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2024-09-04

革命博物馆观后感(共13篇)

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篇1

2015年四月十日,我去到了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参观,准备在这历史的长河缩影中畅游一圈。首先,整个场馆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沉重的色调,以红砖为外墙,也由此明白了这里为什么被人们称之为“红楼”了。

场馆外有一座很显眼的孙中山先生之像,足以看出孙中山对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细细想来,一个世纪过去了,很多事情被人们淡忘了。但是辛亥革命在很多人心里,还是保留下了清晰的记忆。人们并没有忘却这个时期,那是因为它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巨大的变革。

人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千万种,孙中山所创建的、开拓的民主共和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场辛亥革命。但万变不离其宗,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逃不出三点。

第一,它是一次伟大的政治变革,用共和国取代了中国从周王朝以来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虽然这个民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徒有其表,但这个政治变革依然有着重大的作用。列宁说得好,用共和国取代封建君主制,是一个世界性的进步,一个伟大的进步。

第二,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从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下解放,让人们懂得进步的、最适合中国近代化的是共和制度,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民主主义的启蒙和思想解放。这一次思想启蒙非常重要,从那以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任何人想复辟,只能是一出短暂的丑剧。

第三,它刺激、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多人说,孙中山没有很多实践。可是他只执政了一年半都不到,也不是正式的总统,要么就是临时。那么他有什么经济贡献呢?辛亥革命大大地推动了人民办企业、产业的热潮。虽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都是比较空泛的,但是也推动了,不能否定。

是非的判断只在心中,我们所看到的直线只是无限大圆圈的一部分。他们当时用着最落后的装备,承受着最大的压力,但他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仅仅凭借心中的那份爱国情怀,在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的危险下,勇敢的向前冲。有人说英雄的背影被锁定在了黄沙漫天的沙漠里,孤单而落寞。那个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改变时势时代已被历史封存,我们与英雄,只隔一页历史。风无偿助力,鹰得以搏击长空;土地慷慨汇实,花得以纷繁绝艳;星默然成伍,银河得以广貌非常。历史总是将心偏于光芒独立之人,而我更愿意为那些在黑暗角落里的慷慨发出敬仰的声音,即使他们如微尘,淡薄而无闻。

毛泽东说,辛亥革命有他成功的地方又有他失败的地方,他成功的赶走了一个皇帝,但也只是把一个皇帝赶跑了而已。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的西方梦,很奇怪的是,老师为什么总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的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鲁迅先生曾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为勇士,并说:“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

要想发展,就得不断的去创新。要想创新,就要不断的去尝试。只有不断去尝试、去探索,才能发展。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功了,因他的创举,丰富了人类的食谱。于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成了人类的功臣!可以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第一个吃蜘蛛的人失败了,因他的尝试、他的创举的结果是,蜘蛛不好吃,他成了人们的笑料。难道第一个吃蜘蛛的人就不伟大?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第一个吃蜘蛛的人是失败了,但他付出的要远远的胜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给人类开掘出更加美味的食品,他选择了尝试吃蜘蛛。而后,蜘蛛的味道会给他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成功的人脚下踩着多少失败的人?成功的人没有失败过?也许,他们的成功正是建立在无数的失败的基础上。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成功的,但也许当时他正处饥饿状态,所谓“荒不择路,饥不择食。”成功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炫耀,但举而失败的第一个吃蜘蛛的人不更可敬!

无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是第一个吃蜘蛛的人,他们都是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应是值得人们尊敬的。而那些无所事事的人,除了赞美成功者,笑话失败者之外,还能干什么?扪心自问,我也正无所事事!

整个场馆参观了一圈下来,发现其中不仅有很多辛亥革命文物,还有一些还原了历史场景的史迹点,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中会民国鄂州临时约法草案》的军政府秘书处等,再现了当年的历史场景,而且还举办了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实和孙中山、黄兴生平事迹的展览。馆内收集的与辛亥革命有关的千余件历史文物和上万张历史照片,不仅使大家大饱眼福,同时也更加直观地反映了那段历史。那些独具民国特色的物品记录下了那个短暂而又变幻的瞬间,墙上的黑白照片表彰着那些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英雄人物,我们的眼前不断涌现我们未曾经历的那段历史。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或热烈讨论,或拍照留恋。怀着对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深切缅怀,我们对纪念馆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参观。我们不仅参观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展览,还参观了辛亥革命起义史迹陈列馆,从而有幸见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为革命英勇奋战、流血牺牲的无名英雄们可歌可泣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英勇作为,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精神,才会有我们今天这安稳的生活。

说起武汉,我们不应该只是想起黄鹤楼,樱花,磨山,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武汉首义文化的历史名片,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倡导这种敢为天下先、敢为民生洒热血的精神,将首义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贡献于国家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引导党校成员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将历史纪录与现在的首义文化弘扬的目标相结合。

通过这段历史,让我明白了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能看到希望。但丁说过,要进来,先把希望留在门外,这场革命成功与否暂且不提。黑暗里有黑色的火焰,只有目光敏锐的人才可以捕捉到,怎奈谁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来不及后悔才知道,脚下的路不仅向前,而且向下。

这种成功脆弱的令人心惊,却又因为这样的心惊而成为冰川上的花朵,从趋之若鹜,只渴望摘到花朵那一刻的惊喜,无人思考花朵凋零时的伤感和失落。人们的痛苦从不在于一无所有,而是得到希望之后的失去。

无论何时,无论何事,大到一场变革,小到一次生活中的尝试。不是非要带来猛烈的成功效应,而是有勇气对腐朽的传统说不,腐朽就是人人需求同一,人人都是一个样,谁若感觉不同,谁就进疯人院。这里所谓的人人如果是全世界范围那就没问题,但如果只是一个国家的范围,那就必须打破,范围外的人不会想要乖乖服从你奇怪的规则。矛盾产生于差距,有差距就有上下之分,要在历史的发展中力争上游,尽管飞翔的越高,在不能飞翔的人眼中就越渺小。

时间让辛亥革命成为了不朽的历史,多少的忠魂埋骨中华这块火热的大地上。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辛亥革命一声炮响,不仅赶跑了清朝皇帝,还是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永绝。从民元到民六,其间虽经袁世凯帝制自为、张勋复辟,但只不过是两场短暂的闹剧,并没有使民国中断,更没有像法兰西那样出现两次帝国、三次共和国的波折。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在前辈伟大革命精神鼓舞与指引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将为祖国的统一富强而更加努力拼搏,为之奋斗不懈!通过本次活动,我感受很深,我了解到真正的学习是离不开实践的,只有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中国革命道路的漫长与艰辛。

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篇2

一、空间环境构造

(一) 复原陈列。

对于历史博物馆而言, 要提升其空间的历史氛围与底蕴,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强化对历史的重现, 而复原陈列方法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理论上而言, 其就是利用一些科技、艺术方法或手段进行加工, 同时让一些损害、缺失的部分得以还原的一种陈列方式, 而且这种方式并不是进行艺术创想, 也不是二次创作, 复原本身应当遵从科学性、历史性以及真实性的各项依据。即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就采用了复原陈列, 即针对“革命会师”的大型场所进行科学策划, 然后通过复原、绘制、仿制雕刻以及图像表现等多类方式, 成功将历史会师的流程形象向参观者展示, 而且结合灯光摄影、音响语音等等, 让整个陈列展示空间陷入那种激动、昂扬以及激进的革命氛围中,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二) 原态陈列。

相对于复原陈列, 原态陈列的要求更加苛刻, 即需要严格根据遗址以及文物的原有摆放位置进行摆设, 而且陈列过程中不允许设置人工仿制的物品, 而且所以物品必须固定在原有位置, 不能够进行擅自移动或者增加删减。而原态陈列的条件也让其无法广泛运用于一些常规历史博物馆。相反, 在一些伟人故居较为多见, 即如毛泽东故居中, 就是将屋内的场所进行完整复原, 同时依照当时情况进行设置。

(三) 模拟陈列。

模拟陈列 (即景观陈列) , 顾名思义, 就是通过一些当代技术实现博物馆陈列与摆设, 即如一些实际道具、模型、雕像、图画、影像、灯光以及计算机等等技术, 而且也是比较特殊的陈列方式。比较常用的道具可以涵盖模型、沙盘、影像等等。例如在井冈山革命纪念馆内就运用了这一陈列方法, 则对“长征出发”的情景进行刻画, 而这个著名的历史则采用了多个关联的情景进行体现, 参观者则可以通过观察这种精炼的、突破时间的综合情境, 就可以感悟长征的历史以及具体的过程。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更多新的科技技术也可以不断再现历史情境, 并且构造更为明显的空间氛围。即如全息投影、舞台效果、幕布效果、虚拟情境、多媒体技术等等都将会慢慢普及到博物馆空间陈列设计中, 进而发挥博物馆最大的感染力, 让参观者能够获得心旷神怡的氛围体验与感受。

二、暗喻象征

(一) 颜色方面。

对于博物馆展厅的空间颜色设置, 往往需要符合陈列历史的特点, 特别是针对各类王朝都具有对应的代表色, 完成合理的配色, 则可以体现出更多独特的气息。即如唐朝为例, 历史文化应当是宏达、雄伟的, 而且具有一个开明、盛世的气息, 所以展厅应当选择一些华丽、堂皇的色彩进行修饰, 即如金黄、大红等等;而汉朝则主要是凝重、威严为主, 则需要运用一些沉重的冷色, 如青色, 但是本身红色也汉朝军队多用的色彩, 也可以进行配合使用。

(二) 图形方面。

图形方面主要是元素需要与当前展示的历史背景相一致, 最好能够侧面反映出当前的历史时代特征。即如展厅天花板主要可以采用铜镜 (背面) 的元素进行修饰, 而瓦当的花纹则主要用于展柜的外观, 再配合运用汉朝常用的木灯进行照明, 进而将汉朝的时代氛围充分体现出来, 而且这些典型元素往往体现出更强的表现力, 让凝重、庄严的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 灯光方面。

对于展厅而言, 灯光的存在并非简单的照明, 而是应当对一些特定的模型、情境以及颜色进行表现, 同时可以强化气氛的构造, 整合出独特的情调。而且将灯光配合颜色进行表现, 则可以让艺术气息更为浓厚, 而且光线的明暗效果会直接造成显著差别。

三、结语

总归来说, 对于历史博物馆而言, 陈列和展示过程并不仅仅体现出一个表现效果, 而是需要对参观者产生足够的感染力, 而这种感染力的产生并不仅仅是视觉方面的, 也需要体现在参观者的心理与情绪方面。而这些也需要对陈列展示空间氛围展开科学营造。

摘要:时代的发展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特别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 文化发展较为多样, 而对于更多人来说, 则更加注重对于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了解。而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与承载者, 博物馆被赋予的并不仅仅是公益展示的责任, 更赋予了教育与宣传的特殊使命, 特别是一些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而言, 提升其历史氛围与文化气息也是格外重要的, 这样也能在不经意间对参观者的心理产生循序渐进的影响。

关键词: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展示空间,氛围营造

参考文献

[1]孙艳萍.新博物馆学展示观对博物馆展示设计理念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 03 (03) :54-57.

革命博物馆筹备历史画创作纪实 篇3

曾任中国革命博物馆美工部主任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作品有“长征 胜利四十周年展览”部分设计、“党史”陈列设计等。

施力行

曾任中国革命博物馆美工组组长、副研究员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作品有装帧设计《放歌行》,毛主席纪念堂陈列总体设计等。

那时候全国比较主要的力量都调来了,上海美院设计公司,天津美院设计公司,北京美院设计公司,设计领域的都在我们这边发挥作用。全国艺术院校的老师在工艺美术学院,负责天安门国庆庆典布置的。

请你们谈谈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建馆最早筹备情况。

施力行:

我说个大概,当年中央在北戴河召开一个会议,是关于在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的建立不能够忘记过去的历史,那个时候中央的决定没有历史博物馆,就只是革命博物馆的建设,成立了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处主任是北京地下党的老前辈李新如。美术组属于陈列部下面的科室,一个是内容,一个是形式,从全国、中央调了不少力量,包括张仃、罗工柳、吴老搞总体设计。我是从浙江文化厅调来的。来了以后把我送到新街口的一个旅馆,我们馆包了两层楼,全国各地调来的人(画家、油画家和搞设计的)住在新街口旅馆,那时候不晓得博物馆这么大,一层是4000平方米,两层就是8000平方米。

李仁才:

那个时候这个馆本身就是为中国革命博物馆盖的,没有历史博物馆。

施力行:

历史博物馆陈列在故宫里。

李仁才:

后来是因为陈列摆不满,尤其是还把社会主义这部分内容去掉了,因为那一段时间从内容上讲还不成熟,所以内容上一直到建国的时候就结束了。那空出来怎么办?后来就把历博搬过去了,中央1959年决定的。

施力行:

当时大家都没有经验,博物馆到底什么样子都不清楚,包括我,我是过去画画的,当时思想是为革命工作,叫我搞设计,我不懂就学,边工作边学习,过去根本没有尺寸观念,什么半米多长,1米多高。开馆以后,我和上海美术设计公司的梁毅忠是外调来的留下的,其他的是馆里搞制作的美工组的人员。

大部分组织创作您都参与了?

施力行:

1961年开馆。组织创作是我们馆里美工组的周葆华负责。全国的画家来了以后,就安排周葆华为画家做好服务工作,有什么问题向领导汇报,做组织工作和后勤工作的。

李仁才:

那个时候美工组主要任务就是陈列设计,没有美术创作。

施力行:

我们提供设计,交给制作组。

李仁才:

当时和现在的美术工作部性质不一样。那个时候主要是陈列,主要是为陈列服务。

那个时候创作专门有一个组,由罗工柳主抓,全国的力量集中搞创作,当时创作就是为了陈列。

题目谁定?

施力行:

由内容组提供。

是当时历史学家提供内容吗?

李仁才:

不是历史学家,是根据陈列的需要,搞陈列、搞这段历史内容的,这段内容怎么样表现,有什么文物,有什么东西,如果没有的东西就需要画张画。

施力行:

突出内容。

作品数量有没有统计过?

李仁才:

不太清楚到底组织多少,而且到底请了多少人画,哪些成功了,哪些没成功都不知道。因为后来有库房有一批画都是没陈列的,没有审核通过,这种画也不少。

施力行:

后来文化大革命损失一部分。

李仁才:

文化大革命没损失。

施力行:

有,斗争过一幅画,美工组门口放的。

李仁才:

那是地震的时候损坏的。

施力行:

那时候没有办法收到库房里。

李仁才:

收到库房了,邵强帮拿出来的。一卷卷的画,当时认为没用了。不是有画框的,都是从内框上取下来的,卷起来了。

施力行:

没有名,没登记。

李仁才:

那些画从来没有拿出来过,没通过的,或者没画成的画。当时把罗工柳找来了说这批画怎么办,是不是销毁。他说不要销毁,都是经过人劳动的创作的,把它放在那,所以保存了一部分画。有一些情况我也不是特别了解,因为我1975年才来。一个是时间来的晚,另外没有专人搞这个工作,我们不是专职的,我们来了以后就是搞陈列设计,原来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后来库房有一段时间没人管,钥匙放在我这,后来我把邱丰调来管库房。再后来北京博物馆学会搞北京博物馆年鉴,要各个博物馆来筹集内容,咱们馆有几篇是关于陈列方面的,群众工作方面的,还有博物馆方面的,还让我写了一个美术工作的,这是1988~1991年的年鉴,因为过去没写过,当时过去只是写设计这方面的多,有关美术创作收藏这方面从来没写过,我就写了这么一段,内容基本都是经过了解,馆里档案室都有记录。第一次的创作还不是1959年建馆时,那是还在武英殿的时候,武英殿1951年要筹备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的那个展览,当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是郑振铎,这都是我查的资料,在上海召开美术工作者的座谈会,商讨未来革命博物馆美术作品的创作事宜,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不久就邀请了在京的部分美术工作者,像邵宇、古元、吴作人、王林宇、董希文、吴劳等座谈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创作问题,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为了准备这个展览筹集一些美术作品。

1959年是共和国国庆10周年,举行了第二次历史创作。

施力行:

1959年算是第二次,一直到1961年,是一个阶段,因为有一些工作没完成。

美工组做了很多贡献,宣传这些东西。

施力行:

那时候全国比较主要的力量都调来了,上海美院设计公司,天津美院设计公司,北京美院设计公司,设计领域的都在我们这边发挥作用。全国艺术院校的老师在工艺美术学院,负责天安门国庆庆典布置的。四川美院、山东美院、天津美院,和部队剧团的舞台设计,美术工作者、创作人员大约100来人。

李仁才:

创作刚才说了1951~1953年,董希文那张《开国大典》是1953年,也是属于第一批创作。其中还有徐悲鸿,徐悲鸿没完成的作品就是那张鲁迅和徐秋白,在徐悲鸿纪念馆没画完。蔡若虹跟我说徐悲鸿这张画是给你们画的,而且我们的陈列有一个地方正好是徐秋白和鲁迅。后来因为没完成,但是还需要,就另外找别人画了,也就是说包括徐悲鸿也在为博物馆画画。

施力行:

还有雕塑家。

李仁才:

雕塑家的问题就是有好多没用上的,有一年都给砸了,因为没处放,很可惜。有几个雕塑挺好,那是1959年,1951年的时候没有。

施力行:

那时候馆里库房条件差,有几个雕塑都放在院子里。

施力行:

那个都有,有的镀成铜的了,很多画家都为博物馆来创作。《开国大典》应该说是咱们馆最主要的一个藏品,直到现在恐怕也是社会上一个热门话题。我想说一下,搞研究的应该把《开国大典》作为一个研究的题目,不要让社会上说三道四的,比如几次修改,应当把这几次修改很说清楚,社会上有说这几次修改都是由于博物馆的意愿强制画家这样改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有的画家是自己愿意改,不是说博物馆非让他改。最近还有一篇报道,说的那4次修改是博物馆强制的。我们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包括后来家属回忆有的也不是实事求是,他们那时候还小怎么会知道他爸爸当时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就想我们馆完全可以当做一个题目好好调查研究。再有一张是《毛主席去安源》也应该做一个研究话题,前两年我就说过。当时美工还有一个书面意见,因为他(刘春华)来要这个画,馆里征求我们意见,我们说不同意,写了几条理由,其中一条就是这张画是作为集体创作发表的,他只是执笔,不能完全算是他个人作品,再一个当时画这幅画全都是为这个展览画的,展览提供了一些条件,比如说到安源去了解情况,提供画布,提供原料,全部都是馆里出钱。

什么类型的展览?

李仁才:

“文革“时候,1967年。东西都是博物馆的东西,我们写了几条意见,最后馆里还是退给本人,原来中央电视台两个记者对这个不满意,抓这个题目来拍,跟馆里研究起诉要回来,要了半天没要回来。我想起来库房里还一幅《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比拿走那幅稍微大点。我听说原来展的是他拿走那张,后来因为观众多还是怎么着,要调整,把这张画挪个位置,显得太小了,重新弄张大的,比那个画儿大,他那张画在当时展览展出很长时间。

施力行:

复制的油画。

李仁才:

因为现在都不了解情况,要找到当时了解情况的人,这张画是谁画的,谁复制的,如果复制的人里刘春华也在里面,那这张画仍然是一幅原作。张倍森当时是负责这个展览的,他说的具体情况。当时安源那张画一直挂在进门的地方,挂了很长一段时间。

当时画那张原作的时候除了刘春华还有谁?

李仁才:

《毛主席去安源》这张画或许就是刘春华一个人画的。刚才我讲的1951~1953年是一次,1959~1961年是一次,第三次是1964年,1964年6月根据周扬的建议,以中宣部名义在全国组织一批画家,我看当时的档案好像说要请20多个,人也不少,为革命博物馆创作一批有水平的油画,当时也是蔡若虹、王式廓负责组织领导的5人小组,后因形势变化于1966年4月中断,可能是形式变化的原因,文革前这期没完成。

施力行:

我们1961年开馆,当时是觉得有一些画不行,还要水平再高一点的,还要画,这批没完成的,后来1973年组织一次范围窄点的,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部分教师,当时要为中国共产党历史陈列创作一些美术作品,那批画包括林岗画的《井冈山会师》,赵域的《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詹建俊的《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等这批作品。后来在1979年开放中国共产党历史陈列中展出。这批画带点“文革”的色彩,曾经有一些画家想重新创作,1979年以后在我负责的那段时间,创作确实有缺点,比如红的颜色太红,战争环境画得不够。曾经想组织创作,也没有完成。已经约了一些人,比如说《井冈山会师》,曾经约王征骅到井冈山体验生活,结果没画出来。还有陈逸飞,曾经约过,我也跟他谈过,当时刚给军博画了,还不错,让给咱们馆画一张,他也答应了,当时问他题材,说要画五四运动,但是后来没多久就去美国了,没画。

李仁才:

“文革”那批画也曾经想重新画,比如尹戎生,我跟他谈过,我说画得太红了,能不能颜色上调整一下,但现在基本保留上还是原来的样子。1973年这次也有五六幅。1977年策划《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展览需要很多有关周总理的画,这个东西好像也组织了,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画家自发的。如果按照这几次组织画来说,这一次画家自发的参与是空前的,跟组织画不一样,他们自发的想画,主动给你送画。吴冠中当时画的一张在馆里,他那时候在历博画画,画三峡。我们统计一下,当时主动参与的美术家有将近50人,但是后来有一些作品没留下退回去了,没有报酬,报酬是到1978年国家才规定给的。当时退回去的不给报酬,留下的给了报酬。这个事情记载在当时美工部搞的《美术简讯》里主要是给画家看的,当时是纪念周总理的百年诞辰,有个名单,1998年我们统计一下有多少画家,结合我们当时留的作品。

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篇4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几十年前红军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穿的是“薄单衣,稻草鞋”,环境条件千难万苦。但是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红军艰苦奋斗、凭着顽强的革命精神,坚持熬过“夜半三更”,挺过“寒冬腊月”……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

弘扬井冈山革命精神,不忘历史,将红色革命文化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通过此次井冈山学习,我作为一名党员,不仅是红色知识的学习者,也将成为传播者。井冈山之行让我经历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再教育,倍感肩上责任之重。“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坚持自己最初入党时的那份信念,做好本职工作,以自身行动的榜样来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工作氛围。

2020红色追寻云党建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观后感范文5篇

★ 开发红色资源促进党建精选

★ 追寻先烈足迹弘扬红色精神征文202

★ 观看红色爱国电影观后感

★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

★ 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 红色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 观看《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直播心得体会

★ 红色影片《太行山上》观看心得

游辛亥革命博物馆有感 篇5

几经辗转,总算是找到了首义广场,于是便向着辛亥革命博物馆的方向走去。天气很好,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大家心情都还不错。

隔着老远就看到树梢上耸起巨大红色建筑,我知道那便是此行的目的地。但走近一看却吃了一惊,从没见过如此古怪的建筑,正面看起来像是一艘破浪前行的战舰,巨大到我们只能看见船头,而如此的醒目。绕行一周方才看清它的真面目——一个放倒的巨大“V”字,寓意着胜利和腾飞,高高上扬的三个檐角彰显着中国风的气势,新时代气息与古建筑风格相交融他已经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辛亥革命博物馆共有五个基本展厅——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起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集陈列展示、文物收藏、宣传教育等于一体,是现有的辛亥革命主题博物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走进序厅,首先看到的是一组名为“共和之基”的雕塑,革命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实现共和之梦献出生命,武昌起义的成功奠定了共和之基。展厅“晚清中国”充斥着一股压抑沉重的气氛。“条约墙”上12条不平等条约,虽雕在墙上,却刻在心里,沉重异常,这些条约是晚清政府懦弱无能的见证,也阐释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道理;国家危亡之际,慈禧太后还惬意游园,小皇帝莫不只世,王公大臣像僵尸一样矗在殿堂前,让人对这个腐朽的王朝感到无比悲凉同时又在迷茫,中国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接着便踏入“革命起源”展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点一点的星火,这是有识之士对挽救中国的探索。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洋务运动,都在积极的向西方学习制度或者技术,试图以此强国。但令人惋惜的是,封建势力的顽固,加上侵略者的压迫,这样的苗头在生长不久便被扼杀了。然而孙中山的出现使得国人的明天的太阳微微闪耀,预示着救国的希望逐步来临。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团体在传播思想、发展组织为革命努力做着准备。

下一秒,时空变换,我们走进了武昌古街——“武昌首义”展厅的复原古街。寂静的夜晚,深巷中不是时狗吠声,虫鸣声此起彼伏;在这平静的深处却暗藏了一丝不平静,酒楼茶肆大门紧闭,隐秘的房间中的革命党人在窃窃私语,门口的幻灯向我们展示着商讨着的内容,起义前夜的紧张与压抑跃然而出。

1911年10月10日晚,起义的第一枪打响,革命党人与驻扎的清兵展开殊死搏斗,用血肉之躯赢取了起义的胜利。起义军推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都督,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在“创建共和”展厅中,黄兴骑马检阅军队。随着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逐渐传出,得到了大多数省份的响应。霎时间,革命的烟火在中国大地上燃起。清末皇帝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黯然退位,中国两强多年的封建统治宣告结束,中华民国的十八星旗冉冉升起,中国也进入了共和新时代。

观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有感 篇6

原辛亥革命历史博物馆又称红楼,是鄂军都督府办公地。2002年成立博物馆并挂牌。辛亥革命博物馆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也称武汉辛亥革命纪念馆,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馆址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也称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军政府旧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等,俗称红楼。2011年10月6日,就在红楼对面,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将正式开展了,新馆就如一艘气势磅礴的飞船横空出世,气势恢弘。它的平面V型,寓意胜利,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其建筑方案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手法,除了有双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的特色,还能看到红色几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颂扬敢为人先的首义精神。博物馆外墙采用楚国红颜料,庄严肃穆。馆内设置了四项主要功能;辛亥革命历史展览、辛亥革命文物存储、武汉近代史研究及学术交流以及综合服务。如此雄伟壮观的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必将成为中国人民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和体现武汉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观。

一踏入进辛亥革命博物馆,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开崭新帷幕。由一楼进入晚清中国部分,将看到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天津条约等一排硕大的昔日不平等条约名称,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墙体呈现。展览由此开始,通过浮雕、壁画、微缩景观、人物雕塑、图片、多媒体等,再现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在序厅和五个展厅参观,常常被声光电结合的陈列方式、精彩新鲜创意十足的技术和艺术亮点所震撼,身临其境地重温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穿行在序厅和5个展厅,我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最亮丽耀眼的这一段停顿逗留。在辛亥革命中,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民主共和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诚如孙中山先生所言:这种精神可以惊天地、泣鬼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场景、事件,展示了历史的惊魂时刻和精彩瞬间,再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人真切缅怀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驱们为振兴中华、不怕牺牲、忧国忧民、敢为人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义的伟大壮举,历史将永远铭记,我们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也将永远铭记。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展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为支撑,文物与场景并重,运用陈列展示技术和艺术语言,充分吸收上海世博会的技术与绿色低碳环保理念,使人耳目一新。陈列中,可见大量的微缩景观,让人感觉仿佛进入百年前的武昌街景。尤其惊叹的是多媒体呈现首义之夜之场景,让参观者看到起义士兵的走动,听到他们在干大事之前的窃窃私语。还有用沙盘再现的旧武昌城全景,并用多媒体展现首义之战全过程。让人感觉一脚踏入沉重的历史。归纳起来,新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共有八大看点,下略为大家表述一二。

一,国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序厅内,中国室内最大壁雕《共和之基》扑面而来,武昌首义志士们前仆后继,耳边似乎能听到他们疾行的脚步声&&整座雕塑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结合圆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起义背景、武昌首义、创建共和三部分,涵盖同盟会的成立、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等元素。其中表现武昌首义的雕塑部分,起义的士兵队伍从浅浮雕、高浮雕到圆雕,逐渐推进,首尾呼应,既突出了敢为天下先的首义精神,又体现出首义中的民众力量。

二.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步入第一展厅,两面条约墙向头顶压来,《南京条约》等12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人喘不过气,条约墙尽头是被列强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晚清时局图》,满清帝国大厦将倾,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第一展厅后面展示戊戌政变后,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在汉口组织自立军,预定8月9日在鄂、徽、赣、湘同时起兵,拥护光绪皇帝重新当政,但因经费不济、未能统一行动而失败。自立军起事失败后,唐才常被捕于汉口,并在1900年8月22日就义于武昌紫阳湖畔。唐才常汉口被捕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唐被绳索反手捆绑,在紫阳湖畔的草木间不屈地瞻望远方,慷慨激昂的就义蜡像栩栩如生。而秦力山在日本结识孙中山,转而投身革命,展厅中有1901年孙中山与秦力山等在日本东京的合影。

三.孙中山赴檀香山复原场景,这是根据孙中山自述十三岁随母往夏威夷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而以真人比例还原的场景。1878年,13岁的孙中山随母从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开始求学、行医、开创革命事业的历程。孙中山赴檀香山历史事件复原场景中,站立的少年孙中山和端坐着的母亲在轮船上,凝神远眺大海,船下沿有灯光闪耀,声光电融合,颇有波光粼粼的效果。1894年11月,孙中山再赴檀香山,创建兴中会,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四.同盟会誓词写在天幕上,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确定为同盟会纲领。展览按比例复原了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时的会址,头顶上的星空以世界地图为底,同盟会各分部的地点群星闪耀。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誓词十六字纲领,一笔一画写在天幕上,直入民心。展厅中有孙中山与布鲁塞尔中国留学生石瑛、马君武等人的合影,以及孙中山与芝加哥同盟会员黄三德等人的合照。在展厅中间最为特别的是有一个大圆台,盘面上是展示长江把武汉分成三镇的近代工业的地图和面貌,手一触摸,地图、图片、文字介绍就显现在眼前,如汉阳铁厂、武昌造币局等,非常直观便利。

五.花园山聚会镶嵌在墙内,进入第三展厅,仿佛进入了武昌城内小巷,耳边传来一阵阵狗吠声和蛐蛐叫,暗夜黑影里弥漫着重重杀机,花园山聚会微缩场景镶嵌在墙内玻璃里。只见留日回国的吴禄贞等人借武昌花园山李廉方寓所为聚会点,此为1903年5月,吴禄贞邀集曹亚伯、李书城、冯特民等主要成员畅谈革命方略,宣传反清革命思想、派遣知识青年进入新军。武昌花园山聚会虽没有正式名称和确定的组织形式,但实际上是湖北革命团体的源头,在湖北军界、学界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六.180度环幕影院还原第一枪,青石板、老屋、古树、小巷茶馆、德和酒庄、街上奋勇当先的革命党人&&一幕幕微缩实景,1911年10月10日那晚惊心动魄的一幕如在目前。当晚7时许,城外塘角辎重队纵火为号,8时许,城内新军工程营八营革命党人打响首义第一枪,新军官兵和军事学堂学生等纷纷响应,迅速占领楚望台、控制中和门,部署攻打湖广总督署的战斗,一系列历史事件实景得到真切还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180度环幕影院,放映的是专门为辛亥革命博物馆拍摄的影片《武昌首义》,还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义全过程的真实影像,而在银幕下方是硕大的大型电子沙盘模型,展示了武昌旧城风貌,观众可以想象当年先烈们在此上演的传奇故事。

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篇7

“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览”是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梦”主题文艺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为了举办好此次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精心策划安排,邀请全国各画种的八十余位著名美术家,分批次组织深入江苏苏州新农村,河北邢台冀中矿区,内蒙古阿尔山、赤峰某空军部队等地进行写生创作,近距离接触基层工人、农牧民和解放军官兵,塑造具有时代精神特征的人民新形象。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倡导广大美术家关注当下普通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表现人民群众在创造当代历史中的主体力量和地位,从平凡和普通的人民典型形象中反映亿万人民群众自己所创造的事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献礼。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变。劳动者的形象概念与过去有了显著区别,无论工人、农牧民还是解放军官兵,都呈现出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和特点,如何真实而准确地塑造当代劳动者的形象,反映伟大时代在普通人身上的印记,成为广大美术家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笔墨当随时代,用艺术作品记录时代的变迁,描绘讴歌时代的风物人情,反映美术家尊重社会现实的精神和情怀,是当代美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深入生活来观察感受、思考和表现当下生活的特点,发掘时代生活所孕育的审美情趣,是美术家解决这道命题的有效途径。美术家在写生过程中,通过与基层普通人民深入交流,强烈感受到当代新农村的文明和谐,新矿区的变化与发展以及人民军队的强大和威武。普通的农民、工人、士兵将追寻自己的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当中,展现出平凡而又伟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真实的生活和事迹使广大美术家情由心生,他们用真情塑造的“中国新形象”成为这次展览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与此同时,中国美术家还特别邀请了近百位优秀美术家以及各省美术家协会推荐的近百名优秀作者投稿,遴选征集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展览共展出二百九十余件作品,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等多个画种,老、中、青三代美术家各擅胜场,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视觉新颖,满载活力与朝气,展现祖国现代化进程的工农业生产、社会建设和都市生活的内容,多角度、多方位地反映了当代人民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中国人民追梦、筑梦过程中坚毅的品质,以及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篇8

在北京风光秀美的玉渊潭南畔,矗立着一座气势巍峨的高大建筑,这就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该馆是中国惟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历史博物馆, 沿所有展览场地绕行一周,长达12公里。馆内现有的基本陈列包括土地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全国解放战争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古代战争馆、近代战争馆、兵器馆、礼品馆等22个陈列厅和2个陈列广场。

其中,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是位于馆中央北大厅、陈列面积1万平方米的兵器馆,它由一座高20多米气势雄伟的穹型屋顶建筑和两侧的大型陈列广场组成。主要陈列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和建国后海防、边防、空防斗争中曾经使用和缴获的,以及中国自行研制的部分武器。

兵器馆内展示了世界上20多个国家生产的手枪、步枪、冲锋枪、机枪、军刀、火炮、装甲车辆、导弹、舰船和飞机等近2000件各种武器,其中不乏人民解放军的第一辆坦克——“功臣号”坦克;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使用的教练机——日本造“九九式”高级教练机;人民解放军第一代地对地战术导弹——“东风1号”导弹;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代喷气式歼击机——“歼5”歼击机;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代坦克——“五九式”中型坦克;中国自行生产的第一代地对空导弹——“红旗2号”地对空导弹等精品。

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篇9

————参观冀南仁县革命纪念博物馆

一、活动主题 红色荣耀之旅

二、活动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践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三观”、“三热爱”,紧紧围绕青年组织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适合青联委员、教师和学生干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参观革命纪念博物馆,扎实推进青年精神文明建设,增强爱国热情,推动青年联合会事业的新发展。

三、活动目的

加强对学生思想建设的力度,提高爱国主义精神。活动以参观任县革命纪念博物馆为切入点,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展现当代大学生思想上要求先进,行为上主动积极的特点,学习和弘扬英雄们的精神。

四、活动时间、地点、对象

时间:2013.3.10 地点:冀南仁县革命纪念博物馆 对象:河北大学青联委员、教师、学生干部

五、活动流程

1、准备工作:

1)相关负责人提前熟悉路线,活动负责人通知参观的青联委员、教师及学生干部,确定人数,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宣传工作。

2)本次活动负责人与任县革命纪念博物馆负责人进行联系,商讨参观事宜。确定联系参观过程中的讲解人。

3)提前准备活动当天物品,做好资金预算与物品登记工作。

2、活动当天:

1)上午8:00集合,清点人数,负责人进行简单培训主要包括注意事项。之后从学校出发坐车前往冀南仁县革命纪念博物馆,在车上进行党的历史简单介绍。

2)达到地点,由讲解员带领参观革命纪念博物馆,了解烈士事迹,学习烈士的爱国奉献精神;观看红色电影,重温党的历史,交流感悟体会;全体人员进行爱国主义宣誓,加强爱国主义热情;建立河北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到长期交流合作的目的,努力提高河北大学学生的爱国精神。

3)双方合影留念;乘车返校。

3、活动之后:

1)进行活动总结,参观人员交流活动感受。

2)新闻稿及活动照片及时上传到网站,做好宣传工作。

参观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感想 篇10

时光荏苒,90个冬夏已悄然走过,时至今日,终于迎来我党的九十诞辰。在此之际,为增强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参观了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重温了这一段历史。

那日,我们苏州地区的五个同学相约而至。抬起头,高高的台阶尽头是九个金色的大字,在年岁的力量下,失了光泽,取而代之的是历史的厚重感。

进入博物馆内部,我们先在大厅的党旗下合影,随后进入展厅,几乎没有其他人,我们的声音在空荡的展厅里回荡,更显出一丝历史的凄凉。穿梭在一幅幅黑白照片中,沉思于一篇篇旧得发黄的报纸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心酸的时期。除了记录英勇革命者和重大革命事件的照片和报纸外,还有一系列实物为我们讲述那段历史,其中包括当时农民起义者打倒日本鬼子的武器,简陋粗糙的刀、矛、斧子等,还有一些烈士的遗物,破旧的棉袄,鞋和书。

最后,我们在“建党90周年”的宣传海报下合影留念,以记录我们这次的参观之旅。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沿着长长的展厅,看着革命先辈一路走来的辛酸血泪,那段历史,有屈辱,有艰苦,有胜利。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而如今生活在这个安定幸福时代的我们,是无论如何了解或学习,也不可能对那段历史感同身受的,而仅仅是现在了解到的一点就已经让我震惊,悲痛而惭愧了。我们挥霍着现在的幸福生活,不以为然,但在另一个意义上,其实是挥霍着无数革命先辈的鲜血与生命。

革命博物馆观后感 篇11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去参观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

军博有很多超酷的武器,比如:锚-1型水雷、东风一号地地导弹、M1式155毫米榴弹炮、四一式75毫米骑炮、一三式75毫米山炮、62式轻型坦克、T66式24管火箭炮、P-51D“野马”战斗机……这些都是我军制造、缴获或购买来的武器。这些武器每一个都有历史、有故事。我最喜欢的武器是BM-13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某团使用该型火箭炮,迅速、准确地进行了10次齐射,摧毁了“联合国军”8个阵地,杀伤大量敌人。在反击597·9高地的战斗中,该团在两次齐射中就歼敌数百人。为此,被上级机关授予“百发齐放、震破敌胆、战士最爱你、敌人最怕你”的奖旗一面。这门炮是该团所使用的火箭炮之一。

中国的武器发展越来越强大,从一般的冷兵器到铜炮、铁炮,从铜铁炮到威力无比的终极武器,解放军战士就在用这些武器保卫着国家、保卫着边疆、保卫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革命电影观后感 篇12

刚刚看完优秀抗日题材电视剧《烈火金刚》,震撼了我心,震撼了一颗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的现代青年的心。在片尾,肖飞、丁尚武、林丽、齐英等英雄人物,或身缚手榴弹炸毁敌人正在修复的公路,或与敌人同归于尽。在与战友执行任务时力争献身、最后诀别的环节,队长史更新忍悲送别战友,双目含泪,一个铁打的汉子强忍内心的强大悲痛,通过向战友一拍肩膀和后来端起抢来的机枪向鬼子愤怒激射的镜头描写,淋漓尽致地突现了英雄的爱恨情仇。而肖飞身负重创,最终还是来到准备要炸毁的公路上,从容躺下,拉开身上捆绑着的数十枚手榴弹的导火索时,那一声“战友们,请向我投弹!”的大喊,更让人看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女战士林丽奋力挣脱汉奸的阻挡,冲向敌群的英勇身姿,更是让人肝肠寸断,顿生无限敬仰、强烈的爱国主义革命情感。同时,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更是充满了无比的仇恨。片尾中的熊熊烈火,又一一再现了牺牲了的英雄们光辉形象。他们在烈火中重生、涅盘,在人民正义战争中归于永恒。人民永远铭记他们。

看完此剧,心中久久仍不能平静,我们现代的爱国意识应该与历史时期的英雄们是一样的。但奋不顾身、为国牺牲或与邪恶抗争的勇气及对强寇顽敌舍命拼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境界,笔者认为,现代的我们与英雄们是不可同日

1而语了。面对英雄,我们应该反思自己。要不,为什么在和平的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如今,那么多丑陋的行径,罪恶的举止,无人阻止或止而不绝?公交车上肆无忌惮的骚扰、偷抢;大街上围观恶人的挥刀行凶,以及那么多贪赃枉法的贪官污吏,腐败机构的横行霸道,鱼肉民生的种种恶行。这林林总总的新闻或消息报道的内容,都令人发指,深恶痛绝。然而,造成人人自保,趋利弊避害、明哲保身及纵容犯罪的一系列根源何在?笔者认为,是浮躁的时代冰封了人们的爱心和正义感,无数个血淋淋的案件事实和身边耳闻目睹的真实事例,也侧面反映了机制的不公与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观颠倒或泯灭。人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逃避,选择了面对嚣张罪恶的忍气吞声。究竟谁之过,到底谁之责?这个时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吗?难道是我们不需要了,还是英雄真的都已成为过去?

时代在变,但我们呼唤英雄的声音依然热切。让我们呼唤英雄,创造时代的英雄。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看完《张思德》这部影片,感觉非常好。这部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那么多动人的真实细节,塑造了革命队伍的各色人物。

张思德生活在一个革命大家庭里,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很生动,特别是张思德和他老战友的这份感情,是以往电影中不多见的。电影《张思德》没有曲折的情节,热闹的场面,黑白胶片牵出平实瞬间,穿越60载岁月。一名普通的士兵,警卫——开荒——烧炭,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他那样淡泊。三过草地的老红军,班长一当7年,一整编,又成了战士。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他认保育院不幸失语的孤儿做儿子,用心血崔开朗朗童音;他拜炊事班精简下来的老兵当父亲,真诚的抚慰一抹晚晴。这些都让人非常受感动。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管一切是那么平凡,然而,正是这种平凡产生了伟大。60年前,毛泽东主席的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影响了几代人。60年后,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撼人心魄的是张思德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一个少说多干的张思德,用朴实和纯粹折服了周围的人,也让60年后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张思德诠

释着崇尚的做人标准:“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 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张思德不过是这伟大队伍中的一名代表,他的身前身后,一串长长的名字:雷锋、焦裕禄、孔繁森。。从打江山到掌政权,从改革攻坚到加快发展,一个个平凡的生命延长中国共产党人的光华,党的事业也由此一天天壮大。然而,无论形势和任务有多么不同,都不能忘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曾经是成就我们事业的精神动力,未来还将辉映我们漫长而辉煌的征程。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

这周四,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影片反映了党和红军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同敌人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冬子的爸爸在战斗中负了重伤,为了省下麻醉药给其他红军伤员用,坚持不用麻醉药动手术。手术中他浑身冒汗,但他咬紧牙关没发出一声呻吟。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啊!冬子的妈妈为了掩护群众转移,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在烈火中光荣牺牲。潘冬子从小受到革命家庭的熏陶,有志气,有胆量;他巧妙地躲过敌人岗哨的严密盘查,完成了给山上红军送盐的任务;他巧改一字,使囤积居奇、勾结敌人的米行老板损失上万斤大米;他智斗凶残的胡汉三,又亲手杀死了这个大恶霸。看着这些精彩片断,我既为他捏着一把汗,又从心眼里佩服他。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闪闪暖胸怀„„”每当我听到这震撼人心的歌声,便禁不住热血沸腾。《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太喜欢看了,闭上眼睛,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便浮现在我眼前。

看着这部影片,我自己也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场。每当看到红军战士战斗时陷入困境的场面,我恨不得冲上前去,帮助红军战士把敌人消灭干净。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应该加倍

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下长大的,没有经过任何艰难困苦,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我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维护和平。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等着我,我要像冬子的爸爸那样,绝不向困难低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战胜它;当遇到危险或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要像冬子的妈妈那样,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一切。在生活的道路上,我要像冬子那样,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重任,把祖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从严要求自己,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顽强的拼搏精神,争做一名新时代的小英雄。

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读后感 篇13

——读《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有感

辩证角度看社会

——读《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有感

1853年的一天,马克思同志有感于当时中国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境地,写下了这篇《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原文从资本和要素流动的角度写下了中欧双方革命的政治和经济原因,从原因和过程来看,马克思同志确实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中指出 “中国在一八四〇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以及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又加上了新税捐。”《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款二千一百万银元,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是英国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无耻勒索。身受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的中国人民举起义旗进行了猛烈的反抗斗争。这些事例的列举是对中国战争的原因的理解,当然,作为略知中国历史的我也认为这是一段极为屈辱的历史。

而从欧洲的角度,“茶叶这样一种必需品涨价和中国这样一个重要市场缩小的时候,将正好是西欧发生歉收因而肉类、谷物及其它一切农产品涨价的时候。这样,工厂主们的市场就要缩小,因为生活必需品每涨一次价,国内和国外对工业品的需求量都要相应地减少。”这些都影响到欧洲社会,“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这个普遍

危机扩展到国外,紧接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即这次农民革命沉重的打击了西方列强,加深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的政治革命。这是马克思对欧洲革命的理解,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革命的深层次原因无外乎都是资本。

反观本文中对欧洲革命的预言,“英国工厂空前扩充,而官方政党都已完全衰朽瓦解;法国的全部国家机器已经变成一个巨大的从事诈骗活动和证券交易的商行;奥地利则处于破产前夕;到处都积怨累累,行将引起人民的报复;反动的列强本身利益互相冲突;俄国再一次向全世界显示出它的侵略野心——在这样的时候,上述危机所必将造成的政治后果是无庸赘述的”。当时的人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何马克思同志会做出这样的理解,可如今再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英国、俄罗斯都已经如马克思同志所说,走到了变革的那一步。1848年的革命,在一段短暂的成功之后,最终走向失败。俄国十月革命,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印证了马克思同志对现实的辩证思考和深入理解。

从马克思这篇《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来看,我从中看出马克思对中欧革命的系统的了解和深入的探寻,不难看出,一篇优秀文章的产生免不了对事实的认识和分析。从哲学角度来说,这篇文章对我们最大的启迪就是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我们不能片面,孤立的看问题。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也要知道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面对矛盾,我们不能只看到矛盾的对立,要看到矛盾双方是相互影响的。而作为炎黄子孙,全观大局之后,我们不难看到,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经济发

展背后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此时,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以人为本”成了大街小巷人人皆知的词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拓印在每个学生的课本上。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若是没有那场20世纪前后的革命,若是没有中国这头雄狮的沉睡,或许我们如今很难归纳出这段科学发展观。或许,这也是一种辩证角度吧!

上一篇:参观工地总结下一篇:初中生字词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