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且杂文随笔

2024-06-02

苟且杂文随笔(共15篇)

苟且杂文随笔 篇1

苟且杂文随笔

人们都说,如果一边听歌一边写东西,听的什么歌,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什么样子。

所以我这次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苦的,并且还有一点咸涩和干枯。

是干枯,也就是没什么意思,想到什么就写下什么,只是跟着歌的感情走。

清晨我是从床上摔下来的,因为闹钟声音太大,被吓了一跳。看一眼手机,已经八点了。

“……”我坐在床上,疯狂揉自己的头发,揉的乱糟糟的。生活好像猛的停滞了,不走了。因为再也没人能让生活继续走下去了。

至少在我这里,是这样。

母亲昨天下班给我打了电话,问我想吃什么样的蛋糕,想喝什么样的饮料,她回家就给我从楼下新开的超市买。我胡乱搪塞过去,也不知道最后是谁先挂了电话。

然后,她就出车祸了,在凌晨一点,离开了我。

父亲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和她离异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听母亲说,他已经死了。

可是我分明好几次都看到过母亲在我入睡后,偷偷坐在床上,手里拿着一本影集的样子。

在我的记忆里,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本影集,所以也并不知道它放在哪里。

但我可以确信,那里面,一定有父亲。

很遗憾,所有人现在都和我断了联系。原因有点不可思议,是因为在母亲撒手人寰的时候,无数亲戚朋友跪着坐着站着对一张白布单下的人嚎啕大哭的时候,我没有掉一滴眼泪。

一滴也没有。

于是各种流言蜚语都砸给了我,很难听也很难让人理解。

我在床上愣了有一个多小时,可是脑袋分明都是空白的,什么也想不起来,一想,就头痛。

于是我就又睡过去了。

再次睁眼,是晚上八点。外面的天已经黑尽了,风也停了。

我起身走到母亲的房间,拉开抽屉。虽然没上锁,可我并不觉得多么惊讶。那本影集就静静地躺在里面。

没有多想,我就拿出来,从前往后翻了翻。

但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一本影集,全部都是空白的,里面什么也没有。

第二天,我依旧是被闹钟吵起来的。但这次我没有摔下床。我收拾了一下,背上书包出门了。

其实去哪里,我也不知道,就想瞎转一下。

走到楼下,我忽然看到一个身影,斜靠在栏杆上,穿着校服,右手拿着书,左手提了两杯奶茶。

“林栀?”那人直起身来,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可置信。

听到他叫我,又仔细看了看他,却猛然之间脚底下就挪不动了。

因为他是我一直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他是我们班班长,也是篮球队的。之前我并没有和他说过几句话,只看着别的女孩子围在他身边,开心的表情就像掉在蜜里。

我有些束手无措,茫然地看着他。

“你都几天没来学校了?家里有事吗?也不请假。”他问我。

“不……”我摇摇头。

“嗯,要早点回来啊,有事就请假。”他又对我说,还笑了一下。

我恍惚一下,有那么一瞬间竟然觉得他手里提的两杯奶茶,有一杯是给我的。

当然我猜错了。当我的想法刚刚离开我的脑袋后,一个女孩就从我身后跑了过来,扎着高高的马尾巴,发卡是粉色的蝴蝶结,高兴又快乐的扑进了他的怀抱。

这个女孩像一只猫咪,用特别甜的声音对着他撒娇。我看到他轻轻摸了一下女孩的头,温柔的笑了笑。

“走吧。”

我唰的回过神来,他们俩已经走出了很远。女孩紧紧的挽着他的`胳膊,另一只手里还拿着那杯奶茶。

看来那句话,肯定不是对我说的。

我仍旧定定的站在原地,也不走,也不跑。

时间过了很久很久,我也说不清有多久,只是又一次看到那个女孩背着书包放学回来了。

她路过我的时候,我闻到了一阵味道。

我熟悉这味道,是他身上的。

我也没说什么,就这样,在院子里,站了整整一天。

我今天早上是被敲门的声音吓醒的。慌慌忙忙从床上爬起来,顺了顺头发,就赶紧光着脚跑过去开门。

也许是等了很久的缘故,门口那人已经走了,我只看到地上放了一个信封。

打开,是钱。

也许是母亲临走前嘱托给哪个亲戚给我的抚养费吧。

我面无表情的把信封收好。回到房间,电话突然响了。这是我离开社会和学校之后第一次收到一通电话。电话号码很陌生,是我不认识的人。

“……”

我接上,对面传来一个男孩子的声音:“林栀?”

“是……是你?”我有点不知所措,因为这个声音,是他的。

“对。最近身体不舒服吗?需要我帮你向老师请个假吗?已经好几天不来学校了。”

“嗯……好。”我干巴巴的答应。

对面突然笑了。我愣住了,好几秒过后,才听到他恢复正常。“你怎么了?突然这么沉默,我记得你原来可不是这样的。每天都话很多。”

“……对不起。”

“对不起干什么?好了,如果这几天不方便就好好休息吧,不打扰你了。”

“等一下!”我忽然道。顿了顿,我又问:“这个手机号,是你的吗?”

“不是,是我用同学的。”

“……哦。好。谢谢你。”我生硬的吐出几个字,便挂了电话。

也关了机。

在关机前,我看到自己的社交软件弹出了一条消息。点开,是和我关系最好的几个朋友出去吃饭的图片。

只不过,没有我罢了。

时间又过了不知道多久,在这期间,我从来没有打开过手机。什么时候想睡就睡,什么时候想吃就吃。日夜不知轮换了多少次,我终于又打开了手机。

很妙,一条消息,一条未接来电,一条短信,也没有。

看了看日期,今天是母亲的头七。我穿了黑色的短袖和裤子,随便挽了头发。又想了想,拿上了那本空的影集。

我到墓园,没走几步,突然看到前面黑压压一片人。我没在意,又向前走了几步,那群人可能发现了我,都陆陆续续回头。

“她怎么来了?”

“她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真的是她?她来了?不会吧……怎么可能?”

我愣住了,停住脚步。原来所有的亲戚和母亲的朋友都在这里,都齐齐转头看着我,嘴里不知在说些什么难听的话。

我听了一会,实在忍不住了,轻轻开口。

“打扰了,不过请你们先安静一下。我放个东西就走。”说着,我跑过去,把这本影集放在母亲的墓前,又咚咚咚磕了三个头。

“妈妈,对不起。”

说完,我就走了。

身后的他们还在叽叽喳喳讨论,就这么用尖锐的目光目送我越走越快,越走越快,到最后疯狂奔跑起来,最终消失在他们眼界里。

回到家,我点了点自己剩下的钱。六千五百块。

于是我又跑出家,去了最近的宠物店,一点也没有犹豫的买下了一只猫。

灰色的。

抱着它回家,打开手机看了看,有一条短信。这次的发件人还是个未知号码,而且不在这个城市。是外地的号码。

内容很简单,只有几个字。

看完之后,我知道,父亲回来了。但并没有多大惊喜,只是面无表情,一下一下轻轻的捋着怀中猫咪的毛。

再次关掉了手机,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打开过它。

因为不需要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生活是这么简单,又这么困难,是这么恣睢,又这么疲惫。可它本质上,就是一个巨大深渊,吸走无数人的生命。

但是活着,很好,虽然我是在浪费生命。

于是,这个夏天就这么过去了。

《夏衍杂文随笔集》后记 篇2

一九二○年到日本,先是为了考官费,后来是功课忙,有一段时间没有动笔,后来读了郁达夫、陶晶孙的短篇,忽动写小说之念,一口气写了五篇,陆续寄给上海创造社办的刊物,结果是有的批上“不用”两个字,有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一篇篇地全退回来了。这件事打消了我写小说的念头。此后十二、三年中一直从事翻译,一以练笔,二以糊口。一九三○年加入了“左联”,“左联”机关刊物要我写文章,也只写了一些《欧洲文艺动态》、《高尔基新作简介》之类的东西,在“一二·八”抗战时期写过一、两篇类似报告文学的速写。一九三二年到明星影片公司,五十年代出的《中国电影发展史》里说我写过几个电影剧本。其实,这些所谓“剧本”,都是电影公司老板和导演提出一个故事,在编辑会议上讨论,然后写成梗概,再由这部影片的导演和我商量,替他出点点子,增改一些情节,然后由我给他们写出一个类似电影文学剧本的草稿。因此,那些影片里面虽然有我的想法、设计,乃至台词等等在内,但实质上说,这些都不能算是我的“创作”。我专心地写杂文、随笔,是在一九三三年,搞影评运动的时候开始的,但写的数量也不多。

一九三五年,一连串的党组织遭到破坏的事件,迫使我在一家小公寓里隐蔽了半年多。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是名符其实地足,不出户,也不能和外面通消息,于是,只能看些旧书、笔记……作为消遣。日子久了,忽然又发生了利用这个机会写点东西的念头。我在这个时期内写了两个多幕剧和初步整理了《包身工》的材料。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六年,是一个时局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当我重新和文艺界接触的时候,主要的工作已经不是文艺运动,而是救亡运动了。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就用各种化名在许多报刊上写鼓吹团结抗战的文章。这些都只能说是政论,或者时评,数目虽然相当多,但没有一篇是自己觉得满意的。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开始了,我奉命办《救亡日报》,从此当了十二年的新闻记者。这段时期也写过几个剧本,但多半是在办报和统战工作的业余时间搞的“自留地”。在这十二年内,按写的东西的种类来排,最多的是社论、每周时事述评,这一类文章占了我毕生写作的最大部分;其次是偶有所感而写的杂文、散文、随笔;再其次才是话剧(这一段时间没有写过电影剧本)。在桂林办《救亡日报》时期,我每天写一篇一千字左右的社论(除因病有几次由廖沫沙同志代笔外),有时还得写一些新闻报道和补白。最近粗粗估计了一下,在这十二年中,我大概写过四、五百万字。就形式说,除诗之外,什么东西都写,但说实话,什么也没有写好。文章写多了,常常自己也觉得腻,但回头看一看,自己觉得可安慰的一是在吃大锅饭和不拿稿费的情况下,一直没有偷懒;二是写下来的东西里也有一些在当时或事后还可以使敌人受到一点伤害。我平生最怕被人叫作什么什么家,只想做一个诚实的新闻记者。写这些文字根本就没有保留的意思,印在报上或杂志上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很快地忘掉了。在抗日战争中和抗战胜利后,几位好心的朋友曾给我编印了五本杂文、随笔集子,这就是:《此时此地集》、《长途》、《边鼓集》、《劫余随笔》、《蜗楼随笔》。解放以后,我担任了行政工作,写作的时间就少了。但每天写一点东西的习惯一旦养成了之后,要戒掉也是很困难的。因此,《新民晚报》在上海复刊的时候,我还应赵超构同志之约,化名给他每天写几百字的短文,大约持续了半年以上。此后,就是写应景文章和在文艺界集会上讲话的文稿。尽管这样,我在这一时期写的杂文也引起过两次不小的波澜。一次是一九五六年写的《废名论存疑》,另一次是一九六二年写的《从点戏谈起》,这些事现在想来都很滑稽,但是,就拿《从点戏谈起》这篇不满一千字的文章来说吧,当时就有人说,这是讽刺某某人,批评某某人,或者是某某人授意写的。从这件事看,我以为某些神经衰弱的人拿起镜子来照一照自己,可能都会有一点阿Q的影子吧。

这次应三联书店之约,重新编印了一部我的杂文随笔选。这本书是我所写的杂文随笔之类的文章的选集,包括前面说过的五本小册子和解放后出版的《杂文与政论》的大部分作品。从时间上说,这里收集的是抗战前后直到现在的文章。时过境迁,有些文章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还有不少是过年过节应报刊编者要求而写的应景文章,这些东西都删去了。大凡我自己还有一点印象的文章,都收进去了。这样编集,内容必然很杂,除了战争时期的随笔、杂感之外,数量较多的是我自己写的剧本的序文、后记和有关戏剧运动的文章。由于整个集子大体上是按照几本小册子的出版顺序和文章发表的年代编排的,所以体例上显得不很统一,特别显眼的是《长途》、《走险记》、《广州在轰炸中》这些介于新闻报道和速写之间的文章,很难排在适当的地位。其中也有一些“遵命文学”,《论<十五贯>的改编》就是周恩来同志看了《十五贯》之后指定要我在两天之内赶写出来供座谈会讨论的。在这种情况下写的文章,当然在行家看来是浅陋的。

收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除明显的误植和为了欺蒙审查官而有意用的曲笔之外,我都没有改动。时间差不多过了半个世纪,世界起了很大的变化,自己在颠沛中也获得了一些长进,但墨写的字是刀也砍不掉的。我以为还是一仍其旧为好。这样做也另有一层意思,就是留下这些记录,让现在的读者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我们这些人在蒋管区的遭遇。

从抗战开始,我一天不写东西的日子几乎是没有的,但这里有个很大的例外,那就是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八年五月之间的十五年,我完全搁了笔,理由就不必在这里细说了。

由于我年来视力衰退,此书的收集、编排、校勘等工作,得到了范用、魏绍昌、常君实、黄会林等同志的帮助,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老战友廖沫沙同志,带病给我写了那篇认真的但也使我感到惭愧的序言。

随笔日记杂文随笔 篇3

一觉睡到12点。迷迷糊糊,现在跟陈建去琥珀市场看看那边怎么样。他激情满满,一早想钱的事情。这次和他去市场看看他是如何销售别人的。学习他的说话和销售技巧。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是值得我学习。还有他销售时候的自信和洒脱。心态看得开。那天和他出去玩手机丢了无所谓第二天就买了个新的。他说丢就丢了呗,

过去了。今天天气不错,不冷,穿个短袖没一点关系。值得说一点的是,他是一个有想法的`人,有主见。。那么多年了总觉得自己没有主见,自己想法也不够。这一点真的值得我学习。

刚刚看了这边的市场,在里面逛了好几圈。又长见识了,一个普通石头1400。收货还是不小,他和人家做生意的说话方式,这里汇集各种和陈建一样的寻宝者,通过赚供货商和买家的差价。他说昨天前天一天赚了5000。

这样小小一块石头1400也是很贵了。他在供货商买完之后自己拿去小工厂去加工。自己和供销商谈低价格。供销商和客户没有联系。报价就是由我朋友了,他说今天目标600。刚刚不到一个小时他轻松赚600。亲眼所见。客户很相信他,信任和时间很重要。刚刚看到他同事过来了,公司规定一人至少一万的股份。昨天是五万,今天老板降了四万,真实验证了那句话风险和收益正正比,现在我坐在大堂等他

大堂

这些天上班累本想好好休息去宿舍睡觉,14天睡眠没满8个小时,其实也还好。相比在北京比起来至少不用熬夜。除了上班就是睡觉了,刚刚他把我叫过来地方找不到了,我把他带过来。语气高兴的和我说又赚了200。说实话我在这市场呆了一下午累。对石头不感兴趣。兴趣还是很重要,今年做了健身房顾问、卖车是真心不感兴趣、卖房一礼拜。最后发现还是喜欢餐饮,那天看着客户吃自己做的沙拉别提多开心。和之前不一样服务员。说俩句好话哄客人开心办卡。

现在过来这边加工厂加工料子,师傅们很用心把一块不均匀的石头弄成圆形。

这是加工初,加工后石头很光滑。买家那么做比买成品比起来省不少钱。这个销售交易流程就是:客户让我朋友去市场买初石头,我朋友相当于中介代购赚客户的差价。代购也赚钱,买家也觉得自己赚钱了,经销商也赚钱了。这三方面的顺序循环让三方都觉得自己赚了。颠覆了我对生意的了解和认识。今天一天陪他跑了一天市场,比待在宿舍强,学到了东西。了解到了交易市场的大概运行流程。我相信大部分的交易市场流程都大同小异。刚刚结束完加工。现在和他们一起去吃饭,他们都喝酒,我不喝酒也没办法了。

这个地方在深圳宝安郊区,现在天气还是不冷,这个饭局只认识他一个人,天色已晚。

雨的杂文随笔 篇4

没写完的故事又让我记起被一键删除的小短文,里面依旧是我灰土土的文字,像是异乡人不高昂的拖音字节,生涩浮躁,文字和舌头都打着乱七八糟的结。

我现在在写一点东西,有些长。我不说“创作”这个词,因为我配不上它。龙星和蔓的文字很美,字里行间流露出西方译本的冷淡和跳跃,但趋于意识。相比之下,落落的文字同样华美,看她写的故事不会无助于我所要写的东西,她的思维是连贯的,这也许就是以笔为乐者和以笔为生者的区别。

我爱写小动作,这也是源于落落,但我现在受困于此,因为对比起落落,我现在更喜欢的是乙一。他们文风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类型。乙一(不论黑乙一还是白乙一)的文字非常简洁干练,他总是能够把重要的东西清楚的表述出来。

他形容窗外景——刚刚洗过的衣服在阳光下白的耀眼,如果有风吹起衣服的话,就可以看到被衣服挡住的井。这是个与死无缘的早晨。形容受伤——一瞬间,他的身体仿佛破碎般歪倒在一边。我听到骨头折断的声音如同无数小树枝被踩碎,和雨声融为一体。形容海——黑暗中,只听到海浪安静地涌动。夜晚的大海像宇宙。此时此刻,一定也有无数秘密沉在这一大片望不到边的黑暗中。……这些不多加修饰的句子,像多足的虫子爬行咬过我的神经,引得牙齿微微颤栗。

刺激人生杂文随笔 篇5

我想去走一走,不是一个人,一个人的旅途太孤单,是我没有勇气,又想要刺激。

我想穿着蒙古少女的漂亮衣服,戴着那些可爱的新鲜的头饰,和一群豪气万千又和蔼可亲的蒙古兄弟们,还有漂亮爽朗的蒙古姑娘们在夜晚明亮的星空下,围绕着那耀眼的篝火,手拉着手,尽情的欢唱歌舞。

我好想,在那辽阔的大草原上,骑着烈马穿着明艳的红衣狂奔,让风肆虐我的脸颊。

我好想,看着一对纯情的蒙古情侣,在那满是牛羊的青草地上深情的的情歌对唱。爱情的结合,没有功利,没有车房,只有草原和你。

我更想坐在世界上最高的秋千上,自由而疯狂的摇荡。越是美丽就越是危险。

我想,和我的爱人穿越深山老林,我们探过神秘的古墓,似乎窥探到古老而凄美的爱情故事,抑或是一带霸王背后深深的孤寂与凄凉。

千百年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帝王就像太阳,将温暖照耀给别人,却将身边的人无情灼伤。。。

我想。。。

海子自杀了,他觉得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再能够吸引的了他了,他似乎看透了这个世界。

如果一个人的心平静的再也激不起一点波澜,是不是就离死亡不远了?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肩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有时候,身不由己。

因为看重的不一样,所以我们才有了彼此不同却又独一无二的人生。

我们就做特立独行的自己,不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活。

两个苟且王朝的末日 篇6

公元1214年,在政变中匆匆上台的金宣宗发现,天变了,中都燕京实在是守不住了,不迁都是不行了。五月十一日,他下诏南迁汴梁。

这是一次悲壮的南迁,它宣告了一个曾经强大的国度走向没落的开始。从此以后,在蒙古人眼里,金和宋一样,军事都欠发达。

他们注定要走向灭亡,而蒙古注定要走向强大。这是历史发展的潜规则。临安政府首先感到不安了。

世界就这么大,现在金廷南来,以后同在一块地里刨食看来是免不了,怎么办?

在这样的时候是要讲究生存智慧的,一个苟且王朝对另一个苟且王朝的生存智慧。七月,在金宣宗依旧摆着大国架子派人来临安催讨这两年应交的保护费时,临安政府展开了国家命运前途大讨论。

起居舍人真德秀强烈建议罢交保护费,拿这笔钱去修固两淮。真德秀高瞻远瞩地指出,金政府是个行将灭亡的政府,它根本保护不了南宋朝,所以朝廷不必在它身上乱花钱了。但淮西转运使乔行简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认为蒙古之势可忧,在此情况下金国的存在对朝廷是有利的,是一大屏障。这个时候如果得罪金国,无异于自取灭亡。宁宗皇帝夹在两派意见当中难以取舍,最后他还是采纳了真德秀的意见,决定做一个愤青皇帝。战争很快就来临了。

金宣宗已经撑不住了。当时河北已被蒙古所据,各地残兵败将都逃到了河南,吃饭穿衣都成问题。

金宣宗不得不把目光投向富庶的江南,特别是临安。

从嘉定十年到嘉定十七年,金宋之间打了七年时间的战争。金宣宗发现,南宋这个国家他这辈子是打不下来了。不是南宋太强大,而是时运太艰难。

因为金国几乎是在四条战线同时作战。北面和西北要抵抗蒙古和西夏的两面夹击,南面和西南则要分头进攻南宋。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分兵作战导致的“攻无力”,而是没钱打仗。嘉定十七年三月,金宣宗宣布停战。

但是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没有胜利者。南宋几乎打光了自己的家底。到后期,军用不足,宰相韩侂胄拿出自己的20万钱资军。与此同时,政府发行的纸币竟然多达1亿4000万贯。一个王朝的国力被完全亏空了。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理宗亲政后,南宋王朝就像当年钦宗执政一样,走到了它的末世光景。

理宗亲政之前曾经有过8年卧薪尝胆的非凡经历,因此这个皇帝一上来就比较猛,所谓矫枉过正,所谓惟我独尊,他做的那是相当地到位。当然他做的最石破天惊的一件事是与蒙古签约,两国联合起来共同灭金。这是公元1232年年底时发生的事,但是理宗不认为这是与虎谋皮。他执拗地向大臣们解释,他的英明决策与当年钦宗“联金灭辽”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只是大臣们不相信这一套,因为他们嗅到了末世的气息。

1234年正月,末世的气息首先笼罩了大金国。宋、蒙联军攻破蔡州,大金国的两个末代皇帝在城破之日以不同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一个历史上曾经充满生命力的王朝就此谢幕。可南宋理宗却没有尝到战胜国的喜悦,因为强大的蒙古开始以一种居心叵测的目光看待他了。这样的目光让他不寒而栗。

1234年的春天,这是一个帝国的早晨,却是另一个帝国的黄昏。宋理宗终于明白,在这场战争中,他自以为是地担当了某种过于强大的角色,却最终自不量力,这是他的悲剧——他原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演技将这个角色演好,但是实力说明一切,他的角色演出到此為止了,接下来,他将注定扮演一个悲情角色,直至剧终……

(摘自中国工人出版社《帝国残局:中国十大王朝的衰亡》 作者:范军)

葬花杂文随笔 篇7

你说你能将细草微风描绘地像草原骏马,那你便能将一笔入墨挥毫为春秋如画。

你的孤独胜似野心,你的心脏似琉璃似凝玉又似苍穹。

你将满天飞雪溶于寂寞,你将霏霏细雨化于掌间。

人心是不待自落的花朵,等不及去灌溉便已枯萎。

你在深夜哀嚎哭泣,你在黑夜点灯难眠。

你说你想像花一样芬芳,有人羡艳你的美,有人惊叹你的纯。

你说你想想鸟一样自由,有人惊叹你遨游的轨迹,有人流连你掉落的羽毛。

细草微风,你把它描摹地像草原一般俊朗。

一滴入墨,你把起点描绘地像春秋一样辉煌。

你把寂寞雕琢地那么大,飞雪飘在你的肩头成花,在你的眉间成鸟。

万般羡慕,却迎来人心的真实。

你在过去,便埋葬在了过去。

满地芳华,光羽,琉璃,碎玉,残花。

都无法安葬。

躁杂文随笔 篇8

看起来不是很有用,说白了她也很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她爱起来向来热烈,而不计付出。难免摔得伤痕累累。

这怎么说呢?摔吧,反正她乐意,开始到结尾总是抱着同一份热忱,看似慢热实则热烈持久。可是她现在拒绝再被伤害,拒绝再被理解为可以任意索取而不用被尊重的感情容器。她做得好不代表其他人做得好,所以不是她容易折腾而是她对其他人一直以来可谓是有求必应。

那现在怎么搞合适?对方认为她矫情造作,可道理实际上是什么样,一眼就能看清。那不如就收敛一点,自由一点,少期待一点,自己也乐得个自在悠哉。

但是她觉得这样下去,一方面明白这种感情便不是她向往的,难说那种双方相互付出全部的感情是否有一天可以终成正果,或者说那一天能在她感情退化之前赶先到来。再者可说,她不知道自己的恋人真的有将她放到自己未来的规划中吗,如果答案确定,她觉得自己没有必要浪费太多感情在这个人的身上。因为没有谁少不了谁,这一个条件只在相互对彼此而言都是正确的时候才成立。

说白了如果崩了,那就是错误的相遇,犯错是可以纠正的,也毋需空留遗恨。

咸鱼:向苟且人生叫板 篇9

一语点醒梦中人,把我又带回自己寻梦之旅的源头。19岁那年,高中辍学的我来到厦门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日复一日的艰辛劳作,将我磨得几乎没有了棱角与梦想,每每满身疲惫地躺到床上的时候,总是想:我的人生也就这样了吧,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性格内向……有人说“乞食嘛也会有出头天”(乞丐也有一天能出人头地),我在低矮的工棚里仰望,却似乎看不到前方的光明。

一日,我在厦门夜市的书摊上淘到一本写作的书,如获至宝。下班之后便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第二天下班之后,准备“再度赴約”去书中遨游。在床头翻找了好一阵子,却没有找到。和我同住的师傅看我翻箱倒柜,说:“别找了,那本书被我藏起来了。有那么勤奋,早就上大学了,现在还用来这里打工?”莫非真像师傅所说,我这样的咸鱼,原本就不该“心高”?

或许是源于对梦想的执着,又或许是年少轻狂的叛逆心理,我依然坚持自己的阅读与写作,只是更多时候转为地下了。半年后,我的坚持逐渐有了小小收获,每当得知文章刊登的消息,我都欣喜若狂,哪怕它只是一块“豆腐干”——一则简短的资讯而已。

然而,我的文学热情却经常遭遇来自身边的尴尬。曾经,我把刊有自己文章的样报拿给工友看,想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结果几日后想要回报纸时,才知道它早已被工友当了厕纸;另一次,一位热心的工友帮我“炫耀”一本刊有我散文习作的《黄河文学》,结果这本杂志被工友们“哄抢”而去,几天流转,这本回到我手中的刊物已被摧残得面目全非……那时的我又心疼又无奈,只好苦笑。

也许是我蜗牛般的勤奋终于等来了机会之神的眷顾,2005年的那个夏天,挥汗如雨的我正在简易木梯上面安装天花板时,接到了一位中学老师打来的电话,问我是否有兴趣去北京发展,虽然那个时候还并不知道“文案策划”是做什么的,只是听说可以用电脑,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我就已经兴奋不已了。

从南到北,一路辗转走到现在,我已从一个初级文案成功向营销总监转身,业余仍然坚持创作,已出了自己的散文集《漂泊是条青春的河》……虽然写作已不是谋生的初级需求,但是我依然告诉自己不要忘记走过的每个艰苦的日子,要感恩写作。

是啊,咸鱼也可以有梦!做一条有梦想的咸鱼,即便你感觉困顿无奈、生活无望的时候,也不要轻易给自己下定论!只要有梦,就要一点一滴勇敢去追。其实很多时候,成功也需要“峰回路转”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观点引路·勇于改变】

没有学历、没有背景、性格内向……日复一日地在建筑工地上辛苦劳作,对于这样的人生,“我”不甘心。夜市偶然发现的一本写作书,使“我”仿佛黑暗中看到亮光,“我”虔诚地努力和坚持着读书写作,最终借此脱离了原来粗糙的生活,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没有什么事是天生注定的,只要有一颗想要改变的心。

【观点引路·有梦就去追】

读书写作、改变困苦的生活是“我”的梦想,但“我”没有仅仅停留在梦想的阶段,而是将梦想化为行动,用勤奋和努力向梦想靠近,坚持自己的读书写作。最终“我”梦想实现,从一个建筑工转变为一个文字工作者,从一个初级文案转身成营销总监。有梦想就去追,成功总会在峰回路转后。

猪油拌饭杂文随笔 篇10

去年家门口的小卖部关门了,因为看卖店的爷爷去世了,现在每次经过好多事情都会浮现在脑海里就像过电影的似的。5分钱就可以买一根红糖冰棍,那时候只要买一根冰棍就很容易满足,很快乐。姐姐是家门口这条街的孩子头,带着我们捉迷藏、跳皮筋、骑着二八自行车带着我飞奔不是撞树上就是栽进沟里,幼儿园的时候总是被同桌欺负哭鼻子,读小学的姐姐拉着我去找老师评理,就算因为我被妈妈训,也不会把气撒在我的身上,还是拉着我的手出去玩。所以,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童年也很快乐,唯一困难的就是吃饭的问题。有时候放学回到家没有什么吃的,读小学的姐姐便学会了做饭做菜,平时炒一瓶面粉放点糖,告诉我这就是油茶面,饿的时候用开水冲着喝,当然最好吃的还是猪油拌饭,炼完的油放在那已经成固体的油膏,挖一勺拌一碗大米饭,滴一点酱油便可以去油腻,现在还很怀念那个味道,也许我怀念的是逝去的童年时光。

高中家长会基本上都是姐姐去开的,大学开学的时候别人都是父母送去的,姐姐带着我办入学手续,为我准备好一切。每个月都来看我,那年沈阳下了一场特别大的雪,交通全部瘫痪,那天姐姐挺着大肚子来看我,走的时候雪还在下,看着她走在雪里的背影至今难忘。那天雪一直下,很多同学走回来脚趾甲都黑了,姐姐被困在火车站一宿。这就是我的姐姐,像妈妈一样守护我的姐姐。姐姐的孩子如今也8岁了,她明白小姨是妈妈的妹妹,都是姥姥的孩子,不知道她长大了能否体会到那个年代的童年生活对于我们来说的意义,她们会不会喜欢猪油拌饭的味道。

童梦杂文随笔 篇11

这是一个会开花的梦,种在时光里,也长在时光里。曾经的我,曾经的你,曾经的笑脸、承诺与画笔。我记不清是在哪个春天,只记得天空是那样的清澈与遥远,操场上的红旗,懒懒的在风里摇曳,你和我在一块很好看的花石板上铺上一张雪白的画纸,欢欣地挑着颜色。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纸上的花,我一会儿看纸上的花,一会儿又看你,你明净的眸子遇上我的眸子,我伸出小指弯成钩状:“说好了,你不忘我,我不忘你......”这是一个保质期很短的梦,因为太无知,所以太挥霍。你不懂“岁月不待人”的惆怅,更不明白“无花空折枝”的悲伤。

你只知道天上住着神仙、不听话会被雷劈、吃西瓜不吐籽肚子就会变西瓜......然而,当你有了修长的双腿和优美的脖颈再往回看时,你会发现,不远处还立着那个小小的自己,挥着胖嘟嘟的小手朝你傻笑......有的人身子长得很快,心却长得很慢;有些人心长得很快,身子却长得很慢。梦也是有大小的,就像公园里草坪上那些高高低低的肥皂泡泡一样,落下来,碰到草尖儿,有的早破,有的晚碎。

虽无深爱,却也不是苟且 篇12

在月亮的照耀下,白日看了多次的那块荒废工地,变得开始四处是形象模糊的可疑黑影,高高低低地布满了我们的必经之路,风一吹,怪声怪影连连。我不由自主地靠近林济,他笑了起来:“你也有害怕的时候?”我连忙将身体移开一点,虚张声势:“切,谁怕了?”说着,一个黑影从我身边掠过,我大惊,一侧身抱住林济的腰……

等我惊魂已定,发现林济的双手也环住了我。在月亮下,他的眼睛闪着光。万物无声,那一刻的感觉很难描述,仿佛奇怪,又觉得自己一直在等这一刻,我只听见自己的心跳,怦怦怦,如擂鼓。他吻下来了。

林济是我的高中同学,高中时我们关系疏远,并不了解,之后也一直是点头之交。半年前,我们忽然被双方的单位派到一起工作,于是,有了密切接触。

新的任务很繁琐艰巨,我们每天都待在一起,奔波于全市各处。单位派车的次数不多,为了省时间,我们便经常从办公楼后面那个荒废的工地穿行到市中心。白天,这个工地上不同高度的石头与灌木林立,勉强可以从中穿行。我们一边走,一边聊。他幽默风趣,总能惹得我哈哈大笑。跟他在一起工作的几个月,工作压力前所未有的大,却也前所未有的快乐。

虽然我们都清楚自己的已婚身份,本能地抗拒着那份超出同学同事之外的情感,但情愫还是在每天的相伴相持中悄悄生长,半点不由人。

有了这个开头,我们的感情如洪水开了闸,寻找一切机会在一起。小城不大,彼此的熟人都很多,我们基本不敢去别的地方,唯有这个怪石嶙峋的废弃工地,可以接纳我们这份见不得光的情。

怀揣这样一份隐密的感情,我们的工作关系,不仅没有更和谐,反而怪异起来。原来彼此是尊重的,相互商量的,现在,他会下意识地要求我服从他。

就算我不是要强的人,但次数一多,我们还是有了争执。因为我代表我单位的立场,而他代表他单位的立场。有一次,我们谁也不肯妥协,终于吵了起来。他冲口而出:“你单位的利益,你都要与我这样分毫必争,以后遇到你家的事,还不知会怎样。”

如同重锤砸响鼓一般,我呆住了,我猛然意识到,我从来都没将他的利益与我相关起来。在内心深处,我与他的利益,泾渭分明。

我对他的情意太稀薄,想来只是那特定的时间段里,想与他用一种更亲密的姿势面对困难,又或者是别的,我自己都说不清。

我们的分手也在那个工地上,是那次争吵的十几天后。我们趁着黄昏时走上那个地方,他试着讲了一个笑话,我还是忍不住笑了。

走着走着,夜色便笼住了一切,原本清晰的一切都成了黑影。

他叹口气:“这次你不会再怕了吧?”我点头:“不怕了。”他带了一只手电筒,塞到我手里。我们再没说什么,一路沉默地穿过工地,回到了办公楼,然后各回各家。

我们又在一起工作了半年,完成任务后才回到各自的单位。

后来我离开了县城去了别的地市,但每年回家看望父母时,总会下意识地驱车经过那片工地,據说那块地的用途几经改变,后来终于变成了一个大公园。

2011年,我回县城,母亲一早就拉着我去公园的球场打羽毛球。我手执球拍,看着周围绿茵茵的草地,整齐的花坛,与任何公园都没有区别。我忽然想,如果十年前这里就是公园,或许,我与林济的故事便不会发生了。

从此后,我再没对任何老公外的男人动过心。

再过两年,我被拉进了高中同学微信群里,林济也在,时不时聊上两句。我下意识地便对他多一份关注。

此刻回想起那段情,心中还是温暖:虽无深爱,却也不是苟且。

放假了杂文随笔 篇13

这个假期有很多计划,打算写两个短篇小说,争取再写几篇挣钱的稿子。不久会有一个大的翻译项目,想着就怕,因为会很累,但是要挣钱,所以躲不过,而且翻译这项工作,总是事先想起来怕得要死,但翻译一段时间后就渐入佳境,最后欲罢不能,恨不得继续翻译下去。真正怕的是时间不够,一边打工一边翻译,没有足够的休息,心情会不好。

看到那可在日记里提到豁出去的问题,我觉得,人有时候是得豁出去,在美国这样的国度,哈金决心写英文小说,李安想要做导演,这都是要豁出去的事儿,因为听上去几乎没有成功的几率。当然,他们是成功者,他们的背后,有无数的失败者。但是反过来讲,他们选择的时候,自然是做好了失败的准备的。哈金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确定性也不是人生的目的(或追求)。“最坏无非是失败。”

不合群杂文随笔 篇14

今年爸爸给你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爸爸一直觉得你还是那个蹦蹦跳跳的小丫头,结果这一眨眼的工夫,你就成了大姑娘了。亲眼见证了你这一路的成长,爸爸有很多话想对你说,于是就写了这封信。

爸爸想从过来人的角度,告诉你一些生活和人生的真相。

“女儿,美的标准不是瘦,你不要盲从”

我前段时间看新闻,有一个“被减肥药毁掉的中国女人”的消息,看得我心惊胆战。

很多女人为了瘦身,不惜服用副作用强烈的减肥药而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而记者采访时,问到其中一个姑娘:“你为什么着急要减肥,你看着不算胖呀。”那姑娘略带自卑地说:“不,我不能胖,我老公就是嫌弃我胖才出轨的……”

女儿,你要知道,一个男人若是不喜欢你了,什么都可以当作借口的。而那些不爱你的人对你的评价,一点意义都没有。

你妈妈当年怀孕生你的时候,胖了十几斤。你妈妈也会时常问我:“我是不是没有以前漂亮了?”我每次都会肯定地回答她:“以前漂亮,现在同样漂亮!”

虽然我也会偶尔想起刚跟你妈妈恋爱的时候,她身材窈窕,青春昂扬;但是,我更喜欢她现在的样子——成熟优雅,她从女孩变成女人,变成妈妈,周全体贴地照顾着你,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我安心地工作。我每次抱着她,都从心底里感到踏实和幸福。

所以,不管在你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千万不要为了别人的评价,而盲目地改变自己,去追求病态的一夜暴瘦。为了迎合别人的评价,就一味地改变自己,根本不值得。

一个人真正的美丽,就是自信乐观,活得健康快乐。而真正爱你的人,都懂得欣赏你身上真正的美丽。

“女儿,千万不要着急结婚”

昨天我和你妈参加了你大姨外孙的满月宴。宝宝特别可爱,长得像爸爸,胖嘟嘟的,不哭也不闹,特别听话。

我看着你大姨喜滋滋地抱着孙子,心里有些想法,想跟你聊一聊。

不过你别担心,我不是催你结婚,更不是想要抱外孙。我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你可不可以晚点结婚生子?

我是担心你没结过婚,你不懂着急的婚姻到底有多可怕。

爸爸见过很多因为到年龄而将就的婚姻,吵架、撕扯是常态,到最后只剩孩子维系一个家庭,毫无幸福可言。所以,如果只是因为年龄到了就仓促结婚,得到的未必是幸福的婚姻,极有可能是失去了一个原本充实而快乐的人生。

所以,相比着急嫁出去,我更希望你拥有一个幸福而快乐的人生。所以,你今天吃饭的时候说:“爸妈,我未来几年可能都不会结婚”,我听完很欣慰。

我和你妈都不会催你,你就更不用在意旁人的评价和说辞,即便是别人嘴里的“大龄剩女”,我们也要做一个自由快乐的大龄剩女,不要为了婚姻将就,因为到最后委屈的都是你自己。

生活是你自己的,婚姻也是你自己的,不管你是30岁,还是40岁,你都要记住,没有该结婚的年纪,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我和你妈永远支持你去等待对的人。

“女儿,不要害怕别人给你贴的标签”

翻开你的成长相册,我突然想起大学毕业刚工作那会儿,你有一次回家问我:“爸,你说人每天疲于奔命,朝九晚五地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

那时候我呵呵一笑,拍着你的肩膀逗你:“刚工作没几天,就开始思考这么深奥的问题了?”

我现在想跟你好好说一下这个问题,其实人活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为了爱情,为了亲人,为了肩上的责任……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活出自我。

爸爸当年有个同学酷爱画画,也画得很好。但那时候,很多人包括他的父母都说画画能赚钱填饱肚子么?这么不靠谱的行当,哪是一个男人该做的?

于是他放弃了,去工厂当了一辈子车间工人,后来还赶上了裁员下岗。如今他每次聊起往事,都会感慨说自己忙活了一辈子,经济上拮据就算了,可活得也不痛快,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初没有坚持画画。

很多人害怕被别人贴标签,担心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于是,不敢面对那个标签背后真实的自己,结果就渐渐地在这种小心翼翼中失去了自我,习惯了在快节奏中随波追流,渐渐地忘记了初心。

女儿,你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这辈子一定要痛快地活。千万不要等待垂垂老矣的时候,才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坚持。

真正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

我非常看不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做法,流行创业时候,都一窝蜂地去创业,即便很多人都根本不了解创业的风险;看着别人买车买房,自己也要买车买房,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其实他们都犯一个共同的错误:害怕自己不合群。然而,真正优秀的人都不合群,更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就妥协,让自己活得不像自己。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但能在别人的评价中保持清醒,坚持自己的思想,也更能耐得住寂寞。

他们并非生活在世界的边缘,只是勇敢地接受了标签背后真实的自己,沉稳地思考,不断地成就自我,逐渐向着理想迈进。

王小波曾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如果连做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趣味从何而来呢?

女儿,这一生山高水长,希望你有做自己的勇气,也有做好自己的能力。

最后,爸爸永远支持你!

梦想大地上充满不苟且的人 篇15

胡赳赳:《易经》讲究最高的哲学是用九,而不为九所用。我是张三丰的信徒,我还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张用九,只是不为人所知。“赳赳”即“九九”。三丰也是“九”之意。

林楚方:你和许知远、李海鹏仨人谁长得好看/难看?:-)

胡赳赳:怀念与楚方兄共事的日子,那真是纸媒的黄金时代。有义气、有抱负、有才华。木心考察人有三个向度:头脑、才华、心肠。他压根儿没提长相。我想,我们与老许和海鹏的心是相通的。

陌上飘尘1978:请问你和许知远用的是一个发型师吗?

胡赳赳:对,都是麦塞尔夫(Myself)。

会飞的独碗儿:想起语文老师以前问过的一个问题,拿来问下赳赳:“一根火柴能让你想到什么……”

胡赳赳:男人。因为《新周刊》杂志社总部男厕所外贴着标题:火柴棍也是棍儿。

輕熟小叔扮正太的游兮:赳赳老师,你怎样看待如今年轻人不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生活,贪图享受这一普遍状态?有什么可以送给我们的吗?

胡赳赳:相信因果吗?我来种善因:将人类最伟大的果实双手呈上—因果律。

庹明生:在充满湿意的人间,我觉得赳赳是充满柔情怜意的干货。赳赳认可么?

胡赳赳:我怎么感觉这话色眯眯的。接不住啊!

Luo欧阳:听说你前不久在武当山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想问问老师有啥收获?

胡赳赳:写了几首偈子。暂录一首:穷途断崖水云来,鸟飞涧流山自在;百花无主风收拢,万事随缘我放开。

锦衣夜行的猫:赳赳,能介绍下你的新书《理想不死》的写作初衷吗?过了而立之年,还会怀抱理想吗?

胡赳赳:我想用这本书探讨媒介社会的来临以及该如何应对。这是个非虚构和观念性并行的作品。理想,有时候我冷笑,它易被欲望改头换面。不是吗?但是理想社—如果我还残存一丝理想的话,就是看到大地上充满着不苟且的人,他们构成了社会。我的诗:“男人们载歌载舞/女人们两两相望”(《桃花源》)。

珀琉斯之子:冯唐柴静的八卦,赳赳你咋看?

胡赳赳:才子佳人戏,千古绝唱。

苏苏:你怎么看待最近几个名人离婚事件?中国离婚率年年高企,你怎么看?

胡赳赳:应该效仿百年前康有为的提议,给婚姻设有限期。其他具体建议参见李银河老师博客。

ANNIE渴望诗意地栖居:家里有多少书?读了多少书?每年平均读多少本?

胡赳赳:没仔细算过。有统计:犹太人年均读64本,美国人21本,日本17本,中国4.25本。我的读书量介于犹太人与美国人之间。

王小贱贱:去做足疗的时候,你通常会和按摩小妹/小弟聊些什么?

胡赳赳:富侨好像都是大妈……

上一篇:大学生调查报告时政下一篇:九年级安全用电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