
rú guǒ shǒu lǐng jì qǐ
( ) ( ) ( )
zhuàng lì jǐng sè yí rén
( ) ( )
chūn huá qiū shí
( )
二、选择正确字音画“—”。
1.蒲(pú、pǔ)公英
2.脸颊(jiá、xiá)
3.胳膊(bó、bé)
4.旅(lǔ、lǚ)行
5.豆荚(jiá、jiā)
6.炸(zà、zhà)开
三、词语填空。
五( )( )登 ( )林( )染
春( )秋( ) ( )形( )状
四海( )( ) ( )果( )香
山河( )( ) ( )秋( )节
四、比一比,组词语。
金( ) 状( ) 由( )
全( ) 壮( ) 甲( )
经( ) 己( ) 娃( )
轻( ) 已( ) 洼( )
劳( ) 波( ) 作( )
牢( ) 破( ) 做( )块( ) 快( )
五、多音字组词。
都 ( )为 ( )
( ) ( )
六、照样子写词语。
许许多多 、 、
七、积累:
1.写出描写秋天的词语:
秋风送爽、秋意正浓……
2.背写古诗《山行》。
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jìn liàng fēng mǎn bō làng
(尽量) (丰满) (波浪)
láo dng yóu qí ān quán
(劳动) (尤其) (安全)
zhàn lì yǐ jīng zhī shi
(站立) (已经) (知识)
rú guǒ shǒu lǐng jì qǐ
(如果) (首领) (记起)
zhuàng lì jǐng sè yí rén
(壮丽) (景色宜人)
chūn huá qiū shí
(春华秋实)
二、选择正确字音画“—”。
1.蒲(pú、pǔ)公英
2.脸颊(jiá、xiá)
3.胳膊(bó、bé)
4.旅(lǔ、lǚ)行
5.豆荚(jiá、jiā)
6.炸(zà、zhà)开
三、词语填空。
五(谷)(丰)登
(层)林(尽)染
春(华)秋(实)
(奇)形(怪)状
四海(为)(家)
(瓜)果(飘)香
山河(壮)(丽)
(金)秋(时)节
四、比一比,组词语。
金(金色)状(形状)由(由于)
全(全家)壮(壮丽)甲(甲乙)
经(已经)己(自己)娃(娃娃)
轻(轻快)已(已经)洼(山洼)
劳(劳动)波(波浪)作(作文)
牢(牢房)破(打破)做(做工)
快(快走)块(石块)
五、多音字组词。
都(dōu)(都是)
(dū)(首都)
为(wéi)(四海为家)
(wèi)(因为)
六、照样子写词语。
许许多多:
多多少少、来来往往、大大小小
七、积累:
1、写出描写秋天的词语:
秋风过耳、枫林如火、秋风习习
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 篇2
到了高三复习阶段,许多学生都会遇到同一个问题——过不了英语单词关。用学生的话说就是英语单词记过就忘,记得快也忘得快;而教师往往也会疏于词汇复习有效方法的探究。因而,如何使用合理的方法使词汇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教师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问题。在教授新课时,许多教师都采用丰富而生动的多媒体辅助,精心设计引入新课的第一教时,以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背景、主题并积极拓展相关知识,让学生看到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那么,为什么要到复习的时候把这片森林变成“木条地板”呢?
牛津英语(上海版)S3A第一单元“Helping People”一课的话题为“帮助他人”,教材的阅读文本内容是三则校园活动报道,拓展阅读是关于献血志愿者的。前者内容虽然是校园故事,但是类似的活动在本地区缺乏普遍性,而后者内容则因很多学生尚未达到法定的献血年龄而不为学生所熟悉,所以,就文本内容而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并不密切。
我所执教的班级为理科班,学生以理科成绩见长,不少学生对于英语的词汇积累有畏难情绪,平时教学中的常规默写的效果不理想,词汇的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词汇识记与综合运用之间落差影响了他们对本学科的学习信心与内驱力。
高三复习阶段对于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度要求比基础年段高,教师应该综合高中阶段的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把词汇分主题梳理、归类,设置适当的情境,帮助学生把知识的复习与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并在温故与知新之间搭起脚手架,让学生能循序渐进,跳一跳摘到“果子”。
[问题提出]
要让一个个孤立的词汇变得鲜活起来的重要手段是让它们回归本原,把词汇复习和课文主题复习整合起来,即在一个具体的主题“Helping People”框架内收集、归纳、操练语言,并在适当的语境中加以灵活运用。
我预计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有三个方面,即如何把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收集起来;如何对这些碎片语料进行操练;如何在学生进行综合运用时给予必要的帮助。针对这些重点与难点,我在本节高三词汇复习课的教学中,尝试以课文主题为线索,通过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库,把与主题相关的重点词汇归类,再巧妙设计使用语境进行分类操练,以听力素材的输入给予学生输出的样本,帮助学生结合一定的语言技能通过综合运用这些词汇来完成具体的输出任务,从而将词汇与使用语境紧密结合,既兼顾了课文内容又有选择地复习了词汇,还突破了词汇复习的瓶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复习第一课的主题词汇,能够用第一课中的词汇进行演讲。
能力目标:学会具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技巧。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的意识,学会团队合作。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激发学生将其在第一课中所学知识应用于说服性演说中;教学难点是收集归纳与主题相关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设计及重点环节说明
1.Pre-task环节
我以白血病患儿急需骨髓移植来康复的图片与问题引入,快速进入本课的主题“Helping People”。我提问:"Where do you think these children are?Why are they there?”
2.Whi le-task环节
第一,激活学生的词汇记忆,有意识地进行归类梳理。在导入话题之后,我从“who need(s) help”这条线索把课文中的需要帮助的相关人群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归拢在一起。我归纳几种表达人群的方式:the+adj./participle,如the poor,the disabled;(n.),如flood victim;those (people)+prep.,如those (people) in trouble/difficulty/need/;those (people)+who,如those (people) who need blood。另外一个线索是“How can we help them”,我把课文中的重点动词都集中在一起进行复习。
●to sponsor/to finance a charity event/
●to donate—to/(to give donation)
●to sacrifice——for
●to volunteer to do/(to be a volunteer)
●to participate(take part) in
●to raise funds/to collect money
●to do sth.for chari ty/in aid of/forthe benefit of
●to be willing to do
●to appeal to sb.for (to make anappeal)
我以两个概括性的问题为抓手,把学生被动的接受状态改为主动参与。这一活动主体的改变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使散落在各处的词汇朝着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聚拢过来,形成相互关联的网格知识,为接下来的学生操练活动准备好了语言素材。
第二,在语境中训练和拓展,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语言知识的收集完成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语料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操练方式,但是这些初步运用的操练都必须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语境中。我利用5个句子的补全或翻译拓展来帮助学生达到初步运用的要求。
在归纳核心词汇donate和require这两个动词的基本用法后,我先让学生补全下面的句子:Donating blood to people in need requires courage rather than pain while helping to save a life.在这个基础上,我接着又追问了以下两个问题要求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What does caring for the old require?How about helping the dropouts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我通过对重点句型的操练对学生输出环节做好铺垫,以下这个翻译句子糅合了pattern和idea:It is calculated that the Hope Project received nationwide donations of 286 million yuan in2006 and financed 290,000 dropouts.
我融入学校里发生过的真实事例来操练,唤起学生的记忆:It was a great idea for last year's graduates to raise money by selling secondhand books for the students in Zangwen Middle School,Yunnan Province.教师可以追问:“What else can be a great idea to raise money?What other idea do you have?”
我通过整句翻译来直接展示必要的句型。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were dying from lack of blood while others are not willing to donate?(如果你快要死于缺少血液而别人又不愿意捐给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呢?)I heartbroken when I saw these homeless people shaking in the cold wind.(看到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在寒风中颤抖,我的心都要碎了。)
这个操练环节由教师设计的比较机械的补全句子入手,过渡到学生在初步运用的同时引发他们思考如何关爱老人和失学儿童的真实问题,并在师生问答时使学生进入到他们自己创设的语境中。虽然难度逐渐提高,但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进入了兴奋状态,他们都积极地动脑筋来回答问题,达到“情”与“义”紧密结合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的综合运用奠定了基础。
第三,提供素材与示范,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在完成复习“Helping People”这个主题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来进行演讲,呼吁人们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仅靠课文中语言材料和已有的能力水平是难以完成的。于是,我就让学生边听演讲边在画线处填入空缺的单词或句子,既让学生关注那些画线处的关键点又巧妙地提供了一个范例,让学生从中总结出有说服力的演讲具有的结构和特征(听力材料文本为教材第4单元的写作内容)。有了这些材料的支撑和准备,学生发现要组织一个发言稿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做替换练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自己创设情境、造句子、组织文本等。
3.Post-task环节
让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他们想要帮助什么人以及怎么帮助他人。教师要提醒他们组织演讲稿时参考手头的听力材料文本,并随时检查是否运用了他们在之前总结出来的5条演讲稿特点。最后,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演讲,每组完成以后由其他学生来点评,评价侧重演讲内容、组稿技巧、词汇运用三方面。
4.课后作业环节
独立完成150字的演讲稿,进一步巩固本课的复习内容。
[自我反思]
这堂课从最初的思维火花开始,经历了大致的设计思路成形、教学设计斟酌、磨课研讨改进直至最后的公开执教,从中我得到了一些启发。
要培养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就要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交流中唤醒沉睡的词汇记忆库。激活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二是通过巧妙的归类把新旧词汇揉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滚雪球”的效应。从“温故”过渡到“知新”的活动起点低,容易让学生进入状态,只有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状态,才有可能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目标达成度。当然,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要主次分明,不要面面俱到,梳理的角度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主题的确定进行变化。
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意识,就要让学生根据词汇的意义自己构建情境,提高他们语言运用的主动性。教师要特别关注精讲多练,突出重点与难点,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还要关注练习的梯度,从机械操练到灵活运用的节奏把握恰当,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操练阶段思维的拓展不可忽视,不能只停留在教师给idea,学生操练,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new idea为输出做准备。
要扩大词汇的交际功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要把词汇与句子结合起来,把句子关系糅合到语篇中去。教师要把所学的词汇延伸到某一种语言功能上,设计一个或多个产出性的任务,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在设计一个培养综合能力的任务时要考虑完成它所需要的词汇、句型、与课文主题相关、此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铺设台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给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和舞台。
本节课的最后输出阶段还可以做得更精细。在学生展示小组成果时,教师可以设计检测量表,以此进一步检测本节课的重点落实情况。另外,课后作业的要求还可以加大难度,如增加一些含有相关词汇的阅读量或指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结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在课后做仿写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词汇,既巩固了所学词汇,又可以降低学生的遗忘率。
[专家点评]
在这节高三复习课中,陆跃勤老师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薄弱环节——语言材料的匮乏,设计了以“Helping People”为主题的复习课。围绕“Helping People”这一主题,通过创设语言情境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激活学生的语言知识,并帮助学生在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这些语言知识。这一做法有效地激发了高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高三学生英语语言复习的实效性,加强了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把语言知识的复习和运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并有效地进行了道德情感教育,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
这节课打破了以往教师只要求学生单纯死记硬背词汇的做法,富有创意地在围绕主题复习的过程中,抓住圣诞节这一真实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欢乐时要想到帮助别人,在讨论中引导梳理出topic vocabulary,突出常用的名词、动词及相关表达法、常用句型等语言结构。陆老师通过问答、翻译、听说、讨论等活动,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和运用这些语言知识。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及时点拨下,巧妙地借助补充语料给学生铺设台阶,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显著,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力、物体的平衡单元练习题答案 篇3
1、D;2、A;3、C;4、B;5、CD;6、C;7、BC;8、BD;9、B;10、C;11、ABC;12、A
二、填空题
13、200N;14、15N,30N;15、100;
16、两次一样大 ;17、不变;18、mg/k+L;
19、mg/sinθ,mg·cotθ;20、F′Fsinθ
三、计算题
21、34.6N,69.3N;22、10~30N
直线运动单元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2.AB;3.D;4.BD;5.CD;6.BC;7.B;8.C;9.D;10.AB;11.D;12.AD
二、填空题
13. 7,5;14. 4,50,3,8
15. 37.5;16.(3-2):(2-1):1
17.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1,初速度为4m/s的匀减速直线,-2,2,12
18.E B F C A D G
19.13(S6-S33T2+S5-S23T2+S4-S13T2)
20. 2.48,6.18
三、计算题
21. 50m,22. 24m,12.9s,332.8m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题答案
1. C;2. A;3.A;4. A;5. C;6. D;7. B;8. C;9. A;10. C;11. A;
12. BD;13. ABD;14. BCD;15. BC;16. ABC ;17.AC
18. m(g+a)/(cosθ-μsinθ)
19. 0.1, 1.5×104 20. 2g, 0
21. m(g+a)tanθ
22. MV0/(M-m)
23. 2Ma/(g+a)
24. 13/4
25. 56.25m
26. 1.6N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机械能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 D;4.C;5.B;6.C;7.C;8.C;9.B;10.C
二、多项选择题
11.BD;12.BCD;13.BD;14.BD;15.CD
三、填空和实验题
16.mgh+12mv20f
17.2v0Rt;18.3750J;
19. (1)9.69m/s2;(2)|△Ep|=1.91mJ;(3)Ek=1.89mJ;(4)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其动能的增加,机械能守恒。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锤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空气阻力、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阻力)的作用。
20.(1)BC; (2) gl ,0.7m/s,0.875m/s
四、计算论述题
21. 船的最小速度是3m/s,船头应与河岸上游成53°
22.(1)20m/s ,(2)6 m/s2 ,(3) 32kw (4)5s
23.(1)15N ,(2)2.5m
24.(1)0.25 ,(2)0.8m
高一(上)期期末综合练习题答案
1.B;2.C;3.D;4. A;5. CD;6. B;7. B;8. B;9. CD;10. A;11.C;12.B;13.D;14. AC;15. CD;
16.40.55;
17. 2020;
18. 2s45°;
19. 1100;
20. (1) ①③⑤⑥⑧⑨,(2) 0.200.21
21.103kg;
22.30°;
23.2.6s;
24.(1)21.0m/s,(2)1.0m/s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篇4
一、读 一读, 选 一 选。(10分)
bào shēn bù kèɡāo
dú
pīn yīn xuǎn hàn zì
二、读
拼 音, 选 汉 字。(12分)
mù rù hé tiān lǐ shànɡ( ) ( ) ( ) ( ) ( ) ( ) kàn tú xuǎn zì tián kònɡ 三、看 图 选 字 填 空。(8分)
条棵个只
一( )鱼 一( )蜜蜂
一( )树 一( )女孩 xuǎn zì zǔ cí
四、选 字 组词。(15分)
沙(发 小)(宝 报)纸 (跑 跳)高 (电 日)话跑(不 步)小(河 和) xiǎnɡ yì xiǎnɡ lián yì lián
五、想一 想, 连 一 连。 (12分)
拍电话一间踢皮球一片看足球一个打电视一朵 zhǎo fǎn yì cí
六、找 反 义词。(9分)
大——( ) 下——( )台(灯 丁) (把 拔)河 土(弟 地) 树叶 苹果 房子 红花 来——( )
开——( ) 左——( ) 出——( ) xuǎn zì tián kònɡ
七、选 字 填 空。(12分)
1.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要(目 木)光远大。 2.小学生要爱护花草
树(目 木)。 3.我家有(八 入)条小鱼。 4.去超市要从(八 入)口进。 5.夏天天气很(冷 热)。 6.冬天天气很(冷 热)。 dú ɡǔ shī wán chénɡ liàn xí
八、读 古 诗 完 成练习。(12分)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这首诗中写颜色的词有:、()和()。
2.表示鹅的动作的词有:()、()和()。 zǔ jù bìnɡ dú yì dú
九、组句, 并 读 一读。(10分)
1.有 一个 我 幸福 家 的 。
2.送 我 给 他们 水果
(组两个不同的句子)
一、读一读,选一选。 参考答案
二、读拼音,选汉字。
mù rù hé tiān lǐ ( 木 )( 入 )( 禾 )( 天 ) ( 里 )三、看图选字填空。
一( 条 )鱼 一( 只 )蜜蜂
一( 棵 )树 一( 个 )女孩四、选字组词。
沙(发)(报)纸台(灯) (跳)高(电)话(拔)河 跑(步)小(河)土(地) 五、想一想,连一连。
电话树叶 皮球苹果 足球房子 电视红花 六、找反义词。
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 篇5
A.颤栗/颤抖 沁园/分泌 湖畔/叛变
B. 长篙/蒿草 遏制/拜谒 悄悄/悄然
C. 峥嵘/狰狞 强劲/干劲 押解赴京/解甲归田
D.百舸/磕绊 漫溯/宿愿 差可告慰/鬼使神差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A项,zhàn/chàn,qìn/mì,pàn;B项,?āo/hāo,è/yè,qiāo/qiǎo;C项,zhēng,jìn?/jìn,jiè/jiě;D项,?ě/kē,sù,chā/chāi。
答案:B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著名作家翟泰丰曾在评论臧克家诗作的《融抒情与哲理于一体的世纪画卷》一文中指出:“如果说对人生哲理抒发得境界最高的,要算《有的人》这首现代诗,这是响遍祖国大地的名著力作。这首诗把人生的伟大与丑恶论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诗又是那么潇潇洒洒,铿锵有力,字字力透纸背,句句镌刻在人们心间,以哲理的力量毫不容情地道出了人生真谛。”
A.淋漓尽致 B.栩栩如生
C.铿锵有力 D.力透纸背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B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来论述“人生伟大与丑恶”不妥,可改为“入木三分”。C项,“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D项,“力透纸背”形容诗文等作品深刻有力。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12月7 日离京视察深圳时,由八辆车组成的车队下午 3 点半进入前海深港合作区,记者在现场没有看到任何横幅欢迎。
B.高校毕业生 “主动失业”的状况令人担忧,出于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考虑,毕业生们决定从事哪一份工作,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才能作出选择。
C.能不能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关键是党的领导是否正确,政府能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离CBA 赛季常规赛开战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佛山男篮计划在近两天内试训新的外援,试训情况如果理想,球队将会换掉队中现有的外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看到”与“欢迎”不能搭配。 B项,句式杂糅,“决定从事哪一份工作,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与“要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才能作出选择”两句杂糅,选用一种说法即可。D项,语序不当,“如果”应放在“试训情况理想”前。
答案: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不懂得诗,人生便无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譬如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不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了花架而忘了架子上的花
②同样,不懂得诗,文学的趣味也必然低下
③因为一切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文学的各种样式都可当成一首诗看
④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于别的文学作品的佳妙处终不免有些隔膜
⑤所以,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必须从读诗入手
A.③④⑤①② B.②③①⑤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③④⑤①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②句,承前文,把话题引到“文学趣味”上来。第③句是对前文原因的表述。第④句假设论证,进一步阐明观点,第①句举例论证,同时也是对前文假设论证的进一步说明。第⑤句,得出结论,收结全文。
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 篇6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
一、按音序重新排列下列字母。
二、读拼音,写词语。
1.我们 tuō xià( ) liánɡ xié( ),下河 zhuō xiā( ) 。
2. zǎo chen( ) , chuān zhe( ) 各族服装的小朋友都用普通话读课文。
3. dì qiú( )妈妈给了每个人一个温暖的家。
4. lǎo lɑo( )做的 fàn( ) hé( )菜真好吃!
三、照样子,写一写。
1.树 杈(偏旁是“木”)
2.蜘 蛛(偏旁是“虫”)
四、根据要求填一填。
1.“庭”共 画,第四画是 ,和它读音相同的字有 、 。
2.“建”共 画,偏旁是 ,组词: 、 。
3.“和”共 画, 结构,带有“和”的四字词语有 。
五、选择合适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幅 担 座 袋 颗 群
一( )学生 一( )明珠
一( )小鱼 一( )谷子
一( )画儿 一( )楼房
六、在括号填上合适的词。
( )的鱼儿 ( )的谷子
( )的饭菜 ( )的禾苗
( )的竹楼 ( )的国旗
七、照样子,写句子。
1.例:洞庭是个大鱼库。
是个 。
2.例:树杈是小鸟和松鼠的家。
是的家。
3.例:下课了,小学生们蹦蹦跳跳来到大树下,有的跳舞,有的摔跤,还有的做游戏。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美丽富饶的洞庭,是祖国的` 、 。
2.我家在 的西双版纳。那儿的房屋不用 ,不用 ,是用绿色的 建造的,人们叫它。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家乡的椰子树
我的家乡在海南,我爱家乡的椰(yē)子树。
我的家乡生长着许多椰子树。大海边,山坡上,公路旁,到处都是椰子树。
椰子树的树干很直,高的有三四层楼那么高,它开的花是淡黄色的。到了夏天,椰子树上结出一个个像桃子那么大的果子,慢慢地,果子就有西瓜那么大了。
椰子的汁可好喝了!喝椰子汁是有讲究的,椰子汁要在早上喝才甜,要是在中午和晚上喝,椰子汁不是甜的,好像喝白开水一样。椰子肉的用处也不少,它可以做成糖果,还可以做成椰子饼等。椰子的壳还可以雕(diāo)刻成工艺品。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椰子树。
1.海南的椰子树很多, 、 、 ,到处都是。椰子在 季结出果子,成熟的椰子有 那么大。
2.用“ ”画出介绍喝椰子汁有讲究的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椰子的用途有哪些。
十、看图写话。
仔细看图,看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然后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写一写。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B F G H I N T Y
二、1.脱下 凉鞋 捉虾 2.早晨 穿着
3.地球 4.姥姥 饭 和
三、1.机 村 2.蛙 虾
四、1.9 停 亭 2.8 廴 建设 建筑 3.8
左右 和风细雨(心平气和等)
五、群 颗 袋 担 幅 座
六、示例:活泼 金黄 香喷喷 绿油油 绿色
鲜艳
七、示例:1.白云 魔术师 2.泥土 蚯蚓
3.活动课上同学们开心极了 跳绳 做操 跳皮筋
八、1.大鱼库 大粮仓
2.美丽 砖 石 竹子 竹楼
九、1.大海边 山坡山 公路旁 夏 西瓜
2.喝椰子汁是有讲究的,椰子汁要在早上喝才甜,要是在中午和晚上喝,椰子汁不是甜的,好像喝白开水一样。
3.椰子汁可以喝,椰子肉可以做成糖果和椰子饼等,椰子壳可以雕刻成工艺品。
第一单元自测题 篇7
一、基础练兵场(24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鼎湖山的泉声泠泠淙淙、清lǎng()柔曼,山中古寺生意àng()然、绿yīn()如盖;安徽黄山的险峰飞红滴翠、万壑藏云,山中云雾澜翻絮涌、若即若离。这一山一水滋rùn()了多少炎黄子孙,孕育了多少中华儿女。
2.下列各句中,标点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吃过饭了?四爷爷?”瑞宣立住,勉强地笑着说:“大概是日本要人从这里过,净···街!”
B.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吴组缃《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C.足球可能是一种游戏,但不仅仅只是游戏,更是一门“科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就需要用一种严谨的态度、专业而理性的角度来认真对待。
D.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何猛认为他需要加强学习、虚心求教、深入实践。所以说,基层挂职是一份沉甸甸···的人生财富。
B. 一位艺术家说:“你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气,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环境,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
C.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D.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观点。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浮想联翩,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B. 我们不应鼓励把价值判断凌驾于真相之上,这种做法事实上就是鼓励公众观点与有分歧的价值观分道扬镳。
C.在地球上,能登上圣母峰,算是登峰造极了。
D.我的心愿似空中的繁星,只盼望有一日能·如愿以偿。
5.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上来更有碧千寻。
(2)五岳归来不看山,__________________。
(3)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奇百怪。
(4)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愿将腰下剑,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6)___________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6.综合实践活动(6分)
(注:2为焚烧秸秆;3形似肺,肺中含有一氧化碳、粉尘、病菌、二氧化硫等。)
(1)请联系图123,说说雾霾形成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5是“世界地球日”的标志。每年4月22日这一天,世界各地都会举行主题宣传活动。2014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找到你的社区活动”。这天,你想约小明一同参加你的社区活动(图4为活动参考),你打算怎样邀请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空气质量的降低,中国许多地区雾霾天气增多,令人忧心。
二、阅读精品屋(36分)
(一)阅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完成各题。(5分)
长相思
纳兰性德1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2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1纳兰性德:清代词人,曾多次随康熙出巡。2榆关:泛指北方边塞。
7.下列诗句包含的情味与本词最为接近的是( )。(1分)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 王国维盛赞“夜深千帐灯”是“千古奇观”,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一“千古奇观”,并说说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王国维《人间词话》原句为:“‘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性德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如梦令》之‘万帐弯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差近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则文言短文,完成各题。(12分)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孔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国必闻,在家必闻。”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国及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国及家必闻。”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子张对曰 ( ) 2质直而好义 ( )
3夫闻也者 ( ) 4色取仁而行违 ( )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两处)。(2分)
士何如斯 可谓之达 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何哉,尔所谓达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闻也,非达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孔子理解的“闻”与“达”有什么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9分)
春之怀古
张晓风
1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2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3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4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
5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6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它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7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又是一年春草绿》,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
13. 请分析“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中“再也”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请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意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阅读文章末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处处充满了奇思妙想,让人浮想联翩。请从文中选取一例,分析该表现手法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将其与选文第6段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在写法上的异同。(6分)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不少于600字;2力求写出真情实感。
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 篇8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9分)qīng
tíng()wū
yán()
zhuāng
shì()
tà
bù()
hé
xié()
ruì
lì()
bà
qì()
二、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6分)
1.公司带头人率(lǜ shuài)领全体人员提高工作效率(lǜ shuài)。
2.他是全省数学竞赛的冠(guān guàn)军,虽然摘得桂冠(guān guàn),但是他从不骄傲。
3.他老是这样故意附和(hé hè)着,真不知道他俩什么时候才能和(hé hè)好如初。
三、辨字组词。
(5分)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7分)别有()()()()十足
闪闪()()()()地阔
()()蜜蜜 如()如()
()()和谐()()人静
1.运动员们在场上的表现可真是()。
2.他说的话(),给人一种幽默感。
3.这里夏季温凉无暑,(),百鸟齐鸣,令游客心旷神怡。
五、按要求写句子。
(8分)1.人们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人们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用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
2.纺织娘唱起歌。(把句子说具体)
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锋利起来!
(修改病句)
4.妈妈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出去买点菜”。
(转述句子)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 , ”;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 , ”。
2.“乡下人家,不论 ,不论 ,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 之情。
3.《天窗》运用丰富的 ,说明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 和。
七、仔细观察下面图片,选出你喜欢的一幅,描述所看到景色。
(4分)八、课内阅读。
(9分)乡下人家(节选)
鸡,乡下人家照(列 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倘 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 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下面画“?”。
(2分)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2分)
3.“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3分)
4.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九、课外阅读。
(16分)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 玩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青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反映 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 坚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窸(xī)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下面画“?”。
(6分)
2.“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A.比喻 B.拟人 C.比喻和拟人
3.用“ ”画出描写小河动态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小河静态的句子。(2分)
4.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抄写下来,并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5.你怎样理解“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这句话?
(3分)
十、习作。
(30分)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你一定对乡村生活有了更深的了解了吧!那你对乡村的哪些景物、人物、事情感兴趣呢?赶快写下来吧!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答案
一、蜻蜓 屋檐 装饰 踏步 和谐 锐利 霸气
二、1.shuài lǜ 2.guàn guān 3.hè hé
三、示例:蔬菜 稀疏 蜻蜓 清凉 举例 列举 朴素 扑倒 篱笆 玻璃
四、风 趣 霸 气 烁 烁 天 高 甜 甜 雾 烟 自 然 月 明 1.霸气十足 2.别有风趣
3.天高地阔
五、1.倘若人们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就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
2.示例: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唱起动听的歌。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4.妈妈对爸爸说,他们一起出去买点菜。六、1.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2.什么时候 什么季节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对乡下人家的喜爱 3.想象
快乐 慰藉
七、示例:我喜欢图二。
从图中我看到了洁白的云朵,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田野,风儿吹过,云朵飘向了远方,成群的白羊,好一幅田园景象!八、1.例 倘 幅 2.即使 也 3.“他们”指的是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4.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九、1.欣赏 倒映 凝固 2.C 3.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4.中心句: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表达了作者对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5.即将落山的太阳映照在河面成了红色,还有岸边的高大碧绿的树木,倒映在河中成了绿色,写出了景色的美丽。
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 篇9
一、易读错的字
新鲜(xiān)缠着(chán)
浸水(jìn)盛开(shèng)
嫩绿(nèn
lǜ)
榨油(zhà)
便宜(pián)
爱慕(mù)
石榴(liú)
箩筐(kuāng)
蓑毛(suō)
嫌弃(xián)镜匣(xiá)嗜好(shì)
玻璃框(kuàng)
白鹭(lù)清澄(chéng)音韵(yùn)散文(sǎn)
铿锵(kēng
qiāng)
垂蔓(màn)
眼睑(jiǎn)
雏儿(chú)
画框(kuàng)瞅瞅(chǒu
chǒu)
挨近(āi)
嚓嚓(cā
cā)
细腻(nì)
眸子(móu)
蓬松(péng)
二、易写错的字
箩筐
糕饼
浸在缠身
犹如
播种
浇水
榨油
吩咐
爱慕
嫌弃
蓑毛
嵌上
镜匣
嗜好
恩惠
清澄
铿锵
音韵
白鹭
三、形近字
箩—萝
饼—拼
浸—侵
播—蕃
浇—绕
吩—份
咐—附
亭—高
慕—幕
矮—挨
配—酒
嫌—谦
增—赠
哨—稍
四、近义词
欣赏—鉴赏
姿态—姿势
寻找—搜寻
完整—完好
可惜—惋惜
开辟—开发
吩咐—叮嘱
喜欢—喜爱
便宜—廉价
爱慕—仰慕
分辨—辨别
适宜—合适
寻常—平常
好像—似乎
嗜好—爱好
舒适—舒服
温暖—暖和
隐约—模糊
茂盛—繁茂
忽然—突然
挨近—靠近
立即—马上
信赖—信任
五、反义词
完整—破损
喜欢—讨厌
便宜—昂贵
寻常—特别
温暖—寒冷
隐约—清晰
茂盛—稀疏
信赖—怀疑
美中不足—十全十美
六、重点词语
香飘十里
指指点点
美中不足
神气十足
蹦来蹦去
不动声色
七、词语搭配
【形容词】
(鲜红嫩绿)的果实
(精巧)的诗
(灰色)的苍鹭
(雪白)的蓑毛
(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
(优美)的歌
(茂盛)的吊兰
(简易)的竹条
(繁茂)的绿蔓
(娇嫩)的鸣叫
(可爱)的小嘴
(亲近)的情谊
(颤动)的笔尖
(细腻)的绒毛
(银灰色)的眼睑
(长长)的绒毛
(美好)的境界
【动词】
(仔细)地寻找
(高高)地挂
(不动声色)地写
【量词】
一(首)诗
一(种)嗜好
一(只)白鹭
一(幅)画
一(种)恩惠
半(亩)空地
一(处)小山
一(卷)干草
一(盆)吊兰
一(个)脑袋
八、常考句型
【夸张句】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比喻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比喻句】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反问句】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拟人句】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他真是在望哨吗?
【比喻句】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排比句】这小家伙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九、关联词
1.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2.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3.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4.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
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十、课文重点梳理
1.《白鹭》是郭沫若写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落花生》这篇文章讲了作者许地山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3.《桂花雨》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
4.《珍珠鸟》的作者是冯骥才,本文是一篇描写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状物散文。课文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在作者的精心照料、细心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雏鸟的喜爱之情。还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十一、日积月累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十二、课文要求背诵的内容
《白鹭》全文。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盛开(shèng
chéng)
榨油(zà
zhà)
浸水(jìn
jìng)
嫩绿(nèn
nèng)
蓑毛(shuāi
suō)
玻璃框(kuāng
kuàng)
垂蔓(màn
wàn)
眼睑(liǎn
jiǎn)
嗜好(sì
shì)
2.读拼音,写词语。
gāo
bǐng
bō
zhòng
shì
yí
fēn
fù
ài
mù
()
()
()
()
()
xián
qì
kǒu
shào
chén
jìn
dǒng
dé
wài
pó
()
()
()
()
()
3.形近字组词。
捡()
浇()
慕()
嫌()
检()
绕()
幕()
谦()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中()足
()气()足
香()十()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姿态—()
完整—()
吩咐—()
便宜—()
分辨—()
好像—()
舒适—()
嗜好—()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仿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仿写一个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
《桂花雨》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________和________,字里
行间弥漫着作者淡淡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落花生》这篇文章讲了作者_______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论花生的好处,____________,揭示了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白鹭》的作者是_______,这篇文质兼美的_______生动地描写了白鹭
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shèng
zhà
jìn
nèn
suō
kuàng
màn
jiǎn
shì
2.糕饼
播种
适宜
吩咐
爱慕
嫌弃
口哨
沉浸
懂得
外婆
3.示例:捡起
检查
浇水
环绕
爱慕
屏幕
嫌弃
谦虚
4.美
不
神
十
飘
里
5.示例:姿势
完好
叮嘱
廉价
辨别
似乎
舒服
爱好
6.(1)示例:十五的月亮好像一个大圆盘。
(2)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3)示例:演讲结束,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4)后园有空地。
(5)示例:老师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
7.(1)“摇花乐”“桂花雨”
思乡情怀
对故乡美好生活的回忆
(2)许地山
借物喻人
不图虚名、默默奉献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
做只讲体面而没有好处的人
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3)郭沫若
散文
八(下)第一、二单元知识梳理 篇10
二、了解下列文学常识
1.《海燕》的作者是高尔基,1868年出生于一个木工家庭,是苏联伟大的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底层》《仇敌》和散文诗《海燕》等,1927年被授予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1936年因肺炎逝世。
2.《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 ,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虹》《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的遗愿,用他的稿费和积蓄设立了“茅盾文学奖”,用以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3.《马说》的作者是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字退之。祖籍昌黎郡,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文公”,也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古文运动”,所以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昌黎先生集》为其诗文合编。
4.《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梁启超 ,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 、文学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青年时期与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并称“康梁”。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5.《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刘禹锡诗文俱佳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刘禹锡和李白也称“刘白”。著作有《刘宾客集》。《陋室铭》是他在和州做刺史的时候写的。
三、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一)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只运用在具体的句子中;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常体现在全文的构思上或突出主旨上。 (二)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一般都是具体的事物,也有很少一部分比喻中的喻体是抽象的事物;象征中的象征体都是具体的事物,象征对象一般是某种人或某种思想情感、精神品质等。 (三)比喻强调的是二者某种性状的相似性,象征强调的是二者内涵本质的一致性。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鸟”常见的象征意义
鸳鸯:夫妻恩爱,情侣和睦亲密。
青鸟:幸福佳音的使者。
大鹏:志向高远,奋发有为,前程远大。
凤凰、孔雀:幸福和吉祥,杰出人物,美丽,重生。
鸽子:友谊,和平。
大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燕子:春天,勤劳。
杜鹃:思乡,悲苦,意志坚强者。
百灵、画眉:能言善歌,声音甜美,聪明伶俐活泼。
乌鸦:晦气,不祥,悲凉,小人,俗客庸夫。
喜鹊:喜庆,愉悦。
仙鹤:长寿,清高,杰出者,隐逸,情义,祥瑞。
八哥、鹦鹉:人云亦云者,能说会道。
鸵鸟:不敢面对困难的逃避主义者。
天鹅:纯洁,忠贞,美丽。
雄鹰:坚强勇敢,志向高远。
麻雀:庸庸碌碌者,吵闹聒噪、喋喋不休。
五、什么是“说”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物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爱莲说》《马说》《捕蛇者说》《师说》《黄生借书说》就属这一文体。
六、什么是“铭”
【第一单元复习题答案】推荐阅读:
初一第一单元 做自尊自信的人练习题及答案(0413442763)01-18
第一单元复习108-25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06-09
第一单元 复习及知识拓展11-25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复习教案12-17
七上第一单元期末复习归纳10-16
八上第一单元复习学案01-31
第三单元复习提纲(含答案)11-09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苏教版九上)07-05
经济史第一单元复习提纲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