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精选7篇)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 篇1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西游记》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重点分析其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将唐初玄奘只身一人去天竺取经的真人真事结撰为极富文学匠心和艺术品位的小说。本文将重点分析《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思想和教育哲学思想。
一、《西游记》中的人生哲学
《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形象是极富哲理性的,它启发人们思考自己的人生。
1、本我、自我和超我统一于人的现实生活状态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快乐的本我、现实的自我、理想的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所组成的,是贮藏心理能量的地方。它依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超我”也称理想自我、自我典范,是从自我中发展出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的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部分。它被认为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也是最文明的一部分。它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监督自我的行动。[1]我们可以借用这三个概念来分析一下西游记的主要人物。唐僧师徒四人作为现实生活的人的艺术塑造,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统一。篇幅所限,仅以孙悟空为例说明。
孙悟空的本我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尤其是其对个体自由的追求已达到登峰造
极的程度,可谓上天入地,无拘无束。但是,绝对自由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当他的个人自由威胁到社会秩序后,他便失去了个人的自由,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之久。直到他的恩师唐僧将他解救出来,为的是完成他们的共同历史使命——去西天取经。其实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已使他的放纵的心性被大大的约束拘管起来。事实上,直到修成了正果,他仍然要求自己的自由。这体现了悟空的超我。
2、分工协作,各得其所
《西游记》中的主人公个性鲜明,师徒四人各有所长,他们是一个互相合作、积极奋斗的团队。个人不能孤立地在社会中存在,他总要和他人形成一定的关系。为了追求一个共同的理想,唐僧师徒四人组成了和谐互助的团队。唐僧是这个团队的领导者,他饱读经书、斋戒苦行、意志坚如磐石,虽然他手无缚鸡之力,但取经途中的妖魔鬼怪不能把他吓倒,美女画皮不能将他诱惑,荣华富贵对于他不屑一顾。而且他身怀仁爱之心、悲天悯人。他的意志、仁爱和执着是徒弟的表率,可谓为人师表,令人折服。大徒弟孙悟空拥有火眼金睛和七十二变的本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他争强好胜、好打抱不平、向往自由、追求正义、惩恶扬善。是护送唐僧取经的关键人物。令人赞叹和佩服。二徒弟猪八戒虽然贪吃贪睡、贪恋财色,但他快乐的本性和天生的幽默感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是这个团队中的开心果。三徒弟沙僧宽厚仁慈、沉默寡言、不计得失、勤勤恳恳、光明磊落。虽无悟空的本领大,但他识大局、顾大体,从不惹是生非。关键时刻他能调和这个团队的关系,能够维系这个团队的凝聚力。他默默无闻地奉献,令人尊敬。师徒四人在这个取经的团队中各显其能、历尽艰险,最后终于取得真经、修得正果,且各得其所。在战胜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后,唐三藏被如来佛祖封为“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悟能被封为“净坛使者”;沙悟净被封为“金身罗汉”。
3、存在先于本质,人生是一种修行
存在主义的前期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以“此在”的概念表示“存在于此”,认为“此在”就是真正的存在者,人不像其他存在物那样具有固定的、不变的本质,他的本质是由他的存在过程决定的。一个人在他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存在主义的后期代表人物萨特则明确提出:存在先于本质。萨
特认为人的本性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人的本质、人的各种特征都是后来由主观能动性自行选择而形成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经历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唐僧在取经前就是一个饱读经文的僧人;孙悟空是一个崇尚自由,桀骜不驯,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的神通广大的猴子;猪八戒本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贬下界;沙和尚本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王母娘娘的琉璃盏,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当妖怪。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的磨砺最后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二、《西游记》中的教育哲学
1、言传身教、生命教育
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作为师傅的唐僧是如何教徒弟的呢?唐僧并没有强迫徒弟学习佛经,而是让徒弟们在取经的途中逐渐悟道。唐僧根据各个徒弟的特点,为他们取了名字,分别是悟空、悟能、悟净;又根据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分工,悟空负责降妖除魔,悟能负责牵马,悟净负责挑担。师徒四人踏上向西天取经的漫漫征途。唐僧手无缚鸡之力,为何能做师傅呢?因为他是意志最坚定的取经者。功、名、利、禄、情、才、色都不能诱惑他,他为了取得真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唐僧是用他的命和灵魂去取经的,取经途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他都矢志不渝。唐僧的远大理想、坚强意志、和仁爱之心都体现在西天取经的行动上。唐僧对徒弟的教育可谓言传身教、生命教育。
2、灵魂碰撞、心灵感悟
一个学生曾这样评价他的一位老师:“老师一路影响的,是无数个灵魂,不是强加的价值取向,而是以诚相待的心灵交付,这就够了。正因为我们灵魂都在场,你认真地付出过,我们认真地感受过,一切才那么值得珍惜,才给人真实的撞击,留下永远的美好回忆。”[2]这是学生对老师的至高评价,也道出了教与学的真谛。老师应用灵魂去教,学生要用灵魂去学,心灵经过碰撞,才能有所感悟。笔者认为,取经胜利不在于最后从如来佛祖那里取回的经书,而在于取经过程中的学习、磨砺、成长和超越。
3、提升境界、超越自我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认为:人生按其觉解的不同层次可以分为不同的境
界,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因此,学习的目的应该是提升境界、超越自我。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做到了提升境界、超越自我。唐僧没有给徒弟讲如何提高境界,也没有传授任何技巧,而是给徒弟们在取经中实践的机会,并用自己的情志去感染徒弟,激发徒弟们学习、探索的热情,激励他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唐僧巧妙地引导着徒弟,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境界提升的过程。而且,教学相长,最后师徒四人都修成正果,超越了自我。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习就是不断超越的人生。人生即学习,学习即人生。人生在于修行,学习就是取经,这是《西游记》中蕴涵的深刻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陈雷、于伟.冯友兰“境界说”与弗洛伊德“人格说”之比较[J].中州学刊,2005.6。
[2]陈晓华.班主任突围[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 篇2
一.因果报应论
因果报应是佛家的重要主张, 这在《西游记》的开篇就有所阐释。孙悟空出世后不久, 在花果山不想“受老天之气”, 他要“独自为王”, “享乐天真”, 为达到“不伏麒麟辖, 不伏凤凰管, 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目的, 造访名师, 学得本领, 后又打到阴司, 将生死簿上的猴属名字一慨勾掉。后又两次大闹天宫, 只因为“玉帝轻贤”, “这般藐视老孙!”在大闹天宫的过程中, 行者偷食仙桃、偷酒、搅乱蟠桃大会……并扬言“强者为尊该让我, 英雄支持敢争先”, 甚至说出了“皇帝轮流做, 明年到我家”的狂言。而这一系列恶性, 都是不被佛家正统思想所认可, 所允许的。所以佛家掌门人如来出面将狂妄的孙行者推出西天门外, 压在五行山下达五百年之久。如来的出面, 孙行者为他先前的恶性付出代价, 开始承受恶果, 后得到观音的点化, 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从此踏上皈依佛门之路。同样身居蛇盘山鹰愁涧的白龙, 身居高老庄的猪八戒, 身居流沙河的“红头怪”沙悟净他们都是得到观音点化的佛门有缘人, 而他们的不同寻常的经历也都阐释着佛门的因果报应论。
二.戒杀生
佛门之人一直主张普度众生, 解救众生, 让众生能够脱离苦难。而身为佛门中人, 是严禁杀生的。这在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路上也同样有所阐释。身为师父的唐僧, 可以说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与此同时, 他也严格地要求自己的三位弟子严守此戒。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有这样的描写。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一座高山处, 在此逗留期间再遇考验, 藏身高山之中的妖精认出了正在等侯行者化缘归来的唐僧师徒三人, 又听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于是心生歹意, 可又惧怕唐僧身边的悟能和悟净, 因此心生戏弄唐僧之意。她附身山中村妇, 想以此来抓住唐僧, 不想被化缘归来的行者识破, 于是被行者打回原形, 与此同时, 那个无辜的村妇也死于行者之手。这让不明真相的唐僧很是气愤, 而山中妖精又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所以又附身在村妇的父母身上出来找自己的女儿, 也再次被炼就了一副火眼金睛的行者识破。行者前后三打妖精, 而这一家三口也因此无辜丧命, 这在唐僧看来, 那三人只是手无寸铁农人, 却被行者残忍杀害, 犯了佛家之大忌, 于是急念《紧箍儿咒》, 并将这个犯了不可饶恕之罪行的大徒弟赶走。
再看第五十六回, 即使是在面对曾经绑过自己, 不孝敬自己的父母, 残忍杀害自己妻子的山野强盗, 唐僧也是心存慈念的。当行者杀杨老儿的逆子的场景被因不放心而返回的唐僧看见时, 他大惊失色, 并跌下马去, 同时骂道:“你这泼猢狲唬杀我也!快拿过来!快拿过来!” (第五十六回) 同时心中念起《紧箍儿咒》来, 即便如此, 似乎行者还是不能弥补他的罪过, 身为师父的唐僧更不想就此原谅行者, 因此, 行者又一次被师父驱除出取经的队伍。可见, 佛家是多么的重视这一戒律。
这样的例子, 在《西游记》比比皆是。而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之路的内容之一, 也正是炼就他们戒杀生之恒心的过程。
三.戒淫邪
贪图美色, 犯下色戒, 这也是佛门之中的大罪。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 也包含有他们能否果断拒绝美色的考验。在这一点上, 尤其以唐僧、猪八戒为甚。
首先, 我们来看看猪八戒。在前面讲猪八戒出场时我们就已经提到了他的恶行, 身为天蓬元帅的他, 之所以会被贬下凡间, 是因为他调戏嫦娥仙子, 可见他骨子里的淫欲之深, 而受到观音点化后的他, 在跟随唐僧西行取经的路上, 也必定要面临淫欲的考验, 也只有经历了淫欲的考验, 他才能修成正果。师父被妖怪抓走, 在营救师父的过程中, 猪八戒有这样的话语“女菩萨, 在这里洗澡哩, 也携带我和尚洗洗如何?” (第七十二回) 八戒口中的“女菩萨”实则就是抓走自己师父的妖怪, 可面对一个个貌美如花的妖怪时, 猪八戒淫欲顿起, 早已把营救师父的大事抛到九霄云外。庆幸的是, 最后他能及时清醒。这正是对他淫欲思想的考验, 而像这样的例子在《西游记》全文中随处可见。
我们再来看看唐僧, 为什么说这一戒律也是对唐僧的考验呢?这是因为在他们师徒四人中, 唯有唐僧长得一表人才, 且不会武功, 更没有什么超凡的能力, 又更有传言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因此, 他便成了西行路上一切妖魔鬼怪志在必得的对象。唐僧也因此时常要面对许多貌美如花的妖怪, 在这些妖怪之中, 对唐僧加以引诱的不在少数, 在此过程中, 他也理所当然地要面对淫欲的考验。在西行的路上, 不光有妖魔鬼怪对他加以引诱, 在途经女儿国时, 更有女儿国国王以“一国之富, 国之君主”这样的荣华富贵的引诱。而一心皈依佛门的唐僧能够在多次的引诱中坐怀不乱, 也正体现了佛门之人严守戒淫邪的戒律。
四.戒偷盗
身为佛门中人, 是不需要金银钱财的, 正因为如此, 在第九十六回中有唐僧拒绝寇员外施舍钱财的描述。他们看似清贫, 但却从不偷盗。《西游记》中有这样的描述, 唐僧师徒四人, 在炎炎烈日下行至一地, 口渴的唐僧让猪八戒去找点水来解渴。八戒在抱怨难以找水期间, 忽然发现一片瓜地, 本已口渴的他背着看瓜的老人, 自己偷偷跑到瓜地里去大吃、乱吃一通、最终被看瓜的老者发现, 打得狼狈逃走。在与师父会合后, 他想瞒过师父, 可不曾想被机智的大师兄识破, 最终换来师父一阵责骂。可见, 偷盗也同样是佛门之中的大戒。
五.相对宽松的戒律
虽然佛门之中各种戒律众多, 按照正统的佛教规定, 凡出家当比丘的男子, 必须受具足戒250戒;凡出家当比丘尼的女子, 必须受具足348戒;凡出家当沙弥和沙弥僧的男女, 必须受足十戒。而对于《西游记》中的佛门而言, 他们的戒律却相对比较宽松。
首先我们说说猪八戒的法名“悟能”。佛教设立戒律, 目的是为了防止信徒在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犯过失, 以利于修行。而唐僧在正式收猪悟能为徒时, 悟能直嚷着要大叫荤腥。唐僧见他不要说守250戒, 就连五戒都难以遵守, 所以宽大为怀, 叫他守了“八戒”。八戒比五戒戒条多但遵守起来却相对容易得多, 因为八戒并不要求终身受持, 只是临时奉行即可, 奉行的时间也可以灵活掌握, 一个月当中奉行六天即可, 奉行一天也可。至此, 我们可以看出, 这样的戒律是十分宽松的。
再看看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描述。无论是帮了谁的忙, 在酬谢宴中, 孙悟空可以说是逢酒必喝。就连唐僧在面对国王的盛情邀请时, 也同样有这样的话语“贫僧不会饮酒”、“酒乃僧家第一戒”、“顽徒三众代饮罢” (第六十九回) , 由此可见, 就连唐僧也同样在行动中施行着相对宽松的戒律。而从一开始就享受着相对宽松戒律眷顾的猪八戒, 同样想着餐餐美味而时常抱怨日日青菜豆腐的日子, 面对这种情况, 身为师父的唐僧也只是摇摇头罢了, 由此可见, 在很多戒律面前, 他们都奉行相对宽松的原则。而像这样的例子在《西游记》中还有很多很多。
《西游记》中虽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 但唐僧师徒的皈依路却至始至终都是佛门。在西行取经的路上, 他们经历的各种苦难, 都是接受佛门戒律的考验, 这是他们最终修成正果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 有他们必须严格遵守的戒律, 如戒杀生, 作为大徒弟的悟空, 就是因为犯了杀戒而数次被唐僧逐出师门, 同时也有很多他们只需稍加遵守的戒律, 如戒荤腥等。
唐僧师徒四人或动或静, 性格各异, 他们各自是本我、自我、超我的典范, 但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考验之后, 他们都从放心、定心最终走向了修心。在经历了佛门九九归一的考验之后, 他们终成正果, 得道成佛。
参考文献
[1]吴承恩, 西游记[M], 湖南:岳麓书社, 2001.9.
[2]杨卓, 佛学基础[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2.7.
[3]李远国宗禅, 社会科学千万个为什么宗教版[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9.
[4]袁行霈, 中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 篇3
摘要:《西游记》作为明朝中叶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宗教文化和宗教思想。这部小说中佛教、道教、儒教三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反映出当时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想。究其根源,应是受当时的陆王“心学”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小说对宗教的戏谑嘲讽则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宗教信仰和当时社会个性解放的启蒙思想影响。
关键词:《西游记》宗教文化宗教思想
几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也不例外。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指出的,《西游记》“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变化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性,精魅亦通世故。”的确如此,透过《西游记》中描写的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本文从小说涉及的宗教文化这一角度入手,探求该小说所体现的宗教思想及产生的根源。
一、《西游记》中的宗教文化
《西游记》中,同时包括了佛教、道教、儒教的文化,三者贯穿揉合在一起。
1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小说中最明显的部分,这部小说的题材本就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因而佛教文化在整部小说中处处皆是。小说借助唐僧、观音菩萨等人物之口大量宣传佛教思想,唐僧师徒遇到劫难时往往求助的就是佛教的神仙。唐僧的三个徒弟由妖到僧、终成正果的结局也阐释了佛教的文化思想。小说通过唐僧师徒的生活起居,反映了佛教的不吃荤、不杀生、不淫欲等清规戒律。比如,孙悟空为数不多的几次杀生行为(其实有时是被冤枉的)都受到了师傅的严厉惩罚(如第127回《尸魔三戏唐三臧圣僧恨逐美猴王》)。面对异性求爱,唐僧不止一次地表达了他坚定的信念,猪八戒的好色和动摇也受到了惩罚(如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书中描述的许多环境都宣示了佛教文化,而佛教方面的术语更比比皆是,单是从诸多回目中就可以随手摘录到。如第2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无神》,第14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第19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第44回《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第76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等等。至于书中具体描述佛教徒参禅诵经以及佛寺建筑陈设等方面的文字更是不胜枚举,整部书中处处可见佛教文化的内容。
2道教文化。小说中也有大量的道教文化内容。如书中与佛教众位神仙共事的神仙中就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太白金星等道教人物。道教的法术像炼丹术、房中术等在小说也有所体现。孙悟空就是在偷吃了大量的仙丹并在炼丹炉中烧炼之后而获得了巨大法力。帮助唐僧师徒度过劫难的九转还魂丹、定风丹等均体现了道教文化。小说中有些女妖想通过与唐僧发生关系而采阳补阴的思想也是道教文化思想(如第82回《姹女求阳元神护道》)。而孙悟空最初“参访仙道”,遇到的第一个师父虽然叫作须菩提禅师,修炼的却是道家工夫,教给悟空的本领也是从道家入手。在第2回中写道: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教口困舌头干!”这位禅师的这段话就是典型的道教文化。书中的道教术语也大量出现,单从回目中就能发现,如第38回《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第41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第76回《心神居舍魔归性木母同降怪体真》,第86回《木母助威征怪物金色施法灭妖邪》等等。
3儒教文化。小说中的儒教文化内容较为隐蔽,但通过分析也能看到。如第1回中: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就是引自儒教的核心论著《论语》。第27回中,唐僧对白骨精说:“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谓圣经指的不是佛经,而是《论语》。第12回《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圣化金蝉》中有:“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大抵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把玄奘西行缘起,定为奉诏取经,为报天子知遇之恩而冒险西行,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忠君报国”的儒教思想文化。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儒教的仁义忠信观念在孙悟空的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孙悟空十分敬重孝顺师傅,即便是被师傅错怪,赶他走,他在十分难过的情况下,还向师傅行礼拜别,并嘱咐师弟保护好师傅。后来唐僧遇难,他又毫不迟疑地回来相救,以至于连白龙马都说:“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儒教倡导的仁义忠信在孙悟空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故而清代的张书绅在《新说西游记总批》中说:“今《西游记》,是把《大学》诚意正心、克己明德之要,竭力备细,写了一尽,明显易见,确然可据,不过借取经一事,以寓其
二、《西游记》体现的宗教思想
《西游记》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咀朝中期国人的宗教思想。可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
1宗教多元化思想。一部《西游记》中,儒、道、释三种宗教文化并存,而且相安无事,和平共处,甚至相互融合,彼此照应,体现了当时宗教多元化的社会现象。书中佛、道两教神仙并举,玉帝、王母蟠桃盛会邀请如来、观音参加,玉帝有难就请如来、观音相助,两家配合密切。而且佛道两家的神仙同朝共事,玉帝和如来也无明显的尊卑之分,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哪吒还成了玉帝的官员。唐僧虽为佛教中人,却时时不忘忠君报国,“是戴着僧帽的儒士”(张锦池语)。儒、道、释三教思想互不排斥,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元化宗教思想取向。
2宗教合流化思想。小说中不但体现了宗教多元化的思想,还体现出三教合流的思想。一个人物身上往往具有两种或三种宗教思想。这三种宗教思想在小说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唐僧既有持戒修福的佛教思想,又有忠君报国的儒教思想。孙悟空从开始的修道求仙到后来的皈依佛门始终本着仁义忠信的儒家思想。孙悟空的第一个师父是静坐讲黄庭(《黄庭经》是道教经藏)的须菩提祖师,而按佛教教义,须菩提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这位祖师登坛讲道时“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第47回《圣僧夜阻通天河金木垂慈救小童》中,孙悟空对车迟国王说:“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更是直接说明了三教合一的思想。
3宗教淡漠化的思想。小说虽然以宗教为题材,但不少地方却对宗教进行调侃和嘲讽,并未表现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整部书对佛教推崇备至,如第8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和第12回《唐王秉诚修大会观音显圣化金蝉》中更是集中突出了对佛教的赞颂。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辛到达灵山,在见佛祖时却被阿难、。伽叶二尊者索取“人事”,就连佛祖如来也发了~通经书不可贱卖的理论,颇具讽刺意味。这也与佛教中国化所产生的禅宗的呵佛骂祖的行为是一致的。在一些笃信宗教的国家是不
允许公然嘲弄所信任的神的,而在明朝中叶的中国,这样的嘲讽却可以写进小说,广泛流传,并且为群众喜闻乐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宗教信仰观念的淡漠,人们更注重的是对个人心境的调适。小说中调侃佛祖的地方不止一处,孙悟空就曾讥笑佛祖如来是“妖精的外甥”,说观音大士“该她一世无夫”等等。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作者顺手拈来,把宗教内容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变,增加小说的戏剧性效果,同时也反映了宗教淡漠化思想。
三、《西游记》宗教思想的形成根源
《西游记》宗教思想的形成有其多方面的根源,笔者试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根源。明中叶是中国忠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集中表现为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的兴起。陆王心学源于程朱理学,又与程朱理学“即物穷理”的主张不同,主张“心即理”、“知行合一”、“求放心”、“致良知”。“心学”主张融儒教的“存心养性”、道教的“修心炼性”和佛教的“明心见性”于一体。明代“心学”的三教合一思想影响极大,深入人心。王阳明生于1472年,卒于1528年,在世时,心学就已取得极大影响。《西游记》最后定型时期正是陆王心学影响巨大的时期。所以,《西游记》受陆王心学影响产生宗教合流化思想是很自然的事。
2政治根源。宗教历来是统治者控制人民群众、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因而只要有这一功能的宗教都是统治者乐于提倡和利用的。汉唐以来,统治者不仅尊崇儒教,他们中有不少还信奉佛教,更有一些人追求道教所谓的长生不老术。诸多朝代对儒、道、释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吴承恩生活的年代里,明朝皇帝如明世宗朱厚璁又是热衷于方士之术、沉迷于道教玄修的昏君。统治者对三种宗教的提倡为宗教多元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3历史根源。自古以来,宗教在中国的社会地位就比较低,“天、地、君、亲、师”中并没有宗教主神的位置。在这个等级序列中,皇帝的位置仅次于天地,而这个天地也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神的含义,而是自然法则的意思。所以,当统治者与宗教起冲突时,人们就会背弃宗教,比如历史上的几次毁佛事件都是以统治者的胜利告终的。佛教和道教历史上的几次往复兴衰也是与皇帝的宗教取向有直接的关系。而如果一个统治者“不问苍生问鬼神”,则必为世人所耻笑。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鬼神一般持两种态度,一部分知识分子认为鬼神是“二气之能也”,持较彻底的无神论观,而大多数人一般是敬鬼神而远之,对其采取漠视的态度。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儒教其实宗教意味一直很淡,在传统上也对宗教持一定的反对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宗教持淡漠态度,《西游记》中宗教淡漠化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根源于此。
4传统文化根源。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包融性,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就会被同化融合。而中国人既需要积极入世的儒教,也需要讲究出世的道教和佛教加以补充。儒教专注于现实世界的属性,也给道教和佛教的发展留下一定的空间来安慰和平静人心。故而,三教共容有其文化深层的必然性。而明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汉族封建王朝,传统文化发展到了顶峰,拥有相当强的包容性。除儒教被官方认可外,道教和佛教也受到了相当理性的尊重。儒教、道教和本土化了的佛教已经高度融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西游记》中宗教多元化和宗教合流化的思想有其传统文化的根源。
《格列佛游记》主题思想 篇4
小说的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小说的第二卷则通过大人国国王对格列佛引以为荣的英国选举制度、议会制度以及种种政教措施所进行的尖锐的抨击,对英国各种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怀疑和否定。
小说的第三卷,作者把讽刺的锋芒指向了当代英国哲学家,脱离实际、沉溺于幻想的科学家,荒诞不经的发明家和颠倒黑白的评论家和历史家等,以及英国对于爱尔兰的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揭露。
小说的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连串问题而揭露了战争的实质、法律的虚伪和不择手段以获得官爵的可耻行为等。
综观小说的全部情节,《格列佛游记》政治倾向鲜明。它的批判锋芒,集中在抨击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
作者通过描写格列佛4次遇险,写出了作者看透了当代的腐败,以讽刺的方法,抨击了当时腐败的社会。
【文学艺术特点】
《格列佛游记》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讽刺手法的运用上,尖锐深邃的讽刺是这部作品的灵魂。
当时的英国是作者抨击和挖苦的对象。格列佛历险的第一地是小人国。在这个缩微的国度里,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不但想战胜而且要奴役对方。小人国的国王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为获得国王赏给的几根彩色丝线,官员不惜小丑似地做着可笑的表演。这个小朝廷是当时英国的缩影,连利立浦特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也同当时的英国政局一模一样;在第二卷里,作者更是指名道姓地批抨英国。格列佛长篇大论地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以及种种为国家为自己辩解的事,可是从大人国的眼光看来,英国的历史充斥着“贪婪、竞争、残暴、伪善、淫欲、阴险和野心”产生的恶果。作者借国王的话,“那样一个卑微无能的小虫”是“自然界中爬行于地面的小毒虫最有害的一类”,讽刺了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第三卷里,通过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讽刺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有关勒皮他岛的描绘则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
小说不但抨击了社会现状,还在更深的层面上,直接讽刺了人性本身。在第四卷里,关于“钱”的那段议论就是如此。格列佛来到没有金钱,没有军队警察的慧駰(马)国,向他的马主人解释说:“我们那里的耶胡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个够的时候。因为他们天性如此,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富人享受着穷人的劳动成果,而穷人和富人在数量上的比例是一千比一。因此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被迫过着悲惨的生活……”。作者注意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纯粹的金钱关系。并由此对人性产生了疑问。
作者在对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进行无情、辛辣的讽刺、抨击时,有的直言相讥,有的利用异邦人的唇舌,有的隐喻挖苦,有的以兽讥讽人,凡此种种,风趣滑稽,神情皆备。
情节的幻想性与现实的真实性有机结合,也给小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虽然作者展现的是一个虚构的童话般的神奇世界,但它是以当时英国社会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由于作者精确、细腻、贴切的描述,使人感觉不到它是虚构的幻景,似乎一切都是真情实事。例如,在描述小人与大人、人与物的比例关系时,一概按一与十二之比缩小或放大。小人国里的小人比格列佛小十二倍;大人国的大人又比格列佛大十二倍。格列佛的一块区区手帕,可以给小人国皇宫当地毯;大人国农妇的那块手帕,盖在格列佛身上,就变成一床被单了。在描述飞岛的运行,宫殿的建筑,城镇的结构时,作者还有意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医药诸方面的知识与数据。这样,就使人物局部细节的真实、和谐、匀称,转化为整个画面、场景的真实、和谐、统一,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作者的文笔朴素而简练。例如文中写到格列佛在小人国抄录了一段官方文告,它赞颂国王是“举世拥戴”的“万王之王”,“脚踏地心、头顶太阳”,等等。格列佛还在括号里不动声色地解释道:“周界约十二英里”。随着这句解释,那“直抵地球四极”的无边领土陡然缩为周边不过十余里的弹丸之地。这种反差令人捧腹。括号里的话显示出作者朴素又实事求是的叙述风格,他似乎无意对此评论,只是在客观忠实地为我们解释利立浦特的尺度。他曾经声明:“我宁愿用最简单朴素的文笔把平凡的事实叙述出来,因为我写这本书主要是向你报道,而不是供你消遣。”尽管小人国、大人国、慧駰国的情景各异,主人公的境遇也不相同,但整部小说的布局、风格前后一致,格列佛每次出海的前因后果都有详尽的交待,复杂纷繁的情节均按时间、空间顺序依次描述,文字简洁生动,故事性强,因而数百年来,《格列佛游记》在欧洲各国雅俗共赏,妇孺皆知。作者可翻译为约拿旦·斯威夫特、乔纳森·斯威夫特、江奈生·斯威夫特,另外已有《新格列佛游记》出版
【人物分析】
【格列佛】和鲁滨逊一样,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也会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对朋友不利的人。同时他聪明机智,有胆识,处事圆滑合理,说话巧妙伶俐,做事坚决果断,能够见机行事,抓住一切机会追求自由,有着极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他为人坦率,爱国,也十分姑息自己的面子,对敌视他的人充满了仇恨、厌恶与鄙视,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识丰富的学者。总的来说他是一个具有质疑精神,酷爱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体现者。作者将自己的种种美德赋予笔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对别人关怀备至。格列佛是个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他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他从不自暴自弃,纵使将他当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观赏,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严,以平等的姿态与大人国的国王交谈。他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
【佛林奈浦(财政大臣)】猜忌、阴险、狠毒、狡诈。相关情节: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小人国国王的赏识,佛林奈浦就大为恼火,并怀疑格列佛与自己的妻子通奸,就联络其他大臣设谋陷害、大加污蔑,最后迫使格列佛逃往不来夫斯古。
【斯开瑞士(海军大将)】嫉妒、阴险、狡黠。相关情节:小人国的国王野心勃勃,在与邻国不来夫斯古战争中,格列佛涉过海峡把不来夫斯古国大部分舰队俘获过来,从此格列佛受到小人国国王重用,斯开瑞士就大为不满,与财政大臣合谋谋害格列佛。
【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是位博学、理智、仁慈、治国能力强的开明国君。相关情节:布罗卜丁奈格国王博学多识,性情善良,他用理智、公理、仁慈来治理国家,他厌恶格列佛所说的卑劣的政客、流血的战争。
【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人类。
【小人国王后】小气,贪慕虚荣。
【名家点评】
斯威夫特以幽默丰富了作品的道德含义,以讽刺揭露荒诞,并通过人物性格和叙述框架使人难以置信的事件成为现实,即使《鲁滨逊漂流记》也难以在叙述的刻薄性和多样性方面与其媲美。
——(英)司各特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小说杰作。它和18世纪欧洲众多小说一样,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法,袭用了当时流行的描写旅行见闻的小说,尤其是航海冒险小说的模式,叙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的一系列奇遇。它无疑在相当程度上受到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和其他一些游记体冒险小说的影响。然而,《格列佛游记》和他们虽然形式相似,性质却截然不同。它是《桶的故事》和《书籍之战》那类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与十八世纪开始兴起的写实主义小说不同的若干独特性质。
——吴厚恺《简论讽喻体小说《格列佛游记》及其文学地位》
文学史对《格列佛游记》的评价
《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篇5
猪八戒见高小姐 —— 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 —— 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 —— 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 —— 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 —— 不想走了
蛇头上苍蝇 —— 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芦芋 —— 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3皮笊篱 —— 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 —— 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 —— 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6尖担担柴 —— 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 —— 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8狗咬尿泡 —— 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 —— 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 —— 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 —— 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 —— 识货(第86回 小妖)
13苍蝇包网儿 —— 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 —— 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 —— 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二郎神斗孙悟空 —— 你变我也垄
二郎神斗孙悟空 —— 以变应变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 —— 现原形了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 —— 炼结实了
孙悟空上天 —— 忘了自己从哪块石头蹦出来的掖着个孙悟空 —— 憋出个猴来
不负责任 孙悟空坐金銮殿 —— 毛手毛脚
敢想敢干 孙悟空赴蟠桃会 —— 自己闯进去
机动灵活 孙悟空的金箍棒 —— 能大能小
骄傲自大 孙悟空当齐天大圣 —— 自封为王
满意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 —— 称心如意 孙悟空大闹天宫 —— 慌了神
孙悟空的毫毛 —— 随便(变)如来佛捉孙大圣 —— 易如反掌
《西游记》中的哲学思想 篇6
一、“男女相爱, 本是人情之正”
“二集”第二回, 老残一行到斗姥宫刚刚落脚停歇, 便遇上了前来负责接待的逸云姐妹, 相谈不多, 逸云便向客人介绍了尼观斗姥宫的特殊性:“我们这个庙是从前明就有的……当初原为接待上山烧香的上客……虽说一样的陪客, 饮酒行令, 间或有喜欢风流的客, 随便诙谐两句, 也未尝不可对答。” (第二回) 当德夫人好奇地想对尼姑们的私生活探个究竟时, 逸云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 而且引经据典, 颇有说服力:“老子说的好:‘不见可欲, 使心不乱。’……男女相爱, 本是人情之正, 被情丝系缚, 也是有的。”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之一便是“不邪淫”, 简言之:“戒色”。而尼姑逸云竟于基本戒律中表现出独立的思考、“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 连“见了标致爷们儿”“哪有不爱的”这样的人生体验都坦然承认!从幼年就进入斗姥宫, 依其精神熏染及所接受的教化, 逸云都应该是严格意义上“合格”的尼姑, 然而教化及尼观的生长环境, 似乎并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束缚”的痕迹, 折射出“释”道的光芒, 而是如一个不曾裹脚的“天足”, 自由生长。十二三岁时什么都不懂, 十四五岁时喜爱美男子, 十六七岁时喜欢有些“气质”的男子, 十七八岁时专爱才子、英雄, 十八九岁时觉得管仲等诸子才是才子……因时而变, 少女的情怀自然绽放, 而没有不合“教规”、触犯“淫律”之感。
正是上述情爱思想的指导, 所以当逸云在现实中遇上了品貌好、言语又有情意、彼此十分投缘的任公子时, 她便着魔一般坠入爱河:“再想他那模样, 越想越好看;再想他那言谈, 越想越有味, 闭上眼就看见他, 睁开眼还是想着他”, “除了这个人没第二件事听见”, 这种如痴如醉的爱恋, “想到好的时候, 就上了火焰山;想到不好的时候, 就下了北冰洋……真是七窍里冒火, 五脏里生烟” (第二回) , 痴迷的情感灼烧得她“眼如春水, 面似桃花”, “夜夜算计, 不知几时可以同他亲近”;不仅如此, 她还对未来的爱情生活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节日四季要穿什么衣服, 房间里要置办什么被褥、家具等等, 每一处都畅想得细致、绚丽, 令人向往。但她这种狂热的爱情理想却遭遇了现实的冷酷。首先是任公子母亲的阻挠:任家没有足够的钱财满足儿子提出的要求、去成就他们的爱情理想。其次是斗姥宫庙规的约束。任公子家里经济拮据, 迫使逸云忍痛放弃一切要求。但按照庙里的规定, 年轻尼姑一旦染尘, 不仅不能再享有庙里的供给, “并且每月还须津贴庙里的用项。若是有修造房屋等事, 也须摊在他们几个染尘人的身上”, 这对孤立无援的逸云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况且即便她像王宝钏那样忍辱受饥苦守寒窑, 到头来也仍然只是一场空。第三个办法是私奔。然而任公子不可能为了一个相好的尼姑而放弃现实的一切。第四个办法是依靠身边有钱的客人。也就是逸云假意跟常去应酬的有钱人“好”, 哄骗他们的钱财以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但这样做, 看上去正是任公子母亲所说的“爱的是钱财”;即便任公子同意逸云这样做, 可在任公子“打头”即逸云“染尘”之后, 等待她的将是不能再拒绝其他客人的娼妓生涯。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径直嫁了任公子做妾。但妻妾成群的人家, “一百个里也没有一个太太平平的”, 这显然也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不归路。
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逸云可谓费尽心机。她这样不停地盘算, 目的只有一个:实现爱情理想, 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最后她无奈地主动放弃自己的爱情追求, 是残酷的现实让她不能, 让她无望, 让她只好“回头”。
二、男子嫖娼、女子与男子“同床”, 都不妨碍“超凡入圣”
《老残游记》中还提到一个道业深、学问好因而颇有些名气的赤龙子, 他“嫖赌吃着, 无所不为;官商士子, 无所不交”, 问其原因, 得到的回答是:“我精神上有戒律, 形骸上无戒律, 都是因人而施, 譬如你清我也清, 你浊我也浊。或者妨害人, 或者妨害自己, 都做不得, 这是精神上有戒律;若两无妨碍, 就没什么做不得, 所以形骸上无戒律。”“因人而施”、“两无妨害”, 所以, 放诞不羁的“赤龙子”仍以他的学问、品格受到人们的推崇。他在泰山讲道40多天, 每晚都与尼姑逸云同床而眠, “到底也没有一个人说一句闲话”;而在尼姑逸云方面, 她与男子同床而卧, 这无论在“戒色”的佛家还是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儒家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礼记·内则》曰, 男女“非祭、非丧, 不相授器。其相授, 则女受以篚。其无篚, 则皆坐, 奠之 (放在地上) , 而后取之。”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礼”。逸云则认为, 男女“亲”拟或“同床”, 这只是形式, 根本点则在一个人的内心, 只要“精神上有戒律”, 吃肉、失节、男女“相授”均“挡不住成佛”, 由此她认为把赤龙子比作柳下惠, 还是“贬他”呢!柳下惠只是“坐怀不乱”的“散圣”, 赤龙子则是“同床不乱”、修行通达的“正经圣人”。半尼半妓的逸云, 也把自己分作两个人, 一个是住世的逸云, 一个是出世的逸云, 她在“住世”与“出世”间求得自在解脱, 求得“道由自成”、“超凡入圣”。六祖《坛经》上说:“世间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三、女子若被迫失节, 亦无罪
按照儒家的观点, 女性的贞洁比性命还重要, 失节是一个女性的奇耻大辱。儒家经典最早提到女性贞洁的是《易传》, 《恒·六五》爻辞《象传》中说:“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宋明理学将其极致发挥, 程颐云:“夫以顺从为恒者, 妇人之道, 在妇人则为贞, 故吉。”贞洁的最高层次为“节烈”, “烈”的含义之一就是遇有强暴侮辱时, 要设法自戕或抗拒被杀, 死得愈惨烈愈好。而在尼姑逸云看来, “贞”与“不贞”的关键, 是要区分“主动”与“被动”, 是要看女子的“失节”是不是“为势所迫”。所以, 她不但认为吃肉边菜只是吃了沾荤的素菜, 而且认为即便吃了肉也无妨, “只是我不自己找肉吃便了”。以此类推, 女子若被迫失节, 也不能算过, “因为失节不是自己要失的, 为势所迫, 出于不得已, 所以无罪”, “若认真从此修行, 同那不破身的处子毫无分别。”“法不孤起, 因境方生”, 这也是佛家世出世间法里的一端, 这与儒家将强暴者视为她自身的过错而受到责罚, 并因此视女子的一生都为“不洁”之人截然不同。佛家通常讲究以一个人信佛为界限, 信佛前的一切都不予追究, 只要在信佛之后能断欲、守戒即可。据《楞严经》记载, 摩登伽曾是一个不羁的淫女, 但在信奉佛教之后, 原来的一切所为都已不复存在。逸云的“贞洁观”既表现出她参禅悟道的深透, 也表现出对女性的尊重、理解与同情, 更具人情味, 因而更富有人文情怀。
从某种意义上说, 泰山斗姥宫尼姑逸云算不得一个严格意义上“规范”的尼姑。这不仅因为她半尼半妓的身份, 而且因为她“男女相爱, 本是人情之正”的爱情观和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行动。六祖《坛经》上说:“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世间若修道, 一切尽无妨”。佛教强调佛法在世间, 上至皇帝大臣, 下至商贩妓女, 皆可修道成佛;同时主张一个人皈依佛门之后, 以往的一切皆可忽略不计, 即所谓“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正是从这个角度解读佛法, 逸云才认为男子嫖娼、女子与男子“同床”, 都不妨碍“超凡入圣”;女子若被迫失节, 亦被认为无罪。但让人不解的是, 从幼年就进入斗姥宫读经修行的尼姑逸云, 不仅信佛家, 还奉道教, 赞同老子的“不见可欲, 使心不乱”的爱情观, 认为“男女相爱, 本是人情之正”, 而且付诸行动大胆追求自己的意中人, 佛家的“禁欲”之说恍若不存在。要解开此疑惑, 我们还应该从太谷学派的上座弟子、作者刘鹗身上找答案, 因为太谷学派是一个宗儒而兼及释、道的学派。
参考文献
[1]季羡林, 张燕瑾, 吕薇芬.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近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568.
[2]刘德隆, 朱禧, 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西游记》中的教育艺术 篇7
关键词:西游记;教育艺术;借鉴
《西游记》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宜,很多小朋友百看不厌。其实,从教育的角度看,吴承恩可以说是一个教育大师,他书中的很多情节对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不愤不启,点化唐僧取经
如来有感于中土的不教化,“贪淫乐祸,多杀多”,决定将三藏真经送与中土,但是又恐众生愚蠢,不识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于是决定派观音大士到中土大唐寻找有道高僧,点化他去西天取经。观音先是用锦幅袈裟和九环锡杖试探玄奘是不是有缘人,得到证实之后,又用大乘佛法“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激起玄奘的向佛之心,成功地点化玄奘西天取经。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观音大士其实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她不是直接命令唐僧去西天取经,这很有可能让唐僧心生逆反,结果适得其反;也不是亲自向唐僧宣讲佛法,这样得来的真经,唐僧既不能珍惜,也不能很好地领悟。而是用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比较激发起唐僧的求取真经的愿望,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要我学”和“我要学”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能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动手、动脑探索知识,求取“真经”,我们的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知人善任,神妖各得其所
观音找到了取经人,但是取经之路,路途遥远,更多虎豹豺狼,妖魔鬼怪,异常凶险,而唐僧是凡人,虽然一心向佛,意志坚定,但很难对付取经途中的妖魔鬼怪。为了让唐僧一路化险为夷,顺利取得真经,观音大士在寻找取经人的途中,收服了被贬下凡据守流沙河的沙悟净和同样被贬下凡盘踞在福陵山云栈洞的猪八戒,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又怕西天路途遥远,唐僧难以承受,于是又向玉帝求情,救下因纵火焚烧夜明珠而犯下死罪的西海龙王三太子,变成白马,当做唐僧的坐骑。还在五行山下劝诫度日如年的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
唐僧师徒取经路过黑风山,被黑熊精偷去袈裟,孙悟空主张打死黑熊,而观音大士却认为黑熊没有害人,罪不至死,于是让他去落珈山做守山大神。在火云洞唐僧师徒遭遇到红孩儿,孙悟空几次都打不赢他,没办法请来了观音大士。观音打败红孩儿之后,见他眉清目秀,非常聪明,又诚心改过,于是收他为善财童子。
从观音大士的所作所为,给我们的教学以很大的启发:学生们在智力上会有所差别,接受知识的能力或好或差,但每个学生肯定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特长,利用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取得成功。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象观音大士一样,学会多视角看学生,学会怀着一颗欣赏的心看学生,学会蹲下身子,用学生的眼光看问题。一位好的教师必定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相信学生力量和提升学生价值的人。
三、恩威并用,唐僧师徒心连心
唐僧无疑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徒弟的,尤其是孙悟空。他与悟空相遇得最早,又是他亲手将悟空从太行山下解救出来,悟空对于唐僧来说,既是徒弟,又象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唐僧心疼悟空赤身露体,连夜为悟空赶制衣服,展现了一片爱徒之心。我们都知道教育事业与其他的职业有很大的不同,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觉又极为敏感的未成年人,所以“爱”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要求。我们的教育对学生应该是温情脉脉的,而不应是冷酷的。每个教师对学生都应该充满爱心,都应把爱作为教育的前提。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学生的学习是幸福而卓有成效的。
但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孙悟空虽然被压了500年,但其劣性不该,不愿受约束,对人没有慈悲心,逞勇斗强,缺乏耐性。对人对妖都是一打了之,唐僧说他几句,就恼羞成怒翻脸走了。唐僧没有办法,只好用观音大士给的紧箍儿戴在悟空头上,在悟空顽劣时,念紧箍咒以示惩罚。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他们血气方刚,年轻气盛,易于冲动,且经常犯错。当说教已经不能约束学生时,适当的、温和的惩罚还是必要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要改变学生的非理性状态,使他们遵守规范,适应社会,如果学生违反了规范,就要使其受到相应的但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惩罚,从而改正错误。我们如果一味地溺爱学生,纵容学生,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就会是不遵守社会规则、没有担当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