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模创建实施方案

2024-07-16

民模创建实施方案(共9篇)

民模创建实施方案 篇1

第一块版面内容:

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地融入我校发展大局,贯穿于党政组织中心工作之中,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统筹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扎实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月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进各族师生的大团结,优化发展环境,为促进吉木萨尔县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争创自治区现代化教育强县,推进我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二、民族团结之歌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三、民族团结教育月基本知识

1.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个少数民族相互离不开

2.三个不忘:不忘党的恩情、不忘祖国的温暖、不忘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

3.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4.五观: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和文化观

5.六史: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和新疆宗教演变史

6、六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改革开放好、民族团结好、人民军队好

四、1.党的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 2.当前做好新疆工作的关键: 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五、1.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十项工作重点”:

实施宣传教育、经济跨越、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人才培养、长治久安、生态兴县

2.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县的“四项活动”:

“肩并肩、爱国情”活动;“手拉手、兄弟情”活动;“根连根、骨肉情”活动;“心连心、鱼水情”活动。

.六、1.新疆精神是指:

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2.民族团结的五个相互是指:

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原 第二块版面的内容:

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的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科教兴县”战略和“三个率先”目标,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为抓手,不断加强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我校教育结构;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完成我校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二、维护各民族团结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

(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7)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三、名人名言:

正是这种民族主义强迫民族和民族之间相互疏远。它们很像森林中的树要,都想傲然独立,但在地下深处,它们的根却盘结交错,在地面上空,它们的枝叶却相互依偎。

-----茨威格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巴金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民族国家的创造,绝不是毅力单薄的民族主义联合会所能济事的,只有具备钢铁般坚决意志的单独运动,才能打倒其他一切运动而获得最後胜利。

-------希特勒

四、1.“三个率先”:在全疆实现“三个率先”的目标,即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率先实现农牧民人均收入超万元;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2.“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

3.“三维二反”: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民模创建实施方案 篇2

关键词:油菜,高产创建,实施方案,2013年,重庆垫江

根据2013年度重庆市产油大县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创建项目实施指南, 结合我县油菜生产实际, 特制定2013年度垫江县油菜高产示范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1 地点和规模

2013年垫江县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分别在渝宜高速公路垫江段沿线50m外1000m内的普顺镇、周嘉镇、永安镇、曹回镇、桂溪镇、长龙乡、黄沙乡、太平镇、澄溪镇以及“渝巫路”北段新民镇等10个乡镇的50个村232个社实施。2013年实施油菜高产示范面积1700hm2。其中, 澄溪镇100hm2、太平镇180hm2、黄沙乡100hm2、长龙乡150hm2、桂溪镇300hm2、曹回镇250hm2、永安镇120hm2、周嘉镇200hm2、普顺镇200hm2、新民镇100hm2。以此带动全县8 000hm2油菜生产任务的落实。普顺镇的东湖、长柏2个村为100hm2核心攻关片。

2 项目目标

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 是通过油菜高产示范基地的创建, 保证面积、单产、效益等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 具体包括:

2.1 面积目标

建立一个面积1700hm2以上的油菜高产示范基地, 一个100hm2的核心攻关片。

2.2 产量目标

1700hm2的示范基地平均达2100kg/hm2以上 (或比前三年平均单产增产10%以上) , 核心攻关片平均产达3375kg/hm2以上 (或增产15%以上) , 辐射带动全县油菜单产提高5%以上。

2.3 效益目标

示范基地平均增纯收入1200元/hm2以上, 种植大户增加纯收入1800元/hm2以上。

2.4 其他目标

1) 示范基地品种双低率100%, 技术到位率达100%, 辐射带动全县双低率提高20个百分点。

2) 每个示范基地培育油菜种植面积2hm2以上的种植大户15户。

3) 示范基地菜籽商品率达50%以上, 种植大户菜籽商品率90%以上。

3 工作内容

3.1 强化措施、整合资源

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依托市农科院,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 整合资源, 合力推进。抓重点、办好示范样板、突出亮点, 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和农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助农惠农政策、项目向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倾斜。

3.2 集成和示范油菜综合生产技术

油菜高产创建以育苗移栽、免耕栽培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为基础进行, 轻简化栽培技术和油菜高产高效技术。在技术规范中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防控等新技术。

3.3 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

明确工作职责, 制定技术方案, 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要求每个油菜种植大户要有1名技术专家或农技人员进行点对点全程技术服务。核心攻关片要派专人驻点开展技术宣传、培训、指导、落实、督导, 使技术到位率达100%.

3.4 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努力探索油菜规模化生产经营方式

通过政策宣传与项目引导, 试点委托代耕、短期承租、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使油菜生产用地向种植能手集中, 耕地、防病治虫等生产环节向社会化、专业化组织转包, 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引导油菜生产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示范基地培育2hm2以上的种植大户15户。

4 技术体系及技术要点

4.1 技术体系

成立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创建项目技术专家组。由县农委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 县农技站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操作技术规程, 项目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项目实施和管理、项目工作总结。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所在乡镇的技术培训、定点技术指导, 形成市、县、乡为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体系。

4.2 技术要点

4.2.1 大力推广示范双低杂交油菜良种。

以双低化、杂优化为基本的示范良种选择原则, 我县选择了市审和国审3个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为项目示范良种:油研10号、渝油22、南油10号。通过组织统一供种, 使示范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以上。

4.2.2 集成和示范油菜综合生产技术。

以农业部部颁标准“长江上游地区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生产技术规程” (NY/T1289-2007) 为基础, 油菜高产创建要以育苗移栽油菜高产栽培技术为基础进行, 示范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在技术规范中贯彻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防控等新技术。

5 资金预算

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资金50万元, 农民自筹100万元。国家财政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前期宣传2.6万元、主体技术培训8万元、专家技术指导10万元、印刷技术资料0.4万元、农资补贴25万元、项目检查验收4万元。

6 工作措施

由于油菜高产创建项目, 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上下同心, 部门合作, 齐抓共管, 才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达到预期效果。

6.1 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

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项目技术专家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农委、财政局、项目实施乡镇共7人组成, 由县农委主任任组长、县财政局纪委书记、农财科长、县农技站站长项目实施乡镇的分管领导为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 负责组织领导, 沟通协调, 落实项目资金, 制定项目工作方案、责任书和考核奖励办法。

项目技术专家组由县农技站油菜技术专家组成, 县农技站站长任组长, 5名高级农艺师为成员, 负责制定项目技术方案, 确定示范品种和配套物资, 开展面、线一级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督导面积、技术及资金的落实, 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并接受市级专家的培训和指导。

6.2 实行目标管理, 责任到人

1) 把油菜高产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考核。

2) 落实技术服务责任制县农委实行了委领导挂帅, 技术专家组技术把关, 责任农技员蹲点指导的责任机制, 确保各项技术落实到位。

6.3 强化宣传, 营造良好的科技兴农氛围

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作为工作的落脚点, 在项目前期组织力量深入村社搞好宣传发动, 采取了印发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办专栏、书写条幅标语、入户座谈等形式, 在群众中营造讲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为高产创建活动打好群众基础。

6.4 抓好主体培训

一方面按照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 开展责任服务。另一方面紧紧围绕节本增效综合技术, 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会代训、专题培训、入户田间指导、院坝会议、入户座谈等多种形式, 分阶段广泛开展专题技术培训, 达到“县有技术骨干、乡有技术标兵、村有技术能人”的培训目标。

6.5 加强督促检查工作

项目领导小组将在关键农时组织技术和管理专家开展“五查五看”督促检查工作。一查项目组织领导和技术队伍建设情况, 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是否到位;二查示范点落实情况, 看示范点选择是否恰当、面积是否达标, 技术是否完全到位;三查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到位情况, 看其是否按计划完成;四查补贴资金使用情况, 看补贴资金是否真正按规定用到实处;五查工作档案情况, 看有关资料是否收集齐全。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督促整改, 并记录在案, 将过程考核、绩效考核挂勾。

6.6 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为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设立项目专账, 加强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 同时要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专项检查、审计, 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6.7 搞好信息反馈、验收总结

实施快乐教育,创建示范校园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104-02

快乐教育,是给师生生活输入正能量的行动,是尊重师生的生命价值,引导师生在教育教学中体验快乐,创造快乐,从而获得素质全面提升的一种学校教育实践模式。蔡阳中心小学承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创建“快乐教育”文化品牌,将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的“快乐家园”。

学校实施的快乐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快乐的教育,即通过教育增强师生体验快乐和创造快乐的品德、能力和素养;二是教育的快乐,强调教育过程、学习过程的快乐性,彰显教育的人文性。学校推行“三四工程”,即通过三个载体:快乐教育、快乐课堂、快乐文化,打造四个特色校园:文明校园、爱心校园、书香校园、艺术校园。确立了“为学生的快乐人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以“读书启迪智慧”、“诚实、勤奋、进取、和谐”为校训,逐步形成了“爱生、善导”的教风,“乐学、践行”的学风,“求实、尚美”的校风。

一、创设快乐德育

学校通过“以教创德、以班树德、以情激德、以习训德、以优弘德”五个途径创设快乐德育,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高质量、现代化、特色型、示范性。

1.以教创德,建立快乐团队

我认为,不仅班主任要做好本班的德育工作,全体教职员工都是德育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为强化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学校每月进行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快乐团队评比,让教师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让每个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所长,为团队的建设出力、献策。

2.以班树德,建设快乐班级

快乐德育在班级中的管理就是建设个性化的班级。在建设“个性化班级”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班级呼号、班牌、班风以及个性化的活动等,形成了“一班一品牌,班班的特色”的班级文化。

3.以情激德,创建快乐情感

学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学生的情感特点,在各个年级开展以情激德的体验活动。如:一年级开展“学会懂得感恩——形成快乐成长”,二年级开展“学习良好习惯——奠定快乐人生”,三年级开展“训练健身健心——促使健智健美”,四年级开展“开展丰富课堂——促进全面发展”,五年级开展“创建真情相约——达到相约快乐”,六年级开展“尊师感恩母校——立志憧憬未来”。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蕴育和感受真、善、美的体验,使他们形成爱的情感:爱师长、爱学校、爱健康、爱助人、爱家乡……

4.以习训德,培养快乐习性

小学生受德育的过程也是养成教育的过程,在养成教育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生快乐的基石,德育目标的实现都是从培养良好习性开始。以习训德,让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性中感受快乐。学校制订了《小学生一日行为规范细则》,从校内、校外到上课、下课等方面给予规范、指导,便于学生有规可依。学校政教处、少先大队部加强了巡查评价,不断树立典型,学生各项规范都做得扎扎实实。

5.以优弘德,让学生快乐成长

德育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心灵中的闪光点,开发学生优异成长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在进取中获得进步,感受快乐。学校开展了争当“五星少年”活动,即:“勤学好学星、安全纪律星、健康生活星、文明礼仪星、艺术特长星”,以正面引导、激励为手段,促使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进取优异中感受快乐。

二、构建快乐课堂

课堂是实施快乐教育的实验室,快乐课堂是体现教师快乐的教,学生快乐的学的主阵地。努力构建“快乐课堂”就是上好每一堂课,让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成长、共享快乐、感受成功、感受快乐。为了做到教师快乐地教、学生快乐地学,学校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制订了快乐课堂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制订了快乐课堂评价标准。为推行快乐课堂,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小课题探究,研究快乐课堂如何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快乐感。研究教师快乐课堂高效教学流程,打造平等对话的快乐课堂。通过枣阳市教育局评定,教研室教学专家指导,观摩学习,年级组研究,不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师生享受课堂带来的快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感受课堂快乐,学校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规定在每天下午第三节,让学生自愿参加自己爱好的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创设快乐校园文化

1.启动“阅读启智”工程,创设书香校园

学校积极倡导“与书相伴”的理念,强化并启动“阅读启智”工程。学校制订了书香校园“四定五抓”实施细则,四定即定目标、定制度、定内容、定时间,五抓即抓阅读指导、抓实践活动、抓多元评价、抓家校配合、抓环境熏陶。同时,学校通过教职工读书赛讲会,学生读书交流会,校园读书节以及评选读书之星、书香家庭等活动,让每个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质,让每位学生爱上读书,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让师生享受读书的乐趣,享受读书的快乐,让读书带动家人、全民阅读,让校内外充满书香氛围。

2.以生为本,创设爱心校园

在爱心校园创设中,全体教师侧重爱心教育、生命教育,树立热爱生命、关爱他人、平等互助的校园风气。学校积极开展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开展以“拾起一片纸屑,净化一颗心灵”为主题的保洁活动,使全体师生养成卫生保洁的良好习惯和环保意识,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开展感恩教育,让师生感知生活中的点滴快乐;通过多种形式的班会,节日感恩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

3.实施养成教育,创设文明校园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抓养成教育,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学校强化学生行规教育,开展了“五星少年”行动,此项活动贯穿在每个学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收效显著。创建文明校园,家校携手共建是一条有效途径。教师通过“访万家”“办家长学校”,与村组居民共建文明活动,影响了居民的观念,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学校还将“五星少年”评选搬进村组,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与家长一道纠正家庭中不文明的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个性,构建艺术校园

学校通过对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和利用,以教创美,让学生通过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享受艺术之美。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组建的鼓号队、围棋、象棋、合唱队、篮球队、美术组、书法组、写作组等二十多项团队。选派有专长的教师进行辅导,每天下午第三节开展活动。做到学生100%参与活动。校园呈现出生机勃勃局面,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每学期学校通过艺术大赛,对学生各团队的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这些活动成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社会上反响良好。

蔡阳中心小学正走在快乐教育的大道上,路遥知马力,成果见师生。学校快乐教育理想和信念,将会坚定不移地继续传承下去。

民模创建实施方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4月我院推出4个试点病区, 即骨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 4个病区患者50~90例, 平均70例, 护士22~36人, 平均29人, 试点病区床护比1∶0.3~1∶0.35, 平均1∶0.32。医生23~31人, 平均27人。

1.2 实施方法

1.2.1 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既是落实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及全省医政工作会议精神, 也是改善医院服务质量, 增进医患关系, 惠及广大患者的有力措施[1]。在活动初期, 成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 由院长任组长, 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与, 小组成员分组包干, 指导各科室积极开展工作, 定期召开小组成员碰头会, 向组长汇报工作进度情况, 每月工作重点, 督导各科优质服务工作落实。同时, 组织试点病房护士长到全国各大医院参观学习和交流, 取长补短, 分享成功经验, 并将学习经验在全院进行汇报交流, 以指导实际工作。

1.2.2 加强全员培训, 转变医护人员思想观念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初期, 医院领导及护理部多次召开护士长会议与全体人员会议, 就“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正确引导, 加强指导, 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 使全院各部门、各科室投入并支持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组织大家认真、反复学习领会卫生部及省卫生厅《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等文件精神, 重点明确临床护士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 使全体护理人员转变思想, 逐步解决依赖患者家属承担患者基础护理工作的现状。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试行) 》及《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试行) 》的要求[2], 结合我院实际, 制定我院《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标准》, 人手一册, 制定基础护理周程、日程和日工作重点, 确保基础护理服务落到实处。

1.2.3 深入宣传, 营造氛围

层层动员, 统一思想, 改变全员思想观念, 全院上下积极参与、积极合作, 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3]。积极展开对内对外宣传, 在各试点病房制作创建专栏, 病房门口公示服务内容、照片等, 护士通过加强宣教, 工休座谈会等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 充分利用各种报刊、电视媒体等广泛宣传, 以营造优质护理服务的氛围。

1.2.4 改革护士分工模式, 推行护理人员分层次使用

按照临床实际工作需求, 结合实际修订不同层级、不同职称、不同班次护士岗位职责, 细化基础护理工作内容, 制定基础护理日工作程序、日工作重点。根据患者的病情、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 新老搭配, 提高护理技术均衡性, 保持护理工作连续性。按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实行弹性排班, 增加高峰及薄弱时间段 (午间、夜间) 护士人力, 以减少交接班次数, 保障患者安全。实行护士包干负责患者的工作方式, 分床到护, 责任到人, 保证各班次都有责任护士在岗, 人人参与基础护理, 人人动手护理患者, 做实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连续、规范、全程的护理服务, 确保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1.2.5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细化绩效考核方案, 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加大绩效分配, 拉开不同风险、不同护理难度、不同护理岗位间的绩效差距, 把护士绩效考核和护理岗位管理相结合, 形成护士工作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与绩效挂钩的机制, 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主动性。

1.2.6 每月召开“示范工程”活动例会、总结会, 交流经验, 查找不足, 积极改进

及时总结和宣传优质护理服务取得的成效, 扩大社会影响力, 定期抽查患者满意度, 对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并能发挥示范作用的优秀病房及优秀个人进行表彰, 争取参加全国和省卫生厅“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医院、病区、先进个人评比。总结升华典型经验, 形成护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向市卫生局申请, 召开我市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现场交流会, 组织本地区各医院间交流经验, 宣传和推广经验和好的做法, 实现社会满意、医院满意、患者满意的目标。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3.1 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护患相互信任支持, 关系融洽。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 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增强。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 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强化关键环节和流程管理, 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有机结合。保障了患者安全, 体现了人文关怀, 通过责任护士全面、专业的护理服务, 让患者感到放心、贴心、舒心, 家属放心。

3.2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自豪感。

根据临床护士分级使之按能力上岗, 实行岗位公开、定编定岗、自愿选择的竞争上岗方式, 严格执行岗位考核、动态管理原则, 在护士岗位管理、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体现多劳多得的岗位绩效挂钩机制, 为护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使之有明确的晋级方向和目标。激发了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内心得到满足感、成就感;和谐了护患关系, 使护士更有知足感, 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密切了团队协作。

3.3

全体护理人员想办法克服困难, 工作中掀起“头脑风暴”, 积极走到患者身边, 扑下身子, 放下架子, 全面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临床护士护理患者要实行责任制, 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 确保基础护理落到实处, 使患者得到实惠, 达到了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满意效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达98%以上。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S].2010-01-22.

[2]卫生部.关于印发《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 (试行) 》等三个文件的通知[S].2010-01-22.

民模创建实施方案 篇5

一、党委重视,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近几年来,随着中海壳牌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投产,大亚湾区的经济和社会都进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为适应大亚湾的高速发展,街道党委提出了“科教兴镇”“人才强镇”的工作目标,并从各个方面落实和保障教育优先发展。一是加强领导。确立党政领导一把手抓教育,党委会定期研究教育重大问题制度;建立党政班子成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联系学校和定期开展教育调研制度;健全党政班子成员学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制度,确保依法办学,确保政府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制定澳头教育十年发展规划,确定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主要措施,包括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学校布局调整,迁建中心小学,以及深化教育改革的办学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规划。三是落实政府行为,保障教育投入。2005年以来全街道教育投入6477万元。从2006年起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每年减免学生费用636万元。四是作出创建教育强镇的决策。

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创建教育强镇,要特别重视抓好学校布局和现代教育水平的提升,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对此,我们的做法是:(1)调整撤并薄弱学校、优化教育资源。2002年前,澳头辖区有12所公办学校,分散在11个行政村(居委会)。经过改薄工作后,多数校舍有较大的改善,但仍有5所小学的办学规模小,设备严重不足,师资力量也较薄弱。党委经过调查研究后,作出了逐年撤并5所小规模学校的决定。至2007年,只保留了公办小学7所、完中1所,撤并率达42%,基本实现了1万人口一所小学,每3-5万人口一所初中的要求,使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师资力量得到了合理调配,学校教育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2)完善功能场室建设,全面提升现代教育水平。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在完善各中小学原有功能室装备的同时,投入1890万元新装备了81间功能室和体育设施,新建了2条200米环形塑胶跑道,修建了田径运动场3个,新购买电脑248台,全街道现有电教平台36个,每所公办学校都基本上装配了多媒体综合电教室,计算机室、语音室、科学实验室、心理咨询室、美术室等15个标准化功能室,全部学校均接入了惠州教育数码网,开通“校讯通”。

三、落实强校强师措施,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教育强镇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强生,而育人强生的关键是教师。因此,我们在创建教育强镇的工作中,十分注重强校强师措施的落实。一是实行校长竞争上岗。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就能带出一批好的教师,培养出好的学生。街道党委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工作中,大胆地进行用人制度的改革,创新用人机制,实行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笔试、演讲、教师综合评价和考核组的考察四个环节严格筛选,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2005年以来,公开选聘了黄鱼涌小学和道南小学两所学校的校长。二是实行教师竞聘制度。近3年来,随着澳头中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需吸收较大量教师。街道制定了向全国各地招聘教师的办法,对应聘者进行了资格审查和笔试、面试等程序择优录用,至2007年,已招聘了来自全国各地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60多名。三是把教研活动制度化,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培训骨干教师,选派中小学教师参加市、区举办的新课程培训学习,组织骨干教师前往教研先进地区和学校取经学习,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着力抓好校本教研,以科组、级组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课题立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

民模创建实施方案 篇6

一、以教师为本,实行民主决策,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

民主决策有两大效果:一是让教师参与决策,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提升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决策的实施获得有力支持和保障。教师参加决策,就不仅会认同这一决策,而且会把这一决策当作他们自己的选择。遇到困难他们会想尽办法去克服,用最大努力去实施和贯彻。二是民主决策让更多人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有效避免了领导班子的局限性和偏见,提升决策质量,减少决策失误。作为学校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团委、监督小组等群众组织的参政议政作用,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学校的有关重大决策,像工作方针、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评聘办法、评优选先、规章制度、奖罚办法、教师考核和生活福利等都要事先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并将结果公开。通过这些办法,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管理者,对学校的各项决策和规章制度,不仅自己自觉遵守,而且无论是职责内的还是职责外的都能从主人翁的角度加强学校的管理,达到事事有人管、处处有人问,学校管理到位,不留死角。

二、以教师为本,把制度管理和人心管理有机结合,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催化剂”

一所民主管理的学校,首先必须是克服“人治”,实现制度管理,这是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低效管理局面,提高管理效能的一种管理模式。但是把制度管理作为管理的全部法宝的学校无疑将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学校,因为规章制度强调的是同一和服从,一味的强调制度,缺少了对人性的理解,将使被管理者产生逆反心理。因为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将更关注的是人的自由、人的情感、人的存在与价值。因此,科学的管理应该是将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有机结合,使被管理者得到精神上的尊重,满足合理的需要,才能够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心灵上产生相撞,在情感上达到互动,在工作上形成自觉的合作和服从,真正提高管理质量和效能。

尤其是教师,他们有较强的自主倾向性、能动的发展需要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强烈愿望,所以对教师尤其需要尊重和理解。为此,管理者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倾听教师的心声,理解教师,关心教师,对生活上有困难的教师要给予帮助,以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安心工作。作为学校领导要确立人格平等的观念,要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人本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充分尊重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学校领导要多渠道与教师沟通,关心教师的工作,关心教师的家庭,组织健康有益的教师活动平台,通过交流沟通,既能在情感上与教师拉近距离,又能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更好地开展工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校管理者要以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态度、积极的关心来对待教师,了解教师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尽可能地给予解决。管理者要善于利用情感的力量去激发、感染、影响学校教师,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从而激发其内在的动能,积极工作,以校为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三、以教师为本,谋求量化管理与模糊管理的科学统一,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助推器”

量化管理作为科学管理的一种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到学校管理中,促进了学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也成为学校民主管理对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但将量化运用到所有领域,甚至将它作为强化管理的全部手段,就显得有失公允。因为在学校管理中,尤其是在教师管理中,并非全是“非此即彼”(非优即劣,非长即短)的工作,因为教师劳动的特点之一是创造性,它需要对学生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这一反应不是所有都能量化,如一个负责任的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无私关怀,对工作的责任感,工作上的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等,这些都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这些都需要用模糊的办法来解决。因此对教师的管理必须谋求量化管理与模糊管理的科学统一,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能。

我校的教师管理在统一性工作上都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行量化,像出勤、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研活动、教学成绩等。但在统一规定的同时,又给予较大的弹性空间,像坐班,在坚持“四必到”(上课、自习、教研、开会)的前提下,教师有事若半天内又无课的可直接向级组长请假。教研活动规定每周一次,但根据教学需要可随时召开,可全组、也可分年级。另外对一些非统一性工作,像教改科研,都是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自由发挥,做出成绩就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褒奖。对教师业务能力的评价,学生分数是量化的依据之一,但通过调查和了解,学生品德和素质的提高,也成为我校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

学校管理通过量化管理与模糊管理科学统一,尊重了教师的自由和创造,给教师一定宽松的环境,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激励了教师的创新精神,使教师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接受管理、参与管理,使学校的民主管理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最大范围关注教师工作中的亮点,多看教师工作中的主流面,积极面,从而推动了校园的和谐,提高了管理效能。

推行以教师为本的学校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提高了管理的效能,实现了校园和谐。可见,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以教师为本,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推动和谐校园的创建,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

民模创建实施方案 篇7

中国大唐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 从实际出发, 坚持以全面责任管理为抓手, 以风险防控为重点, 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载体, 积极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努力实现安全发展,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大唐承担着首都电网50%的供电负荷, 政治保电责任重大, 在三北 (东北、华北、西北) 地区拥有2 168万kW热电联产机组, 冬季供热任务艰巨。近年来, 我们出色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建国60周年庆典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供电, 保证了城市的供热工作, 成功应对了南方地区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地震等突发事件, 始终保持平稳的安全生产局面, 切实履行了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2009年, 大唐集团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年”的部署, 认真制定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年”行动计划, 深入开展“三项行动”, 加强“三项建设”, 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 杜绝了一般以上的设备事故, 设备可靠性水平不断提高。

以全面责任管理为抓手确保各项工作到位

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领导就是责任”, 要着力解决责任制大而化之的问题, 以及张德江副总理关于全面落实领导责任、技术责任、监督责任和现场管理责任的指示精神, 大唐集团积极探索实践, 自上而下从目标出发确认与追究责任, 自上而下从问题出发认识与落实责任的工作机制, 用“五确认一兑现”管理方法,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 建立目标倒逼和责任认证与追究机制, 从提高领导力和责任心入手, 实施全面责任管理, 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到位做实。

集团公司领导率先垂范, 坚持定期召开安委会会议, 研究、分析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 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坚持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坚持每年1月1日下发安全生产1号文件;坚持每年部署公司系统安全生产月活动;坚持每周召开安全生产视频调度会议, 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贯彻落实专项效能监察活动, 督促各级领导履职到位。

公司系统完善了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建立了以10项监督5项管理为基础的技术标准, 对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和状态实时监控;重视安全监督队伍建设, 在基层企业均设置了独立安全监督部门, 实施专职安全监督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以车间、班组为重点, 以深入开展“三讲一落实”活动为载体, 不断规范作业行为;落实业主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对外包、外委项目实施“大监督一体化”管理, 整合机构, 统一标准和要求, 坚决杜绝“以包代管”。

以风险管控为重点建立隐患排查长效机制

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 大唐集团不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把工作重点前移, 从源头做起, 实施风险防控, 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构筑了从面到点、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实时全员、全工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防控体系。

2003年开始, 大唐集团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全面控制安全风险。7年来, 组织专家3 100多人次, 现场查评170多厂次, 排查和治理隐患5万8 700余项。通过评价、整改、复查、再整改, 实现了闭环管理, 持续改进。

为有效防范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大唐集团编制了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完善了评估方法, 量化了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级别, 进一步明确了监控责任, 实施分级、动态管理, 并对管理成效实时展示, 实现了对重大危险源的可控、在控。

为有效防范人员的作业风险, 大唐集团提高员工对作业风险的辨识和控制能力, 实施作业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制度, 从作业环境、工序、工艺、工器具的使用, 现场隔离措施等方面, 填写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 作业人员签字后, 才能办理工作手续。

为及时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 大唐集团开展安全监督人员例行评估、运行人员巡回检查等制度, 全面推进安全设施标准化, 提高员工对现场危险源的辨识能力。

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载体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大唐集团积极探索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 把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必由之路。围绕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处置、持续改进4个关键环节, 大唐集团针对人、设备、环境、管理4个要素, 努力实现“人员无伤害、设备无伤害、设备无缺陷、系统无故障、管理无漏洞, 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

大唐集团实施生产一线人员持证上岗, 加强安全、操作、检修技能培训, 提高一线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班组“三讲一落实”活动, 规范班组管理;建立了生产任务管理平台, 做到对每项作业的可控在控;以“两票三制”为重点, 推行生产现场作业标准化;建立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星级考评体系, 把各项工作标准和要求延伸到班组和员工, 使一线员工对标作业、对标管理, 量化责任, 激励员工不断挑战自我, 做最好的自己。

大唐集团建立了标准化平台, 收录国家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等14万余条。发挥集团优势, 组织技术协作, 不断完善以技术标准为基础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定期开展岗位分析、专业分析、异常分析, 细化反事故技术措施, 不断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大唐集团全面落实安全设施标准化配置, 不断提高现场安全防护水平, 改善作业环境;通过创建安全文化基地, 推动“生命至上, 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落地生根。

大唐集团还积极推进应急工作的常态化管理, 通过管理平台对公司系统预案编制及演练情况进行监督、管理、考核, 有效提高了基层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实施全面责任管理, 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通俗地讲就是“做老实人,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就是““三不气”, 标准是“不置气、不气馁、不被气”;“办老实事”, 标志是“三不伤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人伤害”。“做老实人”, 即全面落实企业责任管理;“办老实事”, 即全面抓好安全管理。科学发展必须建立在本质安全的基础之上, 标本兼治是实现本质安全的必由之路。标本兼治的“本”是以人为本的“本”, 从关心职工出发, 真正实现“做老实人, 办老实事”。

民模创建实施方案 篇8

一、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维护测试现场秩序

中小学的体质健康测试多采用集中测试的方式,当学生高密度集中时,尤其是小学生,在测试时,不仅容易出现秩序混乱的现象,教师组织困难,还容易引起推挤、踩踏、扎堆等情况。恒康伟业总结近年来的3000场体质测试经验,为各学校提供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解决学校在体测方面遇到的难题。

为了让整个体质健康测试高效稳定,恒康伟业提供的综合解决方案对“进场—测试—离场”每个环节均有严格把控。学校在测试时,按照解决方案的岗位划分,严格组织学生测试,定能高效完成全校的体质健康测试。

首先,分组快速进场,避免学生拥挤。其次,恒康伟业利用智能化测试仪器的读取功能,采用刷IC卡或者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检录测试,减少了验证身份的时间。再次,在教师的带领下,合理组织学生,学生到达每个测试项目后,按序测试,测完第一个项目地点后,紧接着测试第二个项目,流水化测试,往往事半功倍,对于1000人以下的学校,一天就能完成所有学生的测试。最后,统计数据是不少学校遇到的难题,当其中一条数据格式不对或者出现错误时,都无法完成数据上报,教师常为一条错误的数据花费巨大的精力。针对这种情况,恒康伟业提供解决措施,在采集数据和汇总表格前,恒康伟业提供专门的软件检查数据格式,确保数值合理。

二、全面采用智能化仪器,高效完成测试

众多周知,智能化系统是大势所趋。采用智能化测试系统测试时,仪器简单易操作,传输速率高,不仅能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还能保证数据的精准,防止作弊和虚报数据。

以中长跑为例,在传统的中长跑中,教师以人工发令“预备,跑”和用秒表计算学生的成绩。然而市区的中学场地有限,跑道多不足400m,当学生散落在跑道上后,当几十个学生在跑道上跑步,难以分辨每名学生的长跑圈数,就会出现有的学生少跑一圈,有的学生多跑一圈的现象,导致测试成绩不准确。为了在体质测试中确保成绩精准,恒康伟业在根源上解决了这个困扰—提供的中长跑测试仪不仅简单易操作,还具备智能计算每名学生圈数和总时间的基本功能。

智能化测试仪器的优势体现在体质测试的多个方面,与传统的体质健康测试相比,首先,恒康伟业能大幅度节省测试时间:一台主机能够实现多人同时测试,如,跳绳项目,就能轻松实现20人同时测试;其次,数据能实时无线传输且具有双芯片备份功能,确保了数据不丢失;再次,测试仪器人性化设计,均具有语音提示功能,易于掌握,即使是初次接触体质健康测试,按照语音提示,也能很快熟练地使用仪器;最后,所有仪器具有国家上报数据接口,学校测试完毕后无需重新制作表格直接点击上传即可。

三、全无线测试,安全完成体质测试

为了在体质测试中确保安全问题,全场测试恒康伟业从安全出发。首先,恒康伟业采用内置蓄电池的仪器,不存在电线、插头等;其次,测试时,测试数据全部采用2.4G无线传输方式;再次,恒康伟业具有系列安全资质,所用仪器自助研发设计生产,严禁代加工,在检验抗疲劳测试后再次确保了产品质量;最后,为了让体质测试真正安全无忧,在每个测试现场,恒康伟业将派出资深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测试现场,排除测试过程中的仪器问题。

以坐位体前屈为例,根据测试现场需求,恒康伟业提供的测试仪,包括主机、床体和外设推板,全部采用蓄电池方式供电,主机与外设无线连接,杜绝了交流电的存在,即使是下雨刮风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也不会存在漏电等现象发生,学生测试完毕,主机无线传输数据,再次避免使用交流电带来的隐患。

民模创建实施方案 篇9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学;情境体验;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88-2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情境体验是指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主动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的,以教材和学生相结合为载体的,以主动探索、变革活动对象为特征的,以实现道德素质不断完善为目的的主体性学习方式。

一、当前品德与生活课中实现有效情境体验存在的问题

(一)流于形式的“假生活”情境,带来情感体验的失“真”。

生活性是《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为此我们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过真生活,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能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而不是形式花哨但目标不明的无效体验活动。

(二)缺少诚信的教师言行,带来了品德教育的失“效”。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时创设现实的富于挑战性的情境体验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不能不说的是,我们有不少老师,常常是为了“情境体验”而“情境体验”,“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之一。而教师的言行则是学生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同样应重视教师的一言一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教师连真实性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品德教学,还谈什么品德教育呢?

二、实现有效情境体验的教学策略

(一)引入情境,激发体验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非智力因素才能充分调动起来,进而在特定的情境中活跃思维。所以,课堂教学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受到鼓舞,感到振奋,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之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中,认真思考,主动学习,积极探究,使学生与品德对象融为一体,产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如一位教师教学《喝水的学问》一课时,没有从教材上的几幅静态图片入手,而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环境说起,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操场上跑了两圈,你有什么感觉?”这一源自学生自身生活中的话题,如激起千层浪的巨石,学生在争先恐后地回答之时,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水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水对人的作用很大。学生在对话中强烈地体验到了“谁也离不开水”这一现代生态观。

(二)创设情境,优化体验内容。

1.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帮助学生与当前情境积极联系,实现角色置换和情感认同,从而获得新的自我体验。平等、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能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和谐、温暖、疏朗的氛围中,因而教师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情感的钥匙。师生在“我——你”对话式关系中,各自将自己的经验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中予以解读,就共同的对象交换意见,扬长补短,求同有异,加深对教学世界的共同理解。在平等、理解、欣赏的关系中,师生进行着知识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意义的沟通。师生双方作为完整的人,以整体的人格“相遇”并相互影响,双方在对话中共享知识与经验,真正达到相通相融,共同体验生命的涌动与拓展。

2.创设源自生活的情境。新课程标准把《品德与生活》定位为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均出自于生活的需要,道德教育更是如此,生活实践是学生形成真善美的信念的基础。杜威曾强调“教育即生活”,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教材内容的编排不难发现,编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通过创设源自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感悟、发现、探究与创新,从中获得道德感知,体验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判断,践行道德规范。当鲜活求真的社会生活情境再现于课堂时,一下子就引领着学生入境生情,碰撞反思。这有利于帮助学生从真切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既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给孩子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吸引力,也使品德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

3.唤醒儿童沉睡的生活经验。“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强调儿童自身的真实生活经验,努力促进他们在自身实践经历的体验中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让儿童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变为自己重要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成为儿童交流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扩展、深化、提升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对儿童而言,听到的东西容易忘记,看到的东西记忆不清,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能刻骨铭心。因此,唤醒学生沉睡的生活经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是德育课程走向生活的一个全新理念。在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过程中,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教会学生什么,而是从学生学习的现实出发,创设良好的课堂实践体验环境,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从而获得学习价值的体会、学习动因的激发。

(三)优化情境,活化体验方式。

1.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最富情感召唤力的,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宜的音乐,极力创设唤起感受、体验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处于内心世界开放的状态,发挥学生所有的敏感和体验禀赋。如在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了《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并且让学生随着音乐哼唱,轻柔的音乐、动情的歌曲使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爱的氛围,接着教师提问一个话题:“说一说爸爸妈妈疼爱你的故事。”孩子们争相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在寂静的深夜,妈妈悄悄地为我盖好蹬开的被子;在我生病的时候,爸爸顾不上吃饭,焦急万分地带我去医院看病;在雨天,妈妈为我送来雨伞,一路同行,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感动着课堂。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在如倾如诉般的旋律中,创设浓烈的“情感场”,唤起学生对人物的真切体验。

2.语言描绘情境。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展示课文画面,以准确传递情感、创设情境,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引发他们涌动情思,引领他们走进文本,亲历事情,感受场景。教师通过这种形象生动而又充满着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很快融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一任思想感情的野马与其一同驰骋,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冲撞力。

3.图画再现情境。某种情景或场景的直接刺激有利体验的产生,因此借助具体、形象、鲜明的图画再现情境,是激发学生感受、体验的有效途径。如教师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一名学生上台展示了一幅关于春天美景的画,她在描述春天美景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春天的花太美了,我舍不得把它采下来,所以我用笔把它画下来。”教师即时抓住学生的发言,充分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展开了联想性对话的引导:“你们听了她刚才的发言,有什么话想要对她说的吗?你还想到些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对你说你很爱春天,因为你画的春天很美。”有的学生说:“我想到了我们要向你学习,像你一样爱春天,不采春天的花,让春天更美丽。” ……通过展示一幅关于春天美景的画,以具体、可感的画面再现春天美景,激发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4.表演体会情境。在品德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学生在领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表演,将书面语言外化为表演语言,必将促进对文本内蕴与感情的深度体验。通过表演,学生进入情境,亲历现场,对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乃至心理活动都有了深度的感受与体验,进而对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四)深化情境,体验品德价值。

1.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经验提升中体验。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体验的过程,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对学生来说,其中有着无穷的乐趣。关注学生的生活,就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出发自主地经历学习过程,把自己生活中的体验融于文本。教师应当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体验氛围,让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让学生从体验中获得知识,受到鼓励,增强信心,从而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置换,由课文的“局外人”转换为“局内人”,以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身份进入语言文字世界,从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身份进入语言文字世界,从作品中人物的视角去观照感受,完成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所描述的“亲身经历”的“再体验”,并且把这种“再体验”所得到的新经验提升到意识水平,才能激活内心情感,进入体验状态。

上一篇:爱累了-伤感散文下一篇:平原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