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的散文冰心

2024-06-03

亲情的散文冰心(共9篇)

亲情的散文冰心 篇1

冰心的散文8篇

冰心的散文只用素描的笔法,淡淡数笔,人物形象就仿佛那出水的芙蓉,鲜灵灵地浮现在水面上。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冰心的散文8篇,欢迎查看。

1、石像

凝寂的面庞,消沉的目光,都衬出他庄严的姿态,他只这样摄着白衣站着,静悄悄的向前看着。

小孩子攀着窗台,要和他谈笑;他眼儿也不抬一抬,唇儿也不动一动,只自己屹立着,向前看着。

小妹妹说他伤心,小弟弟说他孤傲——我却并不这样想,只深深地低头崇拜。

倘若你容我说破,石像呵!你是伤心,因为无量沙数的世人,心里只满着贪嗔。你是孤傲,因为无量沙数的世人,口里只唱着悲歌。

谁像你这般屹立凝眸的向前看着?——任他小孩子笑语纠缠,你只屹立凝眸的向前看着。

石像呵!任他无知的孩子说你伤心,说你孤傲,我只深深地低头崇拜。

2、圈儿

《印度哲学概论》至:“太子作狮子吼:‘我若不断生、老、病、死、优悲、苦恼,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不还此。’”有感而作。我刚刚出了世,已经有了一个漆黑严密的圈儿,远远的罩定我,但是我不觉得。渐的我往外发展,就觉得有它限制阻抑着,并且它似乎也往里收缩——好害怕啊!圈子里只有黑暗,苦恼悲伤。

它往里收缩一点,我便起来沿着边儿奔走呼号一回。结果呢?它依旧严严密密的罩定我,我也只有屏声静气的,站在当中,不能再动。

它又往里收缩一点,我又起来沿着边儿奔走呼号一回;回数多了,我也疲乏了,——圈儿啊!难道我至终不能抵抗你?永远幽囚在这里面么?

起来!忍耐!努力!

呀!严密的圈儿,终竟裂了一缝。——往外看时,圈子外只有光明,快乐,自由。——只要我能跳出圈儿外!

前途有了希望了,我不是永远不能抵抗它,我不至于永远幽囚在这里面了。努力!忍耐!看我劈开了这苦恼悲伤,跳出圈儿外!

3、图画

信步走下山门去,何曾想寻幽访胜?

转过山坳来,一片青草地,参天的树影无际。树后弯弯的石桥,桥后两个俯蹲在残照里的狮子。回过头来,只一道的断瓦颓垣,剥落的红门,却深深掩闭。原来是故家陵阙!何用来感慨兴亡,且印下一幅图画。

半山里,凭高下视,千百的燕子,绕着殿儿飞。城垛般的围墙,白石的甬道,黄绿琉璃瓦的门楼,玲珑剔透。楼前是山上的晚霞鲜红,楼后是天边的平原村树,深蓝浓紫。暮霭里,融合在一起。难道是玉宇琼楼?难道是瑶宫贝阙?何用来搜索诗肠,且印下一幅图画。

低头走着,—首诗的断句,忽然浮上脑海来。“四月江南无矮树,人家都在绿阴中。”何用苦忆是谁的著作,何用苦忆这诗的全文。只此已描画尽了山下的人家!

4、梦

她回想起童年的生涯,真是如同一梦罢了!穿着黑色带金线的军服,佩着一柄短短的军刀,骑在很高大的白马上,在海岸边缓辔徐行的时候,心里只充满了壮美的快感,几曾想到现在的自己,是这般的静寂,只拿着一枝笔儿,写她幻想中的情绪呢?

她男装到了十岁,十岁以前,她父亲常常带她去参与那军人娱乐的宴会。朋友们一见都夸奖说,“好英武的一个小军人!今年几岁了?”父亲先一面答应着,临走时才微笑说,“他是我的儿子,但也是我的女儿。”

她会打走队的鼓,会吹召集的喇叭。知道毛瑟枪里的机关。也会将很大的炮弹,旋进炮腔里。五六年父亲身畔无意中的训练,真将她做成很矫健的小军人了。

别的方面呢?平常女孩子所喜好的事,她却一点都不爱。这也难怪她,她的四围并没有别的女伴,偶然看见山下经过的几个村里的小姑娘,穿着大红大绿的衣裳,裹着很小的脚。匆匆一面里,她无从知道她们平居的生活。而且她也不把这些印象,放在心上。一把刀,一匹马,便堪过尽一生了!女孩子的事,是何等的琐碎烦腻呵!当探海的电灯射在浩浩无边的大海上,发出一片一片的寒光,灯影下,旗影下,两排儿沉豪英毅的军人,在剑佩锵锵的声里,整齐严肃的一同举起杯来,祝中国万岁的时候,这光景,是怎样的使人涌出慷慨的快乐眼泪呢?

她这梦也应当到了醒觉的时候了!人生就是一梦么?

十岁回到故乡去,换上了女孩子的衣服,在姊妹群中,学到了女儿情性:五色的丝线,是能做成好看的活计的;香的,美丽的花,是要插在头上的;镜子是妆束完时要照一照的;在众人中间坐着,是要说些很细腻很温柔的话的;眼泪是时常要落下来的。女孩子是总有点脾气,带点娇贵的样子的。

这也是很新颖,很能造就她的环境——但她父亲送给她的一把佩刀,还长日挂在窗前。拔出鞘来,寒光射眼,她每每呆住了。白马呵,海岸呵,荷枪的军人呵……模糊中有无穷的怅惘。姊妹们在窗外唤她,她也不出去了。站了半天,只掉下几点无聊的眼泪。

她后悔么?也许是,但有谁知道呢!军人的生活,是怎样的造就了她的性情呵!黄昏时营幕里吹出来的笳声,不更是抑扬凄婉么?世界上软款温柔的境地,难道只有女孩儿可以占有么?沉沉的天幕下,人静了,海也浓睡了,——“海天以外的家!”这时的情怀,是诗人的还是军人的呢?是两缕悲壮的丝交纠之点呵!

除了几点无聊的英雄泪,还有甚么?她安于自己的境地了!生命如果是圈儿般的循环,或者便从“将来”,又走向“过去”的道上去,但这也是无聊呵!

十年深刻的印象,遗留于她现在的生活中的,只是矫强的性质了─—她依旧是喜欢看那整齐的步伐,听那悲壮的军笳。但与其说她是喜欢看,喜欢听,不如说她是怕看,怕听罢。

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

童年!只是一个深刻的梦么?

5、一朵白蔷薇

怎么独自站在河边上?这朦胧的天色,是黎明还是黄昏?何处寻问,只觉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间杂着几条白蔷薇。

她来了,她从山上下来了。靓妆着,仿佛是一身缟白,手里抱着一大束花。

我说,“你来,给你一朵白蔷薇,好簪在襟上。”她微笑说了一句话,只是听不见。然而似乎我竟没有摘,她也没有戴,依旧抱着花儿,向前走了。

抬头望她去路,只见得两旁开满了花,垂满了花,落满了花。我想白花终比红花好;然而为何我竟没有摘,她也竟没有戴?

前路是什么地方,为何不随她走去?

都过去了,花也隐了,梦也醒了,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亲情的散文冰心 篇2

冰心, 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 著名的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作为儿童文学家, 冰心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 对当时儿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作品以独特选材、立意与表达形式交织成现代美学乐章。冰心在1923年发表《寄小读者》, 奠定了她在儿童文学史上的开拓者地位。此后, 冰心创作了多部儿童散文作品。

冰心认为:儿童散文写作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心理、年龄特征与接受理解能力。在儿童散文中反映社会生活事件或问题, 热爱儿童, 了解儿童, 从生活海洋中, 选取对小读者有滋养的题材, 把精美的作品奉献给儿童。冰心的儿童散文, 不仅影响了大批读者, 也影响了大批刚步入文坛的的青年作家, 为我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例如《寄小读者》打破封建礼教禁锢, 讴歌母爱、童真与大自然的同时, 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的赞美与对弱小者的怜悯与同情。冰心不仅是儿童文学创作园地的辛勤耕耘者, 也是儿童文学作品的忠实读者。在阅读的同时, 冰心将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儿童散文作品, 推荐给孩儿童们, 架起儿童文学作家与小读者沟通的桥梁。

二、儿童散文反映的儿童意识

(一) 对母亲的爱

冰心通过对母爱的描述与呼唤构造爱的童话世界, 表达儿童对母亲的依恋与母爱的渴求。冰心散文中的抒情自我, 多是表达对母亲的依恋感及在母亲身边感受的安全感, 反衬母爱的伟大。冰心通过“克制外来侵袭”的“看法、判断”, 体验无私深沉的母爱。在冰心的文学散文作品中, 常常通过语言表达遭受自然、人生风雨的女儿对母爱的渴望;如孩子般投在母亲怀里、如儿童般得到母亲的爱护。母亲真挚的爱, 渗透与滋润了冰心幼小的心灵, 成为她思想与行为的善良出发点。正因为作家真切体验到纯真、深厚慈母爱的重要意义, 在面对社会种种矛盾、冲突时, 作家才会保持真挚的童心, 把母爱化作改造世界的原动力。

(二) 对自然的爱

在冰心的心里, 自然界具有人的感觉与感知, 这静穆和美的自然赢得了冰心孩子般的“归心低首”或“清淡相照”的爱。童心意识的泛灵性指:“自然万事万物不仅具有生命, 还和人一样有感觉与意识。童心的鲜明特征就是:对世界的新鲜感、好奇心。尤其是当冰心把自己的童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时, 她获得了真正的愉悦:“五日绝早过苏州。两夜失眠, 烦困已极, 而窗外风景, 浸入我倦乏的心中, 使我悠然如醉。”所有烦恼与疲倦, 在这静美的自然画卷前得到了超脱。人与自然的合一, 表达了童心对自然的纯朴、天然亲近。在文学创作领域, 童年的心理意识潜在地影响作家创作心理, 儿时的恋海情结, 是冰心创作灵感的源泉。冰心以儿童的眼光描写景物, 常带有神奇色彩, 呈现独具的审美效果。儿童的心灵世界正处于各种感官相通的时期, 常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沟通起来。冰心怀着真挚的童心, 在其文学散文作品中不经意间就流露出通感的艺术手法。

(三) 对童真的爱

冰心作品中的“真”天性使然, 如赤子般真纯, 与儿童有天然的亲和力。冰心以成年人的“童年性”反顾儿童世界, 以自己对童心的深切体悟描写儿童生活, 展现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捕捉儿童的童真, 塑造个鲜明生动的儿童形象。对儿童形象的描写是作者的童心意识形象、直观的表现。冰心还尝试用童真的纯洁解救成年人的苦痛、净化现实的污浊。冰心的创作立足于个性本色与自身的生活体验, 选择切合自身特长的题材、体式奉予读者。童心思维的“借用”, 使冰心的文学散文超出成人思维局限, 呈现童心般的真美特征。以儿童无邪的眼光重新审视被世俗蒙蔽的世界。冰心以本性的至纯至善建构的“童真之美”。

三、冰心儿童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 语言美

1. 诗性美。

冰心儿童散文中, 语言的诗性美体现其作品中温柔的语调, 包含情思的语言。《繁星》、《春水》中的的语言中处处流露温情的诗意, 寥寥数语就描画出优美和谐, 温馨、雅静的家庭氛围, 令人心旷神怡。

2. 典雅美。

清新美丽的语句在冰心儿童散文创作中随处可见。冰心语言典雅风格除运用文言文句式外, 还表现在“冰心体”的运用上, 即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等。通俗易懂又清新典雅的语句能够抓住儿童的心, 使其得到美的享受, 构成其作品语言清新典雅的美。

3. 音乐美。

语言节奏美使小朋友读起来朗朗上口, 运用多种形式的排比, 突出散文句子的节奏与音律。冰心的儿童散文语言极富音乐性, 讲究音节整齐匀称与声调平仄相间, 大量运用排比句式, 增加散文的气势与意境。

(二) 叙述美

1. 叙述中的直接告白。

冰心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直接告白源于内心倾诉的愿望, 源于她对儿童成长的关怀。告白不是平铺直叙的叙述, 而是适时适度地融入到叙述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的告白, 既不矫揉造作, 有情景铺垫情真意切冰心以真情叙述袒露内心, 以孩童般天真淳朴的心契合生活本真状态。在叙述告白中, 冰心参杂了回忆与追念式的抒情。。例如《寄小读者》以眼前景事的平实叙述, 突入告白与追忆。

2. 采用儿童叙述视角。

视角是作者审视世界的眼光与角度, 体现叙事者与故事间的关系。儿童视角借助于儿童眼光或口吻讲述故事, 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儿童视角作为一种视角类型, 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叙述强调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 且受制于作者的儿童叙事角度。在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分》中, 婴儿对于自己的降生认为是一个巨灵之掌, 把婴儿从幽闷痛楚的密网中打破了出来, 当自己睁开眼时, 看到自己的腿仍在那巨灵择相对应。换言之, 使用什么样的人称报道新闻, 就具有什么样的报道角度。因此, 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报道, 是微博新闻的主要角度, 使得报道更具亲和力, 更强互动性。传统的客观报道角度已经不能满足微博新闻的报道。

(3) 文风:记者个人特色的体现

新闻文风包括媒体风格和作者风格和文本风格, 在微博新闻中, 作者风格和文本风格更加契合, 体现出个人化的写作风格, 因此, 新闻写作更随意, 更生活化。

(3) 受众:“自媒体”与“点-点互动”

一方面, 受众可以主动参与到微博新闻的创作当中, 成为新闻的作者或发布者, 因此才有“自媒体”的说法;另一方面, 微博新闻也让受众和作者的距离更近了, 互动更强、更及时, 作者可以单独给个别留言的受众进行微博信息回复, 因此传播对象也更精确。

(4) 叙事客体——碎片化的新闻事实

(1) 叙事文本的特征

新闻素材是固定的, 包括客体和过程两个部分。客体是人物、地点、时间等基本要素, 在微博新闻中, 往往保留了这些基本要素, 而过程则尽量精简或省略。

这条微博是在“新华视点”在2010年4月28日发表的一条天气新闻“气象预报显示, 世博会开幕期间, 上海天气对开幕仪式举行比较有利。上海市气象局经仔细研究决定, 不准备组织大规模人工消云减雨措施。”加上标点共62个字。在这条微博中, 充分突出了结果, 弱化了过程: (1) 少量的新闻要点:天气情况有利;不组织人工消云减雨措施; (2) 模糊代替具体:没有说明世博会开幕期间, 天气状况的具体预测, 而是由四个字“比较有利”来代替; (3) 突出结果, 弱化过程:用“经仔细研究决定”七个字来省略对原因的阐释, 直接呈上结果“不准备组织大规模的人工消云减雨措施”。

(2) 切片事实——被边缘化的新闻事实

在140个字以内, 微博新闻展现的只是切片的事实, 真正的新闻事实却被边缘化了。越来越多的微博新闻往往只是事实片段的呈现和观点的陈述, 新闻叙事功能不断弱化, 在切片的事实当中, 已经看不到新闻本来的面目。

(3) 私语化、个人化的叙事特征

个人化和私语化的叙事特征是博客、个人主页等半公开半私密的文本的特征, 而微博新闻的语言也显然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介发布的新闻信息往往代表了媒体的立场, 而微博发布的新闻信息却体现出个人观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综上所述, 微博新闻叙事一改传统新闻叙事的构成和表现方式, 突出了信息的即时性和服务性。一方面, 微博新闻叙事顺应了当前的阅读诉求, 而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新闻报道本身的特质和逻辑支撑。微博新闻叙事中, 新闻事实的“碎片化”把真正的新闻边缘化了。“碎片化”的未来是否是一片光明、这种趋势的前景是否带来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还需要业界从业人员和学者的共同努力。

注释:

[1]谢晖:《新闻文本学》, P169页,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摘要:儿童散文是适合儿童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与丰富思想价值的文学作品。儿童散文是适合于儿童接受, 并为其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本文分析冰心的儿童散文反映的儿童意识、创作艺术特色及叙事模式, 多角度的分析了冰心儿童散文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冰心,儿童散文,创作特色

参考文献

[1]于虹:儿童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马雁红:冰心儿童文学散文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3]汪卫东:重读冰心[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

[4]冰心:儿童文学全集[M],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

论冰心散文的语言内涵 篇3

【关键词】语言内涵 ; 语言魅力 ;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77-02

冰心的散文丰富的语言内涵来源于她对我国古典文学的深厚的修养,这也是冰心散文的魅力所在。巴金说她是“一盏不灭的灯”。赵朴初说“她的作品犹如冬天的太阳”。冰心的散文来自于生活,熔铸在情感之中,她描绘景物,设色淡雅,穿插多姿,隽美倩丽,言情含蓄,委婉尽致,言婉而情深,耐人寻味。

一、深邃、含蓄的语言魅力

冰心散文的语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回忆的抒写。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的“埋存”,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她感情的天地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

她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在《往事》之七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

白莲在繁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稳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感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同母亲的慈怜,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精神,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雄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好事物的行动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得到了升华。

二、独特、精炼的语言艺术

“清丽”、“典雅”确为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学修养,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尔的语言而蜚声文坛。那时,她响应时代的呼唤,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但“她的语体文是建筑在旧文学的基础上,不是在口语上。”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又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练、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语言好比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正如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

冰心的语言清丽爽洁。在短短的这篇《往事(二)之一》中,幽幽思绪,柔绵情感,都通过细致清丽的语言加以表现,写黄昏的“郁郁”,雪铺的“绒绒”,心的“沉沉”悲哀,都格外传情。因雪而生的沉郁心情,对苏东坡诗的感触,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等文字,讲究而通畅,秀丽可人。

冰心的语言温婉、雅致。如在《寄小读者之通讯十五》中,作者写道:“今晨黎明即醒,晓星微光,万松淡雾之中,我披衣起坐。举眼望到廊的近处,我凝注着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梦中转侧的女孩子,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这类温婉、雅致的叙述中隐隐蕴含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清愁:“故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不写了”,话语中深藏着多少羁旅乡思的淡怨。

有人曾将冰心的文字比作“镶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一致延续在冰心当代散文名篇中。如《樱花赞》、《小橘灯》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温婉、清丽、细腻、隽永等风格,同时又一改“微带着忧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欢愉、舒展、奔放的旋律,增添了几分明朗和健美的豪情。

三、结语

散文的语言要求是严格的,又是简单的,它包括了四大特点:一是自由行,二是口语化,三是文采化,四是简洁性。冰心散文的语言是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和口头语锤炼后的创造。她把古典语言现代化,把书面语言通俗化,把口头语言艺术化,透现出词汇、句子、段落、语调、韵律、色彩、结构的美,这是一种大手笔,并非所有的作家都能做到这一点,而她做到了。

参考文献

[1]冰心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读冰心的散文(精选) 篇4

《十字架的园里》。冰心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她的《再寄小读者》《小桔灯》一直存在心底,如一颗闪烁的启明星,指引着我在文字中步步前行,对于文学的喜欢,也许最初就是缘于这些美好的文字。而最让我开始关心她的,却是始于她翻译的一些泰戈尔散文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她的才情,让我倾佩,她的纯真,让我感慨。

可以这么说,真正让我走近她的,正是眼前的这本散文集。冰心无疑是幸福的,她拥有幸福的童年,拥有完美的家庭,受过高等教育,她又是不幸的,因为她体弱多病,生逢战时。在她这么多的文章里,最让我感动的,是纪念她母亲的文字《南归》,字字血泪,句句深情,令人潸然泪下。我一个人捧了一杯绿茶,坐在沙发上,边看边抹眼泪,而适时响起的忧伤的音乐,把我的这种情绪推向高潮,我不得不放下书本,埋首而泣。看这篇文章,我竟然几度停滞,不因为别的,就为了冰心的这片深情与痛彻心骨的悲哀,世界上最深重的悲痛,不是鱼和飞鸟的不能相聚,而是看着自己挚爱的人,渐渐走向死亡,自己却无能为力。

突然就强烈地想起自己的母亲来。好久不曾回家了,也不知道家里一切可好?现在的我,好象成了逃避的影子,总是把自己藏到尘埃的最深处,想着远离。也许这些冰凉的泪滴里,摇曳抖动的,不是冰心的文字,而是自己苍白的灵魂,在无垠的荒野,惊悸颤动,无处逃循。

说起来也许让人难以置信。我这几天因故不能游泳,于是便带了这本书,在泳池边陪女儿游泳。陪是借口,因为女儿根本就不用我担心,她在水中如条美丽的小人鱼,自在快乐,不用我照看。于是,我便搬了凳子,拿了书本,静静地坐在一角,沉浸在冰心的世界里。泳池喧闹,而我却听不到任何声音。偶尔有清凉的水自池中扬起,那是女儿在调皮地向我打招呼。看着冰心在慰冰湖畔的孤寂,感受着她深入骨髓的孤独,仿佛躺在那里的不是她,是我,凄风冷雨,孤身一人,独在异乡,这种寂寞是别人无法理解的,而她却是幸福的,因为她可以用笔,用文字来向她可爱的小读者展现自己灵魂深处的孤寂和清冷,她有那么多的关爱和朋友。如她自己所说,她是最幸福的女人,在感情上。

而看她早期小说《关于女人》系列,好几次不由去翻作者到底是不是冰心,因为她是用一位男人的身份为文,所以开始以为是在看别人的文字,可文章中处处留下的,都是冰心生活的痕迹,于是便也有些笑自己的愚痴,更有些为她的角色改变如此成功而感叹。

打开这本散文,大略地看了一下,除了发现冰心写作爱用“呵”(如:母亲呵;月亮呵;大海呵……)字外,并没有留下多大印象.突然想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学的“煮书”的方法,就是把书读懂,读透……于是,再次拿起这本仿佛蕴涵无穷知识的书,一字一句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在书的封面上,冰心说:散文可以写得铿锵得像诗,雄浑得像军歌,生动曲折得像小说,活泼精锐得像戏剧对话.难怪冰心这么喜欢写散文,而且曾说过:散文是我最喜爱的文学样式.……

当真正看完冰心的散文后,发现冰心写作不单是爱用“呵”字这样简单.在她的散文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一个字:爱.冰心爱美丽的自然,她爱海,因为在她眼里:海是温柔而沉静,海是超绝而威严,海是神秘而有容,也是虚怀,广博……也许在冰心的心里,爱海就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起来的.冰心爱儿童,在她生病的其间,还为小朋友写了《寄小读者》可见在她心中,小朋友地位的重要.冰心爱母亲,她甚至这样形容过她的母亲:母亲的话句句可使做儿女的人动心,母亲的字一点一划都可使做儿女的人落泪.冰心也曾傻傻地问过母亲爱她的原因,而母亲告诉她:不为什么,——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数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么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踏地的爱她,而且死心踏地的容她爱你?冰心爱亲人,爱父亲,爱三个弟弟,爱她的同学……

吹泡泡冰心的散文 篇5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最爱玩的是吹胰皂泡。

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给我们在廊子上吹胰皂泡。她说是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胰皂泡不容易破裂。

法子是将用剩的碎胰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沾上那粘稠的胰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的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边轻轻的扇送,有时能飞到很高很高。

这胰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球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的散裂了,胰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使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静夜里为何想到了胰皂泡?--因为我觉得这一个个轻清脆丽的球儿,像一串美丽的画梦!

像画梦,是我们自己小心的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的飞起,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目送着她,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想到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的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的落下,落到一个美人的玉搔头边,落到一个浓睡中的婴儿的雏发上……

自然的,也像画梦,一个一个的吹起,飞高,又一个一个的破裂,廊子是我们现实的世界,这些要她上天过海的光球,永远没有出过我们仄长的廊子!廊外是雨丝风片,这些使我快乐,骄傲,希望的光球,都一个个的在雨丝风片中消失了。

生来是个痴孩子,我从小就喜欢做画梦,做惯了梦,常常从梦中得慰安,生希望,越做越觉得有道理,简直不知道自由是在做梦,最后简直把画梦当做最高的理想,受到许多朋友的劝告讥嘲。而在我的精神上的胰皂泡没有一破灭,胰皂水没有洒到我的心眼里使我落泪之先,我常常顽强的拒绝了朋友的`劝告,漠视了朋友的讥嘲。

自小起做的画梦,往少里说,也有十余个,这十几年来,渐渐的都快消灭完了。有几个大的光球,破灭的时候,都会重重的伤了我的心,破坏了我精神上的均衡,更不知牺牲了我多少的眼泪。

到现在仍有一两个光球存在着,软悠悠的挨着廊边飞。不过我似乎已超过了那悬心仰头的止境,只用镇静的冷眼,看她慢慢的往风雨中的消灭里走!

只因常做梦,我所了解的人,都是梦中人物,所知道的事,都是梦中的事情。梦儿破灭了当然有些悲哀,悲哀之余,又觉得这悲哀是冤枉的。若能早想起儿时吹胰皂泡的情景与事实,又能早觉悟到这美丽脆弱的光球,是和我的画梦一样的容易破灭,则我早就是个达观而快乐的人!虽然这种快乐不是我所想望的!

今天从窗户里看见孩子们奔走游戏,忽然想起这一件事,夜静无事姑记之于此,以志吾过,且警后人。

亲情的散文冰心 篇6

在中国,散文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学形式。“五四”以来,散文融合了中国传统散文和外国思潮的影响,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其译本也应该作为具有艺术品风格和价值的作品呈现在译入语读者面前。散文集文学和艺术的特征于一身,因此在翻译散文时,保持散文的风格特征就成了翻译散文的一大原则以及评价散文翻译的一大标准。张培基先生作为英译中国散文的先锋和大家,在如何保持原文风格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本文将以他英译的冰心散文为例探讨在散文译文中如何保持其独特的风格。

1. 中国现代散文风格介绍

中国现代散文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和五四时期吸收的外国思潮的影响,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叙事性散文是当时主要的三种散文形式。

在五四初期,文艺性短论或杂感获得了突出的关注和发展,鲁迅,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和刘半农等都是这时期杂感类散文的重要作者。而冰心、周作人、朱自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等则是极具代表性的抒情类散文作家。

散文源自于生活本身,用流畅洗练的文字挖掘生活的内在意义,以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精心构思,表达出生活中蕴涵的高尚的思想和美好的情趣,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2. 散文风格的可译性

文学翻译中如何传达原文作者的写作风格是译者面临的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挑战。不同的流派和时代有不同的风格;就一部作品来说,可以有自己的风格;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笔下的一个句式乃至一个词,都标志着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如何更好地传达原作风格是文学翻译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文学作品的可译性是翻译界比较具有争议的话题。奈达曾经写道,“翻译就是在接受语中寻找与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等值语言:首先是意义上的等值,其次是风格上的等值”[2]52。有的学者认为,风格没有定性、所以很难把握也很难传达;而大多数学者认为风格是有具体的语言选择建构的,因此可译。

笔者也认为风格在译作中是可以通过语言层面的选择得以保留的。语言形式是塑造语言风格的基础,如果译者能够准确地传达原文内容,源语作者及原文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必将被传达过去。事实上,张培基先生英译现代散文所取得的成功就能很好地证明风格的可译性。

3. 张培基巧译冰心散文风格

3.1 冰心的散文风格

冰心是一位广为大家熟知和喜爱的女作家,执着于书写着人类崇高圣洁的感情。郁达夫曾说“冰心女士散文清丽,文字典雅,思想纯洁,在中国也算是独一无二了的作家了”[1]403。文学研究者将冰心独特的散文风格归结成冰心体风格。

3.2 张培基巧译散文风格

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系列丛书共收录了由他翻译的十篇冰心的散文,下面将从中选取几个例子说明他在翻译过程中为保持原文风格所做出的努力。

3.2.1 标题风格的保持

标题对于文章来说,是眼睛是灵魂。在翻译标题时,张培基先生充分考虑了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两种语言所处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在理解上下文融合语境作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增词减词的技巧,力求完整保留原文标题的风格。

例:(1)我的父母之乡 The Landof Ancestors

——《我的父母之乡》[3]62

(2)春的消息Tidingsof Spring

——《春的消息》[4]49

这里例(1)中将“父母”译为Ancestor而不是Parents,是因为原文中作者用“父母”指代所有的亲戚和相亲,“父母之乡”还包括所有亲友居住的地方,如果仅用Parents则缩小了原文标题的语义,也降低了原文作者对“父母”这个词赋予的隐含意义——她对“父母”的尊重和崇敬,用Ancestors译“父母”则包含了其所有的语义, 体现了作者以简单表深意的风格。例(2)中用Tidings译“消息”而不用Message或者Information,这并不是意义上的差别,在意义上这三个词都可以表达消息的意思,但是Tidings更能表达原文作者在写这篇散文时候感觉到的那种一波接着一波,一浪高过一浪的震撼和惊喜。

3.2.2 文学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

面对冰心散文独具特点的语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联系上下文以做到融会贯通,选择褒贬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才能创造出恰如其分的译文。选择书面体文学化的语言既满足了散文文体的需要,又能较好地保持冰心散文形象生动、抒情等特征。

例:(3)也不过只是点点闪烁的光明,而相看惯了,偶然不见,也有些想望与无聊。 ——《雨雪时候的星辰》[3]56

Though they were amere sprinkle of twinkling dots, yet I had become so accustomed to them that their occasional absence would bring me loneliness and ennui. ——Stars on A Snowy Night[3]57

(4)清晓的江头,

白雾茫茫;

是江南天气,

雨儿来了——

——《我的父母之乡》[3]62

The River mouth at dawn,

Behind a white haze of mist.

Tis southern climes,

Behold, the rain is coming.

——The Land of Ancestors[3]64

例(3) 里, 张培基先生选择ennui而不用一般用词boredom,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留原文作为散文的美感,同时也保留了原文在选词上偏爱文学用词的特点。例(4)中“a white haze of mist”比“a white haze”多用mist一词,能够使译文读者更好地想象白雾蒙蒙的景象,同时也更具诗情画意,behold是译者根据译文添加出来的更符合英文诗的用词,选择书面语climes而不选择普通词climate,达到了进一步译出原文优美意境的目的。

3.2.3 词的表现力和修辞手段

钱钟书先生认为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境”。若译者在翻译中能够选择那些和原文同样具有表现力的词和表达方式;在照顾译文表达习惯的同时,利用相似的修辞手段使译文更具感染力,这样,无疑能够使译文能够更靠近“化境”的境界。张培基先生在翻译冰心散文上正是这么做的,因此更好地保持了原文的风格。

例:

(5)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笑》[3]51

Before I knew, I had sunk into a chair under the window, lost in meditation.

——Smile[3]53

(6)连夜雨雪,一点星光都看不见。

——《雨雪时候的星辰》[3]56

It had been snowing all night, not a single star in sight.

——Stars on A Snowy Night[3]58

例(5)中,与原文相比译文增添了chair,用sunk一词更好的描述了“我”坐在窗口下的姿态,也是译文读者能够更好地重构原文描述的画面,使译文的画面感。使用了增词法。例(6)中,译文snowing、single、star、sight使用了英文当中独有的头韵,用night和sight押尾韵,两种音律上的修辞手法使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音律优美,同时也更增添了译文作为散文的美感。

结语

中国现代散文在中国文学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时如何保留原文的风格成了译者遇到的一大难题。在翻译冰心的散文时,张培基先生独具匠心,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成功地做到了意义和风格的双重转换。张培基先生在翻译冰心散文是为保持原作风格而做出的努力是值得所有意图翻译散文的译者们效仿的。

摘要:中国现代散文,产生于五四运动之后,通过精心的构思和流畅洗练的文笔表达高尚的思想、美好的情趣。在英译现代散文时,译者一方面要做到语言准确流畅、雅俗得当;另一方面还要力求保持原文的信息和功能又译出原文的风格。张培基英译冰心的散文成功地再现了冰心散文的风格,为试图翻译中国现代散文的译者做出了出色的表率。

关键词:中国现代散文,风格,冰心,张培基

参考文献

[1]《冰心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奈达.西方翻译史话[J].中国翻译,1983(3),51-53.

[3]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亲情的散文冰心 篇7

关键词:冰心;散文诗;艺术风格;艺术题材;写作手法

冰心曾说自己的“诗的女神”是“满蕴着真情,微带着忧愁,欲语又停留”[1]。这道出了她的诗歌、散文的特色。她的散文诗也是如此。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2]她以直白自己的思想见长。她兴之所至,“说我心中想说的话”[3]。冰心的散文诗感情纯真,像一支温暖柔美的歌谣,飘着淡淡的清香,令人陶醉。而母亲、儿童、自然是冰心散文诗的三个基本主题,通过对这些她心目中最美、最崇高的景物、境界、感情的描写和歌颂,表现她对现实不满的情结,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1.冰心散文诗的艺术题材

A.讴歌童真

讴歌童真是冰心散文诗写作的题材之一。她不仅尽情地展示自己快乐的童年生活,写出儿童的情态美,心灵美,而且总是用优美的笔触,在纯洁如洗的情感和大自然的非凡仪态的抒写中,寄寓人生的哲理,表现对美好道德情操的追求。《梦》中抒写“横刀跃马和执笔沉思的她,原都是一个人,然而时代将这些事隔开了”。梦一样的小军人的生活结束了,回到故乡学习儿女情性,遗忆,让人心动。《往事·一》,诗人把童年时代烟台海滨的生活和北上京华后的时光,浓缩在生命树的两个圆片里。快乐的、憨嬉的、寂寞的、泛泛无着的图画,描尽的洋溢着童真和诗趣的童年生活,其间透露着诗人对人生意味的深思,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冰心的语言文学文本中,爱的哲学理念固然无不落实到具有“母爱”本质特征的文学形象上,但她又绝不仅仅是生物之爱。而儿童是冰心之“母爱”最喜寄托于上的人物形象。这些儿童因其具有冰心“母爱”的理念特征,而使他们同一地具有母亲式的情怀,具有小母亲式的形象,在黑暗冷酷无情的现实生活中,展露出一缕人性尚存的“光和爱”,这就是常常被人解读为冰心笔下的儿童具有“真、善、美”或者“纯洁、天真”的那一部分内容。她笔下的“童真”,如母爱般温柔给予人们生存的“理想和信心”。

B.歌唱大自然

冰心的散文诗还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爱。她歌唱自然,对大自然的奇光异彩和千姿百态给予深情的描画。她总是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来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她描写在朝霭中最有古趣的泰山,也描写在暗淡的日光下徐徐走过一串骆驼的荒凉的长城。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亚,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水乡地方特色的水墨画。

在冰心的笔下,大自然既美丽,又神秘,既是一个可心可意的美人儿,又是一片甘泉潺潺,香飘四季,叫人流连忘返的仙境。

C.“爱”是冰心散文诗的永恒主题

冰心终生都在抒发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亲人和儿童的爱,对大自然的爱,正如她自己所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4],这种爱心形成了她独有的艺术品格。在冰心的散文诗中,不管是歌颂母爱、童真,还是赞美大自然,其间都注进了诗人温软平和的“爱”的主观情调,“憧憬着‘美’和‘爱’的理想的和谐的王国”[5],理想成分大于现实。

冰心的散文诗里,对弱小贫病者充满了同情。曾说:“我对于以人类欺压人类的事,我似乎不能忍受”[6]。为着“正义”,她要“抵御”掠夺者。而她的怀念贫病的胸怀,更使她往往以慰藉者的身份出現在作品中,冰心曾在通讯中向小朋友介绍了几位在病魔纠缠下经受着严重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的病友,她们是一些置身于怨望痛苦之中的幼弱病苦者。冰心在信中向小朋友发问:“扶持慰藉,是谁的责任?见此而不动心呵!空负了上天付与我们的一腔热烈的爱!”(《通讯·十五》)冰心这种对弱小者与不幸者所表现的深切同情,充分说明了在这位女作家的心中,激荡着何等炽热的爱心和挚情。

2.冰心散文诗的写作手法

A.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阿英的评价冰心的散文时说:“她的文体,在文坛上也引起极大的波动,形成当时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作风。……就是她的诗似的散文的文字,从旧式的文字方面所伸引出来的中国式的句法,也引起广大的青年的共鸣与模仿,而隐隐的产生了一种‘冰心体’的文字。”[7]这用来说明冰心散文诗语言的特点很恰当。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吸收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有和谐悦耳的声律美。如《往事(一)·二十》:要何必以人间暂时的花朵,来娱乐海中永久的灵魂!看天上乱星孤月,水面的晚渐朝霞,听海风夜奔,海波夜啸。比新开的花,徐流的水,其壮美的程度相去又如何?诗人精心安排声调,平仄相间,抑扬交错,使之具有和谐流畅,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冰心散文诗的语言具有凝练含蓄的美,她运用的是“诗似的散文的文字”。如《往事(二)·三》:“山中的千百日,山光松影重叠到千百回,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用“滤”与“襟怀”构成动宾结构,化虚为实,寓抽象于具体,形象而生动地显示出山光松影对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显得含蓄蕴藉。

B.“自我告白”的抒情特征

冰心人格的最本质、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真诚,她真诚地热爱人类,真诚地追求理想,她又真诚地把她的希望与失望都告诉人们。“自我告白”成了她的抒情特征。从这告白中,我们看到一位执着探索宇宙与人生意义的文学青年的精神历程。冰心以审美标准为其道德标准,不仅意味着她在哲学上的选择和在人生价值上的取向,并且蕴含了她崇尚自然美的美学理想。这一理想,使其作品自成一种“自然率直”的美学风格。

从早期开始,冰心就以自己心灵里的笑语和泪珠,全身心地涌现于读者面前,作品往往具有浓郁的自传成分。同时,她的作品具有永久的魅力,正因为她表现了真的感情。严家炎说,冰心的创作“有如满天‘繁星’,有如一江‘春水’,带给读者光亮和温暖,解人干渴,使人心安,让人慰藉”,“滋润着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心”[8]。

C.温馨的柔情与抽象的叙说相交织

“爱的哲学”使冰心沉溺在温柔恬美细婉的感情之中,使她的笔底有了像温泉水似的柔情。她的诗篇,温馨的柔情与抽象的叙说相交织,生动的意象与警策的炼句相结合,在清新的意境里包孕着哲学的睿智,于平淡的景物中隐藏着深沉的象征意义,能诱发读者的遐思,并使人面对现实。冰心的散文诗,无论是往事追忆,儿童通讯,山水游记,人物画廊,抒发的是健康、纯正、高尚、圣洁的情思,创造的是引人向上、洗涤心怀的真善美同一的境界。使人们感到分外的亲切温馨,充满浓郁的爱意,给读者以心灵上的抚慰与温暖。同时,她善于驱遣变化自如的句式和色彩缤纷的辞藻进行描绘,祖国的壮丽山川,异邦的旖旎风光,春日秋色,花晨月夕,海涛湖波,丛林小溪,写得如同一幅幅图画,色彩斑斓,生机盎然,令人似乎身临其境,目不暇接。

参考文献

[1]冰 心.诗的女神.晨报副镌.1921.12.24

[2]冰 心.《冰心文集》(第二卷).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12

[3][4]卓 如.冰心全传(上、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5]茅 盾.冰心论.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7]黄英(阿英).谢冰心.现代中国女作家.北新书局.1931.04

冰心写人的散文 篇8

1、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泰戈尔!美丽庄严的泰戈氽!当我越过“无限之生”的一条界线——生—— 的时候,你也已经超过了这条界线,为人类放了无限的光明了。

只是我竟不知道世界上有你——

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我 读完了你的传略和诗文——心中不作别想,只深深的觉得澄澈……凄美。

你的极端信仰——你的“宇宙和个人的灵中间有一大调和”的信仰:你的 存蓄“天然的美感”,发挥“天然的美感”的诗词;都渗入我的脑海中,和我 原来的“不能言说”的思想,一缕缕的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

泰戈尔!谢谢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谢谢你以超卓的哲理, 慰藉我心灵的寂寞。

这时我把笔深宵,追写了这篇叹感谢的文字,只不过倾吐我的心思,何尝求 你知道!

然而我们既在“梵”中合一了,我也写了,你看见了。

2、只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我常喜欢挨坐在母亲的旁边,挽住她的衣袖,央求她述说我幼年的事。

母亲凝想地,含笑地,低低地说:“不过有三个月罢了,偏已是这般多病。听见端药杯的人的脚步声,已知道惊怕啼哭。许多人围在床前,乞怜的眼光,不望着别人,只向着我,似乎已经从人群里认识了你的母亲!”这时眼泪已湿了我们两个人的眼角!……

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地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有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

这是如何可惊喜的事,从母亲口中,逐渐地发现了,完成了我自己!她从最初已知道我,认识我,喜爱我。在我不知道不承认世界上有个我的时候,她已爱了我了。我从三岁上,才慢慢地在宇宙中寻到了自己,爱了自己,认识了自己;然而我所知道的自己,不过是母亲意念中的百分之一,千万分之一。

小朋友!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地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tā)地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小朋友!我不信世界上还有人能说这句话!“不为什么”四个字,从她口里说出来,何等刚决,何等无回旋。她爱我,不是因为我是“冰心”,或是其他人世间的一切虚伪的称呼和名字!她的爱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惟一的理由,就是我是她的女儿。

3、介绍一位艺术家

这一小段文字里,并不是要介绍某一位艺术家的艺术,只碎片的要介绍他的“态度”。——就是我从古往今来许多艺术家之中,特别的佩服赞叹的。英国名优彭尼士(J·HBaines)作名优菲尔波士(SamuelPhelps)的传略说:“他作了剧人四十三年,没有谈话,没有访事的谒见,没有自述的短文,没有赠外人的相片,没有参与过外人的一切宴会。只有帷幕揭开的时候,他才极忠勇的,勇往直前为群众工作。

“一八七六年菲尔波士,他自己在考登(aldermanCotton)府尹府中,剧界欢迎会演说,‘我四十三年为公众服务,做一个演剧人;有一桩事很可使诸位感兴趣的,就是这个,是我实实在在,是我生平初次对着观众说的第一句话,因为任何一著作家,关于我私下的谈话,是向来没有记载过的。’“因为演剧家的生活本是有些神秘,如果我们私下常以本来面目,和外界交接,则登台演剧,定要减少许多感动观众的力量,我亟要改变我那广交游的脾气。”神秘的生活,又岂止演剧家?——菲尔波士所以使人崇拜的,就是他在感情生活的背后,却把持着一种冷的理性。他深沉,他镇定,他不自炫,他一面静听着无数众的赞扬,一面悄悄的为他的艺术奋斗。

他自度前途无量,他自知和外界的交接,是徒乱人意的,是要使自己的`艺术退步的,是要减少感动观众的力量的。他只在帐幕揭开的时候,以神秘庄严的面目,和无数人交接,下台以后却渺渺难寻的去度他自己荒村游钓的生活。他保持着这幻秘冷静的态度,——保持了四十三年。只有这幻秘冷静的态度,可以常常促进他的艺术,可以永远维持他艺术的动人的力量,因为他不像别的剧人,抛掷自己到观众里去,受无谓的赞扬,自隳他求进步的热诚,呈露了本来面目,使人多几番印象,习而生厌。菲尔波士岂止深沉?岂止镇定?他具有绝等的聪明,所以见识高人一等,眼光远人一些。雏形的艺术家呵!你们愿意有极深的造诣么?你们愿意有极大的贡献么?请看这位大艺术家菲尔波士的“态度”!神秘的生活,又岂止演剧家?

4、忆淑敏

不成问题的病,将一个精神躯壳两不感痛苦的我,闭置在寂然的空谷里。 没有呻吟和忧虑,使我稍顾到我自己,整天的光阴,只有消磨在隐几和看山 中了。

一百五十天的看山,直看到不成图画。一春的听鸟语,直听到不成音乐。 明月清风,都成了家常便饭。淡了世情的人,要逃出世外;而谈到了“世外 的情”的人,便当如何?

此时的我,恰如站在洞口,望着黏天的海波,胸怀与这浩荡深阔的海天 俱化,迷茫中悦然自惊。自己竟不知这久久的凝神,使心思滤到这般的空虚。 是个“人”就当有“人事”。这空虚的心怀,是仙鬼之间的景况!没有一些 “人事”来镇压住这飘弱的躯壳,这汪洋的海波,要欣然的卷上来,挟带我 到青碧万丈的渊底去。

连忙回转,我看见了一层层圆穹的洞府,一圈比一圈小的重叠到无尽。 这一圈圈的深刻之痕,回顾处有的使我喜欢,有的使我酸楚……

何其无味?单调的环境,悠闲的白日,使我的心思一天一天的沉潜内敛, 除却回忆,没有别的念头,幸而还是欢乐时多,酸楚时少。——但我忆起淑 敏时却是例外!

中学时代的情绪,如鸟试翼,如花初开,觉得友谊是无上的快乐。淑敏 和我,就是那时相识的,——虽然我们并不是最好的朋友。

头一次见她,是在音乐教室里,一个同学拉着我到她面前去,一面说: “你是瑞的朋友,她也是瑞的朋友,你们是联友啊!”那时我也腼腆,她也 忸怩,只含糊说了几句话。

此后花间草场上的散步,自然不止一次,也没有什么很深刻的回忆。只 有一回,她有一件规劝我的事,又不肯当面说。拉我出去走走,却塞了一张 纸,在我手里。我到课室里展开看,悚然惊感,从此我视她为畏友。这是她 的一端隐德,但可怜这事,现在只有抱病的我知道了!

我们并不是晨夕相随的,一切都极其模糊。最清晰的就是去年的事。自 中学别后的第五年,我们又在大学里相见。功课不同,在一处的时候自然少 了,看友情一天比一天淡的我,也竟不曾匀出工夫去找她。有一次在图书室 里,一个同学笑对我说,“我们问淑敏‘你和婉莹怎样了。’她摇头笑道‘罢, 罢,我不敢惹她大学生!’”我听后也笑了,只觉得她很稚气。——第二天 又在图书室里,她在看报,我正找一张纸找不着,我问说:“对不起,淑敏, 看见我的一张纸没有?”她抬头笑了,说:“没有。”我说:“你把报纸拿 起来,也许压在底下。”她拿起报纸来,果然发现了那张纸。我明知不是她 藏起来的,却故意说:“一定是你藏起来的,叫我好找!”——这是我们在 大学里,除了招呼匆匆以外的第一次也是最末次的谈话。

因着她说“不敢惹大学生”一句话,我恐我的神情里,含有可使她觉得 隔膜的去处。然而时间毕竟如逝水,童心一去不可回,我虽然努力欢笑,情 景已不似从前了。默默对坐了一会,我心里尽着回想五年前无猜憨稚的光阴。 图书室里不许说话,我也不想说话,心中忽忽的充满了热情消失的悲哀!

有一天从男校回到女校来,门前遇见运,我问她哪里去,她说:“到预 王府看淑敏去。”我惊道:“她病了么?——替我问她好。”我想一灾二病 是人所常有的,并没有将这事放在心里。

第二天在男校的女生休息室里,一位同学怆然的告诉我说:“淑敏死了!” 我忽然起了寒噤,走到窗前,外望天容如墨,我默然……

她的一生,在我眼里的,只是这些事了!

许多同学哭了,我却未曾流下一滴泪。我也不曾去送葬,从同仁医院归 来的路上,遇有了许多送葬回来,低头叹息的同学,我也不觉得惭愧;虽然 我忍心以挽送她的时间,去察验我自己无病的双眼。

和她只相处一年的同学,还为她作了祭文,仅仅知道她名字的同学,也 为她哀悼。然而我不曾为她写一个字!

我坦然,我没有对不起她,我准知道我们的友情有沉挚的再现之一瞥。 我知道在她刚刚离世之时,心中忙乱昏忽的我,如有什么文字,文字未必是 从我心中写出来的。那文字只是遮掩生者的耳目,并非是对死者的哀慕。

我由着她去,非等到我心中潜藏的旧谊,重新将她推现到我眼前时,我 决不想写关于她的一个字。

今天便是那时候了!淑敏是个好女儿,好学生,是我眼中心中的一个很 可爱的人。虽然我知道她并不比别人真切,我却晓得她 如不死,她的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受她很大的影响。她死了,这三方面 是倾折了一根石柱——我信我对她不能有更高的赞美了。

近来因着病,常常想到“病”的第二步。我想淑敏在“死”的屏风后, 是止水般的不起什么,而她的“死”却贻留她的友人以一瞥间一瞥间的心潮 动荡。然而——大家也是如此,这一动荡也如水之波动,是互相传递的……

这是她死后一年,我心中旧谊的第一次再现,我忠实的写下来。青山是 寂静,松林是葱绿,阳光没入云里,和她去年的死日一样的阴郁,我信这是 追悼她的最适宜最清洁的环境。病余的弱腕,不停的为情绪支使了两点钟。 去年的泪,今日才流。假如天上人间的她和我,相知之深,仍如十五六岁的 儿童时代,这篇一年后的追思文字,我信她要恳挚的,含泪的接受了!

试论冰心散文爱的主题 篇9

试论冰心散文爱的主题

[内容摘要]:强烈的家庭伦理观念和浓厚的基督教思想以及泰戈尔哲学思想的浸染使冰心的散文闪耀着爱的光辉。冰心散文创作的总主题是爱,在其作品中她用‚爱的哲学‛歌颂母爱、赞美童真、礼赞自然。[关键词]:母爱;童心童真;大自然

一、冰心的创作以‚爱的哲学‛为佳境,在她的文字里倾诉着对母爱、童心与自然的一片衷情。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冰心作品中的文学精神。‚有了爱便是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至理名言,也是她终其一生信守的信念。在冰心的理解里,爱是人类的生命,是人类的一切。在她的作品中,她以对人类进行‚爱‛的启蒙,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为己任。‚爱‛几乎是贯穿冰心一生的纽带。冰心以‚爱的哲学‛为底蕴,以‚爱‛的澄明照亮人内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的生命更高远的精神瞩望。冰心在散文中所要表达的‚心中要说的话‛,就是她整个创作的总主题:爱。冰心的‚爱的哲学‛,不但主张要爱自己的母亲,爱所有的儿童,而且主张要爱一切的大自然。冰心喜欢用‚爱的哲学‛歌颂母爱、赞美童真和礼赞自然之美。

母爱是冰心‚爱的哲学‛的核心。在《往事

(一)》第七篇中,作者借助荷叶与红莲的关系,唱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母爱之歌。文中写道:‚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相比之下,《寄小读者》更能体现出她的这种‚爱的哲学‛。例如其中的通讯十,作者对母爱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她指出:‚世界上没有两件事物是完全相同的,同在你头发上的两根发丝,也不能一般长短。……只有普天下母亲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冰心说:母亲‚对于我的爱,不因着事物毁灭而变更‛,‚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女儿,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世界便是这样的建造起来的‛(《寄小读者》通讯十)。因此,她要‚尽我在世的光阴,来讴歌这神圣无边的 1 爱‛(《寄小读者》通讯十二)。

冰心在《寄小读者·通讯十》中,用极其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1)有一次你病得重极了。地上铺着席子,我抱着你在上面膝行。正是暑月,你父亲又不在家。你断断续续说的几句话,都不是三岁的孩子所能够说的。因着你奇异的智慧,增加了我无名的恐怖。我打电报给你父亲,说我身体和灵魂上都已不能再支持。(2)当她说这些事的时候,我总是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听完了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的伏在她的膝上。这时宇宙已经没有了,只母亲和我。最后我也没有了,只有母亲,因为我本是她的一部分!(3)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亲面前,仰着脸问:‚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我的前额,温柔的、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只因你是我的女儿!‛

例(1)中,作者描画了暑月里母亲怀抱着重病的三岁的幼女,在铺着席子的地上‚膝行‛,以减轻病儿痛苦的感人画面。‚膝行‛二字极其简约凝练,浮雕式地突现出身体和灵魂上都已不能再支持的母亲那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例(2)中,只用和小朋友谈天的平实语气,就把‚脸上堆着笑,眼里满了泪‛这一面部特写十分传神地勾勒出来;‚用她的衣襟来印我的眼角,静静的伏在她的膝上‛一句中的一‚印‛一‚伏‛,由动态到静态的变化上,便把母爱深深,亲情惓惓,幼小心灵已被伟大的母爱所融化的深刻意蕴点染出来。画面中无一字描绘母亲,却处处暗示出母亲之伟大之崇高。例(3)中,通过人物对话引出一幅精致圣洁的图画,画面中幼女娇憨地仰着脸,慈母温柔地用她的面颊抵住幼女的前额,一幅多么安宁、幸福、圣洁的图画!只有在伟大的母爱的光环里,童心才熠熠生辉!冰心在《寄小读者》四版自序中说:‚这书中的对象是我挚爱恩慈的母亲。她是最初也是最后我所恋慕的一个人。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冰心在她的散文中用了世界上最真最富表现力的文字,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幅震撼心灵的‚慈母娇儿图‛。

再如她出版于1931 年的散文名篇《南归》,它是作者在丧母一年半后所作的‚失母的哀歌‛,也是冰心将母爱抒发得淋漓尽致的长篇散文。作者采用‚痛定思痛‛的写法,抒发的是完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文笔极为哀婉凄绝,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这篇散文中,前半部分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唯恐失去母爱的惶急、竭力延续母爱的焦虑,把作者服侍母病过程中的内心的煎熬和情绪的复杂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情真意切。后半部分则痛述了失去母爱的无限悲恸,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写道:‚完了,过去这一生中这一段慈爱,一段恩情,从此告了结束。从此宇宙中有补不尽的缺憾,心灵上有填不满的空虚。‛‚窗外是苦雨,2 窗内是孤灯。写至此觉得四顾彷徨,一片无告的心,没处安放!‛字字发自心坎,浸透着无法排解的伤怀、痛失母爱的悲痛及无助。

描写、歌颂童心童真在冰心散文中则是另一个重点。特别体现在《寄小读者》上,女作家冰心,实在是一个‚犹有童心‛的大孩子,她描写自己童年的往事,和小朋友们谈心,极力讴歌童心,赞美孩子们的稚气和善良。《寄小读者》这个集子就是她特地赠与少年们的礼物。人们一般认为世间最不失童心的是诗人,在《寄小读者》中冰心老人是以诗人的心情跟少年们谈风景、谈人事、谈人与人的关系。宛如兄弟姐妹间的娓娓清谈,完全没有教训的意味,却又特别富有感染的力量,使少年们的智慧与感情受到深深的感染与熏陶。《寄小读者》,作者以大朋友的身份,给小朋友写信,报告自己的见闻和生活情景,表现了纯真的童心和稚气,特别真切动人,在《通讯六》中,作者与小读者讲心里话,表现出的完全一片童心,她说:‚小朋友,我有一个建议:‚儿童世界‚栏,是为儿童开辟的,原当是儿童写给儿童看的。……大人的思想,竟是极高深奥妙的,不是我们所以能测度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是非,往往和我们的颠倒。往往我们所以为刺心刻骨的,他们却雍容谈笑的不理;我们所以为是渺小无关的,他们却以为是惊天动地的事功。……总而言之,他们的事,我们不敢管,也不会管;我们的事,他们竟是不屑管。所以我们大可畅胆的谈谈笑笑,不必怕他们笑话。———我的话完了,请小朋友们拍手赞成!‛这完全是小孩子群中的一个,用大姐姐的口气,和小朋友谈心,讲悄悄话,他们是心心相印的。

在冰心眼里,孩童是集善良、纯洁、可爱于一身的安琪儿。她的散文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童真。‚病中不必装大人,自然不妨重做小孩子!‛(《山中杂记》)。‚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小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笑》)在她笔下,每个小孩都是天使的化身,都有着不一样的可爱、调皮之处;读她的散文总是能让我们感觉到一个个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的孩童形象跃然纸上。只有用童稚的眼睛打量这个世界,才能有如此形象生动又毫无世俗瑕疵的描述,这类饱含童真的文字是作者本人由内而外的孩子气使然,比如在《山中杂记》中,她饶有兴趣地描写了小鸟破壳而出的过程,藕荷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充溢着斑斓的童真和童趣,透盈在她文章的字里行间。它们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

讴歌大自然之美在冰心散文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冰心从小生活在山陬海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冰心度过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受故乡山水的熏陶如同家庭教养一样直接而深刻,因此,冰心喜欢大自然,一到了野外,就如同回到了故乡。大海、繁星、云霞成了冰心笔下的知音,即使在美国读书期间,慰冰湖畔也留下 3 了冰心与大自然的喃喃对话。怀着对自然的热爱,带着虔敬的心情静对山水,冰心领悟了自然生命与自我性灵的默契与交融,她的笔展示出浩瀚无边的大海的景色,气势雄浑、波澜壮阔;她的笔写出山间、湖畔、园里、家中的各种各样的花,争妍斗艳,异彩流芳;她的笔画出各个式样的明月,还有月光下的各式美景和人的活动:或月夜泛舟,或赏月清谈,或游园观景,或望月遐思。苏州一带江南水乡的景色更是使她‚悠然如醉‛,她写道:‚江水伸入田陇,远远几架水车,一簇一簇的茅亭农舍,树围水绕,自成一村。水漾轻波,树枝低桠,当几个农妇挑着担儿,荷着锄儿,从那边走过之时,真不知是诗是画!‛‚有时远见大江,江帆点点,在晓日之下,清极秀极。我素喜北方风物,至此也不得不倾倒于江南之雅澹温柔‛(《通讯四》)。这里展现的是一幅清新俊美而又富有江南风韵的天然山水,是一幅独具中国地方特色的水墨画,而这对自然风景的出色描写,常常成为冰心散文闪耀着异彩的部分。

冰心犹爱大海,她简直可以堪称一位‚海化‛的艺术家。她曾说:‚每次拿起笔来,忆起来的头一件事就是海。‛在她笔下展现出的一幅倏忽万变的大海图,以拟人化辞格描绘的大海为最令人神往。冰心的《往事

(一)十四》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海上不同时节的变幻比作海的女神喜怒哀乐,时而活泼放达,无拘无束;时而多愁善感,喜怒无常。把大海写得有神有韵,整个画面绚丽多姿、光彩照人,字字句句蕴藉着对大海的无限深情。在描写景物时,作者从客观事物的形、声、色、味、质等方面加以具体摹绘,如‚湿烟蒙蒙‛、‚艳艳的湖波‛、‚滴答滴答的手表‛等等,绘声绘色,读来犹如身临其境。

二、强烈的家庭伦理观念和浓厚的基督教思想以及泰戈尔哲学思想的浸染使冰心的散文闪耀着爱的光辉。

冰心的创作以‚爱的哲学‛为佳境,在她的文字里倾诉着对童心、母爱与自然的一片衷情。冰心的‚爱‛的源泉来自于她的和谐的家庭和美好的童年记忆,实践证明,作家的少年记忆、文化记忆、民族记忆乃至历史记忆是支撑作家全部创作的精神源泉。尤其是童年记忆特别重要,它往往会不可思议地贯穿着一个作家的一生。由于冰心的家庭出生和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造就了冰心高贵的精神、高雅的气质以及卓越的文学成就。

冰心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在20 世纪中国社会政治势力、思想观念激烈碰撞,刀光剑影、风起云涌的特殊时代环境中,不管社会是怎样的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一直担任海军军官的父亲和慈祥仁爱、知书达理的母亲为她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父母的厚爱、优裕的生活条件、海边的生活体验让冰心始终有一片净朗的天空,一个温馨的生存环境。她的心始终没有为生活的阴影所侵蚀,而一直保持着宁静的心态。她说:‚我觉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开朗的,首先是健康的。4 该得的爱,我都得到了,该爱的人,我也都爱了。我的母亲、父亲、祖父、舅舅、老师以及我周围的人都帮助我的思想、感情往正常、健康里成长。二十岁以后的我,不能说是没有经过风吹雨打,但是我比较是没有受过感情上摧残的人,我就能够经受身外的一切,有了健康的感情,使我相信人类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在螺旋形上升的路上,是峰回路转的,但我们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来克制外来的侵袭。‛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冰心,‚爱‛从小就渗透在她的心田 里,成为她思想和行动的一种善良的出发点。长大成人后,形成了她独特的‚爱的哲学‛,成为她创作的旨趣。因此,和谐的家庭和幸福的童年奠定了冰心个人真实性以及美学感性的根基。

冰心的创作还明显地受到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1935 年,阿英在《谢冰心小品?序》中认为:‚无疑的,在她的作品中,也还有基督教思想的血液存在,这些血液,是流贯在她的爱的哲学之中。‛在她的成长经历里面,她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而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对她本人的‚爱的哲学‛的产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人思想的成长和后天性格的发展,肯定和她所处的现实及周遭的环境有着紧密联系。冰心的少年与青年时代就生长在浓郁的基督教氛围中。无论是她的出生地福州,还是她的第二故乡北京,这种浓厚的基督教氛围对冰心的人格形成及其创作起着至关重要和不可磨灭的影响。冰心出生时,父亲请教会医院里的女医生来接生,她的二伯父在一所教会学校(福州英华书院)教书,书院里的男女教师都是传教士,曾来家中做客,给冰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家迁到北京后,冰心的舅舅和北京基督教青年会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冰心的大弟弟和舅舅的儿子因此就进了青年会夜校学习英文。1914年秋,冰心考入了在北京的美国卫理公会办的贝满女中读书。在具有浓郁基督教文化的环境中,她受到了基督教十分深刻的影响,1932 年,冰心在回忆自己的创作道路时说:‚中学四年之中,没有什么显著的看什么课外的新小说。……我所得的只是英文知识,同时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的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冰心的青年时期就是生活在上帝创造的神秘理想国里,并作为上帝的使者执着地把博爱播向可及的人世间。冰心从耶稣基督的‚爱‛与为人类受难上读到了‚崇高‛,这一意旨唤起了人的内在人性力量,使人对‚崇高‛的确证、皈依成为事实,并开始指导人的实践。冰心的‚爱的哲学‛因此具有了崇高人性的因素。这也是基督教能对冰心产生致命的终身影响的最重要的原因,使她能够面对上帝进行心灵的交流,诚心所愿地保持理性的自律并作道德伦理的超越,最终形成自己

对基督与基督教的理解以及自己思想、人格的形象的塑造与爱的哲学的构建。

泰戈尔的哲学思想对她的影响也很大。泰戈尔是一个‚爱‛的宗教的崇奉者,他宣传爱的福音,认为能够真正增强文明的力量,使文明真正进步的是协作和爱。5 他爱神、爱人、爱大自然,爱的思想成为他诗歌中泛神论的宗教情结的精神支柱。无论是梦幻多于现实的早期诗歌,还是晚期直面现实的厚重力作,爱的思想始终是他诗歌统一的宗教基调。泰戈尔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冰心,泰戈尔的泛神论,引领她走向温柔的爱的吟颂,她写下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

总之,冰心以‚爱的哲学‛领悟人生,探求生命的奥秘和意义,营造了一方和爱温柔的精神乐园,给人以爱的抚慰与希冀。其散文创作总根于爱,爱的主旨一脉相承,贯穿始终。

儿童之爱

冰心对童心的歌唱也有多层面的内涵。她既把儿童世界作为拯救成人世界的力量,也理解关爱儿童世界,同时她还表达了对自我童心的眷恋。

《寄小读者》、《山中杂记》是优美的抒情散文。尽情歌唱母爱、欣赏自然美、体恤儿童的天真童心是这两组散文的主题。“我是你们天真队里的一个落伍者——然而有一件事,是我常常自傲的:就是我此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为着要保守这一点天真直到我转入另一世界为止,我恳切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们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

冰心不是居高临下地以师长面目去教训儿童,而是以平等的态度、用自己热情诚恳的心去与儿童交朋友。她把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童真、自然美叙说出来与小朋友共享,也推心置腹地向小朋友忏悔自己的过失。在《寄小读者·通讯二》中,她告诉小朋友由于自己无意的过失,曾使得一只初次出来觅食的小鼠被小狗吞食。这个小生命的消逝“使我的灵魂受了隐痛,直到现在,不容我不在纯洁的小朋友面前忏悔。”在与儿童的交往中她并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者。她既向小朋友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粮,也在对小朋友的叙说中净化、升华自己的灵魂。因为,儿童真诚、炽热的心比成年人的漠然、麻木更让冰心感到亲切。小读者正是在这种难得的信任中,倾听冰心大姐姐的倾诉,在对冰心心情的理解中激发自己的爱心、美感。这种爱的教育、美的启迪由于点点滴滴都化作作者的真性情、化作作者心头的悄悄话而传递到小朋友的心灵中,所以与各种教训文字有天壤之别。

注重爱的教育、美的启迪,而不是把重心放在智的开发上,冰心显然继承了中国文化注重修身养性的传统。激发儿童的博爱之心、培养儿童的美感,显然又是以现代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广泛吸收西方近现代教育理论的直接结果,是对封建伦理教育的间接否定。

《离家的一年》中,冰心写一个十三岁少年初次离家上中学的心理适应过程,有许多细致的感受,表现人物“他”天真中偏于内向、腼腆,且又好强的性格。《寂寞》则写短短的几天中两个小朋友——小小和妹妹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光景和分别所产生的寂寞感,对儿童心理的表现十分逼真。“梦见带着妹妹,走进很深的树林里,林中有一个大湖。湖边迎面走来一个白衣的女子,似乎是雪花公主。她手里提着一个大笼子,里面有许多麻雀,正要上前,眼前一亮,便不见了。”

冰心对儿童内心世界的悉心体察,并不含多少教育儿童的功利目的。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儿童心灵的尊重。而未把成人世界中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们。这显然受到当时周作人等关于儿童文学无功利性理论的影响。这与冰心同时期为探索社会问题而创作的“问题小说”形成鲜明对比。超越解决一时社会问题的急功近利思想,也超越了“问题小说”人物形象概念化的缺憾,在儿童小说创作中自由地舒展她们善于体察人心的艺术才能,达到了从人性和审美的角度关怀人生的文学创作要求。

自然之爱

冰心对自然美有着极为敏锐的感受力。无论是辽阔的大海高山,还是细小的蒲公英、石竹花,都是冰心喜爱的自然景物。她从清新优雅的审美趣味出发,以温柔、矜持而又不失活泼的青春女性情怀观照大自然,忽略自然景观中壮阔、狂暴的一面,而着重发掘其勃勃生机中透出的和谐感、静穆感。

海常常出现在冰心的笔下,但她从未详细描画过大海波涛汹涌的狂暴面目,对海的正面描写以和谐、平静、绚丽见长。“我自少住在海滨,却没有看见过海平如镜。这次出了吴淞口,一天的航程,一望无际尽是粼粼的微波。凉风习习,舟如在冰上行。到过了高丽界,海水竟似湖光。蓝极绿极,凝成一片,斜阳的金光,长蛇般自天边直接到栏旁人立处。上自穹苍,下至船前的水,自浅红至于深翠,幻成几十色,一层层,一片片的漾开了来。”(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七》)以超功利的态度对大自然进行审美观照,是主体生命进入自由境界时的一种状态,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以冰心为代表的现代女性心灵解放的高度。

冰心不仅以灵敏的感性体悟大自然的美,而且还常常把自然拟人化为与自己精神相通的朋友,与之共同分享对童年的留恋、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这些丰富的人生况味。“儿时的朋友:海波呵,山影呵,灿烂的晚霞呵,悲壮的喇叭呵,我们如今是疏远了么?”(《繁星·四七》)这种与自然山水风物进行深层精神交流的审美观照,有李白“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亲密,而没有李白知己寥落的落寞感。冰心投身大自然包含着关怀现实人生的温暖情愫。“造物者──倘若在永久的生命里,只容许有一次极乐的应许。我要至诚地求着:‘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一五》)对自然喜爱,在冰心创作中再次构建了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温暖着读者的心。

参 考 文 献

上一篇:中班棉签画一串红下一篇:太容易感动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