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4-10-07

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精选8篇)

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1

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我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依据《陕西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和《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全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纲要执行情况及残疾人事业面临的新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成效显著的五年。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狠抓落实,残疾人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残疾人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都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市、县两级政府签订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责任书,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制定了发展规划,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十一五”期间,市政府坚持每年为残疾人办十件实事,共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使近8万余名残疾人受益,残疾人的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重点实施了一批康复工程,共使2.4万余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资助500人次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资助108名大中专残疾学生入学深造。创造性的开展残疾人“四带法”培训,共有1.5万余名残疾人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一人一策”滚动扶贫,共使3.6万余名农村残疾人摆脱贫困。全市共有8368名残疾人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6497名残疾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70482名残疾人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91869名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稳定保障。

(三)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9个县市区均建成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全市143个乡镇、183个社区、3221个行政村均成立了残疾人组织。坚持每年组织“建鹊桥”活动,共使258对残疾人喜结良缘。全市注册聋儿语训、特教机构5所。全市5所公共图书馆开辟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5家电视台开通了电视手语节目。全市有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15家,残疾人各类协会63个,助残志愿协会8家,助残志愿者队伍11000人。

(四)残疾人参与社会更加活跃。“十一五”期间,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共夺得金牌23枚,银牌76枚。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中,我市残疾人选手共获得摄影、木雕、刺绣等项目比赛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全市有26人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16人成为乡以上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

残疾人事业“十一五”纲要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切实改善了广大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条件,为我市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我市残疾人事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稳定的制度性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总体生活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为我市打造陕西“东大门”贡献力量的重要时期。必须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加快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不断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使残疾人同全市人民一道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二、“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残疾人事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普惠与特惠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和专项制度安排相结合的要求,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强化措施,加快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总体目标

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努力使残疾人达到“五享有”即: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康复服务、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人人享有安全住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人人享有义务教育,残疾人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评估考核体系。建立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的作用,支持残联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参与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2.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切实改善残疾人民生,基本满足残疾人生活保障和公共服务需求,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特惠政策,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

3.坚持缩小差距、加快发展。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为主线,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立足市情,讲求实效,加大投入。不断缩小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与残疾人需求之间的差距以及残疾人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差距,加快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进程,实现城乡、区域之间均衡全面发展。

4.坚持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培育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5.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建立健全残疾人服务优先、优惠、优质政策,统筹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政策、资金、项目重点向贫困地区、农村和基层倾斜,增强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着力构建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十二五”时期残疾人事业任务目标和主要措施

(一)社会保障

任务目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等各类保障政策中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完善贫困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残疾人及时得到救助。

--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范围,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主要措施:

1.将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全面落实针对残疾人的专项社会保障政策。

2.将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对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人或法定抚养人无抚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重度残疾人,要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适当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孤残、老残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补助标准,落实残疾人分类施保,重度残疾人实行单独施保。

3.将符合条件的城乡残疾人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做好贫困残疾人摸底调查工作,全面落实残疾人参保的各项优惠政策。

4.落实贫困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的政府补贴政策。逐步提高残疾人康复项目报销比例,规范和增加职业康复项目,提高残疾人医疗康复保障水平。

5.健全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逐步扩大补贴对象与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二)康复

任务目标:

--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康复服务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基本达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完善残疾人康复医疗保障政策和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惠及残疾人康复领域的法规和政策,从政策上保障特困残疾人得到特殊救助。

--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着力推动精神病防治、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重点项目的实施。

--开展残疾预防,减少残疾发生。

主要措施:

1.建立和完善以各级各类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和康复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整合资源,发挥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学校、幼儿园、福利企事业单位、残疾人活动场所等现有机构、设施和人员的作用,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建立社区康复员持证上岗制度,配备适宜的社区康复设施,将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纳入社区建设和基层卫生工作体系。加强福利机构、残疾人托养机构、特殊教育机构中的残疾人康复工作。

2.加大康复经费投入,建立各种康复项目和各类康复机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康复项目顺利开展,确保各类康复机构工作正常运转。

3.完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机制。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全面推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重点保障贫困精神病患者得到住院和服药救助;积极推动精神病康复托养机构建设,通过家庭、社区、康复机构的共同努力提高康复效果。

4.建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制度。针对聋儿、脑瘫儿童、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医疗和康复训练特点,重点实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5.加大宣传摸排力度,提高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的知晓度,采取设立定点医院的方式,科学有效地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完善低视力康复服务网络,为患者提供适用的助视器,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助;推广和普及盲人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服务活动。

6.加强综合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康复医学科室建设,规范康复医学服务行为,开展康复医疗与训练、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康复技术研究等工作。加强民政福利机构康复设施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康复服务需求设立康复室,配备适宜的康复设备和人员。加强社区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制定社区康复服务质量标准,开展规范化社区康复服务,实现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7.发挥社区和家庭的作用,以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社区服务机构、工疗养护机构为依托,开展智力残疾康复综合服务;调动智力残疾人亲友的积极性,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生活自理和认知能力与语言交流等训练,对成年智力残疾人进行简单劳动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积极创造条件,建设集教育、康复、娱乐、劳动为一体的智力残疾和重度残疾人的养护机构,提供系统、终身康复服务;对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开展早期干预,切实做好特殊人群的补碘宣传教育工作,减少智力残疾发生。

8.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开展“爱眼日”、“爱耳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防治麻风病日”等宣传服务活动;针对遗传、疾病、中毒、意外伤害、有害环境等主要致残因素,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采取干预措施;加大产前、产后健康知识宣传,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制度,对疑似或确诊的残疾儿童倡导早期干预、早期康复训练,有效杜绝残疾的发生、发展。

(三)教育

任务目标:

--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

--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改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扫除残疾青壮年文盲。

主要措施:

1.将残疾儿童少年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并在政策上给予特别优惠。

2.建立健全助学制度,切实落实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贫困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扶持;落实贫困残疾学生就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大专、本科阶段的资助政策。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加捐资助学活动,资助贫困残疾学生入学深造。

3.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适时出台有关扶助政策。

4.有关部门和单位举办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班,优先安排残疾人,并减免相关费用。

(四)就业

任务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建设。

--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残疾人就业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4000人以上,使城镇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趋于稳定;对农村在就业年龄段、有就业意愿并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积极扶持他们参加生产劳动。

--做好就业失业登记、求职残疾人的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与实用技术培训,全市累计培训残疾人不低于13000余人次。

--结合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将已就业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自谋职业残疾人的社会保险补贴制度。

主要措施: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出台实施细则,依法全面促进残疾人就业。对已就业的残疾职工,监督检查用人单位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2.进一步完善我市《实施陕西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巩固深化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成果,确立各级残联的执法主体地位。依法完善和规范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程序和模式,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

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拓展“四带法”培训模式,调研适合残疾人生产、经营的产品和项目,全面提升“四带法”培训效果。

4.制定优惠政策及扶助措施,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并给予政策和经费扶持。引进社会力量开展扶持项目,兴办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便于残疾人开展经营的项目,引导残疾人就业。

5.按照中残联《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规范》要求,加强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做好残疾人失业登记、残疾人就业统计及残疾人职业技能鉴定,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6.加强残疾人职业介绍工作,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招聘洽谈会等系列服务。及时发布残疾人就业信息;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心理咨询、职业适应评估、职业康复训练、求职定向指导等服务;为残疾人自主择业提供必要的帮助;为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提供必要的支持。每年定期举办各类残疾人就业洽谈会。

(五)扶贫

任务目标:

--结合包村帮扶活动,开展扶贫慰问送温暖活动,扶助慰问残疾人3000名。

--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2500户。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分配优先考虑残疾人。

--扶持4万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增加收入。

--建立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规范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带领残疾人走上致富道路。

主要措施:

1.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群体纳入扶贫开发规划,优先予以帮扶。多渠道筹措扶贫资金,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帮扶力度,积极开展扶贫慰问送温暖活动。

2.将城乡住房困难的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住房保障制度范围。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实物配租优先照顾贫困残疾人家庭,分按一定比例解决城市困难残疾人家庭的住房问题,并优先落实货币补贴、实物配租等援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户全部纳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同时享受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补助政策。城乡因基本建设需要拆迁残疾人房屋的,在临时安置上要优先方便残疾人生活,并适当提高临时安置和搬迁补助费。

3.继续推进“一人一策”滚动扶贫工作,实现“一人一策”滚动扶贫模式在农村全覆盖,全面有效解决4万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在全市推广 “爱心小银行”新的农村残疾人扶贫模式,解决残疾人创业资金不足问题,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

4.积极争取省福利基金会等慈善机构对我市扶贫工作的支持与扶助,结合扶贫基地建设工作,争取一批项目落户我市,做大做强扶贫工作。建成市级扶贫示范基地一所,县级扶贫基地12所,切实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

(六)托养

任务目标:

--逐步建立以居家托养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主体、机构托养为骨干的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框架,为残疾人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托养服务,基本满足残疾人的托养需求。

--完善市级残疾人托养中心功能,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每个县(市、区)建立至少一所残疾人托养中心,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服务。

--开展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以家庭为依托,落实托养补助,力争到“十二五”末期,全市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居家托养服务范围。

主要措施:

1.以公办民营或民办公助等形式,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庭护理、集中托养等服务。

2.依托现有福利、卫生、社区敬老服务设施,开展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日间照料、居家托养和集中托养服务。

3.鼓励个人、社会团体和经济实体出资修建综合性、专业化的托养服务机构,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全日制托养或康复护理服务。

(七)文化

任务目标:

--加强残疾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残疾人基本文化需求,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在建设文化强市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中加快推进残疾人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残疾人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发残疾人的文化创造潜能。

主要措施:

1.全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青少年宫、植物园、旅游风景区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向残疾人开放。

2.组织实施“残疾人文化周”、“文化进社区”“农家书屋”等文化助残项目,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3.全市各级电视台要开办手语节目,广播电台要开办残疾人专题专栏节目;广电部门对残疾人家庭每年减半收取有线电视收视费,鼓励其他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减免相关费用。

4.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设立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每年增加盲文图书、有声资料的品种、数量及阅读设备,满足盲人阅读需求。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中设立残疾人阅览室。

5.组织参加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残疾人文学艺术精品展、残疾人文艺汇演等活动,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艺术人才,提高残疾人文化艺术水平。

6.培育残疾人文化艺术知名品牌,促进对外交流,支持残疾人参与文化创业。

(八)体育

任务目标:

--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提高残疾人社会参与能力。

--科学开展残疾人竞技体育工作,不断完善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培养、输送、管理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我市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

主要措施:

1.制定出台《渭南市残疾人体育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使用办法》,加强体育专项彩票公益金的使用管理,保证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残疾人体育项目顺利实施。

2.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向残疾人开放,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配置适宜的器材器械,为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提供便利。培养一批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讲师,推广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项目,广泛开展群众性残疾人体育活动。重视农村残疾人体育工作,引导农村残疾人因地制宜参加健身活动。

3.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充分发挥我市残疾人体育后备人才优势,培养选拔一批残疾人体育苗子。组织、鼓励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各项体育赛事,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有入学、就业需求的优秀运动员要在学费、岗位等方面给予照顾。

4.加大残疾人体育宣传力度,多形式、多渠道普及残疾人体育知识,宣传残疾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公众对残疾人体育的认知程度,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残疾人体育事业。

(九)宣传

任务目标:

--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利用各种宣传平台,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

主要措施:

1.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2.全面发挥助残志愿者队伍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助残活动。

3.组织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残疾人重要节日活动,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融入社会,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4.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公共媒体对残疾人中的优秀分子、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并及时表彰奖励。教育和引导广大残疾人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扶弱助残传统美德。

(十)法制建设和维权

任务目标:

--健全完善我市残疾人事业法规政策,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

--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和援助工作,完善残疾人法律救助和援助工作机制。

--做好残疾人信访和稳定工作,着力解决残疾人普遍性、群体性的利益诉求,确保社会和残疾人队伍的稳定。

主要措施:

1.积极配合人大、政协和有关部门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法规的检查、视察和调研,协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将《残疾人保障法》纳入全市普法规划,利用全国助残日和残疾人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观念,提高残疾人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残疾人维权干部的业务培训。

3.深入开展法律救助和法律援助活动,简化手续、放宽条件,努力为残疾人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妥善解决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处力度。对残疾人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给予适当资金补助。

4.认真贯彻执行《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不断强化服务质量,及时做好残疾人信访劝解、政策解释工作。及时掌握动态、化解矛盾,确保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稳定。

(十一)无障碍环境

任务目标:

--加快推进无障碍建设与改造,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健全,切实方便残疾人出行。

--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信息实现无障碍。

--开展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补助。

主要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建筑物,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无障碍规范。已经建成但不符合规范的,要逐步进行无障碍改造。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不符合无障碍强制性规范的建筑物和设施不能评为优良工程。

2.将信息交流无障碍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落实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政务信息要采取信息无障碍措施。车站、商场、酒店、旅游景点、金融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提供语音、文字提示、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

3.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程,将无障碍建设纳入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内容,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城市公共交通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公共停车区优先设置残疾人机动车专用停车位。残疾人考取机动车驾驶证要在师资、设备上为其提供方便条件。

4.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为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补助。

(十二)组织建设

任务目标:

--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和社区残疾人工作,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建设高素质的残疾人工作专职、专业和志愿者队伍。

--充分发挥残疾人专门协会作用。

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各级残联机构设置,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编制。加强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切实履行职能;掌握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基本情况和基础数据,积极向政府反映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协助政府做好有关政策、规划的制定和行业管理工作。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残疾人组织,加大基层残疾人组织的工作经费投入。着力培育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改善工作条件,妥善解决好其待遇问题,为基层残疾人工作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3.将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建设规划和内容。城乡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充分发挥残疾人协会和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整合社区资源开展残疾人康复、社保经办、就业服务、日间照料、文化体育、法律服务等工作。

4.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专门协会规范化建设,活跃专门协会工作,切实发挥其“代表·服务·维权”职能。加强对残疾人社会组织的联系、指导和支持。

5.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将残联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选好配强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建立完善残疾人人才库,做好残疾人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深入开展残疾人工作者“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大市、县两级残联干部培训力度。

6.将志愿助残工作纳入全市志愿服务总体规划,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建立健全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对接、评价激励、权益维护等机制,促进志愿助残服务的专业化、常态化和长效化。“十二五”末期,全市助残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25000人。

四、组织实施与绩效评估

《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和开展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依据。各县市区要依据本规划制定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配套实施方案,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统筹安排、逐步实施,并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体系。

市县两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及相关部门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加强跟踪分析,加大对重大项目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各有关部门每年要向同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报告规划执行情况。市县两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在“十二五”中期和末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和绩效评估。

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2

纲要指出, 我国慈善事业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慈善捐赠总量与人均捐赠数量仍相对较少, 慈善法规政策与慈善事业发展要求仍不相适应, 慈善组织自身能力与承担的社会责任仍不相适应, 慈善事业专业人才与慈善组织发展需求仍不相适应。

纲要指出, “十二五”时期,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将遵循依法推进、平等自愿、公开透明、鼓励创新四条原则。到2015年, 基本形成制度完善、作用显著、管理规范、健康有序的慈善事业发展格局。慈善事业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推动慈善事业逐步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与人民群众要求相适应。

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3

一、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和基本定位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一系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十二五”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步伐,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对于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教育“十二五”规划在编制过程中,着重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定位:

一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子规划与支撑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主题、服务主线是“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根据“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规划在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总需求和需求结构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特别是突出了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供给体制与国家的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城镇化战略和对外开放战略紧密协同。

二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启动计划和行动计划。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所确定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都要在“十二五”期间启动落实。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十二五”规划对规划纲要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分步推进,力图在“十二五”期间为实现规划纲要总目标起好步,夯实制度基础、人才基础和条件基础。

二、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过程

教育“十二五”规划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刘延东国务委员高度重视,亲自听取规划编制工作汇报,并多次对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自2009年10月份开始正式启动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主要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研究起草阶段。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有关高校及研究机构开展了27项重点课题研究,并开展系统调研,听取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专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

二是征求意见阶段。先后三次征求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5个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征求了48个中央部门和国务院部委、解放军四总部、共青团中央、8个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有关人民团体的意见,对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都逐条梳理,认真研究吸收。

三、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特点

教育“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是两个词:一是“服务”,二是“落实”。服务就是突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落实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为此,教育“十二五”规划编制做到了“两个同步”:

一是与国家总体规划和重大专项规划编制同步。一方面认真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另一方面做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项目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衔接工作,并与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城镇化体系建设等国家重大专项规划、西部大开发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各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编制紧密结合,及时将各专项规划的精神体现到教育“十二五”规划中,将教育发展的要求反映到上述国家规划中。

二是与教育规划纲要贯彻实施同步。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起草过程也是不断吸纳最新政策成果和实践成果的过程。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一系列重大教育政策相继出台,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各地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也积极探索和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这些政策和实践成果都在规划中予以充分体现。

四、“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在指导思想上,规划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创新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为主线,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和依法治教,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规划突出强调了要为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奠定三个方面的基础:

一是制度基础。“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五年。教育规划纲要将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提出了六大改革举措,并明确提出组织开展十大改革试点项目。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更新教育观念,把推动改革创新、完善重大制度作为战略重点,以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创新国家教育制度,努力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目标奠定制度基础。

二是人才基础。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规划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提出以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人才兴教战略,推进教师制度改革,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三是条件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离不开办学条件保障。“十二五”时期是推进教育发展重大项目的关键五年,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后,十大教育发展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实施。规划明确提出了要以落实重大工程项目作为战略抓手,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为“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条件保障和物质基础。

五、“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

“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按照总体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分目标: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这一目标,并明确了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目标。教育“十二五”规划对规划纲要有关指标进行了分解,提出了分区域、分城乡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力求使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到2015年实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又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考虑到教育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形势和各地的积极性,规划将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目标由60%调整为65%,学前一年、两年毛入园率目标也相应做了调整,其他主要指标与教育规划纲要目标衔接一致。

二是教育体系和制度建设目标。在体系建设方面,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部署和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提出了初步建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基本适应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加强社会建设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的目标。在制度建设方面,提出教育体制更富活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教育制度创新取得重要突破、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更加完善的目标。

三是教育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目标。教育“十二五”规划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人才培养结构方面提出了教育支撑经济发展的目标;从高校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发明专利授权数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服务科技创新的目标,努力提升教育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

四是教育服务社会和文化建设目标。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分别从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教育资助政策体系面提出了教育服务社会建设的目标。同时,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目标。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的进一步细化、实化和量化,充分体现了为规划纲要目标任务奠定基础的这一战略定位。

六、教育“十二五”规划

把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

教育规划纲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终身教育理念系统规划了以国民教育为主体、覆盖人一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十二五”规划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以加强关键和薄弱环节为着力点,从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这是五年规划第一次对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是对教育规划纲要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中,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关内容与刚刚发布的国家重点专项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保持同步,也是第一次对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完整表述。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完善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体制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国家教育制度建设。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国家设立了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展开,一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各地在推进教育改革试点中取得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加以推广,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教育制度。规划把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着力点,提出了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教育系统及全社会关心的十一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任务,包括教育“三个优先”的保障制度、教育公平制度、教育与经济社会结合的制度、民办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教育家办学制度、完善政府教育管理制度、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制度、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教育督导制度以及考试招生制度。这些制度建设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很多领域也是人们群众关心的热点。规划提出要努力通过改革创新,在一些重大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十二五”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七、教育“十二五”规划

推进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

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任务。要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和支撑能力,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是“十二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的战略性任务。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推进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根据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布局,加快相关新兴学科建设和急需人才培养;服务国家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社会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需要,加快培养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面向“三农”的急需紧缺人才,以及文化、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国防等方面的急需人才。

二是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科专业建设,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拓宽复合型人才培养渠道,扩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

三是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完善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对接。完善政策机制,加强对学科专业结构的宏观调控,促进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八、“十二五”期间推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推进教育公平,保障人人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规划在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教育公平的措施:

一是在制度上,将完善教育公平制度作为一项国家教育制度明确提出,以制度促公平。通过健全法制保障,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促进教育资源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困难地区、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同时,健全保障教育公平的规则程序,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二是在具体政策上,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完善资助体系为重点,扩大和保障公平受教育的机会。规划按照基本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要求,提出巩固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建立学前教育体系,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同时,完善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

九、“十二五”期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措施

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十二五”规划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贯穿全篇,重大制度建设如投入保障制度、教育标准和绩效评价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都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任务来总体设计,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如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实施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等都直接服务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规划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

一是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评价制度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抓导向、抓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规划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能力为重,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同时,特别强调了创新人才培养,提出要加强动手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实施卓越工程师、医师、农林和法律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拓宽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途径;结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等具体措施。

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规划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从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的举措,通过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教育“十二五”规划把区域发展战略

摆在重要位置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区域发展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按照不同类型主体功能区的资源承载能力、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提出了不同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

教育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规划从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要出发,提出了对不同类型的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教育政策,并提出了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加大对中西部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加快发展,优化城乡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等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提高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促进区域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十一、教育“十二五”规划32个专栏主要内容

规划文本在体例上采取了正文加专栏的形式,共设立了32个专栏。规划正文主要是阐明发展改革思路,专栏集中表述教育改革和发展具体政策措施,是对规划正文部分的补充,突出规划的行动性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主要成就和“十二五”主要目标,各一个专栏。

二是教育发展重大工程计划,共12个专栏,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特殊教育工程等“十二五”启动实施的教育发展重大项目,对目标、任务、覆盖范围及实施步骤等进行了具体说明。

三是教育改革试点,共11个专栏。规划纲要明确了十大改革试点任务,专栏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的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具体改革举措、试点范围进行了具体说明。

四是人才培养与新兴学科建设,共3个专栏,根据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布局,以及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需求,提出了“十二五”新兴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急需人才培养的方向。

五是体系和标准建设,包括继续教育体系、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四个专栏,提出了“十二五”相关体系和标准的基本架构、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

十二、确保教育“十二五”规划的落实

教育“十二五”规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是顺利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关键。

一是要落实责任分工。推动各地对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对“十二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二是完善规划考核评估机制。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研究制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考核评价办法,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进行考核和评价。近期我部将组织力量研究制定教育“十二五”规划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对各地教育“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作为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与舆论监督。定期发布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同时,扩大全社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知情权,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

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4

“十二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残疾人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得到认真执行,各项目标任务已经完成和超额完成,残疾人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现将有关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康复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康复服务项目超额完成

1.完善了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市残联会同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印发了《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依托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康复服务网络;推进基层卫生服务项目中的残疾人康复工作,落实了场地、器材、人员,实现了残疾人康复进社区、进家庭;全市八家残疾人工疗机构都建有配套的康复活动室,开展精神、智力残疾人康复服务;目前全市三县三区全部荣获省级以上“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区)”称号。

2.康复救助项目全部超额完成。一是积极开展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市创建活动,各县区都达到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县(区)标准,被授予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区)称号,我市被授予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市称号。五年来,全市8000多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其中,免费为25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新建了马鞍山市低视力验配服务部,对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助,免费验配助视器600多副;每年对盲人开展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训练,累计训练1200多人次。二是兴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训练场地达2000平米,专业人员22名,可以日 1

康复训练80名脑瘫儿童,出台了《**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办法》,强化了机构管理和训练质量;***县、**县、**县、***区、以及市特教学校创办了儿童康复中心,全市儿童康复中心发展到了7家,形成了以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为骨干,以各县(区)康复中心为支撑的儿童康复机构网络体系,能承担脑瘫、听力、智力、孤独症全部四类儿童康复训练项目,五年来累计对1400多人次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三是组织6000人次肢体残疾人在医疗机构、社区和家庭开展康复训练;供应8000多件普及型辅助器具;创办了假肢、矫形器制作中心,免费装配普及型假肢和矫形器600多例;已实施肢体矫治手术51例。四是对超过3000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为1.7多万人次的贫困精神病患者发放药费补贴和住院补贴1500多万元。“十二五”康复救助项目全部超额完成。

3.做好贫困残疾人医疗救助工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规定残疾人减免70%的参保费用;农村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交参合费用,农村其他残疾人参合费用享受优惠;九项残疾人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残疾人获得更为全面的医疗救助。

4.普及康复知识。每年利用“爱眼日”、“爱耳日”、“精神卫生日”、“防治碘缺乏病日”、“预防出生缺陷日”、“防治麻风病日”等开展宣传活动,普及残疾人康复和残疾预防知识。利用残疾人康复机构、残疾人事业宣传平台,加强对遗传、疾病、中毒、意外伤害、有害环境等致残因素作重点宣传,强化早期干预措施,提高全民残疾预防意识。

5.创建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市。在全市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示范市工作,市编委批准成立了“***市 2

残疾人辅具服务中心”。市残联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创办了“残疾人辅具服务中心”,设肢体、听力、视力、假肢(矫形器)、无障碍、社会工作五个工作部门。

6.兴办工(农)疗机构。目前全市建成工疗机构8个,安臵200多名精神、智力残疾人就业。各县区残联开动脑筋,积极主动深入企业,宣传工疗机构政策,并且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形式,采取工疗机构同技能培训相结合、工疗机构同日间照料托养服务相结合等途径,促进工疗机构不断发展壮大。

二、健全教育服务机制,完善教育救助体系

1.完善残疾人教育服务体系。大力开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全市儿童康复机构既承担康复训练任务,又开展学前教育。重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通过随班就读、送教入户、特殊教育等途径,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全市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

2.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市特殊教育学校举办残疾人中专班;市残联、市网络大学联合创办了全省首个残疾人电大专科班;不断向省残疾人中专学校、市特教学校中专班、其他中等职业学校输送残疾学生。

3.建立健全残疾学生助学制度。落实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普遍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保障符合国家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接受中等以上教育。出台了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就学救助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和就读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以上院校的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给予救助,建立完善的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教育救助体系;通过自学取得专科、本科学历的给予一次性救助。十二五以来累计救助2000多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00多万元。

4.加强市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同企业合作,创办残疾人服装制作等培训基地,培训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同市多所中专、高职院校合作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定期举办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班,使能够就业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教育或培训。

三、完善就业服务网络,实施就业创业扶持工程

1.加强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市、县(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开展残疾人失业以及求职等登记工作,实现残疾人就业信息资源共享;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残疾人就业纳入服务范围。

2.依法全面推进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深入贯彻《安徽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加大“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力度,采取严格执法检查、年审认证等方式,调动用人单位安臵残疾人就业积极性。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扶持福利企业等途径,集中安臵残疾人就业。落实小额贴息贷款政策,扶持福利企业和残疾人创办的企业发展壮大。实现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1000多人,农村残疾人稳定转移就业达到2000多人;强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市残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编办等七部门联合出台了《**市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实施办法》,规定“市、县区开发的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要按照不少于30%的比例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

3.进一步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加大投入,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定期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参加全国和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4.加强盲人按摩职业培训和行业管理。定期开展盲人医疗按摩和保健按摩培训工作,组织参加上级盲人医疗按摩保健培训及资格认证考试,2014年邀请省盲协主席李艳艳博士来我市举办讲座,为全市盲人按摩从业者进行“美式整脊疗法”培训;协调盲人保健按摩诊所纳入医保支付范畴,目前和县已有一家盲人保健按摩诊所顺利进入医保系统。

5.实施就业创业扶持工程。认真落实省残联“千元就业扶持工程”和“阳光大棚”工程,市残联同时开展“重点创业项目扶持工程”,帮助残疾人自主创业,“十二五”以来共扶持3000多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其中重点扶持580名,共投入资金700多万元。

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

1.按规定将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市政府出台《关于重度残疾人单独立户的通知》,对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成年重度残疾人,允许单独立户并纳入低保范围。

2.落实养老保险优待政策。市政府出台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对于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按最低档次参保的免交个人费用,残疾人参保率逐年大幅提高。无业或个体从业残疾人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每年给予600元到1000元的养老保险补贴。

3.用人单位依法为残疾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强化监督,认真落实用人单位为残疾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政策;对于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按每多安臵一名残疾人给予2000元的奖励。

4.制定并落实残疾人特惠政策。出台了《**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及救助管理办法》,通过免费配发、给予补贴等手段为残 5

疾人提供辅具服务。坚持开展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五年来为500多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认真组织实施贫困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民生工程项目,给予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年发放生活救助金,五年来累计救助约6万人次,发放生活救助金近5000多万元。2014年,市政府出台了《***市关于减免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使用的水、燃气费用的通知》,规定享受低保的残疾人每月可以减免2吨水费和2立方米燃气费,惠及残疾人2.5万多人,每年投入资金300多万元;落实减免贫困残疾人家庭生活用电的优惠政策;落实残疾人挂号费、诊疗费、市内公交、有线电视费用以及农村筹资筹劳等方面优惠政策。

五、完善托养服务体系,全面实行托养救助制度

1.以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为重点对象,制定托养服务发展计划,构建居家托养服务体系。**区荣获全国“阳光家园”示范区称号,在**区试点基础上,推广残疾人托养工作,现构建起“以机构托养为骨干、日间照料为支撑、居家安养为基础”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非营利性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强化残疾人托养服务。

2.坚持政府投入为主,鼓励通过社会募集等多种渠道筹措托养服务资金,逐步提高托养服务的补助标准,扩大受益面。市政府出台了《***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发放补贴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符合条件的贫困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机构托养、日间照料和居家安养服务,对机构托养对象每人每月给予500元补助,日间照料对象每人每月给予200元补助,居家安养对象每人每月给予100元补助;对开办日间照料机构的乡镇(街道)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给予机构运营补贴,并对收住符合条件残疾人的托养机构给予每个床位每月50 6

元的床位运营补贴,扶持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

六、制定扶贫开发计划,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

1.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扶持群体纳入政府扶贫开发规划。残疾人及其家庭优先纳入政府扶贫开发规划,保障残疾人从政府扶贫开发项目中受益,帮助残疾人及其家庭脱贫。会同市人社局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社会特困群体参加社会保险给予资金补贴的通知》,符合条件的城镇无业及个体从业残疾人优先享受人社部门的养老保险补贴政策。

2.加强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项目管理。健全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资金的到户率和扶贫效益,加大对贫困残疾人中能人大户以及扶贫基地的信贷支持力度;每年定期开展农村残疾人种植、养殖技能培训。

3.加强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完善《***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加大对扶贫基地的扶持力度,全市已建立扶贫基地6个,安臵了近200名残疾人就业,带动辐射近千名农村残疾人增收。

4.解决城乡残疾人住房困难。符合廉租房补贴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全部享受廉租房补贴,各级政府将城镇贫困残疾家庭纳入廉租房实物租售优先照顾对象,全市近500户残疾家庭喜住廉租房;实施“农村残疾家庭人居危房改造”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50多万元,为农村贫困残疾家庭进行危房改造。

七、加强文体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文体活动

1.利用社会公共文体资源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体育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便利服务。市、县(区)公共图书馆(室)开辟了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场所。7

市、县(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为残疾人开展文体活动设立专门场所并提供便利服务。

2.组织开展残疾群众文化活动。出台了《***市关于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工作,将残疾人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康复训练室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开展各类残疾人文化活动,发掘残疾人文化人才。市残联给予每个精品文化社区补助一万元经费。2015年,省残联在我市召开了“全省残疾人宣传文体工作现场会”,充分肯定了我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取得的成就。

3.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积极落实残疾人进入收费的体育馆半价优惠政策;市残联、市体育局定期进行残疾人运动员选拔,成立市残疾人运动队,全市体育场(馆)免费为残疾人提供训练比赛器材、设备;利用市内现有训练基地优势,先后挂牌成立了“安徽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和“安徽省残疾人田径运动训练基地”,定期开展残疾人运动员选拔和集中训练工作,发掘各类年轻的有潜力的残疾人运动员和特奥运动员。

4.加大残疾人体育艺术人才培养力度。成立了***市残疾人作家协会,聘请市作家协会主席担任名誉主席,鼓励残疾人开展文化创作。成立了残疾人艺术团和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协会,定期举办“残疾人书画展”、“全市残疾人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大赛”、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迎春广场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活动。

5.发展残奥、特奥和聋奥运动。创办了“特奥训练基地”,利用全国特奥日等节日,举办特奥运动比赛,弘扬特奥运动精神;积极参加全国、全省残疾人运动会,2012年,我市代表团参加了全省第三届特奥会,15名运动员共取得16金、7银、2铜的好成 8

绩,金牌和奖牌总数居全省前列,并获得“道德风尚奖”;2014年我市组织6名残疾人运动员首次参加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并取得优异成绩。2015年***市代表团参加了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并取得了奖牌总数第五名的好成绩。

6.举办全市残疾人运动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市残疾人单项会,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市残疾人运动会,实现与全市健全人运动会同时举办。

八、开展扶残助残活动,优化事业发展环境

1.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市残联和三县三区残联都建立了网站,大力宣传报道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动向,帮助残疾人了解社会,促进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市级以上各大媒体及时宣传报导残疾人事业。动员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重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活动。

2.办好手语新闻节目和残疾人专题节目。市电视台新闻节目全部加配字幕;市电视台开办残疾人手语新闻节目;市电台开办残疾人专题节目。

3.发挥示范导向作用。开展十佳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十佳助残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利用助残日等残疾人节日,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媒体报道、网络宣传、事迹报告等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残疾人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风采和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精神,扩大残疾人事业社会影响,营造更加浓厚的扶残助残社会风尚。

4.培养社会助残意识。每年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组织活动,广泛开展“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和“文化助残”、“科技助残”、“法律助残”等多种形式的扶残助残活动,营造关爱他人、扶助弱者的良好社会环境。

九、健全维权体系,强化政策宣传

1.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将《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市“六五”普法规划,提高了广大残疾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残疾人工作者的维权能力。

2.加大《残疾人保障法》执法力度。2013-2014年,市政协、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关于《残疾人保障法》和《安徽省残疾人保障条例》执行情况的民主监督和执法检查活动,依法维护了残疾人权益。

3.建立健全残疾人法律救助机制。市残联和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成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市残联设臵维权办公室,专门帮助残疾人从事维权工作,对因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造成残疾人生活困难、权益受损等突出案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4.建立健全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市残联印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维权信访体系建设的通知》,建立健全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信访维权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完善《***市残疾人信访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市残联实行领导班子成员每个周六上午轮流接访制度。利用电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市残联网站互动、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残疾人所思、所急、所盼。市残联领导班子成员接访认真履行“首问”负责制,做到“六包”即“包接待、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稳定、包化解”。印发了《***市残疾人临时救助暂行办法》,为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残疾家庭提供临时救助

6.依法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市残联被纳入市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会同市住建委、市经信委等部门推动无障碍城市建 10

设工作。市政府出台了《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无障碍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市住建部门牵头实施,残联全程参与监督的工作机制,确保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能够切实有效的落实到位。2014至2016年,用三年时间完成公共设施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7.积极发展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市、县(区)残联网站全部开通,并设臵了无障碍通道,方便各类残疾人浏览信息,为残疾人接受和传播相关工作信息,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十、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稳定实干,残疾人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1.加强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建设。市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选出了新一届的市残联领导班子,为残疾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县(区)、乡镇(街道)残联利用换届契机,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做好残疾人专职委员、助理员选聘工作,全市48个乡镇(街道)、538个村(社区)专职委员和助理员按照实名制要求全部配备到位。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助理员管理工作,严格考评制度。全市残疾人专职委员和助理员实现了与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同级别、同类型人员同等待遇,稳定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和助理员的工作待遇,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2.加强残疾人协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残疾人协会增进互动、凝聚人心、交流情感的作用。通过专门协会的运作、协调,成功举办了“残疾人红色革命歌曲演唱会”、“党在我心中——残疾人征文大赛”、“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残疾人书画展”、残疾人“文化周”、残疾人摄影培训班、盲人电脑培训班、精神和智力残疾人亲友座谈会、聋人座谈会、视力残疾人联谊会等一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残疾人精神生活,充分展示了残疾人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风采,增强了残疾人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3.加强志愿者助残队伍建设。市残联成立助残志愿者总队,建立志愿者专家人才库;县(区)成立助残志愿者分队,指导乡镇(街道)成立助残志愿者联络站,将各类扶残助残志愿者登记造册,为残疾人和志愿者之间架设桥梁。与市文明委共建了10家全国助残服务联系示范站(点);**县将志愿者助残大队打造为扶残助残品牌,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4.加强残疾人证的核发和管理工作。目前全市已申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5万多名,为规范残疾人证的合法与管理工作,出台了残疾人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强化了残疾人证的申请核发管理工作。

5.加强信息化建设。认真开展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6.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2014年,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发改、规划、财政等部门配合支持,投资3400多万元的马鞍山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项目将于2015年10月底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一座建筑面积约8200平米,拥有100张床位、能够同时容纳300名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的综合性康复服务设施。**县在已有综合服务设施的基础上,新建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筑面积2000平米;**县政府通过房屋臵换方式为县残联解决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2000多平米;**区新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2000平米,已于2015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市、县(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全部达标,综合服务设施功能齐全,作用发挥更加充分。乡镇(街道)全部落实了残疾人服务场所及残疾人康复文体活动室;村(社区)残协全部拥 12

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篇5

“十一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和长足进步,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全民健身条例》的颁布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其他各项体育工作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十二五”时期 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为根本目标,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推动我市体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进一步开创我市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举措积极完善适应我市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全民健身、业余训练、体育设施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努力实现江都体育现代化。

(一)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政策举措

指导方针: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市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加快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1

建设和对外开放力度,组织开展科学文明、形式多样的群众健身活动,提高群众体育活动普及率和场地利用率,促使体育成为更多人的健康生活方式。

主要目标: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显著提高,城镇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城镇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人均体育场地活动面积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形成群众体育的科学化、社会化、长效化发展机制,覆盖全市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构建和完善。

政策举措:

1.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使政府为公众参加体育活动创造必要条件,将群众体育事业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用于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列入我市财政预算。

2.遵循群众体育普及规律,积极探索我市城、镇体育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体育部门协调,社会齐抓共管的群众体育发展机制,发挥政府在发展规划、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应有作用,发挥社会力量在发展群众体育中的组织发动、培训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场地设施和健身活动的科学化和社会化。

3.继续深化改革,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加快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以政府为主导,以体育局为骨干,以社团性体育组织为助手,以群众性体育健身组织为基础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积极督促政府设置和配备专门机构、人员和资金用于社会体育指导队伍建设,积极吸引专业体育工作者和其他社会体育骨干成为社会

体育指导员。

4.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农闲季节和全民健身日,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建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精品工程,打造一批基层体育健身表演团队,并形成传统。

5.加快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启动新体育中心建设,实现100%的行政村建有健身点,实现城、镇、村全部建有公共体育设施。制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范、标准和用地定额指标,提高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功能质量和利用率。

(二)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政策措施

指导方针:继续贯彻“体教结合”的工作方针,加快进行项目合理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运动训练科学化进程,促进训练、科研、教育一体化建设,加大体教结合力度,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市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竞技水平。

主要目标: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多元功能,积极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竞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改革和发展,竞技体育整体实力稳步提高,运动项目和运动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竞技运动人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竞技运动成绩科技含量显著增加,训练基础条件和设施明显改善。争取“十二五”期间,参加国内、省、市竞技比赛的成绩赶超上届,为下一周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政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启动和部署新一轮省运周期竞技备战各项工

作,确定新周期备战工作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建立健全竞技体育各项规章制度,力争5到8年时间基本建成层次分明、职责清晰、任务明确、计划周密、措施完善、保障有力、奖惩严明、运转有效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服务体系,确保我市竞技体育稳中有升、持续、健康发展。

2.面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竞技体育发展规律和项目制胜规律。认真研究影响我市竞技体育发展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切实解决制约我市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突出重点,优化项目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力争通过努力使田径、举重、跆拳道、乒乓球、篮球等五大项目成为我市优势项目,加强运动员队伍建设,搞好梯队衔接,争取在输送优秀运动员和体育后备人才上有更大突破。

(三)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 和政策举措

指导方针:坚持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在加强体育公共服务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体育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主要目标:逐步建立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体育产业体系和规范有序、繁荣发展的体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局面;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服务用品业有较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例明显增加,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

主要任务:

1、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加强对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大力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引导和规范各类体育竞赛的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引进知名的体育赛事,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

2.鼓励和引导省内外企业投资体育产业,加强我市体育用品制造品牌建设,打造我市体育用品制造知名品牌,做大做强体育用品制造业。

3.严格规范体育彩票市场,研究探索体育彩票市场的发展规律,加大体育彩票发行的监管力度,加强彩票专管员队伍培训,确保体育彩票市场的安全和信誉。

政策举措:

1.发挥体育场馆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活动,探索公共体育设施运营管理的新模式,逐步实现投资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管理企业化。对用于群众健身的体育设施日常运行和维护,制定相应政策给予经费补助。

2.加强对体育产业的指导与服务,加强体育产业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做好体育产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加强体育产业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完善规范的体育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为社会投资提供咨询服务。

英山局气象事业“十二五”规划 篇6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若干意见》和《湖北省关于加强全省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等政策机遇,以项目带动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全市气象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气象整体实力显著提高。

一、发展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提高,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枣阳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推进。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了气候灾害实时监测评估、重大气象灾害评估、主要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区划,完善了气象灾情直报制度。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建成了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们争取“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是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局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精神,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展,促进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推进城镇化进程,气象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整体实力,是气象事业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也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和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尤其在服务的力度、深度、广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挑战更加严峻,责任更加重大。

“十二五”期间,枣阳气象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各级政府和公众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全市气象事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上级气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坚持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努力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进一步推动枣阳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为枣阳在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和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面向需求,服务引领。站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服务于人民福祉安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坚持气象事业公益性的基本属性,牢牢把握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计民生的需求为牵引,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提升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坚持一流目标,加快发展。瞄准“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目标,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使我市气象整体实力处于襄樊市前列,并适度超前,部分领域进入湖北省一流。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兴业。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驱动,统筹现代气象建设需求,优先解决制约业务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枣阳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统筹集约,协调发展。一是要统筹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的协调发展;二要统筹好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等业务的协调发展;三要统筹好农村气象基础设施的发展;四是统筹好部门间的联动合作。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枣阳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达到襄樊地区先进水平,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加速推进英山县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初步建成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使英山县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位居全省先进的行列,较好满足枣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对气象工作的需求。

2、主要指标

(1)气象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投入200万元。初步建成覆盖全市行政村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基本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使每个农民每年免费享受到至少10元的气象服务。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气象灾害指数保险、勘查定损等技术咨询服务等业务覆盖率达到100%。——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积极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建设人工增雨、烟叶消雹工作站2-3个。在现有高炮增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车载式火箭增雨,作业过程增加降水15%-20%,投入产出比达到1:60。

——气象信息覆盖率。利用电视、广播、农业信息服务站、手机短信、报刊、互联网、电子显示屏等手段传播气象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城乡公众覆盖率达98%以上,农村覆盖率达90%以上。

——应对气候变化。在我市逐步建设1-2个风能观测网点,完善风能观测实时监控、风能数据库管理、风能资源计算及评估系统。

——防灾减灾体制机制。编制全市干旱、暴雨、低温冰冻、雷电、冰雹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预警应急机制。

(2)气象事业现代化

——综合气象观测。建成地面、大气、天空观测有机结合和运行稳定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建成气候变化观测系统。基本实现主要灾害性天气连续监测,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新一代”天气雷达终端对主要灾害性天气实现无缝隙监测;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天气跟踪监测率达85%以上; 基本实现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监测手段多样化,镇、办、区气象自动站覆盖率达100%。建成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和技术保障系统,各类观测设备稳定运行率达90%以上。

——气象预报预测。全市短期晴雨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一般性降水提高3-5%,水库致洪暴雨落区预报准确率提高2-4%。寒潮强降温预报准确率提高2-3%,预报时效在现有基础上提前6-12小时。高温热浪预报准确率提高2-4%,预报时效在现有基础上提前6-12小时。冰雹预报准确率提高1-2%。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5%,汛期降水、关键农时预报预测准确率达85%以上。

——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敏感性和综合性明显提高。政府决策部门、专业用户和社会公众的气象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95%以上。建成针对交通、水利、安全监管、旅游、环境、国土资源、卫生、林业等重点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将专业气象服务主动融入和覆盖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完成“十二五”期间各项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任务。气象科普教育受众率达到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

——气象台站建设。气象台站业务服务能力适应枣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气象自动化观测水平和测报质量不断提高。探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符合《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台站基础设施达到“一流台站”水平。

——气象科技创新。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气象科技条件明显改善,气象科技创新对现代气象业务的支撑力和贡献率大幅提升。

三、战略重点

“十二五”时期,我市气象部门将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全面加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全面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并着力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加快建立“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风险评估、应急处臵、应对防范”有机统一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对气象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建设多部门联动、多环节一体化的不同气象灾害种类早期预警平台,提高科学预测和预防气象灾害的水平。加强对各种气象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水平。加强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强化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加强气象突发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和完善气候综合监测系统,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气候变化领域的观测与研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开展重大工程建设和区域经济开发等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定科学的适应应对措施。按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强风能、太阳能和空中云水资源等气候资源的监测、评估和预测等工作,提高气候资源的开发效益和利用水平。

(三)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覆盖广阔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开展农村防灾减灾示范点建设,发展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基层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队伍;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能预报以及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提升农业安全的气象综合保障能力;完成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业务。

(四)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着力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完善短期气候预测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科学构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改进观测手段,加快推进观测自动化,强化技术装备保障,提高观测数据综合应用水平,增强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以改善气象台站工作条件、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全力推进新型基层台站建设工作。

(五)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优化人才布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在关键业务科研领域培养造就一批带头人,形成一支具有影响力的科技人员队伍。健全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气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重点工程

根据“十二五”枣阳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和战略重点的要求,与湖北省气象局“十二五”重点项目和襄樊市气象部门“十一五”重点在建项目相衔接,“十二五”时期枣阳气象部门重点实施以下四项工程:

(一)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主要内容:

一是建设农村气象信息和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按照“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标准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市1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和2个农场管理区;

二是建设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整合部门资源,建立一支覆盖全市,具备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和气象需求、灾情信息反馈等能力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完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和岗位设臵,全面推动气象信息员培训、基层应急、农村科普宣教等工作;

三是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延伸到行政村,基本实现预案到村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四是建设气象灾害监测区域自动站。全面完成全市18个区域自动站的升级改造工作,并适当在气象灾害严重的行政村加密布设区域自动站,形成较为完善的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络。

五是农村防雷设施工程建设。在农村雷电多发易发区、农村中小学等公共场所展开雷电防护工程建设,完善农村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线路等重要公共设施的防雷措施;

六是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完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平台,建成移动、联通、电信三个信息发布平台,并依托电子显示屏、电视、大喇叭、卫星数字收音机等手段构建农村气象信息网络,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

七是建设科普宣传工程。在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在每个村设立气象科普宣传栏。

(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主要内容:

一是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网。完善建设农业气象、土壤水分、雷电等观测网;

二是完善“新一代”气象雷达终端接收系统建设。建设以运行监控和数据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天气雷达综合业务应用系统;

三是加强气象卫星小站建设。加强卫星云图接收,进一步改进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中尺度分析预报系统和数值预报解释应用系统,实现精细化气象预报,初步实现主要气象要素预测预报的定量化;

四是建设公众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内涝、高温、大风、街道路面结冰等),实现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城市气象信息发布。建设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大雾、地质灾害、道路结冰等)、旅游气象服务系统等业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

五是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将雷电灾害防御纳入政府常规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建筑物防雷监审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六是加强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建设观测仪器测试、维护、维修平台,完善备品备件供应体系。

(三)人工增雨防雹基础体系建设

以“立体预警、三级指挥、四级作业、跨区协同、科学高效”为目标,加强作业系统、监测系统和效果评估系统建设,建成覆盖全面、业务功能完善、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全市人影业务系统和作业基地,有效提升人影防灾减灾与应急保障服务能力。主要内容:

一是建立以城区黄龙岗为中心的火箭定点、流动增雨作业基地;

二是建设七方、熊集、太平等3个烟区防雹增雨工作站; 三是完成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施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程度达到100%,作业装备规范化,符合国家人影装备许可的要求。

(四)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体系建设

结合新时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开展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体系建设。建设内容:

一是建设市级多部门联动、多环节一体化的多气象灾种早期预警平台;

二是建立英山县应急移动气象台,配备必要的应急移动车、移动多普勒雷达终端等装备,改进气象部门与政府、媒体、相关部门的应急指挥联动平台;

三是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建设,建立高效的灾情收集、统计、分析平台,建立气象灾害影响评估业务平台;

四是加强基层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的基层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队伍。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组织领导。继续加强和深化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以法规、标准为重要支撑,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系改革,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加强气象科学管理。加快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形成层次明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现代气象业务技术体系。继续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强地方气象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相配套的地方法规体系建设,推进法制化建设进程。大力普及气象法律法规知识,加强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加强气象标准体系建设,健全气象标准化技术组织,完善气象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大气象标准实施力度。

(四)持续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坚持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多渠道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确保气象事业经费的增长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并适度超前。加强统筹集约,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五)加强部门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气象与农业、交通、水利、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的合作。不断完善与地方政府和各灾害防御相关部门气象灾害防御的应急联动机制、灾害联防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项目合作机制。积极参加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活动。

(六)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团建,全面发挥党、团、工、青、妇的作用。加强气象部门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继续发展先进的气象文化,弘扬气象人精神,为气象事业发展凝心聚力。

英山县气象局

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7

一、公共图书馆事业要坚持科学发展

“十二五”时期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建设, 继续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原则, 并将其全面贯彻到实践中去, 使图书馆由传统型图书馆向研究服务型图书馆转化, 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科学发展。

1.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图书馆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宗旨。以往图书馆管理中的以人为本较多注重于服务客体 (读者) 的层面, 实际上以人为本所指的“人”包括两个方面, 即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和作为服务客体的读者。在内部管理上, 应以工作人员为本。要大力发掘其潜能, 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引导他们把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追求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以图书馆的发展带动自身的发展, 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图书馆的持续发展。在对外服务上, 要以读者为本。实现读者第一, 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提供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 全方位、多元化、个性化、深层次的服务, 让读者充分享受图书馆服务带给他们的便利和满足。

2. 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 是由图书馆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所决定的。从内部环境来看, 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 只有全面综合考虑, 实现图书馆的部门设置、职能划分、人员安排、资源配置等业务的优化链接, 才能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和效益。从外部环境来看, 大力发展图书馆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基础, 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组成部分, 这是由图书馆作为收集知识、传播文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坚持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全局性, 确立图书馆在社会中的价值以及针对这种存在价值作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既要统筹兼顾、把握全局, 又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二是全体性, 图书馆建设作为公益性文化的基础工程, 需要政府、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 协同体现“共建共享”的现代思想;三是全方位性, 图书馆的发展要适应知识经济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全方位地拓展其服务功能, 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广泛与精深的需求。

3.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实现图书馆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图书馆的规划上, 要关注当前需要, 还要着眼未来发展;在资源采集上, 要处理好当前需要与潜在需要的关系;在资源管理上, 要处理好现在处理方式与未来处理方式的衔接;在资源利用上, 要处理好当前利用与未来利用的关系, 避免短期行为, 延长资源寿命, 保证可持续利用。除此之外, 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转变观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特别是要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品牌意识。其次, 搞好馆藏, 积累可持续发展资源。馆藏建设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文献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而文献的可持续发展又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要切实抓好馆藏, 要实现文献资源收藏重点转移, 逐步从印刷型向非印刷型转移, 并逐步扩大非印刷型的收藏比例。再次, 加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方面可实行馆际书目信息共享, 协作收藏;另一方面加快网络建设, 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要注重特色收藏, 做到既突出馆藏特色, 又保证文献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

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继续推进标准化建设

建立一部完善的图书馆法, 能够监督和规范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保证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对图书馆的正确领导, 保证图书馆事业发展能够保持正确方向, 使广大群众享有使用图书馆的权利和对图书馆的监督, 保障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图书馆事业所必需的经费、人力、建筑设备及其合法权益, 保护图书馆收藏民族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的工作职能, 调节图书馆的内外关系, 促进图书馆网络建设, 加强图书馆的统一管理,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为适应“十二五”发展的要求, 建立、健全与图书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化建设, 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体系、法规监督体系和标准评估体系, 仍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重大问题。图书馆事业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它的发展也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托。但目前我国仍缺少一部相对完善和成熟的图书馆法, 没有调节国家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等等在图书馆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法规, 使图书馆的发展缺少了相应的法律基础。

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必须保证标准化, 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对于公共图书馆资源的利用, 从整体角度看, 国际范围内的必须通过国际标准来加以规范和实行, 全国范围内的必须通过国家标准来实现。而国家标准应本着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原则, 力求与国际接轨。但当前我国许多公共图书馆对国际、国家标准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仍然是一知半解, 缺乏有效的领悟和执行, 制度上和程序上的模糊、混乱, 直接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的产生和存在。实现图书馆资源优化配置, 标准化工作是前提, 必须全面推进和贯彻执行标准化, 确保每项工作都在各项标准的要求下开展。

三、进一步丰富、整合各类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图书馆目前的资源条件与社会需求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根据人民网2010年关于“图书馆的认知和使用情况”读者问卷调查, “不去图书馆最主要的原因”中“馆藏不够丰富”成为最大阻碍, 近七成 (66.9%) 的读者选择了此项。由此可见, “十二五”发展时期, 继续丰富、整合各类资源仍然是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继续丰富、整合馆藏各类资源是搞好读者服务的物质基础, 必须切实做好文献资源和数据资源建设工作。文献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适应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 保持馆藏规模和质量均衡稳定的增长。要解决图书馆经费不足的问题, 建立科学、方便、快捷的采购系统和渠道, 通过加强信息沟通和情报收集, 定期开展社会调查, 第一时间按读者需求收集最新书籍及数据出版资料, 建立相关信息库, 从质量、数量及时效上完全满足读者需要。

四、继续坚决贯彻免费开放的政策

公共图书馆免费对人民群众开放之后, 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加强管理。

加强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的管理, 对内通过科学管理, 领导和要求图书馆员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完成自身工作, 同时积极调动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做到能够根据不同时间和实际情况对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对外通过对读者宣传图书馆相关制度, 开展诚信教育, 让读者充分认识到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并能遵循这些制度, 使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 拓宽服务。

拓宽服务主要是从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方面进行。图书馆免费开放后, 面临着的一个实际趋势就是随着人民群众的利用人数和频率的增加, 由于社会地位、知识层次和阅读动机的不同, 读者对图书馆具体需求方式必然会相应增加, 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 增加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以做到对读者有求必应。

3. 积极引导。

通过各种方式的宣传和咨询, 使更为广大的读者了解和认知图书馆的作用, 开发和提高到馆读者对图书馆的使用率, 改变其原有的相对单一和传统的使用方式, 同时吸引社会潜在的读者, 使图书馆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 发挥图书馆传播文化知识的职能作用。“十二五”时期国家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目标和任务, 这需要所有图书馆人的努力, 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发展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对所出现的问题也应给予高度重视。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科学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规划战略性目标, 这个目标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面对困难与挑战, 我们要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 保持科学理性的思维, 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 用实际行动去实现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蓝图。

摘要: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文化建设方面的要求, 尤其是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应在文化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分析目前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 2011—3—17.

[2]王艾.试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图书馆工作[J].黑龙江史志, 2009 (17) .

[3]李海鹰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构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12) .

渭南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8

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高,结构有较大改善。全省农业机械保有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至2014年底农机总动力达3000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114.2万台,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9.86%和26.10%。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农机装备结构有较大改善,至2015年,全省大中型拖拉机达到48.08万台,比“十二五”期末增加18.72万台,增长63.76%,50马力以上拖拉机达到9.21万台,比“十二五”期末增加4.61万台,增长100.22%。小型拖拉机66.13万台,比“十二五”期末增加了4.85万台,增长7.91%。配套农机具达到了270.73万部,其中大中型农机具81.1万部、小型农机具189.63万部,分别比“十二五”期末增长36.95%和6.67%。農机装备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

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到2015年末,全省机械播种、机械耕整地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86.6%、92.3%和50.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0%,农业运输、场上作业和后勤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和电气化,农村用工总量的70%由机械完成。农业机械作业领域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作业向畜牧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大面积推广,农机化科技应用水平快速提高。“十二五”期间,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得到引进、推广和应用,一些领域农机化技术研发、生产和应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性进步。全省除在机械深松、旋耕、深施化肥与精(少)量播种、苗带重镇压等一大批传统作业环节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应用范围和数量得到大幅度增加的同时,旱作节水、保护性耕作、机械收获、温室与保护地栽培、水稻移栽、经济和特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与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的研制与引进应用,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以及从小到大跨越式发展。

上一篇:上学期学研部工作计划方案下一篇:育红小学学雷锋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