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养护应急预案

2024-07-25

公路隧道养护应急预案(精选7篇)

公路隧道养护应急预案 篇1

nana20081120

2009-8-16 15:21:01 221.221.207.* 举报

随着 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长隧道及特长隧道不断增多,隧道自身的结构特点和隧道安全管理已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文章立足于现实,从目前 国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二次事故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就交通安全管制,消防火灾扑救、二次事故预防等方面探索性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以期对 国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有所裨益。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历史上空前发展的时期,随着已建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长隧道及特长隧道不断增多,如何安全管理好高速公路隧道,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一问题已明显的摆在了高速公路营运管理者面前。隧道是高速公路的中心枢纽,笔者认为,隧道安全管理,重点是遏制隧道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避免隧道内二次事故发生,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保障过往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减少国家财产损失的重要举措。

在 国,隧道大多位处山脉纵横、丘陵沟壑的区域,高速公路相对平坦的特点决定了多数隧道较长距离的空间近似封闭。在相对狭窄的空间,高速公路交通量、车型、车载可燃物等因素决定了高速公路隧道发生消防安全、交通事故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可以说,高速公路隧道越长,交通量越多,隧道内发生交通意外、消防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多、越大。

一、隧道火灾概率及特点

据国外20世纪90年代的统计资料显示,隧道火灾发生的概率是10次(亿车*km)~17次(亿车*km)。由于较长隧道近似封闭空间,火灾发生较之于正常界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1.蔓延快,不易控制。隧道因车辆事故,汽车相撞等引起火灾后,除本身携带一定数量的燃油外,有时还运载相当数量的可燃品、化学品、危险品,火势蔓延快,很难加以控制。

2.通道易堵塞,隧道纵深距离窄长,发生火灾时,隧道内大量车辆难以疏散,极易造成堵塞,火势顺着车辆蔓延,扩大损失。

3.浓烟高温,扑救因难。发生火灾后,烟雾迅速向四周扩散,虽有通风设备,也难以及时排出烟雾。当隧道内因车辆碰撞等事故引起大火时,油料燃烧,温度很高,往往使灭火人员无法靠近,以致延长灭火时间,加之出口少,环境恶劣受空间限制,通信联络因难。隧道大多远离城市,缺乏可靠的水源,隧道灭火条件有限。双向交通隧道、特长隧道内容易产生灭火救援路线与疏散路线、烟气流动路线的交叉,救援面和救援途径有限,火灾扑救难度极大。

4.供电中断,疏散因难,着火后,可能损毁供电系统,造成供电停止,会给扑救工作带来极大的因难。隧道内通道狭长、照明条件差,着火后能见度低,人员难以及时疏散,易引起人员惊慌,从而造成更大的惨祸。

5.高温有毒烟雾积聚,不易排出。隧道密闭环境,一旦发生火灾,隧道内烟雾大、能见度低、散热慢、温度较高、火灾产生的高温、有毒浓烟迅速积聚,不易排出。这不仅严重危险被因人员的生命,而且使消防队员也难以及时施救。

6.起火点附近的隧道承重混凝土容易崩落。由于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衬层内含有水分,当火灾发生时,衬层中的水变成蒸汽,在衬层内快速膨胀,从而产生巨大的压力。国外隧道衬层火灾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表面温度达到200摄氏度时,10~15分钟内混凝土衬层就会发生爆裂、崩落。

因此,隧道火灾可能只造成一辆车的损失,也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隧道倒塌、交通中断的重、特大恶性火灾。

二、隧道交通事故及其特点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事故视隧道交通状况、车流量、设计时速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而具有不可预见性。根据国内外隧道内交通事故成因统计表明,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主要有如下方面原因:

1.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超速行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据广东汕(头)梅(州)高速公路一则隧道路段交通事故数据显示,在2004年上半年发生在该区域隧道的10宗交通事故中表明,超过60%是因驾驶员超速行驶引发交通事故。

2.因为通行车辆自身机械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占绝大部分。据广东汕(头)梅(州)高速公路隧道路段交通事故数据显示,在2004年上半年发生在该区域隧道的10宗交通事故中表明,其中3宗是因为通行车辆自身机械故障引发的交

通事故。

3.高速公路过往通行车辆抛、洒物,导致隧道内通行车辆发生交通事故。

此外,隧道交通事故还因隧道交通状况、车流量、设计时速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因素而具有不可预见性。

三、二次事故引发隧道安全

综合国内各高速公路多宗二次交通事故案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路面发生交通事故后,未及时撤离现场且未设置危险警告标志,后方来车车速过快,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引发二次交通事故。二次交通事故危害性很大,事故现场范围广,涉及车辆、人员多且容易发生重大交通堵塞,经济损失大,并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当车流量大或处于交通高峰期隧道内发生火灾或交通事故,由于隧道内能见度低疏散通道有限,加之驾驶员对烟火及事故现场的恐惧,更容易出现慌不择路而造成交通堵塞或新的交通事故。可以说,隧道越长,车辆疏散所需的时间就越长,极容易发生二次灾害。

四、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高速公路隧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高速公路隧道管理部门要加强互动、齐抓共管,提高事故快速反应的速度,数据处理的精度和预测的时效性,降低数据处理的时间。加强预防,才能有效维护高速公路安全通行的“心脏”,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谋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1.充分认识隧道安全生产的严峻性,要完善隧道安全设施建设。安全生产,人命关天。隧道安全直接涉及高速公路营运管理的兴衰成败,隧道养护、管理者要牢固树立保护好隧道安全是保护高速公路“心脏”的意识。要把抓好安全生产,尤其是隧道的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政治任务,必须真抓实干,常抓不懈。要确保隧道管理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有效到位。

(1)加强隧道警示标志、标牌的建设。行驶高速公路的驾驶员一般都是通过标志、标牌获取前方路面状况信息,保证行驶的安全。因此,高速公路管理者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尤其是隧道路段的标志、标牌、标线规范,优化。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了良的安全行车通行环境。尤其是隧道内的反光立柱、轮廓标、瓷砖等,要定时进行清洁,保证标志标牌的清晰度,使反光设施充分发挥其警示作用。此外,对于隧道内被损坏的设施,管理部门及时安排修缮,保证隧道内标志标牌设施完好。

(2)加强隧道信息化、数据化硬件的建设,提高高速公路隧道的通行能力。目前,国内许多高速公路在隧道管理中都拥有实时图像监控和信息诱导系统,基本实现隧道区域无盲区监控。但是,对隧道通行车辆的通行速度,排气污染车辆等情形还没有明确的约束。笔者认为,改进隧道通行环境,更应该优化隧道内车辆的安全行驶,优化车辆行驶速度,管控进入隧道的车流量。达到提高道路通行质量,减少交通事故,缩短由于交通事故(包括车辆故障)所引起的延误。

(3)维护保养好隧道及机电设备设施。有效维持、保障甚至延长隧道、设备正常使用寿命,是高速公路隧道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预防和减少因为缺乏日常养护或护养不当而产生的高速公路病害,设备故障,是确保通行高速公路车辆畅通的基本所在。因此,日常工作中,隧道管理部门要定期保养,预防隧道病害、避免机电设备突发故障影响日常工作,使隧道硬件设施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最大限度的优化有限的隧道养护预算并节约养护成本。

2.隧道火灾处置的战术要点,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1)隧道发生火灾时,隧道管理部门要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灭火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救人与灭火同步实施。积极疏散,抢救被困人员,隔离或封洞灭火,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2)火情侦察。率先抵达现场的人员,要查明火势发展情况及其危害程度,调查起火燃烧的物质、性质,起火部位,是车辆起火还是货物或油箱燃烧,有无爆炸可能。

(3)灭火措施。查明灭火路线方向和堵截阵地后,扑救人员要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扑救。

1)直接灭火法。当隧道内失事汽车火势较小或处于阴燃状态,且隧道内无爆炸,倒塌危险时,灭火人员可在做好个人防护、照明、通信联络等各项准备工作后,携带灭火器材深入隧道内灭火。

2)转移处置法。当失事车辆位于隧道深处,灭火救援行动无法开展,且有爆炸、倒塌危险时,要采用机车、拖车等将正在燃烧或泄漏的车辆牵引出洞,置于安全地带而后采取灭火堵漏等措施。

3)封洞窒息法。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内部人员已全部撤出,且无法采取进洞或牵引至洞外灭火时,即可采取封堵隧道进出口及其它相关孔洞,断绝空气,窒息灭火。

(4)火场排烟

1)利用隧道内的固定排烟设施排烟。

2)利用公安消防队的排烟装备排烟。

3)利用喷雾水枪排烟。

(5)积极抢救人员

1)抢救的途径是隧道右侧的人行道。

2)抢救的重点是已经中毒或受伤的人员,对其他人员,应引导疏散到紧急避难场所或安全地点。

3)如果是载客车辆,要立即打开车门疏散乘客,在紧急情况下,打碎玻璃,从窗口疏散。

4)隧道倒塌,有人员被因,可选择距被困人员最近,构筑物较为薄弱的部位,打洞或破拆救人;如果隧道倒塌严重,一时难以打通,应设法先向隧道输送空气。

3.利用软硬件设施,加强隧道路段突发事件的交通管理制工作,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1)“隧道事故无小事”,隧道路段发生的事故都可能是重大的、恶性的事故。因此,隧道管理部门要经常加强对隧道路段突发事件防患。做到“隧道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2)发生突发事件或交通事故时,要根据事件的情况、事故特性,有关责任单位要正确履行好自身职责,各施其职,各行其政,及时抵达现场或采取有效避免二次事故发生的措施,率先抵赴现场的人员,要及时将事故的性质、时间等及时通知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达到有效管制,确保过往车辆接事故性质、地点、状况的有效指令。

(3)为避免二次事故,交通管理有关责任单位还要做好交通管制工作,摆放好符合警示标志、标牌,引导过往车辆安全通行。疏散救护工作要有条不紊,责任到人,要将现场人员引导护送,向安全区(安全通道)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

4.建立隧道管理数据库,提升隧道管理规范化水平

在日常管理中,隧道管理部门要结合实际,翔实记录发生在隧道路段的各类事件、事故,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隧道管理信息数据,将发生在高速公路隧道路段的重大、有代表性的各类事件进行归类,汇编成易于一般工作人员理解的工作手册或操作规程,指导实际工作。同时不断更新数据的数量和可靠性。或者可以将数据纳入计算机及其他隧道管理系统,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便于总结、推广。

平时,高速公路隧道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学习隧道区域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设想隧道区域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制订预防措施,分析一般事故现场的容易忽视的细节,熟练掌握处理事故的要领,提高处理事故的能力。建立起高速公路隧道路段,隧道群联动应急预案。

隧道不同于一般的地面建筑,隧道地形复杂,结构封闭,交通拥挤,一旦发生火灾或交通事故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高速公路隧道安全通行的设计、施工受到隧道其他专业的影响和制约,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对现有的隧道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 国在这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还不是很系统,人力物力投入不中是很充裕,部门之间的合作及国际间的合作机制尚需加强和完善。因此,在国家、行业隧道工程、建设、管理尚没有完备的技术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一部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消防安全专项工程建设、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对于高速公路隧道安全管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希望对 有帮助^_^

公路隧道养护应急预案 篇2

1 对隧道进行持续的日常巡查、经常性检查及时发现隧道存在的病害

1.1 日常巡查以及清洁维护

反光标志、标牌, 路面、洞壁侧墙、检修道、横通道洞门以及隧道排水沟的水蓖子等, 这些设施在日常巡查一次就能够掌握是否完整, 是否干净, 功能、效果是否良好等情况, 不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做, 在不需要交通导行封闭隧道车道的情况下, 如果发现设施灰尘较多, 应及时组织专业作业队伍进行清洁, 保证设施完整、清晰。

1.2 隧道经常检查项目分类采用不同方式和方法

隧道结构本身结构缺损状况检查, 洞口、洞门、衬砌、路面、检修道、路面排水设施等的检查, 需带好手电、照相机、钢卷尺、温度计、记号笔、自喷漆、检查记录表等, 两人协同配合检查, 如需要打开一些设施, 根据检查需要可带上1个~2个工人同行, 检查前制定计划, 如步行检查还是乘坐交通工具检查, 检查持续时间, 按照检查频率完成每周检查。检查关注重点, 如检查检修道重点是货车对其撞击造成的电缆沟侧壁以及混凝土盖板损坏情况, 隧道洞壁重点关注是否有剥落和明显纵横裂缝, 路面是否有坑槽、裂缝、错台情况, 洞口、洞门结构是否有缺损, 洞内洞外排水设施是否损坏, 排水是否通畅等。

按隧道病害分类检查。

1) 隧道衬砌、检修道以及路面等结构的变形, 裂缝、错台、拱起等病害。这类病害检查可以在病害范围类做相应标示, 初步确定病害类型, 位置, 范围, 大小, 如衬砌裂缝分布在隧道壁, 可以确定范围大小, 如沿隧道行车方向分布, 如拥有部分裂缝, 可以不必每一条裂缝进行标注, 需要定期检测和专项检查, 经常性检查时选取其中代表性的几条裂缝, 如最宽、最长的或者处在特殊位置的几条裂缝, 分别作好标记, 裂缝代号, 标明裂缝宽度, 长度, 检查时间、段落桩号, 如有检测裂缝深度设备检查要标明深度, 用油漆和记号笔在该裂缝处标注, 在检查记录中详细记录, 然后在一段时间持续检查测量, 这样同样能够达到目的。对于路面坑槽和裂缝经常性检查, 至少每月进行1次, 对路面坑槽桩号、坑槽几何尺寸、坑槽情况描述完成统计工作, 按路面裂缝桩号段落、裂缝宽度、裂缝长度逐一进行统计记录。

2) 隧道排水设施以及洞口洞门等结构的损坏、堵塞以及裂缝等病害。排水设施检查主要为隧道路面排水沟的检查以及洞口洞顶排水沟的检查, 检查内容主要为:a.路面排水沟顶部混凝土破损情况以及中央排水管顶部检查井盖的破损数量, 检查排水设施是否存在堵塞;b.要检查洞门端墙是否存在裂缝、剥落, 洞口顶边坡稳定情况;c.要检查洞门顶浆砌片石排水沟是否存在损坏、洞顶排水体系是否完善, 洞顶浆砌排水沟勾缝脱落病害等, 检查完成后, 按桩号、损坏长度、损坏情况等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

如果发生隧道内路面有水漫流, 可能情况一是隧道内路面排水沟与隧道外连接的排水沟堵塞, 水倒流进入隧道排水沟;其二隧道本身结构裂缝、孔隙或者施工缝、施工裂隙等缝隙的渗水大量进入路面排水沟, 路面排水沟堵塞, 造成隧道路面积水, 根据分析, 在经常性检查中需要检查的内容更多, 在检查隧道结构渗水时, 除了检查该处渗水基本情况, 还应检查隧道外的排水沟是否通畅, 如果通畅, 检查隧道内、外排水沟是否堵塞, 翻开排水沟水篦子看排水沟是否有渗水流出, 定期持续检查。

2 对隧道及时、定期实施日常维修, 清洁保养, 保证隧道正常运行

2.1 隧道洞内清洁保养, 排水疏通

1) 清洁隧道内洞壁以及电缆沟侧壁轮廓标、反光标志牌、紧急停车带、反光防撞桶等, 每半个月进行擦拭一次, 建议以干法进行清洁, 时刻保持隧道的反光效果良好。隧道在不封闭车道情况下施工时, 施工人员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 隧道的路面以及结构设施保洁, 平时用清扫车每周对隧道路面扫一次, 对于主洞紧急停车带、检修道、人行横通道、车行横通道以及箱式变电站和斜井配电所, 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每月安排人工清扫一次, 但由于实际存在保洁工在隧道内作业会有一定安全风险, 所以进入隧道的施工作业队伍严格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作业, 并按相关规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 隧道路面排水沟必须保持畅通, 如果堵塞, 会造成路面积水, 每年定期对排水沟进行检查以及清理疏通, 对于特别是特长隧道, 需定期检查清理路面中间排水沟的沉砂井内淤积物。隧道洞口顶排水沟以及急流槽等, 建议组织施工队伍定期清理排水沟内淤积物以及洞顶边坡碎落物, 在雨季来临前彻底完成清理工作, 保证洞顶排水沟排水畅通。

2.2 隧道设施破损结构的维修以及路面坑槽维修

隧道日常维修现在实施的主要是隧道设施如轮廓标、反光标志标牌、电缆沟侧壁、电缆沟盖板、隧道排水沟的水蓖子等缺损恢复, 对于隧道电缆沟侧壁被车辆撞击造成的破损, 电缆沟混凝土盖板的损坏, 由于一般每处的破损量比较小, 部分只是侧壁边缘损坏, 对于个别处设施破损修复, 按相关要求也需要封闭车道施工作业, 特别是对于特长隧道, 交通导行作业时间较长, 因此考虑上述因素, 在个别破损设施不影响行车安全情况下, 在标志摆放完整符合相关规程的情况下封闭一个车道进行隧道内一侧集中修复, 结合隧道人工清扫、路侧边沟混凝土顶部破碎维修和机电维修维护作业集中进行维修处理, 这是比较安全、经济可行的方式;反光标志、标牌设在检修道上, 可以每月集中修复, 更换一次;隧道口顶部以及周围排水设施损坏需要及时修复, 堵塞及时清理, 洞口设施损坏立即修复;暴雨后调查隧道周边地表环境变化, 排水体系是否完善, 排水是否畅通等。对于路面设施, 如果是存在路面表面脱皮、坑槽病害, 为了减少路面混凝土浇筑施工以及养护时间, 尽快满足强度要求, 表层脱皮坑槽可否考虑采用摊铺聚合物水泥砂浆工艺进行维修处治, 缩短维修时间以及养护时间。

2.3 隧道内衬砌处理措施

对于隧道裂缝, 如果不是结构性裂缝, 采取预防性小修保养修复, 如灌注环氧树脂胶等, 如宽度小于0.5 mm的裂缝采用表面封闭处理法, 对于宽度大于0.5 mm的裂缝采用低压注浆法处理;对于衬砌表面防火涂料剥落问题而没有伤及隧道内部, 需组织专业喷涂施工队伍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修复。

摘要:介绍了隧道日常巡查及清洁维护的主要内容, 从隧道洞内、隧道设施、隧道内衬等方面, 阐述了隧道日常维修与清洁保养的方法, 以确保隧道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畅通性。

关键词:隧道,日常巡查,清洁维护,排水设施,洞口

参考文献

论高速公路隧道事故控制应急预案 篇3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事故控制;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U492.8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高速公路隧道最多、最复杂也是发展最快的国家,随着长隧道和特长隧道的不断增多,高速公路因为要保持平坦的特征,因此在山脉纵横、丘陵沟壑的地区要建立隧道,因此隧道一般都是距离较长的一个两端开放的封闭空间,在狭窄的范围内较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了高速公路隧道内事故的多发性。高速公路隧道越长,交通量就越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如何预防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就成为一个社会公共热点问题。

1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现状

1.1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现状。当前大多数高速公路隧道处于地形复杂的山区,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由于特殊的地形加上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地处偏远的特征,使得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管理运营难度相当大,近年来,隧道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大,许多隧道已经成为事故高发区,其后果对高速公路的影响比一般路段的事故要来的大,并且救援难度也更大,因此,做好高速公路隧道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是相当迫切的。

1.2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急需要。现阶段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事故隐患,如坍塌、涌水、爆炸等,对这些事故做好事先安排,明确职责分工,对于紧急需求加以识别,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人员的伤亡和环境的破坏

1.3 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当前国内的高速公路隧道大多为双洞单向隧道,上下行车辆单向单洞行驶,互不干扰。高速公路隧道内存在以下的危险因素:首先,是隧道内的交通环境,除了进出口外,隧道是由围岩和衬砌构成的内部封闭空间,在这个狭窄的空间内,由于其环境照度、视觉特性、空气质量、环境噪声和隧道内的湿度等特殊因素的影响,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次,是隧道内车辆的行驶方式,隧道内一般不允许变换车道,而一旦发生事故占用所有车到时,将会造成交通严重堵塞。一般情况下隧道内禁止停车,但是当事故发生时,司机会出现慌乱的情形,而没有停在紧急停靠车段内,而且隧道内的车辆密度不宜过大。最后,是隧道内的路面问题,隧道内由于其封闭性,而具有路面污染严重、路基路面条件差、抗滑性能不好等缺陷,并且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其温度对隧道内路面的影响远高于隧道外的路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雨天由于隧道内外路面分别是干湿环境,摩察系数相差甚远,因此在隧道进出口极易发生车辆侧滑的事故。

2 高速公路隧道应急预案的系统组成

2.1 高速公路隧道应急系统的现状。针对目前高速公路隧道内多发的事故制定相应的高速公路隧道应急预案,对于事故发生后的各种情况,如人员和车辆难以疏散,后果十分严重等,因此针对隧道内的特定危险,结合应急机构、人员配备、技术水平、装备设施、物资和救援行动及指挥协调等方面,对隧道应急预案加以阐述。高速公路隧道主要发生的事故如下,火灾、交通事故、危险品泄露、车辆堵塞和自然灾害。这些事故中以车辆堵塞的危害性最小,而以火灾和危险品泄露的危险性最大,其可能造成大范围的人员伤亡,隧道结构损失。

当前高速公路隧道应急预案包括以下五部分:隧道火灾应预案、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交通堵塞应急预案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当前高速公路隧道的运营机构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是专门的隧道分公司负责,其二是高速公路路网运营管理。而隧道应急管理则与隧道的运营管理相匹配,一般也分为两种。但是目前国内相关的隧道事故应急预案并未充分考虑协调统一性,因为涉及隧道应急处理的部门非常多,包括公安、司法、交通、宣传等,如何协调沟通这些部门,建立和完善制度保障,将各部门有机的统筹和结合在一起的机制仍让欠缺。

2.2 隧道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隧道应急管理应该是一项涉及多领域的社会综合性工作,通过多部门长期的协调合作才能有效地遏制隧道事故的发生。目前的隧道应急管理体系倚重交通部门,而对于其他部门对于应急管理的潜能未加充分的挖掘。因此,应该在隧道运营管理机构中设立常设的隧道应急管理机构,并且该机构依托于政府综合应急平台,隧道应急机构应该建立监控中心和隧道事故现场处理机构、预警机构、求援机构等部门,通过与政府综合应急平台的紧密结合,组织形成多部门参与的网络式联动应急管理体系。

3 隧道工程施工应急预案编制

3.1 危险源辨识。在隧道施工作业中,由于所处的地形环境往往很复杂,比较容易发生事故,因此为了对事故进行预防,首先应该识别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哪些危险源。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五个危险源:隧道坍塌事故、隧道爆炸事故、隧道机械伤害事故、隧道运输事故和隧道电、水、火、气体事故。

3.2 组织机构。应该在隧道应急机构下设立隧道工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并且下设七个专业小组,包括现场救援、技术处理、伤员营救、消防灭火、后勤供应、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小组,该组织机构的领导人由项目部经理担任。

3.3 预防措施。首先,要准备好应急物资。主要由后勤供应组负责应急材料供应,包括格栅钢架、锚杆、钢筋网;应急灯、扒钉、木工锯、大锤、撬棍;消防器材等。应急设备的贮备包括临时发电机、空压机、电焊机、气焊设备一套,喷射混凝土设备、有线电话、担架;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指挥车。应急救治物资准备也是相当重要的,包括可供临时处置的医药卫生设备即氧气呼吸机、清洗器具、急救箱、担架等;立即与就近医院联系,将受伤人员转移救治。

其次,要做好控制预防措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按照《公路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科学选定开挖、支护、衬砌方法和工艺,制定详细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补充完善,并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3.4 应急管理流程。首先,要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当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应该及时拨打120进行伤员救护。监控中心或发现人发现事故后,应该立即向项目经理和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对于项目经理和应急指挥中心应该阐明出事时间、地点、情况、报告人姓名;对外向公安部门、消防部门报警应该准确说明所处地点、单位、事态情况等情况。隧道工程应急救援指挥领导机构通过监控或者事故报告,应该领导应急小组立即到现场,按照各自的职责展开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具体流程如下:当隧道工程发生事故后,经报告或监控受到警情,救援指挥领导机构应及时进行险情分析,将信息反馈给报警人或事故现场人员,并且立即启动应急行动,各领导小组要到位复责,开通信息网络,调配应急资源,立即到现场进行救援指挥工作。应该及时与政府综合应急管理机构联系,组织人员、医疗救护,并且与公安、消防系统共同进行现场管制与工程抢险。当工程事故得到控制,应急恢复之后,要进行应急结束工作,包括对现场进行清理、接触事故现场的管制、对事故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善后工作。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4 结束语

随着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不断发展,其事故应急预案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本文主要对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现状等进行分析,最后重点对隧道工程施工的应急预案进行阐释,希望能从中总结出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有利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余西莉.越江盾构隧道工程及造价探索[J].科技创业月刊,2011(07).

[2]刘文胜.上海长江隧道人员疏散模拟分析及安全性评价[J].地下工程与隧道,2011(02).

[3]胡隆华.公路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及层化高度分布特征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6(06).

公路隧道养护应急预案 篇4

工程养护应急预案

本工程养护项目部是具体负责亳阜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部门,其工作重点是进行预防养护,以及对公路设施的日常养护、小型维修,以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为保证本所所辖高速公路在发生灾害时能保持畅通无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灾害,将逐一阐述。

1、水毁

水毁是公路遭受洪水破坏的一种自然灾害。水灾会影响公路建筑物的安危,路被淹,桥被冲,有时还会伴随泥石流、滑坡,以致发生断路阻车现象。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较高,对经受的洪水频率有具体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但仍要认真预防,防患于未然。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

(1)应急措施

①工程养护项目部部要掌握气候特点和本地汛情,要与气象部门、水文部门密切联系,及时收集水、雨情况预报资料。在雨季来临前对沿线各部分进行认真检查,将需治理的工程项目编入养护计划,及时上报,并抢在洪水前付诸实施。同时应注意积累和保存观测资料,作为今后道路大、中修和加固措施的依据。②日常养护中应注重绿化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③项目部在雨季来临之前要认真检查高速公路道路主体结构物及附属结构物。对边坡不稳定地方要加强防护,对排水构造物,如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要保证水流畅通,对浆砌块石护坡泄水孔要看其是否通畅,对路面上的龟裂、坑槽需要提前修补等。

④项目部在雨季来临之前要认真检查高速公路桥梁主体结构物及附属结构物。对桥梁基础附近的河床要求保持稳定,并适时进行疏通,其范围应在桥涵上下游各15倍桥长处,但不小于50m和不大于200m范围内。每次洪水过后要及时清理河床上的漂流物,基础 如有局部掏空,应将护底、护坡、锥坡等加以修复,以防冲刷。总之要做到“治小、治早、治好”,以保障道路畅通。

⑤当洪水一旦发生险情,项目部调集一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抢险,具体办法是:用铁丝笼、竹笼保护路基、坡脚。在缺口处用草袋或布袋装砂或土进行堆码,待水退后再及时修复。严重险情可用捆绑式大体积混凝土块体、钢筋铁笼内投石

来保护路堤边坡等。

⑥暴雨、大洪水时工程股要派出人员对沿线和主要工程、薄弱地段进行巡逻,以便及时发现险情,及时采取有效处理。

⑦水毁灾害过后,要进行总结,以便汲取经验教训,要不断提高防水毁灾害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2)责任分析

①项目部信息不及时、不灵敏,属工程股的责任。

②灾害来临之前,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不安全因素,又未向有关部门、领导汇报,属项目部责任。

③项目部未按照工程股指令处理好当前工作,为水毁灾害留下可能因素,属项目部的责任。

④灾害发生中,项目部未实施有效措施降低灾害或指挥不当,造成损失,属项目经理的责任。

2、塌方

塌方多发生在一瞬间,很可能砸坏车辆,危及司乘人员,因此不能不加倍小心。

从工程地质角度来看,塌方包括“岩崩”及“岩堆”两类不良地质现象。“岩崩”是在陡峻斜坡上的岩体和土体突然而急剧地向下倾倒、崩落翻滚和跳跃运动的一种地质现象。“岩堆”是在山区陡峻山坡下,以重力作用为主,所形成的一种块状碎屑岩石及土所形成的堆积体。岩堆体的物质来源可以是由岩崩岩块为主的,也可以是由崩落的或坠落的岩块为主的。

塌方现象从地段来看,多发生在大于55°、高度在30m以上的高陡边坡、桥头深路堑和隧道洞口的仰坡处。从时间来看,多发生在阴雨及暴雨洪水季节,或大风以及发生强烈地震时期。

(1)应急措施

①项目部应在巡查中注意观察,以期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应找出原因并及早治理,尤其是在阴雨季节,大风、暴雨及特殊地震灾害时,更要及时查看有否险情,以便适时采取措施。

②项目部在巡查中要注意存在以下情况的地段:坡面不平整,岩体结构面处于不利位置,节理发育,岩体被割裂成倾向山坡的。软硬岩石的互层。岩体为断层破碎带或接触带的。大爆破开挖的山坡。岩块风化剥落形成上下层密度不均匀的山坡。

③项目部在日常维修中要注意地面水的排除,地下水的疏干,以增加山体层的摩阻力,消除塌方诱因。

④塌方通常治理方法

a遮挡。设明洞或棚洞将公路主体工程加以保护,一旦有崩塌岩体坠落,可被这些结构物挡住或经滚动后落于洞、棚以外。

b清除。将公路上方的小型岩崩体清除。

c拦截。在岩崩体下方设缓冲平台、落石槽、拦石墙等,同时要注意在这些拦截构造物处填实泥土,以减少岩崩体对它们的冲击破坏。

d支护、撑顶。在岩崩体出现的位置上将其保护或固定起来,以消除其不稳定的隐患。

e嵌补。一般用于掏空的岩崩体处,用嵌补方法使它们连成整体,而不致发生坡体坠落。

f插别。即在大块岩崩体上用大眼方式将粗钢筋或钢轨插入下部稳定岩体上,也可以在其外侧大一排孔眼,插入粗钢筋或钢轨等以阻挡其翻滚。g注浆、压浆或喷锚。用这些方法将有裂缝或隙缝的岩体或岩层连成整体,以免块石坠落。

hSNS柔性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锚杆和减压环为主要材料构成的防护系统,其安全可靠性大,对于难于治理的大型岩崩是一种良好的对策。i其他方法。对路基上侧挖方及下侧填方的支挡分而治之,层层设防,分级治理。在稳定的和夹有土质的岩堆可采用生物防护。当岩堆上多为石质时,可撒铺种植土充填其空隙,再采用生物防护。

(2)责任分析

①项目部日常巡查中未发现应发现的问题,或发现问题未及时上报和未及时采取救急措施,属项目部有关人员的责任,项目经理应负领导责任。

②因养护公司日常养护中未认真清理排水设施,不能保证地面水的排除和地下水的疏干,造成水流不通畅,导致塌方灾害不能及时中止,属养护公司直接责任,项目经理应负领导责任。

③日常养护中和塌方发生期中,未适时补救,属工程股股长失职责任。

3、大雾

大雾弥漫在大气中使视野不清,难以正确判断路上标志、标线或其他信号,能见度减弱,影响交通工具行驶的速度和安全,造成交通阻塞,甚至发生事故。高速公路上车辆密度大、车速快,事故发生时会产生连锁反应,形成追尾连环相撞。为尽可能避免上述危害,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维护司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

应急措施:

(1)应急措施

①养护公司作为本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应全面负责保证高速公路在雾天等恶劣天气时的安全。

②指导本部门专职人员收听气象预报,与宁波市、宁海县气象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并及时汇报项目经理。

③及时在收费站进口处设置大雾警示牌,通知驾驶员减速慢行,打开雾灯。

④养护公司负责在有薄冰路段喷洒盐水或盐砂混合物,以降低路面冰点,增强路面抗滑性能。

⑤特殊情况,经所长同意,上报上级领导,经一定手续批准后,实行管制措施,甚至封道。

(2)责任分析

①项目部信息不及时、不灵敏,属工程股的责任。

②大雾天,各站未及时在收费站进口处设置大雾警示牌,属各站站长的责任。

③养护公司接到新中桥通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事故,属养护公司的责任。

4、冰雪

(1)应急措施

1项目部应设置专职人员收听气象预报,及时 获取气象信息,并及时汇报新中桥。

2冬季来临前,工程股应在组织上、技术上、设备上、材料上做好准备工作,防患于未然。督促养护职工在降雪期间坚守岗位,抓住降雪初期雪层松散时机,及时投入除雪工作。

3冰雪天气时,全所员工要积极投入除雪工作,首先要保证清除收费区域的积雪、积冰,保证进出车道安全、畅通。其次要积极协助养护公司职工清除立交、高速公路的积雪、积冰。

4机械除雪时,清雪质量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抓住有利时机融雪非常重要。在降雪量较大 的 情况下,当雪天转晴后,如果室外温度在0℃以上,机

械推除积雪后,只需撒非常少量的融 雪剂,随着地表温度的增加和行驶车辆的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残留的薄雪将自行融化。当室 外温度在0℃以下时,清雪时间要控制在上午10时至下午2时之间,机械清除积雪后,不要及时撒融雪剂融雪、防冻。当白天行车道的残雪留到夜晚且室外温度又低时,由于路面有残存融雪剂不会形成冰面,但为了使雪尽快融化干净,要在清晨交通量增大之前,或者在一昼夜 温度最低的时刻来临之前,再撒一层融雪剂防冻,然后借助过往车辆的车轮压、带、磨,加快残雪的融化速度。对桥面、高填方等温度低的路段,要适当加大融雪剂撒布量。

5除雪中应注意除雪次序,应该先清超车道,后清行车道。除雪作业时要有严密的安全措施,要使用限速标志车以提示驾驶员在安全速度内行驶。在未封闭交通时,严禁逆向除雪作业。在清除中央分隔带附近积雪时,要避免将积雪飞溅至另一侧,而影响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

6化学除雪剂。盐水除雪剂水、盐质量百分比为10∶1到20∶1。盐砂除雪剂中盐、砂质量百分比为1∶500到1∶800。

(2)责任分析

①工程股信息不及时、不灵敏,属工程部的责任。

②冰雪天,各站未及时在收费站进口处设置警示牌,未及时清除收费区域积雪、积冰,属 各站站长的责任。

隧道专项应急预案 篇5

隧道洞内操作人员必须有专人时刻监控洞内围岩稳定状况,如发现洞顶碎石不断掉落,甚至较大石块相继掉下,干燥段突然涌水或水量突然增大,水质由清变浊,或发现小动物纷纷乱跑等现象,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塌方。

围岩节理裂隙逐步扩大,支护状态变形,喷射砼出现明显裂纹或剥落,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有可能出现失隐塌方。

二、紧急措施

以上情况发生时,现场任何人均有权命令隧道内的所有人员立即撤离隧道,撤出命令要及时果断,撤出行动要迅速。人员全部撤出至安全地带,由班组长清点人数,对照洞口人员去向牌,检查人员姓名,同时报告工区负责人和应急救援小组。

应急救援小组任何成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组长汇报并召集所有人员迅速赶至现场。如隧道围岩并无继续变化及坍塌现象发生,24小时后,应请隧道专家和隧道结构工程师对围岩稳定状况进行鉴定,必要时请有关部门进行判定,如满足继续施工条件,则进洞正常施工,并保持高度警惕,随时注意洞内状况。

如人员撤退后,发生隧道塌方,则应急指挥小组立即上报指挥部,同时上报驻地办。待塌方完全停止并处于稳定状态后,根据应急救援方案中所规定的人员职责,各司其职。动员救援储备物资和设备,开始展开抢险工作,要求抢险工作迅速紧张有序。

隧道塌方事故中,如出现人员被困,危及生命等情况,应紧急通知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立即上报指挥部和驻地办,同时通知就地医疗救护单位或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做好医疗救护准备工作,成立现场指挥部,尽快查明被困人员的,包括人数、性别、年龄、姓名,被困正确位置、通风、周围岩石类别等情况,由现场指挥部制定救援方案,同时启动救援储备物资和设备,视人员情况准备好交通工具以便及时运送。力争以最快速度和时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最安全稳妥的方式将被困人员救出,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隧道附属设施应急的预案 篇6

网络故障:监控值班人员发现隧道网络出现异常时,迅速报告站值班领导和监控负责人,监控负责人通知监控维修人员和站内电工进行快速抢修,修复后维修人员向值班领导汇报修复情况;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无法立刻修复时,隧道电工要加大隧道现场巡逻次数,并在现场就地控制相关设备。

CCTV故障:①当视频图像小部分出现故障,而且对隧道现场监视情况影响较小。监控值班人员发现后,通知站监控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修复后维修人员把维修单交回办公室。②当视频图像出现大面积或全部故障,严重影响隧道监视。监控值班人员发现后,迅速报告站值班领导和路政值班室,由站值班领导报告公司分管领导,同时通知监控维修人员和电工进行快速抢修。在隧道内外情报板上发送“隧道维修,减速慢行”信息,修复后维修人员向值班领导汇报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

(一)供配电系统

1.10KV停电,监控值班人员发现隧道停电后,或电工预先接到上级电业部门的停电通知后,立即通知站值班领导、路政值班室和公司信息中心。由站值班领导汇报公司分管领导,电工马上到达隧道现场启动柴油发电机组,由柴油发电机组供隧道重要负荷。在隧道左、右线入口处摆放安全标志牌“隧道停电,请减速慢行”,电工、消防员在这期间要加大巡查频率和力度。来电后,通知站值班领导和公司分管领导。

2.隧道部分停电,监控值班人员发现隧道部分停电状况后,立即向站值班领导汇报,由站值班领导通知电工前去检修或抢修,并通知监控值班人员在隧道外情报板上发布“隧道部分停电,请减速慢行”,待检修完毕后,向站值班领导汇报维修后设备运行情况。

(二)消防系统

公路隧道养护应急预案 篇7

1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部按等级划分人员组成、职责划分、启动。

2 应急计划目的

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事故不扩大, 并尽可能地排除事故隐患, 减少紧急事件对人、财产和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3 应急计划的依据

3.1 危险评估

项目管辖区内隧道、桥梁占路线总长的36%, 且沿线地质状况复杂, 岩石组成坚软不一, 基岩节理、裂隙发育, 岩石破碎, 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滑坡、坍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或高空坠落、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或瓦斯泄露事件。

3.2 现场应急

3.2.1 潜在的事故性质及影响范围

(1) 隧道坍塌和爆破作业可能引起施工人员伤亡和机械损失。

(2) 高空坠落、物体打击, 开挖打击, 开挖台架、模板台车上可能造成施工人员伤亡、机具设备损失。

(3) 爆破事故:路基开挖爆破可能危及施工人员、附近村民、路人及民房等安全。

3.2.2 注意事项

(1) 一旦发现事故紧急隐患, 在场人员要尽可能了解判断事故的类型、地点和严重程度, 并迅速报告项目经理,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利用现场设备工具和人员, 控制事故的扩大。

(2) 项目经理接到紧急隐患报告后, 除立即赶赴现场, 组织救援抢险工作外。要对事件严重程度作出迅速判断并立即报告上一级指挥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救援预案。

(3) 相应救援指挥部接警后, 根据事故类别、地点、范围、人员分布, 迅速制订抢救方案和对现场进行保护。

3.3 危险报告联系步骤

施工现场—项目部—建设指挥部—地方人民政府—当地主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 应急控制中心

各项目部经理部、总监办要设立有人值守的座机应急联系电话, 项目经理、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总工、总监理正副总监、项目指挥部正副指挥、总工电话均为应急联系电话。各项目部将急救中心、火警、公安报警电话和各医院联系电话编制成表粘贴于项目经理部和隧道施工现场办公室, 以备紧急时刻联系。

5 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

应急物资的准备同突发事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现场抢救要充分利用现场的施工机械, 当现场机械、所需抢险人员不足时可由各个合同段调动。

6 现场主要管理者任务

(1) 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 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

(2) 在受影响以外的地方, 尝试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

(3) 继续复查和评估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 以决定事情可能的发展进程。

(4) 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 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7 现场措施

(1) 现场应急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遏制事故, 从而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人员、设施, 以减少伤害。

(2) 在应急计划过程中, 要有足够的灵活性, 以保证现场能采取有效的手段和决定。

(3) 在应急过程中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

(1) 非相关人员按指定撤离路线到达预先指定的地方集中。

(2) 指定某人记录到达集合地点的人员, 并将信息报告应急控制中心。

(3) 指定某人对事故有关的到达集合地点人员与现场人员名单核对。

(4) 在紧急状态结束后, 恢复步骤中应包括对再次进入事故现场的指导。

8 事故处理

(1) 事故发生后, 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必须严肃事故处理, 对事故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是保证事故查处的公证依据, 事故调查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本着严肃的工作态度, 采用科学的方法,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 分清责任, 妥善进行事故善后处理, 并制订切实可能的防范措施, 对于预防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事故的分类:按事故性质分类可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责任事故是指未来可预见、抵御和避免的事故, 但由于人为的原因, 没有采取措施预防, 从而造成的事故。非责任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和技术事故, 如地震、泥石流造成的事故。技术事故是指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安全防范知识和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均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性能而无法避免的事故。

(3) 按伤害的程度分类:根据伤害程度的不同, 伤亡事故大体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重大死亡事故和特大死亡事故, 具体伤害类别经医生诊断后进行处理。

(4) 按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 对事故进行处理。

9 事故的预防

(1) 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 要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确实落实“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管理方针, 遏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2) 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件或事故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类:

(1) 隧道施工:坍塌、涌水、涌沙、突泥、瓦斯爆炸、一氧化碳中毒、触电、施工机械伤人等;

(2) 桥梁桩基施工:洞壁坍塌、缺氧、涌水、涌沙、高空坠物、高空坠落、一氧化碳中毒、触电、机械伤人、风灾、水灾等。

(3) 预制场施工:触电、高空坠物、高空坠落、吊装、机械伤人、火灾、风灾、水灾等;

(4) 路基施工:机械事故伤人、水灾、森林防火等;

(5) 办公住宅:触电、风灾、火灾、水灾等。

(3) 合同要根据所承包建设合同段内工程具体情况和可能出现的灾害、事件、事故制订全面、严格、可行的安全管理规定, 并严格执行。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 明确各个部门安全责任和预防责任人, 重要部位安全工作要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

(4) 要强化安全教育, 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要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安全管理氛围。

(5) 要加强安全工作领导, 加强现场巡视、检查,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 处理坚决、果断, 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事件要提前充分考虑, 做好安全预案和必须的组织、物资、设置准备, 防患于未然。

摘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是指针对突发的、具有灾害性的紧急事故所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就是为及时消除可能发生的事故, 为迅速展开应急行动而编制的应急预防救援方案。

上一篇:青岛市《关于物业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青价房[2007]13号)下一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研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