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县

2024-07-16

文化强县(共8篇)

文化强县 篇1

井陉打造文化强县 繁荣文化名城

井陉县人民政府县长 田耀筠

http:// 2010-4-21

近年来,井陉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建设省会西部生态经济强县这个主题,围绕发展抓文化,抓好文化促发展,实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2009年,全县经济建设实现新的跨越,GDP突破10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0亿元。文化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先后被授予中国拉花艺术之乡、中国钙镁之乡、中国感恩文化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首批千年古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等称号,全县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坚持站位全局,科学谋划全县文化建设工作思路

近年来,我们依据中央和省市文化建设精神,对照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针对井陉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比较活跃、发展文化事业基础较好等县情,明确了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打造文化名城的思路目标,提出了精品兴文、产业兴文、人才兴文和突出县城、活跃农村、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挂帅、县政协主席任组长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四大班子齐抓文化建设的合力。围绕建设省会西部生态经济强县这个主题,制定了《关于打造文化名城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把文化建设纳入全县发展总体规划,将文艺创作、设施建设、产业开发、人才培育等目标任务,具体细化分解到8个县领导、24个县直部门和17个乡镇,严格责任,狠抓落实,促进了全县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二、坚持城乡联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始终把文化基础建设作为加强文化建设的关键来抓。在县城,结合做大做美县城和三年大变样,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多功能文化大楼、县宣传文化中心、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韩信公园和谐广场和井字塔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提高了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层次和能力。在农村,结合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新民居建设,坚持农村公园、村民中心、新民居和文化广场“四位一体”搞创建,依山、依水、依路建园,建成各类农村公园168个、高标准村民中心27个、村级图书室100多个、宣传文化示范村18个,全县90%的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坚持一个公园一个文化主题,实施了24个重点农村公园文化提档升级工程,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农村公园已成为群众休闲锻炼的健身园、沟通交流的信息园、宣传学习的文化园,我县创建经验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得到推广。同时,狠抓了农村原有戏台的修缮和县内骨干企业职工文化活动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基本实现了一个行政村至少有一个戏台或文化广场的目标,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创建了一个好的场所。

三、坚持多措并举,整合特色文化资源

我们十分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下大力做好“古、红、绿、俗”四篇文章。一是做好千年古县的文章。成立了井陉历史文化研究会,建立了井陉历史文化展室,图文并茂诠释井陉的由来变化。坚持古为今用,实施了秦皇古驿道、井陉古瓷窑、天长宋古城等19处国省保文物单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弘扬了历史文化,推进了旅游开发。二是做好红色教育的文章。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展规划,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洪河漕百团大战聂帅救孤纪念馆,使之成为中日友好联系的桥梁。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孙庄育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是做好绿色生态的文章。结合绿色井陉建设,大力发展以仙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南寺掌省级自然生态风景区为代表的生态旅游文化。连续三年开展了大规模的多行加密无缝隙绿化活动,共栽植各类树木500多万株,建成冠名林80多处,打造生态路30多条,新增绿地2.6万亩。在国省县干道两侧竖立“文化石”36块,建成生态文化路6条,提升了全县旅游文化的档次和品位。四是做好民

间民俗的文章。大力发展以井陉拉花、于家石头村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组织专门队伍,拨付专项资金,全面整合全县重点民间文化,使28个项目得到重点开发,《龟驮碑》、《抬阁转阁》等一批失传多年的民间花会重放异彩。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民俗文化暨于家石头文化研讨会、全国首届于谦文化研究会和两届中国•井陉感恩文化节,擦亮了井陉文化品牌,提高了井陉文化的知名度,全县初步形成了集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大文化格局。

四、坚持突出特色,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精品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标志。一是注重提升井陉拉花品位。我们从实际出发,精心打造井陉拉花这个文化品牌,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全国比赛,屡获大奖,去年首赴澳门、香港、日本等地演出,倍受欢迎,井陉拉花不仅成为井陉文化的靓丽名片,而且成为“石家庄市十大城市名片”之一。二是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服务生态强县建设。近年先后编纂出版了《井陉历史文化》丛书、《井陉拉花》等26部文化力作。在全省率

先完成了《井陉县志》二轮续修。同时,组织专门人员编创地方古装戏剧。去年编排了《舌辩候》、《井陉口》等精品剧目,先后在央视戏曲频道全剧播出,并分获全省戏剧节一、二等奖,提高了井陉的美誉度。三是依托文化品牌,搭建文化发展平台。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井陉拉花文化艺术节暨经贸洽谈会。仅洽谈会期间有2000多名国内外客商到会,交流文化,商洽项目,合同签约40亿元。我们把拉花文化艺术节固定下来,每两年举办一届,力求打造成在省内有名、在国内有影响的品牌文化活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文化强县 篇2

1 湘潭县文化建设现状

1.1 县域文化网络逐步形成。

全县已构建成覆盖县、乡、村、社的文化设施网络, 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为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创造了条件。目前, 县级拥有县文化馆、图书馆、花鼓戏剧团、电影公司、文物管理所、白石文化广场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公益文化活动场所。文化馆已达到文化部县级文化馆一级馆标准;图书馆藏书15.7万余册, 拥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网点, 被评为县级公共图书馆二级馆;彭德怀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被中央六部 (委) 确定为“红色旅游圣地”、“全国百佳旅游景点之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集电影放映、表演、乒乓球训练、器械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白石文化广场集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文艺表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此外, 修复开放了齐白石故居, 完成了尹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建成了省电视监控的高标准文化库房。19个乡镇均建有宣传文化站, 乡 (镇)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云湖桥镇建成投资20多万元的文化大楼, 文化站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百强文化站”称号;石潭镇建成一栋400平方米的文化广电大楼, 图书借阅、文艺培训、活动开展等功能一应俱全。村级文化活动室蓬勃发展, 县城八大社区和50%以上的行政村均建有文化活动室和中心图书室。

1.2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

目前, 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在县内普及开展, 村村有节目、月月有活动。同时, 在节目内容、节目表演形式等方面力求彰显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如闹元宵龙狮彩车游城、元宵文艺焰火晚会、石鼓·青山唢呐、湘潭花鼓戏、皮影戏、剪纸等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项目已成为我县文化活动的重头戏, 各社区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 排练健身舞、腰鼓、狮龙表演等节目, 为全县人民提供了新鲜活泼、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大大提升了县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1.3 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

该县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 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库存文物均得到有效保护。彭德怀故居、齐白石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鼓·青山唢呐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石鼓木偶和响塘纸影戏被列入湘潭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4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整体改革, 组建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 (版权) 局和广播电视台。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在其内部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方案设置。有序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1.5 文艺培训和创作成绩突出。

全县文艺培训经常持久。县文化馆常年开设声乐、器乐、舞蹈培训班, 近10年已培训学员5000多名;各乡镇常年开展文艺培训, 参训人员达12000余人。文艺创作成绩喜人。群舞《QQ宝贝》在湖南省“三湘蒲公英”青少年音乐舞蹈大赛中获金奖, 歌曲《江边有个湘潭县》在湘潭市“湘人湘歌”大赛获一等奖, 论文《鸣箫牌子与筚管浅谈》获文化部“群众文化理论论文”评奖活动金奖, 新编剧目《花郎缘》、小品《照镜子》、《太后吉祥》等广受称赞。

尽管该县在文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依然较多。基层活动在丰富, 但其内涵有待提高;群众参与面在扩大, 其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阵地在拓展, 其规模和影响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的一大难题。县级财政吃紧, 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有限, 在乡镇一层尤为严重。尽管对文化经费的投入有文件规定, 但真正落实很难到位。除了人头经费外, 县、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 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 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

二是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任重道远。

齐白石文化旅游区项目计划自1999年实施以来, 至今仍未达成预期效果。白石镇是齐白石大师的故乡, 不仅交通条件优越, 而且这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独特的人文景观、齐白石早期艺术渊源、贡莲等乡土特产、湘中民俗风情、亚热带山区风光和风水、民间传说等相互融为一体。根据湖南省的旅游发展战略重点:岳阳-长沙-韶山-南岳-郴州的“名人名城名山名水旅游走廊”, 新建的白石文化旅游区正处于这一走廊的中点站, 是省旅游重点确定的“长沙-韶山-乌石-花名楼-白石”名城名人胡里游的一部分。该项目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 主要建设“三区一中心”:白石艺术园景区、莲花寨景区、紫荆湖竹海景区及中心贸易区。此外还有黎氏八骏艺术馆、晓霞宾馆等休闲娱乐设施。白石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 走旅游开发之路切实可行, 前途广阔。然而为什么从1999年的项目制定到现在的2014年, 时隔十多年, 这旅游开发却看不到当年计划之中的成效呢?

2 突出地方特色, 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思考

2.1 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完成县城湖湘文化体育、金霞山广播电视中心 (含广播电视自立发射塔) 、县文化馆文艺培训中心等工程建设。完善县电视台、彭德怀纪念馆、白石文化广场、湖湘文体公园等重点文化阵地建设;在滨江风光带项目建设中, 着力融入历史和湖湘文化元素, 将滨江风光带打造成一条集群众休闲娱乐、文化品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长廊。加快乡镇文化站业务用房、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文化室建设, 形成县有园、乡镇有站、村有室、组有户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全面建成设施先进、功能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县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2 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按照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的原则, 加强社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 在居民小区建设一批文体活动中心和体育健身场所, 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场所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农村切实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无线网络的建设力度。组织好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纪念日的群众文体活动。重点办好中国 (湘潭) 湘莲文化节,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乡镇、街道文联组织建设, 切实发挥文联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定期举办乡镇唢呐艺术大赛、龙舟赛、花鼓戏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度。积极繁荣文化创作, 建立优秀作品奖励机制, 依托湖湘文化、白石艺术文化, 定期举办湘莲文化艺术节和多种形式文化交流活动, 吸引更多的文化艺术人士来湘潭县采风、创作, 弘扬湖湘文化、白石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建设文化强县。

2.3 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湘潭县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历史, 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必须深入挖掘湘潭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 使之焕发新的时代气息。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加大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力度, 加快文化遗迹的修复建设速度, 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保护开发罗亦农、王闿运、黎氏八骏等名人故居地;加快易俗河老街的保护和开发, 展示以“千年洛口”为核心的文化名片, 提升县域文化品位。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青山唢呐”的传承保护为重点, 鼓励更多民间艺人投身这一领域, 推动我县唢呐艺术团的发展壮大;完善市县两级非遗代表作保护名录, 加强对白石书画艺术、白石胡秀英剪纸、石鼓木偶戏、石鼓油纸 (布) 伞制作工艺等非遗项目的保护,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4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围绕“神洲人文圣地、三湘生态乐园”主题, 着力打造“人文之旅、红色之旅、生态之旅”三个品牌, 打响做强文化品牌, 增强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弘扬湖湘文化品牌。挖掘湖湘文化内涵, 传承湖湘人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和务实拼搏的进取精神。发展湘莲文化品牌。弘扬湘潭县爱莲、植莲、咏莲的文化传统, 坚持办好两年一届的湘莲文化节, 以文化艺术作品展、文化专题讲座等方式, 充分展示湘莲文化的丰富内涵, 不断提升“中国湘莲之乡”的品牌形象。

二是发展文化休闲产业。

生态休闲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重点开发以金霞山、晓霞山、昌山、花石水库、中路铺水库、上石坝水库、湘江水系、涓江水系、涟水水系及易俗河老街为主的山水品牌。积极发展农业生态休闲游, 创建一批省级旅游名镇 (村) , 提升镇村旅游名气, 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整合旅游资源, 创建一批上档次的旅游景区和旅游酒店, 合理规划旅游线路, 加快与韶山、衡阳景区对接, 融入大韶山旅游圈, 努力将该县由旅游资源大县打造成为省级旅游强县。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传媒产业。

依托电视、报纸、网络三大媒体传播平台, 以资产为纽带,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调整媒体结构和节目布局, 打造新闻服务品牌。大力发展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业务, 加快发展数字媒体, 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印刷产业, 建设湘潭出版发行印刷产业园。

四是大力发展书画产业, 依托齐白石纪念馆, 筹建书画艺术品一条街, 建立书画艺术创作交流中心, 健全艺术品交易拍卖市场, 擦亮“中国书法名城”、“中华诗词之市”等品牌。

2.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海盐大步迈向浙江文化强县 篇3

“海滨广斥、盐田相望”,置县于秦的海盐由此而得名,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赋予了这片沃土深厚而丰富的文化底蕴。

这里人文荟萃,古有小说家干宝、诗人顾况、戏曲家杨梓,近有现代出版巨擘张元济、“三毛之父”张乐平、史学家朱希祖,今有现代企业改革家步鑫生、革命文化名人黄源、先锋作家余华、油画家朱乃正、奥运健将曹棉英……

这里是“文化之邦”,南戏四大声腔之首“海盐腔”发源于此,古老的“滚灯”艺术在这里盛行,群众性文化活动更是风起云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如火如茶……

这里人杰地灵,不仅名闻天下的钱江大潮从这里涌起,中国的现代企业改革帷幕也从这里拉开。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营的核电站在这里诞生,“钱江潮源”、“改革之源”、“核电之源”足以让这颗江南明珠无比自豪,特别是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的兴建,更使海盐成为沪、杭、苏、甬的交通节点和举世瞩目的投资热土。

近年来,海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已连续3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50名”,跨入浙江省首批小康县行列,并相继获得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省教育强县、省文明县城等称号,如今正向文化强县目标迈进。

亮出特色文化品牌

2004年9月,海盐滚灯在全国第十三届“群星奖”广场民间舞蹈选拔赛上赢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获得全国大赛入场券,同时又作为嘉兴民间文化唯一代表登上央视《同一首歌》舞台,参加了去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的颁奖晚会和嘉兴江南文化节的开幕式。

一项几乎失传的古老艺术能获得这样的成功,这主要得益于海盐县现代文化建设有着清晰的思路:用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县,从历史文化和文明中寻找对接点。

1986年海盐县就开始对滚灯艺术进行创编,1997年又开始探索儿童滚灯舞蹈新路。2001年中国海盐滚灯艺术节的举行,更是开创了单一文艺品种省际交流的先例。通过不断的挖掘、整理和创编,目前全县已涌现出了数十支滚灯队伍,并频频走出县域省界表演,从而使这一有着700多年历史的文化遗产重新展现出迷人的神韵。

海盐是明代南戏四大声腔之一“海盐腔”的故乡。2000年,海盐县首次召开全国“海盐腔”学术研讨会,使“海盐腔”的研究、整理、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海盐腔”有着渊源关系的“骚子书”原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说唱艺术,20世纪70年代起,海盐就着手对它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先后采访了数十名“骚子书”艺人,收集原始手抄本120余册。随后,又推陈出新,创编出《南北湖风光美如画》等说唱节目,并在首届江浙沪毗邻地区田(山)歌演唱会等演出活动中亮相。浙江电视台专门拍摄了电视专题片《海盐骚子书》,《中国曲艺志·浙江卷》将其收录,填补了我国曲艺志的一项空白。

夯实特色文化基础

海盐县委、县政府始终认为,创建并巩固全国文化先进县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必须工作有“位置”,建设有“路子”,做到发展有规划、经费有保障,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如今,一个较完善的城乡文化设施网络已在海盐显山露水。

具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张元济图书馆是海盐县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去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黄源藏书楼则成了海盐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盐还把占地18亩、建筑面积达7700平方米的原县府大院全部划拨给文化部门,扩建后的县博物馆建筑面积达到了2600平方米,县文化馆已跻身省特级文化馆行列,并建立了县文化艺术培训中心,占地面积2250平方米的海盐腔艺术馆目前已完成土建工程,特别是绮园文化区的规划实施,将使海盐大剧院、会展中心、新博物馆、绮园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拔地而起,加之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三毛乐园、张乐平纪念馆等一批社会文化设施相继建成,这些文化设施将成为海盐市民新的文化休闲佳处。

与此同时,海盐还从实施“东海文化明珠工程”入手,加大投入建设乡镇文化设施力度,新建文化活动阵地总面积达7900余平方米,建成图书馆8个,藏书总量10万余册,先后有2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乡(镇)”,有4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各乡镇都有5-6支业余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农村基层。

扎实的特色文化基础,带来了文艺创作的繁荣。近几年,海盐县继余华成长为全国著名作家后,先后有3000余件文艺作品在全国、省、市发表、展演,先后有一大批作品获奖,其中舞蹈音乐《南湖菱娃娃》获文化部第六届“群星奖”银奖,版画《七彩路》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摄影作品《核电之光》入选全国第十届摄影展,电视片《盲童朱徐娜》还获得了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广电总局最高奖“金桥奖”,舞蹈《滚灯》获省第五届音舞节金奖等,海盐文艺创作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

深化特色文化内涵

每逢节假日,海盐的各个文化广场上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嘹亮的歌声、优美的舞蹈营造出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围。

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及广场文艺活动是海盐建设先进文化的一大特色,目前全镇13个社区全部建起了文艺活动队伍和图书阅览室,纷纷组建了滚灯队、腰鼓队、秧歌队、戏曲队等各种文艺队伍50多支,每年定期举办社区文艺汇演,仅在2005年“文化体育进社区”活动中,就演出达62场,被选送的2个社区节目获得市级金奖。

文化与旅游“联姻”是海盐的一大创新。近几年,县里每年都举办南北湖观光旅游节,通过地方民俗表演和灯展、风情摄影展等途径,不仅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也将海盐的文化走向全国。与此同时,不断挖掘、开发名人文化,更提高了海盐特色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载青别墅修缮后每年接待多批韩国人士,陈云题名的“张元济图书馆”、巴金题名的“三毛乐园”和收藏了1000多件工艺美术品的“泥香室”,更成了县域旅游景点的重点补充、弘扬海盐历史文化的重要“名片”。

Haiyan County Builds a Strong Cultural Dimension

By News Report Panel of the CPC Haiyan County Committee

For different people, Haiyan means different things.

In the Qin Dynasty (221-206 B.C.), Haiyan meant sea salt and the court set up a county government there to manage the local salt-making industry. Haiyan literally means sea salt. The name of the county still carries the ancient economic glory.

For people interested in the county’s history or literature, Haiyan means hometown to many celebrated names: ancient novelist Gan Bao, poet Gu Kuang, dramatist Yang Zi, modern publishing tycoon Zhang Yuanji, cartoonist Zhang Leping, historian Zhu Xizu, entrepreneur Bu Xinsheng, avant-garde writer Yu Hua, oil painter Zhu Naizheng, Olympic champion Cao Mianying, to name just a few.

For those attracted by the county’s cultural past, Haiyan is where Haiyan Tune originated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It was one of the four major popular entertaining forms which combined to contribute to the birth of Southern Opera. Haiyan also stands for the Rolling Lanterns, an ancient popular entertainment that took place on occasions of festivities. It still enjoys great popularity today.

For tourists, Haiyan is where the amazing Qiantang River Bore forms in August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The incoming tides from the sea begin to surge and make spectacular waves in Haiyan on their way inland.

For those in the know about China’s economic resurgence in the last 20 some years, Haiyan is where China’s first ever nuclear power station radiates its mega energy to the prosperous Yangtze River Delta. Hangzhou Bay Bridge, which is the world’s longest cross-sea bridge now under construction, will turn Haiyan into a key intersection that links Shanghai, Hangzhou, and Suzhou, and Ningbo.

For the Haiyan county government and the CPC Haiyan county committee, Haiyan should mean, among other things, a modernized booming economy with a strong cultural dimension based on its rich historical heritage.

In 1986, the county government put upon its agenda a task to revive and reproduce the Rolling Lanterns. The effort has been successful. In 2001, Haiyan hosted its first Rolling Lanterns Festival. In September 2004, the lantern performance from Haiyan scored a big success at a national folk dance event. The rolling lanterns later appeared on CCTV and at the Golden Rooster & the One Hundred Flowers Awards Ceremony, which is China’s equivalent to the American Oscar Awards Ceremony.

Another big issue on the county government’s cultural agenda is the revival of Haiyan Tune. In 2000, the county sponsored an academic symposium on Haiyan Tune, attended by scholar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Saozishu, a genre of popular story-telling entertainment consisting of singing and talking, can date back to the first days of Haiyan Tune. The rescue program for the art started in the 1970s. Dozens of veteran performers were involved and more than 120 handwritten scripts were saved. New scripts have been created. Zhejiang TV has produced a documentary on the art.

The garden-styled Zhang Yuanji Library, a landmark building in the county, was designated as the National First-Grade Library in 2005. Huang Yuan Library is a site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The county government compound has been handed over to the county’s cultural agency. The county museum has undergone an expansion program. The county’s culture center has been designated as the province’s A 1 culture center. Eight new libraries have been built across the county.

Local artists are very active and are making themselves nationally known by winning various prestigious honors. One dance won a Stars Award from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 woodcut painting named Rainbow-Colored Road was selected for the 8th National Fine Arts Exhibition. A photograph that depicts the nuclear station in Haiyan was selected for the 10th National Photography Exhibition. A TV documentary named Zhu Xuna, a Blind Girl, won the Golden Bridge Award from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Rolling Lanterns was awarded the Gold Prize at the 5th Zhejiang Music and Dance Festival.

关于建设文化强县的建议、 篇4

一、我县推进文化建设的做法及取得成绩

县委、县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并于1999年提出“文化名县”建设目标。多年来,我县始终按照这一目标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发展机遇,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全面提升了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要抓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引领,营造文化建设良好氛围。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列入对镇(街道)目标责任制考核,开展文化建设先进镇(街道)评比,并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表彰。在全省率先建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以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层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领导小组,形成完整的组织架构,并推动形成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意见,在全省率先落实中央六部委意见,出台《关于加强全县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及时启动《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嘉善县基层文艺人才奖励扶持办法》、《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政策的制定。从2004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县体育馆、体育场、国家级水上运动中心、新华书店新大楼等一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是坚持文化惠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已实现镇(街道)、村(社区)文化阵地全覆盖,“以县带镇——打造乡村艺术团队建设的嘉善模式”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基本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新华书店农村小连锁”。以公共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点为重点的村(社区)文化资源“三位一体”建设有序推进。于2010年顺利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复查验收。制定出台《嘉善县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嘉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办法》等文件,完成嘉善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部分文保单位修缮等工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的申报工作,举办非遗展示、保护活动。认真开展文化市场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及时受理并办结群众举报及行政审批事项,坚决取缔各类无证摊点及违法行为。全面推进农村有线广播,基本完成 “村村通”、“村村响”工程目标任务,开设省内首个“公共应急频率”。深化“小耳朵”整治,推进数字电视整体转移工作。

三是坚持文化乐民,丰富文化活动载体。围绕国庆60周年、吴镇诞辰730周年和庆祝建党90周年等主题,组织开展迎国庆•民间文艺行街、元季四家故里国画作品展、“永远跟党走”红歌会等活动。开展“十万农民种文化”活动,设计了村级农民篮球赛活动、文明老古话传承故事会、水乡渔网编织大赛、农民排舞大赛、乡村歌手大赛等活动,成功举办全县农民艺术节。整合县级机关文化资源,推出“周末大舞台”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演出。同时还推出“周末大舞台”走进基层系列,将县级文化资源向镇(街道)延伸。组织开展“文化聚力,转型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主题实践活动,部署开展企业文化阵地建设、职工文化生活繁荣、学习型企业建设等 “六大工程”,涌现出一批典型。各镇(街道)结合地方特色,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所有镇(街道)都拥有至少1个特色节庆,如姚庄镇桃花节、黄桃节,大云镇花乡艺术节、碧云葡萄节,陶庄镇民间艺术节、了凡•善文化节等。

四是坚持文化育民,提升文化产品供给力。在浙江省文明县创建过程中,提出“以善为美、与人为善、上善若水”的“善文化”理念和“勤、孝、谦、和、思”的“善文化” 精神,通过开设“善文化”专栏、举办“弘扬善文化 重塑道德心”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明德至善”道德模范走亲等活动,倡导了“与善为邻、积善成德、择善而行”的文明道德新风。完善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艺队伍网络,出台《嘉善县业余文艺团队星级管理办法》,鼓励和扶持业余文艺团队建设,全县已建成业余文体队伍429支,文艺骨干7514人,招募县级文化志愿者427名。姚庄镇成立首家镇级文联,并与上海曲艺家协会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天凝镇洪溪村“辣妈宝贝”在中国达人秀全国总决赛上以全票顺利晋级。制定《关于支持和鼓励文艺创作的补贴与奖励办法》等政策,积极开展文学艺术“红杜鹃奖”和“新农村题材奖”评选活动,培育了一批文艺精品,涌现出《中国•嘉善田歌》、《余热》、《印》、《伏尔加纤夫》、《最后的窑工》等一批优秀作品。

五是坚持文化富民,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成立县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增设文化建设科(文产办)。与上海福卡智库合作开展嘉善县文化产业发展课题调研。编制《嘉善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摘编》等政策,设立2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文化产业发展联络员队伍。有序推进文化产业平台建设,文化创意园有13家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发展势头良好。外出举办“嘉善县文化产业(深圳)招商交流会”。先后引进吴镇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翠微精舍”文化酒店、国际体育康复中心、电子信息商务园、三浦灵狐动漫等一批文化创意类项目。中国归谷文化创意园、嘉善国际木雕城、三浦灵狐动漫大楼已开工建设,培育扶持了浙江了凡文化创意园、西塘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斯麦乐巧克力文化园等文化产业基地。加强与上海市信息服务业协会的交流,先后考察了上海东方财富网、上海天地软件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和企业,举办 “上海网络文化协会嘉善行”、“沪善企业家徒步行”等活动,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引进上海龙软集团建设嘉善国际信息科技产业园。22集电视连续剧《11公里》已进入销售阶段,并被列入第二批嘉兴市文艺精品重点扶持项目。制定《嘉善县关于“一省一网”整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一省一网”整合发展工作。

二、我县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总体思路

下一步,我县将立足于打造具有嘉善特色的地域文化品牌,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十次会会精神,根据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县“两会”和三干会议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一要召开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认真总结我县文化建设的成绩和不足,全面部署文化强县建设的各项工作。二要根据“文化强县”建设的总体规划,重点推进“六大工程”建设。

(一)先进文化引领工程。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继续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三个中心、三所党校”、“三张简报、四个课堂”理论教育体系,继续举办党员读书周、“全民读书月”等活动;二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激情干事创新业、创先争优作示范”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勇当示范”大讨论活动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进一步统一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坚定科学发展的理想信念;三是大力弘扬“善文化”。深入挖掘新时期“嘉善精神”的价值内涵,举办“善文化”高峰论坛、“善文化”解读、“寻访身边的凡人善事”及凡人善事巡回宣讲、“善文化•微散文”创作大赛等活动,大力弘扬“善文化”;四是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实施“春泥计划”,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扎实开展网络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大力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

(二)文化品质提升工程。一是推动文艺创作。继续开展文学艺术“红杜鹃奖”和新农村题材奖评比活动,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扶持力度,做好省、市“五个一工程”奖的组织申报工作;二是强化新闻舆论引导。组织实施《“融入上海、宣传先行”2012年行动计划》,举办“新闻沙龙•零距离访谈”活动,发挥手机报、“嘉善微博”等新兴传播媒介的作用,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管理机制,打造网络新闻发布平台;三是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努力净化网络环境,探索“网络问政”活动新模式,完善网民留言回复办理机制,打造新闻信息发布平台,推动各领导干部与网民在线互动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四是完善文化产品评价激励机制。深化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教育,深化“走转改”活动,开展“新农村、新风貌、新故事”采风活动,建立文艺创作扶持专项资金,加大奖励扶持力度。探索设立“吴镇书画艺术奖”,推动嘉善书画艺术的发展。

(三)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完善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努力实现吴镇书画院、顾锡东戏剧艺术馆、体育公园等文化设施在2012年底投入使用,完善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进省级文化强镇和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农村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改造,推动村(社区)文化设施“三位一体”建设;二是丰富公共文化活动。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举办“职工艺术节”、“社区文化节”和“农民艺术节”,推动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蓬勃发展,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活动,深化“十万农民种文化”、“周末大舞台”等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举办田歌节、了凡善文化节等县、镇(街道)两级特色节庆活动;三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深入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文化低保等文化惠民工程,探索建立“网络图书馆”、“网络博物馆”、“网络剧场”等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推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服务,探索吸引优质民间资本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如民办博物馆、艺术馆等);四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巩固提高嘉善田歌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举办好嘉善田歌节。加快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工作,推进传承基地建设,鼓励建设各类非遗陈列馆、展示馆,探索打造非遗展示街区,促进活态传承。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开展嘉善历史文化记忆收集整理,编纂《嘉善地方文化丛书》。

(四)实施文化产业壮大工程。一是加速推进重点行业发展。围绕打造长三角“虚拟经济之都”,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壮大新媒体产业,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培育新型信息服务产业,加快形成以文化信息业、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布局,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二是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将重大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纳入全县建设总体布局,成立专门服务组,加快推进嘉善国际信息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强文创企业孵化器培育,健全文化产业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拓展文化产业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重点扶持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三是构建现代文化市场。加快发展大众文化消费市场,鼓励文化单位提供质优价廉甚至免费的文化产品,推进实体虚拟市场融合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影院线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市场,发展文化产品拍卖等中介行业。

(五)实施文化创新推动工程。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一省一网”整合发展工作,探索组建文化发展集团公司;二是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完善国有文化企业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创新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方式和监管模式。加大对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与扶持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三是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举办好中日韩现代美术交流展、长三角地区顾锡东越剧大赛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组织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参加各类文化展会,扶持对外重点文化交流活动,鼓励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四是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培育县域重点网络内容生产和服务企业,打造“微嘉善”政务微博体系,加强和改进互联网宣传管理,强化对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引导和管理,加强网络管理机构和网络发言人、网评员队伍、网络志愿者队伍建设。

文化强县 篇5

情况调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对于提高居民素质、提升区域文化品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日前,我们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基层文化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

一、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隅,面积3282.73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69个村、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4万多人。宁强书画作品在我国艺术品领域独树一帜,曾一度在该领域产生了“宁强现象”,因此,宁强县也被冠以“书画之乡”的美誉。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目前,我县已建成县级文化馆1个,占地4000平方米;县级图书馆1个,藏书1万多册;县级博物馆1个,有11个展厅,展品约3000余件;县新华书店1个。

1、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初具规模。我县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自2007年启动以来,截止目前,已建成48个农家书屋(含天津市援建的10个农家书屋),总投资96万多元,分布于21个乡镇,其中汉源镇和燕子砭镇数量最多(分别为6个和5个),已建农家书屋占总任务的18%,受益群众达5.78万人。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取得了可喜成绩。调研中了解到,目前,全县已建成县、乡(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已建成1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汉源镇、高寨子镇、大安镇等6个乡镇共享工程服务点、汉源镇七里坝村、亢家洞村、高寨子镇韩家坝村、肖家坝村、大安镇泗水铺村、桑树湾村等67个村级共享工程服务点,约占总任务的25%,覆盖面达18万人,总投资131.5万多元。根据县文化旅游局的部署,今年我县将加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再建100个共享工程服务点。

3、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显著。截止目前,全县26个乡镇,已建成汉源镇、大安镇、代家坝镇等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汉源镇羌州路社区、钟鼓楼社区、高寨子镇张家坪村、大安镇新民村等32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总投资315.2万多元。今年,在建乡镇综合文化站项目2个,投资48万多元。已建和在建乡镇文化站达总任务的50%,村级文化活动室达总任务的12%。乡镇综合文化站(室)覆盖15个乡镇及6个社区居委会,约使17万群众受益,它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和好评,已成为农村最具集聚力的文化中心和生活中心。

4、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村广播室在对农村宣传、信息传递和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其他任何媒体无法替代的重要支农手段和途

径。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自1998年实施以来,到2009年底,共计完成260个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完成村广播室建设工程95 个,解决了1.6万多户边远山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2010年4月,新一轮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在全县开始实施,工程建设任务总数733个,将解决1.9万余户边远山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问题。截止目前,已完成了24个乡镇 660个工程建设任务,发放安装设备16490套(户),占总任务的 90%;完成了88个行政村广播室建设工程,广坪镇、青木川镇的行政村全部完成了广播室建设。预计2010年9月初,我县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将全面完成。到2010年9月底,我县“村村通”工程建成总数达993个,受益农户达3.5万余户。20户以下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也已列入“十二五”建设规划,下一步将继续实施。

5、灾后重建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情况。①羌族文化博物馆项目。该项目属于灾后重建中央基金项目,建设性质为异地恢复重建,建设内容为羌博馆主体建筑5034平方米及羌碉、小广场等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2550万元,中央灾后重建基金投资2500万元。截止目前,羌族文化博物馆2栋展览楼、1栋报告厅、1栋办公楼主体框架已完工,羌碉正在进行第九层观景平台施工,约完成总工程量的85%,预计在2010年底竣工。②羌族文化博物园项目。县委、县政府紧抓宁强县被国家文化部列为首批“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历史机遇,为促进羌文化保护工作,由县文化旅游局负责实施羌族文化博物园项目。羌博园选址于县城东山观,总占地规划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约为22500平方米,文化广场及室外展示中心约10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羌族博物馆3500平方米(展示中心,收藏中心)、民族文化教研中心3500平方米,民族村7500平方米、风情街3000平方米及观众服务管理及接待中心5000平方米。宁强羌族博物园将建成为陕西省唯一民族特质、唯一羌族博物馆,项目建设规模拟为国家二级、中型现代综合性的羌族博览园。总投资为1.0068亿元。资金来源于国家灾后重建中央基金(羌族文化博物馆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招商引资。目前,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羌博园项目总体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正在积极筹措资金。

6、全县体育设施建设情况。我县体育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二个方面:一是乡镇体育基础设施,主要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该项工程自2008年实施以来,截至目前,共计实施了41个农民健身工程建设项目,占总任务的15%,每个项目投资为6万元,其中中省市投资3万元。包括1个篮球场和2个乒乓球台,共计占地约600平方米。二是县城体育场馆建设。县体育场馆位于县城东门河坝,占地120亩,总建筑面积40000㎡,建筑总投资75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270万元,自筹3000万元。建设项目为一个体育馆,计划投资4300万元,建筑面积9000㎡,设观众座位约2800个,馆内设置室内篮球场、会议室、运动员休息室、观众休息室、医务室、药检室、物资储备室、生活救助站、灾民安置站、医疗救助站、志愿者工作站、应急宣传站、指挥室、消防控制室、记者站、裁判员室、办公室、贵宾室(厅)、储藏室、空调机房、检录厅、卫生间、淋浴更衣室等;一个400m标准塑胶田径场,内设人工草坪足球场;4个标准塑胶篮球场;1个塑胶网球场;一个塑胶排球场;4个塑胶羽毛球场;5个塑胶乒乓球场;1个儿童游乐场;1个中老年活动场;1个全民健身场;1座游泳馆。以上项目已于2009年3月开始建设,到今年9月底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县上将于今年10月份举办的“宁强县第九届全民运动会”届时将在新建成的县体育馆进行。

(二)文化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文化系统在职人员65人,局机关19人,县宣传文化中心30人,乡镇文化专干1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的60%以上,已初步形成了层次合理、门类齐全、布局均衡的人才队伍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共有遍布城乡的业余文艺团队9个,其中文学社6家,文艺协会3家。全县加入中、省、市各类文化文艺专业协会会员共计122人,涵盖国家文联专业协会8大类。全县文化艺术出版个人作品20余部,主要类别为文学、美术、音乐;发表个人作品约3000余篇,主要发表于中、省、市、县各类报纸、杂志、专业刊物。

(三)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全县特色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主要有傩艺傩舞、宁强山歌、社火、采莲船、舞狮、秧歌、腰鼓等;民间传承艺人众多。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调研中发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一些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成为当地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传播的主阵地,发挥着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作用。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广场的兴建,一支支有着较高艺术水准的群众文化艺术团队,常年活跃在全县各主要街道、广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成为我县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三是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给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注入了强大活力,对基层文化的普及与提高起着示范、导向作用。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我县已成立县非遗中心,设在县宣传文化中心。2009年,完成了全县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根据普查我县非遗保护普查目录共有7类8项,分别为麻辣鸡、根面角、彩莲船、祭灶神、民间陶艺烧制、大安端公、宁强民歌、羌绣。

(五)推进羌文化保护工作

2008年11月,我县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9年,羌文化保护工作全面启动,挖掘和传承发展羌文化工作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效果。调研中了解到,我县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成立了宁强县羌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宁强县羌文化研究会,收集整理了我县羌族文化遗迹相关资料,并编辑出版《宁强羌文化研究》刊物;收购了一批极具羌文化特征的民俗文物物件5000余件,其中民间收藏4000余件。二是印发了《宁强县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了各部门承担的羌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事项任务;到四川招聘了羌族大学生来我县就业,充实了羌族演艺人员。三是邀请同济大学陕西土木建筑设计公司和江油古建园林研究所对羌文化保护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并已实施建设,西城门楼恢复工程已完工;羌族文化博物园项目主体建筑羌博馆项目已开工建设。四是为加大我县羌文化的对外交流,提升宁强羌文化的知名度,分别于09年4月和8月召开了首届宁强羌文化研讨会和川陕羌文化研讨会。专家经过讨论认可了宁强县为氐羌故里遗址区域,取得了圆满成功。五是加强宣传,编排了羌族锅庄舞,组织社区群众跳羌舞唱羌歌,推出了最具羌文化代表性的傩戏。

二、当前我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当前,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基层普遍存在。乡镇政府没有把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人员工资除外)纳入财政预算,甚至有些经济欠发达乡镇对文化建设基本无投入,致使文化工作举步维艰。其原因,一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尽管基层党委、政府在认识上对文化建设很重视,但因为财力薄弱,无力投入;二是由于基层领导同志重经济工作轻文化建设观念的影响,尽管财政状

况较好,但不愿投入;三是由于缺乏考核评价机制,基层文化建设目标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对县及乡镇文化建设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制约措施。

2、乡镇、农村两级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滞后。从乡镇来看,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开展科技讲座、扫盲教育、法制宣传、文艺辅导、文艺汇演、游戏娱乐以及农民学习文化、学习科学的课堂,也是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致富的重要阵地,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情况是,全县26个乡镇,只有11个乡镇设立了文化站,并且大多远离居民区,既缺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所必需的设施和场所,又不方便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消费,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即使那些有独立场所的文化站,其设施、设备以及投入等也与综合文化站的要求相差很远。面对这种现实,各乡镇文化站和基层文化工作者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克服重重困难,利用现有条件积极开展工作,在共享工程建设、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群众文化活动、农村群文辅导、参与县里大型文化活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较好的推动了农村文化工作的发展。但由于文化设施的制约,他们所开展的工作也还是非常有限的。从农村来看,一是由于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数量较少(全县269个行政村,紧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32个),二是由于缺少设施和内容以及缺乏管理(不能按规定对群众开放等),因此在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农业、卫生、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以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面产生了影响。

3.基层文化工作队伍薄弱,工作不专一。一方面,从目前来看,全县26个乡镇仅有16名文化专干,这些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平时大部分时间被抽调到其他岗位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真正用在文化工作上的精力很少,文化工作无规划、无目标。另一方面,在文化站长选人用人上缺乏针对性,造成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整体学历较低,业务技能较差;再加上由于基层文化工作条件简陋、设施严重不足、设备陈旧落后、运行经费短缺,有些同志从事文化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基层文化工作、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投资主体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目前,我县基层文化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主要是依靠中省补助资金和政府的有限投入,社会力量投资还处于空白,多元、稳定的投入机制还未形成。一条腿走路的现象致使羌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三、关于我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明确提出:“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为全面推进我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努力开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2010年第8期《党建》杂志)一文中指出“要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形成覆盖到位、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和工作网络。要推动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向基层、农村倾斜,扩大覆盖、消除盲点,努力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中心的目标。”。根据这一指示和中办发〔2007〕21号文件要求,我县急需出台

一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规划。建议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发改、财政、建设、教育、民政、文化、体育、广电等部门协作,各乡镇政府配合,对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从改善基层文化设施入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动全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在各乡镇都有一些闲置房屋,它们主要是一些垂直部门设在乡镇的站、所取消后腾出来的,如果将这些房屋进行适当改造、装修,将其建设成综合文化站,既节约了资金,减轻了乡镇负担,又解决了乡镇文化站设施不足的问题。对于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可以根据情况新建文化站。力争到2015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每个村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目标,覆盖全县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

2.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确保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积极探索建立以乡镇为主、县乡适当补助的政府投入保障体制,县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的建设,由县文化旅游局负责监督资金利用情况;县级财政根据市里的补助,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其他资金由乡镇财政资金解决。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支持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经济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作用,形成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文化强县 篇6

友谊县位于三江平原腹地,隶属于双鸭山市,幅员面积1,872平方公里,人口13万,耕地面积160万亩。2007年以来,友谊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特别是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结合实际确定了“打造五个平台”工作思路,通过狠抓落实,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四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工业增加值两年翻一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两年翻两番。先后荣获了全国“平安县”、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县、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省“最具活力县”、“无毒县”、经济发展法制环境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一、打造项目建设平台,实现了高效发展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龙头”。2007年以来,共新上招商引资项目57项,累计到位资金60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23项。先后成功引进了国家电网集团、韩国希杰集团2家世界500强企业,北大荒集团、广西洋埔南华集团、九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3家国内500强企业。其中,九鼎酵母、南华糖业生产规模分别居全省同行业第二位和第三位。同时建成了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6家。在项目建设的拉动下,友谊地区经济呈现出持续跨越增长势头。

二、打造县场共建平台,实现了统筹发展

结合县、场分设的特殊体制,采取了机制联建、资源共享、项目联上、环境共创等有效措施,开创了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合作引进了总投资4.1亿元的30万吨稻谷综合加工,总投资1.9亿元的北大荒牛业屠宰加工等大项目21个,实现到位资金18亿元。县、场共同投资2.63亿元,完成了37条267.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在双鸭山市率先实现通乡公路全覆盖。拆除泥草房2,118户,总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省级新农村试点、示范村5个。

三、打造文化产业平台,实现了协调发展

依托“五地文化”资源优势,实施了文化旅游名县战略。累计新上文化旅游项目12项,共完成投资6.12亿元。重点建设了“一村”即:总投资5.5亿元,一期工程5,000万元的中国知青第一村;“二馆”,即:总投资6,000余万元的生态文体中心和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友谊博物馆;“三园”,即:总投资10亿元的农机博览园,总投资5,000万元的挹娄文化风情园和总投资1,200万元的美兰庄农业生态观光园。此外,县场共建了满族风情园、华瑞园、水韵居等观光小区。加强了友谊历史文化研究及宣传,友谊特色文化分别在央视多个栏目得到重点宣传。

四、打造优良民生平台,实现了和谐发展

推进了“蓝天碧水”工程。实施了总投资6,8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总投资3,000万元的万吨水处理厂,总投资2,300万元的垃圾处理厂,和总投资1,500万元的挹娄大街等一批城镇基础建设工程,城镇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实施了总投资4,500万元新高中和总投资3,600万元的新医院建设工程,优化了全县教育和医疗环境。投资1.93亿元,完成了6处,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新型农村住宅小区建设,改善了2,796户居民的住房条件。社会矛盾得到较好处理,友谊县连续多年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信访工作连续四年获得市级目标考核优胜单位。

五、打造工作保障平台,实现了更好更快发展

推进了干部公选制和事业编制人员逢进必考制,使一批优秀干部和人才脱颖而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实行了县级领导包项目制度,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机构,工作进展情况月督查、月通报,有力促进了全县重点工作落实。深化了重点工作效能监察,组织纪检、人事、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对全部重点工程进行了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全程监察,在保证推进的同时,杜绝了工程建设中的不廉洁行为。对到企业进行勒、拿、卡、要等行为,坚持做到从严查处,涉及中省直单位的,实行向其上级部门报告制度,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

发挥特色优势实现富民强县 篇7

焦作素有“怀药之乡”的美誉, 而温县以种植怀药之首的怀山药而闻名。为此, 温县科技局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优势, 结合“怀药之乡”的地域特色, 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进怀药产业的快速发展。2008年温县“四大怀药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被列为河南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2009年被列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来。2010年全县以怀药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建成了在全国影响很大的西南冷村怀药交易市场。目前, 该县有21家怀药生产加工销售龙头企业、36家怀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500余个农民联合加工体。年加工销售怀药产品25000吨, 其中出口8000吨, 总产值达3.5亿元, 开发生产的产品达11大类50多个品种, 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7月份, 该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的中期评估验收。

温县是农业大县, 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特别是所产的小麦以色泽好, 产量大, 成穗率高, 出粉率高, 抗病性能强而著称。同时, 温麦种子品牌近年来也在全国叫响。温县农科种业、平安种业等农业科研单位先后培育出11个小麦品种, 小麦种子基地在2010年发展到28万亩, 种子外销总量达6万吨。“十一五”期间, 该县承担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取得显著成绩。五年来, 在全县建设百、千、万亩连片高产示范田, 其中万亩示范方1个, 千亩示范方2个, 百亩示范方8个。50亩超高产攻关田小麦平均亩产700千克, 夏玉米平均亩产850千克;1万亩小麦核心试验区平均亩产620千克以上, 比“十五”亩均增产20千克以上;5000亩夏玉米核心试验区平均亩产700千克以上, 比“十五”亩均增产25千克以上, 一年两熟平均单产达1320千克以上;20万亩小麦示范区平均亩产560千克以上, 10万亩夏玉米示范区平均亩产620千克以上, 年平均单产达1180千克以上, 比“十五”亩均分别增产25千克以上。

温县科技局不仅积极实施重点项目工程, 还注重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 全县共鉴定省级科技成果14项, 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到2010年底, 建成了河南省生物调味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特别是以温县农科所为依托, 建立的焦作市四大怀药栽培和品质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出的铁棍山药1号、2号等10多个苗头新品系, 为怀药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了种质资源。

发展生态农业是温县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该县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 探索出了“猪—沼—粮”、“秸秆—牛—沼—粮”、“林—禽”等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先后制定无公害农产品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23个, 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11个, 通过一体化认证产品5个、绿色食品认证16个, 建成小麦标准化种子基地10万亩、怀药标准化生产基地6万亩, 不断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为活跃农村经济, 温县创新体制机制。目前, 在全县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302家, 其中种植类127家、养殖类87家, 入社成员7862户, 辐射带动农户3.2万户。建立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11个, 流转土地3.18万亩, 促进了土地向种养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中, 培育出“国盛蔬菜”、“众诚蔬菜”、“平安种业”等土地流转典型。

为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网络, 突破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温县科技局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开始“百乡千村科技直达工程”。建立乡镇农业服务中心10个、科技示范场3个、科技示范基地10个, 在全县选择156个行政村作为科技宣传和服务的联系点, 完善了科技服务网络, 形成了“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 把科学技术知识直接送到千家万户, 让全县农民普遍感受科技直达工程的实惠。

通过国家富民强县项目的实施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带动, 以及地方特色产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真正的富民强县势必会在科技的助推下得以实现。

“百强县”升级 篇8

为了客观衡量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这就是每年一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

从2000年评选开始,“百强县”就调动了全国县市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尽管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百强县”的头衔是一个县(市)实力最好的证明,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加入“百强”成为诸多县市发展目标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2007年国家统计局悄然取消百强县评比,改由非官方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与发布全国百强县名单,但并未影响到各地对“百强县”的关注度。

据了解,本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序变化比较大,老牌百强县出现分化,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发展相对较慢,退出百强县的行列。此次共有8个百强县(市)新入围,包括山东省的博兴县。

新兴全国百强县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江苏省百强县由苏南向苏北“北上”,山东省百强县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进”;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已有16個全国百强县。全国百强县的格局正在改变。

从百强县的发展过程来看,百强县格局的变化对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靠工业起家的传统百强县要素资源的强约束性、环境容量的饱和性已基本显现出来,特别是2006年的太湖水污染事件给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县域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该年的百强县名单一度停止发布。如何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百强县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命题。

目前,大多数百强县的产业结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经济类型单一、产业层次偏低、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二是与国内大中型发达城市以及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因此,百强县要保持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进行城乡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在公布百强县名单的同时,发布了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分析,报告对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百强县进行了对比。其分析认为,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

对此,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刘福刚的解释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此次将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是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有效补充和科学评价。

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类型看,百强县正逐渐走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依靠资源拉动的百强县,从长远看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逐渐减弱,经济缺乏持久的动力。对于区域主导型的百强县,借助港口及临近投资输出国的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对外依赖性太强,经济发展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在百强县的评比与发展中,一种产业发展型的县域经济路子逐渐被认可和推广——县域经济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发展,县域经济日趋成熟,拥有较完整的产业体系,经济整体竞争力较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这种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正在被国内的许多县市接受与实践——县域经济工业化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实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环节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三维设计师心得体会下一篇: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学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