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述五位一体之一的社会民生(通用2篇)
申论---述五位一体之一的社会民生 篇1
医疗卫生----浅谈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行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近年来,医疗卫生单位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和行风建设力度,医德医风和行业作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行业作风建设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广大医务人员临危不惧、服从大局、恪尽职守、敬业奉献,战斗在抗击非典最前沿,用心血、汗水甚至生命谱写了一曲群众称颂的“白衣战士”之歌,为夺取非典防治工作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和部分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开大处方、滥检查、乱收费等,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相当突出,群众反应强烈。它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医疗卫生行业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声誉,损害了医患关系。为此,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医疗卫生单位行业作风建设,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行业新形象,我们向全省各医疗单位发出如下倡议:
一、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疗卫生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充分认识行业作风和纠风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切实改变思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作为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断增添便民措施,为广大群众提供质量较高、费用较低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切实维护病人利益。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要顾全大局,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正确对待各种利益的调整,切实从维护病人的利益出发,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严格遵守医疗价格收费标准,严禁乱收费,严禁大处方,严禁开单提成。
三、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教育广大医务人员廉洁行医、诚信服务,敬业爱岗,钻研技术,以高尚的医德医风、优质规范的医疗服务、精益求精的医疗质量,树立新时期医疗卫生行业的崭新形象。
四、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行业不正之风。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先进,树立典型,培养职工自尊、自爱的良好品德,坚决杜绝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并重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对违犯医德医风的人和事,发现一例查处一例,绝不姑息迁就,以良好的行业作风取信于民,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满意,让党和政府满意。
五、建立健全民主评议行风制度。加大医疗服务透明度,尊重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病人选医生、选医院、住院费用清单制、医疗收费及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和查询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发挥好行风评议在卫生行风建设方面的监督、评价、激励、促进作用。
教育公平-----让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公平的先导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教育是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有效途径,让人欣慰的是,促进教育公平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温家宝总理也数次强调:“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日前出台的“新教改”草案首次把促进教育公平升为国策,这就表明,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和群体教育之间的差距,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应有的良知。
但实事求是地说,就现状而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全社会的“上下而求索”。
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早在1993年就提出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17年来从没有得到落实。据媒体报道,一名联合国官员到我国考察后,很不寻常地批评中国在保证教育权利方面连非洲一些穷国都不如。这些批评,在GDP连续高位增长的背景下,显得尤其让人痛心。此次,“新教改”草案虽然对教育投入一锤定音,但具体到地方,依然缺乏刚性的保障。在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下,地方政府显然也缺乏教育投入的根本动力。从江苏来看,尽管省域竞争力首超广东已名列全国三强,但苏北一些地区教师工资仍然拖欠,实在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虽然教育公平所涉及的制度体制性的羁绊相对较少,更多的属于社会财富的二次 分配,容易单项突破,但长期以来,教育产业化制造了无数的既得利益者。一个小学的校长居然管理着上亿元的“小金库”,择校费让学校成为永远的“牛市”,其根子不在学校人才竞争而在公共教育资源的争夺。往往是强势阶层垄断教育资源,掌握着政策制定权和话语权。资源的重新分配必然对利益集团造成冲击,牵一发而动全身,种种博弈必然有可想而知的艰难。
因此,在扎实推进教育体制深层次变革的时候,必须首先对人民群众呼声最高诉求最强的热点难题予以定点攻坚、重点突破。而教育公平问题首当其冲。我们希望,教育公平能成为社会公平的先导,在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首先得到实现。
住房问题------住房改革攸关执政基础
一、问题
目前我国住房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住房改革进程以及市场发育水平的集中反映,也与当前宏观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密切相关。其中社会反响强烈、争议较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房价快速上涨,特别是大中城市房价涨幅过大,新建的中小户型住房供给严重不足;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发育缓慢;住房市场秩序比较混乱。
二是住房保障覆盖面小,措施不到位,有些保障制度设计不合理,由此产生的一些“寻租”和腐败现象引起广大群众的不满。
三是住房市场宏观调控困难重重,调控政策尚未达到预期目标。
二、原因
我国住房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不是孤立和偶然的,其背景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是在特定发展阶段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是由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快速推进、婚龄人口大幅增加、部分居民的超前消费观念、居民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叠加,促使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需求集中释放,导致住房领域各种矛盾凸显。
二是我国住房市场发育时间短、水平低,市场机制和规则尚不健全、不完善,市场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还比较落后。同时,对政府在住房领域职责的认识尚不清晰,也影响了政府住房保障措施的实施。
三是由于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投机因素加大等宏观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诸多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住房市场的矛盾。
三、对策
针对我国住房市场的现状,政府当前应从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治理和规范住房市场秩序三个方面重点解决突出问题。
一是以廉租住房制度为核心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在强化各级政府住房保障责任和明确保障标准的前提下,具体保障方式应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强化各级政府实施住房保障的责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使住房保障的主体、责任、实施方式、保障标准等问题都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住房市场的宏观调控。围绕调控房价和调节供给结构的近期目标,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在住房市场调控方面的协调力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调控的职能分工,统筹协调各种调控政策,防止出现各自为政和政策措施相互矛盾的情况,提高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应尽快着手研究和起草《住宅法》,对我国住房市场发展规划、管理机构、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行的监督管理,以及住房保障制度等予以法律规定,作为规范市场的基础法律。政府各职能部门还应明确各自的市场监管职责。
基于住房在社会经济、政治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与住房改革相关联的话题颇为重要。如,由住房改革衍生出的住房公平问题、通过房改拉动内需问题、住房改革中政府行政执法问题、职能转变问题、“以房管人”户籍改革问题以及房地产泡沫等等。
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年龄分布的高峰也集中在了就业年龄段。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解放了出来。加之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分流等等原因都造成了我国现阶段空前的就业压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通过就业,一个人才能获得收入、安居乐业、实现价值,社会才能不断地稳定发展。显然,解决好就业问题,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之一。我们必须积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就业促进工作。
首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国情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出口、增加创汇的重要举措。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第三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余地比较大。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行业多、门类广,而且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行业并存,能够吸纳大量不同层次的各类人员;同时,投资少,成本低,收效快。第三产业应当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的主渠道,在扩大就业中发挥它应有的独特的重要作用。第二,实行促进就业的财税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最近两年,全国1460万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中,230万人成为个体工商户,22万人创办了私营企业,两项合计共有17%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每1人创业平均可带动3人就业。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而推动创业来促进就业,正是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切入点。要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第三,积极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作好就业援助工作
公益性就业岗位主要由政府出资扶持或社会筹集资金开发的,符合公共利益的管理和服务类岗位。社区管理岗位、劳动保障协管员、交通执勤、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社区服务岗位、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公用设施维护、报刊亭、电话亭、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等、机关事业单位的门卫、收发、后勤服务等临时用工岗位等等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增设是解决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等城市就业弱势群体的主要就业援助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就业促进工作,才能真正保障人民应得的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保障------解决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措施
对弱势群体的支持,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责任,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家财力的逐步增强,要把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已经实施两年,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运行和管理中也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制度本身与农民之间缺乏良性互动,筹资、管理和监督成本偏高,人均30元的筹资水平过低。下一步,应注意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和运行的参与,加强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切实体现其“合作”特色,在此基础上鼓励农民适当提高缴费水平。此外,应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二者进行整合,以简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设计,降低制度运行成本,提高制度运行效率,具体可考虑将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和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合并为农民医疗保障补助资金,与农民个人缴费一起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基金,统一管理和使用。
二是进一步做好对贫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保障贫困农民(包括贫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减轻农村养老工作面临的压力。各地可积极探索在对特困户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口粮救济等制度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2610万绝对贫困人口脱贫。
(二)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从本质上是与小农经济和农村社会不相容的。目前,在我国大规模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具备经济实力。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农村养老保障仍应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制度相结合,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可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解决。
(三)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既要针对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也要立足于现有的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对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首先应着眼于促进其就业。在实现就业的基础上,以企业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来解决其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问题,符合条件的还可按有关规定享受城市医疗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对无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若领取土地补偿费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在城市规划区以内的,可优先考虑将其转为城镇户口,并按规定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未转为城市户口的,符合条件的可按当地有关规定享受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农村医疗救助,还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探索在整合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功能的基础上为失地农民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通过失地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适当补助的方式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在农民失地后向其发放基本生活费,保障其基本生活。
对农民工,首先应保障他们获得相当于自己劳动价值的工资收入,并保证及时足额到位。首先应该尽快将尽可能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工伤保险,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
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必要的财力支持是关键。从国际经验看,社会保障支出在很多国家是财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近年来我国财力已经有了明显增强,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和比重是有可能的。
申论---述五位一体之一的社会民生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需要;“五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6005605
Abstract:Based on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that our country is still and will long be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o solve the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s 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and the backward social production involves the guarantee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as well as constant fulfillment of peoples growing needs. Adhering to Marxist guidance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eoples livelihood needs; development is the top priority and practical basis of constant fulfillment of such needs; the overall “Five in one” layout is the route chart as to how to constantly meet peoples growing livelihood needs.
Key words: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peoples livelihood needs; “Five-in-one”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增强,对加快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16。同时,十八大报告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明确了“五位一体”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这些对研究和深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认清我国的最大国情,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满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指南。
一、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总依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1]1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在党的历史文献中出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决议指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由比较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必然要经历一个长久过程。”[2]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系统阐发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3]。从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成为学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二)把握最大国情,立足最大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牢牢把握中国国情、立足中国实际,是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革命党成为执政党的基本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实践,我们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完全符合我国实际,是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讲话时指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习总书记强调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4]。
二、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一)“民生需要”概念的提出
民生是综合性概念,涵盖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对民生概念的清晰理解和准确表述是研究民生问题的基本前提。我国民生思想源远流长,萌于西周,成于春秋,盛于明清。对于民生内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有“均利说”、“状态说”、“需求说”、“法权说”和“权益说”等不同说法。其中民生的“需求说”认为,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要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问题。
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类的一切活动都首先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人进行生产劳动的动因。我们以为,民生问题的学理研究,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出发,对现实的人、人的需要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因为,民生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关注民生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注人的需要;改善和保障民生就是改善和保障人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满足人的不断增长的各种需要。
当然,民生的需求和满足是一对矛盾,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时代会赋予民生不同的内涵。古代最大的民生就是“民以食为天”,是满足基本温饱需要的“小民生”。进入当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民生需要的范围不断扩大,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等领域,也被人们称为“大民生”。民生需要的内涵在不断地深化,外延也在不断地扩展。可以说把民生和需要结合起来、真正意义上提出民生需要概念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富、民生不断改善的结果。
(二)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决定的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最早是1956年党的八大决议中提出的,“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此后,一直坚持这一说法,后来加入了“初级阶段”概念,就把它界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质就是民生问题,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当前我国社会还处于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的活跃期,从需要的角度看,是需要和生产矛盾运动使矛盾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张力空前增大。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民生问题,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生需要的实现路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落后的社会生产”限制了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丰富和扩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客观上要求社会生产不断发展和提高。有效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解决民生需要的理论基础
解决民生需要问题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支撑。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民生”的概念,但在他的著作中闪烁着民生思想的光辉。在马克思看来, 民生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民生的实现过程是人本身满足需要、争取解放、实现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他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存,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6]。人们通过获得经济、政治、社会、劳动的解放,不断改善民生现状,满足民生需求,进而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可以说,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与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民生需要有着一定的契合,这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生需要已由过去的基本温饱解决,扩展到对更高层次、更丰富内容的生活的追求与满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考察马克思在民生问题上的基本思路,挖掘马克思民生思想其中的丰富内涵与当代价值,能够为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民生需要问题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7]。
(二)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不断满足民生需要的实践基础
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因为我们的道路立足于我们的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我们的总布局、总任务立足于我们的总依据。发展是解决我们所面临难题的根本途径,很多事关大局、事关民生的问题,不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就难以解决。
民生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只有发展才能积累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习近平同志在新疆考察时明确指出要紧密结合改善民生推动发展,“要坚定不移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必须紧紧围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来推动经济发展”,“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8]。
发展的目的,最终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从根本上讲,发展与民生需要是一种互为依托、互为因果的关系。在处理发展与满足民生需要问题时,要注意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片面追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忽视民生需要的满足,陷入为发展而发展的误区;一是过分强调解决全部民生需要的程度和时限,把促进发展的必要资源过多地用于民生需要问题的解决,陷入杀鸡取卵的误区。
正确处理发展与满足民生需要的关系,要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放在首位,大力推进跨越式发展,为不断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满足民生需要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改善民生是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对发展而言,满足民生需要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在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满足民生需要,才能激发起人民群众参与发展、推动发展的热情,从而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的路线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特定历史阶段不断发展完善的结果,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体现了我们党紧跟时代进步潮流,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绘制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路线图。
【申论---述五位一体之一的社会民生】推荐阅读:
2024年申论热点:改善民生11-06
系列之一 社会保险参保管理经办指南08-01
文明讲堂之一弘扬中华孝道 构建和谐社会07-27
2011信息之一: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层次(综合研究科)08-25
新环保法的亮点之一12-18
申论作文:对当前一些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建议12-02
李白诗词《行路难》之一的诗意赏析12-08
青春励志创业文章之一个人的奋斗12-21
报告的主题之一: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12-08
实习总结(之一:从赵校的讲座想起)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