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生机

2024-06-28

青春的生机(共12篇)

青春的生机 篇1

让充满生机的地球更加充满生机

下午,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下着一些淅淅沥沥的小雨,两旁的银杏树簌簌落了一满地,叶面上沾满了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儿,它在为我悲哀,哭泣吗?头顶上是灰沉沉的天,它在为我感到难过吗?我思索着。那份心情,想到了让人有一种向幸福之岛划去的`前进动力。而雨水在冲刷大地侵入泥土时是在诠释着一份自豪的心情吧。因为我想对于雨水来说,洗净大地,滋润大地就是它们神圣的责任吧。让充满生机的地球更加充满生机,让地球上的生物更将康地繁衍下去,那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梦啊!

青春的生机 篇2

一、自然生机美的表现

自然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人类虽然具有较高的智慧, 但也只是宇宙生命形式之一。据最新物理学和生物学研究成果, 不仅植物和动物这些有机物有生命, 无机物也有生命。正如李公明所说“山川是流动转化的, 花石也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精神”[3]。科林伍德的《自然的观念》也指出:“自然界不仅是活的而且是有理智的;不仅是一个自身有灵魂或生命的巨大动物, 而且是一个自身有心灵的理性动物。”[4]人类和其它自然万物的生命具有相同的价值, 即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5]。

因此一旦抛开人类中心主义的遮蔽, 以平等的视角看待自然万物, 便会处处感受到生命的气息, 所谓“不知天地间, 物物有一种生意, 造化之妙, 勃如荡如, 不可形容也。”①动物界的生机显而易见, 不必多言, 植物界也处处充满生机。植物和人类同出一源, 遵循相同的生命规律, 经历着出生、成长、尽情绽放、成熟、衰亡的轮回, 所谓“万物同宇而异体”[6]。植物的发芽如同人的出生, 充满希望。植物和人一样, 通过不断吸取养分慢慢长大, 逐渐强壮。植物开花是植物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 如同一个人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期。植物的花期也如同人的美好青春年华, 转瞬即逝。花期过后, 植物便会结出果实, 孕育新的生命, 和人类繁衍后代的生命规律并无二致。植物的果实成熟后, 便很快进入沉寂期, 好像人类进入老年状态。人类感受到自然无处不在的勃勃生机, 和自身的生命存在并无二致, 由此也更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生命的变化流转与勃勃生机, 达到了对自身价值的确认, 从而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中国古代文人受“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影响, 往往以平等的视角看待自然万物, 感受蕴含其中的勃勃生机。因此他们笔下常真切表现出自然的生机美。比如元代文人揭傒斯的《画鸭》诗:“春草细还生, 春雏养渐成。茸茸毛色起, 应解自呼名。”把常见的小鸭描绘得栩栩如生, 尤其写出了它们和人类并无二致的勃勃生机, 充满情趣。再比如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 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诗人在对芙蓉花的观照中感受到和自己一样的生命流动, 盛衰循环, 永无休止, 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自然的生机美还表现在生命的强度和韧性。人有逆境中的坚强不屈, 也有面对生命重压的百折不挠, 表现出生命的强度和韧性。自然物也是如此。一粒种子只要从休眠状态被激活, 便会不顾一切地破土而出, 用尽所有的力量向着阳光生长。被车轮碾压过的小草, 很快重新挺立起来, 继续自己的生命。岩石中的种子仅仅靠着薄薄的一层土壤便能扎根生长, 在风中飘舞。这种对于生命的执着和顽强的精神连人类都自叹不如。包括人类在内所有自然物都表现出生命的强度和韧性, 体现出对于生的渴求和展示生命之美的欲望, 也共同赋予了生命应有的尊严和价值。

自然的生机美还表现为自在美。“‘自在’首先是指存在物的“自立性”、“独立性”。存在物的产生、形成是自足的, 而不是由其他有目的的活动 (如上帝或人的活动) 创造而成的, 即它不是被创造、被产生的;“自在”作为一个属性概念还具有“本性”、“天性”、“本然”的含义。”[7]本文的自在, 偏重于第二种含义, 即自然物依照自己本性自由生长发展的状态。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只有依照自身的本性发展生长, 自然物才能健康成长, 表现出勃勃生机。和其他自然物一样, 人也有自己的本性。但是人的本性往往受到现实的抑制, 不能依照自己的本性自由发展, 使人的生机美不能得到充分展现。在马克思看来, 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人才能完全顺应着自己的本性生存和发展, 实现绝对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实现自在的境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人。可见, 在某种程度上自在是人类追求的终极存在状态, 是人类永恒的理想。这种对自在境界的追求源自于人的本性, 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的一部分植根于基因中。正如所彭锋说:“人的日常存在不是人的本然样态;对本然样态的追求构成人的生存的内在目的。”[8]

与人类不自在但又渴望自在的命运相比, 其它自然物显然幸运得多。自然万物数不胜数, 但生长多不受外力的影响, 极少有违逆本性的时候, 顺应着自己的本性生长。它们该开花就开花, 该结果就结果, 该凋零就凋零。小草在微风中极力舒展自己的腰身, 花朵肆无忌惮地绽放自己的美, 鸟儿在林间自由啼唱, 小河顺着山势流淌, 白云在风中随性飘散……这些自然物无时无刻都在尽情展示自身自在的生命形式。人面对自然物自在的状态, 便会激发起本性中对相同自在状态的渴望, 甚至在对自然物的观照中与其融为一体, 也暂时获得了自在的体验, 确认了自身的本质, 从而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这种对于自然物生机美的体验, 以及由此达成的物我合一的境界, 堪称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正如吴中杰所说:“人的内心世界、人的生命情致与宇宙万物形成了一种意趣深远、回味悠长的呼应。人不再是孤立地、仅限于其本身地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 而是在与山水中存在的某种精神意蕴、生命韵律中来感应人的存在。”[9]

海德格尔说:“诗人就是听到事物之本然的人。”②意思是艺术家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家, 缘于他们能看到万事万物原本具有的本性, 能用心灵感受到万事万物顺应本性自由存在的自在美。中国古代艺术家多亲近自然, 尤其是对自然自在美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们都是能“听到事物之本然的人”, 笔下呈现出自然物活泼泼的自在美。比如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流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这些自然物顺应自身的本性, 自由自在地生长、绽放生命的美丽, 表现出不依附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自在美。再比如苏轼的“我心空无物, 斯文何足观。君看古井水, 万象自往还。”在一口井中也看到了自然万物自由自在的生命流动, 似无声无息, 却又蕴含着天地之间的大美――自在美。

二、提高自然生机美审美能力的途径

现今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深, 人类多方努力寻求途径试图解决此难题。解决途径之一就是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和自然的关系, 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观念, 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图景。若实现这一目的, 就必须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 尤其是自然的审美价值。对自然审美价值的充分认识, 是重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图景的基础。其中生机美又是自然美的核心。因此提高人类对自然生机美的审美能力对缓解当前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提高自然生机美审美能力有如下途径:

(一) 主动亲近自然

主动亲近自然是提高自然生机美审美能力的基础。自然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包括声色之美、生机之美等。这些审美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对自然物的观照。只有眼中有自然, 才能发现自然的美。若眼中无自然, 对自然的审美也无从谈起。当代社会具有浓厚的工业化色彩, 人们多向往繁华热闹的城市生活, 居住地离自然越来越远。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往往把全部精力放在追求物质财富上, 很少去关注看似和物质财富没有直接联系的自然万物。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观意识的淡化, 当代人和自然万物越来越疏远, 导致当代人对自然美的审美能力较低, 对自然的生机美也就很难体会得到。和当代人不同, 中国古代艺术家却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 而且在作品中传神表现出自然万物的美。这源于古人对自然的亲近。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社会, 不同于西方很早就步入了工业社会。由于浓厚的农耕传统, 使得古人的日常所见所闻离不开土地, 也离不开土地周围的自然万物。因为日日相伴, 天天见闻, 古人对自然万物非常熟悉。在中国古代, 即使是在城市, 也处处可见自然景物, 绝不像西方工业城市那样只看得见钢筋水泥。比如柳永的《望海潮》这样描写当时的繁华都市杭州:“……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嘻嘻钓叟莲娃。……”可见当时的杭州虽然尽显都市的繁华, 但是自然美景也是处处可见。古人不仅对自然景物十分熟悉, 而且还喜爱自然、亲近自然, 常以吟风弄月为清雅之举, 以悠游自然山水为人生乐事, 比如谢灵运、李白、王维、苏轼等。古人对自然的亲近为平等的自然观念奠定了基础, 也为对生机美的深刻体悟奠定了基础。因此若要提高对自然生机美的审美能力, 必须首先亲近自然, 像古人那样眼中有自然, 心中爱自然。

(二) 深化对生命的认知

深化对生命的认知是提高自然生机美审美能力的关键。人类之所以对自然物的生机美视而不见, 源于对包括人在内自然万物的生命缺乏深入的认识。

人类与其他自然万物同根同源, 所以他们的生命具有相同的本质。关于生命的本质, 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都给出过不同的说法。我认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生命的本质包括以下几方面:变化流动性;独特不可复制性;强烈的向生性;实现本性的欲望。自然物包括人类的生机美便来源于强烈的向生性和实现本性的欲望的驱动。如前所举, 一颗种子一旦由休眠状态被唤醒, 便会利用一切条件生存下去, 表现出强大生命力和顽强的精神。自然物一旦开始自己的生命, 不仅要竭尽全力生存下去, 而且还要把早已蕴含在胚胎或种子中的本性在生命的进程中得以充分实现, 展现生命的完整形式。自然物的种种本性在生命中得以自由实现, 便呈现出自在美。生命的这些本性也决定了生命的价值在于对宝贵生命的珍视和由此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身的本性。在这一点上, 人类和其他自然万物并无二致。这是人类应有的对生命本性及其价值的认识。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础, 人类才能认识到自然物生机美的内涵和价值, 并由此反观到自身的本性和应有的生命状态, 将自身存在融入无尽的自然万物中, 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

但是当代社会的生命观念与此还存在一定差距, 从而制约着对自然生机美的体悟。首先是当代人多忽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属于形而上的思考, 属于精神层面, 对此类问题的思考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满足人类对未知探索的好奇心, 更清楚认识到自身的本性, 更好处理人的本性、自然规律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让人类因为对自身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能更加自由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在当代社会, 人们更关注的是物质利益、眼前利益, 不愿意浪费时间对看似与之无直接关系的问题展开思考。所以现代人不善于对自身存在作形而上的思考, 对哲学的基本命题比如本质、本性、存在等缺乏应有的兴趣, 也就很少思考生命的本质。缺乏对生命本质的深入思考, 也就很难理解自然生机美的内涵和价值。其次, 现代人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也存在偏颇。当代社会多认为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大小的标准是财富占有的多少与声名的高低, 而不是对宝贵生命的珍视和由此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身的本性。庄子说:“古之所谓得志者, 非轩冕之谓也, 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 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 非性命也, 物之傥来, 寄也。寄之, 其来不可圉, 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 不为穷约趋俗, 其乐彼与此同, 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 虽乐, 未尝不荒也。故曰:丧己于物, 失性于俗者, 谓之倒置之民。”[5]这段话便是对当代人对生命及其价值认知状况的最好概括。庄子还提倡“彻志之勃, 解心之谬, 去德之累, 达道之塞”[5], 主张祛除过度物质欲望的遮蔽, 还原生命的本然状态, 展现生命本有的勃勃生机, 达到逍遥自在的理想境界。所以对当代人而言, 若想提高自身对自然生机美的审美能力, 关键问题不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审美方法, 而在于提高自身对生命的认知程度。

参考文献

[1]彭富春.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84-85.

[2]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3.

[3]李公明.书画与自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156.

[4]科林伍德著.柯映红译.自然的观念[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4.

[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88, 472, 713.

[6]蒋南华等译注.荀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171.

[7]张玉荣.自在自然的“遗忘”——生态危机根源的哲学探析[C].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科学技术哲学) , 2008.9:1254-1263.

[8]彭锋.美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9.

青春文学研究的困局与生机 篇3

我想从《思想史的写法》——这是葛兆光先生两卷本《中国思想史》的导论——开始谈起。这样一篇关于思想史写作的方法论长文,对于我们的议题有何启迪?

葛先生的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是他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大意是:我们以前的思想史,基本上就是一部“精英思想史”,叙述、罗列的是少数思想天才的成果。比如提到宋代思想史或哲学史,就是这样一条线索:从周敦颐到邵雍、二程、朱熹,前后加上张栻、吕祖谦,左右加上陈亮、陆九渊,这条脉络似乎天经地义……但问题是:思想精英的思考,往往是“突出”于历史背景之上的,是思想史上的“非连续性”环节,就像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所说的“历史的断裂”,“断裂是与常规的轨道脱节,与平均的水准背离,它常常是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上无法确定其来源和去向的突发性现象”。可是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地提供给、作用于普通人去应对世界的那些知识与思想,并不全在精英和经典中。也就是说,少数思想天才的思想、过去思想史著作一再大书特书且加以编排谱系的思想,未必与普遍知识水准、一般思想状况相关(其地位确认往往出于“回溯性的追认”)。反过来,有些并不占有突出地位的人或著作却有可能真的在思想史上深深地留下过印迹。总之,“过去的思想史只是思想家的思想史或经典的思想史,可是我们应当注意到在人们生活的实际世界中,还有一种近乎平均值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作为底色或基石而存在,这种一般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真正地在人们判断、解释、处理面前世界中起着作用”(以上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9~1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其实文学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清末林译小说中品类最多的是哈葛德的作品,一纸风行;陈寅恪先生在《论再生缘》中提及“哈葛德者,其文学地位在英文中,并非高品”,今天即便我们中国人写的外国文学史上也不会出现他的名字。但这位“文学史上消失的作家”,却兴许恰恰塑造着国人对文学现代转型的理解。类似的,我们通常说19世纪40年代是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的时代,可是据雷蒙德·威廉斯《漫长的革命》中提示:现在留存下来一些当时书店的畅销书榜和最受欢迎的作家名单,其中没一个我们认识的,他们的读者“不只是堕落的穷人,那些‘出身良好的人’也有此嗜好,至少是在乘火车旅行途中”(雷蒙德·威廉斯:《漫长的革命》第64页,倪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这些作者尽管进入不了文学史,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掌握当时人对文学的想象,其实离不开这些今天看来名不见经传的作者。

葛先生的启示非常打动我。作为一个文学研究者,我一直有这样的困惑,我们不太理解,比如说一部青春文学畅销书,在普通人的感受与思维世界中是如何被接受的,很多文学研究的处理方法,永远得到的是“我”如何理解,而很少去体贴“我们”/平均数的大众是如何理解。

这样说来,今天在进入青春文学、类型文学研究时,不妨具备两幅眼光、两种笔墨。一种是传统的文学研究的方法。郭敬明的《爵迹》在《收获》增刊发表时,同期配发了郜元宝教授的评论。这篇评论从基本的文字、修辞问题谈起,这是评论家的“读法”。文学批评有自己的传统和规范,既然郭敬明的小说已经登上了《收获》,既然我们以文学作品的要求来对待《爵迹》,那么郜老师从文字、修辞等文学的“基本功”入手去解剖小说,正是批评家的正宗路数,并不像人们感觉的那样是杀鸡用牛刀的错位。古人强调“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从郭敬明自视来看决不满足于作一个写手,哪怕很多文学专业读者和专家们对郭敬明不屑一顾,我们就更应该通过文学的“正法眼”来丈量出郭敬明小说的不足。以上是从传统的文学研究的角度而言。但这种方法可能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21世纪最初的十年内郭敬明的小说可以占据那么惊人的市场份额?粉丝们是如何阅读、消费郭敬明的?要应对这样的问题,需要扩展、更新文学批评的方法,需要尝试历史学、社会学的实证手段——比如问卷调查,以及整理、分析“四迷”(郭的粉丝)们在网络论坛上的帖子所传达出的信息等,需要借鉴“阅读史”的方法(阅读史的研究主张从读者与读物之间的互动,探讨读者对文本本身创造性的挪用),以及类似人类学的视野,放弃自身成见,进入“他者”视野。通过以上手段,来重建青春文学的阅读现场,把握一般状况中的、近乎平均值的文学理解。

其实以上方法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比如温儒敏教授率领学术团队进行“当代文学生活状况调查”,江冰教授率领学术团队展开“80后”文学研究。我还是回到自身,即便选择“研究性的读法”,到底如何来面对郭敬明为代表的当下青春文学?

四年前,我与友人作过一次关于“80后”写作的三人谈,当提及郭敬明的作品时,表达了反感和忧虑:这是一种遮蔽现实、歪曲历史的写作,尤其危险的是其背后有着一条完整可复制的产业链和庞大的集团力量。后来,在给复旦大学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当代小说选读”课上,我现场调研,问在座可有“小四”的粉丝,随即教室里爆发一阵哄堂大笑,我似乎很欣慰于这样的笑声,也许其中包含着我认可的态度: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应该秉持鲁迅先生的姿态,“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前段时间我刚读完一个“90后”的长篇(篇幅一共二十多万字)——冬筱《流放七月》。并不是说小说写得多好,其实里面有很多青春文学的通病:比如人物的名字都稀奇古怪,各种巧合与偶然,个别地方太煽情甚至滥情……不过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小说封底照例印着一些人的推荐语,其中一个推荐人这样说:“我在冬筱身上看到了他与现下‘90后’作者非常不同的地方。他选择了一个较为严肃的题材与青春衔接,那就是‘历史’。在创作上,他不盲目追逐流行,而是沉下心,回望了一段沉痛的历史和一群在历史中伤痕累累的诗人。”这话说得不错,小说一方面写年轻人当下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在探究历史之谜——七月派的历史,如何在抗争烽火中聚集,如何在1950年代被投入炼狱……小说中的两位老人,周围各有一个年轻人在听他们诉说。这个时候我会原谅这个年轻作者的煽情甚至滥情,当理性的历史反思能力可能还不成熟的时候,他只能选择以一种创伤性的体验去沟通、共感前辈们在历史迷雾中的创伤。这个“90后”的作者本人就是七月派后人,冬筱作为年轻的代表在2013年9月的青创会上有发言,再联想到相近的时间段里牛汉、化铁先生的辞世,感觉好像是文学传统的薪尽火传。冬筱在发言中就表达到了这个意思:他创作的起点,就是追寻历史记忆,向七月派致敬。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流放七月》最初是在《最小说》上连载,单行本由“最世文化”、长江文艺推出,冬筱是郭敬明旗下的作者,我上面引述的那段推荐语,就出自郭敬明。让我自己诧异的地方是在这里:原先我觉得肯定是两种立场、两股道上的力量,现在看来他们的分野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甚至可以出现合流。

nlc202309091127

这种合流的复杂现象还真不少见,再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出本新书,送给一位师友,承他好意帮我在他的微博上露了个脸,他选摘我书里的一段话,可能他对这段话也是有所会心的,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对郭敬明式的文学占据市场的忧虑。结果我们复旦中文系的严锋老师回了一条微博,他说:其实不用担心,现在青年的阅读取向非常多元化,绝不会只喜欢郭敬明一人。就是在郭敬明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异质的风格,他举了一些年轻的科幻作家,比如,夏笳、陈楸帆、宝树、飞氘……但是我知道,仅这四个人当中就有三位是郭敬明旗下的签约作者。

说到科幻,前几天,我读到一篇科幻小说《单孔衍射》,作者巧妙设计了时空传输和时间壁垒,在极限情境中,人类社会迅速实现了“世界大同”,资本主义的历史一夜之间终结。小说给我很大震撼,因为在目前一般主流的文学刊物中已经很少看到对于人类社会“远景”的想象。这篇小说原发刊物是《文艺风赏》,由笛安主编、郭敬明推出的主题书。我赶紧买来这一期翻阅,更大的震撼随之而来——这一页上在肆意鼓吹《小时代Ⅰ》《小时代Ⅱ:青木时代》“闪耀大银幕”,不由得让人感慨资本的力量无孔不入;旁边一页上一位年轻的科幻作家正激进地想象着如何终结资本主义的历史。如此针锋相对的两股力量悖谬地扭结在一起!

我上面举证的小说,就题材而言,一篇关于历史,一篇指向未来,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郭敬明不断在刷新我的文学想象。他真的那么简单?犹如一位君王,郭敬明傲然统领庞大的国土,重峦叠嶂路转峰回,但这也许并不是单一、均质的空间,甚至内部孕育着对冲的力量,而他的国土与其他国家毗邻处暗流涌动。肯定有朋友会觉得我少见多怪:郭敬明是商业资本的代表,商业资本肯定吞噬一切的,什么东西“为我所用”就吸纳招安什么。——是不是结论到此为止?我想借此提醒大家重新出发去理解郭敬明。对于郭敬明个人的文学风貌我依然维持原先的判断,甚至这里感兴趣的不是郭敬明帝国疆域的高低起伏,或者他的“统治术”,而是在面对“他的国”时,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文学批评的立足点在哪里?能不能抛弃先前简单的成见,在森然的对峙之外,勇于“入室操戈”。尤其是,当冬筱这样的作者出现的时候,当那些写作科幻的年轻人在商业市场和个人探索之间寻找一块回旋的余地的时候,能否感知到他们在多方博弈的间隙里,那种“借水行舟”的尝试?我们经常喜欢把文学分类,精英文学/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类型文学……其实重要的是,这些文学版块的内部以及版块的缝隙间,存在着产生新意义与可能的空间,尽管目前这些空间也许还很暧昧、不稳定(我在《最小说》的网络论坛上发现,许多郭敬明的粉丝并不怎么接受冬筱向历史致敬的写作风格。这就是个值得追踪的话题:接下来,是郭敬明式的趣味“成功”改造冬筱的小说;抑或,冬筱的小说拓宽年轻读者的阅读视野?),但我想,这正是文学研究者在今天的出发点。

作者简介:

金理,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80后”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

生机勃勃的春天 篇4

生机勃勃的春天正文:

生机勃勃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春天

群惠小学 三年一班 刘昕欣

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走近了。她笑着走来。小鸟唱起了歌儿。叽叽喳喳的,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天来了,草儿绿了,花儿开了,树叶发芽了,柳树青丝拂肩了:黄色的迎春花,洁白的山茶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争奇斗艳,美极了!

春天,惊蛰一到,雷声一响,把可爱的小动物们都唤醒了。它们有的在寻找着食物准备填饱肚子,有的在花枝上飞高飞低,还有的在捕捉害虫,为人们立下一个大功劳。连那小巧玲珑的小燕子也往北飞了……

春天,春雨绵绵,滋润了大地,沐浴着禾苗……

春天,阳光明媚,人们纷纷到公园里活动。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打羽毛球,还有的在练太极拳……

啊!真是俗话说得好:“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真美。

指导老师:陈老师

生机勃勃的作文 篇5

春天用温暖的风把杏花吹开,杏花像一片片轻纱,纷纷飘落,像下雪一样。小草也从土里害羞地探出头来,一阵微风吹过,它们随风摆动,像舞蹈演员一样跳着舞。冬天的枯树也恢复了生长,慢慢长出绿叶。它们像一个个站在指挥台上的将领,指挥着勃勃生机的春天,演奏出曲曲动人的交响乐。

还有那些冬天时穿着厚厚的棉袄,看起来很肥的人们,现在也变瘦了,因为他们脱掉了棉衣,穿上了薄衣服。也不再像冬天那样每天待在屋子里,开始到外面活动。

生机勃勃的作文 篇6

春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春走进了我们学校,茶花开了,一棵棵矮矮的灌木丛中露出几朵粉嫩的花,有的还是个花蕾,像粉红色的小球;有的含苞欲放,像小姑娘害羞的脸庞;有的已经完全绽开了,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丽。这时,玉兰也不甘示弱,争奇斗艳。我见过傲雪开放的梅花,见过清香四溢的桂花,却从没见过玉兰这样的花,玉兰花朵真多啊,一棵树上有成百上千朵花,挨挨挤挤。玉兰花真香啊,站立树边吸一口气,清香四溢,沁人心脾。玉兰真圣洁啊,洁白的花瓣上没有一丝污渍。

炎炎夏日,火红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但是校园里茂盛的树木撑开一把把苍翠的绿色大伞,给我们带来了阴凉。

秋风瑟瑟,因为有了芳香四溢的桂花树,校园又充满了生机!那桂花如米粒般大小,有红的、黄的、白的,风一吹,犹如仙女把米粒撒向人间。

寒冷的冬天,候鸟已经飞往南方,但是有些鸟许是留恋校园的美景,留了下来并飞进了我们的校园。树叶虽已经落光了,鸟儿依旧在光秃秃的树杈上筑起了巢。早晨,鸟儿站在枝头唱歌,然后飞向了远方。当我们整理书包准备放学回家时,鸟儿也回来了,站在枝头欢送着我们。就这样一朝一夕,跟上了我上学放学的步伐。

唤醒传统游戏的生机与活力 篇7

现在“00后”的孩子们玩的多是平板、电脑游戏,玩具也多为遥控飞机、遥控汽车等智能玩具,和我们小时候玩的沙包、石子、跳绳等真是大相径庭。虽然我们玩的有些老土,但是我倒觉得那些朴素的游戏更有趣、更快乐,也更利于健康。于是我带着班委会成员们开始了活动前的准备,缝沙包,捡石子,画人像,准备皮筋、玻璃球和手帕等。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到了儿童节这天,我神秘地问同学们:“儿童节,你们最想干什么呀?”

“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今天老师带大家玩我们小时候的游戏好不好?保准让你们玩得尽兴!”我说。

“好啊!”同学们对老师小时候玩什么游戏都很好奇。

游戏分室内、室外两场,首先室内第一个上演的游戏是“贴鼻子”。我将四个没有鼻子的男孩女孩头像贴到黑板上,让四个组的同学分别蒙眼来贴做好的鼻子,结果可想而知,同学们有的贴到眼睛上,有的贴到嘴巴上,有的贴到头上,真能贴到鼻子处的寥寥无几。同学们捧腹大笑,玩得不亦乐乎。

第二个游戏,我教同学们叠“东南西北”,在每个方位上随意写上孙悟空、葫芦娃、妖怪、超人等正面和反面的人物或卡通形象,大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小组同学一起玩一起猜,教室里到处是欢声笑语,他们是那么轻松和惬意。

之后的室内游戏环节,我教小女孩用手帕叠老鼠,教男孩子弹玻璃球,同位一起玩翻花绳,四人小组玩“红绿黄蓝”。看看孩子们先是笨手笨脚,学会后又兴奋得手舞足蹈,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

室内游戏结束后,我又带孩子们玩室外游戏。他们自愿组成6个小组,每组12人。大家可以分别玩丢手绢、摸瞎、跳皮筋、扔沙包、打石板和老鹰捉小鸡。我教给同学们游戏规则,他们玩完一个游戏后可以互相交换游戏玩。我也和孩子们一起玩,和孩子们一起乐。在玩“老鹰捉小鸡”时,我义不容辞地当“鸡妈妈”,保护着可爱的“小鸡”不被“老鹰”提走。大家玩得热火朝天、兴趣盎然,歌声、笑声、呐喊声、加油声汇成欢乐的海洋,引来其他班级同学驻足观看,渐渐地其他班级也加入了我们的游戏活动大军。

这天,同学们玩得畅快淋漓,特别高兴,一直到放学,他们还不愿解散。他们非常感谢老师带来“80后”游戏。我打趣地对同学们说,回家别再抱着手机玩游戏,刚才这些小游戏会带给你们更多的乐趣。

延续艺术的生机 篇8

虽然退休十年了,但我出于职业的习惯,对出版界的设计相关内容或美术界的事情仍是十分关注。2011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了我主编的《设计创意丛书》一书以后,还支持我继续编写下去,出版界对版面设计与美术的关注,可见一斑。出版和设计、美术,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的出版物离不开美术与设计的助力。近年来,由于浮躁风气的影响,美术界的混乱状态日益严重,粗劣作品层出不穷,东倒西歪的书法和胡涂乱抹的绘画比比皆是。

《出版广角》作为出版类刊物,其坚守学术的精神和不断创新的姿态让人欣赏及钦佩,我最近在《出版广角》2013年第4期,发表了《三十年,我的设计札记》一文。对于这样一本锐意创新的行业杂志,我提出一点想法以供参考:可否开设书法与漫画栏目?过去的作家、艺术家是十分重视书法的。书斋题名、往来信札、杰作手稿等均涉及书法。如设专栏,对中青年作家及读者都是有益的引导。如:广东《作品》杂志,每期刊发作家藏名联书法,颇具新意。其动因是功力修养兼具的一批老漫画家相继谢世,不少报刊的漫画专栏质量迅速下降,有些已停办,如《出版广角》增设漫画类栏目这个设想可行,对活跃版面,延续这门艺术的生机大为有益。

nlc202309040510

充满生机的校园作文 篇9

走进我们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升旗台上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飞舞,高大雄伟的教学楼矗立在你的眼前。也许你不会注意,在我们校园的左侧,有一个小小动物园,那里有美丽的蓝孔雀、绿孔雀,可爱的小山鸡,还有挺着大肚子的红腹锦鸡。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雪白的和平鸽,它们是学校的象征,也是和平的信物。我真希望我就是一只和平鸽,在校园的天空中飞翔,欢唱着和平的歌曲,给老师和同学增添无限的欢乐。走出小小动物园,你会看到,那被同学捡得干干净净的塑胶跑道和绿草如茵的足球场。每天早晨,同学们在这儿跑步,做游戏,可开心了。离开我们的校园,你一定会有一种留连忘返的感觉。充满生机的校园作文250字

充满生机的绿色和谐家园 篇10

(美丽的岱河我的家)

(解说词)

2007年3月30日,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新闻网站之一人民网,在《安徽视窗》推出一篇报道:《岱河煤矿绿化面积突破35万平方米》,介绍了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岱河煤矿建设生态和谐家园的成就。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这座生机勃勃的矿山,亲身感受一下煤矿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吧。

岱河煤矿建成投产于1965年,位于地域广袤的淮北平原上,西距淮北市中心4公里,北距徐州市45公里,连霍、合徐高速公路、铁路符夹线从矿区穿过,水路由徐州港通达大运河和长江,也可由连云港直接入海,交通十分便利。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至目前已发展成为年产量突破150万吨,年利润近亿元的大型矿井,产品主要以优质焦煤、贫、瘦煤为主,低硫、低灰、发热量高,是理想的化工和动力用煤。

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岱河煤矿始终注重环境的综合治理和自然生态的恢复,坚持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多年来不懈努力,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矿容、矿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了四季常青,三季花开,道路宽阔整洁,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假山喷泉相互生辉,景观怡人、风格独特的园林景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全国环境优美工厂”、“全国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省环境保护先进企业”、“省花园式单位”等称号。成为淮北矿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随着煤炭的开采,淮北每年塌陷土地约500公顷,全市目前已塌陷土地面积15000公顷。在一些煤矿,“污水随意流、粉尘满天飞、矸石乱成堆”,长期以来给人们留下了“脏、乱、差”形象。岱河矿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把治理环境污染、绿化美化矿区列入班子议事日程和任期目标责任制中,纳入经济发展整体布局。

按照省市和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规划要求,岱河煤矿制定了“绿色发展、生态和谐”的长远规划和分期“五年”计划,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成立了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配备专职管理干部和园林技术人员,组建专业绿化队伍,实行区域分片包干。每年初由矿长亲自召开绿化工作专题会议,审议规划、制度,统筹安排资金、人员,制定绿化美化方案和实施措施,确保绿化工作人员到位、管理到位、工作到位和责任到位,使绿化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保证了绿化成果的不断扩大以及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认真落实“绿色发展、生态和谐”的长远发展规划,岱河煤矿把绿化工作纳入促进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在每年年初工作会议上都进行明确的部署,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骋请园林专家对矿区总体绿化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制定了以人为本的高档次、高要求、高水平环境绿化方案,点、线、片相结合,实施绿化美化基础设施和园林工程建设。在整体布局上,以矿内工业广场为基础点,沿进矿主干道辐射延伸,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基础设施和园林工程建设方面,以适合人居为立足点,声光结合,动静结合,矿内建造了广场立体灯塔、声光喷泉、人造假山、人工雕塑、果树园等设施;矿外建造了岱河广场、文体中心、休闲花园、人工湖、九曲桥等园林景观;在植被绿化方面,充分发挥乔木的主导作用,注重乔、灌、花草合理配植,达到上、中、下呼应,绿化美化协调发展;在道路建设和住宅区域绿化上,按照基建和绿化同步进行的原则,统一规划,合理布置,道路两边设立花坛和绿化带,楼前楼后绿茵环绕、花坛紧簇。

“综合治理、循环复用、绿色发展”是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岱河煤矿建设和谐生态家园的工作思路。矿上从治理废渣、废水、废气着手,“治”“用”结合,变废为宝,发展经济,改善环境。投资建设了煤矸石砖厂,回收煤矸石占用土地5.4万m2,累计创产值100万元;投资115万元建成净化水站,年处理井下污水88万m3,循环复用于生产、生活用水,年节约水资源37.2万m3,创经济效益12万元;先后两次次对旧锅炉进行更新改造,采用先进的水膜除尘方式,除尘效果达96%以上,减少了废气排放;投资125万元,对中央风井、东风井和北风井等处噪声进行了治理,栽植了林带、绿篱、草坪等绿化实体,依靠反射、阻播、过滤、吸收粉尘等方式,使声源噪音强度低于国家标准,有效地控制了噪音污染。

治理地面塌陷是改善矿区环境的难点和重点。岱河煤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回填、复垦、水产养殖、自然生态恢复等方式,对矿区内塌陷坑进行综合治理。到2007年,岱河矿利用废矸石回填塌陷区167.07万m2,用于复垦造田和工业发展。回填复垦后经种植实验,农作物产量不低与原生田地。在充填塌陷区上先后投资建设了文体活动中心、学校、幼儿园和岱河工业园等基础设施。文体活动中心包括篮球场、文化楼、游泳池、休闲花园广场等,成为职工业余娱乐、体育锻炼、休闲养生最佳去处;在塌陷区上建起的高级中学已发展成为淮北重点高中,被评为省绿色学校;占地12万m2的岱河工业园,拥有服装加工、生鲜肉制品、建材化工、物流运输、机电设备修造、煤炭运销等多个生产经营厂点,年创产值9600万元;其主营产业万样服装厂,年产服装500万件(套),60%以上产品出口创汇,远销日、韩、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淮北地区服装产业龙头。对于难以充填的大面积塌陷水域,矿上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建成了颇具规模的黄淮海经济开发区养殖场,增加了经济效益。通过治理,改善了矿区生态和人居环境,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塌陷区综合治理荣获了全国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二等奖。

“栽下绿色的梦想,美丽在我们心中荡漾„„”。为进一步巩固绿化成果,矿上连续29年在植树节前后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矿领导带领职工挖坑填土、植树浇水,积极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活动,把全矿的绿化管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每名职工、每个单位,并与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栋、文明家庭的评选相结合;职工楼前楼后花坛实行三包,由村长、栋长、家庭三级负责;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对工房区绿地进行认养,形成了花有主、草有家、树有户的良好局面。

绿化矿区、美化家园,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爱护花木、人人有责”已成为职工自觉遵守的准则。到2007年春,岱河煤矿共种植乔灌类树木30多万株,绿化道路6600米,铺草坪21200平方米,建亭廊、曲桥、水池喷泉、塑像、假山藤萝小品38处,围建绿蓠25000米,建花坛160处9000平方米,苗圃7000平方米;花园2000平方米,各种盆景花卉6100余盆,全矿绿化面积38.31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48.7%。

科学的规划布局,坚持不懈地美化绿化,使煤矿变成了“风景园林”:假山喷泉,展示着山的灵性与水之秀美;人工雕塑,自然、生活、艺术相融交错;花园广场、果树园内,草坪、花卉、绿篱交相呼应,植物造景形象逼真;东西湖畔,绿树环绕、碧波荡漾、花开飘香;湖中曲桥亭岛,古典、现代合为一体,优雅宜人;湿地公园,水中游鱼、岸边蛙鸣,胜似江南水乡。

百年故宫的“数字生机” 篇11

600年的明清皇宫历史、80年的博物院历程,蕴含深厚的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故宫将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焕发勃勃生机。“数字故宫”的全貌是什么?故宫如何在信息化的支撑下更好地发挥教育公众的作用?近日,本报总编辑孙定与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中心主任胡锤进行了深入交流。

“数字故宫”有两大内涵

博物馆的信息化和信息化的博物馆构成了“数字故宫”的主体。虽然都是基于信息技术,但前者基于现实的博物馆,服务于实体的博物馆: 而后者则完全建立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是独立的空间。

孙定: 随着故宫百年大修工程的深入进行,“数字故宫”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与以往博物馆基于内部办公、馆藏文物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同,“数字故宫”越来越贴近公众服务。那么,“数字故宫”的整体构成是什么?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

胡锤: 您的感觉非常敏锐。博物馆的信息化正面临着向公众服务转型的新机遇,谁能抓住这些机遇,谁就能抓住信息化的新方向。

故宫博物院的定位不应该仅仅是历史遗迹,更主要的是承担了社会教育责任、具有丰富展示品的综合性博物馆。因此,“数字故宫”的构成有两大部分: 一是博物馆的信息化,二是信息化的博物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是基于博物馆的现实平台,以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工作、以辅助实物展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设。故宫从1992年开始的信息化都是针对内部管理建设的信息系统; 而今年的文化展示平台建设则是面向公众服务转型,以便更好地凸显故宫博物院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的博物馆常常被称为“数字博物馆”或者“虚拟博物馆”,它是一个基于实体博物馆的数字化信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实现文化教育功能的站点。故宫博物院网站是它的载体。在开展文化展示平台建设的初期,首先厘清了人类在认知过程中实和虚的关系。每个人的认知过程都是虚实结合的,虚从实中来,回到实中去。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中,“虚”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它要能帮助观众在思维中建立起相关文化知识的框架; 但是仅接受别人加工过的信息并不能代替自己对事物的准确认知,最终还要引导观众回到实体博物馆中去,通过自身接触实物的体验,建立起观众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数字博物馆”或者“虚拟博物馆”的建设并不以代替实体博物馆为目的,它与实体博物馆共生,并相得益彰。

孙定: 您所勾勒的框架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数字故宫”的全貌。在刚才的描述中,您反复提到了为公众服务。2008年,中央把繁荣文化产业作为一项国策。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众多博物馆的变化,从年初的博物馆免费政策的出台,到各大博物馆纷纷推出针对公众的个性展览。这样的转变将给博物馆信息化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胡锤: 您说得非常正确。我刚刚从美国考察回来,发现国外博物馆的观念和中国不同。在中国,博物馆往往被当成一个收藏宝物的大仓库,而没有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机构。

故宫博物院每年有1000万游客,其中很多人是抱着猎奇的心态匆匆一逛。故宫博物院享有紫禁城壮丽辉煌的建筑,明清两代皇朝积聚和建院80多年来入藏的一百多万件传世珍宝,可是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在故宫博物院内常年展示的几十个不同内容的文化展览所揭示的中华文化的灿烂光华?不得不说这是中国的悲哀,也是故宫博物院的悲哀。

令人高兴的是,近几年我们看到中国的博物馆正从“收藏”向“教育”转型,您所说的向公众服务转型就是博物馆向教育机构功能的回归。这给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任务和全新的发展空间。

以故宫博物院为例,以前,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平台建设上,是为了用信息化管好故宫的藏品。现在,我们则更注重在为公众服务上,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公众了解故宫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将故宫变成普及文化、传播文化的阵地。我们今年一直在忙碌的文化展示平台就是这样的载体。

从内部管理到公众服务

在文化展示平台的基础上,博物馆信息化即将完成从内部管理到公众服务的蜕变。

孙定: 您刚才提到的文化展示平台,让我们深刻感觉到,这绝不仅仅只是一些导览终端,更代表了故宫理念的变化。正在建设中的文化展示平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信息化与故宫历史文化的结合体?

胡锤: 文化展示平台主要是刚才我提到的博物馆信息系统中面向公众的信息载体。以前面对公众的服务仅有一个网站,面向参观者提供的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服务几乎没有。如果连院内观众的服务都不到位的话,虚拟空间的网站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

我们开展文化展示平台的目标有三方面: 第一,让没有来过故宫的公众知道故宫博物院是什么,使潜在的参观者了解故宫不仅仅是紫禁城,更是博物院; 第二,服务于莅临博物院的观众,让他们知道在博物院内什么位置可以看到哪些展览。每个人对信息的获取是有选择的,通过浏览导引和发布展陈信息,能帮助观众从故宫浩瀚的文化展示物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内容,而不再是随着人流“大拨哄”式的粗放式浏览; 第三,服务来到每一处专题陈列室的观众,帮助他们了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知识,获得更深刻的感受。

对这三类人群,我们将采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

针对第一部分人群,将通过网站的形式,开展故宫博物院基本知识、展览信息的公告,提供馆藏文物以及相关学术内容的数字信息。

针对第二类人群,将在入口附近设立信息屏,通过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告诉游客故宫博物院是什么。除了主题短片,还将在即将完成第一阶段大修的太和门和院内主要的通道旁设立触摸式信息屏,为来我院的观众提供导览服务。

针对第三类在展馆内驻足的参观者,准备采用喜闻乐见、知识信息量大的展览主题视频片,帮助观众了解展览的主题。

孙定: 您向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与古老文化相结合的美好画卷,让我们体会到,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故宫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实,早在文化展示平台之前,故宫就已经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信息化之旅,从文物影像管理系统到古代建筑信息管理系统。在博物馆信息化方面,故宫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

胡锤: 故宫的信息化源自1992年,摄影室利用文物影像目录管理系统将几十万张照片资料管理起来。1998年,资料信息中心正式成立,文物管理是故宫各项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项目。因此,我们首先是用信息技术把“账”管了起来。

故宫有着逾百万件藏品,然而多年来手工抄卡片的原始方法,使得文物账目管理混乱,账物很难厘清。经过调研,我们决定从当时已经初步成形的“文物影像管理系统”入手,扩展成可以支持全院文物管理工作的“文物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一百多万条故宫院藏文物总账的数字化工作,这也是故宫第一个能够直接服务于业务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

随后,我们相继建立起古代建筑信息系统、历史文档资源系统等应用信息系统,但很快就发现了问题,这些系统之间的数据都不能共享共用,建筑系统里无法调用相关的文物,文物系统里也无法链接相关的历史文档。为了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我们在中科软件公司的帮助下又重新打造平台,把各个系统全部拆开,建成以开放链接技术为核心的系统平台,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三年。

2005年6月,集公文流转、公告、合同审批、工作联络等多种功能的故宫博物院信息化工作平台正式投入运行。系统实现了跨平台的信息整合,400多台电脑装备了全院各个业务科室,全院所有公文签报都开始在这个大平台上运行。

回顾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历程,其核心是管理理念的改变。故宫博物院有着80多年的历史,管理机制有精华也有糟粕,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就是管理流程重组的过程,推进中的艰难是很难想像的。现在,文化展示平台的建设不仅仅体现了博物馆向公众服务的转型,也是我院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里程碑。

穿越虚拟和现实

信息化的博物馆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由虚入实的虚拟空间不仅向公众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服务,也为打造个性化博物馆开创了发展的前景。

孙定: 您刚才特别提到“数字博物馆”穿越虚拟和现实,虚从实来,回到实去。这是否意味着“信息化的博物馆”比“博物馆的信息化”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故宫博物院在这方面有哪些计划?

胡锤: 您预见得非常准确,虽然我国各大博物馆的网站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数字博物馆”比传统的和用数字技术辅助的博物馆具有更加广泛的受众、更加丰富的知识点和更加喜闻乐见的展示技术手段,将使数字博物馆成为展示我们灿烂文化的重要阵地。

回顾2002年6月1日故宫博物院网站开通,当时确定了“三个面向,四个层次”(面向网络浏览者、面向文博爱好者和面向文博工作者; 内容标题层、内容图片层、专业词典层和学术论文层)的网站专用文稿结构。然而,由于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群体,故宫博物院的网站只呈现了一张面孔,致使网站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对于青少年及广大游客来说,网站所传递的知识内容太深奥、太枯燥; 对于专家学者来说,网站内容又过于浅显,无法为其学术研究服务。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结合此次文化展示平台的建设,故宫博物院网站将分成两个入口,一个专门提供给普通游客和青少年读者,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提供大量的参观信息; 另一个入口则主要为文博专家、学者服务,主要是以资料库的形式,汇集故宫藏品的资源信息以及与博物馆相关的历史文献、科研著作和学术论文,为专家、学者的文化科研工作提供实实在在的信息服务。

孙定: 前不久,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宣布,计划把所有艺术收藏都放到自己的网站上,包括其中13万件极易损坏而无法在博物馆展出的画作。互联网有着极大的集成空间,您是否认为,国内多家博物馆之间,乃至与国外博物馆间的信息共享,能大大拓展数字博物馆的空间,给实体博物馆带来前所未有的延展?

胡锤: 这也是我们所思考的。前面我们提到信息化的博物馆是虚实结合体,虚的目的是在思维中建立起知识框架,到实中得到充实。毕竟一座博物馆的文化含量还是有限的,只有信息技术才有可能超越特定的局限,使公众能在更加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建立起更加客观公正的认知框架。

我们最近在与国外的博物馆合作,建立一个基于藏品影像的学术研究信息系统,可以放在互联网上,也可以用于博物馆内部进行交流。如果这个设想能够实现,那将能建成真正的个性化博物馆: 每个人在无限的虚拟空间内都能够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数字化影像,并通过网络将它们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与公众交流自己对它们的认识。

当然,当前这还只是设想,但它说明,信息化将为博物馆的明天提供无数的可能。

采访手记

激情CIO

尽管已近退休年龄,胡锤仍然是激情不减,一遇着适合故宫信息化的新技术,胡锤就会有一种兴奋感,有一种冲动。也正是这样的激情,支撑着胡锤在古老的故宫里坚持做了16年的信息化。

1992年,胡锤到美国考察,参观了柯达公司刚刚研发成功的Photo-CD图形工作站,眼界大开。从专业摄影工作者的角度,他感觉到这是一套极为有价值的影像处理系统。然而,从1995年申请开始,有着170万元“天价”的Photo-CD却在博物院内外引起很多争议。

情急之下,胡锤直接跑到国家文物管理局,见到了刚刚上任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听完报告后,张局长说了一句让胡锤一生都不会忘记的话: “故宫要成为世界一流的博物院,必须拥有世界一流的设备!”1997年初,这套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影像数字化设备终于落户故宫博物院。

尽管胡锤在文博信息化领域享有很高的声望,但他总是说自己是外行出身,文化积累不够。然而,正是这样的求知欲使得胡锤多年来保有一颗激情的心,年届退休仍然带领着一帮年轻人冲在最前面。

“信息化建设是不能停下来的,一停就会前功尽弃。我会拉着年轻人的手一直往前走,在退休之前,把我毕生的经验做成‘遗产’留给孩子们。”胡锤在说这话时,带着开玩笑的口吻,眼里却满是诚挚和期望。(文/何源)

战略官感悟

信息化不能孤军奋斗

胡锤是文博行业享有很高威望的信息化专家,也是公认最累的CIO。在文化展示平台的建设中,从建立整体规划、搭建系统平台到采购终端设备,甚至连平台上的信息内容编辑都得依靠信息资料中心来完成。为了编辑好文化展示平台的专题内容,胡锤不得不让网站的同事们停下手中的工作,全力组织好平台内容的编辑。

“大家都说信息中心是宣传队、播种机,可是不能连打歼灭战的任务也交给我们,信息化不能孤军奋斗。”胡锤感慨道。

故宫开展信息化16年来,胡锤品尝了很多这样的孤独,也遇到过很多阻力。在默默地坚持下,信息化带来的管理流程重组意识开始渐渐深入业务部门。2005年6月,实现了跨系统整合的故宫博物院信息化工作平台,在故宫信息化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然而,在有着80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里,工作流程重组的管理变革毕竟是漫长而艰辛的,尽管各业务部门已经尝到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甜头,但是距离把信息化上升为全员的自觉意识仍有不小的差距。在不少人的脑子里,信息化似乎只是信息中心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资料信息中心的人总是连轴转、劳心劳力的原因。

培育生机盎然的课堂文化场 篇12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个人对建设课堂文化场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爱心、正义、理性的课堂文化场

爱心是家庭、社会乃至国家、人类社会存在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爱心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 培养完美的人格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创建一个富有爱心的课堂文化尤为重要, 它会使课堂充满生命激情、生命动感, 可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当然教师爱生要以公平和正义为前提, 离开公平和正义的爱生要么难以服众, 要么就会沦为溺爱或纵容, 要么就会成为钩心斗角的不和谐群体。因此更要以大爱和气度哺育人, 不以个人喜好, 不带私心, 不逐名利, 给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环境, 让学生在充满公平、正义和大爱的环境中培育理性精神, 不偏激、不娇纵、不自卑。科学而理性地探索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本人在进行《消费维权》的网络课教学时, 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我在本教学专题网站的《生活提炼》栏目中设置了《网上爱心拍卖》子栏目。现场拍卖学生和教师上传的自己制作的作品或其他商品, 并在本网站公告声明“拍卖全部所得将由班长悉数捐给市聋哑学校的学生们”。学生对身边同学的作品很感兴趣, 网上拍卖可以说热烈而踊跃, 我也不断地、及时地代表聋哑学校的学生们对同学们表示感谢。“这么贵还拍?”, “全当做献爱心了啊”, “为了聋哑学校的学生豁出去了, 还可以留作纪念呢, 呵呵”等等爱的语言、真的情感在网站的论坛里流淌。

同样是《消费维权》这一课例, 一次在课堂刚进行到《维权论坛》——《一圆钱官司该不该打?》这一主题时, 一个学生的评论“无所谓, 无所谓, 无所谓……”两行字赫然入目, 该评论立即引来了其他学生拍砖和群殴。“还有正义感吗?”“懦夫, 不是男子汉”, “败家子”, “缺乏社会责任感”, “冷血”“还是人吗”等等激烈的话一起指向了这位学生的评论。学生的正义声讨在论坛里流淌, 但更有对这一环节的理性辩论、分析与探讨。除了在论坛里进行探讨或辩论外, 同学们还在课堂上进行了面对面的激烈的语言辩论, 课堂教学也达到了高潮。下面列举部分辩论观点:有同学指出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一圆钱官司不值得——反驳者认为为了正义和争口气花再多的钱都值得;有同学认为人应当活得潇洒一点, 没必要生气去较真——反驳者认为这正是消费侵权的助推器, 是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有同学指出案例中有的人实际是为了个人出名的需要而为, 不值得提倡——反驳者认为只要不是违法乱纪、损人利己, 在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同时展示自己、光辉自己值得提倡。通过论坛讨论和面对面辩论最后形成一些共识, 如应该维权但要讲究维权方法和途径;作为社会成员应当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正义感;作为现代青年应当具有敢于争先、乐于表现、勇于担当、尊重自我、发展自我、追求卓越的意识。

二、创设人本、和谐、合作的课堂文化场

课堂文化场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形成的场, 这个场必然应当而且必须由课堂参与的人来共同构建, 而教育教学的真正要义也是促进人的发展, 因此教育教学工作者要以人为本, 这就需要对人本理念有着科学的理解, 如果理解不科学, 教育教学工作就有可能异化。关于人本理念的科学内涵我是这样认识的。

第一, “人”之内涵是指有生命、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将他们看做是一种产品, 最终不过是社会组织实现自身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因此, “人本”之“人”有着一种固有的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新目标的内在动力,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和形成心中的目标, 人工作学习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

“人”之主体应当是处于联系中的某团队的全体。就某一个班级而言, 不仅包括学生、老师, 还应当包含他们的家庭、同校的学生等一切相关联之“人”。只有从整体的联系中把握, 才能正确把握育人之方向, 培育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培养健全之人。否则, 就会陷入畸形、狭隘之理解。

第二, “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根本”之意。这里的“本”与“人”相结合而用, 因此科学理解“本”之内涵必须与“人”相结合。笔者认为“人本”教育理念应当定位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都是“本”, 所有的参与者都应当在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人权、和谐的氛围中共同成长, 共享自我实现。因此笔者反对任何“官本”、“师本”、“生本”的提法, 因为任何一种提法都未免失之偏颇、顾此失彼, 在实践中也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最终必难逃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怪圈。

从以上科学的人本理念不难看出:人本是和谐合作的基石, 科学的人本教学主张有利于增强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有利于巩固师生交往、合作的根基, 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校关系, 有利于构建和谐、合作和充满生命尊重的课堂文化。

在《消费维权》这一网络专题学习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先利用学校局域网搭建的专题学习网平台设计制作了一个网站, 在网站中设计了《在线学习》、《生活提炼》、《网络搜寻》、《网上论坛》、《典例擂台》、《学习生成》等栏目, 并在这些栏目下设立了若干子栏目, 如在《生活提炼》中设计了《我们的消费郁闷》、《网上爱心拍卖》、《模拟维权中心》等子栏目, 以此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而后师生在这个平台上共同进行生成性的课堂文化交流, 一切教学内容都在课堂中有预设的动态生成。

我在《消费维权》这一网络专题学习课中遵循构建人本、和谐、合作的课堂文化场的理念, 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笔者根据实际变化创作的教学模式) :

早期的模式:“情景——生成资源利用——无主题探究——合作学习” (如图1) 。本教学课例后期成熟的模式:“专题探索——实践体验——网站开发”的模式 (如图2) 。

实践证明《消费维权》这一网络教育教学课例实现了构建人本、和谐、合作的课堂文化场的设想。重视了学生作为有生命、有个性、有价值观、具有丰富情感之人的生活存在。坚持了“人本”、“生成”、“交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一课例参与的主体是全员的, 探讨和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 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紧密的, 所有师生在自己创建的网络环境中动态展现生活思想, 价值理念, 探究生活, 挖掘生活, 并以此实现全方位的课程整合, 实现了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促进了每位学生“全人”的发展,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高效、生态、可持续的课堂文化场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往往能看到这样两种课堂:一种课堂是参与课堂的主体勇于表现、乐于表现、善于表现, 整个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求知的动力、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辨力, 呈现出高效、生态、可持续的生机盎然的课堂文化场。另一种课堂则是昏昏欲睡、无聊难耐、死气沉沉像荒漠一般死寂的课堂文化场。这种课堂文化场的“荒漠化”是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水土缺失”的现象而导致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长期背离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出发点, 无视客观存在的充满个性生命活力的人, 不按教育规律办事, 不从客观条件出发, 用陈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封闭灌输, 一味约束听从, 不尊重学生个性, 千人一面, 最终导致拔苗助长, 生命力衰退, 使本应该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日益“荒漠化”。对于第二种课堂文化场我们需要的是注入水的灵动, 恢复生命的活力, 促进生命的成长, 创造生命的绿洲。我们需要注入的生命之水就是要把学生看做是生命意义的人、发展意义的人、独立意义的人、群体中的人;教学是一种互动生成的过程, 没有沟通与对话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教育的内在价值就在于促进人的心灵成长和生命提升。简而言之, 课堂就是一个有机生态场, 每个生态场的有机体 (教学参与者) 都应当迸发生命的活力, 从而保证整个生态链的有序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笔者在《消费维权》这一网络专题学习课中也创设了这样的生态场, 《在线学习》、《生活提炼》、《网络搜寻》、《网上论坛》、《典例擂台》、《学习生成》等所有栏目都是由动态生成的生态链完成。例如, 在《维权论坛》——《一圆钱官司该不该打?》这一环节中, 整个课堂充满着热血之场、正义之场、理性之场、责任之场, 整个生态场达到了共鸣, 实现了良性生态循环。

再如, 在《角色扮演》的子栏目《谁来进行维权更好》, 由学生在网上分别扮演消费者、消费者协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人民法院、新闻媒体等人员进行带有自身立场的辩论。通过角色扮演激烈辩论后大家形成以下共识: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实现高效率的公平必须讲究维权方法和途径;消费者维权应当加强团队协作意识, 社会的和谐需要大家共同培育。这一环节形成了高效之场、团队之场、和谐之场、合作之场。

同时, 《消费维权》这一教育教学课例也延续了顽强的生命力, 学生在网络教学课结束后仍然长时期地关注该网站, 探讨在继续, 实践在延伸。如学生们以此为平台探讨了学校食堂出售不卫生食品侵权的维权活动;学校商店销售质次价高的商品的维权活动;电脑城出售假冒商品的维权活动;成功帮助老师退还质量有问题的液晶彩电等等。实现了课堂文化场的课外生态扩张, 展示了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旺盛生命力。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当创设爱心、正义、理性的课堂文化场, 创设人本、和谐、合作的课堂文化场, 创设高效、生态、可持续的课堂文化场。只有培育这类生机盎然的课堂文化场, 才能使课堂教学交流互动中的尊重、理解、合作、探究、分享变得有意义;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摆脱一种功利的追求, 变得对学生更有实际意义;才能使课堂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并“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才能真正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课堂文化场是指课堂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是教师和学生主体精神的载体。课堂文化场对存在于它的“场”中的每一个成员, 都在施加一定的“力”和“能量”, 施加一定的影响力和制约力, 它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中, 我们努力创设爱心、正义和理性的课堂文化场, 创设人本、和谐和合作的课堂文化场, 创设高效、生态、可持续的课堂文化场。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 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高中历史革命下一篇:2015重庆乡村教师工作坊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