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

2024-06-18

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精选8篇)

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 篇1

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

发布者:方瑜 发布时间: 2011-12-13 12:12:53

教育的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没有农村的教育现代化,就不会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包括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虽然得到了加强与提高,但是与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新课程的需求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建好信息化平台,为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提供发展空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的硬件装备和软件,就不可能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因此做到了教师人手一机、开通网络,教师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作环境内随时方便地上网,实行无纸化办公,促进教师学习网络知识,才能跟上信息化教育的节奏,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建立校园网的学校均要配置学校办公系统、教师备课系统、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库、计算机应用软件。中小学教师多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交流、学习,实现同地区内城乡学校之间的网络互动教学,即:优秀教师可以不用离开自己的学校,在教授本班学生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教授异地学生,并能有效地解决对异地学生开展班级授课制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也可以实现两地教师之间的网上互动式研讨、分组讨论,开展共同设计。

二、掌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模块,是信息技术水平提高必备的条件

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自己面对的信息设备的基本操作技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利用信息环境去获取、选择、评价所需的信息,存储、加工、展示所获取的信息,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信息社会中生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学习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即中小学教师将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内化为自己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的是,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自身信息素养综合发展的基础上,中小学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高效、富有创造性的学习与交流,并对学生产生信息时代法律、道德等规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这是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的最高境界。

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 篇2

一、了解学生的知识状况, 做到知己知彼, 有的放矢

从不同学校来的学生, 他们的信息技术基础差距很大, 有些学生从小家中有电脑, 一直在接触, 有些学生在假期中进行过电脑方面的培训, 还有些学生是小学三年级时候接触过, 但几乎都只记得开关电脑。针对这种状况, 我采取了做好课前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每节课结束前, 针对下节课要学习的教学内容, 设计好学生问卷选择题, 让他们来答题。这样通过设计的答案统计, 在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一定认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会让学生感觉到知识过难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改进现有的教学方式

好的教学方法应该体现在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的兴趣, 本人觉得采用趣味式教学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 比喻法。

在教学中, 适当运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 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讲文件在磁盘中存放时, 我们可以比喻成生活中如何利用书架分门别类放置书籍。再比如:在教授电脑的启动和关闭时, 把显示器比喻成人的眼睛, 把主机比喻成人的活动。那么, 启动过程的先开显示器, 再开主机, 就能形象生动的比喻成早上起床先睁眼, 然后活动。关闭过程的先关闭主机, 再关闭显示器, 就可以比喻成晚上睡觉先干完事情, 再闭眼。

2. 生活法。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 有着鲜明的特点, 即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 明显的时代发展性, 其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所以, 如果从学生经验出发, 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能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表格的制作”一课时, 可以设计成让学生完成一张本班的课程表, 这样同学们兴趣大增。再比如:过节赠贺卡是近年来中学校园里的流行, 生日卡、圣诞卡、新年卡等等名目繁多。这样, 在教“制作作品———图文混排”一课时, 就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制作贺卡, 从而在乐学的氛围中掌握图文混排的要点。

3. 体验法。

在讲授“走进因特网”一课时,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好的网站,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 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再比如:对于“网上购物”这个词, 虽然大部分同学对它不陌生, 却很少有人尝试过。在课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到“淘宝网”、“阿里巴巴”等等这些成熟的网上商城上, 自己亲身体验一下网上购物的魅力。

4. 竞争法。

竞争往往带来动力, 在键盘指法训练中, 可以举行一点竞赛, “看谁打的快”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学得主动, 学得生动。

当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生活趣事、新闻报道、图片或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境, 其鲜明、生动和直观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中。

三、预设目标, 精心安排课堂练习内容

1. 保证练习量, 夯实基础。

课堂面对的是全体学生, 充足的训练量应该是让他们基本上掌握每周一节课的内容, 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提高。那么如何保证一周后所学知识学生还记得?首先, 练习设计要注重数量, 如五年级设置文字格式, 发送给学生一篇文章, 把其中的错别字用红色加下划线寻找出来。其次, 练习设计要注重技巧, 如用直线画出高楼的结构, 用矩形画出建筑物的窗户, 不一定只单用自选图形堆砌, 我教给学生绘图中的对齐和分布方法, 加快了进程, 使枯燥的操作变成神奇的操作, 学生乐于接受挑战, 完成速度快, 质量高。最后, 练习设计也要尽可能地紧凑, 建筑物的制作前一节课已经画过了, 后面一节课, 由我制作范作发送给学生, 节约了不少时间。

2. 设计强化练习, 突破重难点。

对学生难以掌握的技术, 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设计能够突破重点的练习。对较难的课分两课时完成, 例如《让介绍生动有趣》中动画顺序的设置, 顺序搞错了, 简单几个比较容易设置, 但是设置的对象较多时, 学生难找到, 所以多安排了一节课, 把26个英文字母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排列。设置自定义动画时, 全选和部分选择是个难点, 综合运用, 突破难点。

3. 补充课外练习, 提高学生程度。

本套教材用了几年, 学生送了一批又一批, 感受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逐年提高, 本来一节课教不会的内容, 现在多讲几句学生就觉得烦, “都已经知道了还要讲, 快点快点”, 催我放掉“广播教学”, 所以我尝试在掌握本节课内容后, 在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况下, 尝试增加与本课内容相符的课外练习, 从课堂反应看, 应该有效果。例如PPT中插入flash, 动态效果学生更感兴趣, 安装一个flash小助手软件, 简单快速了解一个软件安装, 方便实用。Gif图片也很吸引学生, 插入静态图片和动态图片, 激活课堂。另外, 超级链接在信息技术中是常见的, 让学生学习后, 使PPT的使用层次大大提高, 结合所见所闻, 学以致用, 激发兴趣, 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 篇3

关键词: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4-001-01

一、信息技术协助我朝着“科研型教师”迈进

在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生存、学习、工作条件的今天,信息技术也拓展着我的交流与研讨的视野。执教后,我的课题的选取与实施、论文的撰写、教辅书籍的编撰等等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平台。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我与跨地区、跨学校的同行们进行交流与研讨,从更广的视角和更大的范围分析我的困惑和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良好的、合理的专业建构;同时,同行之间的持续交流与合作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我又通过光盘、网络观摩优秀案例资源等方式,借鉴其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利用教师博客群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成为推进我专业发展的动力系统。

二、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师角色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有效性,最终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如今,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而角色变化又是教师核心职业素养转变和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要适应信息化环境,由传统的“单面手”转变为“多面手”,使我在从教中感受到基于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教学中的教师的角色的转变。

1. 从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资源的共享者。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教学资源分布控制权角度说,师生间的信息资源由 “不对称”走向“对称”。教师的权威被分散和削弱。所以,教师要从教育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教育资源的共享者;同时,也要成为信息资源的咨询者、使用者和提供者。

2.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会被打破。从教学模式角度说,教师要采取民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所以,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学习的指导者,从当教师转变为当教学活动中的首席。

3. 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从研究合作和反思提升的角度说,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要由传统教学的“实践者”、“一言堂”的讲师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这既要求教师具有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要求教师学会将传统的能力素养与信息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方法融会贯通。所以,现在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与传统的相比,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不同。

4. 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说,教师应该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高的学习者;这也符合“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的理念”。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学习,常常是培训班式的,专家讲座式的,观摩考察式的,因而也是被动式的。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的时空界限,人网、天网、地网与其它教育资源的整合,为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无限的空间和平台。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相整合,提高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流,提高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必要的网络远程教师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方便又有效的途径,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成长为“科研型的教师”

虽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我们的教学具备了十分先进适用的辅助手段,但仅把计算机、电视等个别手段当做教学的补充,或仅在某个知识点上使用一下多媒体课件,并不是根本目的。

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更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例如江西省网络远程教师培训有方式灵活、互动性强的特点。采用公共课模块学习、专业课模块学习等学习方法和模式,实施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习并使其内化。建立起培训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助共进的合作伙伴关系。又如,英特尔未来培训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种比较好的培训模式,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力度。与传统的、以技术为主的培训不同,英特尔未来教育将目标定位在帮助教师从初步应用阶段向初步整合阶段过渡,帮助教师在案例学习中了解和感受新的学习理念,掌握一些技术应用的方法,逐渐获得应用技术的自信。参加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教师不仅学会了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而且还建立了教师本人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交流和学习的观念。

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 篇4

一、研究背景

以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相结合的网络技术,充斥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正在悄然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作及学习方式。“地球村”的形成,改变着人类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新型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已来临。提高个体、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不仅是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个体乃至整个民族能否真正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必将给现行的教育体制带来一定的冲击,网络教育也必将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信息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会利用信息,成为个人生存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学生学习这个社会的指导者、帮助者、启发者,从某种程度来说,教师信息技术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而学生正是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建设者。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成为各国的强国大计。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已成为迫在眉睫之事。

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群体的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指导教学能力不一。个体的发展并不能代表群体的素质,而群体素质高低将决定个体的发展。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素质,使之能够与这个时代接轨、与社会挂钩,构建了一个坚持终身学习的平台,使之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大批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全面发展、有创新能力、极具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

二、研究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从空间维度看,社会信息化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少数几个人的事,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时间维度看,社会变迁的速度不断加快,教育已不能被动地适应当前的社会需求,必须把当前需要与未来发展需求相统一,为未来的社会培养新人,才能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它就要求教师这个群体也必须有高素质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能力,使个体的发展不在凌架于群体之上,让群体共同进步,向前发展,跟上时代的脉膊,走在时代的前列,与时共进,以自身的魅力改变学生,以自身的价值感染学生,通过研究使教师群体有一种坚持终身学习的平台,不断进步,不断前进。

三、研究目标与理论假说

研究目标:课题研究的并非信息技术本身,而是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实现教育平等、公平,为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促进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为其日后的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石。同时也培养研究者的开发创新能力,为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提供一般性规律或经验,为兄弟校及牡丹江市现代化教育技术提供一定的借鉴。

理论假设: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开展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平台,提供资源与开发资源,优化教学,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不仅能提高各学科的教学质量,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四、实验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有着多个未知量,可能某个量就会改变实验的最终结果。将其为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就是教师个体。因变量:就是通过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素质的过程。

因为研究是在学校自然状态下开展的,故而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注意几点:

1、配合学校各项工作开展,做到活动不冲突。

2、活动期间,要求教师全员,做到有学习笔记,有教案,有成效。

3、每期活动结束后,要求有阶段性验收。

五、实验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目标,体现我校“人文关怀为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进一步促进我校教师现代化教育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使每一位教师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校本培训的开展。确定下面几方面内容。

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培训地点:微机室或电教室

培训时间:(东校区)每双周星期五第八节

(西校区)每双周星期三第八节

培训对象:牡六中全体教师(50周岁以上教师自愿)

培训方法:

采用主题讲座、疑难解惑、互帮互学、边学边练、上机操作的方法。

主题讲座、疑难解惑:是指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对某些问题进行讲座,讲解。

互帮互学:是指教师间,至少本学科的教师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边学边练、上机操作:是指要上机实践操练。

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每次培训要求有教案,有计划。每阶段要求有验收。

㈡、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1、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努力做好教学设计。做到细化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和建构知识技能。但是必须选择适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容来开展研究。

2、精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教学设计专家克拉克指出:“能引起教育质量变化的是使用媒体的方法――软件的设计,而不是媒体本身。”因此必须十分重视课件的制作。应努力做到:创设情境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为学生的协作交流提供条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功能,为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带来方便。另外学校应在教师个人制作课件的基础上创建共享性的教学资源库。

3、构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评价机制。过程评价是结果评价的基础,及时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有利于通过不断的矫正来提高研究水平。着重探讨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两个方面。评价标准以电教实验课评价表为基础来进行;评价手段以书面测试、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来开展。

4、构建合理的培训机制与良好的教师共同交流合作学习机制。做到培训有计划、有方案、有目标、有教案、有组织、有意义、有试题,达到教师群体信息素养共同进步的目标,既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互帮互助,交流合作,带动学生学习机制。

㈢、运用网络加快学习进程

1、充分利用网络这个便利的学习工具,加快自体学习进程。网络是方便、快捷学习的最佳途径,通过培训、交流学习,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价值所在。形成教师群体的高兴致学习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

2、利用校网络办公系统,培养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网络办公系统,养成教师很好运用网络的习惯和方法。强化教师运用网络办公的生活节奏和技能。以QQ为代表的网络聊天系统,加深教师间的情感交流,是相互学习了解的最佳途径,是同一局域网内文件交流最迅速的方法。BBS的运用和博客网站的建立都将在很大程序上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

㈣、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学校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及电教室是培养和提高教师计算机技能、水平的主要场所。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增加上机时间,力求在运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增强教师间相互交流合作.能力,力求形成教师队伍信息技术技能整体提升的目的;四是教师操作多媒体设备的技能提高;五是专业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多学习、多交流,力求百尺竿头,更近一步。业务更精进,素质更提升。

六、实验步骤

实验过程将从以下几个阶段开展:

㈠、实验研究制定阶段。

在此阶段,主要分二步进步:

第一步:教师摸底调查阶段。

方法:问卷调查与信息反馈

目标:得出现代教师最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技能。以及日后的教育的模式。

时间:1-2周第二步:实验制定阶段

方法:集体讨论

目标:制定出最符合校实际情况与体现时代气息的研究策略

时间:2周㈡、教师培训、学习阶段

分二方面进行:

第一方面:与上级主管部门积极沟通,组织全校教师参加省、市举行的信息技术过关验收考试和培训工作。通过考试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培训,使更多的教师信息技术有所提高,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

第二方面:自力更生,自我培训。通过与学校的商议,规定统一时间开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人员定为50周岁以下教师全体,力求使每一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有所提高,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校本培训的开展。

培训方法:采用主题讲座、疑难解惑、互帮互学、边学边练、上机操作的方法。

主题讲座、疑难解惑:是指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对某些问题进行讲座,讲解。

互帮互学:是指教师间,至少本学科的教师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边学边练、上机操作:是指要上机实践操练。

培训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入难,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从基础知识到流行软件应用含括在内。

学习场所及形式:办公室、电子备课室、BBS、E-mail、微机室、校办公系统、群聊天室等。

时间:一年

㈢、成果展示阶段

通过一年的自我学习和提高过程,每位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可以初见成效。

1、课件制作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重要的组成环节之一,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外在信息。课件制作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出一位教师信息素质的高低,好的课件应能做到:创设情境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为学生的协作交流提供条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超文本功能,为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带来方便。

通过自我学习前后所作课件对比,初见成效。

积极参加省、市、校举行的课件制作评比,进一步提高教师制作水平与激发学习热情。

2、经验交流:定期举行的经验交流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与形式。可以将某一阶段某一事件的心得与体会打印出来,形成电子稿件,做为经验交流材料,促进全体共同进步。

积极参加省、市、校举行的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意识与能力。

3、学科教学方面:现代教育下,教师的角色发生的重大转变,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比如呈现方式的转变由单一型到多元化等。信息技术的提高也带动着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积极参加省、市、校举行的各类竞赛,运用信息技术强化教学过程。

时间:11个月

㈣、成果验收阶段

1、形成共享型资源库,包括各类流行软件及其配套教程,论文集,素材集,课件集等;

2、构建校网站及其网页制作,包括具有有学科特色的学科网站制作;

3、光荣榜,包括教师的获奖信息及其证书。

时间:一年

七、条件保障

1、严格执行课题组活动计划。平时坚持每月二次课题组集体活动,组织理论学习心得交流,对疑难问题的研讨和各种策略的探讨。每学期每门学科至少举行一次多媒体教学研讨课,每人每年一篇质量较高的论文等。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

2、严抓培训机制建设。坚持每学期中至少有一、二项信息培训具体项目,及时把流行的信息、技能传递给全体教师。达到整体信息素养提高的目的。每次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有总结、有教案、有组织。

3、成立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技术应用研究小组。学校给予必要的经费保证,配置必需器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认真学习掌握相关技术,争取第四年出成果。建设并开发出最具学校学科特色的资源。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篇5

信息技术和电脑网络已经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课程整合必将发挥最大的潜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做到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应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让教师必须有比较高的信息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呢?联系我校两年来开展的有关教师信息素养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学校行为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策略与方法:利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首先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然后以此影响学生。所以,在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都应该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名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方法和策略。

1、应根据各校教师的信息能力的现状,制定合适的培训内容是最基础而实用的知识。使教师们学即有所得,特别是消除老师们因“不会用”“不敢用”而产生的焦虑感。

培训的内容包括:

(1)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中应用基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校园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

(3)初步掌握最流行的软件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软件等。

(4)掌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基本使用。

这些内容应用性操作性强,又有一定的梯度,做到了适应性层次和发展性层次的结合。

2、在培训方法和考核策略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利用活动促进的方法,结合培训目标,布置具体任务,把考核与培训结合起来;根据根据教师水平,分层次开展培训。另外,经常进行作品展示等交流形式,形式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自学

我校已经在教师培训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要使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自觉行为,把提高、学习做为工作的一部分。

因此,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计划,是教师自觉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质的良好开端。这里强调是长期的学习计划,不是为了一次的公开课,一次的比赛,一次的评比。例如,开展CAI,教学课件的制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公开课,应付评比,在临期急急忙忙地凑出个课件来,只是就课论课,事先没有准备,课后没有总结,公开课过后,什么都丢向脑后,没有什么有益的东西留下,更谈不上培养技能,提高素质了。反之,如果我们确立目标制订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则结果就大不一样。

教和学都是长期的行为,一种素质和技能的养成也需要长期和细致的劳动和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制订学习的计划,确立各阶段的目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有可能得心应手。

所以,我们鼓励教师利用我们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以及丰富的资源库,自学计算机知识,并适时地开展一些学习讲座,为教师们的自学指引方向。

(三)在“课程整合”中提高信息素养。

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与教育观念更新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有些人在这方面走过弯路,把信息技术单纯地理解为课件制作或是多媒体演示。我们要避免走进这个误区,要把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的重心放到探索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上。我们拟从以下三个环节、两种课型,以及四种教学模式上促进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1、三个环节是指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树立整体优化的观念,首先,在教学设计、电子教案的编写方面,其次,在教学软件的选择、使用、设计、编制、和评价方法上,再次,在课堂实施方面都要有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思想。

2、通过两种课型,一种是使用多媒体的课型,二是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型,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探索四种教学模式:第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第二种,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第三种,基干协作的学习模式;第四种,基干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优化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教学系统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中,多了一个要素——“教学媒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这四个要素不是孤立地、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因此,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应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

(四)在教育科研中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普及发展,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不但在教学方式上,而且在教研方式、办公方式上,也开始产生革命性的变化。各地教育网络建设和资源开发,使教研信息化、办公自动化,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在教育科研中,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尤其显得重要,享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使我们的教育科研始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五)在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考核中加入信息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大多数学校会对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考核评价,但往往只是考核教师的实际操作运用能力,很少有教师的信息意识方面的内容,这对教师信息意识的培养很不利。在以后的考核评价过程中,应当将教师信息意识及对信息化的理解和态度作为考核内容,这样就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

在做了大量一系列工作后,我们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信息素养对教师的重要性,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上的阻力作用,我们认识到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则符合了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要求。它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容量大、视听效果好、交互能力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广大教师所青睐。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中,更是显出了它的优越性:

一、有利于愉快的学习氛围的创建

教育研究心理学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熊老师在教学《丑小鸭》时,当进行到巩固本课所学的生字新词一环节时,则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学生读正确了词语之后,把点击词语后出现的相应的图片顺水推舟地说是奖给读得好的同学的。或是用上了“它来和你见面了”等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话来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为了能够见到那些图片或得到老师的奖励,纷纷举起了小手,力争一展风采,课堂的气氛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学生被生动的画面和老师的话语深深地吸引了,以致“激情涌动,欲罢不能。

二、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培养

创新意识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需具备的重要的能力素质。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特定的教学环境的支持,而多媒体的超文本的特征正好为这种能力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最理想的环境。众所周知,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这些知识库和资源库都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这样就为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三、“以人为本化”得以体现

学习化意味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构建一种“以人的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样式。这一新样式,以人的学习为本作为价值的取向,旨在实现从过去仅仅重“教”到现代同时注重“学”的转换,基于信息技术与学生主动学习的新方式为核心,并辅之以为其服务的教师教授新方式、教育内容呈现新方式、学习经验组织新方式,以及师生教学互动新方式,进而形成有机整体

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 篇6

周平儒

(四川省平昌中学教科室四川平昌636400)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316,省级,辽宁省鞍山市超然精品教育网站主办,《超然精品教育网》2005年12月发表。】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人类即将步入21世纪的重要时刻,江泽民总书记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指出:“未来教育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我们应当及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已成为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一切领域的基础。教育技术也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并给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今教育的制高点,谁占领了这一制高点,谁就可以处于通览全局、控制大局的主动地位。可以毫无忌讳地断言,在21世纪,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标志,发展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培养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的新型师资队伍,是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是跨世纪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一)课题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义意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它强调学习是外部环境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认知主体对学习的能动作用,提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建构主义更能揭示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更适合于指导教师培训学习。

2、创新学习的理论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性思维和创造实践能力的人才目标所进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它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培训工作需要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认识自我、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

(二)实验假设

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和教学实践研究,学习、开发、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现代教育能力水平,有利于建立一支面向21世纪现代化的教师队伍。

(三)实验变量

自变量:对贫困山区中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

因变量: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断提高。

干扰变量:学校条件、教师素质和其它方面的差异等干扰变量可忽略不计。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当前,信息技术(ICT)整合于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而教师培训是信息技术整合于教育的瓶颈问题。由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产生的教育内容、方式、学校内涵、教师作用等方面的变化,必然给各国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目前看来,现代教育观念和教学技术素养恰恰是教师比较薄弱的。如何有效地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促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地、有机地、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这是当前必须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素养的内涵也随着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教育推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也是在此教育观念下衍生出来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宰,教学媒体、教学模式、教学设计都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张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统一,这既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又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而且主张使用现代教育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建构认知环境,使他们通过探索和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改变过去单纯、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素质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而且对其教育技术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四、课题的设计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论述、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和江泽民主席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论述为指针,以“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素质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的思想和终身教育的思想为依据,使全校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培训,建立起新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科研能力。

(一)研究目标

我们在确定培训目标上着重把握“一个原则、两个层面、四个能力”。

一个原则,就是相关性原则。所谓的相关性是指在确定目标时要有的放矢,要注意21世纪的人才要求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信息素质。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内容。因此,与之相关联的教师所要具备最基本的信息素质必须包括信息观念、信息理论和信息能力等。

两个层面:一是普及层面。普及层面的要求是适应性的培训,目的在于适应当前信息教育普及的需要。这种需要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能满足最基本的要求;二是提高层面。提高层面的要求是发展性的培训,目的在于前瞻未来,培养信息教育的学科带头人。这种需要是带有鼓励、导向性,即从教育的发展需要出发,适应未来教育。

四个能力:即在建立的信息意识的前提下,提高教师操作计算机和其他媒体的能力;提高教师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提高教师处理、加工信息和开发CAI软件的编著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设计能力。

探索教师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规律,为教师队伍建设服务,探讨在现行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管理机制的条件下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二)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下,建立起培训活动各要素之间稳定的结构,形成活动流程的基本方式。我们的培养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的支持下,通过“认知一体验一应用—反馈一评价”的良性循环,形成的“理论

学习—技能操作—研究实践”于一体的互动模式。

(三)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是如何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即是一项实践性的应用研究。其任务在于:面向21世纪,从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和未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出发,结合学校目前教师队伍的状况,确定教师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探讨提高教师素质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构建一个掌握信息技术的新型师资培养模式。

(四)研究方法

该实验是一项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人”。所以,我们的研究采用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以自然实验法为主。

(五)研究步骤

整个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基础发展阶段(2002年9月—2003年8月):为全面开展实验作好准备工作,根据研究的需要,确定以专家、教育行政领导、教师三方面人员组成研究队伍,确定在研究中所遵循的在目标制定上,注意21世纪的人才要求与当前教师现状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确定上,注意知识的更新与能力的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培养对象上,注意骨干重点培养与全员普及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培训方式上,注意在岗学习与短期脱产进修相结合的原则的四个原则和研究现代教育理论,专业文化知识,信息技术教育三大内容。积累资料,撰写出高质量的经验总结论文,写出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深化发展阶段(2003年9月一2004年8月):主要任务根据调查的情况和实验目的,从信息技术培训方面全面实施方案,积累资料,分析实验情况。同时要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学校的办学目标结合起来,确立实施“科研兴校”的策略,以发展学校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以教育科研为龙头,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核心;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学校日常教学和研究活动结合起来,只有把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学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形成良性循环;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教师晋升、待遇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因此,树立竞争意识,建立和完善学校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把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教师晋升、待遇结合起来,有利于激活广大教师的竞争欲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竞争能力;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树立创新成果意识结合起来。树立成果意识,把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创新成果意识结合起来,有利于振奋教师的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励教师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撰写高质量的优秀课例、优秀论文、教学设计,开发教学软件,设计评测手段,写出阶段实验总结报告。

分析总结阶段(2004年9月——2005年8月):主要任务是检测实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全面进行鉴定,撰写出高质量的优秀课例,优秀论文、教学设计、经验总结、实验总结报告、实验工作过程报告、设计评测手段、编辑《研究成果汇编》等。

五、课题的研究基础

(一)课题研究

《中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原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的子课题,后来改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课题。该课题于2000年7月结题,通过专家组鉴定,并刊登在由徐崇文、姚仲明、魏耀发主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5月出版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成果<中小学生“学会学习”研究>》一书中的1459页。1999年10月,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

讨会上,实验报告《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在会上发言。同时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将实验报告的摘要编入大会论文集中的136页。《中国电化教育》将实验报告刊登在2000年第4期上。2000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2001年3月,被原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课题组和全国中小学课程导学研究会评为一等奖。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心,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育研究资助金项目《初中英语听、读、说、写整体教学模式》。该课题于2000年7月结题,通过专家组鉴定。2000年9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四川省第二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平昌县“九五”期间科学研究实验课题《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培养学生言语交际能力》和《高中语文活动课实践与探索》。2001年8月,三各课题结题,均通过专家组鉴定。2001年10月,均被巴中市人民政府评为巴中市首届普教教学成果三等奖。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教学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平昌县“十五”期间科学研究实验课题)。研究周期为2000年至2002年。2003年5月,通过专家组鉴定。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知研究》(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该课题于2003年9月结题,结题材料已上报,在鉴定之中。

还有九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校级科研课题在运行之中。

(二)发表论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贫困山区小学艺术师资》(原文共1万字),本文主要介绍四川省平昌中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贫困山区小学艺术师资的探索与实践。发表于《中小学电教》2002年3期。2000年9月18日被巴中地区教委评为二等奖。2001年1月10日经全国中小学电教征文评选委员会专家评审,荣获二等奖。

《中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实践与探索》(原文共6300字),发表于《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2年11期。2000年8月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的全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会暨全国中小学创新学习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交流,同时被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年10月14日被四川省电化教育馆评为三等奖。

《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原文共5010字),发表于《学校思想教育文稿》2002年2期。编入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第二卷)中。2002年8月被中国教育报刊培训中心和人民日报社评为一等奖。

《构建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原文共l万字),发表于《今日巴中》2001年11期。2002年3月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前沿》杂志社,编入中国财经出版的“走进新世纪--《中国世纪坛》下卷(世纪论坛)篇”里。2001年4月27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国首届管理创新暨获奖论文颁奖大会”上交流并获一等奖。2001年10月1日被世界华人交流协会、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评为国际优秀论文。2002年6月10日被中国科技研究中心评为二等奖。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原文共2000字),发表于《四川电教》2001年2期。2001年9月1日被四川省教育厅人事处、师范教育处、四川省教育报刊社评为二等奖。

《加强中师学生电教技能训练培养小学合格电教师资》(原文共3200字),“加强中师学生电教技能训

练培养小学合格电教师资”这篇文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采取比较灵活的措施,坚持开设好《电化教育基础》课,总结出了平昌师范十七年来为了开设好《电化教育基础》课,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做法。使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掌握各类电教媒体的使用操作方法,而且能够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最优的方式选择运用媒体进行教学,真正发挥电教媒体的教学功能与作用。第二部分为建立中师电教技能训练体系,培养小学合格电教育人才,从理论上深刻阐述开设好《电化教育基础》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原文已发表于《中小学电教》1998年第6期。1999年1月被平昌县教委评为优秀电教论文一等奖。1999年3月被巴中地区教委评为优秀电教成果奖。被《中小学电教》2001年12期中的《构建农村师范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整体水平》一文引用。

《构建农村师范艺术教育体系培养贫困山区小学艺术师资》(原文共1.1万字),1999年12月1日被平昌县教委评为一等奖。2000年4月1日被巴中地区教委评为一等奖。2000年7月1日被四川省教科所评为二等奖。

《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原文共5300字),本文从明确办学思想健全科研机制、充实装备设施加强软件建设、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狠抓教学常规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四川省平昌中学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重点中学办学特色的情况。分别发表于陕西《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1期和《中小学电教》2001年7期。2000年9月18日被巴中地区教委评为二等奖。

《构建农村师范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整体水平》(原文共1.5万字),发表于《中小学电教》2001年12期。2001年1月10日经全国中小学电教征文评选委员会专家评审荣获一等奖。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师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原文共1万字),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4期。中国电化教育协会于1999年10月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的“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该论文作为发言材料在会上宣读,同时被中国电化教育协会评为优秀论文,论文内容摘要被载入会议论文集中。2001年8月11日由泰国泰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泰国华教协会、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中国海南省教育学会、泰国华文师范学院、中国湖南省教育学会、香港《当代教育》杂志社、加拿大西门大学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联合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六届国际华文教育论坛暨华人教育家成就颁奖大会”上交流。2001年10月10日中国管理科学院四川分院在重庆举办的“十五期间西部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同时荣获一等奖。2001年10月24日四川省科技经济研究院在成都举办的“中国教育发展学术研讨暨2000全国优秀教育学术成果颁奖会”上交流并获三等奖。2001年12月7日在泰国华文民校协会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山东省教育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东南亚华文教学研讨会”上交流。被《中小学电教》2001年12期中的《构建农村师范教育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学校教育技术整体水平》一文引用。

《中师生学习指导》(原文共16.3万字),《中师生学习指导》一书,共五章。第一章学习原则,讲述了学习规律、学习过程和学习原则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学习能力,讲述了开发认识能力、增强适应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发展创造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三章学习方法,讲述了预习、听课、阅读、作业、复习、笔记、应试、检索、见习和实习等十个方面的内容。第四章学习技巧,讲述了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学习策略,讲述了合理确立目标、精心制订学习计划、科学利用时间、优化学习环境和用脑的艺禾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该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主动获得知识与发展智能,能动地实现与教育目的要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该书由气象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全国发行。2000年2月27日荣获平昌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12月,该书被北京书生之家中小学数字图书馆(http://zx.21dmedia.com/default.jsp)收藏。

(三)课件获奖

课件《苯酚》2000年12月5日分别获巴中市教育委员会二等奖。

课件《巴黎的桥》和《平分已知角》,2001年10月1日分别获中央电化教育馆优秀奖。

课件《The visit to Monkey isiand》、《原子的核外结构的发现》和《地球的运动》2001年6月8日分别获巴中市教育委员会一等奖。

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鸟类的多样性》2001年6月8日分别获巴中市教育委员会二等奖。

(四)实验研究条件

实验经费:由学校承担实验经费2万元。

设备、设施:由学校向实验课题组提供实验所需一切设备、设施及软件资料。

本课题除有一支实力较强的研究队伍夕卜,还建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顾问指导小组和领导小组。我校教学设备齐全、师资队伍整齐,力量强,是一个有生命力的积极上进的教育群体。

本课题已得到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五)实验课题的措施

加强领导,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协调行政、后勤部门的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的保证,经常检查督促课题研究工作。

建立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小组,对主研、协研人员进行分工和落实责任。

建立以知名专家为顾问的指导小组,定期向顾问指导小组汇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定期请专家指导,保证实验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加强实验的管理。由领导小组统一指导,由组长和副组长具体分析,落实各项工作,定期总结、分析情况、进行调查。写出每阶段的工作计划,每期写出工作报告,请领导小组检查工作,并总结经验。

建立工作制度。课题组坚持每周集体教研一次,分头工作的原则,要求实验教师建立研究档案,收好实验记录,每人一期一篇研究小结,每年不少于一篇高质量的实验研究论文。

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

六、课题人员的分工

课题研究将充分发挥的优势,注重相互间密切、有效的配合,实行分工负责制。

杨守智:主要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日常工作,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及督导、协调各部门工作。夏茂林:全面负责课题调控,组织提供资金、人员、时间的保障。

袁发扬、魏心才:课题实施负责人,收集、整理实验资料,参与实验全过程。

郭林、李易难、周平儒:根据学科特点进行课题实验,通过多种方法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 篇7

关键词: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

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1、教育部的要求

2012年3月13日, 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本《规划》的编制重视满足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对信息化的需求、重视调查研究和多方协作, 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 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纷纷出台战略规划和采取重大举措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此, 教育部决定组织制定《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 对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全面部署。

2、党中央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 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 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明确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并用单独一章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 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使教育信息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要求, 要全面贯彻落实好《教育规划纲要》, 必须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而独特的支撑作用。

二、提高高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的建议

1、加强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

要有效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首先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 教师的素质结构中一直忽视甚至缺乏教师的信息素养这一项指标。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各级行政部门及教育工作者的意识尚未到位。

2、以制度的约束为保障

要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 还有制度上的保障。比如, 学校成绩档案系统, 某些学科教师不及时将成绩输入汇总上来, 某部门网页没有及时更新等, 应该追究其责任人的责任, 从而培养让俺们发布信息的素养。建立考核机制, 对在培训中取得合格证书的教师, 以及在网络应用或信息领域取得成绩的教师实行奖励等。此外, 还要建立和完善积极的、有助于信息化推广的相关评价制度。

3、紧密结合学科进行学习和实践

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 乃至工作中的问题, 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 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训练学生的信息技能, 从而达到预期的实验目标。着重抓师德与现代化教育理念更新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 和各科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整合。教师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汇报课和研究课。每学期教师必须上电教展示课。根据各学科自己的特点, 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

4、利用校外优质资源, 实现远程学习信息技术

有许多高校或部分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信息资源库和信息技术培训平台, 其他高校应积极与他们进行联系和合作, 让本校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库和信息技术培训平台, 通过远程学习方式, 获取信息技术知识, 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远程学习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时间、精力制定学习计划, 安排学习进程。教师们还可实现很好的合作, 扩大学习交流的地域范围, 最大限度的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 拉近不同层次高校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有效提高其信息素养。

5、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技能考评和激励机制

在贯彻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基础上, 高校还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制度, 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政策, 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培训尽可能与新教师的上岗、职称评审和职务聘任结合起来。学校各级领导应带头参加培训学习, 起到表率作用, 并制定支持和激励措施, 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公开课、示范课的评比, 支持学科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相关活动等。

6、开展教研活动, 提高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水平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个整体, 它的效果受课件制作、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能力、交互响应、软硬件结合程度等影响, 因此, 在日常的教研活动中设置有关多媒体课件应用交流活动, 让老师们结合教学实际交流心得体会, 探讨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各方面的问题, 对一些共性的难点问题, 可以作为教研项目立项研究,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各专业课程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纳入课程建设项目, 由教研室主任组织人员共同协作攻关, 发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积极为教师和兄弟院校的同行创造交流平台, 共同探讨课件设计、课件制作、完善、使用的心得体会。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抓紧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制作

要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必须有充足的配套软件。由于人们在开展电化教育活动时, 往往注重硬件的投入, 忽略软件的配套问题, 导致设备利用率低或闲置而不能发挥作用。而由计算机公司或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教学软件, 由于不符合教学规律, 不能与各科教材及教学大纲紧密结合, 虽投入很多, 却不能被第一线的教师所接受, 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 应由软件专家, 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及教育技术专家组成一支教学软件的研制开发队伍, 制作出高质、高效、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提供给广大教师使用。学科教师也可利用操作简便的软件开发工具, 针对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 自行开发短小精悍的CAI软件。

8、大力提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长期以来, 在教师队伍中, 科研风气不浓, 一些教师满足于靠积累个人经验采教书。面临新技术的挑战, 仅凭经验来进行教学是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应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率,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研究、探索, 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并通过科研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在信息社会中, 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不断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的素养, 才能使自己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教育的进程, 在教学中营造浓郁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的氛围, 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

教师怎样提高信息技术 篇8

摘要为了能够帮助一线体育教师快速提高专业能力,掌握一定发展途径,笔者对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站、博客、论坛、贴吧、即时聊天软件、音像制品等途径,并提出了几点有关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策略

叶东海[1]认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是指完成社会给予的体育教育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以智力为核心,在掌握教育、体育知识、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从事体育教育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李祥[2]认为:“体育教师应具有全面的业务能力,即: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适宜各种活动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适宜于某种特殊活动范围的专门能力。主要有:运动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其他能力。”龚正伟[3]认为“体育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学内容组织加工能力,体育课的组织管理能力,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身体姿势表达能力,运用图物表达能力),体育科学研究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综上所述,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可以概括为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运动能力,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能力,科研能力,其他能力等。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利用与发展,这使得原本成本很高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工作变得廉价、容易起来了。为此,笔者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旨在与同行们交流。

一、提高专业能力的途径分析

(一)网站

互联网的成功运作使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很小,尽管人隔千里却依然交流如面对面。现如今有很多名人、专家都建立自己私人网站,以呈现自己的思想、观点、研究成果。通过网站我们教师可以找到我们想要了解的理论知识,通过网站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想、成果等与他人交流,因此,网站是我们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新浪体育、搜狐体育、腾讯体育等就有很多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不仅如此,各大教育类网站中也有体育类栏目,还有比较贴近我们一线教师教学的各大体育专业类期刊所办的网站,如优势网、体育人、211体育资源网、新思考体育与健康课程网等。

(二)博客(微博)

博客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一種向外界渲染情绪、表达思想的自由空间,与网站的区别在于有些权限受到限制且多捆绑在一些大网站下,域名也是二级或者三级域名。但其也有一定的优点,那就是申请容易,技术简单,安全性高,且容易形成团队即博客圈。一些体育届的专家也纷纷建立自己的博客,如季浏、汪晓赞、余文森等。

有了博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感兴趣的博客圈形成一个共同兴趣趋向的大团队。我们体育届中比较有名气的就是几个杂志的博客圈,其中《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博客圈》最多,影响力也比较大。还有新思考体育与健康网中的区域博客群组,里面有很多大学教师、专家、学者开辟了个人学术博客。

(三)论坛、贴吧

论坛,是随着网络的兴起而日渐壮大,目前教育类的论坛主要是各大院校、出版社、各大期刊杂志社下所开设的论坛及贴吧,如人教论坛、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论坛、中国体育科技在线、体育教学杂志论坛、体育人社区论坛等,各地区的教育信息网也都设有本区域内的论坛和贴吧。

(四)即时聊天工具

及时聊天工具,目前主流是北京腾讯公司的QQ聊天软件,通过这个工具目前衍生出来各种QQ群,参加到群里老师定期开展主题式讨论、交流,进行相互帮助与提高。体育教育领域中的QQ群主要集中在几个杂志所建的超级群中,因为一个500人的群一年的服务费也要上百元,所以一般都100人的小群。如,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读者QQ群已经发展到4个,共计2000多人。

(五)音像制品

音像制品主要包括光碟、录音、可编辑视频等。这种方式在网络日益壮大的背景下逐渐被淘汰,但部分不发达的地区还是以此为主进行着相关培训和研究。如,全国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设计录像课评比等,其比赛征集的录像课都压缩在几张光盘中进行传播。

二、制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以上分析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发展途径,那么我在分析下在这种背景下是什么阻碍了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通过翻阅相关文献和结合实际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见下图)。

图1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图

(一)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地域辽阔且发展不平衡,依托信息化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需要网络、计算机等硬件作保障。有些地区一所学校就一台电脑,教师的工资都很难保证月月发,你说如何实现网络教研呢?如何通过网络信息化获得自我专业能力发展的知识、信息、思想、理念呢?因此,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决定了专业能力发展的速度快慢。

(二)专业发展意识

专业发展意识是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主动意愿,发展意识强烈,那么其发展的速度就比那些意识低的人要快些。这里设计到了内驱动力的问题,发展意识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动力。这种专业发展意识往往会受到评职、评奖等外界因素影响,关键要看教师成长的环境如何。

(三)自身专业能力水平

教师原有的专业能力水平也是影响其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一些新的能力需要一定的前期能力作为发展基础。比如,教师的科研能力,如果教师以前没有这方面的能力,那么在提高上就非常吃力。因此,根据教师自身的原有专业能力状况进行有针对性提高是非常必要也是必须要做的。

三、利用信息技术途径提高体育教学专业能力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教师专业能力提高

困难什么情况下都会存在,关键看我们如何去面对与解决。为此,我们教师自己要根据所拥有的一切资源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自我专业能力发展有利空间。比如,没有电脑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现在的手机已经逐渐向智能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一个几百元的手机完全可以实现QQ聊天,而且几元的包月费完全可以应付我们的交流需要。

(二)态度的端正是提高的前提

笔者认为做任何事情,如果态度上不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其结果不会很理想,在专业能力发展的问题上也是如此。有些教师自认为目前自己说拥有的能力完全可以应付教育教学了,没有必要去耗精力去提高,所以也就不重视平时能力的提高。其不知,现在的环境变化有多少快,我们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变化有多少快,如果等到师生间的差距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教师有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可能。因此,端正态度对教师能力发展至关重要,不能忽视。

(三)交流与合作是加快教师能力发展速度的催化剂

为什么要说交流与合作是加快教师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呢,因为目前在工作中、研究中都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保证你顺利、有效的完成。如果你只是关上门自己在那里进行研究、进行提高,而不去接触外界的思想、观念,不学会与他人合作,那么你的研究可能只是一个重复性的研究,你的提高也可能是淘汰的、滞后的能力。

四、结束语

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要求体育教师们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结果,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各项专业能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要求我们教师们不断更新教育教学信息化能力,不断更新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思想、理念,因此掌握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发展的一定途径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体育教师要清醒的看清我们的职业生命的短暂性,如何延长、怎么延长是一个新的课题,信息化的利用将有利于我们从事此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东海.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文献综述[J].科技信息.2009(04).

[2] 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75-276.

上一篇:怎样做好家长工作总结下一篇: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