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自然奇观的

2024-09-22

描写自然奇观的(共10篇)

描写自然奇观的 篇1

如果没有壶口瀑布,真不知道该以什么做为黄河的标志!”19xx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曾用这样惊心动魄的标题发表“壶口瀑布可能消失”的报道。

很早就从唐诗里领略了黄河的气势:“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涛沙》)“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

(司空图《浪淘沙》)……不久前,总算有机会到壶口直接品读了一回黄河飞瀑的壮观。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之间,是我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50前,天下洪水滔滔。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李白《公无渡河》)。

大禹治水,先导黄河,选定黄河中巨厄孟门,“凿中如槽,束流悬注70余尺”。

“槽”即壶口孟门山间30来米宽的河道,河水“悬注70余尺”,形如茶壶注水,故名壶口。

水道一开,黄河也就可以顺畅而下,免于孟门之上大溢逆流。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位于黄河中游,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

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

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

中国古籍《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将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

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

亚洲飞人柯受良和黄河小子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

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著名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

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

春秋季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

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

20xx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

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 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

“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

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黄河壶口瀑布景观(18张)湿地等15个类型。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壶口瀑布位列其中。

描写自然奇观的 篇2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他也是第一个享誉全球的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的创作多以中篇和长篇小说为主。《猎人笔记》是他早期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著作,该书由25篇随笔组成,以农奴制度日益瓦解为历史背景,主要描写猎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该作品在揭露农奴主的残暴以及农奴的悲惨生活的同时,把俄罗斯的大自然风光、农民的风俗习惯、农民的善良淳朴呈现了出来。《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别林斯基评价该作品:“从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

该书采用见闻录的形式,语言优美,体裁多样,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典范。其中作者采取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自然的美丽景色,列夫•托尔斯泰则盛赞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认为这是他最擅长的写作风格。朱红琼在《大自然在屠格涅夫散文诗中的两副面孔》一文中指出,在《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运用其擅长的风景描写将俄罗斯中部纯朴自然,宏伟中兼有诗意的旖旎风光描绘地淋漓尽致。本文试图从拟人、比喻、通感这几种描写手法来分析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一书中寓情于景、寓景于情的奥秘,揭示屠格涅夫笔下的大自然的秘密。

一、拟人

拟人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把物或某种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它们具有人的特点。拟人的作用就是把事物人物化、形象化、生动化。在《猎人笔记》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手法,目的在于使抽象的物体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突出。何群在《大自然的颂诗—谈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自然景物描写》一文中提到,屠格涅夫善于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事物具有人的特征,将死板的自然景物人化,使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得到了提升。”例如,在随笔《幽会》中作者这样写道:“有时四周一切忽然又都微微发青:鲜艳的色彩刹那间消失了……于是树林里悄悄地、狡猾地撒下细雨来,发出潇潇的声响。白桦树上的叶子虽然已经显著地苍白了些,但几乎还是全部绿色的。”他把林中的细雨描绘成淘气的孩子,悄悄地、狡猾地发出潇潇的声响。这段话把细雨描写成孩子般静静地,却时不时的发出点声音,使其获得人的属性,使读者倍感亲切,容易受到感染。拟人的描写手法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如,在《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中有这样一段对自然的描写:“一刻钟过去,太阳落山,但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明净而清彻,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树林里越来越暗。树木融合成黑压压的大团块;蓝色的天空中羞怯地出现了最初的星星。鸟儿全部睡着了。只有红尾鸟和小啄木鸟还懒洋洋地发出口哨似的叫声……”屠格涅夫把森林描写得如画卷般令人神往,画卷中的主人公叶尔莫莱更是如鸟儿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在该句中分别用“羞怯地”、“懒洋洋地”等形容词形容日落前的小星星和小鸟们,描述出了天刚刚变黑,星星渐渐在天空中闪亮,傍晚鸟儿慵懒中带有活泼地在树上叫着的景象。这样的描写不枯燥无味,形象地描写出鸟儿的特点。

在上述几篇随笔中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挥洒得淋漓尽致,以景入情。作者借此来烘托这些农奴的勇敢、善良、可爱的人物形象并与那些依赖农奴制贵族官僚的懦弱、丑恶、可憎形成鲜明的对比,贵族官僚与大自然是无缘的,其中虽夹杂着作者的一些主观看法,但他把底层的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

二、比喻

比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即用甲事物来描写或说明乙事物。该修辞方法可以使描写对象的形象由抽象变具体,由死板变生动,甚至可能使听觉视觉相互转化。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可以发现,比喻手法随处可见。例如,《白净草原》中,蓝天上的白云“好象许多岛屿,散布在无边的泛滥的河流中,周围环绕着纯青色的,极其清澈的支流”,太白星“像有人小心地擎着走的蜡烛一般悄悄地闪烁着”,凹地底下矗立着的几块很大的白石头在夜里看起来“仿佛是爬到这地方来开秘密会议的”。在这里作者把太白星比喻成擎着走的蜡烛,把石头看作人在秘密开会。屠格涅夫把原本是相对静止的枯燥的蓝天中的白云比喻成周围充满清澈河流的岛屿,将太百星比喻成在移动着的蜡烛,这使两者都增添了一层活泼的气息和诗意的美。又如,我们以《美人梅奇河的卡西央》中以对云彩的描写为例:“……在明澄澄的天空中,微微地漂浮着高高的稀疏的云朵,像春天的最后的雪那么发乳白色,像卸下的风帆那么扁平而细长。它们像棉花一般蓬松而轻柔的花边,慢慢地、但又显著地在每一瞬间发生变化:这些云正在融化,它们没有落下阴影来。”这段话把云彩比喻成“雪”、“风帆”、“棉花”,屠格涅夫一般把本体比作现实存在的事物,十分准确地描写了云彩在瞬间发生的变化,在多个物体中衬托出云彩的纯洁、美好,而且喻体更贴近生活实际,使读者容易理解。在《里郭甫》中,把池塘在太阳底下泛出的光芒形容象钢铁一般。屠格涅夫细心观察自然,把乡间的美好细致地表达出来,读者们可以通过作者笔下的文字来领略这自然风光的特殊情韵。在猎人眼里,美丽的大自然与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感受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三、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即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将视觉,嗅觉,听觉等感觉相互转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象更为生动活泼。例如,在《白净草原》中作者这样写道:“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冗长的、嘹亮的,象呻吟一般的声音。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夜声,声音往往发生在万籁俱寂的时候,升起来,停留在空中,慢慢地散布开去,终于仿佛静息了。倾听起来,好象一点声音也没有,然而还是响着。似乎有人在天边延续不断地叫喊,而另一个仿佛在树林里用尖细利耳的笑声来回答他,接着,一阵微弱的吐丝声在河面上掠过。”这段文字从敏感的听觉过渡到视觉、知觉,随之三者融合在一起。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把草原之夜渲染得更加恐怖、神秘,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做铺垫。在深夜里农家孩子围坐在簧火旁一起听着各式各样的鬼怪故事。两只狗的狂吠声使得孩子们害怕不已、惶恐不安,只有面孔苍白的巴夫路霞,策马跟着狗奔去。在这样的白净草原的夜景下烘托出他的敏锐、从容镇定、勇敢和坚强的性格。再如,在《树林和草原》中有这样一段自然描写:“麦穗轻轻地打你的脸,矢车菊绊住你的脚,四周有鸽鹑叫着,马儿跑着懒洋洋的大步子。树林到了。阴暗而寂静。体态匀称的白杨树高高地在你上面簌袄作响;白桦树的下垂的长枝微微颤动,一裸强大的根树象战士一般站在一裸优稚的菩提树旁边。……知更鸟的金嗓子欢愉地发出天真烂漫的絮絮叨叨声,这声音同铃兰的香气很调和。”这段话的第一句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整体的视觉景象,第二句则将关注点从整体景象上转移到具体的簌簌作响的声音上来,这是由视觉转向了听觉,而在最后一句中,将鸟叫声与铃兰香相融合,既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又调动了读者的嗅觉,使读者沉浸在整幅画面的灵动之中。这段文字把视觉、听觉、嗅觉紧紧的联系起来,通过这些感官的结合,使这些景象描写地更立体、更生动。

著名法国作家都德说“我读《猎人笔记》感到深深地陶醉……一个庸才只凭着一双眼睛来描写,而且满足于画面。可屠格涅夫还有的是嗅觉和耳朵。他所有的感觉的大门,都敞开着,每一种感觉与其它感觉相沟通,他能感受到树木芬芳,流水潺潺,天空晴朗;他不计得失地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他这音乐般和谐的感情。”由此可见,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灵活地将抽象事物具体地传递给读者,增强了文采,使得文字具有了画面感。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从感官中体验景物的色、香、味、光、声,去描写大自然及具体的事物和细节。屠格涅夫借大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景物的描写手法使得读者感觉如同身临其境般自在安逸,也侧面烘托出自然景物的和谐、静谧,感受到大自然所具有的无限生命力,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对大自然的赞美时,其实也融进了作者对农奴的赞美,对不人道的农奴制社会的批判。

结语

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对农奴的描写无外乎是不知反抗,逆来顺受,凄惨受辱,世世代代都无法摆脱农奴的命运。作家们对下层贫苦的人们虽满怀同情,但是却无法表现出农奴生活真实的画面。因为这些作家处于一种居高临下之中,无法切身体会或是无法将自己的眼界放置于农奴身边。在《猎人笔记》中则不然,屠格涅夫以多种表现手法描绘出不少令人喜爱的农奴形象。对一帧帧秀丽的风景画的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与可爱可敬的农民进行赞美。这些农民年复一年地处于大自然之中,无时无刻不能感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他们热爱大自然,久而久之,大自然也将他们塑造成了简单朴实,坚强有力,深沉宽厚的形象。作者借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把这些农民的性格、对生活的态度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屠格涅夫的创作没有充溢着激越的情绪,没有对腐朽的农奴制做当面抨击,但这些文字时刻地让读者感到农奴制的腐朽,对农民的伤害。这种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摘要:《猎人笔记》一书是以大自然的美景来衬托农民的的淳朴善良,以此手法来抨击批判农奴制给农民带来的伤害。屠格涅夫笔下的自然是浑天而成的,是富有诗意的。本文通过运用拟人、比喻、通感这三种修辞手法来揭示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与可爱可敬的人们。

关键词:猎人笔记,自然景物,修辞手法

参考文献

[1]蓝泰凯.略论《白净草原》的艺术风格[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2.第25页.

[2]何群.在大自然的颂诗——谈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自然景物描写[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01.第119-121页.

[3]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屠格涅夫,白净草原.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94-104页.

[5]屠格涅夫.美人梅奇河的卡西央.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126页.

[6]屠格涅夫.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416页.

[7]屠格涅夫.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4.第16页.

[8]屠格涅夫.幽会.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4.第281页.

自然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赏析 篇3

【关键词】自然景物描写  艺术手法  赏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75-01

自然景物描写即描写自然环境的风景,包括四季风景、山水花木风景,乡村城市风光等。作品中所使用的特殊语句组织方式,就是艺术手法。恰当的艺术手法是与欣赏者的审美能力相适应的,可以使景色描写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

自然景物描写所能够使用的艺术手法种类丰富,异彩纷呈。下面介绍几种初中语文课文中常见到的:

一、简笔勾勒。景色描写中的简笔勾勒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景色的基本特征或全貌,不着华丽修饰,不加过多渲染。如《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上景色的描绘仅仅十二个字,便展示出了小石潭周围幽静精致的全貌:青翠的藤蔓和树木,均匀地围绕小石潭,柳条随风飘动,缠绕覆盖。此文中使用此手法的还有“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寥寥几字写出了通向小石潭水流的形状、远近、地理状况。

“寥寥数语胜过千言万语”,这便是简笔勾勒的效果,正如鲁迅所说: “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赏析这样的景色描写时可以抓住此特点来分析鉴赏。

二、工笔细描。景色描写中的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致入微的笔法描摹景物,使所写景物纤毫毕现,如在眼前。例如:“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选自《满井游记》)这是初春水光的特写镜头,作者袁宏道观察入微,不仅细腻地描绘出春波一层一层的如同鱼鳞的样子,还抓住了波光闪动的那一瞬间,勾魂摄魄地凸显出水色的“冷”、“亮”、“快”的特点。赏析工笔细描时,抓住一个“细”字,体会出其“浓墨重彩,着意刻画, 入微地再现景物特征,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感觉”的效果。

三、修辞。修辞可以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使描写更形象、生动、鲜明、有气势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顶真、夸张、对偶等都属于修辞。例如: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是对偶的修辞,生动地描写出了琅琊山春夏景色的不同。赏析景色描写的修辞,要辨析出是何种修辞,抓住使用这种修辞的效果,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谈自己的感受。

四、动静结合。景色描写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比如: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光跃金”是动,“静影沉璧”是静,静谧的月光随着水波动荡闪耀,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动静结合把月色的美写到了极致。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是把静止的连山比喻成了奔跑的铁兽,化静为动,暗示了船行速度之快。杜甫《望岳》中“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用动态写静态,泰山的高大巍峨跃然纸上。

五、虚实结合,虚实相生。景色描写中的“实”一般指作者描绘出的客观存在的实景、实境,“虚”则是作者借助想象联想所描写出的景物。赏析这样的景物描写时,可以注意抓住“虚”与“实”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来分析体会。例如:“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水汽从湖中升起形成雨,是实写,以太的翅膀是想象的,属于虚写,虚实相生,写出了雨滋润万物的特点,并给雨浸染上浪漫的气息。

六、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指作者带着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物中。例如《芦花荡》中,大菱受伤后,作者写道:“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衬托出了老英雄自责、沮丧、自尊受伤的情感;老英雄智惩鬼子时,作者描写了老英雄眼中的苇塘:“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表现出了老英雄为大菱报了仇、智惩鬼子后的轻松心情。

“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清·王夫之),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景随情至,情由景生”(清·黄图泌),景物描写更有感染力了。

七、移步换景。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例如:“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选自《醉翁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选自《小石潭记》)作者移步换景,几个动词使我们在移动变换中领略了各种不同的景致,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赏析移步换景的时候,要注意作者观察点的变换,体会作者围绕不同立足点所精心展示出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八、渲染,烘托。语文课文中许多描写对景物着意描写烘托,以创造气氛和加强感染力,把人带入到某种意境、心情、氛围当中。沈从文在《云南的歌会》中写山路漫歌的时候,不惜笔墨细细描绘山野风光,“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作者先为“赶马女孩的歌唱”渲染出一个动人的场境,“女孩”生活在其间,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美好的自然真趣,歌声情韵自然也是动人的。赏析渲染和烘托的手法时,要注意体会其极力渲染的氛围。

九、意象。被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比如月亮,它已经不仅仅代表着月亮本身,而是“思念”、“凄美”、“静谧”、“清幽”等的化身;竹,也不仅指一种植物,而是“文雅”、“气节”的代表;影,不仅是指阳光照射人或者物体的暗像,还有了“寂寞”“追随"“浪漫”的象征。丰子恺在《竹影》里写道:“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孩子们用木炭描竹影这种随意涂鸦出的效果,在月、影、竹的意象中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童趣中生出了文雅。春、花、秋、叶、月、夜、竹、菊……许多事物几千年来经过创造主体的情感加工,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了一些主观情思的化身,作者选用它们的时候,也就把这些主观情思加入到了描写中。赏析这些带有意象的景物描写时,要注意赏析出意象赋予此描写的特殊氛围与主观情感。

自然景色描写在语文课文中常常见到,把握这些教学机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艺术手法来解析、欣赏其特色,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表达、理解、鉴赏与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 袁宏道《满井游记》

[2]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 欧阳修《醉翁亭记》

[3]胡运生《古代诗歌表现技巧的综合运用》(《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4]人教版 语文七年级下册 鲁迅《社戏》

[5]人教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 纪伯伦《组歌》

描写大自然奇观的作文 篇4

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路南县境内,西去昆明有100多公里路南石林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世界罕见的风景名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于6月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石林是一片由奇石组成的“森林”穿行林间,但见一座座奇石拔地而起,突兀峥嵘,姿态万千,置身其中你忍不住要尽情地发挥想象力,以自己独特眼光去领略石景的变幻与无穷,你会惊愕的发现林间有凤凰迎风展翅,突然又见巨龟歇息于高台之上,更有那羔羊依偎、双鸟比翼……组成了一幅最具诗情画意的纯天然艺术珍品

参差的峰峦千姿百态,巧夺天工,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在众多景点中,尤以剑峰池、莲花峰、望峰亭、阿诗玛峰等景色最佳剑峰池是林中海拔最低的地方,一泓碧水深藏于石峰之间,池中一峰突起,像一把宝剑立于水中,剑身上刻有“剑峰”二字,池名由此而来顺着池边小道攀援而上,过了天桥可达莲花峰顶,此处巨石横卧,石片上翘,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极目四望,石峰竖起,游人如坐刀剑丛中,最是让人胆战心惊顺着“天梯”一路攀援,几经曲折,可见一六角亭,取名“望风”望风亭上举目远眺,只见林-海莽莽,石峰连绵起伏,远远望去,像大海的巨浪涌向远方,壮观的景象让人血液沸腾下了石峰往北去,在大、小石林交界处,有一汪湖水碧波粼粼,湖畔屹立着一座独立的石峰,恰似一位美丽的女子,头戴绣花包头,背上背着小背篓,正翘首以待,这就是传说中的阿诗玛化身石

描写奇观的作文 篇5

它可以算是同安最好玩、最壮观的旅游景点之一了!那里风景优美,如诗如画。

那里的山,远远望去像一位高大的.巨人一样,高得冲“破”云霄。听大人们讲,在山的最顶上面,有一块像椅子的大石头,是同安以前很有名的官吏――李光地坐过的地方,人们把它称为――太师椅。还听说坐在上面会变聪明呢!

那儿的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多得数不清,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树不但多而且高,十个姚明加起来才差不多呢。

最好玩又壮观的就是名副其实的叠水奇观了!它的形状很奇特,像楼梯一样,一层一层的。叠水奇观上面有一个小瀑布,水冲下来层层叠叠,壮观极了!

每一层都有两个“发射器”如果你把它挡住的话,准喷你一身清凉清凉的泉水,让你像刚淋过雨的“落汤鸡”一样。

如果想上去玩一玩的人准会想:上面长着青苔,会不会滑倒啊!但是还是被金光湖的叠水奇观给吸引了,只好小心翼翼的慢慢的走上去。最有趣的是一个人不小心把一只靴子掉到水里去了,只好穿着一双干、湿的靴子走上山了,这个人就是――我!

描写自然的排比句 篇6

2、捕捉大自然,你可以轻吟落霞,浅咏余辉,去林中寻得一方宁谧;你可以孤身一人驰入萋萋的芳草地,随着明月群星融入浩瀚的宇宙;你可以投入大海的襟怀中,在海水的吻抱下,进入梦乡去追逐七彩的未来

3、放眼瞭望,如今的农村那是旧貌换新颜,条条水泥路那是村村通;排排的楼房拔地而起;块块稻浪金黄四溢;路路田埂满是耕牛、家禽;遍遍产业蓬勃发展;张张笑脸春风满面;家家沐浴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好一道亮丽的风光,好一幅意趣的图画!与繁华的城市相比,这里少了一份嘈杂;多了一份幽静,少了车流量;多了许多动物,增添了生气。一路上,各种景物相互交映,充满着浓浓的乡村气息......4、看,那一盆盆菊花正在傲霜怒放哩。它们五彩缤纷,红的像火,白的如雪碧粉的似霞,黄的赛金。它们千姿百态,有的像一个狮子头,威风凛凛,有的如女孩头上的小辫,多姿多彩,有的似少女娇羞的脸庞,亭亭玉立。这美丽的菊花为金色的秋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5、春兰秋菊,夏荷冬梅,这是大自然赋予季节的美丽芳华;春风梳柳,夜雨润花,这是造物主滋润芳华的天工神韵;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北,这大自然的一切令我陶醉。

6、当火辣辣的太阳晒到脊背时,夏天来了。我们走进林间,去倾听小鸟们的歌唱,去和友善的小动物追逐嬉闹;我们走向海边去倾听海的召唤,穿上潜水衣去探寻深海里奥秘;夜深人静时,遥望星空,那满天的星斗似颗颗珍珠镶嵌在天空,闪闪发亮,无限壮丽。

7、春,柳絮纷乱,草色迷离。春天,最美是萌芽。看着冷寂了一冬的树枝长出嫩绿色小眼睛,小草摇摆着柔弱的身躯悄悄地探出头,瞻望着,瞻望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那燕语呢喃,蝴蝶翩跹的高空;那一股淙淙流淌刚刚解脱了冰的束缚的小河,叮叮咚咚流淌;那一片鹅黄绿——又一度春光乍泻。

8、美丽的大自然就像一支的动听歌曲,旋律优美而又抒情;美丽的大自然就像一支神奇的笔,有挖掘不完的新奇事物;美丽的大自然又像一首诗,我有着写不完的眷恋。

9、虽然岸边的景色令我留恋,但大自然的景色更使我痴迷:娇艳欲滴的花朵;苍翠挺拔的树木;奇形怪状的巨石;悦耳动听的鸟鸣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丢下书包,去观赏,去体验,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古往今来的诗人都喜欢寄情于山水,又有谁不愿寄情于大自然呢?

10、抬起头仰望天空,看到了许多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悠闲的散步,有的像绵羊,看起来浑身胖乎乎的;有的像雄鹰,好像马上就要起飞;有的像帆船,带着美好的梦其中有一朵云最有特色:它很长很长,轻轻地飘在天上,像一条洁白如纱的丝巾,淡淡的它从中间向两边愈変愈薄,渐渐地消失了,应该是它的妈妈在呼唤它吧,唤着它早点儿回家。

11、听——,踩在落叶上沙沙的声音;听——树叶随着秋风摇曳的声音;听——鸟儿扑打翅膀的声音;听——小溪流淌的声音;嘘,仔细听,这是大自然的声音。这种多姿多彩的声音,让我十分愿意去倾听、去聆听,因为它特别好听!

12、听是一种享受,陶冶我们的情操;听是一种感觉,使我们更好的去了解自然的真谛;听是一种能力,净化我们的心灵!

13、春天的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你看粉红粉红的桃花开放了,嫩绿嫩绿的垂柳在在微微拂动;一片片碧绿的稻秧,惹人喜爱;一畦畦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发浓郁的香味;村民们在田里开着插秧机,插过秧的水田里露出了绿油油的苗儿;欢乐的小燕子在空中斜着翅膀飞行着。远处,一座座青山像罩在薄雾里,茂密的树林像一道道绿色的墙墙。

14、世间之所以有春暖花开,是因为有你;世间之所以有惊雷闪电,是因为有你;世间之所以有果实累累,是因为有你;世间之所以有白雪茫茫,是因为有你。世间之所以有万物生灵,是因为有你——大自然。

15、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不是哗啦啦的雨声;不是泉水的叮咚声;不是草丛中的沙沙声;也不是雷电的轰隆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不是独奏,而是大自然所有声音的合奏!

16、当车刚刚驶入千马岭的盘山道,我们都被这美丽的自然景色所震撼!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下车观看,远处的山层层叠叠,奇峰罗列,山上都长满了松树.柏树和各种说不出名的灌木,绿的苍翠欲滴,红得像燃烧的火焰,给千马岭披上了一件七彩的外衣。山上怪石嶙峋,像一群群骏马,它们有的在温顺的吃草,有的在遥望远方,有的在快速的奔跑,还有的在仰天长啸。我仿佛听到了铮铮的马蹄声,千军万马像潮水一样席卷而来我这时才想起这个地方就叫千马岭,真是名不虚传呀!站在盘山道上俯视山下,河水像一条银色的飘带,在群山之间若隐若现。夕阳西下,火红的太阳散发着金色的余晖,群山沉浸在这暖暖的金色之中。

17、漫步在花园里,各种鸟儿在鸣唱动听的曲子。听!蛐蛐,蛐蛐!原来是蟋蟀在奏乐。蝴蝶成双成对,翩翩起舞;虫子在演奏乐曲;花儿争奇斗艳,竟相媲美哇,好一个美丽、天堂般的世界!

18、让我们用心去倾听吧!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音乐是何等的天籁之音;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音乐是何等的美妙之音;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音乐是何等的奇妙之音。啊!我愿意牵着你的手,一起去听遍这大自然中所有的天籁之音!

19、春天,它们开始发芽了,绿色的嫩芽长满了每根树枝的枝头,柔和的春风使柳树摆动着长长的头发,小燕子们围着柳树跳起了舞气叶子的沙沙声成了燕子们舞蹈的音乐;夏天,它们枝叶茂盛,小鸟们在树权间搭起了巢,每天早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在唱着夏日歌,小河里的小鱼也欢快的蹦来跳去,像是小鸟们的舞伴;秋天,柳叶都枯黄了,风一吹,一片片地向下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随着风儿翩翩起舞的蝴蝶;落到小河里,就像小虫的一只小舟;冬天,树叶都落光了,每一颗柳树都是光秃秃的,远看,就像凡个光头和尚围着一张玻璃桌子坐着

描写自然奇观的 篇7

在历史小说中, 从历史资料的提供到符号化的小说人物孕育和诞生, 再到真正有血有肉的小说人物之间, 是一段建设性的旅程, 其中需要一个中介, 重新建立历史场景和历史画面, 在历史的重新建构中搭造、架构小说人物的环境、场景和氛围, 重建历史成为作家塑造小说人物的先决条件, 历史背景为小说人物提供了自我展现、自我揭示的契机, 也使小说获得了真实性的历史肌质。

“在快活的英格兰一个风光明媚的地区, 有一条唐河, 它的两岸从前是一大片森林, 它郁郁葱葱, 覆盖着设菲尔德和繁华的唐卡斯特之间大部分美丽的山丘和峡谷……我们本章开端提到的那个森林中, 现在夕阳正照在一片长满青草的空地上。千百棵树顶宽阔、树身粗矮、树枝远远伸出的栎树, 矗立在周围……由于它的阻挡, 这条平静的、有些地方甚至听不到一丝声息的溪水, 发出一丝微弱的潺潺声。

这些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 连阳光照射的途径和角度都给我们作了详细的描述, 使我们不得不认为这就是我们所经历的某个黄昏的真实景观, 它看似无用, 却立即将我们从喧闹的现实生活中带入一个空旷的小说境界, 让我们有时间抛开自己的一切杂念和偏见, 只是跟随作者的思路, 步入一个远古的时代, 看这个舞台上即将上演的一切, 而另一个更为详细的场景描写, 便是第七章中对阿什贝比武场场所的描述。

“这个地点富有独特的传奇色彩。它离阿什贝不到一英里, 那里有一片树林, 树林旁边是一块广阔的草地, 周围风景优美, 绿草如茵, 一边有森林环抱, 另一边是错落不齐的一些栎树, 其中几株生得相当高大。这里的地形好象是专为比武开辟的, 地面从四周向平地缓缓倾斜, 平地用牢固的木栅围住, 便形成了一块四分之一英里长, 大约一半那么宽的比武场。

这些对于自然景观的详细描述得益于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司各特从小就对苏各兰的文化和自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因病生活在乡村的祖父母家, 对优美的风景有一种情有独衷的热爱, 尤其是历史上著名的地区。他自己曾经说过:

“我只要看见一座古堡或一处战场, 立即象在家里一样自在, 我就会给它填满穿着合适服装的战士, 并用热情的描述使我的听众陶醉在其中。在穿越安德鲁斯附近的马格斯荒野时, 我兴趣上来了, 便向一些偶然遇到的旅伴描绘出一幅暗杀圣安德鲁斯大主教的图画, 他们中有个人虽然极为熟悉这个故事, 却抗议说, 我的叙述把他吓得一夜睡不着觉。”

司各特对于每一处断壁残垣, 没一个古迹遗址, 每一块奇特的墓碑石碣都兴趣盎然, 而自然景物吸引他的地方, 在于它们能使他发思古之幽情, 使他联想起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 而在小说中这些场景就成了人物展示自己的舞台, 成了事件发生的背景所在。这些肖妙自然的描写鲜活地展示了中世纪特有的氛围与画面, 体现了司各特在创作中看重自然景物的描写, 用自然景物的历史真实感打动和感染读者。

除了小说中这种纯自然的景物描写, 司各特还刻意描绘了另外一组景观, 这种景物的描写, 带有浓厚的社会现实感, 使读者自然而然的就将它们与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相连, 从而带有更强烈的历史真实感, 比方在《艾》中的第二章, 作者在描绘塞德利克的庄园时说到:

“在那个动乱的时代, 没有一所住宅会甘冒风险, 不怕在一夜之间给洗劫一空, 夷为平地的.一条深坑或壕沟, 环绕在全部房屋周围, 其中灌满了从附近河道中引入的水流。壕沟的内外两边都围了篱墙或木栅, 它们全用尖头柱子组成, 木材取自临近的森林, 西边有一个入口穿越外层木栅, 经过吊桥与内层篱墙上相似的缺口沟通。为了防备万一, 这些入口都处在突出的角塔的保护下, 必要时弓箭手或弹弓手可以从侧翼进行狙击……

总之, 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体现出来的特征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的背景上, 大胆地虚构, 极度的夸张, 充分的想象。通过众多生活场景的描写, 勾勒出了一幅极富色彩的中世纪图画, 展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生活全貌, 揭示了时代的本质, 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真实。

摘要:司各特是著名的历史小说家, 他的小说区别于以往的传奇故事, 带有深厚的历史真实感, 这种真实感的体现, 一方面在于作者选用特定时期的特定历史人物作为自己小说的主要人物, 另一方面, 作者还大力描述了生动真实的自然景观, 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本文就是从自然景观方面粗略的分析一下作者如何用风景表达一种历史真实感。

关键词:自然风景,社会现实,历史真实感

参考文献

《艾凡赫》司各特《艾凡赫》司各特

自然界的奇观 篇8

动物“集团军”

科学家认为,群集生活的倾向是生命细胞本身的一个明显的属性。在组织培养液中,同种动物的细胞可以相互聚合,并且会排斥异种的其他细胞。

营固着生活的动物如牡蛎、藤壶等,其幼体会与同种的个体一起在一个岩石或木桩上定居下来,形成比较大的群集。不能保持定点生活的动物也可以形成群集。例如,海边成群的寄居蟹像列队出征的勇士,在淤泥里横行霸道;它们的近亲——招潮蟹也始终保持着庞大的群体;最大的一群甲壳动物是北大西洋的磷虾,它的重量可能有1000万吨,相当于750艘长300米的大型客轮的重量。

在热浪翻滚的沙漠中,数百万只蝗虫能够在飞行中形成一个保持完整队形的巨大群体。在埃塞俄比亚,人们曾经见到过一团巨大的“乌云”——那群蝗虫估计数量达400亿只,总重量为8万吨,密布在14平方千米的高空。

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干燥地区的红嘴奎利亚雀聚在一起时数量可达1000万到3000万只。而当像椋鸟或者滨鹬这些喜好群集的鸟类聚集到一起时,它们更是表现出了自然界中一种最激动人心的场面。

皱皮蝠是一种小型蝙蝠,但它的群集却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群体之一。它们在岩洞里栖息,有些岩洞中可以庇护2000万只皱皮蝙。当它们傍晚外出时,远处看去就像是火山上的浓烟。在北美洲,人们还曾经见到过4亿只草原犬鼠出现在6万平方千米的地面上。

大型陆生哺乳动物也会形成巨大而无法计数的群体,特别是在它们迁徙的过程中。例如,无论是非洲的角马还是北美洲的驯鹿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一年一次的长途跋涉。千军万马呼啸奔腾的气势是东非塞伦盖蒂草原上最为壮观的一幕,一群角马大约有25万只,它们沿着多雨地带向前飞奔,每个成员都随着群体统一行动。

群集的优势

群集对动物的生存能够带来许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可以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侵袭。首先,群集意味着有更多的眼睛能发现敌情。当捕食者出现在附近时,负责放哨警戒的个体越多就越安全。那些易成为其他动物捕食对象的物种,通常都趋向于某种程度的群集生活。只要其中有一个个体,或者几个个体发觉了敌害,它或它们会立即发出信号,通报其他同类。

其次,群集可以迷惑捕食者。对于鸟、鱼或者昆虫这些动物来说,把自己隐藏在成百上千的同伴中间就易于逃脱捕食者的魔掌。例如,鸟类在群集飞行时,能够迷惑敌害,使它们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当猛兽攻击群体猎物时,也有可能产生犹豫或是在一群猎物同时奔跑时受到迷惑。捕食者的犹豫不定哪怕只是瞬间都对猎物的逃生十分有利。或许,斑马在跑动时,它们身上的条纹会使那些食肉动物如狮子等,很难从斑马群中分辨出每一只斑马的首尾,从而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这种所谓的迷惑效应最早是科学家在研究小鸟群对猛禽的反应时发现的。它的功能是迷惑或分散猛禽对鸟群中任一特定个体的注意力,使猛禽很难选中一个攻击对象。显然猛禽对这样一个鸟群的攻击成功率要低于对一只独栖鸟的攻击成功率。猛禽的注意力越是分散,捕食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对灰背隼袭击鹬类共计近700次的观察结果表明,被袭击的几乎都是单只飞行的鸟,很少是群飞的鸟,而超过500只的群集没有被袭击过一次。对鸡鹰的观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它们往往由于太平鸟形成了群集而受挫,只好放弃追逐,飞离而去。

迷惑效应也是鱼群经常采取的一种防御策略。在大海中,石鲈鱼群集活动的场面是很壮观的。显然,众多的鱼儿聚居在一起是很安全的。它们紧紧地挤作一团,看上去就像一条大鱼。当它们要改变活动方向时,位于群体两侧的鱼儿马上就变成领头的。整个鱼群秩序井然地向另一个方向游去。

科学家研究了乌贼、枪乌铡、狗鱼和金鲈等头足类软体动物和肉食性鱼类的捕食。对这几种捕食者来说,每次与猎物相遇时的攻击成功率都会随着猎物群体大小的增加而下降。对前3种靠伏击猎食的捕食者来说,猎物群体大小的增加会使它们产生犹豫和举棋不定的行为表现。而对金鲈来说,猎物群体大小的增加常会促使它改变追逐对象。

动物的群集还有利于发现食物。例如,群集的鸟类能够更有效地发现昆虫、鱼、成熟果子、杂草种子和动物尸体等食物。

有些动物只有在繁殖时才聚居在一起,覆盖着几万只正在筑巢的憨鲣鸟的花岗岩顶峰,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平稳运动的海鸟城市,而这里实际上是一个由陌生者组成的群落。与大多数群集生活的鸟类一样,憨鲣鸟没有表现出任何瓦相合作的社会性的行为。这种繁殖方式本身可能就是一种反捕食的策略,使繁殖场所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到处都充满着卵和幼鸟,这样一来憨鲣鸟的敌人,如大黑背鸥,就不可能把这些卵和幼鸟都吃光,总有一些雏鸟会长大飞走。此外,对任何一种食肉动物来说,面对如此众多的鸟嘴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群集现象新发现

对于一些喜欢进行长距离迁徙的动物群体来说,以群集的方式生活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一只游隼的出现会使椋鸟和滨鹬立即形成密集的群体,使游隼感到对这个群体进行猛扑式的攻击会很困难,甚至相当于自杀。事实上,庞大的小鸟群集的确具有惊离敌害的作用。例如,一些捕食小鸟的猫头鹰,在成群小鸟的共鸣之中,它们不仅不敢下手,相反会被群鸟吓跑!

有趣的是,科学家还发现鸟类的群集行为是为了保护“年长者”,即群集这一行为对年长的鸟类是安全的,而对年幼的鸟类却是危险的,因而提出“保护老鸟”理论。

科学家根据野外观察,认为鸟类在陆上的群栖位置可以归纳为垂直和水平两种主要形式。从科学家对澳大利亚的彩虹鹦鹉以及英国的秃鼻乌鸦的观察表明,它们都以垂直方向群栖,年长的鸟停息在高处,不易被陆生敌害袭击,而年幼的鸟停栖在低处,容易遭到敌害的捕食。而生活在美国的棕头椋鸟以及加拿大的红翅鸫都是以水平方向群栖的,年老的鸟在内层,年幼的鸟在外层,所以首先被敌害袭击的是后者,前者显然比较安全。对丹麦的燕子群集的研究中也发现,老燕子比小燕子处于优势地位,可以减少或避免敌害的袭击。

不过,科学家还是没有搞懂:这到底是由于鸟类也有人

类那样的敬老行为,还是老谋深算的年老鸟自己抢先占据了“安全地”呢?

此外,鸟类在群集飞行时能够节约能量。在长途飞行时,它们自动地排列成“V”形队列,这样既避免了同伴之间的相互碰撞,又能保证每只鸟都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它们在形成单列纵队飞行时,能够划开空气,形成一条飞行“跑道”。在这条跑道上产生一部分真空或滑流,使后面的大多数鸟类减少空气阻力,容易前进。如果鸟类群飞以摇晃的“V”字形式飞行,它们的翼梢在气流离开其邻近飞鸟的翅翼时,产生上升的旋流,从而大大节约能量的消耗。科学家曾计算过,以摇晃的“V”字形式群飞的鸟类比单只鸟拍翅飞行可节约能量70%。他们把这两种形式的节能飞行,称为鸟类的“廉价飞行”。

群体的协调

群集生活的动物能够成功的基础,就是每个个体都必须互相配合以保证整个群集团结在一起,否则群集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而这种整齐划一的行动是靠通讯信号来实现的,包括视觉信号、嗅觉信号、听觉信号以及化学信号等。

蝗虫的群集是靠视觉、嗅觉和听觉,以及这些感觉的配合而维持在一起的。其中听觉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飞行中的蝗虫对它们飞行声音的录音广播并没有反应,它们的飞行方向也不受强噪声的干扰。

大多数鱼类依靠视觉和化学感觉。鱼具有进化完善的眼睛,并能区分其他鱼的外形,因而构成了能用来辨认同类的信号。鱼还能产生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具有维持鱼群的作用。不仅同一种的鱼有相同的气味,而且,有时从同一区域来的鱼也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有些鱼类对受伤的同种个体所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具有逃避反应,例如:纱鱼、镖鲈和鳜虎鱼的皮肤破裂后就会从皮肤细胞中释放出一种报警物质。嗅到这种化学物质的同类就会迅速逃离。在多数情况下,只有群集生活的鱼类才有这种防御方式。

群集栖息于北美洲西部池塘和湖泊中的美洲蟾蜍的蝌蚪在受伤之后也会分泌报警的化学物质。在有报警物质作用的情况下,蝌蚪的存活率比没有报警物质存在的情况下高,从而有效地躲避它们自然界中的两种天敌——大水蝽和蜻蜓稚虫的攻击。

哺乳动物主要靠视觉、嗅觉或同时用这两类感觉来辨认同类。实际上,大部分哺乳动物往往更多的偏重于以气味,而不是以身体外形来辨认它们的同伴。

鸟类的群集主要靠视觉和听觉的信号来进行必要的辨认。在北美野鸽的脖子两侧各有一片白色斑纹。这两块白斑并不是为了吸引异性,而是为了报警。一旦发现前方有危险,野鸽就会挺直脖子,让两块白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他同类看到这个信号马上就会同时起飞,向别处转移。在迁徙季节,大雁或野鸭在夜晚成群飞过天空中时,常常会发出大声的雁鸣或嘎嘎声,毫无疑问,这些声音有助于保持鸟群的队形。

人们通常以为鸟类没有发达的嗅觉器官,但这可能是不确切的。像信天翁和海燕等许多海鸟所具有的特殊气味,可能就是它们辨认同类的一种方法。有特殊气味的许多海鸟在晚间活动,因此,用化学标记来替代视觉的标记可能就是相当重要的了。

最令人惊奇的是椋鸟,整个鸟群仿佛只是一个个体一样,以极其惊人的协调性在一起飞行。它们一定是在通过某些信号来指导这种行为,但迄今还没有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

描写自然景色的作文 篇9

我向往那宽阔,一望无际的海洋,海鸥在海面上翱翔,风吹过,浪花敲打着岸边,那一刻,好像把所有烦恼都敲碎了,剩下的只是把酒临风,心旷神怡,海面辽阔,想要吞吐整个天地,那种壮大的气势,常常让我魂牵梦莹。我向往那一泻千里,飞流直下的瀑布,急湍的飞流从山顶飞下,多么的恢宏与壮观,总是让人陶醉于那种激流的冲击,让人流连忘返,让人匪夷所思,为什么人世间会有如此奇妙的景观。

我向往那充满生命,生机勃勃的森林,阳光高照,可你一走进森林,就像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像是进入了一个密室一样,树梢间偶尔会降落一丝丝阳光,更增添几分神秘,在森林里,经常会听到鸟儿们的演唱会,声音是那么的悦耳,是那么的清脆,那么充满活力。低下头,还会看见虫儿们在嬉戏,在玩耍,还会看到一些勤劳的小动物们在觅食,多么有爱的场景,常常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完全徜徉在动物们的开心乐园中。

那辽阔的大草原,那耸入云间的高峰,那清流见底的小溪,那姹紫嫣红的花园,世间有太多太多美丽的景色,每一种景色就像一幅幅画,又像一首首美丽的诗,让人回味,让人想念,让人留恋。

可是,一切的一切,都在悄悄的改变。

雪山开始慢慢的融化,让无数的动物们无家可归。海洋不再清澈,不再那么干净,杀害了多少只珍贵的鱼儿,森林在渐渐减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听到鸟儿们的合奏,在看到虫儿们的嬉戏,这让我们痛心疾首,我多么想留住这美丽的自然,留着这一切美好的事物,可是,有些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用一切手段,不惜破坏自然,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为我们自己留下一片净土,留下一片净化我们灵魂的地方,不要让这个社会充斥着满满的钱,高楼,公路,汽车......

我想留住这自然,我想拥抱这圣地,让我们发出呼吁,不要再破坏自然了,让我们保护自然,让我们的心灵依然干净与纯粹,让这个世界依然充满美好,让未来更加的光明。

描写自然奇观的 篇10

关键词: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异化劳动;人的异化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6)05-0041-04

一 、“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

人的自然化,是具備社会属性的“人”,也就是社会的人,回归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的自然属性。“自然的人化”,是不具备社会性的自然,开始接受“社会的人”的社会性,成为“为人的自然”。前者是人的“单纯”化,因为人是自然的一个物种,遵循自然的规律就是遵循自身的规律。后者是自然的“复杂化”,因为自然在自身本质属性之外还要受社会关系的制约,这种制约的后果是未知的。因为,人类在生物学维度上的变化以及社会化了的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在多大程度上被社会所调节和建构,都将对人类历史和自然界的历史产生影响[1]。

什么是自然?自然“是它原属的事物因本性而运动和静止的根源或原因”[2],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从属于自然,所以人的本质应与自然的本质相协调,而不是悖逆。那么“社会的人”也只有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够真正实现自由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社会性与自然的“自然性”应该是相容的。也就意味着自然接受人的社会性并不改变自身的本质的东西。那么,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应该是相同一的。可是,人类征服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破坏自然界,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生态污染等又何以发生呢?实质在于“人同人相异化”。根据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观点,就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3]

二 、从异化的四个规定分析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冲突

(一)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创造资源,“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但是,有了自然界,有了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可以自由地创造了么?显然不是,劳动产品作为人类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的成果,由于异化的原因,和人产生了分离。“因此,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得到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3]269但是,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确保自身本质的区别在于“能够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3]273,那么,在人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之后,他的生产和收获应该是对应关系,这才是自然属性,是人类因“本性而运动或静止产生的结果”,正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言:“我与所看到的一切密切交流,他们不是同我的无形的本质相分离的,而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4]。但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之后,劳动产品就成为了外在于自身的东西,与自身、自身的劳动发生了分离。这使得人和他的自然属性产生了分歧,从而背离了他所归属的自然界的属性,而进入一种封闭的、孤立的困境之中。在这种由异化而导致的“背离”下,“自然的人化”将不会同一于“人的自然化”。在大自然文学的作品中,更加清晰地表现了这种异化,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展现的“大多数人……被人为的生活忧虑和不必要的艰苦劳作所控制,而不能采摘生活的美果……一天又一天,没有一点闲下来使自己真正地完善,他没有一点时间使自己变得不像一架机器……人不是看管牧群而是牧群制约人了”[5]。从远古的人类遵循着人类的本质开始发明工具、利用工具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几十万年后,聪明的、被称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的人类居然成为了他们所发明的工具的奴隶,最终被工具摧毁。在相关的文学文本中,我们看到了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相异化的精辟描写,例如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曾被称为“有关科技摧毁整个人类之可能性的第一次文学描写”[6]。小说讲得是一位科学家创造了一个怪物,这个怪物通过残杀科学家亲友的方式胁迫科学家满足他的要求。怪物最后对科学家说“你创造了我,可我才是你的主人!”[7]由此看出,当人的劳动产品控制了人,人已经沦为了产品的奴隶,而自然的人化就意味着自然将毁于他所繁衍的对象,这显然和人的自然化达不成同一。

(二)人同劳动相异化

马克思指出,“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3]270既然劳动已经不再属于劳动的人的本质,那么,劳动将不再是一种自发自觉行为,而是一种异己的、满足人类“劳动以外的需要”的手段。所以,“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的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3]271在这种异化中,马克思预设的“前提”是,存在着一种劳动,而这种劳动就是人内在的本质,人是需要这种劳动的。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就是人的自然状态下非异化的劳动的标准,而当人同人的劳动发生异化时,这种标准坚决地排斥着外在于人的劳动。这种外在于人的劳动是由外力的压迫而产生的,人是“被迫”的,所以人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逃避。回归到“自然的人化”这个命题上,人被压迫,产生了对劳动的异化。那么自然状态下的自然同样不会接受外力的压迫,而是坚守自然法则。所以自然就无法和被压迫的人的本质形成同一性。于是自然的人化演化成人与自然的冲突,自然失败就会出现生态危机,人失败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具体的表现如奥康纳所言:“经济危机是与过度竞争、效率迷恋以及成本削减联系在一起的,由此也是与对工人的经济上和生理上的压榨的增强、成本外化力度的加大以及由此而来的环境恶化程度而加剧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危机与成本削减还会在刺激那些先前已经被禁止的对环境具有危害性的技术的复活的同时,导致生态恶化的新的形式。”[1]293人与人之间的压迫,人与自然之间的压迫,导致了人化自然过程出现的巨大二元对立,人化自然不再是本质的同一,而是对抗和冲突,加里在《天根》里描写到:“目前威胁这群动物的不仅仅是猎人——还有树木被伐光、耕地的增多,一句话,人类的进步!”从十八世纪马克思看出人的劳动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到今时今日我们把我们的本质的自然界变成外在于我们的东西,这种压迫产生的异化劳动,冲突产生的人与自然的对立,斗争产生的经济危机和生态破坏,已经让本应该同一的“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分离得越来越远了。

(三)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关于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是这样描述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至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3]273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更像是人的本质构成要素的缺损和不完整。人一方面具备着动物性,以满足生理需求为目标,另一方面,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知道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274。但是,当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时,人作为有意识的存在物的本質就被异化劳动消解掉了,人的“万物之灵”就体现在利用比其他自然界物种高出来的智慧思考如何满足吃喝拉撒睡等生理需要从而维持生存,于是“美的规律”开始缺席。“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3]274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的“有意识存在物”本质缺位后,仅仅凭借“人的动物性”本质这一点并不能使“自然的人化”同一于“人的自然化”。因为,人的本质,是一个系统,是一个1+1>2的有机系统,只有同时具备动物性和有意识的存在物两点才能与自然的本质同一。缺少动物性,人就缺少自然化的普遍性,缺了“有意识的存在物”人就缺失了自然化的特殊性。当人不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而仅仅具备以维持生命为目标的动物性形式存在时,“自然的人化”将导致世界的灾难。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中有这样的描写:“一个人一旦见了血不再害怕,认为留点热气腾腾的鲜血是无所谓的事,那么这个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跨过了那条具有决定意义的不祥之线,不再是一个人了,而成了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的原始野人,伸出那张额角很低、獠牙戳出的丑脸,直勾勾地盯着我们的时代。”[8]当人不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自然的人化”将变得没有节制,缺乏目标,并且没有美的尺度。

(四)人与人相异化

人与人的异化,字面上理解包含着两重意味。一是人与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也就是人同自身的对立,“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所以也就衍生出了第二种意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立。这两种意味是相互关联的。马克思说“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都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3]274。在这种背景下,“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本质属性是冲突,后者是和谐。这就是二者不能统一的根本原因。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用他的作品形象地呈现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以及这种关系之下人的卑微与恐惧。小说的主人公是推销员格里高尔,他本身的生活就处在多重的重压之下,他工资微薄(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常年奔波,饮食粗劣,面对着老板没完没了的发号施令(人与劳动的异化)。他为了“还债”而工作,心里充满积怨,恨不得辞职不干(人与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同时,格里高尔独来独往,似乎永远都没有朋友和知己(人与人的异化)。但是有一天他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从此再也不能养家糊口,连家人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甚至想要把他遗弃,世界上再没有人对格里高尔施以关心,他在孤独和绝望中离开了“冷冰冰的世界”[9]。可以看出,人同人的异化,是多种原因造成,当人离开人的本质,人也就离开了自然的本质,这样,自然的人化就是一种背离原初本质的改变。这必将导致人和自然的两败俱伤。人与人的关系,同样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组成。同样,在我们急功近利想要从自然中索取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我们面对的不光是大自然的反击,还有人际关系的制约。回归本文的主题,“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也正是因为人的异化,无法实现真正的同一。

三、结语

人的异化使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不能实现真正的同一。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体现了人的异化的四个方面。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让人的生产活动成果成了人以外的存在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被彻底打破,人进入了一个封闭的、无法循环的困境之中。从此,人的劳动成果不再被人所占有,人也不能够体会到生产的快乐满足,这种异化,是人的本质的背离。人与劳动的异化,让人的劳动成为人以外的存在物,劳动不再是一种人的自然属性,不再是内在于人的存在,而是一种存在于人的本质之外的东西,劳动不再自觉,而是在一种压迫和生存的压力之下进行,劳动不是本质需要,而是生存需要,人们对劳动的态度也不是自然而然,而是避而远之,这种异化,是人的本质的被迫而扭曲。人与类本质的异化,因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所以人能够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区分开来,使生活对象化。而人与类本质的异化,则把人的有意识的存在物这个属性从人的本质中抽离出来,从而使人把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等同起来,生活的对象化就此不复存在。生命变成了一个生存的过程,所谓美的尺度,也随之消失,这种异化,是人的本质的缺损。人与人的异化,是综合以上三点异化所推导出来。人既背离了人的本质,又背离了人际关系的本质,使人处在一种与自然属性和他人之间的对立之中,这种双重对立,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无法取得同一性的罪魁祸首。这种异化,是人的本质的冲突和瓦解。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把握了人的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也理解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难点,分析了人的异化的四个规定,也是梳理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无法同一的原因,对所谓的天人合一,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M].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3.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4.

[4]MoHoAbrams.“Structure and Style in the Great Romantic Lyric”, Ed.Harold Bloom, Romanticism and Consciousness:Essays in Criticism[M].New York:WoWoNorton, 1979:224.

[5] HenryoD. Thoreau, Walden, Princeton[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56.

[6]Karl Krouber.Romantic Fantasy and Science Fictio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8:20.

[7]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M].刘新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05.

[8][苏]阿斯塔菲耶夫.鱼王[M].夏仲翼,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251-252.

[9][奥]卡夫卡.变形记[M]//陈谆,刘建军.外国文学作品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93.

Abstract:“Human-Naturalization” and “Nature Humanization” are essentially identical. However, not only in terms of social reality, but also in literature, we have found the identity was in a huge dilemma. The reason is that human alienation. Through four aspects that Marx analyzed, we found out that alienation made the essence of human, departure, twisted, defects and collapse, which are the reasons for the non-identity.

Key words: nature humanized; human naturalization; alienated labor; human alienation

上一篇:追寻完美高中作文下一篇:精选七月公司团建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