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精选7篇)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篇1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论文关键词]税收管理专业化 管理模式 专业化人才 纳税服务专业化 管理专业化
[论文摘要]税收管理专业化不是简单的分类管理,不走税源管理部门单打独斗,不是一专到底,不是要管理不要服务,不是唯收入论成败。根据实践中的问题税收管理专业化而是应该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与层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努力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积极推动纳税服务专业化,全面推进管理专业化。
专业化管理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通过建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充分运用其专业技能,实行分类管理和规模化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强化管理深度的目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所有制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分工越来越细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税收管理专业化是大势所趋。据笔者调研,20o7年娄底市国税局适应这种趋势,大力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着重改革管理的组织结构,按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户、所得税三个类别分设税源管理机构,实行针对性管理。专业化管理推行一年多来,收到了明显成效,税收征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补办税务登记2836户,个体税收增长44.6O%,高出总收入增长水平20.42个百分点,所得税收人增长53.5%,高出总收入增长水平29.92个百分点。但是,总体来说,目前的专业化管理还只是“破冰”之举,尚未达到“融冰”、“化冰”的境界,专业化管理的深度、广度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尤其是在专业化管理方法、专业化管理手段、专业化管理目标等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本文拟从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推进专业化管理纵深发展提出几点浅见,供工作中参考。一认识上应该厘清的几个问题
1、专业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分类管理,而是全方位、立体型、深层次的专业化管理。有人认为,按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和所得税纳税人进行了分类就是进入了专业化管理,这是错误的。分类是专业化管理必备条件,是基础,但不是全部。目前,我们的专业化管理还停留在浅层甚至表面上,形式上转型了,实质上还没转型,管理的手段、管理的方式、管理的程序还是老套路、老办法。在一般纳税人管理上,税源管理部门没有做进一步的细化、分工,也没有制定对应的管理办法,更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在所得税管理上,缺少专门的税源监管,缺少多元化的信息网络,缺少专业的纳税评估;在个体税收管理上,税源底子、纳税人户籍还不是很清楚,税额调整方式还比较粗放,个体大户的征管还不是很到位。真正的专业化管理应该是专到了每个行业、每个税种、每个纳税人、每个工作点上,还应该有专门的办法、专门的手段、专门的目标。
2、专业化管理不是税源管理部门单打独斗,而是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相互联动。有些人一提专业化管理就认为是税源管理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因而置身事外。诚然,税源管理部门是专业化管理的主体,但是,其他部门也是专业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化管理模式下,信息技术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信息技术支撑,征管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征管制度
和办法,税政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政策服务,计统部门应提供专业化的统计分析,因此,不能把各类业务彼此割裂,而应该各单位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分工、强化职责、密协协作,尤其要理顺综合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落实和完善税源管理良性互动机制。
3、专业化管理不是一专到底,也应有适当的多元化管理。专业化管理是纵向的延伸,多元化管理是横向的延伸,缺少多元化的专业化是狭隘的专业化。比如:管理增值税的部门既要管理好增值税,也要注意所得税的管理,及时将增值税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所得税管理部门反馈;管理大企业的部门,既要探索大企业税收管理新方法,也要对大企业下的子公司、小企业加强管理;管理甲行业的税收管理员,既要加强对本行业的税收管理,也要注意与甲行业相关的乙行业的情况,做到相互融通、相得益彰。因此,专业化管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4、专业化管理不是要管理不要服务,而是要在专业化管理上实现专业化服务。重管理、轻服务本来就是一种错误的理念,推行专业化管理后,部分人甚至加深了这种理念,片面强调专业化管理而忽视纳税服务,征管制度变得越来越冗长,征管措施变得越来越繁琐,征管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管理,但另一方面也加重了纳税人负担,牺牲了优质服务,并且两种效益不对等,牺牲大于收获。在推进专业化管理上,要特别重视专业化服务,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逐步实现个性化服务,使纳税服务的触角伸得更长、更深、更广。
5.专业化管理不是唯收入论成败,而要把提高征管质效作为主要标杆。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带动了税收收入的较快增长,这是经济决定税收的产物,这种表象容易掩盖税收征管质效的本质,让人误以为这完全是专业化管理的功劳,并在这种成果下沾沾自喜。检验专业化管理的成效既要看税收收入的增长,更要看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益,看征管漏洞是否存在,看征收率是否提高,看征管秩序是否好转,看纳税人是否满意。
二实践中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与层级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进一步打破税源管理部门内部属地管理的模式,分行业、分规模进行管理。一般纳税人管理部门设立大企业管理组,大企业以外的企业按行业进行分类设立若干个组,商业与工业分开,甲行业与乙行业分开,每个税收管理员专门负责一个或几个行业的税收管理,加强对各个行业的比较分析,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同时,在职能建设上,要将管理与评估分离,专门设立评估组,负责互动平台下发现的疑点企业的纳税评估;所得税税源管理部门可以比较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进行分类管理;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户管理部门则要按地段、按规模、按行业进行分类管理,监控到每一个个体工商户,监控到开业、歇业、复业等具体的经营活动,监控到每一张发票的开具情况。同时,市局要积极参与到税收征管实践中来,重心下移、业务贴近基层,市局直接对大型企业进行评估,对大型企业进行重点监控,对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进行直接稽查。
1、抓紧规范管理制度。随着管理方式的转型,管理的基本制度、基本规程也必须相应转型,否则,就会出现管理空挡。要适应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重新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制定详细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发票管理办法、税务稽查管理办法、纳税服务实施办法,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要适应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再造管理流程,科学设置税收征管基础工作流程、办税服务流程、部门衔接流程、互动协作流程,使各项工作顺利流转,防止工作断链;要适应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强化检查考核,明确内部分工和岗位职责,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完善考核办法,为专业化管理提供保障和动力。
2、着手强化配套措施。要将征管、税政、稽查、计统、信息中心等部门纳入专业化管理工作范畴,形成大专业化管理格局,增强整体合力。各部门要以专业化管理为核心,积极主动为专业化管理服务,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管理办法,创新管理手段。征管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包括所有行业的税收管理办法,供基层征收管理机关执行,进一步扩充纳税评估模型库,建设类型齐备、典型具体的纳税评估模型库;税政部门要着重完善民政福利企业、废旧回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管理办法,提出精细化管理举措;稽查部门要加强典型案例的剖析,掌握各个行业偷税漏税的惯用伎俩,为税源管理部门实行专业化管理提供参考;计会统部门要走出传统的统计分析习惯,将统计分析细化到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和细分行业,将统计分析指标细化到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全面,使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可靠;信息中心要发挥技术支撑的作用,建立税收数据处理中心,把各税种、各类经济活动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储存,加强税收数据的深层次开发使用。
(二)努力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
人才是基础,没有专业化人才就无法实现专业化管理。目前,干部队伍中行业分析专家、反避税专家、所得税管理专家、转让定价调查专家、纳税评估专家、计算机审计专家、个体税收管理专家还很稀缺,制约了专业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国税机关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把它作为专业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先行性工作来抓。要及时调整教育培训的方向,从学历教育、基本技能教育、综合性教育转向专业教育、针对性、高精尖教育,使受教育者多获取特定行业、特定领域的专门知识,多培养行业分析专家、纳税评估专家、税务稽查专家、计算机专家;要建立和扩充各级各类人才库,对专家级人才统筹管理、合理调配、因才适用;要确保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基本稳定,每年专业人才的岗位异动率不能超过20%,并要实行“退一补一”的办法,顺利实现专业人才的新老交替。
(三)积极推动纳税服务专业化.
管理与服务是一对连体婴儿,有相应的管理就有相应的服务。随着管理的深人、细致,纳税服务也应该紧随其后,步调一致。推动纳税服务专业化首先要树立“顾客导向”意识,对企业来说,顾客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顾客需求、顾客满意来进行,对税务机关来说,纳税人就是税务机关的顾客,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应该以顾客需要、顾客满意为标准,当然,这种需要和满意是建立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之上。其次,要建
立大客户税务经理制,达到一定规模的纳税人,税务机关要指定一名专门人员作为企业的税务经理,成为税企沟通的基本渠道,对企业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涉税问题。再次,要拓展纳税服务的方式方法,实行同城办税、网络服务、数字税收等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办税效率,尽最大努力方便纳税人。
(四)全面推进管理专业化。
l、推进一般纳税人管理专业化。摸索大企业专业化管理新途径。目前,省级以下税务机关尚未建立大企业税收管理机构,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探索,为以后大企业的税收管理积累经验。大企业的标准可按销售规模、纳税规模、资本规模和其他特殊情况综合确定。每个大企业明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管理员负责了解大企业的财务核算和相关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流动情况、发票开具情况、税款入库情况,同时,根据掌握的情况对申报资料进行评估,对申报资料、税款入库、争议税款进行动态监控,定期进行跟踪性税收风险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申报中的异常情况,对发现重大问题的企业实施专业化税务审计,审计过程中可以召集行业分析专家进行集中“会诊”,必要的情况下,大企业可实行专家组专门管理,但是,对专家组成员要明确职责,量化指标,用简易的考核办法加强考核,确保驻厂员忠实履行职责。
深入推进行业分类管理。当务之急是要在专业化的税源管理部门内部进一步打破属地管理的格局,按照“突出特点、规范制度、重点推进、逐步细化、完善体系”的总体要求,合理划分行业、合理分配征管力量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目前的情况,分行业管理不宜太粗也不宜太细,太粗了专不起来,太细了人员力量有限,应以两人为一组,每组专管1—3个行业(包括细分行业)。要逐级建立行业税收信息库,搜集各类经济税源信息,树立行业指标标准,定期发布指标体系,根据行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各种指标标准,为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提供参考。要加强行业研究,行业税收管理员定期出具行业发展报告,定期提供行业经营、发展情报,定期召开行业分析例会,对特定的行业问题,采取专家咨诲、实地考证等办法加强研究。要完善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库,开展专业化评估,专业化评估的特点是人员专业、知识专业程序专业、方法专业。
2、推进所得税管理专业化。今年是新所得税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总局和省局专门召开了所得税管理与反避税工作会议,提出了“分类管理,优化服务,核实税基,完善汇缴,强化评估,防范避税”的24字方针,为所得税专业化管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按行业、按规模进一步细化分工,适当增加所得税专业管理人才,调整所得税管理事项。县(市、区、局)应迅速积极探索在税政科设立由2—3人组成的专门小组,重点抓好所得税纳税人除税务登记、申报征收、发票管理外的税源监控、纳税评估、重点涉税事项管理、汇算清缴等重点事项工作。
拓宽信息渠道,强化专职监管。所得税管理的瓶颈是信息失灵,因此,有必要建立专职监管部门,专门负责加强信息情报的搜集和税源的监管,理想的模式是建立税收数据处理
中心,综合各种经济税收信息,统一自动采集、自动储存、自动筛选、自动分析。当前的选择是健全信息网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以从产权交易机构、工商部门、公证部门采集重大产权交易、产权变更、经济合同及协议等情况,可以从金融部门采集银行开户、资金流动情况,可以从新闻媒体采集经营发展变化、重要产品上市情况。
建立所得税专业评估体系。所得税纳税评估是对税源监管信息的分析、利用的过程。所得税专业化评估有别于原来的“大一统”评估,评估的精细化程度更高,侧重于收入成本的审核,强调行业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应加快建立包括行业税负率、零负申报、财务比率、财务项目分析指标等在内的指标峰值,建立指标警戒体系,将低于警戒值的纳税人作为评估对象。运用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和科学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找出疑点,指导评估。
按照“二八律”建立重点税源监管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抓好2O%等于抓好10o%的“二八率”是现代管理的机理,也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哲学原理在税收管理中的应用。要编制重点税源监管调查指标体系,调查分析重点税源企业报表数据、纳税申报数据和生产经营情况,分析税源、税负变化动态。要明确规定纳税人发生重大盈亏、资产损失、产权变更、投资转让、破产重组等变化时,必须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并办理所得税清缴手续,并将重大事项报告情况作为税务奖惩的一个重要指标。
严格核定征收。对连续亏损、行业平均利润率低于预警值的一般纳税人、符合核定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全部实行核定征收;对零申报和负申报的企业核定征收面要达到60%以上。
加强反避税工作的研究和管理。积极培养一批反避税专家,依靠专家推进反避税工作。定期剖析反避税典型案例,增强反避税工作的针对性,以典型案例指导反避税工作。对长期亏损或跳跃性盈利又不断扩大投资规模等违反营业常规的企业、实行关联交易有较大避税嫌疑的企业,开展内、外部调查,加强情报交换,做好信息比对和功能风险分析。
大力开展所得税专项检查。切实扭转所得税检查是条“橡皮尺”的观念,进一步增强所得税检查的刚性。税务稽查的重点、检查的技能逐步从增值税转向所得税,大力培养所得税检查专业人才,探索所得税检查的新方法、新手段。所得税稽查收入与全部稽查收入要协调发展。
3、推进个体税收管理专业化。
细化个体户户籍管理。定期对管辖区内的漏征漏管户进行清理检查,全面深人分析、监控个体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纳税情况,做到基本情况清楚、涉税事项清楚、增减变化情况清楚、停歇业、走逃户、非正常户情况清楚、税控装置使用情况清楚。
实行分类双定管理。按照“抓住大户,管好中户,规范小户”的原则分层次管理,按照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经济形式、不同经营方式、不同区域的特点,对个体户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按照税源大小、行业特点、经营方式在发票控管、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等方面区别对待,集中精力推进点工作,突破难点问题,规范工作程序,实现管理、控制、预防相结合的管理体系。
强化考核管理。个体税收专业化管理没有捷径可走,关键在于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在于勤征细管。因此,必须强化岗位责任考核,细化管理责任,量化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奖优惩劣奖勤罚懒。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篇2
其不足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薪酬结构失衡, 职业发展通道缺乏, 导致升薪通道单一。
现有薪酬等级较少, 以职务晋升为主, 且各层级薪幅过窄。低层级的薪酬与高层级的薪酬之间无一定的重合度, 在运行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灵活性, 随着工作年限、技能、经验的增长, 薪酬无法持续提升;新老员工无差异, 在进入企业一年后新老员工仅在工龄上有少许差异, 无法满足多数员工在薪酬方面的不同需求, 特别是对员工的中、长期的激励无法实现。
1.2 对内没有激励性, 企业内部岗位差别非常小, 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
公司目前尚无系统、科学的工作分析, 职位价值没有量化, 对各职位的相对价值界定不清, 薪酬等级不能体现不同的岗位价值、个人能力和工作业绩导致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不足。
2 薪酬设计中的注意点
2.1 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 适当拉开薪酬差距。
引入市场价位机制, 调整分配关系。新的分配制度参照劳动力市场价位, 重点向关键管理、科研技术岗位以及企业主体生产岗位倾斜。对于这一类人员的薪酬结构应充分体现职能资格不同的薪资差异和创新奖励, 甚至应包括收益提成、利润分享和企业股票认购。市场是企业的生命之源, 对于销售人员也应设计合理的报酬结构, 并可以利用薪资构成导向鼓励其多了解技术, 从而更利于产品市场的开拓和品牌的推广。同时降低与市场价位接近简单操作服务岗位增资幅度, 拉大岗位间工资差别。通过在内部工资分配中引进劳动力价格机制, 使劳动力价格能够起到调节各类人员的工资水平和差距的作用。
2.2 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工资体系, 明确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 实行以岗定薪, 岗变薪变。
岗位工资标准设计以岗位差别为主、兼顾能力差异。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资标准按岗位职责确定, 拉开同一职级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收入差距。
操作服务人员岗位工资按岗位和技能要求确定, 根据技能水平不同适当拉开同一岗位职工间收入差距, 充分调动操作服务岗位人员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整个岗位工资体系以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和工作表现为价值导向, 鼓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 获得更高的报酬。
2.3 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将员工的工资分配直接和个人工作业现挂钩。
加大考核发放工资的比重 (占个人收入的70%) 。这样就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传递给员工, 并以员工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和在工作中的表现为价值导向, 将月度考核结果和员工收入挂钩。
2.4 充分考虑企业战略发展, 通过薪酬调查来做薪酬定位。
在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人才竞争激烈, 企业薪酬定位必须针对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考虑市场因素, 以有竞争力的薪酬聘请优秀人才。薪酬定位除考虑市场因素以外, 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调整所带来的企业发展阶段变化、人才需求方向变化、招聘难易程度、公司的市场品牌转型等因素。
3 采取步骤和措施
3.1 明晰薪酬战略构建薪酬战略的总体目标就是以企业战略
为依据, 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战略体系, 使薪酬战略和薪酬管理能有效地辅助人力资源战略, 推进企业战略实施,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吸引和保留企业所需的优秀人才和核心员工, 使企业保持核心能力优势; (2) 有效地激励员工, 改变员工态度和行为, 促进员工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 推动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3) 在满足企业和员工双向需求的同时, 控制运营成本, 发挥成本的潜在效率, 保持成本竞争优势; (4) 有效推动企业变革, 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薪酬战略的构建还需要根据企业内外部权变因素, 将薪酬战略与企业战略进行有效地匹配。
3.2 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为保证企业内部薪酬分配的内
部公平性, 每个职位的报酬首先应该进行职位分析, 根据各职位的职位评估来确定, 然后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职位评价在职位描述的基础上, 对职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比如职位对企业的影响、职责范围、任职条件、环境条件等) 进行评价, 以确定职位相对价值, 确保工资的公平性。
3.3 有效控制人工成本随着企业规模扩大, 人工成本也相应增加而变得不易控制。
所以在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时, 首先要考虑企业薪酬总额和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 其次要考虑员工的基本生活费用和人力资源市场行情。这就要求企业要进行薪酬预算, 通过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降低管理费用、降成本费用和提高销售额等来提高企业的报酬承受能力。
3.4 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 适当拉开薪酬差距企业应特别注重其分配方式要与自身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相一致。
薪层、薪级、薪等的确定主要是依据岗位评价的结果, 岗位评价的结果必须与公平薪酬的设计紧密结合起。通过一套科学合理的岗位评价体系对所有的岗位。然后, 在薪层内部根据岗位评价结果排序形成若干个薪级, 再将每个薪级区分成若干等。薪酬等级数目应视企业的规模和工作的性质而定。同时注意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的构成比例。一般而言, 高层浮动工资的比例要高于中层, 中层浮动比例要高于基层。从职类方面看, 管理类与市场类的浮动工资的比例要高于技术类与作业类, 因为管理类与市场类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者与市场类员工与风险的相关性较大, 他们的决策能力与市场开拓能力与企业的风险直接相关, 只有加大浮动的比例才能更好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为企业回避一定的风险。而技术类与作业类员工更多的是规范性的操作与实务性工作, 主要是根据员工的经验, 相对来讲风险较低因而浮动比例也该较低。
摘要:某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 处于企业生命周期初创期, 一方面要解决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需要开发最初的产品并在市场上展示。企业原有的薪酬制度包含基本薪酬单元, 保障员工基本生活, 标准统一。岗位工资, 设12个岗级, 薪点最高为1000点, 最低为100点。工岗位工资由学历或职称决定;中层管理及工序负责人只享有岗位工资不再享受职称或学历工资待遇。工龄工资按周年核算, 分自然工龄与本企业工龄。凡在同一职位上的员工执行相同薪酬标准, 标准互不交叉, 提职才能增薪。辅助薪酬单元是企业对员工的各种补贴和工作环境好坏的综合反映。浮动工资包括绩效, 绩效与单位的经营考核情况挂钩, 加班根据职工的考勤情况发放。
关键词:薪酬设计,薪酬等级,薪幅间距
参考文献
[1]姜农娟, 邓冬.中国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3.2.
[2]刘听.薪酬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篇3
关键字:计算机;室场环境; 网络; 系统维护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130-001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故而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能课,因此都有机房。为了保证机器在使用中不出或少出故障,就必须加强电脑机房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下面着重就机房环境、网络、系统维护等三个较大的方面谈谈应当引起管理人员注意的问题。
一、机房环境是维护和管理工作最基础性的工作。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电脑的电源闸,保持电源的相对稳定性
机房环境首先涉及的是電源问题。虽然电脑能够承受一定幅度变化的电压,但不稳定的电源对电脑的使用寿命来说提一种替在的威胁。对于电脑机房来说,这种危害则显得更大,因为一个电闸要管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插座,电闸的频繁跳闸,会影响多台电脑寿命。此时不仅要仔细检查电源线路接触情况,还要注意电闸,要将控制其它电器插座的电源闸和控制电脑插座的电源闸分开,电脑的电源闸单独使用,跳闸的情况就可以得到改善。
2、防尘重于除尘,保证电脑清洁
灰尘是影响电器使用效率和寿命的一大杀手,灰尘是无孔不入的,电脑内部的主板和其他零部件也难免受其害。为避免部分元件散热不好,造成显卡、CPU烧毁和在潮湿季节电路内部短路,不仅要及时打扫卫生,还应给每台电脑配置防尘罩,并配备厚松有吸尘功能的窗帘,有条件的话还要减少机房周围的露土,提高绿化覆盖率。
3、调节光线照射强度,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
机房里的光线要适度,光线太弱则会影响学习和工作,若显示器长期受强光照射,则容易加速显像管老化,降低其发光率,缩短使用寿命。因此,要根据季节、机房的光照情况和窗户的朝向等配置冷暖色调不同的窗帘。
二、掌控网络使用权限,提高网络使用效率
1、使用“禁用网络连接属性”,控制学生偷偷上网
要自如地控制学生在电脑上上网的问题,就要在技术上高学生一招。学生上机操作时,一般任课老师不要求学生上网,但教师自己又要能上网。我的做法是将服务器的内网IP地址换掉,如果需要某台机器上网,只需将该机器的默认网关改成服务器的内网IP即可。但是学生无意中发现通过“自动获取IP”能上网怎么办?我的解决方法,就是使用“禁用网络连接属性”来屏蔽该按钮。其实这是windows自带的一个禁用功能,只要在开始菜单的“运行”中输入gpedit.mse,打开组策略,选择“用户配置”中的“管理模板”,打开其中的“网络”,选择“网络及拨号连接”(win2000),其中有个“禁止访问LAN的连接属性”,启动即可达到效果。
2、通过服务器“综合”的直接登陆,提高查找效率
教师经常会通过网络给学生布置作业,提出要求或者给学生一些资料,为了方便学生查看,可以在服务器上设一个文件夹,专门存放老师所给的内容,在客户端做一个网络映射,学生要查看时只需要像平时打开一个驱动器一样,进行双击就可以,而且和通过网络查找的速度比起来还要快得多。
3、借助于Ghost服务。防范系统崩溃
学生学习用机最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系统崩溃,即使安装了还原卡,也不能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重新安装一个系统,又要分别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非常麻烦,因此,可以先做一个系统备份,使用时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做法是:在断网的情况下,完全安装好一台学生机后,就立刻将它通过网络ghost服务备份到服务器。然后还是通过ghost服务分发给其他所有的机器。最后,再修改一些配置:比如每台机器的IP地址,一些考试系统的配置等,这样,整个机房的系统逐渐完成。以后一旦发生某台机器系统崩溃的情况,修复起来也比较方便。
三、利用防破软件,维护系统安全
1、利用“禁止进入安全模式”的补丁,禁止进入2000的安全模式
现在学生中电脑高手不少,当他们看到上课时不给上网,又无法修改成“自动获取IP”时,他们又想出了新途径,即通过进人“带网络连接的安全模式”来上网。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利用“禁止进入安全模式”的补丁,来禁止进入2000的安全模式,这一招还是比较管用的。
2、安装防破还原卡软件,防范学生破解还原卡
为了防止学生机器系统中毒,可以给机房的每台电脑都安装小哨兵还原卡。但不排除有些学生有能力进行破解。有破必有防,可以再装一个“防小哨兵还原卡破解程序”软件,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维护过程中应注意的其他事项
1、电源开关失灵
学生机器用的时间长了,或者有的学生手重,一使劲就把Power键给按陷进去了。解决方法就是利用重启键,因为重启键用得少些,具体做法是拆机后,将Power键的连线和Reseat键的连线换一下。这样,外面标志为Reseat键的按钮实际作用就是开关机了。
2、内存条引起点不亮
机器用的时间长了,经常会有点不亮的情况,但是也没有鸣叫声,这种情况只需要将内存条拔下来后用橡皮擦一下金手指,问题就能解决。
3、还原卡影响系统运行不了
有时要通过Ghost服务还原系统,但因为有还原卡,导致系统启动不了,此时试着将还原卡拔掉,就能启动。
解决彩礼纠纷应注意哪些问题 篇4
2、双方已经登记结婚的,只有在双方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已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且在双方必须离婚的前提下,才支持当事人的返还请求;
3、因给付彩礼导致生活困难,是指绝对生活困难,即该困难是实实在在的困难,是指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维持当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该种情形也需以双方离婚为前提。
彩礼符合了返还的条件,并不意味着必须百分之百地返还,人民法院在确定返还的数额时一般要根据双方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有无生育子女、财产使用情况、双方经济状况、彩礼数额的大小、哪方提出解除婚约等情况,酌情确定返还的比例。
离婚彩礼返还纠纷的审理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1、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2、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3、我国法律制度中只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但是对婚前彩礼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而且,很多时候婚前的彩礼并不是直接支付给女方的,有些地方是支付给了女方的父母,像这种情况,彩礼其实属于女方父母的财产,跟夫妻双方是没有关系的。
女方家装饰婚前财产
女方嫁妆一般不是是婚前财产,一般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婚前的陪嫁嫁妆,应当认定为女方父母的赠与,属于女方的婚前财产;如果双方有财产约定,约定了嫁妆婚后归夫妻双方所有的,那么按照协议约定,嫁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篇5
一、关于认识问题
创业板市场(即二板市场)的设立,从1998年开始研讨,目前已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设立创业板的目的、创业板的定位、创业板的运作等诸多问题上,各方人士已基本达成共识。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既将影响政策的形成,也将影响创业板的日后运行,所以,有必要作深一步的探究。
(一)设立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目的
设立创业板,在政策取向上,首先需要解决“为什么要设立创业板市场”的认识问题。有人认为,设立创业板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融资渠道,将一批中小企业推上股票市场;也有人认为,设立创业板的目的主要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新的投资市场和投资工具,以满足证券市场投资增长的需要。我们认为,这些认识未能切中根本,以此为政策基础,对创业板的设立和未来发展,是不利的。
创业板市场,以激励“创业”为基本立足点。激励“创业”的关键点,不仅在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成长,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中小企业的“创业”和成长,推进各种新产业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优化。由此,创业板设立目的,不在于激励一般的中小企业,而在于激励新产业的“创业”和成长。为此:
第一,创业板是为成长型中小企业设立的,并非为一切中小企业服务的。
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按产业分类,中小企业大致可分为四类:其一,已产业化了的传统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例如,钢铁、石化、水泥、煤矿、机器制造、纺织轻工等行业均已产业化。在这些产业中,本来应以大型企业为主,但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批小型企业,如小钢铁厂、小炼油厂、小水泥厂、小煤窑、小机器制造厂等。其二,为大型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例如,汽车配件厂、机器配件厂、专门的零部件生产厂等等。其三,本应产业化但因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而未产业化的中小企业。例如,旅游业、咨询业、信息业等等。其四,以高新技术开发、生产和产业化为基本职能的中小企业。
无庸赘述,上述第一类中小企业的存在,本来就是不合理不正常的,为此,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也不应以其为激励对象;第二类中小企业中,具有填补空白、运用高新技术(包括专有技能)等特色的中小企业,属创业板的激励对象,而运用传统技术工艺、生产传统产品的中小企业,不属于创业板支持的对象;第三类尤其是第四类中小企业,是创业板激励的重心所在。因此,不能不加区别地将各类中小企业都纳入创业板范畴,更应避免一些大企业通过划小经营规模来争取在创业板上市的尝试。
第二,创业板激励的是创业投资(又称“风险投资”),并非股市投资。
从1998年开始“我国创业投资体系设计”研究起,我们就认为,设立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新的股市投资场所和新的投资工具(尽管在客观上,只要设立创业板市场,就意味着,投资者有了一个可供选择的新市场和新工具),而在于激励创业投资,因此,我们始终将“创业板市场”作为创业投资的一个“撤出”机制。一个主要理由是:如果要满足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投资需求,只要加大A股、国债及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上市规模,增加新的证券品种,就可以了,无需新设一个创业板市场。
设立创业板,从根本上说,不在于新设一个股票市场,提供一些新的股票上市,而在于建立一种机制保障社会各界的投资顺利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并在投资者感到需要时,能够顺利撤出该领域,从而,从国民经济的各个层面、各个产业推进技术、生产和产品的产业化和更新换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此,对那种将“创业板市场”当作一个“热炒”场所的企图,应予以防范。
第三,创业板不仅应激励资本投资,而且应着力激励人才投资。80年代以来,我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曾有过良好的快速成长,可经营规模扩展到一定程度后,在迈上一个新台阶工业化(或产业化)经营时,纷纷陷入困境,其中固然有资金、经营理念等方面的原因,但致命问题是,经营人才的结构不合理。
中小企业成长及其产业化所需人才大致包括5类,即技术开发人才、生产工艺人才、企业管理人才、资产运作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等。在“创业”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类型的人才。例如,在种子阶段(即开发阶段),主要由技术开发人才承担工作;在创业阶段(即初试和中试阶段),除需技术开发人才外,还需由工艺专家加盟;在拓展阶段(即小批量试生产阶段),除技术开发和生产工艺人才外,需要有企业管理专家加入;在发展阶段(即批量生产并产品正式进入市场阶段),需要有资产运作专家和市场营销专家入伍。显然,中小企业成长及其产业化的成功,是各类人才集中发挥其智慧和才能、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人才结构不合理,即便资金充裕,中小企业的成长和产业化进程,也将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夭折”。
各类专门人才在中小企业“创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耗费了辛勤劳动,并承受着巨大的风险。要激励更多的专门人才,投入于“创业”领域,在中小企业成长和产业化中发挥更加积极重要的作用,在创业板市场的设计中,就必须充分承认这些人才的资本价值,并建立必要的机制来评价和实现他们人力资本的价值。
第四,设立创业板的目的,不在于有多少家企业上市,而在于建立一个“可上市”的机制。有人认为,在任一时期,与非上市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总是少数,因此,不能将创业板市场作为创业投资的主要“撤出”渠道;也有人认为,创业板市场作为创业投资的主要“撤出”渠道,应允许尽可能多的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上市。我们认为,这两种认识,均有偏颇。
在创业投资活动中,“撤出”是进入的必要前提,只有建立便捷完善的市场化撤出机制,使创业资本变现回流毫无障碍,才能吸引千千万万的创业者进入这个具有高风险的投资领域。为此,设立创业板市场,关键问题不在于,在某个确定的时间内,有多少家企业上市,而在于建立一个“可上市”机制企业在条件成熟时,只要愿意上市,就可根据有关规则,申请发行股票和上市,从而,消解投资者在进行创业投资时对资金“撤出”的顾虑,激励更多的社会资金和专业人才向创业投资领域集中,有力推进创业投资的发展。正如,从上海浦东架桥铺设隧道到浦西,其目的不在于,要求每日必须有多少人往来于浦东和浦西,而在于,为浦东的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一旦有人愿意往来于两地,就可不受阻碍地到达对方。如果没有这些桥梁和隧道,恐怕就没有如今浦东
的投资热潮和人气旺盛。
(二)创业板市场的基本定位
设立创业板,必须明确这一市场的定位问题。创业板的市场定位,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创业板是否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设立?二是设立创业板是否应考虑它与A股市场的关系?我们认为:
1、创业板应是一个独立的市场。股市是否独立设立,从历史角度上看,主要受两个因素制约:区域限制和服务
对象。在历史上,美国等国曾设立了多个证券交易所,一个基本原因是,在通讯技术不发达的条件下,股票交易只能在区域内展开,不同区域间难以即时显示行情、进行交易和快速交割。但随着现代高科技(尤其是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定位已打破了区域限制,只要是同类股票(或公司),没有必要设立两个以上的股市进行交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在上海和深圳分设两个证券交易所,已显得过多。在这种条件下,要设立独立的创业板市场,就必须弄清,该市场的特殊定位。
创业板市场与A股市场的根本区别在于:A股市场主要是为那些处于已产业化了的产业中的企业服务的;而创业板市场主要是为那些未产业化了的产业中的企业服务的。“已产业化”与“未产业化”的主要区别是,这些企业的主要生产(或服务)技术和设备,是否已经普及,只要拥有资金就可从市场(包括国际市场,下同)上直接购买到。如果企业在生产(或服务)中使用的主要技术和设备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购买到,则该企业处于已产业化了的产业中,其股票应申请在A股市场上市,反之,则处于未产业化了的产业中,创业板市场将为其服务。
既然创业板市场,在市场定位和服务功能(从而,运行规则)上,不同于A股市场,那么,它就不能是一个与A股市场相混或隶属于A股(例如,有人提出,创业板应“挂”在A股市场中,作为一个专门“板块”)的市场,只应是一个与A股市场并列运行的新市场。
明确创业板的市场定位,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那些本应在A股市场上市的企业,利用创业板的一些有利政策(例如,全流通股)而“挤入”创业板市场,造成创业板市场在发展中,逐步与A股市场在市场定位、市场功能等方面趋同相混;另一方面,是为了使创业板市场更好地为创业型企业服务,避免非创业型企业(例如,上述第一类企业)冒充创业型企业,“混入”创业板市场,给创业板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创业板应与A股市场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一些人从借鉴国外的二板市场(例如,美国的NASTAQ)经验出发,强调创业板市场,不应成为向A股市场输送高质量上市公司的台阶,即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只要不被摘牌,可以长久的挂牌交易;只要符合条件,可以不断增资扩股,而不论其主要生产技术和设备,是否已经产业化。对此,从一开始就需要明确政策取向:创业板是仅仅作为一个股市来设立,还是作为一个与A股市场有着内在关联但又功能不同的一个新市场来设立?如果是前者,那么,有人提出,只需在沪深交易所专设“高新技术企业板”、降低某些入市条件、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就可满足需求,无需设立创业板,亦可成立。换句话说,专设一个创业板市场,有何意义?
众所周知,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二板市场,是在场外交易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当时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证券交易所依其上市条件规定而不愿接受中小企业,从而,导致这些企业的股票只能在场外柜台上交易。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场外市场不存在,创业板市场已不可能通过场外交易而逐步形成,只能通过政策过程而设立。由此,在政策选择中,就必须考虑该市场与A股市场的内在关系。鉴于我国A股市场是在双重体制并存条件下形成的,股市运行中存在着诸多非市场经济因素和现象,尤其需要考虑,创业板市场与A股市场的内在关系如何既保证创业板市场的定位、功能和特色,又有效发挥创业板功能,促使A股市场的调整和完善?
我们认为,从股市运行的一般要求、我国A股的实际情况和创业板的`市场定位及基本功能等出发,我国的创业板应承担起促进A股市场改革和完善的功能,这是我国创业板与其他国家二板市场的一个重要区别。为此,创业板与A股市场之间,应建立起必要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具体表现为: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增资扩股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其主要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产品实现了产业化、达到在A股市场上市条件以后,应考虑向A股市场申请上市。建立这种联系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能够有效保证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属创业型企业范畴,从而,避免经过若干年运行后,大量完成“创业”、已产业化了的企业长期滞留于创业板市场,使该市场的定位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A股市场的改革和完善,提高该市场中的上市公司整体质量。
有人担心,如果创业板市场,大量向A股市场输送高质量企业,将“掏空”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或使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质量下降。这种认识,实际上,是基于对我国“创业型企业”状况不了解而产生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高新技术及其他创业型企业数量高达5万多家,其中,经营状况较好、多年保持利润增长的中小企业达数千家之多。即便不谈,在创业投资政策和创业板导向下,还将产生更多的创业型企业,就目前已有的这些企业,也许就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满足它们的上市要求。在高质量创业型企业源源不断地上市的条件下,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质量应能得到不断地提高,而不是降低。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有人认为,将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向A股市场“输送”,在技术上,存在着诸多困难。这实际上,是基于对目前的股市技术不了解而产生的担忧。在电子、通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股市中的行情显示、代理买卖、资金结算、登记过户、股票交割等各方面均已实现了电子化,因此,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向A股市场申请上市,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实际存在的只是,办理手续、股指计算、摘牌挂牌等方面工作量问题。但只要这种“输送”,有利于我国整体股市(包括A股、创业板等)的健康发展,这些工作量的增加,就是值得的,必要的。
3、为了保证创业板的市场定位和主要功能,我们认为,有必要实施如下政策:
第一,对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增资扩股方面予以适当的限制。例如,一般仅允许发行新股1-2次(包括配股,但不包括送股)。既防范一些公司将上市当作“圈钱”的途径,也“迫使”上市公司在条件成熟时,申请转为A股上市。
第二,对申请在创业板发行股票和上市的公司,实行最高股本额控制,以防范本应在A股市场上申请的公司,“挤入”创业板市场。例如,一般限制股本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公司,在创业板申请发行股票;又如,一般仅允许在创业板一次性发行股票面额3000万元以内。
第三,对已失去“创业”性质又无资格申请进入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实行摘牌清场制度,令其退入场外交易市场(同样,从A股市场上退出的上市公司,如PT公司,也应退入场外交易市场),以保证创业板的公司质量;与此对应,在创业板投入营运以后,应着手进行设立场外交易系统的工作。
(三)创业板市场的运作取向
创业板市场在运作中,难免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具体问题。以何种思路来认识从而处理这些问题,在创业板设立初始就应认真考虑。从前一阵研讨情况来看,创业板市场的运作,可能遇到如下问题:
1、创业板支持的对象。创业板以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上市,
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有人提出,创业板应主要支持国有中小企业上市,以体现创业板在支持国企改革和国企解困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不符合设立创业板的本来意图的:
第一,设立创业板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有多少家企业将成为上市公司,而在于由此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投资热情,有力推动我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推进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从我国目前的资金供给结构来看,创业投资的资金将主要来源于民间。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创业板的支持对象,以国有中小企业为主,就将严重抑制民间投资,从而,抑制创业投资和高新技术的发展,这无利于“国”与“民”。
第二,股市不是“救济院”,投资者的资金不是财政资金,而是“辛苦钱”,不能用于国企解困。A股市场因支持国企解困,给一批质量较差的国企上市“放行”,已留下严重遗患,尚有待花费时日和代价予以消解,创业板不可再“重蹈覆辙”。另一方面,中央再三强调,国企改革应实行“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中小企业型国有企业,“以放为主”。在此背景下,将创业板设定为“支持国有中小企业”的市场,是不符合中央精神的。
第三,受制于国有股,在国有中小企业中,诸如无形资产的确定和分割、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股票期权、独立董事、信息的充分披露等诸多制度的落实都将发生阻碍或困难,由此,创业板日后的运作也将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这不利于充分发挥创业板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中作用。
鉴此,我们认为,创业板市场,在运作中,应以支持成长型民营中小企业为主要对象。
2、创业板的股票发行。在A股市场中,近年来,企业申请发行股票,一直受到股票指标和申请程序等方面的制约。鉴于目前诸多地方的中小企业有着强烈在创业板上市的要求,一些人提出,创业板的上市,应考虑平衡各地方利益关系,应继续实行“指标控制”的管理方式。我们认为,这一思路,是错误的。
第一,创业板支持的是,在国民经济中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分布,相当不平衡。据我们的调查,实际情况是,一些地方多些,一些地方少些,一些地方暂时短缺。在这种条件下,简单分配“指标”,就难免发生,一些地方受指标制约,高质量企业难以上送登场,而另一些地方却“矮中拔高”的现象发生,给创业板的健康运行,带来隐患。
第二,股票发行“指标”,是一种人为设定的“租”。为获得A股发行指标,近年来,一些企业不惜采用一切“攻官”手段,引发了诸多问题,因此,在创业板继续实行“指标控制”,不利于廉政建设。
第三,在实行“指标控制”条件下,一些地方政府,从支持国企出发,容易将“指标”向国企倾斜,从而,使民间企业与国有企业,在事实上,难以通过公平竞争而获得“指标”的状态中。
我们认为,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出发,创业板的股票发行,应充分贯彻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取消“指标控制”。
3、股票发行的申请程序。在A股发行申请中,企业应先将有关材料报送地方政府,经其审核通过后,方才能够上报中国证监会。一些人强调,在创业板中,也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由地方政府对申请发行股票的企业进行审核“把关”,以避免低质量企业“混入”上市公司行列。我们认为,这一认识,是不正确的。
第一,在市场经济中,申请发行股票,是企业的一种自主权力。在A股发行中,企业申请发行股票,首先需经地方政府审核,这实际上,是对企业自主权力的一种“侵害”(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公务员,在这个过程中,以各种理由“卡”企业以迫使其“顺从”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创业板市场中,如果继续贯彻这种地方政府的审核制度,在申请股票发行过程中,且不说,民营企业将付出更多的费用(包括“攻官”费用),而且一些“不顺从”的高质量民营企业可能难以通过“审核”,从而,失去“机会”,其效应又将引致一系列腐败现象发生。
第二,从在A股上市的公司看,尽管各地方政府均作了“严格”审核把关,但低质量企业“混入”上市公司的现象,已非个别;在A股公司“包装”中,出于各种原因,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与拟上市公司联手“造假”的现象,也非个别。事实证明,与市场机制进行筛选相比,由地方政府部门审核“把关”,并非是一种“更优”的选择。
鉴此,我们认为,为了保障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质量,为了贯彻市场经济机制,应当取消“由地方政府审核把关”的制度,实行由保荐人推荐并承担相应风险的制度。
作者:王国刚 来源: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
★ 诉讼合同范文
★ 土地诉讼范文
★ 诉讼书范本
★ 合同诉讼
★ 诉讼书范文
★ 设立基金协议书
★ 关于设立团支部申请书精选
★ 诉讼每月工作计划
★ 离婚诉讼书范文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篇6
来源:谭劲涛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也在不断变化,为适应需要,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应进行必要的改革。本文针对在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利于教学改革的进行。
主题词:汽车
维修
教学
改革
问题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汽车人均拥有量将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过程,这将会给汽车维修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会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的汽修行业,由于历史的原因,汽车维修技术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及技术结构不甚合理,维修管理手段也较为落后,以至于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这些都是汽车维修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汽车维修行业的职业教育部门,要为汽车维修行业提供优质、合格的人才,给汽车维修行业注入新鲜血液,首先必须从教学方面进行改革。目前的教学改革只着眼于改善教学设施及设备、改变教学模式,这样是远远未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电工电子学科方面的教学力度
十几年来,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和高性能、多功能传感器的研制成功,极大程度的推动了以微型计算机和高性能传感器为基础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成功地改进了汽车的性能。各种电子控制系统如:电子燃油喷射装置、汽车自动空调装置、中央控制门锁装置、汽车驾驶巡航系统、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主动安全气囊、电子主动悬架控制系统、汽车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汽车的科技会计师越来越高。人们对汽车的经济性、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美国为例,美国平均每部轿车电子装置的费用由1970年仅有的25美元逐年增多,1980年为248美元,1990年为872美元,1995年为1600美元,而到了2000年,其电子设备的价值为2000~4000美元,占汽车总成本的比例达到了40%以上。因而,电子技术维修已成为汽车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汽车维修早已从单一的机械维修转向机电一体化的有机结合。但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在电子技术方面相对滞后,除了内容涉及面窄,要求低,课时的安排也不尽合理,电工电子实习时间远远达不到电子技术维修在汽车维修中所占的比例。因而,加强电子技术方面的教学是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维修人员以满足汽车维修市场的需求。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在传统的汽车维修领域中,汽车维修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对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依赖度过重,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轻理论知识而重技能操作的现象较为明显。但当今汽车的发展很快,各种高、新、尖科技产品都已充分地应用到汽车上,维修产业结构也发生的变化,若只具备娴熟地拆装操作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汽车维修的需要。另外,随着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自动化、微电脑化程度不断提高,汽车的故障诊断、分析将进入微机诊断时代。所以在今后的汽车维修领域,不仅需要维修人员要具备必要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扎实的汽车理论知识及相关其它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然而目前在汽车维修教学当中,基于上述原因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实习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的现象更为突出,使毕业后的学生在维修工作中,由于缺乏足够、扎实的理论基础,对汽车综合故障的分析、诊断、排除能力相应不足,工作适应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同时也影响毕业生今后业务水平的再提高。因而,在教学改革中,应当特别注意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合理搭配。
三、注重营造校园行业文化氛围
在校园中,营造本专业行业文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举,培养学生热爱本专业,树立良好的行业、职业风气。
首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作为一名汽车维修行业的从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汽车技术,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目前的汽车维修行业中,乱收费、回扣风蔓延现象屡禁不止,使得行业竞争处于一种恶性循环当中,这些非正当的竞争手段不仅损坏了维修行业人员的形象,更危害了车主的利益甚至是生命的安全,同时也极大阻碍维修行业的向前发展。又由于维修人员的技术素质低下,从而使汽车返修率高,“小故障进厂,大故障出厂”,甚至由于维修装配技术及质量原因造成车毁人亡事件。汽车维修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必须以谒诚为顾客服务为宗旨。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汽车维修行业将会受到来自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的挑战和冲击,我们在资金、技术、设备都处于劣势的条件下,更应该提高服务的质量。要杜绝这些丑恶现象的发生,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让他们在学校就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其次,营造良好的行业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尤其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如举办一些汽车发展专题研讨会、汽车维修知识竞赛、汽车维修行业就业形势报告等有益的活动,向学生介绍汽车发展的历史及方向,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汽车的发展动向,了解汽车维修行业就业的动态及就业前景。从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汽车专业方面能刻苦用功的去学习、研究,苦练本领。
再次,营造好良好的行业文化氛围,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做好思想准备。如加强岗位劳动课的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岗位意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自觉的在岗位上刻苦工作。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胜任工作岗位。
四、注意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汽车上应用的各项技术日新月异。作为汽车维修人员要适应新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因而,在教学中,不应只满足于学生弄懂或掌握相关知识就行,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发掘自身的潜力,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以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为目的。这样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的需要和体现。在汽车维修过程中,通常所碰到的问题是不能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能过自己的经验、分析、摸索及判断。因此要求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往往不只是经验的体现,还要通过查阅工具书以及在不断地学习领悟中获得的,决不是随手牵来的,要靠平时的积累,这就要求学校及老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多加引导,潜移默化,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才能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以适应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需要。
五、加强对专业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力量是否雄厚,没有好的教师队伍,是不能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的。因此,培养专业教师是搞好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而注重培养理论和技能兼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整个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汽车行业的发展很快,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在工作中应不断地学习,自我提高。同时,学校也应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及便利条件,如定期选送一些有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高校进修学习,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培训回来后,再对本校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交流,使得学校与社会在新技术方面保持同步甚至于领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创造条件,促使教师之间、学校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及学术研讨,始终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这样在确保师资水平前提下,才能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六、以汽车维修市场为依托,做好与企业的横向联系
在汽车维修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要以汽车维修这一大市场作为依托,积极掌握汽车维修市场的需求动态,这也是培养汽车维修技能人才的基础。只有充分摸清市场的需求及发展变化,才能确定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也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社会及市场的需要,也会促使汽车维修技能人才的培养步入良性循环的正确轨道。而做好与企业的横向联系及沟通是了解市场的关键。
总而言之,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及社会变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还应不断地进行下去,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过添置设备或改变教学模式就能顺利的达到改革的目的,而是应点、线、面全方位开展才行。只有这样的认识,才能更好的为汽车维修行业输送更多、更好、更有用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收稿日期:2004-12-07
帕萨特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2004-8-19>
编者按 本期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系列讲座内容,由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魏俊强老师与北京博瑞燕美汽车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协作提供。
七、大众01N型自动变速器故障检修
上海大众生产的帕萨特B5、桑塔纳2000GSi AT俊杰轿车,都配备了01N型自动变速器
。该款变速器是一种4速全电控自动变速器,其液力变矩器具有锁止功能。
1.控制系统结构特点
01N型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模块TCM通过监控液压控制单元、车速传感器、多功能开关、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换挡锁止电磁阀、数据传输接线器、线路控制开关、制动灯开关、低速挡开关、起动机保持继电器、制动开关、强制降挡开关、ATF油温传感器及自动变速器挡位显示等信号,来准确地确定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时间与换挡品质。当上述某一系统发生故障时,TCM将执行紧急运行模式(ERM)。此时变速器所有其他电控功能将无法起作用,变速器只能处于液力3挡接合状态,不过R挡、1挡依然可以使用。另外,当自动变速器处于紧急运行模式时不能检查油位。
在变速器的执行元件中有7个电磁阀,它们受TCM控制,将来自油泵的油压直接分配给相应的换挡元件。其中有2个电磁阀在换挡期间起作用,以保证换挡的平顺性;1个电磁阀调节主油压;4个电磁阀分别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此外,执行元件还包括换挡杆锁止电磁阀、起动锁和倒车灯继电器。
2.变速器的机械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01N型自动变速器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且传动效率高。变速器的壳体为整体式,内部结构包括行星齿轮、阀体、离合器及制动器等。01N型变速器各挡的传动比分别为:1挡2.714,2挡2.551,3挡1.000,4挡0.679。从理论上讲,变速器的每个挡位又分液压和机械2种状态。由于装备了带有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TCM可根据车辆的负载、速度和挡位等状况,控制锁止离合器器电磁阀的动作,实现锁止离合器接合与分离,但与变矩器内部打滑无关。当锁止离合器接合时,变速器的前进挡由液力变矩器的打滑方式变为机械直接驱动的方式。
01N型自动变速器的机械结构部分主要由1个行星齿轮组、3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及1个单向轮组成。其中行星齿轮组是由1个小太阳齿轮、1个大太阳齿轮、3个短行星齿轮、3个长行星齿轮、行星齿轮架及齿圈组成。变速器在工作时,阀体通过油压控制离合器、制动器的动作,以完成液力变矩器和行星齿轮组之间的动力传输。如果离合器K1工作,就会驱动小太阳齿轮。离合器K2则是用来驱动大太阳齿轮的,离合器K3驱动行星齿轮架,制动器B1制动行星齿轮架,动力是通过齿圈输出的。
手动阀位于“D”挡时,变速器的各挡传动路线如下。
1挡时,TCM通过控制电磁阀EV4使离合器K2分离,单向轮参加工作,行星齿轮架固定不动,动力传递由涡轮轴→离合器K1→小太阳齿轮→短行星齿轮→长行星齿轮→齿圈。
2挡时,电磁阀EV4使离合器K2分离,制动器B2由电磁阀EV2控制将大太阳齿轮制动。动力传递由涡轮轴→离合器→小太阳齿轮→短行星齿轮→长行星齿轮→齿圈。
3挡时,离合器K1和K2接合,小太阳齿轮和大太阳齿轮被同时驱动,由于2个太阳齿轮的直径不同,行星齿轮组被固定,整个行星齿轮组就作为一个整体输出动力。
变速器处于机械3挡时,TCM控制电磁阀EV3使离合器K3接合,直接驱动行星齿轮架,手动阀控制离合器K1、K2接合,行星齿轮组被锁定,动力直接通过离合器K3进行传递。
4挡时,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EV1和EV4,使离合器K1和K2分离,同时控制电磁阀EV2使制动器B2接合。这样动力通过离合器K3驱动行星齿轮架绕大太阳齿轮旋转,此时大太阳齿轮被固定,动力得以通过齿圈输出。
倒挡时,阀体手动阀供给离合器K2和制动器B1压力,离合器K2驱动大太阳齿轮,制动器B1制动行星齿轮架,动力传递经离合器K2→大太阳齿轮→长行星齿轮→齿圈。
3.常见故障的分析
01N型变速器加注的是德国大众公司专用变速器油,零件号是G052162A2,规格为1 L装。差速器部分则需单独加注合成油,一旦给变速器加注错误的变速器油,对自动变速器的损坏将是致命的。
(1)行星齿轮组异常磨损
在对此款变速器实际维修过程中,常会见到行星齿轮组的异常磨损,有些车辆甚至是只行驶了几万公里就出现此种情况。
我们认为导致此故障发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液力变矩器内过脏。自动变速器的2个进油孔1个在阀体上,有滤清器保护,另1个在变矩器内的输入轴前端,无滤清器保护。如果变矩器内过脏,输入轴上的润滑油路有可能被堵塞,导致行星齿轮润滑不良,造成早期磨损。变矩器内过脏可能是由摩擦片烧蚀产生的粉末进入造成的。②阀体中一些调压阀卡滞在泄油一侧。变速器的油液液面过高也会造成部件异常磨损。一般来讲,自动变速器内不使用飞溅润滑,行星齿轮机构在接触到油液后会产生大量气泡,将严重影响传动机构的润滑效果,从而导致传动机构过早磨损。在行星齿轮机构发生异常磨损时,附近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有时会出现严重烧蚀,有时工作正常,原因是离合器、制动器可以利用自身的工作油液来进行润滑。因此,在行星齿轮机构出现异常磨损时,离合器、制动器并不一定损坏。
在实际维修工作中,通过认真分析对比,我们还发现在整个变速器的润滑油路中存在一些缺陷,正是这些缺陷导致行星齿轮组过早磨损。在01N型变速器中,行星齿轮组的润滑问题是整套润滑系统中的最薄弱环节。通过分析及实际试验,经过我们改进的润滑系统工作状况良好,润滑效果明显。
(2)变速器完成大修后无倒挡、1挡
当变速器总成经过大修后,常会出现无倒挡和1挡的现象,原因可能是修理机械部分时有未注意到的环节。如制动器B2的间隙调整不当,造成变速器在工作过程中离合器之间发生干涉,动力无法正常输出。对于该制动器的间隙如何正确调整,应参考维修手册。另外,对变速器外部的机构也应进行仔细检查。如换挡机构的位置调整,换挡拉线的正确安装等也非常重要。
变速器出现无倒挡或其余挡位的症状时,还有可能是变速器阀体的手动阀机构调整不当。当手动阀机构调整位置不正确时,变速器会轻则无倒挡或1挡,严重时会无前进挡。当然,其他非正常原因也能造成同样后果,如阀体损坏,内部柱塞卡滞等。此时要仔细分析,逐一排查。
(3)换挡冲击过大
当出现车辆停止状态下变速器由P或N挡进前进挡或倒挡车辆振动严重、行驶中升挡瞬间车辆明显闯动的故障时,故障原因主要包括:元件调整不当、性能下降或损坏,发动机怠速转速过高,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不良导致升挡过迟,主油路调压阀(图18)故障导致主油路油压过高,换挡执行元件(离合器或制动器)接合过快、打滑,油压电磁阀工作异常,以及发动机电脑故障。总之,能够引起换挡冲击的原因很多,所以在维修过程中不要盲目拆卸,一定要对变速器的各部位做到全面检查、认真分析。
(4)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变速器挂挡易熄火
当出现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将换挡杆由P或N位换入其他位置。发动机熄火或在行驶过程中踩制动停车发动机熄火时,原因可能是发动机怠速转速过低、变速器阀体中锁止的柱塞卡滞、挡位开关故障及转速传感器故障等。
造成行星齿轮组早期磨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分析故障原因时要综合各种情况系统地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的故障点。切忌盲目套用改进方法,这样做有时会适得其反。
在实际维修工作中,我们还发现有些01N型自动变速器存在内部进水的情况,维修站的专业人员也有同样的发现。经询问,车辆并未涉深水,车辆下部护板完好,车辆各水管未发现漏水现象,水箱散热器经测试无泄露现象,变速器加油孔盖完好,此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饲养山羊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篇7
1.分栏关养,分地放牧 现在农户养羊因栏舍有限而公母羊大群混养,混群放牧,导致乱交滥配,近亲繁殖,影响山羊品质,使其一代不如一代。同时混栏关养使重胎母羊和弱小山羊易受损伤。因此,山羊必须分栏关养,分地放牧。
成年种公羊单栏关养,分地放牧。同时将不宜留做种用的公羔在哺乳期及时阉割,作为肉羊与公羊一同关养、放牧进行肥育。有计划地进行选种选配,控制种公羊的配种次数和配种母羊,杜绝近亲繁殖。怀孕后期或哺乳母羊单栏关养,防止羊群拥挤和好斗的公羊混群而导致怀孕母羊流产和踏死羔羊。每只母羊的单栏面积2.2~2.5平方米,其栏数可按基础母羊总数的25%左右设置。患病山羊应及时挑出隔离到另外栏舍关养,以便及早治疗和悉心照料,也可防止疫病传染和便于栏舍消毒。
2.保持栏舍通风干燥,定期消毒 山羊喜干燥,厌潮湿。山区农民利用原有圈舍改做羊舍时,要注意增开窗户,同时注意栏舍屋顶不漏雨,排水沟排水良好,羊舍内地面平整,勤换垫料。有条件的,要选择向阳坡,修建楼台式羊舍,羊床用竹片或木条构筑,木条或竹片间隔1.0~1.5厘米,以利于粪便漏下。楼台与地面距离为1.5~1.8米,以便于清扫粪便。冬春寒冷季节,可在木条、竹片上铺一层稻草防寒保暖。另外,还要对羊舍定期进行消毒,一般要求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消毒一次,消毒药要经常更换。
3.加强放牧,适当补饲 山羊的放牧应注意选好四季牧场,山区根据“春放背,夏放岗,秋放茬,冬补饲”的原则选择。春季应防止“跑青”、消耗体力影响抓膘,要先在枯草处放一会儿,等羊吃上半饱后再赶入青草地,以防止“吃青”引起腹泻。春季气候多变,出牧宜迟,收牧宜早。夏季要在高处放牧,注意防暑并避免蚊蝇叮咬,中午赶到阴凉处休息,饮足水,做到早出晚归,延长放牧时间。秋季天高气爽,雨水少,牧草已结籽,二茬草再生,作物已收获,可抢茬放牧。冬季牧草枯黄、草质差、营养缺乏,母羊大多怀胎,营养需求高,应给予补饲,并做好羊舍保温。山羊光放牧则饲养周期长,生长速度缓慢,效益低下,必须对放牧归栏的山羊进行适当补饲。根据情况补饲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种公羊配种季节的补饲。配种旺季,公羊消耗大,必须每天给予精料和鸡蛋,保持其精力充足。二是妊娠后期和哺乳的母羊,每天给予精料,以保证充足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羔羊的出生重和母羊产后泌乳量。三是冬季枯草期,对全群羊给予干草和精料,或种植黑麦草等优质牧草刈割给山羊补饲。补饲的精料一般以玉米、麸皮、菜籽饼、贝壳粉、食盐等组成,补饲精料量以山羊可在10分钟内吃完为宜。
【浅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推荐阅读:
《税收减免管理办法》应注意的四个问题11-19
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税收12-24
浅议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管理现状及建议06-17
税收专业人才09-14
专业市场税收征管10-25
连锁超市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1-27
浅谈税收管理论文09-09
加强集团性企业税收征管中的问题和对策07-28
税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07-10
税收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