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管理细节

2025-03-06|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猪场管理细节(精选11篇)

猪场管理细节 篇1

猪场管理细节潮湿

核心提示: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密度等,一直没有人把潮湿列入,所以一般不被人们重视,就因为不被重视,才会出现许多不该出现的问题,今天就讲一讲潮湿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潮湿不等于湿度,因为湿度只代表空气中水的含量,而潮湿除了空气外,更多的是地面和墙壁。如果你遇到夏季产房仔猪腹泻不止,你可以从潮湿上考虑;如果遇到新转猪群的猪腹泻或出现其它不适,也可以从潮湿上考虑。潮湿引发疾病的原因

潮湿为什么会引发疾病,主要还是和温度有关系。比如夏季哺乳仔猪容易腹泻,往往是因为猪舍潮湿,这个潮湿不但是空气潮湿,更严重的是地面潮湿和保温箱内潮湿。如果地面潮湿,则在干燥过程中,需要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首先变化的就是距地面只有25-30cm的网床,而这正是仔猪躺卧和活动的地方;如果保温箱内潮湿,则直接影响与之相接触的仔猪;因此,即使空气中温度不低,但仔猪所感受的有效温度则不足,因温度不适造成仔猪消化机能降低,消化道抗病力减弱,从而引发疾病。

如果猪由干燥环境进入潮湿环境,也会出现明显的不适应,这一现象常出现在猪的转群过程中。因为现在多是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每次猪转走后,都要经过彻底的清理消毒,如果猪群周转比较紧,往往出现猪舍尚未干燥时就需要将猪转入,尽管网床干了,但地面墙壁仍没有干燥;温度不足时,猪会受冷,温度高时,又会出现湿度过大;再加上转群其它的应激,猪群发病的可能性非常大。潮湿的产生

谁都知道潮湿的产生是水,夏季产房潮湿,往往与天热时母猪玩水有关,也与饲养员为降温冲洗地面过频有关。因高温问题一直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使产房一直处于潮湿环境中。冬季产房湿度大,往往是由于封闭过严,舍内水汽无法排出,遇到较冷的墙壁和屋顶,再次结成水流到地面,这样循环往复,使舍内一直处于潮湿状态;这种现象在寒冷地区经常出现。空猪舍潮湿,是因为冲洗消毒的缘故;许多人重视消毒,在冲洗干净后一次又一次消毒,使猪舍无法干燥;如果猪舍急用,只能进入潮湿的环境中了。潮湿的控制 3.1 加大通风

只有通风才可以把舍内水汽排出,通风是最好的办法;但如何通风,则根据不同猪舍的条件采取相应措施,以下是几种加大通风的措施:

抬高产床:使仔猪远离潮湿的地面,潮湿的影响会小得多;

增大窗户面积:使舍内与舍外通风量增加;

加开地窗:相对于上面窗户通风,地窗效果更明显,因为通过地窗的风直接吹到地面,更容易使水分蒸发;

使用风扇:风扇可使空气流动加强,这一办法在空舍使用时效果非常好,我们曾在保育舍无法干燥时,使用大风扇昼夜吹风,很快使保育舍变干燥。

3.2 节制用水

潮湿敏感的猪舍(如产房、保育前阶段),应控制用水,特别是尽可能减少地面积水。

3.3 地面铺撒生石灰

舍内地面铺撒生石灰,可利用生石灰的吸湿特性,使舍内局部空气变干燥,另外,生石灰还有消毒功能。有人提出生石灰吸湿时会散放热量,会使舍内温度升高。本人认为不必考虑,因为生石灰吸湿时散发的热量很少,对舍内温度影响不大,同时相对于高湿的危害,即使舍温略有升高也还是利大于弊。

3.4 烤干铺板

在舍内大环境不易控制的情况下,单纯给仔猪提供局部小气候也有不错的效果,方法是经常将仔猪铺设的木垫板用火炉烤干,或者给出生前几天的小猪铺干燥的布或地毯等物,这样使小猪避免在潮湿的铺板上躺卧,对预防小猪腹泻也有一定效果。

3.5 低温水管

低温水管也有吸潮的功能,如果低于20℃的水管通过潮湿的猪舍,舍内的水蒸汽会变为水珠,从水管上流下。如果舍内多设几趟水管,同时设置排水设施,也会使舍内湿度降低。

3.6 其它

降湿的方法还有很多,舍内升火炉可以降湿,舍内用空调可以降湿,舍内加大通风量也可以降湿,控制冲洗地面次数和防止水管漏水也可以降低湿度等,猪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

上面只是介绍了降低湿度的办法,但办法能否落实到位变成效果,则需要执行。

猪场管理细节 篇2

1 母猪生产细节管理技术

1.1 母猪产前管理

母猪在产前, 饲养者应特别对其饲料进行调理, 营养合理搭配, 全面补充蛋白、维生素、脂肪、微量元素、消化能, 调整精粗料比例, 增强母猪体质, 促进胎儿发育, 并定期做好全面的检查检疫, 提高母猪抵抗能力, 并在饮水中添加抗应激药物。母猪临产前, 应对产房、产床、保温箱、器具进行彻底的消毒, 并对母猪进行清洗, 刷去污物、粪便, 特别是阴道四周、下腹、乳房等地, 用碘酒冲洗消毒, 以减少病菌源, 从而避免仔猪拉稀、患皮肤病等, 同时要注意水温。调整产房保温、通风设备, 备足干净水, 做好登记记录[1]。在将母猪驱赶至产房的过程中动作要轻, 不要对其造成伤害, 了解生产习性。入产房后要将母猪喂养的饲料调整为易消化的食物, 以防治便秘、炎症和无乳等问题。产房内确保温度在18~22℃, 每天协助母猪做适量运动, 以方便生产、减少嗜睡并及早发现问题[2]。

1.2 母猪分娩时的管理

母猪临产时乳房膨大、乳头胀大潮红、挤时有乳汁流出, 阴户松驰且频繁排尿, 产前1 h会分泌黄色黏稠物, 还会出现阵痛造成母猪活动和叫声异常。此时饲养员应采取助产措施, 用高锰酸钾擦洗净阴户和乳头, 减少病菌。母猪在产仔时第1~2头生产的时间较长, 有时会在2 h左右, 在此期间可补充营养, 添输鱼腥草20 m L+地塞米松15 mg+阿莫西林3 g+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 L, 以恢复母猪体力。后面的几胎生产会在10~15 min完成, 在这期间应时刻观察母猪是否出现难产, 并使用催产素等药物进行助产。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母猪和仔猪易受到病原侵染, 应适量补充药物增强抵抗力。分娩后要对母猪全身消毒, 然后结扎脐带。

1.3 母猪产后护理

母猪产后的采食会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以及吃奶情况, 由于分娩过程中母猪营养消耗和体能损失过大, 免疫力下降, 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盐、抗生素、维生素等。可少量饲喂湿拌料, 同时提供充足的饮水, 逐渐增加饲料, 控制在6 kg以上, 以增强分泌母乳的能力。产后7 d需要时刻观察恶露、体温、食量、泌乳情况, 并定期用高锰酸钾水清洗子宫, 以避免母猪患子宫炎等疾病。为了促进母猪身体恢复, 还应鼓励其站立。产房的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 注意保持产房内的空气流通及环境清洁干燥。在母猪断奶前3 d应减少喂料, 可有效避免乳腺炎。断奶后应尽快恢复母猪体膘, 控制在8成左右, 使母猪可正常发情, 增加排卵数。

2 仔猪的护理细节管理技术

仔猪出生后应剪牙、断尾、断脐、擦净羊水、和口内粘液, 并马上放在保温箱内, 温度控制在35℃, 随着日龄的增加可每天下降1~2℃, 到了7~30日龄时保持在20℃即可。此期间应加强人工护理, 对弱小的仔猪进行并窝护理, 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刚出生的仔猪一般都紧挨母猪躺卧, 容易被母猪压死, 因此要在产后的前3 d使仔猪习惯母猪的生活习性, 防止仔猪被压、冻、踩死等现象发生[3]。因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免疫球蛋白等, 可增强仔猪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 仔猪应尽早吃初乳, 一般在出生后1 h内。仔猪吃初乳之前, 饲养员要挤掉第1滴奶水。为使仔猪均匀生长, 提高存活率, 应协助固定乳头, 弱仔应固定在前面的乳头, 强仔固定在后面的乳头, 每小时哺乳1次, 持续7 d后可自由吃奶。2~3日龄开始补铁, 每天需要量为7 mg。产后l~3 d要进行断尾, 公猪到睾丸中间, 母猪到阴户下端, 断尾钳在使用前应达到一定的温度, 以防止出血。7~10日龄时给小猪去势, 去势过程中要保证舍内、器具消毒干净, 有腹股沟阴囊疝和腹泻的仔猪暂时不去势。为了使仔猪在断奶后能尽快适应无母乳喂养, 应在仔猪5~7 d开始诱食补饲, 补料要保证适口性好, 易消化, 避免断奶后导致仔猪腹泻、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仔猪日龄达到14~17 d后应及早断奶, 以防止仔猪水肿病, 同时还可节省饲养成本, 提高母猪再孕次数和质量。在仔猪30日龄后, 应肌肉注射仔猪副伤寒疫苗1 m L或口服疫苗1 m L, 还要采取超前免疫或20日龄、60日龄时各进行1次猪温疫苗免疫防疫灭病工作, 以增强免疫能力[4]。60日龄时, 要对仔猪进行体内、外驱虫, 可选用1%敌百虫片剂和左旋咪唑注射液驱虫。

参考文献

[1]刘志辉.规模化猪场产房的精细化管理[J].猪业科学, 2012 (8) :32-34.

[2]张欣, 赵仁增.规模化猪场产房细节管理[J].猪业科学, 2009 (8) :94-95.

[3]李中兴.如何饲养哺乳仔猪[J].今日畜牧兽医, 2013 (2) :10-11.

猪场管理细节 篇3

1 人才需要金钱

养猪业是微利行业,养猪场的职工工资相对要低,所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工资也相应较低。人才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也明白钱多好办事的道理,再加上养猪场的工作相当艰苦,如果没有高的工资,有能力的人很快会有跳槽的想法。

2 人才需要好环境

猪场环境差人所共知,没有娱乐,没有可口的饭菜,而且实行封闭式管理后,还得长期住在场里,缺乏与亲朋好友的勾通,特别是适龄青年搞对象是一大难题。他们甘愿吃苦,不怕脏,不怕累,是因为他们有一个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信念。但如果长时间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再坚强的人也会动摇。所以建议我们的老板在努力改善猪环境条件的同时,也想一想我们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3 人才需要尊重

所有的人才都需要得到尊重,他们的劳动需要尊重,他们的人格更需要尊重。一些老板在场内生产不景气时会把责任推到管理人员头上,将他们的功劳一笔勾销,对他们的辛苦无动于衷,这些都会让他们寒心的。现在许多猪场对待人才,往往是请到场后,几年不给长工资,有的是工资长期拖欠,甚至有的却以抵押工资或有效证件,象防贼一样。这样的人才还会是人才吗?

4 人才需要理解

猪场的工作是非常费心的,一位作过生产场长的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生产场长的工作时间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是的,猪一天二十四小时都需要照顾,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出现问题,生产场长就要时刻准备应对。特别是出现疫情时,想尽办法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这时他们的压力相当大,他们的精神几乎崩溃,他们最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责难和奚落。

5 人才需要提高

人才不同于普通人,他们明白只有能力不断提高,才会受到更多的尊重,也才能获取更高的待遇。如果长期生活在猪场,缺乏与外界的交流,能力的提高会受到限制。一些老板为防止场内技术人员与外界交流而产生跳槽的想法,严格限制技术人员出入,阻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往往更不利于人员的稳定。希望老板们给他们一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从感激心里出发,他们会更加努力工作的。

在猪场工作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才,他们也有缺点,所以要想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就要允许他们有缺点,也要允许他们犯错误,让他们放下包袱,发挥最大潜能。

猪场管理制度 篇4

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生产环境,加强企业管理,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做到职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本场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切实可行,特定以下规定:

一、凡本场职工必须以主人翁精神,树立“场兴我荣,场衰我耻”的理念,自觉学习,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维护本场利益,坚持与不良风气作斗争。

二、遵守作息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严禁旷工和超假。上班时间不得干私活,不得会客,请假未经批准,不得离场。不准私自带外来人员进场,无论大、小事故必须报告。

三、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包括有报酬的饲料原料上、下车等),爱护一切公物,(包括兽药、器具),要爱场如家,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

四、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栏内栏外的清洁卫生,每天扫栏至少两次,出粪一次,适时冲栏;自己管理的猪群按免疫程序及时进行防疫注射。

五、精心饲养,细心护养,科学喂料,仔细观察猪群采食、饮水、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及时报告并治疗,减少饲料浪费。每天做好生产、防疫、治疗及保健等情况记录,每月28日汇总报场部。

六、搞好场内清洁卫生(包括宿舍、办公室、公共场所及个人卫生),实行不定期检查,检查不清洁者每次罚款10元,若全年未罚者奖30元。

七、要讲文明礼貌,杜绝吵嘴打架等现象发生。违者一次罚款30元,严重违规者,作辞退处理,若全年没有违规者奖50元。

八、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听从指挥。

食堂管理制度

一、按场部规定的作息时间,每餐准时开饭。

二、保证来客及职工每天的开水、热水供应。

三、保持食堂干净整洁,餐厅及餐具清洁卫生。

四、种好菜地及负责由食堂饲养的猪或鸡等,保证常年有青菜吃。

五、每餐按就餐人数就餐,饭菜充足,以吃饱不浪费的原则,保证中晚餐四菜一汤。

六、做好客餐供应,招待热情,除了因场里有特殊情况外,但不能因客餐而影响职工按时就餐。

七、保证饭菜清香可口,营养卫生,如发现饭菜中有异物,每次罚款5元。全年无一次罚款年底奖励100元。

八、私人来客就餐,做好记录,月底报给财务,每天就餐费6元(早餐1元、中、晚餐各2.5元)。

饲养员管理制度

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做到职工管理工作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凡本场职工必须自觉学习,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本场利益,坚持与不良风气作斗争。

二、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严禁旷工和超假。

三、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四、认真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精心饲养,搞好栏内栏外的清洁卫生,观察猪群采食,饮水健康状况。

五、爱护公物,爱场如家。

六、上班时间不得干私活,不得会客。

七、顾全大局,服从安排。

八、做好每天的生产、防疫、发病、治疗等情况的原始记录,每月28日汇总报场部。

种公猪饲养管理

一、公猪引进后单栏饲养,加强运动和防疫。

二、定时定量,生饲干喂,多喂青绿饲料。

三、保持猪体清洁,定期冲洗。

四、初配年龄7-8月龄,体重90-110公斤,初配两天一次,二岁以上每天一次,在早饲后1小时进行,每周休息一天。

五、休闲期加强运动,适当降低营养水平。

六、定时防疫驱虫。

七、禁止粗暴殴打,禁止配种后立即冲洗,禁止配种后强迫运动。

八、饲喂公猪一天工作程序,运动1-2小时——喂食饮水——观察——休息1小时——配种——休息——喂青饲料——喂料——扫粪——观察。

种母猪饲养管理

一、后备母猪引进后,按品种、体重分栏调整,以保证正常发育。

二、在育肥前期自由采食,70㎏后限置饲喂。

三、初配达7月龄以上,体重达90㎏,方可配种。

四、母猪发情后,18-20小时配种,采用重复本交或人工授精。根据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的原则适时配种。

五、对体况较瘦的母猪采用抓两头顾中间的饲养方式。

六、对体况较好的母猪采用前粗后精的方式,产前3-5天日粮减少10-20%。

七、严禁喂发霉、腐败、变质、带毒的饲料。

八、妊娠前一个月不运动,日后要运动;到妊娠中后期减少运动,产前几天停止运动,哺乳期增加运动。

九、做好防暑保暖工作。

十、防止流产,对反情现象及时治疗。

接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分娩预兆,母猪烦燥不安,奶头能挤出乳汁。

二、母猪羊水洗出后,用消毒药高锰酸钾洗外阴及用具。

三、若见努责,不见胎儿产出或产出间隔拖长要酌情处理。

四、胎儿产后,擦净口腔,鼻中羊水,无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五、仔猪产出后,先将脐带内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离腹部4cm 处捏断,断后用5%碘精消毒,若断脐流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头,直到不出血为止。

六、进行超前免疫,擦干仔猪身体,断牙、切尾。

七、喂奶前对母猪乳头消毒。

八、做好产仔情况记录,每月28日汇总并上报场部。

仔猪培育制度

一、仔猪产出后,及时超前免疫,并于注射后1.5-2小时吃初乳。

二、将弱小仔猪固定在乳汁充足的乳头上。

三、冬天提高产房温度,定时哺乳,昼夜值班。四、七日龄开始工人辅助补料。

五、母猪发病无乳或产仔过多,要做好寄养工作。保证整体利益,如无法寄养的应人工哺乳。

六、提高仔猪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浪费。

肥育猪饲养制度

一、饲养员在接猪前,栏圈彻底清洁消毒,干澡1周以上。

二、根据仔猪体况,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调整分栏,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三、用

四、白天少喂勤添,保持饮水清洁。

五、晚上要补料加水,冬季垫草。

六、在栏位允许情况下,设置病猪栏。

七、做好卫生区的清洁工作。

八、定期防疫驱虫。

1周时间做好饲料过度。

种猪场饲养员操作规程

共同要求

敬业精神最重要,热爱养猪第一条。人猪同是生灵物,人畜亲和视宝宝。养猪重在责任心,一丝不苟细照料。科学技术常学习,勤作笔记重资料,共同培育好种猪,利人利己,上班进入你猪舍,观察猪群很重要:一看猪的精神态,萎靡不振查烧;二看猪的粪和尿,气色形异作记号。三看食槽剩余料,发现异常原因找。打扫猪栏费时力,猪栏卫生极重要。扫除粪尿要仔细,栏面尽量保干燥。料槽不可有污染,联想饭碗自知晓。按其需要猪喂饱,勿使饲料浪费掉。料型针对不同猪,更换料型过渡好。变质饲料不可喂,槽干料净生病少。喂料之时再观察,不进食者补记号。饮水供应洁而足,饮器损坏及修好。病猪隔离要及时,速向领导来报告。以上程序完成后,并非无事可干了,巡视各栏细查看,哪些工作未达标。种猪档卡随猪行,转栏之后莫忘了。防制疫病是大事,配合治疗打疫苗。定期消毒要彻底,无菌观念要记牢。全空整栋毒消净,按时带猪把毒消。气候不同要注意,冬夏两季尤其重要。冬季做到门窗闭,短时通风换气好;夏季门窗要敞开,湿帘停机亦此要。冬季干扫降湿度,夏季水冲有必要。公益事务要参加,充满活力热情高。有气切莫对猪发,与人谈心气自消。无论哪类饲养员,以上要求应做到。公猪舍饲养员要求

饲养公猪责任大,功劳一半在于他。膘情重要第一位,魁梧健壮善爬跨。根据膘情定喂量,八成膘况顶呱呱。主动亲近勤刷拭,睾丸包皮细观察。肢蹄保护尤其重要,栏内地面防湿滑。公猪运动要小心,严防相遇恶斗架。防暑降温特重要,天热性欲精液差。协助配种有责任,受胎成绩定奖罚。待配舍饲养员要求 母猪断奶出产房,体况瘦弱抓复壮。精心照料莫大意,自由采食不限量。根据膘情先分栏,切忌强弱混合养。断奶五天会发情,延迟太久不正常。协助配种查精猪,速报速配节饲粮。根据猪群受胎率,合理计酬理应当。妊娠舍饲养员要求

配种以后即减料,四斤饲料足够了。此量维持一个月,此后增加半斤料。怀孕八十五日后,加大喂量胎需要。后期喂量达七斤,胎儿快长母上膘。妊娠舍内应分区,轻中重胎序排好。管理孕猪应心细,防止斗咬防摔跤。观察返情和流产,情况异常即上报。追踪分娩和产仔,考核业绩两指标。分娩舍饲养员要求

产房提前消毒好,娩前一周产房到。入舍之前洁其身,自始至终清洁保。娩前三天渐减料,喂至七成可以了。接产工作莫疏忽,药品用具准备好。减去指甲手消毒,难产手掏戴手套。娩前母猪有征兆,破水以后别远跑。小猪出生擦干身,口鼻黏膜速去掉。断脐剪牙应消毒,此刻保温很重要。产程延长需助产,催产素用必要。尽快让其吃初奶,初奶之中抗体高。若是需要作超免,仔猪编号控时好。全窝产完编耳号,准确无误别错了。两日奶头当固定,弱仔奶头前面靠。仔猪寄养常发生,寄养仔猪记耳号。母奶铁少仔需补,补铁针剂不可少。控制仔猪黄白痢,饲养管理是首要。防痢疫苗酌情用,三针保健效果妙。哺乳阶段打针频,轻抓慢放应激少。七日龄最重要。母走仔留待一周,转入正常不限量,少喂勤添多吃料。日均采食五公斤,只可多来不可少。夏季母猪最难养,防暑降温要做到。头颈滴水降母温,开窗通风散热好。喂料时间趁早晚,提高食欲喂稀料。母健仔壮死亡少,合格仔猪计酬劳。保育舍饲养员要求 进猪之前舍洁净,纯种杂种不可混。一周之内适限料,周末五两才称心。一周以后不限食,日均一点五市斤。产房转保育舍,环境变化应激征。两舍温差不可大,前期尤其重保温。后期通风快散热,猪大过密易生病。保育床上勤打扫,饮水一定要卫生。病猪隔离要及时,否则祸害遍全群。九周龄离保育舍,体重二十三公斤,努力降低死亡率,论量论质领奖金。中大猪舍饲养员要求

栏舍提前消毒过,猪只进来乐呵呵。首先训练排粪尿,莫嫌麻烦不愿作。此时肯吃两天苦,以后你可轻松多。猪只务必分群养,品种性别不可错。为了提高整齐度,强弱大小各组合。中猪日喂两公斤,增重克数七百过。大猪日喂两点六,增重克数八百多。记下进猪日和重,出栏计算效益何。精心培育细呵护,种猪销售些定夺。客户来场挑选猪,赶猪麻利表情乐。努力提高售种率,售种越多奖越多。后备猪和测定猪舍饲养员要求

猪场秋季管理要点 篇5

摘要: 猪场秋季管理的主要方向是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关疫病。秋季昼夜温差大,气温会经过由高到低的转变过程,此时温度的变化对于各个阶段猪都是巨大应激,使猪的体质受到了削弱,从而导致猪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猪场秋季管理的主要方向是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相关疫病。秋季昼夜温差大,气温会经过由高到低的转变过程,此时温度的变化对于各个阶段猪都是巨大应激,使猪的体质受到了削弱,从而导致猪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因此,管理不善对猪只影响是很严峻的。

秋季管理的重点主要是增强猪只自身的体质、提升抗应激能力、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机体的伤害。首先是温度的变化,温度起伏变化、昼夜温差增大,会加剧猪只自身营养储备的消耗,同时猪一贯正常的生理节奏也发生变化,这其中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大。较凉的空气进入到猪上呼吸道,对呼吸道黏膜刺激性加大,加上氨气等有害气体的刺激,使呼吸道防御体系陷于紧张状态,很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发炎,并逐步加剧成为肺炎,伴发剧烈咳嗽气喘等,对机体的影响巨大。猪只表现出被毛粗乱、消瘦、顽固性呼吸道疾病症状。此时再有其他病原体感染或潜伏,更会增加疾病的威力以及对机体形成巨大伤害,甚至死亡。

因此,秋冬季节猪场的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个单一或是独立的环节,而是整个养猪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想方设法减少应激因素对猪只的影响,同时把提升猪的体质作为猪场管理的核心;其次是对母猪疾病的净化(隐性的消耗型疾病),尤其是伤害性疾病和秋冬季流行性疾病的防控,防疫是这个季节管理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对猪瘟、乙脑、伪狂犬、口蹄疫、流行性腹泻等多发疾病的关注;另外一个重点是隐性病原的清除,例如支原体、附红细胞体等,主要依靠保健药物地及时添加,抓住每月的定期保健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有就是猪只营养的问题,季节性特点致使饲料的原料质量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瓶颈,陈玉米比较紧张,新玉米已经上市,也有很多猪场选择使用其他的原料(次粉或DDGS)来代替。总之,无论是新玉米,还是其他原料代替能量饲料,由于这个季节猪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在增加,这样的营养供给和需求失衡易形成鲜明的矛盾,其中一个最容易缺乏的是维生素供给不足,这使得猪只主要表现为被毛粗乱、皮肤结痂、蹄裂病、消瘦和繁殖障碍不发情等。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篇6

A常见猪病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7日龄:气喘病苗。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20日龄:肌注猪瘟苗。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2.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4.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2.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4.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10.产前13天,肌注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

1.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

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2.每年3~4月份肌注乙脑苗1次,3年后可不注。3.每年肌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4.春、秋各肌注1次猪伪狂犬病疫苗。5.每年肌注两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

五、其他疾病的防疫

1.口蹄疫:常发区: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非常发区:常规灭活苗,每年9、12月份和次年1月份免疫1次;高效灭活苗,每年9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1次。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1、3、5周各免1次。3.猪链球菌病: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1次,仔猪10日龄首免,60日龄2免,或出生后24小时首免,断奶后2周2免。

B饲料管理制度

1、饲料原料需来自无农药残留所生产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2、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

3、饲料进仓应由采购人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仓管员必须查验进仓饲料的数量及质量。

4、饲料必须离地分品种存放并保持仓库卫生。库内禁止放置任何药品和有害物质。

5、建立有饲料进出仓库记录,详细记录每天进出仓情况。

6、饲料必须从具有生产正规、批准文号、质量标准等资质的生产厂家购进。

7、配料间、搅拌机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并不定时消毒,配料间内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C卫生防疫制度

1、生活区的垃圾具备防护措施,及时清理,保持清洁。

2、养殖用具每天清洗一次,保持干净。

3、外来人员不得随时进入养殖区。

4、发现局部发生疫病时,用具、料槽、水槽专用,并进行消毒,做好发病料槽,水槽的有效隔离。

5、病、死猪当天烧毁或深埋,用过的药品外包装等统一放置并定期销毁。

6、购进的仔猪经过检疫,防止病原体传入。

7、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和疾病防疫药品投放。

D消毒制度

1、养猪场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人员、车辆进出必须全面消毒。

2、定期对猪舍、食槽、水槽、运动场和其它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3、病死猪要进行深埋作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抛。

4、人员外出归来后,必须换鞋帽、衣服并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带入病源。

5、消毒药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6、消毒药必须保持三种以上交叉使用。

E养猪场防疫制度

1、猪场所有人员必须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

2、在猪场及不同栋猪舍间,设立药物消毒池或紫外线消毒室,进出人员须更换衣服、鞋帽,经消毒后方可入内。不准随意进出、串岗。

3、不在疫区和发病猪场引种。新购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半个月,确认无病方可转群混养。商品猪实行自繁自养。病猪严禁出场销售。

4、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天天打扫卫生。定期或不定期对圈舍、食槽和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5、按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定期进行猪瘟、丹毒、肺疫、蓝耳病等急烈性传染病进行预防注射或药物防治。

6、所用疫苗、药物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的规范。

7、谢绝外人入舍参观,禁止其他畜禽和猫、犬入舍。

8、病猪隔离,死猪焚烧或深埋。猪粪尿须经沼气腐化后再出场使用。

F药物管理制度

1、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包括:药品的品名、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2、药品的质量验收:包括药品外观性质检查、药品内外包装及标识的检查,主要内容有:品名、规格、主要成分、批准文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3、搬运、装卸药品时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药品外包装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措施。

4、药品仓库专仓专用、专人专管。在仓库内不得堆放其他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药品按剂量或用途及储存要求分类存放,陈列药品的货柜或厨子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地面必须保持整洁,非相关人员不得进入。

5、药品出库应开《药品领用记录》,详细填写品种、剂型、规格、数量、使用日期、使用人员、何处使用,需在技术员指导下使用,并做好记录,严格遵守停药期。

6、不向无药品经营许可证的销售单位购买猪用药物,用药标签和说明书符合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不购进禁用药、无批准文号、无成分的药品。

猪场卫生管理与消毒 篇7

1 场区卫生管理和书消毒

为了防止饲养管理人员及车辆进入所带来的病原体和污染物对猪肝构成威胁,猪场大门口应设置广而深的消毒池(糟)和洗手消毒盆, 进出的人员及外出回来的车辆要经过消毒方可进场。对于要求严格的种猪场,不论是外来人员还是工作人员,必要的情况下应淋浴洗澡、更换消毒的衣服和鞋帽才能进入生产区。每一栋猪舍又设有小消毒池,经踩踏后方可进舍。必须进入猪场的外来车辆,不仅要经过消毒池,而且要车辆全面喷雾消毒后方可进场。猪舍外面应有更衣室,进入猪舍工作必须先将外衣更换为工作服和工作胶鞋,并消毒手指和胶鞋。更衣室设有紫外灯,用来消毒工作服和鞋。工作服要经常洗净,经常日晒消毒。

2 人员的卫生管理和消毒

兽医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病畜,许多病原体经兽医技术人员传播,所以兽医技术人员进入猪舍或诊疗疾病离开猪舍时应将手和胶鞋消毒,污染的衣服也要经消毒处理。衣服和胶鞋要经常洗涤和消毒,保持干净。注射器具要煮沸和高压消毒,并做到1头猪1个注射针头,如果是治疗传染病,用后的注射器未经消毒绝不能再用,抽取药液时为保持药液的干净应用未经使用过的消毒针头。职工要每年定期体检,发现有人畜共患的疾病如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应调离生产区进行治疗不准将私人物品带入场舍, 不准利用清洗间洗涤私人和家庭衣物。在从事人工授精、接生等到与猪体充分接触作业时, 要戴消毒手套和口罩等。凡患感冒、扁桃体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患者应调离生产区另行安排工作。离场外出返场的工作人员应在行政区(生活区)工作2 d,经净化后再进入生产区,如果在外接触了动物应在行政区(生活区)净化6 d,淋浴更衣再进入猪场。

3 猪体卫生管理和消毒

生产期间猪身体要保正定期用水淋浴,刷拭干净,尤其是种猪,要注意腋下、股内、蹄叉和趾间等部位的清洗,然后用消毒液喷洒;需用牲畜体表净先后间隔10 d作2次喷洒,以杀灭成虫、虫卵和幼虫;配种前,应前除公猪包皮附近的长毛,洗拭消毒母猪的后躯,特别是会阴周围,以防止交配时病原体经生殖道感染而引起繁殖障碍等疾病;分娩前应消毒乳房,分娩后用消毒液洗拭阴部及后躯,清理胎衣和消毒产房。如果天气寒冷擦洗猪身应用温水,并要注意防寒。此外在产出仔猪的剪牙、断尾、注射疫苗等工作过程中要做好器械和术部消毒。

4 猪舍卫生管理和消毒

猪舍的门窗要做门帘和纱窗, 通风口也要装纱窗。猪舍要经常除粪,每天1次,并保持干燥,夏天可以增加除粪次数,打扫后用水冲洗。但冬季或分娩舍和保育舍不宜用水洗,应保持干燥,可采用石灰粉吸除粪便,用高压水枪冲洗即可。饲糟和水糟也要保持清洁,在每次给食前清除次残留在糟内的饲料,因为残留的饲料极易腐败,要冲刷干净。水糟每天也要清洗1次,如果是乳头式饮水器就方便卫生了。彻底清除干净后,还要定期消毒,夏天猪舍至少每个月全面消毒两次,冬天1次。饲糟墙壁等应定期消毒,但饲料糟水糟,经消毒后应再用水冲洗1次以去除消毒药。空出的猪舍在进猪前应进行清理和消毒,一般可按下列顺序行处理:猪舍放空→清除粪便→高压水枪冲洗→2%~5%碱水消毒→3~6 h硬刷刷洗地面、墙壁及死角→彻底水洗→福尔马林熏蒸或火焰消毒→放干数日方可进猪。

浅谈猪场饲养管理技术 篇8

【关键词】养猪;养猪场;饲养管理;卫生防疫

1 做好种公猪调教工作,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切实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

在养猪场建立种公猪良好的生活制度,切实做到种公猪的饲喂、采精、配种等工作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加强种公猪的运动,定期检查精液品质以提高其繁殖性能,严防无精、死精配种;合理饲喂种公猪,在满足种公猪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对其采取限料饲喂,饲喂哺乳料;注意掌握种公猪的配种频率,坚持做到青年公猪每周使用1~2次,成年公猪每周使用3~4次,同时注意防止种公猪自淫现象;做好防寒和防暑工作,在寒冷的冬季适当添加垫草保暖,在炎热的夏季采取洒水、遮阴等方法防暑;定期做好种公猪体内外的驱虫工作,建议做到生产公猪每年2次口服驱虫药,后备公猪开配前1~2个月口服驱虫药1次;做好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猪体清洁干净。此外,还要做好后备公猪的调教工作,掌握好后备公猪的初配月龄。

2 及时合理分群,严格根据规定用料标准饲喂

认真做好接猪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并根据猪的品种、公母、大小、强弱及时合理分群饲养。仔猪进圈要做好调教工作,使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根据规定用料标准进行饲喂,每天3次,保持饲料新鲜、减少饲料浪费;坚持做到每天3次检查猪群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或报告兽医;加强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在仔猪转入10~15d内按区、按批口服驱虫药;同时,做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工作,寒冷时在猪圈垫稻草保温,高温季节通过增加通风和喷水进行降温;坚持每日清除粪便2次,保持猪圈内清洁,室外粪沟要经常清淤,以减少蚊蝇的滋生,室内走道、墙壁要保持清洁干净;对出猪后的空圈,要及时做好清扫、清洗、消毒处理工作。

3 做好母猪发情鉴定,保证空怀母猪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

注意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认真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工作,保证母猪适时配种,提高受胎率;养好空怀母猪,促进母猪发情排卵,保证大多数母猪在7~10d内发情配种;为了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和促使母猪提早发情,对不发情的母猪采取公猪诱导法、合群、拼圈、激素催情等措施促使发情;在配种前,保证公母猪外阴部的清洁,以防病菌、杂质带入阴道而发生子宫炎、流产;对每次配种做好详细记录,写明异常情况,以备日后查考;对那些生殖器官患病的和繁殖性能低下以及老龄母猪应及时淘汰,补充优良后备母猪;做好空怀母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

4 防寒防暑,减少疾病,强化“保胎”管理

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初生仔猪的水准,用料标准采用“前低后高”的原则,妊娠84d以前使用妊娠料,妊娠84d以后使用哺乳料;喂料时间要固定,饲料质量要保证,在料中加霉吸剂,不喂发霉、腐败、变质等有刺激的饲料,以免引起流产;对妊娠母猪态度要温和,在转群过程中动作要慢,防止拥挤,严禁对妊娠母猪鞭打和惊吓;对每批所进妊娠母猪,要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依次排列进入笼架;在临产前一周,对妊娠母猪要进行体表消毒,然后小心赶入已准备好的产栏内;对转群后的空栏位要及时、彻底地进行清扫、清洗、消毒,要求坚持做到当天转猪、当天清洗,再用氢氧化钠和生石灰进行消毒;保持料槽清洁卫生,剩料要及时清除,以防发酵变质。

根据四季变化做好通风换气工作,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认真做好床位和走道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床位清洁干燥,保持室内环境和繁殖卡片干净整洁;认真观察母猪采食、饮水、粪尿和精神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猪场领导,以及时研究解决措施减少空怀、流产等意外情况;做好定期消毒工作,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减少疾病发生,做好防寒防暑工作,确保母猪安全度过整个妊娠期。

5 加强产仔母猪产房兽医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切实提高仔猪成活率

5.1 产前准备

在进猪前,应将产床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注意清点并准备齐全高锰酸钾、碘酒、干燥的稻草、保暖用品用具等;预产期前一周,将受胎母猪赶入产房,临产母猪须限量饲喂,从预产期前7d开始逐日减少,使用哺乳料;注意随时观察母猪的活动情况,保持安静的环境,除专职饲养员以外,尽量避免其他人员进入产房;同时,做好产房的清洁卫生工作,产房的地面、网床上要随时清扫,不能有积粪存留,注意保持产房内空气流通,防止母猪分娩缺氧,冬季要保证在室温不低于15℃的情况下进行通风换气。

5.2 做好接产

临产前用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的乳房和外阴部,切实做好助产工作;认真观察母猪生产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发现难产要及时处理,可先用催产素催产,如仍不生产再用经消毒的手伸入阴道进行助产;生产完毕后用肥皂水将母猪阴部、后躯和乳房擦洗干净,并给母猪注射抗生素(长效抗菌剂);在仔猪出生后,先擦去其口鼻中的黏液,然后擦遍全身,如遇天气较冷时,应立即将仔猪放入保暖箱。

6 把握泌乳规律,做好仔猪初乳、开食、补料、阉割、断奶等关键工作

根据母猪的泌乳规律确定其饲养标准,一般从分娩后第三天开始逐日增加饲料喂量,一直喂到标准量为止;再增加喂料量时,要根据哺乳母猪膘情和带仔猪头数等情况进行喂料;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做好防寒、防暑工作。

首先,要保证仔猪吃足初乳,仔猪出生后要及时吃上初乳。但要注意的是,应先挤掉一些乳汁,然后再让仔猪吮乳。其次,要固定仔猪乳头,将瘦弱的仔猪固定在母猪前身的乳头上吮乳。对仔猪寄养要及早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要将同窝中最强壮的寄出,同时在选择寄养的母猪时,要选择分娩日期相近的进行寄养。做好补铁和补水工作,仔猪出生后3d内要注射补铁剂。此外,仔猪出生后3d要让其喝到清洁的饮水。

7 充分做好仔猪转入保育舍的保温等准备工作,强化仔猪保育期间的饲养管理

切实做好猪只转群前的一切准备,注意做好仔猪转入舍的保温工作,当室内温度低于20℃时,在仔猪转入前2h要将保温设施准备好,并垫上稻草;仔猪转入保育房要根据品种、体重大小、公母等情况进行合理分群,并认真做好仔猪的三点定位工作,保证舍内清洁卫生和良好环境;对刚转入的仔猪要做到少喂勤添、每次吃光,保持饲料新鲜;更换饲料要逐步过渡,在转群前一周建议做到日喂4次(白天3次,晚上9~10时1次);同时,做好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保证猪健康生长;对网床下的粪尿等有机物要及时清除,保持室内空气流动良好,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不得有积粪、污水存留,保持猪体干净卫生;保育猪转出后,空栏要及时做好清扫、清洗、消毒工作,坚持存栏猪每周消毒1次,做到消毒药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兵.农村小规模生态养猪模式及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273.

[2]别恒昌,范春洪.规模化猪场的保健方案[J].山东畜牧兽医,2010,(3):86-87.

[3]杨世敏,降浩琳.猪场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1):130-131.

猪场管理顺口溜 篇9

配种前后料不同,配前饲料能量浓。

配后喂量两公斤,低能全价保胎用。

八十五天速加料,胎儿快长在其中。

日喂不低三公斤,可获理想初生重。

霉料脏水不能喂,避惊戒斗防胎动。

要使分娩不难产,怀孕母猪适运动。

猪场管理顺口溜:分娩舍饲养管理

产房提前消毒好,娩前一周产房到。

入舍之前洁其身,自始至终清洁保。

娩前三天渐减料,喂至七成可以了。

此间饲料适加药,预防疾病很重要。

产前加药净母体,产后加药奶有药。

产后母猪防感染,抗生素注不可少。

子宫冲洗消毒液,必要也可投入药。

若遇难产须助产,手和器具消毒好。

娩前母猪有征兆,破水以后别远跑。

小猪出生擦干身,口鼻黏膜速去掉。

断脐剪牙应消毒,此刻保温很重要。

产程延长需助产,催产素用有必要。

剪去指甲手消毒,万不得已用手掏。

尽快让其吃初奶,初奶之中抗体高。

若是需要作超免,仔猪编号控时好。

三日奶头当固定,弱仔奶头前面靠。

母奶铁少仔需补,补铁针剂不可少。

控制仔猪黄白痢,饲养管理是首要。

防痢疫苗酌情用,三针保健效果妙。

哺乳阶段打针频,轻抓慢放应激少。

七日龄后训吃料,方法多多巧用脑。

三周日食超三两,断奶之后健康保。

断奶乃是一关口,减少应激最重要。

母走仔留待一周,转入保育过渡好。

母猪喂量日渐加,加料过猛母仔糟。

转入正常不限量,少喂勤添多吃料。

日均采食五公斤,只可多来不可少。

四周断奶较为宜,公斤超七不为高。

猪场管理顺口溜:中大猪饲养管理

栏舍提前消毒过,转群保健必须做。

首先训练排粪尿,莫嫌麻烦耍懒惰。

此时肯吃两天苦,以后你可轻松多。

猪只务必分群养,强弱大小各组合。

重点狠抓采食量,常规管理照章做。

中猪日喂两公斤,增重克数七百过。

大猪日喂两点六,增重克数八百多。

肥猪种猪应驱虫,四一模式很不错。

猪场管理顺口溜:推荐的免疫程序

免程应依实情变,一般原则如下面:

防疫注射有重点,猪瘟口蹄最为先。

猪瘟产前一月注,一年两次莫等闲;

二十日龄或超前,六十日龄再一遍。

注射一至四头份,四天以后免疫显。

口蹄疫乃乳死苗,发病季节是重点,普通苗注两毫升,高效苗量一半减

母猪配种前注射,孕后打苗流产险。

仔猪二十日首免,二免定在一百天

三免出栏前半月,结合实情来增减。

伪狂犬苗有多种,基因死苗活苗兼

母猪配种和产前,一产两次不可减

剂量每头三毫升,免期三月不再延。

断奶仔猪注一次,一个月后再加免。

;;;;

初生仔猪即滴鼻,防病效果很明显。

萎缩鼻炎灭活苗,母猪配种和产前,剂量每头三毫升,仔猪注射哺乳间。

若是母子同一苗,仔苗剂量大半减。

气喘冻干活菌苗,免疫保护期一年,注射剂量四毫升,胸腔注射是特点

进口菌苗可肌注,只是价格不低廉。

乙脑冻干弱毒苗,一年一次四月间。

细小病毒油死苗,生产母猪配种前。

自家疫苗颇有益,制作质量是关键。

主要协助防下病:传胸链副传胃炎。

;

公猪一年两次免,不可忘记置一边。

以上疫苗酌情注,根据实情来增减。

周边疫情了如指,抗体监测是关键。

猪场管理顺口溜:保育猪饲养管理

进猪之前舍洁净,饲料加药防疾病。

一周之内适限料,周末五两才称心。

一周以后不限食,日均一点五市斤。

产房转到保育舍,环境变化应激征。

两舍温差不可大,前期尤其重保温。

后期通风快散热,猪大过密易生病。

保育床上勤打扫,饮水一定要卫生。

病猪隔离要及时,否则祸害遍全群。

九周龄离保育舍,体重二十三公斤。

猪场管理顺口溜:种猪引回细照料

猪回隔离不可少,猪舍事先消毒好。

母猪一栏养几头,体重一致很重要。

公猪一栏养一头,多头同栏会斗咬。

初来喂量逐日添,过多诱发胃肠炎。

饲料饮水要卫生,隔离至少三十天。

必要疫苗要注射,药物预防记心间。

猪场管理顺口溜:运输种猪的要点

车辆用具准备好,彻底消毒无死角。

公猪装车要分隔,上车猪只勿过饱。

炎热夏天夜上路,饮水冲洗不可少。

冬运要有遮棚布,防寒保暖切记牢

猪场管理顺口溜:如何应对酷暑和严寒

气候酷暑和严寒,影响养猪两难关。

低温小猪危害大,高温之害超严寒,不仅生长速度慢,公猪母猪繁殖难。

夏天降温湿帘好,母猪滴水加风扇。

高温母猪易瘁死,重胎母猪适疏散。

天热喂食趁早晚,青料稀食不怠慢。

低温重点防小猪,仔猪箱内装热源。

断奶初期怕温低,保育舍内防风

福林猪场消毒管理制度 篇10

牧业生态养猪场消毒管理制度

一、装卸动物、动物产品的车辆在装前、卸后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开展消毒工作。

二、后备舍、公猪舍、配种舍、妊娠舍、育肥舍隔两天一次,产房和保育舍隔天一次。消毒剂交替使用,每周更换1种。

三、存放动物的圈舍、动物的屠宰车间,每天坚持清扫、消毒一次。

四、员工进入猪场和圈舍,必须双脚 踩踏消毒池。员工每次外出回来必须用 消毒液洗手,用紫外线照射15分钟,更衣、换鞋、洗澡后才可上班。

五、对经营畜禽及畜禽产品的场所必须定期消毒。

六、对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工作人员、服装、污染场所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七、要规范使用消毒药品,领取 牧业生态养猪场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一、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养殖场负责人(场长)为动物疫情监测报告第一责任人。

二、养殖场须设专职人员(动物疫情测报员),负责动物疫情监测和上报工作。

三、在发现有疫情发生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镇农技服务中心报告。

四、监测报告的内容包括动物疫病流行病发生地点,发生状况和蔓延趋势。

五、实行零报告制,每月3日前,动物疫情报告员将上月动物疫病发生情况上报镇农技服务中心。

六、镇农技服务中心在接到动物疫情员重大疫情发生报告时,应1小时内报至县兽医卫生监督所。

七、养殖场应建立动物疫情测报员、报告员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考核及奖惩制度。

牧业生态养猪场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一、非病疫死亡的个体,由检疫员报知场长查明原因,在无害化处理区进行监督处理(掩埋或焚烧)。

二、检疫中发现的病死畜禽及染疫畜禽产品,按照规定在检疫人员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猪场要设专人对无害化处理制度的落实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和检查,对不执行制度及造成疫情传播者,按法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四、必须建立无害化处理档案,对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及畜禽产品必须作好记录,并列入档案管理。

五、无害化处理区作业处理时,必须有指定人员看管,并作好周边地区消毒工作,严防污染环境或疫情传播。

六、无害化处理后,相关人员要作好处理记录,以便有关部门或人员查阅。

牧业生态养猪场用药管理制度 1.使用药品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正确配伍,注意配伍禁忌。领取药品必须如实登记。

2.正确计算药物使用剂量,不欠量或超大剂量用药。严禁对妊娠母猪使用有“孕畜禁用”标识的药品。

3.激素和剧药要由技术人员指导使用。

4.配制药品必须在药房内完成,不得在其它地方存放或恣意浪费。

5.医疗器械用好后立即放回原处,严禁在药房外闲置。煮沸医疗器械时要有人守候,以防烧毁。

6.装卸和使用金属注射器时要正确操作,小心用力,避免损坏零部件。用凉开水稀释新生仔猪口服药物。

7.药品均按性状、种类、用途归类整齐摆放,用完一盒再开启另一盒并放回原位,不得乱拿乱放。

8.工作时要集中精力,避免取错药品造成不良后果。

9.保护好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取用后随即盖好,以防细菌污染,禁止将整盒注射器或针头带入圈舍。

10.疫苗专用注射器和常用注射器分开摆放,不可混用。爱护室内卫生,药盒、空瓶、废针、包装带不得随便丢弃,要放入垃圾箱统一处理。

牧业生态养猪场预防免疫接种制度

一、准时准量免疫接种,做到头头免疫注射

二、注射疫苗时,小猪一栏换一个针头,种猪一针筒疫苗换一个针头。病猪不能注射,病愈后及时补注。

三、接种活菌苗前后1周停用各种抗菌素。

四、发生过敏反应肌注肾上腺素;为预防过敏反应及加强免疫效果可在注射疫苗前饮水添加维力康等抗应激、免疫增效剂药物。

五、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六、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七、免疫注射时,尽量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八、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牧业生态养猪场产地检疫申报制度

一、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动物养殖场的动物在离开养殖场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

二、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出场时应提前2天向当地镇农技服务中心申报检疫。

三、申报检疫的动物必须经强制免疫和佩戴动物标识后,方可申报。

四、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经镇农技服务中心检疫人员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场。

五、运输动物的车辆装载前和卸载后应清洗消毒,并取得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六、未经检疫的动物禁止调离本场,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实行隔离观察、治疗。

七、申报产地检疫数作为项目申报核定出栏数的重要依据。

八、违反上述规定将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牧业生态养猪场预防免疫接种制度

一、准时准量免疫接种,做到头头免疫注射

二、注射疫苗时,小猪一栏换一个针头,种猪一针筒疫苗换一个针头。病猪不能注射,病愈后及时补注。

三、接种活菌苗前后1周停用各种抗菌素。

四、发生过敏反应肌注肾上腺素;为预防过敏反应及加强免疫效果可在注射疫苗前饮水添加维力康等抗应激、免疫增效剂药物。

五、各种疫苗要按要求进行保存,凡是过期、变质、失效的疫苗一律禁止使用。

六、免疫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七、免疫注射时,尽量不打飞针,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八、做好免疫计划、免疫记录。

牧业生态养猪场产地检疫申报制度

一、为有效防控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动物养殖场的动物在离开养殖场前必须实行产地检疫申报。

二、规模养殖场的动物在出场时应提前2天向当地镇农技服务中心申报检疫。

三、申报检疫的动物必须经强制免疫和佩戴动物标识后,方可申报。

四、规模养殖场的动物经镇农技服务中心检疫人员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场。

五、运输动物的车辆装载前和卸载后应清洗消毒,并取得动物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六、未经检疫的动物禁止调离本场,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实行隔离观察、治疗。

七、申报产地检疫数作为项目申报核定出栏数的重要依据。

八、违反上述规定将按《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牧业生态养猪场畜禽标识制度

一、新出生仔猪,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二、猪在左耳中部加施畜禽标识,从外地引进的生猪需要再次加施畜禽标识,在右耳中部加施。

三、生猪的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四、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运出养殖场。

五、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牧业生态养猪场养殖档案制度

一、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1、生猪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生猪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生猪养殖代码;

二、饲养种猪应当建立个体养殖档案,注明标识编码、性别、出生日期、父系和母系品种类型,母本的标识编码等信息。

猪场盈亏:看猪价更看内部管理 篇11

说起来,他可是方圆几里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结合这么多年的养猪经验,老王感慨地说:“我们真是摸石头过河走了这么多年,要不是有了技术员小李,我们还真不知要走多少弯路。2007年以来,猪价犹如坐上了过山车,暴涨暴跌。我们这些养猪专业户毫无招架之力,只有跟着市场起起浮浮。我们觉得这跟玩股票没什么两样。一时间,猪场内部人心涣散,有的合伙人甚至提出要退股,不干了。眼看猪场的管理进入一片混乱,即将瘫痪的时候,场里的一位骨干及时给我们找来了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技术员小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我们的企业又得以稳定运营了。以前我们只知道抱怨猪价低,不赢利,却不知该从哪里下手来降低损失。从小李那得知,猪场的盈亏,不仅要看猪价走势,更要看内部管理。”那么,老王口中的内部管理又指的是哪些方面呢?

北京六马养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符开星,将自己多年的养猪实践上升到理论,写出了专著《北京六马标准养猪模式》。他认为:猪价高低并不完全决定猪场盈亏,科学严谨的内部管理才能保证企业持续经营。

他进一步举例说,一般养殖企业总以为把饲料成本控制了,养殖总成本也就控制了,殊不知种猪管理完善与否才是决定一个猪场盈亏的关键。因为一头母猪年消耗的饲料是固定的,提供的出栏猪越多,分摊的母猪料越少,如果母猪年用料为1100千克,年出栏育肥猪20头,每头分摊55千克,如出栏18头,则每头分摊61千克,每减少一头,就会多用饲料3千克,增加的成本约为6元,一个万头猪场的成本就会增加6万元,而这还仅为饲料的成本,如果再计算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弱仔、病仔、僵猪等,以及由此增加的人工成本、治疗费用、饲料利用率降低等,成本还会大大上升。因此,如果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8头以上,没有不赚钱的,而一头母猪只提供12头以下出栏猪的猪场是不可能赚钱的。

历来养殖场的经验总结还告诉大家,因免疫不当、不及时造成的损失,远远比猪价降低造成的损失大,甚至是大几倍。

他还说:“细节决定成败。”

就拿猪场消毒来说,这是每个养殖企业都要经常做的事情,但有的企业不经意间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水塔使用时间过长,没有进行消毒处理,水被微生物污染;圈舍喷雾消毒后,消毒液没有浸透地面和设施,达不到消毒的效果;职工休假后返场时,消毒措施不严,导致病原进入猪舍。细节还体现在母猪产房的管理、产崽率、仔猪成活率、饲料选用等。

任何一个猪场,无论生产规模大小、水平高低,不可能一个问题也没有,只存在问题多少、大小的情况。提高养猪水平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找“洞”补“洞”的过程。那些潜在的“洞”少了,猪场的问题自然也少了,利润就多了。

现在我国养猪业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有相当大的差距。以猪的饲料报酬来说,我国仍高达 3.9~4.2,而世界发达国家远远低于这个水平,如英国猪的料重比为2.85,丹麦为3.2,荷兰为3.01,日本为3.26,美国为3.37;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我国仅为17头,美国为20头,巴西为25.96头,日本为24.92头;仔猪存活率我国为84%,美国为95%;生猪出栏率我国为 125%,世界平均水平为160%。这些都说明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国内的文学作品下一篇:2024台州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热点-对西湖申遗成功的看法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