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反思(精选8篇)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1
《最后一课》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说,主题表现深刻,艺术手法生动,我很喜欢。可从教近10年,这篇课文教了几遍,每次教完后都有很多遗憾。这一次在新课程理念的启发和引导下,重新接触这篇课文,终于找到问题所在:害怕学生这个不懂,那个不会,所以凡是教参上提到的都予以重视,都想教给学生,造成满堂灌,吃力不讨好。再就是拘泥于教参,被教参缚住了手脚,自己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教学设计和创新了。这一次参赛,我特地选了《最后一课》,并且决定在平时较“静”的七⑴班上,就是想对过去的教法做个修正,给自己一个挑战。
考虑到教参仅仅是个参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点。课前我把课文翻来覆去读了好多遍,对上课内容做了大胆处理:
第一,去除旁杂,突出重点:这是学生上中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所以我决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整节课仅围绕着小弗朗士作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第二,深入共感,激发共鸣:初一学生与小弗郎士年龄相仿,班上不少同学就像最后一课之前的小弗郎士一样:天真幼稚不懂事,学习不认真自觉,甚至有厌学情绪,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最后一课》的故事情节,或许你与文中的小弗郎士一样,也有过厌学的时候。讨厌学校,讨厌课本,害怕被老师提问,现在老师问你:假如有一天,外敌入侵,家园沦丧,不再允许你学祖国的语言,也不再允许你说母语,那么,你将如何面对?
第三,全面参与,动脑动笔:中学语文考试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作文能力,可是,通过一个多学期的了解,我发现现在的这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相当差,不少同学没办法用恰当得体的书面语言把心中想说的话描述出来,鉴于此,我不追求表面的热闹,设计了为课文做旁批,发挥想象力,对课文进行创造性续写这些既动脑又动笔的环节。
第四,水到渠成,畅谈感想:中国自古讲究“文以载道”,所以,当学生通过交流慢慢了解小弗郎士之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最后一课,不仅使小弗郎士变懂事了,更唤醒了他的爱国热情。那么,你从小弗郎士身上得到了什么有益的东西?没有生硬的说教,学生自然而然就得出“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东西”,“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语言,学好祖国的语言”等体会。
就这样,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上完之后,我觉得根据小说故事情节分析小弗郎士形象;领会理解课文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等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
可是,遗憾依然存在,这一次备教材备得较充分,但没真正备好学生,课堂气氛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热烈。而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更加体会到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欠缺,例如在为课文作旁批之后,不会将相关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告诉大家;在谈小弗郎士内心变化的时候,对老师的态度变化只想到由于老师变得温和而产生的亲切感,未能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由一个普通教师变成一个爱国者令人油然而生的敬仰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还须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2
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2、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3、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4、利用小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介绍故事背景, 导入新课
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 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重大战争——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以法国的惨败告终, 战后, 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 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当国土遭到践踏, 尊严遭受凌辱, 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 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 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二、熟悉课文内容, 指导朗读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2、让学生熟读课文, 记住故事情节, 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
3、对人物内心独白的朗读。
要把握住当时的心情, 声音不必过大。如: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有一种不祥的预兆。
三、根据对课文的了解, 介绍小说的一般知识
1、结构
(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特点
以塑造典型人物来表现文章的社会意义
4、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地朗读了课文, 那么对照小说的一般知识, 你肯定对《最后一课》的结构、三要素和特点等有了一点认识, 下面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四、再读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
1、文章的哪个部分最能触动你的心灵, 最让你感受到爱国的热情?
学生能够回答出是“宣布散学”这个环节就是高潮, 老师明确高潮即是结局,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 让人深思。
2、“最后一课”应从上课的那一分钟才进入主题, 那么之前的上学路上的描写在小说里起什么作用呢?应属小说的哪一部分?
学生对照小说的结构, 能答出这一部分属于序幕, 起的作用是点明环境, 那么, 这篇比较庞大的文章的结构就逐渐显山露水起来。
3、总结
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
1、小弗郎士
(1)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熟悉了小说的结构, 这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一下《最后一课》中出现的两个人物。人物描写共有以下几种方法: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请同学们浏览全文, 说说作者在描写小弗郎士时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学生很快答出:心理描写) ?教师追问, 描写小弗郎士时, 为什么要以心理描写为主?
一生答:因为是以第一人称写的, 所以作者对“我”的心理最清楚。
一生答:描写一个人的心理更容易突出这个人的性格。
一生答:以“我”的眼光可以看见老师的外貌动作和神态, 对“我”自己的看不见, 所以写心理更合理。
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表扬, 让学生划出文中描写小弗郎士心理的语句。
(2) 总结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历程及原因。
幼稚——吃惊诧异难过懊悔——悲愤
原因:爱祖国, 恨敌人
2、韩麦尔先生
(1) 从文中找出原句, 说说这些描写对刻画韩麦尔先生形象的作用。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 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语言描写:体现韩麦尔先生对待教育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祖国语言无比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 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以一个苍凉的手势做结, 余韵悠长。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 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六、体会景物描写的妙处
小说的一个要素是环境描写, 只有把典型人物放到典型环境中去分析, 小说才更有感染力。那么《最后一课》中有哪些环境描写, 起什么作用?
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 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锯木厂后边草地上, 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 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 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 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 但它威力极大, 控制了人们的生活。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几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 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七、品味语言
1、小说之所以能深深吸引和感染我们, 与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请小组交流文中最令你感动、给你感触最多的语句, 并大声朗读出来。
2、韩麦尔先生的话语中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句, “监狱大门”和“钥匙”各比喻了什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思索?
八、拓展阅读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 在主权受到、国土遭到践踏的时候, 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 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 下面我们来阅读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两篇文章的视角有何不同?
2、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篇3
传统的小说教学设计更多的是从情节入手,分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但是,很多的小说在情节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分层,如果仍然按部就班地去分析,就没有多少说服力。本文是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见闻和感受来表现“爱国”主题的,并没有贯穿始终的统一事件。按照教参上的“课前——上课——下课”的情节入手来分析,显得有些牵强。“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本文中韩麦尔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郝叟是必不可少的陪衬,铁匠等镇上人是提升主题的点缀。从人物入手,瞻顾情节,揭示主题该是个不错的尝试。
教学目标:
1.体会作品的爱国主题。
2.学习文章独特的构思,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过程:
一、积累字词,初读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圈出难字难词,好词好句。
预设举例:
易读错字:踱、挟、懊、字帖、郝叟
易写错字:祈祷、诧异、钥匙
好词好句: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动手查字典,小组讨论,解决难字难词。
3.选词造句。
预设举例:
用“懊悔”“诧异”“宛转”等词语造句。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5.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复述课文。
二、从人物入手,探讨主题
1.联系课文思考:这是谁的“最后一课”?
预设板书: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的“最后一课”
以郝叟为代表的阿尔萨斯人
(教学实景:对这个问题,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小弗郎士的最后一课,但只要稍加停顿,无须点拨,学生的思维立刻就会打开,想到还是韩麦尔先生、郝叟、从前的镇长、邮递员等人的最后一课,甚至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鸽子。(这是笔者所没想到的)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对后几个人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即可。)
2.细读课文,用批注的方式说说这几个人在“最后一课”上各有怎样的表现。
①小弗郎士
(教学实景:生1:“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句成段,表现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心灵震撼之大。
生2:“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直接抒发了小弗郎士的懊恼、痛惜之情。
生3:“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从“任何代价”看出小弗郎士对之前的错误深深的自责。
生4:“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表现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听得非常专注认真。)
②韩麦尔先生
(教学实景:生1: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从着装上表现韩麦尔先生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生2:“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用语言描写来表现韩麦尔先生对法语和法国的挚爱。
生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在动作描写里倾注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
③以郝叟为代表的阿尔萨斯人
(教学实景:生1:“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表现他情绪激动,要抓紧这最后的机会学习法语,记住法国。
生2:“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个个看来都很忧愁。”从神态上表现镇上的人对丧失国土,被迫割让的忧虑和悲愤。
生3:“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表现镇上人对当时形势的关心,对国家的担忧。)
3.这些人一直都是这样的吗?之前有何表现?
(预设情景:无须深究,几句带过)
4.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答案:国土沦丧,爱国之情被激发,民族凝聚力得到空前的加强;通过对比突出爱国主题。学生思考的结果也与此大同小异)
5.总结小说的主题。
三、从主题出发,学习构思、选材
1.以战争为背景来表现爱国主题的文章,你会怎么写?
(教学实景:讨论后,生1:我会描写战争的场面,通过与敌人激战来表现爱国。
生2:我会描写一个英雄人物,像董存瑞炸碉堡那样。
生3:王二小、刘胡兰式的人物也可以。)
2.作者以一堂课来表现爱国有什么优点?
(教学实景:问题较难,设计的本意也就是引导学生能有多角度构思的意识,并不求有清晰的答案。学生讨论后得到了一些虽然是套话,但也有令人欣喜的答案:角度新颖、以小见大等。笔者补充道:“这样的人和事更具有普遍性,也就更具有代表性。以普通人物的平常事件、朴素思想来表现爱国,要比用英雄人物的任务式事件表现主题更具有说服力。)
3.作者所选取的人物如果加以分类的话,可以分别代表哪些不同类型?
(教学实景:生1:有学生、老师和市民。
笔者归纳:职业不同。
生2:有小孩、中年人和老年人。
笔者归纳:年龄不同。
生3:有男的,有……没有女的!他表情有些泄气,但突然昂起头理直气壮地问:“为什么没有女的呢?”笔者很高兴,笑着把他的问题重复给其他的同学:“为什么没有女的呢?”然后让学生自说观点。
这时笔者又想到当初提那个问题“这是谁的最后一课”时,有学生还想到了鸽子,笔者又来了灵感,补充说明作者不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不同的人,还选择了代表和平使者的物,选材典型性可见一斑。)
4.说说作者的构思和选材对自己的启示。
板书设计: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爱国
以郝叟为代表的阿尔萨斯人
选材典型深化主题
教学反思: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就是细致的描写,包括动作、神态、心理等,这本该作为这篇文章学习的重点。但是这些描写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观察和感受的,所以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语言形式来说,这些描写对于初二的同学来说理解起来都是较为容易的。因此,对此只需点到为止,再将它作为学习的重点笔者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作为名家的经典之作,其可供学习的地方当然有很多,老师可以根据学情任选角度切入。不过,张志公老先生的一句话我们是不能忘记的:“要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要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教学设计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还要引导他们思考文章的表达形式。以战争为背景来表现爱国主题的优秀之作不胜枚举,可是都德先生的这篇却独辟蹊径,构思独特:从一个孩子的视角,以一堂课为载体,融合镇上的各色人等,并且突出人物的前后变化,不动声色之中主题得到了深化和升华。这种创作手法在鲁迅的名篇《孔乙己》一文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鲁迅先生曾说在他的小说中,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高尔基在谈到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时,指出他们的作品“在技巧上是典范的文学作品”。教学中如果我们把这个堪称经典的东西给遗漏了,不能让学生领略一二,那可真是有点暴殄天物了。所以把学习文章独特构思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应该是适宜的,虽然之前很少有教者提到这个角度。
《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男孩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现实中的“小男孩”我们老师该怎样应付?在归纳文章人物的代表性时,有学生竟发现作品缺少了整整一个性别。“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可能有千万条理由来证明这个声音是幼稚无知的,但这难道不可能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结果吗?这个“小男孩”得到了笔者不遗余力的赞赏,“亲爱的,你呢”,你会怎么做?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4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一)《最后一课》是都德的着名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这篇文章都被选入初中课文。从教近10年,这篇课文教了五六遍,但是每次教完后都有很多遗憾,如何在一堂课的时间里把这篇文章完整的呈现给学生,我翻遍了教材和各种参考资料,到最后还是一头雾水,该把什么传授给学生:生字、人物、环境、情节等,似乎哪一样都不能少。在新课程理念的启发和引导下,用新课程的理念重新来审视和思考这篇课文:第一,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教参仅仅是个参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点。
我把课文翻来覆去的读了好多遍,祖国、语言、小弗朗士、韩麦尔先生这几个词语在我的脑中越来越清晰,最后变成了这几个问题:
1、你觉的什么是祖国?你知道哪些轰轰烈烈的爱国行为?除了这些轰轰烈烈的爱国行动之外,你认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具体的行为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2、听完课文录音后,完成以下句式:我听到……,我感受到……,我想到……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眼中的小弗朗士,你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吗?你认为自己能从他的经历中学到什么(吸取到什么教训)?
4、在最后一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小弗朗士对侵略者、学习和老师等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是什么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5、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小弗朗士这样一个贪玩的孩子来表现文章的主题?
6、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说说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7、拓展阅读老舍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比较三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感受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在同样灾难前表现出来的共同爱国情结,认识到珍惜时间,学好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8、课外作业是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从上课到下课的内容。
9、本课延伸出来的综合实践活动:你怎么看待现在铺天盖地的日本动漫?你觉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请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和社会调查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共是七个问题,外加两个作业,我安排了7个课时来完成,第8题的写作放到课后,写完后用半节课时间讲评,第九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查找资料放在双修日进行,周一回来进行小组辩论,时间富裕了,学生的思考也充足了。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二)《最后一课》是都德的着名短篇小说,主题表现深刻,艺术手法生动,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感所闻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对统治者的愤慨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反映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情节,我让学生收集了普法战争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这一课我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梳理小说结构,第二课时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深层内涵。
初次默读,我不做任何要求,只让学生将作品认真仔细阅读一遍,学生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度极大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会给学生造成思想压力,使学生直接被作品所吸引,如果老师布置了很多任务,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
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由发言,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根据小说故事情节分析小弗郎士形象;领会理解课文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等教学目标。在分析小弗朗士的过程中,主要分析心理描写,分析老师,主要分析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由于这部分内容容量很大,我分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评价。并在互动中强化目标。
可是,遗憾依然存在,这一次备教材备得较充分,但没真正备好学生,课堂气氛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热烈。而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对于课堂容量大的课,应该充分预习,教师要加强预习指导,学案发放也应更提前一些。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还须对学生加强多方面的训练。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三)《最后一课》是都德的着名短篇小说,主题表现深刻,艺术手法生动,我很喜欢。这是我第一次教这篇美文,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启发和引导下,感触特别深刻。在教的过程中我总是考虑太多问题:害怕学生这个不懂,那个不会,所以凡是教参上提到的都予以重视,都想教给学生,造成满堂灌,吃力不讨好。再就是拘泥于教参,被教参缚住了手脚,自己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进行教学设计和创新了。所以我要好好的反思一下:
考虑到教参仅仅是个参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点。在以后教学中我想做个大胆的处理:
第一,去除旁杂,突出重点:这是学生上中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所以我决定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整节课仅围绕着小弗朗士作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5
上完这堂课后,我想起于漪老师在谈到语文有效教学是说:“教怎样的课文,达到怎样的目标,要减头绪,要削枝强干,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确,这篇课文篇幅长,头绪多,怎么处理教材,化繁为简,做到科学合理的设计,着实考验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现在就我执教后的感受略写一二: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看有没有把握好开端即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一段时间。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中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情和课文相得益彰。它反映的主题和课文是契合的,且诗的语言最易感染打动人心、拨动听众心弦,激起共鸣。导入新课我朗诵这首诗,声情并茂的朗诵成为这堂课最好的开场白,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这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这样安排独具匠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我从题目入手,还原进课文中“我的最后一堂”作为切入点,通过不同词语的重读引领学生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接着转对小弗郞士,韩麦尔的形象分析,融情于文本感悟爱国之情作为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准确合理的解读文本,发现亮点,收获亮点,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不足和遗憾之处:
1、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在课堂里留给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并不多。
2、关于第三段分号的使用,可作为一个教学亮点我没有很好地把握住。
3、对于小弗朗士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还有些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4、对于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处理局限于可怜的人、可敬的人,放的还不够开。它还可以是什么样的人,学生个性化阅读体会要充分体现。
5、对于几处细节,赏析之后能回过头来再次阅读,三次阅读,他们会有与上一次更深的感受。比如22段,14段,2、3两段等等,但是这样的话教学时间就可能会不够,这是一个矛盾点。
6、读了王君老师等名师们对课程的解读,突然发现语文课真的有太多需要我们研究和探索的东西,教什么?怎么教?……语文教学博大精深,自己虽然教学数年,其实只是算一个刚刚入门的语文人罢了……
优于昨天的自己,就是真正的幸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濉溪县铁佛中心学校:杜丽 2017年3月6日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2、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爱国情感。
3、懂得母语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培养自己的爱国感情。【教学重点】
从小说中的语言、表情、行动、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性格。【课时安排】 1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反复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情节,分析小弗郎士的变化及韩麦尔先生的性格特点。
一、新课导入
在法国人民中间流传着一个光辉的名字──贞德。人们以十分敬仰的口气称她为“奥尔良英雄”。1337年,在欧洲历史上爆发了一场历时最长的“百年战争”,战争的双方是法国和英国。1528年,英军占领了巴黎之后,倾注全力围攻通往法国南方的门户奥尔良城,形势十分危急。当时,年仅十七、八岁的贞德,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向王子请求参军。之后,她受命担任解救奥尔良城的军事指挥,女扮男装、身披盔甲,率领6000多人,向英军发起进攻,并成功击败英军,解除了城围,扭转了战局。所以人们尊称她为“奥尔良英雄”。为了纪念她,法国圣母大教堂广场一侧,至今还屹立着一座圣女跃马横刀的雕像。的确,在民族危难的时刻,很多原本普通的人都成为爱国者,今天,我们来学习19世纪法国人民在另一场战争中的爱国故事。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1、作者介绍
阿尔封斯 ·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并以此在法国文坛上享有“著名小说家”的声誉。
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
2、简介写作背景:本文是1870~1871年普法战争后发生的事,法国皇帝拿破伦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迫使法国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被割让,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
三、整体感知
1、介绍文章体裁,进行学法梳理: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有三要素:情节、环境和人物。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阅读小说,往往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然后做细致的人物分析。2、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理清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上学路上 上课之前 上课之中 宣布下课 方法指导:按照地点、时间的变化梳理情节
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3、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4、用“这是„„的最后一课”句式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四 合作探究
1、小说以什么作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我”的见闻和感受。
2、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举例说明。要求学生从课文出发,从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等几个方面来谈小弗朗士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大概准备下面几点内容:
⑴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⑵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⑶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3、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的另一主人公韩麦尔先生是个极重要的人物,是他的爱国热情影响了小弗郎士。请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的地方,并以下面的句式说说他的爱国热情。• “我认为韩麦尔先生是爱国的,因为……”
• ⑴穿礼服
• ⑵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批评 • ⑶赞美法国语言 • ⑷下课时脸色惨白
• ⑸尽全力书写“法兰西万岁”
5、学法与答题指导:如何理解并分析人物形象
• 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 • 抓住肖像 神态 语言 动作 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归纳; • 注意侧面描写,其中常包蕴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主人公性格定位起重要作用;
• 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 答题模式:……是……(性格· 思想品质)的人物形象。
五、语言品读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全句的含义是什么?
1、“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的统治和封锁; 2、“钥匙”比喻法国的语言;
3、全句含义: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思考:最后一课上的是什么课? “最后一课” 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 最后一节法语课; • 一堂爱国课; • 最后的教书生涯;
• 最后的学习自己母语的机会…… 明确主题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交响曲。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的反映了法国沦陷区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的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拓展延伸
1.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从文章内容、主题、写作方法等方面谈。
2.你对我们的母语有哪些新的认识?
七、总结
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同样的,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美妙的语言之一。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负载着辉煌灿烂、浩如烟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
同学们,努力吧,让我们的母语走向世界,让我们的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八、作业
1.发挥你的想象力,以“下课以后”为题,替小弗郎士写一则练笔。
2.你还知道哪些爱国故事或名言?请与大家分享交流。
以上两题,任选其一,课下完成。古诗名句(爱国忧民)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7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差异巨大, 同样一篇文章、一个文段、一句话, 学生的理解程度深浅不一, 这意味着学生对作品的感受性各不相同。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 其主要魅力就在于能从文字中感受到种种微妙的情感和趣味。如果每个人从中获取的都是相同的信息和感悟的话, 那么文学作品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许多成功的教师非常重视学生感受性的培养, 如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育中主张“以指导观察为基础, 强化感受性”的实践。江苏省特级教师钱建江老师致力于阅读教学中强化“差别感受性”的研究, 认为“经过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与训练, 可以增强他们的语言敏感度, 缩小差别感受阈限, 最终提高语言感受力”。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作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保留篇目, 其地位不言而喻。但遗憾的是, 往往几堂课下来, 学生收获的也只是“爱国”“热爱祖国语言”等比较抽象的“标签”;而小说的真正韵味却被冲谈在主题的分析中了。换个角度看, 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升。鉴于此, 钱建江老师将他“强化‘差别感受性’”的思想运用到《最后一课》的课堂教学中去, 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阅读教学课。
一、认同差距珍视阅读前理解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从天而降的“植入”过程, 它一定是建立在学生阅读“前理解”基础之上的, 充分了解学生的“前理解”水平, 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摸底, 为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张本。《最后一课》文本并不艰深, 但学生的“前理解”水平还是有所差异的。
师:每次看到“最后”这两个字眼, 我的心里总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就好像是看到了一片废墟, 我觉得它是留给世界的最后的印记, 而且, 也许用不了多少时间, 这残留的一点印记也会荡然无存了。今天当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课题———《最后一课》, 其中的“最后”两个字带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结合课前的预习, 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1:我觉得有点“不舍”。
师:对什么的不舍?
生1:对最后一课老师的不舍。
师:嗯, 很好。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下这四个字, 读一读这“最后”一词中有没有这位同学所说的“不舍”之情。请小声读一遍, 放松一点。 (生齐读)
生2:还有点“伤心”的感情, 因为韩麦尔先生不能再教他的学生法语了。
生3:还有点“自责”。因为在以前没有很好地教学生。
生4:还有“后悔”的感情, 因为小弗朗士以前没有认真学习, 还经常旷课, 因为是最后一课, 他很后悔。
生5:他很“遗憾”, 因为毕竟韩麦尔先生教我们这么多年, 今天是最后一课, 所以有点遗憾。
生6:“珍惜”, 因为是最后一课, 所以要珍惜, 把它留在心里。
一石激起千层浪, 看似极为普通的一个问题却把学生的阅读现状呈现了出来,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学生对这篇小说的理解程度是参差不齐的。相比而言, 回答“不舍”的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而回答“自责”和“后悔”的则较好地把握了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 后者对阅读这篇小说的“差别感受性”要强于前者。那么,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 提升前者的“差别感受性”就是重点所在。
二、立足文本进行内容的剪裁
小说阅读, 传统的做法是分析“三要素”, 但这样的分析法对《最后一课》来说却显得过于浅显, 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学生收获甚微的原因之一。钱建江老师在上课伊始就开宗明义, 他引用了当代文学批评家葛红兵的话:“小说这东西, 人人都能读, 但是, 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 作家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一下子就删繁就简, 把课堂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了对文本的“细读”上来。文本细读源于20 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 这一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 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
生11:“我的孩子们, 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孩子们”说明韩麦尔先生对待他们像自己的亲生儿女。
生12:“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 都用了“最后”两个字, 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不舍。
师:非常好!你找到了两个重复使用的词语———“最后”, 这两个“最后”都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孩子们、对最后一课的不舍, 我想请你再仔细地体会体会两个“最后”有没有不一样的情感?请把这两句再读一遍。
生13 (读) :“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表现了遗憾, (师:今后不能再上了)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希望他们以后用心学习, 珍惜法语。
师:希望珍惜, 希望同学们牢记祖国的语言, 这是后面一个“最后”包含的情感。
生14:我从“只许”看出来韩麦尔先生的悲愤, 因为他的国家不能教自己的国语, 而只能教其他国家的德语了。
可见, 钱老师的课堂设计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肢解”这篇小说, 从而得出一些人所共知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细细品读, 读出“言外之意”;进而让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一些有效方法。这样的精心剪裁, 是为了让文本物尽其用, 成为强化学生“差别感受性”的有效载体。试想, 如果课堂设计面面俱到, 学生只能疲于应付, 留给他们的也只会是浮光掠影。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分散浓缩, 采取‘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的方法各个击破”。
三、预设问题指向能力的层进
好的课堂绝不可能是太过随意的课, 即便课堂看起来很自由, 有很多“不可预约的精彩”, 也不等于说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放手不管。《最后一课》可讲的内容很多, 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充分的能力训练, 教师的问题设置至关重要。我们以往在很多课堂中都会听到一些无效的问题, 没有目的, 缺少梯度, 或让人摸不着头脑, 或让人一看便知结果。来看看钱老师的问题预设———
师:接下来, 韩麦尔先生谈到了法国语言,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样来赞美法语的?同样找一下字缝。
生24:“他说, 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明白, 最精确;又说, 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 永远别忘了它,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师:能不能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刚才说的, 找一下字缝。你找几个词再来分析一下。
生24:钥匙。
师:这是比喻句里面的喻体, 你也可以连起来分析。
生24:韩麦尔先生认为, 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标志, 自己民族的语言都没学好, 就只能……
师:你是从反面来讲的, 其实这句话韩麦尔先生更侧重从正面来讲。请你从正面再把你刚才的意思说一下。
生24:要想打开监狱的大门, 必须把自己民族的语言学好。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民族的语言就有一种凝聚力, 可以团结广大的人民。请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老师的目的并不只是停留在学生找到答案, 而是通过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他是怎么样来赞美法语的”, “找几个词再来分析一下”, “你也可以连起来分析”, “请你从正面再把你刚才的意思说一下”, 这四个问题前后关联, 从最初的寻找句子到最后赏析比喻句的含义, 由浅入深, 犹如苏州园林里的曲径通幽、移步换景, 精彩也在不经意之中闪现出来。
四、“学习场”效应强化个体的能力
学生“差别感受性”的强化是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而传统的“师——生”单向教学方法很难顾及每一位学生。如何让能力的提升惠及全体学生, 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在这一课中, 钱教师充分调动了教师、学生这两大主体的能动性, 利用文本为载体, 通过问答、示范、合作、论辩等多种形式, 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学习场”中。
师:同学们, 刚刚一开始, 老师给大家看了一句话, 就是葛红兵先生的话,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字缝”好不好?你们看, 你们先找还是老师先找? (生小声:老师先找。) 你们真给面子, 让老师先找。那我来找一个, 我看到一个句子, “我看见这些情形, 正在诧异, 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 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 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 这里有两个词语, “柔和”“严肃”, 这两个词语 (生小声议:矛盾) , 同学说矛盾, 或者至少说是相对的, 但是他为什么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儿呢?你是怎么来理解“又柔和又严肃”的呢?
教师的示范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尤其是在学习的开始阶段或是在学生遇到大的困惑的时候。一开始, 学生对“字缝”缺乏感性的认识, 如果没有教师的适时示范, 那么有可能出现学生迷失方向、无所适从的结果。“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钱老师的示范可以说是正当其时。
师:作者在这里用精炼的语言刻画了韩麦尔先生像一个雕塑一样的形象, 同时我们的教材也用插图的方式来再现了这个人物的形象。大家的讲义上没有, 老师这里准备了。老师的书上印的是这样一张图【屏显图1】, 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上也配了插图, 是这样的【屏显图2】, 我想请大家对应刚才朗读的几个自然段, 你认为配合哪一张插图更合适?同时也仔细观察一下, 这一张是人教版, 这一张是苏教版。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表面上看上面的问题似乎有点旁逸斜出, 和小说主旨无关;但透过这个环节, 我们体会到了教师的匠心所在。要想对这两幅插图作出合理的阐释, 一定在要对小说人物和主题有了深刻把握之后。与此同时, 这个问题也“引燃”了学生的兴趣点, 学生自发地加入到问题的热烈讨论中来。“协作学习也是协作的知识建构过程, 学生将内在知识外化表达给小组成员, 有助于内部知识的整理加工, 小组成员的反馈和讨论进一步促进知识结构的修改完善, 共享知识建构的过程。”在强大的“学习场”中, 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更有效的提升。
类似的精当处理在这堂课中俯拾皆是, 不一一赘述。
差别感受性的强化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 如何依托语文的课堂教学来“认真建构的干预措施, 去影响学生逐步修正 (缩小) ‘差别感受阈限’”, 钱老师的《最后一课》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要让学生有敏感的“差别感受”, 教师首先要对文字有敏锐的“嗅觉”, 才能发现隐藏在文字岩石下的那一汪汪清泉;然后精心设计、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让阅读基础各异、敏感度不同的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真正达到课标中所说“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阅读教学中强化“差别感受性”的途径》 (钱建江《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 (上旬) 》2012年第5期)
[2]《构建课堂·学校·地域·国际的协作学习场——日本协作学习教学实践案例介绍》 (孙帙李哲张海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13期)
“第一课”与“最后一课” 篇8
“新华社记者决不是为自己谋利益的,不是为自己升官发财的。我看第一课就可以上这个。”
这是1985年9月26日,穆青对新华社河南分社青年记者训练班人员谈话的开场白。
1982年1月,新华社河南分社调进第一个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毕业生。此后,每年都陆续调进一两个大学生,到1985年初,已有五六个了。由于各自学业、阅历不同,这些新来的同志有的还不了解新华社记者的职责和作风要求,有的对河南的概况概貌不清楚,还有的不知道怎样抓新闻,尤其是如何进行调查研究、抓重点题目。
针对这种情况,1985年刚过完春节,分社社长刘葵华等领导,要我和其他同志牵头,举办一个青年记者训练班。训练班刚开班,穆青同志正好来河南,2月26日上午到分社给大家见面、讲话。刘葵华同志告诉穆青:“青年人正在办训练班,请你讲第一课吧。”
穆青肯定是根据自己掌握的面上的一些问题有感而发。开场白之后,他就对某些不良现象苗头提出了严厉批评:
我感到我们这个队伍存在一个极大的危险——不是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而是把钱放在第一位。这样下去,这个队伍非垮不可;这样下去,我们可以出万元户,出罪犯,就是出不了名记者,出不了好党员。这个事情不得了啊!
钱能给人带来幸福,也能带来毁灭。
穆青同志很严肃地讲道:新华社记者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全心全意扑在党的工作上,关心党的政策,关心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把自己放在最后。
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资格当新华社记者。没有这种献身精神,也没有条件当新华社记者。
我们对收入、对报酬应该怎么看呢?首先应该看自己对国家、对党的事业的贡献大小。你对国家,对党的事业贡献大,那么人民就给你丰富的报酬,给你奖励。而不能倒过来:你给我多少钱,我就办多少事。
他在讲到这一段话时非常激动。我当天的日记曾记有这样一句话:这是穆青在今天的讲话中,拍桌子拍得最频繁,言辞一句接一句,几乎记不上的一段。
打那儿以后的十几年,我清楚地看到,穆青一直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信念。
整整20年后的去年3月,我看到穆青子女回忆老头儿的一篇文章中提了一句续磊,说由于种种原因,续磊没有职称。再查其他资料,我看到,续磊不但没有职称,一辈子也没有其他行政职务。要知道,续磊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续范亭将军,她本人当年也是曾写出《“梁山伯”结婚了》等名篇的记者啊。
我顿时萌生一个想法,可让记者写一篇稿子,报道一下这个事,题目都想好了:“将门之女没职务,穆青夫人无职称”,清明节之际借怀念老头儿的由头发出去,既是报续磊,又是宣传穆青,肯定能打响,评上好新闻都有可能。
于是,我赶紧安排电讯的记者搜集资料,做采访准备工作。怕续磊认不准我,我找老同志陈日先联系一下。没想到,后来陈日同志告诉我:联系了,老太太坚决不让报道,说她没评职称不光因为老头儿是社长避嫌,还与自己身体不好、离开采编一线较早有关系。越是老太太这样说,我越觉得老太太的实事求是更可贵了:“我们就这样客观地表述老太太的话就行。”陈日再去说,续磊还是不应允。
尽管稿子写不成,我却通过这次联系了解到不少另外的情况。据陈日同志转述,穆青去世后,续磊慌了神:房子还没买下来呢,而自己手里的钱寥寥无几。找穆青的钱吧,穆青只有个工资卡,还都是秘书给管着。秘书拿出卡来,也没有多少钱——可不,穆青1992年退休,当时工资、退休金都低得很。就是直到最后这两年,也不过每月涨到三四千块钱,哪能积存多少?幸亏有他丧葬的3万元抚恤金,殡完后剩一些。反正这些加在一起,交款之后,穆青的钱只剩800元!这就是我们共和国一个部级干部,新闻界泰斗一生的结余。
如果说20年前,我亲耳聆听了他给我们青年人上的第一课的话,那么,20年后,在他离我们而去一年多之后的冥冥之中,他的在天之灵又给我上了最后一课。穆青一生的事业贡献和所得,究竟是怎么样一回事,让我们通过这800块钱去想吧!
2005年10月11日(穆青忌日)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最后一课》教学心得09-19
《最后一课》我的教学结束05-24
课文最后一课预习教学设计09-26
《最后一分钟》教学及反思12-22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反思11-03
最后一课05-23
期末最后一课08-17
《最后一课》续写09-12
改写最后一课09-27
《最后一课》课文原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