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第二阶段学习小结

2024-09-24

国培第二阶段学习小结(共6篇)

国培第二阶段学习小结 篇1

国培第二阶段学习小结

远程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先进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这段时间的远程培训,感触颇多,小结如下:

一、通过远程培训学习,重新认识自己肩负教育重任。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使教师插上腾飞的翅膀。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要不断充电的“长明灯”。在新课改的春风里,让我们利用现代先进教育资源,实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形象。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授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我们都明白,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大河流水”,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知识源泉。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新知的过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也把社会道德品质、做人道理传授给学生,引领学生适应今后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心灵的塑造者,更是国家、社会的责任者、服务者。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是神圣而光荣的事业。我国能否成为世界现代化科技文化强国,就要靠我们一代又一代教师培养的祖国的接班人。因此,我明白了自己肩负教育重任。

二、通过远程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一名优秀教师还有很大差别。

我虽然教过不同的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以后执教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等教育资源认真讲课,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好的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多一些时间发展其他方面的素质.总之,通过远程培训,使我重新认识到现代教学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广大教师相互交流与沟通,积极主动探索学习,汲取名师名家的优秀教学经验和理论方法,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直至优秀。

国培第一阶段学习心得体会 篇2

有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的结合。感幸参加了此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就已经觉收获很大,感受也很深。

先是这一次的“国培”,和以往参加的培训有很大的不同,为教师们提供首了多种形式的赛事安排,可以让教师们把自己的所学和所得在实践中加以运

第二,通过本阶段的学习,从理论和认识上拓宽了我的视野,深刻了我的认识。虽然使用多媒体教学已经好几年了,但自己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教学上的应用,还知之甚少。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等诸多方面的认识尚处于肤浅的阶段,理论上的认识更是少得可怜。通过专家的介绍,我不仅大开眼界,而且也纠正了自己好多错误的认识。了

第三,明确了今后的前进方向和学习目标。虽然我知道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欠缺,但究竟需要往哪个方向努力,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其实是很茫然的。通过网上测评,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第四,通过观看获奖课例的视频,从好多语文教师的讲课当中,自己也深受启发。从他们的教学理念的渗透,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活动的把控,甚至好多细节,比如问题的设置,提问的方式等等,都让我从中学到了好多。

国培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总结 篇3

从今年9月16日项目启动到现在已经3个多月了,我作为《道德与法治》参培学员中的一个,在这段日子里,国培伴随我度过快乐充实的每一天。回顾我们的学习历程,每次国培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我们每次都是名师引领、学员试讲,反复研磨、反复试讲。教案几易其稿,教法不断锤炼。每一次的国培都能让我们感受到思想的洗礼和火花的碰撞,要感谢国培,是它让我们在国培中提升,在反思中成长。

一、国培,更新了我对“教材使用”的理解

在新课标下,对教材的分析作了这样的阐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因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是综合性课程,教学时不能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我们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在教材以外选择教学素材为我所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二、国培,更新了我的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几乎都是强行灌输。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最后导致了学生不爱学,不会学。而新课程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应该转变的。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播给学生,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增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应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变为我想学、我要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教师的角色的改变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例如:昨天在中心小学我汇报的课—《我的责任》,教学中在学生表演“洗头”、“择菜”时,积极性很高,但表演时台词太少,就是把图片上两句话说了,让人看了有些尴尬。为了让学生把节目演下去,我让小演员们思考图意并帮助他们设计剧情,启发他们思考在洗头、择菜之前,洗头、择菜过程中,洗头、择菜之后应该是什么场景呢?会说些什么话呢?两个小演员稍稍商量了一下又重演了一遍,丰富许多细节,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三、国培,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通过学习,自身素质方面的提高是不言而喻的,培训使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加强了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课堂是教师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招一式都体现着自己的教学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应该审时度势,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四、国培,让教师们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送教下乡集中研讨为我们教师们提供着这样一个交流平台,可以谈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谈教学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可以谈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在交流中,教师们畅所欲言,这些问题也得到教研员和领课老师的高度重视,给予了我们及时有效的指导,对于我们今后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国培,树立了我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知识也有保持期。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专业教学技能,都在日益更新,不断发展。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墨守成规,不能一成不变地按照自己的传统观念和思想进行教学。否则会被时代所抛弃。为此,我今后一定向课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多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多与同事进行交流,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或者利用网络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国培第二阶段学习小结 篇4

摘 要:课堂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本文通过优化初中历史课程导入方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课堂问题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突出新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为前提,以比较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实际中的有效教学也可表述成是教学所得与教学所耗的比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教师教的效率,通过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因此,只有增加有效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体验、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重视创新能力,具体来说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精心设计教学导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十分重要,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使之主动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求知欲强,活泼好动,富于想象等心理特点,精心编制导言、设计新课的导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节高质量的历史课其课堂教学的导入必须十分精彩,精彩的开头就像磁铁,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思维,这样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导入可以分以下几种方式:

(一)利用图片导入

图片比较直观、形象,所以在历史课堂中运用恰当合适的图片进行导入,就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美国独立战争》中就可以采用图片导入法导入新课,出示美国的国旗,然后介绍国旗的特点和含义。当今,美国是世界上的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可是200多年前,它却是英国的殖民地,那么,美国是怎样走上独立道路的?华盛顿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导入

语言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普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历史教学中,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感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动人故事,感人肺腑、慷慨悲壮的人物命运,气势磅簿、刀光剑影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课堂本身不同于其他课堂的魅力,通过教师的语言淋漓尽致的抒发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

(三)多媒体导入法

在历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体现改革理念的重要举措。而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将具有历史价值的一些影视资源,如纪录片、科教片、新闻片,进行适当剪辑,然后作为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课堂导入,这样的历史课堂能冲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将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活动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生动的理解和体验历史。

(四)生活实际导入。

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去发现问题,有利于改变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打破沉闷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也可体现知行一致的教学原则。如在讲“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可以这样开始:“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最不能少的电是怎么来的?我们出行离不开车,车是谁发明的?我们与他人的交 往越来越密切,电话是谁发明的等”。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追根溯源导入新课。

需要注意的是,导语不要太长,也不要偏离教材,要做到恰到好处,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完成为宜。教师是教学的研究者,只有不断探求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积极采用“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结构模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教师教学的着力点不只是教“书”而是教“学”,即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使学生“不待教师讲而自能读书”,达到“学生能自为研究,自求解决”的目的,要把教学实践从原来只重视研究“教”转变为同时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原来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重视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成为重中之重。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者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主动利用各种学习媒体有目的的、独立自主的学习。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点、线、面知识归纳串联法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谓“点”,即历史基本知识点。历史知识虽然纷繁复杂,但以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能够完成对课本基本内容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展经过的归纳,教师就应该将这部工作交由学生完成,不要包办代替,要相信学生。历史的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

所谓“线”,就是历史线索。将繁杂的历史知识时间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进行概括归纳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用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理出一条条线索,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并对他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保障。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归纳课文内容。另外还可以,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学习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 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

所谓“面”,就是历史知识体系。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一是掌握专题线索,前面已有叙述。二是掌握历史阶段特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涉及的诸方面进行抽象的概括和掌握。

实践证明,学生的能力不能由教师“赐给”,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自己观察分析、总结归纳而获得的。所以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教与学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三、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课堂提问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若干问题,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其历史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通过提问,教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教与学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教师的提问要适度、适量,提出的问题要有教学的价值,问题设计要合理。初中历史教师必须优化历史课堂提问的方法,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

(一)提问要有层次性

提问的层次性是指在问题的设置上应该重视分层提问。历史知识本身是有层次的,学生对知识也是分层次理解和接受的。因此,设计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初步的引导中如剥茧一样明白问题的实质进而总结规律

(二)提问应有针对性 在历史教学中,要问的灵活性很大,但不管怎样设计,都要遵循一条原则,那就是提问应有针对性。首先,要针对教材的重难点提问。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做到层层设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其次,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能力习惯都存在着差异,学习成绩自然就有好、中、差之分。况且每个学生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消化吸收知识的程度和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同样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程度的反映。所以,提问必须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分层次的进行提问,让问题能够切合他们的实际情况,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参与教学过程,享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三)提问应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提问主要是 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探求”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质疑”,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对“问题”是处在“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

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化新课程理念,把握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不断吸取新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同时,不断自我创新,加强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情操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不断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08 [2]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河北省教育出版社.2007.[3] 张向阳.历史教学论.长春出版社.2011-08

师德师风第二阶段学习讨论小结 篇5

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职工队伍,汶阳中学在扎实做好第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第二阶段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重点内容的组织学习。习总书记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讲话精神虽然已深入人心,但我们依然把它做为重点内容来重新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做到耳熟能详,工作中时时处处知荣辱,做奉献精神的传播者。组织教师学习以下教育法规:《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两高《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组织教师学习县市文件:《荆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从业行为六项规定》、《沙洋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六项禁令”》。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和时间安排,各室等分别采用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做了重点学习,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做了笔记。各年级通过查、问等形式检查了工作落实情况,确保第二阶段的学习工作落到实处。

二、组织教师学习杨小玲的师德先进事迹。4月中旬组织全体教师一起学习了杨小玲的师德先进事迹,学习教育系统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杨小玲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积极进取、奋发成才、勇于战胜困难、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也体现了当代教师乐于奉献,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社会形象。杨老师用一生的时间投入到特教的事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永远的楷模,教师们无不被那坚定不移的执著精神深深地感动着。

三、在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认真地做好笔记,并在学习培训阶段结束时,及时上交了心得体会。并踊跃投稿征文《寻找身边的美丽》,学校对征文进行了整理,老师积极性都比较高。在学校橱窗里,老师们的师德座右铭都张贴了,在办公室内老师的座右铭也整齐地放在办公桌上。通过学习,师德学习深入人心,教师们提高了对师德师风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法律意识、敬业爱岗、忠于职守的意识,树立了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依法执教的思想。

今后学校将在教师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关爱后进生等方面提高标准,力求实效,把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长期、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

干涝池小学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第二阶段工作总结关于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我校在第一阶段按照规定已顺利完成:学习笔记、学习心得完整齐全,但是在第二阶段的自查中不难看出,在活动的第二阶段能够知后而追,迎头赶上。

一、目前情况从目前情况看,整个活动的第二阶段——查摆问题阶段工作进展顺利,“个人整改措施”也都已整理完毕。有些教师在这项工作中表现突出,并人人自撰一份“个人整改措施”;学习“心得体会”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互评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大讨论开展得轰轰烈烈;并点评“教师互评”情况,指导评议过程,注重评议效果;心得体会、笔记本、个人整改措施材料集中收集存档,对“教师互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逐人逐项跟踪,限期纠正等。

二、查找出的问题我校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从教的实际情况,找出不足和差距,根据大家反思的情况,可以分为四个方面。1.缺乏事业心。个别教师由于从教时间长了,产生了职业倦怠,对工作缺乏热情和激情。有的教师上课心不在焉,使用通讯工具,没有把心思放在本职工作上。有的对所带学科不负责任,不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不认真。2.缺乏进取心。有的教师不思进取,不思学习,凭老经验办事,不吸收新的教育理念,观念陈旧教法呆板。3.缺乏爱心。有的教师偏爱尖子生,冷漠中下生,歧视后进生。有的教师不关心学生,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4.缺乏师表。有的教师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言语脏污。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泛滥。通过学习反思,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唱响了一切为了学生的主旋律,大家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三、下步要求1.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目的意义——此项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推动整体工作再上台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全体教职工师德师风德转变。2.对个人整改措施材料,主管亲自过问、亲自把关,对个别剖析不认真、不彻底、不切合实际的必须重新整改。3.对个别教师认识不到位的要敲响警钟,限期对此项工作做出整改。

4.对“教师互评”阶段,认真填写“评议表”要求教师人人参与,对其它人员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一味的老好好。主管领导要将评议结果总结,并反馈给本人。总之,我校

2016信息技术国培第一期简报 篇6

研 修 计 划

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龙街中心小学

2016年10月8日

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龙街中心小学中国教师研修网2016年国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研修计划

2016年10月8日,国培计划(2016)——云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已经开始,为保证我校培训顺利进行、取得效果,特制订玉溪市江川区江城镇龙街中心小学中国教师研修网2016年国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研修计划。

对于本次培训,我校教师将全力以赴,认真学习和探求,力求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学习,完成培训任务,我校研修计划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学校根据国培计划(2016)——云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了本次培训的学习任务、学习要求,以及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时小花老师是我校本次培训的管理员,她向我校全体教师做了培训任务解读。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研讨、有交流。

二、组建国培领导小组

建构齐全、责任到人以保证培训有效的落实。

组长:张晓红(龙街中心小学校长)

副组长:毕青俊(教务主任、龙街小学工作坊坊主)组员:各完小校长主任

三、明确责任,规范管理,落实到位,确保“国培计划”实施质量全面达标。

1、为保证远程培训学习的上线率、学习时数、合格率、优秀率 圆满达标,学校领导每周都要过问本校教师远程培训具体情况,严格督促学员参加好远程培训。

2、立足实际,实践创新,努力为没有上网学习条件的学员提供 学习场所、设备、时间等保障措施和网络技术支持。

3、学校规范列出各个项目、各个阶段的培训清单,对远程培训 学员和辅导教师进行严格管理、督促、检查到位。

4、学校务必每星期四督促辅导教师进行学情检查,学校汇总后下星期五例会进行全校通报,对学员的学习情况监控到位。

5、每位教师务必积极参加上网远程学习,确保其上线率、学习时数和作业完成质量全面达标。

6、学校国培专干务必做到“三负责”:

(1)负责督促各学科负责人完成对相关教师网上学习的辅导任务,定期在网上为培训教师批改作业,并做好成绩统计、上报工作。

(2)负责督促各学科负责人针对学科培训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答疑,并有效组织网上研讨、总结,并对网上论坛、作业等内容、数据实施有效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3)负责督促各学科负责人评选优秀案例、培训感悟、心得、体会等。至少出5期

《“国培学习”简报》并上报教育局教师管理科。

四、强化结果管理,从严兑现奖惩

1、参训教师、辅导员、管理员,其成绩优秀者,给予大力表彰。

2、参训教师其培训成绩不合格者,停发“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合格证,当年考核由区教育局定性为不合格。

3、经检查,发现参训教师不认真参训者,将对教师本人在学校予以通报批评。

4、凡“国培计划”工作未达标的教师,不能参加当年评先选优等。

五、组织交流会会解疑答惑

对培训中不明白问题和研修中的困惑,在研修网上可以找机会向专家、管理员或坊主请教,并积极提出心中的疑问和困惑,寻求帮助解决。同时,学校也定期组织讨论交流会、学情通报会,大家共同学习,一起分享学习的收获、解决大家培训中的疑惑。积极参与坊主组织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其他学员学习,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六、及时反思寻找提升新途径

各学员做好研修笔记,可以作为个人学习笔记的内容。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写出研修日志,发表在教师培训平台上,寻找自己的课堂教学与专家所谈的课堂教学的接入点,寻找与现代教育技术接轨的方法和途径,看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最大的提高,并将所思所悟及时整理,最后撰写培训收获。

七、学以致用

力求通过培训,有效提升我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的能力。

1.通过诊断测评,使参训教师能够了解自己的信息化水平,并能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

2.通过任务驱动式自主选学,使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得以融合。

3.通过选择性研修,使有条件的教师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聚焦学生,促进学有所成,教有所效。

4.通过自主校本研修,使教师能够延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信息技术手段、为自己可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信息化空间。

上一篇:妇女代表大会开幕式领导讲话稿下一篇:工业与信息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