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诚的造句

2024-09-08

赤诚的造句(共8篇)

赤诚的造句 篇1

一、做学生的榜样

身教胜于言教。班主任是学生的楷模,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孩子的榜样, 因此, 在班级工作中, 我时刻注意自身形象, 凡事从我做起, 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 率先垂范。这些年, 无论大、小型劳动, 我都站在学生中间, 和他们一起干。1998年, 我从初三接任一个班级。劳动委员厍某某同学曾很有感慨地说;“老师, 我以前当劳委就是干活, 其他同学大多数都不爱干, 每次劳动, 最后只剩几名同学, 自从你教我们以后, 他们怎么没有偷懒的, 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干呢?”我笑了。有个同学说:“你没看见每次劳动老师都跟着干吗?我们怎么能不干?”骄阳似火, 看着烈日下除草时一个个涨得通红的脸、满脸的汗水以及手上的血泡, 我泪满眼眶, 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每个同学买一个雪糕, 他们美美的吃着, 我一旁怜爱的笑着。

平时, 每天课间在班级看管时, 我想, 我能为学生做什么就做点什么吧, 所以我每天都拖地、打扫卫生, 这些都给学生上了一堂无形的课。我带的每一个班级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和劳动的积极性都很高, 他们把班级当成了家, 这种主人翁责任感与我的身教是密不可分的。

二、和学生交朋友

工作中, 我以公平、公正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 没有任何一个学生因成绩差而受到歧视, 平时, 我像个大姐姐似的与他们跳皮筋, 做游戏, 玩球, 而且玩得很认真, 闲暇时与他们促膝长谈, 从学习到生活, 并且我从不把他们说的话告诉任何人, 让他们时刻感到我既是他们学习上的好帮手, 又是生活中值得信赖的好朋友。1997年考入一中的一名叫权某某 (品学兼优、相貌出众) 的同学找到我, 她说:“老师, XX要和我处对象, 我也很喜欢他, 你说我该怎么办呢?”孩子能和老师坦白这方面的事是多么难得呀!我仔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 首先表扬了她的坦诚、果断和懂事, 先后进行了五次谈话, 从年龄、现在的任务等几方面使她懂得了现在不能处对象的意义, 并把这种青春期的冲动转换成了学习的动力, 最后两个人在学习上成了一较高下的好伙伴。看到他们常常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我很欣慰。

我所教的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告诉我, 那种崇拜、信任的眼神让我不厌其烦的解答一个个问题, 常常是下班后很久才回家, 以至于我儿子经常到学校来找我, “妈妈, 你怎么才回家呀?”我照顾不到一个孩子, 但帮助了更多的孩子, 我愿意!所以我的周围总有人围着我, 尤其是每年的教师节、节假日, 经常是几届学生一起来到学校, “抢”老师。有的老师曾开玩笑说:“你怎么总有小尾巴呀?”而我也从这唧唧喳喳声中获得了无穷乐趣。

和学生交朋友真好!

三、用爱心浇灌学生

教师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孩子的爱。这种爱蕴含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 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 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学习上稳扎稳打、坚实的前进。记得1994年我教的班上有一名叫郇某某的同学, 他聪明但家庭贫困, 交不起书费, 面临辍学的考验, 我当时拿出了半个月的工资帮他交了学费, 并买了一套新衣服, 他曾说:“老师, 你怎么像我妈呢?”我笑了:“你看我不就是吗?”他也开怀大笑了起来。他又说:“老师, 我认你当干妈行不?”说着他跪了下来, 我说:“只要你愿意, 我的家就是你永远的家。”从此, 他更勤奋好学了, 直到现在, 他都是我家中的一员。

2008冬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午夜, 我被一阵敲门声惊醒, 开门一看, 是我班的李某某同学, 他说要请假回家, 我知道她一定有事, 在我的催问下, 他吞吞吐吐地说:“我坏肚子了, 大便便在了裤子里。”我知道他一定很难为情, 于是, 我轻声说:“没事, 我儿子有裤子, 你换上吧, 老师帮你洗。”这一夜, 我几乎没睡, 满屋子的臭味很刺鼻, 但看到他换完衣服后熟睡的小脸儿, 我很欣慰。这件事成了我们两人之间的小秘密, 我没有告诉任何人, 包括他的家长, 此后他比以前懂事了, 学习也比以前努力了。对老师也更加信任了。

23年来, 做班主任工作, 我确实付出了许多心血与汗水, 但我无怨无悔。学生的成就就是我最大的安慰。这一切都将化成一首深情的歌永远流淌在我生命的长河里, 而且我将全力以赴、义无反顾的把它唱响、唱亮, 直到我教育事业的终点。

参考文献

朱军的赤诚孝心 篇2

1999年,朱军的父亲离去以后。母亲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他似乎预感到了母亲也将不久于人世,就特别想带母亲出去走走,坐坐飞机,逛逛故宫,登登长城,看看大海……

2000年的夏天,母亲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两个姐姐一起陪着她来到了北京。那时,朱军在北京贷款买了一套房子。算是有了一个稳定的家。母亲脸上总带着满意的笑容。那些天,他安排好了台里的事情,专门陪着母亲到处转悠,那些日子应该是母亲一生中最奢侈的几天。

朱妈妈从小在河南长大,出嫁后跟着丈夫转战西北,来到兰州。从此便以兰州为家生活了一辈子,中间只去过一次徐州,50多年就在一个地方生活,即便是兰州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去过。

她一生没有见过大海,朱军和两个姐姐就陪伴母亲到秦皇岛看海。到了海边,母亲特别开心,她喜欢贝壳,让家人带她到海边捡贝壳。那时的秦皇岛海边治理得非常干净,早已没有什么贝壳,倒是有很多卖贝壳的小商贩。

于是,朱军就悄悄地买了几串贝壳,将绳子解开,请朋友悄悄扔在沙滩上。到了傍晚,前脚朋友去扔,后脚他就和两个姐姐搀扶着母亲去捡,母亲开心得像个孩子,一边一颗颗地拣拾着贝壳,一边像宝贝似的装进口袋。

撒的贝壳被母亲一口气拣完了,他又偷偷地去买,拆了线绳就往沙滩上扔,卖贝壳的阿姨看见了,好奇地问这是在干什么?善良的阿姨知道实情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主动将一大堆还没有穿绳的贝壳推到朱军面前说:“孩子,就冲你这份孝心,要多少你随便拿,全送你。”说着阿姨将剩下的半盆贝壳都送给了朱军,拾掇拾掇东西就收摊了。阿姨说:“让老太太捡吧,难得老太太喜欢,我赶紧走了,别让她看见我,你们该露馅儿了!”

母亲把儿子撒的贝壳几乎都拣回来了。她拿着贝壳仔细地研究,突然问朱军一个朋友:“这些贝壳为什么都有一个眼儿呀?”朋友就嘻嘻哈哈地说:“大妈。这大海里的贝壳生来就是有眼儿的。”

母亲疑惑着,把贝壳用水洗干净,装好,当宝贝似地拿着,嘴里老是喃喃地说:“我给你父亲带过去。”那是朱军记忆中自父亲去世后母亲最开心的一个晚上。

时刻牵挂着重病的母亲

在北京时,朱军带着母亲遍访名医,而母亲却总是萎靡不振,茶饭不香,还经常神情恍惚。母亲来的第三天,朱军的一个医生朋友神情黯然地对他说:“朱军呀,老太太玩几天就回去吧,也该准备了,淋巴癌,晚期了……”

朱军虽有思想准备,但仍像天崩地裂一样地难受,他强打精神谢过大夫,又整整陪了母亲一个礼拜。将母亲送回兰州的那天,他特别害怕,真怕这是和母亲的诀别……

看着飞机起飞,朱军的心刀绞一样地痛,儿女长大成人了,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父亲母亲也到了风烛残年……

母亲回兰州以后,朱军三天两头回家,有事没事看看妈妈。每次离开的时候都忧心忡忡,总怕是最后一回。家里有什么事情朱军总是最后一个知道,哥哥姐姐、嫂子姐夫们将一切安排妥帖之后才会告诉他,不想影响他的工作。

病榻前寸步不离14天

2000年11月底,朱军在安徽的铜陵演出,忽然觉得心里特别不踏实,像猫抓似地坐卧不宁。他给在北京的妻子和在兰州工作的大哥打电话,得到的回答都是一切都好,大哥含糊地说:“没事,先忙工作,有空就回来。”但朱军心中笼罩一层不祥的预感……

回到北京,他在机场就买好了第二天最早飞兰州的机票,回到台里匆匆安排了一下,第二天一早赶到了兰州并直接到了医院。看到病榻上的母亲。知道任何人都已回天无力了。于是从下飞机开始,整整14天,朱军寸步不离母亲的病床,没有回家。没有刷牙洗脸,每天在医院吃饭。睡在一张陪护用的躺椅上。他拉着母亲的手,想着记忆中那些支离破碎的片段。

每次母亲稍一清醒叫他时,朱军都在身边,他希望听到妈妈说点什么。但是直到她离开一直都是无人听懂的呓语,他知道母亲真的要去找父亲了。

2000年12月10日,朱军接到了台里的通知,主持中纪委的一台晚会。台里领导当时并不知道他母亲病危的事,再说他“逃跑”了半个月,已经无计可施。就在14日朱军收拾东西准备走的时候,知道这是和母亲真正的诀别。清晨醒来。天还没有亮,医院非常安静,母亲躺在床上,样子十分安详,朱军看四下无人,扑通一下跪倒在母亲床前。重重地给娘磕了三个响头,心中默念着:“谢谢娘的养育之恩!儿子走了,娘一路平安呀……”

他不敢哭,怕吵醒了别人,怕不吉利,母亲还在呢!那一刻朱军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离死别……他被痛苦击倒,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北京。下午彩排,晚上直播。见朱军的人都问:“这些天你跑哪里去了。脸色铁青,瘦了一圈,额头上还一个大红包?”

冲着兰州的方向双膝跪倒

一天下午,朱军忽然接到了好友张华的电话,说在兰州有一场商业演出。人家出20万元请他主持,手续合同一切谈妥了。可此时朱军不仅要主持台里的一场晚会,而且即将出台的新栏目《艺术人生》还有一个月就要开播,根本抽不出身,他遗憾地婉言谢绝了。

半个小时后,朱军大哥来电话缓慢地对他说:“军呀,你这几天是不是挺忙的呀?”

听到大哥的话,他的心里一下明白亲爱的妈妈已经不在人世了。

朱军这才反应过来,张华的演出合同不过是家人对他的一种试探,这样好的差事都不回来参加的话,一定真的是非常忙,张华来电话的时候应该就是母亲离开的时候。朱军一下子瘫软了。

他呆坐在沙发上,屋子里异常宁静,他知道此时在兰州,哥哥姐姐嫂子姐夫们一定在忙碌着。朱军在屋子中的一块空地上,冲着兰州的方向双膝跪倒,给远方的亲人和也许还没有走远的母亲磕了一个头,他终于不能自已,忽然号啕大哭……

爱国演讲稿国魂下的赤诚 篇3

爱国演讲稿国魂下的赤诚2007-12-18 14:25:5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爱国演讲稿国魂下的赤诚 爱国演讲稿国魂下的赤诚

作为清华人,我们都知道这句清华最著名的口号:“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年。”那么,朋友,你能告诉我,祖国是什么吗?

不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祖国是东海碧波上升起的太阳,是帕米尔高原上闪烁的群星,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辽阔北国,是花开三月、草长莺飞的春色南疆;是敦煌飞天的曼舞轻歌,是杭州西湖的淡妆浓抹,是桂林山水的清奇秀丽,是黄山云海的神秘莫测。可同时,祖国还让我们想起曾经经历的苦难与蹉跎,我们饱尝的屈辱与折磨,阻

碍我们前进的愚昧与不足,象征着落后的弊病与贫弱。原创: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体会到这两个字的深刻含义的。当一个人在自己国家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目睹的许多社会现实也许会使他失望,使他无法真正意识到“祖国”这两个字的分量。可一旦他走出国门,进入到另外一个国度时,他立即会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其实是和自己的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当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被打上了自己国家的烙印,那是一个代代流传、永世不变的烙印,一个令我们为之自豪的烙印!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个烙印,使得每一个海外游子,无论他怎样努力,也难以进入异国的主流社会。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只有在出国之后,才明白“中国”两字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的原因吧。

我邻居有个女孩,去年初去美国留学。在国内时,她是一个只讲学业,对政治、体育都毫不关心的人。前年申奥

失败的那天夜里,她从大洋彼岸给家里打来了长途。电话那端,她哭了。为中国没有获胜而伤心,更为祖国的虽败犹荣而自豪。最后,她对她母亲说:“妈妈,您等着吧,我一定要超过那些美国人!我要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

如果说“中国人”这个名称,在过去曾经意味着屈辱与不幸;那么今天,它应该代表着奋发与拼搏;而明天,它则应该象征着繁荣、富强!遗憾的是,现在有不少人,觉得“祖国”这两个字无关紧要。他们可能以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是一个令世界不可轻视的大国,我们只需埋头于国内的经济建设即可,而爱国主义已经没有提的必要了。果真如此吗?

几年前,我曾作为我们市教育考察团的成员出访日本。从表面上看,所到之处受到了热情的欢迎,然而,原创: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却感受到了那热情表面下隐藏一种轻视!请不要责怪我过

于敏感,作为一个出门在外的中国人,我想,您也会和我一样敏感的。上一代日本人,经历过侵华战争,从内心里有一种负罪感,这使得他们在接待我们时,会产生一种补偿般的热情,但年轻一代日本人则不然。日本国力的强大和它所特有的教育使得他们很难想象自己的上一辈曾经给别的国家带去的浩劫。于是,在他们洋溢的微笑和谦恭下,其实隐藏着深深的傲慢与不屑。为什么?因为我们穷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被轻视,意味着可能挨打!战后,日本的崛起令人瞩目。除了一些外界因素,我以为,大和民族强大的凝聚力,绝大多数日本人对自己国家强烈的爱与责任感,当是这个成功背后极为重要的心理背景。日本是他们的祖国,他们知道自己祖国的弱点与落后,紧迫感时刻伴随着他们,促使他们拼命地工作、建设。

大爱赤诚创辉煌 篇4

——泰州市许庄初级中学叶新和老师先进事迹简介

在农村初中教育的这片热土上,叶新和老师已耕耘了21个春秋。他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以高尚的大爱情怀,为人师表,严谨认真,不断探索,攻坚克难,将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将良师益友的细腻与智慧奉献到心灵深处。他创造了一个个教育奇迹——近15年来,所教学科教学实绩连年名列区域榜首,带领学生团队参赛获奖近百人次,教科研成果论文300多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叶新和也从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迅速成长为:泰州市名教师、师德模范、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卓越教师培养对象、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候选人,高港区初中数学工作室领衔人。

扎根农村,顾全大局,让理想在无私奉献中闪光

1992年7月,叶新和由徐州师范学院毕业分配至泰兴市孔桥初级中学,2000年调至泰州市许庄初中工作。这年9月份开学时,由于叶新和的工作关系还没有调过来,两个初一的数学由其他老师临时带着。中旬,他主动找校长,谈了自己对于这两个班孩子数学学习的关心与担心,表示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办理调动手续,校长听后挺开心,但更多流露出的是感动。刚开始接手这两个班时,数学成绩都不理想,在平行班中处于倒数的位臵。为了让两个班学生甩掉倒数的“帽子”,叶新和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上课不断变换模式,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课后作业实行“激励制度”,还组成了优差生互帮互学小组……很快,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逐步提升了,成绩自然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到12月份叶新和的工作关系全部转过来时,两个班的数学成绩在平行班中都已经位居前列了。

第二学期开学一个多月的时候,唐老师患有肝炎住院治疗,学校让叶新和接替他的初三与初二数学教学工作。开始,叶新和有点顾虑,但想想学生前途高于一切,便欣然担起了教这两个班的重担。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同事口中得知,这两个班当时在平行班中都是倒数第一,叶新和心里真是替自己捏了把汗,但并没

有气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除了自我加压外,注意巧干,多想些招数点子。功夫不负有心人,中考中,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原先教的两个初一是由一个实习老师帮带的,中考一结束,叶新和又接回了一个初一。期末考试,所教的初一与初二学生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这一学年中,叶新和教了4个班级,从初一教到初三。有这样经历的老师可谓很少很少。这一年,叶新和的辛苦付出,换来了200多名学生可喜成绩!

2004年时,叶新和的孩子6岁,爱人去江苏省中医院脱产进修一年,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叶新和在家是既当爹又当妈。那一年,学校分派给叶新和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当时应试教育盛行,每周要上4个晚自习,包括双休日在内,一周实际上课超过36节。即便是这样,叶新和一点也没有懈怠学校的教学工作,一如既往地做到课前积极充分地准备,作业认真批改,课后一有空就给学生个别辅导。有时候,在学校完成不了的任务就带回家加班,经常是哄孩子睡着后自己工作到深夜。

2011年4月,因身体有病,泰州人民医院的医生建议叶新和住院,可他想到学生,硬是挺着,检查、手术,前后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叶新和没有向学校请过一天病假,没有少上一节课,始终坚持着“不倒下坚决不休息”的原则。

工作以来,其实叶新和有不少机会可以离开农村学校,离开教师岗位。2000年,他可以调进机关工作。2004年,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2005年沈阳《数学周报》、2007年南京《时代学习报》让他去做专职编辑。2010年,延边大学出版社南通编辑部有意让他加盟。每次,叶新和都毫不犹豫地放弃了。

孔桥初中、许庄初中都是偏僻的农村初中,客观条件的简陋如同贫瘠的土地,叶新和的成长更多了几许困苦几许艰辛,甚至窘迫,但他没有退缩。21年来,他很少有双休日和寒暑假,靠自己的勤奋与坚毅,描绘着高港初中数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道道迷人风景!

立德树人,无微不至,助学生在倾情关爱中成长

每次新学年分班时,许多家长总是争着请求校长,要把孩子放到叶新和班上,这种“爱叶”现象(偏爱叶新和老师)引人深思,源于何因? 2003年,泰州电视台“新闻夜班车”栏目组进行了采访调查,以“叶新和的红烛理论”为题播出人

物专访,报道了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探索与成效。“把孩子交给叶新和,我们放心!”这质朴的语言是家长对他多年来教育工作的最大肯定。

叶新和的“家长放心”,源于他对学生博大的爱。

这种爱体现在面向全体上,落实于无微不至中。对后进、贫困、残疾、留守、外来等弱势群体学生,他倍加关爱。1998年,班上有位姓张的男生,父母外出打工,和外婆一起住,一段时间,外祖母病了住院,中途辍学。叶新和知情后,多次登门和到医院访问,多次和其远方的家长联系,跟他父母谈心,并带领班上同学散学后帮助他做家务,组织成绩好的同学主动给他补课,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努力,感化了这名学生,这孩子终于开心地回到了班级。叶新和经常给他买学习生活用品,双休日、节假日常常让他到自己家中学习生活,给他讲树理想爱读书的做人道理。当这名学生以较好成绩被高中录取,向叶新和报告喜讯时,他俩都热泪盈眶。为了班级所有留守学生的愉悦成长,叶新和通过真情班会、心情日记、电话热线、心语信箱等途径,架设起师生间、生生间的沟通桥梁,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多年来,叶新和教过的班,未有一名学生辍学!

叶新和的“家长放心”,也源于他对学生细腻的爱。

这种爱体现在善于观察上,落实于跟踪服务中。他善于研究学生个性,理解学生感受,保护学生隐私,注重关爱效果。2010年,班上有个姓李的女生,学习比较勤奋,成绩也不错,家庭情况却不理想,父亲和继母在会经常因为她回去要生活费而吵架。中午,趁办公室其他老师还没有到,叶新和给她300元钱,并跟她讲,“这点钱是叶新和借给你的,你要适当增加点营养。叶新和相信你以后能够有成就的,等你有能力的时候可以还给我。”叶新和之所以这么做这么说,是因为他感觉在贫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勤奋、上进、善良、踏实,同时他们往往比较敏感,甚至有点自卑,保护他们的敏感,维护他们的自尊,激励他们上进,便显得特别重要。就这样,叶新和每周都要亲切地询问,也经常给予接济,直到这名学生升入高中。多年如一日,在学生相处的日子里,他每天都要察颜观色,每天都要问长问短,每天都在精心呵护。

叶新和的“家长放心”,还源于他对学生智慧的爱。

这种爱体现在个性发展上,落实于内化教育中。作为一名男教师,叶新和格外温柔与严谨,他总是力求从学生心灵深处触摸教育真谛,静听“花开的声音”,帮学生打开智慧天窗。多年来,叶新和注重研究农村学生的内心,把“后进生”视为“后劲生”,有针对性地把“后劲生”的转化和提高工作作为班风学风建设的重点,坚持以“心”育人,以德服人,用无限的人格魅力追求教育效益的最大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心育”风格。有时学生未考好,叶新和总是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学习针对性不强,是有所放松有点骄傲,还是偶然的因素比如身体有病、考试焦虑、期望值过高等,指导他们“对症下药”。对于学生一时的滑坡,叶新和总是跟他们讲:“学习波动是正常现象,叶新和会有足够的耐心等你们来展示自己,一次、两次、三次,相信你们总有一天会更成熟、更出色!”就这样,在叶新和不断期待与宽容中,学生的成长脚步更加坚实,多年来,叶新和所教的班级学生无一人违法犯罪,不少学生创造了农村初中参赛与中考奇迹。

近6年来,叶新和所任教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学校组织的24次期中期末测试中有18次是平行班第一。2013年的中考,不光他自己所教学科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单科成绩年级1、3、6名都在自己班上,数学备课组其他老师的实绩也取得令人欣喜的进步。他自己的孩子也成为泰州中学统招生,其中数理化总共只扣5分!

勇于探究,提升魅力,伴教育在追求卓越中发展

随着社会美誉度的提高、学生爱戴感的增强,叶新和思考更多的是:与时俱进,提升魅力,进一步适负、高效、优绩!

作为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区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他十分注重带头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学能力。平时教学,叶新和尽可能先了解学生情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他的优课原则有三:一是不打无准备之仗。多年来,叶新和总是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不准备好不上课。二是上课分层讲解、分层要求。如九年级二轮复习时,给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重新布臵基本要求,让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三是作业自己先试做。通过试做后分层布臵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轮复习时作业不超过30分钟,二轮时20分钟左右。

叶新和积极参加教育科研,逐渐形成了“以生为本,乐学共赢”的教育思想,主持的课题“让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系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堂教学研究”子课题。该课题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叶新和创造性地提出“思维深度是数学活动的核心标准”的想法,8篇研究成果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刊发,撰写的论文获得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组织的省优秀教学成果论文类一等奖(全省共计16篇),文章“试谈数学活动的思维深度”刊发在《数学通报》上,并且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课题获得总课题组一等奖,自己被总课题组评为“创新型教师”。叶新和主持的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对苏科版实验教材问题情境的研究”已经于2012年结题。以上两个课题均成为泰州市第二届基础教育成果培养对象。叶新和主持的泰州市教研室课题“利用自编读本提高初中生数学素养的探索”于2011年12月结题,课题成员在各级各类报刊刊发相关研究文章超过50篇。叶新和主编的《许庄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在泰州市校本教材评选中获得二等奖。叶新和还参与特级教师顾广林主持的江苏省教研室重点课题。2011年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教科研先进个人”。2013年4月,他有两个教学成果被泰州市教育局推荐参加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

叶新和爱学习、爱实践,爱探究,也爱反思、爱总结,常于深夜,笔耕不断,将自己的真实感悟尽情流淌。2001年,叶新和的教育探索成果《以人为本 改革教学》获得中国教育报全国论文评选二等奖,文中提出的“三线流程式”教学方式(知识线、情感线、思维线线线串珠构成立体化的课堂教学),时至今日仍然有较好地参考价值。1994年以来,叶新和在省级报刊刊发文章超过300篇,其中近5年来在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刊发2篇,在核心期刊《数学通报》刊发1篇,在核心期刊《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刊发4篇,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初中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1篇。1998年《泰兴日报》、2001年《泰州日报》先后报道了叶新和的教科研业绩。2008年和2011年,叶新和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泰州市数学中考命题,所命制的试题深受市局领导的赏识和社会各界的好评。2010年12月、2011年元月、2011年7月叶新和先后三次受泰州市教育局委托面向泰州市初中学生做数学辅导讲座供全市交流。多次面向高港区开设数学公开课和讲座。叶新和积极参与苏科版数学实验教材建设,2005年起成为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网站凤凰数学

网的版主,其中不少关于教材建设的意见得到苏科版教材主编杨裕前、董林伟的肯定与采纳,在教材修订中体现出来,2009年年度以及2010年年度均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表彰为其网站“十佳版主”。

有大爱,有成就,叶新和的经历激励着一大批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有思想,有方法,叶新和也在引领着他们快速发展。他力求做学校尽职的数学教研组长,叶新和带领全组成员不断努力、共同进步,提高了数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学校教科研形象。在教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的高港区,作为四轨制的薄弱农村初中,在强手如林的初高中教研组评比中,2011年5月,数学教研组被评为“泰州市先进教研组”第2名。他力求做好称职的高港区数学兼职教研员和初中数学叶新和工作室领衔人,在叶新和的精心引领下,不少老师像凌世明、李祥、孙剑等已经在区内崭露头角,像孙友权、王瑞华、何乐等人在泰州市开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高港区初中数学研究正不断深入,成果辉煌!

面对过去的成绩,叶新和很谦虚,也很坦然:成绩只属于过去。近年来,人民群众的信赖、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为叶新和快速发展注入动力与活力,卓越教师专家组导师的指导也为他添加了腾飞的另一翼!

“继续默默奉献,在更高的层面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让更多的农村雏鹰展翅飞翔,带动引领更大范围内的老师立德树人、严谨治学,提升高港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卓越教师!纵然岁月消逝了青春,我也无怨无悔!”

漫漫维权路,见证赤诚心 篇5

见证赤诚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朋友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漫漫维权路,见证赤诚心》。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们阜宁县消费者协会一班人的先进事迹。

江淮乐地,水绿阜宁。在盐阜革命老区阜宁这块热土上,活跃着一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工商执法队伍,她就象夜空中一颗闪烁的明珠,璀灿无比,耀眼夺目。她,就是我们阜宁县消费者协会。阜宁消协在秘书长徐党生的的带领下,立足职能抓服务,围绕发展抓监管,连续多年被省、市工商局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在维权服务的主旋律中,他们无怨无悔地付出谱就了一曲曲骄人的华章,他们无私无畏的品德使红盾熠熠生辉。

2005年7月,骄阳似火,暑气溽人。12315先后接到益林、板湖等6个乡镇52户农民反映:他们在购买使用徐州龙山水泥厂生产的水泥兴建好房屋后,发现该凝固的水泥用手一掰竟然成为一把粉渣,使得建成的房屋不能住!得知这一情况后,消协秘书长徐党生当即带领工作人员,顶着酷暑勘察现场。面对数十位农民那无助与企盼的目光,望着面前块块裂缝、摇摇欲倒的圈梁、房屋,徐党生流泪了,他动情地对乡亲们说:“各位父老乡亲你们放心,我徐党生向你们保证,一定为你们讨回公道,决不让你们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血汗钱白白流掉。”言之铮铮,掷地有声。庄重的承诺之后,徐党生立即进行调查取证,在确认该水泥属于不合格产品之后,他顾不得因患病而正在医院抢救的父亲,又先后四次前往徐州龙山水泥厂进行协调交涉,经过艰难谈判调解,终于为52户农民讨回了18万元的经济赔偿金。为此,受益的农民专门制作了一面写着“农民保护神”的大红锦旗,一路上敲锣打鼓放鞭炮送到徐党生的手中。板湖镇农民罗建兵从他手中接过2万元赔偿金之后,痛哭流涕地对他说:“徐秘书长啊!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要不是您为我们讨回赔偿金我们可怎么活呀!”此时此刻,徐党生的眼睛湿润了,多好的农民啊!作为消协人员,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我们善良的父老乡亲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呢?

“人民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消协副秘书长王玲同志的座右铭。这位五年前失去丈夫的女性,一直与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几年来,她在把满腔的爱献给儿子的同时,也更多地奉献给了广大消费者。一份份调解书,一份份总结材料,浸透着她一滴滴汗水和心血。因家庭原因,她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承受着别人无法体会的况味!作为妻子,她希望给丈夫带去温馨;作为母亲,她希望给孩子带去抚爱;作为女儿,她希望给父母带去孝心。然而,这寻常的人间情爱,她却一时不能遂心遂意。06年5月的一天中午,正准备下班的她突然接到消费者的投诉,反映自己在燃放鞭炮时,刚将引信点着,鞭炮便突然爆炸,使手指被炸伤,为此,请求消费者协会帮助处理。接到举报后,王玲左右为难,因为儿子就要放学了,自己如果去了现场,儿子的午饭怎么办?儿子未带钥匙进不了家门怎么办?可要是不去,消费者可在盼望着“保护神”为他讨回公道呀!思来想去,王玲心一狠,儿子已经10多岁了,随他怎么办吧!当即坐着出租车赶到消费者的家中进行现场调查,待调查结束返回家时,已是下午一点多,儿子不在家,只见门缝处夹着一张纸条,儿子在上面写着:妈妈,你上哪儿去了,我饿呀!妈妈,我上学了……看着儿子的留言,这位刚强的女性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刷刷地流了下来,她随即疯了一般地赶到学校,跑到儿子的班级,抱住儿子痛哭起来,是啊,没有父亲的孩子多么希望能多得到些母爱啊!王玲以她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向人们展现了新时代消协人的风采。

赤诚的造句 篇6

叶恭绍教授, 祖籍广东番禺, 1908年11月7日出生于江西九江。早年曾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燕京大学, 193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 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受到了当时的“一盎司的预防胜于一磅的治疗”名言的启示, 毕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预防医学事业。在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科的实习基地——北平市第一卫生事务所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为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的状况, 经反复研究, 调制出一种“加料炒豆浆”, 用以代替牛奶喂养缺奶婴儿, 深受挣扎在沦陷区贫困劳动人民的欢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1943年赴重庆任中央卫生实验院实用营养组主任。抗战胜利后, 1946年回北平转入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 创办了妇婴保健所, 任所长。并设立了孕妇花柳病门诊, 直接服务于平民百姓的预防保健工作。1947年秋, 叶恭绍教授赴美国考察访问有关儿童发育问题。1948年秋, 北平解放前夕, 叶恭绍教授心向祖国、心向人民、心向共产党, 毅然回国。解放后历任北京大学医学院卫生系 (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副主任、教授, 儿少卫生教研组主任, 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 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顾问, 九三学社北京市副主任委员, 北京市第一至五及七、八届人大代表和第七届常委会副主任。她还曾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卫生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卫生杂志总编辑、JAMA (中文版) 编委会顾问、中华预防医学会资深会员、儿少卫生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及多种全国性学会的名誉职务。

解放后, 她热诚拥护1950年第一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所确立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三大方针。为培养新中国的预防医学人才, 她欣然来到北京大学医学院卫生系 (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担任卫生系副主任、教授, 并兼任妇幼卫生 (后改为儿少卫生) 教研组主任。她团结同道, 共建卫生系, 使卫生系在20世纪50年代就得到了较快发展, 于1950年招收了第一批公共卫生专业学生。很快, 全国不少院校派来师资进修, 为全国预防医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后期, 叶恭绍教授主编、出版了全国医学院校试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 并为之后几版教材的编审和修订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叶恭绍教授在医学教育战线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对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一贯严格要求, 并亲自给他们逐字逐句的修改论文。叶恭绍教授一直关心儿童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和儿少卫生事业的发展。由于她的建议, 早在1962年北京市就成立了“北京市学校卫生研究组”, 由叶恭绍教授兼任领导, 开展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不幸的是, 这个研究组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夭折了。

1963年, 叶恭绍教授直接聆听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一定要把青春期性卫生知识教给男、女青少年”的重要指示。她牢记周总理教导, 一遇适当场合, 她就大声疾呼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这在促进我国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科研和实际工作中起了极大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叶恭绍教授积极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建议:要组织对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状况进行大规模的、全国性的调研。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积极响应, 并自1979年开始每5年进行一次, 时至今天已进行了6次全国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 累积了百余万大、中、小学生的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大量数据, 调查结果为指导和改善我国学生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这也是世界上罕见的数据和结果。在这一工作中, 叶恭绍教授担任了首席技术顾问, 并不顾年迈, 北上新疆、南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亲临第一线指导、检查调查工作, 为这项多学科的综合调研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20世纪70年代后期, 一遇有机会, 她就坚持宣传恢复儿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广大儿少卫生、学校卫生工作者无不为她的敬业、爱业的精神所鼓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她心情舒畅, 更加努力工作, 并多次出国访问, 在学科发展上她受到很多启发。她多次向领导和社会呼吁, 提出了《关于建立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建议, 得到了当时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的热情支持和批示。经国家科委批准, 在卫生部领导下于1982年在北京医科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北京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叶恭绍教授任名誉所长。研究所在她的积极扶植和培育下, 拓宽了儿少卫生学科领域, 并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在她的精心设计下, 研究所的学术梯队逐步形成和完善, 新生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她看到了自己亲手创建的研究所的成长, 实现了她多年的夙愿。

十年动乱中, 北医卫生系有一大批建系时的骨干教师被下放到西北县级以下的单位, 有的改了行, 用非所学, 使这些有丰富经验的预防医学师资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与此同时, 在恢复教学科研工作时, 北医卫生系又缺乏这样的骨干师资。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 叶恭绍教授为了预防医学、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为了调回失去的骨干教师, 她千方百计多种途径向领导、向中央反映情况, 提出建议, 终于促成了这些骨干教师能够较早地回校任教, 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叶恭绍教授主编了多部有关儿少卫生的书籍, 并撰写了近百篇论文及科普文章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和科普读物上。叶恭绍不仅是一位专家、教授, 还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活动家。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儿童青少年卫生事业, 她一贯积极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早在解放初期, 她就积极热情地参加了土改、抗美援朝、反细菌战等一系列政治活动。她密切联系各界人民群众, 积极参政、议政, 每当召开全国政协和市人大代表会议时, 她都积极征求群众意见, 向政府部门提出多项有关文教卫生、残疾儿童、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建设性提案, 她为北京市和全国人民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她关心并巩固与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为九三学社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风, 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她的声音通过电波传向华夏大地, 为台湾回归祖国尽到了她力所能及的努力。

叶恭绍教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从不气馁, 她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 只要她认为对事业发展有利, 她就会千方百计地去争取。正是由于她有这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 使她在预防医学及儿少卫生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叶恭绍教授心胸豁达、乐观, 她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生活简朴、待人坦诚。她从不懈怠, 一心扑在事业上, 即使在80高龄时, 仍精神饱满地作为学科带头人活跃在儿少卫生事业的第一线。她工作计划性强, 效率高, 珍惜每一分钟, 不知疲倦地工作。在她视觉功能急剧下降的情况下不能看书、写字和走路, 这对事业心极强的叶恭绍教授来说, 是莫大的打击。但她却以惊人的毅力和耐受力承受了疾病带给她的折磨。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 她也不虚度光阴, 她请人读报、读唐诗, 甚至读完台湾著名学者吴大献专诚赠予她的数卷巨著。

在她病危, 即将走完人生路途时, 她不谈痛楚, 而是用那微弱但清晰的声音唱着国歌, 她对祖国无比的热爱和眷恋的神思, 一直伴着她的心脏停止跳动。她生前立下遗嘱, 将遗体捐给北京医科大学解剖研究, 做最后一次贡献。

满腔赤诚热故土 篇7

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的春风终于吹到了磨街这个小山村。据地质部门勘探查明,磨街村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侯国勋决心开办煤矿,改变祖祖辈辈脚踩"乌金"吃苦受穷的命运。1984年春节,侯国勋办齐了手续之后,煤矿终于开工了。从此,侯国勋一手抓安全、一手抓生产,不断扩大煤矿规模。到2000年,栗园煤矿已拥有职工300人,实现年产值400万元,上缴税金50万元。在侯国勋的带动下,当年全村又有七个矿井投产,这不仅使全村人摆脱了贫困的羁绊,也为磨街村今后经济的腾飞插上了坚实的翅膀。

报效党恩爱民为先

虽然侯国勋靠着党的政策富了起来,但他不忘生他养他的小山村和朴实厚道的众乡邻。十多年来,侯国勋用于帮人致富、帮人办企业、建校捐资、救助五保老人、建村部、拥军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款项达100多万元。

2000年3月,侯国勋又顶着家人、亲戚朋友的压力,将自己经营十多年、价值500万元的煤矿捐给了村集体,这样每年可以给村里带来40万元的纯收入。

磨街地处山区,饲草资源丰富,是发展畜牧业的天然牧场。侯国勋看准这个有利条件,多方筹资200多万元建成一个大型肉牛育肥场。为了鼓励周边农民大力发展畜牧业,侯国勋又多方联系周边乡镇和县市的养牛专业户,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了大型的肉牛交易市场。目前,磨街村正和美国一家公司谈判,准备合资兴建肉牛深加工厂。为了更进一步促进磨街村经济的发展,使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磨街村又筹资300多万元,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建成了禹州西部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

吃水难一直是困扰村民的老大难问题。侯国勋请来水利部门的专家,并筹措资金70多万元,历时一个多月,打出了一口265米的深井,结束了磨街村长期吃水难的历史。

致富不忘兴教育。村两委深知为了磨街村的明天,知识将越来越重要。为了彻底改善办学条件,侯国勋带头捐款10万元,开始筹建磨街中心小学。经过10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一座现代化、高标准的磨街中心小学建成了,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的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

为官一任强村富民

自从1994年侯国勋担任禹州市磨街乡磨街村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侯国勋始终把谋划全村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当成头等大事。

经过反复的市场调查、村情摸底,侯国勋认为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时机,依靠山区养牛的有利条件,围绕"牛"字做文章,发展畜牧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道路。同时,借助全国农业结构调整之机,依托禹州药材大市场,发展山区药材种植业将为磨街村带来新的发展良机。在村南山坡地上种植了杜仲、山茱萸1000多亩;在金山岭栽种金花1000多亩;在龙华山祖师庙周围种植侧柏500多亩,使村里荒山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的磨街村道路宽阔,楼房林立,灯光灿烂,灯塔高耸,宾馆、酒店、商业街一应俱全,远远望去,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被省城的一位记者称为"天上的街市"。2001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磨街村还先后被评为禹州市"小康村"、"乡镇企业二十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支部",被评为许昌市"文明村"、"五好党支部"。

奉献诠释赤诚 清廉书写人1 篇8

-----凌海市司法局石宝森先进事迹

凌海市司法局法宣科长石宝森,是一个副科级的干部,生活清贫,不善言辞。然而,他锲而不舍,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部心血都献给了他热爱的司法行政事业,用艰苦朴素诠释党的传统,用淡薄名利诠释理想信念,用无私奉献诠释立党为公,用清正廉洁诠释执法为民,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展示了一个优秀司法行政基层干警的形象。

领导说:老石是个克己奉公的司法人。他说:活着,就要有信仰

石宝森,1953年5月3日出生于凌海市一个工人家庭,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9月复员,1984年12月调入凌海市司法局工作。2011年3月31日,他在撰写“六五”普法规划时,突发脑出血去逝,享年58岁。在他四十多年工作历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面对惊马、面对烈火冲在前面的人;一个面对荣誉、面对待遇退到后面的人;一个按照党的意志塑造自己的人,一个忠诚的低调英雄。

1976年初夏,即将在部队提干的石宝森,赶着马车去师部取电影片子,刚到闹市区,马突然受惊疯狂向前奔去。为了保护周围群众的安全,他不顾个人安危,死死拉住了缰绳,被惊马拖出几十米远,马车从他胸部辗压过后,才被他拽住停下。周围群众无一人受伤,而他却被辗断四根肋骨。7月,还在疗养中的石宝森不但没提出任何要求,还为了给部队减轻负担,放弃提干的机会,提出复员申请。我们在他去世后查阅档案时,才知道他是一名欧阳海式的好战士。

1998年3月14日凌海市温滴楼发生重大山林大火。火势迅速蔓延,情况万分危急。凌海市司法局接到上级命令,要求组织人员增援救火。当时身体不太舒服的老石,听到这个消息,说什么都要去救火,单位领导和同事怎么劝都拦不住他,他飞快地跳上了敞篷汽车,站在车厢最前面。到了火场,他又是第一个冲了上去......2008年3月凌海市司法局承担朝鲜领导人途径凌海市的铁道护线任务,当时患心脏病和高血压已经很严重的老石还是没有退缩,坚持和全局同事一道,完成从17点一直到到第二天凌晨4点护线任务。由于天冷受凉,第二天他就开始尿血。大家说,这是公伤,应该好好休息。当时的局长张希元也劝他:回家好好治病,一切待遇不变。可老石只休息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坚持每天来得最早,走的最晚。

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听安排不计名利得失则是他的整个工作历程的具体体现。石宝森曾多次调动工作,每次他都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从未计较过个人得失,每到一处都像螺丝钉一样,牢牢地把自己拧在那里闪光。复员后,他先后在锦县文化馆、锦县电影公司、锦县工艺美术厂工作,从事美工和供销员工作。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由于业绩突出,1984年5月他被转为国家正式干部。同年12月,组织上根据他的美术特长,安排他到凌海市司法局工作。那时候,机关的工资要比企业低了不少,而且石宝森已担任销售副厂长,这样的调动,对家境比较拮据的他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但他二话没说,就来到司法局从事普法宣传工作,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身边的人提拔了,他从不嫉妒,更多的是对别人的祝福。他总是说,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比什么都重要。持平常心,做正直人,是个幸福的事情。直到去世,他任副科级整整20年,可他从未抱怨过,从未在背后议论是非,从未找过领导谈自己的职位和待遇问题,即使领导找他谈话,他也不提要求,总是把机会让给别人。2009年,凌海市司法局组织全局外出学习考察,但需一个人留守,处理公务。他第一个找到领导,主动承担值班任务,虽然他也未去过那里,但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让大家有后顾之忧,安安心心地出去参观学习。2007年南岗子村争创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期间,他天天往村里跑,帮村里做宣传板,所花费用都列出明细,剩下的钱,哪怕是几角几分,他都还给村里。在南岗子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庆功的时候,却找不着他了。有人说老石“傻”,可他就认准一条:“人,还是要讲点风格的,不能总想着自己!”

同事说:老石是个俯首耕耘的执著人。他说:认准的事,一定要办到,更要全力办好 同事们谈到老石情系事业时,都有几分激动,几分赞许,“对工作很多人都有惰性,可老石却爱找事做,工作起来踏踏实实,早来晚走,是全局爱岗敬业的模范。他是最正统、最朴实、最有共产党员风范的人。”老石家住在金城造纸厂附近,离单位较远,有的时候工作忙起来下班晚了,或是天气不好,就到凌海市内的三哥家凑合一晚。三哥家的写字台变成了他加班加点的办公桌。凌海市司法局局长孙冶说:曾看到老石连续六个休息日来局里加班。其实,这些年来,老石为工作熬了多少个通宵,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谁也说不清楚。

“锲而不舍,认真执着”是老石对待工作的一贯态度,也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客观评价。80年代中期,普法宣传工作刚刚起步,设臵在电影院附近的两块普法宣传栏成为了当时锦县普法宣传的主要阵地。他从负责普法宣传栏那天起,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在办公室设计宣传版面、研究普法内容和在宣传栏下书写绘制的忙碌身影。为了丰富普法宣传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图书馆和书店收集板报制作素材和普法资料,每一期普法宣传栏都倾注着他的心血与汗水。8年的时间,他始终坚持每月更换两期内容,一直做了200期。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普法宣传栏成为当时百姓学习法律知识的一块主阵地。

老石是爱较真的人。他经办的工作,领导放心,同事信任。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评选工作中,他不辞辛苦的到各个乡镇(街道)申报的村里去实地查看,有时一住就是三、五天。有的乡镇(街道)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不理解,觉得他太死性,既然是乡镇(街道)司法所推荐的,他就没必要再这样细致查看了。可他依然坚持到每一个申报村去审核。2008年的一天,和老石有很深交情的金城司法所长王景军推荐夏家村为锦州市“民主法制示范村”。老石看完材料后,认真地说:“材料不错,这两天抽时间我到村里去看看。”王景军说:“这个村我们街道和司法所是了解的,工作到位,是个好村,再说也是经过我们考核后才上报的,肯定没问题,有必要再看吗?”老石回答:“这个村究竟怎么样,我必须亲自去看看,才能将材料上报到锦州市。”第二天,他果然找到王景军一起到夏家村看了一遍,看后才微笑着说:“是个好村,像这样的村就应该申报!”王景军也笑着说:“我说没问题,你非得看看,也太爱较真了!”方兴律师事务所主任柏卓林曾和老石坐过近一年的对桌,是多年的老朋友,老石在组织普法骨干培训时经常邀请他为大家讲法制课。柏卓林说:“从事法律工作这么多年,讲过这些次课,唯一要求我写教案,检查我教案的只有老石!直到写出他满意的教案,他才让我去讲。”

老石是个工作舍得劳神费心,甘愿付出的人。为丰富普法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80年代他克服当时普法材料、经费和资源紧缺的困难,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亲自刻板印刷法律宣传资料,制作普法幻灯片,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落实普法宣传。近几年,为使“法律六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深入到凌海市的各个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单位,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定制度、搞策划。他把客运站作为一个普法园地,利用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等立体化宣传渠道,设臵警示牌,播放法制专题教育片,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凌海市258个行政村至今还都悬挂着经他一手设计制作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制度》、《普法中心户工作制度》、《法制宣传教育进万家》、《基层人民调解组织职责任务》、《基层村民自治组织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板。沈家台司法所是凌海地区最远的司法所,地处西北山区,辖区的村子有16个之多。由于山区行路不便,步行是石宝森最常采用的方式,在村和村之间,老石带着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们宣传各类法律知识,化解矛盾。每年的法律宣传日和农村的集市,不仅会为老百姓奉献一台丰富多彩的法律宣传节目,还随时为百姓解答法律咨,让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在老石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2010年辖区内的矛盾数量从两位数下降到了个位数。由石宝森作为发起人组建的凌海市“青年法律志愿者宣讲团”,在“五五”普法期间,到机关、进学校、下基层农村、到城镇社区,宣讲法律知识百余场,受教育群众达10余万人次。

石宝森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冠心病,常年吃药打针,常常是人未到,身上的药味就先让人闻到。2009年,他因病住院,医生建议去锦州或沈阳做心脏支架手术,可他说“再等等”。出院后,他还一直坚持工作。最后,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劝说下,他才利用休假时间到九江看儿子兼疗养。但他还是放不下工作,不时给同在一个办公室的李学打电话,总是念叨着:“普法检查验收还没搞完,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标准还要细致化,有的学校的法制课还没讲呢。客运站还得去几趟,乡镇、村屯和社区的工作还得加强。三台子那边的普法工作得再鼓把劲,公务员普法考试还有一堆活……”结果,不出大家所料,老石提前结束休假,回到办公室,忙起了他一直念叨的工作。直到去世,还没登过他一直向往的庐山。2011年去世前,同事们问老石什么时候去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他还笑着说,等忙完“五五”普法总结验收结束的!

2010年9月省司法厅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辽西行”活动期间,石宝森又是带病全身心投入。为确保凌海站的活动顺利开展,他提前1个月就开始准备工作。为给法律知识报告会选择一个合适的会场,他几次到城建局、水利局和锦州湾大酒店沟通协调,查看场地;为把三台子大集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送法下乡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数次到三台子实地考察。整个凌海站的活动大到筹备设计,小到宣传标语的贴粘、宣传资料发放、法学专家签名及活动的录像摄影,他都亲自办理,使省厅部署的辽西行活动达到最佳效果,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2010年,石宝森带病坚持完成了“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在血压高达180的情况下,还坚持写完普法总结汇报材料。可以说,他是以病体之身,一步步丈量了凌海市“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石宝森的努力工作也得到回报。2007年,双羊镇南岗子村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有24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被锦州市评为“民主法制示范村(社区)”。他直接负责的凌海市“五五”普法工作在锦州地区排名第一,被省委、省政府表奖。石宝森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全市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全省模范法宣工作者”。

百姓说:老石是个送法进家的贴心人。他说:能为老百姓做些实事,心里踏实

从事法律宣传工作,需要掌握更多专业的法律知识。文化程度并不高的石宝森,更清楚这一点。他凭着惊人的毅力,从初中文化学起,以自学方式,足足用了6年的时间修完了辽宁大学法学系全部课程,取得了法律大专文凭。从事法律宣传工作二十多年来,不管多忙,不管时间有多紧,他对业务知识的钻研从未间断和放松。每一部法律法规出台后,他都认真学习,真正成为干警和群众信得过的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为掌握基层的第一手材料,他放弃节假日,挤出工作时间,深入到凌海市各个乡镇、村做客观细致的走访调查,认真研究农村各种矛盾的解决办法,突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基层的民主法治建设落到实处。

人心是杆秤。老百姓熟悉认可老石,信赖赞扬老石,是因他把自己融入到百姓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和艰苦的环境中,凭着对普法送法工作的一片真情,用热心、诚心和耐心,乐为农民解难,使百姓在切身利益中明白学法用法的重要性。今年已经67岁的南岗子村的支书朱品修说“老石每次来,我们这里可热闹了”,“村民遇到不懂的法律问题,都愿意向他请教,带来的法律宣传资料大伙都爱看”,“他是我们坚强的法律后盾”

2006年的一天,南岗子村支书和村会计的谈话,引起了在村部检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的老石的注意。原来村委会将村里的砖厂承包出去几年了,前几年砖厂承包人还能按时把承包费交给村委会,可是近两年来承包人一直拖欠8万多元承包费,村干部找了承包人李某要了几次,李某不但不交钱,还要继续经营。了解情况后,老石立即找到李某,希望他能将拖欠的承包费交给村里。但李某耍起流氓习气,不但不同意交钱,还威胁起老石来。但是老石并没怕,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耐心地向李某讲解《合同法》,用法抓住了李某惧怕的关键点。李某说,就没有遇见像你这样细致讲法的人,我服了!在老石的努力下,李某补交8万多元交承包费。

2007年春天,石宝森在送法下乡时路过南岗子村,正遇到两伙人在路边的耕地里激烈争吵着,互不相让,争吵和叫骂逐渐升级,有的人已经握紧了手中的铁锹,眼看就要动起手来。老石赶忙跑过去,站到两伙人中间,表明身份,大喊:谁也不要吵,更不能打架,我帮你们解决纠纷。原来两家的耕地紧挨着。秋收翻地的时候,地界的标记弄没了。今年,黄家种地时对自家的地重新进行了丈量,结果地的长度缩短了10米。于是提出让梅家退还10米的地。梅家认为黄家提出的纯属无理要求。于是两家在地里发生争执。石宝森了解情况后,将《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内容向双方当事人进行讲解。指出土地丈量应该由村委会出面,黄家自己丈量土地的行为是无效的。当即到村里叫来工作人员,在两家人的见证下,他带着有关人员重新丈量了土地。结果梅家确实有侵占行为,应当将多占的耕地还给黄家。矛盾解决了,老石却被太阳晒得黑黑的。回城的时候,村支书把他送到村口,“谢谢老石,要不是你及时帮助处理,不一定要出多大的乱子。”

2009年夏天,石宝森到凌海市余积司法所检查普法宣传工作时,有两个人来到司法所非要叫他评评理。原来王某在自家院里建起鸡舍,养起了蛋鸡,鸡粪就直接堆在了与刘家一墙之隔的自家院墙下。时间长了,气味难闻,刘某要求王家把鸡粪清理走。可是王某认为鸡粪堆在自家院里,与刘某无关。随着天气越来越热,难闻的气味也越来越大,刘某难以忍受,便拽着王某到司法所评理。了解情况后,老石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一同到实地查看了现场,直接对指出王某的错误,进行了批评教育。最后,王某向刘某道歉,清理了鸡粪,两家矛盾及时化解。妻儿说:老石是个甘于清苦的明白人。他说:人,就要像小葱拌豆腐一样,过得朴素,活得清白

2011年3月31日,整理石宝森的遗物时,在他身上只找到三块钱现金,他家的餐桌摆着半块豆腐、一小碟咸菜、一大堆普法资料和起草中的“六五”普法规划手稿.....他的妻儿说,他的一生过得充实,过得无愧。

老石作风简朴,勤俭持家,从不攀比。熟悉老石的人都知道,他的家庭条件不大好。这些年来是他一个人扛起了全家的生活。去世的时候,还欠着6万余元的外债,遗产只是没有成稿的“六五”普法规划。虽然生活给他出了很多难题,把许多包袱压在他的肩上,但他始终坚强面对,乐观生活。老石的大儿子五岁时患上尿毒症夭折了,为治病花光了积蓄,欠下了债务,再后来,妻子下岗,他和妻子又双双患上重病,每年的治疗费又是一大笔钱;小儿子上大学,结婚,家庭的每一笔支出,都需要他精打细算。他钱包里从未超过100元,很多的时候,也就是10元、8元。常年穿的是泛白的工作服,有的衣服是他哥哥,甚至他妹妹穿过的旧衣服。儿子当了大学老师后,老石的家境逐渐好转,可他依然保持简朴的作风,儿子给他买的新衣服,新皮鞋,他放在柜子里一次都没穿过。每天上下班,他都是能步行就步行,为的是省下从金城到凌海的2元公交汽车钱。2009年老石为了给在九江工作的儿子购买房子付首期,把自己仅有的一户房子卖了11万,租住在金城的一个月租只有60元的小农房。有人问老石:你住这样的房子,太寒酸了!老石说,看穷富不能以钱物来衡量,没有品格才是真正的穷。

老石自己生活拮据,但不占一分钱的便宜,身体力行地为公家节约每一分钱。他去锦州开会或办事,都坐只有5元钱车票的公共汽车。出差坐了多少回车,费用有多少,老石也记不清了,但有一条是肯定的,他从来没报销过一分车票钱。不单是到锦州市办事,在下乡进村普法宣传,老石更没有报销过车费,他不是骑着自行车,就是挤公共汽车,没用单位的车接送过一次。一些人不太愿意和他一起出门办事,因为太辛苦。各个乡镇的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村支书、村主任很喜欢和老石打交道,因为他不仅老实实在、为人厚道,而且不给别人添麻烦。各村开展普法宣传需要法制宣传栏,都是老石亲自去做,骑着自行车去送。局领导看到老石总是休息日加班,就告诉他,午餐可以报销,他还是没用公家的钱买过一盒盒饭,一包方便面。其实老石不是报不了车费、午餐费,他总是觉得不该这样做。在老石主管的普法经费的使用中,每一笔账目都特别清楚,没有因私花过一分钱。

老石是一个慷慨的人。有一年,他到锦州办事,车上遇到一位大学生的钱包被偷了,老石翻出兜里仅有的5块钱给他,但那人却不知道,这5块钱是石宝森从锦州回凌海的路费。为了回家,老石又徒步找到在锦州工作的妹妹借钱,妹妹了解事情后落泪了,拿出几百元给哥哥,可他只要了10元,“够我回家坐车就行了”。在为地震灾区、贫困山区交款的时候,同事们总是劝他,老石你也是贫困户,这钱,你少捐点,就是不捐,大家都说不什么,但老石一次也没落下过。他说:“这个钱我必须要捐,否则我心里不踏实!”

老石做人正派,长期以来不请客,不吃请。近几年石宝森儿子结婚、孙子出生、岳父母去世,他都没有声张,自己悄悄地办,没收过一分钱。单位同事有红白喜事,他只帮忙,不吃饭、不随礼。他坚信,无论办什么事情,都不能靠金钱来衡量,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工作上的互帮互助中。

上一篇:捐赠仪式捐赠方领导讲话稿参考下一篇:学生会主席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