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2024-06-30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共8篇)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篇1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规范,保证新建装置投产符合国家规定,创造较好的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此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3编制依据

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3号令、《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局2011第36号,制定本制度。

4职责

由安全管理部门联系各相关部门具体实施。

5具体内容

5.1、“三同时”内容

5.1.1 一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采取技术措施增加生产能力的挖潜、革新、改造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即: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

5.1.2 在编制计划任务书时,必须同时提出劳动保护要求,其内容包括劳动保护设施、安全消防设施、收尘设施和“三废”处理等措施等。

5.1.3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5.1.4本规定所称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和其他技术措施的总称。

5.1.5 公司新上项目,都必须执行“三同时”规定。

5.2根据国家规定,下列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公司应当分别对其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论证和安全预评价:

5.2.1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

5.2.2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危险化学品,下同)的建设项目;

5.2.3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的建设项目;

5.2.4化工、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军工、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的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5.2.5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建设项目

5.3生产经营单位对本规定15.5.2规定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时,应当编制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5.3.1建设项目内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5.3.2建设项目与周边设施(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居民生活在安全方面的相互影响;

5.3.3当地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影响;

5.3.4其他需要论证的内容。

5.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其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并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5.5本规定15.5.2以外的其他建设项目,公司应当对其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并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5.6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进行设计,编制安全专篇

5.7安全设施设计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并尽可能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可靠的设备、设施

5.8建设项目安全专篇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5.8.1设计依据;

5.8.2建设项目概述;

5.8.3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及周边环境安全分析;

5.8.4建筑及场地布置;

5.8.5重大危险源分析及检测监控;

5.8.6安全设施设计采取的防范措施;

5.8.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5.8.8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情况;

5.8.9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分析;

5.8.10安全设施专项投资概算;

5.8.11安全预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及建议采纳情况;

5.8.12预期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5.8.13可能出现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5.9本规定15.2.1、15.2.2、15.2.3规定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5.9.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5.9.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5.9.3设计单位的设计资质证明文件;

5.9.4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5.9.5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5.9.6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5.10本规定15.5.2.4规定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5.10.1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文件;

5.10.2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及安全专篇;

5.10.3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文件资料。

5.1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5.1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5.13本规定15.5.2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后,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要试运行的,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5.1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

准的规定

5.15本规定15.2.1、15.2.2、15.2.3项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5.15.1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

5.15.2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复印件);

5.15.3施工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5.15.4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其存在问题的整改确认材料;

5.15.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5.15.6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及资格情况;

5.15.7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5.15.8安全设施需要试运行(生产、使用)的,还应当提供自查报告

5.16本规定15.2.4项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5.16.1安全设施设计备案意见书(复印件);

5.16.2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5.16.3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及其存在问题的整改确认材料;

5.16.4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或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5.16.5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及资格情况。

5.16.6安全设施需要试运行(生产、使用)的,还应当提供自查报告。

5.17本规定15.5.2规定之外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实施,形成书面报告,并按规定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5.18、职责划分

5.18.1 项目负责部门要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全面负责,对实施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5.18.2设计方面出现的问题由项目设计部门负责。

5.18.3 施工部门要在项目负责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施工,要严格保证施工质量。项目负责部门有权随时检查施工质量。

5.18.4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要协同各有关部门参加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凡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项目负责单位和所在单位有权制止其施工和投产。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篇2

1“三同时”原则定义

“三同时”原则, 是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简要总结。该办法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定, 于2010年11月公布, 并于2011年2月起实行。“三同时”原则, 具体而言, 是指项目建设中, 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以实现项目全程安全保障的目的。

2 油田项目建设“三同时”的干扰因素

“三同时”原则作为一部专门用于建设工程的指导方法, 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由于现实条件限制, 会遇到许多执行中的困难, 就油田建设的特定情况而言, 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物质条件上的欠缺;二是意识准备上的欠缺;三是相关制度的不完备。

(1) 物质条件不足众所周知, 油田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由来已久, 目前较为知名的大型油田, 很多都是建国初期便已投入开发, 这就为之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由于当时条件艰苦, 许多机器和设备都存在型号落后、使用年限长、接近淘汰, 安全系数不达标等情况, 再加上当时对于安全建设的认识不足, 甚至有意的放弃, 使得许多应有的配套安全措施和设备都没有得到建设, 留到现在, 成为很大的隐患。

(2) 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物质环境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假以时日逐步推进, 但更关键的是, 要在工作人员心中牢固树立“三同时”原则的工作意识, 这样才能避免今后发生更多的问题。然而现状是, 许多油田员工自身对于安全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 认为安全设施可有可无, 灾难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对于安全设施的建设不热心, 缺乏责任感, 能省则省, 偷工减料, 只是为了应付安全检查和验收做做表面功夫。这一点, 在一些老员工和流动性较大的岗位中特别突出, 需要引起关注。

(3) 相关制度不完备“三同时”原则是一个暂行办法, 也就是一个指导性的意见, 要想真真正正把他落到实处, 还需要对其进行解读,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扩展为细化的具有操作性的具体规范。但现实情况是, 一方面由于暂行办法推行时间不长, 对于其的解读和研究不够充分;另一方面在没有强制保障的前提下, 对暂行办法的贯彻引不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的细化制度制定工作进展缓慢。这些因素叠加起来, 最终造成制度不完备的结果。

3 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1) 做好项目建设的前期调查前期的充分调查是一个项目后续顺利建设的必备条件, 结合“三同时”的安全原则来看, 就是要事先充分了解项目建设环境的硬件设施, 摸清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做到一切心中有数, 从而为接下来的项目施工及其配套安全设施的建设提供指导和方向, 做到有的放矢, 不留漏洞。

(2) 依据原则制定计划并执行确定了目标和问题所在,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如何达成和解决它们。这一阶段, 要求参与人员以“三同时”原则为指导思想, 在实际计划中切实保证安全设施和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计划, 同时施工, 同时完成。要求计划明确具有可执行性, 达到相关国家标准。为达到这一点, 可在主体项目建设组别之外, 另设立独立的专门安全监督小组, 对于安全设施的建设定期进行巡查和验收, 并对于发现的问题随时要求改正。监督小组应对高级管理者独立负责, 并确保不会与项目建设成员产生利益连带关系。

(3) 总结经验, 完善制度事前的工作, 无论如何全面, 总还是有疏漏的, 许多问题只有在实际建设中才会暴露出来, 许多偶然因素更是不可控制, 这些都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积累经验。同时, 每一次建设都有所不同, 也就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风险控制点, 只有对每一次出现的新问题予以记录, 并在事后进行反思, 提出解决, 才能一步步推进安全建设工作的完善。此外, 通过这些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还可以促进相关规范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从而为后来的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4) 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工作是物质的客体, 人才是活动的主体, 一切活动如果没有人, 都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安全建设也是如此。所以,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 应当有意识的反复开展“三同时”原则培训和讨论活动, 使得参与人员能够将其时时刻刻牢记心中。通过这一反复强化 (必要时可建立相应考核制度) , 将安全原则化为习惯, 从而在工作中自发的按其执行, 这既能节约大量后期审查的人力物力, 同时也是从根本上保障安全建设的最重要因素。

4 结语

油田建设, 作为一个具有特殊背景的高危行业, 需要特别注意生产的安全管理, 在具体执行这一主题时, 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特点是要在建设当中实行“三同时”的原则, 使安全工作贯穿于整个生产项目管理工作的始终。

摘要:安全是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完成的第一要务, 而油田生产项目建设, 又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格外的安全管理。本文中, 作者通过对油田生产建设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 结合自身经验, 对于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原则在油田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做了探讨, 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意见。

关键词:油田,安全管理,三同时

参考文献

[1]刘成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管理职责[J].石油工程建设, 2007, 03:65-68+9.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篇3

2.1生产单位在新、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职业健康与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

2.2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部门的项目“三同时”管理。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l-2004]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4 术语和定义

4.1 “三同时”:指生产单位在新、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职业健康与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5 职责

5.1企划部(生产部?),负责“三同时”工作的综合组织和协调。参与投资项目“三同时”的内部评估、审核和验收。

5.2安监处依照政府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规定程序办理职业健康卫生、劳动安全和环境保护“三同时”手续;建立和保存“三同时”项

目档案。

5.3技术部负责组织对工艺调整、设备定型、材料更换等技术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劳动安全、职业卫生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治理技术措施方案,列入项目整体实施计划。负责参与投资项目的“三同时”评估、审核和验收。

5.4机电部负责在设备大修、设备改造和新设备投入使用等技术项目的实施方案中,对劳动安全、职业卫生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治理技术措施方案,列入项目整体实施计划。负责参与投资项目的“三同时”评估、审核和验收。

5.5财务部应确保项目“三同时”的资金投入;对未进行“三同时”的投资项目不予立项、审核和结算付款;负责参与投资项目的“三同时”评估、审核和验收。

5.6设计单位根据项目主体设计方案和“三同时”评估意见,提出安全、卫生、环保、消防等方面的设计方案。负责参与投资项目的“三同时”评估、审核和验收。

5.7施工单位应按照投资项目“三同时”设计方案,确保“三同时”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和申请验收;确保“三同时”项目的施工质量,负责参与“三同时”项目评估、审核和验收,并根据验收结论组织改进,达到设计标准。6 管理内容和要求 6.1“三同时”评审

6.1.1 建设项目设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职业健康危害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准备并提供下列资料,报企划部。

6.1.1.1建设项目名称、工艺流程图、工程选址位置平面图,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程度、职业健康危害以及安全问题的说明书。6.1.1.2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任务书或建议书。6.1.1.3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可行性技术论证报告。

6.1.2 企划部对建设项目的报审资料审核后,组织召开“三同时”评审会,建设项目设计部门、企划部、生产部、技术部等部门同时参加。

6.1.3 在评审会上由建设项目设计部门向参加评审的各主管部门介绍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职业健康危害和安全问题及采取的具体措施。

6.1.4 企划部分别就安全、环保、设备等方面作出评审意见。只有全部通过方可进入项目建设。6.2 新产品开发、试制

6.2.1 需要进行试验的项目,由制定试验方案的单位在试验大纲中同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安全防范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必须在评审会上,向参加试验的单位贯彻落实。

6.2.2 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试制前,必须要充分了解产品、所用原料的理化性质,采取妥善有效的防范措施,制订应急处理方法,并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和急救用品。

6.2.3 项目移交设计生产时,必须同时提供安全生产、劳动保

护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做到同时设计。

6.2.4 新项目、产品工艺付诸中试、大生产实施前,工艺、图纸、方案等经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论证,由试制、设计、选型负责人详细介绍工艺情况、设计依据、选型理由,论证修改后,经公司领导批准,方可实施。

6.2.5 工程项目调试前,应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检查,并明确调试总负责人,由总负责人统一安排,确保设备调试安全。

6.2.6 工程项目试生产前,由项目负责人召集安全、设备、环保、生产、技术部门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产。6.2.7 为减少试产时走不必要的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试产前必须初步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员工培训,必要时进行模拟操作。使全体进入试产人员了解如何操作、如何防范、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6.2.8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试制的全过程负责。项目试制总结中必须要有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内容。

6.2.9 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设施和技术,或在国内配套相应的设施和技术。

6.3“三同时”的验收

6.3.1 施工组织部门在竣工后,负责通知安监处、机电部、生产部、技术部等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对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

6.3.2 验收内容

6.3.2.1项目的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3.2.2建设项目与之配套的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环保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

6.3.2.3建设项目和运行状况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6.3.2.4未经“三同时”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7 检查与考核

7.1 本项管理工作由„„.进行检查与考核 7.2 本项管理标准考核的依据是„„„„„ 8 报告与记录

工艺流程图、工程选址位置平面图,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程度、职业健康危害以及安全问题的说明书 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任务书或建议书。预防措施及可行性技术论证报告。9 附则

9.1 本标准由*********负责起草

13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篇4

AQ-ZD-013 目的:

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36号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51号令)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的要求,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应依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严格履行立项、审批和和审查,执行安全及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项目安全和职业卫生专篇、安全和职业卫生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等审查、批复和备案等程序;进行预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一并进行。确保公司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安全和消防安全。职责:

2.1综合管理部负责制(修)定本制度,总经理负责审批、批准。2.2总经理要督促公司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要确保 安全设施费用、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和消防设施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2.3综合管理部等有关部门在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审查、施工、竣工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该制度。凡不符合国家安全、职业卫生、消防、环保标准规定的,项目负责部门和所在部门有权制止其施工和投产。

2.4施工部门要在项目负责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施工,要严格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安全设施、职业卫生设施、消防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2.5综合管理部负责安全设施、职业卫生设施、消防设施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应当依照本制度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 “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管理。定义: 5 流程图: 程序:

6.1“三同时”的内容要求

6.1.1一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采取技术措施增加生产能力的挖潜、革新、改造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即: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1.2在编制计划任务书时,必须同时提出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要求,其内容包括劳动保护设施、安全消防设施、防尘防毒设施和“三废”处理等措施。

6.1.3公司新上项目,都必须执行“三同时”规定。

6.1.4项目建设前,要写好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6.1.5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必须交安监部门审查,符合条件后,方可开工建设。

6.2“三同时”的依据

“三同时”规定是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环保部等部门关于新、扩、改项目以及技措项目要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具体文件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36号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51号令)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

具体要求:建设项目有立项、审批和审查等批复手续;按照规定进行安全和职业卫生预评价;建设项目具有安全和职业卫生设计专篇;有安全验收评价和职业卫生控制效果评价;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

6.3“三同时”的执行

6.3.1 根据公司规定,由综合管理部编写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任务书。

6.3.2 项目计划书要详细说明生产工艺流程,每个环节在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和环保方面可能产生的危害,采取的措施以及达到的效果等。

6.3.3 由生产副总组织有关领导以及其他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对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进行审查。

6.3.4 初步设计会审后,由建设单位填报《“三同时”审批表》,提供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审核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查核定,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设计。

6.3.5 《“三同时”审批表》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任意更改,若确实需要更改,必须严格按照《变更管理制度》进行,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更改方案,报原审批部门同意。

6.3.6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综合管理部和有关部门要经常进行检查监督。6.3.7 项目竣工后,要由当地安全监督部门、消防部门、环保及其他相关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再投产使用。相关文件: 7.1《变更管理制度》 8 记录表单: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篇5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控制、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从源头上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主要由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内容要求。

(一)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企业按照规定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写预评价报告,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审核。

(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企业按照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

(四)建设项目在试运行期间或竣工验收前,企业按照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应按规定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职业病危害较重或严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江门市江海区***有限公司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公司加强建设项目的环保监督管理,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简称环保“三同时”)的原则,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建设项目的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是指公司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一切新建、扩建、改建等项目。

第四条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

(三)《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竣工环保验收管理规程(试行)》环发[2009]150号。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0‟38号印发。

(五)《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电力建设项目工程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大唐集团制„2012‟62号。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五条 公司工程管理部是公司改、扩、新建工程项目中环境保护项目的管理部门,负责环保“三同时”整个阶段的协调,参加设计审查,检查施工过程环保措施落实,配合办理项目各阶段的环保审批手续和组织环保设施的专项验收。

第六条 规划发展部负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以前各阶段的设计管理。

第七条 设计单位负责建设项目立项后的设计管理;要求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八条 监理单位受公司的委托进行工程监理时,必须同时按国家规定的监理程序和要求,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理(包括设计、施工、试运行、竣工等),并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监理资格证书,监理人员必须具有国家颁发的监理资格证和上岗证,并熟悉电力环境保护专业。

第九条 施工承包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单独编制环境保护措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复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项目竣工后,应及时修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影响的生态环境,负责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

第三章 设计阶段的管理

第十条 建设项目鼓励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并达到国家、行业规定的相应标准。

第十一条 可行性研究阶段,公司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要求,委托熟悉电力工程有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开展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第十二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中,应有环境保护篇(章)。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等级和设计必须遵循的标准。

(三)各污染源控制方案。

(四)环境保护分类投资和环境保护全部投资估算及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五)环境影响分析及环境评价工作情况与衔接等。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在主体工程设计阶段委托具有环境保护设施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其中污染较严重的建设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设计方案须附专家评审意见。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应包含下列主要内容:

(一)设计依据。

(二)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三)工程设施、工艺流程和预期效果。

(四)设计文件、废气排放点位图和雨水、废水排放管网布置图。

(五)操作管理人员设置。

(六)投资概算及运行成本。

公司和施工单位不得随意变更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文件,确需变更的,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的要求。

第十四条 设计单位要根据初步设计环境保护篇章内容、审查和批复意见,认真开展有关环保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满足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设施同时施工条件。

第十五条 环保工程的施工图设计与初步设计规定的内容有较大的变更时,设计单位要征得批准初步设计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环保部门的同意。

第四章 施工阶段的管理

第十六条 未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初步设计、开工报告等审批手续,不得擅自施工。在安排主体工程的施工计划时,必须同步安排环保设施的施工计划,并在施工中同步进行。

第十七条 公司执行电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规定。各参建单位必须重视环境保护“三同时”工作,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职工自觉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对施工场地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十八条 施工承包单位的施工技术部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或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气体、污水、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单独编制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九条 各参建单位工程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应采取

绿化措施,改善生态环境。现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废料、垃圾筒和水冲式厕所,并有专人清扫,保持现场施工环境的卫生。

第二十条 各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集中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及竣工后,应修整和恢复在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并采取绿化措施。

第二十一条 公司工程管理部对违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措施,以致造成环境破坏或污染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处理,追究事故责任。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五章 验收运行

第二十二条 公司在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竣工后,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运行。需要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第二十三条 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前,公司应书面向地方环保局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竣工检查及试运行,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环评报告书(表)及批准文件。

(二)环境保护设施设计说明书和有关图纸。

(三)环境保护设施已竣工可投入试运行的相关证明材料和技术总结。

(四)日常监督管理自查总结。

(五)安全措施及风险防范对策。

第二十四条 地方环保局根据公司提交的申请材料,结合定期跟踪检查情况,对环境保护设施进行试运行前现场检查,对试运行检查合格的项目,发给“试运行通知书”,并确定试运行期限。在环境保护设施试运行期间,公司应做好环境保护设施试运行情况记录。

第二十五条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原则,对主要因排放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建设项目,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对主要因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应提交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

第二十六条

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表),由公司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编制。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由公司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或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编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不得同时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第二十七条 公司接受、配合环境监测单位按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实行监测工作。

第二十八条 在验收监测采样时,公司应保证试生产工况必须稳定,生产负荷达75%以上(国家排放标准对生产负荷有规定的按标准执行),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

第二十九条 建设项目竣工后,公司应向地方环保局申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进行试生产的建设项目,应自开始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向地方环保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对试生产3个月确不具备环保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应在试生产的3个月内,向地方环保局书面提出延期验收申请,并说明延期验收的理由及拟进行验收的时间。经批准后公司方可继续进行试生产。试生产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三十条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范围包括:

(一)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包括为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所建成或配套的工程、设备、装置和监测手段,各项生态保护设施。

(二)环评报告书(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第三十一条 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规定,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实行分类管理。公司申请Ⅰ类、Ⅱ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报告,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

(二)对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并附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表或调查表。

(三)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登记卡。

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编制完成后,由公司向地方环保局提交验收申请。对于验收申请材料完整的建设项目,地方环保局予以受理,并出具受理回执;对于验收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建设项目,不予受理,并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充的材料。

验收申请材料包括:

(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申请报告,纸件2份。

(二)验收监测或调查报告,纸件2份,电子件1份。

(三)由验收监测或调查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公示材料,纸件1份,电子件1份。

(四)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开展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提交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纸件1份。

第三十二条 地方环保局收到验收申请材料后,5日内组织现场检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二)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评报告书(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调试运行检测合格,其污染防治能力适应主体工程需要。

(三)污染物排放符合环评报告书(表)提出的标准及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四)环境保护设施能确保正常运转,具备正常运行的条件。

(五)经培训并具有操作资格的环境保护设施操作人员到位,已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六)有完备的调试运行记录。

(七)符合环保审批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其它要求。

第三十三条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验收不合格的,由地方环保部门责令整改,对可能造成严重污染危害的,责令停产整改。经整改完

善后,重新申请验收。

第三十四条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使用的建设项目,按照本制度规定,分期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第三十五条 建设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实行公告制度。

第三十六条 在建设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符合已经审批的环评报告的情况,应及时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环保局备案。

第三十七条 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规定,依据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篇7

理制度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公司将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提交安监部门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设计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应有职业卫生专篇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

四、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应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在初步设计中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向安监部门提交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卫生审查,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五、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安监部门审批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审查批复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质量可靠。

六、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在12个月内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按规定向卫生安监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对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公司必须整改直至符合规定,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七、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公司应委托取得省级以上安监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八、职业健康安全部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和安监部门的要求在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竣工验收中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九、组织相关部门参加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评审,并建立相应的“三同时”审批档案。

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防护设施审查、控制效果评价、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书、批复文件或函等原件由公司安环部移交给设计单位和项目实施部门,并做好相关交接手续。

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篇8

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江苏省行政区域内可能产生或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本省煤矿建设项目以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的建设项目除外,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可能产生或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是指可能产生或者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

本办法所称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臵、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第三条 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前期必须自行判定或者聘请专家判定该建设项目是否可能产生或者存在职业病危害。

可能产生或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第四条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根据风险程度分为职业病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较重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个等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的综合判定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和省安监局有关调整或者补充规定执行。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安监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行审批制度,并根据风险程度依法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行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具备条件的,可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合并进行。

第六条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行分级负责制。

江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安监局)负责下列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 “三同时”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委托或者授权的建设项目;

(二)江苏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且总投资额在5亿元人民币以上(含5亿)的建设项目。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省安监局负责的以外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职责权限由设区的市安监部门根据本地实际进行划分,并将职责权限划分情况报省安监局备案。

不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和职责分工,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负责。

上一级安监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将其负责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委托或者授权给下一级安监部门实施,受委托或者授权的部门不得再另行委托或者授权。

建设单位应当依照上述职责分工,向负责审批的安监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的申请。

第七条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按照下列规定分类进行:

(一)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自行评审后实行备案;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实行自行评审;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自行竣工验收后实行备案。

(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自行评审后实行备案;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实行自行评审;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自行评审、预验收和专家竣工现场验收后,实行合法性审查。

(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自行评审、专家技术性审查后,实行合法性审核;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经自行评审、专家技术性审查后,实行合法性审查;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自行评审、预验收和专家竣工现场验收后,实行合法性审查。

第八条 按照“企业负责、政府监管”的原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和审批工作遵循下列规则:

(一)可能产生或者存在职业病危害并依法需要进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建设单位应当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实行自行组织评审和验收制度,然后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主动向安监部门提出相应申请、提交相关申请材料、作出相应的法律责任承诺。

(二)属于备案事项的,安监部门只实行形式审查。

(三)属于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事项的,安监部门实行组织专家技术性审查和竣工现场验收制度,专家技术性审查通过后由安监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核、审查。

(四)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技术性审查以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现场验收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给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条件的事业单位、协会、学会、专业机构等单位(以下统称第三方机构)组织实施,但必须符合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规定。受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组织工作负责。

(五)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自行组织评审和验收时应当按照《江苏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评审工作规则》(以下简称《自行组织评审工作规则》)的相关要求进行,专家评审和验收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安监部门或者受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组织技术性审查和竣工现场验收时实行专家组组长负责制,并按照《江苏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技术性审查工作规则》(以下简称《技术性审查工作规则》)的相关要求进行,技术性审查和竣工现场验收专家费用由安监部门承担。

第九条 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并结合建设项目主要生产工艺、拟采用的原辅材料、产品以及拟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判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判定结果负责。

安监部门在有关工作过程中发现或者参与该建设项目的其他人员对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判定提出疑义的,负责审批的安监部门应当组织专家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重新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程度作出判定。

第十条 根据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工作需要,各级安监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自行组织评审和验收以及安监部门或者受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在组织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技术性审查和竣工现场验收时,应当按照规定从专家库中选取、聘请专家参与有关工作。

专家库专家应当熟悉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实践经验,具有职业卫生、卫生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通风工程、工程防护等相关专业技术背景,具有相关行业工作经历和良好职业道德,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所参与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评审、技术性审查和验收提出意见,并对该意见负责。

专家参与评审、技术性审查和验收实行回避制度。建设单位、评价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参加建设单位有关工作的专家,不得参与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评审、3 技术性审查和验收等相关工作。同一个建设项目,参与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评审和验收工作的专家,不得再次参与安监部门或者受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组织的技术性审查和竣工现场验收工作。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和实施异地专家参与技术性审查制度。

第十一条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施工、工程监理应当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受建设单位委托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应当本着对建设单位、建设项目负责的原则,依照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开展工作,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条 涉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181)对建设项目的分类,按照下列规定编制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

(一)A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或者包含放射防护评价内容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

(二)B类和C类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编制包含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评价内容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但评价内容中涉及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必须委托具有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检测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第二章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第十三条 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进行预评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有关资料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按照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导则等标准规范以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自行组织评审工作规则》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自行组织评审。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熟悉该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邀请本行业内专家和专家库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专家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3人,其中专家库专家不得少于2人。评审必须出具专家评审个人意 4 见和专家组评审综合意见。

建设单位应当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照专家组评审综合意见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提请专家组组长进行确认后,形成建设单位组织评审情况报告,作出相关法律责任承诺。

第十五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评审、修改完善后,按照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向安监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备案或者审核的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备案或者审核申请书;

(二)有关部门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文件,不需要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提交工商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营业执照(复制件);

(三)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五)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评审时的专家评审个人意见、专家组评审综合意见和专家组组长确认意见;

(六)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评审情况报告;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十六条 安监部门收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备案或者审核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和符合性进行核对,并按照下列规定分别处理:

(一)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相关部门申请;

(二)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并即时出具受理的书面凭证;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告知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四)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按照要求全部补正的,自收到申请材料或者全部补正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并出具受理的书面凭证。

第十七条 对已经受理的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备案申请,安监部门应当对申请文件、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及时予以备案,最长不得超过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并向申请人出具备案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安监部门在出具的备案通知书中要书面告知申请人,该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并编制设计专篇。

第十八条 对已经受理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申请,安监部门或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成专家组,依据《技术性审查工作规则》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以及有关技术资料进行技术性审查。参与技术性审查的专家从专家库中选取,人数不得少于3人。技术性审查必须出具专家审查个人意见和专家组审查综合意见。

技术性审查未通过的,安监部门应当责令建设单位修改或者重新编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重新按照本办法要求自行组织评审,并重新提出审核申请。

技术性审查通过的,安监部门应当要求建设单位根据技术性审查出具的专家组审查综合意见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提请专家组组长进行确认,专家组组长根据修改情况出具确认意见。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技术性审查、修改确认结束后,安监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对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提交的申请文件、资料以及由本部门组织或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组形成的技术性审查、确认意见等一并进行合法性审核,形成合法性审核意见后经集体讨论,作出是否通过审核的决定。

审核通过的,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审核不通过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因情况复杂,20个工作日不能作出批复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

安监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的批复中要书面告知申请人,该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并编制设计专篇,向安监部门申请设计审查。

第十九条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备案或者批复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总体布局、主要生产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主要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重新提出备案或者审核的申请。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未提交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或者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安监部门备案同意或者审核通过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

第三章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第二十一条 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与主体工程相适应的行业及专业设计资质单位或者委托主体工程设计单位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并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需要,建设单位可以聘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或者协助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保证设计专篇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得到采用、职业病防护设施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具备条件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可以与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合并编制。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等标准规范以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自行组织评审工作规则》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自行组织评审。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熟悉该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邀请本行业内专家和专家库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项目,专家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3人,其中专家库专家不得少于2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专家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5人,其中专家库专家不得少于3人。评审必须出具专家评审个人意见和专家组评审综合意见。

建设单位应当要求设计单位按照专家组评审综合意见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修改完善,提请专家组组长进行确认后,形成建设单位组织评审情况报告,作出相关法律责任承诺。

第二十三条 职业病危害一般或者较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经自行组织评审后修改完善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有关评审意见及组织评审情况报告等应当作为文件、资料在职业病防护设施申请竣工备案或者竣工验收时一并提交。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评审、修改完善后,按照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向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的批复文件(复制件);

(三)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不需要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提交工商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营业执照(复制件);

(四)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设计单位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六)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时的专家评审个人意见、专家组评审综合意见和专家组组长确认意见;

(七)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情况报告;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二十四条 安监部门收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和符合性进行核对,按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至

(四)7 项规定分别处理。

第二十五条 对已经受理的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安监部门或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成专家组,依据《技术性审查工作规则》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以及有关技术资料进行技术性审查。参加技术性审查的专家从专家库中选取,人数不得少于5人。技术性审查必须出具专家审查个人意见和专家组审查综合意见。

技术性审查未通过的,安监部门应当责令建设单位修改或者重新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重新按照本办法要求自行组织评审,并重新提出审查申请。

技术性审查通过的,安监部门应当要求建设单位根据技术性审查出具的专家组审查综合意见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提请专家组组长进行确认,专家组组长根据修改情况出具确认意见。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技术性审查、修改确认结束后,安监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对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提交的申请文件、资料以及由本部门组织或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组形成的技术性审查、确认意见等一并进行合法性审查,形成合法性审查意见后经集体讨论,作出是否通过审查的决定。

审查通过的,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审查不通过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因情况复杂,20个工作日不能作出批复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六条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经审查同意的,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审查通过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组织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或者审查未通过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施工。

第二十七条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经审查同意后,出现下列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变更的内容,重新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并在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重新提出设计审查的申请:

(一)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址发生重大变更的;

(二)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发生重大变更的;

(三)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发生重大变更的;

(四)建设项目的主要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更的;

(五)建设项目所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所生产的产品发生重大变更的;

(六)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发生重大变更的;

(七)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防护设施发生重大变更的;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需要重新编制设计专篇的情形。

第四章 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第二十八条 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委托相应资质并与该建设项目有关要求相符合的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和工程监理,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进行。

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签订的施工或者工程监理合同中应当明确施工期间的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要求,并在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期间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施工单位作为企业责任主体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加强施工期间的职业卫生管理,建立并完善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做好施工期间现场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以及施工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等工作。

工程监理单位及其监理人员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工程实施监理,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工程质量承担监理责任。

第二十九条 建设项目完工后,根据规定需要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第三十条 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试运行期间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编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不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建设单位应当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于自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日起90日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编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按照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导则等标准规范以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必须按照《自行组织评审工作规则》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自行组织评审,同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自行组织竣工验收或者预验收。

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熟悉该建设项目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邀请本行业内专家和专家库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评审、验收。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专家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3人,9 其中专家库专家不得少于2人;职业病危害较重或者严重的建设项目,专家组专家人数不得少于5人,其中专家库专家不得少于3人。评审、验收必须出具专家评审、验收个人意见和专家组评审、验收综合意见。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专家组验收综合意见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整改,同时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按照专家组评审综合意见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将整改和修改情况提请专家组组长进行确认后,形成建设单位组织评审和验收情况报告,作出相关法律责任承诺。

第三十二条 对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评审、验收和修改、整改完成后30日内,按照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向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的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备案通知书(复制件);

(三)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不需要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提交工商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营业执照(复制件);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五)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时的专家评审个人意见、专家组评审综合意见和专家组组长确认意见;

(六)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情况报告;

(七)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八)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九)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时的专家评审、验收个人意见和专家组评审、验收综合意见以及专家组组长确认意见;

(十)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情况报告;

(十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三十三条 对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评审、验收和修改、整改完成后30日内,按照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向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备案通知书(复制件);

(三)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不需要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提交工商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营业执照(复制件);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五)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时的专家评审个人意见、专家组评审综合意见和专家组组长确认意见;

(六)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情况报告;

(七)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八)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九)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十)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预验收时的专家评审、验收个人意见和专家组审查、验收综合意见以及专家组组长确认意见;

(十一)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职业病防护设施预验收情况报告;

(十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三十四条 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评审、验收和修改、整改完成后30日内,按照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向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不需要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提交工商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者营业执照(复制件);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复制件);

(四)编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七)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和职业病防护设施预验收时的专家评审、验收个人意见和专家组评审、验收综合意见以及专家组组长确认意见;

(八)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职业病防护设施预验收情况报告;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第三十五条 安监部门收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或者竣工验收申请后,应当对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和符合性进行核对,按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至

(四)项规定分别处理。

第三十六条 对已经受理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申请,安监部门应当对申请文件、资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当场或者及时予以备案,最长不得超过 11 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并向申请人出具备案通知书;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备案,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七条 对已经受理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安监部门或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成专家组,依据《技术性审查工作规则》并根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有关技术资料,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竣工现场验收。参与竣工现场验收的专家从专家库中选取,人数不得少于5人。竣工现场验收必须出具专家验收个人意见和专家组验收综合意见。

竣工现场验收未通过的,安监部门应当责令建设单位修改或者重新编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整改或者重新施工,重新按照本办法要求自行组织评审、预验收,并重新提出竣工验收的申请。

竣工现场验收通过的,安监部门应当要求建设单位根据竣工现场验收时专家组验收综合意见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同时要求建设单位根据竣工现场验收时专家组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提出的意见或者建议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现场整改和报告修改完善完成后,由建设单位提请专家组组长进行确认,专家组组长根据整改、修改情况出具确认意见。

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现场验收、整改确认结束后,安监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对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三、三十四条规定提交的申请文件、资料以及由本部门组织或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组形成的竣工现场验收、确认意见等一并进行合法性审查,形成合法性审查意见后经集体讨论,作出是否通过竣工验收的决定。

竣工验收通过的,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竣工验收未通过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因情况复杂,20个工作日不能作出批复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

第三十八条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分期与建设项目同步进行验收。

第三十九条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未经安监部门竣工备案同意或者竣工验收通过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省、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分别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安监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自行组织职业卫生“三同时”评审、验收情况的抽查,督促建设单位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的主体责任。

安监部门工作人员不得参与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的职业卫生“三同时”评审、验收活 12 动。

第四十一条 安监部门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本办法和有关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进行组织技术性审查和审批。

安监部门工作人员或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在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性审查和竣工现场验收时,应当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选择参与审查的专家,并严格遵守审查程序、保证审查质量。安监部门或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的人员不得作为专家组成员。

安监部门工作人员在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中,不得索取或者收受建设单位、评价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非法利益。对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办法的规定给予审查通过的,或者发现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和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第四十二条 安监部门应当按照属地监管原则加强职业卫生“三同时”的日常监管和执法工作,发现建设单位存在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办法有关规定的,依照《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三条 承担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设计单位在相关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出具虚假评价报告或者设计专篇等行为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四条 安监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管理和统计制度。市、县(市、区)安监部门应当分别于每年1月底前和7月底前,分别将本行政区域内上一和本上半年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批和监督管理情况报上一级安监部门。

第四十五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建立技术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并满足安监部门关于职业病危害评价信息网络直报的要求。

第四十六条 建设单位向安监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的申请时,安监部门发现建设项目未完全按照规定进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视情形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

(一)建设项目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时,发现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补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补做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必须按照本办法要求自行组织评审但不再进行审核。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自行组织评审的有关材料作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资料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的批复文件不再作为必要申请材料。

(二)建设项目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或者验收时,发现未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应当责令建设单位补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补做的职业病防 13 护设施设计专篇必须按照本办法要求自行组织评审但不再进行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自行组织评审的有关材料作为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或者验收的资料提交,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批复文件不再作为必要申请材料。

第四十七条 安监部门在监督检查中或者受理举报时发现建设项目未完全按照规定进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视建设项目所处阶段,责令建设单位或者用人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处罚。

(一)对处于建设项目设计阶段,但尚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责令建设单位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提出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备案或者审核的申请。

(二)对建设项目未施工或者处于施工初期,但尚未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责令建设单位补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提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补做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必须按照本办法要求自行组织评审但不再进行备案或者审核。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自行组织评审的有关材料作为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竣工备案或者验收的资料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备案通知书或者审核的批复文件不再作为必要申请材料。

(三)对建设项目施工基本完成或者处于试运行期间,但尚未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责令建设单位补做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或者竣工验收。补做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必须按照本办法要求自行组织评审但不再进行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自行组织评审的有关材料作为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或者验收的资料提交,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批复文件不再作为必要申请材料。

(四)对已经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检查用人单位是否存在不符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情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责令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和现状评价,并按现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将整改情况书面报告所在地安监部门。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八条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过程中的专家技术性审查和竣工现场验收,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修改完善评价报告、设计单位修改完善设计专篇、建设单位整改、专家组组长确认等时间不计算在行政审批期限内。

第四十九条 申请材料的一般要求:

(一)申请内容应当完整、清楚,不得涂改,不得缺项,同一项目的填写应当前后一致。

(二)申请材料一般应当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并按规定要求、顺序装订。提交纸质材料的同时,应当以光盘刻录的形式提交与纸质材料完全一致的电子版材料。

(三)所有申请材料原件应当加盖申请单位公章;所有评价报告或者设计专篇应当加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或者设计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印章或者由本人亲笔签名,报告或者专篇编制人员必须由本人亲笔签名,不得使用电子签名;所有评审、技术性审查和验收意见以及会议签到表必须由本人亲笔签名;所有复制件应当清晰并与原件完全一致,并加盖单位公章。

(四)申请材料除注明外,均为原件。

第五十条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申请书、备案通知书等相关文书式样以及《自行组织评审工作规则》、《技术性审查工作规则》等相关规定,由省安监局制定并另行颁布,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执行。

上一篇:判例下一篇:《它是谁的宝宝》中班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