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晚景 有感

2024-10-09

作文 晚景 有感(精选10篇)

作文 晚景 有感 篇1

先介绍一下2008年全国卷Ⅰ的作文内容。其内容大致如下:假定你是李华, 从小喜欢大熊猫 (panda) , 一直通过有关网站 (website) 关注三年前在美国圣迭哥动物园出生的大熊猫“苏琳”和她的母亲“白云”。现在苏琳即将三岁。请根据以下要点给动物园工作人员写一封信。信的内容要包括四个方面:1.自我介绍;2.祝贺苏琳生日;3.感谢工作人员;4.索取苏琳三岁生日照。其实, 无论是从作文的题材还是内容, 我们都不能够说这是一篇很难写的英语作文。但是, 看似很简单的英语作文, 考生们却在表达时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错误。

一、考生的主要错误

1. 审题不清, 离题偏题。

很多考生平时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拿到试卷后马马虎虎地看了一眼便开始下笔了。他们根本不知道作文的要点是什么, 以致离题千里。有一篇比较典型的作文内容大致

如下:I hate pandas.I think peopl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eo ple in Sichuan Province because of the terrible earthquake....还有

的考生根本不知道白云和苏琳是母女关系, 而是把白云当成了女儿, 并且以为女儿白云和母亲苏琳都在美国出生, 如此的错误, 让阅卷教师啼笑皆非。

2. 错句太多, 影响表达。

本篇作文中, 普遍存在的错误是“I am very like the pan da.”其实阅卷教师很明白学生想表达他对熊猫的喜爱之情, 却不料笔下误变成了他非常像熊猫了。还有一个典型的错误是这样的:“I know Sulin is born in an American zoo.”或“He was birthed in America.”有很多常见的基本的英语表达学生都不会使用, 一用就出错误。一篇百字的英语作文, 如果没有几个正确的英语句子, 那么得分肯定高不了。

3. 句式单一, 乏味单调。

句子结构直接影响意义的表达和文章的档次。其实高考对书信的写作要求不算很高, 只要要点齐全、语言流畅、过渡自然即可。可是, 我在阅卷中发现部分考生写出的英语句子不是主系表结构就是主谓宾句式, 一个句子通常是三五个单词, 一篇作文当中找不出其它的句式来。这样的一篇英语作文让教师读起来味同嚼蜡, 分数自然不会高。

4. 乱涂乱抹, 字迹潦草。

很多考生可能没有打草稿的习惯, 把作文直接写在答题纸上。可是写完以后又觉得某个地方没有写好, 于是没有办法, 就直接在答题卷上胡乱改起来。如此改动几处, 卷面已是面目全非了。更何况从2008年起英语高考是网上阅卷, 阅卷教师不是直接在答题卷上打分, 而是把英语第二卷扫描到电脑里, 这样涂改得很乱的作文被放大以后就更难看了。还有的考生书写还不如初中生水平, 标点符号与大小写全不在乎, 教师不知道他在表达什么意思。而评分标准就有这样一条规定:如书写较差影响交际, 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二、临场发挥的技巧

1. 仔细审题, 吃透要求。

审题包括审要求, 审文体, 审人称。首先, 要特别注意高考书面表达题中的“注意”一项。对于题目所提供的说明,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 都应该认真分析、反复推敲, 弄清楚提出的内容要求, 抓住所要表达的信息点。其次, 审题时要注意不同文体在格式上的要求, 英语汉语相同的文体在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最后是确定人称。书面表达中的人称关系尤为重要, 因为能否确定人称决定了考生能否从合适的身份、口气, 适当的角度进行表达, 这对获取高分很重要。

2. 列出要点, 合理布局。

书面表达一定要切题, 抓住中心, 紧扣要点, 不要任意发挥, 防止画蛇添足, 节外生枝。更要注意不要出现丢三落四、要点不全的现象。因此, 在审清题意后, 要列出所要表达的要点, 整理好各要点的表达顺序和层次。在行文前最好把各要点用清楚明白的简要形式列出或标明。列要点时要将要点列详细一些, 防止遗漏。

3. 依据提纲, 扩展成文。

列出要点, 编制提纲后再将其扩展成文, 这一步骤最好在草稿纸上进行, 便于修改增减, 这是整个写作过程的关键环节。一篇百字左右的英语作文一般由八至十个句子组成。句子太少就容易繁杂冗长, 太多则容易零乱、琐碎, 使文章缺乏整体感。写作时应避免母语干扰, 用最准确的语言表达。如果遇到可用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意思的情况, 应扬长避短, 尽量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最熟悉的表达方式。写作中应使用过渡词, 使全文通顺连贯, 过渡自然, 层次分明。

4. 仔细检查, 查漏补缺。

将提纲扩展成文后, 还要反复检查。一看体裁、内容及人称是否符合试题的要求。二看要点是否有遗漏。三看句子结构是否完整, 词语搭配是否正确得当。四看语法、大小写和标点符号有无遗漏错用。

晚景作文400字 篇2

我们全家人一起漫步于江滨:倾听着潮水拍打礁石的声音;遥望着鹳山秀丽多姿的风景;细闻着路旁腊梅散发出的幽香。难道这不是人世间最美丽的景色?

江边,一阵凉风呼呼地吹来,感觉有点冷,又感到那么的亲切。“吹面不寒杨柳风”,她显得那么的和蔼、可亲,又使你感到那么的宁静。

江畔,渔夫们已不在忙碌。小船静静的停靠在岸边,渔夫坐在船里,一边吃着晚餐,一边欣赏着母亲河美丽的景色。他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一天的辛苦劳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不知何时,从远出飘来一阵烧烤的气味。原来,江边还开了好几家烧烤城,如,哈尔滨烧烤城,串龙烧烤城,江滨烧烤城……里面的烧烤应有尽有:有小朋友爱吃的鸡腿、羊肉串;也有大人爱吃的鹌鹑蛋。白天工作累了,晚上来这儿放松放松挺不错的。

江滨西大道,你为富阳人民带来了幸福。

晚景作文600字 篇3

迎秀,迎秀,迎接四季的秀丽,光听这个名字就令人感到欢喜。这是一个多么有灵性的名字呀,而公园也如名字一般清秀。

从前门进入,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迎秀园”。四周是一棵棵“精神抖擞”的大树,中间有一个假石山镶着五颜六色的彩灯;在晚上,灯光一闪一闪的格外耀眼。

接着往前走,是一个圆形大广场里边有许多古色古香的拱门,还有圆桌石凳,那是供人休息的地方。每到晚上这个广场热闹非凡,叫卖的、跳广场舞的,尤其广场舞架势壮观;它是由差不多几百人组成的。随着音乐响起,他们有节奏地跳了起来,迷人的舞姿顿时带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每个拱门都会通往不同的地方,可以欣赏不同的景色。走入中间那个拱门,它可以通往四面八方,每一处的景色都可以见到。小路两旁种着绿草,雨后散发着清新的香味,令人心旷神怡,小花点缀在绿草上,如天上的繁星一般,甚是可爱。

沿着石板路,继续往前走,有一条长达几十米的拱桥。桥的侧面有座古亭,下面是池塘,池塘里数不胜数的荷叶你挤着我,我挤着你。虽然是夜晚但也能看到它绿得发亮。荷花也是含苞欲放,那粉红的小脸蛋可爱极了,总是害羞地躲在荷叶里,不肯出来;也有几朵荷花大胆地露出自己的笑脸,粉嫩粉嫩的。刚过完桥,有一座怪石横在台阶上。它是一个骷颅的形状,加上灯光的点缀,看着有点吓人;如果你在从里面穿过去,有种浑身汗毛起立的感觉。虽然吓人,但是极其有趣

乡村晚景作文 篇4

在姥姥家的正前方,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许多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水面则像一块未曾打磨的镜面,有好几只不知名的虫儿像练了轻功的高手,在平静的水面快速穿梭着,而池水却波澜不惊,池塘的四周长满嫩绿的水草,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水草也充满了生机,开出了无数朵小白花。放眼望去,远方有几座巍峨挺拔的高山,夕阳西下,远边天际的云朵被残阳照耀得一片通红,耀眼的太阳此刻却变成了一个大火球,被那个拥有魔力的山谷慢慢地吞了下去,落日和晚霞倒映在池塘的水中,闪着粼粼波光。一阵暖风拂过,塘岸几片树叶像数个蝴蝶飞落在水面,几株野花好像昏昏欲睡,连许多花瓣落下也毫不知情,只有那芬芳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陶醉。

乡村四月,是农忙时季。白天,村里的男人们都下到田间辛勤地劳作,他们刚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又充满对秋天丰收的期待,此时农家的小孩也不是闲人,要帮着家人在野外放牛,眼看太阳将落山了,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陆续收工了,他们扛着各种农具走在归家的路上,放牛的牧童也要回去吃饭了,只见这个小男孩,头上带着一顶草帽,腰间勒着一根麻绳,一双眼睛忽闪忽闪的,机灵极了,不知他唤了一声什么,大黄牛竟颇通人性似的立刻停止啃草,将头伸向前方,小男孩双手抓着两只牛角一闪身就爬上去横身坐在牛背上,并麻利地从腰间抽出一支自制的竹笛,随意地吹了起来,他吹的速度时快时慢,音调忽高忽低,可能连他自己也听不懂他吹的是什么,但这欢快、活泼的笛声在这空旷的田野上格外动听,它就像童话故事中的那根魔笛:牛儿听了,扬起了头,驮着小主人踏上了回家的路;小鸟听了,也欢快地叫个不停,像伴着音乐唱歌;地坪里的鸡仔们也因听到了笛声而乖乖地进屋休息去了;农家的女主人听到了笛声则把可口的饭菜及时摆到堂屋的桌子上了……

乡村的傍晚真美啊!我一边尽情地欣赏着这迷人的景色,一边又突发奇想:如果诗仙李白穿越时空,看到此情此景,说不定又会写出什么千古绝唱来呢!

作文 晚景 有感 篇5

一、跨越时空, 提供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 文章犹如泉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在作文教学时, 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直接参与各种活动, 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小学生生活范围有限, 再加上感知水平不高, 表象的积累较少, 因而面对题目常常感到“无米下炊”。而运用多媒体教学, 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通过精心剪辑的画面、音乐和对白, 将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 真实地展现给学生,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

如在指导学生写《美丽的校园》之前, 为了加深学生对既熟悉又陌生的校园的印象, 我事先用相机多角度拍下校园的环境和设施, 以及课外活动、课堂学习的动态及静态特写, 配上轻松的轻音乐输入电脑。上课伊始, 大屏幕上出现了三张校园特写照片: (1) 优美的校园环境; (2) 操场上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3) 微机房里, 生动有趣的电脑课。熟悉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心中强烈的真实感, 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接着在图下呈现方字:“你喜欢校园吧?最喜欢校园哪些方面?”学生反应强烈。通过简单操作———击键选择, 随机使计算机呈现自己所喜爱的连续的动态画面。欣赏之后, 大屏幕又呈现文字:“校园的可爱可从哪几方面表现?你又准备按怎样的顺序写?”讨论明确后, 再播放一遍校园的三个方面, 真实生动的活动场景使学生如临其境, 通过反复观察以及老师有意识的启发, 增进了学生对校园的了解和体验, 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 使学生不再担心“无米下炊”了。

二、激发兴趣, 寓写于乐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 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高兴趣。”而多媒体计算机所具有的模拟实验室功能, 能做成强烈动感的三维动画多媒体课件。学生天性好玩、好动, 动态画面引起他们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中心, 能迅速对感知的事物做出积极的心理反应, 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乐趣。学生处于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

如我指导学生写状物作文《我的文具盒》时, 我请电脑老师帮我制作了一个卡通形象的文具盒, 在动听的背景音乐的伴奏下, 欢快地跳出来, 并强有力地拉出一串立体文字———我的文具盒。学生见了忙好奇地睁大眼睛紧盯画面。接着文具盒神气地拍拍身子, 指了指上面的图案, 又比划了自己的形状, 然后得意地打开盒盖, 展示文具盒的一家:为人豪爽的钢笔大哥、心地善良的铅笔二哥、乖巧懂事的橡皮妹妹、心直口快的小刀婶婶、秉性刚正的直尺大叔等分别是怎样为主人服务的。介绍完毕, 文具盒上盖子朝大家挥挥手, 屏幕跳出“GOODBYE”几个字符迤逦而去。新奇精彩的画面令学生惊叹不已, 妙趣横生的卡通人物令孩子们开怀大笑。他们在笑声中抓住了文具盒的形状、色彩、质地以及文具盒的用途与学习的关系, 写起来语言极其丰富, 一位学生在文中描述文具盒的用途时写道:“文具盒真是我的好伙伴。当我要写字时, 钢笔大哥首当其冲跳出来帮我写字;当我写错字时橡皮妹妹又挺身而出助我一臂之力;当我做数学题时, 直尺大叔又为我服务……”这么丰富的想象, 可见学生真正体验到作文的快感了。

三、引导观察、启发思维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没有细致准确的观察, 学生就不能把话说清楚, 把作文写具体。因此, 指导学生观察在作文教学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但小学生都是无意注意占优势, 许多观察往往不能进行得十分深入, 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则完全可以解决这些不足, 它对训练的内容可以形象地展示出来, 并且对需要观察的画面进行任意定格重播等, 为学生提供观察, 加深学生对它的印象, 使他们观之有法、察之有序, 然后把所观察到的事物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植物《一串红》时, 先摄制了校园里的各种花, 编辑录像时先是一个全景, 展现该植物的生长环境, 然后画面定焦于一串红上, 为学生提供远看的画面, 再将镜头逐渐推进, 屏幕上依次出现枝干叶花等部分,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其间不乏某个特写, 突出细节部分。学生由于有了深入的观察, 下起笔来文从字顺, 而且想象丰富。一位学生开篇写道:“我们校园里有妩媚动人的月季花, 有高贵典雅的菊花, 可是我最喜欢那娇美艳丽的一串红。”一位学生描述远看到的一串红时这样写道:“远处看, 那被阵阵秋风吹过的一串红, 来回摆动, 就像一片火海。”还有学生写道:“在近处看, 一朵朵一串红开在绿枝上, 像许多红衣少女站立在绿色的钢丝上翩翩起舞。”这样一来, 通过电教手段把作文教学所涉及的视觉环境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缩短了学生的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有效地提高课堂作文教学的效率。

山村晚景 篇6

树荫下的老人盘腿而坐,嘴里哼着的喊妹调,了无春天含蓄的意味。

夏日般的热情,渲染了猩红的枫叶。

已被枝节的情感故事羞羞怯怯。

朦朦胧胧的意境,掩饰了老人沧桑的脸庞。

不经意间,一朵祥云按下云头,装帧他年的门窗。

大红喜字洋溢的喜庆,仿佛还萦绕在门前的墙头。

2

远离山坡的牛群,在鞭响中踏暮归来。

安详的父亲点燃一锅烟,把夕阳的余晖积聚在口中,一吞一吐。

一吞一吐的恬然中,洁白的烟雾便携着缕缕稻香,

朦胧了山里人的许多心事,也朦胧了山村里若隐若现的欧式阁楼。

3

阁楼里,围着锅台转悠的母亲,“叮叮当当”地弹奏一曲锅碗瓢勺的交响。

一阵匆忙后,晒谷场上的《最炫民族风》响起。

五颜六色的衣裙,舞起。

作文 晚景 有感 篇7

问题的提出源于《四川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引发热议》。事情是这样的:2009年四川语文高考中, 有一位考生小黄用古汉字写了一篇作文。这篇作文主要用了甲骨文、青铜铭文、大篆等古文字字体, 书写十分工整, 字体非常标准, 但语文质检组最终评审结果只给了8分。

学生正处在风华正茂的时期, 敢想、敢说、敢干、敢于冒险, 这本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教师如果能正确引导, 学生就可能成为一名有益于人民的人才;若引导错误, 他就可能成为一名庸才。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的使命是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因此, 他给学生发出的信号必须是正确的信号。

我们要重点分析下面这段话:小黄在考试前, 他询问了语文老师普老师, 假如遇到命题作文, 可不可以用古文字写作?普老师说:题目不能改, 也不要用古文字。如果阅卷老师没研究过 (古文字) , 可能直接打零分或低分, 这样很冒险。普老师给了学生小黄的答复是“不要用古文字”。不要用古文字的原因是“如果阅卷老师没研究过 (古文字) , 可能直接打零分或低分”。对于“如果阅卷老师没研究过 (古文字) , 可能直接打零分或低分”这句话, 学生小黄还可以反向理解为:如果阅卷老师研究过古文字, 可能不打零分或低分。也许正因为存在这样的思考, 所以“ (小黄) 在考前5分钟决心用古文字”, 并自我鼓励“有机会却不做, 会后悔一辈子”。

基于以上分析, 我认为普老师没有给学生发出正确的信号———“不要用古文字”。普老师让学生小黄不要用古文字原因的分析是错误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 普老师应该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通用规范汉字表》和《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第十条规定,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 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配套规范, 语言文字规范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 只有有了汉字这种传播载体的标准化, 才能保证信息传播的速度和信度。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来看, 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内容基础上的继续和提高, 书写字体当为楷书或在正楷字的基础上的行楷字。

我想, 如果普老师知道语言文字法、规范字表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话, 他将给学生小黄这样的答复:不要用古文字书写作文。因为, 语言文字法规定楷书是规范字形。学校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字, 书写作文要用楷书, 不可以用古文字字体。你喜欢古文字字体, 只能当作个人爱好, 用于艺术欣赏、古文字研究都可以, 但不可以在正式考试中用它来书写作文。

我们通过《四川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引发热议》这篇文章以及其他相关报道, 还可以看到, 不仅仅是普老师不了解语言文字法和规范字表, 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了解语言文字法, 甚至一些社会知名人士。这些人中包括语文教师, 还包括一部分高考阅卷语文教师。我们试着想一想, 如果高考阅卷语文教师了解语言文字法的话, 语文质检组就不会请四川大学的某古文字专家将这篇作文的文字翻译成简体字, 然后再评定作文的水平了。阅卷教师可以依据语言文字法, 以“考生在作文中使用了非法文字”, 直接判其为0分作文, 不必请古文字专家翻译。即使要向社会公布, 也只能作为反面教材, 以警示众人。判该作文为8分, 我看是多给了, 判为0分, 当其分值。如果这样做了, 还会引发社会热议吗?

至此, 我认为, 小黄作文只得8分, 是教育的失误, 不能归咎于小黄的异想天开和冒险精神。是因为老师没有给他发出正确的信号, 造成了小黄的错误行为, 给小黄造成了伤害。

惠崇春江晚景改写 篇8

春天的江水像一面镜子,干净得连江里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江水变得越来越暖了,最先知道这一消息的还数鸭子们,它们正快活地在水里嬉戏。

绿油油的蒌蒿长的满地都是,可爱的芦苇发出了芽,春风一吹,小芽就在风中翩翩起舞,欢快地唱着那美妙的属于这个季节的歌曲。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 篇9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1

《惠崇春江晚景》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可爱的生灵”中的第一课。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再现了画中江南的早春景色。本课的重点是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是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本节课,师生围绕“解诗题”、“知作者”、“读诗文”、“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展开古诗学习,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之前学习诗文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充分表达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然后由我带领学生学习第一句,学生运用“找景物”,“想特点”,再将景物和特点串联起来的方法试着理解故事的意思。教会孩子们理解诗文的方法。在想象过程中,能及时抓住学生想象中的闪光点,总结出“绘色彩”“用修辞”“借感官”“入情景”等方法。同时,将课外古诗引入课堂,使学生感受到题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通过讲述苏轼的人生经历,感受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使学生树立起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生活的意识。

在边读古诗边想象画面的环节,孩子们不敢跳出诗文,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在引导下,一些孩子敢于表达,但大部分孩子在大胆表达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强。另外,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孩子们的课外知识储备还有待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在课后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积累课外知识的兴趣。在孩子们逐个表达自己想象的一两处画面后,应再请孩子完整的说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使孩子对想象到的画面有一个整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课堂上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呈现出更加精彩的课堂。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2

对古诗的教学,我们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在把握古诗特点的基础上,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并使古诗教学达到生活化,努力地构建高效课堂。

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教学上,我依据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结合这首题画诗的基本特点,采取了自读自悟,以读促学的基本理念。首先让学生把古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然后再读古诗,读懂诗意,了解苏轼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图上的内容。在充分解读古诗后,让学生能了解题画诗的特点,从而在学习中让学生能读会背会说。切实使学生的学习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第一,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古诗教学的大语文观,在充分地解读文本、解读学生的基础上,要让教学生活化,学生的学习自主化,教师的指导系统化。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为三个阶段目标,力争实现“三维目标”。在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下让学生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表达、分析、理解能力,掌握课堂内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通过对诗的.感情与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在教学策略上,我通过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与积累,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学生对古诗的赏析、品读、感悟,进一步培养语感,能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魅力四射,让师生在课堂活动中,与诗人达成共鸣。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不论是古诗的教学,还是课文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都离不开学生的体验,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才能做到教就是为了不教,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3

在上《惠崇春江晚景》这一首诗时,有个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不说春江水暖鱼先知?怎么说鸭先知呢?”我一怔,有点措手不及,解释道:鱼在深水中,水里的温度变化不大,鱼不太敏感,所以,还是鸭先知。可惜,我在以自己不甚了了的知识来判断学生的问题,使课堂生成半途而废,无果而终。如果我能在表扬这位提问的同学时,也提出:对啊,同学们想想春江水暖,到底是鱼先知还是鸭先知呢?诗人苏东坡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这样一来就把学生的语文学习从一时一地一节课引入了广阔的生活时空及网络天地,从而实现综合性学习。学生探索的意识与质疑精神也会倍加鼓励,且在年长日久间获得超升。可见只有开阔视野,才会让师生都生成新的发现,生成新的行动。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细致逼真地抓住大自然中的节气变化特点,生动形象地勾出广幅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色。

江南水乡冬末初春时节,天气依然比较寒冷,平均气温在10度左右;常有严霜,甚至还有残雪。在这寒冷的天气里,狗、猫等动物还伏在炉旁、屋檐下时,池塘、溪边,便有三五成群的鸭子在冰冷的水中戏游,时而把头潜入水中,时而又展翅在水中“高唱”。这种物候迹象,告示人们寒冷的天气即将过去,气温开始逐渐回升,江河溪水中的水温也随之变暖,春天来临了。

我在课下查找了资料,为什么会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呢?鸭子在冷水中欢快地游乐,而又毫无寒意呢?原来鸭子身上长满了浓密的羽毛,羽毛将空气贮存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隔热作用。冬天我们穿的鸭绒衣。盖的鸭绒被,感到温暖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鸭子的皮下积蓄着一层厚厚的脂肪,脂肪也能防止体内热量的散发和寒冷的侵袭。另据有关科学资料记载,鸭子是属耐寒动物,气湿在10度以下都不怕寒冷。

当春天江河水刚刚解冻,寒意尚未消尽时,气温开始回升,水温的变化,鸭子先敏锐地感觉到,便迫不及待地潜入水中嬉游。这一现象经诗人细心地观察,便凝练出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佳句。

这是很科学的说法,而诗人之所以这样写,那是因为苏轼著名的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细致、逼真又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南方早春时的秀丽景色。江南水乡冬末初春时节,天气依然比较寒冷,常常出现降温和春寒天气。在这种春寒的天气里,狗、猫都伏在炉灶旁、屋檐下,而此时的池塘里、溪水边,三五成群的鸭子却可在水中戏游,时而把头潜入水中,时而又展翅“高唱”。鸭子这些举动,告诉人们寒冷的天气即将过去,气温开始逐渐回升,江河溪水中的水温已经变暖,春天来临了。

惠崇春江晚景教学反思4

《惠崇春江晓景》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一首题画诗。

作文 晚景 有感 篇1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试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2分)

7.这是一首题画诗。画幅中没有,而诗中出现了的景物是什么?(2分)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6.示例:(江岸边,)一片竹林稀稀疏疏,颜色青翠;远处,三两枝桃花悄悄绽放,色彩鲜艳,(似乎向人们报告着早春的到来)。

7.河豚(或正是河豚欲上时或河豚欲上时)。

上一篇:吉祥草作文下一篇:环评审批需提交的材料清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