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三分钟(精选6篇)
最后三分钟 篇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 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 整首诗语言凝练, 富有感染力, 感情真挚热烈。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诗句之中, 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因此, 理解诗句内容,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最后一分钟》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倾听、等待。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 满怀激情地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升旗、自豪。作者是通过一些特写镜头的描述来真切表现的, 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第三小节主要是讲联想、屈辱, 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迎接、展望。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 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一、展示交流, 涌动真情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之一是学习和掌握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训练重点之二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香港, 深刻领会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全国人民激情的缘由, 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因此, 教学本课, 教师课前就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 可按学生自主的原则, 将学生按照“香港被割让”、“香港回归祖国”、“回归后的香港”分3个小组去搜集与整理材料。课始, 播放《公元一九九七》这首香港回归时曾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 继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图片, 与此同时, 各小组介绍自己是怎样搜集资料的。结合将香港的历史背景、跨越发展融入每一个学生心里, 让学生在学习、交流中, 既学习和掌握了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又激发了爱国热情。这一学习过程, 必将使每一个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国家只有强大, 才能立足于世界;只有强大, 才不会挨打, 才会受到尊重, 才有尊严可讲。
二、听读品读,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三分诗, 七分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 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但是, 教学中如果一味只让学生读、读、读, 那将获益肤浅, 甚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教师要创新朗读方式, 指导学生以听促读, 品中感动。
1. 以听促读, 体会情感。
以听促读, 就是学生有的读、有的听, 互听互评, 从听读评析中感知、感受、感动。具体可采取配乐范读, 学生模仿读, 以及分角色朗读。要让学生边读边听, 边读边学, 边读边思, 于声情并茂, 文味十足中捕捉有效信息, 知道诗题为什么叫“最后一分钟”, 知道这“一分钟”是“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是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是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香港, 香港, 我们的心”;“然后去奔跑, 去拥抱, /去迎接……”知道文中4次出现“最后一分钟”。第一次是倾听等待;第二次是升旗、自豪;第三次是联想、屈辱;第四次是迎接、展望。这样, 在理清线索, 理解诗句的基础上, 感悟到全中国人民那激动、自豪的感情与热切欢迎之情;激起对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耻辱感和心头之恨。
2. 重点品读, 想象感悟。
(1) 抓拟人句, 读出亲情。体会还有最后一分钟, 历经沧桑的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激情。这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第一小节中一个“拉”三个“听”, 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 让学生边读边想, 自由说出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重点品读“风雨归程”、“越走越近的脚步”、“心跳和叩问”, 换位体验诗人把香港当做久别重逢的亲人, 用拟人的写法表现出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时, 所有中国人都在满怀激情地迎接这一时刻到来的难以抑制的高兴心情。
(2) 抓排比句, 读出激动和自豪。体会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 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第二小节7个“是”, 如特写镜头, 真切表现了这种情感。指导朗读, 要抓住“旗帜”、“旗杆”、“寂静”、“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地呼喊”等词句, 采用表演, 分角色朗读, 分小组研读、诵读等形式, 深刻体会人们看着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缓缓上升时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3) 紧扣作者联想, 感受屈辱历史, 领悟如今的扬眉吐气、欢欣鼓舞。以默读, 边读边想和分组朗读方式, 理解第三节: (1) 诗中提到了哪些历史事件? (2) 香港的沦陷和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3) 你从哪些字词中捕捉到这些历史事件的?之后, 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交流, 紧扣“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虎门、硝烟、血和刀光、一纸发黄的旧条约”等词句, 引导学生了解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的那一段屈辱历史, 了解虎门销烟和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一百多年过去了, 这些已成为所有中国人的耻辱和心头之恨。如今, 祖国强大了, 看着缓缓上升的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听着耳边传来的国歌声和人们轻轻的呼喊声, 这百年的屈辱在这一刻终于挥之而去, 中国人可以扬眉吐气, 怎不让人欢欣鼓舞!这真是旧中国无能, 丢失了香港;新中国强大, 收回了香港!同时还应指导学生深入领会“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 烟尘中浮现出来的长城的脸上, 黄皮肤的脸上, 是什么在缓缓地流淌———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都穿过这一滴泪珠, 使大海沸腾!”痛苦的泪为屈辱的过去而流, 欢乐的泪为富强的今天而淌!这一滴泪的分量有多重啊, 竟能使大海沸腾!这就是作者强烈深厚的爱国热情, 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感受。
三、激情诵读, 情感升华
在学生了解全诗大意, 激情满怀之际, 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诵读时注意: (1) 节与节之间以及每小节之内词句间的停顿。 (2) 有的诗句语气要高昂, 如:旗帜、挺直、万众欢腾、香港, 香港, 我们的心! (3) 有的诗句语气要沉重, 如:撕碎的历史教科书、那深入骨髓的伤痕、百年的痛苦和欢乐…… (4) 有的要读得坚定有力, 如:“在百年后……终于散尽”“让我拉住你的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有的要读得亲切舒缓, 如:“缓缓上升”、“刹那的寂静”“颤抖的嘴唇”“轻轻呼喊”等。有的要读出自豪、激动、喜悦, 如:“崭新的日出”、“世纪的钟声”、“然后去奔跑, 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为了激发学生诵读热情, 可以采用当堂分组排练集体诗朗诵, 进行即兴表演与点评,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 在读中感动, 在读中激发爱国热情。
最后三分钟 篇2
房间里烟雾腾腾,本来不足二十五个平方米的屋子更显得狭小,气味难闻。
“再有三分钟我就要走了。”胖子抖动着两腮的肥肉,细声细气地像爸爸下了最后通牒。他眯着小眼睛紧盯着爸爸。
啊!这分明是在暗示爸爸:只有最后三分钟了!然而爸爸仍然不说话,又一次从烟盒里掏出一支“飞马”夹在嘴上。第十一支了!我在心底暗暗数着,戒烟达一年之久的爸爸在三小时内抽了这么多!
谁不知道,这个胖子的后台是那位通天的副局长。副局长官不大,但实际的经济效益要比局长还大。这位副局长靠着他手上的一些紧缺商品简直成了本地的土皇帝,他说的话,听从者,不出三个月定会加官晋级;不从者,不出三天就要碰钉子。厂里王科长不就是因为顶撞了他几句,从而被调到公会去当了个没事做的差事了吗?这个胖子不就是因为整天跟在副局长后面,会察言观色,会溜须拍马而由一个干事提升到局长秘书这个显要的、大有油水可捞的`位置上来的吗?
爸爸又点上支烟。爸爸是位老党员了,他十年来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高尚品德来要求自己。从来不揩公家的一滴油。自从爸爸当了房管所所长这个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大有油水的肥差后一直如此,自己家里一直只有二十几个平方米。最近新建起了一幢地处市中心但环境优雅的楼房,许多人眼红了,争着往家里找爸爸,往我家送礼物,可是都被爸爸坚决地拒绝了。然而这个胖子来给副局长女儿要一个大套时,爸爸却沉默了三个小时。
秒针“滴答,滴答”地响着。啊!还有一分半钟!爸爸仍不作声。香烟还夹在手里,不过没有抽,就这么夹着。
谁不知道,家里新买了一套家具放了半年了,就是弄不到油漆。为什么呢?副局长从中作梗啊!只要爸爸开口说个同意,肯定是上好的清漆到手,因为副局长管着这油漆呀!如果爸爸不同意,那……就不用我说了!
谁不知道,厂里的老工人周师傅四世同堂,家里是漏人挤在一间小屋里。然而周师傅从不向厂里提任何要求,总是默默地干,为厂里出力。爸爸早就看在眼里。这次唯一的一个大套是准备分给他的。可是现在……
“还有最后半分钟!”胖子的声音矜持而又傲慢,仿佛他已经稳操胜券似的。啊!爸爸的眼睛起火了,他的眉毛耸起形成两座山峰,牙齿紧紧地咬住了,腮帮上的也肌肉鼓起了,双手攥成了拳头,好像要把空气,不!这腾腾的烟雾捏成面团似的。我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爸爸的脑海里正在进行着艰苦而又痛苦的斗争,爸爸处在两条长矛的枪尖之中,面临着旁人难以想象的矛盾。正义和邪恶正在斗争,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此起彼伏,此伏彼起。良心和困境正在斗争,有人说良心丧于困境,究竟是否如此呢?
最后一分钟 篇3
“快点!快点!加油!”大家都在拼命地为队友加油。每到这时,安静的冰场就会变得异常热闹,但那愉快的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游戏结束后,剩下的时间还要进行个人训练,所以并不能完全放松。
果川市民会馆的中央有很多台阶,教练可不会放过这些绝好的“训练器械”,在我们的训练内容中又增加了恐怖的台阶跳。我们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顺着一级级台阶跳下去再跳上来,每到这种训练时,我就感觉腿都要断了。
在教练看不到的地下其实不用那么认真,到上面来之后拼命地跳就可以了,可我还是认真地一级一级地跳着。
有一天,训练中突然停电了。“哇,没电啦,训练只能暂停了!”
大家心里默默高兴。可与教室学习不同的是,冰场内虽然停电,但过道还有电,冰面反射了灯光就不会那么暗了。教练那句“接着滑!”只能让人认命了!
我的求胜欲很强,有些人擅长比赛或打赌,我就是其中之一。不管是什么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只要是在竞争,我就有可能完成平时完成不了的动作。不过赢了还得听教练数落:“平时训练能那么认真该多好!”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是:“从头开始,再来一遍!”大赛前运动员会完整练习一整套动作,如果有失误,就要从头再来。
当枯燥的训练达到极限的时候,当肌肉几乎要开裂的时候,当感觉喘不上气的时候,当想跌坐在地上完全放松的时候……心里会有一个声音对我说:“够了,下次再做吧,这样已经很好了。”有时我真的很想放弃,可是这么放弃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
烧水的时候,即使你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将水烧到99℃,但如果无法超越最后的1℃,水永远都不会烧开。在水即将沸腾的最后那1℃,在你想要放弃的那一分钟,只要能够承受并坚持下来,就能打开下一道门,这样才能进入所梦想的世界。有时候也会因为太辛苦,想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或是放弃眼前的机会,但我最终还是没有那么做,因为我知道99℃和l00℃之间的差别。虽然是很小的差别,但那是水能不能沸腾起来的大差距。不愿意努力完成的一个环节在最后一瞬间化为泡影,会让一切都归为零。世上最难的、最重要的,也许正是这最后一分钟的力量。
金妍儿
世界著名女单花样滑冰运动员,韩国历史上唯一一名具有世界水平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她是集冬奥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四大洲赛、世青赛冠军于一身的花样滑冰大满贯得主,也是目前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所有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作为罕有的能成功驾驭不同音乐类型的全面性选手,她凭借冰场上的高难度技术的表演,不断书写着花样滑冰的历史。
最后一分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的五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词语,如:悄然、刹那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
感。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了解诗歌内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具: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时的 情景等。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课前播放歌曲《东方之珠》
2.谈话导入: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这首歌名字叫《东方之珠》,你知道“东方
之珠” 是哪儿吗?请看幻灯片,这就是被称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香港,你能用
一个词描述吗?你能想像吗,如此美丽繁华的香港,在一百多年前因列强的侵略
伤痕累累、满目疮痍,不得不离开祖**亲的怀抱。经过无数的艰难曲折,终于
在1997年7月1日要回来了,那是中国人一雪前耻,扬眉吐气的日子。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午夜,一起来感受那令人心潮
澎湃的“最后一分钟”吧!
3.请齐读课题。(板书课题24*最后一分钟,指出略读课文学法,看导读,读导读,确立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一。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择生逐节读诗。(随机评价)
3.认读生字,矫正字音
4.生再读课文,更正字音。
5.文中有一个词概括了香港回归历程,并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是哪一个?
6.出示学习要求二。
(1)什么叫风雨归程?
(2)香港风雨归程是怎样的?
(3)结合课下搜集资料,说说你所了解的风雨归程。
7.生汇报交流
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1.出示学习要求三。
最后一分钟具体指哪一分钟?分别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结合背景,有感情朗读课文。
2.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小节
朗读第一小节,想想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一次出现最后一分钟,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2)第二次出现在第二小节。
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找出表现人们激动、自豪的爱国情感的句子,有感情朗读。
(3)第三次出现在文章第三小节
出示学习要求四。
小组合作交流:有感情朗读第三小节,想想作者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联想
到了什么?结合历史背景,谈谈自己感受到的作者此时的思想感情。
观看香港回归交接仪式视频。
(4)第四次出现在第四小节
想想紫荆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小节,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四、总结课文,深华爱国情感
1.配乐朗诵课文,感情朗读全文。
2.香港回来了,面对这崭新的香港,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五、拓展延伸(作业)
分手的最后一分钟 篇5
其实,既然真心爱过,只是缘分已尽,何必要将曾经的美好葬送在最后的分手里,成为两个人一生的悔恨痴缠。何不将最美好的一面留在分手后的记忆里,成为彼此珍藏的一道风景。那么在分手的最后一分钟里,男女该有怎样的表现?
微笑
如果有泪,也不妨以微笑结束。你的微笑会让对方觉得你还是那么可爱,于是怨恨化为原谅。
拥抱
给对方一个拥抱,会让彼此心感温暖。再多的争吵,再多的敌视,全会被消解融化,能记住的便剩下了美好。
亲吻
不要觉得这不可思议,或者根本是在做梦。实际上确有这样的分手恋人。但须注意的是——吻头发、吻额头是最好的选择,彼此都不会感到尴尬。一吻能消除太多的不快与怨恨,徒留一种亲近与慰藉。
倚靠
将肩膀给对方倚靠一下。在对方即将离去时,短时间内不会觉得孤单,再艰难的日子,都因为你的肩膀,为其保留一种安全感及关怀。
哭泣
哭泣会让彼此难受、疼痛,但它更能唤醒彼此的怜爱之心。所有的情节即在那一刻闪现,之后,印刻在脑海深处。这种难舍虽然凄婉,但弥足珍贵。
回味
重温第一次见面的情景,让对方知道爱情的开始与终结都是那样刻骨铭心,深刻体味到“爱过方珍贵”的滋味。
礼物
送一件最有意义的纪念物给对方。它将成为爱情的一个见证,也成为一种牵挂。分手或许不再相恋,但不可以没有回忆。
回头
无论是笑着离开还是哭着分别,回头那一瞬都寄寓了最深的眷恋。这样的难舍很真实、很伤感,也会令对方深受感染。
祝福
祝福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表达方式。它能使彼此在一种坦诚的状态中感受到对方最后的心语,还有深深的祝福。
吟唱
吟唱是非常特别的一种方式。或许是相识时的盎然诗意,或许是一句珍重的低语。轻轻浅浅地道出来,且打动某个最深刻的爱之记忆,再让记忆成为永恒。
一分钟,很短暂;一分钟,很长久。长到能将一段相知相守的爱情凝结为最后的恩赐。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篇6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不仅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还表达了作者沸腾的爱国热血以及奔涌不息的爱国豪情。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进行了拟人化处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满怀激情地去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喜悦心情,通过一些特写镜头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和“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来真切表现这种爱国情感;第三小节主要讲作者联想到香港的百年屈辱历史,联想到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场面;第四小节讲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与殷切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地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激情
1.观看录像。课件播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视频。
2.谈话激情。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在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多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3.揭示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香港回归时激动人心的诗歌《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展示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情景视频,让学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体会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庄严、隆重的氛围及每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激发学生盼望祖国回归的爱国热情。
二、初读感知,交流启情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认读字词,扫清障碍。(认读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字词。)
生字:叩、刹、硝、髓、铸。
生词:叩问、脊梁、刹那、硝烟、骨髓、旗帜、旗杆、伤痕、痛苦、礼炮、扎根。(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默读诗句,交流讨论。
(1)默读诗句,想一想哪些语句让你感到热血澎湃?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2)画出不懂的诗句与同学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说一说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既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又在扫清生字词障碍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领会香港回归祖国是让每一个中国人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的事,更是令人难忘的时刻。再通过交流“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来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
三、品读诗句,感悟深情
1.领悟激动。
(1)指名朗读第1小节。画出第一处“最后一分钟”的语句。
(2)讲解修辞手法。“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3)品读重点词。你怎样理解“叩问”?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学生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如: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4)激发情感。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无比。)
(5)读诗激情。齐读第1小节,读出激动无比的心情与情感。
2.体验自豪。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吧!
(1)画出第2小节有关“最后一分钟”的语句。
(2)朗读体会。学生自由读第2小节。(课件展示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情景。)说一说你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自豪。)
(3)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2小节。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感悟激动、自豪的心情。
(4)合作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3.回顾历史。
(1)齐读第2小节。思考:伴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的冉冉升起,作者想到了什么?(想到了祖国百年的痛苦,想到了虎门销烟,想到发黄的旧条约等。)
(2)资料交流。①你是怎样理解“虎门销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的?②播放电影“虎门销烟”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侵略者的无耻行径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奋力抗争。③“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④“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伤痛”说的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3)深化感悟。品读第3小节,想一想当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使大海沸腾”你是怎样理解的?(曾经的屈辱和痛苦无不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的百年耻辱终于洗雪。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情都是复杂的,酸楚的、激动的、自豪的、喜悦的,所有的泪珠均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时,把非常强烈,非常深厚的爱国热情在一瞬间喷涌而出,仿佛能够让江河翻涌、大海沸腾似的。)
4.展望明天。
(1)想象激情。齐读第4小节,画出有关“最后一分钟”的语句。想象一下:香港终于回来了,中华儿女的心情是怎样的,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2)展望抒情。“①崭新的日出”,“世纪的钟声”说明了什么?(香港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②“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写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盼望。)③“紫荆”指的是什么?(“紫荆”指的是香港,“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香港的标志,香港的同胞将和我们一起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3)铭记在心。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让我们一起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吧!(播放录像视频,教师配画外音。)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落实“总——分——总”阅读基本方法“分”的环节,让学生分节学习,边读、边想、边画,做到一边理解、一边品读,注重了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对香港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自豪、激动与喜悦”的情感,并通过“最后一分钟”语句的细读、品读,让学生深刻体验到香港回归实现之时中华儿女的强烈、深厚的爱国热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抒情
1.读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我们中国人要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与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的总结及对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介绍,并介绍台湾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关系,再次激发学生期盼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爱国情怀。
◇责任编辑:王天杰◇
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不仅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还表达了作者沸腾的爱国热血以及奔涌不息的爱国豪情。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进行了拟人化处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满怀激情地去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喜悦心情,通过一些特写镜头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和“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来真切表现这种爱国情感;第三小节主要讲作者联想到香港的百年屈辱历史,联想到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场面;第四小节讲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与殷切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地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激情
1.观看录像。课件播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视频。
2.谈话激情。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在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多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3.揭示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香港回归时激动人心的诗歌《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展示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情景视频,让学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体会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庄严、隆重的氛围及每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激发学生盼望祖国回归的爱国热情。
二、初读感知,交流启情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认读字词,扫清障碍。(认读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字词。)
生字:叩、刹、硝、髓、铸。
生词:叩问、脊梁、刹那、硝烟、骨髓、旗帜、旗杆、伤痕、痛苦、礼炮、扎根。(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默读诗句,交流讨论。
(1)默读诗句,想一想哪些语句让你感到热血澎湃?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2)画出不懂的诗句与同学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说一说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既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又在扫清生字词障碍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领会香港回归祖国是让每一个中国人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的事,更是令人难忘的时刻。再通过交流“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来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
三、品读诗句,感悟深情
1.领悟激动。
(1)指名朗读第1小节。画出第一处“最后一分钟”的语句。
(2)讲解修辞手法。“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3)品读重点词。你怎样理解“叩问”?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学生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如: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4)激发情感。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无比。)
(5)读诗激情。齐读第1小节,读出激动无比的心情与情感。
2.体验自豪。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吧!
(1)画出第2小节有关“最后一分钟”的语句。
(2)朗读体会。学生自由读第2小节。(课件展示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情景。)说一说你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自豪。)
(3)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2小节。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感悟激动、自豪的心情。
(4)合作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3.回顾历史。
(1)齐读第2小节。思考:伴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的冉冉升起,作者想到了什么?(想到了祖国百年的痛苦,想到了虎门销烟,想到发黄的旧条约等。)
(2)资料交流。①你是怎样理解“虎门销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的?②播放电影“虎门销烟”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侵略者的无耻行径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奋力抗争。③“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④“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伤痛”说的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3)深化感悟。品读第3小节,想一想当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使大海沸腾”你是怎样理解的?(曾经的屈辱和痛苦无不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的百年耻辱终于洗雪。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情都是复杂的,酸楚的、激动的、自豪的、喜悦的,所有的泪珠均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时,把非常强烈,非常深厚的爱国热情在一瞬间喷涌而出,仿佛能够让江河翻涌、大海沸腾似的。)
4.展望明天。
(1)想象激情。齐读第4小节,画出有关“最后一分钟”的语句。想象一下:香港终于回来了,中华儿女的心情是怎样的,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2)展望抒情。“①崭新的日出”,“世纪的钟声”说明了什么?(香港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②“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写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盼望。)③“紫荆”指的是什么?(“紫荆”指的是香港,“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香港的标志,香港的同胞将和我们一起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3)铭记在心。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让我们一起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吧!(播放录像视频,教师配画外音。)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落实“总——分——总”阅读基本方法“分”的环节,让学生分节学习,边读、边想、边画,做到一边理解、一边品读,注重了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对香港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自豪、激动与喜悦”的情感,并通过“最后一分钟”语句的细读、品读,让学生深刻体验到香港回归实现之时中华儿女的强烈、深厚的爱国热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抒情
1.读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我们中国人要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与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的总结及对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介绍,并介绍台湾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关系,再次激发学生期盼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爱国情怀。
◇责任编辑:王天杰◇
教材分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不仅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还表达了作者沸腾的爱国热血以及奔涌不息的爱国豪情。全诗共有4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作者把香港进行了拟人化处理,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满怀激情地去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喜悦心情,通过一些特写镜头如“旗帜”、“旗杆”、“寂静”的场面和“微微颤抖的嘴唇”、“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轻轻呼喊”等来真切表现这种爱国情感;第三小节主要讲作者联想到香港的百年屈辱历史,联想到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中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场面;第四小节讲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与殷切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地诵读诗歌,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题激情
1.观看录像。课件播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视频。
2.谈话激情。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在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150多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3.揭示课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香港回归时激动人心的诗歌《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展示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情景视频,让学生具体感知当时情景,体会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的庄严、隆重的氛围及每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入境入情,激发学生盼望祖国回归的爱国热情。
二、初读感知,交流启情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认读字词,扫清障碍。(认读生字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字词。)
生字:叩、刹、硝、髓、铸。
生词:叩问、脊梁、刹那、硝烟、骨髓、旗帜、旗杆、伤痕、痛苦、礼炮、扎根。(注意多音字“悄然落地”的“悄”字。)
3.默读诗句,交流讨论。
(1)默读诗句,想一想哪些语句让你感到热血澎湃?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2)画出不懂的诗句与同学一起讨论。引导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说一说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如: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等。)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思路,既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又在扫清生字词障碍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领会香港回归祖国是让每一个中国人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的事,更是令人难忘的时刻。再通过交流“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最后一分钟”来加深学生对课题的理解。
三、品读诗句,感悟深情
1.领悟激动。
(1)指名朗读第1小节。画出第一处“最后一分钟”的语句。
(2)讲解修辞手法。“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呢?(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就像跟亲人谈心似的,饱含了作者对香港的深情。)
(3)品读重点词。你怎样理解“叩问”?所有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叩问:真诚热切地询问。“中国人叩问的是什么?”学生的理解可以是多元的,如:叩问香港为何要走过150年的艰辛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叩问香港在游离母亲的这段时光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
(4)激发情感。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无比。)
(5)读诗激情。齐读第1小节,读出激动无比的心情与情感。
2.体验自豪。让我们一起拉着香港这位亲人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历程吧!
(1)画出第2小节有关“最后一分钟”的语句。
(2)朗读体会。学生自由读第2小节。(课件展示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升起的情景。)说一说你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自豪。)
(3)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2小节。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感悟激动、自豪的心情。
(4)合作朗读。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3.回顾历史。
(1)齐读第2小节。思考:伴随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的冉冉升起,作者想到了什么?(想到了祖国百年的痛苦,想到了虎门销烟,想到发黄的旧条约等。)
(2)资料交流。①你是怎样理解“虎门销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的?②播放电影“虎门销烟”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侵略者的无耻行径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奋力抗争。③“发黄的旧条约”指什么?(《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④“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指什么?(“那深入骨髓的伤痛”说的是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3)深化感悟。品读第3小节,想一想当虎门上空的硝烟在百年后的最后一分钟终于散尽,发黄的旧条约也在此刻悄然落地;在这最后一分钟,又是什么在长城的脸上,在黄皮肤的脸上流淌呢?“使大海沸腾”你是怎样理解的?(曾经的屈辱和痛苦无不让我们痛楚,而此时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的百年耻辱终于洗雪。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情都是复杂的,酸楚的、激动的、自豪的、喜悦的,所有的泪珠均在缓缓地流淌。“使大海沸腾”是说人们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时,把非常强烈,非常深厚的爱国热情在一瞬间喷涌而出,仿佛能够让江河翻涌、大海沸腾似的。)
4.展望明天。
(1)想象激情。齐读第4小节,画出有关“最后一分钟”的语句。想象一下:香港终于回来了,中华儿女的心情是怎样的,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2)展望抒情。“①崭新的日出”,“世纪的钟声”说明了什么?(香港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②“去奔跑,去拥抱,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写出了人们怎样的心情?(盼望。)③“紫荆”指的是什么?(“紫荆”指的是香港,“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是香港的标志,香港的同胞将和我们一起去开创美好的明天。)
(3)铭记在心。香港历经百年沧桑,今天终于回来了。这最后一分钟,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激动、喜悦和自豪,让我们一起走进当时的情景,再次感受这激动人心的最后一分钟吧!(播放录像视频,教师配画外音。)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落实“总——分——总”阅读基本方法“分”的环节,让学生分节学习,边读、边想、边画,做到一边理解、一边品读,注重了学生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对香港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自豪、激动与喜悦”的情感,并通过“最后一分钟”语句的细读、品读,让学生深刻体验到香港回归实现之时中华儿女的强烈、深厚的爱国热情。
四、总结全文,拓展抒情
1.读了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我们中国人要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与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的总结及对澳门回到祖国怀抱的介绍,并介绍台湾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关系,再次激发学生期盼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爱国情怀。
【最后三分钟】推荐阅读:
读《最后一分钟》有感10-05
最后一分钟五年级语文08-12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09-02
音乐课的最后五分钟09-09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优秀06-29
最后一分钟750字读后感08-26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作文400字07-22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最后一分钟》说课稿08-22
音乐三分钟演讲07-06
三分钟演讲活动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