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小故事(共11篇)
关于感恩小故事 篇1
他是一个“IT民工”。简洁和实际是他崇尚的作风,他对一个公司好坏的判断,只基于两条标准:给的薪水够不够高和干活时心情爽不爽。
为了第一条标准,他离开了上一个东家。
三年的从业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术,让他顺利地被一家跨国公司录用。第一天上班,上司通知他,记得带水杯。果然,同事们口渴了,都乖乖捧一水杯去饮水机边接桶装水。记得原来那家公司慷慨地放了好些纸杯,随用随取,提供的饮料业丰富多样,咖啡、果汁、牛奶,气派十足。
不习惯的事情,接二连三。
公司命令禁止电脑里装各种游戏、盗版软件及非工作用途的软件。可哪个年轻的工程师不会偶尔手痒?一个周末,他偷偷地用公司的笔记本电脑下载了“泡泡堂”游戏。到了星期三,一封提醒邮件不期而至:“您好,经查明您电脑中有不被允许的软件,请卸载。”“他们居然扫描我的电脑!侵犯隐私!”他愤愤然。过了几天,未解决技术问题,他随手下载了别家公司的软件。这下子不会被指责了吧?纯粹为了工作。没想到,依然受到了提醒邮件:“您所使用的软件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上班时,没有“个人”时间。一项工作结束了,想上网冲冲浪,领导过来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说:“活儿都干完了?”
每一笔支出都精打细算。公款吃喝、“腐败”,一律杜绝。有活动提倡AA制。
“有点郁闷。个人空间、融洽关系、豪爽风格,这里似乎却一点点。”一年前,他向我这个老友抱怨,询问“要不要跳槽”。
一年后的今天,当我问起他怎么没再度跳槽时,答案居然是:“我会继续待下去,争取成为终身员工。”
另一些耳濡目染的细节,让他一点点地融入了“异度”文化。
一天,他接了个电话,耐心认真地回答了客户提出的一连串问题。一转身,见部门经理正满脸欣赏地点头:“做得好,你岗位公司赢得了10万元订单。”他长大了嘴巴,不敢相信:“5分钟值10万元吗?”“那当然,客户买的就是高水准的服务。”那一刻,是他工作以来最富有成就感的时刻,因为他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智力劳动的含金量。
在这里,人与人的确不如某些机关、事业单位那么亲热,面子上一团和气。日子久了,大家成了熟人,依然默契地保持着相互交往的尺度。有一次,一位同事阴患脑瘤住院,公司号召捐款,采取不记名的形式,捐款箱就放在一处安静的角落。他亲眼看见一个同事掏出100元塞进去,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和姿态屹立职场。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IT民工”,他喜欢一个公司的标准又多了一条,那便是尊重工作,尊重人,尊重生活。
关于《源流》的一则小故事 篇2
话说这五个“遗址建设年”,实际是文件《关于加强全市革命遗址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的意见》中的主题内容。2011年9月20至22日市老促会瞻仰调研革命遗址时,“建设年”已开始孕育,10月20日,市老促会递交给市府的一个关于加强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建议》。之后,这个《建议》一直得不到回复。“会不会胎死腹中?”当年阳江老促会同志们心里担心着。杨大欣会长却心中有数,指示尽快向媒体发出通讯以营造舆情。接踵而来的,是《源流》杂志润物细无声般给播下了及时雨。
那是2012年元月,《源流》杂志以《2012有望成为阳江革命遗址建设年》为题,对这个仍在孕育中的“建设年”进行了助产催生式报道。文章说,2011年下半年阳江市老促会组织会员瞻仰中共阳江县支部旧址文昌宫等11个重要革命遗址,发现一些革命遗址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的状况。如阳江围歼战革命烈士纪念碑,配置欠缺,杂草丛生,瞻仰者无路可进,浮雕被毁损。中共阳江县委旧址许氏宗祠被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房”,瞻仰者只能在墙外望遗兴叹……报道说,在随后举行的市老促会活动日座谈会上,会员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将2012确定为“革命遗址建设年”,以加强对遗址的保护利用。《源流》杂志的报道,题目重点词为“有望”、“建设年”,良好的催生与期待意愿跃然纸上。
在《源流》杂志的舆论助推下,革命遗址建设年从“有望”变为“成真”。2012年5月4日,阳江市“两办”出台了抢救濒危遗址的文件,决定对阳江29个重要革命遗址拟用5年(2012-2016)时间按轻重缓急分批进行抢救维修,并在文件中具体确定了抢救维修时间表。
以五个“遗址建设年”为担当的“21号”文件面世之后,《源流》杂志又不失时机地于2012年6月发文《阳江市老促会力促濒危革命遗址的抢救维护》,跟踪报道了市老促会领导杨大欣、关则敬到阳东县力促抢救维修濒危革命遗址中共阳江县委旧址许氏宗祠工程上马,使“建设年”从文件中走下来,到实际中付诸行动。报道称,阳东县领导对原阳江市政府的老领导、现市老促会正、副会长的到访与热心,非常感动,当场拍板同意立即安排财政资金进行维修。
中共阳江县机关旧址许氏宗祠,是一个既是革命遗址又兼具文物价值的古建筑。阳东县财政拨款近200万元对该遗址进行维修翻新。由此《源流》杂志又于2013年11月在显著位置报道了9月26日市老促会会长杨大欣一行到工地现场察看维修翻新工程进展情况,并配发了两帧相关照片。目前工程已于春节前完工。
此外,中共阳春县委旧址屯堡小学、中共阳春县委领导机关旧址潭水中学原址、中共阳春县地方组织联络站旧址永生堂以及中共两阳工委旧址林元熙故居的抢救维修工作,已在2013年下半年相继圆满完成。这充分体现了《源流》杂志舆论伟力在推动着阳江“遗址建设年”进程。
对于《源流》杂志催生推动阳江“遗址建设年”之事,杨大欣会长感触颇深。他说,“我们老促会调研建议,只是创造了一个条件,开了个头,如无《源流》杂志助阵,说不定会‘胎死腹中’,好戏难继”。
诚哉斯言!《源流》杂志功不可没!
古代关于感恩的小故事【推荐】 篇3
古代关于感恩的小故事
1、投桃报李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2、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3、慈母之恩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5、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6、漂母的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7、知遇之恩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8、士为知己者死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着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在感恩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多少古今中外名人感恩的小故事。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今有伟人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伟人之所以伟大,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拥有美好的心理品质——感恩。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一)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感恩老师的故事
(二)周恩来不忘师恩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岑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岑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岑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岑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关照。
感恩老师的故事
(三)毛泽东向教师敬酒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毛禹珠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禹珠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感恩老师的故事
感恩小故事 篇4
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千里走单骑
感恩父亲小故事 篇5
蹒跚学步的`我,有一次跑得太快,摔倒在地,张开双手,希望在你的怀抱得到安慰,你却淡然地看了我一眼,微笑的眼神分明在说:“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啊!”倔强的我赖在地上哭了起来,而且声音嘹亮得犹如进军的号角。你丢下一句“我在前面等你哦”,就给了我一个执著向前的背影。我只好咬着嘴唇,忍着疼痛,从地上爬起来,用沾满泥土的手擦干眼泪,边抽噎边跟了上去。当时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可那事以后,我什么事情都不奢望别人帮助,变得独立起来。
童年时代的我,偶尔在伙伴们中间受了委屈,回家就扑进你的怀抱,紧紧抓住你的衣襟,泪水沾湿了你的衣裳,你没有了往日的严肃,轻轻地拍着我的背心:“孩子,怎么啦?”我不语,紧紧得抱着你;你也不说话,轻轻地抱着我,用你的体温把我的泪水烘干……你慈祥的目光点燃了我心灵的烛火,我生命里有风雨的日子不再凄寒!
手工小达人 感恩有行动 篇6
DIY,让孩子感受爱与被爱
映雪儿 手工专栏作家,现居美国。女儿菲比,5岁。
快到感恩节了,和女儿一起做手工,拿亲手做的小礼物向身边的人表示感谢,是我家的一个惯例。今年我们会做几张特别的感恩卡,卡上的火鸡图案是孩子的小手印再画上眼睛和嘴巴而成。这个小小的家庭传统让孩子学会珍惜,学会理解和表达爱。
石头变兔子 女儿想象力飞涨
因为我和妈妈都喜欢做手工,菲比从小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手工。妈妈在菲比小时候做了很多橡皮章给菲比玩,菲比玩橡皮章的时候,又发现了自己的小手也可以当图章,小手沾上红色的印泥在白纸上印出一个个小手印。我教菲比在小手印上加上简单的几笔,就画成了有趣的手指画,从中认识了很多小动物。
后来,菲比开始学会自己发挥想象力。我们去海边玩时,拾了好多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回家,菲比给石头涂上不同的颜色,三角形的涂上红色,用彩色笔点几个小黑点,然后用绿色的不织布剪出叶子贴上,就做出了一个小草莓。椭圆形的小石头稍加点缀做成瓢虫、小猫、小乌龟。有好长一段时间,菲比外出玩时看到路边的石头,都会拾回家,帮它们加眼睛嘴巴和耳朵,让它变成个可爱的小兔子。不断“出产”作品的菲比因为成就感也对手工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爱手工的孩子更懂生活
每逢感恩节、圣诞节,菲比都会从幼儿园带回家一些手工小玩意或是贴画。当我看到那稚嫩的字迹写着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时,真让我感动不已,心甜如蜜。
手工是个能让孩子全面发展的艺术,喜爱手工的孩子,更懂得热爱生活。手工与美食制作也有融汇贯通之处,在西方,孩子都可以利用任何一个节日表达感谢,哪怕是情人节。不管是老师、同学、亲人、父母,只要是你喜欢的人,都可以送上贺卡或是小礼物,表达你的那份爱。去年的感恩节,我让菲比自己做些三明治,三明治的做法与平时玩的橡皮泥差不多,就如做手工一样,对菲比来说没什么难度。第二天,放学的时候菲比很骄傲地告诉我:“爱心面包很受小朋友的欢迎,每个小朋友都吃了。”我觉得孩子自己动手做爱心面包,体验劳动的成果,可以体会付出的真诚,分享的快乐!这才是孩子过节的真正意义。
当孩子把自己做的礼物送给小朋友或是当孩子收到礼物时,都能感受到爱与被爱,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情感教育,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情感,是小朋友在生活中一起互动和学习爱的表达方式,进一步培养了孩子的爱心。
女儿成了“抠门”的环保小达人
菲比很爱惜玩具和物品,从小到大没有一样玩具是被她玩坏的。像她喜欢的小戒指,因时间久了戒面脱落,她也不会丢掉,更不会要求买新的,而是要求我用热熔胶修补。有时我会提议“这个戒子戴好久了,颜色都掉光了,指环也生锈了,不如买新的吧?”菲比就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直接说“NO”拒绝我。小小年纪的她能养成节俭的习惯,也都是拜手工所赐。手工早已让菲比知道破损的东西是可以修补的,小脑袋已经懂得不浪费是一种美德。
我与菲比一般都会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废旧物品来做手工。废旧物品最大的好处是不用担心孩子会将东西弄坏、弄脏,让孩子不受限制,随意发挥。我们用旧瓶子绕上麻绳做了麻绳花瓶,用塑胶袋做成仿真牡丹花,用废旧光碟做成了苹果造型的杯垫,用酒瓶盖做了项链和耳环,用一次性筷子做成小水桶……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既节能,又让孩子获得了变废为宝的体验,提高了动手能力,而且玩自己制作的玩具更有成就感。菲比每次做了新的手工,都会迫不及待地在好朋友面前炫耀一番。
菲比在制作中还发现有些瓶子包装盒上有一个小三角形的标志,她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告诉她,是表示这件东西是可回收再利用的。我们丢垃圾时,要把它们分类摆放,比如报纸、易拉罐这些是可回收再利用的,在平时要将它们收集起来,分类归放。在固定的时间摆放在门口,就会有专人来回收。或者孩子还不太懂环保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可帮助她们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让环保的种子种进孩子心里。
孩子爱手工要靠你的鼓励
每次做手工,我都会先讲一个大概,告诉菲比我们准备做什么,需要用到什么材料,再让菲比根据我的主线自由发挥。比如我们要做一盆纽扣花儿,我就会问菲比,你能从盒子里选出大小形状不同的纽扣吗?可以将它们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在桌子上吗?然后我又会让菲比想一想怎么样配色会比较好看,是由深到浅,还是由浅到深,又或者是深浅相间搭配。这些都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当菲比选好纽扣时,就让她用铁丝把它们串起来,孩子思维开阔的同时又锻炼了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及手眼协调发展的能力。
不是每个孩子都天生就喜爱做手工的,想要通过手工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爱上做手工,最重要的是诱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觉得手工只是一种游戏。那么,初期一定不能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将一些难度过大的东西放在她的面前并且给她N多条条框框,比如这样不好看,那样做错了,不能撕破,不能剪歪……一次两次,孩子脆弱的心理防线一下就被大人的强悍击败,从此不愿再尝试。我有过这样的教训,幸好调整及时,未受到明显影响,但是后遗症也是有的,比如用剪刀的时候,若不小心剪坏了,菲比会担心地看着我说:“妈妈,没关系吧?”年龄较小的孩子,我们要正确告知孩子如何使用剪刀和小刀之类的物品。使用具有危险性的工具,家长一定要从旁指导。
亲子手工,让孩子在玩乐中成长,不要指望孩子能独立完成,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与鼓励。手工的乐趣在于互动,这也是增进亲子情感的最佳时机。
手工,让感恩的心跟随孩子一辈子
百合 育儿专家,现居日本。女儿小亚。8岁。
过父亲节时给爸爸亲手折一张美丽的贺卡;母亲节时给妈妈用粘土做一个小小的首饰托……在日本,用亲手制作的小物品向亲朋好友表达感恩或者其他感情是很普通的事情。孩子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就教他们这样做,他们很自然地学会了用亲手做手工的方式表达感恩。
动手传情是日本的传统
我收到过朋友亲手缝制的钱包、小珠子做的动物手机链、竹子雕刻的笛子、绒毛兔子玩具等等,也向亲人朋友送过自己精心制作的相册。孩子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从上幼儿园起老师就教他们这样做,他们很自然地学会了用亲手做手工的方式表达感恩。比如为要转幼儿园的小朋友叠折纸表示感谢和祝福;过父亲节时给爸爸亲手折一张美丽的贺卡,夹上自己绘制的捶肩券;母亲节时给妈妈用粘土做一个小小的首饰托,涂上漂亮的颜色,粘贴上亮闪闪的亮片,希望妈妈永远这样漂亮。日本的幼儿园和小学每年要换一次班主任,孩子妈妈帮助孩子每人制作一页属于自己的页面,用照片、折纸和画等装饰漂亮,写上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然后班上所有孩子的作品收集起来装入一个文件夹,就构成了一本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纪念相册。
孩子们从3岁左右就开始经常送给我亲手做的小礼物,有时候是一幅画,在最上面写着“妈妈我爱你”,有时候是最简单的折纸,一个小狗头或者一朵郁金香。然后手工礼物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画上的妈妈也开始出现了长长的睫毛和卷发,爸爸则有了点点的胡子茬。孩子们用眼睛和心灵观察爸爸妈妈的特征,然后学着用手来将他们表达出来。从孩子的手工中可以让人感受到他们身体和心智的逐渐成长,而那份感恩的心,会跟随他们一辈子,带给他们无数的福报。最近收到的一件礼物来自于大女儿小亚,她从晚饭吃过的贝类里挑了一个最漂亮的,洗净晾干,用画笔涂成紫色,等它干了以后画上红色的花朵,再把一朵从院子里采来的紫色小花贴在小小的硬纸片上一起送给我。小亚说,妈妈,这个送给你,因为你喜欢紫色。
手工让孩子更懂交流
让孩子动手学做手工对孩子的心智发育有着非同寻常的积极影响。动手制作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指尖灵活性,从而锻炼大脑,手工也与理科、美术、数学和几何甚至科学创作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大女儿小亚从小就非常热爱手工,任何材料到她手下都会变成全新的姿态。她从6岁起从做手工开始转向组装模型,将一个个复杂繁琐的零件组装起来然后粘贴、上色,变成各种车和船舶、飞机。在整个组装过程中,需要超过她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这个孩子对理科的强烈兴趣就是从小时候做手工开始培养的。
亲手做手工还是表达感情的好方法。人年龄越大就越羞于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即使在心里感恩也常常苦于表达,不知道用什么方式既能够准确的表达又能够让对方高兴。教孩子从小通过做手工等方式向人诚实地表达内心中的感恩,让他习惯于表达,以有形的物品来传达无形的心意,哪怕是一张小小的折纸,每一道印里都有孩子的一份心意,藏着一份祝福。无论巧拙,只要孩子用心尽力地做了,收到礼物的人都能够感受到,愉悦的心情也持续得更加长久。
鼓励孩子做手工还可以让他学会去关心别人,促进与别人的交流。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做手工感恩时就要教他去考虑对方的心情和爱好,据此来选材。比如要知道对方喜爱的颜色、季节、爱好,喜欢吃的水果,喜欢的动物,现在最需要什么等等,在动手做之前需要观察和询问,自然会促进交流。当为对方量身定做的手工作品送到他手里的时候,他也会感受到你花的心思和对他的关心。
巧用身边材料的小礼物才有意思
做手工不一定要使用专门的材料,几乎任何材料都可以成为手工的原料。几个亮闪闪的啤酒拉环配上五彩的毛线可以制作出美丽的项链,日本幼儿园里每天喝完牛奶剩下的牛奶盒洗净晾干以后就成了孩子们做手工的最好材料之一。牛奶盒经过剪裁后,用纸或者布粘贴画画以后能够变成既实用又有装饰性的半永久性物品。这样做既环保,又培养孩子的创意,只要肯动心思,任何材料都可以生出无限的变化。
做手工还可以采用大自然中的天然素材,花、树叶、竹子、橡子、松球等等都是很好的材料。自然素材与季节紧密相连,很容易让收到礼物的人感受到你的细致心意。
关于感恩小故事 篇7
经过一夜雨的洗礼,星期三又迎来了清晨灿烂的阳光。今天的阳光分外明媚,校园里红旗飘扬,课后到处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突然从广播声中传来长城九年制学校全体师生在国旗台前集合的消息,同学们更像炸了雷得来到国旗台前,映入眼帘的是满桌子摆放的体育用品,各种各样,花色鲜艳。有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毽子、拔河长绳…… 同学们被眼前渴望已久的新体育器材所吸引,不断的从人群中传来“又有好玩的了”,“我喜欢打篮球”,“我要踢毽子”……老师们也纷纷议论“这次的体育用品解决了少年宫活动急需器材的问题,老师们开展活动也更有积极性了。”据广播中高老师的介绍本次的捐赠活动由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筹资六千多元,凉州创美社工以及凉州区志愿者协会牵头为我校爱心捐赠了体育用品。这份爱心犹如甘霖般滋润了我校的少年宫社团活动。捐赠活动结束后,有同学就迫不及待的围观,志愿者叔叔叔阿姨们也纷纷和同学们一起教他们玩这些体育器材,整个场面就像就像被爱心点燃了的狂欢节,异常热烈火爆。
爱心是炽热的太阳,发散七彩的阳光,已照出五彩缤纷少年时光。感恩爱心人士的关爱,我也希望我的成长中充满用爱心来浇筑的快乐!
叔叔其实我很爱“玩”
自入学以来,我们的体育课堂上依旧是几个鼓包的长得像橄榄球的篮球,许多跳绳,和一个经常没气的足球……我们的学校虽然体育用品也不少,但真正能派的上用场的却不多。今天,由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和凉州创美社工以及凉州区志愿者协会爱心团队的叔叔阿姨们给我们捐赠了体育用品,我们感到无比的幸福。我猜想以后我们的体育课堂一定会更精彩,我们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们一样,有更多的体育器材来玩。我们不能因为缺失“玩具”而缺少体育的乐趣。我们的童年需要获得充满“体育梦”的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
就在今天的捐赠活动结束后,志愿者叔叔阿姨们还有老师们都到操场上进行了“体育大联欢”。有一位志愿者叔叔问我“同学,你喜欢打篮球吗?”我笑着说:“我很喜欢打篮球”。我在旁边听到另一位志愿者阿姨问一位女同学“你会跳绳吗,和我们一起玩”。女同学高兴地说:“我最会跳绳了,只不过没时间玩”。阿姨相视一笑就和大家玩起来了。整个活动场面非常壮观,志愿者叔叔阿姨们和老师们带着我们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拔河,跳绳……以前搞一场运动会都没这么多的项目,今天可让我们“玩”过瘾了。有一位志愿者叔叔说:“想起我们的童年整天就是玩啊,现在的孩子们好多都不会玩,玩游戏的倒不少”。
我心想其实每个孩子都很爱“玩”,就需要老师和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玩。
我畅想,等期末考试完新学期开学,我们一定会看到平坦的操场、高大的篮球架子、漂亮的乒乓球台案前出现我们快乐玩耍的身影。今后,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的学习劲头一定会更加旺盛!
感恩的名人小故事 篇8
篇1:感恩的名人小故事
四年前,我父亲四兄弟收到了一笔从甘肃寄来的款子,那是一个三千元钱的款子。开始,我父亲几兄弟很是纳闷,不用问,这是在甘肃的大表叔寄来的,可是,据说远在甘肃的大表叔七十三岁了,正躺在医院呢,此时他自顾不暇,怎么还要寄钱给我的父辈呢?
收到款子的第二天,一封寄自甘肃的信送到我们家,读完来信,才知道这笔款子是感恩的。来信说,近四十年前,大表叔虽然在部队已经是正团级干部,可是,由于在解放前他家生活条件不错,解放时划成份,他一家被划成小土地经营,这是一种类似于资本家的成份。不过,在农村,比他成份还要高的人也不少,也没见有谁受过什么大罪,可是,由于舅公—————表叔的父亲性格过于耿直,自然会得罪一些人。早在文化大革命前一两年就开始被人整,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些公报私的仇造反派对舅公更是恨之入骨。虽然大表叔身为部队干部,可是他自己都差一点接受审查,再说远水解不了近渴,舅公一家人的生活非常不好过。那时,我父亲几兄弟还没有分家,经济条件也不错,就时不时地拿一些粮食和衣服布料什么的接济舅公一家人。这才使舅公一家人度过了那艰难的岁月,舅公十分感激,也常常把这事对大表叔说。可是,舅公过世已经二十年了,大表叔现在也病得不轻,这过去了四十年的事怎么还让他挂念呢?再说,当时一点点小小的接济,根本不值得那样去报答。
父亲几兄弟经过商量,觉得不能收下这笔钱,可是,如果把这钱从江西退回甘肃,又远在天涯,父亲这几个都是八十左右的老人也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复杂,他们一致决定,把这笔钱退给大表叔的两个亲兄弟————那两位离我老家只有十华里的农民表叔。
那两位农民表叔说什么也不收,双方为此推让了好几天,正在这时,父亲几兄弟又收到了一封来自甘肃的电报。不是大表叔不知道我们几家大部分装上了电话,也不是他不知道电话号码,他之所以选择电报而不是电话,大表叔觉得只有打电报是最有效的,因为言不在多,只有惜墨如金往才能字字千钧。大表叔的电报里内容不多,只有八个字:“不知感恩,何以为人?”
父亲几兄弟再也不好说什么了,就收下了这笔来自远方的款子。收到电报的第三天,大表叔去了另一个世界。这一位至死也不忘感恩的人,让人肃然起敬。
篇2:感恩的名人小故事
那年冬天,山东乐陵市的何守义去辽北坞口镇采购山货。等他把货物收齐准备返回时,却忽然得了重感冒,病倒在旅店里。何守义一病就是半个月,身上的盘缠全都交了药费,住店吃饭的钱一下没了着落。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守义一着急,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叫林元生,好像就住在附近。他们是在一次旅途中相识的。何守义睡上铺,林元生睡下铺,两人聊得很投机,临别时互留了联系地址。想到这里,何守义掏出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在上面找到林元生留下的联系地址:西丰县坞口镇麻岭村。那时通讯还不发达,联系地址其实就是家庭住址,电话什么的都没有。
何守义本打算借辆自行车去一趟麻岭村,但他感冒刚好,浑身酸软无力,于是决定给林元生拍个电报,把自己的困境告诉他。可是,何守义来到镇上的邮政所一问才知道,拍电报最少要几块钱,而他兜里只剩下几张角票,根本不够。何守义急得汗都下来了,问电报费能不能先欠着,等他借到钱再还上。营业员说这事得问所长,她做不了主。
所长兼投递员老陈这会儿正在收拾信件,听说何守义是往本镇的麻岭村拍电报,不由得笑了:“这位同志,麻岭村据此只有20里地,属于本所辖区,拍电报没有必要。对了,我们所正在发行明信片,明信片方便快捷,当天就可以送达,你还是买张明信片吧。”何守义一听喜出望外,花5毛钱买了一张明信片,把自己陷入困境的情况写在背面,希望林元生能借给他200元钱,帮他度过难关。
明信片发出去了,但能不能借到钱,何守义却心里没底。一方面,他和林元生只是在一个车厢里睡了一晚,没有太深的交情;另一方面,林元生留给他的联系地址是否真实,他不能确定。何守义这样想不是没有来由,因为,他留给林元生的地址就是假的。常在外面跑,什么人都有可能遇上,家庭住址怎么能随便说出去呢。
何守义的担心是多余的。傍晚时分,陈所长就找到旅店来。他高兴地告诉何守义:“我把明信片交到林元生手里,他看了很着急,本想来看看你的,但他媳妇正生病,离不开身,就让我把钱给你捎来。”说着,陈所长从兜里掏出200元钱递给何守义。何守义把钱接在手里,心里无比惭愧。危难时刻,一面之交的林元生能够伸手相助,而他,给人家留的却是假地址。如果林元生也像他一样留假地址的话,那自己今天就惨了。
何守义还清了旅店的住宿费,顺利地把山货运到家。回到家还没喘口气,何守义的干货店所在的老城区要拆迁,于是他又忙着选店铺、搬家……等安顿好重新开业,已临近春节了。年前是生意最火爆的时候,这一忙就又忙到了大年三十。过了年暂时没有生意可做,这时何守义才想起来,他回来两个多月了,竟然没有顾得上给林元生写封信,表达一下他的谢意。
想到这里,何守义怀着愧疚之情,给林元生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感谢信,连同200元钱,一并汇寄到辽北坞口镇的麻岭村。做完这些,何守义心里稍稍有了几分慰藉。可没想到的是,他寄给林元生的信和200元钱被退回来了!
后来,何守义转行做别的生意,也没有再去坞口镇采购山货,所以一直没有机会见到林元生,去还那200元钱。何守义是个有恩必报的人,这事成为压在他心头的一个包袱。其实200元钱是小事,关键是不能向林元生表达他的感激之情,他觉得过意不去。
一晃十年过去了,何守义的生意逐渐有了起色。这年春天,沈阳有个订货会给何守义发来邀请函。其实,何守义有自己固定的供货商,但他还是决定去参加。何守义有自己的打算,到了沈阳距离坞口镇就不远了,他想去见一见林元生。十年了,这份人情债不能再欠下去。
何守义和妻子商量,见到林元生时,就给他2000元钱。妻子不解,问为什么多给十倍。何守义摇摇头:“没多给,十年前200元钱买的东西,现在2000元也未必买得下来。”
就在何守义将要动身去参加订货会时,他所在的商业区发生了一件事。一对在此开店的东北小夫妻遇到了困难,他们4岁的儿子被突然倒塌的货箱砸成重伤,巨额治疗费用愁坏了这对小夫妻,他们只得挨家挨户上门募捐,求人们伸出援助之手,救救他们的儿子。
这天,这对小夫妻来到了何守义的店铺。何守义想了想对他们说:“咱们都在一个商业区做生意,你们有困难我理应帮助,但我现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办,等我办完这件事回来,再考虑为你们捐助吧。”接着,何守义把他那年被困坞口镇,后来受人资助的事说了。小夫妻很通情理,说山东人讲信义,有恩必报,值得称道。不过区区200元钱,不必放在心上。他们老家就在坞口镇,那里的人们纯朴善良,乐于助人,但帮过他人之后转身就忘,是不求回报的。何守义郑重地说:“不求回报只能说明人家胸怀宽广,但有恩必报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十年了,这份人情债再不还的话,我就不配叫‘守义’这名字。”
沈阳那个订货会一共是三天时间,何守义赶到时只剩下最后一天了。他本不想订什么货,便在各个展区随便转了转。忽然,他在人群中发现一个人影很面熟,仔细一看,正是他要寻找的林元生。何守义上前握住林元生的手,惊喜地说:“真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你,我正想去找你呢。走,咱们去喝一杯。”
何守义把林元生拉到一个小酒馆里,要了四个菜,一瓶白酒,两人对饮起来。几杯酒下肚,何守义又一次握住了林元生的手,动情地说:“老弟,咱们虽然只有一面之交,但你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年我被困坞口镇,只给你发了一封薄薄的明信片,你就借给我200元钱,帮我度过了难关。十年了,我一直没有机会还上这份人情。今天,我终于能当面对你说一声谢谢了。”说完,何守义从兜里掏出2000元钱,双手递给林元生。
林元生愣住了,把钱推回去,不解地说:“你搞错了吧?我从来没有借给你200元钱,也压根儿没收到过你的明信片呀。”
何守义肯定地说:“不会错。明信片是坞口镇邮政所的陈所长给你送去的,当时你媳妇正生病,离不开身,就让陈所长给我捎来200元钱。你怎么忘了呢?”
林元生说:“你越说越不对了,我的家在开坪镇林家屯,不归坞口镇管辖。”
何守义迷惑:“可是,我记得,那年你给我留的地址就是坞口镇麻岭村啊。”
林元生脸一红,尴尬地说:“不好意思,那次我们虽然聊得很投机,但毕竟是初次见面,哪敢留真地址啊。我曾去坞口镇麻岭村收过山货,就随手给你写了这个假地址。”
何守义苦笑了一下,心里说:彼此彼此啊。同时,他也猜到那200元钱的主人是谁了。看来,这个“活雷锋”就是坞口镇邮政所的陈所长!
想到这里,何守义告别林元生,直奔西丰县坞口镇。可他来到坞口镇邮政所一问,陈所长早已退休了。何守义又打听着找到陈所长的家,但他家却铁将军把门,没人。何守义想,自己不远千里来一趟,一定得见到陈所长,把2000元钱交给他,向他当面致谢。
于是,何守义找了家旅馆住下,天天去陈所长家门前看一看。他的举动引起了对门一个老太太的主意,老太太把何守义当成了图谋不轨者,就报告了派出所。警察来后一了解情况,才知道是一场误会。老太太不好意思了,对何守义说,陈所长去儿子那里看孙子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有什么事她可以转告。何守义说:“我是来还人情债的,债可以转送,但人情无法转达,我还是下次再来吧。”
就这样,何守义怀着失落之情回到了家乡。刚进家门,妻子就向他说起了为那对东北小夫妻捐款的事:“守义,你去沈阳的这几天,整个商业区的商户都捐了款,估计就剩下咱们一家了。你赶快把钱给人家送去,咱家可不能拖后腿啊。”何守义摸了摸兜里那2000元钱,说:“我转了一圈儿也没把这钱送出去,今天就把它捐了吧。”
那对东北小夫妻的儿子病情不轻,正在等待做手术。何守义赶到医院,对小夫妻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刚要把钱交给他们,忽然发现旁边一位老人很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小夫妻介绍说,老人是他们的父亲,退休前在邮政系统工作。何守义心里一动,走到老人跟前,端详了一番说:“您就是坞口镇邮政所的陈所长吧?”
老人点了点头,问何守义怎么认识他。何守义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紧握着陈所长的手一劲地摇。那对小夫妻被何守义的举动搞愣了,说:“何老板,你是怎么认识我爸的?”何守义这才说:“我对你们说的那件重要事情,要去感谢的那个恩人,就是你们的父亲!”
何守义从兜里掏出2000元钱,双手递给陈所长:“我不远千里去还债,没想到恩人就在我身边。其实,这钱我早该送过来的,没想到白白绕了一圈儿,耽误孩子治病了。”
生财小故事 篇9
广东省顺德市陈村花农将蝴蝶兰、凤梨、彩叶草等不同品种的花卉巧妙搭配组合成盆花销售,在市场上非常抢手,价格比单一花卉翻了几番。陈村是当地的花卉销售大村,在种植、销售花卉的过程中,花商们从艺术插花的工艺中获得了灵感,将花卉经过艺术包装后组合成各种造型的盆载。一盆以菊花为主体,配以兰花及假山、小竹篱等衬托的“秋菊东篱”,在陈村花卉世界标价为380元;由金钱树、狼尾蕨、红掌、文心兰和凤梨组合在一起的盆花,价格更是高达1888元。
1亩地养鸡1万只
1亩地能养1万只鸡?这似乎天方夜谭的事儿,在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农民田泽的手中却变成了现实。通过地下养殖模式,容城县东牛北庄村农民田泽在4亩大的场地里,养鸡达到4万只。1999年,田泽开办了一家养鸡场,由于钱少地少,为了节约成本,他开始在地底下养鸡。他研制出了自动清粪机,利用白炽灯照明,用巧妙的设计实现地面与地下空气的自然流通,每排鸡舍置紫外线灯,每天照射两次,再加定期用药水消毒解决防疫问题。目前,田泽的3万只成鸡日产蛋1500公斤。
牛粪开出财富花
牛粪作为养牛业的副产品,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都只能当作土壤有机肥使用。河南省夏邑县的农民看中了牛粪养分齐全、能量丰富的特点,把牛粪大规模应用于食用菌栽培当中。如今已经形成年产各类鲜菇4.05万吨,产值1.5亿元的生产规模。据统计,夏邑县食用菌生产备料,每年需要干牛粪2.7万方,以前每方牛粪25元左右,如今已涨到每方40元仍供不应求。
进城杀鸡收入高
江苏省灵璧县尤集镇大元村农民邱朝科进城赶集时发现,城里人吃鸡、鸭时常为宰杀、去毛、净脏犯难,就做起了“便民杀鸡”的生意。他进城到徐州租了间门面房,代人杀鸡,每只鸡由宰杀到拾掇干净收费1元。另外,他还自备了鸡笼,凡买鸡者免费保管,同时还自备了一笼鸡,凡购买者免费宰杀,很受顾客欢迎。据邱朝科介绍,节假日收入颇丰,一天能赚100到200元不等。
“揽活公司”富乡民
拨一个电话,需要多少人,就来多少人,按你的要求把活计干好,这是时下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出现的“揽活公司”。无论是农忙还是农闲,有活的找不到人干,想干活的却又找不到活干,新蔡县佛阁寺镇农民熊敏夫看到了这个商机,便组织了本村30多名男劳力。他在附近村店路旁公开了电话号码和地址,还印制了“揽活名片”,一旦有活就通知劳力“上岗”,以“分红”的形式获取报酬。目前,在新蔡县像这样的“揽活公司”已有100多家,参与“揽活”的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
租车卖菜9天赚3000元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南坪村青年农民陈世洪,租车将自家种植的蔬菜千里迢迢卖到北京。南坪村位于石柱西沱镇的偏远山区,去年3月,陈世洪在家乡租了30多亩土地,种上了各种粮食蔬菜。今年2月初,西沱镇党委、政府向他提供了春节期间北京农贸市场新鲜蔬菜价格上涨的信息,他立即电话联系买主,并花8500元钱租了一辆加长东风大卡车,在村党支部书记谭玉宜的陪同下,千里迢迢将15吨新鲜蔬菜卖到了北京海淀区一家农贸市场,9天时间就赚了3000元。
“复活”宠物获利70万
甘肃一名农村女孩李菡独辟蹊径,靠着制作栩栩如生的宠物标本,发掘出一条创富路。李菡本是上海某宠物医院的一名护士,工作中她发现,很多宠物的主人在宠物死后都舍不得把尸体处理掉,便想到可以将宠物尸体制成标本保存。李菡找到一位退休的专家,掌握了宠物标本制作技术,并在徐汇宠物市场附近租下一个只有10平方米的店面,开起了自己的“宠物复活店”。到2004年冬天,店面已经扩大到60多平方米,拥有资产70多万元。
大棚野菜来钱快
有关感恩的历史小故事 篇10
古有小黄香在寒冷的冬天,先用自己的体温暖了席子,才让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 今有伟人毛主席,邀请他的老师参加开国大典; 朱总司令蹲下身,亲自为妈妈洗脚。
还有居里夫人,寄去机票,让她的小学老师欧班老师来参加镭研究所的落成典礼,居里夫人还亲自把老师送上主席台。
【1】 感恩心
人,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接纳别人,也要学会认识自己。“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的本色应该如此,崇尚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之义举;鄙薄见利忘义,忘恩负义之恶行。
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67年),临淄地方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淳于是姓,缇萦音tí yíng)。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看病,所以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辞了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一次,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了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治错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可没有儿子。他被押解到长安去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
缇萦 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为什么女儿偏没有用呢?”
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救父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
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儿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这封上书言辞哀婉,又加上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因此辗转到达汉文帝手中。汉文帝觉得其情可哀,当时官府中的奴婢生活是相当凄惨的,她们日夜劳作没有丝毫人身自由,和囚徒没什么两样。缇萦为父亲免遭酷刑的这种千里迢迢冒死上书的胆识孝心,和这种甘为奴婢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宽仁贤德、爱民恤民的汉文帝。同时,汉文帝也充分认识到,继续沿用秦代的肉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更不利于政权的稳固。于是,他下令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罚,也没有让缇萦去当奴婢,并在第二天就下令废除汉代初年还保留的黥(刺面涂墨)、劓(割鼻)、刖(砍断脚趾)三种肉刑,责成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等负责修改刑律。
同年,新的刑律修成并颁行天下。新刑律规定:黥刑,改为递去头发,以铁束颈服刑四年;劓刑,改为打三百板子;斩左趾,改为打五百板子;对于那些犯斩右趾以及杀人自首、官吏贪赃枉法、监守自盗等罪,于判刑之后又犯笞刑罪者,一律弃市处死;而对于判处其它各等徒刑,在一定年限内无逃亡等行为的,则可相应递减刑罪,直至释放免刑为庶人。史书称,从此以后社会“风气笃厚,禁网疏阔,刑罚大省”,以至一年之中仅“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焉。”(《资治通鉴·汉纪》)
汉文帝废除肉刑,既顺应了民心,又为农业生产保全了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自身的统治,合乎历史发展的潮流。而少女缇萦为救父不畏艰难和强权,勇敢地上书皇帝,又为汉文帝废除肉刑提供了契机,最终促成了肉刑的废止。缇萦上书救父的事迹在历史上被广为传颂,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曾由衷地赞叹道:“百男何愤愤,不如一缇萦!”还有人写诗赞扬缇萦:“随父赴京历苦辛,上书意切动机定;诏书特赦成其孝,又废肉刑惠后人。”
尽管以打板子等刑罚代替了肉刑,却因为打的数量太多,在实际操作中,经常把人打死,所以,时人也讥讽这种看似减轻了的刑罚为“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而汉文帝本人在后来受到赵人新垣平的蒙蔽,经过他人举报并查明真相之后,一气之下,还是动用族诛,将新垣平全家杀个精光。但是总的说来,由汉文帝开始的刑罚改革,使得残酷的肉刑方法在观念上也已渐渐不为人们所接受。此后,传统刑罚体系中的徒刑、笞杖刑成为秦汉以降新五刑体系的主体,并不断走向完善与系统化。
汉文帝废除肉刑,作为中国刑罚史上著名的改革措施而引人注目,是刑罚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进步,是刑罚制度从极端野蛮残酷向相对宽缓人道逐渐过渡的一个划时代的重要里程碑。古文《缇萦》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山东临淄地方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在当地有点小名气。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会拍上司的马屁,就辞了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个贵妇得了重病,请淳于意到家诊治。贵妇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但是贵妇家人再三恳求,淳于意只好勉强给她服了几帖草药。不久,贵妇病重逝世。贵妇的家人一口咬定是淳于意错开药方,把病人置于死地,并把淳于意告到了官府,昏庸的官吏不分青红皂白,判淳于意有罪,须受肉刑。当时肉刑有三种: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由于淳于意曾做过官,所以要被押送到都城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离家那天,感叹自己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现在自己有难,谁也帮不上忙。淳于意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决定陪父亲去长安,替他申冤,家人再三劝阻都没用。
当时汉朝的皇帝是汉文帝。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汉高祖在世的时候她是个不得宠的妃子。她担心住在宫里受吕后的陷害,就请求跟着儿子住在代郡。代郡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多少知道一些老百姓的疾苦。所以文帝当皇帝后,不像那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那样骄奢淫逸。汉文帝为人比较仁厚,作风也俭朴,他重视民意,准许人民有冤情可以直接奏章申诉,这让淳于意父女在绝望中见到了一丝希望。
申冤状到了皇帝手上,汉文帝被感动,废除了肉刑
临淄相距长安两千余里,缇萦随父亲好不容易到了长安,淳于意被押入狱中,等待处罚。
缇萦托人写了一封奏章,上书汉文帝,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就仔细阅读起来。缇萦的奏章是这样写的:“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他如今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完奏章,觉得这个小姑娘说得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说:“犯了罪该受罚,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身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商议后决定,把肉刑改为打板子。原来判砍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的改为打三百板子。
汉文帝废除肉刑,看起来是件好事。但废除肉刑在刚开始执行的时候,有它的弊端。有些犯人被打上五百或三百板子,就给打死了,这样一来,反而加重了刑罚。后来到了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刘启手里,才把打板子的刑罚减轻了一些。
作为一个弱女子,缇萦的行为难能可贵,这也是她为历代统治者和老百姓称赞的原因。
知识堂
德育教育感恩小故事 篇11
鲨鱼的故事
故事全文:
曾经有个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鲨鱼放入一个大池子里,又放入一条鲨鱼很喜欢吃的鱼。心理学家在两条鱼之间放了一块厚厚的透明的玻璃板。鲨鱼在水下看不见玻璃板,它游到池子的一端,快速朝小鱼冲过去。“嘣”的一声响,它重重地撞在玻璃板上。它不甘心,再次游到池子一端,再次冲过去。水中又传出一声闷响。它再次加大了力量,加快了速度。还是冲不过去„„。两次、三次、四次,鲨鱼很饥饿,它不停地撞击着玻璃板,不停地撞击着„„鲜血从鲨鱼的伤口中流出来,半个池子的水都被染红了,它依然在坚持。三十多次之后,鲨鱼已经筋疲力尽了,它好像感觉到有一种力量在阻碍着它去吃掉那条小鱼,但是它并不明白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最终,它放弃了。
小鱼在另一端没有感觉到鲨鱼的威胁,它自由自在地游着。这时候心理学家把池中的玻璃板拿走了。小鱼自由地在池里游着,有时它游到鲨鱼的旁边,有时它和鲨鱼的身体相摩擦,有时它游到鲨鱼的嘴边,碰到鲨鱼裸露在外面的牙齿。但是,心理学家发现鲨鱼再也没有把嘴张开。鲨鱼好像明白一个道理:它是不可能吃掉这条小鱼的。
故事寓意:
同学们,遇到困难不要放弃,哪怕失败很多次,也不要失去信心,因为在我们不断努力的过程中,那块挡在我们面前的玻璃板随时都会消失,困难终会被克服。
老鹰之歌
故事全文: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年龄可达到70岁。它40岁的时候,爪子开始老化,无法准确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可以碰到胸膛,翅膀变得十分沉重,羽毛又厚又长,飞翔十分困难。它只有两种选择:„„
它只有两种选择: 等死 或
新生
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能飞翔。老鹰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它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着新的喙长出来。
然后它会用新长出来的喙把它的指甲一根根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根拔掉。五个月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重新飞翔,重新开始30年的岁月。
故事寓意: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小青蛙的故事
故事全文:
一天,一大群小青蛙在外面玩着玩着,看到一个高耸入云的铁塔。于是小青蛙们突发奇想,要爬到塔尖上去。大家不约而同纷纷响应,接着就呼朋唤友开始爬了。爬着爬着,大家被太阳晒得气喘吁吁,就开始有人怀疑,认为这个举动很傻,开始抱怨。说着说着,有一个停了下来,接下来三个、五个,逐渐逐渐,大家都停了下来。这个时候所有人发现有一只最小的青蛙还在爬,它的速度也不快,只是一点一点地往上爬,大家瞠目结舌地看着它,最终它到达了塔尖。等它下来以后,大家都敬佩得不得了,赶快跑上去问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它坚持爬上去了,然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这只小青蛙是个聋子。它当时只看到所有人都开始行动了,但当大家议论的时候它没听见,它根本听不到大家在行进的过程中的争吵、抱怨和指责,它也感受不到他人的愤然离去,所以它以为大家都在爬,它就一个人在那儿晃晃悠悠地爬,没有受任何影响,直到爬到终点为止。只有它是执着的,它用执着创造了一个奇迹!
故事寓意:
永远不要听信那些习惯消极悲观看问题的人,因为他们只会粉碎你内心最美好的梦想与希望!请你习惯记住你听到的一切充满信心和向上力量的积极话语,因为所有你听到的话语都有可能影响你的行为。所以,总是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是很重要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有人说你的梦想不可能成真时,你要学会变成聋子,对此充耳不闻!听听我们内心的声音,坚持我们的信念,只要心里想着“我一定能做到”,你就离成功不远了。每个人都能够创造奇迹。
爱的故事
故事全文:
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泥石流吞没了小山村。次日,当救援人员循着哭声刨开泥土,掀开屋顶,发现一个光着身蜷缩在屋梁下的两三岁小女孩竟然活着。救援人员赶紧将小女孩抱出来,可她死活都不肯离开,边用小手指着边哭喊起来:“妈——”救援人员沿着隐约露出的一双泥手小心翼翼地往下刨,眼前现出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一个半身赤裸的女人,呈站立姿势,双手高高举过头顶,仿佛一尊举重运动员的雕塑……女人竟是一个盲人,身体早已僵硬。而她的身下,又刨出一个昂首挺立的男人!女人正是站在男人肩上,双手高举小女孩,小女孩才奇迹般地成为这场泥石流中惟一的幸存者!
故事寓意:
动物也罢,人类也好,惟有父母之爱是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生死攸关的时候,他们总是义无反顾的舍弃自我,把生的希望留给后代。这种盲人父母舍己救子女的壮举是对爱的力量的绝佳诠释。
爱如山,如山的伟大,如山的崇高,如山的厚重……父母之爱是原点情感,理解了父母亲的爱,我们才能爱人爱己,才能让爱迸发出光辉,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鲨鱼的故事配图
老鹰之歌配图
小青蛙的故事
【关于感恩小故事】推荐阅读:
古代关于感恩的小故事08-03
关于感恩的故事09-12
关于感恩老师的故事09-23
关于感恩的往事回忆故事:恩人06-20
一个故事关于感恩的心的由来12-14
关于美国感恩节的由来故事简介11-18
党员感恩小故事12-14
感恩教育小故事01-06
感恩的名人小故事09-14
感恩的小故事优秀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