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2011年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方案

2024-10-19

玉山2011年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方案(通用3篇)

玉山2011年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方案 篇1

玉山县2011年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

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抓好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改善我县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的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字[2011]92号)、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西省地质灾害避灾移搬迁实施方案>的通知》(赣移扶字[2011]33号)精神,结全我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2)》,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及中共玉山县委十二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主动避灾。坚持群众自愿、政府主导、阳光操作原则,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通过避灾搬迁,提高灾区人民的抗灾水平和能力,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工作原则

1、自愿搬迁原则。居住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需要搬迁的移民,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由本人申请搬迁。乡、村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确保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搬迁。

2、政府主导原则。避灾搬迁移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面广,必须由政府主导,组织各方面力量参与实施。

3、整体搬迁原则。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对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治理难度大或工程治理效益差,且具备避灾搬迁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整体搬迁移民,主动避让地质灾害,最大限度地保障地质灾害易发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4、中心村集中安置原则。实施避灾移民搬迁,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要引导搬迁的村民住宅建设按规划、有计划地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条件好乡镇集镇或中心村点集中,其山、水、田自行调剂解决。

三、目标任务和实施范围

根据省扶贫和移民办、发改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下达2011年地质灾害避灾灾移民搬迁计划的通知》(赣扶移字[2011]32号)下达给我县的计划人数,2011年我县应安排完成避灾移民212人。

2011年,我县拟定在紫湖镇、双明镇进行试点,全年共实施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51户,涉及3个村8个自然村212人,共分三个安置点,全部为集中安置。其中,双明镇毛家山地质灾害13户55人集中于洞口安置区,紫湖村安乐坑自然村6户25人,集中于该村凉亭安置区;建设村拓坑头自然村7户29人、大片坞自然村8户25人、纸厂自然村6户26人、源头自然村6户23人、新屋自然村4户18人、毛干山自然村2户11人,集中于该村大弄安置区。

四、工作步骤

根据赣扶移字[2011]32号文件精神,要求在12月底前全面完成的目标,按照统一部署、依法推进、突出重点、分布实施的原则,分五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7月20日前)。项目乡镇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和项目规划农户会议,向群众做好项目实施的宣传发动工作。

(二)规划核实阶段(2011年7月31日前)。根据项目前期规划,县扶贫和移民办会同项目乡镇进一步核实需搬迁安置的农户。并根据具体情况,对规划确定的搬迁安置农户逐一确定搬迁形式,落实搬迁方案。

(三)搬迁准备阶段(2011年8月31日前)。落实和审批今年的搬迁对象、确定安置方式和安置点。积极开展安置点用地的报批、征地、建设规划,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报批和建设。

(四)搬迁实施阶段(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移民新建房屋的建设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组织移民户有序搬迁,完成补助资金的拨付,完成相关档案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报送工作。

(五)验收总结阶段(2010年1月31日前)。避灾搬迁工作全部完成后,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和乡镇对搬迁农户逐户进行验收,总结项目实施经验,准备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五、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避灾移民搬迁资金来源,以农户自筹为主,政府财政补助资金为辅。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精神,政府财政直接补助到搬迁户的资金人均应不少于3500元,500元用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移民个人建房补助款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用“一卡通”直接发放到移民户。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要据资金来源,实行项目管理和报账管理。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我县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顺利完成,县政府成立由县领导任组长,县扶贫和移民办、发改委、财政、审计、监察、国土、建设、规划、交通、水利、电力、新村办和紫湖镇等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避灾搬迁移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扶贫和移民办下设办公室。全县避灾搬迁移民工作由领导小组领导,日常组织和实施工作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牵头负责,所在地的乡镇(村)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有关乡镇(村)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搬迁方案,狠抓落实,要确保在2012年底前全部实施搬迁。

2、部门密切配合。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涉及面广,各相关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扶贫和移民办负责日常的组织与协调、计划和资金的协调、移民搬迁工程的业务指导和监督;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隐患核查、移民搬迁摸底调查、搬迁安置新址评估、避灾业务指导以及安置用地的保障;财政局负责移搬迁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监管;新村办争取将避灾移民安置点纳入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交通局负责安置点的公路建设;水利局负责规划内安置点的饮用水工程建设;电力部门负责安置点的用电建设;其他相关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有关工作。

3、严格规范操作。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乡镇要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阳光操作”,以“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为目标,严格按照《江西省搬迁移民工作操作规程》执行,切实将此民生工程建设成为民心工程,确保移民安居乐业。对没有纳入首批受威胁的农户,乡镇人民政府作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4、加大政策扶持。避灾搬迁移民享受《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扶贫和移民办关于完善库区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赣府厅发[2010]32号)中关于扶贫搬迁移民的所有优惠政策。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管理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由移民扶贫、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以及交通、电力、水利等相关资金整合筹措。县扶贫和移民办要将避灾搬迁移民作为扶贫搬迁移的特殊对象,优先予以搬迁。国土资源局要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的要求将集中安置点的用土予以重点保障。

玉山县扶贫和移民办 2011年7月26日

玉山2011年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方案 篇2

8月23日,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刘永思来婺源县指导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县领导汪炬星、汪学群陪同。

刘永思主任一行先后来到婺源县地质灾害较为严重、集中安置移民较多的大鄣山乡西山村委会等地,查看了安置点工程进度。刘永思主任充分肯定了婺源县在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进一步要求婺源县核实避灾移民对象;整合资源,各部门形成合力,加大移民安置点的投入;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保障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顺利进行。

据了解,婺源县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对象989人,重点分布在大鄣山乡、江湾镇、段莘乡等5个乡镇,地质灾害点达16个。

玉山2011年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方案 篇3

为切实做好我县2011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按照《安康市2011年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实行梯次搬迁,达到富裕户进县城,中等户到集镇,一般户住新村,困难户靠保障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群众自愿。

(二)统筹城乡,规划先行。

(三)相对集中,设施配套。

(四)公开公正,阳光操作。

三、任务及目标

2011年全县搬迁安置3000户12000人,其中:特困户搬迁安置300户。

通过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努力实现移民搬迁户居住安全舒适、生活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改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

四、搬迁对象

1、对受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危害、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区域的农户进行搬迁;

2、对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区域的农户及农村危房户进行搬迁;

3、对旅游区、水源涵养区、生态敏感区以及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威胁的农户进行搬迁;

4、对因国家工程项目建设生产生活受到影响的农户进行搬迁;

5、不符合上述1-4条规定条件的农户,也可自愿搬迁到县外、县城、集镇及集中安置点居住,除不予建房补助外,均可享受与符合条件的搬迁户同等的公共服务和优惠政策。

五、安置方式、补助标准、用地标准及优惠政策

(一)安置方式。

釆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有业安置与有土安置结合、以有业安置为主,鼓励进城,支持外迁。

1、进城居住。鼓励有条件的搬迁安置对象举家到县城、中心城市置房居住。

2、集镇安置。鼓励和支持在集镇规划区内集中建房安置移民搬迁农户。

3、集中安置点安置。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选择符合安全条件、有利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居住规模的安置点,引导移民搬迁安置对象入住集中安置点,建设“土地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城镇化管理”的新型农村社区。

4、对痴聋傻哑、鳏寡孤独以及无能力建房的农户,实行购房或统建免租金房集中安置。免租金房建筑面积控制30-50平方米。

5、支持外迁。鼓励有条件在外省市工作、务工人员在当地置房或投亲靠友定居。

6、分散安置。允许在本村集中安置点附近地质稳固的地方或水、电等设施较为完善的公路两旁采取“藤结瓜”的方式自主建房安置。

(二)补助标准。

1、对符合本次移民搬迁安置条件、经验收实施完成了移民搬迁安置任务的,每户按15500元给以奖补,特困户每户再增加配套建房补助资金1000元。同时享受县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

2、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资金渠道不变、县级整合项目资金的原则,将以工代赈异地搬迁、扶贫移民搬迁、电力改造、道路交通、教育、医疗卫生、通信设施、水利等各类资金综合用于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

(三)用地标准。

本着“节约土地、降低成本”的原则,鼓励通过联建单元房的办法在安置小区建设多层住房,农村社区独立建房或分散建房的移民搬迁户宅基地面积不超过120平米。

(四)优惠政策。

凡被列入移民搬迁计划的搬迁户,在移民搬迁安置中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免收建房户及进城入镇购房户涉及国土、财政、林业、交通、规划和住建部门除办证工本费之外的一切费用。

2、集中安置点建房涉及电力、电信、广电、移动、联通线路及杆位的改线、迁移,由相关单位自行迁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优先安排和解决集中安置点人畜饮水、河堤、排洪等项目。将土地治理、丹治工程等惠民项目向移民搬迁安置项目村倾斜。

4、优先对搬迁户安排农村沼气池建设,对集中安置点统一建一处沼气池的,按实际共用户数补助。

5、对移民搬迁户贷款实行优惠利率,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浮动利率范围内适当下浮,贷款额度放宽到5万元,还款期限放宽到三年。

6、根据群众意愿,保留或处置移民搬迁安置户原有承包地、林地、宅基地。

7、电力、交通、广电、通讯、文化、教育、移民、卫生等部门,对移民搬迁安置点给予积极扶持,优先安排惠民项目。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了加强对我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研究确定移民搬迁安置有关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各镇应成立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机构,负责做好移民搬迁政策宣传、对象选择、类型确定、规划选址、征地建设、协调服务等工作。

(二)部门配合,多方协作。

县、镇及县级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具体工作职责为:

项目镇:负责制定本镇移民搬迁规划和实施方案,集中安置点的征地,项目组织实施,项目的图像、文字资料等软件档案收集归档。

县监察局:负责制定移民搬迁安置有关工作纪律规定,对移民搬迁安置对象、补助资金兑付、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及其建设进度、质量等进行全程监督,查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县发改局:负责制定移民搬迁安置项目资金整合办法,项目工程计划编制,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产业开发项目申报和向上级争取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移民搬迁安置配套资金落实,项目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到户补助资金的“一卡通”兑付。制定项目资金运行管理办法。

县审计局:负责对全县移民搬迁安置资金使用的全面审计核查工作。

县民政局:负责移民搬迁户中的特困户、五保户、低保户的救助工作,筹集特困户建房资金不足部分。

县人劳局:负责农民进城奖励政策兑现、就业培训和安置工作。

县规划局:负责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户型设计、基础设施、服务配套等方面的规划。负责建房施工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管。

县住建局:负责进城入镇移民搬迁户商品房及保障性住房的供给、房屋产权证办理工作。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移民搬迁居住安置点地质灾害前景评估、协调集中安置点建房用地报批、移民搬迁户宅基证办理及搬迁安置工作经费筹措等。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内的道路、桥涵设计和建设,负责公路沿线建房红线控制及涉及公路交通方面有关手续的办理。

县农业局:负责移民搬迁户的农业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扶持、沼气池配套建设工作。

县水利局:负责移民搬迁安置点的洪涝避灾前景评估把关、人畜饮水、排洪、河堤建设及水利惠民项目的落实和组织实施工作。

县林业局:负责搬迁移民林业惠民政策的落实兑现,集中安置点公路、小区内三化一片林的设计实施工作。

县扶贫开发局:负责移民搬迁安置项目计划的编制、工程实施与管理、项目检查验收和搬迁农户奖补政策资金兑付的审核把关。

县移民局:负责库区内移民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的设计、实施及库区移民村特困户建房资金不足部分的筹措工作。

县物价局:负责做好价格监管,防止哄抬建材价格,确保移民搬迁安置所需建材市场价格平稳。

农业银行、县信用联社:负责足额组织移民搬迁户贷款规模,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浮动利率范围内适当下浮,贷款额度放宽到5万元,还款期限延长至3年。

县电力局:负责全县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供电电网设计和工程实施。

(三)培育典型,示范带动。

各镇都要规划建设一个100户以上的移民搬迁安置示范小区,为有条件进城入镇的移民搬迁安置对象提供房源。项目村要规划建设2-3个集中安置点,以此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同时,要从移民户稳得住出发,探索组建产业协会,形成产业协会+基地+农户的新型产业格局,促进农民增收。

(四)健全机制,规范运行。

1、建立规划先行机制。县上制订总体规划,各移民搬迁安置点要有具体规划。规划要从村从镇做起,逐级上报,分级审批。重点集中安置小区和重点镇安置规划由规划局负责编制,转县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市审批。一般集中安置小区及分散安置规划由县移民搬迁安置办公室负责指导各项目镇编制,报县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审批。

2、建立资源整合机制。要整合各类可以利用的项目资金,用于支持移民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农民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

3、建立督查考核机制。从2011年7月起,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项目镇和包联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由县考评办会同县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量化考核指标,制定考核评价办法,考核评价结果列为“一把手”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设立单项奖。

4、建立公开运行机制。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确定实行群众代表参与的听证会制度和监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实行审计制度。对违规操作的单位和个人,将依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010年7月18日,紫阳县受到严重洪涝灾害!

7月16日20时至18日23时,紫阳县全境持续强降雨,25个乡镇普遍受灾。从尚能通话的20个乡镇收集来的数据统计,至19日14时发稿时止,全县倒塌房屋2997间,形成危房13434间,损毁道路1019公里,转移安置人口26219人,受灾人口达144608人,因灾受伤人口555人,2名干部和5名群众在转移过程中被泥石流淹埋失踪,2名群众死亡。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9708万元。

全县17个区域监测点降水量超过200mm的有14个,其中联合乡降水量达到333.5mm,为1958年有水文记录以来连续两日累计降雨量最大值。任河流域洪峰流量达到6090 m3/s,50年一遇。毛坝、高滩集镇老街被冲毁,湘贵锰业院墙被冲毁、厂房进水。渚河流域洪峰流量达到3020 m3/s,锆钢玉和红椿二、三级电站厂房进水,红椿镇新街进水。由于任河水位猛涨,致使停泊在汉江紫阳港避险的16艘货船钢缆扯断走锚流失,经过紧急抢险,有11艘货船安全靠岸,5艘货船翻沉。

全县共发生滑坡险情1157处,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6219人。因灾倒塌房屋1387户2997间,损毁房屋4322户13434间。东木乡木王小学跨塌,城关镇长白九年制学校被淹,蒿坪龙泉小学、向阳镇卫生院成严重危房。

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1510公顷,凡被洪水冲毁、泥石流和滑坡垮塌掩埋的地块几乎颗粒无收,魔芋、烤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也遭受严重灾害损失。

县乡村公路交通全部中断瘫痪,冲毁道路1019公里,桥涵1246座,档墙28720处,塌方261560处,毛瓦路、毛联路、斑界路、东燎路因沿河而建,大部分路基被洪水冲得荡然无存。143个村供电中断,108个村通讯中断。冲毁基本农田10906亩,堰渠56公里,河堤131公里,人饮工程96处,24个集镇和县城自来水供应中断。

自16日以来,紫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省市指示精神,快速反应,严密防范,扎实开展抗洪抢险工作,竭尽全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16日当天,全县停止双休,紧急召开了防汛防滑紧急视频会议,及时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全面落实抗洪抢险各项措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巡回深入任河、渚河一线现场指挥防洪抢险工作,联乡县级领导立即赶赴所联乡镇,县乡两级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具体组织防、抢、撤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坚持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灵通信息,随时待命。县电视台、无线调频广播不间断播出雨情汛情信息,滚动播出县防汛指挥部各项指令,及时将雨情、汛情和抗洪抢险措施传递到基层单位和村组、农户。县乡两级抗洪抢险应急分队全部集结,分赴全县各个危险地段。从县直部门抽调200人组成抢险突击队,赶赴重灾区抗洪抢险。全县实行了全面封航,落实专人管理渡口,防止冒汛强渡。

对江河沿岸、病险库塘、危房校舍、滑坡险段等重点部位,落实专人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一旦有滑塌迹象,立即组织群众转移。当任河达到警戒流量4000立方米/秒时,毛坝、高滩等乡镇立即对集镇住户和沿岸群众进行了紧急撤离。当预报任河流量将会达到7200立方米/秒时,县防总紧急指令,任河沿线各乡镇进一步做好更大范围撤离。斑桃、燎原、洄水因受山体滑坡威胁,及时将乡镇机关和街道住户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县城土地庙、马槽二处重点滑坡发生险情,及时对危险区域住户进行了转移。紧急征用救灾物资,千方百计保证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

7月19日上午,安康市政府副市长、市防讯抗旱指挥部总指挥薛建兴,带领市扶贫开发局等部门领导,到紫阳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上一篇:高考英语真题完形填空题?完全解析(江苏卷)下一篇:唯美人生哲理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