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生活常规随笔(精选13篇)
幼儿园教师生活常规随笔 篇1
在一个称作幼儿园的地方,有一群幸福的老师。
微笑是他们的表情,他们用微笑传递关爱和温暖,用微笑鼓励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让爱走在教育的全过程。他们时刻关注孩子脸上的“晴雨表”,精心呵护孩子的情感,在孩子伤心时给他一个拥抱,在孩子焦虑时给他一个鼓励。
他们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以平和、宽容的心态看待孩子的“出格”和“不服从”,谨言慎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颗颗敏感而娇嫩的心灵,许多无意识的言行和习惯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他们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能够学习什么,他们不会像制造产品一样去塑造孩子,不会随意地去“修剪”孩子,因为他们知道,孩子是正在成长的、独一无二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有它的生长季节,所以他们更愿意说:“孩子,你慢慢来!”
他们拥有儿童般的纯真,跟孩子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做不完的游戏。他们把孩子的兴趣引入教学,充满诗意地引领孩子走进真善美的世界,让“善良、责任、诚信”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他们整天忙碌、操劳,担心孩子的安全,面对家长的不理解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压力,但他们会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在平凡琐碎中寻找感动和快乐,他们在成全孩子发展的同时也成全了自己的职业幸福。
在一个称作幼儿园的地方,有一群快乐的孩子。
他们眼中的世界,就像是童话一样新奇而诱人,一朵小花、一株小草、一只飞虫、一抹晚霞,都会让他们惊喜半天,那些在我们成人眼里的寻常事物,在他们眼里都蒙上了一层诗意的浪漫。面对神奇的世界,他们的小脑袋中总是藏着那么多的问题:天上的云朵哪里来?小兔子的耳朵为什么那么长?蚯蚓为什么能钻到泥土里?
他们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断有精彩的想法诞生;他们喜欢做实验,什么都想亲自动手去试一试;他们喜欢玩游戏,他们在游戏中生活、学习,游戏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喜欢自己做决定,长大的感觉让他们充满自信;他们喜欢和老师在一起,老师就是他们的玩伴,从老师那里能得到支持和肯定。
他们率性而动、自然不伪,所有行为皆出自真诚。他们有时候不太“乖”,还会闯点“小祸”,但他们活泼灵动、生气勃勃。看到他们,你就会想起天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含苞的花蕾、枝头的嫩芽……他们有的热情、有的沉静、有的温顺,能力各异,喜好不同,就像是一树的绿叶,摇曳多姿却又各不相同,充满活力地按自己的方式在空中舒展。
在这个称作幼儿园的地方,不一定要有高档的玩具和豪华的装饰,但一定要有一片宽阔的场地让孩子奔跑,有一块“百草园”让孩子探究自然、感受生命,有许多让老师和孩子百读不厌的图书,有许多孩子喜欢的小玩意儿……这里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家的味道,让人备感温暖,流连忘返。
幼儿园教师生活常规随笔 篇2
一、常规培养从入园开始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因为陌生的环境和对家人的依恋,他们经常哭闹,这样不利于常规的培养。首先要为幼儿创造温馨熟悉的环境,如把教室布置成“娃娃家”,用各种各样的玩具、动画片或者儿歌吸引他们,稳定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生活。这时候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并且第—次的印象会成为良好习惯的开端。
二、建立合理的常规
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它把一日生活活动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固定化及制度化,通过常规教育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及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及不应该怎样做。借以形成幼儿—系列神经联系,提高动作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紧张,同时有利于成人的工作,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
在制定常规时,一要考虑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合理负担;二要考虑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三要考虑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培养,为幼儿充分的、自由的活动创设条件;四要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同时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小、中、大三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因地因时制宜,切忌规定过细、限制过多、管得过死、操之过急和一刀切的偏向。
三、加强环境创设,做到环境育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环境,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配合常规教育。如小班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布置环境时强调:盥洗室里张贴着提醒幼儿正确洗手擦手的画儿,休息室里有小朋友甜甜入睡的画面,走廊里张贴孩子们排队上下楼梯的图画和标语,橱窗里有礼仪教育的绘本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时刻提醒幼儿遵守一定的常规,其效果是空洞说教无法相比的。
四、抓住生活契机,随机教育
日常生活活动是向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手段,也是最经常、最自然、最容易收到实际效果的一种途径。在组织幼儿开展日常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最容易观察到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随机教育。例如组织幼儿进餐,使他们在整洁、安静、愉快的环境中吃饱、吃好,同时注意培养幼儿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等良好进餐习惯和独立进餐能力,有利于幼儿健康地生长发育,这些是最起码的、必须做到的要求。然而,教师的工作不应当仅仅做到这—步,还应充分利用进餐机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例如结合具体事物,教幼儿认识餐具、食品丰富等相应的词汇:“今天炊事员阿姨给我们做的菜多香啊!多美啊!红色的胡萝卜,黑色的木耳,白色的豆腐,还有圆圆的小丸子呐!”还可以结合幼儿行为表现,进行品德教育。例如当幼儿不小心把肉丸子掉在地上,为了怕老师批评,轻轻地踢到别的小朋友脚旁时;当有的幼儿为了抢吃盘子中剩得不多的面包而狼吞虎咽时,教师可以立即进行教育。同样,在盥洗、如厕、饮水乃至自由活动的前前后后,幼儿之间是否友爱是否讲文明礼貌,对公物是否爱护,对成人劳动是否尊重等,教师都可以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应把组织指导幼儿的日常活动,作为观察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窗口,随时随地抓住教育契机进行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五、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教师在组织领导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时,—定要从幼儿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达到《纲要》的有关要求,不能操之过急。在具体要求和指导方法上,也要从幼儿年龄特点出发,如对小班幼儿培养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时,要着眼于“教”。教师要以极大耐心,不厌其烦地采取多种形式,示范并结合具体讲解指导,通过游戏进行练习,重点放在幼儿学会技能上。而中班,则在小班基础上,着眼于“养成行为习惯”,可较多利用语言进行督促、检查、表扬和批评。对大班,则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求其“自觉”。
在指导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时,必须看到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这些差异除了受家庭或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外,还有受到体质的好坏、智力发展状况、精神状况和意志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区别对待。
六、家园共育,保证常规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把幼儿园的常规教育要求和幼儿在园的表现告知家长,请家长做好配合,家园保持一致,防止出现“在家一个样,在园一个样”或者“5+2=0”的状况。
七、主动参与民主管理
让幼儿参与制定常规的过程,这样不仅使幼儿能自觉自愿地遵守常规,还会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比如幼儿玩大型玩具,就存在纪律较差、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针对这种现象,我组织幼儿讨论:“玩大型玩具应该怎样做才能不拥挤?”让幼儿纷纷出主意,最后一起商定用卖票这种形式,即在每一个入口请一个小朋友卖票,其他的幼儿买好了票才可以上去。我们具体制定卖票的和买票的应该怎样做,结果幼儿对此乐此不倦,整个活动变得秩序井然。
八、定期评价正面引导
幼儿犯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科学地指导和评价幼儿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定期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以尊重幼儿为原则对幼儿正面引导,多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幼儿可以得到小红花、小红旗、小五角星等各种形式的奖励,使幼儿为得到教师的赞许会努力做得更好,同时能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可以促使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
音乐与幼儿生活常规培养 篇3
说到常规管理,在幼儿教育中我们都在努力想寻找一种既轻松、又愉快的路子,如:睡前给孩子讲讲故事,吃饭前念念儿歌等,但不科学地压制现象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普遍存在。如:“不快点睡午觉就不让你起床,爸爸妈妈来接不准走”;“不好好吃饭就不让你参加游戏”等,又如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压制幼儿吵闹,用力拍铃鼓等,这样做幼儿表面虽然被迫按你的要求去做,但仍然不能好好地入睡、吃饭、愉快地参加活动。不仅不利于良好行为习惯地培养,而且严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哪一种方法是最好和有效的呢?俗话说得好,教育有法,但无定法,我认为在多种活动中,只要是能让幼儿在自然、愉快、轻松情况下接受和自觉去生活常规培养能起到理想的效果,音乐教育结果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喜欢音乐”,而且不同性质的音乐能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悲伤的音乐会使人随之悲伤,甚至催人泪下,愉快跳跃的音符会使人想随之舞蹈。当婴儿在拼命地哭,你不知道如何为时,放上一段优美的音乐,你会发现婴儿不仅停止了吵闹,而且在努力寻找音乐来自的方向,马上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幼儿一日作息时间是要依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并每天相同,因此,结合幼儿喜欢音乐的特点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安排,在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的有些环节选择相应的音乐或者乐器做信号,久而久之,会使人产生动力定型,即,听到同一种音乐,就会做出同样的反映。如何通过音乐来培养幼儿的常规呢?
一、根据一日生活常规的不同内容安排及要求选择相应的音乐
音乐的魅力在于对人的情趣、情感能起到调节作用,愉快的音乐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激昂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安静的音乐能使人情绪稳定。根据不同音乐性质的特点和一日生活常规各个五一节的内容安排选择相应的音乐,如:午睡环节,选择《摇篮曲》,该曲轻柔、安静,能让幼儿情绪安静地快事进入梦乡;进餐环节,选择《田园曲》,该曲愉快节奏平稳、安静,能让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进餐;活动中,走路和变换队形,四排变半圆或变圆形,需要幼儿斗志昂扬,精神百倍,神采奕奕的精神境界,选择《运动员进行曲》能达到此效果。
二、让音乐循序渐进地贯在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过程
第一阶段,音乐,肢体语言、口头语言相结合的阶段。
幼儿阶段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幼儿主要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幼儿心理活动及行为具有无意性,因此,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第一阶段要做到音乐、肢袋子本语言、口头语言相结合,如,在幼儿午睡前,首先组织幼儿听《摇篮曲》,“小朋友听歌里唱什么?这首曲子告诉我们小朋友要睡觉了。”教师用动作做出睡觉状,暗示小朋友,在活动中需要幼儿起立时一邊伴奏135|135|,一边起立;坐下时,同样边伴奏531|531|,,边做出坐下的动作,再如组织幼儿洗手时,一边放《洗小手》歌曲一边组织幼儿排队,“伸出小手比一比,看看谁的最干净”,既杜绝了等待的现象,又达到了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目的。
第二阶段,音乐、肢体语言相结合,口头语言逐渐消失的阶段。
幼儿年龄小,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具有反复性,虽然在幼儿生活的各个环节,能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行为要求,但仍然会出现时而遵守、时而不遵守的现象,因此,队了用音乐、肢体语言来指异其行为规范外、还需要用口头语言做相应的暗示,以提醒、督促幼儿。
第三阶段,音乐占主导,肢体语言逐渐消失的阶段。
随着幼儿对音乐越来越熟悉和依赖,肢体语言在良好常规培养中逐渐显得可有可无,很多时间不需要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说明,幼儿就能在相应的音乐伴奏下,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摇篮曲》一响,自然会学小猫轻巧地走进午睡室安静躺下。
第四阶段,音乐独占鳌头,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已经形成。
根据人的心理、生理特点,长期在同一时间,同一情况,出现同一刺激,就会产生牢固的稳定的“习惯性”,即动力定型,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在不断地反复地强化过程中,音乐刺激越来越起主导作用,肢体语言,口头语言基本甚至完全消失,音乐成了一日生活常规管理中的主要因素,在生活的各个环节,只要有相应的音乐响声,幼儿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当然,幼儿活动常规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排除一切因素的干扰,防止常规培养中的不良因素。
幼儿园教师生活常规随笔 篇4
我受孩子们愉快情绪的感染,也高兴地参加到她们活动中。“我的影子和你们一样吗?”“老师,你的影子比我长,因为你比我高。”佳佳接着我地话茬说。孩子们玩着,笑着,观察着……
学校生活教师一日常规 篇5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学校生活教师一日常规
1、起床铃响前20分生活教师(含公寓负责人)起床,洗漱、叠被子、整理房间,关锁各层楼阁隔断门,但不得有任何响声影响学生睡觉。
2、起床铃响(各单元大门不得打开),立即检查各宿舍,确保:学生按时起床;上铺的同学先叠被子,后洗漱;下铺的同学先洗漱,后叠被子;值日生拖地,把垃圾送到本楼层的垃圾箱里。
3、起床铃事5分钟,一楼生活教师打开单元大门,学生可以走出公寓。生活教师按学校的纪律、卫生评比标准检查各宿舍学生的纪律、卫生情况,并认真记载、扣分。
4、起床铃响后20分钟,一楼生活教师关闭大门,不得让学生随便出入,对未出门的要记入纪律记载簿。然后打扫卫生,把本楼层的垃圾送到学校垃圾处理站。
5、早饭前5分钟,公寓继续关门,公寓中心负责人组织生活教师进餐厅,指导、考核学生用餐。确保:学生在餐厅用餐,不把食品带出餐厅;把食品袋等杂物放进垃圾箱。对不服从管理,把食品带出餐厅或乱扔杂物的,如实记载、扣分。
6、学生用餐完毕后,生活教师再一起进餐。
7、早饭后至上午第一节课前,学生无政教处批条不得进公寓。
8、早饭后继续打扫公寓卫生。10点前由公寓中心负责人带领各单元负责人检查各单元各楼层生活教师的卫生工作,记载、扣分列入当月对生活教师的考核、奖罚。各单元负责人组织本单元生活教师开短会,公布检查结果,讨论工作。
9、午饭前5分钟,公寓继续关门,公寓中心负责人组织生活教师进餐厅,指导、考核学生用餐。确保:学生在餐厅用餐,不把食品带出餐厅;把食品袋等杂物放进垃圾箱。对不服从管理,把食品带出餐厅或乱扔杂物的,如实记载、扣分。
10、午饭后,公寓开门,学生可以进公寓休息。生活教师要督促学生严守纪律,不影响他人休息。对串门、吵架等违纪行为要记载、扣分。
11、午休起床铃响,按督促学生起床上课,生活教师检查各寝室的卫生。
12、下午2点至4点,生活教师休息。13、4点至4点15分打扫包干区卫生。14、4点20分,生活教师带纪律、卫生记载簿,到本单元负责人处汇总(从前天下午4点20分至当天下午4点20分),然后单元负责人到公寓中心负责人处汇总,公寓中心负责人再上报校长办公室,在学校《纪律、卫生评比栏》公布。
15、晚饭前5分钟,公寓继续关门,公寓中心负责人组织生活教师进餐厅,指导、考核学生用餐。确保:学生在餐厅用餐,不把食品带出餐厅;把食品袋等杂物放进垃圾箱。对不服从管理,把食品带出餐厅或乱扔杂物的,如实记载、扣分。
16、早、午、晚饭后,生活教师按要求打扫餐厅卫生。
17、晚饭后开门,学生进公寓洗漱,按时催促学生离寝上晚自习,公寓关门。
18、晚自习后,公寓开门,学生有秩序地回到寝室,生活教师核准各班级学生人数,再请护送学生的班主任签名,然后督促学生洗漱、睡觉,对不守纪律(串门、吵架)等行为要如实记载、扣分。
19、熄灯铃后,检查、督促学生立即睡觉。对熄灯后打牌、抽烟、喝酒、吵闹等违纪行为,要如实记载、扣分。
20学生都睡觉后,按《消防法》规定各层生活教师必须打开楼道隔断门,否则追究有关生活教师的责任。生活教师全楼层巡视完毕后,可以回值班室休息。
21、生活教师的具体工作休息时间均按学校同期公布的作息时间表执行。
22、本规定自2011年4月13日执行。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幼儿园生活常规管理制度2012 篇6
(一)晨检、午检常规检查工作
幼儿早上入园的晨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工作程序,及时了解幼儿当天来园的身体健康情况及精神状态,便于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对身体欠佳的幼儿加强关心和照顾及幼儿午睡前的午间检查;
(二)饮水常规
1、早晨幼儿入园时,水杯应及时从消毒柜中取出放在水杯架上,防止尘土落入。
2、保温桶有温热适宜、数量足够的开水,保证开水供应。
3、小班上学期幼儿可坐在座位上由教师或保育员给每人杯中倒适量的水,小班下学期和中大班幼儿自己接水喝;掌握幼儿饮水量,提醒幼儿及时饮水,保证每个幼儿足够的饮水量;不限制幼儿饮水的次数。
(三)入厕常规
1、不限制幼儿便溺次数。
2、帮助年龄小和自理能力差的幼儿。
3、对遗尿和遗屎的幼儿,耐心地为他们更换、清洗衣物。
4、将卫生纸裁好放在固定位置上,并教会幼儿正确使用。
5、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如会按需要小便、按时大便,大便后自己擦净,整理好衣裤,便后用肥皂洗手等。
6、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7、幼儿集中入厕时,厕所一定要有教师或保育员。
(四)洗手常规
幼儿集中洗手时,盥洗室一定要有教师或保育员;幼儿饭前便后以及使用蜡笔、油画棒、橡皮泥或玩沙等户外活动后应洗手。步骤如下:
1、卷袖子(小班幼儿及中大班部分衣袖难卷的幼儿由教师帮助卷袖子)。
2、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3、洗完后双手在水池内甩几下,防止水滴在地上。
4、用自己的毛巾擦干。
5、教师(或保育员)帮助洗完手的幼儿拉下袖子。
6、教育幼儿节约用水和肥皂。
(五)进餐(早、午、晚)常规
1、教师开饭要求:
(1)餐前首先规范擦洗和消毒餐桌,消毒后要防止再污染(如幼儿趴在桌上乱摸)。
(2)教师取拿饭菜前,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净双手。
(3)所有餐具应放在桌上或饭架上。
(4)分发完餐具后组织幼儿分组洗手。中大班可指导值日生摆餐具。
(5)食物要在温度适宜后进班。在餐厅集体进餐的幼儿,要
待食物温度适宜后由教师或保育员带入餐厅就餐。
(6)要将饭菜分开盛;有骨头的菜不与其他菜混放在一起,以免发生意外。
(7)整个开饭过程尽量保证教师与保育员都参与。
(8)幼儿进餐时,除及时帮助幼儿添饭外,还要督促、观察幼儿进餐情况;不要让吃饭慢的幼儿最后站着吃或站在活动室外吃。
(9)进餐时保持安静,不催促、硬塞;哭闹、咳嗽时不能强迫幼儿进食。
(10)准备好饭后用的餐巾和放碗筷盘的盆等物,餐后教师催促幼儿擦嘴并将碗盘内的残羹集中倒入汤桶内,剩饭单独放,餐后所有碗筷勺应干净整齐地放在碗筐内,便于厨房清洗。
(11)掌握好幼儿的食量,不能以多为幼儿添饭作为表扬鼓励幼儿的手段,更不能以禁止幼儿吃饭作为体罚幼儿的手段。
(12)按时开饭,每餐进餐时间不少于20—30分钟,保证幼儿吃饱每餐饭。
(13)幼儿进餐期间教师或保育员不得处理与进餐无关的事情。餐后,按要求清洁餐桌和地面。
照顾幼儿吃好一顿饭的标志是:吃饭过程中,幼儿情绪好、食欲好、食量够、饮食习惯好、吃得卫生。
2、幼儿进餐要求:
(1)幼儿规范洗手后直接取饭入座就餐,保证洗手后进餐不
等待。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洒饭菜、不剩饭菜、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餐后正确使用餐巾擦嘴,用温开水漱口。
(4)餐后组织幼儿散步,散步时不宜做剧烈活动。
(5)小班下学期开始用菜盘,中班下学期开始可用筷子就餐,且注意安全
(六)加点常规
1、喝牛奶常规
(1)幼儿规范洗手。
(2)从水杯架取拿自己的水杯。
(3)牛奶要待温度适宜后进班,以防烫伤幼儿。
(4)喝完牛奶后,保育员应及时将水杯冲洗干净,然后放入消毒柜消毒,消毒完毕及时取出放入水杯架,以保证幼儿随时饮水及饭后漱口。
2、吃水果、点心常规
(1)餐桌常规消毒(同前)。
(2)吃午点前要洗手。
(3)吃点心时一定要用点心盘,点心(饼干等)应放在点心盘内,不要放在饼干桶盖上;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吃。
(4)吃完点心后,点心盘应进行消毒。
(七)睡眠常规
1、做好幼儿午睡前寝室环境的准备工作,做到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光线柔和。根据季节掌握通风及寝室气温。秋、冬、春季穿脱衣服及入睡中避免冷风直吹幼儿。
2、幼儿被褥厚薄、大小适宜。
3、组织幼儿入厕后安静入寝室。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 篇7
幼儿园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俗话说:“制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教师可以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例如有些幼儿不肯睡觉,如果换一种方式,给幼儿讲个故事,很多幼儿都喜欢在故事中入睡。在进餐时,幼儿们大多都不会主动,但是我们不能强迫,要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幼儿们的喜好,有的幼儿喜欢奥特曼,那么,你就可以说,这个菜是奥特曼最喜欢吃的,你吃了一定像奥特曼一样勇敢,这样的效果一定比威逼强得多吧!其实很多教师都可以做到,但是我们的教师普遍都存在着一种惰性,不想也不愿意这么做,这样多麻烦呀,还不如吼几句算了。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常规是真正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呢?应怎样培养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呢?
第一,要让幼儿喜欢老师组织的活动,对活动有兴趣。特别是在刚开学的时候,大多数幼儿都会哭闹,吵着要大人,这时,教师可以播放或者是弹奏一些欢乐活泼的歌曲,带领幼儿跟着节奏一起拍拍手、动动脚、做做游戏。你会发现,幼儿们很乐意配合你,能够坐在小椅子上认真倾听,学做动作。
第二,经常提醒幼儿。在培养幼儿常规的初级阶段,幼儿们基本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来做,慢慢地我们会发现,许多幼儿对于教师说的话都是左耳进右耳出,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醒幼儿,自然而然地幼儿也就形成了习惯,慢慢的常规也就形成了。但提醒也是需要技巧的,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对于经常听不进去的幼儿,训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而是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在班上有的幼儿听到教师的指令,便能很快地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每天的排队散步,动作较快的宝宝,我就会让他当小队长。
第三,为幼儿树立榜样,以身作则。幼儿喜欢模仿老师的各种动作形态,如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可见教师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作为教师,我们一直要求幼儿们在教室里能够安静地上课、安静游戏、安静阅读等,可是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能做到“轻声细语”吗?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幼儿在一个新的集体里,本身就缺乏安全感,所以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将个人的情绪带进课堂,带给幼儿,而是要像“妈妈”一样,用温暖、优美的声音与幼儿对话,因为纪律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出自教师的行为对幼儿的影响。我一直坚信,“你爱幼儿,幼儿就会爱你”。
第四,游戏也是幼儿规则意识建立的重要途径。那么,幼儿教师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常规呢?
1制定符合幼儿实际的要求和规则。经过两个月的集体生活,小班的幼儿虽然已掌握了一些生活常规,但还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所以,我们教师要积极动脑,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常规。对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要求;对于常规较差的幼儿,可以由易到难,逐步提出要求,帮助幼儿形成较好的常规。如午餐时,有些幼儿的动作比较快,吃完后不知道该干什么,就开始到处走,和其他小朋友讲话、玩耍,或是玩玩具,十分吵闹,教师这时就可以帮助幼儿来分配餐后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餐后习惯。
首先,在健康方面进行教育。教师要告诉幼儿吃完饭后不能追逐打闹,让他们了解到饭后追逐的危害。饭后可以让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进行一些折纸、搭积木等的安静游戏。同时教师和保育员要分工合作,一个看管幼儿游戏,一个负责幼儿吃饭,发现饭后有幼儿在追逐打闹,立刻终止他们的游戏。连续几次后,幼儿的饭后追逐现象就会减少。
其次,训练幼儿收拾玩具的速度。由于刚开学,幼儿们对于一些常规还不是很了解,往往玩后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或者搭出什么样的造型就直接放回玩具盒里了。此时,教师就要培养幼儿玩后收玩具的习惯,特别是收的快的幼儿要进行表扬,鼓励他们帮助慢的幼儿,这样一来,幼儿们都能够快速、整齐地收放好玩具。
2让幼儿反复实践。反复地实践是建立良好规则的关键。如刚开学时,幼儿的年龄小,手部发展还不协调,而且都是家里的宝,在家基本都是大人一手包办的。所以,刚开始都是由教师和保育员一个一个地帮幼儿穿脱衣服,浪费了很多活动和游戏的时间。后来,我们利用下午幼儿们起床穿衣的时间,交给幼儿们穿衣、穿裤、穿鞋的方法,多次反复实践。开始时,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自己尝试穿脱衣服,对穿对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其他的幼儿为了得到表扬和奖励,也十分努力去学习,经过一次次的锻炼,很多幼儿都能够自己穿脱一些简单的衣裤了。
3持之以恒的实施。良好的习惯的形成,需要持之以恒的实施。只要规则确立,就要天天坚持,常抓不懈。在来园时,我们可以通过桌面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合作游戏时,可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和合作分享的意识;在用餐时,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等。还可以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如《穿衣歌》:“小胳膊,穿袖子,穿上衣,扣扣子,小脚丫,穿裤子,穿上袜子穿鞋子。”这样既培养了幼儿对儿歌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总之,良好的常规会让幼儿受用终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没有笨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正确利用资源,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
摘要:幼儿园常规教育可以让幼儿早日对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所适应,并有良好的班级秩序。幼儿常规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教育。
让幼儿在轻松常规教育中快乐生活 篇8
关键词 常规 幼儿 轻松 快乐
“常规”即幼儿园日常的规则,是教师帮助并指导孩子一起建立起来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园在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纲要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如何采取有效的常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轻松的常规中更快乐的生活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观察、循循善诱,给孩子一个平等、公平、合理的受教育环境。
一、榜样作用,培養良好行为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常规教育十分重要。幼儿的年龄较小,自控能力比较弱,好奇心强,而且又善于模仿,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表现出来。我班有个叫琪琪的女孩子,妈妈每天早上帮她梳头扎辫子,她却不肯,硬要妈妈把头发披着,还要卷卷的,中间夹个小发夹。妈妈没法说服只能随了她。家长觉得奇怪就一再追问,孩子竟回答:“老师也是这样的。”第二天,家长来幼儿园一看,果真老师也是卷了头发夹了个小发夹。因此教师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平时的一些习惯中,如吃饭时卫生的问题、快慢问题,所有进餐的一些习惯都属于常规教育的范畴,甚至是走楼梯时候的秩序等等都是,而老师在教育的同时应自己做在先。老师可以领着幼儿去上厕所,幼儿都遵守着规则,一个接一个,上厕所、洗手、擦手、慢慢地走回班级,所有的幼儿都井然有序,这样使让孩子能更好的明确“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该怎么样做,不该怎么样做” 的认知、体验和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和个人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个文明的社会人。
二、表扬奖励,提高常规意识
在幼儿园学习中,孩子最开心无非就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如能拿到“红苹果”那是非常高兴的事。以往我在表扬奖励时,总是很笼统的去要求孩子们做到各方面都要好的,比如说:来园有礼貌的、做操有精神的、做作业全对的、走路搬椅子很轻的、上课认真听课的、积极开动小脑筋的、举手回答问题的、睡觉很乖的、坐着很神气的、和同伴友好游戏的等等。有的时候孩子会因为自己一个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就没得到奖励,很不开心。其实对于孩子来讲,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弱,在老师制定的规则上总会出差错,所以我一改以前的做法,将奖励的规则重新制定,众多的要求只要做到几条以上就可以领到“红苹果”作为奖励,一起来比谁的“红苹果”多。这样一来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了,遵守规则的意识也增强了,班级的常规也好了,即使有个别幼儿不遵守的时候,别的孩子也会稍作提醒。孩子们在幼儿园玩得开心,学的主动,掌握的也轻松,渐渐地,常规也就习惯成了自然。
三、相互探讨,促进常规管理
9月小班刚入园,孩子来到新环境会出现哭闹或不接受老师帮助的情况,往往会对老师又推又打,表现出不喜欢老师的行为,一心只想着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这时老师可以用父母平时经常做的动作、语言来感化幼儿。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俯下身来多和孩子说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交流妈妈平时都买什么好吃的给你了?爸爸经常买什么碟片给你看?你最喜欢看哪部动画片等等,哪怕是一个微笑,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当孩子与老师比较熟悉以后,孩子的行为常规可能随着和老师的熟悉后会肆无忌惮,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打心里战术,与幼儿多玩游戏,揣摩孩子的心里,与幼儿谈论孩子喜欢的电视节目,喜欢的玩具,喜欢吃的东西等等,让孩子认为老师本事很大,也为以后的常规管理打好了感情基础。
等到升入中班、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比较快,幼儿的思维很活跃。上课前,总是有很多的幼儿喜欢与同伴交谈,老师有意识的给孩子5分钟讲话时间,孩子们问:“5分钟有多长?”老师让他心里默数300,然后说讲话时间到,交谈中的孩子们一下子就停了下来,以最快的速度排起了小椅子准备上课,上课的队行已经排得整整齐齐,孩子们也都挺起小腰板儿,等待老师给大家上课。老师利用幽默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幼儿在此时形成了一定的行为常规。又如在午饭后,孩子们一个个散步回来,老师看出他们很累,于是就让孩子翘着二郎腿抖抖放松一下,孩子们很开心,忽而又要求孩子们把手脚放端正,忽而又让孩子们做做小脚游戏放松,这样的活动不仅达到了常规教育的目的,更让幼儿体会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不会使孩子感到枯燥乏味。
幼儿园教师常规细则 篇9
1、幼儿入校会使用“老师早”、“好”、“再见”等礼貌用语,稳定幼儿情绪。对哭闹的幼儿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个别教育。
2、根据季节及幼儿实际,组织户外活动,不带危险品和零食。
3、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幼儿情绪,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健康发展。
二、上课
(一)思想品德:
1、首先要注意幼儿的思想教育,特别在班会课上教育幼儿行为美、语言美,不能随便拿他人东西,尊敬老师和家长。
2、室内课堂: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自身特点的能力和兴趣,制定各类不同的每堂课,在授课中多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能让幼儿在各类课堂中给予自我表达机会,观察的机会、遵守规则的机会、亲自体验、实践和探索的机会,增强幼儿独立思维和自立能力,让幼儿多听多讲,多模仿老师,多动手,学习新词汇,丰富新词汇,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开发幼儿的智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二)户外课堂:
教师应注意一堂课中,静与动的配合,善于利用环境设施,幼儿头饰,根据不同的环境,设计不同的户外活动课,每堂课要适合幼儿的能力。采用灵活的方法,使幼儿有自发性,自由自在的活动,教师教的轻松,幼儿玩的开心。
(三)讲课:
准时开始,按时结束,不拖堂,按计划进行,无特殊情况不挪课,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使用教具,采用优化的教学方法。
幼儿园教师常规工作奖惩制度 篇10
为了切实提高我园的办学质量,以及社会、家长对本园的信任度;更为了我园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现特对我园的教师及工作人员制订以下常规管理及奖惩制度:
教职工考勤请假制度
一、全园教职工要自觉遵守考勤制度,准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
二、工作人员的出勤情况由专人负责每天划考勤,出勤情况与奖金挂钩。三、病、事假报园长批准。无特殊情况不得电话请假。凡无故不上班或事后请假视为旷工,每个月请假(无论病事假)一天者,扣除当月奖金。
四、病假必须有医生证明,无病假条和药费发票者按事假处理。假条及时交财务人员。
五、不能参加全园组织的学习和其它活动,要及时向园长请假。交接班、带班、值班制度
一、认真执行园内规定的幼儿作息时间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各项活动。
二、进班后,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包括教学准备和生活上的准备)。
三、保教人员要把全部精力放在关注幼儿上。带班时间不擅离岗位,不聊天,不干私活。不接待亲友,不打电话,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幼儿午睡前,保教人员应提前一小时将卧室通风,午睡时拉上窗帘,便于幼儿入睡,幼儿睡眠期间巡回察看,注意幼儿冷、暖,及时纠正睡眠姿势,对尿床幼儿给予个别照料。
五、带班、值班期间如有特殊情况需调班,必须事先向领导说明。
六、带班、值班时发生的事故,应由当班保教人员负责处理,并及时向领导汇报,向家长说明情况。
七、交接班时,当班人员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幼儿出勤人数、教育教学、饮食活动、身体状况、幼儿疾病、服药等情况。接班人员根据交接班记录及口头介绍接班,并按要求做好接班工作。
八、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不讲伤害幼儿自尊心的话,违者视情节轻重,做出相应的处罚。
考核奖惩制度
一、考核奖惩原则 1.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使教职工进一步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思想,为教育事业作贡献。
2.力求如实、全面地反映教职工的工作成绩大小,工作任务多少,工作态度好坏,业务水平的高低。
3.以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为依据,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促进教职工素质及保教质量的提高。
二、考核奖惩内容
履行岗位职责、职业道德、工作成果、工作负荷、业务水平等工作。
三、考核奖励办法
每学期成立绩效考核小组,通过日常评价、民主评价、领导评价、加分项四个层面对幼儿园教职工进行考核。
长岭完小附属幼儿园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中的教师行为 篇11
一、自定规则,让我做主
在常规建立时,首先教师应从长期自居的“领导者”、“指挥者”的宝座上走下来,从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束缚中走出来,不要板着面孔“发圣旨”,要给孩子以平等、公正、合理的受教育环境。教师可把对孩子的要求在一个平等融洽的环境中提出与孩子们共同讨论。师幼共同商量讨论,能使幼儿明白我们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能更加理解其中的道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让幼儿主动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让幼儿执行规则的最好办法是让他意识到自己是规则的受益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感到规则是他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强加。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权威,只是以参与者的身份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
二、晓之以理,榜样促进
对于幼儿来说,空洞的说教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室在幼儿园的二楼,每次幼儿去做操、晨间锻炼都要上下楼。为了避免出现推推碰碰的现象,我们先让幼儿自己讨论,应该怎样上下楼,为什么要这样,让幼儿自己对自己提出要求。此后在每次上下楼梯时,让幼儿按照自己提的要求去做,并及时请幼儿开展“谁最棒”的讨论。对能让教师和小朋友放心的幼儿,适当给予一些小礼物,以示鼓励。于是大家争着做最棒的人,于是我们的上下楼梯井然有序。我们还通过每周评选“礼仪之星”,以榜样的作用来提高孩子的竞争意识,更好地促进常规的建立。常规培养建立在幼儿充分的自身体验上,便于幼儿理解并自觉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一段时间后,通过表扬、鼓励、肯定等方法,使幼儿提高了自我控制的能力。我们协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上下楼、进餐、午睡的习惯,加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为其顺利的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了道路,同时这些习惯的培养也为教师实施教育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言而有信,信而必实
陈鹤琴先生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将会深刻地影响儿童。”孩子的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甚至是同伴间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举止,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须作到,努力做孩子的表率。与此同时,老师说话要算数并说到做到。比如老师答应过小朋友在表现好的情况下,就有一个小奖品,那么老师到时就一定要准备一份,让小朋友真切感受到老师是说到做到的,要不然他们会失去行动的目的性,觉得老师只是随意说说,他们便没有了动力。
四、持之以恒,反复实践
充分的、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班级常规的关键。生活在集体中的孩子,他的一天由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所组成。其中包括饮食、睡眠、盥洗、游戏、学习和交往等内容,从而获得“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如何做,不该如何做”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步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教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在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抱有“教你做,等你做太烦、太慢,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事”的想法,不自觉地剥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机会。
幼儿园教师生活常规随笔 篇12
关键词:幼儿时期,习惯培养,实践研究
一、观念引领,使养成教育深入到每位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理念之中
为了让教师们能真正规范地落实“把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去”,我们认真学习了《上虞市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制定出了适合我园各年段幼儿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评价指标,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念培训,引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幼儿开展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进对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使每一位老师做一个爱孩子、尊重孩子、懂得赏识和引导孩子的优秀教师。2012年以来,我们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全面化,制定出便于幼儿记忆的《幼儿行为规范( 三字经) 》并分发到每一位家长手中,让家长也认识到孩子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家长在孩子养成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和主导作用,我们还依托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对家长进行家长教育行为的专门培训和具体指导,使家长能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幼儿园的工作,参与到幼儿一日常规和养成教育活动中来,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
二、分层施教,将养成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常规之中
我们在把养成教育目标具体化、规范化的同时,针对我园大、中、小班幼儿的不同特点和具体实际,制定分层培养计划,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完善。小班年段重点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我们从洗脸、漱口、吃饭,到午睡、整理床铺,所有的环节都制定了教育目标; 中班年段重点对幼儿进行礼仪和感恩教育,让幼儿了解父母、长辈的职业与自己的关系,尊重他们的劳动,提出每天为家人做一件事,并且在“养成教育评比栏”对幼儿进行评比,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体会、感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大班年段重点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和规则意识。如开展《我是中国人》活动,让幼儿加深对家与国的理解与认识,从小爱家,爱祖国、爱幼儿园、爱身边的人,树立起初步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开展“大手牵小手,大班带小班”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爱护小弟弟、小妹妹,并主动帮助小弟弟、小妹妹,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与分享,知道做个守信用的孩子等等这些良好品质,都可以在各种主题活动中得到训练和培养。
三、寓教于乐,将养成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生活,完善于生活,通过幼儿一日活动及特定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幼儿的思维既具有直觉行动性,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教师抓住这一特征,结合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次次有记录。针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出现的语言、行为、举止、仪态和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不良习惯,我们搜集了大量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故事,或者教师与幼儿共同创编、续编故事。例如,为帮助幼儿学习和正确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请”、“谢谢”、“对不起”、“我来帮你好吗”等,我们设计了以下多个主题活动: 通过讲《买礼貌》等故事使幼儿懂得讲文明有礼貌的重要性,使幼儿知道当你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如何表达你的感激; 通过“礼仪儿歌比赛”的活动,从班里评选出“文明用语小宝贝”、“文明学习小宝贝”、“关爱老人小宝贝”等,促进了幼儿道德价值的内化,使礼仪行为真正成为幼儿内部的需要等等; 创设主题环境“文明小天使”,设置红花评比栏,对讲文明、有礼貌的孩子进行及时的肯定。
四、优化环境,营造幼儿养成教育的浓厚氛围
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利用氛围塑造幼儿性格,具有极强的渗透性。首先,我们从精神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愿望。例如: 通过表演《小猫和小弟》《小猪变干净了》等故事去感染幼儿,通过演唱一些歌曲让小朋友知道大家都有一双手,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次,我们从物质环境入手,结合“生活习惯”的培养内容,在活动室为幼儿创设了能力区角、娃娃家,配置了供幼儿练习系鞋带、穿衣服用的物品等,使幼儿从中受到了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教育法既要注重物质环境的感染又强调精神环境的熏陶,还要注意创设与幼儿年龄想适应的环境。如教师把材料分层次地投放到角区中,幼儿通过区角“拼拼摆摆”活动,进行归类整理,养成玩具玩完后要放回原处、摆整齐的好习惯。教师每天用微笑、点头等亲切的举止表示对幼儿的友好,给幼儿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渐渐幼儿就会从教师行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学会一些表示友好的语言、动作和方式。
五、课题取得的主要成果
1.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园幼儿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明显好转
幼儿的文明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起着变化,以前经常能在操场上看到幼儿吃过的早餐袋子、筷子,现在已经很难发现了。走廊上再也找不到家长接送孩子时乱扔在地上的香烟头了。每天清晨都能听到一声声稚嫩的“老师早! 老师好”。
2.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逐渐发现了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三大规律
一是趋早性: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萌发于幼儿期,幼儿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越小教育培养越好。
二是渐进性: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内容由少到多,要求由低到高逐步积累,逐渐定型。
三是反复性: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常出现反复,他们的行为起伏变化,表现不稳定,易反复。
3. 通过本课题研究,改变了我园教师的育人观念和园风园貌
幼儿园教师生活常规随笔 篇13
入园好时光——入园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入园环节表现出的情绪和状态各不相同,教师对他们的常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幼儿营造温馨舒适、丰富有趣的入园环境,不断吸引幼儿投入活动,让其从心理、身体及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使入园环节真正成为幼儿一天美好生活的开始。
一、入园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喜欢教师和同伴,愿意上幼儿园。
◆感受幼儿园环境的整洁、美观,体会到教师的辛苦,懂得感恩。
◆能够带齐所需要的生活、学习用品,懂得不带危险物品来园。
◆能够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并且能开心地和家人说再见。
◆愿意和教师、同伴做游戏,有良好的师生和同伴关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心情愉快,有安全感。
◆学习表达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愿意接受晨检,并懂得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保健大夫或教师。
◆积极参与区域活动,能够自主游戏,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有独立做事的愿望,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体验自信和能干。
◆学做值日生工作,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有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喜欢晨练活动,懂得安全自护,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愿意与同伴分享经验和感受,能独立完成任务,并逐步提高任务意识。
二、入园环节的教师指导要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其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不同,教师的指导重点也不同。下面将从不同的年龄阶段人手,分别阐述教师在入园环节的指导要点。
1、托、小班幼儿
◆教师提前10分钟进人活动室,开窗通风并做好室内外的卫生清理工作,为幼儿营造舒适、洁净的生活环境。
◆将已消毒的口杯、毛巾摆放在固定位置,供幼儿入园后使用。
◆营造温馨、舒适的班级环境,帮助幼儿产生对班级的亲切感与熟悉感。
◆及时调整和更新区域活动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热情接待家长和幼儿,主动问好并以鼓励的口吻评价幼儿的细微变化,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及对自己的喜爱。
◆采用多种方式安抚并疏导个别幼儿的不良情绪。
◆协助保健医生做好幼儿的晨检工作,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了解原因并妥善处理。
◆向家长了解生病或体弱幼儿在家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及时记录家长的嘱托和要求并随时关注幼儿的具体表现。
◆以游戏的口吻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如有,在下午离园时与家长做好沟通。
◆认真填写晨检记录并与配班教师做好交接。
◆ 指导家长为幼儿准备好生活、学习用品,鼓励幼儿心情愉快地来园。
◆ 接送卡的使用。
2、中、大班幼儿
◆提前做好活动室开窗通风、卫生清理以及消毒等工作。
◆指导值日生将已消毒的口杯、毛巾摆放在固定位置,供幼儿入园后使用。
◆鼓励幼儿愉快来园,主动与教师、同伴打招呼,与家人道别。
◆引导幼儿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鼓励他们尝试排解不良情绪,懂得并关注同伴的情绪。
◆鼓励幼儿积极配合晨检,让他们懂得当发现自己或同伴有不舒服的感觉时告诉保健医生或教师。对幼儿的异常表现要敏感,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协助保健医生做好药品的交接工作。对于幼儿自带的药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确认服药方法和剂量,帮助幼儿准确服药。
◆引导幼儿自我检查,将不安全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并妥善保管。
◆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自主参与建构、阅读、美工等区域活动。
◆指导值日生做好区域材料整理、气象日志记录、环境清理及照顾动植物等工作。
◆做好晨间活动计划并创造性地组织新闻播报、晨练、分享等晨间活动。
◆ 指导家长做好自身及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愉快人园。
◆ 接送卡的使用。
趣味来盥洗—盥洗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要实现幼儿园盥洗环节的趣味性,让幼儿从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幼儿园盥洗环节的内容有哪些、各个环节中幼儿应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在盥洗活动中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幼儿在园的盥洗活动主要包括洗手、漱口、洗脸、梳头四个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各盥洗环节所占的时间各不相同。洗手是进行最频繁的一项活动,如幼儿饭前饭后、便前便后、活动前后等都需要将手清洗干净;漱口活动在幼儿每餐点后进行,一般每天要进行四次左右;洗脸和梳头活动一般在幼儿每天午睡起床后进行。每一项盥洗活动对幼儿的常规要求也不尽相同。
1、洗手环节
◆学习用六步洗手法(湿、搓、冲、捧、甩、擦)洗干净双手。
◆洗手时不湿衣袖、不玩水、节约用水。
◆知道洗手的好处,饭前、便后、手脏时能及时洗手。
◆养成认真有序洗手的良好习惯。
2、漱口环节
◆知道漱口能清洁口腔,喜欢漱口。
◆会用鼓漱的方法漱口。
◆餐后能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漱口。
3、洗脸环节
◆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
◆洗脸时不湿衣袖、衣襟,不玩水。
◆知道起床后、脸脏时要及时洗脸。
4、枕头环节
◆学习梳头发的基本方法。
◆梳头结束后,学习清洁梳子和地面。
◆知道梳理头发前后要洗净双手。
◆知道起床后、头发凌乱时要及时梳头。
托、小班幼儿极易受到外部事物对自己情绪和行动的影响,注意力不稳定、无意性占优势,精细动作及协调性相对较差;中、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动作协调能力明显增强。针对托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差别,教师对幼儿盥洗活动的指导要点也随之调整。
如:洗手环节
托、小班幼儿
◆准备色彩不同、大小适宜、形状各异的肥皂,吸引幼儿积极参与洗手活动。
◆ 根据盥洗室的空间大小,将幼儿合理分组,指导其有序地洗手。
温馨进餐点—进餐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在进餐环节表现出的进餐状态、进餐需求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并适时加以帮助、指导,以实现进餐环节的温馨、有序,保证幼儿充足的营养,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的进餐活动包括进餐前心理准备、餐前盥洗;进餐中幼儿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养成;进餐后的整理、盥洗等。一日三餐中,多数幼儿在园要吃两餐、两点,即早餐、午餐和上午点心、下午点心。因此,幼儿的营养摄入、进餐技能的提高、习惯的养成等与幼儿园的关系密切。所以,进餐中对幼儿有明确的常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懂得进餐时情绪愉快对身体健康有益,能安静愉快地进餐,乐意自己吃饭。
◆知道进餐前要洗干净双手。
◆正确使用餐具,学习掌握吃多种食物的技能,逐步做到独立进餐。
◆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知识,根据需要适量进食,知道均衡膳食对身体有益;爱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吃饱吃好。
◆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做到细嚼慢咽,吃饭不发出较大声音,不掉饭菜,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餐后有序整理餐具,收拾食物残渣,做到餐后擦嘴、洗手以及漱口。
幼儿的进餐质量与进餐前的准备工作、进餐中的指导、进餐后的整理、盥洗有密切的关系。进餐前的良好氛围、进餐环境的洁净优雅,会为幼儿进餐创造好的心情,是愉悦进餐的前提;进餐中,教师亲切、具体、适时的指导,在帮助幼儿习得进餐技能的同时,让幼儿吃上饭、吃好饭、吃得舒服;餐后的整理、盥洗又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进餐习惯。因此,教师要针对进餐环节具体时段的不同,有效帮助和指导幼儿的进餐活动。
托、小班幼儿进餐活动受周围环境、情绪的影响较大,他们的小肌肉发展相对较差,手眼协调能力需要加强练习;中、大班幼儿的情绪相对稳定,他们的进餐技能明显提高,自主性发展到了关键期。针对托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对幼儿进餐活动的指导要点也各不相同。
1、进餐前
托、小班幼儿
◆教师洗干净双手。
◆营造宽松温馨的进餐氛围,安抚幼儿情绪,为愉快进餐做好心理准备。
◆餐前15分钟做好桌面消毒工作。
◆帮助幼儿有序做好餐前如厕、洗手活动。
◆指导幼儿参与摆放餐具的活动。
◆用形象有趣的语言,向幼儿介绍饭菜营养,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食物温度适中。取来的饭菜放在餐桌安全处,避免发生烫伤。
中、大班幼儿
◆教师洗干净双手。
◆引导幼儿学会餐前要保持愉悦心情。
◆餐前15分钟做好桌面清洁、消毒工作。
◆指导幼儿自主有序地做好餐前入厕和洗手。
◆指导值日生分发餐具,摆放整齐,轻拿轻放。
◆鼓励幼儿用喜欢的方式,向同伴介绍饭菜营养,激发幼儿进餐欲望。
◆注意夏季散热,冬季保温,保证幼儿进食的食物温度适中。取来的饭菜要放在餐桌安全处,让幼儿懂得不靠近,避免发生烫伤。
2、进餐中
托、小班幼儿
◆盛饭菜时动作要轻,能根据幼儿的进食量为幼儿盛饭,少盛勤添。
◆帮助幼儿尝试自己取饭,提醒幼儿端平、慢走,轻拿轻放。
◆鼓励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在教师帮助下能吃完属于自己的那份饭菜。
◆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小勺进餐,提醒幼儿喝汤时两手端平饭碗,避免洒汤。
◆引导幼儿知道面食和菜、干点与稀饭要搭配着吃。
轻松入厕去—入厕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正如每个环节都有其自身价值一样,入厕环节也有其目的和要求。入厕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可有效帮助教师指导幼儿入厕,并为教师如何组织入厕活动提供依据。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入厕环节中的表现和需求各不相同,因此教师的指导策略和教育重点需随之调整。
◆懂得在园入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紧张,不拒绝。
◆懂得及时排便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有便意时知道自己入厕或告知成人,能及时排便。
◆能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大小便人池,便后自理。
◆定时排便,便后冲水,便前便后洗干净手。
◆知道在厕所逗留、玩耍有危险,能安静、有序入厕。
◆了解大小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初步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
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不同,教师的指导要点也不尽相同。
1、托、小班幼儿
◆用接纳、平和的态度对待幼儿的入厕行为,营造宽松、安全、和谐的入厕氛围,及时满足幼儿的入厕需要。
◆做好入厕物质准备,保持厕所地面干燥,空气清新,保持便池洁净、无异味,提供数量充足、大小适宜的手纸。
◆带领幼儿认识男女厕所环境、器具,了解器具的使用方法。
◆组织幼儿分别进入男、女厕所有序入厕,帮助或指导幼儿便前洗干净手。幼儿园可以安排男女幼儿错时如厕,适时对幼儿进行性别认知和性别认同的引导。
◆全程关注幼儿入厕过程。帮助或指导幼儿学习脱裤子、提裤子、便后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托班幼儿便后擦屁股要以教师帮助为主,从小班开始逐步过渡到边帮边教,直至幼儿能够自理。指导幼儿学习擦屁股宜从穿衣服少的春夏季节开始。
◆掌握全班幼儿大小便规律,培养幼儿按时、及时排便的习惯。对憋便、尿床、尿频的幼儿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对拉裤子、尿裤子的幼儿,态度和蔼安抚其情绪,消除幼儿的紧张和不安,同时用轻柔的动作帮助幼儿擦洗身体,更换衣服,快速清理有便迹的衣物;秋冬季节,对因衣着增加而穿脱有困难的幼儿,仔细观察并及时指导帮助,避免其拉裤子、尿裤子。
◆随时将便池内的尿液冲刷干净,观察便池台阶上是否有尿液、地面是否有水迹,及时清理厕所卫生,保持厕所清洁与安全,避免幼儿滑倒或摔伤。
◆提醒幼儿不在厕所逗留、玩耍,帮助或指导幼儿便后使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带领幼儿熟悉园内的公共厕所位置、使用方法,使幼儿明白有便意时就近入厕,培养幼儿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根据幼儿实际需要及厕所设施条件,在厕所地面、墙面、栏杆扶手、便池等位置张贴图片或标记,如提裤子的方法步骤、擦屁股的流程图等,引导幼儿正确、有序入厕。
◆了解幼儿在家大小便习惯,请家长给幼儿准备1~2套舒适的衣服带到幼儿园,以备幼儿拉裤子、尿裤子时及时更换。
◆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的入厕情况,指导家长重视家庭中的入厕教育。
科学喝水——喝水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幼儿在园是否具有喝水的意识,是否能够喝足量的水,不仅意味着幼儿的基本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更从深层次反映出班级的心理氛围及师幼关系的质量。因此,幼儿在喝水环节中呈现出的状态成为衡量班级工作质量的显性指标之一。结合幼儿园喝水活动的具体实践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提出喝水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要点。
◆懂得喝水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喜欢喝白开水,逐步做到主动喝水。
◆在取放杯子、接水、喝水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口杯。
◆能独立喝适量的水。
◆养成安静、有序喝水的良好习惯。
◆在成人指导下,学习根据身体需要适量喝水。
◆知道按时喝水,遇到特殊情况能及时喝水。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的个体差异,或细致周到地帮助、吸引幼儿,或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主动性,指导幼儿实现喝水环节中的自主管理,逐步提升幼儿主动喝水的意识与能力。
1、托、小班幼儿
◆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30℃左右)的白开水,为托班幼儿接好半杯水(约1 oo毫升)。在托班幼儿人园前为每个幼儿的口杯制作不同的标记,比如小花、太阳、草莓、樱桃等。在摆放幼儿口杯时,注意要露出标记,且口杯把手朝外,方便幼儿拿取。
◆幼儿手脏时,帮助幼儿洗干净手。
◆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组织幼儿轮流喝水,每4—5名幼儿一组。
◆提醒幼儿端取自己的口杯喝水,指导小班幼儿有序、独立接水,提醒幼儿接水时眼睛看着口杯,接半杯或三分之二杯水。
◆指导幼儿握好杯把,端稳口杯,轻轻走到座位上,一口一口慢慢喝,提醒幼儿不把水洒到衣服或地面上。
◆随时提醒幼儿安静喝水,并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喝水行为,对说笑、打闹的幼儿给予指导和纠正。关注幼儿嘴巴或衣服的前胸部位是否有水迹,及时用毛巾帮幼儿擦干或更换晾晒。
◆鼓励幼儿喝完杯中的水,注重发挥教师自身或幼儿同伴的榜样作用,带动喝水困难的幼儿共同喝上足量的水。将口杯放到固定位置。
◆准确把握幼儿的喝水量。通常情况下,每位幼儿每天在园大约喝水600ml。特殊情况时,比如身体不适、运动后出汗过多、天气炎热等,要给予个别照料,适当增加喝水量。
◆注意把握喝水时机。在上午早操后,lO点左右、户外活动后、午睡起床后、下午15:O—16:OO,及时组织幼儿喝水。
◆幼儿不小心洒水时,及时擦拭地面,避免幼儿滑倒、摔伤。
◆在盥洗室用不同标记或图案划分出等待区、接水区、喝水区,培养幼儿有序喝水的常规。
◆主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喝水情况及喝水量,提出指导建议。同时,倡议家长在清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半小时提醒幼儿适量喝水。
2、中、大班幼儿
◆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白开水(30℃左右)。
◆提前擦拭、整理盥洗室,保持室内干燥和整洁。
◆组织幼儿喝水前洗干净手。
◆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端取口杯,接适量的水。
◆关注幼儿喝水情况,对聊天、打闹、拿着杯子乱跑的幼儿及时提醒和引导,及时表扬幼儿有序等待以及在固定的区域安静喝水等良好喝水行为。
◆帮助幼儿了解喝水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学习根据身体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喝水量。比如,感冒发烧、小便发黄、天气炎热、吃了较干硬食物后要增加喝水量;饭前半小时之内不要喝水;运动后休息一会儿再喝水等。
活动懂自护——自由活动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儿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最稚嫩、最易受伤害的时期,同时又是习惯养成的最佳可塑时期。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在自由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自护教育时,必须改变“以护代教”的观念,改“你要”为“我要”,让“我能、我会”的自护意识沉淀到幼儿的内心深处,使其成为一种能力、一种习惯,伴随幼儿安全健康的成长。
◆知道活动前要做好自身、材料及场地的充分准备,初步具有关注周围环境安全的意识。
◆喜欢参加各种自由活动,并能积极投入。
◆注意倾听老师的提醒和要求,能按要求行动。
◆掌握多种运动技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知道大小型器械的正确玩法,爱护器械,不争抢。
◆遵守活动规则,逐步养成良好的活动习惯。
◆了解关于运动健康的基本常识,活动过程中学习根据身体的感受,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和情绪。
◆活动中能运用协商、合作、求助等方式,学习化解矛盾和冲突,愉快游戏。
◆发现自己或同伴有特殊情况及时告诉成人,学习掌握简单的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
◆初步具有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知道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身体放松和器械整理。
◆感受活动带来的收获,愿意与同伴分享。
要想提高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的自护能力,教师首先要克服目前在组织上存在的高控制和放任式两种极端方式,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加强对幼儿进行自护教育,这样才能使自由活动真正成为积极、向上、健康、安全的有意义的活动。自由活动环节的教师指导要点具体包括:
1、活动前
◆引导幼儿懂得自由活动能够锻炼身体,喜欢参加散步、玩球、爬坡、骑小车、玩沙、拣树叶、打雪仗以及滑滑梯等活动。引导中、大班幼儿讨论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尝试制定活动规则并愿意遵守。
◆结合季节、时令及本班幼儿的实际预设活动,对活动过程中的的安全隐患、活动范围、活动流程充分预想,掌握动作要领、幼儿运动保护要领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组织幼儿如厕,帮助他们穿戴好便于运动、适合气温的衣服、鞋子,取下头部、服装上的饰物。提醒中、大班的幼儿进行自检或互检,能根据天气情况增减衣服,并逐步养成习惯。
◆检查活动器械、工具有无损坏、数量是否充足;检查场地周边、散步路线、观察地点等的安全情况,清理或排除安全隐患,保证活动环境的安全。
◆教师衣着要轻便舒适,便于运动。带领幼儿活动时分工明确,主班、配班教师对幼儿的要求要保持一致。组织大型器械活动时,对容易发生危险的滑梯口、秋千旁等位置给予重点帮助和指导。
◆严寒酷暑时,注意选择适宜的活动时间及场地,雾天减少户外活动。
◆在班级幼儿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可以分组进行活动,减少等待时间。
◆带领幼儿有序地进入活动场地,提醒幼儿上下楼、穿越窄道时注意脚下,防止绊倒或者撞到同伴、墙壁等。告诉幼儿鞋子掉了,离开队伍穿好后要马上跟上队伍。
◆根据活动需要,带领幼儿做好身体重点部位的准备活动。
2、活动中
◆教师生动有趣地讲解活动内容和要求,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需要示范时,要面向全体幼儿,动作示范时速度稍慢,切忌示范危险动作,避免负面强化。进行熟悉的活动时,强调关键经验,提出具体要求。
◆集中精力,全程关注幼儿活动情况,不聊天,不因各种原因远离幼儿,任幼儿自由玩耍。带领全体幼儿积极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对动作难易程度、活动量、活动进程、幼儿情绪等进行适宜调控。同时,引导幼儿学习根据身体的感受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运动量和情绪。
◆要注意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满足需要,促进发展;对好动的幼儿格外关注,提醒他们遵守规则,及时干预其具有潜在危险的举动;鼓励胆小、动作发展迟缓的幼儿,大胆尝试有挑战性的动作。
◆配班教师重点关注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指导好跑、好动的幼儿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远离集体;给予体弱、生病的幼儿特别关照;及时处理流鼻血、磕碰受伤等突发事件。
◆玩大型玩具的人数以10~15人一组为宜,随时提醒幼儿手抓紧、脚踩稳、坐稳扶好等。提供的小型器械数量要充足,保证幼儿人手一份,避免争抢。
◆散步途中指导幼儿注意观察路面和周围环境,让其绕开小水坑行走、弯腰低头穿过低矮的障碍物、抬高腿迈过小沟等,不奔跑,不掉队。
◆提醒幼儿观察时停下脚步,找一个自己合适、也不影响别人的地方,避免碰撞和拥挤。引导幼儿躲开带刺的枝叶、蚊虫等,不捡玻璃片、小钉子、小树枝等危险物品。
◆鼓励幼儿有便意、流鼻涕、身体不适等情况时,及时告诉教师,寻求帮助;发现同伴有危险动作或者远离集体时,及时提醒或者告诉老师。
◆引导幼儿学习掌握简单的活动自护方法。比如,摔倒时用手扶地;人多时要排队,耐心等待;遇到危险时,知道用向左右跑开、抱头、抱肩、蹲下等方法进行躲避。
◆引导幼儿发现户外运动器械、设备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如玩圈时和别人保持一臂距离、不随意藏人无人知道的地方、不将跳绳套住脖子、不拿器械当玩具等,防止器械伤到自己或同伴。
◆引导幼儿同伴间相互协作,克服困难,共同完成活动。提醒他们与伙伴友好相处,能用协商、合作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和冲突,愉快游戏。
◆器械活动结束后,指导幼儿将玩具、器械、材料收放整齐。
◆每次活动结束后,带领幼儿做身体放松活动。
甜蜜午睡时—午睡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午睡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怎样实现甜蜜午睡呢?教师首先要明确午睡过程中不同年龄段幼儿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和具体内容,抓住睡前、睡中、睡后潜在的教育价值,采用温馨有趣的指导策略,充分发挥午睡环节在幼儿自身成长和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一、午睡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喜欢在幼儿园午睡,能独立入睡。
◆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养成按时午睡的习惯。
◆做好情绪、入厕、物品等方面的睡前准备。
◆知道脱衣入睡舒服,能正确穿脱衣服、鞋袜。
◆入睡时盖好被子,避免着凉,保持安静,尽快入睡。
◆知道正确的睡姿有益健康,入睡时能保持睡姿正确。
◆睡醒后不打扰同伴。
◆有便意、身体不适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教师。
◆按时起床,不拖拉,不等待,学习整理床铺。甜蜜午睡时——午睡环节的教师知道要点: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睡前、睡中、睡后的状态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其特点给予具体、细致的指导。
1、睡前环节
托、小班
◆拉好窗帘,准备好床铺,根据需要开关窗户,调节好室温、光线,营造温馨的午睡环境。
◆午餐后带领幼儿进行散步、自主阅读、讲故事等安静活动,帮助个别需服药幼儿服好药。
◆上床前,将幼儿随身携带的小物件(纽扣、皮筋、发卡、线头等)集中放在一起,避免睡中玩耍,发生意外。
◆帮助或指导幼儿睡前入厕。
◆播放优美的轻音乐,组织幼儿轻轻进入寝室、找到自己的小床。
◆指导幼儿脱换鞋子,并将脱下的鞋子整齐摆放在鞋架上,放置在户外晾晒。
◆帮助幼儿脱掉外衣,并以亲切、温柔的语调让幼儿懂得脱衣入睡舒服,使幼儿愿意配合。
◆帮助或指导幼儿学习脱上衣、裤子的正确方法,并叠放整齐,放在固定位置。提醒幼儿先脱鞋子,再脱裤子,最后脱上衣,动作要紧凑,避免着凉。
◆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放平枕头,钻进被窝,把手放在被子里面。教师再用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讲述绘本故事,平静幼儿的心情,帮助其尽快入睡。
◆用轻柔的语言提示幼儿安静、独立入睡,右侧卧或仰卧入睡。
◆对哭闹厉害、入睡困难或者有恋物习惯的幼儿,教师可用轻轻抚摸、拍一拍、抱一抱或送句悄悄话等方式,安抚情绪,使幼儿平静地入睡。
◆逐步培养幼儿喜欢在幼儿园午睡的习惯。
中、大班
◆做好午睡环境准备,组织幼儿进行散步、阅读、区域自选、午睡小讨论等安静活动,使幼儿懂得睡前不做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
◆提示幼儿主动将小物件集中放在一起,避免睡中玩耍发生意外。
◆帮助个别需服药服好药。
◆指导幼儿独立脱叠衣服、鞋袜,并在固定位置摆放整齐。重点指导幼儿学习脱袜子、衣袖的正确方法。
◆指导幼儿盖好被子,保持正确睡姿,安静、尽快入睡。
◆播放柔美的音乐,用轻柔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朗读绘本故事,使幼儿在温馨的情境中入睡。
◆对于入睡困难的幼儿,可采用适当陪伴、延缓上床时间、与其有个美好的约定(比如,“你今天的睡觉时间比昨天提前了5分钟,下午的自主区域活动老师会第一个请到你,可以吗?”或者“今天睡得早,就会有个神秘礼物飞到你的枕头下面。”等他睡着后,教师将小礼物放进他的枕头下面。)等方式,逐步改善不良午睡习惯。
2、睡中环节
◆全面关注幼儿的午睡隋况,随时巡视,为蹬被子的幼儿盖好被子。
◆用轻柔的语言提示、温柔的动作调整,帮助幼儿保持正确睡姿。
◆适当开窗,保持寝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对流风吹在幼儿身上。
◆轻声提醒并照顾常尿床的幼儿起床入厕,发现幼儿尿床要及时换洗、晾晒寝具。
◆鼓励幼儿在感觉身体不舒服或发现同伴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告诉老师。
◆幼儿出现高烧、惊厥、腹痛等紧急情况,应立即通知保健医生,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必要时带幼儿去医院就诊。
◆个别幼儿做恶梦哭喊时,教师要迅速赶到他身边,用轻柔的语言、亲切的抚慰或者帮他调整睡姿,使其恢复平静继续入睡。
◆ 提醒早醒的幼儿保持安静,不影响同伴。
◆夏天酷热时可使用空调,室温在23℃一28℃,空气湿度在30%一60%,准备柔软毛巾随时为幼儿轻轻擦去汗水。冬季严寒时保持室温在l 8℃一25℃,控制室内空气湿度在30%一80%。
◆看睡时注意集中,动作轻柔,轻声说话,不离岗、不做私活、不会客、不吃零食、不睡觉等。
◆建立午睡巡视制度,将幼儿午睡时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在交接班本中。如情绪状况、是否咳嗽、流鼻血、睡眠异常等,便于离园时及时反馈幼儿午睡隋况,提醒家长注意。
离园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来园时间又长短不一,在“离园”这个环节的表现和需求就不尽相同。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抓住环节活动中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实施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以满足幼儿各方面的需要,使幼儿的离园状态既兴奋愉悦又稳定放松,使幼儿的离园活动既充实有趣也轻松自然。
一、离园环节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保持一种稳定、愉悦的情绪等待家长来接。
◆乐于自己整理仪表,喜欢干净和整洁。
◆学习管理自己的物品,并能有顺序地整理和摆放。
◆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离园活动,遵守活动规则。
◆尝试解决自主交往中的问题和冲突,与同伴友好相处。
◆离园时,会将玩具、材料、椅子等收放整齐、归位,保持环境的整洁和有序。
◆主动与教师小朋友道别,约好明天愉快地来园。
◆跟随家人离园,不独自离开,不跟陌生人走。
二、离园环节的教师指导要点
结合离园环节幼儿的常规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表现,有重点地实施教育和引导。
1、托、小班幼儿
◆离园前,与幼儿进行亲切的互动,帮助他们回想一天中快乐的事情,稳定幼儿情绪,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很能干。
◆通过游戏口吻与幼儿约定明天再见,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回家。
◆帮助幼儿穿好外衣、提好裤子、检查鞋子。冬春季节要注意随时帮助幼儿整理裤子,避免小肚脐着凉。
◆引导幼儿学习整理仪表的方法,重点指导幼儿整理衣袖和提裤子。
◆将幼儿早上带来的玩具或布娃娃等放在显眼的位置,方便幼儿带走。
◆引导幼儿分清自己和别人的物品,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带回家。
◆检查幼儿有无尿湿裤子、弄湿袖子等情况,随时帮助幼儿更换和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组织幼儿进行重复性游戏、角色游戏、区域建构等活动,使幼儿能够情绪稳定,耐心等待家长来接。
◆接待家长时要兼顾未离园幼儿的个别活动和交往,及时介入,给予适时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小冲突和小问题。
◆运用情景、故事等引导幼儿理解区域活动的规则,使他们能够愉快结束游戏和活动,跟随家人离园。
◆鼓励幼儿离园时,有礼貌地和教师、小朋友说再见。
◆引导幼儿离园前将玩过的玩具和材料放到固定的位置,摆放整齐。
◆具体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情况,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家园配合一致对幼儿进行教育。
◆ 建立离园接送制度,家长要持接送卡来园,如因特殊情况未带接送卡的,要详细填写未持卡接送表,并提醒家长明天一定要记得带卡。确保接送安全,避免错接、漏接现象发生。
2、中大班幼儿
◆离园前,收拾好玩具,整理好场地,将脱下的衣帽带回家;
◆指导幼儿穿好外衣、整理好裤子、检查鞋子。冬春季节要注意随时帮助幼儿整理裤子,避免小肚脐着凉。
◆ 幼儿离园时,主动和教师、小朋友说再见。
◆ 具体详细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情况,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家园配合一致对幼儿进行教育。
◆建立离园接送制度,家长要持接送卡来园,如因特殊情况未带接送卡的,要详细填写未持卡接送表,并提醒家长明天一定要记得带卡。确保接送安全,避免错接、漏接现象发生。
张芬
【幼儿园教师生活常规随笔】推荐阅读: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师测试题08-03
幼儿园生活常规培养10-20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11-25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教育07-03
大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计划11-11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现状研究12-01
如何培养幼儿在园一日生活常规07-26
幼儿园大班教师随笔05-22
幼儿园教师感恩父母随笔08-10
幼儿园教师教学随笔感言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