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信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关于诚信调查报告 篇1
湖南农业大学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院:科学技术师范学院班级:08级会计教育 姓名:李姣学号:200840949112 调查题目:关于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诚信问题的调查报告 课程名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调查目的:
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情况,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给出一些好的建议,以纠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形成的不良风气,并为即将就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忠告,争取成为一名诚实守信的人,不要有失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风范。
调查内容: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现状、产生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及提出相应建议调查对象:就业及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2011年08月10日——2011年08月25日
调查地点:湖南农业大学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实地访问 网上查询
调查结果:
当今我国社会各方面均不同程度受到了诚信危机的冲击,大学生就业市场也未能幸。在市场经济心下,经济利益与诚信道德在有些时候也出现了背道而驰的情况,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起码的诚信而无法相互信任。然而就业市场主体诚信守信是就业双向选择顺利进行和就业市场健康运行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往届毕业生,结合走访用人单位和调查在校大学生,发现导致不诚信行为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及政府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针对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表现
1、推荐材料和简历的夸大行为
推荐材料和简历是毕业生的第一块敲门砖,很多用人单位都是通过自荐材料来初步衡量毕业生的基本素质。一些毕业生为了得到面试的机会,常常使出浑身解数拔高自己。调查发现常见的夸大行为有以下几类:虚假成绩单,擅自更改自己的成绩;伪造“资格证书”、“荣誉证书”以及各种社会服务
2、虚假的社会实践经验
在应聘过程中,招聘单位往往会青睐于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学生。因此,有些毕业生为了增加自己的砝码会编造莫须有的社会实践经验。
3、和多家单位签订协议,随意撕毁协议,随意毁约
有些毕业生由于害怕没有合适的岗位,求职心切,缺少慎重考虑,一遇到接收单位就迫不及待的草草签约。等到后来,发现可供选择的单位多了,觉得自己所签的单位不理想,于是马上要求毁约。
4、面试中粉饰过度
有的毕业生在面临招聘主管人员的提问时,对自己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夸夸其谈,结果到了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却发现其表现十分普通平淡。
5、“两手准备,左右逢源”
随着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再加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成为很多同学的选择。部分大学生害怕考不上研究生,于是在考试之前也会出现先与公司签约了却后顾之忧的现象。这样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方面他们为了与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会刻意隐瞒考研事实;另一方面,一旦他们被录取就会选择毁约,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
毕业生的种种不诚信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首先,影响了经济的健康运行和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其次,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伤害,直接导致用人单位的成本升高;再次,影响学校的声誉,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坏的影响,使用人单位对学校丧失信心,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关系,这必将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同学之间也会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产生恶性竞争,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最后,不诚信的行为也会让自己烙上虚假的印记,影响以后的发展。
二、不诚信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不诚信行为不是偶然现象,除了社会文化、传统道德的影响,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教育成本高
教育成本在大多数家庭中占其收入的比例过高,导致毕业生投入和回报严重失调,从而上大学毕业生一味追求高薪而出现不诚信行为。
2、大众化教育与用人单位期望的矛盾
大众化教育使毕业生的素质与用人单位的期望有差距。为了迎合用人单位,部分毕业生弄虚作假,形成恶性循环。
在我们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中,有65.38%认为就业有一定的压力,而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忧虑的也高达18.08%。37%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毕业人数多。
3、大学生缺乏求职规则与技巧,忽视相关法律知识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校大学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并不多,仅有13.49%的人非常了解,而了解一些的占了34.71%,高达51.8%的则是不了解;更严重的有72.66%同学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4、理论与实践存在时间差
大学生在校期间学的都是理论知识,与实践存在着差距。工作的初级阶段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短时间之内很难完全展示自己的实力。有些目光短浅的公司太过于注重眼前利益,不重视对后备人才的培养,从而导致毕业生的失落而使人才流失。
5、用人单位的错误诱导和招聘标准的随意提高
在很多招聘广告上,都要求应聘者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甚至要求是硕士、博士。其实很多工作只是一个熟练性的工种,根本没有必要雇佣高学历的人才。毕业生去了工作单位以后很可能产生大材小用、怀才不遇的委屈感。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也是由于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竞争加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现在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招聘人才时理所当然要提高要求,这样既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高素质的劳动力,还可以提高用人单位的声誉。大学毕业生为了找到好的工作职位就不得不弄虚作假了。
三、针对上面的问题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加强道德教育与法律规范
“诚信”自古到今都被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更应自觉的继承这种优秀传统。学校应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加强对毕业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德育教育是实施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克服过分注重知识化和分数化的倾向,提升其人文精神。首先,要是学生懂得起码的做人道理,遵守基本的规则。其次,规则本身要以人为本,紧密的贴近同学日常生活。最后,共同打造诚信的大环境。
2、加强就业指导力度,使大学就业指导队伍逐渐专业化
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找准求职方向。其次,人无完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是很正常的。只要同学们讲诚信,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找准求职的方向,必然会在当前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3、提高大学生自我素质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校的就业政策也由过去的计划分配转向新的就业政策,即大学生进行自主择业,国家不再实行毕业生包分配制度,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实行供需双向选择。这样,不仅激活了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大学生提供了参加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也有利于用人单位选择到符合本单位需求的优秀毕业生。针对此前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我认为大学生还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4、加强同用人单位的联系,共同建立信用机制
目前我国整个社会信用规范尚不成熟,制约机制也不健全,高校对毕业生的失信行为惩罚不严,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价机制。为此,各个高校要创造条件,把毕业生的真实信息全部上网,并设置一定的安全查询系统,让招聘单位远在千里之外就能辨别毕业生提供的自荐材料的真假。建立失信惩罚机制,让毕业生领悟到诚信的益处和必要性。
5、建立招聘市场及招聘单位监督机制
我国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大学生毕业,而且大学生就业已基本纳入市场轨道。鉴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尚不健全的状况,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已迫在眉睫。政府方面应该尽快建立起大学生就业市场管理的法律体系,明确该市场的地、性质和职能,规定供求方、需求方、中介机构的责权利,保护大学毕业生这一弱势群体,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切实为大学生的顺利毕业提供坚实的保障,在产生责权纠纷时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大学生就业市场能够有序高效的运作,同时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针对高校就业市场的不诚信行为,应建立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用监督机制。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中间人,运用道德调控机制,负责监督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者的诚信行为,防止、纠正两者的不诚信行为,积极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正游戏规则,使其不断健康发展。
就业诚信调查问卷
亲爱的学长学姐:
您好!
我是湖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师范学院08级的学生,就“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做调查,恳请得到您的支持,现耽搁您几分钟的时间完成以下调查问卷。在此我表示衷心的谢谢!
1、在应聘中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跳到第3题)
2、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觉得损失最大的是什么?
a、金钱b、精力c、其他(请补充)
3、如果在应聘的某一个环节中发现对方有不诚信行为,你还会继续应聘吗?
a、会b、不会c、看情况
4、如果公司在和你签约之后擅自改变条约内容,你会怎么办?a、无奈的接受
b、据理力争,至少要对方给出相对合理的理由
c、什么都说,然后走人
5、如果对方在和你签约之后又终止合同,你会怎么办?
6、你的简历内容都真实可靠吗?
a、绝对是
b、稍微有点夸张但是基本属实
c、有不真实的信息
7、如果简历内容不完全真实,你会担心公司发现吗?
a、不担心,反正很多人都这样,公司也不会去仔细查
b、担心,但是我很想得到这个工作,以后我会用行动弥补的c、无所谓,大不了人家不要我,我还可以去其他公司碰运气
8、如果签约后有不满意的地方会不会撕毁合同?
a、会b、不会
9、你会不会同时和几家公司签约,最后再挑选一个最好的,而撕毁其他的合约?
a、会b、不会
10、据你所知,招聘单位欺诈毕业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诚信调查问卷反馈信息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电子邮件网上调查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大约100份,共回收7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2%,现对调查问卷统计如下:
1、在应聘中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如果有,是什么?(如果没有,跳到第3题)
有23.07%没有76.93%
2、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觉得损失最大的是什么?
a、金钱0%b、精力66.6%c、其他(请补充)33.4%
3、如果在应聘的某一个环节中发现对方有不诚信行为,你还会继续应聘吗?a、会0%b、不会61.54%c、看情况 38.46%
4、如果公司在和你签约之后擅自改变条约内容,你会怎么办?a、无奈的接受7.69%
b、据理力争,至少要对方给出相对合理的理由84.62%
c、什么都说,然后走人15.38%
5、如果对方在和你签约之后又终止合同,你会怎么办?
大多数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若不行,诉诸于法律。所有的求职者都有一定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但当问及如何索赔以及执行法律保护的具体程序时,多数人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6、你的简历内容都真实可靠吗?
a、绝对是76.15%
b、稍微有点夸张但是基本属实16.16%
c、有不真实的信息7.69%
7、如果简历内容不完全真实,你会担心公司发现吗?
a、不担心,反正很多人都这样,公司也不会去仔细查 46.15%
b、担心,但是我很想得到这个工作,以后我会用行动弥补的 46.15%c、无所谓,大不了人家不要我,我还可以去其他公司碰运气7.69%
8、如果签约后有不满意的地方会不会撕毁合同?
a、会28.46%b、不会 56.17%c、视情况而定15.38%
9、你会不会同时和几家公司签约,最后再挑选一个最好的,而撕毁其他的合约?
a、会100%b、不会0%
10、据你所知,招聘单位欺诈毕业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公司许诺的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福利等不兑现;
(2)试用期的长短、工资、保险等,或过了试用期就开除学生。
以上是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欺诈行为的个人定义与看法,并非如传媒所说的那么夸张。总的来说,不诚信行为在招聘双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毕竟这是一个公开的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这就需要我们大家、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用人市场环境。
关于诚信调查报告 篇2
参与调查人员中有大学生、中学各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从年龄段上看, 被调查者年龄13至21岁, 青少年覆盖面广泛。在参与调查人员中, 男生人数占41.5%, 女生占58.5%。
二、问卷项目分析:
1、关于考试作弊问题
(1) 调查结果表明在有人作弊, 甚至因作弊而获得不当利益的情况下, 依然有80%左右的被调查者坚定地选择不会作弊, 从认知层面说明诚信考试是青少年群体的主流; (2) 不容忽视的是还有近20%的被调查者, 在面对作弊现象发生的情形下存在作弊倾向, 包括视情况而定和会作弊两种情况。一方面说明1/5的青少年恪守诚信准则的意志力不够坚定, 这个比例不算小,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 青少年行为的相互影响可能成为导致不诚信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3) 面对作弊行为选择会举报的中小学生占到41.67%、大学生仅占18.5%;选择视情况而定的大学生占到55.5%, 中小学生占到44.67%;明确表示不会举报的大学生占26%, 中小学生占13.67%。表明青少年学生对不诚信行为的漠视心态, 同时反映了青少年学生缺乏与不诚信行为做斗争的勇气。
2、关于信守承诺问题
(1) 面对社会中出现不诚信的现象, 84.67%左右的中小学生、86%的大学生选择要保持诚信, 说明重诚信是我们青少年的主流。
(2) 父母能够兑现承诺的比例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占到44.5%, 中小学生占到29.67%, 均未超过半数, 而且父母对中小学生承诺的兑现率明显偏低。说明家长谨慎承诺、兑现承诺的榜样教育作用的发挥并不乐观。
(3) 针对答应别人的事能否做到的问题, 被调查者中58%大学生、63.33%的中小学生, 表示答应别人的事一定会完成, 说明一半以上的学生是认可“言出必行”这一诚信品质及其重要性的。但仍有接近40%的人不能信守承诺, 说明部分青少年的诚信责任意识不够强, 在诚信问题上愿望与行动之间的现实矛盾。
3、关于不当得利归属问题
被调查者中分别有11%大学生、19%中小学生选择捡到钱归自己所有。遇到多找零钱时, 仅有52.5%的大学生, 58%的中小学生明确选择归还, 还有40%多的被调查者不确定或不归还, 说明培养青少年能够道德自律、慎独, 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4、关于交友诚信期待问题
被调查者中84.33%的中小学生、94%的大学生, 认为交友要考虑诚信问题, 说明诚信是大多数人推崇的优秀品质, 多数学生渴望交到具有诚信品格的朋友。
5、关于德育活动对学生的影响问题
71.33%的中小学生, 69.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对自己影响最大, 师长的言传身教和讲座的影响也比较大。
三、关于调查结果的思考
1、思想政治课的诚信教育作用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 但需要不断提高科学性与实效性
老师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突出主体, 让学生敢于参与、教师精讲点拨, 注重实践养成, 诚信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要向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延伸, 只有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
2、诚信问题上存在愿望与行动之间的矛盾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被调查者中绝大多数都希望社会诚信, 希望别人诚信, 也懂得诚信是一个人立于社会赖以生存的基准, 但自己遇到实际问题又经不起考验, 诚信自律低, 这种矛盾较为普遍。如何引导学生在诚信问题上克服“知”与“行”的矛盾, 做到知行统一, 是我们诚信教育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3、社会环境中不诚信现象的泛滥与青少年诚信教育的矛盾
社会环境中不诚信现象的泛滥对青少年诚信教育的冲击很大, 导致青少年在接受诚信教育过程中充满了疑虑, 产生较强烈的心理冲突。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 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影响明显。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青少年没有置身于世外桃源, 社会诚信的缺失必然影响到他们, 使得学校政治、德育教育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要解决这个矛盾, 需要引导学生如何看待社会问题, 需要提高青少年的辩证思维能力, 比如帮助学生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减少社会不诚信现象。
4、家庭诚信教育淡漠与学校诚信教育期望之间的矛盾
现今的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 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全然不管孩子, 任凭孩子自由发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没有及时制止, 还起了教唆的作用;还有的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有违诚信的事情。由于家长对自身教育者角色意识的差异, 导致部分家庭对孩子诚信关注不多、要求不高, 与学校明确的诚信教育要求不一致。
5、学校教育中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之间的矛盾
学生诚信品德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 但由于教育手段的不得当, 会出现学校教育目的与手段之间的矛盾, 从而使不得当的教育手段成为不诚信行为的诱因。例如:教师如果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就会助长学生以不诚信而逃避责任的侥幸心理, 正如在作业问题上, 诚信的很可能受到了惩罚甚至体罚, 不诚信的却躲过了批评或惩罚, 教师若能够用一双慧眼来识别真相, 采用科学的手段把问题处理好, 需要教师的责任心与教育艺术。
参考文献
[1]、朱平.补上诚信教育这一课[N].光明日报, 2003.
[2]、叶一宗波。拓展和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改革和战略, 2005 (11)
[3]、韩包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J].教育探索, 2007.
关于诚信的思考 篇3
这是2001年夏季高考全国卷写作题目给出的素材,要求考生以“诚信”为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高考结束后,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文,现选取其中的几篇,以飨读者。
曾经读过一本书,是关于美国人的消费,书上说:美国人都是在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我就有些迷惑不解了,既然美国人都是“举债度日”的,一旦出现了无赖的山姆小子不肯还钱怎么办?后来我又看了另外的一些书,这个谜团才解开。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是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所有的借款,此招是以使其无立身之地。据说,某些罪犯不怕违反法律,却独独不敢得罪信用局。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问题。本来,中国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熏陶了我们几千年。然而,近年来,信用违规的事情却不绝于耳。中国有个报社曾做过调查,信用危机位居腐败之后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15%。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恐惧。试想,生活在一个无信用的社会中,你的眼睛还可以相信谁?衣食住行,你在消费之前必须确认:这些是否假货?商家是否在“宰”你?
无信用行为的蔓延,使企业之间心存猜疑,使电子商务难于全面运行,徒然增加本可避免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竞争力下降。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信用局不失为一个好参考。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信用惩罚机制,用信用机制和国家强制力双管齐下,对信用违规事件,用经济手段加以惩罚,用国家手段加以监督,来促使信用良性运行。信用问题,不能仅靠古代传统的“德”和“礼”来解决,必须用一个健全的机制加以完善,一旦某人出现信用违规,信用机制让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试想,这时谁还敢当不法奸商呢?
其实,信用,不仅牵涉到经济领域,实际上,它最终影响的,还是人心。试问:有谁愿意生活在一个毫无安全感、终日人心惶惶的国度。一个人的信用,反映的是他自身,而一个社会的信用,反映的却是民族的精神素质。一个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守信用的国家,才能为国际所信赖。最后,我想到了一位哲人的话:要使一个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年过于天真;而若连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过于堕落。
评点:
此文最大的特点是立足现实,做关于诚信的思考,使这种思考确定而不空泛。在层次安排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得中规中矩;同时,从物质领域谈到精神领域,是层进法的熟练运用,结尾用哲人的话留有更深刻的思考余地,使文章严谨而又深刻。
关于诚信问题的调查问卷 篇4
1.您认为自己是否诚信? A.是 诚信是人的基本道德素养 B.基本是 视具体情况而定 C.不是 诚信与我无关 2.您对待诚信的问题? A.很重视
B.一般 C.无所谓
3.您身边的人诚信情况如何? A.很好 B.一般 C.很差
4.您遇到过不讲诚信的事情频率如何? A.经常遇到 B.有时发生 C.从没遇到过
5.对于自己遭到的不讲诚信的问题您会如何处理? A.今后注意小心防范 B.到相关部门投诉、协商 C.借助媒体舆论谴责
6.您认为当前社会上最常见的失信现象是? A.购买蔬菜水果时缺斤少两 B.假冒伪劣产品、假钞盛行 C.逃单、逃票、逃税现象频发
7.您认为造成现下不诚信风气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风气造成的,大家都这样做我就这样做 B.缺少宣传和教育,不知道诚信的重要性 C.机制不健全,诚不诚信又不犯法 8.您觉得社会诚信度如何提升?(可多选)A.个人自律就好 B.家庭和学校加强教育 C.政府建全完善相应制度和法律
9.您对现今商家为了利益而不讲诚信的现象怎么看? A.很重视,应该受到谴责 B.觉得很不对,但并很不关心 C.随便了,这种事见怪不怪 10.您觉得这份调查问卷有意义吗? A.很有意义 B.一般 C.没有意义
关于诚信调查报告 篇5
生物工程专业3班禹欢富09502326
【摘要】 社会信任是指一定社会成员之间相互认同、信任并进行真诚交往的现象.它存在于人们共同活动之中,支持着人们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并发挥着提高效率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上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即所谓社会信任危机!面对危机来临,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解决这一社会危机,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诚信机制和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信任,法律体制,诚信观念
一.引言
信任危机,实乃诚信问题。古往今来,诚信一直都是华夏民族的崇高追求。诚信长久来一直被认为是人们行事的基本道德准则!但是在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在新旧体制的转型过程中,人们的诚信观念淡薄了,利益遮住了诚信的眼睛。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失信现象,从几年前的球员打假球到最近的“郭美美”事件,瘦肉精,地沟油,毒奶粉等食品的安全问题等等。基于这种社会现状,我们开展了关于社会信任度的有关调查,想通过此次调查发现人们诚信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二.对象与方法
对象:本次调查报告针对的是我故乡贵州省惠水县的一些居民。
方法:街头拦访
三.结果与分析
结果:调查结果见附表
分析:从第一题结果看,有8人选择了A很注重,2人选择了C无所谓,可有可无。人们还是非常重视诚信问题,认为这是个很重要的品质。从1-3题看来,人们还是渴望信任的。而且所有人都认为身边的人大部分能够做到诚信做事。从4-7题看,大部分人良心仍在,例如施舍乞丐,扶起老人,虽然曾经出现过扶起老人被讹,假乞丐的事件发生,但是这些事情没有蒙蔽了人们的良心,所以他们愿意信任他们。从8-14题看对于商业诚信问题,大多人做出了半信半疑的选择,说明这一块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当今社会人们觉得主要存在信任的问题及现象主要集中在商业。而从15题可以看出,人们现在的心里比较浮躁,这也说明,人们受到社会外界的影响比较大。正因如此才会出现17题关于学术造假的猜疑。
而从18-21题看,对于政府政策、工作等人们也持保留意见态度;说明国家对于这方面的制度和政策还不够完善有待提升。从22题对于社会诚信度的直接调查可以看出,大多都是没有感到很满意的,分析下来还是社会诚信出了一定的问题。至于23题,有8人选了F房地产并且都基本排在第一位,7人选E旅游,6人选A商业,分别有5人选B金融、I物流管理。可以看出是房地产引起了人们的反感,所以政府应该先解决好人们的住房问题。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起因,根据24题可以看出三方面皆有而利益的驱使,和政府的监管占据了大多数。而最后几题看出,现在的社会风气还是对人们有一定的影响,至于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虽然没有人选越来越差,但大多都持保守态度。说明现在的风气、体制还是比较低下。这些正是令人担忧啊!
四.讨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社会信任问题要得到较好较快较有效的解决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政策让百姓们能重塑诚信。社会诚信的重建必须依靠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健全法制,加大惩处力度,使失信者无利可图。防范和治理失信,仅仅
靠道德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对社会公民和市场主体相互关系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把社会诚信纳入法制的轨道,形成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法制环境,维护和培育良好的市场信用秩序。比如对那些违规药品进行整改,对食品安全进行严格检测,这样百姓们才能放心。
第二、加强道德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共铸诚信社会,应该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教育和帮助全体公民牢固树立诚实信用是一种财富、信用的建立不容易而失去是很容易的观念。让百姓们互相信任,对任何事情都能伸出援助之手。使人们真切感受诚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努力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开展如百城万店无假货、评选诚信企业诚信公民、打造诚信地区等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使人们在广泛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第三、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和
关键,政府的公信力对全社会影响极大。要社会讲诚信,首先政府要做好表率,领导要以身作则。先前说到百姓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的诚信问题,只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群众自然会讲诚信。
要重塑诚信之光,我们得先从自我做起,自己讲诚信,诚实做人做事;然后再信任一次社会,再信任一次他人;最重要的是国家政府部门要带头起来做好带头作用管理好,把整个社会风气重新搞好!
关于诚信调查报告 篇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渐渐淡忘了诚信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诚信度以及大学生对诚信所持态度,我们小组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社会诚信度现状的调查,通过这一调查得出以下几方面信息,希望这些信息能唤醒部分大学生处于沉睡状态的诚信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
一、调查题目:大学生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二、调查成员:
三、调查目的:这次实践的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当今大学生诚信度的现状以及 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体现的对诚信的态度,并期望这一调查能让大学生对诚信度引起更多的关注,从而让引导他们更好地做到诚实守信。
四、调查的准备:为了让这次调查具有真实性、说服力,我们小组共组织了 次自由的讨论,第一次讨论及第一次小组会议的讨论确定了调查流程,并初步拟定了调查的形式。第二次讨论的讨论确定调查问卷的各个环节对小组成员进行分组,明确划分了各个成员的任务。
五、确定调查的对象
在会议讨论中,我们最终确定了以湛江师范学院的在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尽量争取调查范围的广泛。
六、问卷调查的设计
经过讨论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二大部分,即以前是否做过不诚信的事,对当前大学生诚信度的现状的认识,命题主要是以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为题,如作弊现象。
七、调查问卷的分发
通过小组的分工,各分小组立即各司其职,全身心投入到调查中来,所以这一环节迅速地完成了。
八、问卷统计与分析
首先,把问卷调查表分发给组员,分发到学生手中,收集好后,然后开展讨论,全组成员一起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九、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制作发放并回收面向大学生纸质问卷共300份,有效问卷300份。
1、大学生对自身诚信度的认识
(1)92%的大学生自我感觉是个诚信的人
(2)86%的大学生考试做过弊,而时常作弊的大学生超过了50%
2、大学生对社会诚信度现状的认识
(1)84%的大学生认为现在社会的虚伪现象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一半的人觉得社
会充满了虚假。
(2)同样84%的大学生觉得身边的人做到了诚信
3、不诚信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
(1)90%的大学生曾因为别人的不诚信而吃亏
(2)80%因别人不诚信而吃过亏的大学生会以诚信作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准则
(3)只有24%的大学生还会相信欺骗过他们的人
(4)86%的大学生会因为自己的不诚信而感到惭愧
4、其他
(1)只有12%的大学生会毫不犹豫给钱给乞丐
(2)92%的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诚信教育
(3)50%的大学生认为市场营销和医疗卫生缺乏诚信
(4)58%的大学生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度会不断下降,40%的大学生认为会不断上升
十、调查总结
通过这一次的调研实践活动,我们对大学生诚信度现状有了了解。作弊本就是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而大多数的大学生既认为自己做到诚信也承认作弊,可见大学生对自身诚信度认识不够。大多数大学生既认为社会充满虚伪,同时又认为身边的人做到了诚信,由此可见大学生对社会诚信度现状认识不足,我们讨论组认为由于大学生尚未真正踏入社会,过多的负面新闻造成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不够客观。但大学生对待不诚信现象的态度是积极的,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不诚信而变得不诚信,相反,他们会以诚信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但与此同时,大学生需要注意自己的不诚信行为,因为一旦对别人不诚信,就有可能永远失去别人对自己的信任。
十一、建议
结合这次问卷的分析,我们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诚信度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重视家庭教育。
长辈应该多对学生做诚信等基本道德观念的教育,树立德育为先的观念。第二,学校要做好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时候,要切实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关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将解决思想问题,开展诚信教育,渗透到处理大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中去。第三,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采取宣传教育,健全法制,加大惩处力度,使失信者无利可图;加强信息网
络建设,使失信者无处藏身;加强舆论监督,让失信者身败名裂;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等措施,形成“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第四,建立公开透明的个人诚信档案。
关于企业诚信的思考 篇7
一、诚信的内容
诚信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 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消费者的需求赋予了诚信多方面的内容。
1. 质量过关
从根本上强化产品的质量, 包括产品的性能、规格、使用期限等, 是对企业诚信经营的最本质要求。它是企业对顾客的基本承诺, 而企业作用于产品的其他营销策略只是一种盈利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赢得消费者的心理认可。
2. 价格合理
企业的定价策略应以合理为原则, 真正做到“物美价廉”。产品销售的理想状态就是努力使顾客获得消费者剩余, 最好让消费者觉得“物超所值”, 进而引发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和持久消费。
3. 包装适度
包装是容易被忽视的诚信内容。现在过度包装成为许多企业争相效仿的不良行径, 由此造成的“货不对版”的行为使消费者形成心理落差, 对产品失去信心, 影响产品的销售。适度包装是产品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的和谐统一。
4. 服务到位
服务是产品的延伸。售前、售中、售后服务都是企业对消费者的承诺。企业的目标不是一次经营, 而是与顾客的长期合作。因此, 服务到位更能体现企业从顾客出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二、诚信的效应
据美国汽车业的调查, 一个满意的顾客能够引来80%的生意, 其中至少有一笔成交;而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影响25个人的购买意愿 (1) 。这其中隐含了诚信的效应。诚信效应像一种化学反应, 可以产生许多诚信的副产品。
1. 诚信的扩张效应
诚信的扩张效应指企业诚信经营引发消费者良好感知, 被消费者相互称颂进而名声大振, 对企业是有利的。企业的诚信会引起顾客公民行为, 顾客公民行为是顾客自发的对企业有利的行为, 顾客会主动为企业做有利的口头宣传、推荐和鼓励他人购买企业产品, 顾客还可能会发挥自己的才智, 主动向企业指出产品或服务的不足, 向企业提供改善和创新的建议, 成为企业的忠实消费群。
我国家电业龙头海尔集团坚持实施精细化、零缺陷的高质量标准, 相继取得了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18类产品认证, 产品可直接出口到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 并以“真诚到永远”的服务准则赢得了全球顾客的认可。早在1996年6月, 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协会就授予海尔集团优质服务顶级荣誉“五星钻石奖”, 海尔集团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家电企业。消费者也因为对海尔的深切感受而相互称道, 在消费群体中形成广泛影响, 塑造了良好企业形象, 在稳固老客户群的同时进一步扩充了新客户群, 为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和品牌创建提供了条件。
2. 诚信的收缩效应
诚信的收缩效应指企业的不诚信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被消费者抱怨投诉并影响持续经营, 这对企业是极其不利的。顾客遭到企业不诚信的对待, 或者自身利益受到损失, 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不满的顾客不仅可能会改购其他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而且可能会向其他顾客做不利的口头宣传, 使企业失去大批潜在的顾客。消费者感知受损直接影响消费, 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损害。
三聚氰胺事件将中国乳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世界都对中国乳业充满了疑惑。不仅奶粉存在质量问题, 奶糖、饼干等所有乳制品直至连鸡蛋中都检测出含三聚氰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业缺失诚信, 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同时更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甚至动摇中国产业在世界市场的地位, 出口大量降低, 破坏经济秩序, 无疑让后奥运时代的中国经济如临大敌。
用现代博弈理论来分析, 诚信是实现企业长期交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在重复博弈模型中, 单个或一次诚信行为的利益获得 (对交易各方而言) , 会进一步巩固交易信用关系, 促进下一次的交易行为;反之, 单一或一次交易行为的利益损失, 会影响交易信用关系和下一次的交易行为。这正是对诚信的扩张效应和收缩效应的解释。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其交易行为并非一次性的, 企业对诚信的破坏, 会最终使自己在未来的重复博弈中遭受利益的损失。
三、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企业界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企业诚信经营的研究, 也提出不少解决方案。但时至今日, 企业和品牌诚信缺失的现象仍不断出现。笔者从此次乳制品出现质量问题以及事后企业应对危机的做法等角度出发, 分析原因如下:
1. 诚信信仰的缺失
胡星斗曾指出, 中国人现在没有纯粹的信仰, 就算有, 也是对经济利益的信仰 (2) 。这种诚信信仰的缺失和最近的食品行业等危机事件存在很大关联。企业的不诚信经营行为以及事后掩盖事实、试图控制媒体尤其是网络来控制舆论等一系列做法都反映了其道德缺陷问题。另外, 缺失诚信的连带影响在整个行业扩大化, 上至原材料供应商, 下至分销商, 每一个步骤都受到“污染”, 直接导致产品不合格以及危机事件的发生。
2. 忽视产品质量
产品是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唯一凭借物。消费者直接从对产品的消费获得对企业的感知, 企业同样根据消费者的反馈获知有关产品的销售动态。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 绝大部分消费者不再只追求“价廉”, 他们追求的更多是“物美”。而且产品的消费直接影响消费者在其中所获效用以及感知的满意程度。因此, 产品质量是根本。企业作为产品的供应渠道, 对质量的漠视相当于对消费者权益甚至生命健康的漠视。企业忽视产品的质量等于自毁经营之道。
3.“超女式”的营销模式
“超女式”营销发展模式, 指的是企业发展高度依赖于营销而不是管理和技术的进步, 而营销的主要内容是高强度的广告轰炸和各式各样的作秀。把财力主要用于广告宣传, 在工厂、原材料方面少投入甚至不投入, 尽可能地利用娱乐噱头、宣传手段推广品牌的知名度, 根本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毕竟, 在产品的生产方面, 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还是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超女式”营销发展模式, 直接给管理体系留下了巨大的后患。
4. 行业的潜规则
行业潜规则是指: (1)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2) 为了满足私欲, 为争霸市场、垄断称雄, 坚持不懈地不择手段手强势牟暴利。这些隐藏在市场经济正常运作之下的潜在因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诚信。中国零点调查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85.3%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诚信经营是重要的, 也是首要的。但是, 40%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为了维护诚信形象而积极打假会树敌太多, 投入成本太大, 从而对违反诚信的经营行为采取了高度容忍的态度或持诚信经营的中立立场, 必然导致不诚信经营行为的普遍发生。
5. 监察体制不完善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官员克里斯托弗·希基针对“三聚氰胺”事件指出, 全美没有产品和企业拥有国家免检的特权。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均没有“免检”一说 (3) 。合格的产品是由质量、道德、企业社会责任伦理、消费者口碑共同铸就的, 而不是政府机构封授, 也不是广告狂轰滥炸“炸”出来的。作为政府行为, 免检是绝对不利的, 而且质量抽检是履行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国家意志。另外, 质检部门的工作也不到位, 对消费者造成致命威胁并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在毁掉了企业声誉的同时也让国家的信誉担保深陷危机。
四、企业的诚信培育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高度发达的经济形态。有人说过, 中国加入WTO之后, 缺少的不是资金、能源与技术, 真正缺少的是诚信。企业诚信经营已不单纯是盈利的需要, 更是强化并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构建诚信机制
企业应以身作则, 培育诚信的道德观念、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生产流程运作、保证产品的安全高效、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摒弃不法经商的意念和行为。从高管到基层肃清风气, 消除不诚信的潜在危害因素, 进行诚信意识的培育, 构建企业内部的诚信机制。企业还要做好人, 帮助消费者识别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及零售商等, 形成行业监督, 建造行业间的诚信体系。如果一方面保证自己货源的可靠安全, 另一方面为消费者“探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和诚信反馈, 那么整个企业社会责任又会向前迈进一步。
2. 产品质量严格把关
产品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效用、使用期限或是保质期方面, 一个产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其最优性能可以说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答案, 这个不同即取决于企业的诚信度。据统计, 拉链寿命测试国标最低为5 000次才算合格。2005年5月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组织国内首次“中国拉链十大知名品牌”评审活动, 评出了9家拉链知名品牌 (4) 。这些企业狠抓产品质量, 均通过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在行业中做出了典范。
3. 规范营销体系
诚然, “超女式”的营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 扩大了社会影响, 也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但效应是短暂的。纵使企业花费巨资投入广告或扩张, 没有适合完善的营销体系, 只消一袋奶粉, 就足以毁掉整个企业。企业的核心价值是经营价值, 而经营价值的支柱是管理团队和商业模式, 实现从原材料的选购、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经销商的销售合作以及售后服务制度等一系列环节的良好运作, 抓质量创名牌, 搞好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4. 强明规, 弱潜则
掘掉潜规则的舞台, 让法律和制度在市场运行和社会管理上更加有力度, 真正维护商业道德和社会正义。目前国家正在落实官员问责制, 这是一项有效途径, 而且应该加强对违法企业的严厉惩罚、对企业负责人和官员的法律责任追究、取消政府部门的名牌名品评定权、彻底摒弃"刑不上大夫"的传统, 才能树立法律权威。另外, 应实行司法体系与行政体系的分离, 确保司法的相对独立, 从根本上改变人治官治。
5. 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 国家应强化监管体制, 把监察工作做到实处, 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种制度文化, 使社会能够充分自治, 能够在遇到危机时继续自由自我、自发自为地生活。其次, 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而且只有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才能有效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再次, 让消费者真正做主自己的消费, 主动承担起监督企业的责任, 让企业的运作公开化、透明化, 消除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在法治且自治的轨道上规范运行, 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诚信、和谐。
摘要:诚信是企业经营与生存的支撑点, 具有扩张效应和收缩效应。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亟待解决, 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为企业缺乏对诚信的信仰、忽视产品的质量、“超女式”的营销模式、行业潜规则的限制、不完善的监察体制等。对企业诚信的培育应从构建诚信机制、严格把关产品质量、规范营销体系、强明规弱潜则、加强监管力度入手。
关键词:企业,诚信效应,诚信培育
参考文献
[1]邓正红.企业软实力:从顾客满意到顾客愿意.中国管理传播网, http://manage.org.cn/article/200805/58671.html, 2008-05-08.
[2]雨涵.毒奶事件把问责制和新闻监督推上政改一线.星岛环球网, http://www.stnn.cc/ed china/200809/t20080923868260.html, 2008-09-23.
[1]谢礼珊, 申文果, 梁晓丹.顾客感知的服务公平性与顾客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网络服务环境的实证调研[J].管理评论, 2008 (6) .
[2]杜尚义.“海尔”、“TCL”、“格兰仕”国际化模式比较分析[J].管理科学, 2008 (10) :41-46.
[3]王夏.企业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岱宗学刊, 2006 (10) .
[4]梅新育.“超女式营销”, 你悔改吧[J].中外管理, 2008 (11) :28.
[5]刘炳延, 刘英.企业诚信经营浅议[J].冶金信息导刊, 2004 (1) .
[3]鲁宁.美国为什么没有免检产品, 载《广州日报》, 2008-09-23.
关于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篇8
关键词:会计诚信;职业道德;会计信息虚假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最根本的就是要求全社会形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社会风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会计人员和相关机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诚信是会计的生命。近几年来,会计界丑闻迭起,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令人堪忧。如何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并予以解决,引发了我们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一、近年来会计诚信缺失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利益驱使
市场规则认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仍较普遍,一些企业、单位、个人在利益驱动下,不惜铤而走险。在这种社会大范围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和职业道德防线难免有失守的风险。
(二)法律制度不完善
近几年,为规范市场运作,我国陆续出台并修改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遏制会计造假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出现。相关法制不健全,社会监管不力、打击力度不够等因素使得失信者难以受到应有的处罚,即使受到处罚,其付出的代价也远远小于其因失信而得到的利益。这种失信极大地挫伤了诚信者遵循诚信原则的积极性,使其纷纷追逐仿效,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恶性循环,导致整个社会陷入信用危机。
(三)会计人员自身职业操守低
会计信息失真,一种是会计在计账、核算等环节的工作失误,无主观恶意;一种就是有意做假帐,致使会计信息失真。现实中,确实有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败坏,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故意伪造、变更、隐匿、毁损会计资料,以谋求个人利益。个别单位负责人缺乏诚信意识,出于部门或个人利益对会计人员施加压力,产生会计造假行为。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作为者。因此,朱镕基为国家会计学院提的校训是“不做假账”,对所有会计审计人员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二、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那么,解决会计诚信缺失问题就变得至关重要。
(一)严格按照财会相关法律办事
各部门相关人员应明确会计法及财务相关法规,根据《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同时,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规定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举报。
(二)注重会计文化建设
会计文化的建设是培养会计诚信的根本。会计文化主要指对会计人才、会计实务操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等与会计相关的各类人员的教育,注重诚信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考核和评价。此外,会计文化建设还需与企业诚信、个人诚信建设相结合,从而养成良好的会计诚信氛围。
(三)会计人员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的天职,也是会计人员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会计人员要对做假账行为有一种抵触情绪,不能逾越自己的道德底线。财会人员应做到从我做起,不做假账,团结起来共同抵制诚信缺失的歪风邪气。
总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俗话说:“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不强。”因此,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建立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已变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孙丽男.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2.
[2]李岩.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价值相关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
[3]张广维.略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3).
[4]王先鹿.浅析会计诚信的本质及治理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
[5]魏天波.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18).
关于大学生诚信度现状调查问卷 篇9
1.对大学生诚信度的基本态度看法()A.很好
B.一般 C.较差 D.很差 2.对于大学生总体诚信状况
A.很好,不需要过多担忧 B.一般,只是个别行为
C.较差,较多人存在不诚实行为 D.很差,值得担忧 3.关于考试作弊
A.从没有 B.偶尔 C.经常 4.对于作弊的现象态度
A.反对 B.可以理解 C.中立态度 D.侥幸心理 5.作业、论文抄袭
A.个人完成 B.少量引用资料 C.大量引用资料 D.完全是用别人的文章 6.你听说过身边的同学有钱而去申请助学贷款? A.没有 B.很少这么做 C.经常这么做 7.请假造假
A.没有 B.很少 C.经常
8.关于编造假的家庭情况申请学杂费的问题 A.完全真实 B.基本真实 C.大肆渲染 9.对于诚信都会与找工作的重要性 A.重要
B.一般
C.不重要 10.对于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A.重要
B.影响不大
C.不重要
11.在成长过程中,长辈对自己进行过诚信教育 A.很多 B.一般
C.不多
D.几乎没有 12.关于诚信度与教育程度的关系
A.有关系 B.一般 C.没有 13.对于大学生诚信与社会风气的关系 A.有关系
B.一般有
C.没有 14.关于如何提高大学生诚信度
A.建立个人诚信档案 B.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C.加强舆论宣传 D.建立失信的惩罚措施 15.对诚信的内涵及重要性的认识
A.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但是己经不适合今天社会发展的要求
关于诚信调查报告 篇10
一、当前影响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的主要问题
组织部开展“效能、诚信建设”以来,部
内干部能够积极响应、广泛参与、上下联动,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进一步改进了机关干部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树立了诚信形象。但和“效能、诚信建设年”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宣传教育不够入脑入心。对部内干部效能、诚信的宣传教育,往往以文件传阅代替宣传、以召开会议代替培训,仅仅停留在面上。对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组织部门效能、诚信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采取更加有效的宣传措施,造成了少数干部对组织部门增强效能、诚信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虽然对有关规定比较清楚,但对如何结合本职工作落实上级要求,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2、活动开展还不够平衡。组织工作头绪多、战线长,个别科室间效能、诚信建设存在不平衡现象,影响了组织部整体建设水平。
3、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大。“效能、诚信建设”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参与,具体到组织部门,不仅需要组织部全体干部参与,同样需要广大干部党员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解决工作量大与部内人员少的矛盾,建立长期抓效能、诚信的机制等。
二、组织部效能、诚信建设的做法及成效
1、全面提升组工干部素质
效能、诚信建设的主体是组工干部,组织部效能、诚信建设开展得怎么样,效果如何,取决于组工干部的自觉意识,关键在提高组工干部综合素质,促进其主动自觉参与效能、诚信建设,克服消极被动应付现象。组织部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创建学习型组工队伍为着力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一是学习范围求宽。除必要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外,还广泛安排了法律、微机、英语等学习内容。二是学习形式求活。除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日、支部学习日外,还创新学习形式,开展了“写讲评”活动,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了专题讲座,举行了科室业务交流,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学习效果求实。进行了集中测试,参加了省委宣传部举办的知识竞赛,检验了理论学习效果。同时通过给任务、压担子、出难题,检验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组工干部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提高组织部的整体工作效率。
2、规范制度,为效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以“树组工干部形象”活动和先教活动为契机,对部内有关效能、诚信方面的政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使整个机关管理体系有序、运行机制有效、行为方式优化、处事结果公正可信。在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党务公开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第一领办人制、信访督办制、限时办结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使各项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各科室还通过“效能、诚信建设”,制定了本科室的一些可行办法,对科室的职能业务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或承诺,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办事效率,得到了办事群众的充分认可。同时,部机关出台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的“四项禁令”,特别是对禁止的行为作了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如针对办事拖拉和态度刁蛮问题,或发现违反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在部例会中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做为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这些办法、制度的出台实施,有效纠正了少数干部的不良行为,规范了行政运行方式,改变了干部形象。
3、接受干部群众的广泛监督
坚持把机关作风的评判权交与群众,交与基层,交与企业,交与服务对象,使部内领导干部、工作人员都内加压力、外增动力。一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设立意见箱、开设投诉电话、召开座谈会、上门访问和开通部长专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对效能、诚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责成职能科室整改落实。二是专门设立效能、诚信监察办公室,全权负责接受投诉和查处工作,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有果必复”。三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企业代表、群众代表和新闻媒体作为组织部部风监督员,对组织部进行经常性地明查暗访,随时提出意见建议,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民主评议。
4、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关于诚信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诚信演讲07-25
关于诚信词语08-13
关于诚信名句感言06-12
关于诚信的名人格言06-02
关于当代诚信的故事08-27
关于诚信的英语作文09-01
诚信做人的演讲稿 关于如何诚信做人的演讲09-09
大学生关于诚信的06-19
关于诚信的中考满分作文05-10