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家长会发言稿

2024-08-14

青春期的家长会发言稿(共9篇)

青春期的家长会发言稿 篇1

青春期孩子教育专题

在孩子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我就听周围的亲友说,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不仅极难沟通,更处处与家长作对,让人不胜烦恼。就在我思索着怎么面对孩子的成长时,儿子已经上了初二,个头一下子蹿了起来,脸上也长了青春痘,青春期不可抑制地来了。我只好仓促应战,与孩子的青春期“过招”。

什么叫做青春期?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确定为14-18岁。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个体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步入青春期后,心理发育迅猛,主要体现在:

1、性意识骤然增强。由于生理上出现性发育加速,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特别感兴趣,对异性有强烈的交往欲望,性的好奇感和神秘感与日俱增。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对问题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迅速,逐步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3、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常被一些矛盾所困扰,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常常表现出幼稚的感情冲动和短暂的不安定状态,孤独、优伤、激动、喜悦、愤怒微妙地交织在一起,组成一个强烈、动摇和不协调的情感世界。此时,他们的道德观也发生了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崇拜得五体投地,“追星族”大部分人群就是青春期的孩子。

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富有理想,热爱生活,积极向上,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竞争性、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不知疲。

6、受同伴的影响很大。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同学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关键词——叛逆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叫做逆反心理。逆反心理表现在初中学生身上比较突出,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初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初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儿子作文中写道:“时常觉得自己长大了,思维也总与爸妈格格不入,态度也渐显泛淡了起来,想吃什么?带细胞食物就行,骑车多穿点吧,应付哦了一句,什么也没多穿。这是与妈妈最常见的谈话,也是我肤浅认为的长大。”

其产生的原因,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另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家长的问题。面对青春期“逆反”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做?

由于青少年“心理断乳期”的到来,打破了已往亲子之间关系的平静状态,青少年与父母间的矛盾明显地增多了。那么,父母应如何和子女一块共同度过这段“心理危机”呢?

●加强学习,学会反思

拿我来说:

1、成绩的压力:无意识的攀比心理,周围朋友同事的孩子成绩优异;当学生哪一门功课稍微落后,就很紧张;以至于从第一掉到第二就会很急躁;要求高、压力大,2、内心的忧患意识:同事家孩子(殷恺),小学成绩很好,进入初高中后,关注穿着,开始早恋,最终考了个三本;自身工作、生活的压力,强力希望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

3、作为教师的爱教育的毛病时有体现,不能平等对待、尊重孩子,说话唠叨,管得太细、太严;

加强学习,向网络学习,向过来人学习,(王雨峰、姜、陆一洲)向专家请教 ●减少唠叨,学会倾听

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面做事一面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能谅解。

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分析子女意见背后的感受和需求,并充分考虑,然后交换大人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子女的心理需要。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青春期孩子的三大心理需求。

一、合理的物质需求

如果一个女孩子,初一时拒绝穿粉色的衣服,一两年后,她又坚决要一条粉色围巾,您真的别奇怪,这是孩子从要求长大,走向要求成熟。拒绝粉色因为要拒绝幼稚,接受粉色,是表现自己再走向个性独立,走向成熟。这时,孩子们在家长面前出奇地不听话。男孩今天要一双名牌鞋,明天回来对家长说某某同学有了新的手机。男孩、女孩的书包上挂满了明星图片,谁的生日请大家去吃饭……其实他们是想通过这些仪式,向成年人看齐,在小群体里标榜自己、显示自己。而成年人却感觉他们是逞强。

家长要防范孩子物质需求膨胀造成的恶果,但又不能不给予物质的满足,应该怎么办呢?同事满足孩子对鞋的需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教育女儿: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个人认为手机、电脑还是不要答应孩子的好。我班孩子的辩论会“小学生该不该使用手机”

二、朋友的交往需求

为了朋友,他们可以在学校门口等,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去网吧。为朋友可以留在学校打篮球,甚至是去打架,不在乎回家晚了家长的脸色,即使招来家长的打骂也依然如此。这里是孩子的心理需求的问题。

家长们因为担心而要不停地教育孩子,甚至用打骂的方式。再有,少数家长阻止孩子的正常交友,怕孩子学坏,影响学习,浪费时间。有的家长给孩子制订允许交的朋友、不能交的朋友。孩子们绝对不接受,自然对家长敬而远之,更不与家长交流。

家长怎么办呢?首先要让孩子信任你,愿意和你说出他遇到的所有问题。这就要求家长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批评和指正。家长支持孩子交友,同时提出具体而简单的底线要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以结交成绩差或家庭条件差的伙伴,但不能结交品性不好的朋友。

三、对异性关注的需求

青春期,是恋爱的前奏,是步入爱情的序曲,孩子们恋爱是必然,而我们家长希望孩子们晚一些,再晚一些,怎么才能做到呢?

青春期的孩子,关注异性之初,会在家长面前提到某个异性。您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责备孩子心思不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然后询问一下情况,再想办法引导孩子,等想好了,有了办法再说不迟。这样做的好处是:

一、孩子知道此类事是可以和家长讲的,家长不会批评,以后遇到这方面的困惑,他就会向家长寻求帮助,这样家长就对孩子有了了解和帮助的机会。

二、孩子明白,从家长那里讨来的主意,总比向同学或者自己琢磨出来的办法要好一些,只有家长不把孩子吓跑,孩子还会来求助。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可以使上劲,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的好事情。

●禁忌训斥,学会尊重

尊重子女会使子女尊重自己,教训常常带来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如,“你怎么这么懒,还不快去做作业?!”“你究竟有没有照我的话去做!”“你”不可以这样做!(命令)“你”应该更加懂事。(训诫)“你”照我的话去做!(提供办法,命令)„„“你真是没出息的东西!”

而应代之以尊重、商量、不带命令的语言。举一个简单例子,比如儿子回家不跟家长打招呼,之前一直是强制要求,不予理睬;有一次回家较晚,我们坐在饭桌前等他,他进门仍是一声不吭,心里很不舒服,他爸表情也不好,忍住吃完饭,坐在沙发上聊天时问“唐宁,你爸今天一早下班买菜做饭,望穿秋水坐在桌前等你,你回来一声不吭不太好吧?是不是应该起码说声我回来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好像是应该哦”现在他上车、下车都会跟我打招呼了。

●杜绝包办,学会放手

西方教育中,一岁多的孩子把树叶放进嘴里吃,父母不会制止,反正不会出什么危险,孩子尝了以后,觉得这玩意儿不能吃,不好吃,自己就会吐出来,以后会形成自动辨别的能力。中国的家长,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惊叫着抢走树叶,这样将导致两个后果:第一,孩子不会自己去辨别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失去了学习和尝试的机会。第二,孩子对树叶等东西会更加好奇,还会保持婴儿时期摸到什么都放进嘴里的习惯。

事实上,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并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及其他成人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和程度与过去相比有所改变。童年时对父母的依赖更多的是在情感和生活上,当父母告诉自己该怎么做人做事时,也乐意听。他们需要的,则是更希望父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选择”,并理解、信任他们,支持他们。例:尊重孩子的爱好(儿子对足球的热爱),尊重孩子的朋友,尊重孩子的理想、尊重孩子的隐私等等;包括家庭中一些大小事情的决定也应尊重孩子的意见。

例如:让孩子骑车上学;让孩子学会自己安排时间;让孩子去尝试失败

当然,放手不等于放纵。要适当地抓住契机进行帮助引导。如儿子说到崇拜乔布斯的独裁,就不能放任,我跟他讲了乔布斯的成长环境,跟他讲对偶像的崇拜也要有选择,能句明辨是非这才是真正的长大。儿子的作文《路过的幸福》

● 母亲退之,父亲引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团队,父亲应该是这个团队的“首席执行官”,是家庭的领袖,同时,也是为孩子的青春期成长“擎大旗”的“领旗手”。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关注社会和自己的理想,常常对妈妈的唠叨非常反感,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爸爸应该尽早成为孩子信赖的靠山。

“子不教,父之过。”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眼睛是摄像机;他们将父亲的所作所为看得清清楚楚,这便是孩子待人处世的楷模。无论父亲做得好或不好,孩子都早已耳闻目睹,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着父亲的样子。所以,父亲就多了一重社会责任。举例:李至丹父母

父亲应该成为青春期少男少女的精神支柱,在孩子情绪易起伏、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时,父亲应做孩子精神上的“镇静剂、安慰剂、止痛剂”。母亲是大地,父亲是天空,让孩子脚踏肥沃土地,头顶蔚蓝天空,昂起头颅,挺起胸膛,健康自信地成长,乐观自信地做人。

青春期的家长会发言稿 篇2

一、学优生的个性化家长会

初一分班时, 本班的学优生在级部里并不突出, 为了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 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 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我决定用个性化的家长会方式。每两名学生家长为一组召开家长会, 便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便于为孩子制定个性化成长方案。

时间:xxxx年x月xx日上午八点

地点:学校小花园

形式:轻松漫谈

参考模式:在英国, 家长会采用一对一形式, 由教师和家长约定一个时间, 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是家长和教师围绕学生的学年报告进行交流和讨论。和中国学校的成绩单不同, 这份长达3页、计算机打印的学年报告, 记录的不是学生的分数等级, 而是学生在不同学科中的参与情况、学习态度及能力等, 最后是教师据此得出的评语和孩子的自我评价。

主要流程:1.家长介绍孩子的成长历程, 近来的感受。

2.我的班务日志及值日班长记录, 科任教师的期待与赠言。

3.班主任的个性化培优方案。

A.当好“小先生”, 带头在课余时间到黑板上讲题, 锻炼自己, 帮助同学。初中理科需要规范解题和挑战自己的思维能力。

B.委以重任, 提高应变能力和管理才能。

C.身体瘦弱, 体育令人担忧, 需要全面制定锻炼计划和营养计划, 每天长跑三千米。

D.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成长空间与成长自信, 下一步班主任与家长如何具体落实家校联系卡。

效果与反思:经过一学期的努力, 本班的优秀学生, 在级部里名列前茅。家长会是连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家长会的目的就是沟通、理解与合作。家长会可以多些新颖的方式, 个体化的交流比大锅饭式的家长会要有针对性得多。

二、短信家长会随时开, 时时开, 互动交流更顺畅

对学生的成长问题用短信随时联系, 提高效率, 节省家长的时间, 提高家校联系频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 不仅要一致行动, 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 而且要志同道合, 抱着一致的信念, 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 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 还是手段上, 都不要发生分歧。”农村学校, 家长对网络不熟悉, 网上交流不成熟, 家长的思想认识还有些欠缺, 往往没有时间开家长会;另一方面, 学生以学习为主, 必然有好有差;学生是完整的人, 必然有优有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犯错误在所难免。学生的一些错误不需要用成年人眼光看待, 因此, 与家长短信沟通成为最好的方式, 对学生表扬及时通过空中喜报传达更有意义, 班主任留存的短信更能系统分析学生的成长过程。

效果与反思:家长反映效果很好, 沟通及时, 利于问题的解决, 把矛盾冲突变为善意的提醒。尤其是对不爱完成作业的学生, 班主任发送一个短信, 告诉家长孩子今天的家庭作业, 方便大人进行监督, 远比学生长期养成一个坏习惯再费劲改正要强得多。尤其是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 更需要家长与教师一起来找找原因。

三、问卷调查型家长会处理学生青春期的棘手问题

家长会背景:进入初三, 一名女生晚上以出去找同学问学习难题为由私自会见男网友, 被巡逻民警发现。我想到杨敏毅教师介绍的一个学生“暗恋”的案例, 由于班主任的机智处理, 保密了三十多年, 最终两位学生都考入了大学, 成了栋梁人才, 丝毫没有影响各自人生发展。我受到启发, 决定用调查问卷式的家长会来解决问题。

家长会召开前的准备———学生自查:每人写一张小纸条, 不写姓名, 依次回答三个问题: (1) 你有手机吗? (2) 你有外地的网友吗? (3) 你与陌生网友见面了吗?交上来的统计结果应该大部分是真实的, 极个别学生是“三有”学生, 好多学生都是“二有”学生。但是有一名“二有”学生, 反而在最后写了一段英语“I have not anything, I want to study now.”问题学生的内心矛盾想法暴露无遗, 其中隐含着学生对班主任的期望。

家长会流程:

(一) 班主任说明目的

通过这次家长会, 使家长了解学生毕业前的动态, 使家长了解当前的教育形势, 懂得沟通的重要性, 学会怎样和孩子沟通, 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二) 关于学生的手机上网问题

据学生反映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有手机, 都有QQ号, 都在与认识的同学和不认识的网友联系着。每次教师问卷调查, 学生都互相保密, 对出卖秘密的会打击报复。聊天多的学生学会了污言秽语, 上课精力不集中, 学习觉得更枯燥, 想早日到社会上玩乐。

(三) 关于学生的早恋问题

1.很普遍, 游戏的心态。

2.公开, 不避嫌。我见过放学后在楼梯上亲吻的学生。

3.有的女生主动招惹男生, 不自重, 更谈不上矜持。

建议:孩子是家庭的希望, 现在社会的诱惑太多, 说了不听也要耐心再说, 管不了也要再想办法教育, 成人以后法律与监狱不会管不了。

孩子是家庭百分之百的希望, 孩子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 但是教师尽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希望家长以更加负责的态度爱孩子。

(四) 问卷调查A

1.请家长认真思考:孩子要不要教师管, 怎么管?

2.家长在孩子上网、看电视的时候家长管了吗?

3.有的孩子在双休日生日聚会, 逛大街与歌厅, 您知道吗?您有什么想法?个别学生谈恋爱的时候, 您对孩子及时教育制止了吗?

(五) 找两名学生代表发言

1.甲同学介绍:“我有不会做的作业打电话问同学, 上网查资料”类似谎言背后的真实情况……

2.乙同学介绍:“我有不会做的题, 晚上要去同学家问问”类似谎言背后的真实情况……

3.班主任白板展示:来自我们身边的影像……

(六) 问卷调查二:测测您的家庭

1.你们是否有全家一起固定参与的活动?

2.你们的家务分配合理吗?有没有人不做家务?

3.您是否知道孩子的好朋友是谁, 他和朋友一起时所热衷的活动是什么?

4.您在工作中取得成绩, 是否会与全家人分享?

5.当您情绪暴躁并伴有过激行为时, 是否会向家人 (包括孩子) 作出道歉?

6.在与孩子有沟通障碍时, 是放弃还是另想其他方式?

7.您是否会在客人面前公开谈论对孩子的教养心得?

8.在孩子的朋友面前, 你是否会大声斥责他?

9.在孩子提出过分的物质要求时, 您是简单粗暴地拒绝, 还是先了解原因再疏导?

10.您是否会在孩子面前与他人谈论他的过失?

11.您怎样教育孩子“以德立身”?

12.您怎样控制好孩子上网的时间 (互联网是狼群出没的草原, 孩子就是善良的小白兔) ?

13.您怎样帮孩子分析成绩, 加强弱科的学习。

14.您认为孩子变坏前有哪些征兆, 孩子晚上时间怎样保证安全?

家长在孩子青春期教育中的作用 篇3

作为家长,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有什么特征,针对孩子青春期的各种倾向应该有哪些作为。

一、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

随着孩子生理发育期高峰的来临,少男少女面对身体的巨大变化常常手足无措甚至消极厌世。家長要告诉孩子:成长绝对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么潇洒。因为每当步入一个崭新的人生阶段,生活就对你有诸多新的要求。作为男孩要有男子汉的魄力和责任意识;作为女孩,要自尊、自爱、自立。

二、帮助孩子摆脱自卑感,获取自信心

随着生理上发生的巨大变化,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开始高度关注自我,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有些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成长中感受到无限的惊喜;有些因某方面的不如意产生了不满和忧郁情绪,进而引起自卑心理;有些则在自我过度关注中渐渐迷失自我;有些则因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太大或现实无法满足自我的需求,变得封闭自我、压抑自我。这就是困扰大多数中学生的问题之一:自卑感。

青少年的自卑程度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年轻人只是偶尔会因为自己在所看重的事上失败而自觉愚蠢和不如人,但有些人则无时无刻不受这种感觉的侵袭。作为家长,必须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早预防,早干预。

1.意识到自己不是孤单的

请孩子注意观察周围的人,看他们身上是否也隐藏着某种自卑感。一般来说那些令孩子感到愁苦的烦心事也困扰着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只要孩子留意观察周围的人,他就会发现别人有着和他一样感受,这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领悟:原来自卑感只不过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不良情绪,犯不着对此天天为难自己。

2.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自卑是一种预期性的恐惧心理,其浅层感受是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深层感受则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的人往往还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家长平时应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品质、性格、才智;引导孩子看问题应全面,既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更要看到自己的优势;让他不但能认识自己,还要全面接纳自己。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完美的,何必苛求自己完美呢?当孩子真正领会到这点的时候,就不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毛病而感到自卑了。

3.家长要帮助孩子从成功的回忆中重建成功的自我形象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一次次的失败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却是自卑感的发源地。同伴的讥笑、教师的教训、父母的无奈都不同程度地暗示着孩子是一个失败者。面对这种现实,家长不能急躁,不能强求孩子一日千里;要降低要求,哪怕是一道习题,哪怕是闪光的一点思路,哪怕是一点儿进步家长都要给予肯定,让孩子意识到:做该做的事,并努力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

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家长常常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一步入青春期就不再像儿时那样活泼与直爽,尤其不愿意与父母、教师交谈,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家长不禁怀疑:我的孩子是不是早恋了?

家长首先要相信孩子,即使孩子有早恋的迹象,也不能辱骂孩子,更不能偷看孩子的日记或聊天记录。如果父母用武力强行处理这件事,只能使孩子更加疏远父母,极端的有可能导致孩子离家出走。

那么家长如何就爱情这一话题和孩子进行沟通呢?首先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动辄以家长的口吻来显示自己的权威。要站在朋友的立场,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孩子:青春期是一个一去不复返的单行线,这个时期不允许、不能够犯错误;既然在春天就不做夏天的事;记住和所有的同龄异性保持等距离外交,这样会获得所有同学的喜爱,不要因为拥有一棵树而失去整个森林。

孩子如果已深陷爱情的泥潭,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共同分析对方的优缺点,引导孩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理智地分析对方华丽幻影背后的真实性。并且警告孩子:男人不尊重轻浮的女人,并且很快会厌倦她们。女人不尊重心中只考虑性关系的男人。青少年时期爱情很少能维持长久,这种关系在几个星期或几个月之内破裂,留下两颗破碎的心。真爱是耐心、善良和无私的;真爱是视自己所爱的人的感觉与自己的感觉同等重要。在你尚且年轻并对结果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对性说“不”,其实就是说“我爱你”的另一种方式。

青春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的特殊时期。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对称性,使得大多数的青春期少年都同时具有若干诸如厌学、逆反,敏感、脆弱等特点。但由于篇幅所限,在这不能一一阐述,希望家长们能关注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的家长会发言稿 篇4

1、关于如何说

景万象老师先从人脑如何接收信息的科学角度阐述了人的五官是如何从外界接受信息,然后又经过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的信念和价值观)过滤,最后反应在语言,语气语调和肢体语言等的外在别人可以接收到的信息。潜意识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背后操纵的神奇之手,其中有一条尤为重要:人们的潜意识不懂接收否定性的词语,需要对方作出明确的指令。举个例子:假如我们忽然接到电话要出门办事,也许就会对在家的孩子说:“女儿啊,我现在要出门了,你不要看电视,也不要出去玩啊。”那孩子听到了会做什么?也许本来就没想要看电视或出去玩,听妈妈一说。反而被提醒了:对呀,我还可以看电视或出去玩啊。所以我们常常会纳闷:我不是叫他不要这样做了吗?怎么反而这样做了呢?也就是我们俗话讲的“我不要你做什么。你却偏偏做了什么”所以我们在课程中着重做了这方面的练习:

将没有意义的句子更正:

无意义的句子 正确的句子

孩子,不要害怕 孩子,放松点

孩子,不要胆小 孩子,勇敢点

孩子,不要想着失败 孩子,想象你将来成功的样子

不要自由散漫 要认真

在课堂里老师用重编程序的理念教家长如何写“小鱼”。有些家长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方法,一方面感到很新奇,另一方面又为自己从来没给过孩子的肯定的“小鱼”而后悔、后怕、自责。

苏女士分享:今天听了老师的讲课,我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肯定过孩子,昨天回家后我试着找了女儿的优点,才发现原来我的女儿也是很优秀的。而且自从我发现了女儿的优点后我就发现老公对女儿的态度也有了好的转变------(说着眼里涌上了泪花)

在如何说的环节中有一条是如何说给孩子听:说什么-说事实,说自己看到事实后的感受与信念价值观,同时看到事实背后孩子的信念、价值观和内在需要。“当我看到(听到,想到)------我觉的(感到,认为)------因为你需要(想要,看重,喜欢)------所以你希望(要求)------

在课程里有位19岁高三孩子的父亲尤先生,对孩子周末在家不做作业,一直从客厅到卧室晃来晃去的现象有一份不舒服的情绪反应,也有一些应对的方式。

我们在课程里做了现场的演练:当客串的小演员作为尤先生的儿子在“客厅”到“卧室”不断的晃动的时候,在“看电视”的老爸-尤先生发话了:“ 儿子,你怎么一天到晚晃来晃去。作业做完没有?”儿子就不理他。后来用了我们课程中的如何说的语言架构“儿子,我看到你在客厅与卧室之间晃了有十几分钟了,我觉的你可能有些事情,需要我帮忙

吗?同时我看你晃我也有些头晕了,所以请你坐下来好吗?” 之后采访儿子的扮演者—10岁的小姑娘:“孩子,刚才爸爸两次对你说话的方式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你喜欢哪一次?”“我喜欢第二次,第一次的感觉爸爸像个恶魔,第二次是感觉很温馨,很舒服,所以我也愿意听他的话。”

2、关于如何听

老师在课程里讲了:听什么-听事实,听情绪,听信念价值观,听需要,其中身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时,我们要和孩子同频,包括身体姿势、语气语调、情绪同频。然后运用先跟后带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下面是课堂的实际练习:

在课堂里有一位孩子的爸爸陆先生,他的孩子在学校被别的同学打了,我们就这事和他在现场进行了模拟练习。运用如何听如何说的方式进行了如下的对话:

儿子捂着额头开门回家,重重的关上门:“老爸,我回来了!”

陆先生:“儿子,怎么了。你的头怎么回事?”

儿子:“老爸,我被人打了,真气人,我的同学打不过我,就到校外找了外面的青年合伙把我揍了一顿,气死我了!”

陆先生:“是很气人,儿子你想怎么样?老爸也找人把他打一顿?”

儿子:“好啊,是要把他们打一顿,出出气。”

陆先生:“好,我们找人打他们一顿,你想怎么样出气?把他打的半死?头破血流?”

儿子开始陷入思考,过会说:“还是不要吧,这样做也许后果会很严重。”

陆先生:“儿子,看来你也是个会思考的人,也能在做事情想到事情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我知道你受了伤,你也许需要的是公平和尊重。那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公平与尊重呢?”

儿子:“看来,可以告诉老师。”

陆先生:“嗯,很好,看看还有什么方法?”

儿子:“可以找个时间地点找他谈谈。”

陆先生:“很好,还有呢?”------

3、如何做的环节

景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到家长非常实用的理念和技巧:(1)永远先看到人,人永远是被接受和肯定的。(2)以支持到孩子为最终目标(耐心,从孩子的角度看,发掘正面动机)。(3)创造沟通的环境。(4)如何批评,如何肯定。

当我们回家看到孩子把家里满地的玩具,我们在推门而入后会说些什么呢?如果说“啊,地上怎么到处都是玩具呢,赶紧把它们收好!”听到这样的话,孩子的反应会是怎样呢?-相反换一种沟通方法说话孩子的反应又会怎样呢?这些在课程里老师都给出了详细的方法。

在课程里我们学到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拥抱孩子,然后才是耐心的听孩子说,同时观察他的语言和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用NLP的沟通方式与孩子沟通。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身体是要和孩子在同侧的,“孩子,我们来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这样孩子会觉得:妈妈或爸爸与我是站在一起的,是为了帮助我改正错误了。因为我们针对的是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本身我们是完完全全的接受的。这时候大家想想孩子的感受是怎样的?又有谁会拒绝他人的尊重和肯定的建议呢? 总结:(1)控制孩子的情绪,先改变自己的情绪

(2)改变孩子的现在,先调整家长的现状

(3)培育孩子的未来,先孕育孩子的身心

(4)关注孩子的成绩,先关爱孩子的整体

(5)渴望孩子的成就,先成就自己的成长

我个人认为人生的长河中,有些事是很重要的,有些事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亲爱的家长们,是时候该问问自己了„„ 具体方法/步骤

1.理解孩子,教其正确对待

家长爱孩子的心都一样,为什么有的家长能跟孩子和谐相处,情同知己,有的却水火不容、形同陌路。面对孩子的青春期,父母要有心理准备,与其临风建屋,不如未雨绸缪。首先要了解孩子青春期特点,才能知道孩子叛逆的原因,对症下药。

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变化,家长对孩子的变化要理解,并指导正确对待。女生第一次来例假、男生第一次遗精,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恭喜你!你长大了。”

“哪个少男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身体发育特点,家长与其担心、制止男女生直接的交往,不如直接跟孩子谈“如何正确地和异性同学交往”。这样做是要孩子通过正规的渠道了解相关知识,而不是抱着好奇心从一些不健康的渠道去了解。2.学会与孩子沟通

进入青春期,孩子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他们开始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被人命令。这个时期,家长要学会跟孩子沟通。

第一,尊重孩子,平等交流。家长要学会跟孩子聊天,不要认为孩子的世界很幼稚,对孩子的话题不感兴趣,不论孩子说什么,最好表现出很感兴趣,这样孩子才有跟你交谈的欲望。

有些家长很忙,甚至没有时间跟孩子聊聊天。其实交流的方式很多,可以采取留言板、网络、电话等。但千万不能因为忙而不跟孩子交流。

第二,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3.要向孩子“索爱”

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

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重视孩子对家长的要求

青春期的家长还需要学习吗? 篇5

资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曾瑞伟

今天遇医院一同事,热心地询问我去北京学习的事情。当得知我还是花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去学时,非常地诧异。我告诉她,我是为了做儿子更好的妈妈而去学的。她就更加诧异了:“你家儿子都高三了,还需要你去学习如何做更好的父母?”

在我的内心,答案是肯定的。但同事的问题还是让我思考了良久。是啊,我在医院做的是专职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可以说远远多于一般的父母,我真得还需要去学习如何做更好的父母吗?是怎样的课程还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每天在心理咨询门诊,接诊的孩子占到大多半,看到痛苦的孩子和无助的家长,我感觉非常地难受。是什么让家长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酿成不良的后果?是什么让孩子有那么强烈的生气和愤怒?是什么让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筑起了一道冰墙?是什么让孩子用抑郁、辍学、自残等极端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控诉?

是的,我自家的孩子还好。这得益于十多年心理学的学习,孩子的成长虽有磕绊,却也阳光灿烂。我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的一辈子很长,而其关键的几件大事——学业、职业、择偶等,都将在这个时期和稍后的青年期完成。如何在这些关键点上做好孩子的参谋,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从内心听得进父母的话,非常地重要。

我这人有一毛病,特别不喜欢听“后悔”两字。“未雨稠缪”是我的座右铭。每天的工作,就是各式各样的来访者在告诉我他们的经历,如未婚先孕不得不奉子成婚啦,因为与父母赌气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学校啦,因为交友不慎而误入歧途啦,因太过叛逆违拗而做了非常错误的决定啦,凡此种种,几乎都与青春期没有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有关。

有些家长甚至连想都不敢想,青春期孩子不当行为可能引起的可怕后果,是多么地严重。一个16岁的女孩因与父母赌气离家出走后,与一男孩交往后怀孕了,年少的孩子没有能力也没有做好准备做父母,生下的婴儿丢给父母养育,随后不久,两人感情破裂分手,嗷嗷待哺的婴儿和严重抑郁的新妈妈,以后漫漫人生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唉,错误的结果已铸成,又岂是一个“后悔”能弥补的!

如何在孩子变化最为剧烈的青春期,父母能够拥有一些新的适应这个时期孩子特点的方法,陪伴孩子顺利度过呢?我有幸接触到了《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美国作者琳·洛特、中国正面管教导师王宵、美国正面管教导师金佰利·岗萨乌斯联合开发的《解密青春期养育》的家长课程,该课程是在美国40年正面管教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根据青春期孩子的特点设计完成的,在实用性上做了大量的提升,效果非常地显著,亲子关系得到了积极的改善。是啊,我们父母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我们有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可以传授给孩子,我们非常地希望孩子的每一步人生都走得踏实平稳。而这一切可以落实的基础,就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有一种彼此尊重和信赖的亲子关系,父母拥有理解孩子和赋予孩子力量的能力。而《解密青春期养育》课程以其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课程架构,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点,我想,这正是课程如此吸引我的魔力吧!

孩子青春期的变化与家长的技术 篇6

孩子青春期的变化与家长的技术

社会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医生和研究青少年的专家,都会谈到“青春期”的概念,一般会把孩子从少年到成年这个阶段定位为“青春期”。现在孩子成熟都比较早,青春期会从十一岁半到十四五岁,女孩比男孩早一点,有近半年到一年的差别。提出青春期的概念,是为了在青少年教育上起作用,但实际上,过多的关注青春期,反而使青春期的问题变得明显,因为人的视觉有一种创造力,关注什么,什么就变得明显,容易被扩大。在50年或60年以前,没有提青春期的概念,国际上也没有谈到青春期,但很多青少年都在健康成长。现在有了这个概念,医生、青少年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便开始对青春期的孩子作研究,总结出了很多问题。

研究认为,青春期的孩子常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逆反,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会突然恶化,过去非常依恋,跟爸爸妈妈都很亲密,现在爸爸妈妈碰他的头不行,进他的房间不行,碰他的东西也不行,他开始为自己的权力较劲。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上常常有攻击性,有敌意,带有批判性,看什么都不惯,都觉得不好,不完美。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有完美主义的内心追求,只不过是以否定一切的方式来表现的。

第二个问题是双向性,青春期的孩子藐视权威,又盲目崇拜,两个倾向同时存在。比如说,很多追星族都是青春期或者青春后期的孩子,他们内心藐视权威,否定一切,又盲目崇拜;他们有时有极端的道德感,喜欢谴责,有时又极端无视道德,会做一些违背公众道德的事;他们勤奋,同时又懒惰,遵守纪律,又破坏纪律。在遵守纪律和破坏纪律里都找到快乐,在盲目崇拜和否定权威里都能享受到快乐。其实,孩子的成长动力正隐藏在这种双向性的矛盾中,不管破坏还是创造,孩子都充满激情,这是快乐的动力。

第三个问题是追求神秘主义,有的孩子会神神怪怪的,喜欢看侦探片、鬼片,嘴里会谈迷信,包括宗教、十字架,甚至有些孩子会把两个笔捆成十字架,做祷告。追求神秘主义的背后是对世界好奇,从书本和父母教导中看到的世界太过乏中国情感婚姻家庭网

情感援助热线:02885575518 *** QQ:1197951161 中国首席情感教育专家 美好人生,从“心”开始!

味,孩子通过追求神秘来自娱自乐。当然,其中也存在很多自我暗示的、夸大自我的、获得超能力的、成为权威人物的青春期梦想。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矛盾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人有两个世界,一个是内心世界,一个是外部世界,青春期的孩子生活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小的时候只是跟父母或者小学同学接触,跟现实的接触有限,他的感觉更多来自内心世界,基本上,主要情感、生活都依赖家庭,而家庭本身就是和社会有边界的。在进入青春期后,孩子要开始社会化了,他知道家庭待不住了,他要到社会去寻找朋友、情感、事业,要学习,要成功。因此,青春期就成了边界地带,在这个边界地带,孩子有一半是内心的,有一半是外在的,两方面一直混杂在一块儿,这就是他的双向性的来源。

因此,心理学一般认为青春期更好的说法叫“过渡期”,过渡期是流动的概念,它表示孩子正在走过一个阶段,处在过渡的过程中,而不是已经形成了结果,它有时间性,不是永远的,更不是定型的。

家长如何面对青春期的孩子

技术一,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孩子十岁前,妈妈扮演的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角色,是孩子强有力的后盾,给孩子安全感很重要。孩子十二岁青春期来了以后,这样就不行了,孩子十五岁后如果还表现出无所不能,什么都懂,孩子都要听我的,就极其糟糕。首先要把自己从权威的角色上放下来,应该说:“妈妈不太知道你们现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你需要妈妈什么样的帮助,详细告诉妈妈好不好?”

青春期的孩子要建立自己的权威、尊严,往往尝试着攻击家庭的成员。我们要做一个选择,既然孩子不再想当孩子了,自己就要慢慢从家长的角色中引退,在某些家庭,父母也可以来扮演孩子。青春期孩子的价值观有些看起来是很荒诞,但是要倾听他、尊重他,孩子就会逐渐变成大人,他慢慢会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

中国情感婚姻家庭网

情感援助热线:02885575518 *** QQ:1197951161 中国首席情感教育专家 美好人生,从“心”开始!

如果家长采取查书包、偷听电话、偷看日记等方法,结果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孩子为了讨好父母继续扮演孩子的角色,产生了心理学上称为“退行”的现象,放弃成长的权利,变得幼稚化。这样的孩子即使能考上清华北大,也是生活中的弱者,只能当一个普通的人。为什么?因为他放弃了成长的权利,他的情商差。另一种是孩子选择反抗,因为他觉得如果我不能挫败父母,我就长不大。很多孩子逃学不是因为不喜欢学习而是为了反抗父母,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他就不好好学习,看父母怎么办。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挫败父母,父母可以替代他做决定,但无法替代他学习。当然,并不是孩子有意识这样想,而是他不上学引发父母改变了权威的角色,愿意开始倾听并满足孩子一些心理需求的现象,引发了孩子从这个事件的象征意义中得出上面的判断,大约有10%的孩子会这样做。

技术二,对孩子好奇、保持兴趣。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对孩子欣赏的态度,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要让他感觉到你对他有兴趣。如果在一个部门当领导,对大家保持兴趣、好奇,就会是受欢迎的领导,如果满脸都是价值判断、好恶,别人跟你在一起就会觉得不舒服。父母要把价值深藏起来,给孩子一个彼此冲突、矛盾、多样的价值混乱时期,不要忙着帮孩子找到所谓正确的道路,那样可能适得其反,孩子失去自我的判断力与鉴别力,不能形成自我的价值倾向,结果是觉得是在为别人活着,为别人学习。让青春期的孩子品尝逆反情绪给他带来的痛苦与麻烦,好奇地、用欣赏的眼光分享他自我选择的价值观、美感、哲学概念与逻辑。当然,幼稚在所难免,但这些幼稚的思想打着孩子自己的标识,属于他自己的天地。尊重这些就是尊重孩子。

家长能做的是提醒孩子社会规则:“你内心如何看世界是你的权利,面对客观现实的时候要按规则办事。”这样做就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内心与现实的边界意识,让孩子可以在两个层面来接纳自己。成年人很多心理痛苦正来源于搞不清内心与现实的边界在哪里。

技术三,学会对孩子示弱。

中国情感婚姻家庭网

情感援助热线:02885575518 *** QQ:1197951161 中国首席情感教育专家 美好人生,从“心”开始!

示弱就是要善于在孩子面前装傻。如果孩子游戏打得好,你要说:“宝贝,妈妈好笨啊,这种事情都不会,你能不能教教妈妈?”孩子肯定会特别高兴,当你慢慢地表示出对游戏感兴趣的时候,孩子也许就会慢慢失去对游戏的兴趣。原因是孩子玩游戏的潜在意义是在有限的环境里寻找与父母分离的空间,如果母亲也要玩,孩子的兴趣就会大减,当然严重依恋游戏的孩子除外。

我遇到过一个咨询者,他女儿是哈韩族,家里摆满了韩国的东西,韩国影星的照片贴得到处都是,女儿染着黄头发,吃韩餐,学韩语。一有韩国歌星演唱会,女儿旷课也要去听。父亲是一个公司的部门经理,非常着急,问我怎么办。我就向他建议,你也装着是哈韩族,也把韩国明星照片贴在卧室里,也放韩国歌星的歌,也装着学韩语。结果他女儿就把韩国明星照片收起来了,头发又变成黑色的了,为什么?因为孩子需要和爸爸妈妈有区别,他一放韩国歌星的歌,女儿就特烦,“怎么又放韩国的歌啊?!”知道为什么?孩子其实是在表现逆反情绪,爸爸不让我哈韩,我偏喜欢,看你怎么办。这表示她在长大,有了全新的自我,如果我们不压制她,反而认同她,她逆反的动力就会终止。

技术四,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荒谬的要求,决不能马上驳斥他。对孩子提出的不恰当的要求,要说:“你的想法不错,很有意思啊,不过我能问一下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能告诉我你进一步的计划是什么吗?你能告诉爸爸妈妈能帮你做些什么吗?”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澄清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拒绝他,他反而会坚持。当你坐下来听他计划的时候,他就会发现自己什么计划都没有,需要的只是爸爸妈妈认同、接受他的想法,不一定要实施。如果这时驳斥他,他反倒一定要实施。家长可以先说“yes(是的)”,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maybe(也许)”,尽量不说“no(不行)”。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过分的要求,其实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实现要求,而是要看爸爸妈妈的反应,是不是真的在意他,尊重他。

家长是孩子长期与全方位的教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家长作为孩子经常、直接的模仿对象,他们和孩子的每一次交往都是在教育孩子,其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中国情感婚姻家庭网

情感援助热线:02885575518 *** QQ:1197951161 中国首席情感教育专家 美好人生,从“心”开始!

着子女。可以说,家庭教育中言教固然重要,但身教的影响更大,因为家长的言谈举止不仅是子女的行为榜样,而且关系到言教的效果。

家长不仅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也成为孩子心目中对他们影响最大、最崇拜的人!

如何看待孩子往往决定了如何对待孩子!

鼓励是改善亲子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是对孩子的信任!

总之,中国情感婚姻家庭网

孩子青春期,家长要学会装“傻” 篇7

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一些逆反行为,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孩子,是对家长耐心、细心和观察力等多种心理素质的考验。我的经验是:处于孩子青春期的家长,不妨做一个傻家长。我的女儿乐乐是一个好孩子、好学生。乖巧、机敏、做事专注认真……在小学的时候,考试没出过前3名,连续多年的区三好生。那时候的我,真的感到很自豪、很幸福。而且孩子很依恋家长,每天放学回家,都有讲不完的学校逸闻趣事。我那时的感觉是,乐乐很优秀,而且她的一切都在我的把握之中,都是可控的,因此在培养孩子方面我很有信心。

记得乐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一天回家吃完晚饭与我聊天,说了一会儿学校的事情,乐乐突然坐起身来对我说:爸爸,我给你说件事情,你可不能骂我。我说你说吧,我什么时候骂过你呢?乐乐说,昨天放学后,和几个同学在公园玩捉迷藏。她藏在一个假山的山洞里,没想到另外两个男同学也藏在旁边的洞里。这时,乐乐听到两个男生在议论班里的女生,其中一个问另一个最喜欢班里的哪个女生?被问的男生说喜欢乐乐,而问话的男生也说喜欢乐乐,还说班里不少男生都喜欢乐乐。说完了,乐乐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我笑着拍了拍孩子的背说:看来你的人缘真的很好,不但女生喜欢你、老师喜欢你,就连调皮捣蛋的臭男生都认同你,真不错!我这么一说,乐乐也很高兴。一场看似很严重的危机,就这么轻易化解了。事后我总结这件事的时候,得出一个结论:家长有时候不能太聪明了,要装傻,很认真地装傻。

乐乐上了初中后,住校了。每个周末回家,在饭桌上只能听到她一个人在眉飞色舞地讲述班里和宿舍里发生的逸闻趣事,高兴得不得了。

我从小带孩子长大,她几乎没怎么离开过我。我们父女俩出门,我只要一伸手,根本不用看,乐乐有时候也是头都不抬,似乎能感觉到,就把手伸出去了。我们手牵着手在外面散步、聊天。乐乐上了初中后也是这样。终于有一天,我带乐乐出去买东西。走出楼门,我习惯性地伸出了手,半天没得到回应。我就碰了碰乐乐的手臂。乐乐抬头看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天气太热了,拉着手太热。

回到家,我联想到,这个孩子现在回家后一个人待的时间越来越长,跟我的话也少了很多,还时不时地纠正我的话,对我提到的一些英雄人物表现出不屑。牵手事件让我猛然意识到:乐乐长大了,逆反期到了,我面临新的挑战。我决定对青春期的乐乐采取“内紧外松”的战略——密切观察、积极行动,但不动声色。这时候,家长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孩子对你打开心扉。这其实是青春期的孩子最难做到的,也是家长最头疼的——不知道那个小脑袋瓜里到底想些什么,也根本问不出来,硬要问出个所以然来又会让她很烦。

我觉得这个功夫要从小学下起。从小就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当他(她)遇到困惑的时候,父母是第一求助对象。可我们中国的孩子,在遇到心灵困难的时候,往往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是训斥而不是解决的方法,或者是哪怕几句宽慰的话。当孩子对一件事情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画上去的第一笔最重要。

乐乐上了初二后,寒假的时候,一天突然问我要钱,我问做什么?她说要跟同学出去玩儿。我顺口问,几个人呢?男生女生?乐乐说,一个人,男生。我说,乐乐你是个爱热闹的孩子,就两个人玩儿多没意思,多叫上几个同学,包括你小学时的同学,大家一起玩儿多热闹呀,就算爸爸今天请客。乐乐一听很高兴,马上电话联系了好几个同学,一起到公园玩儿了一天。我长出了一口气。

后来,我总结出一条规律:当火车狂奔的时候,你要紧急刹车的话,一是惯性太大,再者对车也不好,容易损伤,这时候最理智的做法是,看准机会,轻轻扳动扳道机,让车辆驶上理想的轨道。

青春期不良孩子常见的八种行为

1.吸烟、酗酒和滥用药物,都属于物质成瘾性健康危险行为,近年来发生率在国内外都有显著增长趋势。

2.易导致意外事故的行为,又称“非故意伤害行为”,是导致车祸、溺水、跌坠伤、中毒等事故的主要原因。

3.暴力伤害,包括家庭暴力、校园暴力、自杀等,属“故意伤害行为”。近年来,美国青少年枪击事件明显增多;我国青少年则较多表现为持械斗殴、打群架、欺凌小同学和女生等。

4.青春期情绪问题,如青春期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睡眠障碍等,多属神经官能症,程度轻重不一。患者自身多有性格弱点,在环境诱因下表现。以往在我国罕见的因体象障碍而导致的神经性厌食症,近年来也有明显增加趋势。

5.精神性成瘾行为,如玩电子游戏机成瘾、网络成瘾、言情小说成瘾等。

6.自杀,包括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行为,近年来有明显增加趋势。原因复杂,除有一定家族性集聚现象外,与学习负担过重、社会竞争激烈等也有明显关系。约40%~50%的自杀青少年有青春期抑郁症表现。

7.性心理障碍,包括恋物癖、露阴癖、窥淫癖、性虐待狂、异装癖等变态性行为。有复杂的自幼生活环境因素,青春期是其开始表现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及时接受心理行为治疗,疗效最明显。

8.不良性行为,如婚前性行为等,易导致少女怀孕等后果,严重影响青少年心身健康。还有各种形式的婚外性行为、攻击性性行为等,可导致犯罪。

青春期支招:喜欢上邻班女同学我该怎么办?

问:我是一名初一的男生,我一直想认真读书,但我喜欢上一个同校的初二女生,我会一直想她喜欢我吗?况且有很多人追她,所以这种心情让我一直感到困惑,一直认真不起来读书。我该怎么办?honey

答:有人说所谓的成功就是做好和你的身份相适合的事情,比如你的身份是学生,做好与学生身份相关的事情就是最大的成功,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但是你现在被自己的情绪困扰了。

在你这个年龄段对异性思慕是一种很正常的情感,你渴望和异性交往,渴望了解异性,只不过有时会迷糊一下,以为这就是爱情。爱情和喜欢是有区别的,爱情意味着责任,想一下自己各方面都不能独立,又如何对对方负责呢?

你不妨每天大声地告诉自己“我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坚持一个月肯定会有所变化。多和班级里的其她女生接触,建立和异性同学的友情也会对你有所帮助。和那个女生不妨也去认识一下,接触多了,你会发现做个好朋友也挺好的。

其实,分散一下注意力也很好,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多着呢,譬如运动、读书、弹琴、唱歌……

生活一样可以很精彩的。

青春期的家长会发言稿 篇8

在和青春期的孩子“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他们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遇到问题的孩子都像受伤的小刺猬一样,既需要你的关心和帮助,又随时可能会扎你一下。做为一位专业咨询师,我希望以下的建议可以给您一些启发。

一、无条件的接纳

我们赐予孩子生命,把他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无论他们是否有缺陷,无论他们长相美丑,无论他们学习怎样,无论他们是否犯错,做为父母都要在内心深处完全接纳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之爱是无条件的爱,在父母眼中,他们是“最可爱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他们是最安全的。切忌拿孩子去和别人做比较,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反叛的时候,往往会反过来拿你和别人的父母去比较。

二、父母之间标准的一致性

父母是孩子行为引导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言行的标准来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必需保持一致,这样孩子才不会面临“权威标准”的冲突。家庭系统研究证明,当父母之间经常出现标准不一致的时候,孩子往往在表面上顺从强势的一方,而在其内心却更加认同弱势的一方。这种“表里不一”的关系模式,一定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甚至人格的完善程度。

三、父母的角色和权力

很多人都提倡和孩子做朋友,我不太赞成这样的观点,因为从社会角色来讲,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依然是监护人的身份,所以无法和他们称为真正的朋友,而且在咨询中很多一直提倡和孩子做朋友的父母,最终都会面临被孩子“完全否定”的遭遇。所以,对于父母我提倡“虽然不能滥用权力,但是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权力。”

四、尊重的意义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尊重,更渴望来自父母的尊重。尊重不仅仅体现在接纳孩子的要求,更体现在和他们的人际距离上。给孩子思索的空间、隐私的空间、呼唤的空间,在这个特殊的、动荡的时期,不求相亲相爱但求和平相处。

五、威胁是双刃剑

青春期的孩子对名牌服饰、手机、游戏机、网络、动漫等有着极大的喜爱。而父母常常用此作为交换,交换的唯一就是学习好。只要孩子的学习有问题、不理想,就要以剥夺他们的喜爱为威胁,试图以此来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遇到的学习困难无法解决,而喜爱被剥夺,他们就会用同样的方法,即“不学习”来攻击家长。因为这样可以剥夺父母的喜爱。

青春期的家长会发言稿 篇9

青春期男生性好奇与恐惧并存

90后的孩子,被称为消费社会、技术时代的宠儿,在知识爆炸的网络洪潮中“要什么有什么”。正因如此,他们普遍“早熟”,昔日标榜的“儿童不宜”早已不是秘密。当然,对“性”似懂非懂的他们也有着不少困惑,但却不愿与“谈性色变”的大人们交流。

步入青春发育期以后,男孩外表变化很大,身材魁梧起来、声音低沉宏亮。脸上开始长出了胡子,喉结渐渐突起,渐渐肩宽胸阔,四肢也变得粗壮而结实。据广州男科医院VIP专家会诊中心主任李渤介绍,男孩生长最快的时期为13-16岁,到18岁99%的儿童生长完成,但是性发育一旦发动,14-16 岁就能产生成熟精子,并有遗精现象。

青春期的孩子,不同于快乐的儿童期,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全身心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但青少年生理上的发育成熟并不代表心理上的成熟。在性心理方面,青春期男生往往是好奇与恐惧并存。

青春期男生易冒“怪”想法

初一的王涛(化名)为自己突然“变坏”十分不安,越想制止关于性方面的想法,却反倒频频想起。上课分神、见到昔日一起学习的女同学也“心存幻想”,在频频的心理挣扎中,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专家意见: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性意识”的觉醒,进入这一时期的男孩子或多或少在“性”方面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有各种想法不足为怪,但需要及时、正确地进行心理引导。

青春期男生对“性”特别敏感

青少年对性有一种恐惧心理的同时,却又欲罢不能,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或者一个性感的部位,都足以使他们产生许多有关性方面的联想,并伴随一种强烈的探求和尝试的欲望。此外,男孩子在私下里也会与同伴进行比较。某些发育稍慢的男孩,由于比别人“小”常受到同伴嘲笑,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

专家意见:消极的心理暗示会对成年以后的性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容易引起性功能障碍。很多成人遭遇早泄、射精过度等疾病,与发育期间的困惑不无关系,需要找专业男科医生咨询诊治。

青春期男生:手淫的苦闷和困扰

有材料表明,青少年中有85%以上的人都有手淫的经历。而网络淫秽视频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青少年的“早熟”,手淫者日趋低龄化。

专家意见:有节制地手淫并无大碍,但一些意志薄弱、心理状态不稳定且敏感的青少年,在每次手淫后都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反应,这种情况反复出现,容易导致矛盾心理状态,最后还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性心理异常症状。这种人往往从外表上看不出任何变态表现和病症,仅是具有心理的苦闷与情绪上的忧郁,但对成年后性行为的影响很大。

青春期男生性心理健康重在家长[微博]正确引导

正确引导孩子迈开第一步

由于性心理尚不成熟,青少年有的时候并不能控制自己本能,也最容易造成少女早孕的终身遗憾。“在这个特殊时期,对在性问题上有困扰的、有冒险精神的青少年特别需要加强引导。”专家就此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父母应该采取健康开明的态度,提高认识。有些家长总担心自己孩子的阴茎发育不够,事实上,阴茎长短大小因人而异,应确定是否发育异常,如有必要可以去专业医院检查内分泌激素,根据发育情况来判断诊治。

其次,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性的欲望有一种盲目性,也需要开明的父母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指导,一味的“谈性色变”只能让青少年更加好奇地想去尝试,甚至误入歧途。

上一篇:怎样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下一篇:中学双语教学常用语5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