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大走访了解村情民意简报

2024-09-27

民情大走访了解村情民意简报(共2篇)

民情大走访了解村情民意简报 篇1

民情大走访了解村情民意

在走访狼洞沟村村民过程中,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苦,听到他们的实话,加上我们对有关惠农政策的讲解,通过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群众观念发生了改变,由不理解转变到理解,由不欢迎转变到热情主动,甚至有的盛情挽留让在他家吃饭,听取他们的心声,取得了大多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在走访过程中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走访的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还相当艰苦。二是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中,要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做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四是要改变工作作风。五是要积极拓展新思路。六是要做到勤快。要多走访,多调研,多到第一线去了解村情民意,从而对症下药,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

民情大走访了解村情民意简报 篇2

——“户户走访百问百晓”走访活动的几点体会

徐 冰

为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深化第一书记“1+1”制度和“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市委组织在农村“新三大员”中开展“户户走访百问百晓”走访活动。为此,我于三月中旬开始深入所在村开展走访。走访期间,通过“串百家门、问百家事、聊百家情”方式深入了解了农户家庭生活、生产生活、文化教育、思想状况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走访,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深入群众、倾听民意、做好民生工程,是做好第一书记工作的根本要求

当前,我市正处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发展、民生建设是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第一书记”要深入所在村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基层群众最关注的民生建设项目,广泛听取最基层最普通群众的建议,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当前最期盼、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民生建设项目。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蕴育民力。问政于民是求发展之策,问需于民是求和谐之道,问计于民是求创新之举。自治区党委在“民生促进周”活动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意在三问于民作出正确决策,意在把倾听民意贯彻于民生建设的始终

倾听民意,才能使民生建设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只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才能获知群众的心声,才能晓得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才有可能做到所想是民之所想,所急是民之所急,所办是民之所需,所干是民之所盼,决策也才能体现民意、实现民利。

倾听民意,才能检验民生建设的成效。民生工程建设水平高不高,质量好不好,效果怎么样,需要多听群众意见,得由群众说了算。民生工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只有让群众当评委,把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认可不认可,作为检验的重要标准,才能保证民生工程按照群众的需要不走样,从而杜绝民生工程沦为群众不满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

走家入户问需于民,广泛收集村情民意,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联系群众、解读民情、是做好第一书记工作的基本要求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全部活动的根本工作路线。我市第一书记“1+1”制度的实施以来,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常态化。一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群众感情逐渐加深,干部群众工作能力逐渐增强。二是当前经济发展、财力增长、政策反哺,社会民生大幅改善,领导干

部通过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加深了对基层实际情况的了解,领导决策时能够体现群众路线。三是下基层、读民情,深入百姓,“第一书记”驻村由身入转变成了心入,干部与群众的心离群众也越来越近。四是面对社会矛盾集中凸显期,通过密切联系群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及时传递给百姓,党员领导干部能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低成本、高效率的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农村社会管理逐渐加强。

三、服务群众、创新方法、促进工作,是第一书记制度的根本宗旨

第一书记制度实施以来,“第一书记”在抗旱保苗、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农村道路建设和村“两委”换届等重点难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第一书记“1+1”制度是推进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现实需要,更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长效之举。

一是建立了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村民与“第一书记”联系更加方便,第一书记制度实行后,每村村大院都挂有本村第一书记和村助理的联系牌,同时“第一书记”向每户村民发放了便民联系卡,真正实现了干部与群众的“零距离”接触,群众遇到问题可以直接联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制度与以往包村驻村制度不同,以往包村干部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包村,到村大院或支部书记家坐上一会就算深入群众了,现在的“第一书记”入村由身入转变成了心

入,村支部书记是本村村民,“第一书记”也是本村“村民”,为群众办事是办自己的事,办本村的事。

二是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第一书记”入村以后,从健全规章制度、培养发展党员、选配后备村干部等方面入手,健全完善村账乡管、村务党务公开、村务监督委员会、“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促进了党建工作规范化。

上一篇:《幸福是什么》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教师校本培训奖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