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2024-09-29

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精选8篇)

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篇1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通知

(2003年5月19日 教基[2003]9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部决定从2003年秋季起,在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验工作。现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印发给你们,请根据课程实验的要求,参照其他课程开展实验工作的方式和经验,结合我部有关文件精神,组织教师、教研人员和有关教育行政人员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精心组织好课程的实验工作,并创造性地予以实施。

对实验中反映出的问题和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基础教育司。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 前言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思想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人文性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课程标准的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类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

○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

○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热爱科学,勇于创新。

○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

○热爱集体,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和平,具有世界眼光。

能力

○培养爱护自然、鉴赏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

○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

○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能够理解法律的规定及其意义,理解社会生活中的必要规则,能遵纪守法,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知识

○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认识个体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

○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成长中的我

(一)认识自我 目标:

——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心理。

——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内容标准

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2 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1.3 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1.4 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5 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6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二)自尊自强

目标:

——体会生命的可贵,热爱生活。

——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

——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内容标准

2.1 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2.2 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2.3 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4 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2.5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

活动建议

分组讨论当自己情绪冲动或低落时,如何利用倾诉、转移、换位、自我宽慰等方法,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

收集“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事例,讨论人应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从“我心目中的我”、“同学心目中的我”、“老师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等不同角度,给自己画像,分析评价的差异,找出前进的方向。

组织开展“青春日记”活动,记录心路的旅程和对成长的思考。

活动建议

以“我们身边的动植物伙伴”为主题,作一次本地区的植物动物物种及其生存状况的调查,观察每个物种及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体会生命世界的神奇。

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的事例,或以自己和身边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开展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

(三)学法用法

目标:

——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

——了解我国法律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内容标准

3.1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2 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3 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3.4 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3.5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活动建议

搜集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

列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易沾染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表现,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

查阅有关法规,了解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八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知道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二、我与他人的关系

(一)交往与沟通

目标: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

——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内容标准

1.1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1.2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1.3 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1.4 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1.5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1.6 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活动建议

以“我是如何化解与父母的冲突”为题,交流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讨论分享成功解决矛盾的经验。

采访教师,内容包括该教师对其所教学科的认识、对班级的评价和期望、生活中的烦恼和欢乐等,根据采访写出报告。

交流“在与人交往中使用、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和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的不同感受,体会讲文明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交往的品德

目标:

——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

——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内容标准

2.1 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2.2 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2.3 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2.4 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2.5 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2.6 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活动建议

交流在与同学发生争吵时,如何通过换位思考或其它方式来化解矛盾。

就“公民的平等”问题作一次课堂讨论,理解平等主要表现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而不是表现在经济地位上。

以诚信为题展开讨论。

(三)权利与义务

目标:

——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内容标准

3.1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3.2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3.3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4 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3.5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3.6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7 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活动建议

搜集有关资料,讨论维护受教育权利的途径。

以“家长是否可以拆阅子女信件和日记”为题,开展一次学生与家长的对话活动。

搜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例,讨论如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讨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的理由。

就学生中的违法案件,如打架斗殴,使他人致伤、致残等进行讨论。

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目标:

——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内容标准

1.1 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1.2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1.3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1.4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5 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活动建议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或现象,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与同学交流。

联系“追星”现象和“小团体”现象,讨论在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

讨论在自然灾害中的社会救助活动和英雄事迹所反映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二)承担社会责任

目标:

——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

——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

——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内容标准

2.1 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2.2 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2.3 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4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2.5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活动建议

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身份和不同责任。就“怎样做一个负责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

考察社区内残障人群在生活上的主要困难,向社区管理部门提出改善的建议。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在社区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服务。

(三)法律与社会秩序

目标:

——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增强法律意识。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内容标准

3.1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3.2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3.3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4 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活动建议

结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讨论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组织一次模拟法庭活动。

(四)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目标: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内容标准

4.1 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4.2 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3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4.4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4.5 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4.7 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4.8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活动建议

搜集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巨大变化的资料,讨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调查本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设计一个保护环境或珍惜资源的公益广告。

以“我的理想和选择”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交流探讨为实现理想应该如何努力。

查阅历史资料,知道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深刻含义。

组织少数民族歌曲演唱活动,了解少数民族风情。

说明:活动建议和内容标准并非一一对应,活动建议仅具有参考价值,教师可结合本地情况选择适当的活动方式和内容。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

在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二)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情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要遵循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基本精神,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所选择的内容应尽量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及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呈现,既要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遵循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

教材应有足够的开放性,材料的选择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要通过提出问题、提供资料、与学生讨论和一起活动等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及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

教材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

(一)导向正确,内容科学

教材编写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体现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本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素材

以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实践水平为基础,通过调查等方式,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主要素材,避免空洞说教,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提供基本的文本依据。

(三)体现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

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中的道理,从而将本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

(四)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自学

教材要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既要有文字描述,也要适当配以图片,有条件的还要开发相应的音像资源。教材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热情。

(五)倡导以主题模块的方式呈现标准内容

教材编写应努力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有机整合,以生活主题模块的编写方式,统筹设计教材结构。

三、评价建议

本课程评价要贯彻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

(一)评价目的与原则

本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本课程的评价原则:

1.课程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2.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开始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

3.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

4.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5.要重视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反馈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采用何种评价方式或方法,评价结果都应反馈给学生。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反馈既可以是及时的、也可以是延时的,重要的是要把握时机,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

(二)学生学习评价

评价应客观地记录学生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的成长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及发展中的不同需求和特点,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本课程倡导如下评价方法:

观察观察法主要是指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的依据。

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评语应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项目评价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就小组成就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评价。

成长记录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本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等,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避免用终结性的、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来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及思想品德状况做出评价。

(三)教师的教学评价

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应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与反思。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关注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是否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愿望。

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要建立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学校领导、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惟一标准。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课程资源既包括学校内的教育资源,也包括学校外的各类教育机构和各种教育渠道。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

(一)主要的课程资源

文本资源:图书(包括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

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电视广播等)、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

人力资源:学生与家庭成员、教师、邻居以及其他社会人士。

应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创造和利用课程资源。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2.综合性原则——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实效性原则——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4.渐进性原则——教学资源的选择利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应该随着学生的成长,心理的逐渐成熟和知识、阅历、经验的不断增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5.实践性原则——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发布部门:教育部 发布日期:2003年05月19日 实施日期:2003年05月19日(中央法规)

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篇2

1 提高认识, 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

每个人的品性如何, 不是先天带来的, 这种品性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出来的, 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 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每个小学生最先接触的是自己的家庭, 作为小学生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基础方面, 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替代的作用。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学校德育是在教师指导下,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 在培养人才方面起主导作用。因此,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家庭理性的呵护与教育。

2 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敬业精神是教师对职业的一种尊重, 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座谈会上和全国教师座谈会上对全国教师提出四点希望: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抱着一颗对教育事业负责, 对学生负责的心, 教师才会更好地钻研创新, 努力改进教学水平,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个人魅力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息息相关。设想, 如果一个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 不能对教材有效驾驭。对课堂中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应答, 将会大大降低自己的威信和尊严,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事实上, 据调查, 有许多思想品德教师上课时是不离教参的。自己上课内容就是教参的翻版。试问, 这样的课堂怎么能不让学生恹恹欲睡呢?因此,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 特别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此基础上, 把自己的开阔视野尽情展现, 课堂上引经据典、古今中外、旁征博引, 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置身于这种教学情境, 学生自然会凝神倾听, 并深受启发, 学生会喜欢上思想品德课, 爱上思想品德教师。

3 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促进身心素质健康发展

3.1 环境设计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头脑中最初形成的新知识是感性的。这种感性知识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 更需要凭借具体事物或其表象进行思维。环境设计得好, 能从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出发, 就会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课,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论证世界万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道理, 教者绘出了大庆会战前一片大荒原的荒凉景象, 又让学生看今天大庆高楼林立的繁荣景象。使学生体会到现在的大庆一年一个样, 几年大变样, 为自己身为大庆人而深感自豪, 并雄心勃勃, 立志长大为大庆和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此设计教学情境, 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氛围, 学生会触景生情, 激发起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从而提高了思想素质。

3.2 角色扮演

在思想品德课中, 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 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 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 唤起责任感。例如《集体力量大》一课, 有关蚂蚁王国得探子报告的消息后的一段情节, 就可以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 各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 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充分体会集体的力量大,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办好事情, 取得胜利。这样, 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爱了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

3.3 以情施教

以情施教首先要求教师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 重视自身情感的投入。必要的情况下, 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激情。例如, 一位教师在讲《再向火山行》一课时, 首先这样讲:“小英雄赖宁的故事已走进千家万户, 他那桩桩件件感人泪下的动人事迹, 无不激发着我们勤奋学习的情感。”然后开始讲故事, 把学生带入故事情节中, 这不但渲染了气氛, 也使学生开始就带着一种激情投入学习。结尾时教师又进一步将情感引向深入。他这样总结:“一个赖宁倒下去, 千百个赖宁站起来, 让我们以赖宁为榜样, 从小立下革命志, 为祖国的腾飞而刻苦学习, 努力拼搏!”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充分把握住情感培育的目标。开始就以精湛的语言让学生动情, 中间以生动的讲述让学生明理, 最后又以丰富的充满激情的结束语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4 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要常抓不懈

漫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策略;方法探索

在教学中,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也是灵活运用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看教师教,还要看学生学,只有将两者结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

一、巧用教材,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 “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试着想一想,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如果说图画、照片等呈现的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场景是教材所要表达的显而易见的意思的话,那么探究“言外之意”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好教材的重要环节。 像教材中所呈现的那紧闭着的写着“男女”的厕所大门一样,刚入学的孩子知道厕所在哪里固然重要,但一年级的新生会上厕所吗?有谁推开那扇门指导他们会用、用好厕所里的设施呢? 这就是一个盲区——学生生活中急需指导与关心的关键所在。

二、关注细节,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展开。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容易忽视细节。而细微的生活细节正是有实效的道德教育展开的“生长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放过生活细节的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还要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观察总会遵循一定的角度,这样又容易造成主观观察与现实生活的落差。因此,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全面地观察、带着思考的观察是良好的对生活观察习惯的重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交流,不断丰富学生观察生活的视角。如教学二年级《秋天在哪里》的找秋天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变化感受秋天,学生从学校里的树叶变黄了、天气凉了……进而观察身边的生活现象:稻子成熟了;水果多了;农民忙绿了;螃蟹肥了;蛐蛐唱歌了;秋风伴奏了……这样的交流展开后,丰富了学生的观察角度,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细节展开观察,学生对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养成。

三、揪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使他们对思品学习产生怀疑。因此,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实践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时,就碰到这样一道讨论题:在你的生活小区里遇到陌生人向你问路,而无论你怎样说他都不懂,那你应该怎么办?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维、道德观念、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看法,接着让他们进行探讨、辩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达到知行统一,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思品课程的重要作用。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浅探 篇4

一、运用情境体验法进行思品教学

思品教材中大多是关于道德观念方面的知识, 对于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有限的小学生来说, 学习和理解这些比较抽象的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小学思品教师可以利用情境体验法进行教学, 通过让学生体验贴近课本知识的情境, 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品知识。

运用情境体验法开展教学, 也就是让学生身临其境, 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思品是兼具知识性和实用性的一门学科, 与语文、数学等科目的不同之处是思品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 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体验, 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社会其他角色的生活, 进而延伸学生的视野, 将他们的学习由“知识性”转化为“实践性”。例如, 在《劳动感受》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扮演小商贩、清洁员、交通警察等角色来体验生活,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不是学生, 遇到某些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同时, 学生也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角色体验, 感受到其他角色在工作中的乐趣和艰辛。

再如,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让他们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学习知识。例如, 在《我爱秋天》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 观赏自然中美好的秋季景色, 这种情境体验式教学能够迎合学生的好奇心理, 激发他们学习思品知识的兴趣。

此外, 良好的情境体验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生活中, 学生有很多不了解、不关注的方面, 而且他们也很难有机会去体验, 思品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某些特定的情景, 使他们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 在疑问中探究, 进而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没有农民、没有邮递员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使他们感受到每个角色在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的复杂多变, 进而学习到更多的思想品德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应用到了教育教学中, 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 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遵循几个原则, 一是选择性的原则, 网络信息量庞大并且复杂, 良莠不齐, 教师在选择网络信息辅助教学时, 应该对内容进行仔细甄别, 选用恰当的教学素材;二是师生互动原则,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是比较被动地接受知识, 但是多媒体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即学生在新颖的教学模式中变得活跃、勇敢, 敢于向教师提问和质疑。因此, 思品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好引导作用, 通过各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三是适度原则, 虽然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便捷实用, 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应该把握好“度”, 不能忽视知识性教学的作用, 而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主要方法, 这是一种“头重脚轻”的做法;四是时效性原则, 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该凸显其实际意义, 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教学重心, 同时教师也应该保证课件、视频、图片等所有媒体素材的制作质量。

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以下功能来辅助教学, 进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动画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多媒体形式, 将教材知识通过动画表现出来, 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 学生也能够保持很高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素材中添加一些图片, 可以是普通的图片, 也可以漫画等形式的图片, 图片有更加直观和艺术性的表现能力, 通过一些和教材知识联系紧密的图片展示, 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 启发他们的学习思维。

很多热点新闻都包括了思品知识,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添加这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让学生了解热点新闻, 引入相关的思品知识,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 也能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 保持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三、通过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教学效果

除了上面讲到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 教师还可以运用陶冶学生情操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小学生没有形成完善的主观思维, 在课堂学习中很容易受到教师和外界的影响, 而且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因此, 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为主。这些榜样可以是教材中的学者、伟人, 也可以是教师、家长, 甚至是周围的同学。例如, 在《尊重劳动》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受人尊敬的劳动者作为学生的榜样, 通过介绍劳动者平时行为和事迹, 让学生们树立人人平等、尊重劳动的观念和意识。

此外, 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道德观念的形成。比如, 在学生整体素质和水平都比较高的学校里, 培养出的人才更多、更优秀, 这就说明了环境的影响力。因此,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提高认识。

作为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质的重要学科, 思想品德课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教师应当努力学习和探究, 采用有效方法改变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的现状, 使学生快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进而提高小学思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樊陈铖.例谈小学思想品德课创新教学[J].学子, 2013 (07) .

[2].李龙起.浅谈小学品德课与社会课的教法[J].试题与研究, 2013 (12) .

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 篇5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想品德;教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95-01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二、提高教学方法

1、明理法。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知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学生的心灵像一张即将作画的纸,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现象,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礼”教育中,有位老师从《中华成语故事》的录像带中挑选《曾子杀猪》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而后让学生讨论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这样,学生在《讲信用》一课中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必果”等有了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可见,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明理方法进行教学,在提高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2、陶冶法。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多表扬多鼓励。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并且他的名字还要被写上“班级之最”光荣榜。这样,就在班级中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基本绝迹了。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3、感染法。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不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与实践相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如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厂、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插图教学增强小学思想品德课效果 篇6

一、講看结合,以图激情,以图明理

低年级思想品德课插图,有的是对童话、寓言的绘意,有的是生动故事情节的剪影,有的是栩栩如生的道德人物模范型,这些插图,能激起儿童情感的波澜,领略图中的道理。因此,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启发学生从中悟出道理,运用插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使学生易于认识、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爱惜粮食》一课,笔者重点指导学生观察粮食生产过程的四幅图,根据对播种、插秧、收割、加工等具体劳动场面的描述,结合平时学生见到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汗水换来的,力求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引起共鸣。这时向学生提问:1.粮食是谁生产出的,是怎样生产出来的?2.小明每天吃饭为什么掉饭粒,爸爸为什么批评他?听了爸爸的话,他为什么惊奇?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农民伯伯每天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地里干活,很辛苦,汗水一个劲儿地往下淌。” “小明吃饭掉饭粒,太不应该了,对不起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通过讲看结合,讨论回答问题,学生们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明白“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从而初步树立爱惜粮食,尊重农民伯伯的思想情感。

二、先看后议,以图导行

插图不仅饱含丰富的道德情感信息,而且由于插图直观形象,小学生容易模仿、接受,对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强化作用。如教师教《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图,指导学生边看插图边理解图意,在学生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讨论:1.这几幅图画的什么?2.狒狒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它应该怎样做?3.学了这课书你明白了什么道理?4.今后你打算怎么做?通过运用形象的插画使学生从画中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学文悟理导行。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导行方法具有直观性和可模仿性,使学生看得见,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好的作用。

在运用插图的过程中,笔者还采用了“模仿插图做一做”的方法,效果比较显著。如教《国旗国旗我爱你》一课时,随着看图时讨论,激情明理,还进行了尊敬国旗,向国旗敬礼,在国旗下的讲话等的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主图,看图中的小朋友使怎样向国旗敬礼的:少先队员是怎样做的,不是队员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做的?结合插图指导行为。然后播放国歌,指导学生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模仿插图中小朋友的做法和向国旗敬礼。结果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做得很规范,同时道德意识得到巩固深化。

三、化整为零,变静为动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运用插图激情、明理、导行之外,笔者还抓住插图的特点,化整为零,变静为动,以巩固深化教学内容。即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把插画分解开,变静态为动态。在讲授新课时,采用边教学边出示插图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明理的目的,使学生获得的道德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如上《保持环境卫生》一课时,教师先结合课文插图使学生明理,在导行过程中,提出下面问题:学习这课后,我们应该怎样保持环境卫生?在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示分解的挂图,先出示背景(人物单独剪贴)在巩固每一个教学要点时,再现人物,把具体怎样做一幅一幅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动态的人物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明白了保持环境卫生的具体做法,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增强了教学效果。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7

一、情感互动, 激发共鸣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 是儿童非常感兴趣的题材, 每一篇课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 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生动的课本剧, 再现生活场景, 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例如, 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 我与学生一起临时搭配, 表演课本剧《父母的爱》。学生们身临其境, 师生之间情感互动,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 深切地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又如, 在上《我想要我能要》一课中, 有“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 吵着买东西”的情节。我又现场表演情景剧, 由老师来扮演爸爸妈妈, 学生扮演星星, 在课堂现场模拟的百货商店情景。情景剧表演结束, 请表演的学生讲体会, 其他学生讲感受。之后, 再次进行情景剧表演, 让学生在“评-演”、“演-评”中, 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 将自身的认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二、注重实践, 知行合一

陶行知强调“知行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 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 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 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 从而知行统一。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 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

少数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 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情感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 学生常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等现象, 致使道德教育形同虚设效果很不明显。

那么教师如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培养道德情感呢?

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除了课内教学, 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实践锻炼, 从而愉快地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促进知行统一, 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 进一步提升道德素质。

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课外劳动, 如回家帮助爸爸妈妈做饭、洗衣、拖地, 甚至到地里种庄稼、收玉米等。我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劳动过程, 以及劳动的艰辛、劳动的快乐等体验, 用笔写下来, 以充分体验劳动的过程, 感受劳动的艰辛, 激发他们对劳动的热爱之情, 增进对父母的理解与爱戴之情。

又如, 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之后, 我与学校附近的一个工厂联系, 让学生到一个玻璃瓶生产厂参观。通过参观, 学生们不但现场了解了玻璃瓶生产工艺和流程, 让感受到科技的发达, 也让学生们亲眼目睹了家乡的变化, 激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丰富活动, 陶冶情操

“活动性”是小学《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不能单纯地讲教科书, 要更多地指导儿童的活动, 让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动手动脑, 在活动中获得体验、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意识有所淡化。很多学生手中每天都有零花钱, 他们经常在校外买零食, 这既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也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面对这种情况, 我设计了一个“零钱的用途”主题班会。

在主题班会上, 我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路边零食的危害”“吃零售的坏处”。“路边零食不卫生, 有一次我还拉了肚子!”“零食加了很多色素, 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影响!”……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了“吃零食”的很多坏处。

然后, 我又向同学们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上, 是我校一些贫困学生的贫困生活。歪斜的房屋、简陋的生活条件、地里劳动的孩子、下雪天还穿着凉鞋, 一幅幅令人心酸的画面, 让整个教室马上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为画面里的贫困孩子的坚强意志所感动了。这时, 我才告诉同学们:在你们生活条件很好的时候, 还有好些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我们一定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同时, 我还号召同学们:“爱心捐款, 帮助贫困的伙伴们吧!”这个倡议马上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那一节课, 全班同学捐款200多元。后来, 我与同学们把这些捐款送到了学校最困难的一个孩子家里, 同学们受到了一次爱的教育。从那以后, 班上吃零食的现象大大减少, 班上组织的爱心活动同学们也都积极地参与其中。

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简论 篇8

一、以趣激情, 导入新课

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善于发现和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 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 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以趣激情的导课方法多种多样、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下面简要介绍三种方法。

(1) 、设疑布障, 以趣激情。如教《金银盾的启示》一文, 教师可采用幻灯直观演示的办法, 设置诱引学生判断错误的羽毛球拍、脸盆和头梳的局部图。通过正误对比, 使学生初步认识片面性造成的危害, 从而激发起探求这类问题的学习兴趣, 形成喜爱学习的积极情感。

(2) 、创设情景, 触景生情。如教《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一文, 利用挂图把“明星村”一派欣欣向荣的小康景象展现出来, 告诉学生这是福建省永春县西北部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村庄, 让学生感到惊奇, 产生佩服“领头雁”的思想感情和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3) 、比较对照, 情趣交融。如教《学习做事讲效率》一文, 教师采用竞赛导入, 借例释题的办法, 让三位学生当堂竞算数学题。学生兴致勃勃,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形象有趣的比较对照中, 理解了什么叫“效率”, 并产生了学习课文的良好情绪。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今日的中学生思想活跃, 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 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1)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 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却不为所动, 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2) 、积极参与, 富于启发。在教学实践中, 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上课前五分钟, 我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课中我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 讨论中可以地师生进行对话, 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辩论。

二、知中生情, 学文明理

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 分析归纳, 让学生悟出道理, 初步形成道德认识, 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 “知之深, 爱之切”, 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 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 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1) 渲染课堂气氛, 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 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教师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 利用现代媒体手段, 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激起敬慕道德榜样行为的情感。例如教《焦裕禄一心为人民》一课时, 录制电影《焦裕禄》万民泣送书记的场面, 再配上断断续续的画外音:“请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 把我埋在沙丘上, 我活着不能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你们把沙丘治好。”这些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弦。一个清廉爱民, 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牢牢扎根在学生心坎上, 激发起学生的敬仰学习之情。

(2) 精心设计问题, 增强心理体验。要让学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难点, 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 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对比、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 把学文与明理, 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教《真正的友谊》一课, 提出问题:王刚想到魏坚会告发他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设想王刚的心态和被告发后的境地, 联想他的思想波动, 合理想象放学后的情景。道德认识:魏坚的“告发”是善意的, 态度是诚恳的, 这正是维护友谊的表现。

三、情理交融, 辨析导行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知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 “辨析导行”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 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辨析正误, 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1) 要注重感情的评价标准。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 导行阶段的教学首先要借助于教材, 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 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感情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李润五等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和事,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什么叫高尚, 什么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时,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具备什么样的高尚品质, 而且要让学生记住英雄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一些感人的细节。让学生从活生生的, 真实可信的事例中感受英雄的伟大, 从而产生热爱英雄人物之情。

(2) 要动情用理, 辨析导行。教师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 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积极鼓励学生暴露思想, 大胆发表意见, 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动情用理导行, 让学生心服口服, 入耳入脑。例如有道辨析题:“国产的东西都不如进口的东西好。”学生争论很激烈, 最后教师从国产名优产品为国争光, 假冒伪劣产品败坏名声, 外国的东西并非样样都好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爱国产物品的情感, 引导学生澄清思想, 统一看法, 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 思想品德课还必须安排一定时间供学生实践, 在导行训练和实践中, 让学生不仅巩固道德认知, 培养道德行为和能力, 而且萌生崇高的道德情感。

摘要: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 注重情感教学,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上一篇:数学组教研组的工作计划下一篇:黑暗中的光芒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