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机勃勃的品德课堂

2024-07-25

生机勃勃的品德课堂(共8篇)

生机勃勃的品德课堂 篇1

摘要:品德课堂要从枯燥的说教向学生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转变, 课堂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源, 回归生活, 升华生活。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多种形式, 去打动学生的心灵, 去提升孩子的认知能力, 使枯燥的品德课堂焕发生机:一、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二、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三、在活动中教育, 在教育中活动。

关键词:真实生活,学习环境,活动教育

新课标要求品德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 学生思考的过程, 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 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我们就应当采取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一、回归学生的真实生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 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 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反思, 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真实生活, 使课堂教学体现实效性。所以注意在学生活动体验中进行教学, 这是学科的特点。以往的品德教学, 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 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 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 而是为教材活着。虽然为了说明教材中的某些观点, 在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例子, 但这些例子是理想化的、成人化的, 与学生周边的现实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 就很难产生共鸣。

品德的东西不是讲道理能够将清楚的, 过去一个很大的困惑就在这里。以往教师努力地给学生讲道理, 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努力地听老师讲道理, 揣摩老师让他怎么去说,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这样做。其实道德问题, 课堂上讲的学生听得懂, 但从愿意去做到习惯, 中间是有通道的, 让课堂上的东西回到生活中。这个通道, 从知到行, 中间有很多障碍, 有困惑, 需要我们帮助他解决, 排除障碍。可能上完课后学生并不能讲出多少道理, 或者说不太清楚, 但能自己悟出来。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多彩的、活生生的生活, 通过一个个儿童感兴趣的话题, 引导儿童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加深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

二、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 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 (洛克) 。”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等, 在这些感性活动中, 儿童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 满足了其好动的天性。作为“活动型综合课程”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正是体现了这种理念。新课标也指出: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体验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 而不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配角。

我们长期以来, 由于从小在整个品德教育中, 几百年、几千年都是在一种教化、教育中出来的。所以一般情况来讲, 课上更多的是老师暗示学生, 说一些空话。学生更多的精力放在哪儿呢?放在揣摩老师的意图上, 是否跟老师的答案合上点。低年级的孩子开始时的思想是非常鲜活的, 是最纯真的想法, 可让老师慢慢地训练成全是套话了。本来想让学生讲真话, 但出来的是磨合好的一种定势。教育的悲哀是学生没有自我了, 没有自己的东西, 最后学生有什么收获呢?可能最大的收获是能揣摩别人的意思。磨合完了, 只剩下表演了。那么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才会讲真话?我们将来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认为, 学生更需要更轻松更自由的环境展开学习。虽然开始表达时可能不太清楚, 虽然幼稚可笑, 但是学生需要在更淳朴、更原始状态下释放自己, 我们老师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这样的空间。

三、在活动中教育, 在教育中活动

“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孩子们感到厌烦, 就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漠不关心的状态。而要使他们的整个身心充满欢乐 (苏霍姆林斯基) 。”巧妙的活动设计是进行教育一种途径。有些属于直接体验的活动, 让学生自己直接做一做。如:站起来展示自己的精神面貌;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盲人的困难。有些是间接体验的活动,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 让学生体验, 挖掘它的教育意义。在小学阶段可能更多的是需要让学生自己表演, 这不仅仅是为了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 让他们在课堂玩得高兴, 表演得活跃, 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其实孩子很善于表演的, 例如:两个孩子打架, 老师不是马上教育他们谁对, 谁不对, 因为这是外在强加给他们的。而是让他们表演, 把刚才的情况再现, 通过换位感受刚才他、我为什么会这样?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 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因为小孩子的表演绝对是他自己的真实感受, 所以设计表演时, 要有这样的意识, 不能只是为了教学活动的活泼、花样。活动的设计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要通过表演, 让学生感受、体验, 在思想上有所提升。

通过设计情境和活动, 使学生获得新的体验, 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体验, 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在回味、感受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 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些体验、感受甚至探究性问题都可以通过表演去解决。

给学生一方空间, 让他们去宣泄;给学生一份权利, 让他们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 让他们去体验, 去创造。一切都让学生自己做主吧!

生机勃勃的品德课堂 篇2

韩愈在《进学解》里说:“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百家之文,手不停批于六艺百家之编。”其中“口不绝吟”说明“先生”学习六艺百家之文是朗诵的,并且他的朗诵是有节拍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诵读是古人学习文章的最常用的方式。今天,诵读仍可以作为古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让枯燥呆板的文言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学习文言文是中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古典文学遗产的最直接方式,也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来这些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然而,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学生对文言文非常惧怕,由惧怕而忽视,进而抛弃。分析这种现状的成因有以下三点:第一,文言文的内容离我们太遥远,多变的社会生活使许多词语的某些义项不再使用了;第二,古代的语法体系也有许多地方与今天的语法体系不同,这给对文言文的理解带来了困难;第三,文言文的讲解方法太过死板,一般都是解释字词,串讲大意,概括文意,这也使学生对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因此,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亟待改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这些话说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文章内容的巨大作用。所以,笔者要求学生坚持诵读,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在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只是浪漫散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四到”之中,心到最要,心既到,眼口耳岂不到?因此,笔者以为诵读可分这样的三步:

第一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朱熹说:“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这说的正是诵读的这一步。这一步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读准字音。文言文诵读要按《现代汉语词典》的标音来读,而不是像古人那样用方言来读。这个活动需要师生互动完成,老师科学引导,学生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尤其是难读字和常见易错字词的读音。如:

曩者(nang)阙然(que)蝼蚁(1ou yi)篓楚(chui)惕息(ti)赭衣(zhe)缧绁(kei xie)愠色(yun)

除此之外,应特别注意古代语言环境中的异读。 (1)破音异读。如:“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一石”,“食(shi)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与此相类似的.字还有:王( wang wang)、衣(yi yi)、雨(yu yu)等。

(2)通假异读。通假异读的情况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在高考中常有考查。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e)乎?”(孔子《论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知”通“智”,智慧)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君子生非(“生”通“性”,天性、禀赋)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于是信孰(同“熟”,仔细)视之”(史记《淮阴侯列传》)。“罔(“罔”通“网”,搜罗)罗天下放佚旧闻”(史记《太史公自序》)。

(3)古音异读。如:“笼盖四野(ya)”这类词语的异读常常出现在人名之中,如:郦食其(h ylji人名,秦汉之际刘邦的谋士),皋陶(gao yao人名,传说是舜的臣子),会稽(kuai,地名)等等,对于这类词语的读音要求学生识记。

第二,读准句读。不要破读,要注意句中的停顿。一般来说,应按标点符号所提示停顿的长短及语调的抑扬顿挫来读,但遇到下列特殊情况还需要特殊处理。

(1)现代汉语中某些双音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应分开读。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妻室+儿女);“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心=用+心=因为+心思);“吾从而师之”(从而=从+而=跟从+“而”表示顺承关系)

(2)根据语音结构,语音词意应一致的规则来处理语音停顿。

如:“来/吾道夫先路”(屈原《离骚》)。

(3)放在句前作为开头领起全句或全段的虚词不能与后面的文字连续,而应稍有停顿。

如:“若夫/淫雨霏霏”;“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第三,读出感情。读出文章的感情气势,读出节奏感来,使语气与思想内容相适应。

不同句式的诵读语调不同,朗读时,教师应该起到示范作用,读出语气,读出腔调,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判断句:坚定有力。如:“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感叹句:激愤感慨。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对偶句:辞清意畅。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设问句:引人人胜。如:“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祈使句:不容置疑。如:“苟富贵,无相忘”(司马迁《陈涉世家》)。

文言文的初次诵读,笔者建议教师先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此举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感情沟通。

第二步:品赏情境,分析情理。

这一步诵读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将悟义动情发声融为一体,因悟义而动情发声,因动情发声而明义。文言文的内容在诵读中逐步清晰,古今的距离逐步缩小,甚至我们也可以摇头晃脑,感受古人给我们的亲切。

例如:《陈情表》是李密上书给皇帝的一份表文。(www.fWSir.cOm)李密因为祖母年老无人照顾,不能接受朝廷的征召;但是面对州郡急需和皇帝任命,李密进退两难。在这种情况下,李密如何说动皇帝让他留下来照料祖母并且不拂皇帝的圣明,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李密在文中先悲痛地述说自己的悲惨境遇和孤独的家庭背景,以此表明祖母对他的养育之恩;在诵读该段时,应该用一种低沉哀婉的语调,读出李密的心情,使人受到感染,做到以情动人,然后在第二、三段诵读时做到以理服人,尤其是一句“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犹蒙矜育”。

第三步:读思结合,古为今用。

我们学习文言文到底是为了什么?是背诵吗?是考试吗?不是。这些都是手段,我们的目的是古为今用。学生常常苦恼,不知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朱熹说:“使其言皆出吾之口,继以深思,使其义皆出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由此可见,诵读无形中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适时恰当地引用古诗句“能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在这方面三毛、毕淑敏、迟子建、周国平等人的散文都是这方面好例子。

信息技术令品德教学充满生机 篇3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程追求的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贴近生活,回归生活,以经验为起点,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浸透品德教育。但是,由于在品德学科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现象和规律,它们超出了学生生活的感知范围,单靠一张嘴,一本书局限了教师所讲,教学手段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的课堂,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在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中《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一课教学中,首先展示了云南各处不同的自然景观,在配上有云南特色的音乐,让学生身临其境。再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学生在观看片段时反映热烈,看完后又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自然而然的导出了本节课的主题,我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涨起来。由此可见,激趣引入会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措施。

例如:在执教二年级《我和动物交朋友》时,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猜关于动物的谜语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置身于动物的世界,以视觉的碰撞,然后,教师在出示一段班中同学与动物亲密接触的视频,同学们看见一个一个熟悉的镜头,在图片与视频、声音与色彩的撞击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这一刻就开始激发,学生能清晰地感受到小动物的我们的好伙伴,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情绪。正因为教师巧妙地创设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在爱护保护动物教育中形成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再现生活,延伸内容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创设良好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与学有效性必要条件。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景,再现形象的现实生活,延展教学内容。 通过画面的变换,声音效果的叠加,动画效果的处理呈现给学生,配上教师简练的讲解,就能使得枯燥的文字、图片变成了声形色兼具的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的品德课堂。

如教授《从一滴水说起》时,首先播放一些青山绿水的风景片,让学生欣赏山水之美,紧接着演示水源污染的图片课件,教师:这些污染的现象你们身边有吗?将课堂交给学生,将教学内容牵引到学生生活中去,充分让学生谈自已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告诫人们什么。接着教师再将学生的视角由“我们”身边拉到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播放黄河水资源污染情况图片课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提醒同学们思考:我们要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呢?随后又将学生拉回现实中来,通过观看一些同学在水龙头旁洗手、玩水、打水仗、水龙头也不关的录像课件,通过讨论交流:看了这段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再通过交流展示自己收集周边人浪费水的现象的材料,学生深深地明白了哪些行为是污染水、浪费水的行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就能够避免那些行为,学会保护水资源。

三、化虚为实,形象直观

信息技术是一种集投影、录像、微机、录音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它能够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来接受和表现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所需要的处理,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简单化、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和具体等。化虚为实 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如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一课,旨在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其中讲到了长江、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万里长城、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这些名胜景点是什么样子,小学生很少知道。只听到老师讲,只能隐隐约约懂得一点点。如果老师边讲边把一个个地方用录像放映出来,就会化虚为实。学生位通过耳朵听和眼睛看,头脑中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会更好。 有些课文还可以配上音乐讲述,如讲《我们的祖先》一课,可以选择一段古典乐曲,随着音乐的急缓起伏,把课文故事讲得高潮迭起,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配乐讲故事也能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

四、挖掘资源,拓宽视野

课堂知识容量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传统进行中,课堂知识的传播主要来源于教师的口授和黑板板书,这两者速度的局限性限制了课堂信息含量,使教学出现“少、慢、差、费”的不良局面。计算机多媒体的大信息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可以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密度和速度。例如,在讲《祖国资源的“薄”》一课时,课本内容只用几副图片和几句话介绍了我国的资源现状,而通过放录像,学生了解了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极其匮乏,以及人为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有很多内容学生原先不了解,但通过录像资料鲜明生动直观地展示了祖国资源的匮乏,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祖国资源匮乏的现状,而且形成了节约、保护资源的意识。改变了学生的态度,提升了学生的价值观,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生机勃勃的品德课堂 篇4

一开放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 教师不能将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 而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其中的内容, 补充新的知识, 使用最新成果, 用鲜活事例去充实教材的内容, 使教学内容动态化, 使学生产生新鲜感,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如果教师照搬课本原话, 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缺乏真实感, 而用学生身边的时事热点引入情境和内容更贴近现实, 富有时代感, 学生参与积极、发言踊跃, 增强了思想品德课堂的活力。

二改进教学方式, 激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意识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以往的思品课教学中, 以教师、书本为中心, “一言堂”,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

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积极思考教师设置的探究性问题, 进而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也就是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来, 又带着问题走出去。

在教学“学会合理消费”一节时, 我提前发了一份调查问卷, 题目是“你平时的零花钱是多少?”“在你的零花钱中, 你使用得最多的是什么?”“你认为应如何合理利用你的零用钱?”问卷发下去后, 学生第二天交上来做统计, 因为学校统一了每天上学要穿校服, 所以零用钱花的最多的是买零食, 其次是鞋子, 但在买文具和书方面却很少。我把个别答卷投影给同学们看,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 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最后, 我和同学们得出了在注意物质享受的同时, 也要注重精神上的满足, 提倡绿色消费、低碳消费, 这样的授课学生都很喜欢。

三创新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过程

夸美纽斯指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他主张尽可能地用感官去认识外部世界;经过直观而获得的知识是最可靠的, 也最易于理解和记忆。以往的政治课教学, 一般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 从头讲到尾”, 有时会挂上一些图片, 以增加感性认识, 但手段较单一, 往往无法激活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 提不起精神, 本应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堂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时代在前进,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手段也应该不断发展创新。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有幻灯片、投影、电视、电影等, 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大大增强了思想品德课堂的吸引力。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思品课教学, 学生愿学、乐学, 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思想品德课不再成为枯燥乏味的说教, 而成为学生向往的课堂。

四提高学生情商,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 大多数学校仍然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 过分注重考试结果, 而忽视学习过程;过分偏重知识记忆, 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 导致部分学生都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而学习, 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他们无法在学习方面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 所以, 经常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测验成绩, 更应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表现。如课上发言、合作探究、课堂学习行为和品质, 引导他们明确学习不是为了父母, 不是为了成绩, 也不是为了别人, 而是为了丰富自己, 学到就快乐!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尤其是学习成绩后进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展现自我, 找回自信, 课堂充满着生命成长的活力。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 “要让孩子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 不要让孩子由于功课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 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

总之, 新课程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不管采取何种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体验和感悟,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鲜活亮丽起来,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打造生机勃勃的幼儿人文课堂 篇5

一、人文课堂一定是个性化的课堂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一次教师讲加法,教师拿出苹果问:“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两个。”学生齐声回答。教师又用别的实物做类似的演示,最后,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1+1=2”。此时,小爱因斯坦眨着眼睛,充满了疑惑,举手站起来说:“老师,1加1也等于1。”教师被说愣了,问爱因斯坦为什么。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软糖,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举起来说:“老师,您看,这不是1+1=1吗?”学生感到很有趣,开心地笑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幼儿时,要倡导个性化和多样性,以此打造有创意、多维度和多侧向的个性化课堂。

二、人文课堂也是情境化的课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的确,引导幼儿在新颖别致的情景中“滚爬摸打”,幼儿的兴趣容易被点燃、思维容易被提升,情感容易被激活。

故事《半个西瓜皮》《萝卜回来了》《乌鸦和狐狸》,诗歌《夏天在哪里》,音乐《坐火车》《圆圆商店》《认识时钟和钟点》《认识整点和半点》等都是创设情境教学极好的范例。关键不在于是什么情境,而在于幼儿在情境中获得了多少。

三、人文课堂更是民主化的课堂

如何走近幼儿,真正和幼儿打成一片,需要教师真正蹲下身子,力争和每一个幼儿都有“私谊”。所谓的“近距离”并不是手牵着手,而是心连着心,以此创造浓浓的民主化课堂。

其一,要处理好“俯视”和“平视”。所谓“俯视”学生,就是展示自己的博学,使幼儿油然而生一种崇拜。所谓“平视”,就是和幼儿手拉手,共同成长,千万别颐指气使。其二,要处理好“自主”和“合作”。有些事情让幼儿自己去思考、探索和建构。同时,更应注重师与生、生与生的合作与协助,以此锻造自己,滋养自己,提升自己。其三,要处理好“细”和“略”。教学前的规划、细节把握、拓展延伸,都应该细致入微。但是,幼儿教育也应该要“粗略”一点,不能完全“抱在怀里”,应该由扶到放,给幼儿留一点自主自悟的机会,才能给幼儿更多的空间和无限创新的可能。

生机勃勃的品德课堂 篇6

1.1组织辩论 会、朗诵 会、新闻 报道会、 口头作文 会、集锦会、非常6﹢1、快乐大本营及才艺展示会等。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快乐思考,主动思考,有效思考;语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体现得更充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生成的新认识和看法更多,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

1.2编演课本 剧。语文教材为了适应学生情感和认知的需要,常常编排一些有趣的内容,可以在进行课后练习时组织学生合作编排短剧,通过分角色表演的方法加深学生的体验。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不甘于对原文的简单再现, 而是进行了大胆想象,设计出了很多与剧情有关的道具、动作、神态、语言等,生动活泼的表演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1.3设立课外 阅读课。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 ,除了要组织学生认真学好课本知识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甚至广告、社区宣传栏等都可以成为他们阅读的对象。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每周安排1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或开展读书展评活动,介绍自己读过的书的内容,谈读后的感想及自己的评论,还可以回答同学的提问。这样学生读书时就比较认真,不仅读,而且深入思考。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大,读写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不断得到发展。

2.课堂上多提供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 , 真正使学生动起来

为了将课堂讨论有机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为了便于学生合作交流,我们将学生合理地组织成小组,这就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爱好与学习情况,根据互补原则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每组4至6人为宜,让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帮助他们提高成绩。语文课上我们应该提倡“咬文嚼字,议论纷纷”,特别是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句段,让学生从书中找到根据,然后共同讨论,再各抒己见,标新立异。

3.以日记培养学生的文章立意能力

学生刚开始写日记时,其内容一般较为单一,主要是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随着时间的增加、年级的递增,就要逐步引导学生跳出这个圈子,拓展题材的来源。学生可以记录自己对世界、生活的认识、理解,以及对此的评价及意见,其中包括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 对过程和方式的评价及建议;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关心或渴望倾诉的问题,其中包括自己的成就、失望及生活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以日记形式实现自我教育;二是让学生以日记形式自由发表意见。

4.注重学生学古文及现代文的能力

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一般都是新编的初中语文教材,新教材体现出来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也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想合理利用好新教材,教师必须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上发生根本性转变,万万不可“穿新鞋,走老路”。我认为,学生自学古文及现代文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初中语文教育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培养学生自学文章能力的过程, 其实就是一个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并以学生自身发展为目标的学习过程。语文教师只有培养学生较强的自学课文能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自学课文能力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在实质上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学生对新内容常常会有一种期待心理,与其让语文教师滔滔不绝地“满堂灌”,不如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对新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

5.开发语文教材的多重价值

教材,顾名思义就是上课用的学习材料,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伴随新课程的深入, 许多学科的教材不断改善,新教材逐渐编制完成。语文新教材采用人文专题和语文知识组织单元, 安排课文结构, 注意语文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结合,强调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删改或补充一些篇目。但是,就算是新教材,也是在吸收原有教材的经典篇目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要想使新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借助新观念与新学法,才能有更多收获。因而,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同一本教材,也要从多重视角审视,用多种方法接近文本,开发语文教材的多重价值,这样才能使得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6.阅读教学要注重拓展 ,强 化写作训练

学生阅读文章一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是习得写作经验。读是为写服务的。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借鉴作家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例如: 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一课时,指导学生抓住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感受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 课后利用活动课,带领全班学生来到校园一角的竹园, 让学生尽情地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春姑娘的身影。学生学着朱自清的描述:有的坐着,躺着;有的打两个滚,捉几回迷藏;还有的甚至朗诵起了课文……竹园内萦绕着阵阵欢声笑语。回到教室我随即让同学们写出一篇命题作文《春天来了》。同学们畅所欲言,写得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其中施诗同学写道:“春天来了,花草成了粉笔,大地成了黑板;知识犹如甘露,滋润着学生……”意境拓开一笔,把课堂移置于竹林,把学习与生活融合起来,不仅拓展了阅读教学,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7.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

叶澜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生机勃勃的品德课堂 篇7

一、思考, 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效益

农民在春天面对土地都要做一下盘算, 为一年的劳作做充分的准备.作为一名教师, 在踏上课堂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时, 也要做好精心的盘算.

1. 想一想要准备什么

我认为除了备学生、备教材, 还要备自己.在对教材了然于胸的基础上, 课前, 我还是要先问问自己, 对于这个内容, 学生已经知道了哪些, 你还有哪些不清楚的;与这个内容相关的知识你了解多少, 还要让学生了解多少.比如, 教学数对时, 我想生活中有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呢, 学生知道多少, 于是我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对火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些认识, 还有知道GPS全球定位系统的, 于是我上网查阅了这些知识, 了解了GPS定位原理及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 经过思考, 它们其实都是数对的其他表达方式.教学“年、月、日”时, 我知道了关于太阳历的产生, 大月、小月背后的故事, 阳历与阴历的区别 (农历的一年是354天, 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 阳历的一年是365天, 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 .这种学习几乎每天都在进行, 而这些知识我会在课堂上适时地渗透给学生, 它们丰富了我们自身, 丰富了我们的学生, 也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我想这也应是教学相长吧.

2. 想一想怎样开始

我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导入的设计, 因为好的开始的确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我也常为一堂怎样开始煞费苦心.我认为一个好的导入不仅能唤醒学生, 也能激发教师自己的情绪, 进而直接点燃整个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 但我认为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抓住学生的眼睛, 更要抓住学生的心.

在上“观察的范围”一课时, 让学生们看图猜谜语 (一名学生被一片叶子遮住了眼睛) , 学生猜到是“一叶障目”, 师出示完整的成语“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师追问:一叶障目, 真的不见泰山吗?我们试一试.这样的导入学生非常感兴趣, 而且导入里蕴含了本节内容的本质, 可称为“独具匠心”式.还有“蛙声一片”式, 也就是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上“展开与折叠”一课时, 我问学生:大家小时候有没有拆玩具的经历啊?学生说有, 还有学生说前两天我还拆了一个呢.我接着说:我小时候不仅拆过玩具, 还拆过闹钟呢, 而且在重新装好后, 还有个惊喜的发现, 多了两螺丝.学生大笑.我接着说,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拆东西———正方体.而同样一堂课, 在给王汝新老师备课时, 大家提出了很多导入的方式, 如表现纸箱制作过程的视频, 实物折叠蛋糕盒, 手工模型的制作, 最后定在了正方体沙包的制作过程上, 我觉得既生活又贴切.而在这么多的导入方式取舍的过程中, 就是对这堂课的一步步深入的理解.

3. 想一想, 如何处理

(1) 将错就错

一堂真实的数学课, 学生有错误是极其正常的.如一堂数学课上, 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240厘米, 长、宽、高的比是1∶2∶3, 求长方体的长、宽、高.”我故意找了一名基础一般的学生, 他的列式是.我没有急着纠错, 而是先检验运算有没有错, 然后验证, 发现如果长宽高是40, 80, 120时, 棱长总和就不是240了, 这名学生恍然大悟, 急忙说要先除以4然后根据所学的方法归纳总结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先找到分配总量.这样做不但找到最好的解题方法, 也使部分后进生印象更为深刻, 避免这种题再次出错的现象.这种将错就错的方法, 常常会让学生的错误化为最好的教育资源.

(2) 节外生枝

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 在学生们刚刚总结出3的倍数特征时 (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 一个平时很少言语的学生小声说道, “老师, 我有个发现.”“你说吧.”“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都不是3的倍数, 它们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这个发现有点突然, 当时我想了想, 好像是对的, 但又不敢确定, 我可以说“很好, 这个问题我们课下再研究一下吧, ”但我还是决定当堂研究一下, 因为这名学生很少发言, 很少说出自己的观点, 这一次对她来说很重要.“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她的发现吧”.学生们思考了一会儿, 说, “好像真是对的啊.”“真了不起.”片刻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我向她竖起了大拇指,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后来我还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 学生们竟然拓展到了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这个意外, 占用了一些课堂时间, 但我觉得是超值的.不仅让那名学生自信满满, 还让全班加深了对3的倍数特征的认识, 可谓是一举两得, 事半功倍啊.正像华应龙老师说的那样, 课堂上的差错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 不管对于学生还是老师, 都是如此.

二、方法, 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根基

思想, 是数学的精髓, 方法, 是数学的根基.

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一课时, 课的最后, 我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张纸, 大小不一, 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比例尺在纸上画出小明家的平面图 (长、宽数据已给) .学生经过合作测量和计算, 总共耗时10多分钟完成.在这个过程中, 有的小组先选比例尺, 然后画图, 再修改;有的小组先画再计算比例尺, 方法多样.之后又用了近10分钟, 对每个小组的作品和方法做了集体点评.这一问题就占了半节课的时间, 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了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觉得给予了学生思想和方法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 才是有根基的课堂.

三、文化, 让我的课堂教学有了灵魂

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 更是一种文化.我觉得当一个教师本身有文化底蕴和修养, 他的课堂教学就会很自然地流露出文化气息.我这里说得文化是广义的, 不单指读书, 还有音乐、体育、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 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这些对学生的启蒙教育都有很大好处.而文化元素决不能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点缀, 应充分挖掘文化的教育功能.比如在上“角的度量”一课, 和学生们一起研究过贝克汉姆的射门角度, 学生体验了数学与体育的关系;“观察范围”一课的结尾, 学生用“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对全课做了总结, 体验了数学与文学的关系;在“圆的认识”一课, 让学生用所学的圆的知识去理解《老子》中的“大方无隅”, 体会了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比的应用”中, 我现场演奏了“杯琴” (让音乐老师忙了两天, 才调准的) , 并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音乐的关系.这些点滴的文化, 是会渗透到学生心灵的, 这样的课堂是有灵魂的课堂.

王春易:变革,让课堂生机勃勃 篇8

2010年,生物学科教室的建立让王老师彻底打消了这种疑虑。学科教室让学生拥有了更多实验操作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中学生所迸发出的热情,呈现出的喜爱、专注与投入,给王老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她决定颠覆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亲历经典实验,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生物学科教室建立以后,王老师加大了实验的力度,打破了教科书中对于经典实验的步骤陈述或教师仅用演示文稿进行效果呈现的传统授课模式,而是让学生重温科学家几百年前做过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兴奋于自己可以经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更振奋于他们有新的发现、新的问题,同时能进一步完善科学家的实验。几百年前,科学家提出胚芽鞘的尖端含有植物生长素,对幼苗的出土有很大意义。多长叫尖端?从中学到大学的教科书中都没有说明,王老师的学生开始探究,在胚芽鞘上画一条竖线,在黑暗环境里让它直着长,于是,长得快的地方抻开了,实线变虚线。上面还是实线的部分就是尖端,长度大约是2毫米。“这个尖端长度永远不会在考试中涉及,但学生在此过程中形成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远比考点与分数重要得多。”王老师说。

有了学科教室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的变革是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学会学习,体会学习的乐趣。

“我们现在的课堂几乎都是在为问题而争论。”最初,学生面对自主学习,有些茫然。王老师设计出“学习规划书”,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重点,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她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每节课教学的起点,开展精讲、拓展。课上学生自主阅读、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课下学生梳理知识框图、制作模型,做巩固练习。面对小组讨论不起来,王老师在教室里拉出横幅——“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讨论成为一种常态”,这些话语激发着学生的热情,学生的能量被充分地挖掘。王老师开展小组捆绑式评价,让一个人的优秀带动全体的优秀,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影响着学生。现在的课堂,很多时候,学生的交流变成了一种争论。当学生全情投入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神态太美了。王老师经常拿着相机给学生拍照,记录他们讨论问题时的严肃,得出结论时的惊喜,辩论过程的激烈,定格着他们每一个专注的神态。王老师由衷地欣赏着学生,并欣慰地说:“变革,让我的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上一篇:企业研发绩效下一篇:中西医综合护理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