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2024-05-23

最后一课(通用12篇)

最后一课 篇1

雨急, 一波一波砸在铁皮屋顶上, 像开场的梆子锣。

门被悄悄推开一条缝, 挤进叶子的半张脸来, 眼白飞快地轮了一转, 然后长长地咦了一声, 一肩头就把门拱开了。叶子两手拎着好几个塑料袋, 全部是早点, 是特意到对面街上买回来的, 谁知就落起了雨, 一路小跑回来身上还是湿完了。她使劲在门口跳了几下, 又把脑袋甩了几甩, 才正式进家。

你爸爸呢?她喊。

被窝动了一下, 不回答。

起床了小姐!叶子一边擦头发一边哼哼, 死懒。

被窝又动了一下, 还是不回答。

叶子正要去掀被窝, 齐晓鸣也一路小跑冲进门来, 跺脚, 甩头。

叶子说, 不是讲好了早上多睡一下吗……也好, 你就吃过了再睡。

齐晓鸣把头点点, 在床头坐下。他的脸色暗晦, 青的。

此时床上的被窝突然竖立起来, 他们的蓓蕾大叫:妈妈妈妈, 爸爸刚才打了一个好响好响的大响屁!

叶子愣了一下, 嘎嘎笑。

齐晓鸣的嘴角斜了一下, 想笑, 没笑出来。

这让齐蓓蕾很是失望。她精心设计了爸爸要来报复的场面:爸爸要来抓她胳肢她, 要用胡子扎她痒痒她, 她尖叫着, 躲闪着, 在床上跳来跳去, 累得实在不行, 就被爸爸抓住了, 抱在怀里了, 她笑啊叫啊气都透不出了, 只好给他随便痒一下, 然后快乐的一天才正式开始……

然而没有, 什么都没有, 齐蓓蕾只好噘着嘴巴自己坐在枕头上穿袜子。

这间屋子是楼房顶层多加的一间铁皮房。不下雨的时候有很开阔的活动空间, 不出太阳的时候温度也不算太高, 缺点就是没有洗手间, 要到楼下去上厕所。房东是当地的农民, 听说齐晓鸣是鸿昌中学的老师, 就把那张脸挤成了核桃, 用着几乎谄媚的口气说, 不用另外加钱了, 一分钱也不要加!也许在房东看来, 老师来租农民房已经够委屈了, 怎么能跟那些打工的混在一起住呢?要住也要住在他们头上。这一点让叶子很满意, 齐蓓蕾也很开心, 只是铁皮房实在太小了一点, 主要面积都给床占住了。但话又说回来, 难道一个家的主要内容不就是床吗?

齐晓鸣勉强吃了几口肠粉, 就坐着发呆, 不想吃, 也说不上是哪里不好, 就是不想吃。他不想吃, 这一家人就都吃不好, 气氛不好, 只看见嘴巴动, 听见吧唧声, 却是少了活气。

叶子看看他, 轻轻叹了一口气。你去躺躺吧, 她劝道。齐晓鸣点点头, 眼看就要躺下去了, 手却伸到了枕头底下。然后, 又坐了起来, 继续发呆。

你找什么?叶子问。

领带。平时, 他的领带都是折好了压在枕头底下的。

找领带做什么?叶子有些奇怪。

不做什么。

你是不是还想去啊?搞错啊。叶子差点哭出来。我跟你说了一晚上都是白说, 舌头磨短了都是白磨, 我神经我!

齐晓鸣说, 你说的都对, 我以后都听你的好不好?就要考试了, 今天是最后一个早读, 还有几件事情要交代一下, 我不交代, 新来的老师不晓得。

叶子气哼哼地找出一条领带, 扔到他怀里。

这回轮到齐晓鸣软了, 讨好似的, 死皮赖脸冲着叶子笑, 说还是我老婆理解我啊, 我也不是真的想去, 以后就打死我也不跨那个门。

想去就去吧。不见棺材不落泪。叶子气哼哼地答。

直到齐晓鸣冲进大雨里, 消失在楼道间。齐蓓蕾才放下杯子, 冷冷地发表评论说:真没劲。

是没劲。叶子说。炒鱿鱼就炒呗, 怕他啊?我们又不是养不活自己。就他那两个工钱, 他不炒你你也炒他, 什么了不起的?

在叶子的经验里, 炒鱿鱼太家常便饭了, 她来广东起码换过十家公司, 有一家她只做了四个钟头还不到就被炒掉了。所以在她看来齐晓鸣生那么大气, 发那么大的火, 根本就是表错情。要想把身翻, 自己当老板。她盘算好了, 要把现在的档口扩大一倍, 要不然干脆就把那家门面全部租下来。你齐晓鸣愿意做就帮一把手, 不愿意就在家写写大字, 享享清福, 快活还来不赢。实在手痒了, 你就办个什么语文补习班, 书法训练班, 随便搞搞钱就来了。你有真本事你怕他炒呀, 搞———错!

齐蓓蕾沉思着问, 什么叫炒鱿鱼呀?

就是辞退了, 老板不要你爸爸做了, 就把他炒掉了。

为什么不要爸爸了?

因为爸爸太厉害了, 已经做了九年了。这个学校没有人能做到九年。

为什么没有人能做到九年?

因为做到十年就要签长期合同。这个你不懂。叶子补充说, 我也不懂。

齐蓓蕾很严肃地抬头道, 我懂。

叶子扭扭她的小脸蛋, 笑了, 你懂什么?

爸爸生气了, 肚子都气大了, 我懂。爸爸早上打了一个好响好响的大响屁!

叶子又嘎嘎地笑。她说, 男人真的是比女的会放屁。

为什么啊?

我也不晓得。

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啊?

等你长大了, 嫁人了, 也许你就晓得了。

齐蓓蕾说, 还要等长大。你真笨。

但说这话时叶子的脸已经扭向门外了, 并且长长地吁出一口气。她心里忽然敞亮了, 他厉害就厉害在有点迂, 迂人才能专心, 专心才能成事。其实迂也是一种可爱, 遇上这样的老公其实是自己有福。于是修窄的眉毛慢慢弯下来, 目光细细地穿过湿气, 射出去的温柔又劲道又绵长。

齐晓鸣举着伞穿过老街, 其实大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只是他还不晓得, 还把伞高高举起像一杆旗。他一晚上没睡着觉, 脑子很亢奋, 反应却迟钝了。

街上没有几个人, 下了一场急雨, 就更加看不见人了, 路面上汪着一摊一摊的积水, 让他走几步还要跳一下, 这个样子看上去一定很滑稽。幸亏没有人看见, 他可不希望自己给别人留下一种滑稽的印象。他并不是那种老朽的人, 他每天去学校都穿白衬衫打领带。学校有这个要求, 他自己也觉得很好, 有现代感有庄重感, 广东话说, 威水。

此地人都讲究夜生活, 晚上不愿睡早上不愿起。只有两家卖早点的开张了, 腾腾地喷着热气。还有就是网吧, 却是正在把卷闸门放下来, 要关门了。尽管如此, 往常他穿过这条老街时起码还有几声问候, 这么早啊齐老师!齐先生早上好!他也会一律地答过去, 早晨!早晨!他是这一带的名人, 也是这一带的忙人, 这么早早地穿过老街, 是因为他要去关照他们的孩子, 或者是将来有可能关照到他们的孩子。谁家没有孩子?谁家的孩子不上学?因此他已经习惯了这种问候, 就好像他已经习惯了保持某种尊严。既要和蔼可亲, 又要知进识退。可是这一天奇怪得很, 没有人跟他招呼, 鬼都不搭理一声。难道他们也知道了?知道了也不至于这么势利吧?

这条街他太熟悉了, 可以清楚地报出哪一段是哪家的店面, 他甚至可以说出老板娘的名字, 这里有好几个孩子就是他带出来的, 有的已经进了大学, 还有好多匾牌和楹联就出自他的手笔。这条街简直就是他齐晓鸣的红地毯。

他写牌匾都爱写那种有时代特色的名, 比如“互联”、“爱意浓”之类。写楹联也写那种新对联, 绝无酸腐之气, 比如“当好顾客参谋, 温暖千万人心”;“两厢锦绣藏百货, 三尺柜台传美意”等等。他的字老实不客气说还是可以的, 那些来求字的家长, 大多是家长, 也有一般的商家, 他们都会包一个红包, 道声不好意思。其实他们并不真懂, 只是他们知道齐晓鸣的书法得过区里的大奖, 有名头。相对而言, 倒是自己不很识做了, 红包拒收, 还摆出一副拒人千里的架势。久而久之求字的人自然也少了, 只是他自己还把脖子僵着, 生怕不慎坏了口碑。他对叶子说, 一个教师的口碑就是一个学校的形象, 别人泼脏水不怕, 自己不珍惜就完蛋了, 连麻雀都梳理自己的羽毛呢。

他像是在穿过一条时光隧道, 曾经的日子又恍惚来过一遍, 那种感觉就像电视机的信号有问题, 耳朵里一直是嗡嗡地轰鸣, 而眼前的物体都在晃动, 有好几条重影。他以为自己走得太快, 其实并不快, 于是他就站住使劲摇了摇脑袋。仅仅是睡得不好, 也不至于这样, 以前也有失眠的时候, 熬一熬也就过去了。这一天确实有点异样, 周遭的一切都在刷刷后退。

这条街他已经走了整整九年, 每天都是早晨去晚上回, 比闹钟还要准确, 比大地还要稳定。平时不觉得, 现在就有了白驹过隙的感慨, 一晃九年过去了!他并不算老, 前些天才过了四十五岁生日, 可现在, 经过这几天这些事, 忽然就有了异样的感觉。这感觉很微妙, 前天夜里他爬起来吃药, 本来药瓶上的字随便就能看见, 可是突然地就模糊了, 他把手臂端直了, 那些字才慢慢清晰起来。当时他也不觉得什么, 渐渐地才有了阴影, 阴影也渐渐地有了重量。眼睛老花了, 也不敢告诉叶子, 叶子是那种一惊一乍的女人, 自己心里明白罢了。九年, 生命的密码程序居然已经启动了。

他的程序, 校长的程序, 都在启动, 都是向下。

鸿昌中学在镇子的另一头, 要过两条马路, 在靠山脚的地方。那个地方风水好, 旺生, 听说当初选址是花了大钱的。前青龙后白虎, 左朱雀右玄武, 反正是有点讲头。原本他也不信这一套的, 他是受过现代大学教育的人。可是校长信, 甚至在招生推介会上, 还要专门强调一下。入乡随俗, 随得久了就成了规则, 总是这样的。那时, 他多年轻啊, 拥抱新体制, 实现新价值!年轻人都喜欢新鲜。当初的一切, 他都觉着新鲜。

他好像看见年轻的自己从鸿昌中学走过来, 穿过两条马路, 走进这条老街。他又好像看见年轻的叶子从老街的另一头走过来, 东张西望, 拖着箱子一家一家地找工。后来有一天, 两个年轻人就心动了, 有点意思了, 两个南腔北调的人就不管不顾合到一起了, 就结出鲜艳的蓓蕾。叶子, 你为什么叫叶子?因为叶子低贱, 配上花能活, 配不上也能活。胡说八道, 没有叶子, 就没有叶绿素, 花骨朵就不能开放……这一切的一切都在眼前上演, 又在眼前退去。

这确实是个奇妙的隧道, 时间被分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 像橱窗, 像货架。那些橱窗和货架就是生命的一个一个单元, 每过一年生命就少了一格。一格又一格, 那些被贴上不同标签的物件在市场里进进出出, 在变大在增值。

然后就是看见自己也变成了一个物件, 贴上标签, 也飞上了货架, 招摇过市。那些物件探出了人的脑袋互相对话:是你吗?是我。骄傲的齐晓鸣怎么也进了盒子?要实现价值呀, 不包装怎么行?你的身体已经挤成长方形了, 你不憋闷吗?没有办法, 要跟人家交易呀。啊哈, 灵魂终于披上燕尾服了, 学成文武艺, 货与帝王家呀, 感觉比从前好点了吗?好是好了一点, 可是可是……再后来, 主人终于来下货了, 这些物件被扔到了一边, 原来货架是主人的, 主人需要新的商品。

假如人生可以重新来过的话, 你肯定比现在聪明。九年以后你终于搞清楚, 你不过就是一件商品, 而且永远别想着长期占据货架, 想都别想, 不管开头跟你承诺过什么。你唯一的教训是, 在这九年里居然没把自己卖个好价钱。那些聪明人早就这么卖了, 利用家长, 利用需求, 利用各种可能的和不可能的社会资源。而你, 连写字的润笔都不敢收, 谁还敢和你扯上关系?

现在他已经穿出这个隧道了, 他觉得头脑已经清醒了很多。现在要做的事情简单明了, 一点都不复杂。他要去班上最后交代一下, 他不能拿这些孩子撒气, 要对得起未来。是啊, 他居然还想到了未来。

他和叶子的分歧就在这里:他不是为校长打工, 要打工也是为这些学生打工。把手上的活计做完, 把最后一课讲完, 该说的说过了, 该做的做过了, 也就没有遗憾了。即便是谢幕, 他也应该有个华丽的转身。

摘要:现在的孩子难带啊, 都是哈利·波特的一代。那个陈静一点都不安静, 好容易才从网恋里拉回来。那个刘星已然流失了好几次了, 连个轨迹都没留下。还有那个杨娟娟, 简直太不像话。她居然在黑板报上写:一怕写作文, 二怕文言文, 三怕周树人。什么话嘛!要知道这三样恰恰是他的强项, 靠着这三样鸿昌中学才能在区里拿名次。这一点校长也是承认的。但校长也是老板, 老板就要按老板的规则出牌。

最后一课 篇2

阿尔丰斯·都德(AlphonseDaudet,1840年5月13日—1812月14日),法国普罗旺斯人,杰出的爱国作家。1857年开始文学创作,26岁时发表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两年后,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集中表现了他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的“含泪的微笑”。

都德因而有了“法国的狄更斯”的誉称。他一生共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是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他出生于法国南方尼姆城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迫于穷困,十五岁起在小学里担任监学(类似自修课辅导员),独自谋生。

都德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母亲对于文学有特殊的爱好,酷爱读书,不善于料理生活。都德自幼聪颖过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练习写诗,而且注意观察生活。在里昂中学读书时,他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扩大了知识视野。

1855年,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自谋生路。他15岁就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两年之后,由于哥哥的帮助,到了巴黎,在贫困的境遇中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

1857年他17岁时带着诗作《女恋人》(1858)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66年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札》的出版给他带来小说家的声誉。

《磨坊书札》发表两年后,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1868)出版。《小东西》半自传式地记叙了作者青少年时期因家道中落,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的经历,以俏皮和幽默的笔调描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这部小说是都德的代表作,它集中表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不带恶意的讽刺和含蓄的感伤,也就是所谓含泪的微笑。因此,都德有法国的狄更斯之称。

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数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是而享有极高的声誉,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中的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被描写得栩栩如生。

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都德的短篇具有委婉、曲折、富于暗示性的独特风格。1878年、18又先后发表了《故事选》与《冬天故事》。后被选入初二语文课本第一课。

但是同时,《最后一课》并没有有明显偏袒法国之嫌而是真实的反映了真实情况,虽然在17世纪,阿尔萨斯长期属于神圣罗马帝国,并且说德语,法国是通过三十年战争中的侵略性行为掠夺来的,法国大革命以来阿尔萨斯人大多认同法国,并把德国视为侵略者。

野蛮的普鲁士在入侵法国过程中大量屠杀阿尔萨斯人,这些在历史文献上是公认的。本文中真实体现了德国的侵略行径,揭露了德国野蛮屠杀的真相,突出了普鲁士的野蛮形象。

普法战争以后是都德长篇小说的多产时期,共创作了十二部长篇小说,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揭露资产阶级家庭生活腐朽的《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以及刻划巧于钻营的资产阶级政客形象的《努马·卢梅斯当》(1881)、《萨芙》(《方妮》)(1884)、《不朽者》(1888)等。

他一生共写了十三部长篇、一个剧本和四个短篇集。长篇中较著名的除《小东西》外,还有讽刺资产阶级庸人的《达拉斯贡的戴达伦》(1872)和揭露资产阶级生活的《小弟弗罗蒙与长兄黎斯雷》(1874)。都德赞同左拉的自然主义创作论,但并不是无动于衷地描写现实。

他的创作倾向,总的说来,是对资本主义现实进行批判的。不过他的社会视野不够宽广,批判不够深刻,揭露的锋芒往往限于社会世态和人情习俗,而对资本主义制度下遭到不幸的普通人的同情则又近乎悲天悯人。他往往以自己熟悉的小人物为描写对象,以亲切的略带幽默的眼光观察他们。

他的观察细致入微,善于从生活中挖掘某些有独特意味的东西,又以平易自然的风格加以表现,并把自己的感情深深注入字里行间。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一种柔和的诗意和动人的魅力。

在农业、手工业文明的感伤回忆中与现代的巴黎故事里,都德也在试图去摆脱困苦和进行精神疗救,并由此而构成了小说中宗教主题的基本内容。普法战争之前的作品是从宗教仁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出发,强调、突出了宗教的情感功能,虔诚、宽容、慈爱的神父或类似的人物(像马丹神父),承担了上帝的职责,为困惑、痛苦的人们提供安慰与帮助。

尽管在一些作品中作者也曾流露出对宗教徒(如巴拉盖尔神父)的某些疑惑与不信任,但这并不是主要的。早期的创作以农业文明为基本人文背景,沐浴着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而成长的都德,内心的宗教仁爱思想温暖而恳切。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品中拯救者的善良、真诚与宽容,像慈父一般,这是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设想,也是少年都德感伤情绪所需要的精神慰藉。

最后一课? 篇3

退役的老上校,预计到了普鲁士的强大,预计到战争是解决当时法国和普鲁士民族矛盾的唯一手段。他只是在中风之后,没有预计到,亲人传递来柏林之围的消息,其实是巴黎之围。

德法交锋,民族关系上,并没有那么多血泪交织的故事,但是透过文学作品,传递出来的民族对立关系,影响着我们对德法民族的认识。都德的两篇小说,《柏林之围》和《最后一课》,说的还是普法关系,不过从战败的法国一方讲述,包含着强烈的法国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同情心偏向于法国。

德国和法国,终有一战,儒弗上校早就预计到了。

退役的老上校,预计到了普鲁士的强大,预计到战争是解决当时法国和普鲁士民族矛盾的唯一手段。他只是在中风之后,没有预计到,亲人传递来柏林之围的消息,其实是巴黎之围。

德法交锋,民族关系上,并没有那么多血泪交织的故事,但是透过文学作品,传递出来的民族对立关系,影响着我们对德法民族的认识。都德的两篇小说,《柏林之围》和《最后一课》,说的还是普法关系,不过从战败的法国一方讲述,包含着强烈的法国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同情心偏向于法国。

至少在我的少年时代,这两篇精致的短篇小说,充满着民族主义情结,又有着欧亨利式的结尾,不由得会联想到,哪怕不是战场,德法交手,恐怕也应该是悲壮激昂,史诗般壮丽的。

这场欧洲杯半决赛,将在马赛进行。你自然又会联想到《马赛曲》。法国文化的传播,满是民族主义、英雄主义的跃动。哪怕这只是一场足球比赛。

这只是一场足球比赛,可是如果不附加家国情仇的额外内容,竞技对抗的氛围,是否会淡漠许多?足球是和平时代的战争,又是民族对立的文明展示。

据说在凯撒征战欧洲的时代,就有将日耳曼人和高卢人区分的手段,这两种族群,古罗马帝国都认为不应该混同一体。此后千余年的欧洲战争和统合,两大族群长期在对立两方。文化上法国更值得骄傲,因为民族国家成型更早更稳定,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法语是第一语言。

而在普鲁士崛起、并且最终让德意志民族国家成型的过程中,军事化的社会塑造过程,体育扮演了十分积极的角色。铁血俾斯麦就曾大力推广青少年体育,团体操这种带有军事化色彩的运动形式,就有着俾斯麦的影子。

德国在欧洲争霸中,后来者,图谋居上,军体是一种复合手段。法国自拿破仑后,虽然军事孱弱,但文化领先,总有不可动摇的民族主义自豪感。《最后一课》里,借韩麦尔先生之口,说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的语言,不就是这种文化独立自豪的体现。

体育可以成为军国统合的社会武器,体育却也更是一种文化。德法在世界大赛中遭逢,有过多次交手,1982年和1986年两届世界杯,普拉蒂尼领衔的法国,都在半决赛被前西德淘汰。两年前巴西世界杯的四分之一决赛,当时法国足球才刚刚从南非世界杯的内乱最低谷攀爬而出,输给德国,胡梅尔斯头球破门。那场比赛对抗竞争氛围难称浓烈。

两年之后,作为欧洲杯东道主,又在半决赛交手,德尚们的口吻,已经是“决心打败对手”了。德法在欧洲统合半世纪过程中,合作深度加深,早没有“马奇诺防线”,政治民族纷争淡化,体育竞技对抗,却仍然会充满玄机。

更何况两队上一次交手,法国在法兰西大球场2比0获胜,恰是去年秋天巴黎恐怖袭击的中心区域。本届欧洲杯,又是足球对抗恐怖主义的聚会。

这样的比赛,你不得不期待。

德國的前队长巴拉克,在媒体表白时,依然强调德国队的“意志力”。这应该是德国队最为傲然自信的部分。中轴线上戈麦斯、赫迪拉和胡梅尔斯的缺席,让德国阵容实力严重受损,不过面对法国,他们仍然有着心理上的强大优势:法国上一次在世界大赛中对德国进球,还是对前西德于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

今天的法国队,阵容接近完美,博格巴、格里兹曼们已经成熟,帕耶、坎特更是新鲜发现。半决赛前,法国队没有德国队那样的伤病和禁赛困扰,晋级之路的难度,至少在四分之一决赛上,要比苦战意大利120分钟的德国轻松。天时地利人和,法国占尽。

而德国从来都是“东道主杀手”——自从1966年世界杯决赛输给东道主英格兰之后,9次世界杯或欧洲杯遭遇东道主,德国全胜,其中更有6次是在半决赛淘汰东道主:1972年对比利时、1976年对南斯拉夫、1982年对西班牙、1986年对墨西哥、1992年对瑞典、1996年对英格兰、2002年对韩国、2008年对奥地利和2014年对巴西。

这样的数据,不得不让人对德国足球生敬生畏。巴拉克强调说,德国未必有世界上技艺最精巧的球员,但有着最坚强的团队。勒夫承认法国实力在意大利之上:“意大利的团队整体性,还有一些机械化战术布置的痕迹,而法国更加灵动、更具创造力”。只是任何半决赛面对德国,哪怕是阵容残缺不齐的德国,半个多世纪强韧悍勇的团队战斗力,转化而成的是一座难以克服的高山。

所以法国媒体又会延用都德小说的概念,分析这会不是德尚版法国队的“最后一课”。欧洲杯之后,埃弗拉和萨尼亚的垂老防线,需要更新,德尚一直在不断尝试、不断改变阵容打法,以求激发出法国队潜在的实力,本届欧洲杯中还在433和4231阵型中转换。所有的这些努力和尝试,目的都是通过德国这样的终极考验。从法国足球重新崛起的角度看,这是德尚的“最后一课”。所以法国媒体又会延用都德小说的概念,分析这会不是德尚版法国队的“最后一课”。欧洲杯之后,埃弗拉和萨尼亚的垂老防线,需要更新,德尚一直在不断尝试、不断改变阵容打法,以求激发出法国队潜在的实力,本届欧洲杯中还在433和4231阵型中转换。所有的这些努力和尝试,目的都是通过德国这样的终极考验。从法国足球重新崛起的角度看,这是德尚的“最后一课”。

法国人多创意善创造,天马行空;德国人重秩序贵执行,严谨冷静。民族纷争的矛盾敌对,已经被时光冲淡许多,然而在各自国歌高唱、国旗高扬的时候,球场上将绽放出怎样的民族性?

最后一课 篇4

秦天的医生生涯一开局便蒙上了一层阴影, 事情过去了好长时间, 他依旧不能自信地面对病人, 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更是抬不起头来 。 更为严重的是, 他甚至没有勇气再次拿起手术刀。 一句话, 他走不出那场医疗事故的阴影了 。 大伙扼 (è)腕长叹:秦天完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 秦天越发自暴自弃,就在这时,领导找到他,语调分外平静,说: 秦天,黄教授叫你去一趟。

黄教授是 秦天的导 师 , 一向十分器重秦天。

秦天很羞愧, 跟在领导后面慢慢走着。 来到解剖室门前,领导说:黄教授在里面专门等你,进去吧!

当年就是在这间解剖室里, 满头银发的黄教授手把手传授解剖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其中教授反复强调千万不能在病人体内遗留下任何东西, 那是绝不可饶恕的错误。

秦天心中忐忑(tǎn tè), 走进解剖室, 黄教授躺在解剖台上!

领导的声 音在背后 响起:黄教授于前天病逝,临走前留下两条遗言:一、把遗体捐献给他为之工作奋斗了一辈子的医学院;二、指定你秦天全面解剖他的遗体, 务求精细准确, 绝不容许出一丁点差错。 黄教授不忍他最看重的学生沉沦, 所以他要给你上最后一课。 他说,宁愿学生在他身上千刀万剐(ɡuǎ), 也决不允 许在病人 身上错划一刀。

秦天内心 山崩地裂 ,叫了一声老师, 便再也说不出话来, 向着这具博大而伟岸的躯体,深深弯下腰。

《最后一课》练习 篇5

这三方面的不同说明,最后一课引起学生、老师以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他们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

二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根据下列提示举例说明。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例如:“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如“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上课前在小弗郎士眼里,普鲁士军队在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操练,“比分词有趣得多”,这显出他还不懂事,还没意识到普鲁士军队是侵略者。而当他听老师说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从他用“坏家伙”这个字眼里看得出他已经意识到普鲁士侵略者的侵略行径。“心里万分难过”有他对敌人的恨,更多的是他对失去学习祖国语言机会的.痛苦心情。从这起,他倾注了全部感情上好这最后一课。对于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是他热爱祖国的同义语。他对老师的同情和理解是他们在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这一基点上的默契。

三 阅读下边几段描写韩麦尔先生的文字,回答问题。

1.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为什么他在上最后一课时也穿戴呢?)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2.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怎样理解全句的意思?)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为什么小弗郎士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来?)

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是因为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语言告别。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

4.“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韩麦尔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四 发挥你的想象力,以“下课以后”为题,替小弗郎士写一则练笔。

略。

《最后一课》教学建议

一、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这给小说主题以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尤其是这些内容都通过一个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更真切动人。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色。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这篇小说。首先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正确区分故事情节的层次和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阶段,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最后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

三、这篇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有共同点:热爱祖国,仇恨敌人;又有不同点:身份、年龄、性格不同,对事物理解往往不同。在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时,要恰如其分。

爱的最后一课 篇6

我和爸爸到了火车站,开了箱子,从里面蹦出一个四条腿的白色小东西,沿着站台跑去,差点儿把我们撞倒。“小狗。”我大叫一声。爸爸一把抓过柳条箱上的货运标签,上面写着小狗的名字,“维基!”他高声叫喊。听到有人叫它的名字,小狗在50英尺开外停住了。“维基,过来!”爸爸喊着。不一会儿,小狗朝我们跑了过来。它是一只方鼻头、垂耳朵的英国纯种狗,大概有24英寸高。它丝缎般的白色皮毛上配着黑斑,在站台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

维基的到来使我们感到惊喜。它总是将每天的报纸送给爸爸。我们小孩争吵时,它就朝着我们低吟、打断我们。弟弟吉米困在房后的湿地里时,它就直接把妈妈领到吉米跟前。

6月的一天下午,吉米和邻居家的小孩出去玩,我在后院的树上荡秋千,爸爸和妈妈在菜园里忙活。维基在太阳底下打盹儿。突然,我们听到了尖叫声,随后看到吉米朝我们跑过来,眼里充满了恐惧。两只德国牧羊犬跟在他身后,几乎撕破了他短裤的一条裤腿。我一下子懵了。

爸爸一把拿起铁锨,跑过去堵截那两条狗。这时,吉米一个踉跄,绊倒了,跑在前面的狗一下子扑上去,咬住他的屁股,而另一只也飞奔而至,凶狠地在旁边狂吠,我尖叫一声。正在这时,一道白色闪光掠过爸爸,加入战斗——是维基!

过了一会儿,牧羊犬松开了吉米,绕圈疾走,犹如一股小龙卷风。维基的身体总是介于吉米和牧羊犬之间,小心翼翼地移动,不时地袭击、撕咬侵袭者。

突然,一只牧羊犬痛叫着逃之夭夭,皮毛上鲜血淋漓。爸爸扔下铁锨,一把抱起吉米。维基又飞身跃到剩下的那只牧羊犬身下,狠狠地咬住它的腹部。最终,那只狗从维基身上弹出去,好像遭了电击一样,号叫着逃窜而去,胸部淌着一摊黑血。

维基没有去追,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只有尾巴缓慢地来回摇晃。吉米挣脱了爸爸的怀抱,向维基跑去,用胳膊搂住它的脖子。维基用鼻子蹭着吉米的脸,舌头舔着他的耳朵,直到吉米开心地笑了起来。

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被侵袭过。而且,在我看来,维基好像也再没离开过吉米身边。这使我担心起来。趁妈妈听不到时,我警告吉米:“维基是我的小狗,你知道。第一次把它带回家时,你甚至不愿意接近它。”

吉米势不两立地看着我,大声叫道:“它是我的狗!”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妈妈问,她一直在听我们的谈话。

我眼泪汪汪地哽咽着说:“吉米抢走了维基。”

“希拉,他和你一样爱维基。”妈妈的柔声细语让我惊讶不已。平时我和吉米争吵时,她的语气都非常生硬。“你们没必要为它而争执,”她接着说,“维基的爱播撒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当我们分享这份爱时,爱不会减少,只会越来越多。”

维基和我们一起共度了两年半时光,直到因为爸爸的新工作我们搬到了渥太华。我们租的小房子正好坐落在公路边上。由于不熟悉交通,而且习惯了无拘无束的闲逛,因此局限在小院子里的生活使维基变得情绪低落、无精打采。

后来有一天,我们听到紧急刹车声和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我们跑出去发现维基瘫倒在地,但它还活着。从那以后,只要听到汽车呼啸而过,它就会瑟瑟发抖,即便是在屋子里也是这样。

三周过去了,维基还是那么死气沉沉。除了晚上到厨房走走,它几乎不起床。兽医说他没遇见过类似情况。“这只狗已经丧失活下去的兴趣。”他对我们说。

爸爸妈妈认为,拯救维基的唯一希望就是让它回到原来安静的老房子里去。当他们把想法告诉我们时,我和吉米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我们必须这么做,这对维基是再好不过了。”爸爸说。

随后,他也给深爱维基的另一家人打电话。我们去度假时,他们总是收留它。他们说愿意收养维基。第二天星期六,我们全家都挤进旅行车。维基静静地躺在车后座它的“床”上。两个小时的路程,车内鸦雀无声。

当我们到达它的新主人家时,维基跑到我们跟前,脸上满是迷惑。我们紧紧地抱住它。爸爸拍拍它的肋腹;妈妈轻抚它的耳朵,注视着它的眼睛;我搂住它的脖子,紧紧地拥抱它;吉米低声哭了起来。我双手捂住了脸。

“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关于爱的话题吗?”妈妈问,“当和别人一起分享时,爱会变得越来越多。现在,你和其他爱维基的人一起分享它。”

“但这很伤心。”我说着,靠在妈妈身上哭了起来。

“那是我们必须学会的有关爱的最后一课,”妈妈说,“你学会了分享后,还要学会舍弃。总有一天,我必须让你们离开。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一切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即便自己受到伤害。你明白吗?”

“明白!”我答道,因为我已经10岁了。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篇7

1、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2、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3、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4、利用小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介绍故事背景, 导入新课

1870年7月19日~1871年5月10日, 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发生了一场重大战争——普法战争。普法战争以法国的惨败告终, 战后, 法国东部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就是以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 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的痛苦。当国土遭到践踏, 尊严遭受凌辱, 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 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 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二、熟悉课文内容, 指导朗读

1、大声自由朗读课文。

2、让学生熟读课文, 记住故事情节, 以小弗郎士的口吻把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

3、对人物内心独白的朗读。

要把握住当时的心情, 声音不必过大。如: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有一种不祥的预兆。

三、根据对课文的了解, 介绍小说的一般知识

1、结构

(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特点

以塑造典型人物来表现文章的社会意义

4、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地朗读了课文, 那么对照小说的一般知识, 你肯定对《最后一课》的结构、三要素和特点等有了一点认识, 下面我们来做具体分析。

四、再读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

1、文章的哪个部分最能触动你的心灵, 最让你感受到爱国的热情?

学生能够回答出是“宣布散学”这个环节就是高潮, 老师明确高潮即是结局,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 让人深思。

2、“最后一课”应从上课的那一分钟才进入主题, 那么之前的上学路上的描写在小说里起什么作用呢?应属小说的哪一部分?

学生对照小说的结构, 能答出这一部分属于序幕, 起的作用是点明环境, 那么, 这篇比较庞大的文章的结构就逐渐显山露水起来。

3、总结

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五、分析人物形象

1、小弗郎士

(1)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熟悉了小说的结构, 这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一下《最后一课》中出现的两个人物。人物描写共有以下几种方法: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请同学们浏览全文, 说说作者在描写小弗郎士时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学生很快答出:心理描写) ?教师追问, 描写小弗郎士时, 为什么要以心理描写为主?

一生答:因为是以第一人称写的, 所以作者对“我”的心理最清楚。

一生答:描写一个人的心理更容易突出这个人的性格。

一生答:以“我”的眼光可以看见老师的外貌动作和神态, 对“我”自己的看不见, 所以写心理更合理。

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表扬, 让学生划出文中描写小弗郎士心理的语句。

(2) 总结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历程及原因。

幼稚——吃惊诧异难过懊悔——悲愤

原因:爱祖国, 恨敌人

2、韩麦尔先生

(1) 从文中找出原句, 说说这些描写对刻画韩麦尔先生形象的作用。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 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语言描写:体现韩麦尔先生对待教育高度的责任感和对祖国语言无比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 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以一个苍凉的手势做结, 余韵悠长。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 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六、体会景物描写的妙处

小说的一个要素是环境描写, 只有把典型人物放到典型环境中去分析, 小说才更有感染力。那么《最后一课》中有哪些环境描写, 起什么作用?

1、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 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锯木厂后边草地上, 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 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 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 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 但它威力极大, 控制了人们的生活。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几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 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七、品味语言

1、小说之所以能深深吸引和感染我们, 与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是分不开的, 请小组交流文中最令你感动、给你感触最多的语句, 并大声朗读出来。

2、韩麦尔先生的话语中用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句, “监狱大门”和“钥匙”各比喻了什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思索?

八、拓展阅读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 在主权受到、国土遭到践踏的时候, 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尤为强烈。中华民族也曾承受铁蹄的践踏, 我们也不妨来看看当时所受的这种煎熬, 下面我们来阅读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并思考以下问题:

1、两篇文章的视角有何不同?

2、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篇8

在进城之前, 哲学家在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 说:“十年游历, 你们都已是饱学之土, 现在学业就要结束了, 我们上最后一课吧!”

弟子们围着哲学家坐了下来。哲学家问:“现在我们坐在什么地方?”弟子们答:“现在我们坐在旷野里。”哲学家又问:“旷野里长着什么?”弟子们说:“旷野里长满杂草。”

哲学家说:“对, 旷野里长满杂草。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们非常惊愕, 他们都没有想到, 一直在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 最后一课问的竟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一个弟子首先开口说:“老师, 只要有铲子就够了。”哲学家点点头。

另一个弟子接着说:“用火烧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哲学家微笑了一下,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示意下一位。

第三个弟子说:“撒上石灰就会除掉所有的杂草。”

接着讲的是第四个弟子, 他说:“斩草除根, 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了。”

等弟子们都讲完了, 哲学家站了起来:“课就上到这里了, 你们回去后, 按照各自的方法去除一片杂草。一年后, 再来相聚。”

一年后, 他们都来了, 不过原来相聚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 它变成了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弟子们在谷地边坐下, 等待哲学家的到来, 可是哲学家始终没有来。

若干年后, 哲学家去世了。弟子们在整理他的言论时, 私自在最后补了一章: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 方法只有一种, 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 要想让灵魂无纷扰, 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告别小学生涯“最后一课”学感恩 篇9

“过去我不懂事, 经常顶撞爸爸妈妈……认真回想过去12年爸爸妈妈对我的照顾, 尤其想到妈妈生病仍然坚持陪我上课, 我真的很惭愧……”上周, 一场特别的书信交换仪式在府学小学美术馆后街校区举行, 70余名六年级学生与父母互换书信。在信中, 孩子们讲述了自己和父母相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并对自己的不良习惯进行了反思。父母们则表达了希望孩子成才的愿望, 一些家长还就自己缺乏耐心、脾气急躁向孩子道歉, 希望得到孩子的理解。孩子们简单朴实的文字令家长欣慰;父母深情的叮嘱, 平等的交流, 也感动着孩子们。学校负责人介绍, 小学毕业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 学校希望以这种方式增进他们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在景泰小学, 老师们将“最后一课”的讲台交给学生——该校5名六年级学生为170余名同学上了特别的“最后一课”。孩子们讲课的主题包括气球、航拍、机械、篆刻、折纸, 他们在业余时间做了充分准备, 不少内容连老师也是第一次听说。该校副校长王慧瑾表示, “最后一课”给孩子们搭建展示平台, 是希望他们升入初中后继续关注自己的兴趣发展, 真正快乐地学习。此外, 孩子们在讲台上尽情展示自己的同时, 也深刻体会到讲课的不易, 教师的辛苦, 他们感谢老师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

灯市口小学六年级全体教师还为学生们创作了毕业长诗, 毕业生们也为母校准备了礼物, 他们合作手绘了一幅15米长的油画, 用画笔记录自己难忘快乐的小学生活。艺美小学六年级学生将老师的笑脸、同伴的笑脸和难忘的校园一景画到t恤衫上, 老师和同学人人有份, 以此纪念小学生活。织染局小学则组织毕业生到北京邮电大学“游学”, 与大学生座谈, 做好迎接初中学习的准备。

最后一课 篇10

在全体学生充分阅读了文本之后, 笔者播放爱国歌曲, 在情感上引起共鸣, 充分调动全体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教者满怀深情地说:“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优秀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它从1913年被介绍到中国来已经九十几个年头了, 它整整影响了我们好几代人, 不知有多少人在读完这篇小说后, 为之动容。为什么它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为什么会成为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经典佳作呢?”教者的设疑, 激情四溢的话语, 较好的调动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 为后继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浓烈的情感基础, 也成为教学该文的突破口之一。接着教者抓住标题中的“最后”两字渲染气氛, 展开对小说中场景描写的分析, 挖掘这些描写背后的潜台词。在学生交流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演示相关的历史画面, 这样可以强化视觉和听觉的效果。这样学生的多种感官就被调动起来了,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兴趣, 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把握主人公人物形象, 是教学这篇小说的又一重点。教学中教者以“变”为突破口, 重点探寻小佛郎士有那些变化, 他的变化又是由谁的变化引起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对韩麦尔先生举止言行的分析, 由此剥茧抽丝, 归结核心。在“最后”这个特定的氛围下, 分析小佛郎士的心路历程。1、要求学生从对普鲁斯士兵、对老师、对法语三个方面找出小佛郎士的心情变化。并勾画出相应的词语。2、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小佛郎士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幼稚的小男孩一下子成长为一个心事重重的成熟的小大人的原因。在学生充分讨论后, 教者归纳:战争使得国家主权的丧失, 民族语言被剥夺, 对于一个跟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 生活对他来说本来很正常, 痛苦的事该由大人去承担, 现在却要他过早地面对这现实, 这不禁让我们感到痛心。

除了这些原因, 还有韩麦尔先生言行的影响。教者自然过渡到对韩麦尔先生的言行的品读。学生自主交流, 教师就其中的重点环节加以引导剖析。通过解读, 学生既能感受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又能领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对教者来说真正达到了水乳交融理想教学境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教学过程中, 教者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阅读感受, 并给予肯定评价, 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

在这样的语文课上, 肤浅的、零碎的、简单应对式的提问不复存在, 学生整体阅读活动得以充分展开, 学生真正参与了课堂。几个突破口的选取使教学线条明朗, 教学过程简明深刻。“整体感悟、选点突破”这一教学策略在高效阅读教学中的优势与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后, 教者在与学生的座谈中, 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说:“学了《最后一课》这篇课文, 我们收益很大, 不但学到了语文知识, 增强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而且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变得更加深刻了。”是啊, 本堂课正因为教者课前做了较为充分的预设, 精心设计选择了教学突破口, 于尺水之中兴波, 也才会出现课堂教学一浪高过一浪的学生争相表达的喜人局面, 学生在智慧和情感的大冲浪中完全体验到了语文学习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那么,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游刃有余地用好“整体感悟、选点突破”的教学策略呢?笔者认为, 可以做好以下三点:第一, 教者要能全面驾驭课文, 精心选准教学突破口。教者应该首先杜绝别人的教学设计, 抛开教学参考书, 静下心来, 去阅读, 去揣摩、玩味文章的语言文字, 大胆读出自己的理解。对文本理解的程度, 反映了语文教师的文化功底、语言素养、精神深度, 这在根本上制约着教者如何选取教学突破口。教学突破口质量的高下, 高度依赖教师对文本的挖掘和延申。第二,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真正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必须把学生作为主体存在,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给予学生真正的学习空间。现在仍有许多这样的现象, 表面上给了学生各抒己见的自由, 实质是教师不放心学生, 以自己的讲完全代替学生的读, 完全控制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应让学生占有时间、解决问题。在教师的调控下, 课文由学生读准、读通、读美, 课文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讲出来、析出来、品出来,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 让他们充分领会到语文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成功感。第三, 教者要真正转换角色, 从以讲为主改变为以巧妙点拨为主。首先就要做到能够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突破口, 这有助于教师素养的提高、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长进。其实课堂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小河, 这条小河流向何方, 疏浚和引流是必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的引导和科学到位的点拨, 不仅有利于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和把握, 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总之, 教者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课堂资源进行精彩的教学

设问不仅会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意外和惊喜, 会令师生陶醉在“教学相长”的境界中, 还会使我们感受到教学的意味深长且回味无穷的意趣, 而且这往往能成为教学的突破口, 成为学生的兴奋点, 产生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龙大为)

再议《最后一课》的插图 篇11

但苏教版将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的最后形象定格为:头靠在黑板上,面部掩藏起来,将一个背部形象留给学生,一个挥手的姿势让学生“散学”。我觉得这样描绘韩麦尔先生的最后形象,没有把韩麦尔先生的至高无上的爱国师者形象充分地展现出来,插图的视觉效应没充分表现出来,没有达到文章运用插图的效果。

首先,苏教版将韩麦尔先生的最后形象定格为一个背部形象与课文内容有些不符,并且背部形象不能刻画出韩麦尔先生伟大的爱国形象。文中这样说道:“韩麦尔先生……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韩麦尔先生既然要用眼睛带走教室里所有东西,那他绝对不会放过最后一刻将学生装在自己的眼睛里,并且韩麦尔先生还要通过眼神和表情最后完成自己的爱国教学任务。课文最后也这样写:“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头靠着墙”可以是前额靠墙,也可以是后脑勺靠墙,但紧接着的“话也不说”,表明学生看到了他的嘴部,也就是看到了他的正面,所以这时应该是韩麦尔先生最后一刻留给学生的正面形象。从整篇文章看,韩麦尔先生从上课开始到课中一直到下课前在黑板上写“法兰西万岁”的大字,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精心策划,精心安排的,他在这最后一天的授课中既要把爱国思想传输到学生心中,又要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将爱国形象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我想韩麦尔先生设计的最后一课留给学生的形象绝不是一个背部形象,韩麦尔先生是非常理智地来完成他这一天教学的,背部形象使韩麦尔先生显得有些失礼,也使这一伟大的爱国形象显得无力。与课文中的“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一内容明显不符。

其次,从刻画人物的方法上看,一个背部形象不足以刻画出一个有理智的爱国者的高大形象,我们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一个人最简洁的办法就是写他的眼睛,一幅画更是这样,韩麦尔先生的这一最后形象应是最后一课的高潮,这一形象应铭刻在学生脑海永远不忘,这一形象不通过正面形象是无法表现出来的,只有通过充分描绘韩麦尔先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来展示他丰富的思想和内心世界,描绘出他至高无上的爱国形象,苏教版所画的背部形象显然没有表现出韩麦尔先生的高大的爱国形象。

再次,背部形象不符合当时欧洲人的礼貌和风度,欧洲人在《最后一课》写作前后是有“绅士风度”这种做法的。一个有修养的人,在社会上非常注重礼节,一个人不管如何高兴或悲伤都会有礼貌地待人接物,不失其风度,我想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的最后不会留给学生这样一个不礼貌的形象吧。

最后一课 篇12

第1课时, 落实两个教学目标, 一是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二是分析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历程, 初步感知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的深刻影响。第2课时, 也是落实两个教学目标, 一是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二是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感悟作品揭示的爱国思想。具体从以下3个方面突破。

一、从“人物形象”突破, 感知爱国的表现

文学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展示时代特征。具体到教学, 就是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展现社会生活, 揭示时代特征。《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 是一个从事了40年教育工作的老教师, 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 在亡国的悲惨事实面前, 他的悲痛心情和爱国情怀表现得尤为深沉, 表达方式也与众不同。因此, 引导学生分析韩麦尔形象, 是感知爱国表现的重要途径。

如何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呢?经过反复阅读文本, 笔者以“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体悟情感, 理解主旨。

问题1: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2:你从“从来没有”中读出了什么?这句话表现了小弗郎士什么情感?

问题3: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韩麦尔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 而让他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出现?

问题1主要引导学生分析韩麦尔先生爱国者的高大形象, 这种“高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他特意穿戴上“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礼帽, 这个细节表现了他即将诀别故土时的悲痛心情, 显示了法兰西人民的民族尊严感。

2. 他诚恳地检讨了自己过去教学中没有尽职的地方, 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正源于他对祖国深厚的爱。

3. 他热情地赞美法兰西语言, 教育学生“必须把它记在心里, 永远别忘记它”, 充分反映了一个爱国者的坚定信念:亡国是暂时的, 阿尔萨斯终究是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4. 他被迫离开执教40年的讲台, 离开生他养他的故乡, 但仍能强忍亡国的悲痛, 坚持上好最后一节课, 体现了他的忍辱负重, 坚强勇敢。

5. 他教学生用美丽的圆体字书写“法兰西·阿尔萨斯”;在最后时刻, 他使出全身力量, 写下“法兰西万岁”, 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形象永远定格在读者的心中, 小说的爱国主题得到最充分地展示。

…………

需要强调的是, 学生的发言要紧扣文本, 教师点评要及时到位, 对重点语段要让学生在读中品味。最终得出韩麦尔先生的“高大”集中表现在他浓烈的爱国情怀上。

问题2意在让学生明白韩麦尔先生更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 由“从来没有”到“高大”, 既体现了小弗郎士爱国主义意识逐渐萌发, 又从侧面说明最后一课对听课者的深远影响。

问题3难度较大, 既关乎小说的爱国主题, 又涉及小说构思的巧妙。作者把故事安排在沦陷区里的一个小镇上, 写的是一个学校的一堂课, 韩麦尔老师虽然普通平凡, 但他最能代表法国广大民众, 他的爱国情怀是全体法国人民, 乃至全世界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共同情感。这样安排, 使小说的爱国精神更加真实, 更富有感染力。

这一教学环节中, 从“高大”切入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3个子问题形成一个问题串, 逐层推进, 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纵深, 而这种引导始终围绕“爱国”这一主线深入文本, 品味语言, 使学生对作者的构思认识深化, 将爱国情感引向更深处。

但教学只停留于此, 还远远不够, 要想让学生真正领略作品爱国情感, 还需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爱国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

二、从“句子含义”突破, 理解爱国的内涵

对韩麦尔先生形象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 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的赞美, 对学生专心写法国文字的沉思, 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 以及对法兰西语言必将永久长存的信念, 深深影响着小弗郎士等所有听课者。正是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教育下, 小弗郎士才由幼稚贪玩, 到骤然成熟许多, 第一次体味到亡国之痛, 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心。小说所表达的爱国主题, 并不是空洞的说教, 更不是空泛得不着边际。小说告诉我们, 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 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

为此,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

学完全文, 你对爱国有哪些认识?联系文本谈谈如何做到爱国?

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发言流于空泛, 没有联系文本。通过引导, 学生明白, 爱国, 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母语。在此基础上, 要求学生再读文本, 重点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含义。师生讨论交流明确:

1.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 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 那么, 它就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2. 民族语言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 亡了国的人民, 如果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 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 这个民族的人民就永远存在向心力, 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起来。

这样的理解仍然显得抽象, 笔者又及时呈现两则背景资料,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学好、掌握祖国语言的重要意义:

1.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后, 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 其目的就是要达到真正占领和征服这两个地区。

2.20世纪30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后, 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

两则材料提示了侵略者的共同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真正读懂教材, 既读懂字面, 又读懂内涵, 还要读懂字面和内涵如胶似漆的关系。”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对韩麦尔先生赞美法语的句子含义理解有困难, 而这恰是解开爱国主义内涵的一把“钥匙”。因此, 从比喻手法入手理解句子含义, 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母语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又使爱国主义教育不脱离文本。两则背景资料的适时呈现, 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至此, 学生才真正理解为什么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的影响会如此深远。

三、从“现实材料”突破, 体验爱国的情怀

真正的经典作品, 其主题是没有国界的。《最后一课》于1912年首次译成中文, 从上世纪20年代起, 长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它所表达的热爱、珍惜本国语言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长期饱受割地赔款屈辱的中国人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那么, 今天的中学生学习这一经典作品, 应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呢?如何深入理解小弗郎士由一个贪玩、调皮、幼稚的学生转变为一个敬重老师、热爱法语、具有浓烈爱国情感的学生呢?笔者在课的最后环节又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

如果说因战争的失败而失去学习母语的资格, 那是一种被迫无奈痛苦的选择;那么, 在现实生活中, 却经常上演人为地、主动地舍弃母语的荒唐做法。请看下面这则材料:2010年1月, 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东华大学6所高校, 各自进行了2010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 其中有4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没有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

这件事就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而这类事情将来可能还会上演,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一现实材料的呈现, 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母语地位的重新认识, 为学生深入体验小弗郎士式的爱国情怀作了很好的铺垫。在学生讨论接近尾声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

我们的母语, 我们的语文学科, 就这样, 明目张胆地“被下岗了!现实中, 语文正被逐步”边缘化!这已引起很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作家陈歆耕看到这则材料说, 一个国家、民族的语言, 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载体, 离开了本民族的语言, 就等于抽去了民族文化的脊髓, 更何谈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明确表示了反对的态度。记得复旦大学老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曾说, 如果哪天复旦大学自主招生, 我第一天先考语文, 如果语文不及格, 就不用参加其他的考试了。试想, 一个数学大师如此重视语文, 重视我们的母语, 真是令人深思, 发人深省。

在此基础上, 笔者及时呈现模仿韩麦尔先生赞美法语的话, 请学生齐读: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美观, 最动听;我们必须牢牢把它记在心里, 永远要学好它。只要牢牢记住我们的语言, 就像随时拿着一把通向世界大门的钥匙。

上一篇:网瘾对青少年的影响下一篇: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