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县计划局工作总结

2024-09-26

枣强县计划局工作总结(共8篇)

枣强县计划局工作总结 篇1

枣强县计划局

关于2007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创新实干、跨越发展”这个主题,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点,一以贯之抓落实,千方百计求突破,取得了较好成效。2007年全县新建项目130个,总投资31.4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5个,市重点项目4个,总投资13.2亿元。

一、基本情况

(一)2007年,全县省市重点项目9个,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3个,总投资232520 万元,省市年度下达投资计划111603万元,1??12月份实际完成 118316万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06%。

1、省级重点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80320 万元,年度下达投资计划任务30756万元,1?12月份实际完成30940 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任务100.6%。

2、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4个,总投资51800 万元,年度下达投资计划任务21747万元,1?12月份实际完成22400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任务 103%。3、1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33个,其中工业性项目28个,总投资100400 万元,年度下达投资计划任务59100万元,1?12月份实际完成64976万元,占年度投资计划任务109.9%。

(二)、2007 年引进外资到位,新开工、在建固投亿元以上项目7个。其中引进市外资金项目3个。①石家庄太和集团开发建设的当代城市花园续建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137亩,建筑面积 13万平。部分楼房已交付使用,部分居民已入住。②太和集团投资建设的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二期工程项目(包括太和假日酒店和大营生皮交易市场两个板块),总投资2.6亿元,于07年开工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了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占地面积95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构筑起皮毛产业商贸中心、加工中心和服务中心。与大营国际皮草交易中心融为一体,年交易额达3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2亿元。③北京恒昌达利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枣强东方恒强绿色纸业在建项目,总投资1.5亿元,年产本色高强瓦棱纸浆5万吨,当年完成投资1.3亿元。目前部分厂房、办公楼已建好,部分设备正在安装调试。新开工、在建固投亿元以上项目4个。⑴、恒润有限公司新上高压玻璃钢管道项目,总投资1.1亿元,该项目07年2月开工建设,07年底投入试生产,已投入资金亿元以上。年产高压玻璃钢管道7500吨。⑵、河北亚圣实有限公司新上年产9万片EP复合材料刮刀项目,总投资1.118亿元。该项目07年2月开工建设,07年10月投入试生产,已基本完成投资。厂房已建好,部分设备正在安装调试。⑶、枣玻集团年产20万台(套)SMC复合材料沼气池项目。总投资2.2亿元。该项目07年6月份开工建设,到07年底已投入1.1亿元。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厂房,部分设备正在安装调试。⑷、宏瑞输送机械项目,总投资2.5亿元。于07年3月开工建设,到07年12月底投入资金1.1亿元。目前部分厂房正在施工,部分设备正在安装调试。

(三)投资1000万元以上已开工建设的高新技术项目、填补省内空白的项目 4 个。①科力空调工程有限公司投资2800万元生产研制的塑料型材螺旋缠绕管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证书号第980877号,发证日期2007年11月21日)。②科力空调工程有限公司LFT新材料汽车配件项目,属国内空白。③枣玻集团投资2.2亿元SMC复合材料沼气池项目,属国内空白,并获国家专利(见附件);④枣玻集团开发研制的节能阻燃新型FRP仿木门属国际空白,获国家专利(见附件)。

(四)、谋划和储备了一批项目,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添后劲。2007年全县谋划和推进前期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8个。其中超亿元项目7个。分别是大营红运集团裘皮服装项目,总投资2.2亿元;河北豪泰工贸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船舶结构件项目,总投资5.1亿元;河北龙港工贸有限公司年产210吨单晶硅项目,总投资1.9亿元;河北成信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玻璃钢废弃物综合处理项目,总投资2.5亿元;河北拓安有限公司1.5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叶片项目,总投资2.5亿元。成达玻璃钢有限公司池窑拉丝项目,总投资2.3亿元。枣强县瑞鑫皮草有限公司年产20万件裘皮服装系列产品项目。总投资2.3亿元。5000万元以上项目4个;即大营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7843万元;恒大板业有限公司中密度纤维板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衡水华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ABS树脂罐项目,总投资5800万元;大有公司锂电池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五)、园区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枣强玻璃钢民营科技园区2007年由北方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内进园企业 达56家,07年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4亿元。河北科力空调工程有限公司、驹王挂车、枣玻集团、恒润集团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企业已开工建设并投入生产。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积极谋划,加大项目建设 的工作力度。为了调动全县抓项目、谋项目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把2007年作为“招商项目年”,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是工业,关键是项目,浓厚发展氛围,为项目建设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多次组织拉练,现场观摩,并到邻近的冀州、景县、故城、桃城区参观学习。07年8月份再掀项目建设高潮,确定八月份为招商引资无会月,实行全员招商。通过积极跑办,“无会月”期间达成意向项目31个,其中投资超千万的10个,500万元以上的5个,300万元以上的5个。为加大投入,根据全县经济发展“南热北凉”的格局,初步规划在马屯建设一个工业小区,一方面可以解决项目建设中土地“瓶颈”制约,同时也可以带动县城北部几个乡镇的发展。

(2)、加强调度。对全县省市县建设项目,实行月调度,季拉练、年终评的方法,经常不断的召开项目现场会、协调会、分析会。及时协调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建设。在观摩拉练中,根据项目数量、规模、建设进度等情况实行现场点评,现场打分,对得分前三名的乡镇予以表彰,后三名的乡镇坐“加压奋进椅”予以警告。激发了乡镇和部门加快项目建设的步伐。

(3)、实行县级领导分包责任制。根据全县实际情况,筛选了21个正在建设中的有一定市场前景的项目,实行县级领导分包,按照项目当前形象进度,确定到年底实现的目标,每个领导分包一个项目,定期到企业进行调研,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动了全县上下抓项目,谋项目,上项目的积极性。

(4)、强化督促,搞好服务。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时 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实行重大项目集中调度、责任包干、严格奖惩、督查督办等制度。在建项目抓进展,成熟项目抓启动,谋划项目抓跑办,确保项目按时履约,按约投资,尽快投产见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金仍是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部分项目因土地解决不了,影响了项目进度,因而进展缓慢。

(2)大项目少,尤其是高科技含量项目少。缺乏一定规模的龙头带动企业,产品档次低,名品名企少。

(3)项目发展不平衡,乡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是对已列入省、市重点的项目实行重点跟踪,搞好服务,做好协调,争取早日竣工;二是对已在省发改委备案的项目,督促项目单位抓紧做环评和初设,为列入省重点做好前期准备;三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我县实际,积极谋划投资500万元以上市重点项目40个以上。

二00八年元月二十一日

枣强县计划局工作总结 篇2

宁强县胡家坝镇70%以上的农户从事畜禽养殖。全镇有镇村动物防疫员24名。由于防疫员文化程度低, 业务技能差, 年龄老化等诸多原因, 存在动物免疫密度不高, 免疫质量差, 漏免现象严重, 动物疫病时有发生。另外, 春、秋动物免疫工作, 主要集中在每年4月和10月两个月进行, 集中免疫过后添槽动物若不能及时免疫, 群体动物常年免疫抗体水平就不高, 存在疫情隐患。

2 推行动物常年免疫的措施

2.1 推进防疫体制改革

2.1.1 推进防疫模式改革。

变春秋两季集中防疫为常年适时全面防疫, 解决添槽动物漏免问题;变散养户动物被动免疫为养殖户主动申报免疫, 落实动物适时免疫;变养殖大户依靠镇村防疫员免疫为养殖场户自定专人程序化免疫, 解决防疫交叉感染的问题;变没有目的盲目被动免疫为免疫抗体监测主动免疫。

2.1.2 推进动物防疫体系改革。变春秋两季24名镇村防疫人员孤军奋战被动应付免疫为镇兽医人员集团承包、划片包干、责任到人、亲自持针、常年免疫。

2.1.3 推进防疫职能改革。

实行政府保密度, 业务部门保质量, 强化村、组动物防疫组织职能, 明确养殖场户动物防疫法定义务, 落实镇兽医站动物防疫职责。

2.2 保障动物防疫经费

2.2.1 防疫员补助经费。

县上下达本镇村防疫员补助费全额用于镇兽医站防疫人员补助, 由镇政府考核兑现。

2.2.2 防疫药械费。防疫药械由县上统一配置, 镇兽医站专库、专人、专帐管理, 签字发放。

2.2.3 防疫反应治疗、死亡补助费。镇政府据实核销。

2.3 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

2.3.1 政府职责。

镇政府负责动物防疫组织动员、监督检查、考评考核、防疫经费、奖励兑现、反应死亡处理等工作;村委会及村民小组负责每2个月定时对应免犬类动物、牛、羊、禽以组集中, 由防疫员持针免疫。

2.3.2 养殖场 (户) 职责。

履行法定义务, 执行动物免疫、检疫报免报检制度等相关动物防疫制度。规模养殖户由本场防疫员免疫, 建立免疫档案;散养户执行动物免疫、检疫申报制度, 配合防疫员做好免疫注射。

2.3.3 镇兽医站职责。

制定动物常年免疫计划, 实施动物常年免疫, 加挂畜禽标识, 上传免疫信息, 建立防疫档案, 疫情监测报告, 上报防疫及畜牧业数据。

2.4 改进工作方式, 推行常年免疫

2.4.1 镇兽医站实行“三统一分”工作方式。

即对外乡镇入本境的所有动物统一实行补免, 对本镇进出境动物统一实行检疫, 防疫人员补助统一核算到片, 防疫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2.4.2坚持常年免疫与集中免疫相结合。对于45日龄的窝猪及养殖场户报免的动物, 包片人员及时到户免疫, 村、组每隔2月以组为单位对应免犬类、牛、禽、羊定点集中, 包片人员进行1次免疫, 对应免生猪到户免疫。

2.4.3 推行动物报免、报检制度。

在全镇106个村民小组公示动物免疫程序、动物报免、报检电话和监督电话。对拒不报免、报检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2.4.4 推行活畜禽市场常年补针制度。

对外县、外乡镇进入本镇的活畜禽由镇兽医站实施补免, 无检疫证明的实施补检。

2.4.5 推行动物诊疗许可制度。

依据《乡村兽医管理办法》, 未经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培训考核合格予以登记人员不得从事动物诊疗及剡割活动。

2.4.6 加大以监促检, 以检促防工作力度。

县镇动物防疫机构严查严检、严厉打击违反动物报免、报检和动物免疫标识制度的行为, 全面推进动物防疫工作。

2.4.7 大力倡导能繁母猪“三包一挂”防疫模式。

即防疫包片人员与能繁母猪养殖户签定技术承包合同, 防疫员有偿承包窝猪剡割、母猪配种、非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等技术服务活动。

2.4.8 推行防疫员补助与防疫绩效挂钩制度, 县上下达本镇村防疫员补助的80%做为防疫员基本补助, 按照实际免疫数量核算到片, 20%做为防疫员奖励考核兑现。

2.5 强化工作措施, 狠抓工作落实

2.5.1 组建动物防疫工作机构。

(1) 镇上成立由主管农业副镇长任组长, 镇产业办、党政办、兽医站站长为成员的动物防疫督导工作组; (2) 组建动物防疫工作队伍, 由镇兽医站站长任动物防疫队队长, 兽医站人员及选聘的3名村防疫员为成员的动物防疫工作队。

2.5.2加强动物防疫监督检查。 (1) 实行季度检查制度, 镇防疫督导组, 每季度深入各片区对动物常年免疫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2) 实行例会制度镇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动物防疫工作会, 检查上季度动物常年免疫进展情况, 解决存在问题。

2.5.3 公平公正, 从严考核。

(1) 对片区防疫员的考核, 由防疫督导组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对各片区踏栏调查、随机采样, 抗体监测; (2) 对各村组的考核由防疫督导组根据动物防疫包片人员提供的情况进行考核。

2.5.4 严格标准, 兑现奖惩。

(1) 片区防疫员, 每半年按照工作量结合防疫考核所得分值兑现一次防疫员基本补助; (2) 村、组干部防疫考核结果记入该村年度经济工作考核分值。

3 推行动物常年免疫所取得的成效

3.1 降低行政成本

春秋集中免疫镇村组干部跟班作业长达2个月之久, 干部做不到且不合实际, 防疫组织不到位, 工作开展难。实行常年免疫制度, 镇村组干部只需跟班作业1~2 d, 集中人力和时间, 组织措施易到位。

3.2 提高免疫质量

镇兽医站、村防疫员各3人, 责任心强, 技术过硬, 免疫质量高。

3.3 提高疫苗利用率

疫苗由镇兽医站领取后统一保管、发放, 能够坚持冷芷包加冰运输, 减少疫苗浪废。

3.4 降低防疫反应死亡

兽医站人员亲自持针, 降低了防疫反应死亡。

3.5 提高防疫密度

动物常年免疫制度定期以组集中免疫, 可有效防止各种漏防漏针现象。

3.6 消除了疫情隐患

动物常年免疫制度彻底解决添槽、补栏等漏防问题, 消除了疫情隐患。

3.7 提高了防疫人员积极性

实行常年免疫后, 防疫员由原来的24名降到现在的6名, 防疫员人均年补助由原来的1 500元提高到现在的5 600元, 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防疫员积极性。

摘要:宁强县胡家坝镇原来存在动物免疫密度不高, 免疫质量差, 漏免现象严重等问题, 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介绍目前推行动物常年免疫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大埔苏区通过省旅游强县工作验收 篇3

近期,由省创建旅游强县评定委员会组成的省旅游强县验收组,会同梅州市、大埔县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大埔苏区,从现场检查到查原始资料,从抽样调查到评检打分,对大埔苏区县创建“广东省旅游强县”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并深入到该县博物馆、梅河公园,西河老区镇张弼士故居,枫朗老区镇、西岩茶乡度假村等地,对现代旅游功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钦、旅游购物和文化娱乐、旅游安全进行现场随机检查。通过检查验收,省验收组一致认为,大埔在创建旅游强县,突出苏区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方面,得到领导高度重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部门密切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埔县通过两年多的创建,提升了大埔苏区的知名度,推动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城乡品位全面提升,旅游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力促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果显著。大埔旅游特色是红色旅游景点众多,有三河坝战役纪念馆、青溪镇红色交通站旧址(据点)、大东老区镇田园生态旅游景点等。据统计,去年中秋和国庆长假期间,该县共接待游客22.07万人数,同比增长52.1%;过夜游客2万多人次,同比增长50.5%;一日游游客2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64.9%,旅游总收入4437.2万元,同比增长46.8%。

nlc202309022056

枣强县计划局工作总结 篇4

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鲜明的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两大战略任务:实施“倍增计划、幸福工程”。那么什么是倍增计划呢?简单地说,倍增就是翻番,比如我们现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5942元,实施倍增计划后,到201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达到3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现在是6936元,实现倍增后到2016年翻番达到14000元。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指标,那就是三年部分指标翻番,五年主要指标全部实现倍增。

倍增计划已经提出来,那么今后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实施倍增计划,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赵书记在报告中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思路。下面我就结合赵书记的报告,谈一点我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一、重点突破,优化布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赵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依托东平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园区突破为重点,努力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加工制造、矿产开发、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四大战略性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应该从现代农业、工业(加工制造)、矿产业、文化旅游业和物流业这五个方面努力:

(一)以创优创收创效为重点,强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 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发展总目标,进一步抢抓政策机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1、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粮食生产始终是农业的基础,目前,要稳定粮食生产,就必须加快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赵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选准主导产业,集中连片发展,着力建设规模化、特色化种植基地和高效养殖区。”根据我县实际,确立的农业六大主导产业为:优质粮食、油料、蔬菜、林果、水产、畜禽,十大优质高效农产品基地为有机粮食、大蒜、花生、蔬菜、核桃、葡萄、水产品、麻鸭、生猪、食用菌。看一下戴庙的食用菌基地。戴庙投资上亿元以陆庄、宋圈村为中心建设了千亩食用菌基地。本村的承包户可免费使用大棚,建设一个500平方米的棚,投资每平方米约30元,共计1.5万元,年前蘑菇的市场价格大体在三块五到四块,一个平方预计能产蘑菇三十斤,一平方菇农收入在一百二十块钱,除去成本四十块钱左右,这样一平方利润在八十块钱,五百平方的一个棚年收入四万块钱。戴庙的千亩食用菌基地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建设食用菌大棚500个,双孢菇年产15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5175万元,同时可带动解决900多名当地劳动力就业。农民到基地打工,一天的劳务收入有三四十块 2

钱。一年务工收入至少能增加5000元左右。二期工程准备今年春开始实施,建三百个大棚。三期准备推迟一个周期,也就是明年的二、三月份再增加五百个大棚,目标是把整个基地打造成为东平真正的食用菌基地。

戴庙结合当地实际搞了食用菌养殖,而老湖的特色就是麻鸭、观赏鱼以及特种动物养殖了。老湖的观赏鱼养殖基地,目前在王台、水河涝洼地段已经发展到养殖面积3000亩,亩均效益3万多元,可带动40多户农民年增收120多万元。这个观赏鱼养殖基地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体养殖基地,而且已经辐射到周边新湖、商老庄、东平街道等几个乡镇街道。

种植业搞得比较成熟的就是“两菜一粮”的种植模式了。所谓“两菜一粮”,就是年产两季菜一季粮的种植模式,早春覆膜种植土豆,土豆畦间间作春玉米,收获土豆、春玉米后,再种植大白菜,由原来的一年种植两季变成一年种植三季。目前大羊、接山等乡镇连片扩大了“两菜一粮”的种植面积,已达近5000亩。可以看出,这种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土地产出率,对于农民增收也是很有利的。

戴庙和老湖的高效农业基地建设搞得红红火火,其他地方,比如平原适合种植经济作物,山区适合发展林果业,湖区适合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但是不管搞什么具体项目的,首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农业项目,千 3

万不能生搬硬套别的地方项目。因为没有任何两个地方地理环境、交通区位等等都完全一样,村情民情会存在差异,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别的地方搞得成功的项目,如果想在本地也搞,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搞,并且要经过充分的论证调研和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不论做什么项目,必须要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赵书记要求:农业经过五年的发展,“力争到2016年,建成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高质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优质核桃达到20万亩,名优水产品达到10万亩,麻鸭1200万只,特种动物100万只,生猪100万头。”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这里主要涉及到农业龙头企业的培植和合作组织的发展。关于农业龙头企业,赵书记提出:“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从事农产品加销的规模企业群体,最大限度地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我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131家,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基地、农户,一头连着市场,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县的131家农业龙头企业涉及到种植业加工、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林果加工四大类,其中种植业加工企业最多,占了一半多的比例。近几年来,我县通过大力招商引资建成投产的龙头企业仅工业园区就达到了20多家。

山东光大集团就是我县一家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公司下设4家子公司,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原料来自千家 4

万户。几年来,集团坚持走“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发展路子,与广大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了棉花、大豆、花生、菜籽等农作物种植基地30万亩,带动农户20万户,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取得了农民增收、企业增利、社会增效的良好效果。

关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赵书记在报告中提出:“扶持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目前,全县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已经发展到599家,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今年力争新增发展合作社30家,合作社成员突破4万户,注册资金超过8亿元。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900家,吸纳农户超过全县总户数的40%。

目前全县的599家合作社涉及到了农业的六大主导产业,覆盖的区域由村内逐步扩大到跨乡、跨县、跨市,直至跨省。合作社给成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和成员建立了互利、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关系。

比如梯门镇的东元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由80个菜农于2008年初注册成立,现已发展到拥有蔬菜基地1200亩、冬暖式大棚和大拱棚450个、成员600人的规模。合作社按照“五化”标准(即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合同化销售、民主化管理)规范运行,统一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每棚年均纯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加上分 5

得的盈余,成员仅从合作社获得的人均纯收入就达上万元,远远高于当地人均纯收入。合作社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可以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计划和市场需求进行社会化生产,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其次通过注册蔬菜商标、开展“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强化了农民的谈判地位,增强了成员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能力。

赵书记还在报告中指出:“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基地搞好质量认证,培育特色品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赵书记很明确的指出了培植农业龙头企业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有利于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和品牌的培育。现在人们的品牌意识在不断增强,因为品牌的确能给农产品带来很大的附加值。比如我省的高青大米。高青大米于2008年12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通常一粒米从设备入口到出口的运行距离为2至3米,而高青大米的运行距离是470米!高青大米要经过13道工序加工才能成为没有一丝有机成分流失的营养米。经过精细加工后的高青大米目前已生产出6个产品系列,其中国色天香精品米在香港售价高达399元/盒,一盒六斤,每斤60多块钱。这个价格在市场上绝对不是普通大米所能企及的。高青大米从原来的每斤不到两块钱到现在的60多块钱一斤,可以说,一个商标不但提升了一个产业,更 6

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我们下一步的发展也可以借鉴高青大米的经验,在品牌上多下功夫,因为品牌的力量真的是不可限量的。

3、提高农业生产保障能力。为了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按照赵书记的指示,县里正在积极进行全县十年水利发展改革规划,正在加快实施无盐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小农水重点县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全县6.87万人的饮水问题。充分用好后期移民扶持、蓄滞区建设和南水北调有关政策,进一步改善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4、切实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要想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我认为:首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为农服务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其次,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搞好小麦、玉米、生猪、奶牛、设施农业等政策性农业保险,确保各种补贴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位。第三,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等工作。第四,多渠道、多层次、宽领域加强新型农民培训,实施“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雨露计划”,充分利用劳动技校、职业中专、农广校等培训阵地,开展特种动物养殖、种植、畜牧、水产、就业技能等全方位的培训,计划全年开展农民培训3万人次。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切实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上述各种促进农民增收的措 7

施,力争到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4万元。

(二)以高端高质高效为导向,强力促进新型工业集群规模膨胀

赵书记强调,要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增财力惠民生的活水源泉,也是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根本所在。

1、突出工业集群发展,加大主导产业培植力度。在工业产业的总体发展上,我们遵循的思路就是“高新产业引领,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突破”,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县里重点培植的是矿业、化工、造纸、食品、纺织、压延加工(机械制造)和电子光电等七大主导产业。加工、纺织、电子三大产业属于纳税虽然不是很多,但吸纳就业能力强,对提高群众收入有利的产业,对于这种类型的企业,我们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也需不断开发就业的新领域,增加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

2、加快培育高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我县正在围绕四新(即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重点领域,培育优势产业链,打造能够展示我们产业高度的新亮点。目前我县以电子电气、新医药、动力电池、光电光伏等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县里还在为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条件,那就是落实各级出台的鼓励扶持企业上市的有关优惠政策,重点 8

培植几大企业尽快进入资本市场。

3、强化骨干企业培植,加快重点企业发展。按照赵书记的报告要求,坚持把培植壮大骨干企业,提升工业经济质量效益作为抓工业的重点。现在我县以瑞星集团、新东岳集团、光大集团、东顺集团几大企业为主的重点调度的20家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发展工业,对于农村来说,有闲臵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资源优势,利用好这两大资源,农村工业也是大有作为的。如接山镇的泰伊服饰、祺盛制衣等企业就是租赁村里闲臵的旧宅基地,建设厂房2000多平方米。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300多人,每个职工月收入大体在一千五百元左右。由于企业办在农民家门口,既方便了农民就近就业,增加了收入,又促进了当地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结合这个例子,我简单说几句作为农村带头人的村支书在村级招商方面可以做的工作,首先,可以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将外出返乡人员组织起来,开个座谈会或者茶话会,集中大家的才智为村里的发展和增加群众收入出谋划策。其次,对于有技术、有资金、而且有回乡创业愿望的这部分人员,村支书就要以村内闲臵的土地资源和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富余劳动力等条件吸引他们回村办企业搞项目,让本村群众不出村就可以打工赚钱。接山镇有的村这样做了,其他地方也可以借鉴这种村级发展企业的模式,结合自己当地的闲臵资源,发展小、快、灵、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以扩大农民就业,9

促进农民增收,同时有利于村集体收入的增加。

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的工业推进措施,力争到2016年,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几项指标均实现成倍增长。

(三)集中突破矿产板块,促进矿产业潜能释放 矿产业作为后发优势产业,会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和近年经济增长的“裂变带”。下一步,按照赵书记在报告中的要求,围绕加快优势产业潜能释放,鼓励已达产的矿业企业进一步改造升级,扩能增产;督促建设中的企业加大建设力度,完善相关设施,实现快速投产达产;促进洽谈成功的企业加快建设早投产。推进矿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走高端、高质、循环发展的道路,实现产业升级增效。同时,对现有石灰岩、地矿、紫砂页岩、地热等资源,要进行适度的开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以做大做好为目标,推动文化旅游业快速高效发展

1、旅游业,赵书记在报告中指出了我县旅游业发展的目标,那就是:“建设全国旅游强县,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赵书记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就是:

首先,着力提升景区层次,实施重点组团项目开发,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建设,打响特色旅游品牌。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积极开发具有东平特色的旅游产品,策划推出有创意的旅游项 10

目。在主要景区景点,精心策划推出一批以水浒故事、宗教礼仪、民俗表演为主要内容的文艺节目,重点打响《水浒天风》、圣水观音等精品演艺品牌。

其次,创新旅游管理体制,抓好景区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在购票、乘船、游览、购物、咨询等方面提供高效快捷、温馨亲和的服务。

再次,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方式。在加大传统宣传营销活动的基础上,强化网络、短信、数字宽频等新兴媒体宣传,提高东平旅游的知名度,让更多游客到东平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其实,发展旅游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是有很大作用的。到东平旅游观光的客人越多,对我们的农民创收增收就越有利。比如商老庄乡依托地域优势,充分利用渔业资源、渔业设施及渔家新居,发展了安山古镇“渔家乐”项目,这个项目集观光旅游、湖上美食、渔家体验为一体。因为外地的游客到东平来旅游,就是来休闲、放松的,来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愉悦的。渔家乐项目总投资800余万元,对渔民新村进行了绿化、美化,对室内进行了装修。实行规范化运营,成立了渔家乐专业合作社。去年5月份,先期在潘孟于村正式启动“渔家乐”项目,现已发展“渔家乐”26户,拥有近百个床位,可同时接待500余名游客,年接待游客可达3万余人,全村年增收300余万元。

2、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既是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又是提高群众素质的需要。赵书记提出了深入实施“顶天”工 11

程,我们要按照赵书记的指示,依托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快佛山文化产业园、水浒文化产业园、运河文化产业园建设,扶持发展一批文化龙头企业,策划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大作,为东平群众和外地游客创造出高层次的文化大餐。既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又提高了群众素质。

(五)以做快做强为目标,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 目前我们面临着崭新的发展机遇和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的交通区位优势是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条件:济徐高速、晋鲁铁路、京杭大运河明年将全部建成开通,通用机场正在规划。因此,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努力把东平打造成国内重要的物流节点、国家级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目前,在有关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努力下,中央物流园区已拉开框架,福田雷沃鲁西南分销中心、瑞星集团粮食交易中心和农资交易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信息平台正加紧建设,煤炭、港航、戴屯港、济徐高速公路出口等四个子园区正完善规划。中央园区已被列入省政府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服务业载体项目,信息平台已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我们要加快煤炭、航运物流园区的建设速度,早日建成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形成临港经济聚集区。力争到2016年,物流业实现综合收入100亿元,利税8亿元。

二、区域带动,城乡统筹,着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经济增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引擎。赵书记在 12

报告中指出:“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城市建设抓两区(现代城区、滨湖新区),农村建设抓两区(新型社区、特色民营产业园区),加快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城乡环境。到2016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45%以上。”为了落实赵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应当做好以下两点:

(一)大力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城市的魅力在于特色。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理念,合理布局“山、水、林、城”景观,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和历史文化因素,实施区域带动战略,打造“宜业宜居宜人”的山水生态城乡。

(二)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社区建设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建设幸福东平的战略之举。赵书记提出:要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趋势,立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谋划,积极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全县乡镇总体规划和30个社区建设的规划,19个社区正在加紧建设中。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保证群众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各村居切实运用灵活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认识到搞好社区建设的重要性。社区建设上,我们看一下沂南县宝珠村是怎么做的,他们那的情况和我们有些相似。沂南县是省级贫困县, 宝珠村是个远离县城的小村,他们的具体做法就是把村里的土地进行统 13

一规划,村民的宅基地集中到一起盖起了统一的住宅区,一下子结余出200多亩土地,村里就利用这些土地发展养兔、养鸡,特色农产品,建冷库、盖厂房,不仅全村的劳动力都转身当上了拿工资的职工,外村人都到他们村打工。现在,宝珠村的村民全部在村办企业工作,每年除了工资、奖金还有股权分红;村民的医疗、养老保障,全部由村里承担。就连村民的子女考上大学,每年都能享受到数额不等的补贴。所以说,我们发展城镇化的方向就是让农民能逐步提高生活质量,在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逐渐向城市居民看齐。希望我县的农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结合自身的水土特点,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主动实现符合自身实际的城镇化,让农民也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好日子。

三、创优环境,完善服务,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为了顺利实施倍增计划,我们必须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正如赵书记在报告中所说:“实施倍增计划,必须在理念上求突破,在机制上求创新,在工作上求实效,以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更加开放灵活的机制、更加优质高效的环境推动发展、赢得先机。”为此,我们要做的首先就是广泛招商引资引智。因为通过招商引资可以引进东平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引智可以引进高层次的急需的人才,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次就是积极创新创优环境。因为环境就是商机,就是生产力。按照赵书记的要求,我们要继续按照“五最”的目标要求,深化 14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事项,简化程序,公开办事流程,为广大企业和客商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为经济发展和全民创业提供良好的窗口和平台。

最后我要说的一点就是,实现倍增计划,必须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农村就是必须要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提高干部素质,强化班子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可以这么说,一个村的村支书的综合素质好不好,会直接关系到这个村的基层党组织强不强,经济富不富,社会稳不稳。因此,作为领头羊的村支书一定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全面崛起”大讨论和“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敢于制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打铁先须自身硬,村支书自己做到了清正廉洁,并且事事带头干,必然会对班子里的其他成员、党员干部和群众起到一种无形的带头作用,必然会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而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发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积极发展生产,为本村的普通群众起到一个辐射带动的作用。还有一点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的就是要转变群众的观念,尤其是在招商引资方面,村支书和党员干部一定要引导群众算长远账,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觉得外商赚得多了,自己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我们要看到的是外商来了以后所带给我们的新的理念,新的发展思路,外商发展起来之后,周围群众也会得到更大的实惠,这才是最重要的。

总之,实施倍增计划,推进新跨越,广大党员干部应以贯彻落实县第十三届党代会精神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实际,凝聚发展合力,乘势而上,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成效,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的实践中去。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 篇5

简报

第1期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 月 日

我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办公室成立以来,资料组各成员虚心学习,精心准备,团结协助,积极争当排头兵,“创强”资料收集整理的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查阅档案资料是省教育强县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创强”档案资料是督导评估组了解我镇教育工作综合情况的最重要的载体,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准确、全面地反映一个镇教育改革发展和“创强”工作的情况,对是否通过评估验收将起关键作用。收集整理教育强县档案资料是迎评工作中任务最重,工作量最大的一项工作。

为了高速、高效、高质地完成任务,资料组成员每天一大早就来到办公室,有的忙着熟悉内容,理清思路;有的加强学习,编制表格;有的忙着细分目录,查漏补缺;有的忙着复印材料,认真梳理。由于分工明确,各成员按照自己的职责,或翻阅相关镇的材料,或联系有关职能部门、镇村、学校收集真材实料。资料组的各项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当

中。

县教育局和镇委、镇政府的领导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非常关心资料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和生活情况,除了经常来看望大家、了解工作进度之外,把办公室环境布臵得美观实用,错落有致,还悬挂了激励标语为“创强”助威,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在领导的关心重视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创强”资料组的前期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

简报

第1期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 月 日

县督导室领导莅临我校调研创强工作

2011年5月4日,县督导室主任王祁让一行五人来我校调研教育创强前期准备工作。

检查组一行通过看硬件、问情况、查资料、听汇报等形式全面了解了我校目前的办学情况,对镇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的举措和学校办学条件的显著改善、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校的创强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太白河镇镇长王忠平、副镇长王盛利等参加了调研。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

简报

第1期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 月 日

县教育局领导来我校指导创强工作

2011年4月27日,县教育局侯润民副局长携督导室人员对我镇的“创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检查人员分别查看了学校的硬件建设和“创强”的相关材料,并与镇政府领导和学校领导进行了交流,对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

简报

第1期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 月 日

太白县人大副王书堂到我镇调研创强工作

2011年5月10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书堂,在教体局副局长黄金焕的陪同下,到我校开展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调研。

太白河镇镇长王忠平、中心小学校长刘军利分别向调研组汇报了我镇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学校目前存在的困难。调研组的领导详细询问了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察看了厨房、餐厅、中心幼儿园。

通过一个上午的调研,调研组对镇政府为教育付出的努力给予了肯定,并对学校的发展及目前的重要任务“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

简报

第1期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 月 日

王红良副县长到我镇检查指导创强工作

4月28日上午,副县长王红良在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龙林太的陪同下,来到我镇检查指导创建省级教育强镇工作。

太白河镇镇长、镇创强领导小组组长王忠平汇报了我镇的创强前期工作。自县召开创强工作会议以来,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迅速动员,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为确保2011年实现省教育强镇目标,镇委、政府从三方面来开展创强工作:一是专门召开了全镇各站所领导和村支部书记、主任参加的创强动员大会。加大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充分调动镇、村、校和各部门积极性,以促进创建工作高质量完成。二是成立

了创强领导小组和创强办。创强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教育的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各校和各村负责人为成员。创强办还下设了资料组、宣传报道组和后勤保障组,专门负责创强的资料整理、宣传报道及协调工作。三是加强与学校联系,做好资料的前期准备工作。虽然我镇是要求2011年完成创强目标,但创强工作资料繁多,分管领导已与学校联系,要求各校资料员按创强要求,在平时工作中把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做好准备工作,务求工作抓早抓实。目前,我镇各项创强工作正稳步推进。

在听取创强工作汇报后,王红良副县长对我镇创强工作给予肯定,认为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开局良好。在肯定工作的同时,王县长也指出了我镇创强工作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我镇创强任务重、责任大,虽然是在2011年完成创强目标,但困难还是很多。王县长对我镇创强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求我镇立足于早抓早谋划,做好计划,逐步展开创强工作;二是要求教育部门和镇政府能从实际出发,做好学校的部室建设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三是要求镇政府和学校能对照创强标准,对资料进行查漏补缺,做好资料收集归档工作。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

简报

第1期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 4月8日

举镇一致 上下一心

努力创建省级教育强县

继我县“双高普九”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后,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及时将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决定今年启动我县教育强县创建工作,并争取年内创建成功。

创建教育强县是县委、县政府于2011年提出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发展目标,是实施《陕西省新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定的“教育综合政策工程”的一项主要内容,是继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推动教育不断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教育强县不是对某类教育或某项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的评价,也不是单看自身发展水平,而是对一个县域教育的整

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的衡量(整体水平指的是县域各类教育普及和协调发展的程度,综合实力指的是教育在培养人才通过多种途径为经济社会服务方面的能力)。

县委、县政府决定今年启动并实施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是继我县去年顺利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验收后,又一英明决策,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适合我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这也是市教育局在今年目标任务中对我县提出的要求。市教育工作会上提出的创建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所有县区达到“双高普九”县,三分之二县达到省级教育强县。2011年的目标是:太白教育强县达标,凤县、千阳“双高普九”达标,陇县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通过省政府验收。因此,我县今年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是势在必行,众望所归。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树立了“小县要办大教育、穷县要办富教育、弱县要办强教育”和“民生至上,教育为先”的科学执政理念,以推动教育公平为重点,加快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突破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成人教育特色发展”的新格局。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支撑,规模上相互适应,质量上相互促进,彼此之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前不久我县高规格、高标准通过了“双高普九”评估验收,这为我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激发了强大的动力。

4月7日晚,刘军利校长主持召开会议,会上,传达了3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会议精神、4月1日全省的教育工作推进会精神和4月6日召开的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我县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中去,真正把“教育蓝图”变成为“路线图”、“施工图”,努力开创我镇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会议强调,要广泛动员、强化责任,营造一个有利于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在深入落实“促进教育公平和区域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对照标准、查缺补漏、攻坚克难,努力提高我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的实施水平。

会议号召,全校上下要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务必确保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一举成功。

为了做好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我校抽调专门人员,成立创建教育强县办公室,负责处理创建工作日常事务。目前,工作机构已组建完毕,抽调人员已全部到位,创建工作已全方位铺开。

创建教育强县工作

简报

第1期

太白河镇中心小学 2011年 4月22日

学习金台经验

实现创强目标

为了顺利开展省级教育强县创建工作,学习兄弟县区创建教育强县的先进经验,2011年4月19日,在县教体局的安排下,我校刘军利校长一行4人,赴宝鸡市金台区参观学习,探寻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经验。

金台区于2008年11月顺利通过了省政府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评估验收。2009年4月,金台区作出争创省级教育强区的决定,把创建省级教育强区摆到全区重点工作之首,高度重视、科学规划、强化责任、加大投入,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城乡中小学设施配备全部达到省颁一类标准,基本实现了学校管理科学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育质量优质化。经过整整两年的创建,2010年12月25日,金台区以482分的高分通过陕西省教育强区评估验收。

在金台区政协副主席兼督导室主任张守国、教体局副局长李鸿及督导室副主任吕革生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蟠龙镇

中心幼儿园(民办)、蟠龙镇中心小学、蟠龙镇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和三迪小学。

通过学习对比,金台区创建成功主要得益于以下五方面的成功作法:一是制定完善工作方案。积极与省教育厅衔接沟通,认真听取专家和领导对创强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在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详实的创建实施方案。二是细化分解工作任务。主动与各乡镇街、区级有关部门多方沟通形成合力,召开相关会议,印发创强工作任务分解表,层层细化责任,并签订了创强工作责任书。三是规范档案管理。结合省上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乡镇街、区属各部门五个层面,分别制定档案资料收集要求及目录,收集并完善了档案资料建设。四是加大宣传力度。编发《创强简报》,下发“创强”宣传口号,举办“创强”知识问答比赛,督促各乡镇、各校园营造良好的创强舆论氛围。五是全区共同参与。财政部门多方筹措专项资金,确保创强工作顺利推进;人劳部门急教育部门所需,及时落实了人员的各项工资福利待遇政策;公安部门多次牵头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选派优秀警官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司法部门积极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努力营造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各乡镇按照“创强”工作任务,积极做好档案整理和总结汇报工作。总之,形成了政府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良好局面。

借鉴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工作在以下七个方面亟待加强:一要加快骨干体系建设步伐。积极创建省级教育强镇。二要精心搞好档案建设。“创强”档案是评估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验收检查的一个重点。

要对照评估内容和立卷类目,本着“全面、真实、细致、统一、规范”的原则,按照验收标准的100条评估要素,逐一收集资料、归类完善、建立档案。三要着力抓好队伍建设。在创建过程中,通过实施“教师队伍提优工程”,分层次加大对中层管理人员、学科带头人、各科教师的培训提高,不断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四是细化常规管理。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证,在今年的创建活动中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细化管理常规和教学常规,严格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使教育质量的提高落到实处。五是强化安全工作。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创强”验收中的“一票否决”条件之一,丝毫不能放松。要时刻保持安全警钟长鸣,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要通过“校园安全工程”的实施,坚持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相结合,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六是优化室部管理。经过“一乡一校”工程实施和“双高普九”县创建,我校的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改观,室部配臵趋于标准化,但管理使用的问题依然存在。今年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大对教学仪器设施的使用力度,真正使其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武器和有力抓手。七要加强幼儿、成人教育。教育强县是对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水平的全面检验。经过 “两基”巩固提高和“双高普九”的实施,我镇的义务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幼儿及成人教育发展还相对滞后。因此,我们要通过“学前教育普及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全镇各类教育的整体水平。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投入,持续规范管理,办好镇中心幼儿园。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园水平。建设好农科教综合服务中心,对照指标体系切

教育强县复查验收工作汇报 篇6

教育强县复查验收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好!

2005年,我县顺利通过了陕西省教育强县的验收,获得“陕西省教育强县”称号,我县以教育强县的创建为契机,不断促进了我县各层次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得以巩固和加强。教育强县通过近六年来,我校不断深化内部管理,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核心,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紧紧围绕教育质量提高为核心,紧抓教师队伍建设,扎实落实素质教育,现就近年来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燕家塔小学位于神木县北38公里处——大柳塔与店塔中部,地处陕蒙交叉地带的煤田腹地,位于孙家岔镇王洛沟村。学校成立于1989年,是一所布点完全小学。学校占地7740.78㎡,建筑面积1846.4㎡,生均占地面积38㎡,生均建筑面积9.2㎡。学校现设有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4人,专任教师17人,其中本科学历11人,大专学历6人,学历合格率100﹪。小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一级教师11人。学校拥有5排教学、生活用房,设有科学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会议室等一部六室。部室建设达到省颁Ⅱ类标准。学校现有图书2200册,生均11册。配备计算机14台,安装宽带网,接通远航教育资源系统,校园实现了网络化,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拥有占地2706.1平方米的操场,有标准的篮球场地和排球场地,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文化氛围浓郁。

近年来,学校始终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为办学宗旨,遵循“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弘扬“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校园精神,实行开放式民主管理、、平等对话。以“情”、“理”相容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注师生共同成长,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为前提,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艺术、实践教育为抓手,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实效,努力以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凸显了学校德育和艺术教育两大办学特色,铸造了优质品牌,提升了办学水平,赢得了上级的肯定、社会各界的好评、同行的认可、家长的满意。

二、主要工作

教育强县验收以来,我校为了进一步巩固创强成果,不断促进学校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狠抓学校德育管理,牢固树立科研兴校思想,扎实实施素质教育。

(一)明确办学目标,深化教育改革。

1、三年来,学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战略意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学校教育工作按照“抓基础、创特色、起示范、见成效”的总体构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校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我校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结合校情,继续以“端正办学思想,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质教育,探究教学艺术,创办特色学校,争取一流质量”为办学目标。

3、坚持依法治校。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把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教育 2

法律、法规,制定了学校发展的远、近期目标,并分步实施,已基本完成任务。

(二)加强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1、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几年来,我校坚持走群众路线,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中层领导岗位的责任制,使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和权限,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班子成员决不搞特殊化,凡事都要走在教师前面。各级组织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使学校的大小事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件件抓落实,并积极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完成工作。这样充分调动了各个成员的积极性,又为他们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展示平台。

2、以师德教育为根本,全面提高师德水平。

(1)紧抓学习,以学促进,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在师德教育中,我们从抓学习入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利用教师例会,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党的“十七”精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和教育法规。结合本校实际,引导教师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表现进行有的放矢的讨论。

(2)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以“爱与责任”为核心的“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师德教育活动,开展了“铸师魂、练师功、树师表”师德建设系列活动,开展青年教师“师德标兵”评选,提高师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让教师学有所得,认识与言行相辅相成,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塑造出新的形象,做出新的贡献。

(3)强化措施,优化管理,努力提高师德教育成效。三年来,我校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先后制定了《教职工职业道德“七要”、“七不”》、《师德标准》、《教师行为“十要”、“十不准”》、《教师一日常规》、《教师工作规范化要求》等措施和制度,不断规范教师从

教行为。抓好活动组织实施,定期检查督促,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把师德放在教师综合评价的首位,与评先、评优、晋级、考核、职称评聘挂钩,以此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为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迈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依据有关法规文件精神,每学年,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各种制度健全,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分明,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特别在“抓三风、强管理、提质量”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活动中,学校深化各项管理,确立点面管理对象,既关注教师专业素质,也关注学生个体情况,增强了学校行政领导和教职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又促进了学校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德育管理,提高育人水平。

1、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德育实效,贯彻《德育大纲》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导主任亲自抓,大队辅导员具体抓。德育人员职责明确,措施落实,做到计划安排详实周密,总结透彻有力。

2、规范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早上举行全校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主题讲话,要求全体师生必须参加。

3、认真落实《守则》、《规范》。开学后,各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燕家塔小学学生一日常规》,以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并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学生对《守则》、《规范》入脑、入心,人人理解,人人遵守。

4、进一步利用好红领巾广播站、板报、橱窗、墙报以及课外活动基地等,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5、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主渠道作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科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教

育。音乐、体育、美术、健康等课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团结协作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各项教学、管理工作都充分体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特点。

6、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载体,寓德育于活动之中。举办学校诗文吟诵会、雏鹰争章活动、开学初守则规范集中教育周、期中举行守则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

7、利用内容丰富、教育意义深远的学校文化长廊向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勤奋、诚信、守纪教育。燕家塔小学的学生已能自觉遇到老师敬礼问好,见到长辈打招呼,学校讲文明懂礼貌蔚然成风。

8、定期评选表彰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特长生、进步学生等。班级纪律、卫生、广播操天天检查,流动红旗周周公布。

9、通过家长学校、学生家长委员会、家访等形式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开展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形成强大合力,做到了德育工作全员参与,全方位落实,全过程优化,处处讲规范,时时抓养成。

10、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校根据本校工作实际开展了与学生谈心活动,要求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与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谈心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孩子的情感,了解孩子的心思。同时,针对特殊的学生,多次与他们谈心,促进他们的进步,沐浴他们的成长。既做孩子的老师,更做孩子的好朋友。

(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素质教育实效。

1、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老的教学理念、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我们积极推动新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学生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让广大教师逐步去认识它,认同它,对教师思想认识的转变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开展新课改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燕家塔小学坚持教学研究中心地位不动摇,大力深化课程改革,加强音体美、小学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这是燕家塔小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教研兴校、质量强校的重要举措。这既有效地提高

了教育教学质量,又是对平时重视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次检阅。

2、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任务上从教书向教书育人转变;在教学观念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转变;在教学内容上从单纯的讲解向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转变;在教学要求上从死记硬背传授型向智能与知识相结合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从注重教法向教法与学法指导同步转变;在教学评价上从终结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

3、注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发现指导。在加强业务引导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历进修,为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引路搭台,促进了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坦率地说,我校全体教师都有着一颗“对学生负责”的责任意识,每一位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树形象,以质量打品牌”。我们的做法是:(1)从“教风”入手,来规范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

我校严格要求教师努力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端正教风,严谨治学。要在40分钟内狠抓质量,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不得随意停课调课。不得随意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我们十分重视教学“六认真”工作,有明显具体的要求,“六认真”月查形成制度。学校还定期开展调研,及时了解情况,分析现象、找出症结、并重点做好指导工作。我们要求老师更新教学观念,要在“注重基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着眼素质、关注发展”上下真功夫。目前,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教师几方面组成的教学过程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全体领导蹲点引导教师扎实践行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巧,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各学科课堂教学常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教师做到了认真备课、上课,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学习困难生的转化措施,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学校想方设法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严要求、轻负担、低消耗、高质量。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度,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推门课最能反映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每学期校长及校委会成员对全校的一线教师上课要普遍听两遍,随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各教研组每月定期进行集体备课,青年教师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或反思,严格控制学生各科作业总量,由于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的全程管理,教师的“教风”严谨,教育质量稳中求胜。

(2)从“学风”入手,来规范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

教育质量的提高,受制于学生的素质和学习风气。我们清晰地意识到,班风不正,学风不正,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聊,教育质量就难以提高。我们精心挑选优秀班主任,同时要求各科老师努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同时我们畅通学科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渠道,要求老师家长互相交换电话号码,一有情况及时联系。我们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上课、作业、预习等基本习惯的培养,我们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以认真辅导。近年来,我校学生学风端正,习惯良好,从而基本保证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有效提升。自2002年以来,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县同级同类学校前列。

(3)从“教研”入手,来培植群体的积极进取氛围。

我们健全教研机制,每学期初制订教研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活动。每月两次的教研组活动形式多样,有听课、评课、有集体备课、有理论学习。我们还通过“压担子”“搭台子”的方法,让青年教师施展才能,学校建立“挂牌课”、“示范课”、“推门课” 制度,促使教师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我们积极参加市县级培训及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听课学习,邀请教育专家来校传经送宝,为教师学习提供机会。各教研组成立集体备课组,发挥合作精神,努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新课改的实验中,我们努力引导教师借鉴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和经验,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1、搞好校园静态文化建设

①学校在教学楼、生活区、活动区及楼道内悬挂张贴校训、名言警句、名人画像,院内竖立雕塑,摆放名人塑像,营造浓郁的人文书香气息,让一句句激励奋发向上的名言警名,一个个名人名家的画像,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一面面会说话的墙壁,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让校园真正成为美好的育人的人文环境。

②对“三化”(净化、绿化、美化)工作常抓不懈。在总务处的管理和班主任的带领下,校园的每一块地面、每一个角落都能长期保持干净清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环境优美。对班级学习园地、卫生角、图书角进行美化,并定期更换,充分发挥了校园环境的隐性作用。

2、加强校园动态文化建设

学校强势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校园。教导处、少先队认真组织开展校园动态文化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学校红领巾广播室开播几年来,大力弘扬正气,宣传先进文化,树立正面典型。少先队组成专门的编辑队伍,及时报道学校的大事和新闻,展示名师、名生风采和校园里的好人好事等,深受师生欢迎。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充分利用团队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在师生员工中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文化节、艺术节、运动会、师生元旦联欢会、春季运动会已成为我校经典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发展,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成长。

(六)建立责任机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1、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教育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时刻敲响安全的警钟,规范强化安全工作,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高度重视食品卫生、学校设备安全、教育教学集体活动尤其是文体活动安全及学生交通安全等。定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防患于未然,杜绝了学校各种安全责任事故。

2、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机构,聘请派出所所长为法治副校长,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主任和值周老师直接抓。加强警校共建,我校与镇派出所结对子,建立“警校共建室”,加强警校之间的互动,加强法制教育,为平安校园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学校治安责任制落实到位,每学年与学生及家长共同签订了《创安工作十不准》、《安全工作告家长书》。校内外安全工作网络健全,防范、保卫措施有力。切实加强师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3、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抓好学校安全教育,促进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的形成。在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共同努力下,近几年来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成效显著,为创建市级文明学校营造了良好氛围。

总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压奋进,努力巩固强县和“两基”成果,树立创新意识,抓管理,促质量,注重工作实效,注重作风转变,我校教育教学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发挥特色优势实现富民强县 篇7

焦作素有“怀药之乡”的美誉, 而温县以种植怀药之首的怀山药而闻名。为此, 温县科技局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优势, 结合“怀药之乡”的地域特色, 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怀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温县“四大怀药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被列为河南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2009年被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来。2010年全县以怀药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建成了在全国影响很大的西南冷村怀药交易市场。目前, 该县有21家怀药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36家怀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500余个农民联合加工体。年加工销售怀药产品25000吨, 其中出口8000吨, 总产值达3.5亿元, 开发生产的产品达11大类50多个品种, 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7月份, 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的中期评估验收。

温县是农业大县, 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特别是所产的小麦以色泽好, 产量大, 成穗率高, 出粉率高, 抗病性能强而著称。同时, 温麦种子品牌近年来也在全国叫响。温县农科种业、平安种业等农业科研单位先后培育出11个小麦品种, 小麦种子基地在2010年发展到28万亩, 种子外销总量达6万吨。“十一五”期间, 该县承担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取得显著成绩。五年来, 在全县建设百、千、万亩连片高产示范田, 其中万亩示范方1个, 千亩示范方2个, 百亩示范方8个。50亩超高产攻关田小麦平均亩产700千克, 夏玉米平均亩产850千克;1万亩小麦核心试验区平均亩产620千克以上, 比“十五”亩均增产20千克以上;5000亩夏玉米核心试验区平均亩产700千克以上, 比“十五”亩均增产25千克以上, 一年两熟平均单产达1320千克以上;20万亩小麦示范区平均亩产560千克以上, 10万亩夏玉米示范区平均亩产620千克以上, 年平均单产达1180千克以上, 比“十五”亩均分别增产25千克以上。

温县科技局不仅积极实施重点项目工程, 还注重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 全县共鉴定省级科技成果14项, 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到2010年底, 建成了河南省生物调味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特别是以温县农科所为依托, 建立的焦作市四大怀药栽培和品质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出的铁棍山药1号、2号等10多个苗头新品系, 为怀药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了种质资源。

发展生态农业是温县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该县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 探索出了“猪—沼—粮”、“秸秆—牛—沼—粮”、“林—禽”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先后制定无公害农产品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23个, 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11个, 通过一体化认证产品5个、绿色食品认证16个, 建成小麦标准化种子基地10万亩、怀药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亩, 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为活跃农村经济, 温县创新体制机制。目前, 在全县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302家, 其中种植类127家、养殖类87家, 入社成员7862户, 辐射带动农户3.2万户。建立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个, 流转土地3.18万亩, 促进了土地向种养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 培育出“国盛蔬菜”、“众诚蔬菜”、“平安种业”等土地流转典型。

为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网络, 突破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温县科技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开始“百乡千村科技直达工程”。建立乡镇农业服务中心10个、科技示范场3个、科技示范基地10个, 在全县选择156个行政村作为科技宣传和服务的联系点, 完善了科技服务网络, 形成了“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 把科学技术知识直接送到千家万户, 让全县农民普遍感受科技直达工程的实惠。

通过国家富民强县项目的实施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带动, 以及地方特色产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真正的富民强县势必会在科技的助推下得以实现。

河北献县招商强县 篇8

招商引资前 先育“梧桐树”

献县位于河北省沧州市西部,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个国营农场,500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献县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础差、底子薄,尤其是工业经济基础十分薄弱。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如何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经济?

俗话说:“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环境至关重要。河北献县既不靠山,也不临海;既没铁路,又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资源、区位均无优势可言。但是,近五年来,全县共实施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76个,总投资222亿元,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新突破。燕京制瓶、日新易拉罐、蓝马汽保等26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省重点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位居沧州全市领先位次,2009年居全市项目建设考核名列第一,2010年、2011年继续位居全市前列……献县如何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得到“凤凰”们的青睐呢?

献县县委、县政府认真审视和分析献县发展的有利条件后一致认为,发展献县的关键在于增强内在吸引力和凝聚力,资源有限,就要打造好人文环境和服务环境,靠环境招商、靠服务引资。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环节,献县就在致力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基础上,把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人文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作为工作重点和招商特色来抓。

近几年来,献县提出了“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事关招商引资,个个都有招商责任”的口号,招商引资力度几乎盖过了周边省市。

他们一方面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社会氛围。组建了“经济110”,并规定每月1日-20日为“企业宁静日”,在此期间任何职能部门没有县经保委的批准,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企业,受到企业和投资者的好评。另一方面,加强对以“二线、一区、一点”(即307国道、106国道沿线,县城规划区,陈庄镇交叉路口)环境综合治理,先后出动执法人员3600余人次,拆除违章建筑物、构筑物460余处,清除、规范影响市容市貌的违章牌匾360余块,取缔废品、麦秸收购站点15处,使公路沿线和城区环境进一步优化。同时,深入组织开展了建筑扣件、建筑仪器、渔杆渔具等产品专项治理活动,打假治劣,除草助苗,不仅规范了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了投资企业的合法利益,而且在整个社会营造起诚信为本、诚信兴企的氛围。

与此同时,献县还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主管县级领导干部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献县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重点项目建设的指挥、组织、协调工作。大项目由书记、县长亲自谈,加快了项目洽谈进度,提高了项目成功率,使大项目相继落户该县。每个重点项目都指定一名副县级领导跟踪服务,从项目的考察、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投产,做到随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相关问题,保证项目不落空,能签约、建设快。县商务局成立了献县外来投资服务中心,为外来投资者及时提供投资、政策、法律咨询,对重点外资项目实行局领导班子成员专职负责制度,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在办理立项、注册、用地等相关手续的过程中,商务、国土、发改、环保、住建等职能部门都是“一把手”亲自跑办,加快了工作进度。同时,由于时差关系,外商经常在夜间电话联系,各单位及有关乡镇负责人,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受外商的咨询和沟通。在各级各部门的优质服务下,全县未发生一起因部门工作效率不高,导致项目建设进度拖延的现象。

依托自身资源 壮大特色产业

装备制造、食品饮品、纺织服装等是献县的主导产业,献县依托产业优势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生产工艺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

该县通过滨河铸造引进了美国泰乐铸造,通过日新集团引进了燕京啤酒、东方玻璃模具有限公司、燕京玻璃制品。依托“金丝小枣之乡”,引进了香港客商投资3000万美元的沧华园枣业有限公司;依托“扣件铸造之乡”,引进了投资3.5亿元的万邦机械制造、投资3.2亿元的知新机械铸造等16个装备制造业项目群;依托“棉花种植加工基地”,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河北泛美服装有限公司和投资3500万美元的沧州维新抽纱服装有限公司。

献县还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在2012年-2015年计划投资16亿元开发献县献王陵景区、投资12亿元开发国家级保护文物单桥,将单桥村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村,项目落成后可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收入2.4亿元。献县以弘扬献王文化,倡导实事求是精神为主导,以规划建设献王陵景区、单桥历史文化名村打造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为目标,形成具有献县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献县加快发展的步伐,任何挑战都改变不了献县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

目前,献县上下正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加压奋进,献县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好更美。

梧桐枝叶茂 金凤纷来巢

栽好梧桐树后怎么办?献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反复强调:凤凰不是等来的,要带着自身优势,走出献县,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金凤凰。

今年以来,献县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坚持下好“园区招商、小团组招商、节会招商、重点区域招商”四步棋,实现了招商引资工作新的突破。

第一季度,全县新签约上海睿中、利泽生物质发电等超亿元项目3个、总投资11.16亿元,引进内资6.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06万美元,到位外资数额位居沧州市各县(市、区)首位,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献县经济的不断发展,由106国道、307国道、富强大街组成的园区,已成为该县“金三角”地带。2011年7月,献县经济开发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省级经济开发区,总占地17.2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里。全区已投入资金6亿多元,用于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献县以开发区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推介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政策优势,真正发挥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载体和平台作用。

今年第一季度,园区与投资20亿元的温州商会中小企业园项目、投资2亿美元的美国杜邦太阳能有限公司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板项目、投资2.3亿元的广东中山服装生产项目、投资1.5亿元的河北医疗器械项目等6个超亿元项目达成投资意向,目前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此外,献县紧紧抓住北京大兴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并派驻专门人员进行对接招商。截至目前,区内入驻企业62家,总投资144.1亿元。世界500强、全球最大玻璃瓶罐生产商美国OI公司、投资10.7亿元的日新易拉罐、投资10.6亿元的燕京制瓶、投4.5亿元的燕京啤酒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园区。2011年,园区完成固定投资12.8亿元,引进外资1667万美元,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8.5亿元,财政收入1.52亿元。在园区的带动下,该县五年累计利用外资8321万美元,引进内资127.4亿元,进出口贸易完成5.1亿美元,连续三年被沧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开放工作先进单位”和“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单位”。

献县还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组团服务机制,对每一个招商项目都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机制,坚持人员精干、力求实效的原则,抽调熟悉招商工作的领导和业务骨干,组建招商引资工作专业化小团组外出招商,要求各乡镇、各单位结合分管行业、部门特点和产业发展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化招商。1-3月,全县共组团招商活动16次,已与四川希望集团达成总投资6.5亿元意向,年产6000万只樱桃谷鸭养殖加工项目、北京冷再生常温改性沥青添加剂项目等13个投资超亿元项目达成投资意向。

与此同时,献县充分利用国家、省、市举办的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平台,结合产业发展情况和实际需要,大力谋划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库,提前做好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随时拿得出、用得上。今年一季度,全县共谋划节会招商项目8个,参加河北省港洽会等重要节会招商活动5次,成功签约了投资5.36亿元的中国联盛集团液化天然气物流基地项目,还与香港和河北沧华园生物食品有限公司签约了红枣维他命提取和红枣饮品生产项目。

上一篇:偷菜v作文下一篇:巡礼月策划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