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室安全教育

2024-10-19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育(通用10篇)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育 篇1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下窝头镇初级中学

[授课课题]:《物理实验室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

1、理解实验操作时安全的重要性;

2、掌握实验室安全用电、安全防护等知识;

3、掌握实验室常见伤害的救护并能灵活运用于实践;

[教学重点]:实验室的防护和应急措施;

[教学难点]:细心操作,遇事冷静,认真分析,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物理实验室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它常常潜藏着诸如火灾、触电、利器伤害、中毒事故的危险性,如何来防止这些事故的发生以及万一发生又如何来急救这是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到达物理实验室之前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1.防火灾

平时要有防火的安全意识,如果在实验中发现有焦臭味(如电线过热、短路,酒精撒出来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了),要立即找出发生原因,并及时处置消除;若有明火发生,立即查清产生原因,分别进行处理。(如电器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扑灭;酒精撒出来了引发明火要用湿布盖灭)。同时同学们要保持冷静,根据情况必要时有序撤离教室并且要防止因拥挤发生踩踏伤害事件发生。如有烧伤情况,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送校医室或求120抢救。

2.安全用电常识

违章用电常常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火灾,损坏仪器设备等严重事故。物理实验室使用电器较多,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防止触电

(1)随时检查用电器安全情况,如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所有电器的金属外壳都应保护接地,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2)不涉及学生用电时,课前注意关闭学生用电电源开关。学生实验用36v以下的电源,决不送220v的交流电。需用220v的交流电时,实验前注意向学生交待用电安全。实验中注意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制止非安全的操作情况。一旦发生触电情况,立即断开电源;视情况进行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报告校医室或120急救。

(3)教育学生不用潮湿的手接触用电器。

(4)实验时,应先连接好电路后才接通电源。实验结束时,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5)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

(6)一旦发生触电情况,立即断开电源;视情况进行抢救,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报告校医室或120急救。

(2)防止引起火灾

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

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

3)如遇电线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

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等导电液体灭火。

(3)防止短路

1)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并且要用绝缘胶布绑好,防止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互相接触,以防短路。

2)电线、电器不要被水淋湿或浸在导电液体中,例如实验室加热用的灯泡接口不要浸在水中。

3、防利器伤害

学生实验中接触到烧杯等玻璃制品或注射器等锐器,容易发生因玻璃破碎或针头的割、刺伤。学生在实验课前教师要强调学生课堂纪律,规范实验操作。教师在学生实验中加强巡视,制止学生嬉戏发生意外。发生伤害,送校医室处置(实验室最好配置小外伤药箱)。

4、防中毒

用水银做演示实验时,实验准备和实验时要特别防止水银的伤害。使用场所保证通风良好;不用带伤口的手直接接触水银;水银散落后要尽量回收,散落场地用硫磺粉多次清除残留水银;有水银的实验仪器要由教师亲自拿取,并注意不让学生玩耍水银。用萘做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及清洁装萘试管时注意场所通风良好,防止萘中毒。发生中毒情况,立即送医院救治。

实验室发生的重大事故要及时向学校报告,并认真吸取教训进行整改。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育 篇2

一、重视演示实验, 提高演示效果

实验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浓厚生动的物理情景, 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听过不如见过, 见过不如做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好学生要善于从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对物理知识的感性认识。那些物理没学好的学生, 其最大的困难不是智商问题, 而是不善于观察周围生活和生产现象, 感性经验就不够, 也就导致物理思维能力不够。因此向学生演示物理现象, 帮学生创设物理情景是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绝不能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还要想办法改进实验, 让实验效果更明显。甚至可以增加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实验,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演示过程中, 应该是教师当导演, 学生当演员 , 这样可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 也能使实验的可信度提高。

实验教学中, 应尽量从日常生活中找材料做实验, 最好是用生活废品或很经济的物品, 这样不仅能完成实验, 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 让学生利用气球做下列实验。

(1) 做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两个相同气球分别充入等量气体, 然后一只放入冰箱, 一只放在火炉旁, 过段时间比较它们的体积变化情况。

(2) 做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将沾有煤油的棉花放在厚的玻璃瓶内点燃, 燃烧一会儿, 再将一只充了气的, 鸡蛋那么的大气球 (稍大于瓶口) 放置在瓶口, 观察发生的现象 (气球被吸入瓶里) 。

(3) 做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实验

将氢气充入气球, 气球能升空。然后向另一气球人工吹气, 放飞这个气球, 它却没能飞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结论。

发达国家, 比如美国和日本等, 他们对实验的重视是我们所不及的, 在这些国家, 有的一节物理课中至少要做一个演示实验, 有的物理课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 器材也要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堂中演示实验的数量和质量是他们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用好课本中的实验资源, 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

课本上的学生探究实验就是要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实验, 不能用演示代替, 更不能以讲代做。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教师就得想方设法把学生真正带入实验状态, 引导他们手、眼、脑并用, 进行有目的地探索实验。在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认真检查和监督。整个过程学生都应主动参与, 而非被动接受, 这样他们对学到的知识才能印象深刻, 学到的知识才是活的。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 我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进, 例如把八年级下册《电和热》的“想想做做”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 把启发教学和探究教学结合起来。

先将一额定电压为1.5伏的小灯泡接入电源电压为6伏的电路中,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闭合开关, 为什么小灯泡很快就烧坏, 而导线几乎感觉不到它发热?”

课堂教学片段:

1.台面上的实验器材:

导线若干, 电源, 两节材料、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电阻丝, 滑动变阻器和开关各一个, 两块大小相同并沾有煤油的布料。

2.启发学生思考:

怎样用台上的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 让两节电阻通电发热?有几种连接法?如何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时会发热?如何判断哪节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实验探索。

3.从学生实验方案中选出几组, 引导学生比较讨论。

普遍的实验方法是, 先将两节电阻丝串联, 进行实验, 将两块布料分别缠挂在电阻丝上, 从布料是否冒烟来判断电阻丝是否产生热, 从冒烟的多少判断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再进一步提出问题:产生热量不同是什么因素引起的?这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现象, 归纳结论。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技能, 又提高了他们的分析推理能力。一些学生总结的结论是:电阻越大, 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这时教师问:结论成立有条件吗?有的话, 应把成立的条件写上。

4.引导学生思考:

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 怎么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哪些量不变?怎么改变电流的大小?最后写出实验结论。这样学生又能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

5.要求学生将电路连接成并联电路, 再重复刚才的实验。

实验结束后,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并联时, 电阻大产生的热较少, 电阻小产生的热较多?这与串联的情况刚好相反, 是否矛盾?为什么?

这样的课堂, 研究氛围浓厚, 学生参与程度高, 自然能够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可是, 这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创造意识以及奉献精神, 每次实验前必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包括知识和实验方面) 。实验前, 对新接触的器材、实验难点和关键点, 教师都要说明。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要巡视, 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如正确使用仪器, 科学规范地操作实验;尊重客观数据和事实。最后交流和反馈, 完善实验结论等等。

本实验经改进后, 实验效果大大地提高了。

三、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些教师认为教材中的“小实验”是课外知识, 与考试无关, 所以不重视, 甚至忽略之。然而正是这些小实验贴近生活, 操作简易, 所以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也很好地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以九年级初中物理的《机械能及其转化》一节中的动手动脑学物理里的第六题为例:在一个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孔, 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 橡皮筋两端穿过小洞用竹签固定。做好后将它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教师可把它当作家庭作业来布置, 要求每个学生以作品的形式在全班上展示。展示过程中, 观察有什么出人意料的现象发生?怎么去解释看到的现象?通过制作和展示实验, 学生对机械能的转化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四、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功能, 让学生尽情享受实验乐趣

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在活动课和课余时间, 随时可以到实验室施展身手, 进行实验。教师应根据学生能力差异, 进行强弱搭配分组, 以强带弱,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教师适当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和探讨,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复习已学的实验, 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 这将有利于创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物理实验安全之管见 篇3

这些疑问归结起来就是教师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烧坏灯泡,不敢提供电压较大的电源,哪怕是三节干电池串联,目的是为了实验的安全.

所谓安全就是不出事故.比如行车安全、游泳安全、生产安全等.而物理实验安全就是确保实验正常进行不出现伤害生命和造成财产损失的事故.安全责任大如天,实验安全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必须要深入人心的.但教师可以在可控条件下,让学生放开手脚,充分发挥仪器的最佳性能,提高实验的效率,促进知识的学习.

第一,教师要创新教学手段,努力展示不安全实验的后果,消除神秘感.小孩都怕鬼,因为大人在哄吓小孩时常说:别哭,鬼来了.而人长大了为什么不怕鬼呢,因为人长大后就知道,这世上并没有什么鬼存在就不怕了,小孩害怕是对鬼有神秘感.在物理实验中,短路的危害是很大的.电路短路将造成电流过大,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在教学时,老师会通过演示用导线并联在一节干电池两端,电池发热损坏;或用内置式熔丝(额定电流为1 A)熔断演示短路的实验来说明.并反复强调短路危险.但学生对此感悟并不深刻,反而会发出疑问:在家庭电路中发生短路到底会怎样呢?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笔者为此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长30 cm宽40 cm的小木板上,安装了拉线开关、灯座、熔断器(保险盒)用导线串联起来,接入插头,装上一只40 W的白炽灯泡.特别注意将熔丝一端接好,另一端用螺丝刀轻轻地按住贴在螺钉上.拉起开关灯亮,断开开关.再用一根导线接在白炽灯的两端,将灯泡短路.然后人稍微远离拉起细线闭合开关,这时急促的“啪”的声音响起同时伴随耀眼的蓝光及白烟升起.现场的惊讶声响成一片.这个实验演示的是家庭电路火线和零线的短路,操作时有一定的危险,但只要将熔丝轻轻贴在螺钉上造成接触不良,就会由于电阻过大,电流产生的热烧坏木板上的熔丝,不会烧坏教学楼层的熔丝,更不会是导线.实验证明是安全的.它揭示了短路的实质,学生哪怕忘光了几乎所有的物理知识,也会记得在生活中安全用电,将受益终生.类似的还有演示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的实验等.

第二,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实验规则,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提高技能确保实验安全进行.在每次实验前,让学生认真学习注意事项,思考实验步骤,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完成各项要求.尤其督促怕动手或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如做“伏安法测电阻”分组实验前,提醒同学们注意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的选择;连接时开关要断开,闭合开关前滑片要放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处,再按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学生实验时教师及时检查发现错误并给予帮助.再如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只要避开笔尖金属体,除了用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外,用下巴、额头、手臂等都能使氖管发光.在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时,苏科版物理教材上是用电热丝加热煤油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这个过程较长,现象不容易演示,可以改为用放在密封烧瓶内的电热丝加热空气推动压强计U型管的红色液柱,根据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效果非常明显,时间大为缩短.有人落水了,大多数人围观,其中有些人不是不救,而是不会游泳,怕白搭性命.同样只要学生理解正确的实验方法,掌握实验的本领,何愁完不成任务,此所谓“艺高人胆大”也.

第三,引导学生主动犯“错”或教师主动示“错”,体现实验失败的价值,提高防范不安全实验的意识.做任何事都可能经历失败.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不经历失败怎么能够成功,不经历小挫折怎么才能避免大失败.爱迪生发明灯丝历经上千次失败的实验,最终获得成功.同样,在教学实验操作时,学生每次都能不出差错地完成,固然是好事,但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以为做任何事都能顺利.所以教师应有意识让学生观察失败的现象,帮助学生提高警惕.如演示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时,可以稍微加大电源电压,让变阻器上冒烟并发出刺鼻的气味,观察电流过大会烧坏电阻元件的现象;如展示一根木条,把中间支起来,在两边放较重的钩码,木条折断,说明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不能超过最大量程.另外展示拉直的弹簧、烧坏电阻使指针不动的电流表,胀破玻璃泡的温度计等等.以上做法都能使学生看到实验犯错误的后果,体会到失败的滋味,激发努力学习的兴趣,增强实验成功的成就感.

第四,多途径收集资料,用反面事例说明安全的重要性,从学生时代起就绷紧“安全”的弦.有的不安全事故是不能在学习时体现到的,但在社会生活中时时发生,报纸、网络、电视中经常出现,让人从中吸取血的教训.如讲速度内容时,出示校车的车祸图片,了解速度过大的危害;讲解如何避雷时,展示被雷劈过的大树,讲述有人被雷击而亡的故事;讲如何防止高压触电时,引用有人在钓鱼时被高压电击而丢命的例子和报纸上刊登有人醉酒后向高压电小便而死的新闻.对于引发世界轰动的热点事件,更具有吸引学生眼球的作用.如用激光小电筒做光学实验时,激光决不能对准人的眼睛,可联系中国的激光武器击毁废弃的气象卫星的例子;由于细小的疏忽而引起巨大灾难的美国“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的例子等.这些事件生动却扣人心弦,能起到不用言教却感同身受的作用.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育 篇4

一、严格遵照落实学校消防、安全保卫有关文件精神,完善和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并配合学校保卫部门做好消防、治安检查工作,及时清除各种隐患。

二、做好日常安全排查工作。做到每日上班、下班两次常规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室各室水、电、门窗、护盗、防护栏安全,出现问题及早发现,早上报,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做好实验室各类教学仪器和仪表的日常清理、防护工作。做好仪器入柜、编号、造册工作,并做好建档汇总工作,为教师使用器材提供必要参考,为学校后期实验室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并做好电子台帐建设。

四、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使学生进行实验时熟练、谨慎、规范、正确地操作。

五、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学习各种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措施,制定详细、周全、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例如;学习消防知识,能正确使用灭火设备,学习一些人身急救常识。了解一些人身急救的技能,如:触电的简单急救方法和措施等等。

六、提高警惕,做到四防(防火、防水、防盗、防损坏)、四关(关门窗、关机、关电、关水)、四禁(严禁烟火,严禁使用电炉等存在火灾隐患的电器,禁止吸烟,禁止存放易燃物品),杜绝一切事故发生。

七、实验室的门锁钥匙必须妥善保管,不经有关部门领导批准,不得外借给别人使用。

八、总结经验,积极创造条件自制、改进教具,并做好水、电、仪器节约的教育及安全教育。

九、节假日期间,对实验室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统一由学校值班人员负责防火、防盗安全工作。

物理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育 篇5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价值取向,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概而言之,是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说到底是主体性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全体学生,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富有个性、协作性、创造性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现代人。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1、观察是准备创新素质。

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是指直接运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或者间接借助于器材对物理现象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持续、反复的知觉过程。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

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但在进行观察时往往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所做演示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观察磁铁向上吸引用细线拴着的回形针,分别用纸片、木板片、玻璃片、铝片、铜片插入其间,会看到回形针不掉落下来,而分别用铁片、钢片插入其间,却看到回形针掉落下来,这是什么原因? ••••(2)在分组实验中进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华东版)中共安排了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其中初二年级开始的几个实验,就是有意识的安排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当注意的问题。(3)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组织学生参观、做课外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学习面镜前,就布置学生写小论文《平面镜成像》,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了解平面镜的相关物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演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达到了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4)、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能力。

特别是将计算机多媒体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改变了以前呆板的教学方式,它图、文、声、动画、影像并茂,加强了表现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我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翰林汇多媒体课堂》(初中3.0版)、《科利华电脑家庭教师》(初中4.0版)等初中物理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投影于大屏幕,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生动有趣的画面,悦耳透彻的知识讲解,学生们被吸引了,感到新鲜。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了知识复习、思考练习;操作模拟仿真的实验,学习了实验方法,锻炼了实验技能,为课内外动手实验作出了成功的基础准备。由于中学物理实验条件有限,某些物理现象,如运动和静止、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作用、惯性、压强、物体浮沉、电荷流动、扩散、分子无规则运动、磁场分布等等,学生不能得到完整的感性材料,容易造成感知上的障碍而影响物理学习。而应用电脑教学软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不仅能再现或模拟各类物理现象,而且还能通过各种手段使复杂的问题简捷化,将漫长或瞬间的物理演变过程成为可控、有序的演化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完整、清晰、形象地感知于物理现象,给学生提供思维过程中必须的感受

性材料,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很好地促进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的健康发展。2、实验是学习前人的“创新”。

•••(1)、认识物理实验及其作用。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初中学生对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存在着不正确的想法,有的是无所谓,有的是强烈的好奇心渴望老师多做实验,实际上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物理实验。如对于彩虹,学生认为只有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我就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当上午或下午有太阳光时,还带领学生到室外背向太阳光站立,用喷雾器或学生用口斜向上方喷射水雾,就可以看到一道人造小彩虹,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都应该:了解实验目的,理解掌握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科学家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以达到激发学生渴望实验的目的。

(2)、促使学生认真做实验。①、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做好实验

初中物理开始阶段的实验,应指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好品质。这个阶段主要使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物理实验。初中阶段学生做实验时,其动机和目的往往是有不确定性的,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操作规范的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②、创造机会多做实验,养成勤动手的好习惯。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贯穿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让学生参与。在课堂演示实验中也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如声的产生中的音叉实验、摩擦起电实验等就请学生做;将其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如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等;做好教材中的小实验;让学生参与教师准备和整理实验器材,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实验器材的机会,以便了解器材的性能、用途。处理好实验性的习题,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做,进行观察从中得出结论。总之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用简单器材做好实验。

做好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做好物理实验是需要一定的物理实验器材,但物理实验有时用简单的器材就能说明问题,例如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部分内容时,就让学生通过拍桌子感到手疼来体会。我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小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即充分利用资源开发新产品。••••• 二,引导学生善“问”

1、问题是创新的前提

学生对于问题的认识是不以为然的,对此应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回顾科学史上因善于发现问题而取得成就的例子,如瑞利就是通过测密度的方法而发现氩气的。1935年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查德威克就是从约里奥•居里夫妇的论文中发现问题进而发现中子的等。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取得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也是学习,而且是更深的学习。

2、善于设计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设计的问题应该有其艺术性,应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在不同的阶段设计不同的问题,如在学习《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一节内容时,从实验过渡到实际应用,设计了将将托盘天平做成不等臂的可以吗?引导学生想到托盘天平的制作原理,为什么要调节天平?引导学生想到在设计制作托盘天平时,要考虑到杠杆等臂和平衡螺母。

3、引导学生提问题。

经常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学生提问题,刚开始学物理时就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学习物理?进一步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提出问题,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出问题,让学生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提来,并定期开展问题研讨。

三、综合提高创新的实践。

1、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认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后,会积极主动做好实验, 当学生能够做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如指导学生做一些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适当增加设计性实验。

联系专题,分析解决问题,如在学完力学知识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①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②如何用怎样用天平、烧杯、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③怎样用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④怎样用弹簧秤、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⑤怎样用天平、量筒、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⑥怎样用准确的砝码、直尺、水等测金属块的密度?等等,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论文、小实验、小发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学生自己制作出“土电话”、“验电器”、“橡皮筋测力计”、“密度笔”、“莲花型烟灰缸”、“书页夹子”、“重垂线水平仪”、“两用秤”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智力的开发,也有利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

2、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掌握已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当学生学习了一些知识后,就应该让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新知识,如学生学完长度测量的内容后,就建义学生去测量教室的体积,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树干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等.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如通过对物态变化的复习,引导学生讲座为什么会发生物态变化,进而导入分运动,内能的学习,通过内能的学习,引入热机知识的学习,通过质量,体积的测量,进一步研究物质密度的测量,通过欧欧姆定律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导体的电阻等,使学生知道新知识的增加都是建立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但学习了知识后要进一步学习新知识。

3、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完简单机械后,就引导学生讨论自行车中的力学问题,学生通过对自行车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1)轮胎为什么要有花纹?(2)自行车下坡时为什么不宜急刹前轮?(3)自行车在正常使用时有几种摩擦?(4)自行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的?(5)自行车是省力机械还是费力机械?(6)自行车上使用了那些简单机械?(7)自行车的座垫下面为什么要安装弹簧?(8)自行车轮胎中的气体减少后对地面的压强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9)普通自行车下与比赛用的自行车有什么不同?(10)自行车上的那些材料可用非金属材料替代?等许多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许多同学都谈了自己的观点,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总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促使全体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育 篇6

摘 要:当前物理实验教学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为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必不可少。从加强实验设施的基础建设, 鼓励自制实验道具, 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再到借助现代技术, 都能增加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有效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创新策略;

引言

受到教学理念、重视程度、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制约, 教师不主动演示, 家长不乐意实验, 学生不喜欢动手, 导致物理实验教学发展缓慢。但随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主要内容的“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 对学生科学精神这一文化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开始意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1]。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 教师不仅要完成基本的实验教学, 更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 以达到核心素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 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实践进行了研究。

一、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的实施意义

(一) 演示规范的实验操作, 激发学生实验欲望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 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身教胜于言传, 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极大, 试想一位平时连演示实验都不做的教师突然心血来潮让学生回家自制一个简单的物理教具, 你认为会有多少人完成?因此,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演示操作规范的实验, 带领学生走进物理实验。可以先从模仿开始, 让学生体验实验的乐趣, 建立自主实验的信心, 然后慢慢放手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

(二)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自然科学, 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中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许多的物理规律都需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 它以直观的演示,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了学生的物理思维, 因此物理教学的核心在于实验[2]。

(三) 推动物理的实验研究,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为了做好一次规范的实验演示, 需要反复修正每个细节;为了准备一堂学生实验课, 需要精心设计每个问题;为了自制一件简单的实验教具, 需要多次尝试每个器材。为此, 教师应深入了解教材, 研究实验教学, 主动参与并推动物理实验研究。在此过程中, 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对重难点的.处理、对教法和学法的掌握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物理实验教学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 加强设施建设, 提高实验教学开放性

作为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 实验器材的作用很关键。学生平时只有在上实验课时才会接触到实验器材, 在做一些实验时还会出现人多器材少的情况。因此, 加强实验室的设施建设变得尤为关键。一方面, 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开设科技社团、兴趣小组, 保证物理实验室的“全日制”开放, 安排物理教师在实验室值班。这样不但可以保证学生的安全,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困难, 还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探究以拓展知识。另一方面, 需要及时更新实验室器材, 在确保一定器材数量的同时提高器材的质量。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实验探究环境, 还让一些常年被锁在实验橱窗中的实验器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二) 奏响瓶罐旋律, 增强实验教学探究性

自制教具, 不一定需要多么精密的仪器, 有时可能只需我们随手的瓶瓶罐罐。如一个塑料瓶、一截吸管和一枚回形针就可以组成一个浮力教具“浮沉子”;一个苹果加上铜片、锌片再加上一个发光二极管就可以完成“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水果电池实验。当然教师要提醒学生做完实验的水果不能食用, 因为水果里面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 有重金属残留, 对人体有害。又如在给学生讲“重心”的时候, 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让铅笔竖立在我的手指上而不掉落下来?面对这个问题, 学生们首先尝试将铅笔直接立在手指上, 但均以失败告终, 于是就有了课后的讨论, 学生A:“我将笔横着放在手上可以稳定, 竖着就不可以, 这和重心有没有关系?”学生B:“竖着放重心高, 横着放重心低。”学生C:“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低重心呢?”学生一问一答, 思想的精灵在课间跳跃着, 于是就有了这幅图 (见图1) 。自制教具不是简单的器材拼凑, 而是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拓宽探究的范围和深度, 这不仅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探究性, 更提高了学生物理实验的探究能力。

图1

(三) 链接物理日常, 促使实验教学生活化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版) 》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但是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 不同学科的学习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 放学后学生也会花很多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 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脱节, 更不用说走向社会了。这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物理实验生活化, 链接生活日常, 将书本上条条框框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学生们所认识的大千世界。

在“光的色散”实验中, 学校实验室提供了三棱镜, 但是在家中如何观察此类现象呢?双休日一过, 就有学生拿着照片来找笔者:“老师, 我们在家里也看到色散现象了。”翻看照片, 有透明奖杯的色散现象, 还有水晶吊灯的色散现象。通过在家认真观察和尝试, 学生发现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生活用品也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这大大增加了物理实验的乐趣, 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同时学生也会习惯性地从生活中寻找物理。

(四) 应用现代手段, 促成实验教学信息化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技术与教育领域已逐渐融合, 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在悄悄发生。在现代信息社会, 网络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等特点, 在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合理娴熟地使用网络技术, 通过会声会影的视频编辑、Photoshop的图片编辑、camtasia studio的视频录制以及实物展示台等, 能够解决课堂演示操作烦琐、容易失败、现象不明显等问题。如教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运动的相对性》一节时, 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相对性, 笔者利用一幅两米长、以蓝天为背景的画卷, 一个孙悟空模型 (见图2) 和一部手机, 笔者将孙悟空模型固定住, 请两位学生上台拉住画卷, 然后以画的一端为起点, 放慢速度去移动画卷, 笔者用手机录像拍摄, 拍好后直接上传到教室的计算机上, 学生就能从视频中看到孙悟空“腾云驾雾”了。

图2

结语

综上所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离不开所有物理教育工作者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热爱和探索。物理教师参与并推动物理实验教学及创新, 可为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花均.利用网络技术优化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J].中学物理 (初中版) , , 33 (22) :59-60.

物理实验室安全教育 篇7

一、演示实验中应注重其效果

要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 能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深刻的印象, 激发其浓厚的兴趣, 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 演示实验务必做到使全班同学都能看得清楚。如在演示电流的热效应实验时, 可以把白纸直接包住电阻丝进行演示, 使学生先看到烟, 再见到火, 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 让学生主动学习

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民主管理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 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为了保证学生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验证性实验中要充分“放权”, 实验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先阅读实验教材, 充分预习, 其中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设计表格及思考题等。如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可由学生自己选定实验器材, 根据教师提出的两个要求:1.杠杆自身重不影响实验结果;2.力臂可在杠杆上直接读出。以此设计实验方案, 并设计实验表格。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在学生可能疏忽的地方适当点拨、指导, 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归纳总结, 顺利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三、要努力尝试探究实验

科学是对知识的探求, 教师应该努力尝试探究实验。例如, 在《密度》一节的教学中, 每一个实验小组准备体积相同的铁、铜、铝三个圆柱体和质量相等的铁、铜、铝三个圆柱体及天平、量筒、水, 要求每组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六个圆柱体的密度值, 通过实验针对数据提问。

1. 当不同物体体积一定时, 密度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得出:当不同物体体积一定时, 密度跟质量的大小有关。

2. 当不同物体质量相同时, 密度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得出:不同的物体质量一定时, 密度跟体积的大小有关。

3. 两次测定中, 铜的密度各是多少?铁的密度各是多少?铝的密度又各是多少?

4. 铜的质量、体积发生改变时, 铜的密度有没有改变?其余两种物体呢?

得出:对同一物质的密度是一个定值, 对于不同物质的密度往往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密度的概念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学生通过学习这样的探索性实验后, 对物理概念懂得透、记得牢、用得活。

四、进一步重视实验设计教学

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选用仪器、安排操作, 学生间可以相互讨论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而到时只抽其中一题。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 设置一些实验设计提供给学生讨论, 要求学生拟订实验方案, 然后对拟定的方案进行论证或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设计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重视实验设计教学。

五、积极开展课外实验和“小制作”

对初中学生来说, 学习物理是启蒙教育。新教材设置了一定数量的课外实验和小制作, 教师也可通过开放实验室、评比小制作等形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证明, 这个活动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促进作用。

对有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 他们对课外实验和“小制作”也很有兴趣, 但不知如何实验和操作。教师就应该帮助和指导他们去阅读课本、开放实验室, 说明具体做法, 使他们感到教师很信任他们。

对原来学习较好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积极性更高了, 除了认真研究分析教材上的内容外, 还大量阅读杂志, 大大地丰富了知识, 开拓了眼界。

六、实施“主体教育”, 培养创新意识

所谓“主体教育”, 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讨论, 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帮助, 还有利于学生增强整体意识, 在整体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 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同时, 有思考性的练习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巧设练习, 要从生活实际出发, 设计一些开放性习题, 这样, 不仅可以开放学生的思路,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总之, 实验教学首先要做到促进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动脑、多探索, 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使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真正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它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 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品质, 开发创新思维, 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 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利用好实验教学资源, 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物理实验——创新教育的生命线 篇8

素质教育核心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全面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创新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而对于初中物理课程来说,实施创新教育最重要的手段则是实验.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要认真备好实验课

一些教师认为实验课好上,学生们的好奇心强、爱动手、喜欢上实验室,因而不认真备课甚至没有教案就上实验课.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真正上好实验课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工夫是很难达到良好效果的.

实验课除了要准备个完整的教案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就是准备和检查实验器材.

准备和检查仪器一定要认真,首先从数量、规格上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需要用到和可能用到的仪器,特别是探究型实验课,要多准备一些有利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知识迁移建构新知识的器材,若只限定在教材上的实验的必需仪器,往往也就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二、要求学生预习实验

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核心.必要的知识准备、思考、讨论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为创新做前期准备.倡导学生预习实验,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要布置预习提纲,能用生活中物品作为实验器材的,自己准备或自制实验器材,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不预习不进实验室,实验前要相互交流,展示预习成果.

三、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课上,教师充当引导者,策划者;学生是探究者,研讨者,体验者,表达者,创造者,成功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和策划作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小组间交流展示.教师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的工作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针对性地引导.让优生自尊,中等生自强,薄弱生也能有表现机会,从而提高其自信,获得成功.

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课堂上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首先,要注意克服一些不良倾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过多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实验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利用,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活力,广大教师对之趋之若鹜,无论什么课型,清一色的多媒体,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诚然,有些实验如大型船闸、原子核的结构、天体的运动、卫星的发射等,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直观地加以再现,但对于常规实验来说,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味地以“再现”代替“发现”,不但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更严重的是剥夺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和发现的乐趣.

其次,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要提示注意:①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膜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②丝绸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在相互接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③把用丝绸和毛皮分别摩擦过的两块塑料膜靠近些,它们之间会产生什么现象?通过对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三,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识图,培养想象能力.

物理图像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清晰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引导学生画图、识图,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把直接感知的表象、不便感知的表象、测量的数据转化为图、图表或模型,帮助学生抓住细微的变化,简明、直观理解物理过程,同时可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大知识范围,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四,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各种物理实验,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小风轮”、“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这样不仅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还能使班级中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求知欲都能得到满足.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观察物理现象和模型,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应用画图、识图的训练等,都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该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训练上来,切实落实好物理实验的创新教育功能.

寓安全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 篇9

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全人类的共同呼声。因此,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防止受到伤害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重于泰山,防范胜于救灾。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结合物理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防溺水

暑假期间,许多同学都喜欢结伴出游,特别是因为天热,大家都愿意到水边玩耍、游泳,往往这时,就很容易发生危险的情况,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方面的教育,增强其安全意识。在学习了《光的折射》后,我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岸上看池子里的水会变浅,让学生意识到在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不可轻易下水游泳,以防溺水。又如在学习了《浮力》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人在水里是要下沉的,所以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会游泳要使用救生圈,以增大浮力,增强安全性。再如在学习了《压强》时,让学生讨论,若在冰面上滑冰时,突然听到“咔嚓”一声,应怎么做?不小心,陷入了泥塘中,为什么越动陷的越深,该怎么办?

二、防火

火利用得好能为人类造福,为人类服务。如果随便玩火或防火意识不强,火就会对我们进行严酷的惩罚。因此,我们要有防火意识,随时注意防止发生火灾,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如在学了《透镜》后我让学生讨论这样一题:“小红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矿泉水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又如在学习了《家庭电路》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什么不可私自乱扯电线,乱用大功率用电器?若发现因电起火,为什么要赶快切断电源,不带电泼水救火?另外,针对学生多数为寄宿生,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到: 在宿舍内不要使用电炉、热得快、电暖器等大功率电器,以免电路超负荷,引起火灾;不要在房间内乱拉电线,以免电路缠绕搭头引发火灾; 晚上熄灯后不要在宿舍内点蜡烛照明。

三、防触电

电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家用电器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但也给家庭和孩子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在使用家用电器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电器损坏、人身伤亡和火灾等事故 在《组装简单的家庭电路》时,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闸刀开关为什么不能倒装;用电器的开关为何要接火线;螺丝口灯泡的螺旋套为什么接零线;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座,为什么

只在火线上接一根保险丝等。另外,针对安全教育的内容,我们开展了题为《安全用电,人人有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并在班内校内交流展览,向自己周围的人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除此之外,我还引导学生认识到雷电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大规模静电放电现象,具有极大的破坏力,让学生了解雷电知识,增强防雷意识。

四、防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各种事故领域的“头号杀手”。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欠缺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形势相当紧迫。

如在学习了《惯性》后出示题目:“许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与伤害,是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的,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再发生,在公路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就你所知,请写出任意两条。”学生思考讨论后给出:如请系好安全带;请勿超速行驶;雨雪天气,路滑请慢行;严禁超载行驶等等。又如学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让学生分析:“铁路部门在站台的两边画有警戒黄线,当有列车通过时,严禁行人在铁道边黄线内行走或停留,这样做目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快速行驶的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增大,因而周围气压减小,行人靠近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容易被卷入火车轮下。

五、防地震、海啸

地震、海啸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海啸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海啸等灾害。如在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后,让学生分析在地震等灾害发生时,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们可以通过敲打上下暖气管道以求生,分析其中的道理。又如在学习了《超声波》后,让学生认识到,声音频率在20Hz ~20000Hz 之间的,是我们人耳可以听见的可听声,但是对于小于20Hz 的次声和大于20000Hz 的超声,是我们人耳所不能听见的。地震、海啸来临时动物会很敏感,主要原因是某些动物能接收地震、海啸时产生的次声波。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以直接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例如动物异常、地下水异常等等进行预测。

实验室安全教育心得体会 篇10

2017年12月26日,港科大的老师为我们开展了一次实验室安全教育讲座。老师以高校发生的实验室爆炸为切入点,着重讲明了实验室安全在保障人身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安全是实验室工作的首要要素。通过半天的培训,老师以其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安全知识为我们今后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实践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改进措施,使我们在此次学习中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本次培训实验室安全学习的体会: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的运行离不开制度的管理,实验室安全制度是一件自实验室建立将一直贯彻执行的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根据实验室的特殊性,应当制定一般安全守则,消防安全,水电安全,化学品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一般设备安全,常用安全标识等一套实验室安全手册,以上手册要与实验室实际相结合,制定具有实验室特色的安全手册。

(2)树立安全意识

实验室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人身安全,良好的安全意识对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大家的主动学习知识以及注意安全行为。实验室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产生的不安全安全因素主要有不安全的环境和不安全的行为,其中实验室的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腐蚀、保证压力容器和气瓶的安全、电气安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加强以上方面的管理,创造安全、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是每个实验室工作者必须认真完成的工作。其次,不安全行为主要有不适当的态度、缺乏知识或技能以及不适当的机械或物质的操作行为,因此各实验室新录用人员进入化验室实习和上岗前都必须经过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上岗考核中必须有此项内容的考核,实验室安全考核达到要求后方可从事其它操作技能方面进行考核。在岗检验员每半年至少一次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强化安全知识。

(3)践行安全操作行为

树立了安全意识,践行安全操作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实验过程要规范使用实验器具,通风厨,试剂,气瓶,危险品,电力等各项关系实验室安全的设施,对每个实验室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让大家知安全,懂安全,进行安全操作,明白各自岗位出现安全事故的处理方式。

(4)落实安全监督与培训

安全监督是保证安全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措施,监督能有效起到持续践行安全制度,时刻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问题,对潜在的安全问题起到及时发现、及时预防,对各项实验室安全环境起到有效的改进和维护作用,因此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安全委员会,由安全责任人进行每天的安全检查,填写安全记录,实验室每个安全员互相之间进行安全监督。安全培训是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培训能有效的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识,让大家明白实验室哪些地方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出现安全事故如何处理,而且培训是一个不断进行深化的过程,要定期进行安全培训,起到一个时刻警醒的作用,在安全问题前面不可出现丝毫松懈。

(5)做好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安全事故预防为主,不出现安全问题才是我们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因此要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首先实验室需要一个良好的安全工作环境,其次根据实验要求配置相应的实验防护器材,而后进行安全实践教育与培训,规范安全操作,明确各安全标示的意义,接着进行安全实验实践演练,对各安全器具进行实践操作,另外还要注意各安全环节的监督检查,从开始实验到整个实验结束都进行有效的安全事故预防,从而保证大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上一篇:退休职工悼词范文下一篇:安全记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