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2024-07-25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精选12篇)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篇1

幼儿园小班开设生活区的意义

生活区是一个可以让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生活技能,发展他们动手能力的区域。小班幼儿手的小肌肉动作发育还很不完善,教师可以提供给幼儿练习剥的材料、练习拧的材料、练习抓的材料、练习倒的材料、练习绕的材料、练习捏的材料、练习夹的材料、练习舀的材料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尝试如何动手操作,获得感知的体验,以至在日常生活中,再也不要依赖于别人,自己来动手,甚至能帮大人做一些事情。在活动中,幼儿的生活技能得到提高;与人交往的意识初步形成,会使用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常见词汇、简单句式等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介绍自己的活动过程。在这同时,除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外,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剥食品、倒豆子、抓花生时,不乱丢外壳和残渣,并能将掉下的材料放在指定处。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篇2

1孔子平等教育思想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的思想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平等教育思想对幼儿园生活活动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幼儿园生活活动的重要性

从孔子教育目的出发, 他所培养的学生是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可用人才。他的教育内容也是德才兼修。在知识方面以“六艺”为主, 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以这六个方面的内容为主要, 这些内容涉及道德、礼仪、政治、文化、体育等多方面。孔子尤重文武双修, 体智并习, 这与我国重儿童体育也是一致的。我国历来重幼儿生活活动, 但许多幼儿园在实际操作中, “生活活动”仍被定格在盥洗、进餐、午睡等基本的生活环节中, 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被定位在一些自理技能与卫生行为的培养上[2], 这与孔子的体育思想是背离的。根据孔子体育思想, 锻炼强健的体魄, 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 保持身心舒畅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以孔子体育思想指导幼儿园生活活动, 首先应明确生活活动的重要性, 把生活活动作为幼儿发展的基本途径和生存方式, 寓教育于生活活动之中, 达到源于生活, 归于生活的旨归。需要幼儿教师树立新的生活活动价值观, 充分认识生活活动的意义, 关注幼儿的生活活动并能与其他活动施以平等的教育态度, 从根本上提高生活活动质量。

1.2有利于教师正确认识和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生活活动融于一日活动的各种活动中, 但是在这些活动当中, 幼儿的生活活动组织因一些特别因素而受到不公平对待, 这些因素表现为:1) 性格差异。活泼的幼儿在各项活动中总是善于表现, 并且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各项活动中, 而教师也偏向于对这类幼儿的关注。那些内向且不善交际和表现的幼儿, 在活动中容易被教师所忽略。2)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互动过程中, 教师为了完成自身的教学计划, 提问时主要以智力发展水平教好的幼儿为主。3) 家庭条件的差异。在这个物欲的社会里, 那些家庭条件教好的家长总会为教师带来一些礼物, 希望教师为他们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注。4) 外表的差异。在园里, 特别是刚进园长相又较好的幼儿, 容易为教师留下较好的印象, 并易于教师第一时间记住幼儿的名字。这些无疑给幼儿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 即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 不论现实生活将人分为多少等级, 但对自己的学生不分贫贱与富贵都能平等的对待他们, 并施以同等的教学。孔子把这一思想付诸于实践, 他对自己的儿子孔鲤就像其他学生一般看待。孔子学生陈子离曾问孔鲤, 孔子是否对他有优待, 孔鲤回答后, 陈子离对他人说到“问一得三, 闻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论语·季氏》) , [3]意思为孔子对待他的儿子并无特殊, 一如其他学生般的对待。今天, 我们应重温孔子“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思想, 并把这一思想实践于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中, 给予每一位幼儿平等的学习机会、被照顾和交流的机会, 从心里和生活中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1.3有利于教师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

孔子能够“因材施教”的去培养学生, 即根据不同性格和不同发展水平的人施以不同的教育。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组织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所以在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中, 教师需正确认识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利于教师对幼儿施以正确的指导方式, 让幼儿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的组织中, 教师须以“因材施教”的教学之思去组织活动。有的教师对幼儿生活的组织多为基本生活问题的解决, 并多以集体活动出现, 而忽略了一些身心发展不同的幼儿。如两位幼儿在点名时不会说“到”, 教师每次点名直接跳过, 也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1.4有利于教师平等看待师幼关系

教师应为幼儿创造平等、宽松、快乐的生活环境, 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喜欢幼儿园的教师, 这就需要教师在生活中重视他们与幼儿的关系, 他们不仅只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师生关系, 他们还可以是朋友、是亲人。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还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发展。孔子平等教育思想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可以帮助我们重塑幼儿与教师间的关系。

子曰:“当仁, 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 孔子说遇到可实践仁道的机会, 对教师也不必谦让。在教育过程中孔子鼓励学生们“各言尔志” (《论语·公冶长》) , 当学生们的认识超乎孔子所想并对孔子有所启发时, 孔子毫不吝啬的对其赞赏道:“起予者商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 (《论语·述而》) , 孔子常以学而无常师择其善而从之的谦虚好学态度及形象来教诲学生, 了解学生并与学生融洽平等的相处。

目前, 我国幼儿园多数班额较大, 幼儿教师资源相对短缺, 并且, 大多数幼儿教师未受过真正的专业训练, 又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即教师是严谨的, 令人尊敬的。使得教师处于一种优势地位, 教师自觉的维护着自身的权威, 使师幼存在不平等关系。在诸多新闻报道中, 我们仍能看到教师对幼儿不够尊重, 打骂体罚幼儿。所以, 当今幼儿园急需教师正视他们与幼儿间的关系, 他们应是朋友、玩伴、亲人。教师须从这一平等视角下去照顾教导幼儿, 并在“有教无类”的平等教学态度下运用启发式教育, 这样, 能让幼儿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更加快乐, 并且幼儿还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不仅如此, 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 培养幼儿做人做事的情感, 良好行为道德。所以教师需以朋友之心、母之心去关心幼儿身心发展, 并为他们创造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根据对孔子平等教育思想的了解, 将其思想有效地运用于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的组织之中, 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各方面的培养, 为幼儿创造平等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 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幼儿园的生活活动。

摘要: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教育功能, 承载着幼儿生长发育、行为养成和道德培养的教育价值。孔子平等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瑰宝, 其有利于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幼儿园生活活动在一日活动中的重要性, 在生活活动组织中正确认识和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促进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认识, 平等看待师幼关系, 并在生活活动中给予正确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活动,孔子,平等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杨冬梅.幼儿园有效教学与一日生活优化的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 2011 (9) :55-56.

[2]余晓真.幼儿园生活活动实践分析与思考[J].幼儿教育, 2005 (7) :60-61.

幼儿园生活事件的教育意义探析 篇3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教育也逐渐受到了人们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幼儿园教育中日常生活活动时间所占比重过半,生活事件是指人们于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生活变动或者情境,在幼儿园教育中生活事件一般发生于日常教学外,著名学者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只要有生活就会有教育,可见生活在某种程度也包含相应的教育意义。为加深对幼儿生活事件的认识,下面笔者就幼儿园生活事件的教育意义进行探讨分析。

二、生活事件之六一儿童节教育意义

六一作为儿童所特有的节日,是每一个幼儿园学期任务中的一个重要活动,为让幼儿度过一个具有意义且快乐的节日,基本上每个幼儿园都会安排相应的六一庆祝活动,该活动为综合性实践课堂,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为幼儿、幼儿园以及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在六一儿童节活动中,无论是对幼儿园,还是对幼儿教师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考研着幼儿园组织管理、策划以及资源能力能力和教师实践创新能力,比如所编舞蹈动作新意性和到位情况,均直接反映出了教师能力,对此,开展六一儿童节活动,事实上是将幼儿园以及教师推向社会,接受来自社会以及家长的检阅。在六一儿童节活动中幼儿作为主体,自然也会参与到活动中,开展活动除了让幼儿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快乐以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的机会和舞台,丰富其人际关系,促进幼儿能力、情感以及行为等全面发展。同时六一活动通常以班级作为单位来进行,幼儿参与到该项活动中来,在潜移默化可受集体责任感以及集体意识等熏陶,获得积极影响,继而为实现班级共同目标而努力。第二,有利于幼儿园品牌的宣传,获得家长以及社会认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学前教育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幼儿园也随之增多,在这种形势下,幼儿园所面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这些竞争主要表现为特色、生源以及实力等,简而言之就是品牌竞争。鉴于此,目前很多幼儿园把六一儿童节活动打造成为宣传本校的教育品牌,借助于六一儿童节活动塑造本校特色品牌,同时还可满足家长基本要求,给其带来情感以及精神上的双重享受,继而进一步提高家长对于幼儿园满意度,得到社会以及家长的认可。

三、生活之接待教育意义分析

在幼儿园工作中,接待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接待时间以及人数等不以幼儿园意志为转移。接待所含内容很多,除了环境参观、教学展示以外,还包含学生每天到校时的接待,其教育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便于交流、沟通以及分享经验。借助于接待不仅可接收到来自教师、家长的不同反馈,了解幼儿园所存不足和缺陷,同时还可充分发挥幼儿园所具辐射作用,将其自身所积累下来的优秀经验传递给外界,以此为教师和其他幼儿园提供交流以及学习的平台。第二,可推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互动,便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接待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幼儿之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态度、语言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当家长将幼儿送至学校时,会和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在沟通中教师可及时了解到幼儿的相关情况,基于此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借助于接待,将本院精神面貌、环境布局、教育质量以及办园理念等展示出来,以获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以及认可,并影响学生,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可养成良好习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生活中生活事件作为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和幼儿教学同样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本次研究着重幼儿园生活事件之六一儿童节活动和接待的教育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这些生活事件除了具备教育意义外,同时也面临着挑战,针对这种情况,在幼儿园教育中,应尽量弥合幼儿园正常教学和生活事件之间的界限,加强生活教育,使教学融入于生活,遵循幼儿成长以及发展的规律,同时尊重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天性,根据其自然本性以及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教育。此外还应创设一个健康安全、积极进取以及宽松自由的生活教育环境,保证幼儿园教育的丰富、安全以及健康,以此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推动幼儿园的发展,获得最大化效益。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篇4

幼儿园体育活动对幼儿体能发展的意义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体育的总目标是“以幼儿健康发展为中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体能训练要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发展各种基本动作,培养最基本的身体素质。”体能是指从事身体活动时表现出的能力,包括身体要素和基本活动技能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协调、平衡、耐力、柔韧等素质。基本活动技能包括走、跑、跳跃、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体能发展可以使幼儿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消化系统正常发育,并增强他们调节身体各部分动作和灵活控制身体的能力,使幼儿的动作逐步协调且姿势正确。体能发展对于幼儿心理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幼儿智力活动的品质,存进智力发展;还可以发展幼儿的个性,包括养成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体能发展的状况和水平是衡量幼儿身体发展与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幼儿来说,体能锻炼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其活动能力;能够提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然而体能是体育的基础。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其目的便在于增强其体能。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规程》有目的地将“体”放在首位,可见幼儿的身体发展教育是幼儿期教育之根。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从幼儿园实践情况出发,计划通过教师合理、科学地开展各类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育活动,平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指导幼儿进行体育游戏训练,促进幼儿心身健康和谐地发展,以实现体育活动的有效性。同时促进教师对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视,发展健康观,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体能训练为幼儿的3——6岁期间,正是幼儿身体发育的关键期,由此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活动相当必要。幼儿园体能训练包括户外活动和体育活动。户外活动一般以户外大型玩具、器械玩具为主的活动。体育活动通常以体育游戏为主,将体能训练中的走跑跳等运动技能融入游戏当中。而体育活动中对身体素质的发展练习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力量练习、速度练习、耐力练习、柔韧练习和协调性练习五大类,这五大类的素质练习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所以在幼儿园的体育教学中都把其列为主要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教育中的体育教学而言,素质练习也是尤为重要的,但真正能够开展起来却并不是很多,对其练习的侧重也不是很清楚,这些都不利于幼儿身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河南省学前教育保教指南》中明确规定幼儿每日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其中1小时为体育活动时间,显然对于幼儿来说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充裕的。由此利用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幼儿体能的发展是可行的。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因此,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要充分重视学前儿童体育。在幼儿注重体能发展的现在,对体育活动的科学、安全、锻炼有效性具有实践性。

幼儿园生活的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结合运动中发现的问题,鼓励幼儿学着又快又整齐的将衣服挂在衣架上,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激发幼儿表现自我能力的积极性,初步形成我的小手真能干,会做许多事的积极想法。

活动重点 鼓励幼儿学着又快又整齐的将衣服整挂在衣架上,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难点 知道正确的挂衣方法。

材料与环境创设 衣架、衣服若干

设计思路 运动时由于运动量的变化,幼儿会感到热,所以脱衣服挂衣服是运动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中班幼儿年龄小,自我服务能力不强,有的幼儿脱下衣服后随手将衣服甩在衣架上;有的想挂却不知道如何挂;还有的挂时动作太慢而影响了运动……种种现象对幼儿的 生理、心理健康极为不利,作为教师有必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与机会,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初步形成与提高。因生活活动来自与生活,所以本次活动就班级的实际情况,就运动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幼儿展开讨论,使幼儿知道合适的挂衣方法并学着动作迅速的去完成,同时最后的集体挂衣又给了每一位幼儿行为巩固的机会。本生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

幼儿知道我有一双能干的会做事的小手。

活动流程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行为巩固——延伸

一 发现问题

1. 你们快来看呀,衣架上的衣服怎么是这样的?

2. 你们觉得这样放衣服好吗?

二 解决问题

1. 哦,你们都发现了,这样挂衣服是不对的,那应该怎么样挂呢?

2. 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讲讲自己的方法。

3. 师:是这样挂的呀,你能挂给我们看看吗?(个别幼儿示范)

4. 师:这样挂衣服还真不错呢,一件一件就象我们小朋友排队一样真整齐,我记住**小朋友的方法了,你们知道了吗?

小结:先找到衣服或帽子的中间,再把衣服轻轻挂在钩子上就行了。

5. 我还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衣服要一件一件整齐地挂在钩子上,不能随手一放呢?(幼儿议论、发言)

6. 小结:这样挂衣服看上去比较整洁,拿的时候又方便不容易掉而且最重要的是说明我们小朋友长大了,我们的小手可以做好多好多的事情。

三:行为巩固

1. 那儿还有几个衣架上的衣服没有挂好,我们一起去把它挂好吧,看看哪些小朋友挂的又快又好。(幼儿操作,师观察指导)

2. 看呀,这些衣服一件一件多整齐,这可都是我们小朋友的功劳,你们开心吗?老师也为你们高兴,因为你们有一双能干的小手。

3. 最后我还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希望你们在平时也象今天一样又快又整齐的挂衣服,你们说能做到吗?

四 延伸

1. 待会儿,我们把这些衣服送到其他班级去,再把你们今天学会的本领教给他们,让他们也变的和我们一样能干好吗?

幼儿园生活活动中的随机教育 篇6

作者:泰兴市济川幼儿园 提供人:江苏省泰州市网上家长学校 阅读:1915 评论:0 时间:2007-3-26 17:31:

41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6岁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现代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宠爱,从而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还发现,幼儿园的孩子在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情绪性的特点,他们的注意、记忆、思维和想像有着很大的随意性,受情绪的支配,当他们被某种事物或想像所吸引而兴奋的时候,他们的思维就异常活跃,头脑里的问号特别多,语言表达也生动,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幼儿教师,不但要树立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利用,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随机教育,把握适当的时机,催发幼儿积极向上、愿意学习的欲望,并注意“启蒙”的特点。同时还要防止忽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而无限拔高。但如何在幼教改革的今天,更好、更有效地发挥随机教育的作用,这还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摸索和总结。因此,我们设计了“幼儿生活活动中的随机教育”这一研究课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对随机教育的研究,构建体现我园特色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二、实践价值

孔子曰:“少年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侯养成的习惯是非常稳固的,终身都会起到作用。幼儿园一日生活及各个环节都渗透着教育因素,“时时有教育,处处有教育。”教师们在掌握各学科教育要求的同时,还应理解随机教育的精神实质,使随机教育渗透到具体计划中去,并根据这些要求来设计活动,布置环境,使之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设计组织的活动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三、理论依据

由于幼儿园的孩子受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的制约,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不可能凭借抽象的符号系统和逻辑的推导,而是依赖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当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为幼儿所熟悉时,他们便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新近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 》)中,“生活”一词频频出现。尤其在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与“生活”有关的条款有十多处,例如: A、教育要使幼儿学习生活,这是教育的内容,强调选择生活。比如:“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B、教育要利用生活——这是教育的途径,强调通过生活。比如:“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在共同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C、教育为了生活——这是教育的目标,强调适应生活。比如:“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很显然,在新《纲要》中幼儿的生活被重重的凸现出来,新《纲要》中还强调: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的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

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这些部分充分强调了教育与生活活动的关系以及随机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四、研究内容

(1)“处处皆教育”。这说明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有很大的随机性。幼儿园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

(2)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各领域教育的功能,关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给幼儿搭建一个自由表现的平台,提高幼儿的活动能力

(3)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的转变。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园将小二班、小三班、中二班、中三班、大一班、、大三班等320名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程序及结果

本课题2006年6月开始至2008年6月结题。历时两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1月)

(1)选题讨论、申报立项、拟订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实施计划,做好前期工作。

(2)成立课题组,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教育理论、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06年3月——2007年12月)

(1)根据各年级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方案。

(2)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观摩活动,展示活动。

(3)修订计划、积累资料、阶段评估、总结交流。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6月)

后期测试,全面分析、评价,完成子课题报告,汇总实验资料、撰写实验总报告。最终成果形式:

1、实验报告

2、研究论文

3、教案集

4、优秀案例集

5、活动实录VCD光盘

七、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课题组长:季兰玉

副 组 长:韩建玉

成员:朱莉沈剑薇戴莉章荷季嫦飞

1、建立了课题研究制度;

2、保证实验教师的稳定,并聘请省市幼教专家作指导;

3、本课题研究人员均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曾担任的各类教研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

4、保证必要的资金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有效实施;

5、改革评价模式,制定实验教师岗位责任制,与考评挂钩。

二00六年五月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篇7

我国幼儿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障碍因素, 一是幼儿教育理念问题, 二是幼儿教育硬件建设问题。在理念上, 很多幼儿园把幼儿教育看成是知识教育, 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 在幼儿园以对幼儿传授知识为主。从学前教育价值的角度来说, 人们只看到显性价值而忽略了最为重要的隐性价值。“近年来, 不少学者、专家开始关注个体价值的研究, 然而, 大部分研究较多地关注婴幼儿个体发展的显性价值方面, 包括发展认知、培养道德、陶冶情操、保育身体等价值范畴, 而对隐性价值的挖掘还关注不够。”即使有些学者关注隐性价值, 也把最为重要的智力开发、思维训练没有作为主要内容。如有学者指出, “学前教育隐性价值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中没有预料到的教育价值, 它以间接的方式发生作用, 呈现出隐性的功能效用。学前教育对婴幼儿个体的隐性价值在园所实践中具体表现在婴幼儿个体的社会化、主体化、个性化三个方面。”虽然幼儿主体化、个性化发展多少含有智力发展的因素, 但幼儿智力开发还是没有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提高到重要位置。各地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是, “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 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个新情况, 即小学和幼儿园争抢大班生源。许多小学规定要上本校的一年级, 必须先上本校的学前班。小学办学前班, 通常是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下放, 让幼儿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程。但到小学以后, 孩子们又得重新再学一遍一年级课程。学习内容的重复, 加上小学学前班教师往往不了解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 教学方式成人化, 容易导致孩子过早的厌学。小学学前班这种小学化、成人化的做法, 也影响到了幼儿园。幼儿园为了扩大生源, 也提前教幼儿认字、写字、算算术、学拼音等等。”所以, 幼儿教育理念是目前幼儿教育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这也是幼儿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之前没有得到特别重视, 从基础建设看, 主要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现状, 幼儿教育教学还是中小学般地集中在固定教室, 这就从客观上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幼儿教育的形式应以活动为主, 活动的前提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场所。而目前各地幼儿园数量有限、规模小, 在园幼儿大都爆满, 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基本教育教学的需求, 导致有益于幼儿智力开发的客观环境难以实现, 这也是目前影响学前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变幼儿“教室教育”模式为多类型、多特色“活动室”教育模式

包括幼儿教育理念在内的幼儿教育问题与其硬件建设直接相关。幼儿园中小学般的“教室教育”模式不宜于幼儿智力开发和素质拓展, 幼儿教育的“知识教育现象”主要就是由这种客观因素所致。因此, 变固定教室为多类型各具特色的“活动室”, 按大中小班轮流在不同的“活动室”通过活动形式进行幼儿教育, 是改变目前不合理现象、解决幼儿教育问题的突破点。

在具体做法上, 按幼儿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建立活动室, 如幼儿游戏活动室、幼儿绘画活动室、幼儿舞蹈活动室、幼儿演唱活动室、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室、幼儿文明礼仪活动室等等, 不固定教室, 按教育教学计划让幼儿在不同的活动室内轮流活动。通过活动形式进行各层次、各类别教育, 开发幼儿智力, 扩展素质教育, 达到教育目标。

三、从硬件建设入手改革幼儿教育,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幼儿教育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包括设施、环境在内的硬件建设对教育方式、方法, 甚至教育理念都具有较大程度的制约和影响, 因此, 从硬件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为切入点, 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是幼儿教育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

“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大力扶持和发展幼儿教育。相对而言, 我国幼儿教育还比较落后, 很多地县级城市幼儿教育资源十分紧缺, 农村地区几乎是空白。这就为幼儿教育从源头上规范建设提供了可能。如果说将现有幼儿教育设施进行改造有一定难度的话, 新建幼儿教育设施完全可以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因此, 目前新建幼儿园应该按活动室形式建设, 以利于幼儿科学教育。

“学前教育是人生启蒙、成长起点的奠基, 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 是一个关乎民族素质和祖国未来的重要问题;同时, 学前教育关乎千家万户的未来和幸福, 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期盼, 是一个保障教育公平、关乎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民生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2010年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学前教育史无前例的顶层设计、高端安排, 表明这次改革不是简单的调整, 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与此同时, 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要求全国各省 (区、市) 政府统筹规划, 分解年度任务, 落实经费, 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省根据国务院要求都确立了三年行动计划及其目标。比如, 甘肃省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3年, 全省新建、改扩建1000所幼儿园, 创建一批骨干示范性幼儿园, 保教质量显著提高;完善本、专科学历幼儿教师补充机制, 组织实施幼儿教师特岗计划, 招录1万名幼儿教师, 教师队伍结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建立省、市、县三级幼儿教师培训体系, 完成80%在职幼儿教师和园长的培训任务;全省新增幼儿园园位27万个,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70%, 学前二年毛入园率达到58%,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45%。基本实现公办幼儿园资源明显扩大、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显著改善、民办幼儿园发展规范有序、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资源网络初步形成的目标任务。但是在具体实施中, 新增、新建幼儿园基本还是原模式, 实质上是为了完成数量指标, 在形式上解决入园难, 对入园后的科学有效教育, 几乎没有考虑。这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必须引起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摘要: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开发智力, 为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创造条件。但是,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却指向了知识教育, 致使幼儿智力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在具体教育教学中, 像中小学般地在固定教室里实施教育教学, 把幼儿教育中小学化。建立“活动室”教育模式, 让幼儿在游戏、绘画、舞蹈等活动中开发智力, 获得生活常识, 是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值得推广。

关键词:知识教育,智力开发,教室教育模式,活动室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克勤.我国学前教育实践创新的基本路向:基于学前教育价值视角.学前教育研究, 2009 (7) :45-48.

[2]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教育发展研究, 2009 (8) :1-6.

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的意义 篇8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开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130-01

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育的自主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区角活动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角活动的开展对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重视活动设置的灵活性,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区角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区角活动是幼儿教育中,集体活动的一个重要补充,对于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具备重要的补充作用。通过我们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区角活动的开展能有效促进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孩子通过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商讨,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有效促进了孩子良好个性的发展。

区角活动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自主性和主动性发展的最好途径。在区角活动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活动,学习环境宽松、自由,在一个半封闭的屏障中,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摆弄、操作、探索,通过实践积累和构建自己的经验与感受。此外,区角活动还具有独特的空间和时间特性,它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在空间上,允许每个幼儿在一定的区域和空间内自由走动、自主选择区角;在时间上,允许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学习速度进行活动,既可以完成若干种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内容,也可以同样的学习材料和内容通过若干次活动来操作,这正是幼儿充分享受自主和促进幼儿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体现。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说一不二,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对孩子进行协商、合作教育十分重要,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中,教师虽然比较注重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但针对性不强,而区域活动的特殊性恰恰弥补了集体教育的不足。如在面包师游戏中,有三个孩子都想当面包师,可是面包师只能有两个,怎么办呢?孩子们只好自己商量, 或者改变角色等;或者采用轮流的方法解决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相互协调。

常言说: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证明,手的动作和思维活动有直接关系,人在动手时有关信息从手到大脑,又有大脑传到手,动手是动脑的外观,动手又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巧心灵,心灵手巧,在玩玩做做中幼儿智力得到了开发。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在不断的主动地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信息积累经验和发展能力,通过做做、玩玩、看看、想想等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实践证明:所有的幼儿都有某种物品通常的使用方法基础上发现的特性和功能,甚至创造出新的作品,幼儿会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之中,对于那些经过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会感到极大的满足。通过区角活动,他们的交往、合作、自信心、想象力、动手能力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区角活动是幼儿对现实生活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有助于幼儿学习社会性行为,能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发展游戏,从而发展其交往能力。例如过家家就是一个区角游戏,参加游戏的幼儿都要担任一个角色,通过语言来完成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从游戏中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幼儿是借助言语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的,实现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准则的模仿和再现,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中他们发展了语言,丰富了词汇, 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也得以建构和运用。区角游戏把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探索活动结合了起来,有效地促使幼儿的语言态度、能力和习惯的发展在同一过程中完成和实现。在游戏中教师与幼儿更加亲密,为教师和幼儿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做到了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时,教师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为幼儿提供自由交谈的机会,扩大幼儿自由交谈的范围,鼓励幼儿积极与人交往,丰富其与人交流的经验,使幼儿在愉快之中获得语言的良好发展。

总之,区角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区角活动的开展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能力,提升幼儿思维的发展水平,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充分整合教学资源,遵循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开展中的一些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区角活动开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佳艺,李克建.幼儿园区角活动质量与幼儿发展的相关性探索[J].幼儿教育,2015(Z3):7-11.

[2] 陈 敏.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1):72-74.

[3] 朱 霞.论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3):247.

[4] 庄艳玲,倪宝.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221.

[5] 杨润娟.浅谈科学教育下幼儿园科学区角环境的创设[J].金田(励志),2012(12):75-76.

[6] 朱耿玲,裴婷婷.浅谈幼儿园区角活动中教师指导时机的把握[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31.

[7] 徐启丽.区角活动中教师指导方式探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4):67-70.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篇9

教学目标:

理解掌握幼儿园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各自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幼儿园日常生活、劳动和节日娱乐活动各自的内容及要求 教学难点:

重点掌握各个活动的内容及要求。教学方法:

讨论法、举例子、讲授法、实际操作法。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节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1课时)第二节

幼儿劳动

(3课时)第三节

幼儿园的节日及娱乐活动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节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一、如何理解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含义。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是指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和一些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生活活动。具体包括进餐、饮水、睡眠、盥洗、如厕、入园和离园、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以及散步等。

同时,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时间最长的活动,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日常生活活动的教育作用

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对幼儿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让学生浏览P301-P305,了解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一)入园和离园 1.入园

入园前,教师要对活动室的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准备图书或供自选的玩具的材料。

入园时,教师要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晨检,与家长交接工作,可以做值日生工作。

2.离园

离园时,教师要组织幼儿整理活动室和个人用品,简要评定幼儿表现,安排幼儿活动。

家长到来时,与家长交换教育幼儿意见,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制度。

(二)进餐、饮水、盥洗、如厕和睡眠活动

(三)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 教一个手指游戏:

老大睡了(两誓向上拇指弯曲)老二睡了(食指弯曲)。大个子睡了(指弯曲)。你睡了(无名指弯曲)。我睡了大家都睡了。(小指弯曲同时两誓转向下方)。小不点醒了(小指伸直)。老四醒了(无名指伸直)。大个子醒了(指伸直)。你醒了我醒了(食指、拇指先后伸直)。大家都醒了(两手相互拍)。

1.过渡活动 2.自由活动

1)要为幼儿的自由活动创设条件,提供自由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充足的玩具材料

2)充分挖掘和利用自由活动中的教育契机

(四)散步

注意:抓住散步过程中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和个别教育。

四、组织指导日常生活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保育教育相结合

保中有教、教中有保是教师的职责。

(二)建立合理的常规

常规要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注意从小到多,从易到难,一要持之以恒,二要有灵活性,不能操之过急。

(三)生活技能的联系——从做中学

第二节

幼儿劳动

一、幼儿劳动的特点:游戏性、生活性

二、幼儿劳动的教育作用

(一)幼儿劳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

(二)劳动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三、幼儿劳动的内容、形式和指导

(一)自我服务劳动

包括:独立进餐、睡眠、盥洗、如厕、穿脱衣服、鞋袜,清洁整理生活用品等。

(二)为集体服务的劳动

1.集体劳动——清洁卫生、公益性质的劳动 2.个别委托劳动——幼儿最乐意接受的劳动形式 3.值日生劳动——从中班开始 4.家务劳动——靠家长进行指导

(三)种植、饲养劳动——幼儿最喜爱的劳动

(四)手工劳动

包括:自制玩具和其他手工劳作。

四、组织幼儿劳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明确幼儿劳动的目的要求——注意保持一贯性

(二)为幼儿劳动创设适宜的条件

(三)科学安排幼儿劳动内容

(四)劳动形式多样化,有趣味性

(五)重视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第三节

幼儿园的节日及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的节日活动

(一)幼儿园节日活动的教育作用

(二)组织幼儿园节日活动的基本要求 1.节日活动应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 2.突出不同节日应有的特色

3.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必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4.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幼儿,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三)幼儿园节日活动的形式和组织

包括:全园庆祝会、联欢、游艺活动、班级庆祝活动、慰问活动、节日后的教育工作

二、幼儿园的娱乐活动

(一)幼儿园娱乐活动的教育作用

(二)幼儿园娱乐活动的组织

包括:全园性的娱乐活动和班级的娱乐活动

三、其他集体性的娱乐活动

(一)迎新活动——幼儿园领导和班级教室的重要任务

(二)毕业欢送活动

(三)生日聚会

(四)亲自活动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篇10

香江明珠小金星幼儿园

陈建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幼儿的生活。”幼儿对大千世界生活中许多美好事物产生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兴趣取向,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选择相关生活化的材料,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

一、选择生活化的主题探索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1.根据幼儿兴趣点,把“美术”课程融合进主题活动中,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充分挖掘幼儿身上潜在的创造力。如在主题活动“盒子”中,大家收集了各种样式的废旧包装盒。由此生发出了“盒子变变变”和“给盒子分类”等多样活动。盒子是幼儿生活中最寻常不过的物品,其中蕴藏着“大小”“形状”“色彩”“用途”等多种信息,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教师让幼儿试着给盒子分类,初步了解和掌握有关分类的经验。在盒子上想想添画,制作出不同的玩具,孩子们在玩中体验了乐趣、发挥了想象、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虽没经过精细的加工,但无不透露出幼儿思维的新奇。

2.根据幼儿探索的不同阶段的需要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幼儿知识,为日后的想象提供依据、为创造奠定基础。《秋》主题活动中,我们与幼儿一起收集各种树叶、果核等。利用收集来的这些自然材料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当幼儿收集到各种各样秋天的瓜果时,我们让孩子一起把它们布置成一个瓜果展览会。当幼儿看到各种各样的树叶时,他们好奇的拿起来看、比,我就及时地引导他们去收集不同的树叶,组织幼儿进行《树叶变变变》活动,引导他们按某一特征将树叶分类放在书本中压一压,带叶子风干后用它们进行创意粘贴画。和幼儿相互合作,有的用刺槐树的叶子做金鱼的身体、枫叶做金鱼的尾巴,还有用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成蚂蚁的小船、飞舞的蝴蝶……当农作物丰收时,请家长帮忙收集其种子到生活区,引导幼儿探索种子的多样性,并对种子进行分类和种植。

3.从孩子的实际经验出发,选择与孩子现有经验有一定联系又有适度拓展的内容,使孩子有足够的兴趣积累新经验,表现新的认识和感受。如主题活动:好吃的蔬菜。孩子们亲自去菜场体验买菜,觉得很新鲜,直观认识和触摸使许多菜的形状、特征、颜色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我们随即设计了绘画活动:菜园舞会。以孩子们前期积累认知经验为基础,鼓励孩子大胆表现各种常见的蔬菜,并为它们添上五官及四肢,变化成富有生命力的蔬菜朋友。生动可爱的形象打动着孩子的心,进一步激发孩子对蔬菜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孩子尝试用线条的弯曲与倾斜表现人物动态,在表现技能上对孩子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挖掘生活化的美术表现材料,丰富幼儿创作表现的途径

1.走进大自然,亲近自然材料。材料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们学习、创造的中介与桥梁,而运用特殊的材料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树叶,果壳,种子,石块,稻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比如秋天到了,在主题性的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的瓜果蔬菜是孩子们熟悉又喜欢的,幼儿能够自主创作,运用苹果、香蕉、黄瓜等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既有趣,也能装点我们的活动室;运用瓜果蔬菜的横截面作画,当印章,构思奇特,趣味盎然。

2.发现和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我们在幼儿园中开辟了“美术室”,为幼儿的美术活动提供活动的空间。教师发动幼儿与家长一起来收集生活中各种常见物品,如盒子、酸奶瓶等废旧物品,豆类、稻草、麦秆等自然物,为美术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库。在专用活动室时间里,引导幼儿与同伴自主选择各种材料,进行各具特色的创意制作。比如:我们召集幼儿共同收集了大量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材质多样的纸盒。因为有了丰富的材料为基础,孩子们的制作各显特色。有的用大纸箱作出了“大机器人”、有的用废弃的纸袋合作做成了一条金灿灿的“中国龙”、有的用小的纸盒制作了小汽车、坦克、长颈鹿等。

三、利用多种美术创作形式,挖掘幼儿的创作潜能

1.特色区域实现美术活动的自主化和游戏化。《纲要》提出,教育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适合其兴趣、认知水平,可供他们自由选择的宽松的环境,在幼儿创造性制作活动中正式与非正式活动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支持。而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针对正规美术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进入活动区,大胆而真实地表现自己。美术特色区域的创设则让幼儿们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发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如:我们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绘画和美工的工具,还可投放一些辅助工具如:棉签、石头、各种纸、布;废旧材料如:塑料管、蛋壳、水果网、泡沫板等,用于自创作品。当幼儿在操作时,他们运用各种感官探索材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使用,促进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2.“变废为宝”融幼儿一日活动中。利用各种废旧物和自然物进行的“小制作”,其过程不但是一个“玩”的过程,而且还能创造出成为他们游戏、学习、生活中的玩具、道具、学具等,进一步激发其动手制作的热情。我们把收集的瓶子、盒子等废旧物,洗净消毒后,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瓶娃娃,风铃,小汽车,方便面的纸碗做成了菜场的称,月饼盒做成了电脑。报纸、易拉罐、可乐瓶、彩条、纸盒、布条、软垫等生活废旧物在我们的眼里都可作为器材。

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篇11

关键词:唐卡 藏族文化 创新意识

【分类号】G613.6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省级规划课题:拉卜楞寺建筑装饰艺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5】GHB1524)“阶段性成果”。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即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和纸面上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续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西藏文化的奇葩,千余年来影响深远。

唐卡作为藏区艺术的魁宝,在幼儿阶段就开始接触并初步认识,是藏区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幼儿审美观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一、唐卡在藏区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意义

1.让幼儿通过唐卡初步了解到藏族文化和历史

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和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作为身处藏区的孩子,从小就应该了解藏族文化、宗教和历史,通过唐卡感染他们,形成初步的民族意识。

2.通过唐卡培养幼儿对颜色的认识,从而产生正确的审美观

唐卡的造像、线条、色彩、构图、装饰等方面,在继承藏族传统绘画流派曼唐画派精细柔美的艺术风格的同时,大胆借鉴了汉地绘画的特点,形成了细腻圆润的绘画风格。唐卡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成,有山水、人物、花卉、翎 毛、亭台、楼阁等。通过对唐卡的认识,让孩子们对颜色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并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产生热爱之情。

3.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幼儿的基本绘画技巧

由于唐卡的内容丰富,色彩多变,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想象力。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幼兒的兴趣,让他们临摹一些简单有趣的图案,例如:祥云、彩莲、花鸟、山水等,引导幼儿的正确勾线绘画。也可以让幼儿给描好的形象染色,按照不同唐卡的要求涂色。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技巧。

二、唐卡在藏区幼儿园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性运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强调:“人的创造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只有富于创造性的幼儿园美术教师,才能造就出富于创造性的幼儿, 只有富于创造性的幼儿园美术教师才能用创造性的教育唤起幼儿创造性的学习, 用创造性思维方法锻炼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使教与学合理地碰撞出创造的火花。

1.幼儿美术教师要树立创新价值取向, 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幼儿美术教师行动的先导。 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前提。 因此,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美术教师首先要形成全新的教育观念, 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观和质量观。 要认识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丰富幼儿的美术实践经验, 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 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儿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唐卡作品当中有意义的内容,将唐卡中的色彩、人物、图案融入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幼儿健康审美观的形成。要科学选择美术教学内容, 意识到对艺术过程的体验比结果更为重要。要灵活地运用多种美术教育方法,增加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要正确评价幼儿的自由表现,尊重幼儿富有个性色彩的创造行为,保护幼儿的原创力 ,让幼儿成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发达的创造欲望和健康和谐人格的人。运用唐卡中对和谐自然环境的描述,培养幼儿健康的自然观。教师要认识到创造力是与生俱来、自然产生的,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欲望与权利,教师要给予小心的呵护。否则,思想认识上差之毫厘,行为效果上就会谬以千里。

2.幼儿美术教师要营造新型师幼关系,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源于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教育过程。鲜明的情绪是激发幼儿强烈美术创造需要的基础。因此,幼儿美术教师必须要努力营造一种有助于幼儿创新意识培养的民主师幼关系。要确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幼儿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 鼓励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美术知识、运用美术知识的性格。

在美术教学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唐卡当中的历史故事、自然图案创设积极的课堂文化,鼓励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 形成生生之间及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幼儿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利用唐卡对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大胆表现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再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生活化 篇12

一、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科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如何给幼儿一双“慧眼”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 观察幼儿的生活, 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积极情感

幼儿有着天生的好奇心, 而好奇是科学探索的起点, 有好奇才会有观察, 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产生质疑, 最终在操作探索中寻求答案.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培养关注周围事物的积极情感.

例如, 在自然角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鱼缸里的鱼为什么死了?”户外散步时可以问孩子:“为什么树叶会变黄、落下?”还可以让幼儿仔细地观察轮胎的花纹, 问:“为什么要有花纹呢?”“你们的鞋底有没有花纹呢?如果穿上鞋底没有花纹的鞋会怎样呢?”春游时可以问孩子:“为什么风筝能飞起来?”观察蚯蚓如何翻松泥土, 雨天时, 带孩子们隔窗观看下雨时的情景, 听听雨的声音, 看看直的雨丝和被风刮斜的雨丝, 了解雨的形成、台风的形成和造成的影响.外出参观时可以问:“汽车的轮子为什么是圆的?车后为什么会冒黑烟?对人有何影响?十字路口上为什么要设有红绿灯?”等等.这些幼儿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 都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内容, 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积极情感, 激发探究的兴趣, 让幼儿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二) 贴近幼儿生活, 重视、分析解决幼儿突发的“为什么”

当幼儿对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发生兴趣, 产生疑问时, 教师要善于捕捉住孩子的兴趣, 并随机扩展成科学教育的内容, 促使孩子主动探究.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 孩子们常常会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为什么哭的时候会流眼泪?为什么风车会转?等等.对于幼儿, 这种突发的“为什么”教师应给予格外的重视和指导, 否则孩子的兴趣、探索欲望稍纵即逝, 活动就会半途而废.因为, 幼儿对自己亲身感受的事物往往是印象极其深刻的, 体验就是一种经历, 一种有意义的学习, 无论我们多忙, 也不得打消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要耐心、细心地给予鼓励、启发和引导.例如, 在一次户外体育活动“揪尾巴”游戏中, 生1在躲闪和奔跑的过程中发现, 他的影子一下有一下没有.他跑来问我:“为什么?”这引起了几位小朋友的注意, 我没有马上回答, 而是让他们都再去试一试, 自己去找找答案, 结果他们互相玩起了“踩影子”、“躲影子”、“追影子”的游戏, 后来还是生1发现了只有在太阳光下才有影子, 躲到树下或阴暗的地方, 影子就没了.之后我们又玩了踩影子、追影子、藏影子、变影子、画影子、量影子、手影游戏等.

幼儿一旦有了科学发现, 教师要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启发和引导, 及时抓住幼儿抛来的每个求知锁, 并给他们一把钥匙, 让他们自己打开记住密码, 幼儿受到鼓励就会善于观察、发现、关注生活中的科学, 并抓住生活中的一个个科学问题不断探索.

二、让幼儿在生活中体验科学

(一) 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关于科学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多次指出, 诸如利用“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从生活和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从身边的小事入手”等要求, 这是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要求的具体体现.所以教师在选择内容时, 要贴近幼儿的生活, 以“儿童化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幼儿.

1. 生活化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幼儿有着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特征, 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 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所注意时, 他们将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 更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体验、去尝试.因此, 科学教育应以幼儿的生活及其周围环境为基础, 使教育内容与幼儿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 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 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 我们在开展“多彩的春天”的活动中, 主要是让幼儿了解有关春天的知识.春天里下着绵绵的细雨, 有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接雨, 用身体去感受春雨的存在.看到幼儿对春雨那么感兴趣, 教师便让幼儿站在走廊上观察下春雨时环境的变化, 感受春雨;雨停后, 再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幼儿园哪里有春雨的足迹, 幼儿纷纷从花、草、玩具、瓷砖、树叶上找到了春雨.同时带领幼儿去观察春雨带给大地什么变化, 他们立即发现了花儿变得艳了, 小草变得绿了, 土地变得湿润了.回到室内, 幼儿很兴奋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并通过歌曲、绘画、舞蹈等形式表现出来.整个活动都是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实际出发, 不仅增长了新的知识, 知道春雨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还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丰富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和态度.

2. 生活化的科学技术成果

一说到科学我们总与“枯燥”、“深奥”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其实不然, 当代幼儿所生活的世界, 不单是一个自然科学的世界, 更是一个技术科学的世界.幼儿在接触自然物的同时, 也接触到很多科学技术的应用.这些科技成果在幼儿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触手可及, 我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如电话、电扇、电视、空调、反季节蔬菜、交通工具、高楼大厦等,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 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炎热的夏天”中, 让幼儿分别体验扇子、电风扇、空调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 体验到扇子虽然也能让我们有凉快的感觉, 但需要手不停地扇, 没办法同时做其他事情, 而电风扇比扇子好一些, 不需要手的操作, 同时还可以做其他事情, 但风吹得人眼睛、头有些不舒服, 最舒服的是空调, 方便、不占用地方、制冷效果好.这就是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又如, 我们开展的“我会做豆浆”科学验证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通过活动中对不同做豆浆工具:石磨、粉碎机、全自动豆浆机的反复动手操作、体验、比较, 不仅对各种工具的外形特征、操作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 且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从工具的演变过程中强烈体验到科学技术给我们人类带来的方便和影响, 萌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尽管幼儿对全自动豆浆机的内部技术并不能深入理解, 而只是从外部的形态或简单功能进行了解, 从内心情感上进行体验, 但这正是对科学技术的初步认识, 只要我们在幼儿所熟悉的周围事物中, 选择他们能够理解和愿意了解的内容进行教育, 就能为幼儿所接受.

因此, 我们要从这些幼儿生活中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 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种种方便和好处, 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科学就在我身边.

(二) 创设生活化的科学教育环境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说过:“教育是一种环境, 是人类有组织、有计划地传递社会经验、发展技能的方式……”环境是影响幼儿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仅依赖系统、直接的传授和学习知识, 更需要大量来自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活动中的环境创设, 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内容之一.因此, 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环境创设时, 要注意科学环境生活化.生活化的环境创设可以在班级, 乃至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创设出生活的、又蕴含科学的探索环境, 能让幼儿在与环境创设的互动中感受科学、发现科学问题.例如, 我们发动孩子共同创设环境, 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请进来”, 让孩子把各自喜欢的玩具带到教室里.这些玩具各种各样、五花八门, 但都蕴含着科学道理, 然后引导幼儿分类把这些玩具按各自性质归类为滚动玩具、平衡玩具、沙漏玩具、弹性玩具、磁性玩具、电动玩具等, 并投放在区域中.这些玩具在给幼儿带来欢乐的同时, 激发了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 一个个科学问题在孩子的交谈间蹦出来, 如:“为什么沙漏玩具里同样是沙, 有的流动快, 有的流动慢?”“是什么原因让跳跳球跳得这么高?”“为什么不倒翁怎么推也推不倒?”“为什么同颜色的磁棍不能吸到一起?”……借着孩子们的这些的问题, 我们开展了科学观察活动“沙漏玩具”、科学探索活动“弹性”、“不倒翁”等, 由于孩子们的问题得到了重视, 探索的兴趣就更高了.

三、让幼儿在生活中运用科学

学习是为了应用, 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孩子真正掌握, 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 让科学知识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提高幼儿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 通过生活实践活动, 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科学教育活动是来自于生活, 通过生活而最终是为了生活.我们注重通过幼儿的生活实践, 让幼儿调用自己原有的经验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种子发芽”活动中, 我们开展了“让幼儿亲自尝试种植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 幼儿遇到了不少难题.如:不知道大蒜的皮要不要剥掉?葱的叶子要不要剪掉?种植时种子是头朝下还是朝上?他们有的和妈妈上菜市场时找卖菜的阿姨咨询;有的请爸爸帮忙查资料;有的干脆就分别种植剥皮和不剥皮、头朝上和头朝下的大蒜;葱叶剪掉和不剪掉的葱.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别进行观察记录.没过几天, 孩子们观察到有的种子发芽了, 而有的却没有, 通过交流分析, 孩子们总结出种子发芽与不发芽的结论:“剥了皮的种子是不会发芽的”;“种大蒜的时候, 大蒜的头要朝下, 头朝上的大蒜不发芽”.没成功的孩子找到问题后重新种了种子, 都成功了.他们甚至还发现了种子埋在土里的深浅和发芽的快慢也有关系.活动体现了科学教育不仅是让幼儿获得有关经验, 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有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勇气和能力.

(二) 创设情境, 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效迁移

幼儿掌握了某项科学知识后, 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例如, 当幼儿有了“按物品的不同种类进行分类”的知识经验后, 我们设置了杂乱无章的商店环境, 以商店的老板向幼儿求助的方式, 引导幼儿将所学的分类知识进行迁移.孩子们在教师的帮助下, 团结合作, 秩序井然地将各种混杂在一起的物品按蔬菜、水果、玩具等类型进行了分类, 并在各种货架上贴上了自己画的分类标志.又如, 当幼儿了解了“磁铁的秘密”后, 我们有意将回行针埋到沙盘里, 请幼儿想办法寻找掉到沙盘里的回形针;在“神奇的电”主题后, 我们提供了许多不会动的电动玩具, 幼儿通过反复操作, 发现了玩具内的电池有的已经生锈没电了;有的是电池装反了;有的是少了一个电池;有的根本就没装电池.找到问题后他们为玩具重新装上或换上了电池, 看到一个个电动玩具在自己的操作下又全都动了起来, 孩子们欢呼雀跃.这些活动, 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让幼儿通过感知发现问题, 再分析面临的问题, 调动原有经验作出猜想和假设, 再亲身动手验证, 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得出结论, 并能在同伴间交流, 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这就是幼儿将知识经验向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的迁移活动.这样的活动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做准备, 也为幼儿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最初的基础.

上一篇:大班下学期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作文竞赛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