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兴趣班活动小结

2024-07-23

美术兴趣班活动小结(精选13篇)

美术兴趣班活动小结 篇1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小结

时光流逝,转眼本期的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也告一段落。本着“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我们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表现美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结合本期开展活动情况,我们从三方面总结这期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

一、落实了活动计划

在儿童画兴趣班成立初期,我们就决定让美术爱好者从小接受系统的绘画训练,培养他们在绘画上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兴趣班的活动中,我们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个人创意,发挥绘画特有的魅力,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本期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采用欣赏、模仿、添加、想象、创造等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引入了剪纸和胶泥这两种趣味手工: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三、长足的奋斗目标

美术兴趣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在艺术这方热地上,绽放更多、更灿烂的艺术之花。

美术兴趣班活动小结 篇2

一、走进大自然, 激发创作兴趣

法国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的确, 自然界是幼儿美育内容的天然宝库。它为幼儿提供的审美对象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大自然是幼儿课外学习美术的最好课堂。欣赏自然景物的活动是引导幼儿开启美的门扉, 发现美、创造美的钥匙, 能极大地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 教师应更多地创设条件, 让幼儿接触大自然。

教师可利用散步, 春游和秋游的机会, 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观赏景物时, 教师要边看边向幼儿讲解,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景物的色彩、形态、特征, 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将要观赏的内容上来。如在《马路上的汽车真多》这一美术活动中, 我领幼儿仔细观察了汽车的颜色、形状、大小、车头、车身、车轮都是什么样的, 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还介绍了各种车的用途, 然后再进行绘画。又如观赏春天的景色时, 教师还可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春姑娘来了, 小河水融化了, 草儿发新芽了, 大地穿上了绿衣裳……”这样就能加深幼儿对自然美的领会, 从而把他们的思想感情带到优美的境界中去。在美术活动时, 就可以利用这个环节进行《春天》的绘画, 教师给予指导, 让幼儿将自己看到的美景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画出来, 这时, 幼儿们就会按捺不住作画的激情, 全神贯注地画起来。

另外, 教师也要善于捕捉美术教育活动的挈机, 激发其兴趣。如一场大雨过后, 天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教师就要及时抓住这个特殊的自然景观, 引导幼儿观察:“彩虹姐姐是什么样子的, 像什么, 穿的衣服漂亮不漂亮, 都有什么颜色?”然后, 让幼儿把看到的画出来。幼儿有极大的兴趣, 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绘画之中, 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二、美术活动游戏化, 提高学画兴趣

寓美术活动于游戏之中的方式, 对于幼儿来说是极其重要和有效的。因为, 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认识, 是十分单纯的, 在很大程度上是从“玩”“乐”的心理和需要出发的。因此, 美术活动就要针对幼儿这种年龄特点, 具有更强的游戏性。只有这样, 才能强烈地吸引幼儿, 使之积极、主动而愉快地投入到美术活动之中, 并在活动之中始终感到饶有兴趣, 做到情绪饱满, 展开富有创造精神的活动。

如手指画——点桃花这一课, 我让幼儿与桃花姐姐比赛。当小朋友和桃花姐姐用手指点的桃花一样漂亮时, 小朋友就可以带上桃花的头饰与桃花姐姐一起做游戏。这样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能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作画愿望。因此, 他们在点桃花时, 都想把桃花画的比桃花姐姐的还要漂亮。

又如, 美术课《我的好朋友》, 我先让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 然后请幼儿仔细观察好朋友的外形特征。当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之后, 我就请幼儿当小小绘画家, 为好朋友画像, 看谁画得最形象、逼真。幼儿的作画热情一下子就高涨起来, 边画边瞧瞧自己的好朋友, 看看画得像不像。最后, 我又请幼儿拿着一张张充满童趣的画像, 听着欢快的音乐, 再次玩《找朋友》的游戏, 并相互交换作品。在活动中, 幼儿身心舒适而愉快, 愿望得到满足, 兴趣得以提高, 而且交往能力也有所提高。

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以“手工制作”为内容的美术活动, 如玩娃娃家、开商店、扮演解放军叔叔等游戏活动。教师要启发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绘画并制作各种游戏活动所需的成品, 然后再进行游戏活动, 从而提高幼儿的兴趣, 达到引导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目的。

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保持绘画兴趣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 对丰富和活跃幼儿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并保持美术学习兴趣,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启发引导幼儿去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 在活动室的布置中, 教师可以征求幼儿的意见, 由幼儿参与设计, 大家集思广益, 童趣盎然, 别开生面。在设计过程中, 幼儿心情格外舒畅, 享受到设计美的乐趣, 从中也培养了他们大胆设想、敢于创造的精神。

在主题画、装饰画、故事画等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中, 幼儿教师应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绘画, 让幼儿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尊重幼儿的个性, 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和创新, 激发并保持幼儿绘画的兴趣。

另外, 还可以举办“小朋友美术作品展览”, 组织幼儿去参观有关美术展, 通过这些活动, 为幼儿创造条件, 使幼儿看到自己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幼儿在艺术的海洋里去寻找, 帮助他们开扩眼界, 丰富知识。这样, 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会更加持久浓厚。

再有, 课外的绘画和手工活动, 如剪纸、用废旧材料制作、贝壳和石头制作、粘贴、泥塑等,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它是激发和巩固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培养其创造才能的有利时机, 更不可忽视。

四、合理评价幼儿作品, 增强自信心

绘画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 是幼儿借助画笔来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 一幅好的儿童画, 往往充满了童趣, 充满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例如, 有的小朋友把太阳画成了蓝色, 我问他为什么, 他却说:“夏天有蓝色的太阳就不怕晒了。”还有的朋友画出自己长了一对翅膀, 飞上了天、到月亮上荡秋千等。作为教师有时不一定能理解幼儿的画, 这时候, 最好去问问幼儿, 去听听他们的解释, 凡是幼儿解释的作品都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并鼓励幼儿大胆作画。这样, 就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使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篇3

《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呢?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

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幼儿的成长发展,特别是在美术活动中,愉快的心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创作出好的作品。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自由发展,发挥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这是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的一句话,是她在儿童教育上的一个观点。孩子最快乐的时刻是他们玩得最尽兴的时候。《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中建议我们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选择。例如:有的幼儿喜欢用水彩笔,而有的幼儿偏爱油画棒。因此,没有必要为了画面的整齐划一而统一使用某一种绘画工具。幼儿有自主选择绘画工具的权利,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并且尊重幼儿的选择。这样幼儿在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才会产生创作的欲望,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丰富的材料

美术的表现手法十分繁多,丰富的材料提供能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好奇,愿意去创作、愿意去体验,从而逐步产生对美术活动的学习兴趣。

橡皮泥、各种材质不同的纸、种子、棉签、树叶等等,都是美术活动的材料选择。我们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为幼儿提供材料。如:秋季的时候各种树叶很多,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欣赏秋天的美好,收集形状各异的树叶。幼儿利用树叶可以拼贴、添画等。从收集落叶到进行美术活动的学习,让幼儿体验到艺术活动的乐趣,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从而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种子画、手指点画也是幼儿十分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幼儿利用种子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去拼摆出各种画面。自由的手指也能创作出美术作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无疑是新鲜有趣的活动。

丰富材料的提供,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而不同材质的运用也使幼儿掌握了折、剪、拼、贴等多种美术技巧。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其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对美术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

有人认为: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没有任何功利,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特别是低龄幼儿,用笔在纸上涂抹、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期起,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只要成人不去干扰,他们才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完成皮亚杰所说的同化作用。

幼儿年龄不同,其兴趣点也不尽相同。《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标明,3-4岁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4~5岁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5~6岁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班幼儿可以多进行一些粘贴、撕纸、拼贴等美术活动,组织中班幼儿多参加泥塑、剪纸、绘画等活动,大班幼儿则更倾向于进行想象力绘画的创作。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获得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四、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在每一次美术活动结束时,幼儿之间会主动进行作品赏析。期间有交流有评价,幼儿的个体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创作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美术作品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应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不言而喻,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的动力,只有对活动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其不断激起更高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美术活动亦如此,学习兴趣的养成使他们逐渐成为绘画的主人。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幼儿。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快乐中进行学习,让学习兴趣在愉快中养成。

田径兴趣小组活动小结 篇4

张新民

本学期我校组建了校级田径兴趣小组,本小组共有学生20人,来自四、五、六三个年级。现将活动半年的情况作以下小结:

一、辅导内容:

这学期我从平时的体育课并结合运动会运动员的成绩进行了筛选,组建了田径队。在平时的训练中,着重训练一般素质,如柔韧、力量等,提高学生的底子。为以后的专项训练作准备。

二、出勤情况:

每天早晨,我安排学生作常规性的训练。学生也做到了按时到、按时走,有病有事能请假。除个别调整的学生外,其他基本做到出满勤。

三、管理情况:

由于队员基础不同,专项也不同。为了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我安排一位六年级的负责任、成绩佳的老队员作为田径队的队长,专门负责当天的训练。我还重视发挥骨干榜样作用,特别是张鼎然和夏跃峰两位队员能积极主动训练,给其他队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训练时,我采取集体和分组活动相结合。在分组训练时,我巡回指导,队长配合,在管理上做到有条不紊。

四、学习成效:

通过半年的训练,队员的基本身体素质有了提高,度过了“脚痛”等反应期,可以进行正常的训练。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学期打算:

美术展活动小结(最终版) 篇5

为使学生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且有健康个性的成长。我们长里小学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在10月9日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艺术兴趣和特长。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美术教学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获得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及身心和谐发展。但是仅凭课堂教学进行美术教育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学校举办了这次美术展活动,全体438名学生在 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在本校学生中选出的优秀绘画、书法、手工作品,不仅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具,还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专业训练,让专业特长生带动全体学生进行美育活动。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为学校增光添彩。

长里小学2011、10、10

美术展活动小结

美术兴趣班活动小结 篇6

一个学期的排球活动小组工作已经结束,在学校教导处正确指引和全校教师的大力支持下,我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以及中学排球的教学特点,完满的完成了排球兴趣小组的各项工作。现对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充分发挥排球发展学生身体各项素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及灵活性手指手腕控球能力。

排球的学习主要以基本功训练为主的,各种形式的练习都是为学生在教学比赛合理应用为目的。正是由于球类活动的这一特点。我们首先将排球小组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小组:已经有较好基础的学生为一组、其他的学生为二组。这样更易于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技术,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一组同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的是排球垫传、接发球、三人组合练习等;二组同学主要学习单项技术,垫球、传球、下手发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比如:我们指定要学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最后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与活动,发现学生学习排球技术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运动型”思维。

2、开展的竞赛活动。

为了检验学生在排球小组的学习情况,我还分别在不同阶段举行了排球教学比赛。在刚刚学完基本技能后,举行了基本技能竞赛和小组内部的对抗比赛。由于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排球兴趣小组的学生基本功掌握的更扎实,而且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学生学习排球基本技术、锻炼身体的积极性。现在,大家都以会打排球、懂得排球比赛规则为荣。有些同学还在本班级组织进行排球比赛,同学们都很羡慕!

3、认真做好普及,这项工作还需要广大班主任的支持。

4、存在的不足:

(1)教师理论水平还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教育教学的方法也有待提高。器材不足,老化、破损严重。

(2)在课堂的指导力度还不够。在教学缺少专业训练经验,总感力不从心。

(3)排球兴趣小组的管理方面还需要加强。无故旷课情况比较严重。

5、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1)积极参加各级排球业务培训学习,并不断通过电视转播的排球联赛、网络、专业书籍、自学等形式提高自己的排球水平。

(2)继续在以后的工作中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

美术兴趣班活动小结 篇7

儿童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美术启蒙教育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 大部分进入小学, 这就意味着他们无拘无束的“幼儿绘画”时期已经结束, 但大部分儿童对美术的兴趣极为浓厚, 教育工作者应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引导和教育, 使他们的兴趣变得更加稳定而强烈。因此,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一、分组教学

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爱好, 将其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喜欢画素描的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和水平, 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刚刚接触素描的学生, 只需要画好物体的外轮廓, 能简单地表现出物体的明暗关系, 也就是说表现出黑、白、灰三大面即可。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 则需要在三大面的基础上, 能够表现出物体的体积感、空间感等等。因此, 美术工作者应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绘画姿势、正确的执笔方法, 然后范画, 教会学生如何表现物象。特别要教会儿童整体的观察方法, 整体的观察方法要求从物体的大处着眼, 抓大印象、大比例、大关系和大框架, 即先画大轮廓, 然后逐步深入各个局部, 在表现局部的细节时, 要做到心中有整体。总之, 素描是进入造型艺术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正确的观察方法, 有利于自身网络系统的建立, 彼此沟通与联系相辅相成, 加深对事物的观察、认识和理解, 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促进造型能力的提高, 逐步培养自身的素描意识, 无疑将终身受益。

对于喜欢画色彩的学生, 我们要教给他们简单的色彩知识, 如色彩的三个属性 (色相、明度、纯度) , 色彩的三原色 (深红、柠黄、湖蓝) 与三间色 (橙色、绿色、紫色) 之间的关系, 色彩的冷暖关系等等, 并且适当地教给学生静物写生的构图法则和绘画步骤, 让他们根据物象的颜色, 表现出物体的固有色。在调色时, 让学生把不同的色彩调在一起, 感受色彩之间的交融, 可以变出另外几种不同的色彩, 这会使儿童变得非常兴奋和愉悦。要让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静物的感受, 或许, 大部分学生对静物的认识, 只停留在固有色的表象阶段, 不可能表现出静物的光源色和环境色, 也不可能完美地表现出静物的体积感、空间感。但是, 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引导和提示, 充分调动学生的绘画兴趣,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绘画的过程中, 感受色彩的变化与美感。

传统中国画经历了几千年的锤炼, 有着成熟的笔墨、造型模式, 特别是写意花鸟, 其简练稚拙的造型恰恰与儿童的简练夸张、注重主观感受相符合。因此, 传统写意花鸟是儿童水墨画的首选内容, 教起来成效快、易上手, 教育工作者可以教给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 简练的运笔方法, 如中锋、侧锋、逆锋等;简单的国画知识, 如浓破淡、淡破浓、干破湿、湿破干等;以及运墨的方法, 如焦、浓、重、淡、清等等, 通过练习让他们能够运用简练的线条, 大胆的笔触, 强烈的色彩画出具有一定中国画意味的少儿国画作品, 体验墨、水、色在宣纸上的干湿、浓淡的变化, 从小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对于喜欢画儿童画、卡通画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画出构图更加复杂, 情节更加完整的儿童画或卡通画作品, 从而满足他们对美的渴望。

二、乡土美术

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应该是一种文化学习。运用美术的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 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甘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 不同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因此, 在美术教学中除了以上技能技巧的训练, 可以适当开发和利用当地的乡土文化, 可以组织学生去观察和体会当地不同民族的衣着打扮、风土人情以及建筑风格, 并运用自己的双手描绘出不同民族特有的美术作品, 这样我们的课外美术教学才会形式各异, 多姿多彩, 既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美术的魅力, 也强化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因材施教

在此阶段, 无论他们画什么类型的画, 什么题材的作品, 教师都应该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 以表扬鼓励为主, 让他们在快乐中画画, 在快乐中成长。还应不定期的让不同的小组进行作品交流和观摩, 让学生自己对不同的画种产生浓厚的兴趣, 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强烈愿望。在这种“南风效应”的影响下, 学生的兴趣会越来越高, 越来越浓, 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敢于挑战自我的状态。这样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和培养, 对不同的绘画进行了学习和尝试, 为自身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浅谈培养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篇8

培养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教师要为儿童创设温馨、舒适的教育环境。在班级环境布置时,可选择与儿童学画有关的内容,色彩和谐、明快,让儿童置身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也可以引导儿童美术欣赏,如美术展览,无论是绘画、工艺画、民间艺术品,都要选择孩子能听懂的、喜欢的来看。带学生看时,教师不要讲得太多,可让孩子边看边给他们提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正确的地方及时肯定,谈错的地方给与纠正。

其次,运用多种绘画材料和工具,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根据这一说法,在小学低年级逐步培养孩子手工活动兴趣,从正确那笔、正确使用胶水、江湖、小剪刀等工具到正确掌握这只、捏泥、剪纸、粘贴的基本技能,培养孩子手的控制能力,促进小肌肉发育和收眼协调能力。在教学视时,选择彩纸、黑白卡纸、水粉颜料、毛笔、棉签、树皮等材料、工具,采取贴与画、剪与折、撕与贴,拓印、纸工、泥工、版画等绘画手段,贴近孩子生活,有趣,制作方便,产生了最佳的美术效果,深受孩子欢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动手动脑,得到施展自己特长和才能的机会。

再次,采用童话、童谣、儿歌、讲故事、听音乐、做游戏等多种形式和新颖有趣、逻辑性很强的内容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觉得老师讲的有趣、有味、有奇、有惑。

一、故事激发法

故事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典型的人物、曲折的情节、生动的语言、吸引和感染儿童,是向儿童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把历史、自然、数学、天文等知识寓于故事之中,在谈古论今、畅述天南地北的过程中激发儿童对天上、地下、动物、植物、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兴趣;此外讲故事要注意内容地选择,既要有教育意义,又要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利用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并力争讲的富于感情,这样可以吸引住儿童的注意力。

二、巧用游戏法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些益智游戏可以激发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有目的、有意识的游戏活动,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儿童的兴趣,游戏是最佳的手段,我们要根据需要,有目的的指导、参与儿童的游戏,使儿童在玩的同时,掌握许多必备的知识,激发他们进一步的探索兴趣,另外因为孩子年龄偏小,他们对有兴趣的事情,开始往往只凭好奇和热情。因此,要及时引导他从兴趣中探索和思考,从兴趣中获得科学知识,使其保持兴趣的长久性,对孩子的兴趣不闻不问是我们做老师的大忌。

趣:低年级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深刻印象,值得品味,回味无穷。

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新意,学生觉得新奇,有乐趣。如想象画《一头怪兽》,要求孩子设计与众不同的动物:在天上飞,水里游,还是地上跑,有什么特异功能?跟别的动物有什么区别?通过老师启发,学生说出心中储藏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想法,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天赋。

惑:低年级学生对老师的讲解既有启迪又有思考余地,自己能提出问题,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鼓励表扬法

学会鼓励孩子,老师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个权威的评价者,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如果老师总是“打击”孩子,有可能会摧毁其求知欲。不少实事表明,鼓励表扬是促使孩子认真学习,强化孩子良好行为的最有效的手段,孩子们的言语和行为受到成人的赞扬,便会成为一种动力,使儿童产生愉悦、满足的情绪,激发了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对孩子进行处罚,处罚孩子会带来不少的消极情绪,也会使孩子和老师对立,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同时,与家长沟通,利用家长达到培养孩子的美术兴趣。

四、扩展视野法

每个孩子都具有自己的特殊兴趣,这需要有心的父母和去发掘,扩展视野对发现孩子的兴趣很重要。孩子如果没有机会接触世界上各种奇妙的事物,他们很难对外界发生兴趣,父母也就很难找出孩子的兴趣,因此,父母应该创造机会扩展孩子的视野。比如,当发现孩子遇到一些令他的双眼发光的事物时,这种兴趣就值得培养,父母就应该马上鼓励他们去探索。儿童是好奇的。好奇心是儿童兴趣的出发点,儿童一旦对某事物产生好奇心,就会注意接近、探索这些事物,且会追根问底,一旦他所关注的的事物使其不断得到愉悦和满足,那么儿童就有可能将最初的好奇心变为持久的兴趣。因此,当我们发现儿童对某种事物产生好奇心就要及时地引导他们,面对孩子千奇百怪的问题,家长们千万不要显的不耐烦,这些问题恰恰是孩子们求知的萌芽,家长们要耐心面对,千方百计给他们展示事物之中隐藏的“秘密”,或为其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把儿童置身于疑问之中,让儿童被一些不解之谜所吸引,启发他们积极探索以发现事物自身的趣味性。也可以在解释儿童提问时,给他们展示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及事物内部的规律性,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一唤起孩子们的求知欲望,自然进入兴趣阶段。

小学美术兴趣班活动总结 篇9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美术的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画画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学生想参加兴趣小组特别是低年级尤为突出。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美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特别是在今年的高新区现场书画比赛中展现出了他们的才华,赢得了广大师生校友的好评。而更大的就是“美术来源于生活而美化生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美术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当然,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通过这学期的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下面就这学期工作作一个总结:

一、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绘画训练。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出来。本学期一开始,每周组织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指定教室训练一次,对学生进行素描、色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绝大部分的学生在以前并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只是凭着好奇心,兴趣来学习,所以要从零开始,循序渐进。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全体学员的绘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采取各种方式表优促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学员们的训练积极性,也为了更多的学生了解认识并投入到美术兴趣小组中来,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绘画作品展示,宣传海报展示,舞台设计等来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激发兴趣。同时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达到表优促劣的目的。在 “庆六一学生绘画展”中,展示了大部分学员的作品,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正因为如此学员的训练积极性与日俱增。由于学员们的刻苦训练,知识技能也有了比较大的进步。

小学兴趣美术活动方案 篇10

——邻水县三合小学

学校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紧紧围绕“让艺术走近校园,走近班级,走近每一个学生”的主题活动,面向特长生的广泛参与和普及面,动员和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来,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美术的快乐。本小组在活动中一定要从培养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艺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程度,开展切实可行的美术技法技能训练活动,充分发掘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美术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及欣赏水平。特制定美术小组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美术兴趣小组的活动,使学生的美术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进一步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

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一至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美术室。

3、美术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美术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美术学习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美术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三、活动内容:

1、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美术常识知识,(美术种类、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尝试几种儿童绘画方法)。

2、以儿童画为主,以手工制作为辅,以创作画为主进行教学。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

4、欣赏名人名画名作提高欣赏水平。

5、进行手工制作教学,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采取的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把它看成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2)做好组织工作

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要挑选各班有一定美术基础、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要选出有工作能力、成绩也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兴趣小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骨干力量。(3)安排好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课外活动时间在美术教室活动。(4)订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美术兴趣班活动小结 篇11

答:首先应了解原因,帮助孩子去掉心理障碍。如有的孩子因为上次活动作业完成不理想而受家长批评,对学习美术失去信心,产生抵触情绪;有的孩子不想参加美术活动,可能是因为家里来了小伙伴想一起玩:也有的孩子受更新鲜事物吸引,兴趣转移了。从根本上看这些现象,孩子都有各自合理的理由,成人必须予以理解、理智地对待。不能用强迫的方式,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有时,适当的等待也是一种方法。

江苏省省级机关实验幼儿园陈晓梅

孩子学美术时,家长该“陪学”吗?

答:家长进,、教室陪学的方式对孩子学美术究竟有无益处,主要取决于家长的素质。从有益的方面讲,家长陪学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对老师的教学也有促进作用。反言之,也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甚至用自己的错误理解误导孩子,对老师的教学形成干扰。许多家长陪学仅仅是为了了解孩子在课堂是否守纪律,这是浅层次的陪学。其实,孩子学美术的效果如何与家长是否进入教室没有直接的关系。家长如果陪学,应该着重了解孩子对美术是否有兴趣,兴趣点在哪里,注意力是否集中,孩子回答问题的质量高低,孩子吸收和掌握知识的能力等。除此之外还应了解老师授课的要点和方法,老师的要求与孩子实际掌握存在的差距,回家后如何帮助孩子消化所学内容。

上海市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徐林峰

无锡市庆六一举办幼儿画展

2007年6月1目上午,由无锡市教育局艺术教育委员会、无锡市团委、无锡市文联主办的“无锡市庆六一童心·童话幼儿画展”在无锡市美术馆隆重开幕,参加本次画展的有无锡市实验幼儿园、侨谊幼儿园、善德幼儿园等18所美术特色幼儿园。展出作品为幼儿原创美术作品,集童心、童趣于一体,融艺术、创新为一处,充分展现出无锡市幼儿艺术教育方面的成果。

浅谈激发美术兴趣 篇12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其艺术实践的能力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学校外部因素, 家庭的误导:

在孩子入学前, 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 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 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 兴趣爱好是次要的, 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 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 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 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 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 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 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校内部因素:

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 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 美术设备不齐, 教师因缺乏资料, 或图省事, 课堂气氛低沉, 讲课呆板, 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美育是不能忽略的, 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从兴趣入手, 重视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导地位。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 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学生自身的顽皮性和依赖性以及意识形态的不成熟性, 成为他们自主学习中的最大障碍, 长期以来被动的接受, 不动脑思考, 老师布置点我完成点的思想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他们根本不会去挖掘教材之外的东西, 也根本不会顾及课程的延伸与关联。因此, 要彻底地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力军, 能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自己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性学习。这个学期我很荣幸的带了初一、初二两个年级, 我希望这两个年级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成绩上出色, 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变换方式, 通过找些资料, 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 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 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 教学示范, 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 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审美意识。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 使美术教育参差不齐, 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 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 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 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 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 只有随着年龄增长, 知识的积累, 技巧的提高, 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 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 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 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 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 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 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 渗透各学科, 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 教师要转变观念, 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 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在学生价值观, 人生观尚未完全形为重要的前提下, 学生艺术实践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在一堂写生课中, 我把学生分为四组, 让他们统一到操场上, 然后分散, 每个同学自己去找写生对象。安排好任务后, 我说三十分钟后检查, 然后看了看表, 再看同学们, 他们也是你看我, 我看你, 有的用嘴咬画纸咬钻笔, 我说开始呀, 他们仍无动于衷, 一个大胆的学生突然说:老师, 操场上空荡荡的, 画什么呀?我说:同学们, 仔细看看, 咱们操场上有什么呀?同学们都说, 蓝球架, 单杠。我说, 再往四周看看。“有树, 房子。”同学们都异口同声, 我因势利导:“第一组画蓝球架, 第二组画树, 第三组画房子, 第四组画自行车。”同学们都找到写生对象了。于是便分散开来, 针对自己的写生对象开始观察了。通过这次课堂写生实践, 我发觉到了老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一方面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学习的前提下, 对于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确引导, 组织也不容忽视, 因为我们必定受过专业的教育, 人生观, 价值观也相对形成, 所以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 必须从着对学生负责, 对自己负责的角度, 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角色。

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篇13

第一课 蜡笔水彩图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这课的描绘方法,能大胆地运用色彩,画出较美的图案。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情趣。媒体使用 课件,范图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描绘方法,能较大胆地表现图案的色彩。

难点:图案中点、线、面的组合与图案色彩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揭题,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画。

(1)图案是社会生活中最广泛、最普及的一种美术形式。请学生从他的身边寻找一些不规则的散点式图案。

(2)学生边寻找边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一些简单的纹样。然后通过透叠,交叉,重组等手法进行配置,只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匀称即可.这种画法灵活生动,富于变化。

二、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中的图案的表现方法,分清图案纹样的技法,即运用点、线、面来表现。

三、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方式,提倡随意性但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均匀。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自由变化。

六、作业要求:

(1)参照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案改变色彩。(2)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自己创作一幅作品。教学反思

一、注意对比色的运用,并做到色彩鲜艳。

二、用蜡笔描绘点、线、面,用水彩色平涂。

第二课 厨房交响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透叠”、“重叠”画法。能用“透叠”、“重叠”与组合的方法画出吹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在“记忆与表现“中,对比感受传统和现代吹具与餐具的造型、色彩、功能,在探索中,学会设计、装饰、重叠画面。3.情感:体会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感受生活美。

六、教学重点:

能用“透叠画法“画出吹具与餐具的线条或色彩装饰画。

七、教学难度:

能画出主体物突出、画面丰富多变、重叠色表现准确的吹具与餐具装饰画。

八、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吹具与餐具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透叠和重叠艺术作品的“对称、均衡、重复、对比”等美术要素。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什么是重叠色彩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1)用线条表现透叠的画面。(2)用色彩表现重叠的画面,重叠部分的颜色应该用前后两部分的颜色调和而成。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透叠和重叠的艺术作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透叠和重叠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样材料绘画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画出主体物突出、画面疏密有序、形态丰富多变、重叠色彩表达准确的吹具与餐具装饰话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1.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3.课后思考题:帮妈妈做一件事,把你找到资料下节课带来。

教学反思

注意构图饱满、画面丰富、注意吹具与餐具的外形、大小、高低不同的组合。

第三课 妈妈的好帮手

(一)教学目标: 1.能用剪贴的方法、为妈妈设计一条外形美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围裙。能想象设计外形奇特、色彩大方、多功能的“好帮手”。

2.在回顾和表达中,体验人时间的情感、妈妈的关爱。3.能表达爱妈妈、爱家人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用运用手绘、剪贴或想象设计的方法设计美观、实用的围裙。教学难度:

能想象设计外形奇特、色彩大方、多功能的“好帮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人间的情感、妈妈的关爱。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妈妈在又在厨房里忙开了,如洗菜、煮饭、抄菜、清洁等情节。我能为妈妈做点什么?进入本课创作主题:为妈妈设计围裙和能减轻妈妈家务负担的好帮手。

3.设问提出要求:你用什么方法给妈妈设计一个漂亮的围裙。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围裙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围裙艺术作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怎样做围裙术。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设计出一个漂亮的围裙来。

三、作业布置:

能为妈妈设计外形美观、色彩对比强烈的围裙。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第四课 妈妈的好帮手

(二)一、课堂导入:

创设情境(运用课件展示)

二、继续欣赏的各种图片

三、学生继续完成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教学反思

需要对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用绘画形式表现妈妈的好帮手的作品进行表扬。

第五课 漂亮的挂盘

教学目标:

1.认识挂盘的功能与艺术性,感知均齐式、平衡式图案设计的“适合纹样”。2.在比较中体会均齐式、平衡式的美感形式,体现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夸张、变形的手法。

3.进一步感受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变废为宝的乐趣。教学重点:

能运用均齐式、平衡式的纹样设计装饰挂盘。教学难度:

能运用明快的色彩和简练、夸张的手法设计适合的纹样装饰挂盘。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国内艺术的不同风格挂盘。导入新课。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1)尝试使用学过的绘画、剪贴、泥塑等多种技能。(2)可以选择对称或均衡等美感形式:(3)图案内容可以选择“动物、植物、人物”等具象形。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 知道的哪些和这些不同的艺术挂盘的艺术作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不同艺术品的挂盘。你准备用什么样材料设计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运用“均齐式、或平衡式的美感形式,明快的色彩,简练、夸张的艺术手法设计适合纹样装饰挂盘画。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2.教师小结:能凭记忆想象、大胆尝试表现的作品进行表扬。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教学反思

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出色彩单纯明快的美、体会夸张、变形的手法挂盘。

第六课 素描基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素描基础知识,熟悉素描绘画的工具材料。2.掌握正确的坐姿,正确的握笔姿势。教学重点:

了解素描基础知识。教学难点:

能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教学过程:

一、欣赏素描作品

1.感受素描与其他绘画的区别,从画面到工具。2.尝试绘画:让学生拿出工具进行尝试。

二、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

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反复的练习。

三、作业布置

尝试用素描的技法绘画简单的几何形体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结果:

1.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第七课 素描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素描中的五个基本调子。

2.尝试用素描的绘画方式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理解素描中物体的五个基本调子 教学难点:

用素描的方式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苹果

1.找出物体的五个基本调子在哪。

(亮面、中间色面、明暗交界线、暗面、反光面)2.拿出任意的物体,寻找五个基本调子。

二、作业布置

用所学到的知识绘画出有立体感的几何形体。

三、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四、结果:

1.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 3.课后作业:用简单的物体反复练习。教学反思

如何用素描的方式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第八课 奇妙的剪纸

教学目标:

1、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谨,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漂亮的 教学过程:

一、作品欣赏。

1、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又叫做窗花。风格独特,深受内外人士的喜爱。

2、利用课件与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3、教师对局部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1)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是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学生尝试分类,比如: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或以颜色分类。(2)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己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

2、研究方法,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

学生观察书上两种正方形剪纸的步骤,并在小组内互虾俚一说具体做法。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谨,教师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2、独立创作。

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创作,后交谨各自的做法。教师对学生新颖的设计给予肯定和夸桨。

四、总结

1.作业评述: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2.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能剪出几种花样? 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

第九课 家园小景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民间独特的剪纸艺术形式,色彩、花纹特征以及作品的内涵,运用剪、刻、贴等手法来创作一件叠色剪纸作品。

2、在欣赏活动中感受中国民间剪纸作品的艺术情趣。在作品的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美的表现。

3、喜欢欣赏与传统优秀的民间剪纸艺术。教学要点:

1、重点:感受叠色剪纸作品中缤纷的色彩,丰富的层次,有趣的纹饰和审美情趣。

2、难点:感受民间剪纸意义和“家园小景”的审美情趣。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了解图片的中意境。

互相讨论、提出看法 通过欣赏和讨论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讲授新课 课题:(家园小景)

二、新授

制作方法:(1)设计草图,(2)设计色彩。(3)上稿。(4)剪刻。(5)调理。(6)完成。

三、作业要求:

1、能以“家园小景”为题,用各种彩色纸剪、贴出叠色剪纸作品。

2、个性探究:

能创作主题突出,富有生活情趣、色彩搭配协调的叠色剪纸作品。

四、小结

1.评价目标:

1、构思独特

2、富有童趣

3、造型生动、色彩和谐

4、展示个性。2.学生自评、互评。把你在生活中感受的能设计在你的剪纸作品中,跟同学们一起分享。教学反思

通过制作学生学会了运用剪纸与色彩搭配的方法表达创意美。

第十课 美丽的瓶花

教学目的:

1、了解版画的艺术形式及作品的内涵。掌握吹纸版画的制作方法。(3)体验不同制作效果给人的不同感受。

2、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学习版画艺术的情趣。(2)在观察过程中学习色彩知识和感受不同色调。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能用审美的眼光欣赏美好的事物。教学要点:

1、重点:(1)了解套色版画艺术特色。(2)初步掌握套色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兴趣点:(1)印制版画时出现的肌理效果。(2)用同一底版印制不同色彩效果作品。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放课件

2、了解图片的中意境。

二、新授

1、欣赏作品

2、欣赏版画的作品: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问:对的几幅版画欣赏后,你有什么感觉和感想?感受形式美、色彩美、你喜欢这幅作品吗?它给你什么感觉?你能用语言说出这些感觉吗?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欣赏学生的作品。

三、作业要求:

1、能以“花瓶”为题,创作一幅套色版画作品。

2、个性探究:能根据“花瓶”造型的基础特征进行装饰性的夸张,丰富画面的细节美感效果。

四、小结

1.评价目标::

1、构思独特、2、设计合理,装饰美丽。

3、造型生动,色彩和谐。

4、展示个性。

2.学生自评:今天喜欢不喜欢,请在作业的右下角画出喜欢或不喜欢的下娃娃的脸。把你在生活中感受的美丽版画作品说一说跟大家一起分享。

教学反思

通过版画制作的后,学生处步了解了版画制作过程并知道色彩的变化。学习了色彩的运用。在制作中体验到制作和色彩的快乐。

第十一课 变幻的画面

教学目标

1、能用运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

2、学习对折、剪、画、粘贴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3、会与同学交流,探究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能做到正反物象的表达。教学难点 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学具准备 卡纸、彩笔、小木棒、胶水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1、小组轮流玩“变换画面小制作——孙悟空”。

2、想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二、模仿制作(小组自主解决制作方法)

1、自由学习步骤图,思考:老虎为什么要回家?(激发保护生态环境)

2、自由选择材料制作。思考:正面与反面有什么关系?反面为何要留空白?用什么基本形表现物象?用什么点、线、色装饰花纹?

3、指导解决“画(主体、背景物象)——对折(卡纸直线折法和以剪切改变外形)——粘贴”的制作方法。

三、观察与分析 欣赏学生作品,分析:

1、你喜欢哪一个动画小制作?为什么?

2、你准备设计一个怎样有趣的画面?正面主体物是什么?反面背景是什么?运用什么基本形和造型元素。

3、找找身边的材料,哪些纸材、用具适合制作“小动画”?

四、分享与评价

1、交换小制作

2、互相评价、赠送 教学反思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尝试中感受“视觉暂留现象”,如为什么“慢转动”时两张画面不重叠,“快转动”时正反画面才重叠?学生能在较快的情况下找出规律。

第十二课 夜景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家乡的夜景。

2.从描绘家乡夜景中,培养学生绘画技能和技巧,提高创造美的能力。3.画画家乡的夜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夜景的特点,能用画笔来描绘夜间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夜景欣赏图片

1、提出要求:这些夜景图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欣赏图片(课件)欣赏作品 《星夜》 凡高 学生作品2幅

思考:哪些是大师的作品?

提问:作者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 讨论启发: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

观察讨论: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蜡笔水彩)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出示步骤:草稿(铅笔)——轮廓线(蜡笔)——夜色(水彩)

四、作业展评

说说你画的这个地方的是什么特点。(内容、画法、感觉等)学生自评、互评.教学反思

上一篇:旅馆业消防应急预案下一篇:2023年春季田径运动会闭幕式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