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2024-12-07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4篇)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1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男,回族,生于1965年7月,中共党员。现住XXX乡XXX村,任XXX村委会主任、XXX砖厂厂长。

***同志自任XXX村委会主任和厂长以来,先后被评为全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干部、全乡致富带头人等。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为民所想、心系群众的良好形象在群众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为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政治坚定,旗帜鲜明。该同志努力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准。团结带领村委班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勤政廉洁、无私奉献、诚心为民。作为村委会主任,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要求和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按照乡党委的要求,积极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多办“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作为一项首要的政治工作。上任以来,不论农村低保、五保、为旧房改造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方面,还是在处理矛盾纠纷等方面,不以权谋私,做到了公正、透明,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全村没有出现一起越级上访,全村呈现出社会政治稳定,人民群众安定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作为砖厂厂长,他把厂内三十多岁职工的思想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厂里,他尽可能吸收农村党员,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尽快脱贫致富,为广大职工积极宣传党委方针、政策,用最大限度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全厂思想政治面貌焕然一新。

二、积极创业,以企带农共同致富,饮水思源,富不忘本。在发展致富中,***同志走在了前列,他在艰苦创业中,得到了乡亲们的关心和帮助,他有着深厚的家乡情结,总想着为村里的发展做些贡献。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和思索,他决定走创办企业,以企带农共同致富的路子。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村上投资兴办了砖厂,吸收本村村民进厂务工。目前,在他的砖厂,已吸收本村村民30多人,每人每年收入近6000多元,他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修建村社道路,用砖铺设了一条长500多米的村社道路,解决了部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他通过砖厂的务工创收,积极鼓励广大群众在农业产业机构调整上下功夫,大力发展双龙沟播玉米、侧膜油菜等,2011年,全村种植双垄沟播玉米600多亩,侧膜油菜400多亩。他还充分利用养殖场,大力发展养殖业,扶持养殖大户2户,帮助发展零散养殖户20多户。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积极与乡劳务办和县劳务办联系,向东南沿海输送劳务30多人,实现劳务创收18万元。通过创业创收,增加了群众增收渠道,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600多元,部分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知道,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个村委会主任,只有让群众接受、承认,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保证村委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此,他和村委会一班人制定了各项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依法行政,重大事项都由集体讨论决定。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使群众想得放心、看的明白、干的开心。作为一名致富带头人,他积极帮助关心弱势群体,逢年过节,他都要走访低保户、五保户等,给他们送去温暖。

虽然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砖厂规模也日益壮大了,但是***仍不满足现状,仍在思考着,如何让那些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如何让那些泥泞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如何让那些农村妇女自主创业„„他的路很长,也会很宽。

农村妇女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2

年仅20,岁的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放弃安逸的工作,自主创业,养猪致富。一个中专生当女猪倌,这无疑在全村掀起轩然大波。村里人说什么的都有,父母亲人更是接受不了她的选择。但认定的目标就要闯一闯,这是的性格。她千方百计做通了父母的工作,毅然走上了养猪创业之路。万事开头难。为了选择养猪场厂址,她不顾疲劳四处寻找,人一下子憔悴了很多。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主动出面与有关村联系,最终将街道村村西的荒山定为养殖场的厂址。为了筹措资金,她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跑了多家银行,终于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有了第一笔资金。她建起了猪舍,购买了猪苗、猪料和兽药,开始了艰难创业。养猪的活又脏又累,特别是夏天,猪舍粪便臭气熏天,苍蝇铺天盖地,让人恶心。一般人见了都会敬而远之、绕道而行,但正处于爱美年龄的她却毫不顾忌,一门心思扑在创业上。她自己动手清理粪池、药杀苍蝇、打扫卫生,使场内外保持的干干净净。养殖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她便查资料、找书籍,有时专门跑到甚至更远的地方找专家咨询。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养的猪没病没灾、膘肥体壮,甚是喜人。但出栏时,意外却出现了。由于养殖品种全是本地杂草猪,很难进入大中城市的猪肉市场,出售价格很低,虽然辛苦了一年,但她基本没赚到钱。

有了第一年的经历,第二年吸取教训,对市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深入的分析,认为养猪市场前景是好的,自己养猪没有致富,关键原因是养的猪品种差,生长慢、出瘦肉率低,不被市场所接受。要想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改良猪的品种,从外地引进优良纯种猪繁育。经过多方考察和市畜牧局推荐,她一次性从湖北国家级优良种猪场引进纯种母猪50多头,产下的二元母猪进一步杂交。但没想到纯种猪对饲料、疫苗等要求非常高,用养殖本地草猪的技术进行养殖,不仅产仔率低,配种也成问题,又辛苦了一年,她还是没挣到多少钱。这时亲朋好友劝她转行,有人还帮她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她笑笑婉拒了。她认为自己虽然没挣到钱,但通过两年的养殖,积累了一定的良种猪饲养技术。在养猪这条路上她还想一直走下去。

带头致富先进事迹材料 篇3

1971年出生的刘小燕原籍广东肇庆, 1993年她为爱远嫁到了古井镇文楼新坑村,成为了当地的外来媳妇。结婚之初,夫家家境清贫、生活艰苦,刘小燕和丈夫只能靠外出打工挣的微薄薪水来养家。

刘小燕和丈夫用多年来外出打工的积蓄承包了8亩甘蔗田,正式开始了与甘蔗同甘共苦的日子。一开始因为缺乏种植经验,对甘蔗的生长习性不了解,第一年他们连投下的成本都亏了。面对这巨大的挫折,刘小燕和丈夫没有放弃。没有资金,他们厚着脸皮向肥料店赊肥,等甘蔗收成卖出之后再还钱;没有经验,他们就积极往别人的甘蔗田上跑,看别人怎么种,虚心请教,如果碰到其他种植难题,他们就自己去书店买相关的书籍回来学习。凭着越挫越勇的奋斗精神,在交了连续亏损四年的“学费”之后,他们的甘蔗田从当初的8亩扩大到23亩,再次扩大到45亩,一直到现在的50多亩,他们还充分利用甘蔗田周边的小块土地来种植新会柑,多样化的种植取得了一定成效,年产值超过几十万元。另外,刘小燕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做起了甘蔗北运的工作,为附近的种蔗农户提供了广阔的销路和市场,没有车就自己去联系车队,没有熟人帮忙就自己北上联系想代理甘蔗批发的客户,经过几年的市场勘察和开发,他们一年收购的甘蔗超过了400万斤,每年为他们带来了40多万的收入。他们用种甘蔗挣到的30几万建了90几平方的二层小洋楼。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十几年的打拼,刘小燕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甘蔗种植大户。现在,她的甘蔗田有53亩,亩产甘蔗1.5万斤,年产值达50多万元,而她的南蔗北运收购队辐射了古井镇十几户蔗农,为他们甘蔗的销路问题找到了很好的解决途径。另外,刘小燕的甘蔗田除了2个固定的长工之外,每到甘蔗的收获季节还请了十几个农村妇女帮忙打理田地和清洗甘蔗,为附近的剩余妇女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带头致富事迹材料 篇4

他们带领村民致富,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质量。下面是我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

篇一

近年来,为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县农业局通过各种培训渠道,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全面提升我县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涌现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全面实现农村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

现将我县部分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事迹介绍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们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选准致富项目,尽快走上小康之路。

发展食用菌生产 带领众乡亲致富

现年 49 岁的刘银柱,是河南省武陟县小董乡磨庄村人,高中文化。他从事食用菌生产栽培二十余年,1999 年他了解到食用菌中的稀有品种--白灵菇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就开始从事白灵菇生产,初步获得一定效益。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确保产品顺利销售成为头等大事,在农业局信息中心大力帮助下,他毅然投资 8000 元购置了电脑、传真机等设备,开展了食用菌网上购销业务,拓宽了销售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3 年,以他为主创建的小董乡食用菌生产基地获得省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认定,2004 年他荣获省劳动模范称号,2005 年初,在他的发起下成立了小董乡磨庄村食用菌

生产合作社,合作社打算今年新上一条白灵茹罐头生产线,以抵御和降低社员的产品市场风险,从而实现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发展。目前,该村的食用菌种植户已达 600 余户,占全村人口的 70%,食用菌年总收入达 250 万元,占该村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人均增收 800 余元。(联系电话:0391-7441135)

发展苗木花卉生产 开创利国利民事业

郭颂东,男,现年 51 岁,高中文化,系河南省武陟县龙源镇祝徐店村人。他从 1991 年开始率先尝试苗木繁育生产,规模逐年扩大。1995 年注册了“河南省武陟县东华园艺场”,并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合作育苗协议,引进三倍体毛白杨种条和技术,与中国果树研究所、泰安果树研究所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他的种植规模由 1991 年的 5 亩地发展到现在的 1000 余亩,由当初的 1 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150 个,产值也由 10 万元发展到了 500 万元。产品销到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内蒙等全国十几个省、市。郭颂东致富不忘众乡邻,积极引导和带领周边村民发展苗木繁育事业,无偿为乡邻进行育苗技术指导,并多次赊销给困难户种苗,帮助大家共同致富。截止目前,加盟郭颂东公司的农户已达 250 户,育苗面积 6000 余亩,出圃苗木 5000 余万株,产值 3000 余万元。(联系电话:***)

科技进步结硕果 致富不忘众乡邻

荆国斌,男,现年 38 岁,汉族,高中文化,系武陟县嘉应观乡东营村农民。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和县、乡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他积极从粮食生产自身找出路,瞄准优质粮广阔的发展前景,依托科

技进步,发挥黄河滩区土地肥沃,耕地比较集中的优势,承包 1200余亩黄河滩地,引种优良品种,购买联合收割机、大中型拖拉机等农机具 20 余台,走科技化、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之路,累计销售各类优质粮食 3800 余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带动当地百姓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2003 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种粮标兵”荣誉称号。(电话:***)

情系蔬菜生产 带领群众致富

王长武,男,现年 37 岁,汉族,初中文化,武陟县圪当店乡邢庄村人。1982 年就跟着村里的菜农学习种植蔬菜。2000 年 6 月开始从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生产,2003 年他积极参加了县农业局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者岗位培训,系统学习了节能日光温室建造、茬口安排、温光气热调控、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及蔬菜生产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回去后他将学到的知识付诸于实践,从育苗、嫁接、到大田生产,严格按照操作要领去做,当年就取得了明显成效。一茬春黄瓜就卖了 9000 多元,加上秋季棚内外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达到 12000元。同时,他还带领广大菜农引进了一批先进生产技术如新型紫光膜、EVA 膜,遮阳网、防虫网以及配方施肥技术、CO2 施肥技术、安全间隔期产销技术等,增加了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改善了品种质量,提高了蔬菜产量,增强了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为邢庄蔬菜大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十辛苦不白费 养鸡带来高效益

李长兴,男,现年 40 岁,高中文化,系武陟县北郭乡北郭东村人。1993 年春开始从事养鸡业,但由于经验和技术欠缺,蛋鸡产蛋率低,死亡率较高。一年下来,不仅没有赚到钱,还亏了近1000 元的本钱。1998 年春,他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养鸡科学技术。从此养鸡厂就像滚雪球一样,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目前发展到占地6660平方米的四幢鸡舍、存栏商品蛋鸡 6000 只、后备鸡 4000 只的养殖规模,蛋鸡病死淘汰率在 5%左右,产蛋率 95%以上可达半年之久,年利润可达到八、九万元。在李长兴的帮助和带动下,一些村民也开始发展蛋鸡饲养,从中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使乡邻的生活得到了切实改善。

致力怀药求发展,小康路上领头雁

李火金,男,现年 43 岁,高中文化。系武陟县西陶镇古凡村人。高中毕业后靠种菜、卖菜维持生计,但由于经营者太多,收益甚微。1992 年,他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发展当地优势药材品种“四大怀药”前景看好,当即将自家的 4 亩承包地全部种上了怀药,并购买书籍学习种植技术,还多次到省中药研究所、河南农大等地请教咨询专家教授,他的辛苦没有白费,当年获利 1500 元。2000 年,在河南省中药研究所和河南农大有关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李火金又成立了占地200 亩的武陟县沁怀四大怀药研究所,专门从事培育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和怀菊花四大怀药新品种,组建了研究培育四大怀药的基地。他投资 380 万元研制的无硫加工设备,年加工无硫四大怀药 2800 吨,他的沁怀四大怀药研究所以高产量、高品质赢得了河南、山西、山东

等地药农的信赖。产品不仅销售到北京同仁堂、东阿阿胶集团、汇仁集团,还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家,深受世界友人的好评,为我县“四大怀药”的发扬光大做出了突出贡献。

你无我有 你有我优,百亩果园显身手

李保,男,现年 60 岁,高中文化,系武陟县阳城乡布庄村人。他曾是武陟县乡镇企业局下属公司的业务经理,1994 年主动辞职,在布庄村承包了原属集体所有的 100 亩苹果园,但因品种不对路、品质不优良而收效甚微。1995 年他审时度势,大胆调整品种结构,把老苹果园改为优质杂果园,栽种“稀少、优精”的红枣、石榴等品种。为了克服资金、品种、技术三大难题,他四处奔波,求亲拜友,筹措资金、寻求技术,先后到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向专家、教授请教咨询,购买各种果树管理书籍、杂志 200 多本,并多次到郑州、南阳、山东、安徽等地实地考察,根据专家建议和当地实际,引进栽种了泰山红石榴、大王枣、冬枣、早中晚、熟油桃等优质果木,建立了拥有 7 大品种、30 个品系的优质小杂果园,年收入 80 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又发展小杂果 200 多亩,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篇二

xxx 同志系 XXX 实验场场长,“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市林果业标兵”,“区十佳青年星火带头人”,他经营的寒富苹果实验场 2003 年被市科技局认定为农民科技研修基地。至今他从事林果栽培已有 16年历史。十几年来,他一个普通、朴实的青年农民凭着对林果业的执

着追求,进农大、学技术、找市场、拓销路,通过艰辛努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开辟了一项新的事业,为农民致富找到了一个好项目,为沈阳市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一项新产业,使沈阳成为名符其实的寒富苹果之乡。随着寒富苹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实验场的经营额也由最初的 3000 元达到了 160 多万元,带动了沈阳市 1000 余户农民发展寒富苹果生产,他本人先后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国家科技部“科技致富能人”等荣誉称号。

转化科技成果 育苗栽培试种

寒富苹果的前身是杂交育种苹果,1978 年由从事果树杂交育种多年经验的沈阳农业大学李怀玉教授研究开发的新品种。1993 年,正在沈阳农业大学大专班进修果树专业,并加入抗寒新品种苹果课题组,当时,新品种需要区域性试验,而他由于有从事李子栽培的经验,再加上住在深井子镇金德胜村,地处东陵的东部山区,具备良好的果树生长自然条件,于是决心咬住青山不放松,把自己家仅有的 5 亩地拿出做试验田,试种了杂交育种苹果 10 个品种,育苗 550 株,开始了苹果生产经营之路。苹果不像其它的产业,当年生产当年受益,苹果需要三年见效益。当时风险很大,主要是不知道三年后苹果的产量、质量和市场怎样,到了 1996 年秋季,他看到果园里挂满枝头的苹果,有了一点点喜悦,但销售后仔细算了一下,杂交育种苹果的产量是700—800 斤/亩,由于刚上市,当作富士苹果卖,市场价格是 1 元/斤,只挣了 3000 多元,初试中使他从成熟的果实中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推广扩大种植 打造寒富苹果之乡

有了实践经验,掌握了技术要领,使他进一步坚信了寒富苹果的长远发展,于是从 1996 年开始在东陵地区推广这一优质、抗寒、适应能力强的新品种,当年他带头育苗几千株,栽培面积达 12 亩。由于1997 年杂交育种苹果被国家农业部审定,1999 年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使广大农民也坚信了发展寒富苹果的产业效应。同时,在他的试验、示范、技术指导、扶持带动下,东陵区寒富苹果开始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进行大面积种植。育苗数量 2000 年达到 5 万株,2002 年达 10 万株,2003 年达 15 万株,2004 年达 20 万株,2005 年达 25 万株,每年以 5 万株的速度进行增长,带动全区果树栽培面积达 6200 余亩,带动全区果农 1000 多户。梅花香自苦寒来,2002 年10 月 14 日,沈阳市政府李宝权副市长到深井子镇金德胜果园参观时说:“寒富苹果比富士好吃,沈阳要发展,要变成寒富苹果之乡”。市长的重托,使他把目标锁定在大生产、大流通上,积极投身到打造沈阳寒富苹果之乡的行动中来。几年的时间,寒富苹果的栽培辐射区域已扩大到我市于洪、康平、法库等地,全市寒富苹果的栽培面积达到了 3 万余亩。苗木的销售也扩大到我省抚顺、鞍山、海城等地,并远销到甘肃、新疆等地。

领办寒富苹果协会 为果农提供产销服务

随着生产的发展,带来一系列诸如技术、物资、销售、贮藏等难题,为使农民在生产经营环节、产品流通环节有保证,他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科技局、农林局、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

东陵区寒富苹果协会,入会会员 500 余人,理事 12 人。协会成立后,在苗木供应上执行一级苗标准,低于市场价格向果农销售,并及时把果农生产所需的肥料、农药、农膜、包装箱、农机具等送货到门;在帮助为果农提供育苗的同时、还帮助提供果树修剪等技术服务,并在现场指导手把手的教。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果农的栽培技术。在市、区财政局、科技局等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协会还建立了占地 166平方米的培训中心,购置了培训设备,培训中心可容纳 110 人,2006 年第一期开班已培训果农 116 人。在销售环节上协会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协助销售。

制定行业标准 参与行业交流

为发展优质果品,增加果农收入,他充分发挥寒富苹果协会行业作用,制定了《无公害寒富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和《寒富苹果优质果实参考指标》,帮助农民提高果品生产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从而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果品。同时,为打造地产果优质品牌,他于2005 年 9 月注册了“德胜”牌寒富苹果,在沈阳市农协、市经纪人协会的组织和支持下,在 2005 沈阳农业国际博览会上进行了参展;在中国长春首届“中华名果”博览会进行了参评,并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通过展示、交流、合作、评比提高了寒富苹果的知名度,把品牌商品变成了名牌商品,提高了市场占有率,调动了果农发展寒富苹果的积极性。

如今,已成了农民和农村果树产业发展的导航员,果农咨询培训找他,村里建园找他。几年来,辽宁电视台《黑土地》栏目、辽宁农民

报、沈阳电视台《庄稼院》栏目等多家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过宣传报道。目前为更好地促进我市寒富苹果产业大发展、快发展,他正在实施新的规划:一是建立寒富苹果技术创新基地,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寒富系列品种选育和新技术引进开发研究,在重点乡镇建立寒富苹果示范基点;二是培养果树建设技术队伍,采取长短班结合的办法加速人才培养,争取 2—3 年时间使 1000 个以上的果园都有自己的技术员;三是筹建技术服务部、职业培训部和供销服务部,通过优质服务,创造寒富品牌,搞活果品流通,帮助农民赚更多的钱,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篇三

***同志,男,1958 年 12 月出生,汉族。20xx 年 7 月任**镇**村支部书记。几年来,***同志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党委、政府的决定,勤政爱民,恪尽职守,团结和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勤奋努力,扎实工作,带领全村百姓共同致富,为我镇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一、临危受命,规范、理顺两委班子建设

20xx 年前***是**村村委会主任,20xx 年春夏之交**村与**村合并为**村,合并后全村人口 2800 人,耕地面积 5700 亩,***在支部换届选举中被选举为新合并村支部书记。合并前两村的经济情况差距较大,特别是作为小型村村干部领导一个新的大村,对他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

上任伊始,他着手制定了针对两委干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村务政务

公开制度,两委民主议事制度,并且带领遵守执行,加快了该村农民主化进程,向群众展示了一个清正廉洁的两委班子形象,为两委各项工作打下群众基础。

二、加强支部党建进程,党委支部各项建设

村党支部不但对两委成员严格要求,他们还实行对普通党员实施考核,对于违反党章和违法行为的党员绝不姑息,该教育的教育,该上报上级纪检的上报,为避免出现亡羊补牢的状况,他们定期请镇党委对全村 69 名党员进行政策、法规的培训,使全村党性近一步加强,使党员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职权充分发挥,把支部建设真正落在了实处。

***同志带头与生活有困难的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有 43 名党员在帮扶结对子活动中发挥余热,在群众中树立了党的光辉形象。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平衡村民贫富差距

合并前两个村经济上各有特色,原许家村的棚菜生产为主导产业,原**村以养殖业为致富项目,两村都以水田为大田种植业支柱。20xx年开始,**同志带领群众在全村新建千头仔猪繁育场 2 个,半自动鸡舍 3 栋,年平均肉产量 2 万斤,蛋产量 1 万斤,鸡产量 5000 斤。

全村新打电井 24 眼,新发展水稻田 400 亩,生姜种植 200 亩,全年裸地菜产量突破 10000 斤。20xx 年全村新建大棚 47 座,近70 亩,全村蔬菜产量 8 万斤以上。

全村充分发挥运输业强劲势头,继续占领绥中运输业市场份额,目

前全村有大货车 105 辆。

广泛开展劳务输出和剩余劳力就业的引导和安置,逐步清除村屯经济不平衡现象,减轻人民群众贫富差距对社会稳定产生的负面压力。

四、加强新农村建设,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质量

在集体经济好转后,***同志带领两委成员修建了标准化支部,对村屯路面进行整修,全村村通油路达 3 公里,有线电视覆盖率达 70%以上,全村电话普及率达 85%,30%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全村有定点诊所 2 个,小学一所,80 ㎡以上标准化超市 2 个。

五、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村是六股河干渠最早受益村,全村水田达 900 余亩,自 20xx 年干渠用水不足,**同志一边多方筹措资金,一边到上级水利部门争取援助水泵、管带等设备,同时带领群众打井耕田,使全村水田及时插秧耕种,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领导广泛的认可。

20xx 年,**村历史遗留的机动地承包到期和一些历史原因造成承包户和广大群众的矛盾一触即发。**同志配合镇政府干部逐户做工作,调节各个矛盾,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最终双方和解,避免了群访事件的发生和矛盾的扩大与激化。

上一篇:公众对环境满意率调查表下一篇:人事部经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