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埠中学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2024-06-02

孔埠中学心理咨询活动方案(共6篇)

孔埠中学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篇1

孔埠中学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中学生处于发育的第二高峰,特别在认识情绪和态度方面易发生变化,是成长发展过程中矛盾最为集中的时期,因此,遇到各种心理困扰,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概率比较高。为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克服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促进个性健全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心理咨询”活动实施方案。

一、组织领导:

组 长:李红 副组长:彭绪成

成 员:严立新 李素国 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1.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使之具备较强的心理调试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中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2.任务: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三、工作内容

1.树立现代健康新观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咨询的涵义和意义.2.介绍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中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3.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学生能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4.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确保重点学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四、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和积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遇到疑难问题要及时与中学生心理咨询小组沟通联系,以便给学生以及时必要的帮助.2.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中学生心理健康》必选课程并力争达到规定学时.同时针对不同年级的情况,不定期举办一些高质量有针对性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和专题报告,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3.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咨询室硬件和软件建设,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新洲区汪集街孔埠中学心理咨询的原则》,《新洲区汪集街孔埠中学心理咨询人员守则》等相应制度.坚持日常值班制度,解决学生心理上出现的问题.中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要通过团体咨询与辅导活动,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和教育活动,有针对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严格区分一般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特殊问题的界限,保持与专业卫生机构的联系,个别学生要及时转介到医院诊治.4.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网络,校刊,心理小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广大中学生的兴趣.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心理氛围,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支持的意识.5.中学生心理咨询室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加强危机干预措施的检查力度.班主任深入学生当中,及时发现问题,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及时干预,对于曾经有过自杀经历,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建立跟踪和干预档案,将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6.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培训,逐步建立培训机制和制度.五、心理咨询原则

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虽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关键是内因起作用。

1、保密性原则:对于个别学生谈及的一些问题,咨询人员必须严格保密,不得随意以范例向他人介绍。2.指导与交友——交友原则

咨询员创设一种亲密和谐的良好互动氛围,建立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前来咨询的学生由紧张到松弛,由怀疑到信任,逐渐产生一种亲近感。3.理解与共情——共情原则

咨询员不仅要设身处地的进入对方的个人精神领域,去理解和体会对方的各种内心感受,而且对来访学生所处的境况达到心领神会,并将对方的感觉和内容表达出来,告诉对方,对其进行帮助,让学生能畅所欲言。

4.助人自助——自助原则

咨询员运用咨询心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导来访学生尽量挖掘自身的成长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来自我发掘、自我领悟、自我激励,自我探究、自我支持,把人还给他自己。

六、心理咨询解决的问题

1.为遇到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帮助,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烦恼和困惑的深层原因。如学习困难及学校适应不良问题,各种学习障碍的治疗问题,人际交际问题,青春期性心理问题等。在咨询员的指导、帮助下,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度过这些危机,得到更好地发展。2.帮助学生增强自知之明,确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自我评价问题,表现最为突出,学生许多心理冲突都与此有关,咨询员帮助来访学生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使其能更好地正视现实,接纳自我,接纳他人。

3.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作出初步的鉴别和判断,找到矫治的方法。

4.为教师、家长提供有关信息,指导他们改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七、咨询的方法 1.学生咨询的方法:

①当面咨询,星期二、四、五下午4:00——6:00,地点心理咨询办公室。

②书信咨询,学生把心理咨询的内容以书信形式投入到心理咨询信箱。

2.心理咨询过程:

①初期——建立咨访关系,创设介入咨询的氛围。②中期——探明问题,寻觅办法。

③后期——鼓励帮助学习新行为,巩固成效,结束咨询。

孔埠中学心理咨询活动方案 篇2

1 体育运动能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 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 能使人开朗、乐观、充满生气。体育活动的特征是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 是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体育锻炼者越能克服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艰苦、疲劳、激烈、竞争向上是体育活动的特点, 在参加体育活动时总会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坚持不懈的作风, 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与机智灵活、沉着果断的优良品质, 使中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激烈竞争学习。

2 体育运动能调节和改善中学生的情绪

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 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它能为郁结的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发泄口,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 心情郁闷时去运动一下能有效宣泄坏心情。尤其遭受挫折后产生冲动能被升华或转移。而体育活动又能直接给人带来愉悦, 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 从而调控人的情绪, 改善心理健康。伯格研究认为, 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 (最大心率的60%~75%) 活动的锻炼者, 每次活动20~30分钟, 有利于情绪的改善。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 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 中学生处在时间紧, 任务重, 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心理上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不安。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不良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 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

3 体育运动能增进中学生的交往、和谐人际关系

体育比赛是比体力比能力比技术比战术的竞争, 不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 在政治、经济中占上峰的人不一定是体育竞争的优胜者。在同一个对抗竞争的运动中, 进攻与防守的角色在不断变化。固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 生活空间被拓展,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 人与人之间有了亲近感。尤其当学生邀请或被邀去参加一些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体育活动时, 在与同伴交往、默契配合、同练同乐中常常会得到一种非常美妙的快感, 自然会忘掉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和忧愁, 使不良情绪得到及时调整, 精神压力得到缓解, 交往的需求得到满足, 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

4 体育运动可以培养中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与竞争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运动是在规则的要求下, 使双方在对等的条件下进行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这种竞争是为追求卓越成绩而努力的。证明自己或本队员的一切行为都要有整体意识, 要从全局出发, 要摒弃个人的私心杂念, 为加强和发挥整体力量而努力。当然, 这种合作不局限于同一集体内, 还应包括与对手、观众、裁判等方面的合作。不尊重对手、观众, 不服从裁判的判罚, 比赛将无法进行。现在的中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中, 他们是作为一个个个体去学习, 竞争相当激烈。适宜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5 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将面临着工作的重负。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它的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加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 如身体的疲劳、精神上的焦虑、恐慌以及学习中挫折造成的抑郁寡欢, 无精打采, 甚至生活缺乏乐趣而出现厌学逃学等。而体育活动就可以使这些不良的情感得以释放或得到弥补和平衡, 通过体育活动消除疲劳、忘却烦恼和痛苦, 以充沛的精力, 良好的精神状态回到学习中, 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6 体育活动可以对中学生心理疾病的进行治疗

学生的心理不是孤单的, 身体与心理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学生的心理与周围环境, 周围的学生也是互相协调、互相影响的。体育活动为学生的社会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活动空间。如对于不善于与人交往、不合群的学生, 可以让其参加集体性的项目, 如拔河、篮球、排球等, 这些集体性项目会使人慢慢改变孤僻的个性, 逐步适应与人交往;对于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学生可参加一些时间较长、需要持久而有耐力的项目, 如下棋、太极拳、慢跑等这些项目能增加自我控制能力, 使情绪更加稳定, 改变急躁、易冲动的缺点。通过运动能使人受到的消极情绪和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和转移, 消除心理障碍, 使中学生的心理得到调整并恢复到健康状态。

总之, 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过程, 通过适当的体育活动, 特别是参加一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 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心、自尊心及自豪感, 转移人的注意力, 解除烦恼, 精神紧张程度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夏荷莲, 郭华恬.论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6) .

[2]万文君, 郝选明.休闲娱乐体育活动与身心健康[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 .

中学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探讨 篇3

1、体育活动能促进智力发展

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能使人在空间和运动感知能力等方面得以发展,使本体感觉、重力觉、触觉和速度、高度感等更为准确,从而提高了脑细胞工作的耐受能力。苏联学者M?M?科尔佳娃用电脑测验法对出生6个星期的婴儿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经常帮助婴儿屈伸右手指活动能加速婴儿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的成熟。此外,体育活动还能缓解肌肉紧张和日常生活的紧张,能降低焦虑水平,缓解紧张的内在机制,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2、体育活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

体育活动在个体的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与其他参加活动的个体接触,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我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运动,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

3、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

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体育活动就成为一个增进入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健身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活动中,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在我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中,一般说来,二人结伴进行运动的较多,多进行羽毛球、乒乓球、篮排球和足球等运动。学生有了进行某项运动的兴趣,也就会去寻找合适的伙伴。通过锻炼,不仅增进球艺,更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提供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我校体育教学和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关心和爱护集体的荣誉。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学生不管是否上场参加比赛,重要在“参与”,符合体育的精神。在赛场上,可以看到同班同级乃至不同学校的学生,为了观看或参加比赛,可以抛开平时怨恨、隔阂和距离,一起喜怒哀乐。这种非言语性的间接交流,对于相互理解和信任、合作和沟通等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且是重要的。可借助体育竞赛的形式,卸脱平日过重的心理负担,平衡心态,促进人际交流。

4、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

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感受体的数目和敏感性:再者,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由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Kobasa(1985年)指出,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入的心理坚韧性。在体育活动中让一些高应激反应的中小学生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效果很好。

5、体育活动能消除疲劳

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健身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健身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6、体育活动能治疗心理疾病

(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活动方式对于医治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或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及练体操等体育活动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混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生理或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1992年,拉方丹等人对1985年至1990年涉及有氧练习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实验控制十分严格的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氧练习可降低焦虑、抑郁;对长期性的轻微到中度的焦虑症和抑郁症有治疗作用;锻炼者参加锻炼前的焦虑、抑郁程度越高,受益于健身活动的程度也越大;健身活动后,即使心血管功能没有提高,焦虑、抑郁程度也可能下降。在我校的教育中,体育课堂即德育课堂,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学初二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篇4

活动主旨:与初二一班的同学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为以后的活动的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奠定基础。

心里健康辅导方式:趣味活动、师生分组心里健康辅导活动中能提高心里素质、开发其心理

交流时间:10月17日星期一下午16:40——17:25第三节

地点:清风中学初二一班教室

辅导老师组员:孙艺帆 欧雄远 谢履羽

授课老师:孙艺帆

活动主题:“沟通从心开始”

前期准备工作:

1、与班主任联系获得该班学生的花名册。熟悉班内组织环境。

2、结合本活动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组内成员老师做好相互交流辅导方案、经验,避免每位辅导老师责任制方案的效能不等现象。

具体活动方案步骤:

1、主持老师自我介绍,然后具体向学生介绍我们的活动能给你们带来什么,同时表明我们希望得到什么。

2、其他两位辅导老师上台作简短自我介绍,并说出对同学们的祝福和期望。(1、2项共10min)

3、跟学生互动趣味小游戏,旨在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得到更好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同时,向同学揭示何为沟通从心开始!(10——12min)

游戏一:指手画脚模仿秀方法:每组委派一名同学为本组代表,辅导老师担任主考官,列出“鸡飞狗跳”、“指鹿为马”、“闻鸡起舞”“鸡犬升天”“虎头蛇尾”等成语,一组同学代表根据主考官给出的成语只能用相应的动作描述成语,不能用言语描述。另一组同学代表必须完全模仿上一组同学的表演,其他同学担任评委。每组均有模仿机会。

游戏二:快速反应组方法:授课老师担任司令员,指令每组委派的小兵代表收集一些实物,如同组同学的眼镜、铅笔、作业本、眼镜合。以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为胜。本游戏旨在让同学明白,同学之间应该更加的相互了解,不仅从成绩上了解,也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相互了解和沟通,实现“沟通从心开始”的活动主题。

4、(1)、分组,每大组同学分别轮流念1、2、3,念同一数字的同学结为同一组成员,在以后的活动中是同盟,同一组成员须相互合作相互理解才能完成以后的活动项目;每组均分配好一个带队老师。1组孙艺帆、2组谢履羽、3组莫意清,组间实行责任制、与别组存在竞争的、共同成长的关系。(5 min)(2)、每组辅导老师与学生同组同盟相互交流沟通。每位辅导老师须在活动前准备好具体的交流沟通方案。同时避免与别组同学交流的枯竭现象。(15min),从沟通中由同学推荐或自我举荐,推出一名同学为本组的心理委员,主要任务是协助本组的辅导老师完成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并能在活动中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辅导老师在该同学的协助下能和该班同学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的主题内涵。(在这个过程中,辅导老师要注意补充学生的需要,表达我们的工作性质,想方设法牢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名字)。由于活动时间的限制,活动步骤4未能得到实行,我们将在以后的活动完成这个活动。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贯彻学校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我校决定对学生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二、活动时间: 11月23日15:30—17:20

三、活动地点:一年级教室

四、参加人员:全体学生和各班班主任

五、主持人:徐主任

六、主 讲:康倩老师

七、活动要求:

1、要求各班同学,准时参加讲座,不得无故缺席。

2、各班应到学生由班长指挥有序进入会场,不得大声喧哗。

3、在讲座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聆听和思考。

太坪完小

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6

本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内走向校外;从单一的学校教师指导转向教师、家长及专业技术人员等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社会人士合作指导;从学校独立操作完成转向寻求有关部门、学校的协作共同完成;从个别少数学生的参与转向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并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各校独自为阵转向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从少数学生有限范围的独立活动转向跨班级、跨年级的合作互助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其次,初步探索一条科技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有关部门对科技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再次,新课程改革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为科技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将科技教育设置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使科技教育从“业余课外活动”正式成为“正规的校内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制高点,结合校内社会实践活动,将科技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学习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二、活动的具体内容

本活动是在银川景博学校的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

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校本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开展,以九年级学生为主要对象逐步组织进行。具体内容是污水处理厂的实地参观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净水设备使用及亲眼目睹污水的净化过程,并亲手操作。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体会到水资源的来之不易和生产、生活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而在生活中时刻把节约用水放在心上。再通过自己日常生活的表现,带动身边的同学和朋友。此活动还能增进学生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兴趣,也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和了解。

三、活动步骤

活动第一阶段:

1.我向校领导汇报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争取校领导对活动的资金、人力、场地等的支持。同时,积极主动联系史、地、生、政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这个活动。

2.我和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教师分别从各自的专业出发,利用有效的网络资源及参考书籍事先对污水处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组建一支合格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团队。

3.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体培训和讲解,明确活动目标和方法及分配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技探究能力。

4.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让各学科教师对学生宣讲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这一阶段在2015年9月结束。

活动第二阶段:

1.组织学生到水洞沟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前团队开会讨论此次活动的具体操作:①九年级7个班分为物理组、化学组、生物组,并为每个组分配了学科指导教师。②考虑到人数过多不利于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从各班分别挑选10名学生作为代表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考察。③确定活动时间、活动路线及活动过程。

2.参与实地考察的学生在活动前对各小组要研究的内容进行资料调查,初步了解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

3.各小组指导教师在实地考察前写出各学科活动预案。

这一阶段在2015年10月结束。

活动第三阶段:

1.学生写出本次活动的感悟,并以幻灯片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全班学生展示、讲解。

2.活动中要求各教师和学生认真考察过程、捕捉信息收集资料,活动结束后,在学校总结的基础上,写出该活动的总结报告。

这一阶段在2015年11月结束。

活动第四阶段:

充分利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这个活动来检验本次活动的成果,在此期间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

这一阶段在2016年1月结束。

四、本活动的具体结果

1.参加的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科技创新素养的培养,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的意识和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

2.教师科技教育业务得到提高,每人至少承担并完成一个以上项目的指导任务。

3.总结出一条进行中学科技教育的新方法,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将活动成果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五、预计本活动方案对学生具有以下教育作用

1.通过完整的活动,学生学习到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和科学探究方法,初步掌握创造发明和科学探究的原理、方法和

步骤。

2.通过系统学习和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这是本活动必须达到的目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意识的培养比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因为能力要经过长期的不断积累才能慢慢提高,不是初中阶段就全部能完成的工作,可是意识是能够在初中阶段就培养起来的。

3.通过参加本次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六、開展这一方案的优势

1.本活动得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宁夏银川市科协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使活动的开展在专业技术指导、宣传等方面有了保障,解决了学校教师知识的局限性等问题。同时与这些单位的协作,能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2.本人从2011年就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

七、活动方案对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的作用和贡献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科技教育活动从过去的课外业余活动走进教室,作为一门课程来实施,提高科技教育的质量。

2.通过系统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会得到大面积、大幅度的

提高。

3.通过大面积地开展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培养,能转变以往只有极少数学生得到培养的局面。

4.通过与协作单位的协作,能够引起社会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关注,使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同时弥补学校在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局限。

5.通过专家和协作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特别是青少年对专家的崇拜心理,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考问题的方法,并能学到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6.通过活动还可以培养出一支优秀的科技教师队伍。目前科技教师严重不足,让更多的教师投身到科技教育中来,是提高科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的一个好办法。

7.该活动结束后,其成功经验可供有关部门参考,推广使用。

八、开展这一活动得到的各种资源

1.银川景博学校学科月活动“水——生命之源”课题研究成果;

2.各学科的教学人员及实验教学设备;

3.各协作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设备;

上一篇:反恐防暴宣传标语下一篇:咨询部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