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八上册(精选4篇)
苏少版美术八上册 篇1
苏少版——八年级上册美术中考复习资料整理
1下列对中国的山水画表达错误的是(A)P1 A山水画的目的是为表达山和水的美丽 B山水画是表达对自然的认识和人生感悟 C山水画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D山水画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理想意境的创造
2中国画中以对自然的认识及对人生的感悟为主要内容的是(B)A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风景画 3李思训和李昭道并称“二李”,是(D)的集大成者。A水墨山水
B米点山水 C南方山水 D青绿山水
4(A)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其中人物和山水有了恰当的比例,具有一种“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
A《游春图》 B《江帆楼阁图》
C《洛神赋图》 D《溪山行旅图》
5以下哪个画家的《溪山行旅图》是北方山水的卓越画家?他的构图上分为了前景、中景、后景三段。(B)P2 A隋代
展子虔
B北宋
范宽 C北宋
张择端
D元代
黄公望 6“米点山水”始于(A),儿子()继承父法,善用模糊的笔墨表现云雾弥漫的江南景色。P3 A南宋米芾
米友仁
B唐代李思训
李昭道 C北宋米芾
米友仁
D北宋黄荃
黄居寀
7马远和夏圭是南宋著名的山水画家,改变五代以来的上留天、下留地、正面摹写的(B)构图,而是将景物集中于一侧,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A散点式
B全景式
C平行式
D平远式
8因其构图多将景色集中于一侧,被后人称为“马一角、夏半边”的画家是(D)A北宋
马致远
夏圭
B南宋
马致远
夏圭 C北宋
马远
夏圭
D南宋
马远
夏圭 9下列是南宋画家马远的作品的是(A)
A《山径春行》
B《临流赋琴图》
C《云山墨戏图》
D《真赏斋图》
10(D)代山水更注重画家个人情感和境界,我们形容“画中有诗、诗中有画”。P4 A唐
B宋
C元
D明
11《容膝斋图》是(A)代()的作品,描绘的是江南幽静清凉的景色。A元
倪瓒
B元
赵孟頫
C南宋
夏圭
D明
文徵明 12下列对文人画描述正确的是(C)A诗人画的画
B追求大青绿的意境
C以诗入画,诗书画印结合 D描绘的都是壮阔的河山
13下列对文人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B)A唐代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鼻祖 B流露文人思想,强调神韵,要求写实工整
C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相结合 D多文人士大夫之作
14《富春山居图》 的作者是(C)
A元代
展子虔
B元代
倪瓒
C元代
黄公望
D元代
赵孟頫
15长卷《
A
》曾由明代吴洪裕收藏,因故分成前后两段,现前段在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藏台北博物院。
A富春山居图
B清明上河图
C山水长卷
D韩熙载夜宴图
16元代赵孟頫绘制的《
B
》右边是尖顶的华不注山,左边承浑圆状者是鹊山。P5 A富春山居图
B鹊华秋色图
C溪山行旅图
D云山墨戏图 明清时期比较著名的画家有明四家,亦称为吴门四家的有(A)
A仇英 文徵明
沈周唐寅
B唐寅
祝枝山
文征明
徐祯卿 C文征明
祝允明
徐祯卿
唐寅 D唐寅 文徵明 周文宾 祝枝山
18下列关于清代四僧说法错误的是(D)A有弘仁 髡残 朱耷 石涛
B石涛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 C《维扬洁秋图》画的是扬州变幻莫测的风貌 D朱耷擅长花鸟画,尤其擅长工笔花鸟。
19关于《江山如此多娇》的作品解析错误的是(C)p7 A这是现代画家傅抱石、关山月的作品
B作品是根据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所创作 C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江南景色 D采用全景式构图,是一幅“红色山水”,体现祖国江山的秀美
20现代画家(B)的《万山红遍》系列是根据“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名句创作的。A傅抱石
B李可染
C徐悲鸿
D林风眠 21关于取景框说法正确的是(D)P9 A只有写生风景的时候才需要
B束缚了我们的视野,写生时候不需要 C画风景时不可以帮助我们选景构图
D一个长方形方框,或者用手指比划成方框
22下列关于树木的描绘说法不正确的是(D)P11 A四季的更替,使树木发生了丰富的变化
B荷兰画家凡高的《盛开的桃花》描绘的是春天的树 C英国画家庚斯博罗的《秋天的树林》是写实风格的绘画
D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与西斯图合作的树的习作是一幅完整的色彩作品 23下列均是描绘城市家园的作品是(A)P12 1《林中小屋》英国 彼得.多依格
○2《绿城》学生作品 ○3《六月的小区》以色列 阿利卡
○4《蔚蓝色的江南风景》沈行工 ○1○2○
3B○1○2○3○
4C○2○3
D○2○4 A○24速写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很完整,但它们却能够流露出画家对镜像的大量感受。速写不一定是完成画,它的最初目的是(A)p15 A.记录信息、收录想法
B记录事物结构
C.记录完整场景、人物信息
D.收录画家的技法
25下列关于速写描述正确的是(B)A一定要用速写本和铅笔
B外出游玩时可以随时记录景色的变化 C要力求完善,不能有失败和错误
D不能记录画家感受,只能真实描绘场景
26下列关于大气透视的描述正确的是(C)P17 A所有风景画中一定要运用 B近处的物体大,远处的物体小 C是一种体现空间感的透视技巧
D近处要符合透视规律,远处则不用
27下列关于透视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因为绘画是平面的,要想表达三维的物体就要画出形状和空间两方面 B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几何透视,目的是表现物体的体积感 C大气透视和空间透视为我们营造景物的气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D几何透视、大气透视、空间透视的透视规律都是一样的 28关于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C)P18
A地平线和观察者的视平线同一高度
B灭点也叫消失点,是物体边沿线的延长线
C成角透视中物体的边沿线向相反方向的那个灭点消失 D焦点透视中平行于观察者的那一面不用向灭点消失
29.《清明上河图》是具有记录功能的风俗画,其作者是(B)P20 A南宋
马远
B北宋
张择端
C唐代
李思训
D北宋
范宽 30.《清明上河图》采用(A)透视,移步换景。A散点透视
B焦点透视
C平行透视
D成角透视 31.关于《清明上河图》说法错误的是(D)A这是一幅界画,具有记录功能
B这是一幅手卷作品,适合逐渐翻开观赏 C它是研究北宋城市和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D画中详细记录的是汴梁城内的市井生活
32下列不属于中国画的装裱形制的是(C)A镜片
B卷轴
C开本
D册页
33.蓝印花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纺织印染技艺,源于秦汉,从(B)之后开始兴盛起来的。(题库70)
A.唐代
B.宋代
D.明代
D.清代
34.下列是蓝印画布的制作工序,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D)。(题库81)① 刮浆
②刻板
③刮白
④染色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①④③ 35.江苏(A)被誉为“蓝印花布之乡”,其蓝印花布技术是非常具有民族传统。P26 A南通
B无锡
C苏州
D镇江
36.蓝印花布的图案一般具有吉祥的含义,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下列不能运用在蓝印花布上的图案是(C)
A喜上眉梢
B福在眼前
C青龙白虎
D龙凤呈祥
37.下列不属于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印染花布的是(B)A蓝印花布
B丝网印
C蜡染
D扎染
38.古代苏美尔人发明了人类最早的文字是写在湿泥板上的(D)P30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圣字书
D楔形文字
39.楔形文字是古代(A)发明的书写在湿泥板上的文字。A苏美尔人
B印度人
C埃及人
D中国人 40.下列选项中(C)不是泥土经过烧制而成的。
A马家窑彩陶
B龙泉窑瓷器
C无锡大阿福
D宜兴紫砂壶
41.宋代瓷器工艺开始高速发展,出现了(A)五大名窑。(题库82)A 汝、哥、官、定、钧 B.汝、哥、官、越、婺 C.越、婺、官、定、钧 D.官、定、钧、越、婺
42.下列不是我国非常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民间泥玩具的是(B)P31 A无锡惠山泥人
B唐三彩
C天津泥人张
D 陕西凤翔泥玩具
43.下列关于紫砂壶说法错误的是(D)P32 A是中国的茶文化的专用器具之一,体现的是品茗养心的文化精神 B最著名的是江苏的宜兴,著名的大师有程寿珍、顾景舟等 C宜兴紫砂技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D是一种用紫色的泥片工艺制作,烧制而成的瓷器 44.陶泥成型塑造的手法有(C)P33 1拉胚
○2模具
○3泥条盘筑
○4泥片成型
○5捏塑
○6吹制 ○1○2○3○
5B○3○4○5
C○1○2○3○4○5
D○3○4○6 A○45.中国四大风筝产地:(A)(题库83)A.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 B.北京、天津、安徽、浙江 C.安徽、天津、山东潍坊、湖南 D.安徽、北京、天津、山东潍坊
46.《沙燕》是典型的(A)风筝。(题库182)
A.北 京
B.山 东
C.天 津
D.南 通
47.风筝的发明起源与(A)时代的木鸢和木鹊,传说鲁班九曾制作过它。宋代以后出现了纸鸢,它比传说中的木鸢更轻,飞得更高。(题库193)
A.先秦
B.五代
C.汉代
D.西晋 48.根据热空气原理飞行的民间玩具是(B)P36 A风筝
B孔明灯
C纸飞机
D竹蜻蜓
49.风筝能飞上天是根据(C)原理,必须用引线牵引,依靠风力飞行。A热空气
B机械动力
C空气动力
D杠杆 50.关于西方风景画说法正确的是(D)P38
A很早就出现独立的一派 B17世纪已经成熟
C17世纪荷兰画家风景画中人物还占有大量的比重 D19世纪进入巅峰时期,出现了很多流派
51.下列关于法国画家德朗的《威斯敏斯大桥》解析错误的是(C)A风景画不一定要再现,不一定要逼真,只需画出自己的感受 B这幅画运用大量的对比色,所以显得非常活泼 C树木画成蓝红两色显示出画家观察生活不细致 D风景画在20世纪后逐渐走向多种风格
52.(D)国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将伦敦城上空的大雾画成了紫色,结果引起了我们重新去认识这个世界。
A法国 库尔贝
B法国莫奈
C法国雷诺阿
D英国透纳 53.《雪中猎人》的作者是(B)
A法国洛朗 B尼德兰 彼得.勃鲁盖尔 C荷兰 鲁斯达尔 D荷兰 蒙德里安
54.早期的风景画中一般带有人物,但不是画面主角,只是一种点缀。下面几幅画中哪一幅风景画中没有人物(C)
A《雪中猎人》 B《海港日出》 C《风暴后的埃特雷塔峭壁》 D《林间小道》 55.下列关于《日出.印象》说法错误的是(C)
A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也是印象派的得名之作
B表现的是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用蓝色和绿色来衬托黄色和橘黄色
C这是一幅写生大自然,力求表现真实的作品
D作品表现了模糊不清的场景,着重光与色的无穷变化 56.关于印象画派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是欧洲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艺术过渡的一个阶段
B印象派原为讥讽的称呼,源自1874年的一次“落选者沙龙”
C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等
D这个画派的作品多表现的写实逼真,具有很高观赏性
57.英国画家透纳在绘画中试图重新创造光线效果,而不是再现它,《
C
》将阳光在空气中颤动的瞬息效果表现的淋漓尽致。
A海港日出 B辛格拉温的磨房 C莫特莱克台地 D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58.下列关于印象派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B)
A印象派的口号是,画家应捕捉那些闪烁的缤纷色彩在物体表面和空气中的多变光线
B印象派主张在褐色的基调上去寻求一些层次的变化
C《睡莲》是印象派创始人莫奈的早期作品,陈列于巴黎土伊勒里宫
D印象派的作品使许多画家画家对绘画的追求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也促使人们写生大自然,画自己看到的东西
59.《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作者是法国的(B)A西涅克 B修拉 C塞尚 D勃拉克
60.点彩派又称为(A)主张在画布上把原色排列或交错,让观众的眼睛进行混合。A新印象派 B后印象派 C现代派 D抽象派
61.法国画家塞尚试图把自然界的物质归结为各种(A),这给后来的立体派画家带来很多启发。
A几何体
B符号
C抽象线条
D对比色 6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早期风景画往往是在褐色的基调上寻求一些层次 B印象派是种革命性的创举,主要捕捉光线变化
C新印象派是印象派的延续,更科学的表现光色效果
D后印象派是印象派的延续,以塞尚为代表人物。63.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是(B)
A马蒂斯 B勃拉克 C蒙德里安 D康定斯基
64.著名的抽象画派作品《灰色的树》其作者是(B)A康定斯基 B蒙德里安 C毕加索 D梵高
苏少版美术八上册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及分类、特点、表现形式,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
2、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
3、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教学难点:写意花鸟画与动物画的区别和花鸟画的分类。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与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 花鸟画:是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形式它表现自然、歌颂生命,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给人以丰富的启迪与联想。
写意花鸟画: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本节课主要内容: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
4、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5、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首先我们先来比较一下生活中的花鸟和写意花鸟画的不同。
1、自然界中的动物
2、自然界中的植物
3、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
4、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
5、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
(二)发展阶段:
1、什么是传统花鸟画
在 中 国 画 以 花 草、竹 石 鸟 兽 虫 鱼 为 题 材 的 作 品 都 属 于花 鸟 画 范 畴。它
是
以 动 植 物 为主 要
描 绘 对 象 的 中 国 画 传 统 画科。
2、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
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3、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也称为比兴手法。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于是,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涵义。
4、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的《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5、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
(一)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 案。东汉陶仓楼上的壁 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 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二)、花鸟画正式确立是在唐代,经唐、五代、北宋完全发展成熟,唐初画鹤能手薛稷,为花鸟画的建立作出很大贡献。
(三)、五代时期,西蜀、南唐都设立了画院,绘画迅速兴旺起来,其间出现了“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两种风格流派。黄荃、徐熙风格迥然不同,但都展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共同把花鸟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四)、花鸟画发展到了北宋,前期沿袭“黄家”画风,中后期则出现了钟情于野景野趣的画家。他们注重写生,还善于表现运动中的禽鸟和花草的姿势。
(五)、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竹、菊)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明代是花鸟画大发展的时期,花鸟画融入了一些水墨写意的笔势,从而赋予画面更多的生动性。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
(六)、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齐白石这样的花鸟画大师。
写意花鸟欣赏
徐渭,字文长。不幸的遭遇,使他对当时混乱、腐败的社会激愤不满,他以犀利的笔墨,用揶揄讽刺,嬉笑怒骂,旁敲侧击,含沙射影的笔调发泄心头的激愤。他不拘程式,用笔恣肆狂放,泼墨汪洋淋漓,作品透出 “不求形似求生韵”的意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法,说明了当时的“文人画”已经走向成熟,这一成就对于后来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杂花图》全卷共十幅,画四季花果、树木十三种,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丰润的牡丹、淋漓的荷叶、皎洁的白莲、孤傲的秋菊、厚实的石榴、挺俏的梅花、萧疏的竹叶,疏疏密密、虚虚实实、浓浓淡淡、轻轻重重所形成的墨的旋律,使人心旷神怡。
*画家生平:
朱耷,寡身孤居,绝交于世。二十三岁时,不甘心明朝的灭亡,抱着愤世嫉俗的心情,装聋作哑,装疯卖傻,出家为僧。朱耷后来蓄发还俗,常游山涉水,七十五岁时,身体健康,登山如飞,年八十而终。其绘画艺术对后世影响巨大,一批大家巨匠,莫不受其熏陶。朱耷作品多署“八大山人”,笔形似“哭之”或“笑之”。作品赏析
《荷花双禽图》画面结构以一枝自左下向上斜出的荷叶和另一枝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的荷花交搭成基本的架势,其间又穿插三叶两花,丰富了荷塘的空间进深;下方为一巨石,石上栖一对小禽,均单足独立,耸肩敛羽,虽不作“白眼向天”的本色,但清冷的表情一以贯之。画法随意点,点、线、面的安排似不经意而无懈可击,直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荷梗拉得极长,而略无飘忽,更可见画家功力所聚。
文同少时读书用功,常通宵达旦十二岁左右就有很高才华,文同操韵高洁,诗词书画,人称四绝。因为他画竹最有名,影响也最大,学他的人甚多,画史上称作“湖州竹派”。
《墨竹图》写垂竹一枝,出枝弯曲,枝叶多用浓墨。新枝 嫩叶,渍以淡墨,熟练地运用了行、草书法的用笔。在章法方面,讲求突出气势,虽只作一枝复垂,但它的奔放形迹,生动地表现了竹子临风擎雨的神韵,不愧为墨竹杰作。文同画竹,正因为十分注重观察竹子的形态,领会竹子的神韵,成语“胸有成竹”就是指文同画竹的状态。这一帧笔墨简练、功夫精深的《墨竹图》,正是画家对普通生活现象那种特殊审美观念的显露。崔白“性疏阔度”,画风体制清赡,形象自然而无雕琢痕迹;他技巧熟练,落笔可不用起稿,工而不拘。画面上,一枝叶子已经落尽的老树,说明这已是隆冬时节,但是一群吱吱喳喳的麻雀似乎并不感到冬天寒冷,依然在老树枝头鸣跳嬉戏。它们不仅情态各异,而且活灵活现,充满生活情趣,给寒冷的冬天带来了活力和生机,这说明画家很善于把欣赏自然美时所引起的感触巧妙地表现出来,此外崔白在这一作品中还善于运用对比、变换等形式美法则,如老树干的横斜平直与麻雀形体的浑圆柔润,直与曲等对比,使作品显得更具有艺术魅力。
徐熙,为人宁静淡泊,不慕名利,专心于绘事。
技法上,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用粗笔浓墨,略施杂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唐以来细笔填色表现奇花异鸟的格式,而有所创造,开创了一种水墨为主兼用色彩的新体貌,画史称为“徐体”,颇能传达“野逸”之趣。
《雪竹图》是徐熙泛游江湖,写生创作,清秀淡雅,朴素自然,一丛竹林蓬起,根秆枝叶皆用粗笔浓墨,竹节用青色勾点,随风摇曳。
潘天寿《露气》作品是对我国传统绘画的延续、发展和变革,泼墨荷叶酣畅而凝重,使用体块组合和股价组合,使得花、叶、梗、水草之间组合十分严整。
(三)小结和思考
今天,我们利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赏析了这些作品,了解了有关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知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结:
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适应中国人的社会审美需要,形成了以写生为基础,以工笔和写意为主的花鸟画传统。在摹刻客观对象的过程中,画家们移注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所以,花鸟画便成了拟人化的观照,审美化的再现,而花鸟画也有了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五.教后感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2、情感目标: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教学重点
1、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2、花鸟画特殊的表现物象的程式方法;
3、对花鸟画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内涵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2、对花鸟画的精神内涵的理解。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图片,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导趣:通过对题画诗和诗配画的欣赏导入。让学生了解诗与画在意境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2、经典回故:欣赏古今“梅、兰、竹、菊”四君子作品,讲解其思想内涵与表现方法,所蕴含的寓意及象征精神。让学生感受作品的人格魅力与笔墨的情趣。
3、互相研讨:组织学生对其所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讨论:
1、画家为什么要表现这些题材?
2、画家为了能在画画中体现其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方法?
4、教师讲解:“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就是笔法与墨法。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则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B、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5、酝酿创作:用古诗句或警言给学生命题,例如“只留清气满乾坤”(咏梅)、“疏影横斜三两枝”(咏梅)、“虚心劲节”(竹)、“犹有晚节香”(菊)等。
6、教师示范:教师示范花鸟画的绘制过程,强调其程式的表现方法,并注意鸟画的构图、题款等相关知识。
7、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能运用几种国画的表现方法(如用墨、用色、造型、构图、题字等)来完成作业。(2)能表面画题的意境。
(3)注意构图,画面要求完整,包括落款题字。
五、教学评价与小结 在本课学习中,要引导学生不只是学习中国画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去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更好地掌握本课所介绍的笔墨情趣。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并经过临摹练习,课后都已能熟练应用。
六、教后感
第2课 熟悉的物品(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
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教学难点:
①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最好能做成多媒体演示,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和比较)。学生:分组带水果、文具用品。
四、教学过程: 引导阶段:
欣赏和分析:以教材为主,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类似图片。从古至今许多画家都把描绘身边的物品作为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现它们,并借助这些静物的表现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舞蹈纹彩陶盆上刻画了
新石器时代人的生活情景。(出示范画,在对话中说明这些作品的时代和不同的表现方法,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物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材质、图形等方面,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学生评述。)
教师归纳:生活中的物品千姿百态、造型各异,把自己喜欢的物品当作绘画对象画下来,我们就称它为“静物”。体验阶段:
(1)展示多张以不同材料、不同内容表现的静物画图片。请学生在欣赏、评价自己喜欢的静物画作品的同时,尝试去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情感。(2)教师结合范图分析归纳:
线在绘画中被广泛运用,是最原始、最基本,最概括、最富有表现力的手段。如:线可以概括物品的外形轮廓、特征动态,也可以表现对象的内在结构,还可以用变化的线,通过线的粗、细、虚、实、刚、柔、深、浅等变化,表现物品的质感、透视、空间美系等。
请学生就手边现有的工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彩色水笔等,用线造型的方式,分组写生课桌上的文具盒、教科书或者各种水果,注意物品之间的位置、比例关系。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线的表现便于我们捕捉对象的形体结构,加一些明暗则能增强静物的体积感,教师结合范图分析明暗产生的原因、明暗变化的规律,明暗造型在静物表现中的作用。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评述明暗造型表现静物的方法。
3、作业过程
请学生根据所学的明暗造型知识,在线造型静物练习的基础上,按照静物的光源,依据明暗变化规律,给其上简单明暗(上明暗的工具不限,上明暗的方法不限)。4活动要求
展示的生活物品要有代表性,最好能激发和调动学生讨论兴趣的物品。展示的静物作品除表现者的表现意图或情感。
要求学生能用线基本表现出物品的大小、结构、比例等关系,对明暗造型不作深入要求,但要了解相关知识点。
5、评价方式
(1)通过小组相互交流作业,各自提出不同意见。(2)师生共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作业。
6、评价点
(1)作品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某种情感。(2)静物表现方法是否与他人不同。(3)了解了哪些相关知识。
五、教后感
熟悉的物品(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①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
②通过让学生合作摆一组静物,了解静物画的构图组合方法,并能尝试运用各种工具,从多种角度表现物品,掌握一定的绘画表现方法。
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发展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①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方法,重点了解线造型、明暗造型的基本表现方法。
②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尝试用多种视觉角度来观察和表现物体。
三、教学难点:在静物素描表现过程中如何体现个性和情感。4.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表现风格的静物范画)、水果、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多媒体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选择出几组最适合摆在一起的物品,并说出理由。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2.体验阶段:
(1)请每组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物品,以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组合摆放。
(2)根据每组摆放的情况,请学生代表先作点评,教师再作分析总结,如何根据主题选物;如何摆放;如何构图等。然后再由小组共同作适当调整。
(3)每组学生根据调整好的静物组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喜欢的角度进行表现。表现工具不限,表现形式主要以线造型为主,可适当添加一些明暗。3.总结归纳阶段: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各自的作品,重点是如何采用不同构图,不同观察角度和不同工具去表现物体的,作品反映了怎样的个性。4.实践阶段:
(1)每班分组是,可分成4-6人一组,摆放的物品不宜太复杂,否则会降低学生表现的欲望和积极性。(2)学生根据自我的能力大小,由选择地表现对象。5.展示评价
(1)学生能否通过欣赏和思考,表达出自己对静物作品的独特感受和体验。(2)学生能否借助线来表现自己对身边的观察和理解。
(3)学生能否较完整地把握物品的前后、大小、高低、构图等关系。(4)学生能否彼此合作,共同完成静物组合的摆放。6.小结
第3课 情感的记录(第一课时)
一、1、认知目标:
感受色彩造型作品的艺术美,了解素描淡彩画和水彩画的表现方法,认识色调的运用对作品表达意境的作用,培养观察能力。
2、技能目标:运用色彩关系,熟悉、尝试色彩绘画工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有机组合,完成色彩作品,作品要有一定的色调和主题,并试着表现出自己的
3、情感目标:感受色彩作品的丰富,体会色彩对人的情感表达的作用。关注生活的细节,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了解素描淡彩画和水彩画的表现方法,认识色调的运用对作品表达意境的作用,了解色彩静物写生的规律。认识不同的色彩工具性能。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色彩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物体,进行有感情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课件、静物、画笔、颜料、图片、纸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师: 收集凡高的《向日葵》、《星月夜》等代表作以及多幅以淡彩手法表现的绘画作品;收集若干表现人的喜、忧、哀、乐等情绪的音乐片段;准备一张表现“书桌一角”的铅笔素描稿;实物投影仪或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自己喜欢的色彩静物作品数张;毛笔、铅笔、水粉颜料、调色盘,彩色铅笔等。
2、教学策略
引导阶段:
(1)请学生就自己平时的感受,谈一谈自己在情绪处理方面的经验。
(2)播放音乐片段,请学生通过欣赏来时论音乐家是用怎样的乐曲来打动人的情感的,展示优秀绘画作品,请学生讨论分析:
绘画是借助哪些表现语言来反映画家情感的。
(3)通过图片展示,文字说明,分析画面色彩组成、介绍色彩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色彩搭配的基本规律。(4)试分析绘画中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不同,色彩对于表现情感的作用。
体验阶段:
(1)欣赏多张不同表现内容和表现方法的淡彩绘画作品,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画面的效果,讨论作品的风格特点。
(2)教师在准备好的铅笔素描稿上,用水彩颜料进行演示,了解淡彩的表现过程与方法。
(3)请学生根据自带的色彩静物作品,选择喜欢的工具,尝试用淡彩画的表现步骤和方法来进行色彩改变或临摹。
总结归纳阶段: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体验,根据自己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
3教学评价: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绘画作品中的色彩讨论;学生能否按自己的愿望去改画作品。4活动要求:
(1)收集的音乐片段代表性要强,能较直观地激发学生参与判断的兴趣。
(2)淡彩作品可通过上网搜寻查找,内容可以是风景、静物、卡通人物或动物。
(3)学生在收集色彩静物作品时,不宜选择太复杂的、容易挫伤和降低学生在临摹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作品。
或者由教师进行色彩静物作品的收集,按照每班2~4人一张,从网上收集若干张,打印成彩色统一尺寸,并封塑保存。
情感的记录(第二课时)
1、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的色彩静物作品;收集尽可能多的色彩表现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或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等,按组带好若干支塑料花或真花及放置的容器。
2、教学策略 引导阶段:
请学生就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说明原因。请学生再根据自己平时表现色彩的感受,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工具。体验阶段:
(1)展示欣赏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的色彩绘画作品。
(2)请学生将自带的花和容器摆放于课桌上,以4~6人为一组,讨论花卉的组合搭配。(3)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直接用主观色彩表现静物。
总结归纳阶段:
(1)用色彩表现对象时,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第一感受画出来,而不是纯粹地模仿实物。可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对颜色、形状作夸张、变形。色彩表现时,恰当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如水粉、水彩使用时,要注意颜色的调配及与水的比例;彩色铅笔使用时,要注意用笔的轻重、浓淡等。
(2)展示的色彩绘画作品,表现形式和表现工具要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从中获得自己喜欢的表现工具和形式,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创作欲望。花和容器的摆放主要根据学生讨论商量的意见,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和喜欢的内容表现。
第4课 人类的朋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和动物的关系,了解线造型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细致的观察能力、用线造型的表现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起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富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
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了解线造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对动物的比例、线条变化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前准备:
1、收集人类与动物关系密切的各种资料和动物图片
2、各种各种形式的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如果人类不善待动物不合理利用资源,那人类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节课,就来讨论人与动物的关系。
2、交流:
(1)你还能说出那些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造型或图案在生活中有哪些运用?(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抢答)
教师归纳总结:从衣食住行四方面说明动物是人类的朋友。(2)将收集来的动物图片进行展示,简要介绍其生活习性。
(3)欣赏课文范图,请学生归纳课本上动物造型主要使用的工具及展现的效果谈谈自己的看法,你比较喜欢哪一幅范图或哪一种工具,为什么喜欢?
教师归纳总结:不管哪一种工具,不管是线造型还是明暗造型都体现了画家对动物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学们也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就选一种进行表现吧!
3、体验:
(1)根据自己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动物造型临摹,可以是书中的也可以是自带的动物图片。(2)作业注意点:
①线造型的作品要注意观察线条的多种变化与节奏;
②明暗造型的作品要注意光源的方向,把握好明暗的处理方法。(3)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来回巡视指导。
4、归纳:
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作回顾,对学生中作业的典型问题全班探讨并解决,布置下节课准备的工具和材料。
五、教后感
人类的朋友(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和动物的关系,了解线造型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的精神,和细致的观察能力、用线造型的表现能力;
3、帮助学生树立起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观念和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富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
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了解线造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对动物的比例、线条变化的把握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前准备:
教师:a?准备若干件动物标本(以昆虫、鸟类为主),有条件者可再准备一段有关昆虫的动物影片资料。b?收集课本相关航海家或生物学家的生平简历以及他们所画的动物插图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 件。c?实物探头。
学生:a?自带有关昆虫和鸟类的照片资料,或自带一些小昆虫标本,并收 集好该图片或该动物标本的相关信息资料。b?各种笔和颜料工具。
四、教学过程:
1、导人阶段:
展示一段学生生活中较为熟悉的昆虫影片资料,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昆虫产 生兴趣,继而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增强对昆虫特征的把握。介绍动物学家法布 尔的生平简介,通过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求实精神。将动物描绘 与生物学同有机结合。
2、交流阶段:
请学生就自己手头收集的动物图片资料,借助实物探头作展示介绍,尤其是 关于该动物形体特征、生活月性等方面的内容。请收集到昆虫标本的同学在实物 探头的帮助下,介绍该标本的相关信息资料。还可请其他学生作相关补充。教师 归纳总结:对于课后认真收集资料的同学给予鼓励和表扬,并就生活中对人类有 帮助的昆虫作简单介绍,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动物,树立起保护动物的意识。
3体验阶段:
a?请学生就课本上的动物图片作欣贯分析,如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线造 型、明暗造型),造型要素(点、线)等等。
b?你觉得在表现昆虫或动物时应注意和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请学生讨 论)
c?根据学生的讨论,结合自己所带的图片资料或昆虫标本,用点与线的造 型手段来描绘动物或昆虫的基本形体特征,表现工具不限,并可适当添加淡彩。
d?学生体验尝试,教师来回进行辅导,针对问题及时补充说明。
4、归纳阶段: 就本节课的学月内容作简要归纳,鼓励学生多观察和研究身边的动物,帮助学生树立保护动物、关心动物的意识。
五、教后感
第5课 耕牛·战马(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临摹,了解中国画中牛、马题材的表现意义,古代牛、马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及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线条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形象的概括表现力。
技能目标:把握线条的变化,呈现公牛的不同质感及神情,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中国画简淡的风格,发展学生对中国画的感知能力,培动物、善待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绘画主题与历史发展的综合。教学难点:主观情感与线条的表现性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
查阅牛、马的相关历史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图片赏析:各类美术作品中的牛、马形象,通过图片,揭示课题——《耕牛战马》 新授课程
2、分析讨论
(1)你知道哪些有关牛、马题材的美术作品?敦煌壁画耕牛、毕加索的雕塑《公牛》、李可染的《牧牛图》、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野马、汉画像砖中战马、唐代的浮雕《昭陵六骏》„„可以看到牛、马与人们的密切关系,可以感受到人们与牛、马的深厚情感。(2)中国绘画中的牛、马又是如何表现的?
从《五牛图》中看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从《五马图》中看神奇的线条。3.思考欣赏
(1)中国画在表现形式上是如何划分的?工笔、写意、工笔兼写意。《五牛图》,工笔画,画面工整、古朴,画中的五头牛从左至右一字排开,各具状貌,姿态互异。整幅画面除最后右侧有一小树外,别无其他衬景,因此每头牛可独立成章。唐朝的牛也契合了当时的审美风尚,都很丰腴,整个画面,用笔粗放中带有凝重,有着浓郁的田园气息。(2)《五牛图》中各自的造型是如何展现牛的性格的?
韩滉对牛的结构比例及透视关系的把握很准确。无论是正面站立,还是回首顾盼,都处理得生动巧妙。画家通过牛各自不同的面貌、姿态,表现了它们不同的性情:活泼的、沉静的、爱喧闹的、胆怯谨慎的。通过低头悠闲地食草、翘首前行、回顾舐舌、纵趾而鸣、缓步而行,令人回味无穷。(3)牛的性格特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有哪些?
牛,勤劳的象征。鲁迅先生曾自喻为牛,手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诗句为自己的座右铭;毛泽东、周恩来都曾自喻为牛;齐白石则自称“耕砚牛”,李可染一生酷爱画牛,在自己的画室里挂着“师牛堂”横幅,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人们对牛的莫大喜爱。
牛除耕田外,还常拉车;牛还曾多次奔赴战场,历尽杀伤,如“燕将早横功”就是指古代的一场著名的“火牛战”。“放牛归马”则指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4.教师演示
在《五牛图》图中,线描的运用有何特征?线描的运用有何作用?
画家选择了粗壮有力且具有块面感的线条,表现牛的强健、沉稳而行动迟缓性格。
线条排比既有装饰性又有独立性,将牛憨态可掬的模样,皮毛褶皱感描绘得惟妙惟肖。尤其对牛的眼睛、鼻子、蹄趾、毛须等部位作了着重渲染,凸显出牛强劲有力的筋骨和逼真的皮毛质感。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或毛笔演示线条的变化,及对牛的结构、质感表现,增强学生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对线描的感受能力。5.探究分析
(1)画家是如何运用线的变化,表现耕牛的各个部位的不同质感的?(2)画家是如何运用线的变化,表现耕牛的性情特质的?
五牛目光炯炯,既温顺又倔强。画家着重刻画了牛的眼睛及眼眶周围的皱纹,还用尖细劲利的笔触细心描绘了五牛眼眶边缘的睫毛,通过细节的刻画,把每头牛独具的个性加以强调,使它们鲜明地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神情。观者分明能感觉到这五头牛不但有生命、有情感,而且有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这是人格化了的五牛。借此探究中国画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3)线条在表达画家的思想情感上起到了哪些作用?
线条的变化:快慢缓急、粗细长短、虚实疏密、曲折起伏、提按。
耕牛·战马(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临摹,了解中国画中牛、马题材的表现意义,古代牛、马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及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和线条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对形象的概括表现力。
技能目标:尝试运用线条的变化,临摹一头公牛,呈现公牛的不同质感及神情,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素养。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中国画简淡的风格,发展学生对中国画的感知能力,培动物、善待动物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绘画主题与历史发展的综合。教学难点:主观情感与线条的表现性相结合。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素描纸、画笔。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分析(1)《五马图》中的线是如何表现物象的?
马的轮廓,似乎感觉得到其骨骼肌肉,略加渲染后,又似乎能感觉到其皮毛、斑纹。人物的面部刻画得很简单,但结构异常准确,状貌极其生动,须眉之间,不但可视其年龄、身份、民族,甚至从表情可以窥其内心。(2)《五马图》是如何展示中国画简淡风格的?
构图以朴实的肖像形式,分五个部分以线描勾成,以白描的手法画了五匹西域进贡给北宋朝廷的骏马,各由一名奚官牵引。前三位控马者为西域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装束,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妙在其精神气质亦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者;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身穿官服、气度骄横者。马的造型因品种而异,大小、肥瘦、高低、毛色各别,但性情都温顺平和,以示已被调教驯服。画面虽然不着彩色,仍可使观者从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的线条变化中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笔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质感和重量感。(3)《五马图》中的马与奚官的肖像比较。五个奚官则因性格不同,或骄横,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举手投足,无不恰如其分,而马的神情则与奚官很相像,也许与奚官相处时间长了,跟随了奚官的习性,使其人格化了,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人与马的密切情感。
2、探讨交流
(1)中国画中线的表现性特征
《五马图》中线条成为构成画面的独立元素。画家运用线条的变化,如干湿、粗细、缓急、轻重等,呈现出物象的不同质感、神情变化,使线描独立出来,展现书法般丰富的线条韵律。(2)学生作业
作业内容:仔细观察,用线描的方法临摹《五牛图》中的任何一头牛。基本要求:合理运用线条,完成一头牛的临摹。
个性要求:仔细读画,掌握线条的表现语言,尝试运用不同的画笔,表现牛的各个部位的不同质感。(3)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作业,互评及教师点评。
第6课 花的变化(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自然花卉的生长结构和形态特征,学习图案的变化手法,纹样的构成,体验花卉图案的艺术美。
操作目标:了解并运用一定的图案变化方法和设计式样对花卉进行装饰变化,学习纹样设计的基本规律。情感目标:发现生活的美,并能以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学会用图案的方式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二、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变化的方法,进行花卉的装饰变化、设计式样的构成规律。教学难点:装饰变化的设计创意。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纸餐盘、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欣赏形色各异的美丽花卉,注意花卉的生长结构与形态特征,感受花卉的自然美。
2、学生活动:小游戏
请四位同学用2-3分钟时间,快速画出指定的花卉。(老师将分别写有郁金香、荷花、牵牛花、梅花的四张白纸贴于黑板)
师生共同点评,学生所画的四种花与真实的花有了变化,引出本课课题:花的变化。
(二)、变化花卉的目的、用途
1、欣赏设计师、艺术家、能工巧匠们根据真实花卉进行变化后的花卉图案,比较刚才学生所画的花卉。
2、欣赏生活中的花卉图案(贯穿于人们的吃、穿、住、行、用),引导学生明了变化花卉的目的:为了使花卉的图形更具有装饰的审美性,更适合某种装饰的需要,为了更好地美化装饰我们的生活。
(三)、花卉的变化方法
由现实的花到变化的花,其方法是什么?
1、三种方法介绍 夸张变化:欣赏夸张变化的花卉图片,理解夸张变化的原理:通过夸张变形的方式,来强调花卉的某些特征。夸张变化的手法是突出某些形态,减弱或去掉某些部分。
丰富变化:通过添加产生的变化,使图案更具有装饰趣味,更符合审美的表现。构成变化:通过形态、空间的构成对花卉进行一种特殊的装饰变化。
2、巩固知识:辨别三种花分别运用了什么变化方法?
3、运用方法:再请先前画四种花的同学将先前的四幅花卉运用丰富变化的方法进行添加装饰,起示范作用。
(四)、表现创造:做小小设计师
1、选择一种花卉进行添加的变化,并用色彩表现,将其用于纸餐盘的装饰美化。
2、作业展示
(五)、小结
(六)、拓展:留意生活中的花卉装饰。
五、教后感
花的变化(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情感目标:感悟花卉图案设计的装饰美,感受用艺术表达生活的乐趣。认知目标:了解花卉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变化途径。
技能目标:掌握图案装饰变化的基本方法,尝试用喜爱的装饰方式设计制作一幅花卉图案。创造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花卉的装饰变化
教学难点:富有创意地进行综合性设计
三、课前准备:花卉图片资料或实物花卉,花卉图案资料,纸张,颜料,画笔,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花卉的自然美 1.认识自然中的花卉 感受花卉的造型特征
教师:走进我们的教室,我想你一定猜到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和什么有关? 学生:花!
教师:不错,就让我们先来说一说自然中的“花”。(看图)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花?高雅脱俗的?——郁金香!(学生齐声回答)象征爱情的?——玫瑰花!(学生齐声回答);同样,象征爱情的花中皇后 “月月红”——月季(个别学生),很多人都区别不出月季与玫瑰,能看出它们的区别,你知道吗?——花头玫瑰小、月季大(学生回答);夏季最为普通和常见的另一种花?——牵牛花,别名喇叭花(学生回答);这是什么花?——菊花,非洲菊,不错。老师还知道它有另外的一个名字:扶郞,听说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由来,大家想不想听听?好,请同学帮我们讲讲怎么回事? 学生:(学生讲故事)
扶郎的由来:20世纪初叶,非洲有位少女,从小就非常喜欢一种野花。当她出嫁时,她要求厅堂上多插一些以增添婚礼的气氛。来自各方的亲朋载歌载舞,相互频频祝酒。谁料酒量甚浅的新郎,只酒过三巡就醉了,新娘只好扶他进卧室休憩。众人看到这种挽扶的姿态与那种野花的生势何其相似,不少姑娘异口同声地说:“噢,花可真像扶郎哟!”从此扶郎花的名字就不胫而走了,它象征互敬互爱,有毅力、不畏艰难。(师生课堂对话)
(教师)相信同学们以后看见“扶朗”就会想起它美丽的传说,看来每朵花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含义和象征,就像这个?(学生)百合花,寓意百年好合,百事合意。(教师)花中之王?——牡丹,寓意什么?(学生)富贵吉祥、繁荣兴旺。(教师)洁白硕大,宛如马蹄的?(学生)马蹄莲!(教师)优雅的鸢尾花像一只美丽的?——“蓝蝴蝶”,(学生)鸢尾花是法国的国花。(教师)夏季的花另一种花——绣球,还真的很像一只“球”。(教师)这个花你们一定很熟悉?——荷花,常用它来比喻从污俗的环境中走出来,却能保持纯真的品质,记得那句诗与荷花的著名诗句吗?(学生齐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通过对比,感受花卉装饰图案
教师:除了这些花,我相信你们还能想出许多自己喜爱的花,包括有些是连名字都叫不上的花!它们都在默默绽放,装点着我们的大自然。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花”,你能认出它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哪些花吗? 学生:郁金香、马蹄莲。教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学生:看它的形态。
教师: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对比,你能看出这些“花”与大自然中的花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它们是经过装饰变形的花卉,所以应该是更典型、更概括、更美;是一种突出表达花的形象特征,更加理想的艺术形象。
教师:说的不错,这是经过变化的花卉,我们称之为:装饰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来学习“花的变化”,一起走进图案的世界。导出课题:(板书)花的变化
(二)用艺术的方法留住美 1.花卉装饰图案的历史
教师:花卉图案,我们生活到处存在,看看我们的身边,你是否能找到? 学生:老师的裙子,同学的发饰、衣服上的图案,(同学们开始寻找)联想到:服装、窗帘、墙纸、家具、灯具、文具等等。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生活,其实,花卉图案在远古的时代就存在了,到了现代社会,它仍然是最为广泛的图案题材和内容之一。我们可以在服装的面料,陶瓷的装饰纹样,环境设计中的墙纸及地毯纹样,家居的设计中发现:唱主角的是“花”元素。
花卉图案的设计与运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在敦煌藻井图案中,花卉图案就占有很大的比例。(PPT)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图形,它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学生:莲花、荷花象征着圣洁。
教师:陶瓷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大量运用了花卉图案这一手法进行装饰。(PPT)这是什么图案? 学生:梅花!(齐声回答)
教师:由此可见,花卉图案艺术早已深深地根植于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人们心中。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做回设计师,将生活中的花卉变化成装饰图案,让自然的美留在身边,装点和美化我们的生活,好吗? 学生:好!(跃跃欲试)2.花卉的装饰变化
教师:花卉装饰图案是如何由自然中的花“变身”而来的呢?这里面有没有一些变身的技巧和规律? 今天,我们将从牵牛花开始,俗话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看来牵牛花的地位在夏季花卉中是很高的。
让我们一起踏上花卉装饰设计之旅,第一步我们先要做些什么? 学生:观察。教师:观察什么? 学生:认识、了解“花”的生长动态,结构、特征,然后画下来。(板书)第一步:花卉写生——线描法(把握花卉的造型特征)
教师:首先,作为装饰艺术的图案,无论如何变化,都要使人一目了然,能明白无误的辨别出是什么花。以牵牛花为例——(画好的线描稿)
蔓生茎细长,约3~4米,全株多密被短刚毛。叶互生,单枚至数枚花头,花冠呈喇叭状,色彩鲜艳美丽,并富有变化。(板书)第二步:“变身”技巧——变化的方法 1.夸张变化=减化(提炼)+夸张(强调)
“变身”技巧之一:减化——去繁就简,去粗取精
(去除花卉的次要特征,保留其基本的、主要的特征)
教师:为了使花卉的形态更加突出,形象特征更加典型,要将自然写生素材中不规则的部分规则化;繁琐雷同的部分,或者是某些细节简化、单纯化。仔细观察这个写生的画面,哪里可以去掉繁琐与雷同,哪里可以规则化?请同学到大屏幕上给大家指出来。
学生:把花的复杂外轮廓规则化,减化花朵的筋脉和其他细节。教师:你会怎样减化?(同桌间讨论并交流),是不是就像这样,(教师展出减化画),我们有没有想到一起去了?画面看上去是不是比较简洁。
这个过程首先帮助我们完成了从写生花卉到图案花卉的转变,这样的简单变身很重要。除了这个方法之外,另外几个也同样简单,只要我们掌握了方法和规律,就能进入花卉图案的艺术空间。“变身”技巧之二:夸张——强调个性与特征
教师:看到这张花卉图案,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和第一张画有何不同? 学生:一些地方变粗了,加强了。
教师:大的更大,小的更小,长的更长,短的更短,这是我们以前在漫画中提到的什么方法? 学生:夸张!
教师:对!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二个技巧——夸张。
运用加强的手法突出对方的特征,把美的东西、有特征的部分强调出来,但是夸张要适度,不过分。两种突出对象特征的小技巧构成了第一套方法: 夸张变化(板书小结)
2.丰富变化=添加+组合(通过添加产生的变化,对图案形态进行丰富性的表现)“变身”技巧之三: 添加——用点、线、面或其他形态装饰(教师示范)
教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想一想,老师在做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老师在添加点,使得图案更加生动和丰富,更具有装饰性。教师:第三个小技巧就是——添加(板书小结)
教师:你们能添加得比我更好看吗?让我们来做个限时添加,一分钟的时间看6位同学哪位最有创意? 让学生随堂,快速用点、线、面等元素添一添。(记时一分钟背景音乐;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添加,选派代表讲解)(添加的模板)
教师:好!时间到。同学们我觉得你们添加得很好,如果时间长一点,也许会有更佳的效果,如图:
看来添加确实能使图案更美。不过老师还有一种特别的添加,你们一定想不到,你们能看出来它的特别之处了吗?
变身技巧之四:组合——把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学生:画面多了叶子和花苞。教师:这样有什么效果呢?
学生:花开放时的不同状态,叶片的不同角度,这样的花看起来更完美。
教师:不错,添加和组合这种内外的丰富技巧,构成了图案变化的第二种方法: 丰富变化(板书小结)
3.构成变化=重复+分解
变身技巧之五:重复——反复与构成变化
教师:看到前面四种图案的变身技巧,你一定感觉效果还不错吧,千万不要满足,因为如果爱思考的同学,一定会想到:在内部添加、在外部组合的基础上,如果我把设计出来的纹样在数量上反复增加的话,就有了我们的第五个小技巧,会叫什么?(学生看PPT)学生:重复!
教师:不错啊,看看效果吧!我们甚至可以将每个花瓣都分解后再重复,这种通过形态、空间的构成,对花卉进行一种特殊的装饰变化构成了我们第三种方法: 构成变化(板书小结)
回顾我们前面的三种方法,六个技巧,为了加深印象,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板书)我们可以选择独立的使用这些设计手段,也可以综合使用,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喜好。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你们看下面这几张作品以什么手法为主? 学生:夸张变化——丰富变化——构成变化。教师:同学们真是好眼力,看来大家完全理解了。当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更重要的原则是“求其形,取我意”,参照自然界的花卉来表达我对美的理解,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样来设计,“美”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快速播放)
教师:我们可以只在花头上进行变化,以增加我们的设计经验。(三)创造美(学生实践)
教师:同学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也很想来自己来“取其形、求我意”呢?请同学以这些花卉为对象,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设计一幅花卉图案。
如果你觉得复杂可以先怎么做?(学生回答:减化),对了!让我们开始动手吧(配上欢快的背景音乐)。(学生做作业的时候,再次播放)(四)展示美 展一展:
小组展示、评价方式:由小组推荐1-2名同学,展示本组的作品(在KT板上)。说一说:
1.作品设计的方法的运用 2.创新之处
3.作品设计的意义(展示、评价学生的作品)
(五)拓展美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以花卉为例学习了装饰图案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不仅仅是对花卉而言的,它们也适用于图案的其他题材,如动物图案、人物图案、风景图案等等。装饰图案是一门系统的设计知识,它还有许多内容和技巧等待大家去继续学习。今天的课程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图案的构成形式,如:适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希望大家关注这个身边随时都存在的实用艺术,课后去主动观察生活中的装饰图案,培养自己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五、教后感
第7课 图案之美(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装饰图案的历史和分类,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技能目标:运用图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美法则,创意设计装饰图案。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独特的艺术美感,感受其人文精神和情感表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三、教学准备
装饰图案的优秀范例、植物花卉、动物、风景的图片,纸张、颜料、画笔、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探索与发现
展示各自课前收集的有装饰图案的图片或实物并交流讨论问题:
(1)你觉得最吸引你的是哪一件,为什么?
(2)这些物品中的装饰图案都是以什么内容进行装饰的?
装饰图案可以以植物、人物、风景为题材;图案的表现风格可以是传统的、民间的或现代的。(3)这些图案的形式符合哪一种形式法则? 2.尝试存疑
要把生活中的具象元素变成装饰图案时,需要通过一定的设计创意、构思和一定的设计技巧;除了要表达的内容之外,还需要具有独特的形式,形成特定的形式美感。请选择一主题进行大胆尝试,并思考遇到的困难。集体讨论、提问:
在尝试中,要想设计一幅富有装饰趣味的图案,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问题一:选择什么题材来创作?
问题二:怎样使画面产生美感?
问题三:怎样处理画面才能既不呆板,也不凌乱;既具有丰富性也能够统一和谐?
3.讨论解惑
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分析,设计图案必须依照某种基本的形式,并按照美的法则来构成形式的美感,如: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律动。
(1)分组讨论并介绍各自对三组法则的理解。
(2)以某一作品为例,师生共同分析体会什么是“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听音乐体会节奏,运用通感,感受图案中重复或渐变所产生的节奏与律动的美感。
节奏是指有规律的重复,包括完全重复和渐变重复,产生秩序美感。律动是指有规律的运动,如有规律的重复与渐变。4.构思创作
选择鸟、鱼、花卉或树木为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完成一幅有主题的装饰图案。如:“花好月圆”、“年年有余”、“春华秋实”等等。5.作品发布会
全班作品集体展示在黑板上,拼成这一主题的大作品。互相欣赏并讨论评价。6.课后拓展
思考形式美在其他领域中的表现,用装饰艺术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动手实践,美化自己的生活.图案之美(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源远流长的历史。
2、技能目标:学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法则,使学生了解装饰图案是一种程式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形式审美特性,些特性诸如:对称、均衡、对比、律动等等;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图案的审美创造,就是按照一定的形式美的法则,通过一定的创意、设计、制作形成的创造性活动。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图案的创意与设计美,并以此延伸至自己的生活,美化自己的生活,改善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体会装饰图案所蕴含的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运用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形成独特的设计创意。
三、教学准备
装饰图案的优秀范例、植物花卉、动物、风景的图片,纸张、颜料、画笔、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讨论解惑
通过对图片的欣赏分析,设计图案必须依照某种基本的形式,并按照美的法则来构成形式的美感,如: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节奏与律动。
(1)分组讨论并介绍各自对三组法则的理解。
(2)以某一作品为例,师生共同分析体会什么是“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和谐”;听音乐体会节奏,运用通感,感受图案中重复或渐变所产生的节奏与律动的美感。
节奏是指有规律的重复,包括完全重复和渐变重复,产生秩序美感。律动是指有规律的运动,如有规律的重复与渐变。4.构思创作
选择鸟、鱼、花卉或树木为主题,进行创意,设计完成一幅有主题的装饰图案。如:“花好月圆”、“年年有余”、“春华秋实”等等。5.作品发布会
全班作品集体展示在黑板上,拼成这一主题的大作品。互相欣赏并讨论评价。6.课后拓展
思考形式美在其他领域中的表现,用装饰艺术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美,动手实践,美化自己的生活.八、教后感
第8课 装点生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被广泛应用于服装、书籍、产品、包装,建筑、环境艺术等领域中的装饰图案;了解不同的装饰风格及其艺术特色。
技能目标:借助常用物品的外形,富有创意地把装饰图案应用其中,形成具有一定风格与主题的装饰作品。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对丰富和美化生活的作用与意义,实践如何借助装饰艺术去增添我们的生活情趣,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象。
二、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器形与图案有效的组合。教学难点:有创意的把装饰图案运用于生活用品的设计中
三、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纸质杯盘、造型工具材料。(学生)纸质杯盘、剪切工具、印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图案,同学们学习了图案之后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如:装饰物品、点缀生活)教师:你们知道老师最想干的事是什么吗?演示:出示一个普通的杯子,然后用花卉图案进行粘贴,把普通的杯子变成漂亮的花瓶,使得两种杯子在视觉上形成的鲜明对比,如果加上一束鲜花是不是就会就会更加漂亮了!
教师小结:我们学习了图案之后,可以把装饰图案广泛的运用服装、书籍、产品、包装、建筑、环境艺术等领域中。今天我们就以生活当中的餐具为例,看看图案等艺术造型是如何施展的她的魅力的。教师出示课题。对比:
一组有趣的杯盘设计,你比较喜欢哪个?为什么?观察图案纹样与器具形态的关系。归纳:
杯盘设计,包括器型设计和装饰纹样设计。
(二)器型——纹样连连看
课件中分别给出杯、盘、碗的器形和几组图案,请学生尝试把图案提取出来,用于自己选择的器形设计。教师示范器形的设计制作。(示范时请学生关注教师的造型方法)老师对器形是怎么设计的?
花卉给予了教师灵感,把圆形的盘子做成花卉的造型。老师在造型过程中用了什么方法?
五、归纳:
对纸材进行立体造型时常用的方法有剪、刻、切、卷、粘等,概括起来就是添加、削减、分割重组。
六、第一次作业:
学生分组讨论并尝试:对纸杯进行简单的器形设计。
装点生活(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被广泛应用于服装、书籍、产品、包装,建筑、环境艺术等领域中的装饰图案;了解不同的装饰风格及其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借助常用物品的外形,富有创意地把装饰图案应用其中,形成具有一定风格与主题的装饰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装饰图案对丰富和美化生活的作用与意义,实践如何借助装饰艺术去增添我们的生活情趣,表达自己的审美意象。
二、教学重点 :了解装饰图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器形与图案有效的组合。教学难点:有创意的把装饰图案运用于生活用品的设计中
三、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纸质杯盘、造型工具材料。(学生)纸质杯盘、剪切工具、印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1、感受装饰之美
图案常常带给生活用品的器形设计以灵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案运用实例,感受装饰之美。
2、纹饰的设计与创意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装饰纹样,请你来找找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纹饰之美)。归纳:
装饰图案广泛运用于各种领域,如:器具、服装、建筑、环境艺术等等。
图案纹样丰富多彩,如:抽象图案与具象图案;植物花草图案与动物图案,传统图案与现代图案,等等。欣赏与点评:
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生活的器具和生活的环境,这些日常的用品和环境是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它们不仅具有物质的功能,也具有精神上的功能。装饰图案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满足,因为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图案纹样,传递和表达不同的审美追求,增添生活的情趣,创造生活的丰富性。创意与设计的实践:
尝试从图案提取纹饰,并用画、剪、贴、刻、印等方法纹饰设计一件器物。
五、合作设计
在第一次作业,即器形设计的基础上,学生分组尝试杯盘的图案装饰设计。辅导学生完成作业;展示、点评作业。
连接:同学们在这一系列的体验当中快乐吗?我们喜欢用这种的方法去装点生活吗?
六、总结
艺术源于生活又装点着生活,装饰图案具体而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我们需要传承千百年来的图案设计文化,在生活多发现美,创造美,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9课 静止的生命—外国静物画(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和中国画的对比赏析,使学生在对比中了解静物画的发
展概况,了解静物画的画面构成要素、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初步掌握静物画的赏析方法与要点,具备分析画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静物画赏析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外国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概况,不同时期静物画的艺术美。
2、难点:
画面构成要素的分析理解。初步掌握静物画的赏析方法与要点。
三、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范画、学生优秀作品及相关材料。
学生:搜集静物画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英国诗人布莱克在诗中说:任何平凡的物品皆有生命。诗人的眼里,一粒沙中可以看到一世界,一朵花里可以看出一座天堂。那么在画家的笔下呢?先来听一个来自古希腊的传说:阿尔贝列斯和德甫克西斯是古希两个杰出的画家。他们互相闻名,互相钦慕,却从未见过对方的作品。有一次,德甫克西斯去拜访阿尔贝列斯,受到热情接待客人要求看一看主人的作品,主人带他进入画室,指着墙说“请看吧!”整面墙被挂帘遮蔽着,德甫克西斯以为画放在挂帘后面,伸手去撩挂帘,不料却摸到了冰冷的墙壁──原来“挂帘”是阿尔贝列斯画在墙上的。德甫克西斯对阿尔贝列斯的画艺大为叹服,同时真诚邀请后者到他的画室去,阿尔贝列斯欣然前往。一进入德甫克西斯的画室主人就端出一碟鲜艳欲滴的葡萄招待客人,阿尔贝列斯伸手摘食葡萄,不料主人的猫扑上来与客人争夺葡萄。主人生气地把猫斥退,而客人也同时发现,碟子里的“葡萄”也是主人画上去的。主客相视大笑„„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说说你的感受。(明明是画,却以假乱真,猫上当了,也欺骗了人的眼睛。原本静止的物体在画家的笔下充满了生命力,为什么?)——揭示课题。
二、初探静物画
1.了解——静物画的范畴和概念
以表现现实生活中小型静止物体为主要描绘内容的绘画称为静物画。它作为独立的画种源于十七世纪的荷兰。这些静止物体大多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如瓜果、蔬菜、鲜花、器皿、生活用品或居室的陈设品等。2.了解——欧洲最早的静物画《鹧鸪与铁臂铠1504 雅克布·德·巴尔巴里意大利
3.发现——早期静物画的隐喻之美早期的静物画常常具有各种宗教寓意或象征意义。如描绘面包、酒水隐喻耶稣受难;描绘骷髅、计时用的水漏或沙漏、蜡烛等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描绘花卉、水果、蔬菜象征时令变化、四季转换等。
4.感受——静物画的自然之美《水果篮》是卡拉瓦乔早期的代表作。明晰而结实的轮廓,单纯而质朴的光线,鲜明而实在的水果、竹篮、干枯的叶子,以及如实刻画的苹果上的虫眼,标明了生活中的物品是对人类生活的折射,描绘这些静物完全可以成为独立的绘画主题而存在。从产生到发展,外国静物画走过了怎样的艺术之路呢?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
三、走近静物画——了解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
萌芽阶段:西方的静物画,从文献记载看大约在古希腊的古典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其萌芽甚至可以追溯到爱琴美术中克里特的陶器彩绘。古罗马帝国时期,可以说这是西方静物画的第一个发展期。(展示庞贝古城壁画作品)
成长阶段:静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出现于十七世纪的荷兰。刚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荷兰人热爱家庭生活并对居室中的相关物品感兴趣,表现这些物品的静物画也成为市民喜爱的对象。人们购买这些绘画作品,用以美化自己的住宅以及公共场所。旺盛的市场需求使得静物画在荷兰达到了繁荣的高峰期。
1.认识——出手不凡的荷兰画家17世纪的荷兰人真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不仅画美丽的山川河流,也描绘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器物,用高超的写实技巧将他们精致细腻的身影定格下来,成为永恒。
博兰格——《瓶中的郁金香》博兰格是专门描绘鲜花的画家,他对后世的花卉画家有很重要的影响。据说,荷兰的郁金香热便是由他的作品引发的。
扬·凡·海瑟姆——《花瓶中的蜀葵》几朵蜀葵,被画家在深沉的背景前突现了出来,玻璃花瓶隐没在花朵的背后。这是一幅花姿娇艳的静物花卉,画面层次比较复杂,色彩分布讲究,用色沉着华丽,富于质感。画家接受了巴洛克画风的影响,朴实性减弱了,增强了夸饰成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表现色彩的华丽上。但是,静物的生动与奇妙,仍然给你以美的满足。
波斯谢尔特——《静物·花卉》此画作于1620年,描绘了放在一扇圆拱形窗户内插满鲜花的花瓶,画家对绽放的鲜花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彼特·克莱茨——《有玻璃杯和银器的静物》画中那些闪亮的银盘、透明的酒杯,无不表现出画家高雅的审美情趣、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
弗洛里斯·凡·迪克——《有奶酪的宴席》手法细腻,色彩饱满,反映了现实生活的美满与愉悦。画家以娴熟的技巧,表现出不同物品质感的差异,形成了画面中的节奏与交响,反映了一种真挚纯朴的感情。
2.品味——静物画的生活之美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当几百年前的静物画呈现在眼前时,我们不仅看到了背后主人的生活,更被这些惟妙惟肖、细腻逼真的绘画彻底征服。那透明的玻璃杯中葡萄酒闪着诱惑的光鲜美的水果令人馋涎欲滴,金银器皿蕴含着古老的神秘„„这一幅又一幅优雅的静物画是那么赏心悦目,让我们震撼!
发展:如果说17世纪的荷兰画派是欧洲静物画创作的第一个高峰,那么18世纪法国画家夏尔丹的作品则代表了静物画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他把静物的题材范围扩大到了以往不被人们注意的形象上——朴实、简单的厨房用具和食物,把极普通的对象变成了富于美感的艺术品。厨房用具,食物„„同学们,你留心过身边的这些平凡的器物吗?你觉得它
们美吗?你是否有被它们质朴的美丽打动的时候?
提炼——静物画的平凡之美
展示夏尔丹作品
夏尔丹是十八世纪法国主要描写市民阶层生活的杰出的风俗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静物画家。夏尔丹用他的眼睛和心灵静静地注视着铜罐、碟子、水果、面包、酒瓶、刀叉、灶台这些极为普通的东西,《铜壶》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画面中表现的正是当时法国巴黎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铜壶极其普通的日用品。
欣赏与表述:欣赏作品,请你描述画家所描绘的铜壶。
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不是崭新的铜壶。与17世纪的静物画相比,荷兰小画派的静物作品为了强调物体的不同质感而不时提炼炫目的色彩和光线,让人赏心悦目。夏尔丹为什么要表现这样的一个铜壶?它实在太寻常了,如同碟子、水果、面包、刀叉那样普通到人们天天在用、司空见惯且谁都不会在意它们的存在。
思考并回答(因为普通的物件,特别是使用过的旧的物品,它们有着生活的痕迹,这些常见、平凡的东西,总能引起热爱活的人们思想情感的共鸣。)
罗丹说:“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夏尔丹正是这样的大师,他把生活之美凝练在简单的静物画里,缓慢而深情。
3、转变阶段:从19世纪末的后印象主义开始,静物画进入了一个新的探索阶段。
(1.)课件展示图片《静物》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可以用几何形体来概括。在创作中塞尚排除繁琐的细节描绘,而着力于对物象的简化、概括的处理。他的作品中,景物描绘都很简约,而且富于几何意味。开拓了静物画创作的新天地。
(2.)19世纪的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凡·高,则将一种“表现性”引入到绘画的创作中,并用绘画来表达他的各种感受。
展示《向日葵》:这是世界最名贵二十幅名画之一,也是凡·高的代表画作之一。说说你的初步印象。
画家小传:凡·高(1853~1890),荷兰画家,主要生活在法国。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凡·高28岁才开始绘画,对绘画创作近乎痴狂,擅长用浓重的色彩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他是继印象主义之后在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革新者,但是,生前他的作品一直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直到去世后,才引起了评论家一致的好评。
《向日葵》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凡·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对于凡·高而言,向日葵是表现他思想的最佳题材。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凡·高亦如像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4、创新阶段:20世纪,西方画家描绘静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色彩、构图,而是追求彰显个性的表现手法。野兽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流派进一步发展了静物画创作的新形式。
毕加索《水壶、锅子和烛台》:毕加索,一个用自由重组世界的天才画家。20世纪,没有一位艺术家能像毕加索一样,画风多变而人尽皆知。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皆能。他是20世纪最享盛名、作品数量最多的艺术家之一。毕加索深受塞尚的影响,是立体派的先驱,他将绘画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
小结:从17世纪荷兰画家精美逼真的装饰画风、到18世纪法国夏尔丹朴实无华的生活之美、再到19世纪荷兰凡·高充满主观情感的思想表达,还有20世纪西班牙毕加索个性十足的流派创建。静物画经历了形式和思想的一系列变革。
四、感受和体验
1.课件映示图表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了解画家生平,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观察绘画的内容、构图、造型、色彩、明暗、线条、技法,对这些优秀的画作进行了欣赏,体会作品的艺术美和所表达的情感。2.对于课题“静止的生命”,你现在有怎样的理解?请将你的感受表达出 来。表达方式:①用文字进行描述。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评论。②用画笔进行描绘。通过临摹名家画作,体验静物画的独特魅力。
五、交流反馈
六、课堂总结
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中可以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可以看出一座天堂。在画家的笔下,静物亦充满鲜活的生命力。欧洲画家将静物的生命定格在画面上,历经数百年依旧散发着感人的魅力
静止的生命_外国静物画(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静物画的赏析,使学生对静物画的发展概况有初步的认识,了解静物画的画面构成要素、主要绘画风格和艺术特色。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静物画的赏析方法与要点,具备分析画面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静物画赏析的活动中感受艺术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写实技巧,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领会外国静物画中呈现的自然美、艺术美。静物画的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
2、教学难点:画面构成要素的分析理解。画面构成要素有:构图、造型、透视、色彩、明暗、线条、技法等等。通过这些构成要素,画面营造出了节奏旋律优美、外形透视准确、色调协调呼应、空间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生动、质感肌理明显、风格个性独特等一系列形式美感。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分析静物画的构成要素
静物画从美学角度讲,它所传达的语境和情绪,往往可使复杂趋向单纯,使躁动与嘈杂悄然退缩,使所表现的物体本身那种固有特质更加坦然和从容。它不仅是一门独立存在的艺术品种,也是专业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学习手段。
画面构成要素有:构图、造型、色彩、明暗、线条、技法等等。通过这些构成要素营造出了节奏旋律优美、外形透视准确、色调协调呼应、空间层次分明、线条流畅生动、质感肌理明显、风格个性独特等一系列形式美感。所以分辨一幅画的优劣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以具体图例进行分析,并通过以下图表的总结加强认识。
教学建议: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学生看不出一幅画的好坏,是因为他们不懂怎样看画,所以有必要教给他们一些方法以提高审美能力。以一两幅静物画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解读画面构成要素,教学生如何“看”画,品读静物画的艺术美。
四、欣赏精美绝伦的静物画
当一幅优雅的静物画展现在眼前时,你会看到那透明玻璃杯中的葡萄酒闪着诱惑的光,鲜美的水果令人馋涎欲滴,金银器皿蕴含着古老的神秘,你会感到一种赏心悦目的美。
真正意义上的静物画是荷兰画家首先画出来的。这些画家大都身手不凡,画的每一样东西都美仑美奂、精致细腻。这些逼真的静物画是根据作者创作构思的需要,经过认真的选择和精心地安排创作出来的,画面上的许多物体在形象和色调的关系上,都能达到高度的和谐,能传达出物象内在的感情。而画家高雅的审美情趣、敏锐的观察力、高超的写实技巧,使得生活中平凡的器物定格为艺术的永恒。
教学建议:当几百年前的静物画呈现在眼前时,学生们会被这些惟妙惟肖、细腻逼真的绘画彻底征服。它们走过了怎样的艺术之路呢?接下来我们将一探究竟。
苏少版美术八上册 篇3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装饰性风景画与写生风景画的异同,了解装饰风景画的艺术特征。2.操作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以风景画写生作品或图片为素材,创作一幅夸张变形的装饰性风景画。
3.情感目标:感受装饰风景画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创作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装饰性风景画的艺术特征,掌握其表现方法。
2.教学难点:利用点、线、面元素,黑、白、灰层次和夸张变形的方法创造出生动和谐的装饰风景画。教学过程设计
(一)欣赏导入
教师出示一组风景写生作品和装饰性风景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二)讨论比较
引导学生对比欣赏,研究这两种类型的作品在形象、色彩、艺术手法等方面有何不同。通过比较、观察、讨论,让学生感受到:
在形象上,写生风景画忠实于描绘景物本身的形体结构;装饰风景画不拘泥于原有物象,多采用夸张、变形手法,强化景物特征。
在色彩上,写生风景画多依照客观景物本身的色彩作画,装饰风景画不受对象本身的色彩限制,多以画面色彩的和谐为目的。
在艺术手法上,写生风景画多反映客观现实,装饰风景画多利用点、线、面元素,黑、白、灰层次,强化主观感受。
(三)欣赏感受
用学到的装饰风景画知识欣赏部分艺术大师作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格;欣赏以前学生装饰画作品,增强学生的创作自信心。
(四)构思创作
学生拿出自己的写生作品或风景图片按照装饰画特点进行构思,把自己对客观景物的夸张变形手法,色彩的主观处理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教师重点指导画面构图,装饰手段运用以及 1
景物的取舍。
(五)交流展示
集中展示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欣赏,说说自己的创作体会。
(六)课后拓展
苏少版美术八上册 篇4
表现动态
(一)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中观察运动中的人物姿态并说出各种姿势特征。
2、善于合理利用铅丝、废纸、黏土等各种媒材塑造运动中的人物姿态或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运动中的人物姿态。教学重点:
观察人的各种动态,运用多种媒材进行生动表现。教学难点:
1、注意表现人体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
2、注意掌握各种不同媒材特性。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视频欣赏
看一看人类的各类体育运动多么优美呀!
看看刘翔跨栏的姿态多帅啊!你能说说他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吗?
看一看奔床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我们人类的所有运动,其实都是靠人体各个关节和肌肉完成的。
你能描述他们不同的跑步姿态吗?请你试着用简笔画画出动态线。
你能描述他们不同的舞蹈姿态吗?请你试着用简笔画画出动态线。
你能描述他们不同的打球姿态吗?请你试着用简笔画画出动态线。
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优美的动态?请你也来找一找。如果你能及时把他们抓拍下来或画下来,相信你发现的画面更精彩!
这种陶舞俑身着绕襟深衣,身姿娇柔,身体随着舞步的变化呈现出“S”形。舞俑的身体弯曲度和侧转度各不相同,舞姿亦有变化。(绕襟衣陶舞俑)(陶舞俑)
二、操作技巧 操作提示
1、通过欣赏分析资料图文,在第一节课练习画动态,先将大概的动态画出来,再添加必要的细节。
2、接下来的课可以用黏土等各种材料表现动态。
三、作品展示
不同舞姿的舞佣
黄白釉舞女俑
杂剧陶俑(元)仙女带着荷花在上空以美妙的舞姿缓缓地飞翔。轻柔的飘带随风飞扬。
依靠人物美妙流畅而富于运动感的姿态,依靠衣衫的纹路飘带的流动方向,就会感到这些艺术形象是在空中生风飞来飞去。
陕北的欢庆腰鼓
(陈乃广钢笔速写作品)
捕捉舞蹈和体操运动中瞬间的优美动作姿态。
零的突破(油画)王振华
此作品塑造人物的肌肉,充分展示了划船运动力度与美感,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龙翔(漆画)人和舞龙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之一,画面上舞龙人用力挥舞龙杆和龙珠,有节奏的运动步伐,两条龙舞得活灵活现,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显现出热闹而祥和节日气2017.3.1 最新版
氛。
学生作品:拔河(水粉画)学生作品:快跑(纸版画)人物的动作特别是双腿的动作画得很生动。人物的姿势像旋风一样,非常有动感。吴要鑫作:迎奥运(油画棒)双手托起地球仪,在五环标志的周围,运动员们在展示着不同的运动姿态。居欣怡作:七彩生活(水粉画)球场上,队员们不同的踢球姿势表现了赛事的激烈,而场下的观众也以自己独特的、富有个性的方式为队员加油!
俞立伟作:进球了(纸版画)版画上四个人物的动作生动,特别是守门员倒地扑救和对方踢球动作更为传神。李彦旎作:骑竹马(国画)这个小男娃一手握着竹马,一手舞着柳条鞭,好一派跃马扬鞭的气派。那瞪眼歪头的动作活泼生动,憨态可掬。
王嘉俊作:踢毽子(油画棒)小女孩踢毽子时,高高竖起的辫子,上下舞动的手臂,弯曲甩动的右脚无不生动地展现了女孩踢键时的活泼可爱。赵梦伊:钻城门(油画棒)画面上,四周孩子不同的奔跑姿态和中间搭城门以及转城门不同的姿态相互映衬,多层次的动感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孩子游戏时的欢快愉悦!
四、作业设计要求:
1、在生活中观察人的各种动态,也可对看镜子观察自己的动态。
2、表现人物动态时,注意人体各个关节部位的转折变化。
3、第一节课画动态,先将大概的动态画出来,再添加必要的细节。
4、接下来的课可以用黏土等各种材料表现动态。
五、课后拓展
在生活中留意观察各种人物动态表现。
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制作一个动态造型来装饰我们的环境。教后感:
有了上两节课的教学,同学们对人物的表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能够大胆的去描绘,在表现动态人物的时候,难度稍微大一些,同学们能够观察到一些明显的体育动作,但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人物动态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表现.教育同学们让自己的作品一定要有生活的气息.
【苏少版美术八上册】推荐阅读:
苏少版小学美术说课稿08-11
苏少版美术教案 变化的柱子10-05
苏少版五下美术第14课《桥》教案11-13
2024三年级美术下册《鸟的纹样》教学设计 苏少版07-16
苏少版国标本小学美术第四册全册教案10-08
苏少版音乐八上教案11-08
江苏少儿出版社_苏少版_美术_一年级_第二册_全册教案11-10
苏少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