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网上开店解决大学生就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4-10-12

[参考]网上开店解决大学生就业可行性分析报告(通用4篇)

[参考]网上开店解决大学生就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1

网上开店解决大学生就业可行性分析

X班XXX

前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国的网民基础数据如下: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底提高1.9个百分点。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3.18亿,较2010年底增加1494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为65.5%。

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网民规模达到3.90亿人,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的98.8%,较2010年底增加840万人。

农村网民规模为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0%,较2010年底增长4.9%。

5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数量增长较为突出,整体占比从2010年底的5.8%攀升至7.2%。低学历网民继续增加,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比从2010年底的41.2%攀升至43.8%。

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又不容忽视: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继续趋紧。到8月份,估计实现实际就业是70%,可能还没有这么高。到年底,可能会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规模 在扩大,导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到8月份,估计实现实际就业是70%,可能还没有这么高。到年底,可能会有150万大学生不能实现就业。

大批的莘莘学子在面临毕业的时候都会为自己的前途谋划方向,而处在时下竞争激烈的大潮,却是迷茫又担心,不知道自己的去向是个怎样的状况,大部分大学生都 认为目前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主要是因为毕业生人数增多,自身综合能力不是特别强。而且很多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专业能与工作对口„„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如果不能立即找到满意的工作都宁愿自己找项目创业。于是,大学生网上开店创业成为了一种解决自身就业的方式。然而大学生自身有着缺乏经验与资金不足两大创业硬伤,这种网上开店的方式是否可以弥补这两大短板而开创一大就业出路?

现状调查:

大学生选择网上开店来进行创业,必然要考虑这条道路的现状。

(一)优势:

大学生之所以会选择这条路创业,必然有着自身的理由。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他们与高校教授和同学的人脉关系也能帮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得到实乐有效的帮助。另外,很重要的是,多年的求学经历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新事物能够快述接受并消化,从而快步跟上市场的需求。

还有,大学生普遍学习压力不重,有较多的富余时间来呆在网上等生意,这也成为大学生开网店的良好内在条件。

另外,现在国家政策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客观上给了大学生创业良好的外部环境。

网上开店也有自身的优点如下:

1、投资少,回收快。

2、基本不需要占压资金。

3、24小时营业时间。

4、销售规模不受地盘限制。传统商店有多大就只能摆放多少商品,生意大小常常被小店面积限制。而在网上,即便在地面上只有一个小商店,或者干脆就没有门面,开店的生意却可以照样做得很大。

5、不受店面空间的限制。哪怕只是街边小店,在网上却可以拥有百货大楼那么大的店面,只要投资者愿意,可以摆上成千上万种商品。目前国内最大的专业拍卖网站同时在线的商品要超过10万件——已超过一些大超市。

6、不受地理位置影响。不管客户离店有多远,在网上,客户一样可以很方便地找到。这令消费群体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变得无限广阔了。

(二)自身劣势:

大学生有着自身的局限,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首先,学生缺乏网络创业的知识和经验,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能力对此进行指导培训;

其次,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很多现实的经济问题,网络创业收入不稳定,生活没有保障;

再次,各高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具有相对比较有利的经济环境。

(三)开店形式:

大学生开网店分为好几种,其中自建网站、工作室乃至网络公司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大学生的网店都是在C2C平台建立网上店铺。

(四)开店目的:

根据一则调查,大致情况如下:

在网上开店主要是为了:赚钱45.71%,尝试投资理财20%,积累经验31.43%,缓解紧张学习情绪0%,其他2.86%

建立网店的原因:兴趣45.71%,挣取人生第一桶金42.86%,其他11.43%

分析:

一、优劣势对比:

因为大学生网上开店有着门槛低,速度快的特点,故而网店能有效规避资金较为短缺的问题。而从这种创业的目的来看,为了积累社会经验的不在少数,又因为前一条对比所述,可知这种创业大部分只是作为“试水”,并不是真要做大,而是为了以后在社会立足打基础,故而创业者社会经验不足也能得到一定程度回避。

二、解决就业程度大小:

网上开店对于更多的大学生来说只是他们避开时下就业的压力所采取的无奈之举,低学历人群因为在生活中找寻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或者收入不能满足消费所做的举措。这些可以看出,网上开店并不能支撑未来就业的趋势。

三、开设网店风险与收益对比:

收益部分:

网店投资少,但由于竞争激烈,利润与客源往往也较少。换句话说,网店实际收益并不会很大。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经营较为良好者已经可以实现生活费自理。月入200~500元居多,“挣零花钱”的情况尤为多见。

风险部分:

网店需要经常有人打理与客服联系,因而处理不当将会影响学业。

还有,因为试水人居多,网店持久存活的情况并不多,没几月便草草收场者比比皆是。另外,买卖双方均有信用的风险。

结论:

一、大学生在网上开店创业大军中是一个弱势群体,无论时间技术经验。因此靠网络创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二、网上开店,需要注意风险防范(比如事前做好调研,交易过程中防骗等),以及信誉第一原则。

三、作为一条就业缓兵之计,大学生网店创业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并且随着公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网店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大学生网上开店可行性》 《大学生网络创业靠谱吗?》http:///html/news/2009-08-04/35540.htm

[参考]网上开店解决大学生就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2

一、国家教育方面

1、优化高校专业结构设置

一方面, 当前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 有较大盲目性, 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另一方面, 很多高校发现某些行业热门需要人才后, 盲目跟风向其他高校比较上相应的新专业。殊不知这部分高校本身并不具备相应的师资、实验等条件。即使具备以上条件力量也很薄弱, 致使培养的学生质量明显下降, 在就业中直接体现出的结果就是——毕业生难找工作。

因此各高校要有计划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设置新专业, 制定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结合自身条件和特点, 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 坚持厚基础、宽领域的质量观, 强化动手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科学确定各学科的招生规模, 使学校稳步发展。

2、建立完善的就业网络

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 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广开信息渠道注重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反馈, 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 实现用人单位和高校, 毕业生在网上进行双向选择, 帮助毕业生及时、迅速地抢占就业市场。

二、社会因素

1、增强就业的公平性

现在高校内有一部分大学生, 上学并不把学习作为主要任务, 因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在毕业前不久可能通过关系找到了比较好的工作。其原因并不在于学生自身的竞争优势系是由于背后的某些权力或金钱造成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新进人员, 执行用人制度总体不错, 但也有些地方、有些单位、有些人不按规定办事, 这严重地影响了就业公平, 既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工作, 也产生极坏的社会影响。而且会扭曲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大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国家应下大力度整顿不正之风, 还同学们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2、加大中小企业扶持, 规范用工制度

一般来说凡是中小企业多、第三产业发展好的国家和地区, 就业压力均比较小。全国中小企业解决就业占到全国就业人数的75%以上。可以说, 中小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高吸纳能力, 已成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缓冲器、社会和谐的助推器。但一些企业用工制度极不合理, 不但不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而且社会保险、养老金、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也没有, 使毕业生失去了对中小企业的信任。另外, 一些企业起薪较低, 并伴有苛刻的制度, 让一些大学生无法接受, 就业时放弃了对该部分企业的选择。

更好的规范中小企业用工制度,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该部分企业的认可度, 更能吸纳大学生选择中小企业去就业。

三、大学生自身方面

1、摈弃读书无用论, 适时调整知识结构。

现在有很多大学毕业生, 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 但并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据统计现在大学生质量下滑很大, 用人单位表示没法录用。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现代社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 能懂得较多的知识, 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在大学生涯中, 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 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 不断地塑造自己, 完善自己, 通过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增加就业筹码。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 能够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定向调整, 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弹性。

2、摆正自己的位置, 转换就业的思想观念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 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 革除传统陈旧的思想, 找工作并不一定把目光定格在的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和外企。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调整好择业心态, 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 摆正自己的位置, 把就业方向可转向那些中小企业, 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达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那些地方也许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争取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同时, 在找工作前应建立明确的职业定位, 就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 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避免就业的盲目性。

3、提高创新能力, 锻炼团队协助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更看重“软能力”, 看重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校期间学习成绩好甚至是优秀大学生, 只能说明这学生勤奋刻苦, 或者天资聪明, 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在工作中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才。现在企事业单位内员工不仅仅是看知识储备多少, 还看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人与人交往的能力、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相应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在企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否则即使自己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 也可能落个怀才不遇的处境。

参考文献

[1]刘颂.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4)

[2]王本贤.论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就业指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3) .

[3]金叶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 2007 (2) .

[参考]网上开店解决大学生就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3

在如此严峻的社会压力下,大学生的思想在渐渐转变。创业,是不是他们走出校园,立足社会的一种新的渠道和方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们突然发现,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虽然工作并不好找,但却并不妨碍大学年年扩招,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14万,而2005年达到了338万,是2001年的3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年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达到了79万。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将达到413万,就业率是多少,待业人数又是多少,令人关注。

在如此严峻的社会压力下,大学生的思想在渐渐转变。创业,是不是他们走出校园,立足社会的一种新的渠道和方式?

七成学生赞成自主创业

日前,笔者在一部分高校就“大学生创业”这一现象对部分大学生做了一个随机问卷调查。

1、是否赞成大学生创业?

A、不赞成 27%

B、赞成 73%

2、大学生创业是否可行?

A、可行 60%

B、不好说 27%

C、不可行 13%

3、大学生创业是否会影响学业?

A、会 53%

B、视个人能力而言 40%

C、不会7%

4、大学生创业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A、利大于弊66%

B、弊大于利34%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创业已成为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创业,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他们来说,是才华释放、实现梦想的征途,还是一时冲动、盲目随潮的表现呢?让我们来倾听一下大学生们自己及社会各界的声音……

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声音

我不担心影响学业

同学王(某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二学生、理发店老板):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蓬勃的朝气,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认为这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周围很多同学都有创业的想法,但真正付诸实践的几乎没有。在上个学期,我就试着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当促销员,还在香格里拉酒店做过钟点工。后来我注意到学院附近的理发店很少,便萌发替别人打工不如为自己创业的念头——自己的事业,做起来会更有工作激情,更投入,从而更容易成功。我不担心影响学业,因为具体经营等工作都由理发师去负责,我们只是投资者和管理者。

创业激情须加以保护

老师李(某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我们是支持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方面,创业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年轻灵活,充满激情、创造力强的优势。这些创业经验还会为以后的就业提供优势。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但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很大距离,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过于理想化。通过创业,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外面的世界,提早接触社会,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大学生的创业必须杜绝浮躁的思想,需要踏踏实实、从小做起,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要慎重考虑,以降低风险。我们希望大学生经过磨练之后考虑问题更理性,所以我们有必要保护好大学生们的这股创业激情,并引导他们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创业仅有兴趣仍不够

同学张(某大学创新协会会长):大学生创业是完全可行的,现在的大学生们不能再依赖家长、学校,而要主动发现、寻找机遇,既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也不会耽误现阶段的学习。我一直进行创业的实践,但我还要求自己每学期至少获得三等奖学金。

大学生创业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的爱好,有了兴趣就有动力。但创业仅有兴趣仍不够,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首先要对市场的了解。去年我与师兄一起参加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由于我们在设计方案时忽略了成本预算,最终没有入围。

创业需要理智而不是冲动,创业需要冷静而不是狂热,大学生创业仅凭爱好不行,对自身专业的了解并不代表可以一蹴而就,随便开一个公司就会财源滚滚而来。作为有一次投资经验的大学生,我认为必须对行业市场深度审视,对社会和大众消费有深刻了解,由爱好变为事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反对大学生创业的声音

学生的主业是学习

老师谢(某大学高级讲师):在校大学生还属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没有完全成熟,还不能承担创业的各种压力。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校大学生还是把书读好要紧。创业可以说是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不应该提倡。

大学生在校期间搞创业必然会占用学习时间,学生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不是赚钱。如果大学生投资创业失败,反而会加重父母的负担。我们只提倡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先了解社会,为将来就业打基础。

大学还不是最好的创业阶段

学生家长程(大四学生家长):在校大学生还生长在家庭的摇篮中,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还未具备创业的心理条件;学生所学的知识仅限于课堂,社会关系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创业,可想而知遇到的困难比别人多;很多大学生看到的都是著名人物的成功例子,自然把创业理想化;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从这几方面可以看出,年轻的大学生在很多情况下缺乏理智,还不是最好的投资阶段,大学生毕业后应该在较具规模的企业工作实践几年,积累下第一桶金,同时学习一些大公司管理、财务等各方面的知识,为自己的创业打下基础,这样创业成功的机率才高。

创业氛围尚未形成

学生周(某大学生物工程系学生):我在上大学前已经进入社会两年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我认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普遍困难的今天,为自己提供一片更广阔的天空。不可否认,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难题。主观上,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瞬间即变的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经营理念很大程度上还是书本上的经济理论。客观上,大学生创业的整体气氛还欠火候,一些客户对大学生老板抱怀疑态度,大学生的经营能力还得不到社会认可。对于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激励、扶持青年人创业的优惠政策,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机构,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交流。

个人创业要循序渐进

老师金(某大学经济管理系副教授):在校大学生所谓的“创业”严格来说只能算是“社会实践”。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很难一下子胜任投资者的角色。

在校大学生创业还有关于心态、技术、资金等难题。在校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是因为很多大学生创业没有具备“风险意识”,没有责任感,没有想到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同时忽视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在校大学生,没有雄厚的物资基础,资金有限,唯有利用专利、专业技术或者高新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投资,多数创业者都是由技术人员向管理和经营人员转化的。所以说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把重点放在专业上,才能在以后创业拥有专业技术的优势。对于尚处早期的创业公司来说,要暂时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引入一些真正有实力、能提供增值服务、与创业者理念统一的投资者,而这些要求都不是在校大学生力所能及的

链接 上海地区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高校毕业生(含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批准经营日起,1年内免交个体户登记注册费、个体户管理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费等。此外,如果成立非正规企业,只需到所在区县街道进行登记,即可免税3年。

[参考]网上开店解决大学生就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篇4

一、心理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障碍的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 自卑怯弱的退缩心理。有的同学面对激烈的竞争, 过分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产生自卑心理, 尤其是学历层次比较低的大学生;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竞争勇气, 缺乏自信心, 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有的大学生因为学历、成绩、能力、性格等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丧失勇气, 悲观失望, 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他人, 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2) 盲自信的自傲心理。在择业过程中有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 专业需求旺, 求职门路广, 造成有的大学生好高鹜远、眼高手低, 到头来往往由于对自己估计过高, 对不足和困难估计不足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踏实的印象, 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3) 缺乏主见的依赖心理。有的大学生信心和勇气足, 但只静候学校的推荐, 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 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等、要、靠的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 缺乏积极进取精神。4) 求职失败的挫折心理。此类现象比较普遍, 大学生由于一直在校园, 生活经历比较简单, 未曾经历过波折也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 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力较差, 情绪波动性大, 情感较为脆弱, 缺乏对待挫折准备。在就业工作中, 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 顺利就业, 在新工作岗位上一帆风顺, 害怕失败, 一旦到挫折, 往往产生挫折心理, 感到失落、悲观失望, 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 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这些就业障碍心理严重影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解决对策探讨

(一) 大学生个人因素层面

毕业生要善于自我调解, 正确对待就业心理压力。解决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大学生自身要学会自我调适, 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

1) 正确认识估计自己, 调整就业期望值。高校扩招之后,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 大学毕业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人才精英”, 而仅仅是一个社会求职者。大学生只有对现实和自己有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给自己准确定位,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 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状况, 积极拓宽自己的就业之路, 树立多渠道就业的观念。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经济收入、工作条件等因素, 更应多考虑职业对自我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应看重职业能否实现自我价值。

2) 学会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大学生要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 遇到挫折时, 才能采用适当的方式舒缓不良情绪, 发挥个人潜能, 维护心理平衡。在进行心理调试时, 可采用多种方式来达到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 如自我转化法, 即产生不易控制的不良情绪时, 可以采取迂回的办法, 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中去, 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学习一种新知识技能、郊游等方式排解心中的烦闷, 使自己没有时间沉浸在不良情绪中;或自我宣泄法, 即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发泄出来, 可以向家人、老师、朋友倾诉, 或是痛哭一场, 但情绪宣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身份、气氛, 注意适度。

(二) 高校层面

除了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素质教育, 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着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之外, 还要将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要帮助毕业生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要加强就业服务, 主动关心毕业生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不断加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 完善信息网络和就业市场, 为毕业生提供及时、周到、便利的各项服务。要扩大毕业生实习实践基地, 提高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技能,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提前进入职业角色, 了解相关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缩短书本到现实生活的距离。

此外, 高校还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 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就业心理咨询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 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助于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排除心理危机;有助于他们摆脱困境.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学会调节个人情绪, 正确对待挫折, 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

(三) 政府层面

近年来, 我国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就业法规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已初步建成, 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为确保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政府部门必须继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 完善市场机制, 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针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要积极制定配套的政策和措施, 完善就业法规建设, 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合理优化配置毕业生资源, 保证就业市场公平竞争。要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整顿就业秩序, 规范就业行为, 纠正就业过程中的无序状态。

(四) 社会层面

社会各界要给大学毕业生营造一种宽松、宽容的成长环境, 尤其是招聘单位要应届毕业生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广大用人单位要建立客观、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聘用机制, 杜绝不正之风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干扰, 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就业氛围;社会舆论采取有效措施, 引导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社会各相关机构要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时期的特殊心理现象及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提供良好的就业 (择业) 环境和就业机会, 规范就业市场, 建立公正平等的竞争机制;家长要正确引导大学生求职择业, 不要将个人或社会过多的负面影响灌输给毕业生, 并在毕业生求职择业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以便毕业生能顺利求职择业。

总之,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缓解, 并非短期内能实现, 毕业生就业障碍的出现, 也并非能近期消除,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也不能单靠高校的力量。因此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需要毕业生个人、高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摘要:随着就业压力的逐日加剧,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影响他们就业的心理障碍, 如自卑、盲目等等。解决大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障碍问题, 应从大学生自身、高校层面、政府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等几个方面入手。

上一篇:观升国旗心得下一篇: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